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论文篇1
(一)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总分低于8分的学生有525人(61.9%),基本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总分在9—14分之间的学生有323人(38.1%),与朋友相处时时有时无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在15—28分之间的学生有75人(8.8%),与朋友相处时有较严重的困扰。《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四个维度的得分在0—2分之间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人际交友维度,共计305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36%,比例最低的是待人接物维度,共计99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11.7%;得分大于6的学生比例最高的是异往维度,共计69人,在占本次受测学生的8.1%,比例最低的是待人接物维度,共计11人,占本研究受测学生的1.3%。具体情况见表1。
(二)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对年级、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情况、是否任干部情况在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和四个分维度的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对家庭经济情况在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和四个分维度的差异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大一、大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检验的t统计量均达显著性水平,表示不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生源地不同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人际交友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是否任干部在异往困扰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警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间均有显著差异存在。多重比较表明,家庭经济情况差的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体困扰程度、待人接物的困扰程度和异往的困扰程度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警校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2。
(三)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复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是类别变量的必须转化为虚拟变量,在本研究中的自变量均为类别变量,因此在投入回归分析之前,把自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干部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分别转化为虚拟变量,把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人际交谈困扰程度、人际交友困扰程度、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和异往困扰程度分别作为因变量,采用强迫进入变量法进行回归分析。独生子女情况在人际关系总体和四个分维度上检验的t统计量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也就不再考虑独生子女情况这一变量。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作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出,R=0.206,R2=0.042,AdjR2=0.034,F=5.318,p=0.000,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自变量能够解释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即人际交往能力变量4.2%的变异,在回归模型中,对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有显著影响的是预测变量为性别、年级、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情况。是否任干部情况对警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困扰程度无显著统计学联系。具体情况见表3。
二、讨论
(一)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情况由于本人未查阅到任何关于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内容,因此,本研究对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结果只能与地方高校相比较。本研究中警校大学生有323人(38.1%),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扰,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交谈、行为和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其中,248人(29.2%)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轻度困扰,也就是说与朋友的关系处于时远时近的变动之中,这一结果与甘露等人[4]对南方城市———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又与刘彦华等[5]对北方城市———辽宁高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研究结果相比,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略显偏高。原因之一可能是地区发展差异所致,甘露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和刘彦华等对辽宁高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时间都是2007年,但是由于所处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对人包括对当地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会不同,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南方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形成的状态是南快北慢,包括南方人的人文思想也比北方人先进。本研究中所调查的警校位于中部城市———郑州,由于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中间,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处于南北方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中间。
(二)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人际交友维度的得分在0—2分之间的学生比例最低,可能与警校管理的特殊性有关,警校的管理是一种半***事化管理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的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尤其是在组织纪律上,要听从指挥,学会服从。因此,学生的日常交往与地方高校相比,是要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能随便进出学校。这就导致警校的学生接触的人群和时间有限,交友范围狭窄,然而警校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最需要的又是朋友,因此,警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友方面,存在的困扰问题最多。在交友方面,包括异往,是正值青春年华的警校大学生常常思考并追求和向往的。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困扰程度较严重比例最高的维度是异往,原因可能与警校的男女生比例差异较大有关。警校男女生的比例大约是5比1,男生多,女生少,很难满足男性大学生的异往。这也解释了本研究发现的另外一种结果,不同性别的警校大学生在异往维度和人际交谈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还发现,在人际交友维度、人际交谈维度和异往维度上,城镇与农村来源的警校大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差异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关,这一研究也与甘露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一致。城市不像农村,邻居来往走动的非常少,甚至邻居也都互相不认识,而农村的邻居串门就是一种大家默认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的熟识度远远大于城市,所以城市的孩子从小基本在和外人打交道,要注意礼貌,要学习各种交友技巧,而农村的家长则很少对孩子进行交友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当离开原来居住的熟悉圈子来到大学校园后,大家都是陌生的,大家参加活动和建立友谊就要靠自己的交谈、交友能力了,这时就能看到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在交友范围和速度以及交友技巧方面比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强。
在人际交谈维度和异往维度上,不同年级的警校大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大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关。大一学生刚进入警校,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包括学习方式、生活安排、社团活动等都与高中时的状态相差较大,大一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应付和适应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社团活动上,再加上警校的作息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大一学生还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异往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此外,首因效应在大一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比较突出,与人交谈、选择交友往往凭借自己的第一印象,也非常注意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较好的方面。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警校学习和生活后,已基本适应并掌握警校学习和生活的规则和要求,并且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时间,交友范围开始扩大,尤其是异往方面的向往和需求开始逐渐居于优势地位,随之而来的就是交友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增多。因此,警校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学生,人际交谈、异往方面的困扰要少一些,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困扰比例最少的是待人接物维度,这可能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警校的教育有关。本研究所调查的大学生基本都是1994年左右出生的,他们的父母也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比较重视,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注重礼貌、分寸等观念的灌输;来到警校后,警校的警务化管理又再次强化了礼仪、大局、合作等观念,这些观念对警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大部分警校大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太多的困扰问题。本研究中发现,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独生子女情况和干部任职情况两种人口学因素中的差异不显著,与李芹燕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和刘彦华等的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等方面与地方高校存在差异所致。来到警校后,每个学生不仅仅要培养合格的文化素质,还要接受统一、枯燥的警察基本业务素质的艰苦训练。在学习和训练面前,没有性别、家境背景等方面的区别,因为只有做到了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将来才能胜任人民警察的工作。也许正因如此,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警校学生是否任干部情况只在异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之一可能与上述的警校男女生比例差异有关,同时与任干部学生的自身人格特征有关。
崔光成等对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特征研究显示优秀学生干部的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性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学生,这表明任干部对学生的外向、热情、乐群等人格特征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干部担任职务的要求决定了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在此过程中,又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并展示了自我,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尤其是经常带来异性的倾慕。
人际交往论文篇2
关键词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论文正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送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简介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对自己负责的这个调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贾晓波教授认为,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拦路虎"。据贾教授介绍,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系统训练才能习得。而目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贾教授认为,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节课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了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内容见附录。
统计结果:其中有15.5%的总分低于70分,有32.6%的总分在70-90分之间,有41.3%的总分在91-120分之间,还有10.6%的总分大于120分.其得分示意***如下:
(缺)
我们对于以上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四、如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1.人际交往的原则
(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2.人际交往的技巧
(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3.细致分析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
有些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1)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哪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又以本章开头提及的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社交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
