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肖申克的救赎》由斯蒂芬收录在《不同的季节》中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而来。这部影片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希望的励志故事。安迪经历了19年的牢狱之灾,19年滴水石穿的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爬过500码的粪水池重获自由,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影片,是一个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安迪是个充满魅力的人物。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学识、机智,还在于他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对希望的坚定和执著以及对自我以及他人灵魂的救赎。
[关键词] 安迪;救赎;希望;人格魅力
《肖申克的救赎》由斯蒂芬收录在《不同的季节》中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而来,由法兰克・戴伦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这是一部以希望为主题的影片,1994年在美国上映,同年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七项提名,但最终未获得任何奖项,但这部影片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是最大的,一条艰难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一次的灵魂最深处的救赎,一部经久不衰的励志经典。
这部影片故事内容很简单,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银行家安迪,因其妻子与情人被杀,他被冤枉锒铛入狱近二十年。在肖申克监狱内,终身的监禁惩罚注定了安迪绝望的人生,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希望在召唤他,安迪努力寻找人生的出口。终于,他遇见了囚犯别有威望的瑞德,并和他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安迪在高墙之内,并没有自暴自弃,放弃自我,他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人员洗黑钱,逃税,同时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监狱内建立起了***书馆并且帮助狱友学习,他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貌似他接受了高墙之内的生活,但实际上他对自由的渴望仍然召唤着他,他仍然为自由默默努力着,用那把小锤子雕刻着自己的自由人生。安迪经历了19年的牢狱之灾,19年滴水石穿的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爬过500码的粪水池重获自由,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影片,是一个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安迪是个充满魅力的人物。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学识、机智,还在于他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对希望的坚定和执著以及对自我以及他人灵魂的救赎。
一、机 智
安迪的人格魅力在于他懂得用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争取生机,为自己争取合法的权利。尽管开始安迪一直是沉默寡言的,但是他内心一直维护着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一切。他与监狱长斗智斗勇,一个特殊的契机,他运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为狱卒们逃税,帮典狱长洗钱,赢得了典狱长的重用,为自己争取了稍微好的待遇。但是这不足以体现他的机智,这仅仅是他的权宜之策,他没有出卖自己的灵魂,他把典狱长的罪行记录下来,终于在重获自由的时候将其揭发,守住了其身为一个银行家应该坚守的底线。典狱长看似是智慧的,却将一切的智慧用于了旁门左道,反而安迪的“反利用”更显智慧,典狱长通过一切手段去测试安迪,安迪表面的懦弱使得典狱长相信他不会出卖自己,可惜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安迪经过多年的忍气吞声,终于重获自由,安迪凭空捏造出典狱长的替罪羊,“爱德尔・斯蒂文”,反而成为安迪越狱后的合法身份,拥有一切证件,包括那些钱。
当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妻子被杀的真相之后,他向典狱长提出了申诉,但遭到了回绝,因为典狱长想让安迪永远做自己的摇钱树,安迪寄托于法律公正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救赎之路。安迪并不像他表面上的那样懦弱,他拥有着聪慧的头脑,他懂得什么时候运用自己的所长为自己争取权益,他同时也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底线,坚守着那份信念。
二、超乎常人的隐忍
安迪初入这座监狱时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在监狱中的老习惯,猜谁是第一个哭泣的人的赌注中,瑞德把赌注压在了弱不禁风的安迪身上,可是他沉默的一晚上使得瑞德输掉了两包烟,这也使得瑞德对其刮目相看。安迪第一夜没有哭,他异常安静,他明知道自己是冤枉的,也明白这所监狱未来带给自己的是什么,但是他并没有失控,没有愤恨,进监狱后的生活落差也没有击溃他。
安迪清俊的外表和不屈服的性情,引起了“姐妹花”的兴趣,他们不断地骚扰安迪,但是不管他们如何威逼利诱,也不管他们如何暴力相加,即使被他们折磨得体无完肤,他都依然坚强着,忍耐着,不屈服,不管是面对“姐妹花”的骚扰,还是监狱的惨无人道,他都很平静地面对,选择了忍耐。他的忍气吞声不是逆来顺受,而是隐忍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口。他的忍耐是对命运的反抗,“自由”与“希望”永存于他的内心。他的忍耐和耐心才使得他获得自由,就像瑞德说的那样,瑞德以为用一把小锤子掏出监狱至少需要一百年甚至根本不可能,可是安迪却用了十九年办到了,这就是他的隐忍和坚持的最好证明。
三、坚定的信念――自由与希望
