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作文篇1
五四班
余慧澜
在一个花园中生长着许多花草,其中有一株牡丹花,一株,还有一棵腊梅。
春天来了,牡丹花抽出了嫩绿的叶片,长出了绿色的茎,头上还有一个可爱的小花骨朵。花骨朵是粉红色的,外面还披着一件洁白的外衣。牡丹花高傲的抬起了头,突然,她看到光枝干的腊梅和,奚落它们:“哼!瞧瞧我,叶片绿绿的,多好看呐!看看你们,身上光秃秃的,多难看,快滚开,离我远点。“和腊梅什么也没说。
夏天来了,牡丹开出了妖俏艳丽的花朵。有一天,人们走进花园赏花,突然有一个叫道:“快来呀,这里有一株鲜艳的牡丹花。”人们忙赶过来,“哇!牡丹果然是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呀!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呀!”人们喊道。这下,牡丹更得意了,说:“我多美呀!”小草听到了,说:“牡丹,你太美了,穿着红色的衣服和纱色的裙子,在花园里是那么耀眼,就像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呀!”牡丹把头抬的更高了,谁也不瞧。
秋天来了,开出了小巧玲珑的花朵,而牡丹却在风中冷的直哆嗦。
牡丹花的作文篇2
牡丹花开了,红艳艳的,真美丽!牡丹花整天沾沾自喜。
一天,一个小朋友来到了牡丹花面前说:“好漂亮呀!”牡丹花听了,更加骄傲了。它对泥土说:“你走开,别碰我,你知道吗?我是天下第一大美人,你敢碰我?”泥土谦虚地说:“不敢,我的千金大小姐,我怎么敢碰你呢?”牡丹花说:“这还差不多,你知道吗?我多么想离开你这个垃圾土,你在呀,可弄脏了我的衣服。”
有一天,那一位小朋友又来了,看看牡丹花叹了口气说:“你今天比前天更美丽,那天是我没有把你摘回去,真可惜,今天我要把你摘回去。”牡丹花听了兴高采烈地对泥土说:“我现在可以离开你了!”泥土微笑地说:“如果你离开我,你就会枯死的。”“我才不相信呢!”牡丹花骄傲地说。
那个小朋友把牡丹花摘回去,插在花瓶里。过了几天,那朵红艳艳的牡丹花快枯死了,再也没有那样鲜艳了。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温泉小学三年级:唐奕辉 指导老师:唐金建
牡丹花的作文篇3
洛阳牡丹瓷之所以从问世起就广受人们的欢迎,市场销售一路走红,不是因为它是一种全新的瓷种,也不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一种好看的花卉牡丹,而是它的文化。文化使它有了鲜活的生命,文化使它 有了丰富的内涵,文化使它有了可以长久的价值。人们喜爱洛阳牡丹瓷,不仅是它能够给人带来美感,更是因为它能带来文化的享受。洛阳牡丹瓷的成功,不仅是它的发明者个人的成功,也不仅是一种新产品的成功,而是洛阳乃至全国一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创新的成功,是河洛文化无限魅力的一种体现。因此,研究洛阳牡丹瓷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对于洛阳牡丹瓷,而且对洛阳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 洛阳牡丹瓷成功的文化背景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洛阳牡丹瓷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从“天时”来看,洛阳牡丹瓷即生逢其时,又准确地把握了时间节点。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是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并做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地方各级***、***府都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全社会关注和重视文化的氛围空前浓厚,“文化热”正在兴起,洛阳牡丹瓷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潮流。二是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先后出现过“住房热”、“汽车热”,正向“旅游热”、“文化热”发展。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们更加重视精神需要,与精神需求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洛阳牡丹瓷正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推出的。如果把时空倒回十年、二十年, 即使洛阳牡丹瓷达到或超过目前的工艺水平,也不一定会有现在的热销局面。三是发现并选准了文化艺术品的市场空白。一方面是人们日益追求精神生活,开始注重文化消费,文化艺术品市场销售持续走热,另一方面却是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品种单一,缺乏创新,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的艺术品,特别是能够吸引人眼球,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产品却非常缺乏。洛阳牡丹瓷的问世,正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缓解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
从“地利”来看,洛阳既是九朝古都,又是牡丹花城。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在牡丹栽培、牡丹观赏、牡丹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发展方面都具有其它地域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洛阳作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全国的***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孕育的河洛文化源源流长,这也是其它地区所无法相比的。河洛文化中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理学文化等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能带给人们很多教益。洛阳牡丹瓷融合了河洛文化和牡丹文化,正迎合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生活,期望富贵平安的生活理念,完全符合人们的心理诉求,所以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从“人和”来看,每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花会已上升为国家节会,由国家文化部和省***府联合举办,规格和规模空前。河南省和洛阳市正在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市委、市***府领导非常重视洛阳牡丹瓷的开发和宣传推广,把它作为***府外事活动接待专用礼品,亲自解决牡丹瓷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洛阳牡丹瓷的创始人从开始就非常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国内外各著名瓷器生产基地的专家、洛阳的文化名家,书画名家等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了各种大师级人物和专业技术人员,为牡丹瓷的成功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智力基础,这是牡丹瓷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二、 洛阳牡丹瓷的文化渊源
牡丹花的作文篇4
[关键词]垫江;牡丹文化节
一、垫江牡丹文化节举办影响分析
(一)提高举办地知名度
知名的节事活动能够增强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者能够通过节事活动对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推动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举办地在节事活动中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可以使更多的人对举办地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了人们的认知感。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经历了16个春秋,不仅发扬了牡丹文化,打造了垫江精品旅游,而且提升了垫江的品牌形象。垫江的牡丹文化节作为垫江一个标志性的节事活动,它为垫江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促进产业联动
