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湖篇1
第十位:印尼最深的湖泊,马塔诺湖
马塔诺湖,其地理位置在印尼的南苏拉威西省,是苏拉威西岛上的一个构造湖。作为印尼最深的湖泊,马塔诺湖也是东南亚第一深湖,是南苏拉威西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淡水湖来源。
马塔诺湖在印尼语中称为Danau Matana,其面积有164.0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82米,湖泊深度达到595米(约1936英尺),平均深度60米,蓄水量达到9.8立方千米。
第九位:美国最深的湖泊,俄勒冈州火山口湖
位于美国西北部喀斯喀特山脉南段的火山口湖(Crater Lake),是美国最深的湖泊,其深度达到608米,同时是仅次于加拿大大奴湖的北美大陆第二深湖,是世界自然奇观之一。
火山口湖长9.5公里,宽8—9.5公里,湖面海拔约1883米,轮廓近似圆形。火山口湖的湖水非常清澈,总是呈深蓝色,水温常年保持在13℃以下,已知的湖泊冰冻也只发生过一次。
第八位:北美最深的湖泊,加拿大大奴湖
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又称大斯雷夫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的马更些地区南部,近艾伯塔省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长480千米,宽则在48—225千米之间。
大奴湖是加拿大第二大湖,面积达到2.86万平方千米;同时它也是北美最深的湖泊,最大湖泊深度达到614米。“大奴湖”之名,据说是因曾居住在该湖岸边的印第安部落而得名,这些印第安部落被印第安人中的克里人赶到了北部地区,并被克里人称为“奴隶”。
第七位:上帝遗落的明珠,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是一个内陆咸水湖,其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58千米,湖面海拔1609米。湖平均深度279米,最大深度达到702米。总面积达到6332平方千米。
伊塞克湖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面积、水量最大的湖泊,分别占全国的91%和97%。同时,伊塞克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内陆湖之一,湖盆地四面环山,北部是昆格山,最高峰海拔4770米,南面泰尔斯凯山、最高峰海拔5216米,高山区冰川面积约650.4平方千米。
第六位:非洲第三大湖泊,马拉维湖
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地处马拉维,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之间的马拉维湖,旧称尼亚萨湖,是非洲第三大湖泊,面积达到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长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处达706米,湖面海拔472米。
最深的湖篇2
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大家都知道是里海,那么世界上最深的湖又是哪个?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世界十大最深湖之北美最深的湖泊,加拿大的大奴湖。
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又称大斯雷夫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的马更些地区南部,近艾伯塔省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长480千米,宽则在48—225千米之间。
大奴湖是加拿大第二大湖,面积达到2。86万平方千米;同时它也是北美最深的湖泊,最大湖泊深度达到614米。“大奴湖”之名,据说是因曾居住在该湖岸边的印第安部落而得名,这些印第安部落被印第安人中的克里人赶到了北部地区,并被克里人称为“奴隶”。
大奴湖岸线曲折,形状不规则,多大湖湾分布,湖面海拔156米,湖水深而清澈,蓄水量多达2。088万亿立方米。湖中多岛屿。有数条河流注入,最长部分达112千米。上承奴河,下注马更些河。湖水经马更些河导出,最后注入北冰洋。
大奴湖中多岛屿。渔业发达,产白鱼、湖鳟等。湖区有铅、锌、金等矿藏,南岸派恩波因特为铅、锌矿开采中心,东北岸耶洛奈夫为金矿开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区首府,南岸有马更些公路。
大奴湖地区温度极低,一年中长达八个月时间内,湖水会部分结冰,冬天冰面更是厚度惊人,甚至卡车都能在上面行驶。许多到过这里的游客则认为湖中存在“湖怪”,一些人说曾经看到一个像大驼峰一样的生物在水中游动,据说这个动物有着像鳄鱼一样的体型。
最深的湖篇3
贝加尔湖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深的大湖,而且还拥有独特、迷人的多种动物。这个充满着魅力的神秘湖泊,早已名扬全球,而且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和众多的游客来此考察、观光游览。美国湖泊专家考察队,还有非专业的自愿者先后于1989年、1990年,联合俄罗斯科学家,两次合作对贝加尔进行综合考察,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一、究竟有多老、多深
贝加尔湖西距伊尔库茨克60千米,四周崇山峻岭,面积3.1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八大湖。湖面海拔456米,形状狭长如弯月,南北长636千米,平均宽度为48千米;平均深730米,最深达1830米(实际湖盆深度应为4800米~6400米,不过所有最深部分都充满淤泥,因而不计算在内),为世界湖泊最深记录。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支流最多的湖泊,它接纳了大小554条河溪,大河有安加拉河和色楞格河。同时也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湖,储水约为2.36万立方千米,占地球液态淡水的22%,比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万平方千米)储水量大一倍,比北美五大湖的储水总量还多,堪称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库。贝加尔湖水量动态变化平衡,平均每年收入和支出量相等,都是70立方千米。假如贝加尔湖是空的,全球所有大小河溪的水都向它流进来,大约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灌满。世界一些著名的大湖几乎都是在逐年减少水量,可它却在逐年增加,面积也在缓慢而持续地扩大。如果有一天554条注入的大小河溪全部干涸,它也能保持安加拉河流淌400年。
