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幽默故事篇1
由于女性的言语能力通常强于男性。因此,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幼儿园的语言类教学活动是女教师的强项,男教师只适合体育健康类教学活动。事实上,在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活动中,男教师还具备一些女教师难以替代的优势,那就是冒险精神和幽默品质的传递。
英美文化本身具有强烈的冒险意识,在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冒险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经典作品《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老人与海》到现代作品《飞屋历险记》《里约大冒险》,冒险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同时,幼儿英语故事的语言相比中文故事更多些诙谐幽默。而冒险精神、风趣幽默正是男性性格特征中具备的强项。因此,男性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活动中,选对了素材和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演绎和传递故事中的冒险精神和幽默品质。
一、故事素材的选择
幼儿园男教师在英语故事素材选择的时候,要挑选自己擅长且适合男教师表达的作品。
我们以经典英文绘本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为例:这本故事书入选了全球“100本最棒绘本”,中文引进版本的书名为《我们要去捉狗熊》。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原本是一首英国非常古老的歌谣,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诗人、剧作家Michael Rosen把这首歌谣重新演绎成了一个现代版的捉狗熊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四个孩子和一条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去猎熊!四个孩子里有两个女孩,两个男孩,最小的一个甚至刚刚会走路。一路上,父亲和孩子们经过了一人高的大片草地、冰凉刺骨的河流、满是泥泞的沼泽地、阴森恐怖的森林以及几乎能把人吹走的暴风雪,终于来到了大狗熊所在的山洞。在所有这些困难面前,父亲带着孩子们都以高涨的热情和乐观的精神顺利通过,甚至把这些困难变成了乐趣。故事中重复出现的We are not scared!(我们才不怕!)We’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我们要抓一只大的!)!What a beautiful day!(天气真好啊)!无不体现出父亲和孩子们勇敢乐观的冒险精神。
故事的后半段画风一转,充满了幽默搞笑的喜剧色彩。当大家看到真正的大狗熊时,完全被吓到了,猎熊行动变成了被大狗熊追。一家人以几倍于来时路上的速度迅速地返回,那些充满向往甚至还有点享受的路程,此时变成了被大狗熊追着的狼狈不堪的逃跑!当全家人成功逃回家中,挤在一张床上,躲在被子里说:We are not going on a bear hunt again.(我们再也不去猎熊了。)当大狗熊最终没有抓到这家人中的任何一个,只得悻悻然返回,留给我们一个落寞的背影时,我们不禁会笑出声来。那些信誓旦旦要抓一只大熊的句子,此时变得充满喜剧色彩。通常,中文故事里不会让正面人物陷入这样的窘况,而这个英文故事却丝毫不回避主人翁的狼狈不堪,后半段故事几乎完全颠覆了主人翁们敢于冒险、不怕困难的高大形象。然而,作为读者,我们坚信这样的一家人今后一定还会有其他的探险。这就是英语语言的文化特色――即使很狼狈,也不忘要幽默一把。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男教师演绎的故事,贯穿故事始终的冒险精神和风趣幽默是女教师很难表达到位的,但却是男教师的强项。男教师可以在故事素材选择时即可抢占先机。
二、如何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1.故事讲述语言要夸张形象
《我们要去捉狗熊》(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这个故事,看起来场景较多,比较复杂,然而故事句子押韵,句式简洁,并采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反复形式,关键句型重复出现多次,有趣又好记。
如:故事前半段每一个新场景出现都是这样开头的:
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我们要去捉狗熊!)
We a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我们要抓一只大的!)
What a beautiful day!(天气真好啊!)
We are not scared.(我们才不怕呢!)
男教师讲述故事时要将句子中传达的开心乐观的情绪表现得夸张,贴近孩子的理解。这里除了要让孩子们体验这一家人的乐观勇敢,还要为表现后半段落荒而逃的风趣打下情绪伏笔。
2.善用故事中的象声词
故事中每一个新场景的更替,就是一个新困难的出现。故事用了各种形象生动的象声词来表现父亲带着孩子们克服各种困难的情形。教师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现:swishy swashy穿过草地;splash splosh涉水过河,squelch squerch步履维艰从沼泽地的泥泞中趟过,hooo hooo迎着暴风雪勇敢往前等。
三、设计闯关冒险活动
故事中的场景可以设计为冒险闯关的体育活动。故事展现的这一家人敢于冒险的精神恰恰正是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非常缺乏的。男教师可以饰演故事中的父亲,通过游戏的形式带着孩子们体验穿过草地、森林,趟过河流、沼泽,战胜暴风雪,充分释放孩子天性里的冒险精神。
四、用语言节奏的变化表现故事的幽默特点
幼儿幽默故事篇2
关键词:幽默感 幼儿教师 培养
【中***分类号】G615
一、教师幽默感对幼儿的影响
1.教师幽默感能提高幼儿理解能力
随着对幼儿教学内容的选择、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教学的主题对于提高理解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在讨论漫画《永别了,战争》时,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在已经爬满藤蔓的坦克上的长炮筒上荡秋千。有的老师认为:被藤蔓爬满说明战争已成为过去,象征着人们希望战争永远是历史;有的老师则认为藤蔓是绿色象征和平,小女孩是和平愿望的小天使等。诸如此类的经常在一起的切磋讨论,从漫画内容的选择到漫画活动如何丰富、从制订主题到漫画活动计划的落实、从集体备课到各班不同的生成活动等,老师们总是在探索中思考,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根据各自班级情况及自身专研特长,各专研一个小领域又互相探讨,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教师幽默感让学生在繁忙中保持快乐情绪
