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改革10篇

省管县改革篇1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

2009年6月,***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在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改革。这次改革不仅是财***管理层次的调整,更是进一步深化行***体制改革的前奏,是一次大规模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其利弊得失,趋利避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省管县财***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县乡财***困难。在现行的分税制财***管理体制下,县(市)一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供养人员过多,县乡***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很多县(市)要依靠省财***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府的正常运转。县乡财***困难为省管县财***体制改革注入了动力,通过减少财***和行***层级来降低行***成本、缓解县乡财***困难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共识。

2.市管县财***体制的弊端。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2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管县的财***体制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已经不适应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经济利益的矛盾。产生这个矛盾的主要根源是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属于“弱市强县” 型财***,加上有些地级市管辖的县数量多、人口多、面积大,市带县带不动,市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很难有大的倾斜、扶持和帮助,相反甚至要依靠县的贡献来投入市区建设,县域财富向地级市日趋集中,很多比较穷的地级市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出现了“市刮县”、“市挤县”的现象。其次是城乡关系的矛盾。市管县体制本质上是“重城市、轻县乡”的行***管理体制,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抑制了县乡的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地级市的工作重心一般都放在城区而不是县乡,市级财***侧重于市区的发展,县乡地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积重难返。

3.通过财***体制改革带动行***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行***管理体制为五级,即中央、省、地市、县和乡,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三级行***管理体制。我国行***管理体制过多造成我国行***成本过高、财***养人过多和行***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实行省管县财***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减少财***管理的层级,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财***管理体制,实现财***体制的扁平化。通过财***体制的扁平化来带动行***体制改革的扁平化,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行***管理体制,实现***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成本,提高行***效率。

二、省管县财***体制改革的影响

1.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省管县改革篇2

“省直管县”是在中国现有***治体制下,试***降低行***成本的改革。其本意是在弱化市级***府对县级的管理权力,强化县级***府的行***权力,提高县级***府管理辖区内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中国原本是“中央―省―县―乡镇”四级***府架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时,中央高层就要求试行“市领导县”体制。1982年,江苏省率先试点。1983年,“市管县”在全国推开。此后,各省所辖地区行署纷纷“撤地建市”,全国基本已形成“市管县”体制。

中央高层推行“市管县”体制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地市分割,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但由于近十多年来配套的***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市管县”只在一些地方部分实现了预定目标,在更多地方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一,市管县体制扩大了市的行***“地盘”,加之市的权力大于县,造成一些市随意扩张,市与县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雷同,浪费大量资源;其二,由于城市***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和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带动并未实现;其三,市县之间普遍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内耗严重,发达地区更甚,个别地方市县关系相当紧张。

于是,改革的诉求首先从民营经济强省浙江提出。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浙江省先后四次“强县扩权”,主要做法是“行***市管县,财***省管县”。尤其是2002年,浙江省把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17个市县和萧山、余杭、鄞州三个区,2006年又以义乌市为试点,把472项只有地级市享有的权限下放给义乌市。这些改革促进了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也为中央决策层所重视。

但《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省的“省直管县”改革也暴露出深层体制约束。其中最为要害者在于,虽然财***上“省直管县”,但从行***体制上看,依然是“市管县”,市级***府依然掌握着县级***府的“人事权”。

浙江省委***校***治学研究所所长何显明认为,浙江省当初给义乌市扩权,只是试点,对现行“市管县”体制触动不大。如果全省铺开,就必然要触动地级市利益。因此,除非中央***府有明确的要求,浙江省不可能单兵突进。

其实,从历史看,无论是原“市管县”,还是现“省管县”,如果缺乏配套的***治体制改革,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改进,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有积极效果,但最终无法实现行***权力的科学配置。

省管县改革篇3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 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当时行***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建立的“省一市一县”的三级行***区划;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市管县”体制的缺陷逐渐显现,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市刮县”等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减少行***层级和提高行***效能,中央提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任务。

改革内容为“三项不变,五项到县”,即市县既得利益、市对县的支持、债权债务不变。五项到县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财***预决算、资金往来、财***结算。

1. 贵州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分析

1.1贵州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02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0亿元,增长14.2%。我省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府不再是配置市场资源的主体,需要从竞争性的市场领域退出,不再承担“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转而将其主要职能集中在提供市场信息、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等公共服务的层面。

1.2贵州交通网的日益完善

我省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铁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黔桂铁路、川黔铁路、贵昆铁路、湘黔铁路四条铁路干线贯穿贵州,营运里程达1400多公里。另外,很多快速铁路都将经过贵州,不仅使贵州的经济将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贵阳也将跃升为部级的交通枢纽。公路通车里程从11.3万公里增加到1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678公里增加到2023公里。省内河航道里程33600多公里,航运量300多万吨。民用航空已然开通,贵阳龙洞堡大型机场在1997年建成通航,二期扩建将于2012年底完工。便捷的交通大大地缩短了省与县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为我国***府行***层级的减少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基础。

1.3电子***务的迅速发展

在贵州,联接******机关各级各部门的电子***务内网网络平台以初具规模;同时,以省***府办公厅为中心节点,以电子邮件系统(电话拨号)为传输枢纽连接全省9市、州、地,90%***府部门***务信息传输网络也形成。另外,电子***务外网以建设,电子***务在我省得到广泛应用。在积极建立电子***务的同时我省注重信息规划和安全措施的建设,建立了网络化的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电子***务的发展为我省建立省直管县提供了管理基础,为我省省管县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直接地掌握和管理县域各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2. 贵州省管县财***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

2.1行***管理体制与财***管理体制相冲突

实行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后,我省的行***管理体制仍是采取省管市,市管县,但财***管理体制则是省直接管理县。市级失去了对县级财***管理权,由于缺乏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跟进,市级仍然履行对县级的行***管理权。这就造成了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影响了现有的行***管理方式、权限和格局,给市县***府之间带来一定摩擦。实行财***“省直管县”后,市级的财权架空,无疑会影响到行***管理权的实施。省、市、县三级***府运行方式、工作方法、规章制度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管理体制。我省实行省直管县,大都是在财***上“省直管县”,而在行***关系依然是市管县,市县财***平行对省级财***,除部分事权直接下放到县以外,其他的人事管理权或绝大部分事权仍实行省管市、市管县体制。出现人权、财权、事权管理不一致,使市、县各级***府产生摩擦。

2.2横向协作问题

从短期看,由于市管县形成的地级市与县长期存在的领导与被领导、协商合作与竞争发展等关系。从长期看,由于市管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地理、风俗、族群等区域。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省管县以后,该地区地级***府是否继续支持这些民族企业发展以及省级财***拨款是否到位,都将影响甚至改变其的发展。

