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思想论文10篇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1

一、“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起点与前提的思想

1.马克思深刻地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空洞抽象的人和费尔巴哈的“一般的人”,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他指出:“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学派,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空洞的人的角度来说明人、人的本质、人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这些聪明的哲学家的呓语。由此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里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个人”。

2.“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及历史活动的基点与前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及历史与世界历史问题时,明确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分析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包含着这样的思想:首先,研究历史这里指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即每一个现实存在着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这种单个的个人的存在必须具备其现实可能性,即肉体组织的存在,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自然物。因此,这些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就由肉体与精神的存在构成一个统一体,如果没有其肉体存在,其精神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其次,是“单个的个体存在”而不是“群体的整体存在”。在这里,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历史不是从某一社会整体层面来考察,而是从个体的存在出发的,因为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正因为每个人的个性的存在,社会才有其意义。再次,正因为每个个体现实存在的现实需要,人们才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个个体的肉体存在的需要,使人们开始结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换句话说,人们正是为了活着或者说“能够活着”,人们要进行衣、食、住、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最后,人们正是在“能够活着”的过程中开始了劳动,劳动构成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们为了活着,首先需要满足必需的衣、食、住、行及其他生活资料,而要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人就必须进行劳动。“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在这里十分明确地指出,人和动物区别的过程,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相分化的过程,人一旦成为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他在劳动过程中就形成了能动性、创造性、目的性,而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是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存在的需要。二、关于人的***与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论述了人的***的本质内涵、历史过程与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1.关于人的***的本质内涵:现实的人的***

人的***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这是关于人的***的问题的先决问题。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的***出发来揭示其人的***的本质内涵、历史过程及***程度的。那么,现实的人在哪些方面需要***呢?这就是现实的人的劳动能力,包括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现实的人所依赖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现实的人的个性及和个性相关联的综合素质,包括精神、心理等因素的***。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正因为“现实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中的人,这里的社会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即既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的***的内在本质,就是如何***人的劳动能力,如何使人摆脱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奴役与压迫,如何促进其自我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2.关于人的***的历史过程:个人***程度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人的***的历史过程,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也就是人们摆脱自然与社会压迫与奴役的历史过程,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过程。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中深刻地阐述了人的***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是由历史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所促成的。人的***是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联的,而社会经济形态有三个历史阶段: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三个阶段,人的***或人的发展依次由低级走向高级。第一阶段是自然经济时代,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形态。在这个阶段中,个人没有***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即人依附人,人们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联系。

在世界历史理论中最终实现人学理论的深刻变革

三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之前,许许多多的哲学家都从不同的历史条件出发,不同的研究视野、不同的问题域中对人的问题进行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包括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者黑格尔也是对人作了纯精神的抽象,将人的本质等同于某种绝对精神的外化、表征;而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费尔巴哈,更没有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而是“一般的人”,是一种纯客体性的抽象,都没有从根本上科学地回答人的本质,从而没有真正地建立人学理论。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2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自苏联东欧剧变以来,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又一次面临着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在前苏联东欧和西欧地区的部分衰退,使人们很容易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忧患和危机意识;同时,由于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长期分野,也影响和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鉴于这样一种事实,正确认识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野的根源与原因、表现形态和内容的差异,大力倡导和实现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互补,成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和任务,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是巨大的。

一、分野的渊源与原因

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条基本的线索:一条是着重反映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列宁主义路线;一条则是着重反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那么,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的理解和阐释,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的运用,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和结果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实践需要。

在东方无产阶级***实践中,列宁、斯大林、等***领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们面临的斗争实践相结合,阐发了一系列具有东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形成了我们比较熟知的、由斯大林所概括的从物质观讲起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体系。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哲学思想的产生。

首先应当明晰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本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表现出了复杂的态势。戈尔曼曾在《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辞典》中称这种状况为“马克思主义的马骞克”。但按照目前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主流的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区别于“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的一个概念,主要是反映20年代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思想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发展并于40-50年代已成雏形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本文所比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从这样的概念出发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与十月***胜利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杂状况密切相关的。佩里·安德森在其《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曾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传统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和在俄国之外的失败,以及苏联在社会主义***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共同背景。十月***的结果,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等欧洲地区爆发的大***浪潮却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残酷镇压下相继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国际***势力对社会主义苏联的包围,使它无法对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起义施以直接的影响;由于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不够成熟,它们对发动***的主观条件认识和准备不足;等等。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稳定,即使在面临严重的情况下,也仍比工人阶级占优势,这是***失败的客观原因。

实践上的挫折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将在西欧发达的、因而也是阶级斗争尖锐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

胜利。而事实却相反,社会主义***首先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胜利。那么,西方***道路和前途到底如何,不能不迫使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重新进行***的思考。同时,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无论在国内经济建设和***治生活中,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策略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斯大林都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错误。尤其是肃反扩大化,使广大人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威胁和损害;和专制主义作风的滋长使社会主义民主遭到极大的践踏。由此,实践上的这些错误加之理论上的某些僵化与教条主义现象,使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心存忧虑望而生畏。

对实践的严厉批评、在理论上的试***反思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理解,成为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内容。应当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最初与列宁一样,都曾把理论批判的锋芒指向第二国际理论家——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机构决定论”和宿命主义的庸俗化倾向。然而,同样的批判、同样源于经典理论,却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进而产生了分野现象。

按照本·阿格尔在其《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的分析,他认为,实际上列宁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都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机械论和决定论的解释。而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才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暴露了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根源。他还认为,由于卢卡奇、柯尔施围绕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发现的异化理论和创造性实践的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黑格尔根源,并使之充满活力,因而就能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法基础,而又不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变革理论唯心主义化。相反,第二国际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式的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而在苏联却形成了极权主义,这种极权主义企***通过牺牲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强行推行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方式来“加速”历史进程。从这样一种事实出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在哲学上既反对第二国际的理论观点,也开始反对共产国际、尤其是布哈林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在***治理论上,则深受罗莎·卢森堡等人的影响,开始反对列宁主义和斯大林模式。对此,它从一开始也就受到来自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苏联的批评和攻击,被视为“异端”和“修正主义”。

在经过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人物之后,在德国又出现了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达到高峰的法兰克福学派。他们阐发了与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同特点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其具体原因有:

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无产阶级***主观要求减低、***意识弱化的现实,对无产阶级***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动性、价值选择、社会心理结构、大众文化、本能冲动等主体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大量的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哲学观点,试***寻求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的途径。这种探讨虽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但也走上了重主体性而忽视客体性的道路。

第二,在西方无产阶级***没有成功,无产阶级始终作为被统治者的条件下,以无产阶级理论和***家自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的对立面,对资本主义持批判否定态度。他们反对哲学理论体系化,反对把哲学作为意识形态僵化起来,坚持哲学理论的动态性,把哲学理论的阐发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强调辩证法的否定性。显然,这与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肯定和维护性特点相比较,是有着较大差异的。根本上,这是由于其哲学思想在两种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不同所决定的。

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当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异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反对实证主义对现实所持的消极顺应态度,提倡高于实证的辩证思维,发扬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他们在理论上注重哲学思辨,反对实例的通俗化证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思潮的结合,如对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哲学思潮的大量吸收,都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这种理论思辨性与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实证性又是不同的。

第四,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在受其***实践特殊性决定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时期著作的重视与关注,也是其出现不同理解的重要原因。概括地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斯大林、等人基本上没有见到或注意研究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或手稿,他们的大部分哲学观点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中晚期著作中继承过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中晚期著作从偏重客体性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界定,不可避免地给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此线索和内容出发,从而形成了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偏重客体性的特点。

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是从1932

年发表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来重新研究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批判地研究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他们反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看到社会发展的根据、规律、关系、结构等客体性问题,主张高扬哲学对象的主体性,从而形成了与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理论特色。