(一)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
(二)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
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但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接受测试的人当中,有些人较能辨析两种情境的不同,在见牙医的处境中选择分散注意力,在被胁持的处境中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析能力则明显较低,在不同的情境中也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 亦有证据显示,辨析能力高的人,他们会遇上较多愉快的交生经验,而他们也较少出现抑郁的情绪。需要强调的是,"因时制宜"并非指盲目跟随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亦不是指盲目顺应对方的旨意。
辨析能力高的人不一定是社交变色龙,只懂得盲目附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可以是一些利他的目标(例如替某医院筹款)。辨析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懂得审时度势,既能够完成自己起初不愿捐款的人解囊相助,并让他们觉得捐款后心情愉快,这便是辨析才能的应用目标了。
(2) 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例如"他是一个***"),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的的内心世界加入剖析(例如"因为他想取得律师资格,所以对有权势的人所做的坏事视若无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测量了受测者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的成果,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
转贴于
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碍,而尝试了解虽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交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
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觉得性格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相信每个人也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水平和性格。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便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变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这些人在社交场合中,并不急于判断别人的性格和道德水平。反之,他们会较留心于一些可变的因素和行为的关系。譬如,他们会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问受测者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譬如,"甲旅行时给同事买了些纪念品,那很可能是因为--"。或"乙将一盒橙汁倒在同学的***画上,那很可能是因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乙则是一个无赖"等解释。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想取悦他的同事,而乙则嫉妒他的同学"等解释。
由此可见,相信性格不可改变的人较重视评估别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则较留心别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
也有研究显示,和相信性格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觉得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较喜欢评鉴别人的行为。他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事情后,便有较大的倾向马上评价这行为是好还是坏。由于他们专注于评估行为本身的好与坏,便较容易忽略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行事者的心理状态了。
这种倾向判断行为的好坏和别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较容易因为对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成见。已有研究证据证明,在美国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对社会上的少数族群成见较深。在香港地区,我们也发现相信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人,和相信道德是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较歧视内地人士。譬如,他们会觉得内地的人有较多负面特征,较少正面特征,他们也觉得内地的人在香港犯了法,应该受到较严厉的处分。
由此可见,对性格道德的看法,不单与社交能力有关,它也关系到社会上族群能否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4.从社交包括的三个方面各个击破
(1)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
一要适时。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可有的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主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要适量。适量的社交口才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技巧。
三要社交口才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口若悬河的本领从哪里来呢?是天生的吗?有的人从小就注意培养,所以表达能力会显得比人强。但大多数人的口才,都是在成人后自觉地苦练得来的。
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口吃毛病。为了纠正口吃,清晰地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大风讲话。他还经常朗诵诗歌、神话、悲喜剧,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位闻名于世的雄辩家。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也自然会好起来。另外,同学们在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活动中,应踊跃发言,不要放弃锻炼的机会,只要持之以恒,刻苦训练,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增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走上社会也是一种竞争力。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2)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当然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人际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一种艺术。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员工面临失业,情绪不稳。受总公司委派前来担任总经理的大吉姆·丹尼尔面临着与大家融合、并带领大家改变面貌的严峻考验。他在公司中处处张贴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大吉姆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贴在工厂的大门上、办公用品上、员工的安全帽上。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80%。
由是观之,与人融合,并非深不可测。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次放松的谈心,一个会意的笑容或眼神,都可以换来健康、乐观、平和的心境,营造出宽松和谐的人际空间。关键是,你有没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意识。
(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度不断升高的同时,如何有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考验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了。
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IBM培养职工的方法,IBM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
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先收集资料并分析,确定问题确实存在之后,将问题写下来,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陈述,将问题具体化,使相关人员明了。
二要分析问题:可以利用管理学的技巧辅助,如鱼骨***等。或是与部属举行讨论会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并且列出解决的优先顺序。
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邀请同仁脑力激荡,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结果用有系统的方式整理出来,依照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是否能获得管理阶层支持,以及是否可付诸实行等原则排出顺序。
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选择影响力最大、推动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拟定行动计划。
五要推动解决方案并追踪结果:进行之前先给予'成功'的定义,在过程中不断检视决策的推行情况,并树立各阶段里程碑,确保行动达成目标。
人际交往论文篇3
>>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对策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文献研究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研究 大学生“御宅族”的人际交往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不良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 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理论探源及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 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大学新生宿舍人际交往不适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B/OL].2015-07-22.
[3]张利蕊,兰国帅.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3):111-113.
[4]赵铮,张玉龙.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悖论影响[J].现代商业,2016(1):174.
人际交往论文篇4
[论文摘要] 网络交际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其基本特征为主体参与匿名化,关系建立简易化,交往手段数字化,发展方向“熟人”化。实现对网络交际的有效规制,应主要运用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互联网已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如今,结交网上朋友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网络交际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必要关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P5)这是在最广泛也最本质的意义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如果仅立足于这一理解,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无论它在技术上与传统信息媒介有多么大的不同,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不具有拿来研究的价值。但是,如果对人际关系作另一种更为具体的解释——“是指社会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过程”[2](P89)——即社会互动。那么,网络交际①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又确实具有某些独特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本文初步揭示这些特征并对网络交际的规制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
1.主体参与匿名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缔结某种关系,相互交往,都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扮演特定的角色。虽然,人的角色会因场合不同发生变化,但构成其特定身份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确定的。其中,诸如性别、年龄、体貌等自然特征是不允许隐匿不宣或者伪装的,有些被公共规范(法律)所确认的社会特征,如职业、婚姻状况、住所等更是如此,否则他就不能正常地与他人发生某种交互关系。我们不能想象已婚者谎称未婚而不受道德的谴责,也不怀疑一个流浪者硬说自己是警察会十分的荒唐可笑。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人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却还可能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性别和年龄。这是因为,网络交际完全允许参与者随意填写并随时修改“个人信息”,即使有关身份的信息缺失、虚假,也不妨碍其顺利地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实际上,有选择地隐匿或伪造个人信息往往有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不仅如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在登录时倾向于采用匿名方式。总之,匿名参与对网络交际本身来说是完全可能的,对主体而言又十分必要,因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关系建立简易化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由陌生到熟悉直至关系比较密切,需要具备特定的时空条件和经过必要的接触,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如果时空不一致,交往目的不明确,彼此之间没有某种现实的依赖性,这种关系是很难建立的。网络交际则不然,陌生人彼此认可甚至成为朋友,首先几乎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其次,交往目的大体上模糊,而且一些必要程序大大简化。假设一个小伙子走在马路上,发现一位漂亮的姑娘便上前求爱,他是很难成功的。但在网络中,这种情况就并非不可思议。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沟通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一些观念,与谁交往,交往的必要性何在,这些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因而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默认了交际程序简化的合理性,“网上交友”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壁垒被打破,交往目的性弱化,交往程序简化是重要原因。
3.交往手段数字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手段和非语言手段。”[3](P261)其中非言语手段主要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网络交际,实际上也在运用着上述两种手段,但无论是言语手段还是非言语手段,都不是“当面”使用的,而是利用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形式传达给对方。已有文献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日益被高级机器(计算机)所取代,人们更多面对的已不再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度热情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器、键盘、传感器之类的钢和塑料。”[4]但也正是这些看上去“冷冰冰”的工具帮助网友们彼此之间传递着鼓励性、消息性和评价性的信息。非但如此,文字传输、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采用,完全可以做到网上交际的“仿真化”,“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已成为现实。