安加拉河河床陡降,落差很大,多瀑布险滩,河水汹涌澎湃,但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几座大型水电站。贝加尔湖的水透明度很好,晴天可以看到10米~15米深处的生物活动,如果将白色圆盘放入水下40米~42米的深度,仍然清晰可辨。
贝加尔湖已存在2.5万年,在两万多年前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活动,形成一条狭长深陷的弯月形谷盆,两侧陡峻的断崖悬岩高达1000米~2000米,谷盆积水成了湖泊,贝加尔湖就这样诞生了。贝加尔湖形成时,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是一个温暖、茂盛的大草原。贝加尔湖和世界上第二深湖非洲的坦噶尼喀湖都属于典型的裂谷型湖泊。湖中有地垒形成的奥尔杭岛,面积722.4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马耳他共和国的面积贝加尔湖地区地壳极不稳定,1861年附近区域曾发生过地震。
二、湖中奇特的动物
被誉为“珍奇海洋博物馆”的贝加尔湖,独有的动植物种类最多,在2600多个物种中,有3/4的物种,以及11个科和亚科及96个属的物种是该湖独有的。如贝加尔海豹、鲨鱼、海螺等,湖底还生长着海绵丛林,有一种龙虾就躲在丛林中。贝加尔海豹个头小,雌雄性都是大约120厘米长,体色为暗银灰色。贝加尔海豹与其北极的亲属一样,雌性也在冬天产仔,喂***于冰上雪穴之中。海豹在贝加尔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件最令人不解的事情,查阅地史资料,贝加尔湖所在的中西伯利亚高原,5亿多年内不曾被海水淹没过。经分析,贝加尔湖纯属淡水,美国科学家马克·彻林顿归纳了学者们的见解,提出了“外来”说,即贝加尔湖的海洋动物是从海而入,并称贝加尔湖为“西伯利亚的神海”。生物学家推测,贝加尔湖海豹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北冰洋,当它们进入叶尼塞河,逆流游泳2400千米,学会了吃完全不同的食物,生存于一个异常的环境里,因而从目前地理学角度上来看,只有这一出口到达海洋。
三、气候学奇观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月~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一年之中,尽管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但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促进了它们的发育生长。据水下自动测温计测定,冬季贝加尔湖的底部水温至少有-4.4℃,比湖的表面水温高。贝加尔湖可调节湖滨的大陆性气候。
四、“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贝加尔湖沿岸生长着松、云杉、白桦和白杨等组成的密林,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云母等矿产资源,湖中盛产多种鱼类,是俄罗斯重要渔场之一。但近些年来沿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南岸工厂尘烟的撒落,湖水受到污染。不过俄罗斯***府已经提出了一项保护贝加尔湖的法令,其中包括纸浆厂必须改造,到1993年已全部实现了无害于环境的
生产活动。因贝加尔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俄罗斯专门在这里建立了“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科学家们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自然科学、生态学的研究,贝加尔湖是研究进化过程的一个大自然实验室。
最深的湖篇4
1、天山天池,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际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佳旅游去处,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
2、喀纳斯湖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喀纳斯湖位于******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湖泊最深处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内陆淡水湖。
3、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族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
(来源:文章屋网 )
最深的湖篇5
基洛托阿火山湖,位于厄瓜多尔境内、安第斯山脉上。基洛托阿火山于1280年最后一次喷发,此次喷发的蒸汽岩浆说明在当时火山湖已经形成。这个火山坑约3千米宽,湖水约250米深。湖水因含有溶解的酸性矿物质而呈绿色。
皮纳***博火山湖,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皮纳***博火山于1991年最后一次喷发,喷出了约100亿吨岩浆和2000万吨二氧化硫。数月后,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山坑,在季风雨的灌注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湖泊。现在湖水最深处达800米,是菲律宾最深的湖。
卡特迈火山湖,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阿留申山脉,因附近的诺瓦鲁普塔火山1912年的一次爆发而形成。这次火山爆发所喷发的岩浆、火山碎屑等物质组成了卡特迈湖盆。此次火山爆发之后,湖盆迅速被水填充。在湖的周边可以看到一些小型冰川,大部分湖水应该来自冰川融水。
青岛火山口,这不是中国的青岛,而是位于日本伊豆群岛南部的一个火山口,长3.5千米,最宽处2.5千米,内有200来人居住,像一个与世隔绝的海上孤村。陡峭的山崖上开辟出了蜿蜒的山路。它目前不是一个湖,但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火山湖未形成前的样貌。
克里穆***火山口的三色火山湖,这三个小湖排列在一起,分别被称为“老年湖”、“青年湖”和“灵异湖”。老年湖位于最右侧,通常呈蓝色;青年湖和灵异湖位于左侧,分别呈绿色或红色。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三个湖的水体颜色会发生变化。据当地官员解释,三色湖幻变的颜色源自火山气体的活动,气体携带着不同的矿物质进入湖中,使其颜色不同或发生改变。
最深的湖篇6
关键词:深水航道 经济航道 航标 船舶分道航行
