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一生篇1
【中***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161.5 R 511.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62-01
【关键词】 风疹;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好发,多感染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爆发流行。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集体生活,尤其是风疹免***接种制度尚不完善,近年来大学生风疹流行有增加趋势,成为风疹易感人群,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风疹流行越来越重要。2008年3月28日-6月5日,某高校学生间断出现以低热、皮疹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风疹流行。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情得到有效控制。
1 一般情况
某农业大学共有学生17 000名左右。2008年3月28日-6月5日,发现38例大学生风疹患者,其中男生30例(本科生28例,研究生2例);女生8例(本科生7例,研究生1例),罹患率为0.22%。
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发热、流涕、轻咳等;发热1~2 d后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于面部,1 d内波及躯干与四肢,手掌和足底无皮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压痛;皮疹一般持续3 d消退,不留色素沉着。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病例分布 首发病例来自学生2号宿舍楼,患者自述未患过风疹。就诊时低热,颜面、躯干、四肢均有皮疹,手掌和足底未发现皮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压痛。随后该舍及其他学生宿舍相继出现类似病人。发病者均为学生,分布于4个年级,除7舍(男生宿舍)和 10舍(女生宿舍)外,各宿舍楼均有发病,共38例。男生发病多于女生。
2.2 流行过程 首发及前期病例均出现在2舍。2008年3月28日-4月10日发病7例均来自2个宿舍。发病有2个高峰期,4月9-15日共10例,5月29日-6月2日共16例。
2.3 病情控制 校医院从首发病例开始,采取隔离住院***措施,并对相关宿舍开窗通风,用“84”液消毒。在采取相应消毒措施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风疹***苗应急接种,较迅速有效控制了***情,6月5日以后再未出现发病情况。
3 讨论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儿童多发,成人也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1]。近年来成人发病率有所上升[2-3],高校学生的风疹流行也不时见诸报道[4]。2003年3月20日-7月7日,该校曾发生一起大学生风疹爆发流行事件,发病人数达147例,***情流行过程也较长,可能是在隔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5]。比较而言,这次风疹***情流行时间较短,发病人数较少(共38例),主要是由于住院隔离和消毒措施得力、有效。
此次风疹***情发生后,由于校医院及时采取了隔离***措施,广泛开展***苗应急接种,彻底进行宿舍消毒,加强宿舍、食堂、教室、***书馆等场所通风换气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情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主要防治措施包括:(1)充分认识风疹的危害性,在风疹发病初期,即对所有风疹患者采取住院隔离***,予以抗病毒等对症支持***,一般在皮疹消退后1周出院。(2)相关宿舍、***书馆、饭堂等学生聚集的地方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3)发病学生的宿舍采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用1∶200“84”消毒液擦洗发病学生的宿舍桌椅、门把手,对发病宿舍地面及楼道地面进行湿扫。(4)在学校宣传橱窗张贴相关告示,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对学生进行风疹防治知识教育。(5)对相关班级、年级、宿舍的学生进行广泛的风疹***苗应急接种。由此可见,传统的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在控制风疹***情方面有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54.
[2] 徐新美,竺璐,刘干红,等.138例成人风疹临床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3,15(2):68.
[3] 李可***,娄宪芝.成人风疹爆发流行114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319.
[4] 王锐,王浩,史保权.一起大学生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824.
风流一生篇2
关键词:轴流风机 喘振 失速
我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轴流一次风机多次发生失速,影响风机安全稳定运行,并对整个火电厂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生产运行人员对此现象的发生机理和处理方法经行多次谈论,对此浅谈轴流风机失速,以帮助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设备的损坏。
本文以许昌龙岗电厂二期2×660MW机组(3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次风机失速现象的发生与解决为背景,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失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在运行过程中消除失速。
一、轴流风机失速的成因机理分析
1.轴流风机失速原理
风机处于正常工况时,冲角很小(气流方向与叶片叶弦的夹角即为冲角),气流绕过机翼型叶片而保持流线状态。当气流与叶片进口形成正冲角,此正冲角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边界层受到破坏,在叶片背面尾端出现涡流区,即所谓“失速”现象。当冲角大于临界值越多,失速现象越严重,流体的流动阻力越大,使叶道阻塞,同时风机风压也随之迅速降低。
风机的叶片在加工及安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叶片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安装角,因此当运行工况变化而使流动方向发生偏离时,在各个叶片进口的冲角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某一叶片进口处的冲角达到临界值时,就首先在该叶片上发生失速,而不会所有叶片都同时发生失速。u是对应叶片上某点的周向速度,w是气流对叶片的相对速度,α为冲角。分流结果使叶道与叶片旋转方向u的一侧时,绕流情况有所改善,失速的可能性减小,甚至消失;而分流与失速推进方向一侧时,叶道内部却因冲角增大而促使发生失速,从而又形成堵塞,使相邻叶道发生失速。这种现象继续进行下去,使失速所造成的堵塞区沿着与叶轮旋转相反的方向推进,即产生所谓的“旋转失速”现象。风机进入到不稳定工况区运行,叶轮内将产生一个到数个旋转失速区。叶片每经过一次失速区就会受到一次激振力的作用,从而可使叶片产生共振。此时,叶片的动应力增加,致使叶片断裂,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2.轴流风机失速原因
①两侧风量不平衡,风机失速一般发生在风机并列运行过程中;在低负荷运行过程中及风机并列运行中负荷较低一侧的风机容易发生失速;②风机出力低,风机出口风量少,风压高的运行工况中容易出现风机失速;③风道特性发生变化,造成低风量,高风压运行工况中容易出现风机失速;