4.发展方向“熟人”化
周运清先生曾指出:“如果说现实社会是‘熟人’(相互交往的人彼此了解对方的名字、性别、身体特征、身份、地位、社会关系和工作单位等信息)社会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的间接化和符号化的特点,则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非熟人’社会”。[5](P99-101)如果仅据相互对基本信息的了解程度来判断网络社会是否为“熟人”社会,那么,网络交际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熟人”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网络交际的主体匿名参与十分普遍,这决定了其与现实人际关系相反的交往模式,即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是先认识、了解,再建立某种关系。而在网络交际中,匿名参与的陌生人之间先成为“网友”,再以此为条件披露各自真实信息,随着彼此关系的密切,相互披露的真实信息会不断增多,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熟人”。网友见面,从网络走到现实,是网络交际“熟人”化的典型模式。
二、网络交际的规制的必要性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等优点,也会产生某些信息污染、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人际关系也极易因此而异化。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十分必要,根据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这种必要性表现为:
1.主体的匿名参与使网络交际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传统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规则约束力下降,产生大量信息污染。一个人在网上与他人打交道,无论散布怎样庸俗的非法的甚至***的言论,都似乎与己无关。这使得一些道德素质低下、人格扭曲、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戴着假面具在网上胡作非为,而这些有毒、有害的信息无疑是对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和谐有序的最大破坏。杜绝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迫在眉睫。
2.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简易化弱化了一些参与者的戒备防范意识,为网络违法犯罪制造了可乘之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很难分辨真假善恶、黑白美丑,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在网络中交际简便,容易骗取他人信任这一机会,从事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大量网络犯罪案件的发生,告诉我们,网络交际虽然很有魅力,但也不乏可怕的陷阱;既可以丰富人际关系,也容易使人择友不善、上当受骗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预防遏制网络欺诈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亦是当务之急。
三、网络交际的规制方法
对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及对其如何规制,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大多数建议都注重、强调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同时也流露出“什么办法都能用,又都未必管用”的无奈。因此,有人不得不把网络规制问题“国际化”,认为实现对网络的有效规制只靠一国的努力总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得出非全球“共治”不可的结论。[6]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但也不必过于急躁,甚至灰心失望。多种规制措施(经济的、***治的、法律的、技术的、道德的等等)不分轻重一起用上,虽无不可,但因其可操作性不强,效果未必理想。至于全球“共治”,虽然这可能是网络规制的最佳方案,但至少目前还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并不现实。其实,网络
本身永远不能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任何网上行为,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所有看似不可捉摸的网络问题,都完全可以凭借现有的手段来规制和避免。还是立足于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减少、避免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目前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手段莫过于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1.舆论规制
一些庸俗、、***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交际中尚有生存空间,并不在于它本身受欢迎,而是缺乏足够的抵制力量。而主体参与的匿名化使网上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正是因此某些人才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制造大量的垃圾信息,污染视听。如果能够动员绝大多数网民积极排斥、谴责垃圾信息的者,发挥网络舆论的道德监督作用,信息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倡文明上网,使正气新风在网络交际中得到弘扬。公共媒体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交际方式的同时,通过对庸俗、低级的行为采取谴责、曝光等手段,充分发挥舆论的强大力量,使主体自觉遵守正确的网络交际规则。
2.道德规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其外在强制性远远比不上法律,但其作用范围广泛,被认可程度高。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主要体现为舆论谴责。除依靠外在的舆论谴责外,道德规范还可通过主体的内在自觉和良心谴责来实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决心要扮演一个无赖、恶棍或骗子,他们都希望能够以良好的形象吸引他人,博得好感,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网络交际“熟人”化趋势下,网络身份真实化可以使主体的自律意识增强。除此之外,还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参与网络交往的人都会对网络自身的虚拟性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并对网络陷阱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一切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主体自律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自我良知为前提,若主体缺乏自律,那么主观自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就必须要有一股促使主体自律的客观力量,那就是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以法治来规范网络规则,以法治来约束主体,使主体内在意识到道德自律是一种必须,以至必然。
3.技术规制
网络交际的出现源于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快捷地传递信息,当然也可以智能化处理信息。充分利用“防火墙”等信息过滤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同时,可以加强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建立网络交际主体的技术跟踪系统,实现网络交际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统一,杜绝某些不法分子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为非作歹。
注:①本文所论及的网络交际不是泛指所有通过网络建立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包括网络论坛(因为论坛更像人人可以兼为作者和读者的杂志),而主要是以网络即时互动(俗称“网上聊天”)为基本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报出版社,1988.
[2]董驹翔.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版社,1990.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赵其庄.网络文化与网络教育中的高校思想***治工作[J].精神文明导刊,2003(2).
人际交往论文篇5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秘书;人际交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53
[中***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1
秘书部门是辅助领导部门进行决策、管理,推进领导工作,并协助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工作的综合部门。作为秘书部门工作主体的秘书人员,在工作中,既要面临与领导者的有效沟通,领会领导者的真实意***,又要协调与同级和下级部门工作人员的关系,使领导者的决策得以有效传达和执行。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人际关系作为依托,因此人际交往行为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秘书工作的成效。
哈贝马斯在1981年出版的著作《交往行为理论》当中,对人际交往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论述。哈贝马斯认为社会行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目的行动,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而实现所定目标的行动;二是调节规范行动,即社会集体成员根据共同价值规范采取的行动;三是戏剧行动,即行动者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的观点、态度、看法、情感等主观性行动;四是交往行动,即行动者之间以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为媒介的互动。上述划分,对于当代秘书工作者的人际交往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 四种行为类型与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关系
1.1 目的行动与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关系
总体来说,秘书工作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针对上级领导的有关批示、指示,向各部门及时进行传达;其次,做好各种会议筹备工作,准确书写会议记录;最后,接待组织外人员的咨询和访问。针对这三种目标,秘书人员必须要以目标为导向,采取相应的人际交往行为。首先,当上级领导做出相关指示时,必须认真思考,弄清其真实目的;其次,会议筹备和记录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秘书人员可以根据会议想要达成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会议筹备工作的框架整理好,再把会议内容的填充工作下放到各个部门,有效提高效率。最后,接待外来人员时,秘书人员也要以目标为导向,针对外来人员咨询或访问本组织的目的和需求,组织相应的话语体系来应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礼仪始终处于第一位。因此,在秘书的人际交往行为中,把目的作为行动的前提,会大有裨益。
1.2 调节规范行动与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关系
就调节规范行动的定义来看,秘书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管理制度。虽然秘书人员的工作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大部分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仪态、语言和行为,但是,这些仪态、语言和行为都必须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内,即文中提到的组织规范管理制度,换言之,就是秘书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范管理制度。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已经制定了一定的规范管理制度,但是有人严格遵守,有人却听之任之,行为不符合规范管理制度的要求。如果一个秘书人员的行为是恣意妄为的,这必然会影响其在其他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会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阻碍。
1.3 戏剧行动与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关系
任何人都是理智与感情的统一体,都需要感情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感情的补偿,实现心理的平衡。秘书与管理者是角色依赖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工作上,就经常表现为秘书要赢得I导者的信赖、理解与支持,而使工作上的不和谐、不协调行为得到调和;工作上的融洽,又反过来维系和发展了彼此的情感,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的相互补偿也是淡化和转化秘书与管理者强制特征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戏剧行动的角度来看,秘书有必要在保证客观性的前提下,以真诚的语言和行动来感染、打动他人,包括自己的领导和同事,甚至是下属,这有助于其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1.4 交往行动与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关系
秘书要面对领导者、同事下属、外来人员等多个主体,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关系越是错综复杂,越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通常很难规避,但是又会对秘书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对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当人际交往面对重重矛盾的阻碍时,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秘书会用巧妙的交往行动去化解,根据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动,可以采取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为媒介,与对方进行互动,在公正、真实和真诚的交往中解决矛盾。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非语言符号包括***像、颜色、光亮、音乐和人的体语等。
2 交往行为理论对秘书人际交往行为的启示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可以发现,秘书进行人际交往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秘书人员正确进行运用,并创造出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自由驾驭,娴熟把握。秘书活动是以人为主要对象,脱离了人,秘书的活动便没有了实际的价值。有人认为,秘书最大的功能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虽然这种认识不够全面,但也不乏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清晰认识秘书在社会活动中应该具有的人际关系行为特征,并以此为方向,根据人际环境的不同特点,自觉地、有针对性地探索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秘书赖以立足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瑛.论机关秘书人员的修养与文字写作[J].金田,2014(8).
