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篇1
〔关键词〕 “求同”,老子思想,特质,“道”,“无”,“德”
〔中***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6-0040-03
思想的特质,简单地说,就是思想的特点和品质。老子思想的特质决定并体现着老子思想的整体面貌、逻辑结构以及价值取向,也必然与老子思想中“道”、“德”、“无”(“弃智”、“无为”)等核心范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的必然性。对老子思想的深刻把握和正确运用,根本地在于要明晰老子思想的特质。回归《道德经》文本,探究老子思想的特质,对于在理论上还原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解释力,以及在实际中提升老子思想的改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求同”是“道”的根本要求
在老子思想中,“道”为“万物之宗” 〔1 〕 (P71 ),“德”更是“惟道是从” 〔1 〕 (P145 )。“道”作为老子思想大厦的基石,是老子思想的立论基础,在《道德经》中出现75次之多,本来应该是被详尽阐述的,但老子给自己出了个难题:“道” 不可“名”,只是“强字之曰道” 〔1 〕 (P159)。不仅如此,仔细研究便会发现,这个“难题”本身就是老子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即便老子认为“道” 不可“名”,但还是对“道”作了尽可能的描述和说明。在《道德经》中,老子对“道”进行过正面的描述,如:“惚恍” 〔1 〕 (P113 ) 、“玄” 〔1 〕 (P53 )、“玄同” 〔1 〕 (P272 )、“玄牝” 〔1 〕 (P80 )、 “有” 〔1 〕 (P53 )、“大” 〔1 〕 (P159 )、“小” 〔1 〕 (P188 )、“冲” 〔1 〕 (P71 )、“谷” 〔1 〕 (P80 )、“母” 〔1 〕 (P53 )、“甫” 〔1 〕 (P145 )、“始” 〔1 〕 (P53 )、“宗” 〔1 〕 (P71 )、“夷、希、微” 〔1 〕 (P113 )、 “ 有象、有物、有精、有信” 〔1 〕 (P145 ) 等。老子对“道”进行过反面的描述,如:“不见、不闻、不得、不、不昧” 〔1 〕 (P113 ),“不自生” 〔1 〕 (P83 )、“不自为大” 〔1 〕 (P194 )、“无” 〔1 〕 (P71 )、“无私” 〔1 〕 (P83 )、“无物、无状” 〔1 〕 (P113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1 〕 (P113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2 〕 (P272 )等。从那么多老子对于“道”的描述中,一般认为,老子的“道”就是“无”、“虚”,这已经是理论界的定论。但问题是,如何去解释“无、有”,“大、小”,“无物、有物”等等这种具有相反意味的描述集中于“道”一身?老子对“道”的这些看似矛盾的描述背后一定有其独特的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本身也是来源于作为“万物之宗” 〔1 〕 (P113 )的“道”,才能在理论上说得通。
从老子对“道”所进行的诸多正面或者反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老子心目中的“道”是世界的本体(原),“不可名”是“道”在人类语言表述上的根本特征。进一步具体的理解为,“道”因“不可名”,对有意识的人来说,“道”被老子彻底地放在了人的意识所能把握的世界之外,而就所谓的世界乃是相对于人的世界而言,“道”在根本上是“无”。但是,仅有这个程度的理解还完全不够。因为老子对“道”的揭示,“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玄” 被人们严重地忽视了。在《道德经》中,老子在对“道”与“德”的描述时,始终用了一个重要的“玄”字。第一,“道”不可言说,“玄之又玄” 〔1 〕 (P71 );第二,“道”本无且有,“同谓之玄” 〔1 〕 (P71 );第三,“道”为天地根,“玄牝之门” 〔1 〕 (P80 );第四,对“道”的认识,“涤除玄鉴” 〔1 〕 (P93 );第五,“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1 〕 (P116 );第六,德“惟道是从” 〔1 〕 (P145 ),“玄德深远” 〔1 〕 (P299 )。分布在7个章节中的11个“玄”字几乎涵盖了老子对“道”包括“德”的所有关键性认识,并且老子思想也被称为“玄学”,可见“玄”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道德经》中,老子在揭示“道”之为“无”的同时,也揭示了“道”之为“玄”,老子思想不仅“贵无”而且“重玄”。
“玄”从造字法上是象形文字,本意是搓线、编草绳;赤黑色,黑中带红;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2 〕 (P346 )。后来逐渐演化为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等等。这些解释,更加接近“玄”字的原始意义。很显然,“玄” 的本意就具有“同”、“合”之意,正符合“玄”字作为“绳”解的本意,并且老子也正是在“绳”这个意象来使用“玄”字的。在《道德经》当中,老子就是使用了“绳绳兮不可名” 〔1 〕 (P113 )对“道”作了进一步描述。目前,老子思想研究者对“玄”字重视不够,严重忽略了“玄”字的本意理解,常作引申义“深奥、玄妙”之解,不仅对老子思想的理解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增加了理解老子思想的难度。一个“玄” 字,是打开老子思想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在世界观上,认为“道”为“玄同”之“道”,是天地万物的“玄牝之门”,“道”本身就是“无、有”,“大、小”,“无物、有物”的统一整体,不仅不可言说,而且“不可致诘,混而为一” 〔1 〕 (P113 ),也因如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又分别用了与“玄同(玄)”相近的“同”〔1 〕 (P272)、“公” 〔1 〕 (P121)、“和” 〔1 〕 (P225 )等诸词来描述“道”,“尊道”就是符合“玄同”,就是遵循“同、公、和”的标准和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玄同”之“道”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1 〕 (P259 ),“玄同”是老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在认识论上,要执守“玄同”之“道”,就要做到“涤除玄鉴” 〔1 〕 (P93 )。老子反对采用“分别心”、“巧智心”等“求异”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在老子看来,那样只是认识了事物的不同和区别,而忘记了事物之间的相通共融之处,从而导致是非、纷争,这也是老子“弃智” 〔1 〕 (P134 )的根本原因;在价值观上,“惟道是从” 〔1 〕 (P145 ),提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1 〕 (P254)的“玄德”,老子之“德”的根本标准就是“同、公、和”,“玄同”之“道”落实到人类社会中必然是遵循“求同”的价值原则。
二、“求同”是“无”的逻辑必然
逻辑上分析,“名”是言说的基础,“不可名”意味着不可言说。借助于今天的概念分析工具,我们发现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概念分析,“绝对精神”内涵无限小,外延无限大,这种情况超出了人类抽象思维本身,没法言说。“绝对精神”的前提是主客对立。另一种情况就是“感性存在”,从概念分析,“感性存在”内涵无限大,外延无限小,还不在人的抽象思维之内,也没法言说。“感性存在”的前提是主客未分。老子之“道”显然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因为“绝对精神”是人的理性(抽象思维)发展的结果,而这一点恰恰是老子思想所强烈反对的,老子所持有“弃智”思想,根本上否定了人的思维作用,强调“涤除玄鉴”〔1 〕 (P93 )、“大制不割” 〔1 〕 (P173 ),老子之“道”指的是“物我未分”的境域〔3 〕 (P2 ),这也是老子为什么用“婴儿”〔1 〕 (P137 )、“赤子”〔1 〕 (P269 )、“水” 〔1 〕 (P86)来比喻“道”的原因所在,这些正与“物我未分”所具有的“惚恍” 〔1 〕 (P113 )之态相似。因此,在本体意义上,“无名”与“玄同”恰恰是“物我未分”之“道”的两个表现方面:“无名”是“道”的主观属性,“物我未分”在主观上表现为“无名”;“玄同”则是“道”的客观属性,“物我未分”在客观上表现为“玄同”。进一步明确地说,“无名”和“玄同”是“道”这个“一体”的“两面”。
老子思想经由庄子的发展以及王弼等人的阐释,特别是佛教传入后,以佛解道,道释思想的进一步互通融合,“虚、空、无”作为“道”的这一面被强化理解后,被世人普遍接受,直接从“有无”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老子思想似乎成为更为通行的做法。但是,这种有失偏颇的理解,终因缺乏对老子“玄同”思想的深刻把握,而将老子思想陷入“大笑之”、“无用论” 的尴尬境地。老子说的“无”从根本上是“物我不分”的状态,因“无意识”、“无我”而“无名”、“ 无区别”,根本上是在谈论认识的问题,只不过老子在这里谈论的是“物我不分”的“感性存在”。在认识上,从“无意识”到“无区别”再到“玄同、和、合、公”是理解老子之“道”最为关键的“惊险一跃”,也是理解老子思想逻辑上的最为关键的一环。“无”和“玄”作为“道”的“一体两面”在“物我不分”的“道”的境域中是自然统一的,而“道”落实到人类社会之后,“尊道”也就意味着“贵无”和“重玄”,二者不仅不能偏废,而且必须有机统一,否则就是对“道”的背离。对人而言,“无我”才能达成 “玄同”,而客观上的“玄同”必然要求主观上的“无我”。“无”是老子在“道”问题上的本体论,而“玄”则是老子在“道”问题上的辩证法。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围绕道的问题的论述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道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4 〕 (P22 )。“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反命题统一成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 〔5 〕 (P8 )道的“玄同”特质成就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但现实的世界,对人而言,却是主观上“有我” 的人的世界,所以客观上就是背离“玄同”的世界,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失道” 〔1 〕 (P83 )的世界。老子直击人的意识(认识)最大的危害:使“物我不分”的“玄同”世界变成了“物我有分”、“万物有别”的“人化”世界。更为关键的在于,“玄同”(“道” )的世界,“损有余而补不足” 〔1 〕 (P334 ),且不自大而大,不自为而为,不自私而成其私,“天长地久” 〔1 〕 (P83 )。而建立在认识、分别心、偏私心基础上的“人化”世界 “损不足以奉有余” 〔1 〕 (P334 ),主观恣意,强作妄为,纷争四起,甚至引起礼崩乐坏、战争祸端,造成这一恶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我”,即人有认识(心、知、智等)能力。因此,针对礼崩乐坏、社会纷争的社会现实,老子提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执守“玄同”之道,在“德”的要求上就是坚持“求同”,达成“我”与“非我”求同,主观与客观求同,主体与客体求同;其目的就是从“物我二分”回到“物我不分”,自觉达成“我”同环境(包括自己的身体)达成合意;其前提是去除人的主观自我,坚持“弃智”思想,最高的要求是做到“无心” 〔1 〕 (P246 )而为,“无心”而“善为” 〔1 〕 (P309 ),“ 无为而无不为” 〔1 〕 (P203 ),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以身观身” 〔1 〕 (P266 ),将心比心(“以百姓心为心” 〔1 〕 (P246 ) ),推己及人,“为无为,事无事” 〔1 〕 (P293 );最终实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 〕 (P275 ),以达到“天下将自正” 〔1 〕 (P203 )、“万物将自宾” 〔1 〕 (P188 )的逻辑必然。