航道概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受江西五河(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河)来水及长江水倒灌的影响,水位幅度一般年份为10米左右,最大高达18 米。汛期(6月至10月)水面辽阔,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最窄处2.8公里,湖岸线总长1200公里,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枯水期(12月至次年3月)洲滩,水流归槽,水道蜿蜒曲折。具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湖口至褚溪河口)为湖区下游航段,下游端连接长江,上游端连接鄱阳湖东、西支航道(东支航道连接信江、饶河;西支航道连接赣江、修河),它是江西省水运北大门,同时,也是江西省水上省际运输唯一通道。
该航段曾于1992年、2002年分别进行了四级、三级航道整治,目前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2010年6月江西省又启动了该航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并将于今年底竣工。
1997年前,鄱阳湖区航行船舶满载吃水一般不超过3.0米,其经济航道能满足需要;1997年后,长江中、下游大量大吨位的采运砂船舶涌入鄱阳湖进行采运砂作业,经过该航段的船舶日均量达500余艘次,最高时达1000余艘次,单船载重吨位一般为5000余吨、最小仅达百吨级、最大达10000余吨,年通过货运量达1亿吨。鄱阳湖已成为内河运输最为繁忙航段,也是水上采砂、水上运砂中转过驳作业的主要水域之一。其经济航道不能满足需要,深水航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深水航道
深水航道即枯水航道,是常年保障安全畅通的航道。鄱阳湖(湖口至褚溪河口)深水航道湾曲,里程为63公里,比经济航道长8公里;全年最小航宽在80米至200米以上,最小航深在3.0米以上。
2、经济航道
经济航道是水位上涨后,在边滩上形成的季节性通航航道。鄱阳湖(湖口至褚溪河口)枯水期的边滩高程为11.0至12.0米(吴松),多为泥沙质;据星子水文站记载,每年15.0米以上水位持续时间可达4个半月(6月到10月中旬)。边滩水深达3.0米。因此,一般会在6月至10月期间,形成顺直、宽阔、水深在3.0米以上的经济航道。经济航道形成时间视水位情况而定。
航道维护和航标配布概况
1、航道维护类别:一类航道维护
2、航标配布类别:一类航标配布
3、航标配布演变
由于鄱阳湖枯水期航道湾曲、处于湖泊中心线或左或右、湖泊水位变幅大以及枯水岸边地质差等原因,设置岸标难度大,一直以来,该航段上的助航标志以大型浮标为主,灯塔为辅;浮标标示航道凹边一侧航道界线,灯塔供船舶定位、指明航行方向或确定航线。
1985年前,以HF3.0—S1、HF4.0—S1、HF1.8—D1和HF2.4—D1型四种浮标为深水航道侧面标志,形状为锥形、白日左白右红、夜间左绿右红、灯质单闪周期4S。标示深水航道凹边一侧航道界线。为发挥岸标作用可靠、受自然界影响所导致失常的因素远较浮标为少的优点,克服困难重重,在鄱阳湖东、西支航道与该航段交汇处,设置褚溪河口灯塔,为示位标,灯质为莫尔斯信号“H”闪光周期8S;在距湖口上游17、28、34公里分别设置姑塘、屏峰、寡妇矶三座灯塔,为深水航道侧面岸标(其中:姑塘灯塔为左侧岸标,白色绿光双闪周期6S;屏峰、寡妇矶灯塔为右侧岸标,红色红光双闪周期6S。均为深水航道助航标志。
1985年,考虑到鄱阳湖区航行船舶满载吃水一般不超过3.0米,其经济航道能满足船舶航行需要,标示深水航道意义及作用不大,为此,当水位稳定在15.0米以上时,将深水航道航标调整为经济航道航标,从而使整个航程缩短8公里,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但一年两次大幅度调整标位,工作量大,加之湖区渔网很多,深水航道航标与经济航道航标转换工作就难免同渔民发生冲突,设标工作阻力大。为巩固及时开放经济航道的成果,坚持为水运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在该航段经济航道航线的老爷庙、火焰山、长岭三处兴建了三座灯塔。这样,洪水期新建三座灯塔与已建的上游褚溪河口灯塔、下游姑糖灯塔形成了经济航道航线,再在各灯塔间设置少量的浮标即形成褚溪河口—湖口完整的经济航道航标配布方案。
1986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内河助航标志》(GB5863-86)、《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GB5863-86),侧面浮标实行了左锥右罐等。此外,还逐步淘汰了HF3.0—S1、HF1.8—D1型较小的浮标。
1997年后,鄱阳湖区航行船舶发生大变化,大型船舶增多,载重吨位相差悬殊。经济航道已不能满足航行船舶的需求,标示深水航道意义和作用突显。为此,我们改变1985年以来的作法,停止使用1985年建造的长岭、火焰山、老爷庙三座经济航道的灯塔,随着水位上涨,适度移动经济航道浮标扩大航宽,为大型航行船舶标示深水航道。
2011年,为了充分利用水位上涨的有利因素,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值,提高船舶装载量,提高运输效率。我们制定了《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九江分局推进航道管养“六化”建设工作方案》、《航道维护水深计划编制规定》、《航道维护水深计划月度化工作流程***》,开展了航道维护水深计划细化及实施工作,根据航道维护水深月度计划,确定航标设置的坐标,用坐标值指导、检查和考核航标配布工作。提高了航标标位准确性。
分道航行的航标配布设想
1、分道航行的涵意
在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在15m时,吃水在2.5m以上的船舶走深水航道;吃水在2.5m以下(不含2.5m)的船舶走经济航道。
2、分道航行目的及作用
充分利用水位上涨的有利因素,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值,增加装载,提高运输效率。
充分发挥经济航道作用,缩短中小型船舶航行里程及时间,提高运输效率要求。
优化船舶航行环境与秩序,提高船舶运输安全性。
3、构建高效的航道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3G网络和移动终端构建航道信息用户共享平台,研究制定了《航道信息定期规定》、《航道信息采集、处理、流程***》等制度。以网络技术为载体,通过互联网定期航道水位信息、航道维护水深月度计划、航道维护水深实测数据、航标配布等信息,帮助船舶选择适宜航道,同时,也为船舶合理配载提供依据等。
4、分道航行的航标配布
4.1 深水航道航标配布
制定深水航道维护水深月度计划,确定航标设置的坐标。航道维护水深计划增加时,当月底前调整;航道维护水深计划减小时,当月七号前调整。
以HF4.0—S1型浮标为深水航道侧面标志,形状为左锥右罐、白日左白右红、夜间左绿右红、灯质单闪周期4S。标示深水航道凹边一侧航道界线。
4.2 经济航道航标配布方案
以姑糖、长岭、火焰山、老爷庙、褚溪河口灯塔为示位标,再在各灯塔间设置少量的HF2.4—D1型专用浮标。
4.3深水航道与经济航道的航标区别措施
最深的湖篇7
第一次看到樱花谷的广告语觉得很纳闷:最好不相见。这原本是电影《非诚勿扰2》的主题歌歌名,对于一个房地产楼盘来说,敞开双臂欢迎购房者才对,这句广告语多少显得有些拒绝的意思。但是这样的广告语多少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为什么不要相见?