节事活动的举办,会给举办地带来直接的经济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节事活动期间游客们都会进行消费,尤其是吃住行方面,这为举办地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大量的游客在拉动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饮食、交通、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举办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共签订合作项目共111个,引进资金129亿元,引进了一系列的集团、公司、企业进驻垫江。2004年至2009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4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3亿元。
(三)突出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节事活动的核心,只有表现出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独特的区位、地方特色等,才能形成节事活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重庆金佛山的冰雪节、重庆永川的国际茶竹文化、巫山红叶节以及潼南菜花节,这些都是充满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充满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能够展示地区文化与特色资源,它就像是一个城市的活招牌。
二、垫江县牡丹文化节发展现状
(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垫江县牡丹的种植历史悠久,有史可查就有1500年以上,被称为华夏牡丹源。公元前400多年在明月山中就生长有野牡丹,也就是说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生态旅游区内景点众多,历史底蕴丰厚,众多名人结缘于垫江牡丹,特别是旅游区内的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当年观赏牡丹的山峰恺之峰,百灵仙姑故事发生地百灵山,为牡丹吸引而到太平镇定居直至死去的南宋辛乙公主的坟莹等景点成了著名景点,现已成为旅客必游之地。从2000年起开始举办垫江县牡丹文化节,至今已经举办16届。尤其是从第三届开始,规模一届比一届大,档次一届比一届高。第一届牡丹节引资300多万元,第二届牡丹节引资1000多万元,第三届牡丹节引资2.875亿元,引资额年年直线性上升。近几届,垫江县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宽,吸引了更多的企业乃至外商的投入。
(二)规模宏大,品种多样
垫江县的牡丹广泛分布于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海拔450米至850米之间内槽一带的矿子黄泥和冷沙黄泥土,是世界上都堪称一绝的“山地牡丹”,栽培面积达10000余亩。牡丹开放时初看品种单一,盛开时漫山红遍,颇为壮观。细看风格独特,按品种分有太平红、凤山白、凤丹粉、紫斑白、凤丹、大通墨玉等6个品种;按花色、花型及本地传统方法分,名称有太平红、富贵托金、紫斑白等20个,花色不仅有红花、白花、粉红花、粉紫花、紫花、粉绿二乔,而且有一株自然开两种甚至三种的品种。垫江牡丹不仅能够作为观赏价值的存在,而且还以药用为主,它不需要连根拔起,只需要每窝选择发育良好的幼苗(每窝都发有2-4株幼苗),这种无性繁殖的方法,很好地保留了原生牡丹的基因。
三、垫江牡丹文化节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规划欠佳
垫江县牡丹文化节的景区打造是比较粗糙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功能不齐全,大多数重门票收入,轻管理设施投入,景区的饮食、住宿、游览对于满足高峰期旅游的需要是比较吃力的,且条件相对较差。旅游景区的公路条件较差,中型客车不能直接进入景区,游客的意见很大,在节日高峰期常常出现拥堵情况,造成游客游览积极性降低,更没有明年再来的想法。而且景区的购物、停车场、厕所、人行通道等设施都不是很完善。休闲娱乐区没有特色,不能体现牡丹文化。景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讲解不生动,不能充分向游客展现牡丹文化。
(二)宣传力度较弱
一个成功的节事活动与它的宣传力度是分不开的,节事活动通过媒介的传播,向外信息,以扩大节事活动的影响,建立它的知名度。垫江县的牡丹节它通过新闻、宣传短片、垫江县本台的宣传及其他网络媒体的传播来向社会传达它的信息,可是据了解,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个节日,对于它的详细信息知道的并不充分,只是知道有这个节日,但是时间、地点、形式都不是很清楚,比如牡丹节配套的有牡丹文化节及文艺演出等。垫江县牡丹节参与的大多是当地或者距离不远的居民。当地居民和普通游客的参与度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牡丹节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经济文化契合度欠缺
重庆垫江牡丹文化节其活动形式多是文艺表演,此种同类型的活动在其他城市中已经存在,且大多形式相同。在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观众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一下节目,节目的文化内涵被忽视,同时节目也没有体现牡丹节的这一特点,既然是牡丹花节,更多的就要以牡丹为主题。牡丹文化包含各个学科,构成非常广泛,包含哲学、宗教、文学、教育、民俗风情等,垫江种植牡丹已经2000多年了,其中必然有许多牡丹诗词歌赋、传说故事、音乐、戏剧等牡丹文化,可是历届牡丹节只注重请明星,却忽视了请名人、名家,对牡丹文化的挖掘不够。
(四)资金科技投入较少
国家对垫江牡丹的资金投入较少,县里安排的专项经费不足,种植牡丹的业主大多数只把牡丹当做三年挖一次根就行,资金和技术投入积极性不高,且没有将牡丹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产业来看。极少数的业主认识到牡丹的重要性,但是限于经济条件,就只能维持现状。垫江县太平镇为筹办历届牡丹节,如今已负债不少,已经没有资金开展技术服务。而且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纵向联系不够,在品种引进、花期调节、盆花种植、干(鲜)切花制作、牡丹深加工研究等方面缺乏技术支撑,业务主管部门既无专项经费,又无专门场地,工作无从开展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影响牡丹文化节的发展后劲。
四、垫江牡丹文化节发展对策分析
(一)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作为景区的硬件设施,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吸引游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设旅游引导标识,使景区进出更便捷。建设与景区容纳量相协调的停车场,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全面贯彻旅游星级厕所基本标准,加快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配套完善厕所设备设施,满足游客需求。建设与景区相适应的购物、餐饮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二是美化景区内外环境,加强景区内外环境整治和美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景区卫生及时清扫,日产日清,垃圾箱布局合理,标识明显,数量能满足需要。三是强化措施确保旅游安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意识,危险地段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确保旅游安全。
(二)发挥传播的作用