三、“求同”是“德”的价值主旨
正是因为“玄同”之“道”超出了语言所描述的范畴,“道”在“名”外,因此,只要你对它进行描述,实际上就进入了人类意识认识之内,由“道”在“名”外变为了“道”在“名”内。那么,不可言说的“道”的世界,又是如何对人的现实世界进行影响的呢?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 〕 (P259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1 〕 (P145 )老子用“母”与“子”的关系,来形象地说明“道”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如果说,“道”的世界,也就是“无意识”、“无名”的“玄同”世界;是混沌、恍惚、本能、本然的世界,那么,现实世界,也就是“有意识”、“有名”的“人化”世界;是清晰、明朗、人化、人为的世界,是“有名”而“有异”,“有我”而“有为”的世界。人的意识使得人背离“玄同”,“异、多、分、私”取代“同、和、合、公”。所以,对“道”这个“感性存在”的认识和把握可能性的到来,对人而言只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类抽象理性的产生”――“德”的世界的到来。
在“德”的世界中,万物因人的意识而“有名”和区别,“德”也因人为的区别而变得有层次,这个层次划分的标准就是“同、和、合、公”的程度。德的层次与“求同”的程度呈正相关。就人类而言,能站在类群体与环境(包括自己的身体、他人、社会、自然)“求同”角度对待自己的“异、多、分、私”,这就是人最高的道德。随着“异、多、分、私”成分的增加,“同、和、合、公”成分的下降,人的道德层级不断下降。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老子思想中,最高层次的德是“玄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 〕 (P254 ) 玄德,就是“玄同”之德,“玄”本身也具有“同、一、合”的意思,所以,“玄德”就是符合“玄同”之道、遵循“求同”之法的“德”。如此,只有“大同、大合、大公”之德才能做到,也只有“无心”、“无我”才能做到,也只有“以百姓心为心” 〔1 〕 (P246 )才能做到。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德”, “大同、大合、大公”,就是“大德”,就是“玄德”。
“求同” 为德,求“小同”有“小德”,求“大同”有“大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才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 〕 (P206 ) 显然,在老子看来,有德无德、大德小德都在于人“求同”的程度,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老子提出了“啬”、“早服”、“积德”范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1 〕 (P283 )“啬”就是克制自身欲望,不过度的消耗,爱惜并储存。“啬”是老子思想的重要范畴,从根本上说,“啬” 的前提就是“弃智”,无知无欲,无我无求,只有真正做到“啬”,才能实现老子所说的“为腹不为目” 〔1 〕 (P104 ),“贵大患若身”〔1 〕 (P108 ),也正因如此,“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 〔1 〕 (P108 ),才能真正使天下避免陷入“分、争、兵”的境地,所以,老子认为这就是“早服”,“ 重积德”。我们不难看出,在“道”的范畴内,老子持有彻底的“弃智”思想,坚持“无知(智)而行”;而在“德”的范畴内,老子反对的是脱离“道”、脱离自然性的“智(知)”,是在对“智(知)”肯定的基础上的“弃智”(知),因此在知行观上,老子坚持的是“善智(知)而行”。
总之,老子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建立在“道”、“德”、“弃智”、“无为”基础上的“求同”,“求同”是老子思想的特质。老子思想中有关“有、无”讨论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不能就此认为老子思想的特质就是“贵无”或者“无为”,从更深的层次上,讨论“有、无”的最终目的是讨论“同、异”――这取决于对于“道”、“德”的认识是否相应的建立在对“自然世界”和“人化世界”、 “无我”与“有我”关系的科学认识和辩证对待基础之上。“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6 〕 (P22 ),“求同”是老子思想穿越千年到今天,仍然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强烈的现实感的原因所在,也是新时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老子思想必须把握的根本依归。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李恩江,贾玉民.说文解字译述〔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3〕那 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老子的思想篇2
1、老子学说中的核心思维模式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2、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3、老子直观地认识到事物能够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化,存在着物极必反的基本原理。老子思想中其核心的概念范畴是“道”,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将矛盾普遍性及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及互相转化思想贯穿了起来,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处事哲学。
4、老子通过讲述赤子之无知、无欲、无为,凡人之有知、有欲、有为,圣人之无知、无欲、无为,通过这三无理念,最终达到他所期望的无为而为不为的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老子的思想篇3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
周濂溪太极***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此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中人类的价值判断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传》说:“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断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二、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老子《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总原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指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依其本性自然生长,即不有所作为,也不刻意创造,更不对任何某一物类表示仁慈,特别给它一些好处,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时所用的草札成的刍狗一样,用完以后,自然拆除,自然抛弃,纯粹任其自然,并不会去特别珍惜它。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也把百姓看作刍狗一样无所偏爱,不对任何一类百姓表示仁慈,特别给他们好处,让百姓均随其性情,使他们自相为治。
此处的“不仁”就是“不偏爱”、“不感情用事(sentimental)”。从“道”的角度来看,凡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之行为表现。既已良性互动,则天地何必对某一物类特别偏爱,特别感情用事?圣人何必对某一类百姓特别偏爱,特别感情用事?阴阳两仪既已良性互动,则“不仁”的“不偏爱”,“不感情用事”,反而是“大仁”之行为表现。此其一。
阴阳两仪若未能良性互动,则《道德经》第九章提出:“揣(揣度探求)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灾)。”亦即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容易折断,惯于逼人的人,也容易遭受到打击;锤炼金属使其尖锐亦然,不能长久保住其尖锐;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永久保住他们的财富;不是子孙奢侈浪费,就是强盗土匪要动他的脑筋;而那恃富而贵且骄傲的人,最后也必会自取其辱或招来祸患。
《道德经》第十二章另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亦即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于导致眼花缭乱,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于导致震耳欲聋,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于导致口味受损,味觉丧失,食而不知其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于导致心理发狂,心神不宁,狂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珍宝等难得的财货,终于导致防窃和行窃,自由的行为受到妨害,品德变坏,身败名裂。
《道德经》第十三章又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亦即,世人重视外来的宠爱和侮辱,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或受辱,都免不了因而吃惊惶恐;得宠必遭嫉妒,受辱必遭打击,也有可能大患临身;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留恋自身,畏惧大的祸患临身也要因而吃惊惶恐,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吃惊惶恐呢?因为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宠为上等,辱为下等,宠尊辱卑;得到宠荣就觉得非常尊显,受到耻辱就觉得非常丢人,因此不论得宠受辱,得之也惊,甚至于失宠失辱,失之也惊;为什么留恋自身,畏惧大的祸患临身也要吃惊呢?因为我们留恋自身时,常只想到自己,假使我们能以大公无私的态度,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忘了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值得去挂怀忧虑呢?