3.轴流风机失速现象
并联运行的轴流风机失速出现下列现象:①失速风机的压头降低、流量增大、电流大幅降低,出口风温增大;②失速风机噪声明显增加,严重时机壳、风道、烟道发生振动;③失速风机振动增大,DCS发“喘振”大报警;④在投入“自动”的情况下,与失速风机并联运行的另1台风机电流、容积比能大幅升高;⑤在自动状态下,另一台风机动叶开度增大;⑥与风机“喘振”不同,风机失速后,风压、流量降低后不发生脉动。
4.轴流风机失速危害
风机的失速现象是风机的一种不稳定运行工况,对于风机运行和炉膛安全燃烧危害很大:①风机失速时,风量、风压大幅降低,引起炉膛燃烧剧烈变化,易于发生灭火事故;②失速风机不出力或少出力,风机内部发生倒流现象,振动增高,可能造成风机损坏;③并联运行的另1台风机投入“自动”时,出力增大,容易造成电机过负荷;④处理过程不正确时,易于引发风机“喘振”,损坏设备。
二、轴流风机失速与喘振区别
失速和喘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失速是叶片结构特性造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它的一些基本特性,例如:失速区的旋转速度、脱流的起始点、消失点等,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受风机系统的容积和形状的影响。
风机的失速现象是风机的一种不稳定运行工况,对于风机的运行安全危害很大:①风机失速时,风量、风压大幅降低,引起炉膛燃烧剧烈变化,易于发生灭火事故;②并联运行的另1台风机投入“自动”时,出力增大,容易造成电机过负荷;③失速风机振动明显增高,可能风机设备、风道振动大损坏;④处理过程不正确时,易于引发风机“喘振”,损坏设备。
喘振是风机性能与管道装置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振幅、频率等基本特性受风机管道系统容积的支配,其流量、压力功率的波动是由不稳定工况区造成的,但是试验研究表明,喘振现象的出现总是与叶道内气流的脱流密切相关,而冲角的增大也与流量的减小有关。所以,在出现喘振的不稳定工况区内必定会出现旋转脱流。风机出现周期性的出风与倒流,相对来讲轴流式风机更容易发生喘振,严重的喘振会导致风机叶片疲劳损坏。
三、实例分析
1.许昌龙岗公司2*660MW机组一次风机主要参数—生产厂家: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型号:ANT1960/1400F;型式: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风机轴功率2761.4KW;全压18752pa;风量128.9m3/s;动叶可调范围0~45度。
2.现以许昌龙岗电厂二期#3机组(660MW)一次风机失速为例:
事件发生前前工况:负荷450MW ,CDEF磨煤机运行,B磨检修,A磨备用。一次风压11-12Mpa间,一次风机电流45A。
事件经过:03:37分 3C给煤机断煤,立即投入CD1、3油***稳燃。03:39分 3号炉膛负压突然波动至-838立即投入CD2、4,EF层油***稳燃。同时发现3B一次风机发喘振报警。3A、3B一次风机动叶自动开至90%。,一次风压减小,3B一次风机不出力。
处理经过:投油稳燃,负荷减至380MW左右,立即切除3A、3B一次风机自动,减小3B一次风机动叶开度,适当减小3A一次风机动叶开度,维持一次风压在10Kpa左右,逐渐减小3B一次风机动叶直至喘振消失。
3.轴流风机失速处理办法:a立即投油助燃、迅速关小失速侧一次风机动调。b注意给水流量,防止给水波动,给水流量低跳闸。c风压降低至10Kpa,重新并入风机运行。d注意燃烧加强后防止汽压突升,给水流量低或者水冷壁温度高保护动作。
四、结论
由于轴流式风机调节特性及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容量机组中应用比较普遍,但轴流风机容易失速或喘振。一次风机失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次风量的大幅变化引起母管压力波动大,通过对动叶的安装和运行优化调整解决了存在的失速现象,从而实现稳发多发的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 安连锁 《泵与风机》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风流一生篇3
关键词:轴流式送风机;失速;防备;设计方案
中***分类号:U652.7+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经过我们多次的科学验证理论是,因脉冲吹灰时产生的冲击波使炉膛负压波动较大,造成总风量测量值随之波动,致使两台风机在风压、风量发生了变化而造成了风机失速。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论述一些常见的诱使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因素以及有关防备方案。
1. 轴流式送风机失速产生的机理
1.1失速的过程及现象
轴流风机叶片通常是流线型的,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气流冲角α很小,气流 绕过机翼型叶片而保持流线状态。当气流与叶片进口形成正 冲角,即α>0,且此正冲角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边界层受到破坏,在叶片背面尾端出现涡流区,即所谓“失速”现象。
冲角大于临界值越多,失速现象越严重,流体的流动阻力越大,使叶道阻 塞,同时风机风压也随之迅速降低。
由于风机各叶片存在加工误差、安装角不完全一致、气流流场不均匀相等, 因此,失速现象并不是所有叶片同时发生,而是首先在1个或几个叶片出现。当 运行工况变化而使流动方向发生偏离时, 在各个叶片进口的冲角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某1叶片进口处的冲角达到临界值时,就首先在该叶片上发生失速,而不会所有叶片都同时发生失速。
这种现象继续进行下去,使失速所造成的堵塞区沿着与叶轮旋转相反的方向推进,即产生所谓的“旋转失速”现象。发生旋转失速时风机可以继续运行,但它引起 叶片振动和叶轮前压力的大幅度脉动,往往是造成叶片疲劳破坏的重要原因。
1.2影响冲角大小的因素
大型火电机组的送风机一般是定转速运行的,即u是一定值 ,这样影响α的因素就是气流速度与叶片开度角。
2. 轴流风机失速的特性
轴流风机的失速的特点就是由风机的叶型等显著特征所归结的,与此同时也会因风道的阻力等等对整个功能体系造成一定的作用力:
2.1在同一叶片角度下,管路阻力越大,风机出口风压越高,风机运行越接近于不稳定工况区;
2.2在管路阻力特性不变的情况下,风机动叶开度越大,风机运行点越接近不稳定工况区。
根据的运行经验,当并联运行的轴流风机出现下列现象时,说明风机发生了失速:
2.3失速风机的压头、流量、电流大幅降低;
2.4 失速风机噪声明显增加,严重时机壳、风道、烟道发生振动;
2.5 在投入“自动”的情况下,与失速风机并联运行的另一台风机电流、容积比能大幅升高;
2.6 与风机“喘振”不同,风机失速后,风压、流量降低后不发生脉动。
3. 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原因分析
当流量的大小与气流的行至速度是正比的关系,那么,在风机的正常运作当中就会出现风机流量偏低的因素这些是造成风机失速的常见因素:
3.1由于我厂脉冲吹灰器布置在高温再热器后尾部烟道内,离炉膛负压取 样点较近,由于脉冲吹灰产生的冲击波使炉膛负压波动较大,造成总风量测量值 随之波动,从而使风机产生失速。
3.2 乙炔压力有时调的过高,使脉冲吹灰时产生的冲击波过大,造成炉膛 负压波动较大,使风机风压测量值随之变化,从而使风机产生失速。
3.3 未严格执行吹灰的定期工作,使尾部积灰较为严重。
4. 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现象
轴流风机出现下列现象时,说明风机发生了失速:
4.1 失速风机的压头、流量、电流大幅降低;
4.2 失速风机噪声明显增加,严重时机壳、风道、烟道发生振动;
4.3 与风机“喘振”不同,风机失速后,风压、流量降低后不发生脉动。
5. 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巨大危害
风机的失速现象是风机的一种不稳定运行工况,对于风机的运行安全危害很大:
①风机失速时,风量、风压大幅降低,引起炉膛燃烧剧烈变化,易于发生灭火事故;
②并联运行的另1台风机投入“自动”时,出力增大,容易造成电机过负荷;
③失速风机振动明显增高,可能风机设备、风道振动大损坏;
④处理过程不正确时,易于引发风机“喘振”,损坏设备。+ V) `4 r# m6 Y4 l* Z
6. 风机失速的防备方案
6.1脉冲吹灰时加强对炉膛负压,风机电流的监视,发现负压波动较大时及 时的将风机动叶解“自动”进行手动调整。
6.2尽量调节 2 台风机风量相平衡,脉冲吹灰时将引、送风机联络挡板关闭。
