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生活篇1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忙碌,永远盲目地追求。人的生活是需要享受的。享受生活就等于延长了我的生命,我是喜欢那种生活的。因为享受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知道了什么才是我真正追求的人生目标。
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等待着黑夜的来临。
一阵阵寒风吹来,那种冰凉的感觉让我从沉思中醒觉。这时,我才意识到夜已来临。
天慢慢地变得暗了,我两眼呆滞地望着远方,一片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给我一种很忧伤的感觉,但我却是喜欢那种感觉。一个人依靠在窗口边赏夜是无比的快乐。我喜欢那种孤独的感觉。
漆黑的夜中,风在轻轻地吹着,帘布也在柔柔地飘动,风铃互相碰击着,发出那清脆而又动听的铃声,把我深深地陶醉。
我倚在窗边静静地欣赏那柔如少女般忧伤的铃声,又陷入了沉思中……
我喜欢夜,漆黑的夜,下着蒙蒙细雨的夜,带着满怀忧伤的夜,那会让我倾心的夜!
其实,在你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静静地思考,或许在某一夜里,你能在静静的人生中发现你的目标,在静静的夜里,找到了你追求目标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我的目光也慢慢地移走了。我的目光不再呆滞,而是充满了闪亮,充满了活力。
静生活篇2
旋转以后,静静生活。当我懂得这点时,开始觉得温暖,是在迷茫之中找到了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不再漂泊。旋转之后,学会安静。一切痛楚开始慢慢淡化,但依然存在,转变成深藏眼里的忧郁。相比从前,内心变得坚韧,不再轻易地被什么所刺穿,淡化成一缕缕忧伤而存在,但已能够比较平静地看待,在忧伤中继续微笑。
旋转之后,回归自己。身边的一切都可以隐去,只在自己的世界里流连忘返,营造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诗性天地。那时,我是创造者,是自己的造物主,用唯一让我感到骄傲的思绪、想象随意地描绘、勾勒如同泡沫般灿烂的绚丽世界。现实里的遗憾可以在这里得到弥补、丰富,现实中缺失的情感到这里获得升华。这是属于我的世界:一个人,在如同落英缤纷的思绪中诗意地行走,驻足,流连,欣赏。
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开始静静生活,静静生活……
只有这时,才体会出静静的好处。旋转固然可以华丽、眩目,却会紧张、匆忙;旋转也许还会让我们的心灵日益疲惫、坚硬,不再充满质感、色彩。只有静静生活,才能带领我们重新走向美好,才能感觉到蓝天白云的梦幻之美。真的,我们已经很久没长时间地仰望天空,发出一声赞叹。我们深陷忙碌的生活节奏,不停地奔忙着,那些美大多就这样消逝了,我们则习以为常。我们,也许正在丢失许多美好,迷失许多事情。
越来越喜欢静静地感觉,陶醉并且沉迷。远离一切纷扰,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走着。那一刻,身外的一切光环、标准都不重要,只是多余的尘埃,纷纷落地,不用再去背负什么。风轻了,云淡了,一切都变得那么轻盈。静静地领悟生活中的人或事,静静地体会其中的美和深度,静静地懂得珍惜和收藏,静静地让思绪和情感丰富起来。我承认我寂寞,但我找到了那种让我心情愉悦的感觉,远比现实世界更美,更让人向往。
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我等待着和诗意的碰撞。回忆往事,那些仅存的斑驳影像在某个最合适的角度永远地定格,把过去的美一点一滴地保存,剪辑成一段时光的剪影,变成岁月相册。往事虽已成风,但依旧有暖人的力量,依旧有金子般的珍贵。就在这静静中体味着曾经的美,寻回那颗本真的心,让灵魂净化、透明。我喜欢在安静中回忆,回忆让我永远不会丧失一颗美好的心,让我永远向往蓝天。
我能感觉到那种静静的美好,弭除一切嘈杂,却又在静静中发出另一种和谐的声音。我开始体会到静物的美,虽然沉默无语,却用它的资态、色彩静静发言。那是一片更为宽广的世界,只在你内心深邃、会心地阅读。那一刻,我庆幸自己能够找到这种思绪。静物里,也有故事,也有时光,也有情感,也有记忆。一切的美好都可以只为你而存在。
静生活篇3
假如你正在冥思着一片大作,身处一个吵闹的街市,思绪全被打乱了,杂乱无章,烦…逃,逃到一个无人的小巷,看着眼前的一切,安静的遐想。咦?有灵感了?拿起笔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了近万字的文稿。
和别人刚吵完,心情不爽,无精打采,神情恍惚,周围所有的东西使你心烦意乱。“哔……”“叭……”厄?怎么动不了了阿?我在哪里阿?“啊…你怎么会这么不小心呐?怎么会被车撞倒?”“厄…不清楚”养伤的时候,你是否该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好好想想事情,然后再心平气和的道歉,继而两人又成为了更好的friends?