节事活动进行市场宣传推广要准确选择目标媒体、科学合理的进行媒介组合,从实际出发制定传播策略。要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要有计划的针对目标记者,提供吸引媒介的新闻,巩固加深与媒介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发挥媒介的优势,达到节事活动宣传的目的。为了提升垫江牡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必须抓住牡丹旅游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促销工作。通过编发宣传资料、编印专刊、召开新闻会,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在各种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如2001年重庆卫视做的垫江牡丹专题节目―“花招来了什么?”在西部12个省市电视台播放,把垫江牡丹特色旅游品牌推向了整个西部,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景区的各个景点、休息区放置牡丹文化节的宣传册,突出它的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和重庆的甚至外地的旅游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牡丹文化节做大做强。
(三)丰富活动文化内涵
垫江作为千年古县,其历史文化相当丰富,通过写牡丹、画牡丹、说牡丹、唱牡丹,逐渐形成了垫江牡丹之乡特有的“牡丹文化”。垫江县里组织了一大批文学、文艺、书画界人士对各种和牡丹有关的历史进行了查阅、搜集、整理,集结出版了《华夏牡丹花海》诗文集,《华夏牡丹花海》画册。广大游客在欣赏漫山遍野迎春怒放牡丹花的同时,还可细细品味各种和牡丹有关的历史传奇故事。可以多请名家、名人研究牡丹,建立垫江牡丹展览馆介绍垫江牡丹的基本情况以及历届牡丹节举办的情况,将历史见证、诗词文赋、传说故事、雕塑、雕刻、绘画及名人、名家的书画等陈列其中。降低邀请明星成本,增加请名家、名人的投资。举办形式多样的牡丹文化活动,如牡丹花会、牡丹笔会、牡丹音乐会、插花展、盆花艺术展、牡丹商品展销、文艺演出等。
(四)加大资金科技投入
牡丹节已成为垫江县的“名片”,成为垫江县一个对外招商引资的门户。许多投资商纷纷看好我县的投资前景,加大了投资力度。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牡丹节这个平台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不但要把投资者请进来,还要帮助投资者在我县取得成功,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外来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投资安全感,进一步把垫江的牡丹资源优势打造成牡丹品牌。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应用研究,指导牡丹种植、开发。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联系,设立牡丹研究所,逐步引进洛阳、荷泽、铜陵等地的优良牡丹品种,丰富花色品种,达到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卉竞相开放,继续开展牡丹提前和延后开花研究,解决花期偏短问题,解决牡丹干花的保色、防腐、包装等问题。进行牡丹深加工研究,如生产丹皮中成药、牡丹保健品、牡丹饮料等技术研究,进行牡丹系列产品开发研究。
结语
垫江牡丹文化节应结合当地的新兴的旅游资源,在完善已有牡丹文化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活动,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当地特色文化,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增加民众参与力度,构建出垫江县的牡丹产业链,从而不断完善垫江牡丹文化节,向重庆乃至全国展现出垫江牡丹文化节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苏莉娟.试论重庆特色文化在节事活动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2:50-52.
[2]贺昌荣等.关于打造垫江牡丹品牌的思考[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7,02:51-53.
[3]杜亚然等.重庆山区特色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垫江牡丹为中心的考察[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7-8+30.
牡丹花的作文篇5
据统计,目前东北地区牡丹栽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属吉林省,最大的牡丹品种资源园是长春市牡丹园,占地6.5ha,栽植牡丹10000多株,中原牡丹品种有40多个,5000多株,其中紫二乔、肉芙蓉、珊瑚台、乌龙捧盛、藏枝红、似荷莲等品种表现相当好;紫斑牡丹品种120多个,7000多株,其中夜光杯、和平莲、蓝荷、紫冠玉珠等品种表现很好;国外品种20多个,1000多株,其中花王、太阳、岛臣系列、日幕、花竞等品种表现非常好。公主岭市“益宗东北牡丹、芍药繁育基地”是牡丹品种最多的繁育、研究机构,基地占地2.8万m2,已经具备对牡丹品种极有利的驯化、研究能力,能适应的中原牡丹品种有70多个,6000多株;紫斑牡丹品种140多个,8000多株;国外牡丹品种30多个,1500多株。而且,该基地有播种苗10多万株、分株苗1万多株、嫁接苗5万株,是栽植规模较大的牡丹繁殖机构。同时,研究人员对牡丹品种进行物侯跟踪、数据统计、观察研究、分析记录等,并选出有代表性的品种作为资源和繁育品种,为以后培育东北地区牡丹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物种基础。从牡丹的长势及观赏效果上证明牡丹可以作为东北地区园林绿化的一个新品种,使园林绿化品种多样化,成为城市绿化新的亮点。
目前,长春市牡丹园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牡丹专类园,因此,应该抓住时机合理定位,使长春市牡丹园在东北地区及寒带地区的发展起到领***作用。近年来,长春市牡丹园在花开期间游客每年都在增多,各地园林部门也都开始重视,已经有不少的城市试***建造一个更有规模的牡丹园。在***府的支持下,牡丹可在东北地区扩大栽植规模,形成栽植牡丹的小气候。将来会有大量的牡丹在不同城市的绿地、工厂、学校、庭院及百姓家中竞相开放,成为东北牡丹文化的独特因素,使牡丹在东北地区熠熠生辉。
2.如何形成牡丹专类园
长春市牡丹园作为东北地区特有的专类牡丹园,栽有不同的牡丹品种,观赏价值各异。对于牡丹园作为专类园的改造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牡丹为主体,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应用多种造园要素,结合本园现状(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效果;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或群观、或孤植,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对牡丹园的四季景观进行统筹考虑。还可根据牡丹园的现状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以此来突出牡丹的美妙、独特之处。
规则式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采用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即将园圃划分为规则式的几何形植床,内部等距离栽植各种牡丹品种,整齐、统一,可以突出牡丹主体,便于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这是以观赏或品种资源保存及引进新品种训化为目的的最佳布置方式。
自然式采用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园内其他树木、草地的配置及地形,与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画廊)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展示整体园林景观的外貌。可以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角度及牡丹品种的组合,并通过结合其他植物材料搭配组成群落。既给牡丹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起到了挡风遮阴作用,又会延长花期,为牡丹景观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还可补充牡丹花期后的景色欠缺,达到有花有景。配置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与牡丹园整体风格协调,不宜喧宾夺主,如具有东北特色的白桦、火炬等乔木,在春季开花的连翘、红黄刺梅、榆叶梅,秋季结果的山楂、文冠果等以及耐荫的玉簪、萱草等花卉,都能充分衬托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天生丽质,并延长园区观赏期。还要充分开发牡丹园文化资源,结合牡丹园的现状增添园林小品及独特的造园要素,创造高低错落、步移景异、可游可赏的园林景观,既可增加观赏性的文化内涵,又可起到科普及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人们在欣赏牡丹花的同时得到赏花怀古、陶冶情操等多方位美的享受,在鱼池布下“花港观鱼”蒲草、苇塘,起到回归自然的观赏效果,使牡丹在各种要素的衬托下章显出雍容华贵的一面。