6.3 脉冲吹灰尽量在高负荷时进行,吹灰时保持较大的炉膛负压。
6.4 严格执行脉冲吹灰的定期工作,做到每班必须进行,严格按照规定将乙 炔压力调至 0.11MPa 左右。
6.5 利用每次停机的机会对空预器和暖风器进行检查,发现积灰或杂物堵塞 都要及时清理。
6.6 每次机组检修时应该对送风机失速探测器和相关压力变送器、差压开关 进行检查,确保保护动作可靠。
7. 结束语
在整体的工作顺利进行当中,锅炉尾部空预器受热面积灰严重或风门、挡板没有正常性关闭,就会导致空气阻力增加,使得风机在一个极度不正常的状况,这是造成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最关键性的因素。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轴流风机风压、 风量、电流大范围的出现高低起伏的变动后,风机振动、动叶开度突增是断定送风机是否出现失速的重要性参考资料。如果真的发生轴流式送风机失速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将速风机的动叶调制到最小状态,相应开大未失速风机的动叶,使并联运行的2台风机动叶开度、电流相当,这是解决风机快速脱离工况的一个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新元 电站锅炉运行与燃烧调整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风流一生篇4
[关键词] 矿井火灾 事故 风流调动
煤矿井下属于高危行业,而矿山救护则是高危之中的高危。就福建省小煤矿井而言,多数矿井为私营矿井或承包经营矿井,安全基础资料不全、安全投入不足、通风系统不完善,多数矿井采用自然通风或矿与矿之间联合通风,矿井抗灾、防灾能力低。当矿井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火灾产生的火烟随风流的流动沿井巷扩散蔓延,火灾产生的火烟流动方向不稳定、不确定性,给抢险救灾工作增加很大的困难及危险。因此,科学地了解灾性、分析灾情,制定合理的抢险救灾方案并有力实施,对抢险救灾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处置此类事情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救援理念,保持理性的思维,适时掌握灾区灾情变化,在确保救援人员平安的条件下,正确地执行救灾方案,实时合理地调动风流方向,将火灾产生的有害有毒火烟引向无人的方向或控制减少有害有毒火烟向井下人员密集区域扩散,降低受灾区域人员的危害,组织有限救援人员对被困矿工的救助,避免人员的伤害,减少灾害的损失。
1 概述
1.1 矿井火灾分类
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自燃)火灾是指煤层在一定的外部(适量的通风供氧)条件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积聚热量,使其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形成的火灾;外因火灾是指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电火花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
1.2 矿井火灾产生的危害
1.2.1 矿井火灾发生后,会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及火烟流,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和人员伤害,火烟流造成能见度降低,阻碍抢险救灾的行动,增加救援的难度,甚至严重影响阻碍救灾的开展。
1.2.2 矿井火灾燃烧生成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形成附加的自然风压,即火风压,作用于矿井通风网络,造成风流紊乱,扩大灾区受灾面积。
1.2.3 在火源点生成大量火灾气体以及风流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产生膨胀压力,对上风侧风流产生阻力作用,对风流产生动力作用,造成再生火源。
1.2.4 矿井火灾会烧坏大量财物(煤炭、电缆和电气设备、支护材料),造成生产的停滞和财产的损失。
2 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井巷支护存在可燃性支护材料、机房峒室存在可燃性支护或作业人员搭盖休息点使用的可燃性材料。
2.2 临时用风的局部通风机风筒采用塑料或编织布等可燃材料制作的风筒,没有完全杜绝采用阻燃性材料的风筒。
2.3 井下用电电缆还存在使用非阻燃电缆,甚至存在护导线等非矿用电缆,电缆之间连接没有采用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或没有采用接线盒连接,甚至还存在明接头、鸡爪子、羊尾巴;井下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没有使用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气设备的接线端进口没有挡板;选用电缆截面不够,超负荷使用;电缆吊挂不符合,盘圈数超过《规程》要求或未“8”字型盘吊等隐患,易引发电花火。
2.4 井下电气设备存在使用非矿用、非防爆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淘汰过期设备,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或电缆违章作业产生电火花。
2.5 职工安全意识差,携带烟草、火下井,井下动火未按规定审批或动火操作时未按规定要求进行,配备防灭火器材不足等。
3 火灾发生后抢救困难原因分析
3.1 矿井日常管理混乱,主要负责人或管理人员日常深入井下了解现场少,对井下生产动态不熟悉,作业地点分布不清,对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分布不清楚、不熟悉,灾后无法提供实际需要了解的要素信息,无法为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帮助。
3.2 矿井资料管理不到位,***纸资料欠缺,没有通风系统***、井下避灾线路,或***纸资料与现场差距较大,无法为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依据,甚至给抢险救灾实施过程增加困难,造成扩大事故。
3.3 矿井日常未组织制定灾害处理预案或未组织对预案进行演练,发生灾变时,受灾人员撤离零乱,给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分析灾后井下人员分布增加难度和不准确性。
3.4 矿井主要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在发生灾变时,未制定施救方案,救人心切或怕扩大影响,盲目组织施救,初期火灾处理方法不当或未及时请求外界救援,造成受灾区域扩大或灾情扩大,给后期抢救救灾增加难度。
3.5 救灾设施设备不到位,如“三条线”建设不完整甚至没有建设,给抢险救灾实施增加困难。
3.6 救援人员本身对受灾矿井井下生产布局、生产动态、生产环节等不熟悉或不清楚,给抢险救灾带来困难。
4 火灾事故处理时的风流调动分析
在处理井下火灾事故时,为了避免火灾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应将火灾产生的有害有毒火烟引向无人的方向或控制减少有害有毒火烟向井下人员密集区域扩散,使井下受火灾威胁人员处于新鲜风流区域,为其创造良好生存条件,同时为抢险救灾人员创造良好的抢救作业环境和空间。
4.1 风流调动原则
风流调动需要根据火灾发生时期、地点、人员分布、现场情况确定,但必需注意五项原则:一是不使瓦斯聚积,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二是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平安;三是有助于阻止事故扩大,创造接近事故区域的条件;四是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五是防止火烟逆退,产生再生火源。
4.2 风流调动方法