人际交往论文篇6
1.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现状
1.1口语教学重视程度较低。由于在我国目前的中职教育应试制度下,口语交际能力往往不会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很容易出现语文课程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不受重视的情况。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对于语文口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语文课程教学中口语教学内容的比重;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对于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的不够重视,一味的将学习重心放在其他的语文考试内容上,而没有认识到口语表达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
1.2缺少练习环境。口语表达能力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读写能力有着比较大的不同。口语能力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能力,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在实践中有效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但是,目前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往往缺少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环境。而缺少练习环境,就会导致学生的口语交际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实践体会。
1.3教学方式老旧,教学内容死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中职语文课堂往往都是由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输知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口语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单纯讲述理论知识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2.1提高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与教学课程的安排中突出提高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重视。其次,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对于教师的全方面素质比较高,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有一定的语文教学功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由比较的口语基础。最后,要合理安排语文课程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课程数量。
2.2为学生的口语教学提供必要的练习环境。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能力,需要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起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练习环境的构建。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保证学生能够由充分的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表达,从而让教师指出不足,让学生明白不足。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模拟的生活情境,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表达。例如,在完成《雷雨》课文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中模拟剧场,通过学生分组排演语文课本中的场景,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口语表达风度,实现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2.3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适应性。首先,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性,在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教学内容的高时效性。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符合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的面对实际中的人际交往。其次,中职语文教学的口语教学内容安排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师在其他环节的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对口语教学的形式、内容进行安排。
2.4完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如复述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在复述法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文章的学习后,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熟悉文章的基础上来讲文章复述出来,这一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语言凝练能力。其次,在朗读法中,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大声朗读语文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胆量与风度。此外,在讨论法中,主要教师安排一个具体的主题然后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倾听,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人际交往论文篇7
网络交往依托于不同的网络空间,如聊天室、电子邮箱、BBS等。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其交往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不能用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加以概括。为此,从2000年初开始,笔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BBS站为个案,对BBS电子空间中的网络交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BBS是高校校园局域网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每一个高校网站的重要版面,可以说只要有网站,就必有BBS。高校BBS的功能大体一致,一般支持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工具箱、系统资讯、精华公布栏等内容。其中分类讨论区、处理信件、上鹊桥是BBS提供的交流场所。分类讨论区是BBS交流功能的集中体现,其意义在于任何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将自己的想法和信息张帖(Post)到分类讨论区中,让其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回复主帖(Re)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探讨。在Post与Re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网上交往;处理信件是在该BBS范围内传递信件,其功能类似于E-mail;上鹊桥实际上是一个聊天场所,既可以支持双人密谈,也可以支持多人对谈。
本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网为依托。哈工大校园网于1997年建成。哈工大校园网络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WWW浏览、拨号接入、电子公告牌等服务。
哈工大紫丁香BBS站(简称哈工***BS)设有系统讯息、工业大学、兄弟院校、电脑技术、休闲娱乐、文学艺术、科学研究、体育运动、谈天聊地、国内转信等10大类约140余个版面。自2000年5月30日起至目前为止,共有9282个注册用户,来访用户达189万人次,平均每天发信3000封左右。
1研究设计
(1)理论假设及调查过程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基于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在实现着网络交往的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具有新的特征。
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是通过先后进行的两次网上调查完成的。第一次为试调查,时间为2000年12月15日。此次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哈工***BS上的互动关系状态,因此,调查将10个分类讨论区(共138个版面)作为调查范围。在对当日的2046份帖子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诸如系统讯息、站内服务等一些讨论区中,并没有通过回帖的形式建立起讨论关系,因此,这些讨论区可以排除在研究的范围之外。此外还发现,回帖和主帖的间隔时间不尽相同,有的主帖在后的几分钟内(甚至是1分钟)立刻就有回帖应对;而有的主帖却在几天后才有人回复,在这种情况下,只选择一天作为研究的时段显然不足以反映互动关系状态。因此,根据试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并本着“既要在内容上涵盖全面,又要体现出很强的互动关系”的原则,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研究方案后,进行了正式调查。正式调查的时间为2001年3月5日—3年11月。调查的范围是“工大论坛”、“飞扬的梦”、“计算机学院”、“动画漫画”、“音乐天地”、“聚会生日祝福”、“网络技术与应用”及"CAD/CAM"等8个版面。这8个版分别代表了校园生活、院系资讯、体育运动、休闲、文学艺术、交往、网络、电脑等分类讨论区。在这七天8个讨论区中共发帖4068份,有作者552人(包括回帖在七天内,而主帖却在七天外的作者),这552位作者就是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和样本。
(2)样本的矩阵表示
