阅微草堂笔记10篇

阅微草堂笔记篇1

关键词:方言土语 假借字 考证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著名的文言志怪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语言方面,反映了清朝多样的风土人情。因此,对其语言文字的考证具有很大的意义。以下著者便对其方言土语及假借字进行举例考证。

方言土语:

纪昀生平,虽曾远谪西域,督学八闽,然其居于北方时日最多。纪昀幼时生长献县,未弱冠随其父姚安公游学京师,故可想见其生平口之所操者必北音。考《笔记》中确实记载了不少乡俗方言,京师俚语,然进行更为细致的考辨,可知其所记方言土语并非仅局限于纪氏当时的北方方言。

《滦阳消夏录三》:“郭六,淮镇农家妇,不知其夫氏郭,父氏郭也……邻里能助我,则乞助我,不能助我,则我且卖花,毋笑我。”注:“里语以妇女倚门为卖花。”

【卖花】按《汉语大词典》中认为此“犹卖笑”。然观纪氏原文自注曰:“里语以妇女倚门为卖花”。则“倚门”者何?“倚门”实为接客的委婉说法。如清代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之二:“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又清代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婉娈倚门之笑,绸缪鼓瑟之娱,谅非得已。”可知“卖花”亦即“接客”之委婉说法。即不证诸“倚门”,下文中的“公然与诸荡子游,阴蓄夜合之资”,“我身已污,不能忍耻再对汝”等语,均可说明上所论述不谬。所谓“卖笑”者,指的是***妓或歌女以声色媚人,以换取钱财。如宋周密《武林旧事・歌馆》:“以至瓦市,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又清昭莲《啸亭杂录・魏长生》:“嘉庆辛酉,长生复入都,其所蓄已荡尽,年逾知命,犹复当场卖笑……然婆娑一老娘,无复当日之姿媚矣。”盖编写《汉语大词典》诸先生,尚昧于“倚门卖笑”之语,故婉曲以为“卖笑”。按“倚门卖笑”旧指。如清朱焘《北窗呓语》:“即所作诗文与不知甘苦者漫焉相质,是何异女子之倚门卖笑,弛体自媒乎?”又清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妾等生不逢辰,早年沦落,倚门卖笑,入室含悲。”亦作“倚门卖俏”、“倚门献笑”。半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看这自由自在的模样,除非去做***妓,倚门卖俏,撺哄子弟,方得这样快活像意。”《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虽倚门献笑,名教所非宜;而惜旅怜鳏,亦圣王所不废。”无论是“卖笑”“卖俏”还是“献笑”,均不如纪氏自注“倚门”更为直接。解释词语,不能尽求雅,切合实际者更为重要。编写辞书、为典籍注疏者不可不审、不慎。

《槐西杂志三》:“献县刑房吏王瑾,初作吏时,受贿・・・・・・伍伯夙戒其徒曰:此某师傅女,宜从轻。”注:“土俗呼吏曰师傅。”

【师傅】据纪氏之注,知此“师傅”之指衙门差役,乃是献县当时的方言土语。按《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解劝道:‘ 张师傅 ,你是刑房掌案,这满监囚犯俱是你掌着生死簿子,你高些手,这就是与人的活路。’”《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禁子们说:‘ 张师傅,别要计较,俺们叫他出去,再不敢放他来就是了。’”可见《醒世姻缘传》中亦有“师傅”指差役的说法。《醒世姻缘传》作者托名为“西周生”,据胡适《蒲松龄的生年考》以及《醒世姻缘传考证》,从地理、灾祥、人物三项考证出作者即蒲松龄。这本小说以山东中部方言作成,而纪氏之乡为今之河北省沧州市,也就是河北省的东南部,两地相距绝非百里可计。可知于清代北方方言中,“师傅”之谓衙门中吏役也,绝非仅局限于一时一地,上即确然之证也。

假借字:

《滦阳续录一》:“贝勒春晖主人言・・・・・・海客狎鸥,忽翔不下,机心一起,机心应之,或反胶胶扰扰矣。”注:“鸥字,《列子》本作沤。盖古字假借,然古今行用,从无书作‘沤鸟’者。故今以通行字书之。”

据纪氏所云,“鸥字,《列子》本作沤。盖古字假借”。按《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又《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即问渔翁何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山月与沤长作伴,五湖中。”在此词中,“沤”即是“鸥”的假借字。纪氏总纂四库,此词未审是否收入,然其谓从无书作“沤鸟”,此说非精当。

《姑妄听之一》:“龚集生言,乾隆己未・・・・・・一一与戏场无异,一出终,瞥然不见,又数人落下,别演一。”注:“传奇以一折为一,古无是字,始见吴任臣字汇补注,曰读如尺,相沿已久,遂不能废,今亦从俗体书之。

“”原指传奇中的一个段落,同杂剧中的“折”相近。今字作“出”,指戏曲中的一个***的段落或剧目。故可知“”与“出”为古今字。《字汇补・齿部》:“传奇中一回为一。”《聊斋志异・顾生》:“移时曲终,又呈目。”按目,即戏目。又《儒林外史》第十回:“戏子上来参了堂,磕头下去,打动锣鼓,跳了一《加官》,演了一《张仙送子》,一《封赠》。”《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也不过是会两戏,倒像杀了贼王,擒过反叛来的!”

《姑妄听之一》:“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

椎:按《广韵》:(椎)直追切,平脂澄。微部。即锤击的器具。后作“槌”。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椎,所以击也。”《集韵・脂韵》:“椎,通作槌。”《墨子・备城门》:“长椎,柄长六尺,头长尺。”《淮南子・说林》:“椎固有柄,不能自。”据上知“椎”和“槌”为古今字。纪氏之选“椎”字,足见其对古字的精稔。

此即冰山之一角,亦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望各位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凤凰出版社.2007版.

[2]韩希明.略论《阅微草堂笔记》话语方式的《庄子》遗风[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02).

[3]吴波.《阅微草堂笔记》“狐”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其审美特征[J]. 明清小说研究. 2005(02).

阅微草堂笔记篇2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

abstract: the book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is an important work written by ji yun, a qing dynasty scholar.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humor art of this work. meanwhile, this author has also revealed ji yun's profound knowledge and this work'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key words: notes of yuewei cottage; humor art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据作者自序,始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续成于嘉庆三年(1798),历时10年之久。嘉庆五年(1800),其门人盛时彦将其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包括《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槐西杂志》、《如是我闻》、《姑妄听之》五种,共计二十四卷[1]。笔记所记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官场世相、民俗风情、神鬼怪异、佛道剑仙、山水名胜、医人星相等,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具有封建社会晚期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当时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相互传抄刻印,广为流传,一时竟有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作者纪昀在《〈如是我闻〉自序》里说:“曩撰《滦阳消夏录》,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非所愿也。”[2]纪昀门人盛时彦为《姑妄听之》作跋时也说:“以前三书,甫经脱稿,即为钞胥私写去。”[3]

《阅微草堂笔记》获得如此盛誉,固然与它着重宣扬封建道德的说教和因果报应、宣扬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内容有关,但也与它巧妙的艺术手法有着重要关系。其中幽默手法的运用是《阅微草堂笔记》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此书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以往学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多侧重于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研究主题集中在与《聊斋志异》的比较研究、伦理研究、对理学批评的研究、叙事学研究以及狐文化研究,有的学者的论文在关注总体创作特征时也稍微谈论到了幽默艺术的运用,但是论述仍不够充分,而且大多集中在讽刺手法的讨论。本文将就《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特点、分类及作用作具体论述。