幼儿园的工作繁忙而又琐碎,如需要自订实施计划、自拟实施主题、做好一切相关的记录、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等,如此忙碌的工作老师们没有怨言,没有放弃,而是始终保持着快乐的情绪来面对,一环一环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班时间完不成的带回家继续做,只有自己保持了快乐平和的心情,才能开导和带领孩子们在繁忙中快乐的学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做了就要做好,让孩子们在繁忙中保持快乐情绪。
3.教师幽默感让幼儿学会幽默处理问题
俗话说:一句话会使人笑起来,一句话会使人跳起来。平时,幼儿经常有让老师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如不守规则、故意捣乱、不注意打翻了什么东西、尿湿了裤子等。我们老师一改以前急躁情绪,会用一些风趣的语言来缓解自己和幼儿的情绪,幽默地解决一些问题,使幼儿在笑声中思考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提高是非、学会自律。例如,小朋友洗杯子把卫生间地上弄得湿湿的,老师没有去一味地批评指责幼儿,而是和大家象谈家常一样说:“不知怎么搞的,我们卫生间下了一场雨,地上湿湿的,如果有人滑倒可就麻烦了。”说完就用拖把擦去了。外面是晴天,孩子们会心一笑,都明白了地上湿会滑倒老师帮我擦干了,就防止我们滑倒的道理。以后,洗杯子向外倒水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他们还会互相提醒:“不要把地上弄湿,你会滑倒的。”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幽默感
1.多欣赏漫画作品
为了提高老师们对漫画的欣赏水平我们订了《漫画》《漫画大全》《儿童漫画》等杂志,供他们掌握漫画的新信息、新内容。另外,还注意收集有关漫画的报刊和书籍。如《讽刺与幽默》《扬州晚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漫画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漫画的水平,并在欣赏中产生鉴赏,提高审美。
2.收集富有童趣的幼儿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对幼儿有着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不同的文学作品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心的收集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去寻找、积累相关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其欣赏,同时在收集过程中体验快乐。
3.提高教育技能
近些年,幼教的课程改革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理念层出不穷。在学习《纲要》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如注意幽默氛围的创设、增强师幼互动、培养幼儿乐观性格、建立自己在幼儿活动中的恰当角色等。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力求自己能自如地面对全班幼儿,并作出敏锐而恰当的反应。我们细心地琢磨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为什么要这样?这种行为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力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都是最恰当的。在此同时,自己的信心也渐渐增强,因为信心源于专业素养的提高。
4.恰当评价幼儿
加登纳的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位幼儿的发展都有各自强项和弱项。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评价幼儿时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多元的眼光来客观地评价幼儿,相信孩子是发展着的,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不以老眼光衡量同一个幼儿,也不以统一的眼光衡量每一位幼儿,注重肯定每一位幼儿的闪光之处。这样促使老师去观察幼儿、研究幼儿,再发现幼儿、了解幼儿,从而增强老师对孩子的理解,减少了自己以往的急躁情绪,师幼共同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5.学会打趣
由于个体的差异,幼儿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发生冲突,怎样化干戈为玉帛呢?幽默的方法是首选。说过:“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与其忙着累着怨着倦着,不如忙着笑着苦着乐着。繁忙时,我们大家利用一切聚在一起的机会,互相开个玩笑,善意地嘲笑一下。在一阵阵笑声中,心中的压力、郁闷就会有所释放,相互间也更加融洽。
6.走进童心世界
蹲下来,多和孩子交流,多观察孩子,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们发现:孩子们是天生的幽默家,我们经常被孩子们逗乐:如一幼儿在自娱自乐地唱:“祝你生日快乐”,另一名幼儿教他用“普通话”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大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争取拿第一名,而孩子认为0在1的前面,自己要争取拿第0名;大人想晒被子没有太阳了,孩子想打电话请太阳出来……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他们的童心和童真编织着斑斓的童趣,我们怎么能不快乐呢。总之,认真地对待工作,真心地去爱孩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就会感受到“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乐趣,每一位老师都会发现各自潜藏的幽默感;真诚地与同伴相处,人不知我先不愠,交流沟通大家都开心。学而常思,思而再学,每一天我们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也许做回平凡的君子就是最大的幽默。
三、教会幼儿用幽默的方法向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们之间零距离的接触更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善意的提醒运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得跳起来,一句话又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大家都知道笑比跳好。如就幼儿进餐习惯来说,吃饭时常有人报告:“某某的桌子上、地上掉了许多的饭粒!”被告状的孩子听了很不开心,对告状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产生了抗拒心理。于是,我给孩子们讲《漏嘴巴的大公鸡》的故事,告诉他们以后发现谁再掉饭粒,就问他是不是想做‘漏嘴巴的大公鸡’了。又如,有的小朋友爱吃糖,牙齿蛀了好多,我就给他们讲《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当发现谁又连续吃糖时,就会有人问他还记得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吗。幽默的提醒换来了不良习惯者快速的纠正。
