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10篇

农村建设篇1

一、编制依据

1、*镇城镇发展规划;

2、*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5、*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

6、*镇村镇建设规划;

7、*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9、*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规划;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联丰村一、二、三组及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年6月开始,至20*年6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拟通过*镇人民***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232.49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220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北纬410,距旗***府所在地69公里,是乌拉特中旗山前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面积729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常住镇区人口5491人,占总人口16.5%,有自治区直属驻地单位2个,旗级驻地二级单位26个,集体、个体、工商业户1*家。是*山前灌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6701路横贯镇区,通讯发达、资源丰富,是*“t”型小城镇发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被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首批11个中心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之一,是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建制镇,被誉为“河套第一镇”。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由于种植条件优越,可耕地32万亩,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年产饲草料7690万公斤,而且该地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在此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下,为实现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加快镇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20*年,*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加580元,增长14.8%。

3、联丰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联丰村一、二、三组位于*镇区所在地,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28人。在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达到3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4、奋斗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奋斗村位于*镇西南6公里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357人。*年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镇规划。*年开始规划小康住宅新村,同年建成了37户砖瓦小康村住宅新居,*年——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122户二层小康住宅楼,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院、绿化带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善,被誉为“巴市第一村”,达到了自治区“四星级”文明村标准。奋斗村是发展以肉羊、葵花、玉米、番茄主导产业的产业村组,建立了各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形成了区域特色,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其它村组平均高出850元。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镇位于中旗南端,巴市的北端,6701油路横贯全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要道通街,被誉为“河套第一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河套第一镇”。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镇镇区所在地联丰村一、二、三组和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该地区地质构建形成了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1、占地范围

现状联丰村共有居民387户,总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上需拆迁村民住宅2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拆除商业设施15家,共790平方米。

现状奋斗村共有居民630户,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拆迁村民住宅1户。

2、市***配套条件

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市***管线。

(1)供水

项目区附近设有供水管线,与新农村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

项目区周边有雨水、污水排水沟,可经规划与排水管相连,进入排水沟。

(3)供电

*镇变电站可提供新农村用电。

(4)供热

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项目区可规划网道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

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

根据*镇新农村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4平方公里。

二、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

1、道路硬化工程

完成联丰三组9.5km油路工程建设,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10km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新的饮用水源井3眼,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道34.5km。

3、排污工程

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

4、集中供热工程

新建供暖集中供热站1处,购置配套设施1套,埋设供热管网5km。

5、绿化工程

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杨树200000株,种植松树18750株。

6、“六改六建”工程

改扩道路7条34.5km,新建厕所11处,新建产业基地3处,建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村民理事会,建设规划小康住宅区,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建设垃圾池80个,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7、“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

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20座,主要集中在联丰村与奋斗村,建设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群。

8、村镇配套设施工程:

完成镇区变电站50万千伏的增容扩建工程;实现镇区供电、供热、供水等机电设施运转正常;完成联丰村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厂房的建筑。并配套专变1台。购置配套设施1017套。

9、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镇区和奋斗村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0、基层组织建设

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4处。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21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标,四通一平与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巴市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

(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巴市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

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主要由临时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内外装修工程费,给排水工程费,强弱电工程费,采暖工程费、燃气工程费等7项组成。参照近年来巴市类似工程竣工概算资料,并根据建设时间、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调整后,分项分类,按单方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室外工程主要包括工程道路、围墙、大门、绿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沟、管道、庭院路灯、电缆线路等项目费用。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尚不够具本,本项目室外工程按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10%测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勘测费、设计费,可研报告编制费,指标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等12项组成。

(4)预备费估算只考虑基本预备费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投资额(即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项之和)的5%计收。

4、投资概算结果

(后附投资概算表)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232.49万元。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如“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我们按600平米的温室计算每年季节性生产疏菜(西红柿)2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算,收入6250元,猪舍养猪3--4头,按900元/头计算,收入3600元。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户均3人计算,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700元。结合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农村市场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差价,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最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三、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农村建设篇2

2012年,为了推进“三化”统筹发展,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按照省、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以前工作基础上,2012年继续加强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继续推进试点社区建设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6号)文件,对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一年来,在市、县(区)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社区建设达59个,全市农村社区总量达到186个,2012年年社区建设总投资达4740万元,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取得了较好成果。