2.3省对县的“鞭长莫及”和县级***府可能出现的“山高皇帝远”的难题

我省省直管县后管理的辖区将由9个地级行***区增加到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80多个县级行***区划单位。这样便导致了我省级管理范围扩大,管理半径延长,导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产生,给我省省级财***增加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2.4管理机构和人员问题

尽管省直管县改革并不取消地级市,省还要设立相应机构管理县,县扩权后必然也要增设部门,在机构、人员及职位配置上都存在比较大的改革动力,但全省省直管县改革涉及众多个地级市,每一个地级市改革又牵涉到很多的干部, 如此多的干部安置特别级别高的干部的安置,还有众多机构和职位的处理,影响之大可想而知绝不容小视。省直管县改革不仅保留地级市大多数机构和人员,又要增设省级管理机构、人员和职位,还要扩大县级权力,将造成机构、人员膨胀和人民群众财***负担。

2.5“省直管县”财***体制与其它体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矛盾是“省直管县”财***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另一个矛盾是财***体制与行***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以上两个方面的矛盾将导致市县谈判势力的不对等,最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市卡县”现象,改革的效率将大打折扣。第三个方面的矛盾是“省直管县”财***体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之间的矛盾。由于实施“省直管县”财***体制所依据的法律层次低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自治州的权限又和“省直管县”财***体制的要求有一定的冲突,现阶段“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对此采取了回避的办法,即民族地区暂不实行改革,维持原来的“市管县”财***体制,但这又会带来两套管理体制并行的新矛盾。

3. 改革难点的***策建议

3.1明确划分省和市、县的事权

首先,要建立与事权相对应的财***体制,以事权确定财权。在财***上实行省直管县,要求合理界定省级***府与县级***府的事权,因为,只有把事权划分清楚了,才能调整和规范省与 县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其次,稳步推进转移支付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财***困难问题。最后,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市级财***管理采取适当的灵活***策。市对县帮扶能力强的地方,市级事权可适当扩大;对改革过程中市级财***收 入受到较大影响的地方,省级财***可以酌情予以一定补助。

3.2要注意调动市、县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在推行省管县财***体制过程中,特别是在财***体制与行***体制的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之前,应注重调动和发挥地级市和县(市)的积极性,既不影响中心城市与地级市的发展建 (下转第211页)

(上接第207页)

设,又使县域经济 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新台阶。在改革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协调“省直管县”体制中县(市)同原上级市之间在利益关系、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协调,减小体制变动两级财***和行***的负面影响,还要防止县乡***府短期逐利行为,避免改革试点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形。

3.3建立横向协作机制

在县级之间、地级市与县级之间建立起上下统一、横向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以确保地方经济、产业、城镇建设等发展。我们要从体制上打破行***壁垒和各自为***的局面,下决心消除限制行***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根源。要按照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县级之间、地级市与县级之间横向协作机构,明确权责,加大经费、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其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创建横向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强县级之间、地级市与县级之问的横向协作,形成试验区与辐射区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通过立法明确培育区域问、产业间统一市场的各种鼓励措施,引导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在区域间、产业间合理流动,防止区域经济和产业统筹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力戒区域间、产业间争夺资源、资源重复配置、重复建设、竞争盲目无序等行为,使区域经济和产业合作在法律制度安排的引导下有效地推进。

3.4精兵简***,解决机构和人员问题

要把省直管县改革与转变***府职能结合起来,压缩、合并和取消有关领导机构和事业单位,减少机关行***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充实基层,改变高层人才过多、基层人才过少,高层和底层人才严重不对称的现象,确保各级***府全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要将编余干部分流,或送到***校和行***学院储备与学习,或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将来是否划小省区,都应以采取上述措施、精兵简***为前提。

3.5破解“省直管县”财***体制与其它体制之间的矛盾

破解“省直管县”财***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让“省直管县”财***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相吻合,也就是说需要经济管理体制作相应调整,也要实行“省直管县”,特别是在土地、项目审批等权限上做到市县平等,对于跨区域的项目则由省级***府协调即可否则就不可能杜绝市县掣肘情况的出现; 破解“省直管县”财***体制与行***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让“省直管县”财***体制与行***管理体制相吻合,也就是说行***管理体制也要实行“省直管县”,市县***府之间的行***隶属关系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府层级则是市县平行的《宪法》架构;破解“省直管县”财***体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之间的矛盾:虽然说推行“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依据的法律层次低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现阶段的“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对此采取了回避态度,但是民族地区的自治县的选择权也因此被剥夺。我们建议,不妨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县人大投票等方式由其自行决定是实行“省直管县”还是实行“市直管县”财***体制,然后再尊重其选择即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理顺了相关法律关系,“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必然会最终扩大到绝大部分民族区域。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10ZC031)

参考文献:

[1] 楚明锟 崔会敏 周***.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 的体制转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2011-1月.

[2] 黄海涛.直管县财***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管理方略完善[J].财***研究, 2011第9期.

[3] 贵州省财***厅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改革意见的通知,2009-06-30,

[4] 薛艳桃.贵州省电子***务建设研究,

2010-01-21,.

省管县改革篇4

关键词:省管县:行***体制改革;财***体制改革

课题来源:河北行***学院二类课题“省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中***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河北省现状。河北现有11个地级市,下辖172个县(市、区),其中23个县级市、115个县、34个市辖区。2007年全省县域人口为5,761万人,占总人口6,943万人的82.97%。河北地处黄河以北,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山脉,北为燕山山地,是全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沿海资源,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盐、油化工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粮、棉、油、蔬菜和果品的集中产区之一。

(二)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鉴于自身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但尚未自然地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城乡差距反而继续扩大:城市和农村都有很大发展,但城乡二元分治的根基没有动摇,城市化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化倾向……,河北现行的市管县行***体制暴露出种种弊端,已逐渐偏离其改革初期设想的长远目标,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因而必将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府职能转变而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以全省范围的省管县体制。

(三)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扩大县域发展自,明确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的财***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的财***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与此同时,现行体制存在问题的日益彰显是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内部因素。

1、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是构建服务型***府的内在要求。实行省管县行***体制,可以减少***府组织结构的纵向层级,减少***府自身管理的内容,降低自我纠错压力,有利于促进***府工作重心和精力从自身管理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转移;权力适度下放,有利于理顺上下关系,将曾经上级***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交由地方***府甚至是社会组织管理,实现***府职能由细枝末节向宏观协调、由专注效率向侧重公平转化,特别是向公共支出均等化方面转变,最终实现行***体制改革的目标,即构建服务型***府。

2、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是优化管理效能的必要保障。在***府组织的整体结构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及效率呈反比关系。以省管县代替市管县体制的设计,可以减少人为制造出的那个行***层级,使组织趋于相对扁平化、重心下沉。对百姓而言,可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减轻纳税负担。对***府而言,既可以节约成本,减少腐败,又有助于提高沟通协调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培养省级***府的宏观控制能力及其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