当离开樱花谷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意。确实,对于樱花谷来说,“最好不相见”这一句广告词确实非常贴切。因为来到这里以后你将会深深的被樱花谷所吸引,成为你心中不可割舍的羁绊。
依山傍水 得天独厚
抚仙湖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波涛翻动时,白浪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又似串串银链滚动;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
樱花谷位于抚仙湖畔离湖最近,湖面视野最开阔的地段,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坐落于湖畔山势之中,于半山腰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在这里,北纬24°东经102°、海拔1722米、湿度60%、负氧离子高达3000单位/立方厘米、常年温度在18~22℃之间。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让樱花谷成为了度假休闲的最好选择。
你与世界之间只有三十分钟
樱花谷的地理位置虽然距离市区较远,但是完备的交通路线将这一仅存的劣势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出则繁华,入则宁静,恰到好处的保持了与城市的距离。
樱花谷位临澄华公路七公里处,在不久的未来,昆明绕城高速路全线开通后,将与抚仙湖板块进行无缝对接。呈澄高速路快捷通道,仅需10分钟即可到达呈贡新城。轻轨一号线延长线到达,成昆客运高铁,昆渝客运高铁的开通,将三小时到达成都、重庆成为现实。昆明新机场,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抚仙湖畔。
赏花观湖 自在怡然
虽然目前抚仙湖附近已经聚集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产项目,但是樱花谷依然显得非常特别。
樱花谷顾名思义,有40000株樱花,包括滇樱、冬樱、垂枝樱。这无疑为抚仙湖增添了一份新的景色。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徜徉花海之中,俯瞰湖光山色,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樱花谷是抚仙湖板块内离湖最近,湖面视野最宽的旅游地产项目。1.4公里临湖沙滩位于清澈的抚仙湖水质最佳之地。南边毗邻全球顶级的太阳山高尔夫球场,北边有古香古色的矣旧古镇,水下神秘的抚仙湖古建筑群,勾勒出一幅从未有过的抚仙湖完美度假生活的画面。
最深的湖篇8
喀纳斯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西部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是著名的“变色湖”,湖面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喀纳斯湖有三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这是强劲的山谷大风吹着落入湖中的枯木逆水上漂,在湖中堆聚而成的;二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奇景――云海佛光;三是近年来盛传的喀纳斯“湖怪”,据说曾有庞然大物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吃了。
其实,在我国有“湖怪”传说的不止喀纳斯湖一个,长白山的天池,神农架的长潭,青藏高原的青海湖,申扎县的文部湖也都曾出现过“湖怪”。那么,喀纳斯湖中的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袁国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喀纳斯湖怪”,多次进入喀纳斯进行环境生态考察,探究“喀纳斯湖怪”的秘密。1985年7月23日,他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出现在喀纳斯湖中的“怪物”,发现最宽有一米多的鱼头浮现在水面,巨大的圆形鱼眼十分清晰,大嘴呼吸时形成的水波一圈圈向外扩张放大。鱼体呈红褐色,鱼尾都没人深水中,露出一点脊背。它们移动缓慢,清晰可见。他不仅拍了照,还录了像,并向新华社发了消息:“估计6-9米长的鱼约有10-20条,3-6米的鱼约有30-40条,最大的一条鱼在10米以上,重量2-3吨”。
大红鱼
袁国映认为,根据他目击到的形态和特征判断,这些巨大鱼只能是哲罗鲑。因为喀纳斯湖中已知的其他七种鱼类都长不到l米以上。而早在50年代,就有人曾在该湖捕到过重达50千克的哲罗鲑。这种鱼头部平扁,且有许多黑圆斑,鱼体背部呈深褐色,老了则褐色发红。成年鱼在繁殖季节体色也均发红,故被当地人叫做“大红鱼”。
袁国映认为,喀纳斯湖中最大的大红鱼估计身长15米以上,远远超出了鱼类专家公认的最大长度,所以称它们为“湖怪”也未尝不可。到目前为止,人们曾在内陆淡水中捕到过9米长的鲟鱼;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捕到过2.1米长的哲罗鲑。这样看来。喀纳斯湖中的巨型大红鱼可称为“世界淡水鱼之王”了。中国科学院的刘东生院士为此语重心长地指出:“这种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希望喀纳斯湖的巨型大红鱼,不要像野生普氏野马和***虎一样在自然界令人遗憾地消失!”