(一)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各地加大了对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12年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62.9公里,排水排污工程25850延长米,建设垃圾站56个,信息网络49个。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了社区站所室的完善和建设。截至今年12月,全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通过社区***书室、文体活动室、学习园地、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大院等建设,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有所加强,村民可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陶冶村民情操,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社区的服务功能还很不完备。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建设好“四大网络”:

一是文化服务网络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服务上追求文娱活动的品味性,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农村社区的文化阵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农村社区的新文明、新风尚。提倡推广扶余县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的做法和经验,让文明之花开遍全市,结出硕果,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建设篇3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一直是处在一种经济落后的状态,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针对农村的各项改革和建设都在逐步的进行之中,其中农村电网建设就是其中主要工程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落后。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总策划是国家,而具体的实施情况是依靠当地的供电部门进行实施。而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人员思想的问题,就会导致到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出现种种的问题,例如供电部门领导层的思想落后,不会随机应变,在实际的农村电网建设中不会因地制宜,只是盲目的听从上级安排。这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农村电网建设来说,只能起到一种阻碍作用。 

 2.目前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电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在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电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而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成本浪费、路线过长等弊端。 

 3.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农村的地形、环境都不一样,所以说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实际的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增加了难度,对于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整体工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4.农村用电的高峰和低谷突出,呈现季节性强的特点,这种季节性强的用电在负荷低谷期间,使配电都处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最终造成严重的线损率。不仅如此,在农村农电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平水不高都是目前比较明显的问题。 

 5.重视宏观调控,忽视科学管理。由于我国农村数量多,在实际的电网建设工程中就会出现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工程量大、工期短等特点。所以这种特点在实际的施工中就会造成因赶工期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而如果电网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就不堪设想。 

 6用户户内线改造与电网改造达不到同步。目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的农户户内都会存在配电线截面较小、接线混乱、以及导线老化等现象,通过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农户目前仍用胶质导线和花线作为户内的主配电线,这种情况一旦使用大容量的家用电器,都会出现导线过热的情况。不仅如此,诸多用户在户内都缺乏保护设施,户内缺乏闸刀开关,有的仅用一只容线盒。由于农户户内的用电受到种种威胁,所以实现农村电网建设就存在很大的难度。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1.针对农村的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农村的配电网络中可以采取“闭环结构,开环运行”的方式,也就是说,整个电网网络本身为环形,正常情况下将其中一些线路断开,使整个电网网络呈树枝型,也就是辐射性,如此一来一旦发生任何故障就可以通过开关操作将失去的电源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重要的负荷不会因为个别的线路和设备的损坏和检修而导致停电。其次对于农村电网变电站的建立要秉着“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并且对电网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迂回线路。最后在主接线上,采取单母线分段接法,如果部分变电站承受的负荷比较重要,就可以通过增加旁路母线来保证农村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降低功率损耗的建议策略 

 功率的损耗可分为有功功率损耗以及无功功率损耗。通过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一般情况有功功率的损耗主要出现***路上,而变压器上的损耗较小。在实际的运行中,主干线路因其具有输送率高的特点,在功率损耗上占有很大的比率。所以我们要根据导线经济电流密度的需求来选择导线的线径,由此来降低线路的电阻,减少线路中的损耗。并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当地建立小型电站来就近供电,由此避免长距离供电带来的功率损耗。 

 对于无功功率消耗来说,线路和变压器的消耗是一样的,不过到了用户身上,负荷的无功缺额现象较多,***路的末端更容易出现。所以在实际改造时要保证主变压器有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由此来补偿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无功损耗,并且减少***路的传输中产生的损耗。对于部分无功消耗多的用户,可以采取专用变压器来供电,并且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式来进行补偿;在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小型电站较多的地区,可以采取发电机来进行补偿,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静止无功补偿器来进行补偿。 

 3.有效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供电的可靠性是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才能保证用户可以及时的使用电,以下笔者提出几点措施:(1)由于农村电网网络多为放射状,所以可以在其分支上安装开关,并在主要的长线路上安装中和器以及分段器,由此可以减少在运行中的故障,这么做可以大大的缩小停电范围,并容易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的修复,缩短停电时间;(2)加强监控和监测,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要时刻掌握,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检修时间应选在负荷的地区低谷期,减少停电影响。 

 4.提高电压质量 

 由于我国部分农村身处偏远地区,在输电线路中的损耗较多,导致了电压偏低、负载非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传统的办法是在变压器上安装分解开关,由此根据变动来调整。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稳压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面对上述问题就可以针对用户家中安装稳压器,实现就地补偿。对于偏远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小型电站,通过缩短距离来减小压降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偿无功损耗,从而有效减少压降,提高用户的电压。 