3、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市管县体制以行***力量分配城乡资源,致使“市吃县”、“市卡县”:省管县行***体制使权利有所下放,消除了中间环节对县级的权力干涉和资源截留,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策限制,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可以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和外部发展环境,提升县域经济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增强县级***府的调控能力。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推动河北经济有更大的跨越式发展。

二、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借鉴和财***体制改革的基础

(一)省管县体制的借鉴。为有效缓解县乡财***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府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我国省以下财***体制。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试行“省管县”,并已形成浙江、海南和安徽等省管县体制改革模式,以浙江为代表的改革仍是目前很多地区推行省管县改革可供参考的路径。此外,河南、山东、湖北、江西、江苏、广东、吉林等省份,也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省管县”改革试点。这些试点大都遵循这样的路径:从经济管理切入,向县级***府下放管理权,推行省管县的行***体制改革。受到***策扶持的县(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省管县”在很多地区被证明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现实路径。

(二)河北省管县财***体制改革奠定的基础。近年来,河北在全国率先尝试了财***管理领域的省管县体制改革。从1994年起,河北省按照中央实行分税制财***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从本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财***收支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一系列财***改革,实现了财***事业的历史性飞跃,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河北省委、省***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关于深化财***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河北省委关于认真贯彻***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人民***府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体制的通知》等相关制度规范,不断迅速、积极推进省管县财***体制改革,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最初启动22个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基础上,又将43个产粮大县(市)纳入省县财***直管,直至现在进一步扩大直管范围,将省财***直管县增加到了92个,占到全省县(市)的2/3,改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河北省实行财***体制省管县改革以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回顾近年来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可以发现,省管县财***体制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罕见挑战和困难的~年,河北省县域经济仍能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改革成效更显弥足珍贵。

1、特色产业群蓬勃发展。特色产业由2001年粗具雏形到2009年规模发展。辛集皮革、清河羊绒、河间电缆、安国中药材、香河家具、永年标准件等产业销售收入连年攀升;形成了赵县雪花梨、深州蜜桃、遵化板栗等数十个中国特产之乡以及包括永年蔬菜、围场马铃薯、安国药材在内的近百个河北省农业特产之乡。

2、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2001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600多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2%:200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规模达到1,569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6.7%:至2009年,仅以遵化为例,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5%。露露、长城干红等一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

动能力不断增强:蔬菜、果品、畜牧三条龙型经济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形成了“福城”肥牛、“长城”葡萄酒、“南大堡”无公害蔬菜等一大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

3、对外贸易日趋活跃。2004年河北省出口总额37.9亿美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9.9亿美元;2009年仅第一季度,出口总额就达到3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为7.8亿美元和7.6亿美元。

4、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4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71元,用了8年时间登上3,000元台阶;2007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93元,用了3年时间登上4,000元台阶;2009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登上5,000元新台阶,为5,150元,用2年时间登上5,000元台阶。

省管县财***体制改革是深化行***体制改革的先导,可以为行***上的省管县体制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同时,大量省管县行***体制改革实践也已证明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诸多优势和良好效果,也为全国推行该体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对河北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思考

鉴于各省省情不同,全国的省管县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河北县域范围广阔、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仍占60%以上,市、县数量较多: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县域经济欠发达,加之其地理、人文观念的影响,使得河北与已有的省管县改革试点存在显著差异,不宜完全照抄外省经验,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改革步骤,都要结合本省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循序渐进,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改革举措,稳妥推进改革步伐。

(一)在我国现有行***区划改革(也即缩省)之前,省管县体制改革应该与必要的***治体制改革(如加大县级***权、扩大县级领导直选范围、提高县的行***级别等)相配套,并将体制改革同***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升以及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培育相结合,使经济基础和体制建设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二)逐步废除市管县体制,建立省管县体制,科学配置省对县的管理权限,调整省、市、县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强化省对县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并建立有效的府际沟通协调机制。

(三)省管县体制改革关系到行***层级设置和各级***府职能设定等重要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既要积极探索、大力创新,又要稳妥有序、审慎推进。河北省管县体制改革必须遵从自然及经济社会客观规律,具体直观科学地分步实施。

第一,适时适当调整行***区划。一是将河北环京津一带贫困地区划归直辖市管辖(如张家口、涞水等地划归北京管辖,承德等地划归天津管辖),合理均衡层级和幅度,既有利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能减小河北省体制改革的负担;二是将河北经济较发达、能够自给自足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城市(如邯郸等地)升格为直辖市:三是将河北省170余县进行合并或重组。

第二,妥善选择具备条件的改革试点。河北诸县(市)的财***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区域发展潜力也极不平衡。试点一般应优先考虑综合实力强、区域面积较小、改革呼声强烈并且干群认识一致的县,同时还要兼顾部分中等地区和贫困地区:试点推行过程中,注重加强试点县的自身扩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新调整产业分工和布局,巩固区域中心的经济地位,使之能够承载和带动周边。

省管县改革篇5

关键词:省管县;体制改革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10-01

2011年3月16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扩大县域发展自,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继续优化***府结构、行***层级,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这让省管县体制改革呼之欲出。

一、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可行性

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其可行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第一,国家宪法为省管县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我国目前的地方行***体制为‘省—县—乡’三级,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这里的“较大的市” 目前全国共有大连等18个城市获得了批准,是由***依据《地方组织法》规定认可的。

第二,能实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动态协调。根据管理学原理,“在组织的整体结构中,在管理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反之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一个组织的管理层级应保持一个合理数量,这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第三,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改革的物质基础。过去由于科技、交通等方面发展缓慢,使得上下***令的传播比较慢。如今随着科技、交通的迅速发展,大大压缩了时空范围,这就为减少行***管理层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为了实行高效的行***管理,地级市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二、省管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尽管实施省管县体制有很大的作用,但在实践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第一,地区差异问题。国土面积辽阔,地区差异也很大,如果不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这种差距,则很有可能会阻碍***策的完全且有效的实施。已经实施或者基本实行的省管县体制的地区,如:江苏、浙江、海南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积比较小、***府管理能力较强的省份,而其他一些省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面积比较大,不能统一实现省管县,这与自身的经济、科技、交通实力不符。

第二,省的管理能力问题。根据省管县的要求,省合理的管理幅度是50个县,而现实中很多省级区划里面县级单位已达100多个,如果由省直接管辖,无疑会给省级***府的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缩小省级***府管理的幅度和规模,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合理下放和配置权力。

第三,行***区域划分问题。省管县体制在全国的全面推行,必然需要重新划分行***区域,因此,需要对现行的省份重新划定,增加省的数量。按照每个省直接有效管理60个县来计算,则中国大致被分为60个省,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中央机构和人员的大幅增长,甚至可能在中央和省之间形成“大区、大局”之类新的行***层级。

三、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现有的行***区划进行调整。“我国的32个省级行***区(不包括港澳台),最多的如河南省下辖159个县,河北省下辖172个县,四川省下辖181个县,平均每个省级行***单位下辖89个县。”如此宽泛的管理幅度,不利于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推行,其解决的思路就是变革现有的省级行***区划。

第二,推进省市县各级***府行***体制改革。在调整省县行***区域的同时,还需要深化各级***府的行***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府结构,减少***府机构数量,提高***府工作效率,建设公共服务型***府。

第三,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在“省管县”体制改革中,我们会面临公共资源的优化与分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公共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总之,“省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行***体制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对今后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去推行,同时,我们也应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在***中央的领导下,有计划地,逐步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宋功德著. 建设法治***府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安排 [M].北京:国家行***学院出版社,2008:127.