所以,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安静!
两个不起眼的画家,一个坐在大街上,看着,后画出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一个人过来了,买下这幅画,20万,一口价。另一个画家,坐在了一个鸟语花香的森林里,突然拿起画笔,在宣纸上勾勒出了眼前美景,栩栩如生…投标,拍卖会上,以500万低价起拍。
一个乡野消磁便,一群小孩子在戏水,捉鱼,欢快的嬉戏着,无忧无虑,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瞬间。***中世界成为了所有人的向往的桃花。
如今,这宁静,被顶天高楼替代……
在一片广漠的沙漠中,一个人走着,你不会做诗也会感慨吧,古人也因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流芳百世捏~
哎~着撩人的寂静
看,霍金生活在剑桥,正是由于那平静地与常人无异的生活,才使他写出那些传世经典之作。在都市中,就算在再有才,如此吵闹,你又何以创作,更别论经典,有多少好文章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的?是在安静的房间一个人构思出来的?
静生活篇4
家,与自然风景相融,是再幸福不过的事。然而这所位于台北的山景住宅,却被房屋原有的格局将美景分散,这在设计师吴奉文与戴绮芬看来实在可惜。可惜之余,由于房屋格局不合理,加上业主三房配置的需求,即便是住宅的屋龄只有两年,设计师也下定决心要重整布局,为业主开辟宽阔的视野,纳入屋外自然的景致。
于是,原客厅后方的卧室、厨房被拆除,成为开放式的分享阅读区,为了营造惬意悠然的效果,设计师刻意将阅读区的落地窗换为可完全收纳至一侧的折门,这种形式打破了室内外的隔阂,吸引主人走入绿意盎然的小阳台。同时,沙发、阅读长凳的陈设方式,使生活空间更彻底地拥抱美好景致。相同的设计概念在主卧中也看得到,床头的方向、榻椅的陈列,让休憩时光笼罩在山峦的青翠之中。至于屋中原有的仅76公分宽幅的狭窄走道,吴奉文与戴绮芬则是通过消除部分隔墙以及挪动客用洗手间的位置,使其发生豁然开朗的改变。此外,主卧室、长辈房的开口尺度被设计师刻意放大至一米宽,这样既增添了空间的延伸感,又化解了光线不足的问题。
生活风景的改造,让原本过于封闭的格局有了流通的可能。于是各个空间的陈设安排也有了戏剧性的一幕幕。火山岩拼贴的电视墙,采取弧形处理,立面弯曲的线条在光线的照射下,散发出独特的光影,引人注目。对面的沙发边柜,是成就阅读区域的重要角色。边柜的可旋转台面,能够轻松变化为书桌,为阅读区提供完备的配置,在不需要时也能够随时收回,节省公共区域的占用率。悬垂而下的简易铁质置物架,成为不同功能区视觉上的隔断,同时也是优雅的艺术装置。针对业主喜爱收藏名画、艺术品的爱好,设计师特别将次卧室入口处做成小储藏阁,方便大型画作的收纳,并以斜立面的设计形式,避免卧室入口变得狭小拥挤。
住宅中的自然人文风格,体现于原始纯粹的火山岩、深浅交错的木纹、硬朗纤细的铁件等,素色调的搭配,构成副简洁利落的画面。客厅里来自德国的ZElTRAUM APU边臬,以白色桌面、温暖的木质带来温润的质感;餐厨两区的色彩,以简约的黑白为主色调相互融合,家具则选配意大利PEDRALI Surface的可延伸餐桌、丹麦HAY Hee的吧台椅、单椅,为就餐环境带来份时尚感。主卧室的电视墙,不再固定于衣柜内,可移动的设计作法既能增加衣柜的收纳量,也避免了在休憩时必须对着电视屏幕的不适。卧室黑白鲜明的色彩概念,搭配丹麦HAYTray咖啡桌、Lightyears Radon台灯、以及西班牙VlCCARBE Davos的椅凳,更显简约精致。经过空间的整合与装饰陈设,这所原本貌不惊人的住宅在吴奉文与戴绮芬手中焕然一新。山岚的苍翠,自然的恬静,为房子的主人带来令人羡慕的岚静生活。
静生活篇5
2、有时候就是想宣泄一下,因为心情不爽,有时候就是想安静一点,因为真的我累了。
3、本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女子,生活却把我们逼成了一个个的女汉子。