由于本研究使用社会关系矩阵法来研究BBS交往特征,因此,首先需要将通过回帖体现出的讨论关系在关系矩阵中标示出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给样本编制1-552的序列号,并建立一个横行为主帖者,纵列为回帖者的552×552的关系矩阵***。第二步,将每一份帖子中反映出的讨论关系用作者编号进行矩阵的坐标表示,例如,2号回复给4号的帖子表示为(2,4);在这七天中无人回复的帖子,用(i,i)表示。例如,4号的某个帖子,七天中无一人回复,则此帖用(4,4)表示。第三步,将所有帖子的坐标点在552×552的关系矩阵***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重复出现多次的坐标点按实际次数标明,没有讨论联系的记为0。以一个有4个样本构成的B网为例,如果其讨论关系如下:2号回帖给4号2个帖子,4号的其他3个帖子无人回复,3号所发的2个帖子无人回复,1号回帖给2号1个帖子,2号回帖给1号1个帖子,4号回复给1号1个帖子。那么,其所有帖子用坐标点依次标示为:(2,4),(2,4),(4,4),(4,4),(4,4),(3,3),(3,3),(1,2),(2,1),(4,1)。所有帖子在矩阵中的标示方法如表1所示。如此,4068份帖子中的每一份都可以在关系矩阵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用这种方法进行标记的矩阵我们称其为矩阵A,亦是原始矩阵。由于每一个样本至少发帖一次,因此在A矩阵中,不存在其横行、纵行、对角线同时为0的情况。为了统计的方便和深入,我们矩阵A进行了转化,得到了矩阵B。具体做法是:不论讨论次数的多少,有回帖联系的记为1,无回帖联系的记为0,这实际上得到了一个0-1矩阵,也是社会网测量的标准矩阵。将表1关系转化为矩阵B,如表2所示。
(3)研究变量
规模罗纳德·伯特认为,“网络的概念毫无疑问,也许就是其规模,规模是个人网络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对于特定的个人、群体或是法人和公司,其网络包括所有一起直接联系的个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特定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他的网络规模”[5]。在表2中,与1号有讨论关系的是2人(2号和4号),因此,其规模为2。如果一个作者,他既不回复别人的帖子,其帖也不被别人回复,那么,他的交往规模为0。
密度指讨论网中实际有的连接线数与可能有的连接线数之比。它是一个从相互有直接关系的点是多还是少的意义上来说明网中关系的密切程度的相对指标。用公式表示为:Density=∑∑Zij/N2-N(N为样本数)。本文的实际连接线数用矩阵中坐标点的个数来度量,即实际有的连接线数是该网的连接矩阵中所有格值之和。以表2为例,其密度=4/42-4=0.333。
凝聚度它是实际有的对偶关系数与可能有的对偶关系数之比,是通过计量对偶关系相对数量来测量网络凝聚力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G=2×∑∑(Zij+Zji)/N2-N。本文的实际对偶关系数用互相具有回复关系,即互选关系的对数来测量。所谓个体间互选关系的对数,即个体A回帖给B,且B也有回帖给A的情况为1对。在有N个点的网中,最多可能有的对偶关系数为(N2-N)/2,实际有的对偶关系数是互相具有回帖关系的对数之和。
点出度某一点的点出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自该点引出的连接线的数目。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行的格值之和,即一个人回复他人的人数之和。在表2中,1号的点出度为1,3号点出度为0。
点入度某一点的点入度是当连接线有方向时,以该点为终点的连接线的数目。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列的格值之和,即一个人被他人回复的人数之和。在表2中,1号的点入度是2,3号的点入度则为0。
连接度某一点的连接度是该点连接线的数目或(在连接线有方向时)进出线的总数。它是连接矩阵中与该点对应的所有格值之和。当连接线有方向时,一点连接度即为该点的点出度与点入度之和,连接度是描述一点与其他多少点有直接关系的数量指标。本文中,一个人的连接度是回复他人与被他人回复的所有人数之和,即一个人与他人进行讨论的次数。
此外,由于每一个讨论区的样本是不同的,实际上在每个讨论区中均形成了一个讨论空间,每个讨论区的样本数就是在该讨论区内的交往成员数。所选的8个讨论区合称为全部讨论区,实际上,全部讨论区是个虚拟结构。
2调查结果的描述和解释
(1)BBS交往规模
从表4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各BBS讨论区的规模值存在着差异,但是经过比较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特征。首先,BBS讨论区的平均规模局限在5人的范围内。平均规模最大的是全部讨论区,其值为4.94;平均规模最小的是"CAD/CAM",其值为1.18;其他各讨论区的平均规模大多集中在2-4的范围内。其次,除"CAD/CAM"和“网络技术与应用”网外,其他BBS讨论区均有20%强的调查对象在本讨论区与5个或5个以上的人进行过讨论。在“网络技术与应用”讨论区中,这部分调查对象所占的比例是10.8%,而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调查对象与5个或5个以上的人进行过讨论。再次,在各BBS讨论区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规模值为0的成员。无疑,规模为0的讨论网成员没有与他人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亦即没有建立起讨论网络。最后,从BBS讨论规模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中可以发现,有的成员与30人以上进行过讨论,有的甚至与60余人讨论过,但是,也有从未与他人进行过讨论的人。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BBS讨论区成员的交往规模存在很大的差异。
表4BBS的交往规模
附***
(2)BBS空间中交往的密度与凝聚度
根据密度的测度公式,在一个讨论区中,如果个体与个体之间均发生讨论关系,密度值大的网络密度高,表明个体接触到的群体规模大,亦即个体所接收的回帖内容范围广,个体从中获取的信息量亦大。反之,如果仅有少数个体之间有联系,密度值低,则该网络密度低,个体接收回帖的范围小,从中获取的信息量也小。从讨论网的密度公式可以看出,密度值D在大于0,小于等于1的范围内。从***1提供的数字看,密度值最大为0.0605,最小为0.0055。
***1还标示出了讨论网中关系的另一特征。数字表明,在低于100个样本的讨论区中(B1、B3、B4、B6、B7、B8),凝聚度值超出了10%,表明平均在100个个体中,10对以上的个体互相间有讨论往来。而在高于100个样本的讨论区中(B2、B5),凝聚度值低于6%,表明平均在100个个体中,有不到6对的个体互相间进行过讨论。实际上,根据原始矩阵的数据看,有一定数量的、互相间有讨论往来的个体的互动频次超过了一次。
附***
***1BBS讨论区密度与凝聚度
网络密度、凝聚度的统计结果较之现实社会的交往而言,数值是较低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原因是,在每个BBS讨论区中,可供讨论的话题多,样本的数量也较多,因此,人们可选择的讨论对象范围广,选择易分散。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样本数小的讨论区中,密度、凝聚度值也不大,这说明讨论区的发育程度还很低,没有形成稳定的持续的论题。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关系是个体间的讨论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因而,其密度、凝聚度是较稳定的,可是,在BBS电子空间中,这种讨论关系的建立随着讨论话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密度、凝聚度亦是动态的,其密度、凝聚度的即时状态取决于BBS电子空间中的成员所的讨论话题是否能够引起他人的普遍关注。
(3)BBS讨论网的点出度、点入度与连接度
表5描述的是BBS空间中成员间的点出度、点入度与连接度的情况。首先,根据点出度值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BBS空间中,都有一些人从未给他人发过回帖,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在"CAD/CAM"网最高,达到了36.4%,在“聚会生日祝福”和“工大论坛”讨论区最低,分别占17.7%和17.6%;给5个以上的人发过回帖的成员所占的比例,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最高,达到了18.7%,而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成员给5个以上的人发过回帖。
其次,根据点入度值也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BBS讨论区中,都有成员
从没有收到过他人的回帖,这部分成员所占的比例在"CAD/CAM"讨论区中最高,达到了50%,最低的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也超过了20%,可见,有相当比例的成员所确立的讨论话题没有人参与;收到5人以上回帖的成员所占的比例在“聚会生日祝福”讨论区中最高,为22.9%,在"CAD/CAM"讨论区中,没有人收到过5位以上人的回帖。
最后,根据连接度值可以看出,与人进行过五次以上讨论的成员所占的比例最多的是在“飞扬的梦”讨论区中,占38.0%;比例最少的是在CAD/CAM讨论区中,占9.1%;无论在哪个BBS讨论区中,与他人进行过一次讨论的成员所占的比例最大,这进一步体现出了BBS成员交往范围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连接度值为0的成员所占的比例等同于规模为0(见表3)的成员所占的比例,这是因为在BBS空间中没有与他人发生过讨论联系的成员是固定的。
BBS空间中成员交往的点出度、点入度和连接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成员讨论关系的构成状态,有些成员是通过回复他人的帖子来建立起自己的讨论网络,而有的成员却依靠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回帖来形成自己的讨论网络,也有的成员兼而有之。那么在BBS电子空间中,点出度和点入度对于讨论关系的建立,哪一个具有更大的意义?经过对表4的数据比较发现,在数值为0的情况下,无论在哪个BBS电子空间中,其成员的点入度所占的比例均大于点出度。这表明BBS电子空间中,成员中的多数人的讨论关系是通过回复他人的帖子而不是通过接收他人的回帖实现的。
3结论
通过对本次实证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BBS电子空间中进行交往的成员在交往的规模、交往的连接方式等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质。这是与互连网交往空间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紧密相关的。但我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通过实证数据对互联网交往的一般性特征的进一步验证,而是在于在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关系结构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实现着网络交往的特点,具有怎样的特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基于BBS电子空间的交往特征进行深层的分析和理论上的阐释。