省管县改革篇6

关键词:省直管县;行***管理体制;财***体制改革

中***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60

1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起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行***管理体制,县级***府在经济、财***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行***上的分级管理体制健全。但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行***管理体制负面效应较为显著,县级***府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地方财***收入减少、地区发展失衡等等一系列问题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府采取了诸如省直管县等财***管理制度改革。

此文以安徽省广德县为例,全面研究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其经济、财***等方面的影响。2011年初,省委省***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正式确定广德县为安徽省省管县改革试点县,自试点开始以来,广德县积极发展经济,贯彻省委省***府的思想***策,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促进县区经济的发展和为财***解困。

2 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与成效

近些年来,“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在多个地区进行了实践,广德县在成为直管县试点以后,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广德县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扎实有效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和民生工程实施,全年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73亿元,占年初计划筹资额的100.1%,圆满完成省定33项民生工程项目年度目标任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接下来我们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说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县级地区的发展的积极的影响。

2.1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减少了***府层级,加速***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少层级,大幅度”结构使行***管理扁平化成为了我国的大趋势。在现代交通和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有利于省级***府掌握县级基层***权情况的准确性、及时性,并且可以直接对县级***府作出指示,与此同时,县级***府也可以直接向省级***府请示报告,提高办事效率。例如:对于项目的审批,需要通过市级中转上报,不仅增加了额定费用还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市级对县级下达的各种文件,需召开各类会议,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会由于多级传递导致信息递减与失真。所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减少了管理环节,实现了***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节约成本和提高行***速度和效率。

2.2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县级财***的困难

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县级域经济。近些年,县级***府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疏于经济管理,自主发展空间较小,阻碍了县级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实行省直管体制后,中央和省对各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由省财***直接支付到县,减少了原来还要通过的市级环节,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县级财***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解决了“市管县”体制中的“市卡县”、“市刮县”等问题。

2.3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提升了县级财***管理水平,增强了县级财***的保障力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后,省财***厅通过县级的预算和审查,直接选派财***公务人员,统一规范县级各部门工作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县级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实现县级财***管理部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省直管县”消除了市级管理,县级新增的收入除去中央和省级上缴外,原则上都留在所在县,避免了县级收入的“市刮县”现象。对于省对县的转移支付补助直接拨付到县,避免了市的截留、挪用,使得县的财力增加,县的财***保障力提高。

2.4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缓解了县级资金调度的压力

我国的资金调度是由省财***厅统一控制的,资金直接通过省发放到县,节约了资金的到账时间。采取奖惩措施,对擅自变更预算的给予惩罚,对通过不懈努力保证了收入目标的完成和工资正常发放的县,给予奖励。这一举措解决了市的资金调度困难,保证市财***的正常执行。与此同时,县级***府直接从省级领用资金,避免了因市资金困难而导致资金申报不足等问题。

3 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省管县财***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县级经济发展的活力,但是,随着改革持续推进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些试点县在尝到省直管县改革甜头的同时,一些体制性难题也显露出来。

3.1 市县间事权与财权分配不当

“省管县”财***体制实施后,市级***府无权再控制县级***府财力状况,事权也进一步削减,逐步下放给县级***府。但是,通过采访广德县基层干部,我们发现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因为不改变广德县的行***区划,宣城市和广德县依旧是上下级关系,县里面的工作依旧需要***府人员两面周旋,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从市的角度看,虽然市级履行着综合平衡本地区发展的职责,但是由于市县间财***的分离与管理权力限制,一些对于本地区发展有利的管理***策和计划也不能够适时的发挥作用。从县的角度看,省直管后,县级***府的财力和资金全部由省级***府统一结算、拨付,但是其它的行***体制却归市级***府管,如重大项目的审批权等。这就要求了县级***府的协调性和效率性,进而增大了县级的工作难度。

3.2 跨区域提供公共物品难度增大

由于统一支出划分原则,取消了市集中县的财力的权力,由省直接管理,保障县级有相应的财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市与县的关系上看,在***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就是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过渡期内,市级***府可能最大限度地通过各种渠道将县里的资源向城区调集,或者减少向县里的分配新增资源,特别是区域内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干部人才配备、公共服务布局等,这样会不利于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对于广德县来说,比如干部选拔,还主要由宣城市代管。往往任用一个副处级干部都要向市里汇报、市里酝酿、省里批准。通过市里反复考察后才能同意。最迟一两个月,最长可达半年。另外,从本质上来说,在行***体制没有得到改变之前,市级***府依旧可以利用其行***权力向试点县强行转移事权、变相夺取财力。

3.3 市帮扶县的积极性减弱

虽然“省直管县”改革并不意味着广德县与70公里外的宣城市从真正意义上脱离关系,但是在某一程度上来说,宣城市也不再愿意给予广德县过多的扶持和帮助。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安徽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6%,到2007年提高到47.4%;但2011年,这一比重为48.9%,四年间仅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县域经济的改善并没有想象中好。这与市级经济扶持的减弱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实行“省直管县”财***体制后,对市级***府来说,试点县的财***收入的增加也不会直接有效的导致市级财***收入的增加,他们也没有必要将新增的资源分配给试点县,也就不会从财力等方面去扶持试点县的发展。

3.4 改革的模式化严重

从当前来看,浙江无疑是省管县改革的成功范例,浙江省直管县体制核心是三个方面:第一,是财***意义上的省直管县体制;第二,是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由省里直管的干部管理制度;第三,是四轮“强县扩权”所赋予县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这一模式迅速受到众多试点县的模仿。但是,要知道每一个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区域和时间,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导致了包括广德县在内的许多试点县的经济发展并不明显甚至有倒退。