4.2.1 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1)当火灾事故发生的具置、规模、火势、受威胁区域等在未完全领会清楚时,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2)当火灾事故发生地点的下风侧有遇险人员尚未撤出或不能确认遇险人员是否已遇难,且矿井又不具备反风和改变烟流流向的条件时,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3)当火灾事故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者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通风网络中,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杂紊乱、增加人员撤退困难或造成受灾区威胁区域人员中毒,而且会产生个别地点瓦斯局部积聚等后果时,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4)当火灾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并且实施直接灭火时,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5)当减少火区供风量有可能造成火灾从富氧燃烧向富燃料燃烧转化时,保持正常风流方向。
如***1:2000年11月28日,某村办煤矿井下主平硐约800m处,发生井下移动空压机过负载引起电缆着火及大量木支架可燃性材料燃烧,由于该矿没有***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但主平硐与附近的镇办煤矿存在相通,发生火灾后,未弄清火源点位于何处,指挥部盲目下达利用镇办煤矿的主要通风进行反风,改变井下风流流向与流速,造成大量的火烟及火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向井下作业地点蔓延,造成井下作业地点的6名工人遇难,同时给后期救灾增加难度。
4.2.2 实施风流反向
(1)矿井必须有***的通风系统,有机械动力的通风设备与设施,并能在规定的时间执行风流反向,或通过构筑临时通风构筑物可改变风流反向时,可实施风流反向。
(2)当火灾发生在进风侧时,火灾产生的火烟烟流向井下作业区域大量蔓延,严重威胁作业区域的从业人员时,在需救助遇险人员的特别情况下,可实施风流反向。
但改变风流方向前要注意:
一是确认进风侧方向的人员已平安撤退或进风侧方向无人。
二是对于多台风机联合工作的矿井,当由于对发生火灾区域的主要通风机实施反风而可能造成火灾区域产生的火烟向非发生区域扩散蔓延时,此时不仅对发生灾变区域的主要通风机实施反风,而且也应当立即对非事故区域的主要通风机实施反风,实现所有主要通风机联合反风。
三是当采区(或采煤工作面)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火灾产生的火烟可能顺风流方向直接威胁到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工件面情况时,通过构筑临时通风构筑物,可将反向后的火灾烟流直接引向无人作业区域或回风流中,实现区域反风;
四是当采区进风巷或采面进风巷发生火灾时,为了救人或灭火,确保救灾人员始终在火源的上风侧工作,免受烟雾和高温的损害,可选择局部反风,但必须考虑反风后的风流不能向其他新鲜区域蔓延。
五是采用改变风流方向时,必须对矿井的通风网络相当熟悉和清楚,平时要做好反风的演习工作,不断总结归纳,摸清矿井在不同地点风流反向的流经线路,以便在矿井发生火灾时,根据什么地点着火应采取什么样的反风方式。
4.2.3 增减风量
(1)增风主要是加大向火灾供风量,以冲淡稀释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降低火灾产生的高温热能。
一是如封锁火区或在进风侧封闭火灾时,为降低火灾高温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可增加风量,但在回风侧封闭火灾时,则不允许增加风量;二是有瓦斯危害矿井,当火区内或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时,应增风;三是当出现火风压可能发生风流逆转现象时,应增风;四是当回风侧人员有受有毒有害气体威胁且遇险人员没有撤出时,应增加风量吹散火灾气体、烟雾,创造条件以利于遇险人员穿过火区撤出灾区,或让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为遇险人员配用防毒器具撤出灾区。
(2)减风主要是降低向火灾的供风量,以控制火势的成长,创造条件,进行灭火。
一是在瓦斯无危害且灾区内人员已全部撤离前提下,为减弱火势,使救援人员能接近火源,可减风;二是在瓦斯无危害且灾区内人员已全部撤离前提下,为了缩小火灾范围,近距离小范围封闭火灾,可减风;三是若灾区范围内人员尚未撤出,为了避免灾区出现火烟弥漫,能见度低且产生缺氧现象,不能采取减风;四是灾区瓦斯浓度上升、不利于灾区人员撤退时,不能采取减风;五是灾区人员尚未撤出,为避免发生富燃料燃烧而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不能采取减风。
如2004年,某无证小煤矿井发生火灾,由于该小煤矿井没有***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发现火源时,在水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为了采取直接灭火,采取减少向灾区供风造成富燃料燃烧,而产生大量的火烟烟雾和CO,并随着风流方向向作业区蔓延,导致作业区的11名人员伤亡,而且给后期救灾增加难度,造成多名救援人员中毒。
4.2.4 风流短路
风流短路分为新风短路和火烟短路,是利用现有的通风构筑物或临时设置通风构筑物进行风量调节。
一是新风短路,主要采取打开进风侧与回风侧之间的通风构筑物,造成风流短路,从而减少向火源的供风量,达到节制火势的目的。二是火烟短路,利用现有的通风构筑物(如风门或封闭)或构筑临时通风设施(如风障),把烟雾和有毒气体直接导入回风巷或总回风巷,使工作面人员免受毒害,减少人员伤亡。
4.2.5 隔绝距离风流
在灾区无需救人的前提下,使用直接灭火无效的情况下,对火区进行隔绝距离封锁。
4.2.6 调节风流
按照矿井通风情况和抢险救灾需要,可在局部巷道挂风幛、打板闭或开关风门,改变局部风流的大、小或风流方向,改善灾区的通风状况,达到急救人员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救援力量有限,特别是救援人员不足情况下,而当火灾波及区域广,波及面积大,灾区人员分散,救援人员难以派到各个灾区点时,根据灾区人员分散集中程度而确定风流调节措施。
总之,在井下处置事故时,并非采用单一的通风体系,而是先后或者同时采用多种通风体系。要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彼此联系,扬长避短,以达到既能节制火势,有利于灭火,又能确保灾区人员平安,有利于急救的方针。
5 火灾事故处理时的风流调动注意事项
5.1 救灾前,要求矿井有关人员了解事故性质、火源位置、火势大小、火灾烟流伸展方向与速率、遇险遇难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事故区域的瓦斯等情况。
5.2 救灾前要查阅相关***纸资料,特别是通风系统***和避灾线路***,了解井下风流流动方向、采取风流调动线路、人员可能撤退线路。
5.3 进入灾区侦察,全面了解灾区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提供灾区现状,详细绘制灾区侦察示意***,并标注灾区侦察明显的标记。
5.4 预测事故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可能产生再生事故或可能的影响规模,以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与对策。
5.5 实施井下风流调动时,必须派专人观察调动后风流的流向,监测风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等相关参数,火风压产生的影响等。
5.6 实施井下风流调动时,必须与救灾指挥部保持持续联络,及时反馈风流调动后的风流流向及相关参数。
5.7 救援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准确掌握井下灾害的性质、规模,选择合理的通风体系,适时组织有效的救援,力争用最短时间控制事态的扩大,全力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5.8 救援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分工仔细、团结协作,严格遵守救援原则和行动原则,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科学组织救援,根据灾情变化采取灵活有效的救灾措施,避免出现灾情扩大。
5.9 救援前,必须配备足够的救援力量、救援人员、救灾材料等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风流一生篇5