 5.电网保护的改建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得到巨大的推动,所以微机保护是目前相对理想的一种保护措施。对于10kv线路应采用二段式相间电流保护;35kv的电网应对其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对其输电线路应配置自动重合闸。 

 6.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正确思想 

 领导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思想,不应被传统思想禁锢,要勇于创新,大胆怀疑,并且要积极的深入到基层进行实地考察以及收集意见,并且要通过各种会议将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达到每一位基层领导脑里,让所有人都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积极的获取当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创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一半人口以上,所以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就代表了我国的经济水平。而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可以有效的带动农村的经济和发展,让我国的农村逐步的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继平,叶全强,唐朝,徐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7) 

[2]吴文庸,汪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0(23) 

农村建设篇4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条件。一是加快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灌区改造力度,完善灌区灌排配套工程。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地下水,加快防渗渠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努力扩大高新节水面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抓好农村节水灌溉、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六小工程”建设,抓好抗震安居、通信、广播电视等工程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田林网化,加快启动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及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天山与阿尔泰山前山带森林恢复再造工程,巩固和完善绿洲生态屏障。抓好天然草原恢复、草场围栏、退牧还草、牧区水利试点等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鼓励农业循环式生产,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努力使群众长远利益的实现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一是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产品质量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在突出棉花优势地位、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区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的优势地位,在**期间作强我区棉花产业。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把龙头企业建设纳入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全力扶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支撑,推动“四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益。三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实行集中连片、整体式脱贫。用好以工代赈资金,积极引导其他扶贫资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改善和明显改变贫困乡村基础条件、生存环境和生产设施,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贫困乡村优势特色资源开发,走企业、实体带动的扶贫路子,建立长效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四是积极抓好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壮大小城镇经济基础,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三、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起城乡平等统一、资源共享、人力互动、要素互配、产业互补的新机制。一要在投资方向上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重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强化乡镇***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三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建立多渠道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农村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建设篇5

1、鼓励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生活。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不断深化“三有工程”,巩固完善“五道保障”。

4、建设中心村、改造空心村、合并弱小村、发展特色村。

5、搞好村庄规划,改善农村面貌。

6、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7、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两个率先”。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9、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0、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1、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12、爱整洁讲卫生,共建新农村。

13、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14、不打架,不酗酒,不。

15、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6、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7、全***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18、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19、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

20、实行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发展。

21、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

2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2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24、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2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6、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7、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

28、四季有花香,环境更优美。

29、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30、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1、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32、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3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3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35、莫为小事争,莫把闲言讲。

36、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37、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38、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活动。

39、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40、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4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43、“3+1”联手共建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44、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45、工农联手,互惠共赢。

46、反对***,远离***。

47、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8、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四民主两公开。

49、城乡互动工农协调。

50、民风淳朴团结和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5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52、金乡邻,银亲眷;邻居好,赛金宝。

53、积极投身“四清四化”为创建文明村庄做贡献。

54、改厕改灶改圈,植树栽花种草。

55、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56、开发新能源,享受新生活。

57、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58、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9、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共同富裕。

60、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走新型“三农”发展之路。

61、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62、户户倡树新风,人人遵守公德。

63、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64、清除农村污染,营造秀美山川。

65、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6、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67、弘扬“三创”精神,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68、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

69、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70、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1、好心总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己。

72、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3、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74、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

75、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新农村。

7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农村“文明福万家”主题教育活动。

77、春耕不好害一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78、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篇6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西部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如果照搬中东部尤其是沿海省份的经验和模式,不一定是可行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等因素,并认真总结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建立完善的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更好地推进西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3)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4)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5)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协调和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在农村的执***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热情和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一)自然资源条件恶劣。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力资源条件落后。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参与村务管理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治冷漠正在泛滥。

(三)经济发展条件薄弱。就工业而言,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和升级效应差,很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有所贡献。而且,西部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西部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少,且土质贫瘠,绝大部分无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饭,而且几乎没有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而中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在西部还远未形成,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农业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以及产业化的缺失,严重阻碍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范围广,差距大,有的地区和农户甚至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吃饭穿衣仍然是严重的生存难题。