4 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具体建议

因为当前省直管县的改革方向较为模糊,加上试点县面临的各种困难,改革的“半拉子”局面不仅会影响基层干部的改革信心,而且会减弱***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一些专家认为,中央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干指导***策,深入明确改革的思路和目标,带领基层改革走入正确的方向。

4.1 体制配套,责、财、事三权平衡

分税制改革虽然明确了中央和省级之间的财***关系,但自省以下的责权和事权划分仍旧不够清晰。还有,***府层级的增加导致的必然是事权的模糊杂乱,自省以下有四级行***单位,受传统体制影响,行***部门上下级之间纠葛较多,县级的人事任命依然受上级***府的影响,层层批复,程序冗杂。一方面应更改县级编制,使得***府无法阻止相应的行***内容,空有权利却无人办事的现象减少甚至消失;另一方面省级财***应退出一些营利性领域和竞争性支出项目,下放行***服务权限。针对省级***府职能“越位”对应的县级***府职能“缺位”,使得县级***府在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就业问题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出现“缺位”,而且问题较为严重的情况应作出具体详细的准则来规范两者的行为,让县级***府的责、财、事三权平衡,鼎足而行。

4.2 加强县与市、县与县的合作

对于广德县来说,在“省管县”的初级阶段,还要发挥中心城市(宣城市)的带动作用,因为目前,宣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广德县,经济的辐射能力较强,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广德县应加强与宣城市的合作。另一方面,广德县位于安徽的东大门,属于苏浙皖交界区,毗邻浙江湖州、江苏宜兴。有如此明显区位优势的潜力县,县域经济在省内却连续下滑,这与县内领导发展理念的闭塞是有极大关系的。产业布局较乱,没有和周边地区有力合作,招商引资也只流于表面,尤其是农村地区,甚至流传着“外地老板来办场,赚走百姓钱”的封闭落后思想。对此,***府应该积极宣传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扶持。省级***府的管理方向与业务的突增,使得省级***府对县级***府照顾不周,双方都处于磨合阶段,要渡过这个矛盾重重的过渡期,县级***府需要借助同级***府以及原上级的帮助。

4.3 转移支付,加强监督,县级的财***收支

目前,交通状况一直是广德的弱项,公路建设力度小,质量差,乡镇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各扫门前雪”。由此,省级***府应加大对广德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较强执行力度,加快广德县交通枢纽地位的建成。省管县财***体制改革后,较之前的市管县体制,管理指导的明确性降低,适用性较差。加之省线之间沟通交流较少,县级***府在具体管理上的方向感变得模糊。针对此问题,在对机构划分与责、财、事三权平衡进行有效处理后,建议建立实现省内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采用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县级***府和各部门的积极性。转移支付的项目要更精、规模更小、目的要更加明确,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合理设置才能优化配置,进而激发更多效用。

4.4 信息化建设,提升县级管理效率

通过调研发现,广德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公信力丧失,师源匮乏,教学设施较差等问题严重,而私立学校的费用较高,导致家庭贫困的孩子无法接受一般水平教育。另一方面,人才吸引力也较差,这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有很大关系,高素质人才更趋向于向大城市靠近。目前而言,县级***府的信息管理的效率较为低下,大部分的县区财***局都没有设置信息中心,要跟上省级的步伐,建立健全甚至优化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县级***府要努力缩短与省级的差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行***管理模式和办事方法逐渐被信息管理模式替代,这就要求***府部门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才能不被这个信息化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王圣志,杨玉华.安徽省直管县改革遇上坎了[EB/OL].半月谈网,2014-11-01.

[2]骆祖春.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3).

[3]杨德强.省直管县财***改革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J].财***研究,2010,(3).

[4]马骁,冯俏彬.大省财***“省直管县”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财***,2010,(4).

[5]刘尚希,李成威.财***“省直管县”改革的风险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10).

[6]燕翔.省管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以浙江模式为例[J].商业时代,2014,(4).

[7]石亚***,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改革”――安徽省直管县财***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管理,2010,(2).

[8]方可成.省直管县改革出现“疲劳症”――专访国家行***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N].南方周末,2012-02-03.

省管县改革篇7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模式

中***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1―0075―04

一、引言

“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问题不仅是一个地方财***体制合理集权与分权问题,更关乎一个地方***府辖区的最优规模的确定。行***区划作为国家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事权和财权划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世界上相对较少的***府层级相比,我国目前设置了中央、省(直辖市)、市(地区)、县(市辖区、县级市)、乡(镇)五级***府框架,在这种多层级***府结构的背景中,如何明确地方***府间职责分工、理顺***府间财***分配关系成为了一个特殊难题。一般来说,地方***府的规模、层次设置及财***关系等牵涉到多个因素,而公共需求的多样性、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受益性、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效应、***府的决策成本和管理成本是显示***府体制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省直管县”,在理论上意味着扩大***府的辖区范围,可获得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性问题解决、交易费用降低的创新效率。同时,这种财***层级扁平化改革,以实现完善的分税制为出发点,有利于地方***府财力分配均衡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将提高省以下财***体制的统筹水平和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我国的浙江、湖北、福建、安徽、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从壮大县域经济、降低行***成本、推动制度创新出发,正在启动“省直管县”财***体制的尝试。这些尝试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在规范省市县间财***分配关系、调动各级发展积极性、提高行***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催生了诸多矛盾,如削弱市级财源,影响中心城市培育;省级***府在扩权***策中定位模糊,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省市县事权、财权未能理清,地方***府财***分配关系混乱等等。种种情况表明:各个地方能否推行“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应该选择何种改革模式,相应采取哪些保障措施等等,都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探讨。

对于湖南来说,省―市―县***府之间事权划分关系不顺、界定模糊、存在相互交叉和重叠,造成了财***体制整体统筹和自我运行能力不佳,加剧了城乡二元社会的分割和“极化”效应,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根据湖南实际,适当减少***府层级、完善省以下财***体制,与解决该省当前普遍存在的县乡财***困难、逐步消解“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公共财***体制建设等直接相联。因此,从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该省实施“省直管县”的改革模式,以此来突破旧体制对该省发展空间的束缚,促进地方***府架构的改革,发挥综合性的“***生产力”的效应,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具有非常的意义。

二、建立“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有效模式

无疑,“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是地方***府从***府规模、层级及财***关系等层面实行的一次深远变革,也是地方***府突破中央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壁垒而获得创新效率的一个难得契机。在未来***府架构下,这一改革应以有利于发挥各级财***基本功能、有利于促进各级***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府运行效率和增强其自我保障、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目标,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分而治之;不能搞自上而下、统一的建构性改革方案,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地方新型财***管理模式和地方公共产品供应模式。以下以湖南省为例,探讨“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有效模式。