幽默一词是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这一英文单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汁液。国外学者把它归结到美学范畴中,认为幽默是喜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即在生活中判明和在艺术中再现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的能力,这可以称作是性格幽默。二是喜剧性的特殊样式,它是通过生活现象的局部性的缺点,通过人们的性格、外貌和举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的,这可以称作是情景幽默或命运幽默。因此,对现实现象所采取的幽默态度,以幽默为基础的艺术作品,只要求做温和的微笑和开善意的玩笑[4]。我国学者的美学观念与西方学者有同有异,王世德主编的《美学辞典》中认为幽默指的是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比喻、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笔法批评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乖缪和不通情理的现象的技法。传统的幽默往往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用巧妙的、出人意料的人物对话或人物的自我揭露,引起读者的哄笑,达到批评、暴露的目的。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外壳,透彻精辟的说理是幽默的内核[5]。幽默手法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早有应用,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充分运用了这种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主要是一种情景幽默或命运幽默,运用不同的幽默类型,成功地造成了语言滑稽有趣、内容却庄重深刻的巧妙统一,从而实现了讽刺的真正目的。

《阅微草堂笔记》中幽默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幽默手法达到讽刺的真正目的,借幽默以讽刺。它并不是单纯地引起人们的欢笑,而是通过这种手法给予事物的假象更尖锐的讽刺。如《滦阳消夏录》(四)中一则故事:

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一日,相邀会讲,生徒侍坐者十余人。方辩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忽微风飒然,吹片纸落阶下,旋舞不止。生徒拾视之,则二人谋夺一寡妇田,往来密商之札也[6]。

读完令人忍俊不禁,通过巧妙的幽默对比手法揭露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的道学家们的伪君子面孔,用幽默的笔触表现深刻的反对道学家空谈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有《如是我闻》(三)中的一则故事:

西山有僧,见游女踏青,偶动一念。方徙倚凝思间,有***忽与目成,渐相软语,云:“家去此不远,夫久外出。今夕当以一灯在林外相引。”叮咛而别。僧如期往,果荧荧一灯,相距不半里,穿林渡涧,随之以行,终不能追及。既而或隐或现,倏左倏右,奔驰辗转,道路遂迷,困不能行,踣卧老树之下。天晓谛观,仍在故处。再视林中,则苍藓绿莎,履痕重叠。乃悟彻夜绕此树旁,如牛旋磨也[7]。

通过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一僧彻夜绕树奔跑的可笑场景,笑过之后我们就会领悟到这种绝妙的讽刺手法的艺术魅力。

《阅微草堂笔记》中运用幽默手法的另一特点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描绘幽默的场景,讲述幽默的情节,不作新奇之语,却能使我们在平实的叙述中哑然失笑,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这个特点是因为纪昀在创作中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以为那才是“著书者之笔”,而对描写委婉曲折、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聊斋志异》有所不满。盛时彦在《姑妄听之》的跋文中曾经转引他的话说:“《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8]这充分说明了纪昀创作对简洁朴实文风的追求。如《滦阳消夏录》(四)中的一则故事:

有入冥者,见一老儒立庑下,意甚惶遽。一冥吏似是其故人,揖与寒温毕,拱手对之笑曰:“先生平日持无鬼论,不知先生今日果是何物?”诸鬼皆粲然。老儒蝟缩而已[9]。

短短的一句话,丝毫没有新奇之处,却能使我们觉得有趣,甚至“诸鬼皆粲然”,这充分表现了纪昀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使读者从中获得愉悦的感觉。鲁迅也注意到了《阅微草堂笔记》用语的这个特点,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隽思妙语,时足解頣。”[10]

《阅微草堂笔记》中变化多样的大量的幽默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比喻型幽默。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揭示所描写事物的可笑特征,达到幽默的效果。如《滦阳消夏录》(一)中有一则故事:

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11]。

读完之后,我们均会为其中的老学究感到可笑,尤其以“黑烟”“浓云密雾”比喻经书,更是绝妙,使我们由此获得更形象的感受。如果让现在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表演这段笑话,也一定会获得哄堂大笑的效果。又有如《滦阳消夏录》(三)中奴子魏藻的故事,描写女子罗刹形为“面如靛,目睒睒如灯”,增加了恐怖效果,致使魏藻“骇而返走”,继而酿成“诸妇怒噪,各持捣衣杵乱捶其股”的喜剧效果,讽刺了好色之徒。

2. 对比型幽默。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显现人物前后不同的行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充分暴露人物的虚假面孔,引起读者发笑。例如《滦阳消夏录》(一)中的一则故事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河间唐生,好戏侮。士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曰:“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曰:“我二气之良能也。”塾师大怖,蒙首股栗,使二弟子守达旦。次日委顿不起[12]。 

以塾师之前的不信有鬼和现在的“蒙首股栗”、“委顿不起”相对比,更觉滑稽可笑,读者读后也会“莫不拊掌”。又如前面所举的两个道学家的例子,在门徒面前大讲天理人欲的关系,背地里却合谋密商夺取一个寡妇的田产,阴私恰被揭穿,相互对照下显得丑态百出。《如是我闻》(三)中一则故事讽刺某翰林表面故作俭素,拒收同乡馈赠,事后却悔恨得丧魂落魄,大骂家奴出气,充分揭示了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作风,着墨不多,却形象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

3. 夸张型幽默。即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描写对象予以漫画式的艺术变形,使其更加显示出内质的丑态。《阅微草堂笔记》中运用了大量夸张手法以达到幽默的效果。如《滦阳消夏录》(六)中的一则故事尤为典型:

南皮许南金先生,最有胆。在僧寺读书,与一友共榻。夜半,见北壁燃双炬。谛视,乃一人面出壁中,大如箕,双炬其目光也。友股栗欲死。先生披衣徐起曰:“正欲读书,苦烛尽。君来甚善。”乃携一册背之坐,诵声琅琅。未数页,目光渐隐,拊壁呼之,不出矣。又一夕如厕,一小童持烛随。此面突自地涌出,对之而笑。童掷烛扑地。先生即拾置怪顶,曰:“烛正无台,君来又甚善。”怪仰视不动。先生曰:“君何处不可往,乃在此间?海上有逐臭之夫,君其是乎?不可辜君来意。”即以秽纸拭其口。怪大呕吐,狂吼数声,灭烛而没。自是不复见[13]。

这则故事对鬼作了种种夸张的描写,从侧面宣传了无神论的思想,引人发笑的同时令人深思。

4.机智型幽默。《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许多称赞主人公聪明机智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欢乐。如《槐西杂志》(三):

孙协飞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问为谁?门外小语曰:“我非鬼非魅,邻女欲有所白也。”先生曰:“谁呼汝为鬼魅而先辩非鬼非魅也?非欲盖弥彰乎!”再听之,寂无声矣[14]。

孙协飞先生确实机智聪明,我们看到此处为他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又如《滦阳消夏录》(三)中荔姐的故事更为精彩:

满媪,余弟***母也,有女曰荔姐,嫁为近村民家妻。一日,闻母病,不及待婿同行,遽狼狈而来。时已入夜,缺月微明。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而旷野无可呼救。乃隐身古冢白杨下,纳簪珥怀中,解绦系颈,披发吐舌,瞪目直视以待。其人将近,反招之坐。及逼视,知为缢鬼,惊仆不起。荔姐竟狂奔得免[15]。

多聪明的荔姐,竟然想得出装鬼以自卫的方法,这样聪慧的女子,我们怎能不赞赏呢?在这种类型的幽默中,我们大都是因为主人公的机智表现感到高兴,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

大量运用幽默的手法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刻划、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功不可没,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作者运用幽默手法刻画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荔姐、唐生、塾师、南皮许南金先生、孙协飞先生等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阅微草堂笔记》这本宣传封建道德学说的笔记小说如此有趣,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至今仍广为流传。所以说运用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从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运用幽默手法进行讽刺既是作品的一大特点又是作品的一大长处。单纯地对人物进行直接的揭露和讽刺虽然具有一针见血的功效,但往往使人觉得美感不足,印象不深,而运用幽默手法进行讽刺便可弥补这种不足。“《阅微草堂笔记》给人突出的印象是幽默隽永。它通过新奇的故事和诙谐的语言,揭示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总结有益的人生经验,用以警世。”[16]运用幽默手法可以加强作品讽刺的深刻性。如《姑妄听之》(四)中一迂腐儒见熟人魏三之子嬉戏井旁,非常危险,但他执于“男女有别”之礼,不去喊醒在旁边睡着的魏三妻子,却到处找魏三,致使魏三子落井身亡。初读往往觉得此人之迂腐可笑,但读罢却发人深省,作者也斥责曰:“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17]又如《滦阳消夏录》(五)中的一则故事:

有孙天球者,以财为命,徒手积累三千金,虽妻子冻饿,视如陌路,亦自忍冻饿,不轻用一钱。病革时,陈所积于枕前,一一手自抚摩,曰:“尔竟非我有乎?”呜咽而殁[18]。

诙谐的笔触下讽刺了悭吝者的以财为命,穷形尽相,淋漓尽致。诙谐的讽刺和严肃的写实在这里得到完美地结合。

作品的风格是与作家的个性分不开的,《阅微草堂笔记》诙谐幽默的风格与纪昀本人的性格有着重要关系。纪昀生性诙谐,滑稽多智,奇思巧构,妙语连珠,有关他的逸事笑话,至今传为口碑。正如江藩所说:“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19]纪昀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学识能力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幽默以讽刺,并且能够在平实的叙述中令读者发笑,取得了绝妙的效果。为了加深这种效果,纪昀还结合运用了比喻型幽默、对比型幽默、夸张型幽默、机智型幽默等多种幽默手法,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就了含笑的眼泪的阅读效果,给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小说史上集笔记小说大成之作。

[参考文献]

[1][2][3][6][7][8][9][11][12][13][14][15][17][18]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p1,p123,p472,p78,p199,p472,p79,p2,p7,p107,p295,p43,p468,p86.

[4] [苏]奥夫相尼柯夫,拉祖姆内依主编,冯申译.简明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1.p193.

[5]王世德主编.美学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p60.

[10]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3.p361.

阅微草堂笔记篇3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杀生 佛教 儒家

中***分类号:1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85-89本文中的杀生指宰杀牲畜、家禽等生物。《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十余则笔记和杀生有关,下面作简单介绍。

《滦阳消夏录四》记载了几个杀生的故事。福建某贵夫人很喜欢吃猫肉,每天设网抓捕,再用很残酷的方式屠宰,被她捕杀的猫数不胜数。后此夫人突然病危,嘴里不断发出猫叫声,十余天后才去世;景州一宦家子,喜好抓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观其凳孑跳号以为戏,所杀亦多。后来他所生子女皆足躔反向前;纪昀家某王姓仆人,酷好打猎,日恒杀鸟数十。其子忽然遍体生疮,如火烙痕,每一疮内都有一铁子,百药不痊,竞以绝嗣。

同卷中又记载某许姓屠夫经常用很残酷的方法屠杀生驴,后突然患病,遍身溃烂,体无完肤,形状就如所屠之驴一模一样,宛转茵褥,求死不得,哀号四五十日乃绝。

《滦阳消夏录五》记载几个圉卒盗杀一官羊,此羊借他人的灵魂向官府告发,终将圉卒擒获。《如是我闻四》记载某知府女儿性格温柔,但很喜欢吃鸡肉,每饭必具,如不具则不举箸,每岁恒割鸡七八百。后此女十六岁时突然去世,去世后转胎为猪。

《滦阳续录三》在同一则笔记中记载了三个屠夫因杀业过重,去世后转胎为猪遭受屠杀的故事;又记载某屠夫正在杀猪时,妻子怀孕生下一女,女儿刚落地即作猪叫声,连叫三四日后才去世。纪昀认为此女即是猪转胎而来。

除了上述各类屠宰牲畜家禽而遭报应的笔记以外,纪昀重点表现屠宰耕牛的杀生故事。

《滦阳消夏录四》记载某两个以杀牛为业的回民,行劫后一直潜逃。其中一人逃至邻县,过独木桥时,突有健牛怒目当道卧,近辄奋触,只能退觅别途,于是被巡逻者抓获;另一人也逃至外地,突被牛挤入泥田中,正与人争斗时被抓获。

《如是我闻三》记载某任姓奴仆年青时曾经盗杀数牛,后突然得重病,某晚闻听窗外牛吼声后骇然而殁。《如是我闻四》记载某古姓屠夫以屠牛为业,所杀不可胜数。后他父亲突然双目失明;母亲则肌肤溃裂,痛苦万状而亡。

《槐西杂志三》记载临清某屠夫购得一牛,准备屠宰。牛过一钱肆时,忽然向门屈两膝跪,泪涔涔下。钱肆主人冷悯此牛,愿以原价甚至加价购买,屠夫坚决不肯卖,日:“此牛可恶,必割刃而甘心,虽万贯不易也。”屠夫煮牛肉于釜后就寝,五更自起开釜,妻子怪不回,疑而趋视。才发现屠夫已自投釜中,腰以上与牛俱縻矣。

《滦阳续录六》则记载了一则牛犊复仇的故事。某牛犊亲见母牛被屠宰,牟牟鸣数日。后见此屠者即奔避,奔避不及则伏地战栗,若乞命状。等到牛角坚利以后,乃伺屠者侧卧凳上,一触而贯其心,接着奔跑而去,最终竟莫知所往。

纪昀还用牛对人的恩情说明人要善待耕牛,不可随意屠杀。

《如是我闻一》记载佃户董某,父亲去世后,遗留一牛既老且跛,准备将它卖到屠肆。牛奔跑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篓皆不起,惟掉尾长鸣。原来董某父亲曾经掉人深水中,牛随之跃人,将其救出。董某在邻居的提醒下得知此事,连忙将牛牵人家中。过了数月,牛病死后,才泣而埋之。《滦阳续录六》记载某盗牛者杀死牧童,准备盗取耕牛,耕牛奋力拼搏,触死盗牛者,又急忙奔跑回家,告知其主人。纪昀评价道:“是牛也有人心焉。”

纪昀认为只要人们善待耕牛,耕牛一定会尽心回报。

《滦阳消夏录六》记载某两头耕牛被卖至屠宰场,哀鸣伏地不肯前行,于某见而心恻,解衣质钱赎之而回。后某夜于某外出时,家里来了数个盗贼。两头耕牛怒吼跃人,奋力与盗贼搏斗,最终盗贼受伤狼狈而去。《槐西杂志三》记载某耕牛被卖至屠市,牛见纪昀先叔即长跪不起,纪昀先叔赎之而回,交给佃户豢养,此后其驾耒服辕,力作较他牛为倍。

从上述笔记可以看出,纪昀似乎是反对杀生的,他不断地强调:“杀业至重,信夫”(《滦阳消夏录四》),“杀业至重”(《如是我闻四》),“盖杀业云”(《如是我闻四》),“杀业至重”(《滦阳续录三》)。

“在印度佛教中,‘业’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杀业指杀生所带来的报应。为什么杀生为罪孽?纪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要是动物无不贪生怕死,如果屠者违背动物的意愿杀了它,动物势必会怨恨屠者。死亡之后,它的鬼魂就会伺机报复。如果能力足够,就自己报复;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就附着在其他动物身上进行报复。纪昀在《滦阳消夏录四》中说:“岂非宰割惨酷,虽畜兽亦含怨毒,厉气所凭,借其同类以报哉?”在《槐西杂志三》中也说:“凡属含生,无不畏死,不以其畏而悯恻,反以其畏而恚愤,……厉气所凭,报不旋踵,宜哉。”

但纪昀又提出,有时候是可以杀生的,比如在招待宾客时;而在儒家所非常重视的祭祀时,更应该杀生。这时候的他似乎又不反对杀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纪昀在《滦阳消夏录四》中自圆其说道:“儒者遵圣贤之教,固万万无断肉理。然自宾祭以外,时杀亦万万不宜。”也即:不绝对禁止杀生,但不可过度杀生;某些人可以杀生,绝大部分人不可杀生。