尼斯湖水怪
说到“湖怪”,在咱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最耳熟能详的,自然是“尼斯湖水怪”了。最初的目击者是爱尔兰神职人员圣哥伦布,他到苏格兰旅游时目睹尼斯湖有怪物袭击游客,情急之下大喝了一声,怪物马上掉头潜落水底。从此,“尼斯湖水怪”一传就传了1400多年。1933年,尼斯湖旁兴建公路,目击“水怪”的报告也随之显著上升,仅2000年就有12宗之多。有人甚至发表了哄动一时的照片为证,但结果却被证实是伪造的。
尼斯湖水深213米,连一幢四十二层高的大楼也可隐藏,自然可以成为庞然大物的藏身之地。不过,多年来科学家屡次使用声纳探测器大面积地测探尼斯湖,都没有发现“水怪”存在的任何证据。2003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动用了最先进的探测仪器。在一个八人后勤小组协助下,英国人莱德・史葛在尼斯湖中总共潜行了26英里,最后仍然无功而返,没有发现任何怪兽的踪迹。
地震与巨鳗
不久前,在尼斯湖的浅水处,发现了一具一亿五千万年前的蛇颈龙的骨架。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科学家称,这是尼斯湖首次出土此类骸骨。它证实这种蛇颈龙曾在该区栖息过,但这也不足以证明现今仍有这种恐龙在尼斯湖中生存。
尼斯湖究竟有没有“水怪”,这个争论还会持续下去。支持者一口咬定1987年的“深探行动”中。探测仪器曾经显示了深水处有大型物体在移动;而怀疑者则表示,那么大个儿的动物栖居湖底,没理由一丁点物证也找不到。
最近,有地质学家指出,尼斯湖根本没有“水怪”。所谓由“水怪”在湖面造成的“水花四溅”和“水流乱湍”,其实是由地震造成的。因为形状狭长,平均宽度只有1.6公里的尼斯湖正好位于一个地质断层之上,只要有轻微的地震,就会在湖面造成诸如水流乱湍和产生大水泡等效果。
而英科学家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则认为。“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条8~9米长,100多岁高龄,丧失了繁殖能力的巨鳗。通常,鳗鱼长到10岁左右就要游到佛罗里达沿岸海域繁衍后代,然后死亡。但南于某个因素对某种鳗鱼产生了影响,致使其丧失了繁衍能力,于是它们便不再前往大西洋,而留在尼斯湖继续生长,逐渐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庞大体积。他们相信,与关于尼斯湖水怪的其他说法相比,这是唯一有科学依据的解释。
地球上不可能存在“湖怪”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峰教授指出,按传闻中的描述,“湖怪”或“水怪”应该是指生活在湖泊地区不为人类所知的大型哺***动物。事实上,很多河流和湖泊中确实生活着一些哺***动物,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长江的白鳍豚、江豚和俄罗斯贝加尔湖的环斑海豹等。但是,相对陆地而言,淡水水系中的大型哺***动物种类是非常少的。
峰教授说,原本生活在海洋或陆地的哺***动物进入湖泊,逐渐适应环境,并作为新物种繁衍至今,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的喀纳斯湖和长白山天池的面积相对较小,且形成时间较短,根本不具备“湖怪”生存繁衍的客观条件。传说中的“湖怪”若隐若现行踪不定,因此它们在数量上应该极为稀少。按照生物学常识,在相对***的环境中没有形成种群的动物是绝对不可能繁衍的。
这位曾经去过世界上很多湖泊进行实地考察的水生生物专家风趣地说,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也曾有过“湖怪”传闻,但参加联合考察的中俄科学家对此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当见惯了各种鱼类的贝加尔湖土著渔民,平生第一次在湖中见到环斑海豹时,会很自然地惊呼:“啊!上帝。我真的看到了可怕的怪物!”
“湖怪”为何越来越多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为何“湖怪”传闻越来越多?说白了,是科学、好奇心与商业利益三种因素在起作用。当科学压倒了商业利益,“湖怪”传闻就会下降;当商业利益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占据了上风,“湖怪”传闻就会飙升。此消彼长反反复复。
改革开放前,很少听说有什么“湖怪”,即使有,也会被人斥之为荒诞不经。后来,国门开了,人们开始听说“尼斯湖水怪”之类令人好奇的玩意儿。于是便想,咱们中国地大物博物种丰富,还有不少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难道那里就不会有咱们自己的“湖怪”?对于普通人来说,“湖怪”只是一个科学的未解之谜,但在有些人眼里,形形的“湖怪”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利益。
最深的湖篇9
关键词:淮河 治理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上)
“大雨大灾,小南小灾,无雨旱灾”——淮河灾害频繁导致今天整个流域的贫穷落后。而在历史上,淮河流域自是富庶之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从历史上的一条利河、好河到今天的害河,灾河,淮河还能够根治吗?
淮河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从去年的洪水之后,而对于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来说,1991年大洪水的记忆还十分清晰。***以来的50多年里,治淮投入累积已达1000亿元左右;最近听说要在8年前完成“19+3” 工程(19+3是指1991年淮河大水国家确定的四项淮河治理工程.再加上2003年淮河洪水后国家增加的3项内容),为此还要继续投入数百亿元。当这些投入完成之后,淮河的治理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子?根据以往的经验,其结果恐怕要打个问号。我已经听到一些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这样说到:即使在2008年前完成了“19+3”工程,仍然不能根治淮河。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淮河还能不能治本?如何才能治本?