(四)***治条件滞后。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薄弱,一部分干部缺乏现代知识和观念,思想意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且几乎不具有民主法制观念,作风专制,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民族矛盾相对突出,民族意识、民族习俗和宗教观念比较浓厚,容易使一些干部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使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策,也使一些群众以民族划分派别,产生民族对立的倾向。西部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差,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致使基层民主管理的气氛不够浓厚,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这些都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五)社会条件不足。在文化教育方面,就全国来说,由于历史和***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而就西部地区而言,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思想观念狭隘以及宗教、民俗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比其他地区更加低下和普遍。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使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水平不高,对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作用不明显。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经济发展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中心。西部地区落后的总

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薄弱。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自然条件,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吸引和培养人才,才能改善***治和社会条件。为此,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其次,人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建设新农村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同时创新人才制度,尽可能地培养、吸引和调动各种人才参与西部新农村建设。再次,生态问题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改善恶劣的自然条件,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后,改善农民生活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西部新农村建设最终要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改善西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状况。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西部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封闭,依靠农业自身是很难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差,以城带乡也是带不动的。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但是,新农村建设也不应该由***府包办代替,不能站在***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否则,国家财***是难以支撑的,也不会符合农村的现实,不利于发挥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二者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达到预期目标。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首先,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西部各省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甚至一省之内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因地制宜应该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不照搬中东部的建设经验,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其次,西部新农村建设应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和分类指导,坚持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避免急功近利行为。再次,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相结合,注重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基层民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的新型农民。

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传统产业上,近年来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又发展不起来,工业基础显得相当薄弱,难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因此西部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要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三是要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建立了雄厚的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推动工农业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潜力。在此过程中,要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资金浪费,也要反对不分主次或反次为主,搞形式主义和***绩工程。

(二)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合作,推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培育和塑造农村市场发展软环境的能力。二是要发展县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用西部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培养和锻炼西部农民,使其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和市场知识,从而造成庞大的产业队伍。三是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和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四是要培育城乡统一的县域市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变迁,促进商品和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减少市场交易环节,促进产业分工的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如上所述,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出来。另一方面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农业。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制定相应措施吸引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流动。其次,提高农民素质,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再次是突出***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农民的民主精神、维权意识和***治参与积极性,为基层管理的民主化奠定基础。最后还要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策,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将和民族习惯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加强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团结。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西部基层组织建设要培养一支年轻、有知识、具有较高执***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1)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2)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3)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其次,要转变基层***组织的职能,促进***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结合,将***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强调***员在发展生产和劳动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突出***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再次,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确保选举的代表性和公正性,并加强对村委会班子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最后,还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建设篇7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2006—200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发展思路

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的十六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五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牵动村民收入增长的快速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

二、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08年末,全村建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生产发展:主导产业干鲜果种植面积达到 亩,年销售收入实现 万元,种植干鲜果农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100%,户均 亩。全村工业总收入 万元,人均实现收入 万元,年均增长 %。村集体收入达到 万元。

2、生活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 元以上,到2008年达到 元,外出务工人数 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 元。基本消灭特困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平方米。

3、村风文明:计划生育率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参加合作医疗农户100%。村有活动中心、书报阅览室、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创建和谐家庭,培训新型农民。全村无偷盗行为、无犯罪案件,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100%。

4、村容整洁:全村主干道全部铺上油面,架设太阳能路灯。村路绿化率达到100%。建成垃圾处理中转站,保持全村清洁卫生。初步建成村民集中居住、住宅样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定居点。

5、管理民主: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实行村务公开制、财务公开制、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100%,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干鲜果种植产业,到2008年面积增加到 亩。引导农户发展“五味子”生产,使玉米等低效农作物逐步退出耕地,到2008年“五味子”生产面积达到200亩。

2、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柏油路6公里,实现组组通油路目标;新修自来水井3眼,自来水入户率100%;治理河道7.6公里;修建桥梁6座;建设蔬菜气调库1000平方米,调节干鲜果及蔬菜供应峰谷;老厂房翻建2000平方米,修渔池3个,增加村集体收入;完成爱河提水工程及蓄水池、管网建设,做到水系畅通。

3、亮化、美化人居环境。架设太阳能路灯,完善亮化工程;搞好村路及庭院的绿化美化;主干道旁设垃圾箱26个,购买垃圾清运车一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完成居民定居点的选址,初步建成住宅样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村落。

4、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一个***员(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一个书报阅览室,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一个标准的卫生医疗室,增添一批体育健身器材。

通过三年努力,全村100%的农户都有一个5000元以上的增收骨干项目,都能用上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全村实现“八个联”:交通道路联成网、公共汽车联村组、水利灌溉联到山、绿化美化联庭院、技术培训联市场、骨干产业联成片、文化医疗联农户、文化阵地联民心。