4、时刻准备着,时刻保持清醒,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松时就放松,我只想安静的享受生活给予的一切。
5、不想开怀大笑,也不想失声痛哭,只是有一份淡淡的忧伤,只想安静的待着。
静生活篇6
徽州作为一块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土地,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积淀养育出众多著名人物,如朱熹等理学宗师,为弘扬儒学贡献良多;又如胡宗宪等治***能人,为抵御外侮殚精竭虑。更有无数的徽商,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异域他乡叱咤风云,不但将徽文化传播到各地,同时也回馈本土,为后人留下了民居、牌坊、雕刻等等精美的物质遗产。
徽州的过去是辉煌的,而徽州的现在是迷人的。经历岁月长河的积淀,徽州现今留下了不少文化物质遗产和美丽风光,为后人所观赏。在徽州无数的物质遗产中,徽州民居不可不提。徽州民居门楼重檐飞角,四周高筑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过去民居只是当地人的居所,而今有一群人用他们的创造力打造出一家家徽式民宿,为每个旅游者带来徽式恬谧。
漫游古村落 呈坎风景独好
呈坎位于黄山风景区的南麓,黄山市徽州区北部。从上海出发去呈坎,由沪昆高速转杭州绕城再转杭瑞高速,最后在歙县出口下,再沿指示牌行驶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很是便捷。呈坎村自古就有“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美誉,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整个古村落有三街九十九巷,交织蔓回,犹如一个迷宫棋局。沿着村落中的青石板路,悠游漫逛,就可以看到小径,流水,人家,石桥,祠堂……在视野中交错层叠,与青瓦白墙绘出一幅泼墨山水画。呈坎因其独特的街巷设计,可快速分流,前一秒相遇的两人,也许在下一秒就难望其影,因此每个访客都可在此享受自己的闲静时光。呈坎,不似那些商业化泛滥的古镇,它依旧是纯粹且静逸的。这里,没有集聚的商家,只偶有村民会出售一些小物件。呈坎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有的只是最为古朴的徽式民居和绚烂多彩的徽文化。
依永兴湖畔 休闲度假818
呈坎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让心灵放飞。在此,观日出日落,感受阳光温暖,永兴湖边发呆赏月,简单且幸福。而在818就可以更好的感受这一份简单幸福。818乡村客栈位于依傍永兴湖的一处500年历史的老宅之中。客栈主人巧用心思,将一座百年老宅幻化为休闲度假好去处。客栈的外部依旧保其原汁原味,青瓦白墙,斑驳的墙体似在诉说过去的故事。门口飘扬的布幔,随风而舞,欢迎着每位贵客的莅临。
推开厚重的客栈大门,就走入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818里有古味标间、红尘大标房、幕禅大套房等多种选择,不同的房间有着不同的设计,相同的是都传达了一种自然休闲的生活态度。客栈房间的设计走的是中国风,采用中式的装饰和陈设,古朴而又雅致。818除拥有各色房间外,还为每个住客提供不少公共空间。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推开客栈大门,信步永兴湖畔,便可畅享清新空气,或落坐客栈小花园,听鸟儿欢快歌唱,静静冥想,等待阳光晒落全身,慵懒而又舒适。若有三五好友相伴,夜间时分,在茶座喝茶聊天或酒吧小酌,便可细细品味人生,冬日里再升一堆炉火,更平添一份温暖惬意。818的时光舒缓而又绵长,置身其间,忘记所有的凡尘俗事,静静享受度假时分。
隐巷弄深处 徽舍韵味独具