长春市牡丹园见证了牡丹在吉林省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成为牡丹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的良性发展平台。长春市牡丹园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牡丹观赏、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开发的专业类牡丹公园,为美化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彰显吉林省园林的档次与品味。
3.展望牡丹产业发展宏***
要以科学的管理、超前的发展规划将牡丹产业做大、做广、做强,形成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牡丹产业在东北地区逐渐兴起的同时要汲取各地牡丹种植经验,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继续进行牡丹品种筛选,引进更优异的牡丹品种,逐渐增加筛选的种类,使牡丹品种更丰富,为形成“第五大品种群”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护管理是针对牡丹成活后的日常性管理,包括修剪、施肥、植保等。要培养一批技术人员,对牡丹品种进行分类、筛选,将现有的牡丹植株确定品种后挂上标签,为牡丹生长的各个时期做好观察记录。培养一批有专业文化水平的研究人员,将牡丹收集、养护、选种等方面的工作及珍贵资料进行研究。因此,目前应争取与大专院校进行合作,获取一些准确数据与实践经验,对牡丹进行科学性管理,完成牡丹在东北地区生长及园林彩化的应用问题,扩大牡丹产业链,带动区域绿化苗圃及花卉市场的经济收入;还可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做牡丹相关的文化产品,这样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又搞活了地方经济建设。
牡丹花的作文篇6
摘要:牡丹文化在洛阳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是洛阳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也是洛阳市旅游业核心产业之一。充分发挥洛阳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将牡丹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市未来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之中,更加深入地将牡丹文化打造为洛阳标志性的国际旅游品牌,促进牡丹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从而进一步发挥牡丹文化资源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牡丹文化;洛阳;旅游业;作用机制
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洛阳牡丹文化历史悠久,牡丹文化形态和内涵丰富,牡丹文化旅游产业欣欣向荣,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牡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民众在延续牡丹文化的主体地位,促进了牡丹文化及其相关习俗的传承,才有了像牡丹文化节这样一年一度的赏花盛会,造就了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业态的兴盛。同时,牡丹文化资源同其他旅游资源形成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了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在丰富对旅游业发展业态研究、地区性特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转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形象构建等方面,研究牡丹文化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牡丹文化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牡丹文化旅游产业是洛阳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牡丹文化资源作为洛阳市旅游资源核心要素之一,牡丹文化旅游业也是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清明节到五一这段时间是牡丹花的盛开期,在此期间洛阳市会举行“洛阳牡丹文化节”这一传统赏花节庆,该节庆是洛阳市一年一度的重要文化旅游事象。2016年,在第34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235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67亿元,其中牡丹文化节期间旅游总收入占洛阳2016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1.8%。2017年,第35届洛阳市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13.07%,市区主要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63%。2017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牡丹文化节成为洛阳市一年之中旅游发展最热门、也最为关键的时期。牡丹文化是洛阳旅游的巨大热点,由此引发的巨大带动效应,促进了洛阳市其他旅游行业的发展,相关的旅游衍生品的开发,如牡丹瓷、牡丹书画、牡丹食品等也成为了洛阳牡丹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牡丹文化促进了洛阳旅游城市形象的传播
洛阳市对其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千年,牡丹花城”。2016年,洛阳市旅游收入占洛阳GDP的总值达到14.35%,旅游业是洛阳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牡丹文化已经成为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名片,洛阳市“以花为媒”,通过牡丹文化的跨域传播,实现其城市形象对内和对外的广泛延伸,扩大其作为旅游城市的对外影响力,提高游客对洛阳城市形象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二、牡丹文化旅游产业在洛阳兴盛发展的原因
(一)牡丹文化是洛阳城市形象的核心元素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牡丹文化是洛阳城市形象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洛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宋代文豪欧阳修对于洛阳牡丹的评价,得益于洛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牡丹花种植传统,牡丹在洛阳走进千家万户,受到人们的喜爱,牡丹也因此被称为“洛阳花”。牡丹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洛阳市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洛阳市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洛阳市城市形象的代言。在无形之中牡丹文化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张力,促进洛阳对外城市形象的传播的同时,也促进了洛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自觉是洛阳牡丹文化旅游产业兴盛发展的源泉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自觉,没有文化的自觉也就无法实现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传承。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当地的文化持有者热爱本土的地方性文化,并自觉传承和发扬在地性的传统文化。民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和媒介,文化自觉宰制着地方性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培育了旅游消费氛围和消费环境。洛阳市的牡丹文化传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除***府大力支持外,牡丹产业的发展有者大量的民间力量的自发支撑。在洛阳,随处可见的牡丹书画品画廊、商店,群众性的牡丹文化题材的书法展示,富涵牡丹元素的群众性演艺的表演,对于牡丹文化的喜爱和传承已经渗透到洛阳当地民众生活的许多方面。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凝聚力,促进牡丹文化的传播,延伸了洛阳旅游市场的边界,也为牡丹文化旅游产品的消费预留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形成合力