三、实施措施

(一)坚持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在新村建设中的积极性。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是建设活动的力量源泉。村两委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自主权,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群众愿不愿意、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规划、建设的过程置于村民的监督中,让村民参与规划,参与建设,让他们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家业来办、产业来兴、事业来管,把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加强领导,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整体氛围。在镇***、***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引导和服务,明确建设目标、措施和远景规划,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循序、持续推进,按制定的规划一抓到底。用舆论发动、用典型带动、用服务触动、用***策激动全体村民自发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全村参与的良好氛围。

农村建设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金的能力相对于较发达的城市而言明显缺乏竞争力。因此,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加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始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如何立足自身行业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一)科学合理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至少有以下含义:一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对农村要充分覆盖,真正方便农村、方便农民;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要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功能相对齐全,互为补充;三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要与农村社情相适应,金融产品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效果。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已经明确,要转换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其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这些重大决策,既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金融业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整合支农信贷资金来源,畅通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农村信贷资金分布在各个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分散,原有对邮***储蓄的优惠***策增强了邮***储蓄机构对信贷资金的分流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信贷资金“抽水机”,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受经营理念的影响,信贷资金逐步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客观上造成了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

从一定意义上讲,整合农村信贷资金资源,必将对原有体制机制下的农村资金投入渠道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各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更趋协调,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对“三农”的综合支持能力要得到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经营方略要更加具有互补性,逐步消除影响货币***策传导的不利因素,使***的惠农***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这一***策,对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整体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更新经营理念,创新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金融产品满足广大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涉农金融机构关心和探索的问题。多年来积存下来的传统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在金融机构经营方面,贷款期限不合农业生产规律、金融产品过于老化和单一、贷款利率与农民使用信贷资金的收益率不同步、农业信贷资金非农化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在信贷资金使用方面,贷款归还频度低、信贷资金被积压挪用、主观逃废债务等现象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两种现象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过高,同时也反映出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落后于农业发展形势;其中有信用环境的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因。

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涉农金融机构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业必须以创新的态度,在体制机制变革、经营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更新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把信用社真正办成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同时,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增强信贷资金实力,积极进行农村信用社结算制度改革,改善支付结算手段,提高电子化水平,更好地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二是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发挥***策优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生态种植业;三是国家开发银行要积极为农村发展服务,在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开发资源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应加快农村保险事业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特别是建立应对自然灾害和因不可抗力造成贷款损失的补偿办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保护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五是在总结目前中小企业担保机制试办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法规以及风险管理办法,保证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稳健运行,更好地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

(二)强化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畅通货币***策传导渠道,不断探索适合区域实际的资金有效供给机制。必须强化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策传导作用,通过信贷***策指引、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等方式,及时将国家的金融***策措施传导到农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合理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体制。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新的业务品种,推动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顺利发展。

第一,合理确定邮***储蓄资金返还当地的比例。邮***储蓄资金作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可以采用按既定比例层层返还的办法,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由人民银行以支农专项资金的形式,以支农再贷款的方式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壮大信用社的支农实力;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将资金贷给农业发展银行等***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支农专项信贷资金,扩大***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信贷总量。

第二,合理确定涉农金融机构的基准利率。在定价方面给予金融机构相应的优惠***策,让利于民,可以以财***转移支付的方式对金融机构给以适当补偿。

第三,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策工具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对农村信贷资金相对不足的地区,要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再贷款利率总体水平,实行差别利率和分类管理。普及对农村信用社开办再贴现业务,鼓励农村信用社办理票据贴现业务。

农村建设篇9

关键词:规模范围经济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可见,“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实现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自“新农村战略”提出以来,有关专家已从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思路、途径、机制及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竟应如何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农民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农民究竟应如何“运作”才可脱贫并持续致富呢?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笔者以为这需要从微观层面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结合调查和理性分析,笔者仅就“农民如何有效发展生产力来脱贫致富”作些思考。本文认为“引导农民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的有效现代转型,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那么,什么是规模范围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如何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其现实条件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一初步分析和讨论。

规模范围经济的内涵

规模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总称,在经济学中,它们原是工业经济的一个常用术语,与企业的扩展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不仅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且是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