这都是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的一些状况。是故,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不仁”。阴阳两仪未能良性互动,天地又何能施其仁?圣人又何能施其仁?以“道”为基础的“大仁”与以世俗好恶为基础的“不仁”虽只有一线之隔,但其差异实有天渊之别。此其二。
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就是“仁”之行为表现,《道德经》第八章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亦即,随遇而安,乐于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沉静,交友真诚相爱;救人助人待人出于满腹仁慈;言语信实可靠;为***国泰民安,行事尽其所长,事情当然办得最好,举动当然适合其时会。这些“仁”之行为表现,必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方能有以致之。此其三。
三、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第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亦即人类社会的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人提倡仁义德行,因为大道比仁义德行还要基本,还要高明得多,所以在大道未废弃之时,就用不着人为地提倡刻意的仁义德行。所以“仁义”的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一些圣人不得不突显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
《礼记.礼运》中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夏、商、周)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全文自“选贤与能”,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皆是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之行为表现,但未见其提起任何一个“仁”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断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及社会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其举动自是“义”之行为表现,但全文亦未见提起任何一个“义”字。
大同世界是极其公平又极其平和之盛世,仁与义之行为表现已自然而然地浮显出来,何必刻意去提倡“仁与义”之道德规范?
老子的思想篇4
【关键词】:二元论 无为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正文】
老子在其传世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都还是第一次。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时,如是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3],庄子也是用“无”“太一”(即“道”)来总括老子的哲学。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必须从这二者入手。又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要想讨论“无”与“有”的关系,则绕不开“道”,所以在此从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道”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等词语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话说,则是“***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体有三种含义——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4]后来王弼在给老子《道德经》做的注中说:
“所谓道——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5] “道”没有形状,没有名称,它作为万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什么是“无”呢?
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无”的就达四十章之多,“无”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6]在老子那里,“无” 是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
什么是“有”呢?
《说文解字》中“有”的解释为: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7]“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8]在老子那里,“有”则是指形而下之实有,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当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其意思是说,“有”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而“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绎读》一书的前言中说,“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9] 二者均为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无”常用来指称最高本体“道”的特性, 这也是《道德经》中最常见的用法。[10] 如《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总的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为最高的原则,而“无”总是被看作是次等的、派生的、消极的(否定性的),“有”高于“无” 、优于“无” [11]。而在老子《道德经》里,“有”与“无”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道德经》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明确提出有无相生,认为“有”与“无”是相互对立而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经》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有生于无,[12]所有的物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13] 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但并非一时之功,就老子“有”“无”关系的前后变化亦可拆穿“老子一夜便作《道德经》之传说。
在讨论关于“有”与“无”的具体关系时,许多学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经》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无”的观点,大多都认为这是与第一章中“有无相生”的观点相矛盾的,如陈鼓应先生说:今本“有生于无”之说, 显然与第1 章“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无法对应。第1 章的“ 无” 、“ 有” 是“ 同出而异名” 地指称道的。[14]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因循守旧。
故在此将对“无”与“有”这一二元辩证的关系加以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与西方哲学的具体不同,意欲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与“无”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无相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生于无”的阶段。“有”与“无”关系的这一微妙变化,不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断变化性,也隐含着老子对世界(亦即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或自然)更为理性的认识。
(一)第一阶段——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其后几对关系一样,“有”与“无”是相互对立,相生相随,相互生成的,相互对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无,“无”也可以产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二者的相互生成应该是同一层次上的循环的过程。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二句则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起始之处,是与“道”相同的概念,是万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处“天地”与“万物”应为异词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然而,何为母也?《说文解字》中关于“母”的解释是:依《礼记》释文补,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婚礼,夙夜母违命,古文母通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母也,凡母之属皆从母。[15]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所谓“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16]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17] 因而,“始”与“母”皆为根本,本源的意思,“无”与“有”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18] 按王弼的说法,这一句则是强调“无”的根本作用,但是此处也隐含了“有”这一前提的作用。陈鼓应先生说,此处就现象界层面来谈有无之相互依待的关系,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是从道的本体论层面来谈论有无的相生相成的关系。[19]“因此,“有”的“利”是依靠“无”的“用”,并且“无”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无”与“有”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无相生”从相反相成这一观点,间接地呈现出老子的整体观与和谐观。[20]
下面,我们将进入“有生于无”这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有”和“无”的关系。
(二)第一阶段——有生于无
老子在其《道德经》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当地说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21]天地万物都是从有形之物开始的,有形之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并被人所感知的凭借和载体(如人的身体是有形之物,属于“有”的范畴),而有形之物是从无形之物中产生出来的,无形之物是有形之物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根本所在,是有形之物的本源(如灵魂是无形之物,属于“无”的范畴)。灵魂要依靠身体,然而身体有了灵魂才变得有意义。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说,形势与内容(质料)相比,形势更为重要,形式是决定某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的根据。[22] 有形之物即是内容(质料),无形之物即是形式,没有内容(质料)的形式,就如没有身体的灵魂,无所依托;没有形式的内容(质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有”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是作为有形之物而存在的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因而,在这一阶段,“无”是高于“有”的,“无”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最高原则。引用《哲学大辞典》中的说法,老子认为,“无(名)”比“有(名)”更能反映“道”的性质。[23]
“无”作为老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其最明显之处则在于老子对“无为”的极大推崇。在这一阶段中,老子的思想是崇无抑有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崇有抑无的观念恰好相反),从老子对“无为”与“有为”的态度上 即可窥其一斑。
下面,我们转入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讨论中,从侧面来对老子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崇无抑有”的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
那什么又是“无为”呢?在谈论“无为”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
“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母猴也,引伸遂为凡有所变化曰为。[24] 就是说,“为”是引起事物变化的行为。任继愈先生说,“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 实际存在”,号称“无”,并非空无一物, 而有总括万有的特点。[25]因而,“无”并不是消极的存在,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仅具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而且还是指导***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辞海》中关于“无为”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要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顺应自然的变化。老子的“无为”是从“道”出发的,因而与其后的孔子的“无为而治”大不同矣。[26]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合乎“道”的,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无为”指的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仅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还要在遵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对于能够提升人类福祉的事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它强调的是要有作为,但是统治者的作为不能超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还是要从“道”出发,在“道”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如果人的行为是出于“无为”,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了的,只有统治者按照自然规律地有所作为,才能治理天下。即是倡导“无为而治”[27],就是要让按照自身的规定性而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妄加干涉。万物的生化是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展现自身、检视自身, 但万物最终要“复归于无极”。[28] 老子教导我们应以自然无为为本而不妄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拥有“上德”的人,即思想崇高者(圣人),常常是“无为”,是无所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又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常常是“无为”的,它总是顺应自然,而天地万物无不由“为”生成。正因为顺应自然,虚静恬淡,道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不仅天道是如此的,而且人事也是如此。[29] 因此,老子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魏朝王弼注曰;此四者(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崇本以息末也[30] 。
仅就“无为”来说,“统治者”做到“无为”,民众则可以得到教化。老子建议统治者要顺从民意,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弃民意于不顾。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
在此,“无为”与“无执”并举,而劳思光先生认为“无为”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应包括“无执”,自觉心驻于无为,遂无所执,无所求。[31] 要想成为圣人,就要通过不断地改正自身,以身作则,“正己而物自正”,这样做了,虽不主动去取得天下,天下也是莫之能属,天下将自归于为“无为”者。
总而言之,从“无为”这一哲学范畴中,更能清晰地窥视老子在此阶段对“无”这一哲学最高原则的推崇。
在这一阶段,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与“有”的关系是“无”高于“有”,“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无”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本源,“无为”也成为了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与做事规范。如果说,从第一个阶段来看,“无”与“有”有些许相似性,例如复旦大学的聂中庆认为道是“无”“有”的统一体, 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也就是从宇宙之本原、本体之形上层面诠释“道”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无”即是“有”; “有”也即是“无”, 两者“异名同谓”, [32] 而在这第二阶段,“无”与“有”则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因此聂老师的办法过于偏激,不足取也。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有”与“无”的关系即可看出,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第一阶段(“有无相生”),“有”与“无”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与“无”相互形成,相辅相成。在第二阶段(“有生于无”), “有”是从属于、根源于“无”,“有”从“无”中生成,“无”优于“有”,高于“有”,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传统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
“有”与“无”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启示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子为我们铺就的阳关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书籍类:
①.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m]. 第一版.北京:北京***书馆出版社,2006年12月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 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④.(宋)范应元(著)黄曙辉(校)《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
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⑤.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m].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⑥.(美国)s.e.stumpf ,j.fieser(著)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m].第一版. 北京:世界***书出版公司,2009年2月
⑦.《辞海》[m]. 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⑧.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 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8月
⑩.《哲学大辞典》[m]. 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5月
⑾.庄子(著)方勇(注译)《庄子》[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
论文类:
①. 任继愈.《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j].《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2期
②. 滕复.《黄老哲学对老子“道”的改造和发展》[j].《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
③. 赵文娟.《老子哲学中的“无”》[j]. 《求索》,2005年第2期
④. 陈鼓应.《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⑤. 陈鼓应.《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 [j]. 道家文化研究: 第十七辑[c]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⑥.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j].《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⑦. 胡茜.《“无为”并非“不为” ——为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之辩护》[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⑧. 赵艳婷《天道无为 人道无为》[j].《中共太原市委***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⑨. 王光辉《“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老子无为思想新探》[j].