二、表现形态与内容的差异

应当看到,东西方马克思主义都高度重视辩证法,都曾把理论批判的锋芒指向第二国际的机械决定论和庸俗化倾向,在揭露资本主义本质,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某种僵化模式等方面也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应用。

从表现形态来看,东方马克思主义从列宁开始,经过斯大林、的发展,形成了一元的、单线式的以领袖人物著作为代表的以意识形态为特点的思想;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或思潮,它是一个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倾向和流派的混合体。由表现形态的不同,也决定了内容的差异:

第一,在历史观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人本主义为主流的派别,与东方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历史问题归结到生产力与阶级斗争上不同,它们往往把社会历史问题归结到人的本身上,强调从人出发,以人为重心;并且与列宁为代表的东方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看成历史的推动力不同,它们往往把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第二,在***观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否认通过暴力***夺取***权的必要性,它们强调总体性、全面性的***,并更为注重阶级意识、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的***;第三,在认识论方面,与列宁从不依赖于人的物质或客观实在出发不同,它们强调主、客体的同一,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与列宁把认识的本质规定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它们认为主客体的同一只能合理地理解为社会历史的具体活动,即实践活动;对于认识与实践关系,与列宁的把客观实在看作认识的源泉、把实践看作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过程的环节不同,它们往往把实践的概念提到首位,看作历史观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基本范畴,因而把认识看作实践的一个环节;与列宁把概念认识的辩证法看作客观实在辩证的反映不同,它们一般否认本体论的自然辩证法的***存在,而把辩证法当作主体性或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学说;与列宁把对立统一学说看作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不同,它们把总体性范畴看成辩证法的“本质”。

从以上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批判和指责;他们大多数都认为恩格斯、列宁在某些方面背离了马克思的本来思想,因此他们都从马克思本人的、尤其是早期的著作出发来重新解释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并把矛头指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列宁的唯物辩证法,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一种社会哲学、历史哲学或实践哲学,反对把它当作是普遍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世界观,反对或否认反映论和自然辩证法;他们都力***借助于马克思之前的或当时代的各种西方哲学思潮来“补充”和“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

同时,绝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十分重视人、人的意识、主体、主观性等范畴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是他们批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人的关键问题。他们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关于整个世界一般规律的学说,反对反映论,反对自然辩证法等等,归结至一点,就是反对忽视人、主体和主观性的作用;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解释,归结一点,就是要把人、主体和主体性等范畴恢复或补充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在这一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无偏激和错误,但是,对人、主体和主观性的重视,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和我们所要吸取的最有价值、最可借鉴之处。

三、在差异中实现互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而且也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共同面临的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全球化背景条件下实现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互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里的关键就是二者之间有没有互补的前提和基础?

实事求是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很复杂的,对他们的理论进行反思和定位,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从总的和根本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未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道,他们也是在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原则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并探索***的道路。

虽然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和分歧,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就由此判定是非;不能因为他们责难以列宁为代表的

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简单地把他们看作是“非”或“反”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唯我独马”、“唯我独革”,先验地和人为地划定一条马克思主义和“非”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在逻辑上和实际上都是不能成立的。这里应当明确,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和是不是一种发展的理论是两个问题,是一种争论,不是对立。如果有些证明是对的就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那么,还未证明的就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吗?所以,判断的依据只能看其有没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且继承多少、继承内容不能单纯用我们东方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去评判。如若用我们的标准去评判,等于说西方的***要用我们的理论去指导。十月***的方式,我们就有过教训。所以,我们应当具体分析产生这些差别和分歧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背景,探讨不同背景下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深入比较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派别各种观点的长处和不足,从比较、评价和借鉴中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评和指导功能。

经过半个世纪的***治变迁和理论风云,尤其是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就更加理解了他们努力的实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其先驱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向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发起了冲击;第一次为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们的理论追求,在当代社会主义改革运动中。在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反对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已经或正在结出硕果,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更具有启发性意义。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可以肯定,他们的探索和创新不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或修正主义思潮,而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经济、***治和社会条件下的生命力。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十月***后西方国家的一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索这些国家的***与前途而提出的种种理论观点,虽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局限性,虽存有严重的理论和***治倾向性错误,但从根本上说,它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仍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否定,也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而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本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实现有益的互补。那么,从这样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出发,又如何实现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补呢?概括来讲是:

1.使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客体性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主体性研究统一起来。应当说,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而言,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既坚持客体性又注重主体性并使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健康发展。

2.使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维护肯定性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结合起来。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由于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和意识形态性,从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功能;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其所处地位的原因,决定了它对现实的批判功能,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它的集中体现。哲学只有在实践性基础上大力焕发批判,它才能起到指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写过教育理论方面的专著,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寻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无产阶级***以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总是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人类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武器,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南。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治和经济所制约,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反过来对社会起着某种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决定了考察一定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它置于这一一定的历史当中。当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教育也就具有了阶级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把教育变成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雄辩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性。恩格斯在1844—1845年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中,论述了产业***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教育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尖锐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教育极其可怜,统治阶级控制了一切知识的来源,他们向工人灌输的只是宗教的狂热和偏见,根本谈不上智力的、精神的及道德的教育。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号召消除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在驳斥资产阶级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一***论调时指出:“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

以往的教育理论大多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理论贡献。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总是把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通过教育来灌输本阶级的思想,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愿意也害怕劳动人民受教育。“资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2]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人民进行的教育,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是把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以便工人们创造更大的利润,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叫训练、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把教育同劳苦大众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强调教育对工人阶级的彻底***和建设共产主义的重要意义,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可见,教育在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人又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它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教育也是一种再生产过程。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劳动者受教育的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而,教育的再生产特性更加突出,教育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对人的本质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即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出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认识上的缺陷,科学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学从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着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遗传并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主动地改变着环境和社会,并且改变着人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是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关系的要求,社会关系通过教育而制约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反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武器,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条件,首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首先考察、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揭露了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他们指出,人的畸形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造成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城乡居民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畸形发展也日趋严重。“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5]工场手工业把生产分成不同的工序,工人的劳动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从而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了工人片面的技巧。资本主义大工业更加重了人的畸形发展,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机械劳动损害了工人的神经,严重摧残了工人的体力和智力。不仅如此,这种分工也带来了剥削阶级的畸形发展,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片面发展。“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资产阶级的摈弃和忽视。”[6]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畸形物。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异化而导致的人的本质异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对人性的压抑,提出人要从一切人对物的依赖中***出来,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彻底的发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不复存在,劳动已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乐趣,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恩格斯说,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自己”[7]。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现代工业使分工发生了变革,使资本和工人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工人全面流动,劳动频繁变换,这就要求工人熟悉生产的各个部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工业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使之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不废除私有制,尽管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个人的发展是在集体中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8]。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而发展,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吸收前人的成果,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发展。离开了人群,个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摆脱分工所带来的片面发展,培养人的各种能力,促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人的体力和智力就可以得到和谐发展,成为身心健康、体脑结合、各种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许多学者曾经谈到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傅立叶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欧文曾在自己的工厂中进行实验,将工人的劳动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具体分析,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充分肯定了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节,也是由于阶级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造成的。在原始社会,这种分离现象还没有出现;到了奴隶社会,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劳动人民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教育便与生产劳动分离。到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由于生产过程的分工,工人的身体和智力畸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进一步分离。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不断更新,工人全面流动,从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不可能对劳动者的教育给予真正的关注;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也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自己的劳动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才能实现。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10]。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权以后,将对全体儿童实施免费的公立教育,把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极为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认为“这种教育要使儿童或少年了解一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一切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技能”[11],从而可以弥补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综合技术学校、农业学校、职业学校等的作用,认为工人子女可以在这里学到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促使劳动者得到全面的发展。四、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的产生标志着科学教育理论的诞生,引发了教育领域里的一系列***,其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教育领域里的许多重大问题,带来了教育科学方***上的根本变革;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教育观,批判和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在不同结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治、文化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综合技术教育理论;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庞大科学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打破了剥削阶级教育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基础上,描绘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壮丽蓝***,为无产阶级的***提供了斗争武器,为无产阶级教育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和表现,这也就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对教育科学的指导意义。它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武装了教育科学,从而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一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不断地使之中国化。