“心若是有方向,灯亮处即是家”,意味深长的话语,是徽舍传达的一份生活理念。徽舍是一处由“泊明居”和“静远堂”两栋古民居组成的民宿客栈,共11间房,分别以“寿、顺、贤、德、祥、瑞、馨、福、禄、囍、合”命名,地处市中心老街的巷弄之中。徽舍虽处闹市,却保有一份安宁。门内的徽舍安静温馨,门外的老街熙攘热闹,门里门外两个世界。
设计上,客栈主人尽可能保留古宅原有风貌,配上清末民初的老家具,古徽州的雕花老床,古典的装修,让人仿佛回到过去。走进徽舍的房间,点一盏灯,满室的橙黄,家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此时卸下一身的疲惫,便可开始自己的幸福小时光。叶落归根,徽舍也许就是每个访者遗留在屯溪老街的那一处梦之家园。徽舍的主人不只有满腔好创意打造梦之家园,更是一个旅游达人。入住的客人若是还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行程,不妨去找客栈主人聊聊天,让他提供一个私人定制之旅,去探寻那些四散的美景。
追寻乡村景致 猪栏酒吧小憩
“猪栏酒吧”,刚听到这个名字时还以为就是一间酒吧,其实它是位于碧山的一家客栈。这是一栋清末民初的建筑,走进一条小巷,古朴的八字门在等待着客人的敲响。入得院内,一个当地居民的院落就此铺展而开,一棵大大的柿子树,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煞是好看。慢慢走进客栈,回廊、大厅、水塘、休息区一一映入眼帘。当阳光由天际洒向大地,坐在回廊或是休息区,倒上一杯茶,静静的,沐浴阳光,时光慢慢流转,安静且舒适地放松。客栈有9个房间,标间、套房、大床房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为了让入住的客人不至于太过无聊,客栈主人还特意为住客们设计了一些看书、下棋、闲聊甚至发呆的地方,很是贴心。因为客栈地处乡村郊外,客栈主人也准备了一些单车供客人租用。有兴趣的,可以骑着单车游乡村,走走停停看风景。
可能是前面的客栈体量较小,亦或是猪栏的主人有太多的想法需要呈现,所以他现在和朋友又盘下了一个老油厂的厂房,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改造中。走进这间由老厂房变身的“新猪栏”,计划经济下的标语硕大醒目,主人也基本是按原样在改造。可以透露的是客房数量,公共区域相较于之前的客栈增添了很多,客房设施及公共区域的功能也更完备,且风景独好。去的时候恰逢中秋刚过,主人在二楼平台向我们介绍,中秋夜他们就是在这里赏月聊天看的风景。放眼望去,屋外田野连片,开阔清新,就算不为赏月,只是来此小住几天,想必心情也定是舒坦的。期待“新猪栏”正式开门迎客的那一天,我们也会在杂志中持续关注有关于猪栏客栈的魅力故事。
水墨徽州美 游玩乐趣多
静生活篇7
品味素食,贵在一种心境。素食馆里的空气中没有烟味、酒味和动物的浊味,用餐者心境淡泊平和。在素菜、淡饭的清香以及愉悦的心情、安静祥和的气氛中,滋味是往内心流去的,我们对它的感觉不是来自于果腹或者是满足舌尖的味蕾,而是从内心升华出的一种文化认同感。
素食的人类史
素食主义开始于何时?英国作家写了一本叫《素食主义史》的书。在书中,他洋洋洒洒地论述了从几万年前的类人猿到十几万年前的杂食类人类,再到一万年前的近代人类都是食素的,并且还在书的开头提醒人们亚当和夏娃可能也是食素的。当然这也许只是玩笑,但确有史实证明,第一位素食主义者,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原始人类的饮食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只有当人们为了饱腹以外的目的和信仰去吃素时,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素食。
食素在中国的历史同样是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已经记载了许多谷物和植物。而民间食素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相传夏桀王是在乙卯日被商汤所灭,商纣王是在甲子日灭亡,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后世诸侯大王们以为前车之鉴,便在这些日子斋戒养心,节俭寡欲,以示警惕,民间也就随之纷纷效仿。初一、十五食素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