参考文献:
幼儿幽默故事篇3
一“寓庄于谐”——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能让“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教师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夸张、比喻,能够创造出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幼儿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轻松掌握,记忆深刻。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入园 ,很多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习掌握。为了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老师编了很多诙谐有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尽快掌握。如朋友每次看完***书后,都是随手把***书往书架上一放,不懂得把***书的封面朝外直立摆放。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开展了《小***书哭了》的教学活动。“听,小***书都在哭呢!”这本小***书说:“谁把我的小肚皮漏在外面了,好难为情啊!”(封面夹在书页中间),那本小***书又说:“哎呀,我站不稳要倒下来了!”说着还模仿小***书因侧放站立不稳快倒下的样子。小朋友一见哈哈大笑起来。“看,每一本***书宝宝都有漂亮的脸蛋(封面),它们喜欢站得直直的,瞪着大眼睛和宝宝一起学习呢!它们可不喜欢把‘小屁股’(封底)对着我们哦!小***书们喜欢和宝宝一样排排队呢!”通过生动的形象比喻,小朋友都学会了正确有序的摆放***书方法,每次看完书都会仔细地把书放整齐。
二、“意在言外”——调节规则,引导正向行为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出现违反常规的行为,教师的“正面交锋”、“严肃说教”,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教师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削减教育的效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巧妙创设游戏情境,用幽默有趣的游戏语言让幼儿明白了老师含蓄表达的要求,愉快主动接受老师的谐笑批评,及时调整不当行为。
老师的幽默使孩子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缩短了师幼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事实证明老师一两句巧妙的的幽默比喻远胜过许多平淡无奇的说教。
三“依样画瓢”——愉悦心理,培养乐观精神
心理疾病和问题往往来源于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的情绪是多变的,他们难免有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教师在教育劝说无用的情况下,不妨试一下“依样画瓢”的幽默方法。它能有效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使问题迎刃而解,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小班的蕾蕾生病在家休息已经一段时间了,这几天刚来幼儿园,几乎每天都是哭哭啼啼的。今天,蕾蕾又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来幼儿园。老师看见了微笑着和她打招呼:“蕾蕾早!”可她不搭理老师,老师笑着对她说:“老师可喜欢蕾蕾了,喜欢每天都笑嘻嘻地看着蕾蕾,可蕾蕾总是撅着小嘴巴,是不是这样很舒服?那老师也撅着嘴巴给小朋友上课吧!”(故意学她的样子)。教师的打趣使蕾蕾破涕为笑,不愉快的心情不知不觉化解于笑声之中。当孩子有气无力做操时,老师同样使用了模仿的方法,让孩子看到了一个“漏气的皮球”,通过“充气”的办法,让孩子提起精神,动作有力开展锻炼。
四、“借题发挥”——增强交流,和谐师幼交往
幼儿幽默故事篇4
1、通过幽默画(最后一个苹果),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体验诙谐的情节,培养幽默的生活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幼儿从画面的理解讲述中悟出坚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父与子》的系列***片、课件、苹果树、父与子的漫画书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苹果树
师:这是什么树?树上有几个苹果?
2师:你们瞧,这个苹果又大又圆你们想吃吗?老师这有两个人他们也想吃这个苹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 教师出示两个纸偶,引导幼儿猜一猜他们想得到苹果办法。
二、看***讲述
1、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父子俩有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2、出示第一幅***: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觉得父亲的动作好像很有趣,老师来学一学,你们帮老师看一看做得对不对。
教师扮演这棵苹果树,引导幼儿模仿父亲的动作吃力的摇树。
师:父亲也是这样用力的摇树的,你们觉得他能够得到这个苹果吗?结果会是你们想得那样吗?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3、出示第二幅***
提问:儿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他看着父亲满头大汗,也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
那儿子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4、出示第三幅***
师:没拿到苹果,父亲很不甘心,父亲又有了什么办法了?
师:你们看拐杖就差一点就可以碰到这个苹果了,我想这次他们应该可以吃到美味的苹果了。那你们觉得可以吃到吗?
5、出示第四幅***
师:很遗憾!他们没有吃到苹果。他们不得不继续想办法。大家看这次父亲用什么方法摘苹果?
6、出示第五幅***
师:鞋子扔出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了?
师:老爸和儿子忙了半天还没有得到苹果,心情怎样?会不会继续想办法?
如果是你,你会坚持下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有没有像我们小朋友说得那样。
师:如果你是那个儿子,在父亲想要放弃的时候你会对他说什么?(教师总结做事要坚持要努力不能半途而废)
三、欣赏漫画故事
1、教师请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幅***角落上的序号,并要求幼儿说出它的作用。
3、师:你觉得哪一幅***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父与子的其它漫画作品,体验漫画中的诙谐有趣。
四、介绍漫画书《父与子》
1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是来自哪里吗?