洛阳牡丹文化旅游的发展同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共生式的发展模式。即以牡丹文化为元素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是洛阳旅游发展的中流砥柱,牡丹文化资源与洛阳其他旅游资源的发展如文物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饮食文化等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水融,不可分开。牡丹文化开发对洛阳旅游起到了名片和宣传的作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实了牡丹文化的内涵,拓展了牡丹文化资源的开发边界,促进了旅游业衍生品的延续和洛阳城市形象的传播,这种共生模式促进了洛阳旅游业发展的繁荣壮大。
(四)牡丹文化与洛阳历史文脉相辅相成,推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延续
历史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洛阳牡丹文化延续到今天,与洛阳整个历史文脉的传承相辅相成。洛阳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历经十三个王朝,105帝王,历时1650年,历史气息浓厚,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牡丹是繁荣富贵的象征,深受历史上封建王朝的追捧,也是士大夫、贵族附庸风雅的对象,如欧阳修、文彦博、邵雍、程颐、程颢等,他们在洛阳开辟园林,培育牡丹,赏花吟花,从而形成了“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这样的士大夫赏花风气。同时赏花习俗也逐渐开始扩大到广大的市民阶层,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赏牡丹花的习俗也为市民阶层所推崇。历史上***治、经济、文化繁荣的互为表里,促进了牡丹文化的繁荣和延续,形成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文脉,且未曾断流,这条以牡丹文化为核心元素之一的历史文脉正是当今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推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延续。
三、牡丹文化促进洛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将牡丹文化融入洛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体系
当中全域旅游目的是指,全域范围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都被开发成吸引旅游者的吸引节点,旅游整体形象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旅游业态丰富多样、能吸引相当规模的旅游者的综合区域空间。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境内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旅游设施较为完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洛阳市域内富集着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有着以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类旅游资源,也有着以白云山、木扎岭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总体来说,洛阳市既有旅游业态种类多样,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巨大。牡丹文化作为洛阳旅游形象的标志之一,与域内众多的旅游资源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将牡丹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发挥牡丹文化作为洛阳城市形象名片的影响力,以牡丹文化为连接元素,增强洛阳旅游产业不同业态之间的关联性,带动洛阳市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实现旅游业对于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依托,促进洛阳旅游业的国际化转型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旅游业客源市场的全球化,区域性的旅游资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生命力,地方性旅游产业也因此会获得更大的客源市场。洛阳旅游业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忽视对国际市场的把握。洛阳市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对其自身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应该是成长为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在洛阳旅游业打***际市场的过程中,洛阳牡丹品牌的国际化包装和塑造会起到重要作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人们对牡丹文化的认知有限,导致洛阳牡丹的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像荷兰郁金香、日本的樱花等花卉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以2017年为例,在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共接待国外游客27.07万人次,而全市共接待游客总量2466.86万人次,境内游客数量与国外游客数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显示出了牡丹文化品牌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也表明牡丹文化有很大的品牌扩展空间。随着全球旅游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加快,很多优秀的地方性旅游资源可以在全球进行推广和传播,这也为洛阳牡丹文化品牌的取得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更多知名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会,也是洛阳牡丹文化走出去的最佳时机,要充分利用好洛阳牡丹文化节这样的旅游推介平台和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对洛阳牡丹品牌实现进一步地塑造和包装。也要善于利用现代新媒体传播渠道,将牡丹文化作为古都洛阳特色性的旅游资源在多元化的国内外旅游市场进行宣传和推广,更好地展示洛阳古都风貌,进一步开拓洛阳市的国际性旅游市场。
(三)促进洛阳牡丹文化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实现牡丹文化旅游衍生产品的多元供给
牡丹花的作文篇7
现今华人华裔遍布世界各地,其所集中居住的地区,被称为唐人街。APEC会议在中国举行时,各国***皆穿着唐装。原因在于唐代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不仅综合国力强大,与世界各国之交往亦最密切。