西汉豆腐的问世,使中国的素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其发明人淮南王刘安,更是被一些素食者称为“对素食主义有杰出贡献的古代人士”。这可能有些戏谑的成分,但真正使食素成为一项国民运动的应该首推南朝梁武帝。公元511年,颁布《断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而在此之前,佛家弟子是可以吃“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的。食素从那时起就成为汉学佛教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在国内谈及食素必定会让人联想到吃斋念佛。
一般认为,中国的素食向来有三大流派: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宫廷素食固然讲究,但有太多的礼和仪式的成分;寺院素食低的有苦行僧气,高的有富贵气;民间素食与时令、风俗为伴,朴实淳美,颇饶古风,可惜星星点点,不成片段。
时至今日,平日吃多了荤腻,素食成了现代人饮食结构的调剂。用餐七分饱,一素三分贵,一种养生的需求,正让素食理念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静心之旅,素味养生
不管何种原因,即使是在习惯了“重口味”的长沙城,寻觅素食也已不仅在寺庙附近,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也开始出现走精品路线的素食馆。吃素发展衍变至今,也分为了两条不同的线路:一为素斋,一为素食。两者的区别在于,素斋必须要戒口又要戒心,而素食则是戒口不用戒心,可以吃着素的同时,心里却还可以想着荤菜。
素食者在全国看来毕竟还是少数,不论是因为宗教,还是因为环保和动物保护。因此长沙的素食馆有起有落,不过也如潮水一般有涨有落,新的去了,旧的又冒出来。总之,能够在长沙扎根的特色素食馆,都已不是对本土素斋的简单克隆和复制。
龙钦莲境以禅道之心虔诚地创造每一道美食:所有食材取其有机、生态、时鲜,如春蕨、夏瓜、秋莲、冬笋四时应季之本土果蔬。为凸显湖湘特色,采购人员更悉心寻取湖南四方特产:浏阳豆豉、攸县香干、炎陵香菇……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提倡一种低碳、环保的养生理念是他们的初衷。
卓玛莲味,囊括了来自东南亚佐料的美食,来自藏域风情的格调,来自港澳台同胞共识的原材料,没有大鱼大肉却不无鲜香口味,没有稀世荤腥也不乏山珍海味。为了保证菜品的独特,食材都从全国各地运过来。其菜品的精致程度,真正做到了从养眼到养生,从养生到养心。
岳麓山下、湘江之滨的尚书房透过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外壳,将素食融入其中,虽然不是纯素食馆,但其茶道与装饰像是异曲同工,都在营造着一种清雅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氛围中,品茶茹素可谓雅集之乐,在健康的素食之后,三两小叙,生活的滋味就这样淡淡散发开来。
静生活篇8
《21世纪的十诫》[德]赖默尔 格罗尼迈尔 著 梁晶晶 陈 群 译
不久前举行的德国老年人大会提出的口号是“活跃的晚年”。这引起了人们的不快,因为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灵活性,反而太多事情都过度了,社会在病态的加速追求下呻吟着。想一想“放慢脚步”,想一想缓慢的艺术。“活跃的老年”这句格言试***去挖掘老人们的潜力,但人们还是要遵守时间的规律。人们能否考虑一下,衰老带来的迟缓是否正是这个快速社会合时宜的一种智慧?