(1)BBS互动关系实质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大多被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个体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建立起来的,蕴涵着各种各样内容的关系。”[6]但是因特网的出现,为人们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工具性支持。根据人际关系的定义,在BBS电子空间中,由成员间的讨论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结构,实质上是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上人际关系。从网上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看,它不同于现实社会中基于血缘、地缘、业源形成的网络式结构,而是通过网络互动产生和扩展出来的一种“网缘性”社会关系。网上人际关系的结构,随着作者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与现实社会相比,它是动态的,欠稳定的、弹性的结构。
(2)交往对象的选择性: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网络技术的易传输、高保真、容量大、处理快等特点,协助人类超越时间、地理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交往的规模,增加了交往的频率,加快了交往的速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个人正通过网络逐步地走向全球化”,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自我认同和全球化中的转型,是地方性和全球性的辩证法的两极……由高度现代性所导入的时空分延的层次如此广阔,以致‘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的背景下交互联结了。”[7]从人际交往研究的角度出发,网络技术为交往规模、点出度、点入度、连接度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和技术支持,亦即从技术理论上,每一个BBS电子空间中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的最大值都可以是N-1(N=样本数)。虽然本次调查数据中BBS电子空间中交往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的最大值(见表3、4)与技术提供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网络交往范围扩大的事实。
实证调查数据还表明了网络交往范围的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从表3、4中还可以看出,60%以上的成员更倾向于在5人以内的范围里进行互动,可见,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实际交往范围并不象技术提供的那样无限大,而是在无限的范围内进行了选择和确定,即是说,网络交往范围在最大化的同时亦具有可选择性。所谓可选择性,是个体可以有选择地与他人建立人际交往,有选择的投入情感,有选择的与他人保持行为等方面的一致性[8]。关系的这种可选择性,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都是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空间中,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了。究其原因,人们交往对象范围的确定,可能与现实中社会互动的日常惯例和网络成员的讨论话题的吸引力等因素不无关系。
(3)讨论关系形成的环节和过程
虽然网上讨论关系与现实社会中的讨论关系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但是,讨论关系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却是不同的。在现实社会中,讨论关系的形成过程是:问题者选择讨论对象。所谓问题者,是需要与他人建立讨论关系的人,是讨论关系形成的始发者。而讨论对象则是讨论关系中的被选择者。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者有权选择与哪个人建立讨论关系,对问题者而言,讨论对象是明确的、可选择的。但在BBS中,讨论关系的确立过程则是:主帖者提出话题,其他的BBS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对此话题进行讨论。这里的主帖者既包括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者,也包括主观上仅仅是为了某些信息,并不需要与他人建立讨论关系的人。主帖者能否成为问题者,关键在于讨论对象的选择与否。在此过程的正向环节中,无论是那种意义上的主帖者在提出供讨论的话题后,并不能确定哪一个他人可以与其建立讨论关系,对问题者而言,讨论对象是广泛而又不确定的。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建立起讨论关系。但是,对于原来意义上的讨论对象而言,却可以在众多的供讨论的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回复,进而与发帖者建立起了讨论关系,显然,现实社会意义上的讨论对象成为了关系形成的始发者,进而被选择的发帖者成为了问题者。可见,在BBS中,讨论关系形成的过程和方向与现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
(4)交往的***性、主观性与被动性
毋庸讳言,随着网络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交往的***性亦大大增强了。这是由于全球化客观上增加了个体认同的选择机会,这便使个人主观上的自主性较之以往更加突出了”[9],当代社会哲学大师吉登斯曾作如是说。网络交往不再受到年龄、性别等身份地位限制,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需要,自由地建立起交往的网络,因此,***交往可达致对为了功利性目的而进行的“虚假交往”的消解,易于实现交往理性的最高境地——心灵沟通。但是,通过上面对网上人际关系的形成环节和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基于BBS的网上交往在***性与主观性大大增强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被动性的特点。其被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作为仅仅是为了信息的主帖者,主观上并没有于他人进行讨论的需要,但是却被动地成为了他人的讨论对象。其二,在现实社会中拥有建立讨论关系主动权的问题者却成为了被讨论关系中的被选择者,而现实社会意义上的被选择者却成为讨论关系建立的主导和关键。实际上,BBS中大多数成员的点出度大于点入度的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个结论。
虽然从总体而言,一个人的选择意味着另一个人的被选择,即个体的主动性意味着他人的被动性,但是,从交往的始点——问题者在讨论关系中的地位看,无疑,其被动性的特点更为突出。基于BBS的网上交往的***性、主观性与被动性的特征表明,个体可以更加主动、***地与人进行交往,但是能否成为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却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网络行为的认可。而网络虚拟形式网络中的行为带有鲜明的符号色彩,这对交往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人际互动的时空特征
BBS电子空间中的人际互动符号化为帖子与帖子间的“帖际”互动的特征,使我们不得不审视其间所呈现出的时空特征。从空间上看,此时的人际互动跨越了地理的界限,可以实现不在同一物理场景中的人际互动,吉登斯早已将这个特征阐释得淋漓尽致。吉登斯在捕捉现代人日常的生活经验时,使用了“时空的分隔”的概念。他认为,在前现代社会,人类的活动是被“到场”所支配,即对事物及人物之掌握要受制于当事人是否在场这一因素。现代性的出现及科技之日新月异,改变了空间与人类的关系,人的互动已不再受制于必然在场这个条件,当事人与“不在场之存在者”的联系变得习以为常。“地方”这个字汇已被冠上了一个奇异的含义,因为在一个特定场所进行的活动可随时受远方的人和事所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抽离”的概念,抽离泛指一个脱离了社交关系建构及人际互动需要必然在场这个先决条件,反而在无限的时空中再将二者整合的过程[10]。从时间上看,人际互动具有异步性特征。在对帖子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某些回帖与主帖的间隔时间非常短,仅仅在几分钟(甚至是1分钟内)就完成了一次讨论,互动的即时性很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某些帖子回复的是1天、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前他人的帖子,互动具有滞后性。在回复之时,也许者早已退出了交流的场景,此时的人际互动变成了人——帖子(符号)的互动,可以说,人际互动的异步性特征更形象地表述了“缺席”的含义,此时与之互动的他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存在。
根据BBS电子空间中人际互动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特征,我们可以将吉登斯的“当事人与‘不在场之存在者’的联系也是平常的”论断加以改换,提出一个与此相补充的观点——“当事人与‘不在场(缺席之不存在者’的联系也是可能的”的。这样看来,吉登斯所说的“缺席”,既可以表现为“他人”物理空间中的不存在,亦可以表现为他人时间上的异步性,或是时间上的不存在。这样,“缺席”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空间上看,网络技术弥合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界限,使空间与在场分离,它创造了一种面对的是没有“他人”存在的情境,身体的空间性已不再成为互动的制约因素。从时间上看,实现了人际互动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的统一。
由此可见,在BBS电子空间中,通过帖子和对帖子的回复,人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结构——“网缘性”人际关系。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通过地缘、业缘、血缘等建立起来的,但是,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互动产生和扩展出来了一种突破传统地域社区限制的网上人际关系。与现实社会相比,它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弹性的结构。它的产生,使网络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交往的范围实现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方面,网络技术使交往对象可以无限扩大;另一方面,在交往实践中,人的交往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社会中的日常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交往对象是有限的。其次,网络交往在体现出***性、主观性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被动性的特征。BBS讨论网的形成,不仅对传统的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交往理论产生了冲击和影响,而且其中呈现出的网上交往的新特点,更进一步丰富了网上交往理论。
【参考文献】
[1]李正风,等.赛博空间与社会变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5).