规模经济。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能使绝大多数产品的成本曲线呈现出U型,随着产出的增加,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单位产品上,这样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是下降的,当产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会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否则便是规模不经济。当然,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前者是企业集聚的效应,后者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经济是关于生产系统的规模,而不单是企业的规模,生产系统是指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过程和要素的有机组合体,可能只有一个企业,也可能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这里之所以把规模经济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是因为在现阶段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可能,对某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可实现部分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辣椒和魔芋的种植、生猪的饲养等)的适度规模化,从而实现其规模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企业”。

范围经济。在工业经济活动中,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公司)活动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及多种服务等),通过固定成本的分摊来享受共同投入和多样化经营,以降低成本而获取的经济利润,它与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当然,不可否认,范围经济在以前的农村经济活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显得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农村范围经济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同一产品、同一工具用途的多样化和农业产品、人力的多样化经营,他们是通过技术的共享和不同的业务组合来实现的。

这里还需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够把二者混同。前者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区域、用途”上的相关性而产生的“综合效应”。

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

(一)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现实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现实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的时机已日渐成熟,其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引起了交易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备;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要求农村生产要适度“规模范围化”;***和***府的有效引导和相关惠农***策的支持;农村交通、信息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推进和完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全球化(经济、文化等)及时代背景的要求,等等。这些条件的日趋成熟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现“规模范围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途径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已具备了获取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那么究竟农民应怎样才可以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呢?其具体实现途径又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调查对此做简要分析。

1.规模经济的实现形式。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主要有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品(经济农作物、粮食作物及畜牧等)的规模化生产等两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单位劳动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益,所能够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这种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会、经济、***治等多种因素合理协同的作用,有着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等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就当前情况来看,土地规模经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农产品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则是在土地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及其潜在趋势利用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优先发展部分农产品并使之规模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生产方式,如生猪饲养、魔芋种植、番茄等蔬菜的温棚耕作、乡镇企业的运作等等。

当前,这种使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当然,农户在利用规模经济发展自己时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这就要求农户的当家人要视市场行情、消费心理及自身特征(家庭结构、成员文化素质、土地面积及经济状况等)作出正确的自我战略定位和规划,以便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的差异,要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形式。笔者经分析整理认为,现阶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规模经营—***经营的农户,主要有“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为主和家庭工业为主”等形式;联户合伙规模经营—基于各户实行***核算的合伙经营;双层规模经营—合作经济与农户经济并存,有统有分;集体规模经营—以机械农业化和乡镇企业为主;社区(包括群体)规模经营—农户个体经营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搞农业规模经营是否成功,不是光看其规模大小,而是看其规模效应是否能够提高生产效益——即是否实现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生产规模的“度”,农业的生产规模具有可分割性(即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只有生产规模“适度”,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的实现途径。范围经济主要是基于“区域和用途的相关性”通过农业产品(包括同一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及多种服务(人力、工具等)来实现的,是一种注重“区域差别、时空差异”利用多样化经营和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来获取综合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

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这里包括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不仅采用优良品种分季节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且因地制宜地种植了一些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这样便可视季节的差异和土质状况来实现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种植,从而获取范围经济。同时,同一农产品的多样化使用及其一体化、一条龙的加工服务,也可实现相应的范围经济。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农民已突破原有农业产品的束缚开发引进并培植了新的农业产品(如技术密集型的蔬菜、菌类作物的生产、野生动物家养、花果的工业化生产等),从而拓展了农产品多样化经营的范围。

工具、人力的多样化服务,这里主要是指某些农用工具和人力的多种用途。农用工具一般都具有特定用途,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它还有其它功用,从而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相应的范围经济,例如干湿磨的基本功能是加工面粉,但人们发现还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制作豆腐等的相关程序;牛的基本功能是自家犁田耕地,但现在人们还利用牛给别家犁田耕地来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等等。至于人力的多种用途,这是基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某些农户出现了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一般由于都具有一些特殊技能,于是通过“经商、运输、加工、外出务工等”非农产业途径来实现范围经济。据调查,外出务工(长期或短期)已成为目前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这里须进一步指出的是,“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既有来自农户本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市场的影响。因此,农户在具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正确把握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度”;要高度重视规模范围经济的适用范围;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要积极推行规模范围经济。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时,要有变革的勇气,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成熟时,就要大胆进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抓住时机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以脱贫致富。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不仅是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而且是农业自身的一场伟大***。结合相关调查及分析,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而言,走规模范围经济的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甚至长期)内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必由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当然,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要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顺利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农民自身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思想”外,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科学规划,有效引导

