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考察了宋朝时期的武术发展状况,认为宋朝时期武术具有文化性、教育性、艺术性、体育性和商业性的属性特征。
【关键词】宋朝时期;武术;属性特征
一、前言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界定“属性”的:“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本文试***通过考察宋朝时期武术的存在形式,来探讨其性质和特点。
二、宋朝时期武术存在形式
1.教法格的出现
教法格是宋仁宗、宋神宗两次变法期间***队颁布的统一的训练要求,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间、方式和兵器使用方法都有详细规定。如宋神宗元丰二年( 公元1079 年) 颁发的《教法格并***像》中,对步射、执弓发矢、骑射、马上使***、马上野战、格斗技术,皆有口诀***像。“凡千余言,使***士诵习焉。”此外还对士兵的训练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当时负责士兵训练的是教头,教头只有训练的责任,而没有统领***队的权力,因而他们把精力用在研习武艺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武艺水平,为训练士兵打好了基础。教法格的出现对士兵的训练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使***队训练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推动了武艺的发展。
2.***队武艺表演
宋朝具有数量庞大的禁***,东京左右两厢禁***从各地***队和民间征召了一些精于武艺, 擅长杂技百戏的人。他们专习武艺以供表演,内容丰富,不仅有两人对练、多人对练和集体武术表演,还有剑舞和相扑等。这些规定程式和动作进行的武艺表演不仅将攻防动作连贯起来,同时为了增强表演效果,也加入了技巧动作,丰富了武术内容。为了使表演更精彩,习武人员必须刻苦训练,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3.民间武术的出现
瓦舍、勾栏及结社组织的出现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了瓦舍、勾栏等游艺场所,大量习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会聚集其中进行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艺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此外,农村出现了弓箭社、忠义社等以社、堡、山寨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同时出现了很多城市结社组织,如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有“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等。由于“社”的出现,有了专门的练武组织, 为习武者提供了彼此切磋技艺的场所,为武术的交流、传授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武术在民间扎了根,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戏曲、杂技、小说中的武术宋代武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和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两宋时期,杂剧、小说、讲史、各种傀儡戏、影戏都相当兴盛,其中不乏有武艺的内容。《目莲救母》是一出武打戏,大多是演员们的武术表演,如“外扮武将上舞介”,“净生接长人上舞***介”等。《水浒传》中描写有武打名目的约二百五十次,包括十八般兵器和徒手武艺的内容,傀儡戏主要表演烟粉灵怪故事,以及铁骑公案之类的题材。由于用偶人表演,所以更宜于演“多虚少实”的神鬼及打斗故事。武术存在于戏曲杂剧小说当中,增加了武术的生存方式,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武术、欣赏武术提供了多种途径,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4.武术套路技术的逐渐完善
宋代武术套路技术已发展到较完善的阶段。宋代把拳术套路的演练称为使拳,把棍术套路的演练称为使棒,每练一套有起势也有收势,并且与当时的礼仪相联系。既有单练套路对练套路,也有集体武术套路表演,并且穿插武舞表演,增强了套路表演的有趣性、多样性。此外,宋代还出现了专门以卖艺为生的路岐人,他们身手非凡,武艺精熟,常常引来众人参观,从而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5.兵器武艺的繁荣
宋代兵器种类繁多,兵器武艺向多样化发展。就目前见到的文献,最早提到“十八般武艺”的是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华岳说:“***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作为远射兵器的弓弩,在***队装备中占有重要地位。神臂弓是宋神宗时研制的精良武器,射程在372 米以上。南宋时又将此弓改进,制成克敌弓,威力更猛。弩的名目也很多,最强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所用的箭为踏橛箭,其射程可远达300 步。刀在宋代有了改进,从狭直的长条形方刀头,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增加了护手。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日往来频繁,各种各样的刀成为海上运输的商品之一。北宋欧阳修写有《日本刀歌》:“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榆与铜”。***在宋代也是重要武器。《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记载:“步骑兵用的***有双钩***、单钩***、环子***、锥***等九种,称之为***九色”。宋代最著名的***是杨家***,杨妙真擅使梨花***,称“二十五年梨花***,天下无敌手”。此外,锏、鞭、棒等杂兵器械种类也不少。兵器种类的多样化表明当时的武术已相当普及,而且出现很多优秀的练武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时的民间武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层次。宋代兵器的种类繁多为民间武术器械的丰富多彩增添了新的内容,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6.武术理论的发展
《武经总要》与《武经七书》的问世《武经总要》与《武经七书》是宋代两本主要的武术理论著作,《武经总要》对于***事组织、制度、行***战略、战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以及***事地理都有所论述,尤其对于北宋时期武备上使用的各种长短兵器和防御武器,都绘有详***,辅以说明。《武经七书》即《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它是古代培养武备人才的基本教材,是中国古代兵书史上第一部***事丛书。这两部书的问世推动了***事训练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士兵的理论修养和武艺水平,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推进了***事武艺的发展。 武举与武学武举制始于唐代,到了宋代又有了更新的发展。宋武举在解、省、殿三试之外还有一比试。考试内容分武艺与程文两项。程文以《七书》为本,要求考试者不仅能说出《七书》的内容,而且要理解其意,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外,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 前世忠义之节”。武举与武学的发展提高了习武人员的理论修养,促进了武艺与兵家谋略及阴阳家思想的结合,推动了武艺训练理论战术思想的发展,为习武人员更高水平的训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因此产生了大批文武兼备的人才,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
三、宋朝武术属性特征
由宋朝时期的武术发展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具有以下武术属性特征。
1文化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融合,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从宋朝时期的《武经总要》、《武经七书》和戏曲、杂技、小说中的武术可以看出,它带有文化性色彩。
2教育性。从宋朝时期教法格对不同兵种的训练内容、时间、方式和兵器使用方法都有详细规定,以及武举与武学的发展都可以看出宋朝时期的武术具有教育性,并带有***事特征。
3艺术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武术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舞”的特征。宋朝时期瓦舍、勾栏及结社组织民间艺人的表演和丰富多彩的***队武艺表演证明了这一点。
4体育性。从宋朝时期武术拳术和棍术套路技术不难看出,已经通过肢体动作和器械具有了项目分类特点,使武术初步具有了体育化倾向,带有健身、养生、娱乐的特征。
5商业性。从宋朝时期多种多样的兵器武艺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当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武术器械已经成为商品,这表明宋朝时期的武术具有商业性色彩。
四、结语
宋朝时期的武术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具有文化性、教育性、艺术性、体育性和商业性的属性特征,为当今的中国武术提供了文化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1978:1058页.
[2]曾于久.武术的本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5-12.
[3]郭玉成.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7(9):1-2转1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宋朝时期武术的属性特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