一、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风险是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它有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有可能带来超过预期的收益。任何决策都会有风险,都有可能发生经济损失,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说明风险就越大。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稳步推进,流转速度越来越快,流转规模逐年扩大,流转大户不断增多,流转作用更加明显,但是流转风险也逐步显现。由于农民与流转业主依法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期限一般比较长,有5年、10年、20年不等。在履行流转合同期限内,流转合同所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在加大,比如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有可能发生大幅度波动,国家产业***策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发生旱灾、洪灾、冰雹、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土地流转业主出现连续经营亏损不能持续经营等等问题,都将对土地流转业主造成巨大的冲击,流转合同有可能不能得到及时履行,流转风险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流转风险是必然的,流转风险最终发不发生,关键在于流转双方有没有抗风险能力,如果流转双方抗风险能力强,对流转风险应对处置得当,虽然有风险但最终也有可能不会发生。
二、流转风险的类型
(一)自然灾害风险。在流转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发生旱灾、洪灾、冰雹、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流转业主的资产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损失,或者重大亏损,以致于难以履行或者无法履行流转合同,这可能会给流转双方带来损失,这种损失还有可能是致命性的,一但发生就很难恢复。
(二)产业***策调整变动风险。在流转合期间内,发生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财******策、货币***策以及产业***策调整,以及遭遇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等原因,对流转业主的资产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损失,或者重大亏损,以致于难以履行或者无法履行流转合同,既定的流转合同收益得不到保障而带来的风险。
(三)经营风险。在流转期限内,流转业主由于经营项目选择不当,经营亏损,流动资金不足,或者经营管理不善等经营原因,导致流转业主无法持续经营而带来的风险。
(四)违约风险。在流转合同期限内,由于流转双方或者一方,不能履约流转合同义务而带来的风险。
(五)其他风险。在流转合同期限内,由其它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带来的流转风险。
三、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
土地流转风险作用于流转双方,但对每一方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区别。防范和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应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各方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土地流转的业主资质考察、经营项目的选择、流转租金价格和合同期限的确定、流转合同的签订、合同鉴证备案登记和跟踪管理等各流转环节上,都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把流转风险降到最低或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建立流转市场准人机制。加强对流转业主方的资信情况、履约能力、项目效益、风险、以及农业经营能力等进行考察和审查,对不具备流转资质的单位,不准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而规避和防范流转风险。
(三)建立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建立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及时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参考价格,促进土地流转交易公平公正,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行为,克服和杜绝土地流转交易价格过高或过低的不公平流转现象发生,减少或避免土地流转矛盾纠纷。
(四)依法建立流转关系。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建立流转关系,依法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流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则上都应签订全省统一规范的书面格式合同,合同内容必须经流转双方平等协商一致,签字认可。
(五)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股份合作、基地带动、租赁经营、转让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将承包地成片流转给企业、大户集中经营,连片开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形成共享收益、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增强流转活力。
(六)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倡和支持土地流出方向受让方提取一定的风险保证金,专户储蓄,共同管理,探索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合同期满如无违约,则如数退还风险保证金本息,一次性流转土地规模较大的,可以实行流转行为担保,切实保障流转双方权益。加强对业主的生产经营指导和跟踪管理,帮助解决流转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流转风险。
(七)建立扶持机制。建立金融信贷扶持机制,开辟土地流转融资渠道,逐步解决土地流转业主融资难问题,为应对流转风险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大户的资金奖励,支持流转业主做大做优做强;建立和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参保范围和参保面,为应对风险提供保险支持。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建立扶持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
风流一生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Mixiliang Tunnel in south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network ventilation of each fire condition in operation period was calculated with homemade software based on VC++; combination plans of fans were compared and chosen, in order to meet the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 of fir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network ventilation with node program can be easier in solving the complex ventilation pro-blem of tunnel.