(一)决定“省直管县”改革实效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决定“省直管县”改革实效的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省级财***的统筹能力和调控能力。即省级财***要具备一定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能力,来平衡省以下财力分配格局,协调跨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真正缓解县级财***困难,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否则,“省直管县”只是管理形式上的转变,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并将付出“管理失效”成本。(2)市级财***实力。市级财***实力强弱是判断“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如果市级财力较弱,基本上没有能力帮扶县城,甚至需要从县级财***“抽血”才能满足自身需要,则应以“省直管县”为宜;如果市级财力较强,能够带动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则应以“市管县”为佳。(3)县级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县级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是决定“省直管县”改革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省直管县”意味着县作为一个相对***的经济区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但自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发展能力的增强。只有自身具备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总体财力增长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受到当前“市管县”体制的严重束缚,实现“省直管县”改革后,体制创新的效率才会被大量释放出来,否则就将失去“省直管县”的真正意义。

(二)湖南省、市、县三级经济财***状况

湖南省土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6 697万人。现辖长沙等13个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市区数为122个,其中县级市为16个,县数为72个,市辖区数为34个;2004年湖南省GDP达到5 612.26亿元,占全国的4.1%,居全国第12位,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分别只有广东、江苏、浙江生产总值的34.99%、36.2%、49.9%,而地方财***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也只能排到第二、三位;2004年湖南省地方财***收入完成额316.5亿元,占全国的2.7%,居全国第12位,人均财力为869元,较全国的1381元低512元,见表1。总的来看,湖南省幅员较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市(州)、县发展不均衡。虽基本具备实施“省直管县”的条件,但应根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寻求省以下财***层级的最优组合,充分发挥“省直管县”体制的功能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004年,湖南省GDP超过500亿元的市(州)有长沙、衡阳、岳阳、常德,财***总收入超过30亿元的市(州)有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永州,人均财***收入超过350元的市(州)有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而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收入均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的市(州)有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娄底市、永州市、益阳市、邵阳市。

2004年湖南省各县市区的经济、财***状况因篇幅所限未列出。根据数据分析,全省122个县(市)

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88.9%和97.4%,而提供的GDP总值、财***收入只占66.1%和31.4%,还不能成为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撑点和主战场。从分类来看,湖南省经济强县,即GDP超过40亿元、财***总收入超过3亿元且人均GDP和人均财***总收入超县域人均水平的有10个县市,即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资兴市、醴陵市、冷水江市、宁乡县、桂阳县、永兴县、湘乡市。强县分布在5个市州:长沙4个、郴州3个,株洲、湘潭、娄底各1个。2004年强县GDP为807.89亿元,占县域县市的21.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4%;强县财***总收入达58.94亿元,占县域的30.7%;而强县GDP对财***收入的贡献率为7.3%,比全国百强县低2.5个百分点。与之相对,2004年湖南省人均GDP总值排序居于后五位的县(市)分别为桑植县、永顺县、新化县、古丈县、龙山县。财***总收入居于后五位的县(市)分别为古丈县、中方县、新晃县、通道县、桂东县,其中,永顺县、古丈县的财***赤字在2004年达到4007万元、1379万元。以上这些县(市)多分布在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湘西自治州。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目前“市管县”体制下,“市”与“县”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不高,“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偏弱,而“县”往往被统得过死而缺乏应有的经济活力。

(三)“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三种基本模式

按照我省市(州)、县发展现状,“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应分为下列三种模式。

(1)“中心城市+卫星县”模式

全省经济发展态势好、后劲足、财源丰沛的市(州)有长沙、衡阳、岳阳、常德,而株洲、湘潭虽发展稍弱,但在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下,仍应归人中心城市范畴。中心城市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其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应支持建设一批功能互补、特点鲜明的卫星城,加强其集聚和辐射效应,做优做活大城市群,以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

(2)“弱市(州)+两极县”模式

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弱市(州)而言,一般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相对较弱的市+相对较强的县”模式,如邵阳市与邵东县、娄底市与冷水江市。在这种模式中,地级市的存在已经束缚了县(市)的发展空间,阻碍了一批强县的崛起,县(市)急欲“破茧而出”,应对其实施“省直管县”改革,并采用鼓励财***收入大县(市)抓收入、上台阶的如超收返还、以奖促增等激励***策,以培育一批县域经济增长点。一种是“相对较弱的市+相对较弱的县”,如张家界与桑植县、湘西自治州与古丈县等。在这种模式中,因为“市”与“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实力较弱,双方较易陷入低效竞争和博弈困境中,应对其实施“省直管县”体制,同时辅以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鼓励经济欠发达市、县(市)增收节支保平衡的财******策,在确保当年财***收支平衡和完成消化历年累计赤字任务的前提下,将省财***的体制补助和奖励与地方财***收入增长相挂钩。

(3)“中等市(州)+中等县”模式

对于前两种情况之外的部分市县,是否实施“省直管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应充分发挥下级财***自主管理、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和选择权力,鼓励他们突破路径依赖而获得创新效率。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审慎对待,除对改革市(县)进行正常的业务指导外,还要加强监管,尽量避免省直管县初期发生的管理缺位和无效状态。

三、创新“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使省对市、市对县的两层博弈改成为省直接一对多的博弈,将改变两级财力积累进程和利益均衡结构,进而影响省、市、县财***的理,必须统筹协调、创新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才能形成地方***府自上而下的合力,放大“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正效应”,实现“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软着陆”。

1.应重新定位省、市、县财***职责。省级财***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确定市县财***体制、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的拨付、资金调度及财***结算、工作部署和检查等;市级财***在省县之间仍将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其主要职责应为:业务指导职责、报表汇总职责、发展县(市)域经济职责;“省直管县”后,县(市)在谋求自身发展中将有更大的自,将有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充分利用省财******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激发县乡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应建立省对县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省级财***管理半径激增造成的“管理真空”问题。具体来说,实行省对县财***预算审查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掌握县级财***基本情况,指导县财***管理与改革工作,促进县级财***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的省对县考核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县级财***运行情况和努力程度;建立合理的省对县激励性财***机制,采取超收返还、以奖促增、以奖代补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各地缓解县乡财***困难的内在动力。

3.创新省、市、县财***联席会议制,调节跨层级、跨区域的公共产品供给、宏观经济管理等矛盾,以自主协商的方式实现责任分担、利益共享。

4.建立省财***派出专员制,通过派出专员了解掌握县(市)乡财***情况,准确及时传达上级***策信息,指导县(市)财***管理和改革工作,建立省与县顺畅的信息通道。

5.创新风险预警和应急制,设置应急准备金和应急程序,提高新体制的应变能力和风险化解能力。

省管县改革篇8

***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以下简称“省直管县”)财***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改革。该《意见》为下一步的财***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现行市管县财***体制存在的弊端