淮河治本与一般治淮的区别
什么是淮河治本问题?从字意上说就是要恢复黄河夺淮入海河道以前的淮河干流所具有的河流规律。黄河在12世纪20年代决口改道后,打乱了淮干以北的一些支流水系规律,其中主要是泗水流域;以后它又在12世纪90年代夺取了淮干入海通道。因此,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使淮北广大平原地区洪涝灾害频繁。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宋、金战争时期当然谈不上根治,就是在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的最盛时期也谈不上。他们只能用小修小补的办法,利用各种水系已经形成的状态,在不打乱南北运河运输大动脉的情况下改善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所说的根治淮河,是指恢复淮河干流原有的河道规律,使其发挥最大的泄洪能力。现在淮河流域的状况是在黄河在淮后800年间自身不断泛滥和受到黄河多次决口的淹没及淤积所形成的,所以现在的淮河已经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恢复黄河夺淮以前的自然状况,但是恢复淮河的河道规律却是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一般治淮的方针呢?所谓一般治淮方针,就是不研究淮河流域的河道规律,只是就防洪讲防洪,按照现在的淮河干支流泄洪过水能力,去疏浚河道,加高大堤以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也不要求改变与淮河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水利工程的相互关系。这种治淮方案虽然也能对防洪和排涝有所改善,但还不能算是治本。因为不研究、不了解淮干和一些重要支流的河道规律,则其泄洪能力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就是只增加干流的过水断面,而不能恢复淮河河道的泄洪流速和降低于交流的水位,缩短洪峰的传播时间,也不能恢复淮河河道自身的冲刷能力和不断的自我改善能力。50年来的治淮以及新近的“19+3”工程,仍然停留在一般治淮的水平上,与治本所要求的恢复谁干的河道规律,大相径庭。
一般治淮方案的矛盾
这种一般治淮方针的不断延续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难以摆平和解决。这里概述其中几个最重要的矛盾关系。
首先是防洪和除涝矛盾。按照淮委的说法是,目前淮河的洪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也就是说近几十年来大堤没有破,但涝灾的问题日显突出。1991年和2003年淮河大水所造成的损失有70%至80%是涝灾造成的。实际上,在没有恢复淮干原有河道规律的前提下,洪水越大,要想大堤不破就得加高培厚大堤,这样内涝就越加严重。目前淮河流域最大的灾害是平原受涝问题,而造成平原涝灾的洪水主要来自占该流域面积2/3的平原降雨所形成的径流。在淮干中游普遍淤高的情况下,这种内水无法得到有效的排泄。
第二是上下游的矛盾。在这个方面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洪泽湖蓄水发展灌溉和中游防洪除涝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洪泽湖水位由13米左右上升到16米以上可多蓄水70多亿万,这对于发展苏北的灌溉有一定好处,但这对于该湖以上的中游皖北地区却是灾难性的。最近临淮岗拦洪工程实现截流,这是“19+3”中的骨干工程。它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据说这项工程可使淮河的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而实质上,它是以扩大淹没来进行防洪,即要在正阳关以上再造一个洪泽湖。这就把上下游的矛盾关系扩大到了皖北和豫东。
第三,兴利与除害的矛盾。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南水北调与里下河地区的防洪治涝的问题。目前东线调水要经过洪泽湖调蓄,这就产生了几个问题。其一,从三江营提水经过运河后,还要再提水才能进入洪泽湖,而从洪泽湖出水后,到淮安一带水面只有几米,一进一出,水头损失不小,浪费了提水电力。其二,为运用洪泽湖调蓄.其水位还要抬高,目前有消息说要从13米抬至13.5米,这不仅使皖北的防洪除涝更加困难,而且加重了里下河地区的防汛压力。
第四,远景与近期的矛盾。由于一般治淮方案不敢设想恢复淮河干流的河道规律,因此,它的各种措施即使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某些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加剧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即按下葫芦起了瓢,从而使各种矛盾长期不断累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必然结果。上述三种重要的矛盾关系已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50多年来治淮投资近千亿元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再投数百亿元,也仍然不能解央根本问题。
那么上述诸多矛盾之中,什么是主要矛盾呢?答案是洪泽湖被淤高之后,等于在原来处于海平面以下的中下游河道交接处筑起了一道十几米高的拦河大坝,现在要在这个临时基准面以上去泄洪和分洪。这就是淮河灾害频繁的病根所在。
治本方案的指导思想
所谓根治淮河,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淮河特性和河流规律,也就是说要使淮干和重要支流能够具备泄洪和排涝条件。
由于淮河原入海河段被黄河淤高以后,广大的淮河流域包括干流和重要支流在内的水流流速变缓,失去了河流自身的冲刷能力和冲淤平衡关系,因而在过去800多年中,淮干和其重要支流的河床断面已经变成平原的排涝渠道,看不出有自然河流的运动规律,甚至由于多年的淤积,连原来的河道轮廓也无法辨认了。例如,现在淮河干流,只从河道被除这一特征来说,就不符合平原河道的正常规律,甚至也可以说与平原河道一般规律相反。这使得它不可能有足够的泄洪能力。淮河这种反常不合理的现象,迫使我们决心寻找解决这个疑难的科学根据。