【关键词】隧道;火灾;网络;通风
【Key words】 tunnel; fire; network; ventilation
中***分类号:U45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033X(2012)04-0076-03
0 引言
防灾救援是特长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隧道内火灾温度高、烟雾大,疏散扑救困难,火灾发生后损害非常巨大[1]。通风网络理论,是解决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一种新途径[2-3]。本次研究中计算软件采用Visual C++语言编写,选用通风网络中迭代节点法,数学模型建立在流体力学基础定律上,将通风系统简化为“节点”、“支路”等元素,通过“串联”、“并联”、“角联”等连接关系自由组合通风方式[4-5],计算程序适用性极强。
1 工程概况
米溪梁隧道长约8 000 m,设置为左右线分离的平行双洞,设计行车速度80 km?h-1,隧道净断面积63.66 m2,当量直径8.31 m。隧道双线各修建一个通风斜井,分别采用单井送排及纵向射流通风方式。
2 网络通风解算程序简介
本次研究采用的专用软件主要依据矿井通风网络中的节点法进行编制,并且依据公路隧道实际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能有效地应用于隧道网络通风解算及预测。
节点法是以节点为具体计算对象,以节点风量平衡定律为基本方程,以节点风压作为***变量的算法。在火灾工况下,程序可模拟火灾发生在隧道不同位置、不同规模、不同交通量等条件下的火灾通风效果。
3 隧道火灾工况的通风方案研究
3.1 隧道火灾通风及排烟原则
当火灾发生后,即刻关闭双线隧道,并且按火灾救援风速通风,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火灾隧道的烟雾和高温气体不发生回流。
(2) 风流方向应始终与隧道行车方向保持一致。
(3) 打开横通道进行车辆和行人疏散。
(4) 火灾隧道风速保持2~3 m?s-1。
火灾通风组织系统的机械通风应根据火灾点的位置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向,排烟的基本原则是:当火灾点处于排烟道上游时,主要利用排烟道排烟;当火灾点处于排烟道下游时,可将火灾烟雾从洞口排出。
3.2 隧道火灾分区
根据车行横通道的分布规则,对米溪梁隧道进行如***1所示的火灾分区(左、右线各11个火灾分区)。将米溪梁隧道的通风结构转化为***2,火灾分区划分与主线支路划分刚好一致,支路1~24为隧道主线,支路6、16为短道,34、37为排风道,35、36为送风道,38~45为虚拟支路。
3.3 隧道火灾分区程序解算
(1) 当火灾发生在左线1号区域时:打开火灾点上游最近的25、26两条车行横通道及其之间的人行横通道;关闭轴流送风机及排风机;开启隧道左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 11号区域射流风机8台;开启隧道右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1号区域射流风机8台。
通过结果可知,火灾烟雾从洞口排出,火灾点所在区域风向与隧道车行方向一致,无逆向风流,风速为v=2.75 m?s-1,符合火灾工况风速的要求2~3 m?s-1。
(2) 当火灾发生在左线2号区域时:打开火灾点上游最近的26、27两条车行横通道及其之间的人行横通道;关闭轴流送风机及排风机;开启隧道左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2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1号区域射流风机6台;开启隧道右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0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1号区域射流风机6台。
通过结果可知,火灾烟雾从洞口排出,火灾点所在区域风向与隧道车行方向一致,无逆向风流,风速为v=2.27 m?s-1 ,符合火灾工况风速的要求。
(3) 当火灾发生在左线3号区域时:打开火灾点上游最近27、28两条车行横通道及其之间的人行横通道;关闭轴流送风机及排风机;开启隧道左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3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1号区域射流风机6台;开启隧道右线1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2号区域射流风机2台,11号区域射流风机6台。
风流一生篇7
【关键词】风电场风力机尾流
中***分类号:TM315文献标识码: A
风电场中集中布置风机群,很多风力机将处于风力机尾流中,影响了风力机的性能和输出功率,对整个风电场的功率输出造成了不利影响。研究尾流效应产生的影响,据此研究风场风机布置方案,提高风机尾流影响,是提高风电场的效率和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一、尾流分析理论基础
(一)大气边界层理论
地面上障碍物对空气产生较大摩擦阻力,导致风速度下降,风能减小,但是随着高度上升,该作用逐渐减弱。边界层厚度从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有时也定义地面湍流消失高度为边界层高度,大气边界层内地表和大气之间存在显著的动量、质量和热量交换,对大气特征产生影响[1]。
(二)风速廓线
大气边界层高度会影响平均风速,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风剪切或者风速廓线,中性状态下的风速廓线可使用对数率或者指数率表示:
(1-1)
式中:v-摩擦速度;
k-卡门常数;
-不同地表粗糙长度值。
下表是不同地表的粗糙长度:
表1-1不同地表粗糙长度
地形 海面、积雪面 1m草木内牧场 田地、草地 森林 田野、村庄 城市
/m 0.0001-0.01 0.01-0.15 0.01-0.3 0.3-1 0.2-0.5 1-5
风速廓线对数率是可以通过理论证明的,但是过程十分复杂,而指数率使用经验关系式,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在风电场中,通常都是使用指数率分布进行风速廓线描述[2]。
(三)湍流
是一般小于10分钟的风速波动,湍流风速也被称为脉动风速,大气湍流为各项异性,通常是地表和障碍物对气流阻碍和密度差以及温度差造成的气流垂直运动导致的。湍流对风力机运行情况影响很大,会造成风力机疲劳载荷的增加,甚至会造成整机极端载荷,造成风力机组的破坏。
湍流水平通过湍流强度度量,描述风速实践和空间的变化和脉动风速相对强度,定义为:I=σ/v。
(四)稳定度
表示空气层稳定程度,大气中气团受到垂直方向扰动后会出现向上或者向下的位移,移动后速度逐渐减慢,表明大气的状态相对稳定,移动后存在加速趋势则认为大气不稳定。绝热温度梯度是分析大气稳定度的关键参数,绝热温度梯度是无热传导情况下温度在高度方向的变化量[3]。
在风场内,稳定状态通常出现在夜晚或者低风速下,湍流主要受地表摩擦力影响,不稳定状态通常出现在白天,地面温度较高会产生很强对流,加厚边界层,加大湍流涡尺寸,中性状态则通常在强风和傍晚出现,地面上升气流和周边环境位于热平衡态。
二、风力机尾流模型
常见风力机机尾模型主要有无粘近场尾流模型、简化尾流模型和AV尾流模型。AV尾流模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V模型依据Abramovich射流理论建立,将风力机尾分成三个区域,区域内的尾流呈线性增长,受机械湍流和背景湍流不同程度影响。
初始尾流从风轮后锥形均匀流末端开始,区域速度剖面受均匀流和外流混合区大小的影响,而尾流增长速率则由机械湍流决定。过渡区在初始尾流后端,尾流增长速率和初始尾流相同,主要受机械湍流影响,背景湍流也存在一定作用[4]。区域三是远场尾流,机械湍流的影响逐渐下降,背景湍流和机械湍流共同作用影响尾流的增长速率。
三、AV模型
(一)尾流区域特征
1.初始尾流
Abramovich基于实验数据,作出了尾流区域速度剖面假设:
(2-1)
式中:;
-风轮前自由流风速;
-风轮后锥形均匀流风速;
R-无量纲化半径。
根据此假设,可获得初始区域长度如式(2-2)所示:
(2-2)
无量纲化尾流半径如式(2-3):
(2-3)
初始尾流的边界层厚度可定义为区域内自由流和风轮后锥形均匀流间距:
(2-4)
初始尾流末端,故机械湍流造成的边界增长率为:
(2-5)
背景湍流同时存在于自由流和风轮后锥形流中,对边界层两侧都会产生影响,故修正后的边界层增长速率为:
(2-6)
2.过渡区
过渡区尾流增长速率和初始区一致,Abramovich假设
(2-7)
其中
(2-8)
故过渡区尾流半径R22为:
(2-9)
3.远场尾流
机械湍流的影响逐渐下降,背景湍流的影响逐渐增加,区域内速度剖面自相似,任意x下的数字表达形式相同:
(2-10)
式中:-x处尾流半径;
尾流中心速度亏损使用如下定义:
(2-11)
根据实验结果,获得远场尾流区速度剖面:
(2-12)
四、尾流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
假设两台风力机旋转轴共线,并且型号相同。首先计算不存在尾流情况的单台风力机性能,并采用动量-叶素理论计算风轮旋转面轴向诱导因子和周向诱导因子,使用经验公式进行叶片部分湍流状态动量修正,并考虑叶片梢部和根部损失以及风剪切的影响。之后进行尾流影响下的单台风机性能计算,使用AV模型进行风力机尾流模拟,将不存在尾流影响下的来流转变为尾流影响来流,采用包括风剪切速度剖面和尾流速度剖面等计算参数衡量尾流区中的风力机性能[5]。
串列情况下风力机布置情况,通过AV模拟模型计算不同界面位置风力机风能的利用系数。随着X增加,尾流影响逐渐下降。并列情况下,尾流区风力机风轮轴线和尾流风力机风轮轴线平行而不重合,使用AV模型计算尾流区风能利用系数,发现两风轮之间间距逐渐增加,尾流影响逐渐减弱。
模型中尾流场速度和下游距离可以无量纲化,推力系数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在实际中,风力机尾流场的剖面速度并不均匀,但是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
AV模型基础上添加修正系数和大气边界层风速指数率,描述风力场尾流场内风速剖面。
表4-1风力机实验尾流剖面测量参数
推力系数 风力机直径 轮毂高 来风湍流强度
0.82 0.57 0.695 0.13
0.89 40 45 路上较高
风力机下游近距离剖面上的指数率和实际测量值之间差别较大,距离逐渐增加,指数率和实测值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表面尾流恢复。
应该注意到,实验中风速剖面和指数率之间的分布差距仍然很大,但是风力机实测风速剖面和对数率的分布差距则较小,但是这些并不能对尾流场风速剖面进行准确的描述,说明尾流造成了尾流场内风速廓线的改变。
结束语
风力发电的效率不高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风力机在风场的布置对风力机的效率系数影响很大,尤其是前一台风力机尾流对后一台风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建立风力机尾流模型,在模型指导下制定风力机布机方案是提高风力机效率系数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坤,贺德馨.风力机尾流数学模型及尾流对风力机性能的影响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13(1),17:84-85.