既然并不是绝对禁止杀生,那么杀生的工作又叫谁去执行?纪昀和孟子持相同观点,《孟子·粱惠王章句上》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纪昀也认为只有屠夫才能从事此项工作。他在《滦阳消夏录五》中说:“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杀之过当,则为恶业。非所应杀之人而杀之,亦能报冤。”而屠夫也只能宰猪,却不能宰杀其他家畜。纪昀在《滦阳消夏录四》中记载某屠夫宰驴终得报应,他的儿子接受劝戒,改学屠豕。

当然屠夫也不可过度地屠宰猪,纪昀在《滦阳续录三》同一则笔记中记载了四个屠夫因过度屠猪而自己或子女终遭报应转胎为猪的故事。

而对于普通百姓,纪昀提倡可以适当食肉,但不可杀生。他认为食肉和杀生相比,后者的罪孽要严重得多。有人偶尔食素,平时却不断杀生,纪昀对此深恶痛绝。他在《滦阳消夏录四》中说:“余尝怪修善果者,皆按日持斋,如奉律令,而居恒则不能戒杀。夫佛氏之持斋,岂以茹蔬啖果,即为功德乎?正以茹蔬啖果,即不杀生耳。今徒日某日某日观者斋期,某日某日准提斋期,是日持斋,佛大欢喜。非是日也,烹宰溢乎庖,肥甘罗乎俎,屠割惨酷,佛不问也。天下有是事理乎?”当然纪昀也反对过度地逞口舌之欲,“以一脔之故,遽戕一命;以一羹之故,遽戕数十命,或数百命;以众生无限怖苦,无限I参毒,供我一瞬之适口。与按日持斋之心,无乃稍左乎?”

在所有家畜当中,纪昀认为最不能宰杀的是牛,屠牛者必受报应。报应或在自己身上,或在亲属身上,屡试不爽。《滦阳消夏录四》:二人“皆业屠牛,而皆以牛败”;《如是我闻三》:某青年盗杀数牛后“骇然而殁”;《槐西杂志三》:某屠夫屠牛后,当即死亡;《滦阳续录六》:某屠夫屠牛后,被牛犊触死;《如是我闻四》:某屠夫屠牛后,父母亲终遭报应。

为什么屠牛者报应最重,《如是我闻四》中有详细的解释:“杀业至重,牛有功于稼穑,杀之业尤重。《冥祥记》载晋庾绍之事,已有宜勤精进,不可杀生,若不能都断,可勿宰牛之语。此牛戒之最古者。《宣室志》载夜叉与人杂居则***生,惟避不食牛人。《酉阳杂俎》亦载之。今不食牛人遇***,实不传染,小说固非尽无据也。”在本则笔记中,纪昀不但坚决反对屠牛,而且劝戒大家尽量不要食牛肉。他借《宣室志》和《酉阳杂俎》中的记载告戒大家如果不食牛肉,甚至可以躲避瘟***。

既然不能食牛肉,那么“有功于稼穑”、而后去世的耕牛应该如何处置呢?纪昀在《如是我闻一》中暗示得非常清楚,应该等耕牛寿终正寝后才“泣而埋之”,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纪昀对杀生的态度,首先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佛教称杀生为大忌,“‘五戒’是佛教戒律中最最基本的戒条,它是全部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佛教戒律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五戒”的第一条即要求“不杀生”。《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中就说:“文殊菩萨问佛:‘一切罪业,何业最重?’佛言:‘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最重。何以故?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千万生中,相啖无休。是故菩萨欲出轮回,先学慈悲,不食不杀。”如果犯了此戒,即“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同经中又说:“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造何等业,堕畜牲中?’世尊曰:‘一切众生,贪酒食肉,宰杀禽兽,铺设筵席,取欢作乐,果报为牲。酬前命债。’”

弘一法师曾说:因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而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

既经无量劫,生三恶道,受报渐毕。再生人中,依旧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以后须再经过多劫,渐种善根,能行放生戒杀诸善事,又能勇猛精勤阡悔往业,乃能渐离一切苦难也。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和不杀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放生,所以弘一法师又说:“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不杀生”的佛教戒律在“尸毗王割肉喂鹰”的印度佛经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尸毗王修慈悲行,爱民如子。某日见一鸽子为鹰所逐,王不忍见到鸽子为鹰所杀,认为这是杀生;又不希望见到老鹰因吃不到鸽子而被饿死,认为这也是杀生。最终决定:“害一救一,于理不然,唯以我身,可能代彼,其余有命,皆自保存。”乃割自己身上肉喂鹰,以救鸽一命。

另一则印度的民间故事《求雨》则用因果报应的故事阐述不杀生的道理,认为即使祭祀时也要避免杀生。故事叙述某一只即将作为祭祀品被杀掉的羔羊在临死之前突然又哭又笑地大闹不止。祭司问它原因,羊回答自己前生也是一名祭司,因为曾经杀了五百只羊献给天神,因此罪有应得变成了羊,而这种杀生的罪孽要被屠杀五百回以后才能解脱。

随着佛教传人我国,在我国民间也开始流传不杀生的故事。比如土家族的民间叙事长诗《锦鸡》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叙述孤儿春哥一次上山砍柴时,不忍见到锦鸡被妖蛇所杀,于是斩妖蛇救出锦鸡。锦鸡变作姑娘来报恩,送给春哥一颗月明珠、一只如意铃和一根羽毛,并和春哥结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果把我国的民间故事和印度的民间传说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即印度的佛经故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杀生,而我国的民间故事认为杀死蟒蛇并不违背“不杀生”的戒律,因为这符合锄强扶弱的理想,而这是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主题。可见,“中国佛教伦理虽源自印度佛教,然而通过佛典的汉译、中国历代佛教徒的临机诠释和发挥,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国以儒家为正统的伦理思想会通或融合,蕴含着很多融会儒家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和、恭、宽、惠等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容。”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纪昀反对杀生的态度和印度佛教反对杀生的态度有很明显的不同。

纪昀对杀生的态度更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对杀生的态度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儒家声称,我们要善待动物。但是在另一方面,儒家认为,我们可以食用或为了人类的某些目的而牺牲动物。”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赵岐注曰:“物,谓凡物可以养人者也。当爱育之,而不如人仁,若牺牲不得不杀也。”可见,物是指除人以外的所有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孟子在这里再次阐述他的“爱有差等”的理论:对亲人要亲;对人民要仁;对动物的态度,虽然不必亲、不必仁,但是必须爱。也即人必须爱护动物、善待动物。

但同时儒家又认为,人可以随时剥夺动物的生命,只要理由充分。《礼记·王制》中就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不杀”的前提是“无故”,只要理由充分,比如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等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杀生。所以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子贡认为,告朔之礼既不举行,何必仍供一羊?孔子则认为和礼相比,羊的生命算什么?