牡丹在唐代因其富丽堂皇,百花之中亦最受欢迎。宫廷御花园,大臣府第,文人居所,无不争相采购、种植,欣赏其风姿。较有规模之庵观寺院莫不寻觅名贵品种种植牡丹,用以彰显其知名度,招徕贵宾以及一般施主。盛唐之际,牡丹被誉之为国色天香,实至名归,决非偶然。安史之乱后,盛唐之“万国衣冠拜冕椤敝盛况未能延续,然欣赏牡丹,用美术或诗文歌咏牡丹已成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之组成部分。“出门俱是看花人”也成为文明之标识,生气蓬勃之文化传统活动。
宋、元、明、清以来,无论绘画、诗文,无论陶瓷、雕刻、织锦,仍争相以牡丹为题材,实属必然。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可能折射中华大地再现盛世之渴望。宋代诗人陈与义有《牡丹》七绝:“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东风看牡丹。”即为确证。
我们也应注意到唐代诗词对牡丹的热情歌颂,还有宋元时期,文人因国势衰弱,蛰居江南,或流浪岭南,对牡丹产生了难以言喻的一种苦恋情结。
清明、寒食、重阳等等皆为古代节令,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等名句流传。而花开花落虽随节令而异,而以“牡丹时”作为时令称谓则属于颇为特异的事例。诸如欧阳炯《三字令》之:“春欲尽,已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又曹《[玲珑四犯]被召赋荼靡》:“天气乍雨乍晴,长是伴,牡丹时节。”
明明“被召”填词的题材是荼靡,作者依旧要再点明是牡丹时节,这说明牡丹在作者心目中已占有了十分特殊的地位。明白这些道理,瓷器上频频出现牡丹饰纹的原因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了。
改革开放以来,牡丹在洛阳、菏泽等地迎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国众多观光者,另一方面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大规模扩展牡丹园地。当今,***高瞻远瞩,倡导全世界共同繁荣,共同飞跃之中国梦。目前中国之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文化艺术则渊源绵长,影响深远,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即为明证。目前中国观赏花卉之风尚已不亚于当年盛唐时期。
以上海而论,有时某一公园仅仅一天之中,看花人竟达二万以上。当然,百花齐放,不仅牡丹一花独放也。
我们不能忽视在“出门俱是看花人”的同时,美术与诗文也出现了许多品题花卉佳作。我们有责任把这些作品编印出版,使这一中国文化史上新篇章保存下来,既可供后人作为史料研究,也可在国际上作交流。
据《文汇报》载:“上海博物馆最近一次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上,有元代青花缠枝牡丹凤穿花纹兽耳罐既见于国内,在海外亦有发现。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品亦有相似的牡丹纹大罐,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等地,也曾出现类似兽耳大罐的踪迹。”由此可见,欣赏牡丹之风早已与唐代文明同时传播于世界各地。去年法国画家以油画牡丹参展汤兆基美术馆之牡丹画展,亦非偶然,自有其绵长之历史渊源。
改革开放之初,文艺方面就有大型舞蹈《丝绸之路》,既是反映盛唐之景观,也是中国人民内心为祖国繁荣昌盛之歌颂。《丝绸之路》之“花”乃荷花,那是题材做决定的。丝路所经诸国以崇尚佛教者较多,寺院中佛像均以坐于莲花(荷花)宝座之造型为主。
如今牡丹再次成为我国文艺之主要题材之一,有其必然因素。汤兆基先生擅长书画金石,多才多艺,所画牡丹最为国内外推崇,我认为与中国之飞速发展亦有内在之联系。当然,我们提倡一带一路,愿与世界共同走向繁荣富强,不仅仅提倡百花齐放,我们正在营造万花竞艳的美好世界,所以从世界各国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樱花,睡莲、郁金香、蝴蝶兰等等。我们游览风景区时,无论春夏秋冬,均有繁花如锦,异彩纷呈,应接不暇。
牡丹花的作文篇8
牡丹是什么?
李保光在《国花大典》中记述:“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 以上文字提供了如下几个重要信息:一、牡丹是中国固有的,别国没有,具有排他性;二、数千年前就被人认知,“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三、牡丹是香艳绝美的;四、具有观赏、药用等多方面的价值。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牡丹是独特的。而对于她的香艳绝美,唐·舒元兴在《牡丹赋》中将其誉为“花品第一”: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皆其先,敢怀愤嫉!
独特和第一,奠定了其候选国花的坚实基础。
加之其“出道”早,数千年前就被人认知,知名度高。同时,牡丹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录入《诗经》进入诗歌;记入《神农本草经》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进入艺术领域;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涵盖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成为“文化全息”现象(李保光《国花大典》)。自此,牡丹具有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而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广泛的人脉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牡丹的内涵,提升了牡丹的竞争力。
然而,仅仅这些还不足于让牡丹“炫”到令人痴狂的地步。真正让牡丹集千百宠爱于一身要得益于骚人墨客的讴歌。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唐朝徐凝不惜诋毁玫瑰来赞美牡丹超群芳。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牡丹与杨贵妃的互喻实现了国色与天香的联结。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则以记叙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对牡丹的崇拜。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唐朝殷文圭甚至以偏袒的口吻赞美牡丹的高尚风格。
而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直抒胸臆,提案牡丹为国花。“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则力***劝谏统治阶级顺应国运民意,完成决策。
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还有大量的传说、散文、论著等,当代对牡丹的宣传居功至伟的当数蒋大为的《牡丹之歌》。正是这些文字,扩展了牡丹的外延,实现了牡丹成为候选国花的品牌塑造,成为超级品牌。事实上,唐、清两朝都曾将牡丹定为国花。
品牌当如牡丹
试想,倘若某品牌能得到牡丹一般的爱戴和恩宠,当是企业和企业家,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至高愿望。
品牌是什么?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经典教科书《营销管理》中提出:“品牌是用来识别一个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并使其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种设计或以上功用的组合。”
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无疑没有错。他指出了品牌的核心和实质——“识别”、“区别”等词汇点明了“品牌即区隔”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和功用。有如“万万花中第一流”(唐·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天下真花独牡丹”(宋·欧阳修)。
然而,仅仅独特、第一还远远不够。按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理论,其他花卉同样是独特的,某一方面也是第一,为什么偏偏是牡丹独占花魁呢?就品牌而言,优秀企业、高质量的产品数不胜数,为什么有些企业默默无闻、有些好产品销声匿迹了呢?