幼儿幽默故事篇5
一、为幼师生未来的职业作准备:呼唤“幽默”
幼师生的学习应以对今后的职业和生活有用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当代教育家鲁洁老师说:“人是为了生存、生活才去索取知识的,生活才是第一性的,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幼师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她们需要尽力创设轻松、活泼的教育环境,营造快乐、智慧的课堂氛围,以引导小朋友多接触真、善、美的事物,在笑声中学会快乐地生活、睿智地选择、达观地评价。而幽默正是小朋友们喜欢的,能增添幼师个人魅力,提高课堂效果的个人品质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认为:“幽默是指一种特性,一种引发喜悦,以愉悦的方式娱人的特性。”牧之认为:“幽默不仅是智慧的迸发,善良的表达,它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2]幽默以一颗善良的心,达观的态度,用让人愉悦的轻松口吻,娓娓道出生活中的感动和矛盾、世间百态和万事万物的生长规律。
幽默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包括幽默的语言、幽默的举动、幽默的绘画、幽默的俚俗、幽默的故事、幽默的短片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哲学课上,具有幽默色彩的作品被广泛地运用。教师在哲学课堂上应善选幽默,善用幽默,充分利用幽默作品的突出特点,掌握必要的运用技巧,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师生的幽默感,增强她们的幽默意识,提高她们的幽默技能,增添她们的个性魅力,从而更好地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二、激活幼师哲学课堂:善用“幽默”
(一)教师应注重运用幽默树立课堂上的亲和性威信
“教育者权威的亲和性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来源于学生对权威的无限信任和情感投射。”[3]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力***使自己的个性更趋近于幽默的特点,做到乐观、宽容、平和、善良、睿智,这样就可以在运用幽默时,能更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排斥、焦虑、冷淡、畏惧等不良心理,并通过幽默的轻松和真实营造平等、信任的课堂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作为教师的“亲和性威信”,建立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态势。
如鼓励学生在哲学课上勇敢表达思想,教师用“轻松小笑话”替代“严格的要求”:先讲个小笑话,愿不愿意听?一个心理学教授对学生们说:“今天我准备给大家讲‘什么是谎言’。你们读过我的《论谎言》这本书吗?”学生都大声回答:“读过。”“很好,”教授接着说,“对于‘什么是谎言’我们大家都有了切身的体会,因为我的这本著作尚未出版。”
学生大笑,教师接着说:“我认为这位教授太严格,如果换成我,我会说:‘很好。你们真善良,为了和老师沟通,不得不委屈自己说假话。我很感动。’”学生又是哄堂大笑,教师再补充一句:“当然,说了真话,我会更加感动。小结:只要在课上发言了,我都欢迎。”
(二)教师应选用“隐含判断”符合哲学本性的幽默作品
“隐含判断”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技巧,能帮助你把一些不想直说的话间接地说出来,让听话的一方在做出延伸或深入判断之后,领悟出被你“藏”起来的那层意思。[4]幽默中的“隐含判断”技巧最能体现“含蓄而深刻”、“批判而智慧”的特点,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教师在选用幽默作品时,应考虑到作品的“隐含判断”是否与哲学不相关,是否不符合常识,是否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否深藏着“非哲学”、“伪哲学”的判断,以免引起歧义和误导。如下***:
这幅名为“他敢剪吗”的幽默画曾经被选入中学哲学教材,借以论证“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的哲学观,但其实际教学效果却遭到师生的质疑,因为这幅画时常会引起意想不到的遐想和偏离教育轨迹的“隐含判断”:这俩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时,还想着置对方于死地?即便你再恨一个人,也要等到自己完全摆脱对方,绝对安全了,再下手……这些“隐含判断”显然是背离了哲学向善的本性,推崇的是一种“智慧的作恶”的哲学。
(三)教师应运用幽默让学生触摸到真实而轻松的生活
新世纪的学生们自身压力很大,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挥散不去的沉重感,而抽象枯燥的哲学知识更加深这种沉重的压迫感,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对哲学课的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而“幽默是一种按摩,用笑声按摩躁动的灵魂,达到心平气和;幽默是一种释放,释放压抑下的忧郁。”[5]幽默轻松的形式释放了学生的压力,学生们在笑声中看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体验到具体生活中蕴涵的哲学原理和方法,从生动的事例中理解了哲学理论。
如在教学生认识整体和部分关系时,插入幽默小故事《挖洞填洞》:有个美国人到俄国观光,看到两个俄国工人,一个拿把铲子在路旁挖洞,另一个却跟着把前一个工人刚挖好的洞马上填起来,如此反复不停地持续着。美国人觉得好奇,便问第一位俄国工人:“为什么你一挖好洞,后面那位仁兄就把洞给填起来咧?”那人回答说:“我们是在绿化道路,我挖洞、第二个人种树、第三个人填土。不过第二个人今天请假没来。”学生通过会心一笑,更深刻地理解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四)教师应开放地对待学生从幽默作品中获得的各种启迪
幽默作品是开放的,作品中的启迪也是多样的,它以自身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给予学生解读和对话以广泛的空间。学生们走进幽默,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领悟幽默深藏的意义,再反思自我经验……这个过程因为每位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知识结构、领悟能力以及关注焦点的差异而产生差异,因此,教师应理性对待那些对幽默作品“个性化”的解读,不拘囿于标准答案,以开放的态度,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哲学思考。
例如:漫画《转败为胜》的哲学寓意是:( )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乌龟凭“想当然”办事,以为兔子一定还会睡觉,显然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C.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任意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有的学生不但选出正确答案ABC,而且提出各种“个性化”的观点:(1)乌龟第一次凭运气拿得奖杯,这次还指望赢,是没有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的行为。(2)认识真理需要一个过程,兔子终于证明了自己比乌龟跑得快。(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赢不了,但比游泳一准赢……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50
