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宦帖》(亦称《省别帖》)收录在王羲之的《十七帖》中,是《十七帖》中我比较喜欢的诸帖之一,常常品味把玩,从中受益颇多。在此对《十七帖》不做繁陈,仅谈一下自己临写《远宦帖》的感受、收益和启发。
临写《远宦帖》我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释”,就是临帖之前先做文字功课,首先要了解帖子内容。《十七帖》大部分的内容为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书信。此帖的释文为:“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馀粗平安,知足下情至。”译为白话文的大意是:读又一封来信,阁下在信中问候我家中大小,十分感谢,已将你的问候传达了,大家都十分挂念你。陶侃的几个儿子大都远出为官去了,你记挂他们,是否给他们去信了?我的老妻最近病重,时常担心她命在旦夕,其他人基本都平安,十分感谢你的心意。(另见注释)
二是“读”。今通行本《十七帖》均为刻本,主要有两大系统,其一是卷尾有“敕”字者,即解无畏、褚遂良校定本。其二是南唐后主李煜摹刻的唐贺知章临写本。后代还有众多的翻刻本,基本上出自以上两种。《远宦帖》目前值得学习借鉴的最佳范本有三种,一种是点画厚重、气势充沛,有金石气息的上海***书馆藏张正蒙跋本(简称“上***本”)。其二是字口清晰,斩钉截铁,有雄强之势,微伤含蓄的祁豸佳旧藏本,亦称“三井本”(现藏日本)。还有就是“唐摹本”的墨迹本。对照三种不同范本,艺术风格迥异,给人以不同美的享受。“上***本”的线条有模糊而浑圆的感觉,这是碑刻经过长年风化剥蚀拓出来的效果,显得苍然古拙,与原形貌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反而认同、欣赏这种天然的斑驳感,名之曰“金石气”。“三井本”的笔法以露锋直下为主,字口生辣,爽利劲捷,正所谓“爽爽有一种风气”。在“三井本”中,我们还要注意它的点画,特别是转折处,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的特点,就是点画似乎由两笔形成的,比如“具、小、多、馀”等字的转折,“下、念”等字的点。“唐摹本”墨色圆润,字画清晰,笔法精妙,气韵悠然,回味无穷。读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本”的气象高华、篆籀意味,“三井本”的气势充溢、雄健俊朗,“唐摹本”的恬淡无华、笔墨莹透。细心地加以对照比勘,对我们更好地深入体会和掌握此帖大有裨益。
三是“析”。王羲之留世的小手札都很精妙,从《远宦帖》就可以小窥其书法的魅力。从《远宦帖》的点画来看,它们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可谓各有异趣,妙不可言。起笔虽用了大量的切笔,但由于角度不同,形成的点画形态也不同,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在临帖时一定要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搞清楚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这样分析,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效果。三井本的《远宦帖》字口是最清楚的,起笔、收笔交代非常清楚、精准,转折处圆转自如,甚至在转折处清晰地体现出了微妙的提按。但同时“三井本”在契刻时夸大了对笔锋的修饰,而忽视了书法由笔法所显现出来的笔意,气韵不够生动、自然,匠气过重。 《远宦帖》的用笔主要以“铺毫”为主,少有“绞锋”,这在王羲之其他字帖中也能得到启示。以“铺毫”为基调,加以跳跃性的提按、顿挫,由此也起到“调锋”的作用。这种“铺毫”也可从孙过庭《书谱》的信札中寻找到暗合之处。
四是“临”。临写要注意三个不同摹本的差别。首先,摹本基本保持了“二王”的结构特点、行笔线路及笔法的基本特征,刻本在契刻过程中附带着契刻者的意***及原临摹者的习气等,这也会导致《远宦帖》刻本与原貌不尽相同,这一点是临写时要注意的地方;其次要重墨迹,要通过墨迹来窥其笔意,不要被动地来临习刻本所体现的技法和意韵。其三是《远宦帖》用笔方圆兼施,以方笔居多,方中寓圆,从“三井本”来看,出锋较多,“上***本”基本看不出来,只有总体的气象。但是这种“出锋”与《寒切帖》以及王羲之其他信札的用笔是相一致的,这一点很符合孙过庭《书谱》中的说法:“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远宦帖》的点画交待非常清晰,如真书一般,笔笔到位,字字珠玑,书写中充满情性,“情”与“法”在此得到了和谐的融合。
现附上我的对临和意临数幅,以与同好交流,并乞方家教正。
另注:
1.“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见《经典碑帖释文译注》第125页。
2.周抚之父为周访,周访、陶侃两家是姻亲,周访的女儿(周抚妹)嫁陶侃二子陶瞻为妻,陶侃镇武昌,周抚依附之。陶侃死,征西将***庾亮镇武昌,王羲之为参***,累迁长史,与周抚多有往来。当时在庾亮的幕府中还有殷浩、庾翼、王兴之、孟嘉、孙盛等人,这就是武昌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