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1957年,总结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首次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人才的依据。这既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的,也是对教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既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提出的希望和努力目标,也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标准。1958年,又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教育思想的主旨,包含了教育的目的、功能和性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和发展了的教育思想。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时代“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体化,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概念。“四有”新人理论,深刻阐明了民族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指明了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和“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思想,也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

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科学判断***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针对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3]。根据世纪之交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变化的新特点,提出素质教育、教育创新的思想,具有独特的创新内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时代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注入了新的精神和活力。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的十六大之后,以为***的***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发展和创新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对于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新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明确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倡导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是根本,人处在中心的位置。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关注“人”,关注生命,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2007年10月,在***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5]的要求。这是关于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对新世纪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以及实现途径和要求的新概括,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方针,既深刻揭示和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这充分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7.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8,69.

[3][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7,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84.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2,360.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4

论文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尤其是在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曾经明确提出过与“循环经济”原则类似的思想和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马克思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重要思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经济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开始引入我国。2004年9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虽说“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理念,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尤其是在论述“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问题时,就曾经明确提出过与“循环经济”原则类似的思想、观点。马克思的这些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地启迪,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论先声。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应用科学技术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这种思路与当今人们处理生产与生活垃圾的思路是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那么靠什么手段来处理这些排泄物呢?当然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因为“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马克思特别强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过的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减少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马克思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的问题、废物资源化问题和产业生态化问题。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利用可持续的科学技术来支持和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是一致的。

其次,马克思认为,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的生产实例,对生产工艺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业废物,减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工艺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艺的进步,改变了对生产原料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生产中的各种废料,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废料成为了新工艺的原料。现在,循环经济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其实,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地说过类似的话:“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用实例说明,当时由于生产工艺水平的低下,在英格兰和爱尔兰许多地方的农场主不愿种植和很少种植亚麻,一个主要理由是:在靠水力推动的小型梳麻工厂里,粗糙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了在加工亚麻时产生了很多废料,损失高达28%到30%,工人们经常把这些废麻拿回家当柴烧,可是这些废麻是很有价值的。后来,人们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用水渍法和机械梳理法对亚麻进行精细处理,使亚麻的损耗大大减少。再次,马克思还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大批新型生产工具的问世,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同样可以提高工业废物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多次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马克思列举了意大利和法国在磨谷技术上的差异说明这个问题。在罗马,当时的磨还很不完善,因此,不仅同量谷物的面粉产量低,而且磨粉费用相当大,客观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巴黎人使用的磨,是按照30年来获得显著进步的力学的原理实行改造的精致的磨,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产量。马克思还提到,处理纺织工业产生的废丝时“人们使用经过改良的机器,能够把这种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种用途的纺织品”。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而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生产机器和工具,的确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从而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轻生产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循环经济思想的论述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深刻性。马克思的这些真知灼见提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具体手段和方式,对我们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信仰/宗教

【正文】

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丰富的信仰思想,本文只从一个侧面初步展示马克思的有关思想,并揭示马克思考察信仰的独特视角。

一、从经济看信仰:马克思信仰思想的独特视角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经典作家从来不谈论和研究信仰问题。这种印象不正确。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就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信仰问题。比如,马克思从研究和批判宗教的角度谈论过信仰;从批判旧哲学和清算唯心主义哲学信仰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治斗争和***治信念的角度谈到过信仰;从人生信仰角度谈到过信仰;还从思想宣传的角度,以及从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等也谈到过信仰问题。在马克思谈论信仰的各种角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至今往往受到忽视的一个视角,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信仰现象的观察和透视。这是马克思信仰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信仰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现象,而且是离经济基础比较远的意识形态现象,人们往往看不到它与社会的经济因素和经济过程之间的联系。所以,历来研究信仰现象的人,不论是一些神学家、宗教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等,往往从思想人文的角度考察信仰问题,而通常并不注意进行经济分析。这就有意无意地限制了信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独具慧眼,能够从经济角度去考察信仰问题。特别是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理论分工中,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因而,他在研究经济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涉及到一些信仰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颖的见解。

经济学研究与信仰研究看起来天悬地隔,但并非如此。马克思不是就经济研究经济,而是从经济领域来透视整个社会。他在经济学研究中经常地广泛地涉及到信仰问题并不奇怪。而且***治经济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正是为共产主义信仰作了最有力的实证性的科学证明。而且马克思的有些经济学论述本身就是某种关于信仰的思想和论断,可以看作是从经济学侧面来阐述信仰问题,如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分析,以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信用和信用制度问题的分析等等就是如此。另外,在马克思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中,我们还时常看到一些关于宗教和信仰方面的概念和提法,他引用一些宗教术语或关系来说明经济活动或经济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比如,用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来比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认为就象神学家根据自己的信仰来把一切宗教划分为真正的宗教和臆造的宗教一样,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信念把一切社会制度划分为天然的社会制度和人为的社会制度。他说:“***治经济学对待资产阶级以前的社会生产机体形式,就象教父对待基督教以前的宗教一样。”“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象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则都是神的启示。”①再如,马克思还用天主教与教皇的不可分离关系来比拟商品与货币的关系。马克思针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想废除货币而保存商品生产的天真幻想,讽刺说:“这么说,我们同样也可以废除教皇而保存天主教了。”②总之,在马克思那里,信仰问题与经济问题有密切联系,他在自己的经济研究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信仰思想。

二、关于信仰现象的经济根源和基础

马克思注重从经济活动中考察思想信仰问题,揭示信仰现象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根源。下面我们列举马克思的几个相关论断,并作初步分析。

1.神话:在幻想中支配自然力

神话是一个与信仰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神话作为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是早期人类的世界观,数千年来人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了庞大的体系。任何一种宗教世界观都是神话世界观,或从神话世界观发展而来。对神话进行研究,是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揭示的秘密。马克思对神话素有兴趣,在波恩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希腊罗马神话”课程“极为勤勉和用心”。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及其准备材料中,也研究了古希腊一些哲学家尤其是伊壁***鲁和亚里士多德的神话观点。这些都为马克思后来对神话的论述打了基础。

马克思关于神话本质和作用的论述比较集中地见于《〈***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他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③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尤其是从人类生产活动的角度来审视神话现象,这就抓住了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人类的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类逐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的过程。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主动的姿态面对世界,这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上人类所持的基本立场和基本价值取向。尽管人在与自然的力量对比上常常处于劣势,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的历史阶段,人们更多地是受着自然力的支配。但即使在这样的时期,人类在内心中也仍然希望自己支配自然力而不是受自然力支配。而当人们缺少实际上征服和支配自然力的能力时,就在想象中实现这个支配。

马克思上述神话定义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给宗教下的定义,正好是相互补充。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④宗教作为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自然力和社会力)在人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显然就与神话相反。如果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然力支配人还是人支配自然力的问题,那么宗教反映的是自然力支配人的事实,而神话则折射出人支配自然力的愿望。宗教与神话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两个方面。

