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片篇1
【关键词】故事***式;建构特点;3~6岁儿童;看***讲述
故事***式反映了个体对故事情节结构的预期,〔1〕对个体理解和记忆故事具有重要作用。〔2〕看***讲述活动是指儿童根据***画内容,在观察***画、理解***画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言对***画内容进行故事***式建构。〔3〕看***讲述活动不仅能考察儿童对***画内容的理解水平,而且可以了解儿童是否能根据***画提供的线索,建构出有意义的故事***式。因此,可以通过看***讲述活动来探究3~6岁儿童的故事***式建构特点。
一、研究设计
研究者尝试用两种不同的***片材料来考察3~6岁儿童的故事***式建构特点。实验采取3×2的二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三个年龄组,自变量2为两种类型的***片材料,因变量为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得分。
研究者选取乌鲁木齐市两所一级幼儿园中的大、中、小班各一个,随机从这6个班中选取98名儿童作为被试,其中小班儿童30名(男15名,女15名,平均年龄3.3岁),中班儿童32名(男16名,女16名,平均年龄4.6岁),大班儿童36名(男18名,女18名,平均年龄5.57岁)。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数据流失,最终获得有效数据94组。所有被试均来自工薪家庭,均是独生子女。
研究使用的一种***片材料是单页单幅***画,另一种***片材料是单页连续***画(四幅)。不论是单幅还是四幅***画,***画内容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画面主次分明,布局合理,色彩鲜艳,并且主题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保证儿童能理解***画内容。在***画绘制好后,研究者用数码相机拍摄***画,制作成统一规格(16cm×12cm)的***片。
被试先看一种材料讲述故事,一周之后再看另一种材料。研究者对被试的讲述内容进行录音。在进行文字转录后,研究者对被试的讲述内容进行编码整理,随后评分。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将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分为五种类型。〔4〕一是无关无序型。儿童的讲述与***画中的形象无关,讲述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没有呈现故事的情节结构。二是个别分散型。儿童讲述了***画中的个别形象,但是形象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呈现故事的情节结构。三是部分集中型。儿童讲述了***画中的一部分形象,形象之间有所联系,有基本的故事情节。四是主题明晰型。儿童讲述了***画中的主要形象,讲述的主题明确清晰。五是结构完整型。儿童讲述的内容表现了***画形象的主次关系,故事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情节展开有序,有开始、发展过程和结尾。由于本研究主要考察儿童故事***式的建构特点,所以儿童语言的流畅性和词汇的丰富性等不在研究关注的范围内。评分方式是无关无序型1分,个别分散型2分,部分集中型3分,主题明晰型4分,结构完整型5分。对于有争议的内容,由两名研究者合议确定得分。若儿童不讲述***画,则不得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从儿童故事***式建构得分、建构类型的发展特点、两种不同***片材料对儿童故事***式建构的影响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1.3~6岁儿童故事***式建构得分的发展特点
在看单幅***画讲述故事时,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看连续***画讲述故事时,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得分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下表)。研究发现,3~4岁组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得分明显偏低;4~5岁组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3~4岁组儿童,且个体间的差异明显缩小;5~6岁组儿童中大部分人已经能够讲述主题明晰的故事,建构较完整的故事***式。两两比较表明,不论是看单幅***画还是看连续***画,3~4岁组儿童的故事***式建构得分显著低于另两个年龄组(p<0.001),4~5岁组与5~6岁组儿童之间的得分也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01)。
2.3~6岁儿童故事***式建构类型的发展特点