[2]陈严,刘雄,刘吉辉等.动态尾流模型在水平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计算中的应用[J]太阳能学报,2012(10),29:1297-1298.
[3]代元***,汪建文,温彩凤等.利用WAsP软件对风力机发电量的预测[J].可再生能源,2011, 29 (1): 1-2.
风流一生篇8
[关键词]现金流量风险;成因;防范
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现金循环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现金循环要经历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诸多环节,不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了解及识别现金流量风险成因,对防范风险至关重要。
一、企业现金流量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套用资金风险成因
套用资金风险是由于营运资金不足而引发的,它是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营运资金作为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营运资金不足,现金循环就无法顺利完成,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现金周转速度减慢、销售规模扩大、营运资金被占用等。企业现金周转速度减慢,那么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将增加。这时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借款额度,就无法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原有的营运资金就会因现金周转速度减慢而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营运资金将出现一定额度的缺口。当一个企业迅速扩张时。销售规模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仍会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为不断扩大的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如果一个企业以超过其财务资源允许的业务量进行经营,将可能会导致过度交易,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不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企业内部,企业并没有将营运资金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而是将其用于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收益,使现金流八存在长期滞后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而营运资金的减少则要求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相应缩短,但缩短后的现金周转期无法保证可持续性,并很可能破坏企业营业效率,对企业经营最终产生不利影响。
(二)信用风险成因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赊销导致销售款不能及时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比较大。如果企业到期不能及时收回销售款,一方面会使营运资金减少,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会造成企业偿付负债能力下降,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偿付应付供应商的货款或其他款项。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引发信用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主要有突发性坏账引发的风险和大量赊销引发的风险。某些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较宽松的信用***策大量赊销商品,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但也增加了企业发生信用风险的机率。因此,企业的信用***策直接决定企业信用风险的大小。
(三)流动性风险成因
流动性风险是由于流动资产不足而引发的风险。流动资产是企业为偿付其债务所持有的现金数额或可以迅速筹集的现金数额。它包括现金及可以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缺乏流动性是企业一个严重的财务风险,称之为流动性风险。企业发生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后果是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如果企业到期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会面临被清算或破产的可能。造成企业流动性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增加流动负债。用于对外投资或购买长期资产以及增加流动负债,弥补营运资金不足。有些企业为筹集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所需的资金,出于发挥杠杆效应的考虑,采用银行短期贷款等方式大量增加流动负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资金需求,但会造成企业流动负债大幅度增加。偿债能力明显下降,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四)连带风险成因
连带风险是指由于相关方发生损失,企业受到牵连而引发的风险。连带风险最常见的情况是某企业以自身的资产为其他公司作信用担保。由于被担保公司发生重大损失,该企业也会因连带责任而不得不承担被担保公司的相应义务,最终结果是被担保方的损失转移到了担保方。当企业以自身的资产为其他公司作信用担保的时候,风险就伴随在公司的左右。而如果受信方是从事资本运营的话,那么这种风险就会被无限放大。其实,商业担保既是一个商业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虽然控股企业可以因为决策权从被控股企业获得信誉担保,但是作为两个***的法人,操作依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
(五)投资风险成因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投资失误,无法取得投资回报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投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增加,超过原计划,使企业不得不继续追加投资;二是投资项目失败,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企业所投入的资金被浪费掉。
二、不同成因现金流量风险的辨别
(一)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辨别
一般来说健康正常运营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是正数。现金流入净额越多,资金就越充足,企业就有更多的资金购买材料、扩大经营规模或偿还债务。因此,充足稳定的经营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长期出现负数,就必然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不可能持续经营下去。分析时,可以将补充资料内经营现金流量分成两部分进行。首先研究企业在营运资本支出前的现金流量,如果这部分现金流量是正数,然后再研究营运资本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时应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自身发展战略等来评价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状况及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辨别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资本性支出中的现金流量数额,分析的重点是购置或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额。根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性质可以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和获利潜力,揭示企业未来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的发展变化。同时还应分析投资方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一致,了解所投资金是来自内部积累还是外部融资。如果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大于购置固定资产产生的支出,则表明企业可能正在缩小生产经营规模,或正在退出该行业,应进一步分析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是行业的原因所导致的。
(三)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辨别
根据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可以了解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策,分析融资组合及融资方式是否合理。融资方式和融资组合直接关系到资金成本高低和风险大小。如果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稳定或下降,问题就更严重。此外,将现金股利与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相比较就可以了解企业的股利***策。支付股利不仅有利润还要有充足的现金,选择将现金留在企业还是分给股东,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有关。通常处于快速成长的企业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而更愿意把现金留在企业内部用于再生产,加速企业的发展。