在研究淮干特征时,发现了最有价值的一份历史资料。在宋代黄河夺淮以前,淮河下游的海潮影响可以达到盱眙(xuyi)县城以西。这一资料对于研究和探讨淮河的河道规律有决定意义。根据这个记载,可以使我们分析现在淮河下游河流的变化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的盱眙(xuyi)河段一直到洪泽湖的一般中水位约在海拔14米以上,而资料证明在宋代盱眙(xuyi)河段的中水位不会高于海拔10米,而枯水位也不会低干4至5米。当然这种估计的误差幅度可能有1米左右。但可以肯定当时淮干的特征之一是属于深水河床。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没有洪泽湖这座十几米高的拦河大堤,按照原来的淮干河道规律,目前的洪泽湖水位就要由12米至14米降为4至5米。因此新开挖的入海或入江河道其深水线底部,其高程应该相当于海平面或低于海平面。这样的入海或入江河段,在盱眙(xuyi)以下的全河道坡降将由三万分之一变为十万分之一。这就是说,这个入海或入江河段的上游,必然是一种汹涌澎湃的状态。可以设想平原河床如果发生了汹涌澎湃的河流流态或者说其流速每秒大于3至4米,那么河流的每一个弯段冲刷顶点必然处于一种迅速崩塌的状态,必然向着人工河道的两岸横向方面发展,延长河道长度。这就要求我们考虑人工河道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最不利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解决河流学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人工开挖河道怎样才能设计出最经济的河床断面。在解决了这一河段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后,洪泽湖以上各河段的规律问题,就可以根据平原河道溯源侵蚀的规律,逐步探索出淮河河床的全部规律。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入江、入海河段工程看作是治淮关键工程的道理。
现在要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50多年来是什么阻碍着人们去恢复淮干的河道规律呢?本来,这个问题并不深奥。这里面有个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极而言之,就是在二河闸以下的老淮河入海水道不能、也难以恢复的前提下,要保留洪泽湖似乎就无法恢复淮子的河道规律,而要恢复淮干的河道规律似乎就必须废弃洪泽湖。那些持一般治淮观点的人们长期以来被这一表面现象所困扰,被这一思维定势所笼罩,因而陷入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而无法自拔,从而落入了穷于应付的被动境地。
在保留洪泽湖的前提下,能否恢复淮河的河道规律?答案是完全可能!这就需要实现河湖分家。一旦河湖分家,洪泽湖的蓄水位便与淮干的水位不相干了,河湖的矛盾便不复存在;即湖蓄湖的水,河泄河的洪;两者再无瓜葛,现代科学称之为解耦。这样,我们便可以专心对付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洪泽湖一带恢复淮干的深水河床,并利用这个深水河床,逐步向洪泽湖以上直至正阳关及临淮岗一带的淮河干流进行溯源冲刷,利用淮河的造床流量,使这段河道恢复成800多年前的深水河床,即使其河底高程由临淮岗、正阳关一带至盱眙(xuyi)一带下切数米至十数米。
这样一种淮河治本的指导思想,还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河湖分家的具体方案要有利于首先形成洪泽湖盱眙(xuyi)以下的深水河床,而后才能以河治河,逐步向洪泽湖以上的淮干进行溯源冲刷,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开挖量,使工程成本最小化。其二,由于二河闸以下的老淮河干流在黄河夺淮期间,已被淤高于十数米,且其出海口已向东延伸了70公里左右,放在这一河段恢复原淮干的深水河床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而在洪泽湖以下设计一条新的入江入海深水河床就是必须的了。
转贴于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下)
要解决淮河流域历史上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从淮河治本的角度来说重点是要形成以洪泽湖新大堤、三河深水闸和新的入江河道为骨架的工程体系。
淮河治本的指导思想是要恢复淮河的河道规律,便淮干和重要支流能够具备泄洪和排涝条件,这就需要实现河湖分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新修几个关键工程。
三项关键工程
修筑新的洪泽湖大堤
为了有利于在洪泽湖盱眙(xuyi)以下首先恢复淮干深水河床的条件下,实施河湖分离,必须将现在的洪泽湖东堤和南堤里缩1000米,即在淮阴老坝头到盱眙(xuyi)一带的60公里老堤内侧1000米处修筑一条平行的新大堤。如此,在这一地段,原来的淮河干流就与洪泽湖分开了,洪泽湖的水位便与其彻底无关了,它就可以成为最先恢复的深水河床。这一方案的出发点在于要在洪泽湖盱眙(xuyi)一带以下恢复原有形式的淮河干流深水河床,并以此为起点对上游进行溯源冲刷,以河治河,乃至最后把临淮岗、正阳关一带以下的淮干全部恢复成原来的窄深形式。一旦下游的人工深水河道形成,这里的淤积过程就会转为冲刷过程,而且在原有的淤积河床上进行溯源冲刷,要比在新河床上进行得更加有力、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由此,淮河干流就不再进入洪泽湖,而是直接入江或入海了。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出的河湖分家具体方案的要害。
修建三河一带的深水闸
淮河治本方案的第二项关键工程,是在三河一带的丘陵岗地建一座大流量的深水泄洪闸。这是一项关键的大工程,它要在此处切开丘陵,挖深十几米,直至海平面以下数米。这个切开丘陵的深沟和深水闸一旦完成,经分离之后的湖南老淮干就会立即开始溯源冲刷的过程。如此,湖内老淮干就以深沟的方式与入江水道联系起来。在其他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这对于提前解决洪泽湖以上的淮河问题,至关重要。它是使一般治淮向根治淮河转折的关键。
新的入江水道
目前的入江水道是由1851年淮河南决沿三河(即礼河)入江后形成的,自三河闸至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56公里。总的来看,淮河下游,即从洪泽湖处的中渡到三江营,大都是借道湖泊,不成河形,也无较大支流汇入,特别是自三河以下,基本上是以漫流的方式泄洪,这样水流流速变缓很多,泄洪能力大大降低。实际上,只有窄深形式的河床才能多过水。从这一点出发,应在三河或进入高邮湖那一段为起点开挖一条新的入江水道,其河宽也就在300至400米之间,但其河床底部的深水线应达到海平面以下。新的入江水道,自三河以下需开挖的长度约在90公里左右。其位置大体在运河西堤以西,高邮湖、邵伯湖以东的地区。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在那一带的广大地区,有第三纪地层的问题,而新开挖的人江水道,在其河道基础的设计上必须避开这一地层。
在这里,我们要提及入海水道的工作,这是因为当淮干不入洪泽湖之后,河床高程将逐步下切,现有的入海水道高程不能适应恢复淮干深水河床的要求;但其可为直接入湖的淮河支流分洪、排洪。因此,这应作为长期规划中的一项工程。从长期看,淮干有三条入江入海水道(即南7经三河、高邮、邵伯湖的主要入江深水河道,经深水运河的入江水道以及入海水道),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意见的争端;特别是如江苏要求有一部分淮干水量直接入海,这点应予以考虑。我们修筑洪泽湖新东堤、新南堤的河湖分离方案,对此已有预案。这里的问题在于,如欲在未来多增加入海水量,现有的入海水道需要加以改造,其河底高程应降至海平面附近,工程量不算很小,特别是从三河往东至运河一带,尚有一部分在浅丘上的工程开挖量。
根治淮河的前景展望
以三项关键工程为骨架的淮河治本工程体系如果付诸实施,将对解决淮河流域历史上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起到什么作用呢?