科学规划是指当地***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对“生产及其持续发展”进行规划,具体操作时要视“地理区位及其特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够“克隆”。这就要求当地***府要把“生产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府虽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然是农民自身,这就要充分激发农民主体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通过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当然,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全球化时代,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概括为“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协同便构成了持续的发展能力,从而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流通网络

较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和较完备的现代流通网络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和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这是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的基础,而流通网络的完备是农村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重要保障。可以这么说,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流通网络的落后。因此,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的基础上,以现代流通网络为依托,向农村产业化综合服务延伸,是形成助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农民不仅可以降低日常消费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规模范围经济来实现增收。

(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

这里的关键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先找准市场,后规划生产,再狠抓生产管理”,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基于市场需求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在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来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品种;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力发展“定单农业”和“委托农业”;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等等。当然,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优化离不开***府的有效引导,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参考文献:

1.谭贤楚.高技术企业的战略联盟行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

2.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何卫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适用性[J].经济问题,2005(4)

4.万光碧.新农村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4)

5.王春光.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从哪里来?[N].湖北日报,2006-3-30

农村建设篇10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新农村;对策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精神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确立正确的道德体系,促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社会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文化发展的***策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阵地得到了巩固、农民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现状还不容乐观。

1、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因而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也体现了斤斤计较的小农意识。当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不良文化相结合,使原有的小农意识愈发突显,表现为盲目攀比、封建迷信、等低俗文化的泛滥。

2、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

中国在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建设市场经济,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于是社会文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的生活,使农民盲目地模仿城市,既丢弃了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3、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广大农民望而却步,科学知识的缺乏使思想更贫瘠、文化更落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变化很大,但科技依然滞后,农村依旧贫穷。许多农村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成为泡影。

4、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在优势经济后盾的推动下,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应提高,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等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无形中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使本地区文化发展举步维艰。

5、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影响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网络得到普及发展;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6、农村文化管理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对于文化建设,偏重于一时一地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设施、文化工具的简单建设和配发,缺乏农村文化工作的长远规划,仅仅使文化成为农村工作中“锦上添花”的摆设,没有发挥出文化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通过文化的传播,能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是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农民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关注全局利益,形成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三是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农村的教育水平比较低,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不屑一顾。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才能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是有利于村民关系和谐融洽。邻里关系、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是乡风文明、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减少,从而导致邻里关系疏远、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传统缺失。有时还会由于很小的利益纠纷,产生严重的矛盾冲突。面对如此现状,应该把分散的村民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在愉悦的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间的认同感、亲近感,构建和谐融洽的村民关系,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有益的文化氛围。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提高认识,加大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力度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为此,各级***和***府都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和***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上级***、***府要加强对下级******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对不作为、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2、整合资源,逐步加大***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各级财***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坚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凡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实行行***划拨并酌情减免相关费用。要大力整合资源,把新农村建设、文化体育科技事业、***员阵地建设等方面的***策和资源整合起来,把村文化室建成既可综合利用又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服务阵地。

3、优化环境,加强培养人才力度

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加强对乡镇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辅导,每年适时组织举办乡镇文化干部培训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县里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要改革用人制度,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建立一套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发展民间演出队,推动民间文艺的繁荣。

4、突出特点,加大民风习俗的传承提升力度

保护田园风光,传承村落文化。和谐新农村建设不是舍弃传统的翻新,而是继承传统与创新并存。和谐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要注重传承自己特有的优秀的村落文化、民风习俗,为把农村文化做大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要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通过在乡村建立文化室,培训农村文艺骨干,鼓励引导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

5、堵疏结合,加强管理,加大健全制度和监管服务的力度

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机制,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业已暴露出来的问题,***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分析查找问题,在制度层面上填补空白和漏洞,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防范在先。加强对农村电子游戏厅、网吧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促进健康发展。要加大对农村组织、封建迷信及“窝赌”、“惯赌”的打击力度,为农村先进文化发展扫除障碍。文化***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强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能力,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合规、稳健、可持续地发展,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N]. 光明日报,2006.2.16.

[3]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6.2.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村建设10篇

学习

新新人类10篇

阅读(17)

隔一年,我女儿又来大陆,而且到了贵州贫困的山区,因为她前一年答应已经复明的贵州小女孩,要拉小提琴给她的同学听。接着我们全家还去看了北京的盲文出版社,看盲人用的点字印刷,又应宁夏残疾朋友的邀请到银川演讲。那一年的暑假,我女儿没对我发过

学习

消费行为研究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行为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框架,消费行为现状论文。一、体育消费行为的涵义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体育消费行为是大众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指人们在参与

学习

生命的奇迹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的奇迹10篇,内容包括关于生命诞生的奇迹,生命的奇迹原唱。爸爸说:“那是生命的奇迹啊!”生命的奇迹,对我来说是多么渺小,一盆葱,见证了一个奇迹,生命的奇迹!