《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⑩. 聂中庆.《辨“有生于无”》 [j].《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
[1] 任继愈先生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文中说,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现在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至于老子的哲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则是没有争论的。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阶级矛盾在哲学思想上深刻地反映,它系统地揭示出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各个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2] 所谓“二元论”即是指存在两种***的、不可通约的实体,如心与身、观念的精神世界和可见的物质世界,或者善与恶的力量。与一元论和多元论相对。(见《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457页)“二元论”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被提出也是晚近的事,最典型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思维与广延”。
[3] 参见孙通海(译注)《庄子》一书第377页
[4] 参见滕复著的《黄老哲学对老子“道”的改造和发展》,在他看来,就世界本原层次来说,“道”是指物质世界的开端,万物产生的根源和始基;在世界存在层次来看,“道”是世界存在自身;就事物的发展规律层次来看,老子的“道”是指世界生化的内在秩序和必然联系。
[5] 见魏朝王弼所著《老子道德经注》一书第202页。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说:“视
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6] 见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第315页
[7] 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 1981年10月第一版146页
[8] 见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第315页
[9] 见于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一书前言第6页
[10] 见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赵文娟的《老子哲学中的“无”》
[11] 此说见于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哲学导论》第95页与第101页
[12] 在《老子道德经注》一书中(第113页),魏朝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
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13] 宋朝范应元在其《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中(第73-74页)将此句解释为“万物生于有
形,而有形生于无形。大道无形,动则生物……惟知物生于有,而不知有生于无,罔察
根本,弗洞变化,焉能虚通而得老氏长生之道哉?”在此,范应元先生将“有”“无”理
解为有形与无形,“大道”是无形的,只有通晓了老子的“有生于无”,才能体察道之根
本所在,洞穿万物之变化。
[14] 出自陈鼓应先生著的《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一文。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否定前人的观点,而是提出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15] 出自《说文解字》第626页下
[16] 出自《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正文第二页。
[17] 参见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43页。对于王弼所著内容中的“舍”字,楼宇烈先生校释曰:“舍”通“?巍保??病
[18] 参见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
华书局,2011年 1月,第29页
[19] 出自陈鼓应先生的《老子的有无、动静及体用观》
[20] 同上
[21] 参见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13页
[22] (美国)s.e.stumpf ,j.fieser(著)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m].第一版. 北京:世界***书出版公司,2009年2月,第73页
[23] 见于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第42页。
[24] 参见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 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
第419页
[25] 见于任继愈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26] 见于《辞海》第113页
[27] 见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胡茜的《“无为”并非“不为” ——为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之辩护》
[28] 见于王光辉所著《“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老子无为思想新探》
[29] 见于赵艳婷所著的《天道无为 人道无为》
[30] 参见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54页
老子的思想篇5
关键词:老子 不言之教 隐性教育 思想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道家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其姓李,名耳,字伯阳,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传说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老子》。该书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思想学说。老子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对中国两千年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1]。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崇尚显性教育思想,老子特立独行,提出“行不言之教”。在《老子》一书中,并没有对老子隐性教育思想的论述进行系统阐述,其他学者对老子“不言之教”隐性教育思想的专门论述也相当少,因此本文就老子的隐性教育思想做了一些探讨,以揭示其深刻内涵,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老子的“不言之教”内涵
(一)《老子》中透视着的教育思想
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亲身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奠定中国古代显性教育的里程碑不同,老子将自己的教育主张深深根植于其对社会问题的阐发和议论之中,并且与其哲学思想保持一致,具有极其深刻的含义。老子的隐性教育思想虽不像显性教育那般辉煌,阐述也不如儒家那样明确具体,但深究《老子》中的内容,仍可看到老子的教育思想。
《老子》全书共81章,主要阐述以“道”为中心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但同时也包含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在本书中,老子的教育思想一览无余。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道”及“人性论”;教育目的思想是“上士闻道勤行”;教育理念思想为“不言之教”;教育过程思想是“观、明、玄览”;教育方法思想为“自然无为”[2]。老子从人性本于自然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套理想人格道德品质修养的方法,包括了不争、知足、贵柔等教育主张。
(二)“不言之教”——隐性教育的代名词
老子深邃的思想中对隐性教育的印证主要集中表现为老子“不言之教”的深刻内涵。所谓“不言之教”,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人们树立典范,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被教育者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然而“行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老子认为,“言”应合乎自然原则,要“言”得少却“言”得精,合乎自然而无为。“悠兮,其贵言。”对于教导者来说,取得成功是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的,受教育者则愉快地接受教育,欣欣然我们自然如此。这样的教学,教与学双方皆大欢喜。
据《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记载,老聃送孔子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望汝切记。”此外,孔子与老子行至黄河之滨时,老子问孔子“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作为孔子老师的老子,除了以身示范之外,还通过言语教育。这正说明了老子的“不言之教”包含着两种含义:其一严格要求自己去做,自若其身,为天下表率;第二,“多言数穷”, 言是有限的,总有穷尽之时;虚为无限,永不穷蝎,所以“ 不如守中”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
二、“不言之教”隐含的思想体系
(一)“道法自然”———隐性教育的指导方针
“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意为说出的意思。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言语有限,要实现教育,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一词,所指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3]。即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按照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不知常,妄作凶”不了解常理,轻举妄动,就会招致凶险[3]。了解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对于教育者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具有“受教性” 的人的身心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等规律。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这样一些自然天性,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 因” 其发展,而不能“ 逆” 而施教[4]。
按照规律办事,并非只是消极地等待,“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教师的作用力)与(教师给予学生的空间)是相对的,两者配合才可产生利用之效。以人而言,“无”代表了创造发明之可能性,亦即在“有”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发挥创意与想象,由此推展文化的进步[3]。反观到教育层面,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除了自己的作用力之外,更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想发展空间。只有教师的作用力带给学生便利,给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在接受显性教育的同时受到良好的不强迫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二)循序渐进——隐性教育的原则
老子的思想篇6
关键词:小国;大国;无为;太上
中***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006-04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汉代的“文景之治”,到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无不显示着老子“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智慧。
一、“国治”是实现“天下平”的基本途径
如何才能实现天下平呢?老子认为:首先应该国治。“国”既包括“小国寡民”之小国,也包含“治大国若烹小鲜”之大国;而“天下”则是指当时周王朝已经无力统一的整个现实社会。只有实现一个个大小诸侯国的治理,才能够实现整个天下的治理。可以这样理解:天下就是数学中的集合,而每个诸侯国就是属于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如果每个元素都得到治理了,这样形成的集合也就具有“治理”的特性,即“天下平”了。
(一)关于“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章集中表达了老子的执***理念和治世理想,描绘了老百姓的生活美景,同时也集中表达了老子所渴望追求的一种社会***治理想蓝***。在这个小小的国度里,老百姓不愿意使用的社会进步产品——器具、车辆、武器、船只等,但是都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里“国”是指一个个的诸侯国,是属于当时周天子领导下的。在诸侯国林立的当时,天下***治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经常战争,“春秋无义战”[1](P470),老子看到这种社会现状后,认为扩大或缩小诸侯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国家太平。这是老子取法“天道”自然的道论思想集中体现,他提出“为而不争”的圣人治世之道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方案的出发点。老子真正主张的是各诸侯国的老百姓脱离野蛮,天下民风质朴淳厚,老百姓清心寡欲,生活自食其力,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社会,不是蒙昧落后的原始时代,而是经过否定之否定后,对所谓文明的抛弃和对自然的回归。……是一种看似原始社会、而实际属于文明形式更高的社会……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社会的安定,是为了人们生活的幸福。”[2](P180)所以老子提倡的小国寡民实际是其实现天下太平治世思想的一个基本前提。
(二)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本章重点讲解如何治理大国,强调以“道”来治国,反映了老子“道”用的思想。这首先表达了老子的治国不可扰民之意,他告诫统治者为***要清静,要与民休息,要循道而行,要顺自然而为。老子用治大国好比烹小鱼的比喻,说明治国的道理和自己的治世主张。老子认为,一个大国的统治者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像烹煎小鱼那样,不要动不动地翻来搅去,这样只会把小鱼搞烂。这一思想反映了老子对当时统治者扰民的强烈不满,但同时他又把国家的治理寄希望于统治者实行的“无为之治”之上。实际上,老子治国不可扰民的主张,是其“无为”思想的集中反映,是对当时统治者肆意妄为的强烈抨击,他希望统治者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通过“无为”的方式来实现“无不为”的目的,以“道”治国即可实现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还体现了相互协作、和谐统一的思想。老子认为治大国就要使国内的各种复杂矛盾得到平衡,不同的事物之间协调起来,并按照自然合适的规律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国内各要素之间既不要越位,也不要不到位,要做到恰到好处,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只有做到守中,才能达到最优。