从***1看,在看单幅***画讲述故事时,建构主题明晰型和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无关无序型和个别分散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部分集中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则是随年龄增长先提高后降低。可见,看单幅***画建构故事***式的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在3~4岁组,个别分散型的儿童占50%以上,4岁后这一类型的儿童明显减少,各相邻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从***1看,4~5岁是儿童故事***式建构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建构低水平故事***式的人数显著减少,过渡水平和高水平的人数逐渐增多。例如,主题明晰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在4岁后显著提高,且4~5岁组与3~4岁组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差异显著(p<0.01)。5~6岁组儿童建构的故事***式类型以部分集中型和主题明晰型为主,建构故事***式的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不过,能建构出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儿童仍然不多。
从***2看,在看连续***画讲述故事时,建构主题明晰型和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是建构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儿童人数在5~6岁阶段明显增多,与儿童看单幅***画建构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发展特点不同。在3~4岁组,建构个别分散型故事***式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最高,超过50%,在4岁后明显下降(p<0.001);部分集中型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在4岁后迅速提高;5~6岁组儿童只建构了三种故事***式,分别是部分集中型、主题明晰型、结构完整型,且建构这三种故事***式的人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过建构结构完整型故事***式的人数在5~6岁阶段明显增多。
儿童故事片篇2
第12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儿童片:《酷小孩不哭》(荷兰比利时)
最佳动画片:《狼之子雨与雪》(日本)
最佳导演:卡米拉·安迪妮(《镜子不说谎》)(印度尼西亚)
最佳编剧:米哈迪·库什巴提巴巴克·卡伊丹(《足的声音》)(伊朗)
最佳儿童女演员:艾拉·科诺利(《艾略特和我》)(爱尔兰)
最佳儿童男演员:·萨马德(《风筝孩子王》)(印度)
最佳成人演员:祖峰(《我和我的伙伴》)(中国)
最佳中国儿童片四平市特别奖:《我的影子在奔跑》(中国)
我最喜爱的儿童片:《跑出一片天》(中国)
我最喜爱的动画片:《绿林大冒险》(中国)
我最喜爱的小演员:艾拉·科诺利(《艾略特和我》)(爱尔兰)
国际儿童与少年电影中心奖:《酷小孩不哭》(荷兰比利时)
刘德华、江志强对谈华语电影新《风暴》
电影《风暴》首次活动9月24日在京举行,活动由刘德华、江志强对谈,名为“华语电影新风暴”论坛。《风暴》由刘德华主演,他以自己的片酬投资入股。该片将于12月贺岁档公映,是华语首部3D警匪动作片。《风暴》是导演袁锦麟处女作,他曾担任《双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新少林寺》等片编剧。江志强认同其编剧能力,刘德华则赞他懂3D技术,并且很会拍动作场面。对于如何挑选新导演,江志强坦言先看人品再看才华,而刘德华要看到独一无二的新东西。
“重要旋律”影片《哺***期的女人》视听出色
电影《哺***期的女人》摄影王冻、马晓波获第29届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借此东风,影片9月27日在武汉举行会,两位摄影师与主演陶泽如、林浩出席。该片由杨亚洲、杨博共同执导,陶泽如、余男、林浩主演。《哺***期的女人》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空巢老人的孤寂和留守儿童对母爱的渴求。陶泽如盛赞该片文艺范儿十足,但绝没有一般文艺片让人看不下去的通病。影片的影像、音响和剪辑均个性化十足,陶泽如称其非“主旋律”而是“重要旋律”影片。
《光的棍》性感女星轮番上阵拷问爱情
9月27日,由刘存明导演,陈昊、徐洁儿、王李丹妮、谢闻轩主演的性感喜剧《光的棍》在武汉举行概念海报揭幕会,海报上男女主角两双大腿十分醒目,寓意影片的档期是光棍节11月11日。影片讲述强势的女导演(徐洁儿饰)为刁难男演员(陈昊饰),接连安排八位不同类型的性感女星与之配戏,最后自己却跌落情网的故事。王李丹妮延续了她在《一路向西》中的性感演出,但区别在于此次她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谢闻轩则形容自己的角色是“现代版林黛玉”。
《我的第四个老公》陈小春“猎袭”安以轩
9月28日,由韩兆导演,陈小春、安以轩、刘桦、倪景阳主演的都市爱情喜剧《我的第四个老公》在武汉举行会。影片讲述了保安(陈小春饰)与女企业家(安以轩饰)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恋爱既是“逆袭”,也是“猎袭”,因为“陈小春像捕猎一样扑向猎物”。韩兆因扮演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中的“条子”而为人熟知,该片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韩兆透露,本片的配角阵容也十分给力,刘桦的口头禅就是:“我一生的快乐都在导演喊‘预备,开始’之后。”
《爱未央》哈尼族导演不同时空讲述云南故事