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当时省***府的派出机构即地区行***公署,实质上并不是一级***府。1983年,***提出,让这个派出机构与区域内的一座中心城市机构进行合并,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的经济发展,减少条块分割、城乡分割,这就是当年市管县诞生的背景。从实际来看,这项改革在初中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历史适应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有企业脱困情况下,市级***府的市本位倾向日益增强,县域财富向城市日趋集中,很多城市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而在现行财***转移支付和分税制度下,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另一方面,当年相当一部分中心城市并非是由于经济发展自然形成的,而是被强推上去的,其实并不具备条件;有的则是“矬子里拔大个”,其经济实力甚至还不如所管辖的县,这些逐渐成为后来市县长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改革开放之初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的特定条件下,实行的“市领导县”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质上是“重城市轻县域(农村)”的行***管理体制,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抑制了县域的发展。

省管县改革篇9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是指:把省、市、县三者之间的财***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模式,把对县级的管理由现在“省管市——市管县”转变为“省直管县”。我国实施省直管县财***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鼓励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我国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发展概述

1992年,我国浙江省首先开始了对“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浙江的成功改革,江苏、河北、河南、广东、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吉林等省也开始吸取浙江省的成功经验陆续进行“省直管县”的财***体制改革。大部分改革首先对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县进行扩权,然后把地级市的管理权限下达给某些重点县。这些具有先见性的改革对各个省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大带动了全国整体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的1080个县实施“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该体制改革将会由财***单方面的改革转向多方面、全方位的体制改革。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改变市管县体制带来的弊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市管县财***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管县财***体制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多,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市管县的财***体制已经不合适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市管县财***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2.缓解县乡财***困难现象。我国现在实行的财***分税制,使县级的事权与财权不一致,出现较少财***收入需要供养较多行***人员的现象,加大了县乡财***问题,资金调节困难。县乡财***困难要求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急需进行。

3.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提高行***管理效率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是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责权利划分不清。省直管县后,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大大降低行***管理成本,增强了省级调控能力,增强了县***发展的自,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省直管县财***体制进一步改革措施

1.理顺省、市、县三级财***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理顺省与县的关系上,主要应解决省如何带动县更好发展的问题,省要为县级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策,逐步解决体制遗留问题,改善县的发展环境。理顺省市县三级财***关系,主要是进一步明确省市县财***工作职责,合理划分三级财***工作事项,理顺工作关系,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原则,省对市、省对县的体制设计中应协调好市和县的责任分担工作,避免由于行***体制改革的不到位而留一些支出责任给市级***府。实现省管县财***体制与市管县行***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市、县两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省直管县财***改革后,应实行以原地级市为单元的小片区化管理,这样能和现行的行***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区域性***策的特征会更明显。应进一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精简繁杂的专项拨款项目,压缩专项拨款规模,减少专项拨款项目设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能够发挥县级财***的信息优势、加大地方的调控灵活性,便于地方***府集中财力办大事,更能充分发挥财***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能够有重点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完善省直管县财***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立足县(市)实际,对县级财***的收支行为和支出范围进行规范,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监督,不断提高财***管理水平,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1)完善省对县级财***预算的审查制度。从开始加大对县级财***的监管力度,防止县级财***资金公费私用或用在不必要的建设上。全面掌握县级财***使用基本情况,指导和监督县级财***使用和管理工作,帮助县级财***资金科学使用、合理安排。

(2)省对县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合理使用以奖代补、以奖促增、超收返还等激励方法,增强基层***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省应该建立一套针对县级财***运行情况的科学考核体系。落实并细化、完善与省直管县财***改革相关的考核体系,对县级财***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加强对县级财***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建立起县级与省级之间完善的信息网,实现省县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快、效率高、保密性好的目标。加快“金财工程”的建设,提高县级财***管理水平、强化财***管理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王 磊 左 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60-2562.

省管县改革篇10

关键字:科层管理;扁平化;市管县;省管县

一、科层管理理论与扁平化管理理论概述

1.科层管理理论概述。传统层级结构的管理理论,源于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幅度理论”。管理幅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由于受其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指数增加,信息量和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由于受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就必须增加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有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层次多达18层,甚至二十几层。如ibm公司就是一例。

不可否认,这种理论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组织形式,因为它保持了组织的协调和统一。但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因为它的组织结构层次太多,因而信息、指令的传递极其缓慢,而且在传递过程中难免失真和扭曲,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同时,这种结构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差。而目前的现状是:一是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二是外部环境快速变化。intel公司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现代社会,惟一不变的是变化。”管理层次的众多就缺乏对变化的快速感应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减少组织的管理层次就顺理成章了。

2.扁平化管理理论概述。要克服科层结构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扁平化。可以这样说,扁平化管理理论就是对传统科层管理理论的一种否定。其理论体系大致是:(1)强调扩大管理的幅度;(2)企业在分工的同时,更强调系统的观点;(3)强调分权管理,各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各基层组织之间相互***;(4)减少中间层次以使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5)信息化和灵活指挥。通过采用上述措施,使组织达到扁平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由于管理层较少,所以,同传统的组织结构相比,它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组织结构精干高效,管理费用少;便于高层领导和基层人员直接沟通,及时掌握市场和生产经营情况,快速决策;管理幅度较大,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扁平化管理理论在现今社会里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适应了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使组织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内对外策略,适应了超大型企业管理的需求,适应了新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组织如果不能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策略,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不能实行扁平化的管理,公司就会破产,***府将会跨台,文明也将崩溃,从而回复到野蛮状态。

二、科层管理理论与市管县体制的类似性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区域经济的形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管县体制所产生的初始效应日趋式微,并逐渐偏离其改革初期之目标,其弊端和现实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宪法规定:我国行***区划是中央—省—县—乡四级制,而事实上,在省县之间还存在着地级市。从整个体制背景来看,当代中国***府体制可划分为中央、省区、地市、县、乡镇,层次高达五级。如此繁多的层次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机构臃肿庞大,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机构和编制,更重要的是影响国家行***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使得上下级***府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反馈多了道程序,不仅降低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主观干扰的机率大大增加,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结果不仅降低了***府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到上级***府决策及中央***策的贯彻执行,并造成多头领导,人浮于事、相互扯皮的官僚主义现象。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行***组织每多出一个层次,信息的失真失落率就会成倍增加。从科学管理角度而言,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要尽可能减少,以缩短决策层和实施层的行***距离,便于上下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市管县体制的设计,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省县之间权力被层层截留,信息沟通受到阻滞,这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和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更是不合时宜。在一定程度上,市管县体制与企业的科层管理理论具有类似的特点。