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儒家也很讲究这点,“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要远离庖厨。闻、见会产生同情,同情会影响自己的食欲,所以只要不闻不见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由此,古代信佛又喜食肉者为自己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解脱方法。陶宗仪《说郛》卷七就记载了苏轼所说的一段话:“某昨日买十***,中有四活即放,余者幸作一杯羹。今日吾家常膳,买鱼数斤以养之,活者放而救渠命,殪者烹而悦我口。虽腥膻之欲,未能尽断,且一时从权尔。”

苏轼采用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将买来的鸟和鱼,活的放生,死的充腹。因为死的鸟和鱼并不是自己所杀,就可放心大胆地食用。这和儒家“远庖厨”的传统一脉相承。殊不知,这种方式“将导致一种道德冷酷,即对于自己视野之外的生命(包括同类)漠不关心、任其灭亡,甚至主动参与到杀死这些生命的行为当中。”

朱熹也知道这种理论必会遭人指责,所以他做了长篇大论的解释:曰:君子之远庖厨,何也?日:禽兽之生,虽与人异,然原其禀气赋形之所自,而察其悦生恶死之大情,则亦未始不与人同也。故君子尝见其生,则不忍见其死;尝闻其声,则不忍食其肉。盖本心之所发,自有不能已者,非有所为而为之也。日:然则曷为不若浮屠之止杀而撤肉也?曰: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本同一理,而禀气有异焉。禀其清明纯粹则为人,禀其昏浊偏驳则为物,故人之与人自为同类,而物莫得以班焉,乃天理人心之自然,非有所造作而故为是等差也。故君子之于民则仁之,虽其有罪,犹不得已然后断以义而杀之;于物则爱之而已,食之以时,用之以礼,不身翦,不暴殄,而既足以尽于吾心矣。其爱之者仁也,其杀之者义也。人物异等,仁义不偏,此先王之道所以为正,非异端之比也。彼浮屠之于物,则固仁之过矣,而于其亲,乃反恝然其无情也,其错乱颠倒乃如此,而义何足法哉!

朱熹在这里着重强调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认为人是禀性清明纯粹的,而动物则是禀性昏浊偏驳者,很自然地把人和动物区分为上下尊卑。既然动物低人一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食用,甚至提出“杀之者义也”,为杀生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而把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指责为“错乱颠倒”。所以有学者指出:“封建专制统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尊卑等级特权的统治,恰恰在这个本质问题上,儒学给予了道德上的认同,对其合理性作了一系列的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熹的理论无异于把大自然的丛林法则扩展到了人类。

对其他动物,纪昀是不反对杀生的,认为只要不过分即可。而对耕牛,纪昀则持坚决保护的态度。

当然这和儒家的杀生理论无关,而主要是受我国保护耕牛的传统和法律影响。

汉民族一直为农耕民族,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种田产粮是国家稳固的根本。在古代,耕牛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一头耕牛有时甚至比一个成年劳动力还宝贵。为了保护耕牛,每个朝代都用法律的形式严禁无故杀牛。俞正燮《癸巳存稿》《禁杀牛》一则中虽然说:“古杀牛之禁,宽严不同。”但在接下来的记载中,俞正燮叙述从汉代开始,每个朝代对杀牛的处罚基本都是死刑。

虽然朝廷对耕牛持坚决保护态度,但民间私宰耕牛的情况却屡禁不止,所以《水浒传》里提到的梁山好汉每次进小饭店,就会吆喝小二切一大盘牛肉。而《儒林外史》第四回中汤知县也说:“现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来牌票甚紧,衙门里也都没得吃。”但很快他又接着说:“方才有几个教亲,共备了五十斤牛肉,请出一位老师父来求我,说是要断尽了,他们就没有饭吃,求我略松宽些,叫做瞒上不瞒下,送五十斤牛肉在这里给我。”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的记载更说明禁止杀牛之难:“近年丙戌、丁亥间,巡城御史杨四知者,出榜禁杀牛。引太祖所定充***律,悬赏购入告发。时九门回回人号满刺者,专以杀牛为业,皆束手无生计。遂群聚四知之门,俟其出,剽刃焉。四知惴甚,命收其榜,逾月始敢视事。”官员重申禁止杀牛,竟然差点被人刺杀,最终只得收回告示,可见禁止杀牛的难度之大。

清代时朝廷虽然也一再强调禁止杀牛,如雍正七年六月上谕中就说:“闻外间讹传,六月二十四五,将开屠宰耕牛之禁,回民等将欲齐来谢恩。又闻民间竞有私宰耕牛之事,今朝廷所需,除祭祀照例供用,其余一概不用牛肉矣。如有违禁私宰耕牛,立即锁拿,该管官从重议处。”嘉庆年间又再次重申严禁杀牛,但民间偷宰耕牛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地方官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阅微草堂笔记篇4

衔的音节是xián。本意是指含着,用嘴叼,引申义是存在心里,相连接。该文字在《后汉书·张衡传》和《阅微草堂笔记》等文献均有记载。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来源:文章屋网 )

阅微草堂笔记篇5

一、结合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精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稻草人》《我的老师》《小橘灯》《曹冲称象》等课文,不知激起了多少人读书的欲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课文适时介绍一些作家、作品,就更能逗得不少孩子心痒痒了。我在教《城南旧事》时给孩子们唱《骊歌》,讲林海英;教《皮皮鲁的风筝》时介绍郑渊洁,讲我小时候看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讲《舒克和贝塔》;教《黛玉初进荣国府》时介绍曹雪芹,讲《红楼梦》里的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些都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恨不得马上去找来一睹为快。可见,语文课堂是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主阵地。

二、与孩子们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坚持每天阅读

首先是让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特别是寒暑假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老师推荐适合学生读的文学作品,或者学生和家长一起选择喜欢的文学作品,列出阅读计划表,制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目标,做到有目的地阅读。也许有人会质疑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目会出现“乱读”、“随便读”的状况。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在老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再经过孩子们的互相交流、推荐,他们的审美水平和阅读兴趣都会呈现大同小异的状况。因为生活环境和年龄相近,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木偶奇遇记》《昆虫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也有些孩子喜欢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因为长期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相应地,他们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这些都可以从平时的语文阅读课和习作课上感受到。

其次是老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作业,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有人很反感边读书边摘抄,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果要求孩子一定要每天摘抄,可能会降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但是我觉得,现在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快速阅读”、“微阅读”之类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既是点滴的积累,也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从小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至于读后感、读书笔记,则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抒感,学会深层次交流。这样一来,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付诸笔端,学生又怎么会不情愿呢?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阅微草堂笔记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教改环境 困境 反思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推行已经多年,大家认识到:名师或优质教学归功于某种特殊的教学法。实则任何一种教学法,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或达到不良的效果。笔者以我校中职语文教师实际教学情况为例,分析讨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应对之道。

一、当下师生关系

在当前物质至上、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怎么进行优质中职语文教学呢?成功的教学,学生有一半以上的功劳,因为当学习者愿意打开耳朵听、愿意敞开胸襟接受时才会知道老师讲得不难听,教学双方才能达到良性互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中职学校教师面对的挑战中,包括:发现自己和一群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在一起。学生进入教室后,书包始终背在身上,桌面却没有任何纸笔、书本;在教室内讲话,随意走动;借故上厕所,实际出去过烟瘾……这些对任何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亟待克服的挑战。面对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经常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规范他们在教室的行为。

二、当前中职青年教师面临的课堂教学困境

(一)授课当中缺乏教学特色。

以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参看教师的教案,多数教师还在采取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方法:介绍作者—疏通段落大意—分析文章,那么我们从学生的反应中看到什么了呢?懒散的表情,暗淡的目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教学鲜见令人“惊艳”之作。又或者课堂流于浮华,比如一些优质课或示范课,课堂热闹有加,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活动似乎非常精彩,然而,繁华的背后似乎缺少实质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中缺乏创新。

1.完全雷同的教学结构

通过听我校的语文教师的课发现,比如同样是教授《我与地坛》,前10分钟内,都是以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为导入,然后带出全篇文段结构及写作技巧;在教授应用文类型的课程时,都是先说明应用文的标准格式,然后按照板书指导学生试写应用文,没有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完还是不明白这类型的应用文对自己有何用处。教授口语交际课,都是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设置相关导学案的问题,希冀提高学生讨论、互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但课堂上往往只有冷场。

2.全然相同的延伸阅读

比如几位青年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都不约而同地以《沁园春·雪》作为延伸阅读,而没有思考所选择的延伸阅读材料对学生能否起到拓宽知识面的作用。

(三)缺乏必要的教学辅具。

教师当中,经常使用教学辅具的不到三分之一,当下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大范围使用,让教师往往忽略自己制作和选择教学辅具的重要性。