老子认为,在治理大国的策略上,统治者要做到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应以百姓之智为智,谦卑处下,宽厚包容,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老子认为最理想的世界应该是非常和谐的“混沌”状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关键是统治者要象圣人一样,能够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下层的老百姓做到心连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样才能消除上下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思想,只有先处下,才能真正做到处上,也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老子提出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既反映了国大之难治,又表达了以“道”治国之重要,同时又为自己提出的“小国寡民”治国思想埋下了伏笔,为国治然后天下平的治世思想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国与国的正确相处
《老子》第六十一章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意思是说:作为大国,就应该像居于江河下游一样,是天下百川共同交汇的地方,所以也应该具有天下雌柔一般的气度来接纳百川。雌柔的常常以安静胜过雄强的,因为其安静表示谦下。
老子提出了自己理想的国与国和谐相处的方式,那就是首先大国要谦下。如果争胜好强,那么小国必然会被灭亡,大国也就会由于战事的消耗而难以维持其长久。然而,小国谦下相对比较容易,大国谦下就相对比较困难。因此,老子特别强调指出:“大者宜为下”。这段话,老子既指出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要“善下之”,又要以“大者宜为下”,并着重指出:强者不但要“善下之”,而且也要“处下”,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绝妙运用。
关于国与国如何相处的问题,《老子》多有表述,如“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他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国与国交往的原则,老子强调的江海和百谷王,实际就是老子心中的天下,而百谷中的每个谷,则是周王朝统治下的各诸侯国。
老子详细说明了如何处理大国与小国之间关系的问题,表达了自己无为、谦下、守柔的***治主张,为其国治天下平的治世思想铺平了道路。他认为,大国和小国之间能不能和平相处,能不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关键在于大国。只要大国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以强凌弱,不侵略小国,那天下就会平安无事,百姓就可安居乐业。所以,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国与国相处之智慧,不仅可以处理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和谐稳定,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也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
(四)关于“国治”然后“天下平”
老子指出,“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老子为全而就曲的思想。还有“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第三十六章)等,都是老子治世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据老子正言若反的思维模式来想,这里就隐含了一个“将欲大之,必故小之”的哲理,“大”即指天下,“小”就是指国家。也就是说,要取得普天之下的太平,必先实现各国的太平。 依上文对老子“小国寡民”、“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者下流”、“曲则全”等思想的分析,结合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老子“国治天下平”治世思想。“国治”是基本前提和基础,而“天下平”是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无为”是“国治天下平”的具体方法
以“无为”的方法治世,早在东汉就被推崇。班固非常认同老子清静无为的方法,反对以严刑酷法来治理老百姓。老子认为,人的天然本性是完美无缺的,是因为受到了后天的污染,所以才变得污浊不堪。统治老百姓的过程,就是擦洗 覆盖在人们本性上面的污垢。只有把本性上面的污染物全部擦洗干净,人完美无缺的天然本性就会重新显现。所以,最好的统治者即“圣人”就是这样一位擦洗工,他的工作方法就是行“道”,就是“无为”。
老子认为,国家要治理,天下要太平,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行事。在他看来,“其实,由道的衍化而为德,德再衍化而为仁、义、礼、乐,再由仁义、礼、乐、活佛而为权术,正表示人类的心中历程,每下愈况,陷溺愈深。”[3](P67)他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第五十三章)老子坚信他的“道”是治国的一条光明大道。大道是平坦的,而人们却好走邪道。这说明了“无为”治国和治世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其推行之难,下面将无为治国治世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
首先,无为是要统治者做到无欲。这是老子给统治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因为,老子生活在战乱年代,而战争的根源是统治者的贪欲,他们争权夺利,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老子认为这都因统治者私欲而起,只有放弃这些欲望,以百姓心为心,不与民争,不与他国争,这样才可实现国治、天下平。
其次,无为就是要统治者做到“无知”。老子说:“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第十章)就是要求统治者要做到“无知”。要统治者不能将自己的***治主张强加到老百姓身上,而要顺应百姓之心,以百姓利益为本,充分挖掘和发挥百姓的才华智慧,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以实现国治天下平。
《老子》一书中多处指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如,“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第三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等等。我们要提倡老子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治国治世方略,以无为而为,实现无不为,达到国治天下平的目的。
可以看出,老子认为用“无为”的态度待人处事治国治世的就是圣人,所以,要做到“圣人”,就一定要做到顺其自然。这里提到的“无为”、“顺其自然”不是无所作为,或任其所为,而是强调要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去办事情,去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种事情,实现无不治的目的。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以此推论,老子认为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以“无为”处之,这样由己推及国家、天下,那么治理国家、天下,就没有不太平的,即国治然后天下平。
老子提出的“无为”其实也是用“无”来“为”。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老子要求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象车毂中的圆孔一样,将周围的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大家共同发挥最大的效率,实现好自己的国家的治理和天下的太平,而自己的作用却恰恰体现出一个“无”或者“虚空”,这就将“无为”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老子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各守其静、各安本分、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的和谐社会。”[4]
老子强调,不管是治国还是治天下,甚至干任何事都要尊道而行,无为而为,不可强为,只有做到“我无为”才可实现“民自化”。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他严正地告诫统治者要避免老百姓激烈的反抗,只有做出让步,与民休息,才能缓和各种矛盾,才能统治好老百姓,实现国治天下平。
三、“太上”是“国治天下平”的最终目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是隐而不现的,老百姓只知道有其人而不觉察到他的存在,国家的各项事业依然按照规律有序运行,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国家才可长治久安,百姓才可安居乐业。老百姓也认为“我们自然而然就这样”。“无为而治”的闪光之处就在于此。这样的统治,“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老子所要标榜的,就是‘道’这种不居功的态度,这样隐而不显,将成就都归给自然而然;这正是老子期盼统治者所能做到的——就如同‘道’一般。”[5](P23)
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国治天下平理想实现后的状态。可以看出,老子认为“太上”是最理想的国治天下平蓝***,其中清静无为是其实现的具体方法。该章同时隐含了老子“行不言之教”,而主张身教的***治主张。
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意思是说如果统治者不能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没有按照自然无为的规律办事,肆意妄为,背离规律,那么就会有危险。反言之,如果统治者能够尊“道”贵德行无为之治,不搅扰老百姓,那么这才是最好的统治。
针对当时社会现状,他从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指出了自己“太上”是最好统治这一主张。认为,最好的统治就是合于“道”的统治,表现为“太上,下知有之”,因为“道”的衰微,所以后来便提倡仁义,结果适得其反。他甚至还用“孝慈“与”忠臣“作比喻,说明越是提倡,越不符合“道”,越远离“道”。得出结论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他从反面论证了治国治世必须尊“道”而行,才能实现“太上”这一目标。
老子的治世方略与儒家主张实行的“德治”和法家所主张推行的“法治”形成了对比,老子都将他们等而下之。老子主张,最美好的***治就是统治者“贵言”,从不轻易发号各种***策法令,老百姓和统治者相安无事,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参考文献][1]杨国宜,冯能保,曹秀珍,等.全文译注四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老子的思想篇7
【关键词】老子 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6-03
离开了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是空中楼阁。家庭教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拥有最优秀的教师,最了不起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西方教育理论席卷而来,在不少人忽视中国自身的教育成就和教育长处、盲目效仿西方教育的今日;在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名目繁多的“育儿经典”把家长们弄得手足无措的今日,我们有必要,更应该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静心体悟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否则,我们的教育将会在千古悔恨之中迷失。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崇尚自然,提倡思辨,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睿智之光,亦能给现代家庭教育诸多的启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道德经》五千余言,此后便不知所终。① 《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 自然无为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精髓,老子对“道”的描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只注明章节)。道是一种充满着无限生机的生命力量,是万物的本原,是事物变化的动力。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老子所说的“道”,是天然的、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寄托。同时,对于人在宇宙中的价值,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四种最大的东西中,人是其中之一。天地由道生,人由天地生,按照天地规律办事,天地按照道德规律运行,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万物都要按自己的本性自然生长,人也如此,倘若对人的发展强加了外界干预,会违背了生命特性。由此,老子是把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真正让生命价值得到升华。任何不合理的人化过程,都是一种破坏。因此,“道”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人的生命价值是在遵循“道”的规律中不断被体现出来的,追求生命的自然价值是老子哲学的宗旨,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也要道法自然,提倡自然无为。“无为”也是一种“为”,就是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性。但目前很多家长不顾孩子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就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特长;另外,不少家长在孩子正常的学校教育之外,又给孩子请家教,额外布置大量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孩子身心俱疲。这种过高、过多、过早、过急的教育方式时间久了会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与身心发展规律的相背离,结果往往导致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发展,“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压抑和异化的过程,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文明的合理压抑和异化,但现实情况是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额外压抑,人被异化为某种机器,从而丧失了人的本性。”② 因此,家庭教育要依据孩子的本性和身心特点给予合理的引导,“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让孩子有自由探索和选择的权利,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干涉;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如果急功近利,强加干涉,只会对孩子的个体发展造成破坏,欲速则不达。