[2]牧之.幽默改变你的生活.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13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82
幼儿幽默故事篇6
关键词:幼儿;幽默游戏;个性
富有幽默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启迪心智,最重要的是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下,慢慢发现了他们的许多缺点:胆小、粗心、自私、迟钝等,而这些不良的个性表现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我想改变点什么,于是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幽默游戏是一剂良药。于是,我开始和幼儿玩幽默游戏,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的良性发展。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引导:
一、大胆自信
怎样帮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及怎样尽可能设法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愉快的过程呢?有趣的和快乐的游戏,它可能是在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 ,也可能是在其他幼儿面前勇于表现了自己。例如:幽默游戏《兔子和狼》中幼儿在快乐中寻找到了大胆自信。游戏内容很简单:选出一个幼儿当兔子,其他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兔子”在小朋友的身后转圈走动,边走边说:兔子,兔子,兔子……当他说到“狼”的同时,拍一下某个坐着的小朋友,然后自己赶紧跑。被拍的到的这个小朋友应立即起身扮“狼”追赶“兔子”,如果“狼”在“兔子”坐到圆圈的空缺处(即“狼”原来的位置)前抓住“兔子”,“兔子”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唱歌、跳舞、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如果没抓住就得自己表演节目。下一轮游戏开始,就由上次的“狼”扮演“兔子”。游戏中“狼”在得到暗示之后,能奋力追赶兔子,因为它有“狼”的胆量和自信去前进。而“兔子”如果被抓住,平时胆小的孩子也忘记了害怕,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而又很乐意的表演节目,同时得到了同伴们的肯定,从而忘却了自己的胆小。于是大胆自信的表现就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这样的游戏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胆量与自信心,学会积极与别人交流,勇于大胆表现自我,让他们慢慢形成勇敢自信的健康心态。
二、友善合作
让幼儿改正原来的自私自利,其实是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也是一件从小做起的事,而在幼儿园最有利的条件是有游戏做铺垫,再加上合理的运用了幽默游戏,并结合教师善于捕捉的教育机制,相信能够融化幼儿心中的那块冰,慢慢学会友善合作,得到意想不到的变化。例如,幼儿都喜欢玩“两人三脚走”的游戏,这就需要每一个幼儿都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因为他们如果只想到自己单独的走路,那就会闹出笑话,东扭西弯甚至摔跤。为此这样的游戏一定要根据游戏的规则进行:将小朋友两人一组分配好,并排站立,然后把两个小朋友挨在一起的那只腿从踝骨处用绳子或者布带紧紧绑住,两人挨着的手互楼着对方的腰。让小朋友先试着走一走,适应一下节奏。这时老师可以提醒他们先一起抬起被绑住的那条腿,让他们明确合作技巧。之后几队小朋友站成一排,比赛就可以开始了。游戏中虽然出现了困难,但是孩子却不怕,两个好朋友齐心协力终会成功。
游戏后,孩子们用幽默的话语说是“三条腿”走路!确实如此,游戏中让小朋友练习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控制的同时,更能教育让幼儿懂得,游戏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相互的合作,能够友善的接受对方的节奏,达到两人合一的效果,才是至高的境界。
三、认真倾听
常发现有的幼儿听说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从而容易导致做事没有目的。为此,幼儿需要培养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才能保证他们愉快生活、学习、游戏。在幽默游戏中的“指令性游戏”“传话游戏”“辨错误游戏”是很有效的。比如指令游戏《立定》中,可以训练幼儿集中精力听口令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游戏中先选出一个幼儿口令,其他幼儿自由走动,不可停止不动。口令的幼儿出其不意地说“立定”时,如果哪个小朋友在“立定”口令后还在走动,那么他就成为游戏的出局者。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为灵敏,他将在下一轮游戏中口令。
游戏中幼儿会因活动的惯性而忘记了倾听,也就会屡次犯规。当然游戏中幼儿是快乐的,也是好强的,为此在这个游戏中如果自己成出局者总难免会尴尬,更想成为神气的发令者,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而认真倾听。
四、智力开发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迅速发展,游戏能给幼儿创造欢乐气氛,并能够在孩子脑海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积极手段。那么幽默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其各方面的智力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蒙眼寻物配对》的游戏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判断能力,首先为孩子们准备好蒙眼布和种类丰富的物件:笔、纸、瓶子、碗、盘子、书、衣物、玩具等。接着选出5名幼儿,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条蒙眼布,将眼睛蒙上。请这几个孩子各自摸索寻找可以配对的两件物品。当小朋友找到自己认为“配对”的物品后,摘下蒙眼布,看看有几个小朋友找到了真正配对的物品。可能第一次没能找对,但多次游戏后判断能力就越来越高。游戏中采用蒙眼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在摸索的过程中使大脑的表象迅速反映出来,抽取已有经验,合理判断自己找到的是否是真正的配对物品。每一次游戏参与的过程都能为幼儿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做铺垫。
五、专注细心
粗心大意是许多幼儿爱犯的毛病,而且它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事业的成功;就小处而言,生活中会丢三落四,学习上会错误百出。为此继续借助幽默游戏的魅力,以孩子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并设法改正。例如幽默游戏《变化在哪里》中培养了幼儿的专注细心的观察能力。将参加游戏的分成两组。一组离开房间,另一组将房间的3至5件物品调整位置或者搭配,如,将挂在墙上的钟放在地板上,将放在门口的垃圾桶移到其他位置等。第一组幼儿回来后需要指出多处变动的地方,找到一处加颗五角星。两组互换游戏角色,几轮结束后,哪些幼儿观察更细致一些呢?他们特喜欢找出变化,每次的发现都会令他们欢呼雀跃。
这种动静结合的游戏中那些细小的变化,粗心的孩子是观察不出来的,所以孩子们能够在找出变化的过程中培养专注细心的良好品质。