学习

自然英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英语10篇,内容包括英语二十篇,常用英语100篇合集。自然拼读法,即“Phonics”,亦成为“英语拼读法”或“直拼法”,是英语学习中一种训练学生将语言的发音与拼写联系起来,进行阅读和拼写融合教学的方法。其特征为:首先,自然拼读

学习

职业教育培训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教育培训10篇,内容包括职业教育学习培训心得,职业教育培训方***。(二)打造特色,改进职业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如调整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层次、时间、方式。从授课地

学习

爱的人间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爱的人间10篇,内容包括爱的人间听后感受,爱的人间文案。老人停下蹒跚的脚步,絮絮叨叨地开始诉说儿子死时的悲惨情景:“不肯咽气,临死就是担心唯一的孙子,他还没上学。”浑浊的泪水又从昏花的老眼中流下来。我是最见不得悲惨的,眼

学习

参考教学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参考教学10篇,内容包括开展社区活动总结范例十篇,优秀教学讲义范文100篇。范例教学;初中化学;含义;特点;策略化学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化

学习

煤矿设备管理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煤矿设备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煤矿智能化论文参考文献,煤矿综采队动态达标论文。2.1应时维修模式应时维修模式也称为事后维修,是指在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对其进行维修的维修管理模式。应时维修模式的缺陷表现在滞后性上,当故

学习

爱心捐款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爱心捐款10篇,内容包括爱心捐款致辞,爱心捐款平台。第二天,第一课上课,老师一来,同学们就迫不急待地捐献了。20元10元5元......虽然钱不多,也能显出同学们的每一份爱心,在捐钱时,老师记录的笔尖根本赶不上大家的爱心的热潮!让我们

学习

电算化教学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电算化教学论文,内容包括电算化论文怎么写,电算化课程总结1000字。二、探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新途径(一)建立以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的新课程内容体系。在分析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以项目任务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

学习

含花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含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含花的诗句飞花令,含花的诗句古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来源:

学习

公推直选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公推直选10篇,内容包括公推直选有哪几种方法,公推直选自荐理由。2.公平对待“公推”情况,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民主决策程序操作。我们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公推”,由***员和职工以无记名推荐的方式,在经过资格审查的委员

学习

高考考生号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考生号10篇,内容包括高考考生号多少位,高考考生号第10位。

学习

月光下的遐想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月光下的遐想10篇,内容包括月光下的遐想1000字,月光下的遐想歌曲。清冷的月光笼罩着大地,我倚在窗前,望着这弯似镰刀般的月儿静静地遐想。还记得《相见欢》中的那句词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词将李

学习

团队建设公司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建设公司10篇,内容包括真实公司团队建设案例,团队建设在公司简介里面怎么写。3、居人恭,处事敬,为人忠4、最伟大的精神是团队精神5、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6、高绩效团队的三性特征:主动性思考性配合性7、稳

学习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建设工程论文,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论文期刊,关于建设工程方面的论文。宣钢5#、6#焦炉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做好这些资

学习

重点项目建设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项目建设10篇,内容包括重点项目建设观摩汇报稿,重大项目建设篇。(一)投资完成攻坚战。确保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6亿元以上(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21亿元以上)。其中,“七一”前完成22亿元以上,国庆前再完成11亿元

学习

农村文化活动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文化活动10篇,内容包括农村特色文化活动简介,农村搞文化活动资金申请。三、特色活动的情况。一是实施“一县一品”,以客家文化为核心,“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全力打造客家文化,每年举办与客家文化相关的固定节会,客

学习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0篇,内容包括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参考资料,农村合作医疗意见和建议范本。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这

学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0篇,内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意义。1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策的制定1.1***策制定的主体***中央和***是这次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策制定的主体,正因

学习

作风建设工作要点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建设工作要点模板,内容包括作风建设特色做法和工作亮点标题,作风建设问卷调查模板。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员干部为重点,以纪律教育月为载体,结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

学习

公安队伍建设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公安队伍建设10篇,内容包括公安队伍建设十条,公安队伍建设的几大要点。树文、城东、白山、胜利、金山、小宽、东河等绝大多数派出所的工作都是井然有序的。用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来形容我们的队伍永远恰如其分。我从同志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