家庭教育要自然无为,另一方面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父母要能从容冷静的思考。如果家长盲目攀比、操之过急,就等于起跑太急太快,后面的路程就没有力气跑下去了。所以要允许孩子进步稍慢些,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
自然无为,也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合理。每一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龙凤”的过高标准反过来却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残缺,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克鲁斯特斯之床一样。这样做违背了“道”的规律,扼杀了孩子的自然本性和生命的本真面目,最终将抹杀孩子正常个性的形成。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孩子能在成长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愿望喜好,尽自己的所长所能去行为处世,有自己***的思想,快乐、随缘、踏实、坦荡,还能保持着婴孩时代的清澈与纯净,他一定能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生活,充分地发挥自主意识,会比别人更多地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二 不言之教
老子强调“不言之教”。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这与他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子认为,不用言辞的教化,无所作为的裨益,天下很少有人能懂,多言的教化已扰乱了天下。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不言之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是指家长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许慎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③ 家庭教育是一个上施下效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
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却重言传、轻身教,有的家长整天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进行训诫、督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对于这种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孩子十分反感,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行为,亲子关系紧张。有的家长将言传和身教割裂开,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要孩子多读书,自己却从不读书、不看报;要孩子讲礼貌,自己却满口脏话……这样做,孩子不仅难以信服父母,还耳濡目染,滋生了坏习惯。孩子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既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自我教育,以身作则,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垂范,避免不良的示范作用,“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在“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示范中,不断促使孩子向善。
家庭教育中倡导“不言之教”,也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的渠道,受传统影响,中国的家长在家庭中有绝对权威,孩子在家长面前难以有平等、民主。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老子的“不言之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 贵师
老子很重视教师,但他的“贵师”观与孔子不同,孔子认为师有“善”与“不善”之分,“择其善者而学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却提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七章)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善人”不尊拜“善人”为老师,“善人”不吸取“不善人”的教训,这种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是一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老子的“贵师”观认为一个人应该向所有人学习,不仅向善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善者学习。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深蒂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积极上进的学生交朋友,和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拉开距离;不去看坏的现象,不去听坏的话,不去接触坏的事物。但是,孩子面临的是一个随时都在变化的复杂社会,只是单纯地灌输给孩子美好的东西,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将导致孩子对现实社会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也会比较片面,把事情看得太美好,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或挫折时,他会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必然会在理想和现实中遭到沉重打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或事端,有的孩子想方设法逃避困难,有的还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应对,往往导致事倍功半或惨遭失败。所以老子的“贵师”观告诉我们,家长应当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体验和欣赏美好,理解和认识善恶,明辨是非,提高孩子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对生活失望和沮丧,从而更理性地看待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家庭教育中需要借鉴一些反面人物,可以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这是孩子学会判断是非善恶,引发孩子更深层次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辩证地看待荣辱得失,荆棘坦途。
四 贵柔
老子的“贵柔”思想是指以柔弱为贵,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不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身体就僵硬了,就像万物草木活着时,枝干柔弱,死后才枯槁坚硬。如果***队强大了就会被消灭,树木强大了就会被折断。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老子还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柔弱的东西能强大,在于柔能克刚。
现今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滥施家长权威。不听话,骂;成绩差,罚;闯了祸,打,如此严厉又简单、粗暴。结果是事与愿违,导致家庭关系冷淡、紧张,孩子人格扭曲,性格异化,报复心、仇恨心理强烈,为孩子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在各方面都要争,争名次、争先进、争荣誉,无形中形成了孩子争强好胜的性格。培养孩子不服输的劲头固然好,但有句古话——出头的椽子先烂。不顾一切一直勇往直前,只想永远站在最高、最抢眼的地方,其负面的影响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只能赢却输不起;不懂得包容、退让,自以为是;不考虑人际关系的好坏,刚愎自用;禁受不住挫折,不懂得爱惜生命;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甚至在成人后对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的成绩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快乐与幸福。
老子“贵柔”思想启示家长对待孩子的过失不应动辄体罚施暴,应尽可能地以说服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开导、理解尊重,在和谐的氛围中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安慰,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孩子在充满温情的教育中更懂得亲情可贵,更容易轻松愉快的学习,更能树立起自信,也更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不是尽力往前冲才是唯一的路。人生需要学会适当地放弃和退让,才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此外,老子的“贵柔”思想还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第七十七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与世无争,正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世上许多的人和事都像流水一样流逝了,但水却依然亘古流淌。正因为生命“柔弱”,所以我们要教导孩子一辈子都要珍视生命,让生命像水一样充满柔性。
现今的教育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遇事爱钻牛角尖,缺乏抗挫力,思维单向而偏激,受到打击就不能正确对待,每年都有学生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老子“贵柔”的思想正好启示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生,在这条永远的单行道上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全身心地去享受生活的各种滋味,“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快乐的真谛。凡事不争即可得,不是一时受挫,生命便永远黯然无光。所以对生命要用心体会,倍加珍惜。
五 结束语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家庭存在,也就有家庭教育存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在教育也随经济发展而躁动不安的今天,丰富、睿智、深沉的老子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家庭教育的诸多启示。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育思想家,老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积极地借鉴先哲的教育思想,无疑会给我们的家长以极大的启迪和帮助,更好地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地成为“人”的教育。
注 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②王刚、朱兵香.道法自然:老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考试周刊,2008(14)
③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卞敏.哲学与道德智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4]王建***.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老子的思想篇8
论文摘要 营销服务是企业面对客户展示服务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接触面大并且处理问题较多是工作中的难点,“无为而治”的为人处世智慧给了服务一线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办法,老子的提出的一些思想有助于做好营销服务工作,运用在服务客户、化解矛盾、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患事故发生等方面,有助于提高营销服务工作。
老子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和家,又是一个大谋略家,他倡导为人处事的精髓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顺着规律去做,只有顺应客观规律,再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他的思想和智慧一直影响了两千多年,至今还被人们辩证地学习、借鉴和运用。
营销服务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也应按照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办事,目前倡导的营销服务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全方位的服务策略,宗旨就是为客户服务,而营销服务工作又具有“三多”(涉及面多、接触人员多、组织协调处理问题多)的特性,因此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如果借鉴老子的思想和智慧并巧妙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必将对我们转变服务作风、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要用“柔、纳”服务客户
营销服务是以营销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营销,因此怎样服务、如何才能服好务是关系到营销成败的大事,也是每一名营销服务员工都要学习的“必修课”,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曾经提出了“柔、纳”服务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经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进入没有空隙的东西里面。老子还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破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替代它。老子还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老子还认为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善居卑下之地所以为百川之王,百川自然会归属于它,所以成就了它的浩瀚。可见,营销服务员工做为“真诚面对客户的使者”,就应该牢记服务宗旨,学习和借鉴老子“水柔”、“水纳”思想,真诚理解用户,柔情似水地关心用户,用容纳百川的胸怀包容用户,诚心研究改进工作,热心为客户服务,努力把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例如一次在接到客户反映未通知停电即被停止供电的信息后,供电公司立即安排专人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原来客户用电归社区物业管理,物业人员疏忽未看到在报纸上公布的停电信息,导致停电信息未及时传递,使客户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为了让客户更及时地得到停电信息,服务人员现场将停电信息公告的网站、报纸、方式一一向客户进行了说明,同时还建议客户办理了客户停电信息登记和短信、电话通知业务,这样在计划停电检修时客户可提前自动接收到信息,也有足够的时间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举既改进了的工作又防范了类似问题的再发生,得到客户的好评。
二、要用“善、德”化解与客户的矛盾