9月28日,由青年导演李松霖执导,惠英红、李绮虹、汤镇宗、郭金、许还山等主演的影片《爱未央》在武汉举行会。该片以一个年轻华裔女孩的视角,探寻了百年前云南不同民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民为保卫家园锡矿不被列强侵占而团结奋战的动人故事。不同时空的两段跌宕曲折的爱情故事平行发展,贯穿始终。导演李松霖是哈尼族,他介绍:“电影展现了我美丽的故乡,特别感谢许还山老师的帮助,他饰演一名土司。”影片预计将于10月底全国公映。
儿童故事片篇3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工作记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对ADHD的客观研究方法较少,导致ADHD的诊断标准仅停留在症状学阶段,临床上仍然是通过收集父母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结合对儿童的观察和晤谈进行精神症状评估,难免受到记忆偏倚、光环效应或其他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客观性不强[1]。现有研究表明, ADHD的核心障碍是认知缺陷,ADHD可能是主要影响前额叶皮层或投射到前额叶皮层区域的脑功能障碍[2]。而额叶皮质与工作记忆密切相关,它将信息输入工作记忆,激活工作记忆中已储存的信息,并利用它们来选择一个个反应[3]。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是目前公认的能敏感地反映前额叶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它所测查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类、概括、工作记忆和认知转移的能力[4]。研究证明WCST可以从成人脑损伤病人中辨别出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可以从儿童中辨别出ADHD儿童[5]。国内关于WCST的报道多集中于精神***症成人的研究[6],而用于ADHD儿童的研究少见。本文通过神经心理学检测方法,探索中国汉族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的特征,为诊断标准的完善和***方法的拓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取2003~2004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经主治以上医师确诊的汉族ADHD儿童共57例为实验组。男46例,女11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9±2岁;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7-8]得出平均总智商(FIQ)为103.2±14.7。入组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Ⅳ)ADHD的诊断标准; ②排除患有躯体疾病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及重性精神病等精神疾病者;③所有病例均未经过精神药物***。
从广州市某小学1~6年级选取年龄、性别、家庭背景与实验组相似的正常汉族儿童为对照组,排除ADHD、躯体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经老师和家长同意后纳入测试研究。共入选63例,其中男53例,女10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9±2岁;经韦氏智力测验(C-WISC)得出平均总智商(FIQ)为103.4±13.9。两组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商和家庭背景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
1.2工具
1.2.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修订版(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6]
采用电脑人机对话方式,电脑屏幕上方出现4张模板(1个红三角形,2个绿五角星,3个黄十字形和4个蓝圆)作为刺激卡,中央出现一张应答卡是根据不同的形状、不同颜色和不同的数量随机出现的卡片,要求被试根据四张刺激卡模板对应答卡进行分类,测试时不告诉被试分类的原则,只说出每次测试是正确还是错误。开始后如果被试按颜色进行分类,告诉他/她是正确的,连续正确10次后,在不作任何暗示下将分类原则改为形状,同样根据形状分类连续正确10次后,改为数量,根据数量分类连续正确10次后,又改为颜色,然后依次又是形状、数量。被试完成6次分类或将128张卡片分类完毕,整个测试结束。
WCST评定的指标共13个:完成总应答数(RA)、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总错误数(RE)、正确应答百分比(RCP)、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概念化水平(RFP)、持续性反应数(RP)、持续性错误数(RPE)、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比(RPEP)、非持续性错误(NRPE)、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FM)、学习到学会(L-L)。其中RA、CC、RE、RP反映认知和认知转移能力,RP是WCST所有指标中反映有无脑损害及是否有额叶局灶性损害的一项最好指标;RCP、RFP、RF、FM反映抽象概括和概念形成的洞察力;RPE、RPEP反映脑额叶功能损伤;L-L反映学习能力[7]。