防洪问题
一旦河湖分离和新的入江深水河道实现之后,洪泽湖这个临时基准面将由海拔10.5米降至海平面上下,那么淮干中游各主要控制点的洪水位将全面下降。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即洪泽湖这个临时基准面被消除之后,近数百年来该湖以上淮干河段的溯源淤积过程将波再颠倒过来,变成一个溯源冲刷过程。这个过程是先挖后冲,以河治河,开挖为辅,自冲为主,淮干将充分利用它的造床流量,开始一个自我恢复过程,这是一个良性的累积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将会相当有力和快速。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下,淮干的防洪问题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于其河床逐年下切和中下游正常坡降恢复所带来的泄洪流速大大加快,将使淮干泄洪能力大增,我们的估计是将使淮干中下游的泄洪能力增加5千至1万个流量。目前淮干正阳关以下在全部使用了22个行蓄洪区后的泄洪能力还不到1万个,而淮干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是1.5万个。也就是说;如从根本上治淮,那么就可在大大减少行蓄洪区的条件下,使淮干能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这样,淮河流域的防洪形势就从根本上改观了。
治涝问题
淮河流域的2/3属于平原地形,因此这里涝灾的成因是平原地区降雨所形成的径流。由于洪泽湖这个临时基准面被抬高了10米左右,它所造成的溯源淤积全面淤高了淮干中游河道,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淮干中游洪水位明显上升,洪水过程明显延长,造成干流顶托,各支流在洪水期间无法向干流排水,即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关门淹。
以往的防洪指导思想,是在维持洪泽湖、甚至继续抬高这个临时基准面的前提下去防洪,于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不断加高培厚堤防,开辟更多的行蓄洪区。这实质上是靠扩大淹没来防洪,即用增加涝灾的损失来减少洪灾的影响。所谓,去一害更增另一害。
另外,淮河目前的洪水过程很长,一次洪水过程长达三四十天,导致内水长时期排不出去,涝灾损失占总损失的70%以上,但这并不是淮河所固有的。以往的淮河流域是这样的情况:来一次降雨,很快就流走了,再来一次降雨,很快就又走掉了。由于其是深水河床,水流迅急通畅,故而每次降雨所形成的径流不会滞留下来。而有了洪泽湖这个临时基准面后,下一次雨就滞留下来,再下一次雨又滞留下来,这正是长期高位行洪的成因。如果我们实施淮河治本方案,那么特明显缩短洪峰的传播时间。
一旦淮河治本方案完成之后,豫东、皖北、苏北的1亿亩耕地可基本解除涝灾威胁,其中江苏受益最大。其方式是:国家集中力量投资于治本方案的关键性工程(据我们初步估计仅需百亿元左右:其中洪泽湖新大堤约20亿元,三河深水闸约20亿元左右,新的入江水道约40亿元左右),当这些骨干工程及其必要的配套工程完成之后,淮干水位将会逐年下降,这种投资的效益将不断累积,并逐步扩大。而在淮干周围的支流区域,乡、县、市的地方干部和老百姓就会争先恐后地往干流里排水,疏浚自己所在区域的支流、降低其水位,这样土地产出就会增加,而当地群众和干部的治淮积极性就会大增。
蓄水兴利问题
通过把洪泽湖大堤向里缩1000米形成新东堤和新南堤这样一个河湖分家方案,洪泽湖蓄水发展灌溉和皖北及湖滨圩区广大地区防洪除涝的矛盾不复存在。
根据淮委的计算,目前直接入湖和淮干入湖的流量是:以百年一遇来计算,前者约为7000个流量,后者约为1.5万个流量,两者之比为1:2。即洪泽湖主要蓄直接入湖的淮河支流的水量。如遇旱年,可关死三河深水闸,从淮干提一部分水入洪泽湖。如遇大水年,洪泽湖承受不了直接太湖的水量、而直接入海水道又宣泄不了时,可在直接入湖的那些支流建闸控制,在洪泽湖以上向淮干分洪,让新的入江水道多分些洪水。
在这里还有一点应加以强调。新的洪泽湖大堤不仅实现了河湖分离,从而为恢复淮干入江深水河床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它还为运、湖分离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江苏应将里运河向下挖深至海平面上下,这对于里下河圩区的洪涝灾害可谓治本之举。
今后,淮平有了直接入江的深水河床,淮河洪水三去其二,再加上深水运河这条第二条入江水道以及入海水道和洪泽湖新大堤,里下河地区的洪水灾害近乎根本解决。所谓“倒了高家堰,扬州不见面”的格局将永远成为历史了。另外,里下河东堤治运河地带可把内水向运河抽排,这有助于提高这一地区的治涝能力。
湖滨土地开发
在里下河以西,河湖纵横,洲滩出没,基本是以一片***的漫流方式来泄洪;这使泄洪流速大大变缓;泄洪能力明显降低。而一旦在这一带形成一条标准断面300米~400米,河底深水线在海平面附近的入江水道,局面将根本改观。这为湖滨上地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深的湖篇10
上帝把他想给予人类的一切都放到了大自然中,因此,大自然便有了深深吸引人的魅力,成了我们无尽的宝藏。
新雨后的空山,云雾缭绕,如千年飞天的飘带,既惬意又空灵。掬一汪清泉,月儿便在手中荡漾,心儿也在荡漾;踏青归来,马蹄带着一袭花香,衣也盈香;看无心出岫的清水,人也坦荡,心也宽广。
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她似乎等不及水面上情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严厉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 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的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被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水飞上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花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浪花潜到了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似乎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扫山庄的胜景都摄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又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这大自然的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