“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是营销服务的工作目标,如何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情为用户所系,谊为用户所联,及时有效地化解与客户之间的矛盾呢?老予为我们提出了“善、德”思想。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认为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上好的人要像水那样积德行善,心胸要像水一样渊深沉静,待人要像水那样真诚友爱,做事要像水那样只讲付出不争回报。老子还提出:“抱怨以德”,要求人们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老子的“善、德”思想在此提醒我们,营销服务工作本身也是“善事、德事”,每一名营销服务人员都应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把岗位做为积德行善服务客户的舞台,善待客户的诉求,在面对客户的抱怨甚至是投诉时首先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对待,切不可冒然拒绝或顶撞,更不能产生逆反,例如“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怎么就不听我解释?”、“天呐,这人真是难缠啊!”等等,善待客户的抱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柔性处理矛盾的好方法,是一种对客户的尊重与包容,它可以让客户感到企业的温暖与营销员工的情怀,更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威望。
在与客户的交流中,我们还应该遵循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的教诲,注意话多必有失,保持平静心态和适可而止的态度。要懂得“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在与客户的沟通中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对别人的对错是非做出明确地判断。在解释问题时无论面对何种情绪的客户,营销服务人员均应做到有理有据,不被客户的情绪所影响,尤其不能用专业技术术语来指导客户,讲出的事理通俗易懂,这不仅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表达能力的锻炼。
面对有些挑剔或执着叫真儿的客户,营销服务人员应切记老子“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的教诲,懂得美好的言语才可以博取尊敬,美好的行为才可以被人看重的道理。老子还曾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即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待他,最后得到天下的善良,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最后得到了天下诚信。老子的“德善”、“德信”思想和博大胸怀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我们的营销服务人员都应该加强“德善、德信”的修养和锻炼。
某地一名收费人员在收费过程中由于在收费单据上的数字没有耐心给客户解释,引起客户多收三角钱电费的误解,客户从而用一些不好的语言表示要求上告投诉等,“德善”还不深的收费人员抛出一句:“我没多收你的钱,你爱去哪告就去哪儿。”,结果她不仅挨了领导批评去向客户当面道歉,而且损失了三个月的薪水。对于客户来说由于此事处理及时,客户还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收费单据上数据信息的监督员,但对于收费人员只能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正确的方法是把差错作为一次经验和教训,懂得德善、言善、德信、诚信在具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化解工作矛盾、减少工作失误、提升服务水平。
三、要用“若,勿”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营销服务工作面向,面向方方面面的客户,工作繁杂,责任重大,应该如何面对?老子的“若像”思想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说:“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道德经第十五章》,就是告诉大家处世要小心谨慎啊,像冬天踩冰过河那样;警惕防范啊,像害怕四邻围攻那样,恭敬严肃啊,像去作客那样;和蔼可亲啊,像冰块即将融化那样;质朴敦厚啊,像未经雕琢的原木那样,空旷啊,像高山幽谷那样,浑厚啊,像无边的大海那样。我们从事营销服务的人员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不允许有半点儿差错,因此要有如履薄冰的谨防态度、欢迎监督的谦虚态度、“客户就是上帝”的恭敬态度、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以及质朴浑厚、虚怀若谷、情深似海的道德情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客户看作企业发展的源泉和企业生存的依靠,千方百计与需求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他们多服务、服好务。
营销服务是企业的窗口,营销岗位人员是企业的服务团队,在个人或团队取得了成绩之后应持什么态度呢?老子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道德经行三十章》),这就告诫我们有了成果不要自高自大,有了成果不要夸耀,有了成果不要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这个道理。
四、要用“细,未”防范供电服务差错
营销服务各环节比较多,为客户展示的各项服务软硬件也充裕,所以各个层面的细节就决定着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成败。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傲于细。”(《经第六十三章》),告诉我们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时就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这是对“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的最好诠释。
某营业厅为了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一直在服务设施上注重改进和提高,营业厅书写台上放置着客户用的粘笔,一般是坚直摆放的,工作人员发现客户使用时总需要调整一下角度再拿下来使用,于是细心的服务人员将粘笔摆放成倾斜于客户右手侧45度角的位置,这一小小的改动,更加方便了客户,并使得客户充份体味到了优质服务中的细节与关爱。
怎样防范工作失误和差错?老子也提出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思想观点,告诫人们去傲那些别人还没觉察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变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注意事故苗头。他还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提示人们在事变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先做好处理,在没有形成错乱之前就加以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的营销服务工作就是非常认真细致的工作,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利影响,在差错面前应“防”大于“治”,所以必在“细”上下功夫,在“未”上做文章,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营销服务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客户打交道是打的是“情感牌”、“诚信牌”,不能虚心假意,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诚信的言辞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不诚信,真实的东西是质朴的用不着乔装打扮的。我们的营销服务人员都应切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古训,抱着对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热心真心诚心地为客户解答问题,办理事情,力求达到互利互信,使客户满意高兴。
五、要用“知、明”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做为一名合格的营销服务员工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营销员工更难,因为人的自身素养、业务素质、服务水准会对客户的电能消费满意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自身服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一直是营销工作对员工队伍的迫切要求。
老子的思想篇9
关键词:“道”;客观规律;统一;对立转换;局限性
《老子》是一本富含辩证法观点的书籍,被众多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他将“道”作为他哲学的最高范畴。何为“道”,在《老子》第二十五章对其进行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根据老子的阐释,“道”被当做万事万物的根源,是在自然界其他事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了,具有客观性和永恒性,体现出它是一种绝对的静止,“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说明它又是一种相对的朝着反方向的反复运动。除此之外,“道”即是“法”,意味法则、规则,天地循环有着自己的规律。“总之,;‘道’有四层意思:第一,总根源;第二,总规律;第三,总本体;第四,总法则。或者说,‘道’是一个最高的真理,最高的本体,最高的规律,最高的法则”。 [1]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他的辩证法有其自己的特色。
1 “道”是有规律的
在老子的辩证法中,“反者道之动是对其全方位、深层次的概括。“反者”不但欲指对立面,而且意为无限循环。老子对激烈的社会历史变动进行了审视与分析,提出世界万物皆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发展的观点,肯定了“道”运行规律的客观性。万物产生“道”,“道”又存在于它们之中,所以事物是依照“道”自身特有的规律运行,决定着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思想在社会活动领域中有诸多表现,例如商道、***道、养生之道等。所谓“商道”,是指建立的一些适合企业发展的机制,如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以带来高质量的商品,以稳定客源;合理节约成本可以提升资金利用率,以保证企业日常运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定奖惩机制,可以使员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巩固人才资源。企业只有根据诸如此类的规则进行调整,才能资源优化配置,获得好的前景。所谓“***道”,便是要求凡从事整治活动的人士,应“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责。”[1]也就是与人民群众维持血肉联系,为他们的根本利益而谋福祉,***界工作者只有按照这些客观规律行事才不会落入犯罪的深渊。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就越注重自我保养,老子的养身理念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皆有益处,他主张“‘道’法自然,以‘顺’养生;燕处超然,以‘柔’养生;上善若水,以‘智’养生;勤而行之,以‘德’养生;负阴而抱阳,以‘和’而养生;为之于未有,养生贵在‘先’;甚爱必大费,养生贵有‘度’;慎终如始,养生贵守‘恒’。” [2]
2 对立面的相互关系
(一)相互依赖的关系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能够发展,是以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为前提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关系的,才可能从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事物内部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才可能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变化。”[3]老子站在一个普遍的、抽象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人不但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活动于社会中。所谓“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不以人类活动为中心,是社会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原始资料。而“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提供场所。二者虽然是对立的,但却是统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同《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成万物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它们相交而成为一种和谐的状态。就长远的历史而言,有诸多类似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的现象存在。比如: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无法并存的,马克思、恩格斯还以“消灭私有制”为终极目标。但这对立的两种制度却在我国得到了统一,在***“一国两制、和平发展”***策的引领下,我国不仅收复了香港和澳门,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目前而言,也存在着对立面统一的现象。如:我国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法制社会,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倡导决策公平、执行公平、服务公平、结果公平。“以法治国”属于“厉***”范畴,“以德治国”属于“仁***”范围,二者虽对立却也统一。
(二)对立的一面如果其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一面的特点
《老子》第二十二章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天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善于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全面把握它们的关系,善于透过纷繁杂陈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他发现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它们从对方中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若其中一方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就会表现出对方的特点。有形之物的“大”必定由“小”长成,历久之事的“多”必定由“少”积累,万物都是循序渐进而成,整体的性质包含部分的性质,一方的特点体现对立一方的特点。所以,“曲”中才能有“全”,“枉”中才能有“直”,不自我吹捧别人反倒觉得你是有真材实干的,不自我标榜他人才会认为你是有功劳的。这也正是“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体现。