前面提到的牡丹“全息文化现象”,以品牌理论套用,其实质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
人们认识牡丹,先从《诗经》进入诗歌,稍后以药用植物入《神农本草经》,可以看出人们首先是关注她的功能利益的,即观赏和药用价值。作一个无知揣测,在物质匮乏的先秦、秦汉时期,料想人们当是非常看重牡丹的药用价值的。之后,则慢慢淡化,主要侧重于牡丹的观赏价值了。
史海探幽,牡丹虽在隋炀帝时“发迹”,但尚未获得后来的那般荣宠,牡丹真正的大繁荣局面出现在唐宋时代。
为什么牡丹到了唐朝才获得千百恩宠呢?应该归功于唐朝的骚人墨客给牡丹作了精准的定位,并且进行了人格化描述。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应该是最直接、最得当的定位表述。而众多文人们用拟人、比喻、借代、象征等手法则对牡丹进行了人格化描述。如“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唐·徐夤)。
在定位基础上对牡丹进行了人格化描述之后,就非常容易让人产生品牌联想。经李白以牡丹与杨贵妃互喻,使杨贵妃成为牡丹的最佳形象代言人。之后,一飞冲天的牡丹的其他特性也随着传播的日益扩大和丰富,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
内涵的丰满和外延的扩展,由物而人而性情,成就了牡丹完整的品牌形象。下***一示意牡丹的完整产品概念,***二显示牡丹的完整品牌形象。
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牡丹能树立“国花”形象,没有骚人墨客们的讴歌是无法实现的。这是品牌塑造的第二个层面:只有通过传播才能成就品牌,由个人喜好上升到集体意识。否则,“养在深闺无人识”,则如锦衣夜行,黑暗中抛媚眼。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准确地传达了定位,如同广告口号(Slogen)。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则是典型的感性诉求方式,而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城之人皆若狂”则属理性说教。
更有趣的是,曾有多位皇帝将牡丹移植内廷,召聚群臣宴赏,策划了一出出由“***府搭台”的事件营销。
不知当时万岁爷出了公告没有,但口谕肯定是有的。古时候广告也不发达,不外乎幌子、告示之类,但牡丹的国花形象能做到如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可见文学作品的强大威力,怪不得阿尔·里斯疾呼“公关第一,广告第二”(The Fall of Advertising and The Rise of PR)。
自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将品牌比喻为牡丹,那是因为品牌与牡丹至少有两点神似:一、品牌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是耀眼的、醒目的,如牡丹的香艳绝美;二、品牌需要传播,需要与受众、消费者形成交流、互动,达成性格沟通和心灵契合,正如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对牡丹的吟颂,以及牡丹给予人们的美的印象和愉悦体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菲利普·科特勒对品牌的定义,对于刚处于品牌启蒙、认知、培育的中国企业及其企业家来说显得超前和简单的理由。
基于此,我们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产品/服务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综合形象的反映。这种反映构成了品牌与人们之间的一种关系。从此角度说,品牌是一个产品/服务或一个企业与消费者或关联人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建立的一种良好的、持续不断的关系。
以上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几层理解:
一、品牌是一种区别或区隔。品牌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差异化的;
二、品牌是一种关系,首先需要品牌具备能激发关联人的人文性格气质;
牡丹花的作文篇9
牡丹花以色彩绚丽、芳姿艳质、天然姣美被冠以“花中之王”,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青花写意牡丹经常被人们用在陶瓷装饰中,多在瓷板、瓷瓶、瓷盘、餐具、茶具、莲子缸等器型上运用。唐宋时期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赋予吉祥的意义。而瓷器上盛行的牡丹***则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案作为装饰语言,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及艺术韵味。这些青花写意牡丹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案之一,它以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在我国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作为民族精神象征,它融进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良好祝愿,意寓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源远流长,正因为艺术家将此主观意愿生动地融注在牡丹的形态之中,才使牡丹绘画的生命力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在历代,牡丹的特点是“以花闻天下",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洛阳牡丹就以“国色朝酐酒,天香夜染衣”著称。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动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四月谷雨时节,春光烂漫,百花争艳。被誉为“花中之王”的牡丹花,更是花团锦簇,艳冠群芳。其丰满的花姿,芳香的气味,令人陶醉。牡丹品种繁多,有红、白、黄、黑、绿、紫等颜色。花头颅大,色彩艳丽。花卉有单瓣,多瓣的不同形状,花瓣的色泽,根部深,尖部浅。牡丹与梅、兰、竹、菊、水仙合称为“六清”。人们喜爱牡丹,不仅称赞它的秀丽妩媚,还赋予牡丹以“奇特芳质胜过群芳,劲骨刚心高出万卉”的高尚品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以来,牡丹成为工艺美术品的装饰题材,广泛被人们采用。在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的牡丹写意绘画,也是从宋代开始出现。元、明、清时青花釉里红瓷画,清代以后的釉上五彩,粉彩瓷画,都绘有不同装饰风格的牡丹题材。
青花写意牡丹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在瓷器装饰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案,达到瓷器装饰艺术的高超水平。缠枝牡丹既有与莲花、等花卉相组合的纹饰,还有凤凰组合的“凤穿牡丹"。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凤穿牡丹***”将***罐,把凤凰的身体与牡丹的尾羽组合在一起。凤凰的头部、翅翼是鸟的形态,凤尾、凤脚却变成牡丹花枝形,似乎是神话中的凤凰形象。民间青花艺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使“凤穿牡丹”产生出强烈的艺术魅力。
牡丹花的作文篇10