其实,宗教世界观和神话世界观有差异,但并不完全不同。宗教世界观就是在神话基础上对神话的加工改造和利用。在人类历史上,神话的出现比系统的宗教世界观要早,因而以更为明显的形式表现出人类力***征服自然的要求和愿望,而随着从不自觉的神话创作到系统的宗教世界观形成,这种要求和愿望越来越被神学掩盖了,在宗教教义中,人们只能看到神的意志和要求,看到人对于神的皈依和崇拜,而看不到人类自身力***改造世界的要求了。因而,通过了解神话的本质作用和形成发展,也有助于揭开的秘密。比如,从神话中看到,宗教不过是从人类生存实践活动中分化产生出来的,这就看到了宗教的世俗起源,扫去了它的神圣光环。随着自然力(以及社会力)在实际上被人类所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宗教也会随之消亡。

2.宗教反映了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和神秘性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世界观是对他们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映。如果这种现实的关系是合理的而不是狭隘的,是明朗的而不是神秘的,那么这种世界观上的反映就是真实的反映,而如果这些现实的关系是狭隘的而不是合理的,神秘的而不是明朗的,那么对这些关系的反映就往往是幻想的,即宗教的。马克思写道:在古代,“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这种实际的狭隘性,观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⑤。马克思认为,宗教正是反映了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狭隘性和神秘性。古代宗教反映的主要是这些关系的狭隘性,现实宗教反映的主要是这些关系的神秘性。随着这种神秘性的消失,宗教的反映才有可能消失。

3.基督教新教是最适合商品经济社会的宗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对于商品生产者的社会来说,“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⑥恩格斯加以概括说:“对商品生产占统治的社会来说,基督教,特别是新教,乃是合适的宗教。”⑦

在马克思看来,基督教之所以是适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基督教是崇拜抽象人的宗教。基督教属于一神教,一神教的神是万能的,“这个神本身又只是抽象的人的反映”⑧。基督教对耶稣这样一个具有人的形象的神的崇拜更突出地体现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这样一种抽象的人正是资产阶级的各种社会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形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从封建束缚中***出来,但这些个人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社会联系,而是成为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隔离。个人劳动只有作为抽象的劳动才是社会劳动,个人只有作为抽象的人才是社会的人。所以,就像抽象的人的代表(耶稣)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抽象劳动的代表(货币)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在马克思看来,基督教之所以是适合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宗教,是由于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原则之间有共同点,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货币的崇拜就像基督教中人们对基督的崇拜一样,是一种对中介者或中介物的崇拜。马克思写道:“基督最初代表:(1)上帝面前的人;(2)人面前的上帝;(3)人面前的人。同样,货币按照自己的概念最初代表:(1)为了私有财产的私有财产;(2)为了私有财产的社会;(3)为了社会的私有财产。”⑨“基督是外化的上帝和外化的人。上帝只有在它代表基督时才有价值;人也只有在他代表基督时才有价值。货币的情况也是一样。”⑩在马克思看来,人只有通过基督这个中介,才能接近上帝,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样上帝也只有通过基督这个中介,才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崇拜,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且,由于基督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因而也进一步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中介。就是说,不同的人可以由于都相信基督而成为基督教徒,从而彼此联系起来。

同样,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一个万能中介,它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私有财产与社会财富之间联系的中介,它在个人劳动面前代表社会劳动,在个人面前代表社会,同时在社会面前代表个人,在社会劳动面前代表个人劳动。这样一种万能中介物,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崇拜的对象。货币作为一种万能媒介,它的作用使它引起了人们的崇拜,成为人们心中的上帝。马克思指出:“因为媒介是支配它借以把我间接表现出来的那个东西的真正的权力,所以,很清楚,这个媒介就成为真正的上帝。对它的崇拜成为自我目的。同这个媒介脱离的物,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这个媒介是私有财产的丧失了自身的、异化的本质,是在自身之外的、外化的私有财产……。”[11]

马克思在讲到基督教是适合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社会的宗教时特别强调了基督教新教,认为它是基督教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形式,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更为适合。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新教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正是西方一些学者目前研究的所谓“韦伯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首先出现于西欧并在那里最先得到完备的发展,是由于西欧在宗教改革中首先形成了一种新教伦理,这种伦理引发了资本主义。这一观点引起巨大反响,也得到很多人赞成。其实,首先提出和研究资本主义与基督教新教之间关系问题的是马克思。而且马克思与韦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正好相反:韦伯是用基督教新教来说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产生,而马克思是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来说明新教的产生。显然马克思的思路更为清晰,也更为正确。基督教新教作为适应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宗教,当然是更为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形式。

4.信仰自由是经济领域自由竞争的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信仰自由,指出:“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在这里,“自由竞争”不是别的竞争,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中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在《***宣言》的时代,资本主义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自由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占统治地位。思想信仰领域作为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反映着社会的经济领域及其变动。统治于经济领域中的自由竞争原则反映到社会的思想领域中,反映到人们的信仰生活中,就形成了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因此,信仰自由的原则本质上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通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则。这说明自由竞争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占了统治地位,在思想信仰的领域中也占了统治地位。这样一种说明,是马克思的视角创新和观点创新。在此之前,人们关于信仰自由的原则,往往是从抽象的人性和人的权利的角度来讨论的,是从思想的宽容、宗教的宽容以及个人权利等等角度谈论问题的,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原则。马克思从经济角度考察社会的信仰现象和对待信仰问题的原则,得出了最深刻科学的解释。

三、商品经济中的信仰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察商品经济与信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在以下几个问题中的考察,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指导。

1.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商品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顾名思义,它们分别是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崇拜。三者是一致的,逐步递进的。

马克思最先使用商品拜物教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分析。但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比喻性概念,马克思是在比喻的意义上把人们对于商品的态度称作拜物教的。马克思用宗教中的拜物教概念来比拟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假象和人们对这种假象的迷惑和崇拜。他写道:“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12]意思是说,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存在的物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它与宗教中的拜物教相似。“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13]

货币拜物教与商品拜物教性质相同,不过在形式上更集中、更突出和更耀眼。“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14]正因为如此,“资本家知道,一切商品,不管它们多么难看,多么难闻,在信仰上和事实上都是货币,是行过内部割礼的犹太人,并且是把货币变成更多货币的奇妙手段。”[15]

货币拜物教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粗糙的形式即贵金属崇拜,它是国民经济学的盲目信仰,另一种是精致的形式即对钱的崇拜,它是以理论形式出现的现代经济学的货币主义观点。“人民和***府的粗糙的国民经济学的盲目信仰紧紧抓住感觉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钱袋不放,并因此而相信贵金属的绝对价值,把对它的占有看作唯一现实的财富”。[16]“现代国民经济学同货币主义的对立仅仅在于,现代国民经济学是在货币本质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中把握货币本质的,因此,它就摆脱了那种认为货币本质只存在于金属之中这种盲目信仰的感性形式。它用精致的盲目信仰代替粗糙的盲目信仰。但鉴于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同一个根源,盲目信仰的文明形式不能够完全排除它的粗糙的感性形式,因为遭到攻击的并不是盲目信仰的本质,而只是这种本质的某个形式。”[17]

资本拜物教是货币拜物教的进一步发展,它表现在资本的各种形式上,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G-G′,是生产更多货币的货币,是没有在两极间中介作用的过程而自行增值的价值。”[18]“在这里,资本的拜物教形态和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完成。在G-G′上,我们看到了资本的没有概念的形式,看到了生产关系的最高度的颠倒和物化……资本的神秘化取得了最明显的形式。”[19]

马克思的上述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拜金主义的问题有深刻启示。首先,金钱崇拜是以商品崇拜为基础的,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及其特点,就可能产生对这些特点的拜物教形式的认识。只要有商品经济就有对商品以及货币的崇拜,特别是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中,货币的作用更为突出了,金钱崇拜也更为耀眼。因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想意识领域积极地反对拜金主义,把这种错误倾向削弱到最低限度。其次,金钱崇拜很容易进一步发展到资本崇拜。因为对金钱的追逐迫切希望金钱的自身繁殖,而资本崇拜则正是表现出货币自身繁殖的外观。如果说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并不直接地表现出***治倾向,并不直接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崇拜和信仰,那么人们对资本的崇拜则直接就是资本主义信仰的一部分了。所以,对于金钱拜物教向资本拜物教的进一步的演化应保持高度的警醒。