但事实却是,老人们俨然以这个高速运转社会的代表人物自居,因而老年人代表大会在“活跃的晚年”的主题下举行。这一主题不应该是表达对活跃的渴望,而是提醒他们,到该补充亏空的时候了。它在号召老人们从摇椅中站起来,但它又忽略了一点,他们早已比年轻人更灵活。后者不可能负担得起这种过度的灵活性。每两个德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每天德国的汽车有30亿公里的个人行驶里程。但并不像人们认为的,以工作为由的出行应该占据大部分。汽车为上班行驶了一公里,那么为休闲则是两公里。55岁以上驾驶者的汽车行驶里程中,80%为了玩乐,只有20%为了工作。老年人活动着,并且相当活跃,频繁出现在火车、飞机、豪华游轮以及滑雪道上。(有一部分老年人会赶往大学,注册为旁听生。这些努力实现夙愿的人值得肯定,他们希望能够给孩子们的教育作出贡献。)
生活要用质量来评估,对生活质量的定义首先考察其活动程度。德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的广告信条是:“自由,我向往这样生活着;旅行,我能够承受得起;生活,如我所愿。”生活成为消费的盛宴,活动程度是撑起这种人造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格言“活跃的晚年”也因此有了多种说法,首先是一种自我实现。最新一次对德国人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推动大家去活动的既不是到郊外、海边的冲动,也不是更换地点、环境的愿望”,首先是“对错过的恐惧”、在家里气闷的感受加速了对出外活动的追求。“逃离的心态是推动力,去什么地方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逃离熟悉的四堵墙。”
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老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购买力量。他们的座右铭是“老了――但敏捷好动”。现在有这样的论调:只有当人不能再驾驶汽车,才真正步入老年。人们由此可以看到医学改变老年定义的一天。在2000年,德国有1/3的人口超过了60岁,其中一半的人预计还将驾车。顺便提到的是,实际情况很奇怪,既然有如此重要的市场,汽车工业界却很少定位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汽车。
法断言一个老人的精神“活动范围”。
过去这些年,老年人被一种外部的剧变卷入了持续的外出活动之中,而今却又被一种内部剧变所取代。在他们的外出活动的狂热还在升温的同时,有一种趋势暗示出,外部活动有可能趋于静止。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老年人。当那些有出外癖好的老人们还在热带动物保护区中蜿蜒前行时,一种新式运动正在家中悄然兴起。法国科学家保罗 维里利奥(Paul Virilio)称之为“极度静止”。如今,人们要了解社会都不必离开坐椅。遥控器上就有几十个电视频道,未来在家中享受金融服务和电话购物都将变得平常。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讨论、交流、积累印象,不需要克服真正外出活动的压力。对许多人来说,野外活动所需要的装备太过昂贵,也太难。但新一代的个人电脑只需花费区区几百马克,所有的外部节目都可以即时***。
每一个十岁的儿童都能在半小时内学会如何上网。如此一来,那些想要探险的老人也会被网上冲浪所吸引。这也是一种活动,只不过不是身体上的,而是与媒介之间的活动。这是否充实呢?这个问题可以再讨论。随之产生的风险是,在这种趋势下,老人也会退化,像年轻人所经历的一样,成为媒体网络的连接点,而逐渐疏远他的家庭、邻居、售货员以及银行理财顾问。