1、牡丹花开的时候,公园里的一条条观赏花的甬道上,人们摩肩擦踵,照相机的闪光灯此亮彼灭,按快门的咔嚓声不绝于耳。成千上万株牡丹花在绿叶陪衬下,更显得妩媚娇人。在数不清的品种中当然要挑最名贵的“姚黄”,“魏紫”,“豆绿”,“赵粉”,被称为牡丹花的四大花王先饱眼福了。
2、看,那漫山遍野的牡丹,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精妙绝伦的五彩锦缎。我随着观花的蜿蜒的人流在花间慢慢地漂移,饱览这国色天香。红的、紫的、白的……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婀娜绽放的……有文静地偎依在绿叶上的;有顽皮的在绿叶间捉迷藏的;有高傲的亭亭玉立的……阳光里,在或浓或淡的新绿的映衬下,像碧天里可爱的星星;轻风过处,那漫山的牡丹泛着鲜亮的波纹,一波儿赶着一波儿,像友谊的电波传向远方;又像美丽的少女哼着欢乐的小曲翩然起舞。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美丽的粉蝶姑娘也趁明媚的春光赶来参加牡丹的盛会……
3、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它让春风吹醒大地上所有的花草树木唤发出光彩。牡丹花也一样唤发出了光彩,五颜六色的牡丹花有红的、有白的、有粉红的、有紫的等等。人们观赏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人用照像机把牡丹花拍下来,有的人用眼睛观赏牡丹花,有的人用画笔把牡丹花画下来,我用铅笔写下了这篇观赏牡丹花的作文。
4、“何人不爱牡丹,占断称中好物花,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正如诗句里所说的那样。太平牡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流光溢彩,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作。
5、一阵微风吹来,桃黄手捧金澄灿的金子,摆动着身子,好像在说:“让我们来比一比,谁更漂亮!”二乔也不甘示弱,穿着舞裙,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妩媚仙子”穿着洁白的浴衣,仿佛是一位刚出水的美人。它们都拿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让前来观赏的游客评价。勤劳的小蜜蜂来采蜜了,五颜六色的蝴蝶也来了,为牡丹园又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6、在一片花海里,“魏紫”率先映入眼帘。传说后周宰相魏红博为官清廉正直,素爱养花,尤甚牡丹。魏宰相得知有人从邙山挖来的一株紫牡丹,走近观看,牡丹紫的恰到好处,多一份则俗,欠一份则平淡,处在兰红之间,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知为牡丹中的珍品,便花重金买下。又经数年精心培育,成为当时花中之王。那时人们赞誉它“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7、“春来维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她风华绝代,雍容华贵,艳冠群芳,因此成为了多少人笔下哗众取宠的对象。人们只记得梅花傲雪千霜,铮铮铁骨,却忘了牡丹在那华丽的背后的坚强。
8、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最绿的牡丹是“豆绿”,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数“魏紫”,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它的颜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是粉里透蓝;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它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9、牡丹的茎又细又短,老干可达3米,枝叶特别茂盛。它的叶子又扁又短,绿得好像就要底下来似的。每当到了百花盛开的四月份,杜丹就像成了花的海洋。那里的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
10、放眼望去,红一片,紫一群,粉一簇,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花开前夕,一枝枝牡丹像一个个含苞欲放的少女,它生长着。而到了开花时节,一枝枝牡丹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姑娘,带着灿烂的笑容。昆虫们也开始在这里举行联欢会,蜜蜂来了,蝴蝶来了,蜻蜓也来了。它们都被这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所迷住了。牡丹花们也尽情展现着自己,充满了野性,完全没有了约束。如果把洛阳牡丹比作千姿百态的贵妃,那么垫江牡丹则是充满清纯和野性的村姑。
11、一进大门我就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我放眼望去,看见一朵朵数不胜数、品种繁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特点。它们好像在争奇斗地比美。
12、喜欢牡丹花,不仅因为她高贵艳丽,还因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每到开花时节,牡丹就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花朵。
13、不与百花争报春,春深时节始登陆。当春满大地时,牡丹才绽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靥。她的花朵娇艳饱满,花瓣重重叠叠,花色更是数不胜数,有姚黄、魏紫、赵粉、四合连、洛阳红、红宝石、黑洒金……牡丹的花枝细而长,那翠绿给人清爽。她的叶子犹如一个个小巴掌,像小朋友一样欢快地拍着手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14、牡丹是洛阳的骄傲,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她折服,她无愧于“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我爱牡丹,爱她的娇媚,也爱她的高贵;爱她的典雅,也爱她的多姿;爱她的艳丽,更爱她的热情……
15、牡丹不象梅花在冬天里一枝独秀,也不象一些野花野草一样默默无闻。她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和其他的花儿组成一幅春天的画卷。牡丹与百花一起争芳斗艳,从众花中脱颖而出,成了“花中之王”。
16、第一朵牡丹花盛开后,其余的也开放了。只不过他们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开的,今天你开,明天我开,就好像是凭着“门票”依次开放的。我想,这可能是牡丹花的一个特点吧。()
17、我的家乡在垫江,这里却是牡丹的天堂。在垫江太平的明月山上,那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漫山遍野的牡丹花。太平牡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月山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牡丹园,而这里,又有着“华夏牡丹源‘和”丹皮之乡’的美称。真是一片繁荣之地呀!
18、一进大门,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走在牡丹园的小路上,人们对那些含苞欲放的牡丹指指点点。仔细看,那些牡丹像一碗米饭倒寇在叶子上,上面还夹着鸡蛋。牡丹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粉色的,有红的,有紫色的,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