三、如何给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上的扶持和指导

从以上课堂教学存在的情况来看,当前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背景,或缺少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神来之笔,无法令学生豁然受益。在教学中,如何举证补充,如何阐述诠释,都略显拖泥带水。因此在青年教师教学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应对所教授课文内容相当熟悉,方能游刃有余。

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虽然不足,但并非都语文素养低下。教师专业化水准不足,本身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依赖于网上***的教案,而对教学内容没有任何透彻研究,学生是很容易看出破绽,进而不信任这位教师的。

(二)旁征博引,课堂上灵活应变。

在《促织》一课的听课当中,授课的某教师本想作为知识的拓展内容,提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内容上有类似之处。学生听后很感兴趣,多问了一句:“老师可否举一个《阅微草堂笔记》的例子?”结果教师自身对《阅微草堂笔记》不够了解,一时无法回答学生的问题,在慌张之下又没有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

(三)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得以大开大合。

以古诗为例,由于物理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因此,古诗文中不免出现一些物理现象。具体而言,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光现象、声现象,与经典力学、运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石钟山记》关于声音的考证即为一例。中职语文教师通过广泛课余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或者通过学科的整合,使自己的讲授生动有趣。在当前多元化、全球化下,需要多样化人才,不应限制于框架中。教师对教材教法如能挥洒自如,既不离题,又适度补充,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那么每堂课就好比聆听一首隽永、完整的篇章。

(四)既能博大又能高、知识面广阔且具深度。

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丰富,古往今来,无所不包。语文课本许多内容,尤其古诗文部分,涉及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苏轼《赤壁赋》一文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一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是什么?而当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时,为什么是“七月既望”的天气?这些问题,授课的教师如果对天文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就可以将不易理解的课文化难为易,让学生彻底明白。还能结合古人关于“节气”的常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课堂当中可以延伸且灵活教授的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比如,苏轼所指的“赤壁”,今天所属何地?前人对“赤壁”一地的考证、说法又是如何?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对所教授的课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讲解自如,才可以赢得学生的衷心爱戴。

中职语文教师虽然愿意奉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终身职业,但如果因为自身专业化程度不足而背离“学高为师”,就无法持续地进行专业进修与发展,也无法肩负“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36):07.

[2]郑成生.浅谈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课[J].中等职业教育,2010(08):14-15.

阅微草堂笔记篇7

其中一则,纪晓岚引用了田香沁的故事。一个风静月明的夜晚,在家中读书的田香沁忽然听见有人在唱曲。歌声曲折委婉、清丽圆润,真叫人伤心动魄。仔细分辨,原来是在唱《牡丹亭》“叫画”那一折。田香沁听得入神,忘却了身边的一切。直到听完,才蓦然想起墙外是残港荒陂,人迹罕至,歌声是从哪儿来的?他推开窗户一望,夜色里只有芦苇在秋风中瑟瑟摇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姑妄听之三》)。纪晓岚说,李商隐诗中有“空闻半夜鬼悲歌”的句子,用的是晋代鬼唱《子夜歌》的典故;李贺诗中描绘的“秋坟中鬼在唱鲍照的诗”,是因为鲍照写过《蒿里行》,他加以想象发挥而成。

如果说夜半歌声让人生发出奇妙的想象,那么伶人方俊官的命运就发人深思了。方俊官以姿色出众和演技高超擅名于歌舞场,常出入高门,红极一时。上了岁数后,他无奈改行以贩卖古董谋生。他对镜自照,感慨万千:“我方俊官竞变成这副模样儿了!谁能想到,这镜子里的人,就是当年舞衣弄扇、显赫一时的方俊官儿呢?”

方俊官追述说,他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十三四岁的时候,在家乡读书。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了笙歌花烛的迎娶场面。接着,他就被拥入洞房。低头一看,自己已是绣衣锦帔、满头珠翠的新娘子,两只脚也变成了纤纤巧巧的小脚,穿上了弓弯绣履。正不知所措时,竞被众人簇拥,在帐帏中与一男子并肩而坐,他既惊恐又羞惭,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随即从梦境中惊醒。后来,他被强人逼迫,终于失身于歌舞场。方俊官把自己的身世和梦境相连,才省悟到人的命运是生前注定的。

对此,纪晓岚和倪馀疆之间有所争论。倪馀疆认为,果由因生,因由心造,怎能推脱夙命。纪晓岚评价道:曲伎之辈,容易沉沦贱秽。这一切,应该认作是对他们前生罪恶的业报,而体现于今世,不能说就一点夙因也没有。

今天我们假如将方俊官做一番分析,就不难发现他的梦境完全可能是角色心理的投射。六百年昆曲史中从来不缺少男旦名伶,明清时期的职业戏班,演员往往都是男性,男旦成为一种必然,同性恋现象屡见不鲜,演技出众者甚至“妖艳绝世,举国趋之若狂”。被称为“姿色出众,演技高超”的方俊官,不是天生就有饰演旦角的潜质,便真是一个心向旦角的男性,难免有扭曲的性心理。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记述的一则故事,可作佐证。

一位名叫朱静园的贡生,有丁卯同年某御史,曾问喜欢的歌姬一个问题:像你这样演戏的人很多,你是如何做得比别人好呢?歌姬回答道:我既然演女人,必须心也是女人,才能柔情媚态,别人才会喜欢。如果我有一点点男性的心,必然有一点不像女人,怎么可能争取到宠信呢?如果登场演一个贞烈女,则摆正心态,就算是开玩笑也不失忠贞;演,则荡其心,虽端坐也不掩其***;为贵女,则尊重其心,虽简单的衣服而贵气存;为贱女,则敛抑其心,虽盛妆而贱态在;为贤女,则柔婉其心,虽怒盛无遽色;为悍女,则拗戾其心,虽理诎无巽词。其他的喜怒哀乐,恩怨爱憎,一一设身处地,演员在台上不认为自己是演戏,而认为是真的,别人看起来就是真的了。而有些人演女人不能存女心,演种种角色而没有种种角色的心态。这就是我演得比别人好的原因。

纪晓岚引李玉典的评论说:这话虽然不足道,但道理确实非常精到。所讲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可以比喻很多东西。天下没有那种心不在其事而能做到极致的人,也没有那种心在其事而事不能做好的人。专心一致,则艺必精,职必举。这番话,令人想起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戏剧理论,正是强调现实主义原则,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

《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这样一则,说献县、东光、泊镇、任丘等地,不但有戏曲演出,且常常演至深夜,就连运粮船上也有演出活动。乾隆三年(1738年),大运河水浅,运粮船一艘接一艘都搁浅不能航行,于是演戏祭神。运粮官也在场。正上演《荆钗记》中“投江”那一折,扮演钱玉莲的伶人忽然跪在舞台上哀哭起来,声泪俱下,喃喃说个不停。他说的是福建话,旁人一句也听不懂。人们恍悟是鬼附体了,追问他怎么了,他听不懂话,扔给他纸笔,连连摇头好像不识字,只是指天画地,叩头痛哭。大家没办法,便把他扶到岸上。他仍然呜咽挣扎,直到人们散去才停止。过了一会儿,这人清醒过来,说突然看见一个女子,手里拎着自己的头从水里出来,把他吓得灵魂出了窍,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众人皆言,恐怕是滞留水底的鬼魂,见官员在此,所以出来喊冤,但看不见她的形体,言语又不通。官员让会水的人下河去寻找尸体,并没有找到。兵丁中也没有女的,查不出究竟。官员只好联名写了份状子,送到城隍庙里烧了。四五天后,竞有个水手无缘无故地自杀了。