[2]沙莲香,等.中国社会文化心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85.
[3]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信息高速公路透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95-197.
[4]郑荣双,严全治.互联网的信息超载、虚拟性与PIU[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5).
[5]方壮志.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3).
[6]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J].社会学研究.1995,(5).
[7][9]AnthonyGiddens.ModernityandSelf-identity[M].PolityPress,1991.
人际交往论文篇8
一.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及新课标相应的要求
笔者曾留心对所任班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过观察。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拙于行、讷于言;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往往能言善辩,但他们因学习上的劣势,反映在心态上,常常又呈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那些学习好、口才佳、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了明确的规定。它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显而易见,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目标的提出虽源于以前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但其内涵却远比以往的听说丰富得多。“交际”一词体现了一种能动性,它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过程,设计听说双方,无论作为哪一方都要力***了解对方的意***,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中力求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大脑思维渐趋一致。
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式及途径
中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形式多样。新课标在教材安排、课时结构上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做了明确的安排。在每个单元末的综合性学习中都有口语交际这一块,它把听说读写溶于一体,把口语交际和写作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目的在于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1、复述课文
用复述课文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由来已久。这一方法有课本做依据,学生便于讲述,教师便于评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正因为它以课本为蓝本,学生和教师的思维都受到课文的限制,思想较为单一,在专题口才能力表述方面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2、辩论与讨论
辩论和讨论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形式上也略有区别,但两者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思变能力方面是相通的,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班级里分成两个或若干个小组,全体都得到了锻炼,在锻炼中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的精神,善于保留并坚守自己观点的处理方法,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也不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笔者在教授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演讲词《真正的英雄》时,就“我眼中的英雄”让学生自由言说,然后根据讨论结果,把学生分成了两组,以“该不该以成败论英雄”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虽然时隔久远,但当时孩子们的认真言说还历历在目。我相信学生在那一次辩论之后,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主题,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也造就了他们完整的个体人格。
3、演讲
笔者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非常注意这项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每节课之前的“美育三分钟”时,随机选取一个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主题可以是社会热点,也可以是身边小事……还比如定期根据一个主题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做评委等。不管是什么方式,关键是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
4、情景表演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为显著的方式就是情景描绘。比如:话题“问路”,我的任务就是设置情景,让学生结合情景有针对性的进行操练,因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所以有话说,学生表达得好,从而获取一种成就感。但是单单这样训练,面比较窄。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表演课本剧,但前提是结合课文内容自己编导台词。比如说我在上杜甫的《石壕吏》时,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诗歌的主题,即兴表演,效果不错,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从上面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重在“交际”,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它强调的是课程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人与人的沟通。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
人际交往论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重塑;“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开始占据各大高校大学生的主流。“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纳新事物,勇于接受新挑战。在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因其内容丰富、方便快捷、自由时尚等独特的魅力,恰当地迎合了“90后”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特点,已成为当前“90后”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各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客观分析与探索新媒体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努力构建适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体系,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变革
20世纪60年代,“ New Media(新媒体)”这一传播概念由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用以指代和传统印刷媒介不同的、基于电波和***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形态。[1]P15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到了新世纪,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今天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触摸媒体、博客、播客、维客、微博等,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以及卫星技术等渠道,以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2]P4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跨时空性、强交互性、超虚拟性。[3]P10-11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互联网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也即构筑起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性的“相互联系的人们总体”。[4]这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会”,它使人类社会以往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性的变革,给人类的交往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当代,新媒体逐渐充斥着社会交往尤其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空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已深深地打上了新媒体的烙印。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良好的环境。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失控、人际关系脆弱等也给新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双重影响,在一方面带来的人际关系全新变化的同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正面影响
1、新媒体提供了全新化的交往方式
新媒体逐渐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交往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成为更贴近于现代信息时代的接收方式。充分调动了人们各种感官的自然平衡,使得接受信息变得越来越快捷,迎合了大学生对自由、自主、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符合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同时,数字化彰显网络科技魅力。这种数字化的交往方式,使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具有时代性、时效性。信息通过网络以超快的速度进行传递,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快速和便捷,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
2、新媒体丰富了人际交往手段
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人际交往的需要。网络人际交往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往方式,新媒体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聊天、购物、交友等,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使用最多的网络交往形式,网络不仅仅丰富了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极大的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热情。
3、新媒体培养了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自主性
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个体现有的社会身份、角色和地位等都可以得以隐藏。因此,网络人际关系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一种现实社会不可能实现的“虚拟”平等和心理平等。同时,在虚拟性的交往中,大学生的自主性显著增强,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交往,个体更容易在新媒体的交往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和自我形象。
(二)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的弱监控性助推大学生交往的信任危机
新媒体自身有虚拟性。 90后”大学生在交往中,由于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更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腐蚀,助推了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在虚拟的世界中,大学生可以伸缩自如地张扬自我,就导致了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虚假信息等失范行为。网络开启了个性化的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公民都能担当“记者”的角色,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信息和发表评论,使信息源头更广而难以控制。[5]
2、网络自律缺失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频发,阻碍正常化的人际交往
大多数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人格发展障碍,他们在“现实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满怀失意。他们在网上寻找的是自己的理想,寻求的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实现和幻想的成功,”“他们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暂时的满足。”[6]P105大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诱发各种人格障碍,突出的有两种:攻击性人格障碍和双重人格障碍。人格障碍问题反映到人际交往中,他们更容易选择攻击往以实现心理上的满足;他们可能会在交往中模糊或者混乱自己的角色定位,出现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障碍,甚至导致交往能力弱化或严重退化。
3、社交网站弱化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影响交际质量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网络社交的自主随意性切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获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对于网络社交方式的过度依赖,大学生对于现实社交的漠视和疏远。不仅会引绪失落、丧失生活兴趣、精神萎靡等身体和心理问题,更会弱化其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就曾经指出:国际互联网会创造一个全是孤单者的世界。[7]
三、新媒体视域下 “90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塑
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网络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也可以简单概括为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这两种方式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说到底,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面对面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其固有的特征和重要形式。同时,网络人际交往作为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忽视任何一种交往形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积极引导,优化网络人际交往的形式和内容
1、倡导“慎独”精神,提高网络交往道德水平
儒家思想提倡“慎独”精神,它在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律精神。网络具有自主性。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道德呈现出了一种更少依赖特性和更多自主的性质,这种自主性必须呼唤“慎独”精神。同时,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道德也从封闭的道德走向开放的道德,更需要“慎独”精神。“慎独”精神需要网络主体的大学生首先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前提。其次,要强化责任意识。黑格尔认为,自由的实现,必须在责任的限制内发生。“责任意识是主体对自身所担负的义务、职责、使命意识,它是主体自主地从事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8]P322最后,还要加强规范意识,把“慎独”精神贯穿于网络交往中,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2、优化校园网络育人环境,强化网络交往的监管和引导
优化校园网,营造安全的网络交往环境。强化校园网技术控制,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网络功能,建立防火墙,不断更新杀毒软件,屏蔽和阻挡不良信息的侵入,净化网上环境。[9]P161-162同时要从源头上减少、杜绝有害信息,强化正面引导,净化媒体环境。
(二)、探索创新,重塑现实人际交往的平台
1、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的功能。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新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平台和条件,并逐渐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在良好的校园生活中要注意渗透平等意识,积极鼓励、吸引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组织各种社团或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使他们获得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可以使他们乐于现实生活,并逐渐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2、重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在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单元。大学生人格障碍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得不到老师的关心与关爱、得不到同学的认可与帮助,久而久之,使大学生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影响其健康成长。所以,重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必须从这两种关系抓起。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尊重和爱护学生,进一步建立互相平等、相互关爱的师生关系。另外,要引导和谐的同学关系。积极营造同学之间互帮互让、团结和睦、友好和善的交往氛围,构筑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
3、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从“小社会”走向“大社会”
大学校园生活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称谓“小社会”。 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目的比较单纯,很少有根本利益和利害关系的冲突。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认识有限,更多的是从书本上学习和了解,实践经验不足,适应社会的能力亟待加强。因此,要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志愿、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使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以开放的胸怀、开阔的眼界走向“大社会”,磨练意志,砥砺品行。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丰富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实践中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 黄丹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塑造[J]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2.2.