影片一直以瑞德的角度来叙述安迪,深处这体制化、没有丝毫自由的地方,别的囚犯都已经习惯了被体制化,可是安迪与这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他像是在公园中散步那样悠闲,是因为他内心世界对自由的向往。在监狱中,被体制化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瑞德说的,你在这里开始生活的时候你会觉得恨这个地方,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习惯后你就开始觉得离不开了,这就是恐怖的体制化,就像被释放的那位***书管理员老布,他在监狱中生活了将近50年,已经被彻底体制化,以致在被释放后已经无法适应其他体制生活,最后自杀了。要是在这个地方不被体制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从安迪入狱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和任何人交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监狱中的“权威人物”瑞德,一个只要你付钱,任何东西都能帮你搞到手的老犯人。安迪请瑞德帮自己弄了一把小锤子,他的解释是想雕刻一些东西,并且瑞德不久后就玩上了安迪刻的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可是没有人知道那幅海报背后的秘密,也没有人知道那海报背后的希望。
安迪希望的信念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开始入狱到最后自我救赎,他一直把希望当成自己的信念,不然怎么会在这么残暴的监狱中度过20年。20年来,他拥有着超乎常人的平静,支撑他的或许更多的是他的理想世界,对自由希望的渴望。他虽然住在这个世俗的监狱中,与狱友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可是他内心却是充实的,因为对信念的坚守。他对他的朋友瑞德说,在监狱里的阳光下散步就像是在公园中沐浴阳光,他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从瑞德那得来小锤子继续自己的雕刻爱好。安迪通过平衡现实与理想,而在监狱中过得平静。坚定的信念和对希望的信仰使得他救赎了自我也救赎了他人,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重获自由,重获新生。
安迪对自由的渴望没有因为地域时间而放弃,就像他和狱友在屋顶劳作时,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和狱友争取到了劳作后的休息和啤酒,他在角落里笑了,因为他感受到了自由,即使就那么一瞬间,他尽情享受着。再如,某次广播时,安迪为狱友们播放醉人的音乐,大家陶醉地听着,他沉醉在其中,仿佛回到了自由,安详地躺在椅背上欣赏着,不管典狱长如何的咆哮,如何的警告,这一刻他自由着,后来他告诉狱友,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音乐在心中,就可以随时随地去感受和享受了,其实安迪是想告诉狱友,无论何时你只要心存希望和自由,那么不管你的空间是否自由,你的内心永远可以享受自由,关键在于心存希望。
四、救赎众生
安迪的另外一个人格魅力在于,他不仅仅是救赎自己,更是用自己的实力去救赎众人。他不厌其烦给州***府写信,希望***府能够接受自己在监狱中建设***书馆的建议,终于在几年后,州***府向肖申克监狱捐赠了***书,并且还有史无前例的***书基金。这是安迪的行为,他这种行为不仅仅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是影响了监狱中的其他人,他帮助犯人读书认字,甚至帮助青年人拿到了学历,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把一个垮掉的嬉皮士教化成了一名绅士,我们在赞叹其伟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救赎的意义,这或许也是安迪对于救赎这个信念的坚定实施的原因。
安迪用实际行动感染着他人,为了***书馆的扩建,他不断给州长写信,从每周一封到每周两封,最终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安迪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别人,他的事迹一遍一遍被人谈论着、传播着,可见他早已经在他人心中种下了希望之花。与瑞德关于希望的谈话,安迪知道瑞德喜欢口风琴,于是送给了他一把口风琴,他是想告诉瑞德不要放弃希望,在此后每夜都能听到那悠扬的琴声,那是安迪所希望看到的,他希望瑞德能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瑞德出狱后,与安迪重逢的场面,使我们不得不感叹安迪的人格魅力,安迪自救又度人,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强者。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具有深刻的内涵,等级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一种有形的权威的、体制化的代表,人们在这堵高墙之内失去了自由,最悲哀的是渐渐地失去了对自由的那种渴望、失去了对希望的那种追求。在这高墙之内,人们不断被权威训练、被教化,被体制化为同一种行尸走肉的人,就像瑞德说的那样,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很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安分守己地认命。可是安迪不这么认为,安迪一直在内心给自己希望,因为他知道希望是多么的可贵,如果你失去了希望,那你的一生注定就被囚禁在这。安迪的人格魅力也在于此,他看上去懦弱,弱不禁风,实际上却比任何人都坚强,比任何人都心存希望,他不怕毒打,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他聪明而且有学识,他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也为他人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利和相对的自由,他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尊严,也从未放弃过希望。
最为感动我的一幕就是,安迪最终在第19年通过了小锤子凿出的通道,那一夜,电闪雷鸣,似乎上在为他加油助威,在雷电的帮助下,他成功越狱了,他爬过了500码的臭水沟,在获得自由的那一瞬间,他脱掉上衣冲着上帝吼叫,那是重获新生和自由的呐喊,昂着无比自豪的头颅,任雨水冲刷自己19年来的冤屈,尽情呼吸着每一口空气,那是向往已久的自由的味道。《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是相信自己永远不放弃希望,还是要被习惯慢慢消磨自己的意志,在于自己的选择,也在于自己的意志,要永远坚信,希望永远是个美好的东西,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参考文献]
[1] 郭琰晖,邱嘉.《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性与自由[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 戴先艳.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文关怀[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3] 李佳盈.励志经典的重温及其当代价值:以小说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J].丝绸之路,2014(02).
[作者简介] 卢帅(1982―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人格魅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