信息社会又一次极大改变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混凝土建造的高速公路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信息高速公路。没有了身体活动,老人穿梭于网络,就像泰山游弋在原始森林中,琳达 德 莫尔(Linda de Mol)将成为他的女友。他们从未像今天这般迅速而敏捷,不再旁观市集上处决罪犯,不再坐在法庭中,等待对大屠杀者的宣判,他们追看网络上实况转播的心脏手术(不久前,德国电信***首次直播了一例膝部手术,***观看的人数达到了六万人,致使转播一度停顿)。通过网络,他们拥有一切可能:虚拟***、网络交友以及聊天等等。活跃的晚年,而今却从极端安静的沙发上得以实现。老年人对网络的使用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意识,证明自己的年轻,并产生了自我满足感,但这种骄傲显得尴尬,就像书架上的标示牌一般无用。使用书籍和网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我们可以说,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活跃不再是外部的,内在的活跃占据了显著的地位。传统的晚年生活方式被这一内在活跃所取代。老人们掉入了信息社会的漩涡,越陷越深。原本大家会隔着篱笆与邻居交谈,网络使之退到次要地位。老年生活的这些变化不亚于一场***。
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不仅仅在于使得去银行、邮局办事变得多余。最新的例子显示,通过网络,卫生间的测量仪可以把最新的尿样检测值传送到医疗诊所。医生自动获得数值变化信息,之后将能通过屏幕与患者交谈(这一尝试已经开始了)。老年人的家庭服务技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自动化进程。从电动百叶窗卷帘器到紧急呼救系统,楼梯升降机、电子通讯辅助器等一系列的高科技家***服务设备出现在老年人家中。浴室的自动化使老人不再依赖人工服务。有关老年人的格言可以再变一次了:老年本身处在变动之中。在一整套电子器械的协助下,晚年将更安全、***,但也可能成为一种虚拟的冒险,带来更多孤独的风险,这点大家都知道。通过机器自主生活的老人被一种新的寒冷包围。机器让他们***,同时又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护养院里的老人的衣服里通常会被缝入芯片,用电子的方式来观察和定位那些有时因糊涂而走失的病人。我们通过新的高科技产品掌控了世界,它们也掌控了我们。老人的生活范围在未来还会扩展,但控制也会加强,正如我们在护养院里所见的。今天已经研究出许多种仪器,让人们在家里就可以测量血糖、血压。未来肯定还会出现完备的家庭健康检查。过去在火车站里有一种体重秤,人站上去,一阵轰鸣过后,体重被印制在了黄色的小卡片上,从秤上的搪瓷表格中可以读到身高对应的正常男女体重。
现在,人类被理解为一组可测量和控制的数据。典型的例子是胆固醇的水平,这经常会很高,尽管没有哪位业余胆固醇测试者确切地知道,这个值究竟是什么以及是否应该予以重视。人类逐渐堕落成为有输入需求的人体单位(需要药物、良好的状况、交流以及一切缺少的东西),可测量的数值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范围。
总而言之,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因为高科技工业以及先进的医学等手段向内、向外扩展了许多。由此产生的风险是,信息化的人(Homo informaticus)就像牵线木偶一样依赖于他的网络,他顺从地读出其中的价值,并根据这稳操胜券的价值做出相应的行为,从而被那些设备遥控。
“活跃的老年”这个说法让人觉得,它所指的也许不再是自愿活动的老年人,而是他们活动的范围。生命的范围则可能不再意味着人类活动所遵从的区域,而是驯兽师手中驯服人类的棍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静生活篇9
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可是谁又对它真正在意过呢?要知道,当手指有轻微感觉时,静电电压已超过了2000伏特。当有电火花出现且手指感到针刺样疼痛时,静电电压超过3000伏特。而当听到放电的声音时,静电电压已经高达8000伏特!