2.信用制度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

马克思对信用问题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他揭示了信用和信用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意义,揭示了在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信念中,在对一国货币的信任中,体现着一种对于社会的信念。这信念可以说是人们社会信仰的一部分。

信用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信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天主教的;信用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的。‘苏格兰人讨厌金子’。作为纸币,商品的货币存在只是一种社会存在。信仰使人得救。这是对作为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对生产方式及其预定秩序的信仰,对只是作为自行增值的资本的人格化的生产当事人个人的信仰。但是,正如基督教没有从天主教的基础上***出来一样,信用主义也没有从货币主义的基础上***出来。”[20]在马克思看来,从贵金属到纸币,再到信用业,也就是说从货币主义到信用主义的转变,是一个进步,支撑这个转变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即人们对商品内在价值和货币价值的信仰。这种信仰其实就是一种隐蔽着的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信仰。

马克思认为,不论资本主义如何进步,也不论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仰的形式如何变化,它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仍然只能是以物的形式和异化的形式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合理的天然关系,不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马克思写道:“在信用业——它的完善的表现是银行业——中出现一种假象,似乎异己的物质力量的权力被打破了,自我异化的关系被扬弃了,人又重新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被这种假象所迷惑的圣西门主义者把货币的发展、汇票、纸币、纸的货币代表、信贷、银行业看作是逐渐扬弃人同物、资本同劳动、私有财产同货币、货币同人的分离的各个阶段,看作是逐渐扬弃人与人的分离的各个阶段。因此,他们的理想是组织起来的银行业。但是,这种扬弃异化、人向自己因而也向别人复归,仅仅是一个假象;何况这是卑劣的和极端的自我异化,非人化,因为它的要素不再是商品、金属、纸币,而是道德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人自己的内在生命,更可恶的是,在人对人的信任的假象下面隐藏着极端的不信任和完全的异化。”[21]

【参考文献】

①②⑤⑥[12][13][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第1版,第98页、105页、96-97页、96页、89页、88-89页、111页、17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9页。

④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666-667页、66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2月第1版,第277页。

⑨⑩[11][16][17][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第19页、19页、19页、20页、21页、21-22页。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6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批判学者,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蓝本,秉承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并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汲取营养,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批判理论。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在20世纪众多的人类命运解释者中,以其“勇于批判和富有思想精神”而占有一席之地。他师承多人并注重汲取先哲们的优秀思想成果,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蓝本,秉承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并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汲取营养,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致力于批判和超越现代人的文化危机和生存困境。

一、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

面对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马尔库塞在马克思那里发现了一种反抗现实的要求,一种呼吁变革的强音,其重要和根本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1.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将人的存在作为全部理论的核心,从人出发,考究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人本主义。他根据《手稿》对人做了两方面规定:第一,人是一种“类的存在物”。这一方面是指人能使每一种存在物的类,即一般本质成为他的对象;另一方面是指人具有“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人的自由植根于此。第二,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而构造人的世界,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理论就是探究人类的内在冲突,揭露私有制社会里人的本质和异化根源,寻求人类***之路。因此,马克思的理论是以谋求人的全面实现、彻底根除异化现象的人本主义。

2.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理论。在对马克思“人的存在”的概念的分析中,马尔库塞发现人要实现自身,表现自身的自由,就必然将自身对象化,追求外在于人的“不可抗拒”的组成部分的对象,这反映了人的需要,也反映了人的无奈。他认为,人的存在内在的冲突为人的异化提供了可能性。所以人的异化具有本体论基础,植根于人的本质之中,必须在具体的***治条件下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揭示了这种社会历史背景,指出人类异化的***治经济根源,并对这种对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3.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的实践活动。在马尔库塞看来,马克思的***治经济学批判直接阐明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实质是人的本质的歪曲,资本主义社会是非人道的,而要实现扬弃,就得揭示这些条件。而这一揭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作为揭示资本主义种种非人道性质的马克思主义自然成了***的实践。马尔库塞主张马克思的意义和目的从根本上来看不是哲学上的,而是实践的和***的,它促进和鼓舞无产阶级通过经济和***治斗争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道的理想社会。

二、全盘继承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马尔库塞从事理论研究有着明确的目的,他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在进行一场真正***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却垮掉了,或者被打败了,旧势力又上台了。因此他把卢卡奇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并从其主要著作《历史与阶段意识》中吸取思想营养。他像卢卡奇那样,着重考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物化”。

1.从异化到物化。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吸取了韦伯、黑格尔等人有关的思想因素,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推导出物化范畴,用以表示原初不具有物的形式的东西如意识形态、理性等转变成物,表示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必然的直接的现象,这种物化现象不仅成为外在客观世界的根本特征,而且也成为人的内在世界的根本特点。

2.物化是劳动的直接产物。在卢卡奇看来,造成这种物化现象的原因是技术的运用和理性的发展。他认为,如果我们遵循着劳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从手工业经过合作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到机器生产的道路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存在着一种不断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抹掉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人性格上的独特性的倾向,就是理性征服自然对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性的沦丧与异化的过程。这种技术与理性的发展所造成的恶果就是劳动过程的日益机械化与合理化,从而导致工人最终被***成孤立的、抽象的原子。在他看来,科学工业成为工人异化之源,劳动的对象化过程成为异化的过程,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成为人性丧失的过程。

3.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卢卡奇进一步认为,物化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要结构问题,这样他对物化的分析就从经济领域转向了广阔的社会领域,科学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就与阶级统治的问题联系起来。马尔库塞高度赞扬卢卡奇这本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忽视的,卢卡奇对理性的指责,对科学的批判,对审美的渴望等话题成为马尔库塞的一个重要智慧资源,而其中卢卡奇对科学技术的文化批判思想更成为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一以贯之的主题。

三、师从于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

马尔库塞从海德格尔那里继承了“具体的人的存在”的思想,并为之研究终身。

1.人的本身才是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探究的是存在,而这种存在只有经由特殊的存在者——人,才能通向存在。他力***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正处于不安、恐惧、孤独、走投无路的状态,抗议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内心基本价值的扼杀,要求恢复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哲学应当阐释和揭示存在的意义,从纯主观性中找到人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和真正存在的基础和原则,并去探求其意义和作用。

2.人的存在是生存。海德格尔称人的存在为“此在”,认为哲学的任务并不在于确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而是要从揭示人的本质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他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生存,是对生存者的超越;同时,此在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是一种日常存在状态。在海德格尔那里,人不是一个现成物,而是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物,是去生存。

3.存在就是异化。海德格尔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把人的本质和存在割裂开来,否认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制约性,把社会看作是束缚人的个性的桎梏。他把异化看作是人的存在的一个构成契机,并把这种异化观强加到马克思思想中。马尔库塞追随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把异化的根源设定在人的本质中。

四、求助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7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全球化这一新事物的标志性事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大市场正在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很快,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二战后跨国公司崛起,并且突飞猛进地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近20年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全球化生产的迅猛发展在膨胀其自身的同时,也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微观基础。