(三)进一步发展,对立双方是会相互转换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使我们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老子也曾说过:“正复为奇,善复为袄。”(《老子》第五十八章),世间的事物皆有两面性,对立的双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消彼长,当达到一定界限后,它们便会调换原有的位置重新运动。这种辩证思维告诫我们在顺境中不能得意忘形,学会居安思危;激励我们在逆境中不能萎靡不振,学会坚定信心。矛盾双方相互转换不仅仅是理论,还在实际中有所体现。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现今在电子市场上做得“如鱼得水”,其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但曾经的他们也面临过资金短缺几乎倒闭的危机,经乔布斯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解决了困境,并且发展至今。除此之外,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每日都会提醒自己和公司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4]此种忧患意识正是我国现阶段一些领导人所缺乏的,他们一经***的“反腐行动”便暴露无遗。不正当的欢乐积累到一定程度终将被痛苦所取代,不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东西终将被历史所,这是因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构成了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 。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已明白“自满骄横走向无能腐败”的道理,正如战国晋楚城濮之战、三国官渡之战和东晋秦的晋淝水之战,都是小国胜大国的战例,弱何以胜强?因柔弱谨慎小心又踏实,时刻抱有危机感,而大国自持兵强马壮,骄傲蛮横又自大,最后两***相逢柔弱变刚强,刚强蜕为柔弱。
3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一)直观性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道”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状态,总根源以及基本性质,而且是一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其表现为对立面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相互发展。但是老子并没有解释矛盾转换的原因,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道”的特征与作用。因为“道”不可言说,所以这种转换是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的。老子对于“对立面转化”的观点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明体现了其思想具有一定的直观性。
(二)盲目性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为谓微明。”(《老子》第三十六章)讲解的是“物极必反”的客观规律,可是老子并没有说明对立双方转化需要的条件,即矛盾产生、发展、转换的“度”,也就是事物保持自身状态的界限。譬如:在标准气压下,超过100摄氏度水就会蒸发成汽,低于0射摄氏度水就会冻结成冰,这个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间的范围就是“度”。[5]老子认为凡事都要从反面入手,离开一定条件矛盾也可转换,这一点体现了其思想的盲目性。
(三)消极性
老子对矛盾转换规律的实际运用,是让人们少有作为,这体现在他的“无为而***”上,认为国家不需要加注诸多治理措施,也会国荣昌盛,就算是夺取天下也可同理而论,“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在生活中,老子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老子》第二十八章)的原则保身处事,并且劝告世人只要什么都不做,各种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些都是他思想中消极一面的体现。虽然有律可循有助于事物向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必不可少的。缺乏实际行动的憧憬是虚幻的,缺少个人能动性的客观规律也只能是理论知识,没有现实意义。只有实践才是把思想转为现实的桥梁,而老子的观点恰好相反,这体现了一定的消极性。
(四)片面性
在老子的观念中,“‘虚’是‘道’的本身,‘静’是‘道’的根基,由静生动,动复归静,‘虚’、‘静’是万物的本性。”[6]是它们亘古不变的定律。事物虽朝着自己反方向循环运动,但只是暂时的,是基于“静”的前提下的相对运动,它终将会回归到天赋的本性即“静”。“静为躁君……躁则失君。”(《老子》第二十六章)此处的静和动是对立面,宁静控制躁动,说明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承认运动,但却把运动归源于静止,突出了其片面性。
4 总结
老子的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道”是其核心。他从世间百态中提炼出的辩证法思想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仍有其自己的特点。所谓“道”即由对立统一的事物依照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在绝对静止基础上的相对运动。而他辩证法思想局限性在于对对立面转换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说明,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从反面着手理解,对规律的把握和事物本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和片面性。从总体上讲,老子的辩证法仍处于朴素辩证法的范畴,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里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具有颇多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老子辩证思维与人生智慧》,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6]
[2] 《老子思想与现代社会》,刘本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47]
[3]. 《老子辩证思维与人生智慧》,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0]
[4].《老子现代版》,戴建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4].
[6]. 《老子辩证思维与人生智慧》,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老子的思想篇10
【关键词】心理和谐;老子;创新;对策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2006年8月6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与到医院看望他的******的谈话中提到:“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老子开创了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文化,“道”是人的心理和谐之源。道家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指导原则,通达之道,价值旨归与理想境界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人的心理和谐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际心理和谐。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人的自我和谐,反映的是构成心理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根据老子的思想,要做到自我的心理和谐,应该做到三去,即“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即不可以妄为;懂得节制,俭以养德;遵守适度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制定的“规矩”要顺乎自然、顺乎民心,不能妄作胡为,也就是要“为无为,事无事”(《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为依托,在老子的思想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老子讲“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也就是说不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而妄为,则必遭到危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人相对于宇宙自然界来说,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其他物种一样是平等的,即万物是平等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脱离万物而***,并超然存在于万物之上,天地要遵循道,人更应与万物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保持一致,以道为法,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总的看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是从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这一有机整体出发,人只能“顺天地万物之自然而为之”,道家这种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回归自然有着本质的相同,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发展观”。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心理和谐的保障。
一、当前心理和谐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与矛盾的“凸显期”。社会转型和变革已然激荡起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一系列擅变,甚至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最终必然对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产生诸多冲击并相应带来人的心理不和谐,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导致人的焦虑、浮躁、以及挫败与抑郁感,人际关系的冷漠导致人的孤独、困窘、失落、空虚,重物轻人的社会发展思维加剧人自身的精神迷惘和形上迷失,自然环境的恶化不断挤压人的生存空间与对人的精神逼迫性等问题,为了从传统文化去研究探索智慧与对策,以寻求心理不和谐问题的解决之道,有学者提出了“经典疗法”。所谓经典疗法,指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挖掘有利于和谐人格形成的和谐思想,如《论语》、《老子》、《庄子》等优秀文化典籍中的和谐思想,以这些和谐思想来改变不良人格,塑造和谐人格的一种心理疗法。老子的思想是主张与追求“和”的思想,其中所主张与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基本精神与思想为我们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与消解人的心理不和谐,探索与实现人的心理和谐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启发。探索人的心理和谐实现之道,最终为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与化解人的心理不和谐问题提供对策与启示。
二、老子思想对心理和谐的重要启示
(一)“归根曰静”确立顺应社会主导价值准则的心理和谐取向。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这里“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即天地,三即阴阳之和气。意思是说“道”是“***而不改”的,其本始是混沌未分的统一体,
由这个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交冲而形成各种新生的和谐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是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都是阴阳之结合体,是阴阳相互交感激荡而产生的新的和谐体。由此可知,“道”是一切和谐万物产生的本源,当然也是心理和谐的本源,或者说物质决定精神,“道”所产生的和谐的物质也就决定和谐的精神与心理。老子主张为了达致心理和谐,需要不断向自己的生命的源流也即“道”不断的靠近与契合。
(二)“返朴归真”塑造心理和谐的人格。苏联学者彼德安德列认为,人格是一种社会的创造自我,是通过人的心理与社会的合作塑造成的。“心理和谐人格一方面强调构成人格的内部心理各要素协调平衡、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强调内在,合理人格范导出的外在行为体现着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心理和谐人格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其它一切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人的自我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以心理和谐人格为重要的前提。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为道日损”心理和谐的修持之道。《老子·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主张,为了求得心理和谐之道境,就要一天天的减损自己的欲望与智巧,不断的减少,达到内心虚静无为的境地。通过“为道日损”,即不断减损自己的物质欲望与贪念,不断净化自己的被世俗所熏染的利欲心,作自己的主宰而不被沦为欲望和外物的奴隶,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轻安,最终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这种安平和谐之境界。老子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文化,为了追求人的心理和谐,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淡泊名利、绝圣弃智、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等修心养性的修行原则与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心理和谐思想。通过这些修行,不断追求与通达心理和谐之源流—“道”,并以此来达到与实现人的心理和谐的目的。
心理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从儒家提出“大同”以来,“大同”社会成了仁人志士不断追寻的梦想与目标。老子思想充满着“和谐”的文化,为人的心理和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基石,同时也为人的心理和谐的实现提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与对策。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所限,使得本论文对心理和谐的概念的分析还停留在前人的成果上,不论在理论方面,是在实践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笔者在立足心理和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与挖掘老子心理和谐思想并在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心理和谐思想的体系架构,探求心理和谐之道及其时代价值,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心理和谐人格,其价值向度是为推进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奠定重要的基础,终极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