六.勤俭环保
把幼儿从小培养成为“环保小卫士”,是绿色幼儿园所一直创导的。让他们从小珍惜、爱护每一棵小草,每一片绿叶,每一株花朵。在公众场合,看到草坪上有被人丢弃的塑料袋,孩子们会主动的悄悄的捡出来,把它扔进垃圾箱中。水龙头没拧紧,孩子们会默默地拧好。用过的废纸、捡到的枯枝叶放在一起还可回收。孩子再把回收的物品分类为游戏中所运用,例如《大自然的礼物》中,孩子们将收集的各种材料放在桌子上,由教师先做示范,利用合适的材料拼出简单的***案,如,用几片树叶拼出一朵花,用枯枝叶拼成一棵棵树。孩子们用心拼着,在他们灵巧的小手下,那些不起眼的纸片、树叶、小草、卵石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这样既增长幼儿的勤俭习惯,也加强了环保意识。
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爱护环境,爱护人类生存的地球,关注生态平衡。为此,他们开阔了视野,热爱生活的环境,有效的将环保思想转化到环保行动中。
幼儿幽默故事篇7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某种程度上它排列出了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序列:幼儿期―漫画;儿童早期―连环画;儿童晚期―动画。这个排序与我们、也与众多研究儿童心理、儿童阅读的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要求有不同的配方,但基本上卡通是陪伴现代儿童成长的一种必需的养料,它制胜的秘诀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表现方式符合儿童特殊的认知习惯
卡通作品使用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这一点符合儿童的思维和审美发展规律。一方面,儿童处于生命发展的早期,他们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卡通作品。另一方面,儿童对于“歪曲的现实感”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小儿绘画所画的大多不是真实的东西,而纯粹是象征性的。卡通人物与现实人物截然不同的装扮、体形、动作都能带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2.情感色彩满足儿童简单的情感世界
奖善惩恶是任何儿童卡通作品都当然遵守的情感主线。这一点恰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儿童的价值判断里面鲜有灰色地带,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太复杂的价值判断通常会让儿童不知所从,甚至产生误判。人都喜欢欣赏自己能够理解的作品,孩子更是如此。
3.以小胜大鼓舞儿童弱势的生命状态
卡通故事里大都具有一个特点:总有一场大小、强弱之战,结果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作为一个弱势生命体,儿童很难不对此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一般生活在自己的愿望世界和幻想世界里,比较喜欢“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其爱好程度胜于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他们觉得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那些实际的故事要来的有趣。
4.故事内容迎合儿童热衷的永恒主题
儿童卡通故事内容最常见的无非是以下三类:神话故事;滑稽故事;历险故事。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这三类题材正好迎合了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
幼儿期的孩子在还不认字以前,由于其泛灵心理,最喜欢简单易懂的神仙传奇故事、古老的童话及其他有关动物、植物的故事。到了儿童晚期,对现实认识比较多了,他们对于那些神话等虚构的故事不再感到兴趣。而是转向探险故事,主角也往往是冒险的创举人物,或是创造令人钦佩大业的英雄。欣赏的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等同于其中的英雄,感到很满足。
而不论哪个阶段,儿童对于滑稽的需要都是不变的,滑稽的人物、滑稽的话语、滑稽的动作,总是能够引起他们捧腹大笑――哪怕这些笑料对大人来说显得粗浅、简单、没有优雅与幽默可言和一点都不好笑。
因为抓住了这三类主题,卡通当然就抓住了儿童的心灵。更何况,卡通对于孩子还有那么多的好处―
开发想像力
想像力对于童年甚至一生有多么重要,相信大多家长都能够认识。而卡通对儿童想像力的开发是那么的自然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这是许多其他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PODOLSKY说的:“连环画能引起儿童的酷爱,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儿童那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幻想内容。……它们能够启发儿童的幻想。可以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忘记一些不愉快的经验,并且能提供他们一些有展望的内容。”
培养幽默感
而实际上,具备幽默感是成功人生、快乐人生的重要条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尤是。如上所述,滑稽、幽默是成功的儿童卡通的要素之一,儿童在卡通中长期耳濡目染,就算学不会创造幽默,至少可以学会欣赏幽默。
制造快乐
幼儿幽默故事篇8
关键词:幽默感;想象力;文学味
一个孩子天生就有听故事的欲望,当他开始有接受能力的时候,就流露出对故事的渴望。“你听话,我就讲个好听的故事”是大人对小孩最大的恩赐;“你再闹,我就不给你讲故事了”当然也成了惩治小孩的法宝。你会选择怎样的儿童故事给你的孩子呢?选择怎样的儿童故事,我们心中需要有一杆秤。
一、好的儿童故事要有幽默感,要有极度的幽默感
台湾有个作家叫侯文,他的故事非常幽默,每看一回我都笑得前仰后合。其中有个故事《我和祖母的战争》说的是“我”因为调皮,祖母在院子里画了个圈,处罚“我”站在里面不许出来,还要背《三字经》。“我”讨价还价说圈可不可以自己画,得到允许后在自己肚子上画了个圈,把《三字经》扔在圈圈中跑出去玩了。回家后被祖母气急败坏地追打,一边逃跑一边大喊:“圈圈画在肚子上,没有超过……”
在大人眼中的狡辩,也许正是儿童古灵精怪的智慧,我们是不是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呢?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喜欢的儿童故事首先就是好玩的。每个人的心中都躲着一个精灵,聪明又调皮,有时它会闪出来作弄一番,既活泼又可爱,也让人哭笑不得,它的名字叫童心。
二、好的儿童故事要有想象力,要有非凡的想象力
《我的妈妈是精灵》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精彩。九岁的女孩陈淼淼不小心发现了自己的妈妈是“精灵”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惊恐,不想秘密背后竟有着更大的家庭危机:爸爸要离婚。于是淼淼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故意生病、假装学坏、夜不归宿,幼稚地想让爸爸回到从前。读到精灵妈妈为了爱选择了离开人间,在月光下一点一点变空,一点一点变蓝……此时每个成年人的心都是湿润的。儿童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能做的不是培养,而是松绑、呵护、挖掘。浸润在这样的故事中,难道他们还要通过一道道习题操练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吗?