纪晓岚的笔记里常有鬼神故事,各有隐喻。这些故事是否讲冤魂报复,暂且搁置,笔者关注的是昆曲进入河北的路径。河北地处京畿,环绕京师,文化欣赏习惯无不深受京都影响。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发达程度的差异,河北的流行时尚往往会晚于京师。昆班大量进入河北,当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进入河北有两个渠道:一是南方艺人沿大运河进京,途经河北时,将昆曲传播在运河两岸,包括沧州、廊坊地区的大码头;二是往来于山西、陕西的昆曲戏班,经过大同、太原过张家口在张(家口)宣(化)一а莩觯也流布河北。昆曲受河北地区语言、传统音乐、民间戏曲、观众欣赏习俗等影响,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南昆有明显的区别,曾被人戏称为“怯昆腔”“高阳昆腔”。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还记载了蒋士铨讲的鬼故事。翰林院编修蒋士铨(字心馀)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的进士,在他江西家乡,有一处老宅,已多年荒弃不用,可是人们经常发现有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扒着墙头往院外看。

村里有个王某,练就一身武艺,粗豪而有胆量。听说这老宅里有狐女,他径自一人带上铺盖,跑到那里去住,想看看狐女到底长什么样子,想有所艳遇。睡至大半夜,四处寂寥,他感到索然无味,就拍打着枕头,自言自语道:“不是说老宅里有狐女吗?跑到哪儿去了?怎么一个也不露面?”话音刚落,就听窗外有个女子的声音回答:“六姑娘知道今天您会来,躲避到河边赏月去了。”王某不由追问:“那……你是谁?”窗外回答:“我是六姑娘房里的使唤丫头。”又问:“你们家这姑娘也怪了,她为什么要躲着我?!”那丫头嗫嚅道:“我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只听她说,是怕见您这位‘腹负’将***。”王某语塞,怎么也弄不清“腹负”将***是什么意思。

次日,王某逢人就问:“腹负是个什么官?在武官行当里够几品?”被问的人只是哈哈大笑,不作任何回答。

后来,有人向王某的同乡打听,问王某是不是真有这番经历。同乡回答说:“王某实有其人,独宿故宅也实有其事。然而,他在那所老宅里,只是徘徊了一夜,一无所见。故事中的自言自语以及和小丫头的对话,不过是蒋编修的点缀罢了。”

阅微草堂笔记篇8

一、熟读成诵,培养做笔记的习惯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如朱自清的《春》,优美如诗的语言把春天的新、美、力写得活灵活现;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美好的画面,深情的笔触,让人不能不想去放声的朗读,深情的去朗读,更不能不去背诵。自然,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授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串联,比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我让学生先把写春天的诗句找出来,学生很快找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那么写春的诗句还有哪些呢?”我紧接着问。此时,同学们纷纷举手,个个都想一显伸手。同学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迟日江水丽,春风花草香。同学乙: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同学丙: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整个课堂成了众言堂,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同时对旧知也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复习。另外,平时的作业摘抄我也要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如最常用的精彩语句之古代哲理名句,最常用的精彩语句之优秀题记,百部世界名著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学生更好的去积累,去记诵。在不断的摘抄过程中你会慢慢品味出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渐渐喜欢上写作,深深爱上语文这个学科。“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类似这样优美的语言难道还不能深深的打动你吗?

二、师生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多启发、多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使学生能***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合作式地探究,以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主要应起到引导的作用,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不能让学生只充当收音机和“书记员”,死记老师的答案而没办法真正进行***的思考。教师则应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让问题尽量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三、指导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确,要想学好语文,仅靠书本上的一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才能获取更多的有益知识。古今中外的名著应让学生多阅读。起先教师要求学生一个月至少要读一至两本课外书,再慢慢增加数量。同时,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读书目,多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做参考,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随便阅读。另外,可适当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还可让学生比比谁看的好书多,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让学生介绍课外书里的故事情节,让其他学生产生想读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以扩大其知识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时,在预习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谁提出问题最多,就给谁表扬鼓励。学生先后提出:(1)针鼹为什么被称为稀有动物?(2)课文标题是“珍奇”的稀有动物,它的“珍奇”和“稀有”各体现在哪里?(3)针鼹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朋友?(4)为什么只有澳洲有针鼹呢?……问题共有十多个。这样课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发问,师生商讨,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另一方面即使平常不愿提问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也跃跃欲试。

阅微草堂笔记篇9

一、观察力及其培养

观察力是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直觉阅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课下布置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这样双管齐下,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读到“草色遥看近却无”,运用直觉阅读,学生会感受到春天小草刚刚发芽,似有若无的状态,这是一种课堂感悟,课下布置学生去野外春游,观察刚发芽的嫩草,学生定会惊叹:“今天才领略了其中的味道。”学习《童趣》一文,对作者笔下的“拟蚊成鹤”“神游丛林”“观虫驱虾”三幅***景,学生先有了直觉感悟,课下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定能深层次体会其中乐趣。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力及其培养

理解是阅读的关键,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感知则是理解的基础,理解的质量如何取决于感知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初读课文时,不要急于分层分段,肢解课文,而应首先从整篇课文出发,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受,让学生去默读、欣赏、揣摩,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艺术手法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直觉感受对文章的精要部分做深入探讨,最后清晰、深刻、整体地把握课文。

上《华南虎》第一课时,第一步就是请学生结合全诗来谈华南虎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有的谈到华南虎是一只向往自由的老虎,有的谈到华南虎是一只高贵的老虎,有的学生谈到华南虎是一只被束缚的老虎……这个形象就具有了复杂性,所以,应从全文来看,总体上把握。

三、想象力及其培养

想象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清人刘大魁说:“文贵远,远必含蓄。或上句或下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之远。”

教师在引导学生直觉阅读时,学生会心驰神往,在想象中尽情饱览言语之外的情韵之意。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介绍这介绍那,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去感受,自由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合情合理的猜测或即兴回答。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合理想象,补充和丰富想象的内容;续写故事情节或改编故事。如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优美诗句进行想象,续写《羚羊木雕》故事情节,着力利用学生的直觉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质疑力及其培养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设计课堂程序时,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觉阅读,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论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其创新意识。

比如学习《丑小鸭》一文,某学生就课文中“只要你有一颗好的心就可以变成白天鹅”提出了质疑:难道只要有一颗好的心就可以变成白天鹅吗?于是,笔者顺势就成才的要素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了讨论,罗列出成才的要素。运用学生的直觉阅读产生的疑问,很好地挖掘了文本的内涵,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利用学生的直觉抓住课题提问,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 创造力及其培养

创造力能把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物质成果。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直觉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学习中,运用直觉来进行思维再创造,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直觉,随时记下突然出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感受,这样既不妨碍对整篇文章的思考、理解,又能丰富对文章的认识。

阅微草堂笔记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练笔;读写结合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理念更新了,方法更多样了,人文味道更浓了……然而反观我们的课堂,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喧闹和繁杂。的确,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最没有学科特点的课,似是而非,模模糊糊。这些喧闹和繁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自主实践的机会,减少了习得能力的途径,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教师辛辛苦苦,花样百出地教,学生却写不好字,说不好话,写不出通畅的文章。笔者认为以下一些现象让人忧虑:

1.问得晕头转向

新课程下的课堂,满堂问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些教师觉得问就是一种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为一问一答就是对话的基本形式;有些教师觉得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文本;还有的教师觉得问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的确,正确的问是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可问题是我们问得过多过火了,学生被教师纷繁复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

2.说的过于随便

有问必有答。正是因为教师问得过多,过快,使得学生必须绷紧神经跟上教师。于是,师生对话似乎成了对口相声,或是知识抢答,思维敏捷的学生成了主角,大部分学生沦为听众和看客,甚至干脆不思考,坐着等答案,他们的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即使那些成了主角的学生,他们在回答时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呢?因此他们的答案也是琐碎而肤浅的,只字片语,零零碎碎,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便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更让人忧心的是教师只关心回答正确与否,对学生回答的语言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恰如其分漠不关心,这样的教学,学生如何习得规范的语言呢?