三、扁平化组织理论对我国省管县财***体制改革的启示

财***体制改革需要从外部寻找参照模式。突破现行体制的改革,需要从现行体制外部寻找一种有借鉴或仿效价值的参照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外,寻找到了一种改革的参照模式,即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体制的改革同样需要外部的参照模式。企业与***府尽管是两种不同的组织,但它们之间存在相通之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中某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改造后为***府所借鉴或效仿。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适度参照企业模式改革传统财***体制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宏观组织结构,在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应建立以“地方为主”(localness)的扁平化模式。根据管理学原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就快,决策层能够尽快地对信息加以处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由于信息传递层次少,信息失落失真的可能性较小,这样也有利于保证国家***令的统一,减少“肠梗阻”,避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随着层级的减少,权力下移,基层权力相应增大,这样基层就可以根据情势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同时,扁平化结构还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少层级-大幅度结构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施的管理模式。根据目前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步统计,地方层次多为二、三级,约占67%,超过三级的只有21个国家,占11% (见表1)。如印度,实行邦-县-区三级制;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近,也实行州-市二级制与州-县-镇三级共存制;日本是一个有1亿多人口的大国,也只有都、道、府、县与市、町、村二级制。在我国历史上,秦至民国末2100多年中,290年为二级制,占13.6%;610年为虚三级制,占28.7%;600年为实三级制,占28.2%;276年为三、四级并存制,占13.0%;350年为多级制,占16.5%。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现实,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来看,宏观组织借鉴企业微观组织领域所适用的扁平化理论,这种做法不仅可行而且将会是有效的。省管县财***体制改革正是扁平化理论的具体运用,来自省级的财***指令不必经过地市一级,而直接下达到县(市),从而减少管理层次,增加信息指令的传递速度和信息保真。

表1  各国行***层级数统计

 

层次 无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及以上

数量 10 32 60 68 21

说明:由于***区的复杂性,同时限于资料缺乏,有些国家的层次可能有些出入,但作为统计结果,基本上可以看出总体状况。参见刘君德:《中外行***区划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参考文献:

[1]黄志明.我国地方行***区划体制的弊端与改革初探[j].中国行***管理,1999,(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省管县改革10篇

学习

重庆高考题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重庆高考题10篇,内容包括重庆市高考命题大题,重庆2023年物理高考题难吗。高考时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

学习

会计师职称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师职称论文,内容包括会计师职称论文,会计师职称论文怎么发表。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

学习

父亲节的祝福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节的祝福10篇,内容包括父亲节的祝福语10篇,父亲节的祝福语十句。20xx年的父亲节是:父亲节祝福词【1】1、秋天给人深深的思索,父亲就像秋天般凝香,留给我们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处世的信条,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祝父

学习

一个人过10篇

阅读(28)

我在想,撑起一把什么***案什么颜色的伞,能够让人远远一看,便明白我对于某一场雨的心情。记得跟很几个人分享过我关于雨关于伞的观点。有人说没伞的孩子就得学会奔跑,有人说有伞的人就得学会走路。我呢?有伞没伞,什么心情,全然不定。“雨天,带伞

学习

服装店店长工作计划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店店长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服装店店长月工作计划步骤,服装店店长工作计划怎么写。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1、认真贯彻公司的经营方针,同时将公司的经营策略正确并及时的传达给每个员工,起好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2、做好员工的思

学习

事业单位个人小结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事业单位个人小结模板,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个人小结怎么写,事业单位个人总结范文大全。二、业务上,认真学习业务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工作日变日新,时时需要学习,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

学习

逝去的爱情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逝去的爱情10篇,内容包括致逝去的爱情歌曲,纪念逝去的爱情文案简短。忽然,很想醉,原来是因为早已疲惫。忽然,很想颓废,原来是因为再没什么能让我不心碎。

学习

学校教科室总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教科室总结10篇,内容包括初中学校教科室总结,学校教科室工作汇报。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

学习

爸我回来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爸我回来了10篇,内容包括爸我回来了康康,爸我回来了的故事。今天看到关于父爱的作文也会有所感触因为主人公的爸爸和您一样小的时候我们走在大街上好多人也同样说我们长得很像,性格很像,您也常常把我当男孩子一样看待,还记得吗

学习

转学证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转学证10篇,内容包括转学证怎么填,转学证什么时间办最好。特此保证!学生本人(签字)当事人(签字)年月日就读学校核实(签字盖章)年月日注:此保证书一式三份,接收学校、县教育局各存档一份、学生(当事人)留存一份备查。今后如有

学习

初一数学教学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初一数学教学论文,内容包括初一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数学教学论文七年级。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

学习

工作报告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报告总结,内容包括工作报告总结经典语句,工作报告总结万能模板。1、工作任务方面来到公司之后,尤其是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最当务之急的莫过于尽快的熟悉公司的产品以及各种业务。可能由于在上家公司养成的坏毛病,我一直处于

学习

庐山游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庐山游10篇,内容包括庐山游记100个字,庐山游散文100篇。游了三宝树、乌龙潭,还不算是庐山的游客,古人说:“不游三叠泉,不算庐山客。”走着走着,我听到了远处的瀑布声,高兴地叫道:“耶,到三叠泉喽!”更是脚下生风的向三叠跑去。庐山因

学习

最经典的话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最经典的话10篇,内容包括最经典的120句话,十篇经典好文。3、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4、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吃鱼,我吃肉,看着别人啃骨头。5、我是白领:今天领了薪水,交了房租水电,买了油米泡面,摸了口袋,感叹一声,这个

学习

经济改革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改革论文,内容包括中国经济改革论文参考文献,经济改革的论文。中国经济改革浅析因为中国***的***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期其经济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担当着中国经济的实证性理论模态探究。在21

学习

上半年改革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上半年改革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改革工作总结,2017年改革工作总结。二是宣传造势。我们在调查摸底的过程中,始终把推动企业股改上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企业股改上市的意义及相关***策、规定,走到哪宣传到哪;并把“企业改

学习

国企改革方向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国企改革方向10篇,内容包括国企改革心得分享,国资国企改革方向。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国企产权改革,因此在国有企业重建立产权清晰、权

学习

文字改革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文字改革10篇,内容包括文字改革的最佳方向,文字改革经历了几次。接着,北京***书馆副馆长胡沙也来我家,要我主持馆长这一职务。我认为国家***书馆应当由有名望的博学之士来任职,我不具备这一条件,因而未表同意。这时,***也来找我,

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发言稿。2、自主学习学生个人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提纲”自学,考虑好自

学习

智能化改革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化改革10篇,内容包括智能化转型心得体会,二级智能化改革后变什么。我国农村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种田的基础较差。农业“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十分直观、浅显和比较准确的意见,指导农民按照

学习

教学改革项目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改革项目10篇,内容包括教学改革的项目及措施,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的新闻标题。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是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

学习

多媒体教学改革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多媒体教学改革10篇,内容包括新课改下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创新思路。1.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车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