3.金融、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化趋势越采越突出。据此标志性事实可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前先进的生产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新的生产方式的道路。第一,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第二,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跨国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得到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第三,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第四,从广大民众的需求看,不论是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都可以得到来自全球的、最先进的、最廉价的、同时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治、文化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治格局和文化格局的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和***治格局的变化及其实质,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积极意义在于,各国都可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调整和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实现本国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本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采取自我封闭、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毫无希望的。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理智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趋势无疑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一种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下运作的。一方面,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这一经济体系结构中,“中心”与“”存在着明显的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依据各种国际规则进行堂而皇之的掠夺。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制约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这种以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引致的经济成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分配,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发达国家,由此酿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南北关系对立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世界***治格局变化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作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试***进一步改变世界***治格局,把经济全球化看作“西方化”,甚至看作“美国化”,力***以***治格局的单极化对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期望的多极化趋势。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它的***治观、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把美国的价值观、***治标准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甚至强加给其他发达国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安全。西方对我们的***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有意识的、有步骤的。面对***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如何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提了出来。对我国来讲,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世界***治格局的变动中维护国家、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当今国际***治斗争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先进文化、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了东方,也包括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差别,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与社会的经济关系、***治制度相联系的。西方文化有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进步的文化;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以经济全球化为渠道,对我们进行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我们要警惕这一点,但我们不能一提西方文化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不能将经济全球化中产生的新文化全部视为渗透,加以排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吸收西方的技术,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在管理和体制上的经验和长处。

三、全球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是理论上的不停顿,是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在现时代的条件下要推进我们***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次重大转折:

1.第一个50年(1840-1897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存在。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之后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在1854年的牛津词典中。因此,资本主义一词的出现是对这个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概括。而社会主义一词是在1823年出现,可以说是与资本主义一词几乎同时出现的,而这时社会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谁也不知道,它只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一种预测,现实怎么走需要在实践中探索。2.第二个50年(189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十月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胜利和伟大创举提出了新的课题:资本主义怎样被取代,资本主义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特别是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对此列宁做出了科学判断:后起国家不能经由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挤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20世纪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列宁的论断是正确的,整个20世纪没有一个落后国家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发达国家。

3.第三个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当前)。国际风云动荡,剧变,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提出了崭新的问题:社会主义怎样在与资本主义交流、合作及对抗中发展壮大?前两个50年是讲时间的继起性,而当今不仅要讲继起性,更要看到并存性,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同时,如果只看到并存性,而放弃继起性,就会走入歧途,剧变就是例子。同样,如果只看到继起性,否定并存性,也会带来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成为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当今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能预料到的,这就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向现实,对由这些新变化引起的新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四、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新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创新研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这是历史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提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愿意吸收也能够吸收各种人类优秀成果的理论,是一种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理论,是一种源于实践且发展于实践的理论,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理论。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时代的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各种来自于人类优秀成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营养,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把坚持***自主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将全球化的挑战变为机遇。

解决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新课题要有新思路、新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1.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科技、经济和文化的新发展及前沿动态,在发展中充实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建立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制定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实现手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网络化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覆盖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冲破围墙,向各地辐射,向不同的群体宣传,从而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信息网络化大大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第二,信息网络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有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从而使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得以加强。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

第三,信息网络化增添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大大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效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应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新视野。比如,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问题,全球化理论与世界文明观问题,全球化实践及其效应问题,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及价值评价问题,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维问题,等等。认真研究上述重大课题,必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并形成若干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必须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治的兼容性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是构成当今世界社会***治和文化的基本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区别、对立乃至冲突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依赖、同一则是相对的。无庸置疑,一味地强调国家的特殊性,自我封闭,是违背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的,结局只能是自我毁灭;但是,只看到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需要甚至一定程度的依赖,只强调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不惜放弃国家***治和文化传统,最终也只能落得变成发达国家附庸从而被经济全球化潮流所淹没的下场。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扩大为***治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这种全球化并不等于“美国化”或者“西方化”。当然,经济上处于主动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必然会将自身的***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甚至强行输入不发达国家,使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国。这种趋势必然加剧各个国家不同***治制度和各个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正确地认识并解决这些影响十分深远且又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不仅要抓住蕴含在这些问题中的根本矛盾,而且还要顾及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营养,就成为这一时代的客观要求。

3.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既要研究理论又要研究教育,同时不仅要研究对学生的教育,还要研究对广大***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必须根据新时期受众的新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时,要注意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上要注重全局性和战略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工作目标上要注意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兼顾;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增强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要从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治教育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只有将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增强思想***治教育的效果。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两型社会

处理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这两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这个基础,但是人口与物质再生产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再生产,特别是在有限的生态资源及环境容量下更是这样。对这个问题的清晰认识,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和可持续发展。

一、协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发展,促进资源节约

马尔萨斯在其《人口原理》中将自然资源与人口之间的供求关系引入了人类的视野,并认为,由于人口数量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谷物数量是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供求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必将影响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在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的观点,并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统一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两者的协调发展,是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1.科技的进步可以实现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动态平衡

在1844年的《***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写道:“科学,它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至少也是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仅仅一门化学,甚至仅仅亨弗利・戴维爵士和尤斯***斯・李比希二人,就使本世纪的农业获得了怎样的成就?但是,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而对于科学来说,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当‘密西西比河流域有足够的荒地可供欧洲的全部人口移居’的时候,当地球上的土地才耕种了三分之一,而这三分之一的土地只要采用现在已经是人所共知的改良耕作方法,就能使产量提高五倍甚至五倍以上的时候,谈论什么人口过剩,这岂不是非常可笑的事情。”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能在最大程度上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然而,《***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这段论述,并没有就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与谷物增长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的前提表示否定,换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并不是全盘否定,它所反对的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中关于谷物只能够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们一方面可以利用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扩大自然界的利用对象,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拓展新的活动空间。从而解决人口增长与物质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2.资本对人口的掠夺是人口过剩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的人口过剩不是相对于谷物的过剩,而只是相对于资本的过剩。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指出,造成人口过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的掠夺。也就是说,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的破坏,使得农业耕地不足,并最终造成谷物产量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所以,他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人口过剩,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在《***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只要目前处于对立状态的各个方面的利益能够融合起来,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的对立就会消失,一国人民正是由于富裕和过剩而饿死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比宗教中一切奇迹的总和更不可思议的事实就不会存在。那种认为土地不能养活人们的荒谬见解也就会不攻自破。”

3.人口的增长与物质生产资料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从人类自身生产必须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观点出发,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进行的构想。恩格斯在1881年2月1日致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明确指出:“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像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做到这点。在这样的社会里,有计划地达到现在法国和奥地利在自发的无计划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那种结果,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另一方面,从影响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主要要素的人的生存方式的自然界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出发,强调人类自身发展必须与自然资源状况相一致。马克思认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5]马克思主义的这段关于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对当下的中国而言,就是如何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科学实现人口的计划生育,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促进资源的节约,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协调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发展,实现环境友好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类通过劳动使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并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经济价值。显然,正是因为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它才会为人类所关注。这是由自然物质的性质和人的需要决定的。但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必须积极协调自然物质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

1.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般说来,客体对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即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关系中产生的。”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并对自然有使用价值始终予以肯定。“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此外,马克思主义又指出:“***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所以,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与人的劳动同样都是社会的重要财富。当然,需要看到,一方面是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会受到自然条件好坏的影响。“两个半球的自然资源不一样:东半球拥有一切适于驯养的动物和除一种以外的大部分谷物;西半球则只有一种适于种植的作物,但却是最好的一种(玉蜀黍)。这就给美洲的土著造成了在这一时期的优越地位。”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中工具要素的构成会受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情况变迁的影响。“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这也就告诉我们,工业的布局和经济类型的构成会受到自然资源天然分布与日后变动状况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价值的考察,从而发现自然存在着不同向度意义上的价值,如(1)“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作为客体的自然对作为主体的人来看,所具有的有用性或积极作用向度上的价值,这意味着自然是具有使用价值的。(2)“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即以超越人的需要和利益为视角,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中介的方式,共同承载着地球大系统,这意味着自然界对人来讲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这些“中介”都不同程度地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交换中发挥着各自的特殊功能,并维系着生态平衡。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对自然使用价值的偏好作用下,自然生态价值长期以来都被忽视,这也就导致了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出现。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只讲索取,不思回报的资源使用心理,不仅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且对生态的破坏也是极为严重的;其二,无序的污染排放,非科学的废弃物处理,严重损害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威胁人类生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具有使用价值的判断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观点: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结合“以人为尺度”与“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之间的关系来思考,突出以人的尺度为重,以人的生存为重的理念;在人的生存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尺度,规范人类对自然的使用,限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利用。实际上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