[4] 李薇菡.罗艺方.黄建榕.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1)2004.2.
[5] 周先进.邬丽.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思想***治教育研究(第1期)2011.2.
[6] 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人际交往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儒家;交往伦理;和谐社会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古代中国人的交往及实践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主义至上,重人伦、讲亲缘,人性化的情感交往,重视和谐与信任。同时,由于儒家文化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土壤之中,因而在其交往与实践中也有保守狭隘性、***自我的缺失、偏狭的整体观、互相防范的信任危机等缺陷。
一、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一)整体主义至上
儒家文化特别注重将宗亲关系推及整个社会,认为个体不能脱离家庭、亲友、社会和国家而生活。因而特别重视整体的作用。把个体对整体的责任无限放大,高扬整体而贬低个体。倡导大一统的整体主义。这就必然导致中国人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特别重视整体的作用。在人己关系上,儒家认为人首先是群体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能“群”。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之生不能无群”,“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整体力量,如果个体彼此隔绝,势必难以生存。因而,儒家主张以群体为重,从群体的利益出发来处理人己、群我关系,要求人们牺牲个人、奉献社会、奉献国家。
(二)重人伦讲亲缘
儒家诞生时起就强调人际交往关系应以“仁义”为基本准则。孔子认为:“仁”即“爱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仁义。”(《礼记•礼运》)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恭敬、谦让、温和、互助与和谐,提倡孝悌、仁爱,通过“爱人”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古代中国人际关系以人伦为本,首先体现在中国人所特别注重的在家庭关系上讲求“孝亲、慈幼”。“孝亲”即敬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慈幼”是做父母的对子女应尽的的教养之责。而处理家庭交往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单向服从,子女、妻子、家庭普通成员对于父母、丈夫、家长的服从关系,这样,家庭交往便明显带有道德性与等级性。其次,以人伦为本的人际关系还体现为,中国人善于将血缘关系的伦常推
至整个社会关系,对他人讲礼尽义、谦和修睦。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便全部伦常化。儒家认为,整个社会的基本关系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君臣关系加以抑制血缘化。朋友往往以兄弟姐妹相称,或通过结拜关系“拟制血缘化”,这样不是同胞胜似同胞;同样,在家国同构的社会里,君臣关系也渗透着亲缘人伦。君主是国家的家长。通过这种讲亲缘重人伦的交往,无疑起到了维系稳定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三)重和谐与信任
儒家交往传统强调追求和谐是人类最高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特别讲求和谐,提倡“和为贵”,视和谐为人际关系中的理想状态,把和谐作为现实人际关系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和”最初的含义是不同东西结合达到的平衡,有别于“同”。它意味着允许不同个性和对立面共同存在。这一点体现在《论语•子路》中孔子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这种“和谐”理念,古代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被灌输“守规矩”,人际交往必须谦卑有礼,凡是须做到中庸,对自己有所约束。讲“信用”确乎是儒家交往的一个特点,也是优点。儒家把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基本的人伦,规范着人与人的关系。
(四)人情化色彩浓郁
儒家文化为人际关系抹上了浓郁的人情化色彩。“人情”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乐、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恐怕是对“人情”的最原始的界定。前面论述儒家交往的一大特征:重人伦,讲亲缘,这种人伦关系,亲缘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人情化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古代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人情”逃脱不了血缘关系的閾界。人情明显体现亲缘的特征。“人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面子”,而“面子”则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具体地调整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调节器”。故此,“爱面子”是古代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在人际交往中特被注重的方面。人情化交往在人与人关系上蕴含着温情脉脉的因子,使中国社会充满人情味。
二、交往伦理理论和实践中的缺陷
(一)保守狭隘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依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支撑和维系的农业文明社会,而自然经济本身即因为无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交往而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特征。求安求稳的生活价值导向,必然使人们形成封闭、保守的行为方式与处世心理,从而造成一种安于现状、老守田园的生存模式。人们所向往的只是衣食无忧,平平安安地生活,而不愿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园、土地和家族等生活圈子,在“外面的世界”进行广泛的交往。在“见闻不出乡里,交往至于四邻”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只能形成保守、封闭的交往观念。人们生活在相当狭小而又孤立的环境中,导致日常生活主体的交往范围如此之小,除了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以外,赶集差不多是多数人平常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机会与手段,并且,由于封建家族组织内部结构的封闭性,也使得人们的日常交往范围狭小而固定,家族之外的日常交往活动则少之又少,加之中国传统日常交往活动又主要是凭借家族血缘亲情来维系的一种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便会使人们难以突破聚村而居、聚族而居的区域界限而进行自由的交往,从而最终形成日常交往关系的保守狭隘性的基本特征。
(二)***自我的缺失
从先秦儒家伊始,就形成了整体主义观,即“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这种整体主义观追求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因而有助于完善人的性格、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主体与客体相互沟通,人类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也正是当今西方学者所推崇的儒家精髓和内核。但是,由于儒家的整体主义观过分强调我本与万物为一体的整体性而大大忽视个人的***存在,这样古代中国人便完全丧失自我。交往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实际是交往主体间展现自我的过程,由于“我”不是一个***的有血有肉的存在个体,因此,传统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自我缺失的病态心理。
(三)偏狭的整体观
儒家是奉行整体主义之上理念的。物极必反,偏狭的整体,必然会出现整体范围的狭窄性,群体成员不平等性和成员间的依附性,这反映在交往中,首先表现为交往范围的狭窄性。由于过分强调谨慎择友,“人与群分”,“志同道合”,使得交往者对异乎于己的人缺失包容心,而且因个体的交往范围狭窄,使人们眼界狭小,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养成。其次,因为自我意识已经消融于整体。整体的价值和利益就是个人的价值和利益,这样把个体对群体的服从发挥到极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个人便成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附庸。这样限制了个性的发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再次,整体中的严格等级化势必导致交往的非对等性。“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对下等人而言,只有服从的义务,而上等人则具有支配的权利。这种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平等意识至今仍有隐性体现。
(四)互相防范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