静电在工业、农业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如果没有静电,复印机就不能将碳粒附到复印纸上,静电场还可用来杀菌、***疾病等。那么,静电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伤害吗?总的来说,静电虽然电压非常大,但因其电流很小,所以不会危及到人的生命。但是,电压大于7000伏特的静电,便可改变人体内固有的电位差,影响各脏器功能,例如: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导致心率失常;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导致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电脑屏幕上的静电会吸引大量悬浮的灰尘,使坐在电脑前的人脸部受到刺激,引发脸部白斑、色素沉着等;内裤的静电场会引起妊娠妇女孕激素水平降低,诱发流产等。
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伤害吗?建议可采用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点:
1.尽量少穿化纤类衣物,多穿棉质衣物,家中少用化纤类地毯,勤洗勤换衣服也能有效去除人体表面的电荷和带电微粒;
2.增加室内湿度,天气干燥时可在室内洒点水或放一盆冷水、花草等;
3.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形成静电场的地方(例如机房),要多呼吸新鲜空气;
4.电视机、电脑等最好不要放在卧室,看电视或使用电脑时应开窗,尽量远离屏幕,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看电视后,及时洗手、洗脸以去掉皮肤表面的静电;
静生活篇10
不是佛教徒,但因为机缘,有机会随几位朋友去寺庙体验两日修行生活。一路感觉特别奇妙。
一行5人,驱车5小时到安徽东至县城,已是午后两点。时光简净,阳光中的小城已安静下来。临时找了个小餐馆吃饭,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小店简陋,但是菜让我意外,新鲜的各式时蔬配炒,四五个菜,大海碗的糙米饭,吃得香喷喷,还附送了主人自己做的腐***,吃得非常开心。女主人还在骄傲地说儿子已大学毕业工作,一脸的朴实欢喜。一结帐,才35元。5个人啊。
饭后,去菜市场购菜带去寺庙。这是我第一次在异地逛菜市场,感觉奇妙,午后,安静的日影,打盹的摊主,懒洋洋的猫,有的店家都已准备收摊,买到新鲜的冬瓜,毛豆,西芹,辣椒,土豆……这两日都是素食。同摊主聊天,得知他们凌晨两点就起床配菜。生活在不同的角落都是如此沉默隐忍。
东至小城依山傍水,让我惊喜。寺庙离东至30分钟路程,一路水色清秀,山色疏朗,绿树掩映。寺庙有个好听的名字:清水寺。到达目的地,又是一个惊喜,小小的寺庙位于半山坡上。背后是竹林,前有水塘。
只有一个大师守着这个庙宇修行。一个人的庙宇。听到晚课的诵经声。空气静宓安宁。光影盘璇。岁月静好。
去禅房安顿下来,四人间的房子,背后是竹林,开门对庭院,清简但却安宁,风吹过来,听得见竹林的沙沙声。后山上的阳光投落到庭院里,空气中有泥土的气息。时日漫长。
上完晚课,大师应我们的要求,开始写墨宝。大师的书法非常赏心悦目,书法室朝西,日影西斜,墨香阵阵。此中有乾坤,欲辩已忘言。我索得的墨宝是“寂静欢喜”。我想,这四个字足以代表一种禅意吧。
一位居士老阿姨在寺庙做饭,厨房大锅大灶,烧柴火,一切都是原始的样子。傍晚,我们吃到了喷香的柴火大锅蒸饭,几盘素食,干净的土豆,清爆辣椒,素豆角,笋干,满嘴余香,一碗饭一碗汤一碗锅巴粥,连着三碗,吃得内心欢喜,胃口大开,生活原来简单就已很好。门外的夕阳斜射过来。夜风清凉。
晚上几个人跟大师喝茶聊天,一杯红茶在手,竹凳坐下,探讨一些关于人生的困惑,受益匪浅,我向来认为任何一种经典包括佛经自有它无限智慧的地方,学习其中的精华,把它融入日常中,形式并不重要。学习四个字:活在当下。但亦理解一些朋友皈依的虔诚,心中有信仰终究是好事。不知不觉夜深了,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看到了明亮的星斗,北斗七星,清晰地在眼前,如此清亮灵动。
我记得若干年前我在一本杂志的卷首看到一句话:我们必须夜夜仰望星空。许多年过去,我一直记得那句话。我在这一刻怦然心动。
凌晨四点半起来,体验一次寺庙早课。清晨,鸟鸣清脆,空气清凉,可以看到后山上的月牙儿。听着诵经声,内心安然。一个半小时,没有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