三、不同成因现金流量风险的防范
风流一生篇9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内生因素;外生因素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提高长期经营能力。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已逐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持续稳定的流动性已成为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和良好信誉的保障。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普遍缺乏品牌优势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利润率低或负债经营的企业随处可见,企业现金流问题已成为一个并不避讳的通病。亏损的企业有现金流缺口是可以解释的,然而许多盈利的企业也存在流动性缺口,这更应当引起我们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因此分析企业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因素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流动性风险的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获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招致损失的风险,更明确地讲,是由于不能在经济上比较合理地进行筹资,或者不能以账面价格变卖或抵押资产,以便偿还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债务,因此而招致损失的风险。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从市场环境来看,风险可以分为7类:投资风险、经济合同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存货风险、债务风险、担保风险和汇率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企业风险是由于经营、决策、战略的失误而导致的现金流量风险。只要企业存在,流动性风险就存在,这是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共同面临的问题。流动性风险只能通过合理恰当的管理措施预防和降低,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二、流动性风险的内生因素分析
内生因素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筹资结构和其他可能对企业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内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经营亏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状况陷入困境,产品生产和销售形成的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以生成足够的现金,从而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第二,管理不善。体现在资金浪费严重,现金利用率低,现金预算制度未得到执行。第三,流动比率不合理。一方面自有流动资金比率低,过于依赖外部资金;另一方面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短期负债要在一年内偿付,一旦现金流量不足,便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第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如果或有负债的数额较大并且可能发生,则到期债
务压力迅速膨胀,就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偿付危机。
三、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外生因素分析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超过企业的预期,这也意味着企业流动性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环境变化
这个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国经营或对外贸易中。比如,企业贸易对象所在的国家因不利的***治事件的影响使得***治环境不稳定,从而使得收汇没有保障。再如,当某些国家的某一行业的经济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时,该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便会盛行起来,从而加大对此类产品的进口限制,进而对中国出口企业的销售产生影响。
(二)国内***策变化
一是货币***策的影响,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策时,即中央银行采取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的***策,刺激内需,将有利于企业销售增长和获得现金流,反之,将不利于销售增长和获得现金流。二是融资***策的影响,当中央银行和各级金融机构放宽对企业的融资限制时,企业便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渠道也得以拓宽。
(三)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企业流动性的影响主要有通货膨胀使得物价上涨,材料价格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增加,而同时所持有的流动资产贬值,购买力下降,偿债能力减弱。
(四)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不仅使得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作为实体经济的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金融财富的消失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商品的总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很难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获得充足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本身持有大量证券或股票的话,那么由于这些金融资产的价值将可能大量缩水,导致企业的流动性受到重创。金融危机期间,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同于本文所研究的流动性,因此此处不对市场流动性的定义做出解释)很可能突然消失。此时由于信誉危机使得银行多采用信贷紧缩***策,最终使得银行及风险基金拒绝或者没有能力借钱给企业,此时依靠向银行借款而维持现金流的企业或者已发行大量债券而面临到期偿付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内生因素是可控因素,而外生因素是不可控因素,从内部因素着手识别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应对风险的第一步。对企业流动性风险产生因素的分析是为了帮助企业预防流动性风险,认识风险的根源。在识别了流动性风险的源头后,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建立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应对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美)Erik Banks著;褚韵译.流动性风险――企业流动资产和筹资风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张建涛.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风流一生篇10
一天下着雨,我坐在爸爸的车里,看着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哗哗地流下来,真像一条条小溪流。一会儿,爸爸发动了车,“小溪流”流得越来越慢了,车越开越快,“小溪流”竟然似乎停止不流了。爸爸的车开上了高速公路,时速达到了80千米每小时,这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像游动的小蛇似的往车顶上“爬”去。
我非常惊讶,老师不是说水往低处流吗?因为地面上的水受地球对它的吸引力--重力的影响,所以会向低处流,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现在车窗上的水为什么会向上流呢?我想打开车窗看个究竟,可刚打开车窗,迎面而来的冷风把我吹回了车里,这时我也若有所悟。对了,水往低处流,不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吗?有了向下的力它才会下下流的,现在它往上流,肯定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刚才的风不就是力的源泉吗?可是为什么刚开始水没有往上流呢?我又查看了资料,知道了速度的相对性,你越快风相对你的速度也越快。我猜想刚开始车子开的比较慢,风速也比较小,对往下流的水流产生的向上的力也比地球的引力对水流产生的力小,所以水还是向下流的。随着车子越开越快,风相对于车的速度就越快,这样风对前挡风玻璃上的水流产生的向上的力就越来越大了,当这个向上的力与地球引力产生对水流产生的力一样大时,水就停止不流了;当风速越来越大,对水流产生的力大于地球引力对水流产生的力时,水便往高处流了。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我找来一块玻璃,和电风扇,模拟雨中开车的情景。果然当风力小的时候,水是往下流的,当风扇开到强档,风力变大时,水就往上流去。这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原来啊,水是被风吹着往高处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