3.自主流于形式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自能阅读。”自主学习就是达到自能阅读的重要方法。然而在课堂中,教师或是担心自己缺乏引导能力,或是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学习自主起来,自主学习成了一种形式。如,教师不让学生大胆质疑,而是以自己的疑问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不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赏析,而是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硬塞给学生;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学习环节而无学习时间,草草结束,何来效果……凡此种种,都使得自主学习成了口号。

一、固本方清源

动笔写就意味着教师问的次数会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机会增多,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纵深体会,个性解读;动笔写写就意味着学生的思考更加整体和成熟,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把“写”这个“好钢”用在刀刃上。课堂练笔才会增效。

1.初知文章大意

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成人看报看小说离不开概括能力,阅读文件和书信离不开阅读能力,甚至单位招聘也考察一个人的概括能力。曾经,我们的语文课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以至于每课必概括,最后机械到教师报答案,学生记录。这些过火的做法当然错误,但不意味着语文课堂不需要概括能力的训练。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要具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也正在重视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但大多只是口头上让学生说说,收效甚微。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将“写”巧妙地和概括主要内容相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能使得更多学生有了思考和展示的机会,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写”使得学生思考地更加深入,表达更加规范严谨。利用“写”渗透方法,通过及时评点学生的句子,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引领学生发觉别人表达中的好词好句,并移植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技巧;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学独到的表达,并引用到自己的文中来,加深自己的认识。

2.感受文字温度

语言文字是由温度的,它饱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蕴藏着世间的人生百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文本关键词句的敏感度,对词句所包含情感的体悟能力,对作者的精神世界的探寻能力。然而我们的课堂中,教师常常剥夺学生感受文字温度的机会,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塞给学生,学生就如被放牧的牛一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渐渐的,学生便丧失自己寻找“芳草地”的能力,只会等着教师“喂食”。其实,我们传统的阅读方法强调自读自悟。学生阅读文本时,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让人心动的句子,就是训练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表达了什么意思,就是体悟文字的温度和作者的心理;为什么这样写,是为了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正是有了老师的引导,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才对一句看似平常的比喻句有了如此丰富而精彩的感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感悟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主感悟的。在这里,教师只是稍加点拨,学生的学习都是在静心思考和动笔感悟中完成的。

3.填补文本空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阅微草堂笔记10篇

学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篇,内容包括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文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怎么看。文章编号:1674-1145(2008)-35-0016-0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

学习

心照不宣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心照不宣10篇,内容包括心照不宣意思,心照不宣对吗。3、尽管这座城镇极为重要,精灵们都心照不宣地一致认为在此谋生无异于被流放。4、这段对话是他们心照不宣地插科打浑的一部分。5、在贵族拥有可靠信息的有权有势的人士集中

学习

奇货可居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奇货可居10篇,内容包括奇货可居典故100字,奇货可居典故心得。3、講價的訣竅,在於看中物品後要不動聲色,否則一被商傢識破,便會奇貨可居,不肯讓步。4、沒想到他成名後,連以前寫的草稿都被收藏傢視為奇貨可居瞭。5、我敢预言二十一

学习

囊萤映雪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囊萤映雪10篇,内容包括囊萤映雪全文故事,囊萤映雪100个字。我以前总是不喜欢读书,不认真读书。但我读了《囊萤映雪》,见孙康和车胤都那么爱学习。总是孜孜不倦的读书,我很感动。他们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家里没钱买灯油,但他们还是

学习

归田园居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归田园居10篇,内容包括归园田居重点句子,归园田居其一文学常识。(一)表现了归园田居的劳作之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从诗句表层看,更多的是道出了在田园劳作的艰辛,起早贪黑,开荒种豆,露水沾衣,可以

学习

国庆节英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英文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英文怎么说,国庆节英文简介30字。国庆节英语作文二:October1stistheNationalDayofthePeopleRepublicofChina,ourcountry.IloveourcountryandImsoproundofIamCh

学习

安全隐患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隐患10篇,内容包括安全隐患范例大全,消除安全隐患。

学习

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英语教学论文,内容包括高校英语教学论文,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论文8篇。1存在问题1.1教学目标不明确多数高职院校将公关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过关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惟一标准。学校在学生人校时就开

学习

黎明前的黑暗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黎明前的黑暗10篇,内容包括黎明前的黑暗讲的是什么故事,黎明前的黑暗比想象中还长完整篇。它是希望的代名词你可以去选择它但你要为你所选择的道路负责坚强,勇敢,自信是它唯一的营养品它派恐惧来找你,你要用勇敢战胜它它派失败

学习

正襟危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正襟危坐10篇,内容包括正襟危坐的故事,正襟危坐注释。3、他正襟危坐,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汲取他必须学得的知识。他竭尽全力,搞得脸色苍白、恐怖可怕。4、她谁也不认识,而梅格又要她正襟危坐,因为乔的洋装背后有破洞。5、我想,

学习

全球气候变暖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全球气候变暖10篇,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参考资料,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二氧化碳能让阳光顺利穿过大气层,并且防止地表的热量散失。在冰河世纪末期,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180ppm,因此那个时代天寒

学习

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体育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大学体育教育论文题目,体育教育类论文范文。由于现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为90后,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抗压能力不是很强,也是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遇到一些挫折

学习

抖音文案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抖音文案10篇,内容包括抖音文本文案,抖音卖房文案。成长的岁月,也很长,这需要我们去一点一滴的经历,一点一滴的去体会。2.我们总以为是生活欠我们一个“满意”,其实,是我们欠生活一个“努力”。3.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

学习

博尔赫斯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博尔赫斯10篇,内容包括博尔赫斯诗集,博尔赫斯写过长篇吗。告诉你们,我已经荣幸地揭开了这个谜语,但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我不告诉你。因为“不告诉你”,你们可以怀疑我的“坦率”。这无所谓。我现在要说的是:当你们懂得怀疑时,也

学习

读书笔记的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笔记的10篇,内容包括边城读书笔记十篇,写十篇读书笔记。

学习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师读书笔记感悟100篇。在小学教师实习期间,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有幸去听了指导老师的数学课,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整节课又有不同的游戏穿插其中。分别使用了纸条、

学习

草堂非豪宅 事实当澄清

阅读(36)

倪方六先生在题为《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载《北京晚报》2012年10月14日第28版)一文的后半部分,就杜甫草堂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应是豪宅或别墅级建筑。”事实果真如此吗?下

学习

课堂笔记范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笔记范文,内容包括课堂笔记怎么写范例,教学心得笔记范文10篇。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为了摸清学生记笔记的情况,提高学习效率,我特给五年级一个班作了一次语文课堂笔记情况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明确要记

学习

屠格涅夫的自然观在《猎人笔记》中的体现

阅读(34)

屠格涅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是描写自然的大师,他在作品中融入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在描写大自然中感悟人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猎人笔记》是其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深入细致的描摹自然,赋予自然以人性与神性,自然成为充满灵性的生命的

学习

“本”际争霸NotebookCraft 18款游戏笔记本电脑星际征途

阅读(37)

内测、公测……《星际争霸2》终于正式收费推出了,漫漫星海的征程即将从此正式展开。哪台笔记本电脑玩《星际争霸2》最爽?NVIDIA新的GeForce300系列和400系列显卡相比经典的GeForce200系列性能提升了吗,玩起《星际争霸2》如何?ATI早已不甘

学习

苏轼《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中涉及人物初考

阅读(35)

苏轼是豪放又颇具生活情趣的文人,本文通过对其笔记体作品《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中涉及人物的初步探究,揭开了苏轼更为生活化、真实性的一面。关键词:苏轼;《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人物由于苏轼《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的创作时间比较特

学习

非正式探险笔记范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非正式探险笔记范文,内容包括非正式探险笔记小说免费阅读,非正式探险笔记全文。非正式探险笔记范文第1篇1978年出生,1996~2000年在厦门大学生物系生物学国家教学与科研人才培训基地班学习,获学士学位;2000~2003在厦门大学生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