2.自然再生产是物质再生产的前提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社会性实践使社会物质生产得以实现,显然,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之间必须以协调一致的状态出现。马克思指出:“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劳动的因素。”所以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自然生产率对于推动社会物质生产以及自然物质生产是极其重要的。“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显而易见,剩余劳动离不开自然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率这个基础。“只要花费整个工作日的一部分劳动时间,自然就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活动无形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业等产品的形式,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这也就是说,自然物质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成功的将自然物质纳入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而人类在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人化自然的世界,如此一来,自然物质生产和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也就清晰了。这也就意味着,物质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毫不避讳的说,自然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前提,又是其得以持续与扩大的物质保障。需要明确的是,自然物质生产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自然物质生产作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

然而通常情况下,人类会忽视自然物质生产而更多的关注社会物质生产,并且发展社会物质生产的方式是以损害自然物质生产为前提,显然,这是极其错误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消耗自然物质的同时,也降低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最终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包括实物和价值在内的补偿则是很有必要的,如推行绿色GDP等。为此,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在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环境和生态问题,不仅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还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面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大以及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状况,我们要积极采取合适的方式,比如“储蓄”、“贴现”等形式进行补偿。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当前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人与自然的辩证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得出自然对于人类的先在性,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在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从实践论的角度分析得出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目的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观角度,指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则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其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础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了正确认识自然的价值,并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加大对自然的再生产建设力度是合理解决“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21-622.

[2]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3):70-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2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45-14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3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0).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9

【关 键 词】马克思/全球化/民族化/双向作用

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一体化,进而等同于美国化,从而在***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单向度全球化进程。与此相伴,这一进程又出现了强劲的民族化趋势,各种复杂的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变动的大背景下,在宗教因素的作用下,日益普遍化和国际化,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大难题。许多边缘国家纷纷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谋求自身的***和平等,以及复兴与发展。对全球化进程中这一民族化的现象,马克思是否有过分析,做何理解?本文试***对此作一点探讨。

一、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中蕴含的民族化理论

早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和当代的“全球化”概念虽然相差一个半世纪,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属于同一个范畴系列和谱系。它最早探讨了全球化的根本问题和中心问题,阐述了全球化理论的主要生长点和基本思想,形成了对后来者的研究有规范作用的总体框架,从而提出了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世界历史观。

《***宣言》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大机器工业的兴起,以及商品生产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失,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使得一切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并因此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克服了各个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民族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民族的孤立性也被消除了。

显见,早在19世纪40年代,经典作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宣言》中,就探索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从而成为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这一分析不但完全符合了19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状态,而且在今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实际就是今天的全球化过程。

但世界历史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正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即19世纪中后期之后,与全球化进程似乎背道而驰的民族主义,首先在欧洲,随后在全世界日益成为一种越来越强大的***治和社会力量,甚至在一个多世纪中左右了很多国家的国内***治和国际***治的发展。那么,是否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呢?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发生了脱节和背离吗?资本主义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至少从第二国际时期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已产生了重大歧义。今天人们研究这个问题也时时会产生困惑。

为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必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细细分析经典作家的全球化理论,那样我们就可探寻出其中内含的民族化思想。首先,从民族的形成过程看,它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相联系。马克思曾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由此可见,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民族的形成和各个国家民族化的过程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分离与对立而出现的。也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方式的不断扩大和更替,决定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从而使民族从古代民族、奴隶民族、中世纪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

第二,民族国家也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大的而建立的。马克思在《***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财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治的集中。各自***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个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对于这段话,人们一般都会正确地理解为欧美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old-established nation)或“历史性国家”(historicnation)资本主义***治制度建立的情景。但从民族主义研究的角度来看,它描述的也就是民族国家形成或建立的过程,是西方传统的“历史性国家”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19世纪中期以后100多年的历史表明,对于首先出现的中欧、东南欧和东欧,随后出现在亚非拉各地,出现在全世界的新的民族国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同样也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而建立的。

可见马克思以其远大的预见性和卓越的智慧为我们描述了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一方面,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套用当今的话语,即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全球化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

在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迅猛发展后,列宁在1913年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更直接、更明确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有两种历史趋势。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这是其一。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是其二。”第一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第二种趋势则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成熟。

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的这两种趋势,马克思又进一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双向效应:一方面世界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分工的发展,而被消灭的愈来愈彻底,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同时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又造成了各国民族发展的不平等状况。所以《***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的作用,“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但资本主义是一种扩张性的制度,资本膨胀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把落后的民族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附庸国和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侵入落后民族,掠夺天然财富、农业原料,倾销商品,落后民族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终于被资本主义势力所破坏,旧的生产方式解体,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式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把***的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从而“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依赖于西方。”

资产阶级对落后和弱小民族的掠夺和剥削,客观上促进了落后民族的社会变革,推进了民族国家的复兴和***。恩格斯1882年2月7日在致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问题。民族的***和平等不仅是解决和处理内***的需要,也是开展外交活动,是进一步实现国际合作的基础。恩格斯在《***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的序言中又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由此可见,全球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式,大大加强了民族国家的地位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对民族国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理论为我们今天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循此思路来思考当今的全球化和民族化问题,也许会得出与西方一体化或东方民族分离主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一)从全球化对经济的后果来看,其影响是双向的。

依托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技术、原料、产品、劳务、信息和观念都在这个市场上流通运转起来。过去那种地方性的自我孤立和自给自足状态的樊篱被最终打破,但其影响却是多方面的。它打破了地方的樊篱,却没有打破民族之间的壁垒;它所产生的后果虽然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但它首先是在民族国家范围之内起作用:工业***始于民族国家,又以一个个民族国家为单位进行传播,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形成世界规模。19世纪中期以后,虽然自由放任主义和自由贸易***策取代国家重商主义成为主要民族国家的经济指导思想,但在经济生活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牢固确立。虽然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生产的组织仍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不管企业具有何等规模的国际联系和超国界的发展,它的母体仍然处于一个民族国家之内,它的存在、经营和发展受到本国法律、文化和传统的约束和支配。国际卡特尔所布下的“看不见的大网”,虽然把不同国家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但它的目的却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从而也是为了自己的“祖国”服务的,而且并不能阻止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竞争。产品的国际流通扩大了,但国内消费的增长更加迅速。工业资本主义的血液——货币、信贷和银行业,虽然具有极强的国际性,但它们也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并且首先是被用于本国之内。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非但未能消除民族国家之内的壁垒,而且强化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母体”,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一个合法机构和中介,并在国际竞争中充当了本国经济保护者的角色,从而强化了经济对民族国家的依赖。

(二)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治的影响也是双向的。

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期形成的共同利益在***治上的表现。从***治视角来看:全球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实现了各国的部分让渡。但这种让步只是为了本民族的更大利益。比如说,发行和使用本国货币的权利被包括在每个国家的概念之中,但欧元的出现使欧盟各国已经没有再保留各自国家货币的余地,这种放弃原有的货币,只是为了世界经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对发达国家来说,民族国家的界线已成为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的消极界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界线依然是其发展的有利屏障和积极推动者。维护国家的完整也依然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主要的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由于经济的互为一体,相互依赖,市场经济规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全球经济资源的流向,各国的利益之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市场经济规则的斗争。未来世界的主导权之争很可能是对世界游戏规则制定权利的争夺,这种争夺日益凸显出***治领域的较量。故此,安东尼·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将民族国家称为“权力的集装器。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的意义并非让不同的民族更为迅速地传递屈原和莎士比亚,或者彼此欣赏毕加索和张大千。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治的双向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双向发展。