三、好的儿童故事要有诗意,要有一种非常纯美的诗意
《再见,马库》说得是孩子如何走出死亡带来的悲痛的故事。这个故事温馨感人,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淡淡地描写了一个小孩怎样度过伤心、难熬的时刻。故事讲得是一个名叫彼恩的男孩儿,他心爱的狗叫马库死了,作者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孩子内心的伤感,静下心去读,你分明会读到一个孩子普通外表下那颗细腻敏感的心,文字中那种感觉自然而然就渗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诗意说白了就是打动人。儿童文学的诗意来自于儿童生命的形态以及儿童自身的生活。儿童需要诗意,也能够感受诗意,只要故事留存在孩子心中,诗意的领略迟早会从他的心里荡漾开去。
电视里有句台词:“人这一辈子或许就是靠儿时的记忆才能度过余下来的人生的吧。”我们的心中是不是也有几个深藏的故事?将来这些幽默、灵性、诗意的故事,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最美好的回忆。
幼儿幽默故事篇9
一、“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
在第一研中年级组全体教师一起研读教材、共同设计活动、制作教具。通过集体研读大家了解到:早期阅读《快腿儿的早餐》是大班《幸福的种子》丛书中的一个故事,它不仅有流畅、幽默、舒紧有致的绘本,也有色彩鲜艳、过目不忘的画面。蜥蜴能迅速奔跑,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有些蜥蜴还有断尾自救的本领。小小的蜥蜴有这么多有趣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对动物的探究欲望,再加上剪纸风格的画面和主题活动《神秘洞》相符合。但是通过年级组全体人员一起研读,发现故事篇幅较长,有场景变化、情节发展,涉及蜥蜴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更有中国味浓郁的剪纸画插***,幽默的语言风格……这个故事其中包含的信息之多,如何在一次集体活动的时间内指导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成为大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本活动目标定位于语言能力的发展,阅读习惯的养成,蜥蜴生活习性的认知或客观的生活态度的情感探讨、剪纸审美价值的挖掘……这更让大家举棋不定。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全体成员再一次反复阅读分析绘本,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再三商量决定修改故事内容。大家仔细斟酌每一个相对应的***文,然后删掉部分内容,修改个别词语和句子,并以快腿儿断尾自救的过程为故事的高潮和重点。
成文后,发现这样虽然解决了故事篇幅长、教学目标难以把握等问题,但语言文字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张力,特别是幽默感,更因故事的改编,组织幼儿自主阅读失去了凭借的唯一载体——绘本。
经过一番的热烈讨论后,把以前构思,重新以完整的故事为设计蓝本,“蜥蜴断尾自救”还是教学重点,具体的设计方案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还邀请家长积极配合丰富幼儿关于蜥蜴的知识储备,帮助孩子认知变色龙是蜥蜴大家族中的一部分。通过“研”教材和集体的智慧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感悟:集体备课是“磨”课的第一步,大家在“磨”中领悟,在“磨”中成长。
二、教学实践,“研”教学细节
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大家精心设计了活动,为了便于幼儿集体阅读和讲述还制作了PPT课件,活动在大一班、大二班展开了,两位老师执教后,大家利用对比的方法对活动中的一些教学细节进行了“第二研”:
首先是活动的导入:A教师通过认读封面直接导入,让幼儿认识故事的主人公“快腿儿”,知道故事名称《快腿儿的早餐》,并且了解“快腿儿”的外形特征。B教师以剪纸蜥蜴导入。让幼儿认识蜥蜴的同时,引发幼儿兴趣,又可以介绍剪纸风格的特点,从而引出本次绘本。这样整个导入更加自然,富于趣味性,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浓厚兴趣。B教师的导入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A老师让幼儿带着问题自由阅读,然后解决问题,交流讨论,蜥蜴用什么方法摆脱大野猫的追捕。幼儿能说出快快逃跑和断尾。为了让幼儿更清楚的了解掌握。B教师增加了剪纸演示这一环节,用事先准备好的剪纸蜥蜴和大野猫演示了蜥蜴与大野猫一个追一个逃,以及在危急关头蜥蜴一扭身体断尾逃跑的过程。这样更加形象逼真地表现蜥蜴断尾自救的本领,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最后在活动拓展知识部分,A老师总结提问:什么动物也有断尾自救的本领。这个问题局限性较大,幼儿只知道壁虎有这一本领,知识拓展不够。B教师在A老师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与幼儿续读完故事结尾部分后,引导幼儿说说其他动物遇到危险后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巧妙地从蜥蜴断尾自救保护自己引申到其他动物的自救方法,如:变色龙通过变色保护自己,电鱼通过电晕敌人保护自己,刺猬通过变成刺球保护自己……。幼儿与同伴一起交流,达到了拓展知识的效果。
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细节研讨,为后面老师组织活动提供了有效教与学的方法,最终形成了最佳教学方案。
三、听课、评课,全员参与“研”反思
反思一:选材契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征。活动从神秘的蜥蜴入手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好奇心和求知欲。
反思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整合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同时更有多种阅读习惯的培养。
反思三:早期阅读总而言之是幼儿从载体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载体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广告、动画片等,而且任何载体其中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幼儿基本上不可能在一次阅读中就能完全获取里面的信息。
反思四:这次“一课多研”每个老师经过反复的设计、推敲、提练,展示出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活动,活动中老师们都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深入挖掘绘本所富有的教育价值,自然地渗透着教育元素,让幼儿了解晰蜴的生活习惯。
反思五:活动中几位老师自身的语言也极具魅力,首先,老师的语言具有生动性,能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这样更加能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其次,老师的语言具有激励性。被表扬的幼儿就很自信,其他没被表扬的幼儿也会听的很认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反思六:一个成功的绘本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认真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灵活组织过程。
四、展示“一课多研”的教研过程,分享园本教研经验
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一课多研”活动仅限于本年级组内开展,如何让其他年级组了解“一课多研”的教研过程,共同分享有效教研的经验呢?于是我们进行了“第四研”——园本教研展示活动,以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展示活动中年级组全体教师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向大家介绍了活动的全过程:研教材、研活动设计、研教具制作、研活动细节、研活动反思……“一课多研”的展示让全体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和学习。
幼儿幽默故事篇10
一、巧设音乐唤起幼儿潜在的情感
在绘本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绘本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更强大的情感力量,引起幼儿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情感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以经典绘本《喵呜》为例,当初选择这本绘本进行教学是因为特别欣赏那种“出人意料的温馨与感动”的作品风格。原本肥猫是要吃掉三只小老鼠的,却因为小老鼠的热情善良最终让猫改变了心意。最后一幅***上猫走远了,三只小老鼠还在挥手告别,显得特别温馨。在这个故事中,我选择了两段背景音乐来配教学PPT,故事的前半段情节活泼有趣,配上了曲风欢快的《雪花的快乐》,孩子们个个听得目不转睛,等到看到猫张开大口,怒吼着“喵呜”要想吃掉小老鼠时,音乐戛然而止,故事也停了下来。大家听得胆战心惊,有的还紧张得互相拥抱,都很担心小老鼠的处境。可是,画面一转,小老鼠们也跟着叫“喵呜”,还问肥猫是不是在说再见?又把自己摘的桃子都送给了肥猫。小老鼠的表现太可爱了,肥猫最终没忍心吃掉小老鼠。这一段,我选用了卡洛儿的《奇异恩典》作为绘本的配乐,温馨的音乐伴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局,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最后有的孩子忍不住鼓起掌来。课堂气氛既热烈又温馨。在音乐的伴随声中,孩子们被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感染着,教学始终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活动结束了,孩子们仍觉得意犹未尽。
二、巧设音乐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背景音乐辅助绘本教学,目的就是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幼儿与教师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构建起真正平等对话、多维交互活动的自由民主合作式学习的人际关系,师幼一起浏览阅读、欣赏评判、讨论交流,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绘本《搬过来,搬过去》中,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这对爱人因为身高差异在共同生活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其中的画面非常有趣、幽默,但他们因为爱而不愿分开,最后终于想办法解决了所有问题。在完善这节课时,我们挖掘了其中“爱就是要相互体谅”这个情感纽带,所以在讲述绘本时,背景音乐采用了《幽默曲》,孩子们被一幅幅幽默的***片逗得哈哈大笑,但在最后,故事的结尾部分,配上的音乐是《卡农》,一种温馨感动的感觉马上就散发出来。当问到“为什么他们在一起那么麻烦,还要不断想办法住在一起呢?”“因为他们相亲相爱。”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了绘本的主旨。在接下来的体验游戏中,配的音乐是《士兵突击》中的背景音乐,紧张而激烈,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到了游戏中。第一次,孩子们两人一组,肩靠肩的一只手被绑在了一起,并手握勺子。桌子的两端分别放上了两杯水,音乐响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喝到杯子里的水。刚开始,大家都本能地先想到自己要去舀水喝,结果两个人互相拉扯,谁也没喝到。再次让孩子进行喝水游戏时,大家的嘴里开始念叨“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自主,不知不觉学会了为对方着想。
三、巧设音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美好的音乐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陶冶人们的情操。用音乐辅助绘本教学,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帮助的。舒缓的节奏还能让幼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使学习效率更高。以《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一绘本教学为例,这一绘本是一对夫妇的作品,这是一本起承转合非常清楚的绘本,它的乐趣就在于读者可以一边读,一边推测结尾是怎样的一个结局。以鼠小弟的表情为主线,当它看到其他动物能够摘到苹果时流露出了羡慕、渴望与期待,当它看到苹果越来越少时表现出来的着急、无措与无奈,而在小海豹的帮助下终于摘到苹果时的兴奋,欢乐与如愿以偿的甜蜜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幼儿透过鼠小弟的这些表情,体会到其心理变化,让鼠小弟的高兴、惊讶、伤心、着急、无奈与快乐都交织在绿、红、黑这些单纯的主色彩之间,穿插在了与各种动物们的摘苹果的动作中,出人意料的结局让孩子们在欢笑之余感受到了故事的趣味。我根据故事的情节和整体基调,选择了清新欢快的背景音乐《蝴蝶华尔兹》,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渲染气氛,创设意境,通过这样的声、画、音的有机整合,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并把鼠小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很自然地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故事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