一方面,全球化的视野下文化表现出同质化的倾向。第一,为各民族所共同认可的市场生活价值观开始出现。诸如社会生活的标准化:大机器工业所造成的产品的标准化,在一定的意义上表现为文化规同一化。同时一些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一经商业化的文化机制包装改制后,马上就会风靡世界,成为各民族大众共享的文化。第二,全球化共识的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在***治领域、经济领域到伦理生活领域都形成了全球共同认可的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普世伦理、人权意识等等。第三,作为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媒介也产生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数字化语言成为民族交往日益重要的媒介。

另一方面,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化的异质化更为明显。全球化的方案不会消融和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有自身生存的根基。

首先,作为民族文化认同对象的民族和民族国家依然存在。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格局的基本力量,其主体地位一直未变,它构成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占据中心地位,并起决定作用,因为国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竞争、冲突与合作都深植于国家的本质属性中,虽然他们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各异,却都根源于各国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其民族的本质,相反,跨国公司和跨国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冲突仍还需要国家之间通过谈判处理,如知识产权、经济纠纷等等。实际上,国家始终是国际关系中唯一享有充分的国家的行为主体,拥有对内最高的统治权,实施对内和对外的战略目标,维护自身的利益。

其次,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因——民族利益依然存在,并且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谋求国家的最大利益依然是各民族经济互动的内在动力。虽然全球化使世界各国越来越趋向合作和共同发展,但是一个国家的任何国际行为的决策都离不开对国家利益的基本价值判断,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更趋白热化了。不同的国家利益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文化诉求,导致文化的较量和话语之争,谁掌握国际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动权,谁就能保持国际上主导地位,实现由软权力向硬权利的转化,文化殖民主义就是实现这种权利转化的手段。在此,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凸显出来。

再次,作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民族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不存在。全球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而市场的特点是竞争,竞争中的两极分化趋势必然通过全球化显示出来。可以说全球化把竞争的主体从个人变为民族国家,把阶级之间的不平等转化为民族国家的不平等,进而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同国家的***治地位不平等。所以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全球化不是即将到来的良辰美景,也不是奔赴经济与文明的盛宴,更不是进入发达国家的直通车。相反却极有可能置不发达的国家于被奴役、被剥削的境地,因此全球化浪潮中民族主义的复兴在所难免。

三、当今民族主义复苏的主要原因

通过上述阐述可知,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民族主义的兴起,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正是全球化扩张的结果。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中民族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导致其他的不平等是民族主义崛起的主要原因。发达的国家凭借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和控制力,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造成第三世界国家的贫穷和落后。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成为民族主义浪潮的多发地带,是因为它在近代以来遭受到了深重的经济剥削和经济控制,由此形成严重的经济贫穷和依赖。而民族国家为了寻求民族经济的***,必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产生冲突,导致民族主义。

从***治生活角度看,民族主义的兴起更是与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之间的***治地位不平等有关,少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和压制是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情绪膨胀的主要诱因。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并动辄就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制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极端民族主义的复兴。可以说,只要存在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就不可能消除民族主义。

再从文化意义的角度看,民族国家出现的文化本土回归,在一定意义上是发展中国家民族平等事实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不仅实行经济上、***治上的霸权主义,而且也实行文化上的殖民主义,这不仅造成了民族国家价值观念的失落和误导,使原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被文化殖民主义所鼓吹的梦想所取代,而且西方的价值标准也造成了被殖民国对本民族文化的怀疑和自卑,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导致民族国家的文化保护主义,以对抗文化霸权。

显而易见,资本主义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的。一方面,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力量驱使民族国家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同样出现不可遏制的民族主义浪潮。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双向发展,正印证了马克思在《***宣言》中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思想论文篇10

李晓芳 焦颖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马克思思想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克思思想论文10篇

学习

社区健康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健康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论文,社区卫生方面的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前未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3~81岁,平均(77.6±2.3)岁;病程1~7

学习

工程咨询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咨询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咨询方面的论文,工程咨询策划论文3000字。

学习

法治研究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法治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法治独特论文,法学前沿法治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这是一个既需求诸实践亦需求诸理论的问题。就实践而言,除前述中国20世纪之大量立法并未带来法治实效外,相关例证在国外也屡见不鲜。例如当今亚洲各

学习

班主任工作建议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工作建议10篇,内容包括高三班主任十点建议,学生对班主任的建议。2、建构一个团队,选取好班长。3、给班级一个可以解释与接受的精神口号。4、班级的定位:公共性还是个人权力?是自治组织、半自治组织还是被控制组织?要让全

学习

班主任小结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小结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月工作小结,班主任小结及反思。1、以自己的品质来感召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只是靠说教,更主要

学习

医院试用期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试用期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试用期工作总结精辟简短,试用期间工作总结及自评。时光荏苒,我于____年7月24日入职我院DNV认证办公室以来,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四个月以来的工作洗礼熏陶,浸染着我内心对工作的那份

学习

医院年度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年度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医院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工会在配合医院***总支和行***搞好各项工作,推进民主管理的同时狠抓自身建设。一是思想上行动上和院***总支保持高度一致,使工会成为***做好群众工

学习

组织结构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组织结构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文组织结构怎么写,组织结构毕业论文引言。组织结构是支撑组织运行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组织结构与组

学习

医院科室汇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科室汇报10篇,内容包括医院科室工作汇报范文,医院科室阶段小结模板。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医院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自觉钻研业务,积极撰写论文。同时努力营造科室爱学习、善交流、勤研讨的氛围,建立学习

学习

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总结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卫健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维系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我院经济的兴衰。我院自今年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列为“

学习

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门诊一站式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门诊主任每日工作计划,门诊个人工作计划。维护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的身心健康,确保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及时得到科学和有效的对症***服务。二、门诊免费***的形式门诊免费对症***的形式有

学习

一年级数学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论文,内容包括一年级学生数学论文范文10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小论文文库。陈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数学,数学存在的意义,她说,数学不是烦躁的拼命做练习,而是锻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强,使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时,可以迅

学习

班主任汇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汇报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汇报模板,班主任汇报成绩模板。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心里很是兴奋,看着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如同娇艳的花朵让人陶醉。兴奋之余我深知自己面临工作的繁杂,更清楚肩负的责任。刚走出大学校门

学习

投资合同范本模板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合同范本模板,内容包括投资合同怎么写才有效模板,投资合同范文。二:乙方为了避免在操盘中,由于甲方随意打开帐户,给乙方操盘带来影响,所以乙方要求***掌握操盘密码的权力,甲乙双方都不得将帐户和密码,告诉第三人,如果谁

学习

社区健康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健康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论文,社区卫生方面的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前未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3~81岁,平均(77.6±2.3)岁;病程1~7

学习

工程咨询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咨询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咨询方面的论文,工程咨询策划论文3000字。

学习

法治研究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法治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法治独特论文,法学前沿法治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这是一个既需求诸实践亦需求诸理论的问题。就实践而言,除前述中国20世纪之大量立法并未带来法治实效外,相关例证在国外也屡见不鲜。例如当今亚洲各

学习

马克思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1000字论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文3000字。一、理论体系比较(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学习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怎么写,马克思基本原理相关论文1200字。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

学习

公务员思想汇报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公务员思想汇报10篇,内容包括公务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公务员处分期满思想汇报。二、边学边做,踏实做事,认真负责。面对国内外经济日新月异的形势,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工作。刚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时,对领导分配的工作缺乏实践经验

学习

责任会计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责任会计论文,内容包括责任会计论文,责任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其行***力量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这就要求我国

学习

园林专业的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专业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园林专业的论文,园林生态论文大全。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