1.2.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C-WISC) [8] 该量表包括知识、分类、算术、词汇、领悟、数字广度。本研究只计算总智商以排除智力对WCST和工作记忆结果的影响。
1.2.3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 WMS)[9] 本文选用与工作记忆有关的分测验:故事理解、背数及积累分测验。故事理解包括听故事理解、自读故事理解和听看结合故事理解三种形式,共有甲、乙、丙三个故事。听故事理解指单纯由听觉通道接收信息:甲故事有14个内容,主试读一遍给被试听,要求被试听完后复述。自读故事理解指要求被试主动参与朗读,结合视觉通道接收信息:乙故事有20个内容,要求被试自己读一遍,然后复述。听看结合故事理解指结合听觉和视觉通道接收信息:丙故事有30个内容,要求被试看着故事,听主试读一遍后复述。统计回忆内容,回忆一个内容记1分。甲、乙、丙三个故事的粗分分别是14、20和30,分数越高记住的内容越多;甲、乙、丙三个故事相加的总分为故事理解粗分。背数包括顺背、倒背和数字广度(顺背与倒背之和)粗分。每个分测验粗分按韦氏记忆量表手册提供的相应用表[9]转化成以10±3为均数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短时记忆越好。故事理解反映文字材料的加工处理能力,背数反映数字的处理能力,积累反映心智。
1.3统计方法 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偏相关分析。
2结果
2.1ADHD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比较
表1显示ADHD组完成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百分比、总错误数、概念化水平、持续性反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成绩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2.2 两组儿童工作记忆的差异
表2显示ADHD儿童顺背、倒背数字,数字广度、听故事理解、背数的量表分、积累量表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
2.3 WCST各指标与工作记忆的相关性 控制年龄后,将WCST评定指标得分与工作记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表4。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WCST修订版,利用电脑人机对话规范操作,全面统计WCST的13个指标,发现ADHD组儿童有7个指标成绩都比正常儿童差,表明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认知转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概念形成的洞察力不足,存在额叶功能损伤。而国外研究只发现1-3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5,10-13]。可能原因是:①国外大多用简式WCST,统计的指标较少。②中文是表义文字,具有***形特征,文字的音形义为一体,音节简单,读音与书写一致性强,所以易于识记;而表音文字(如英语)音素或音节多,口语与书写一致性差。以汉语为母语的汉族儿童更倾向于依赖***形特征思考问题,而WCST不具有汉字的特点,不能发挥其优势。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更容易适应WCST的抽象概括模式。③中国儿童被要求循规蹈矩,上课遵守纪律,考试取得高分,以掌握知识为主,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教育环境下,儿童不能放弃旧的分类原则,继续按原来的分类原则分类,这导致在WCST中犯更多的持续性反应数(RP)和持续性错误数(RPE);而西方更重视素质教育,鼓励主动性和创造性,儿童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和新方法,放弃不再可行的旧分类原则。本研究和国外研究比较,共同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指标是持续性错误数(RPE)、完成分类数(CC)和持续性反应数(RP)[14] ,提示汉族ADHD儿童可能也存在额叶功能缺陷,是否有更明显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选用韦氏记忆量表(WMS)中与工作记忆有关的分测验为测试手段,发现ADHD儿童的顺背、倒背数字,数字广度、听故事理解、数字量表分、积累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提示ADHD儿童的语音信息工作记忆存在缺陷。本研究的故事理解包括听、自读和听看结合三种形式,其中ADHD组儿童听故事理解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读故事和听看结合故事理解的得分两组无差异。提示ADHD儿童单纯由听觉通道接收信息时,最容易分心,学习效果最差。而结合视觉通道或者让儿童主动参与朗读,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所以教育ADHD儿童时,要注意多通道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有助于改善ADHD儿童工作记忆缺陷。
工作记忆的改变常常用来解释WCST指标的差异,是暂时储存和处理信息的有限功能系统,已知依赖于完整的前额叶功能[15] 。WCST 的成绩被认为依赖于工作记忆,因为要求个体同时从完成的分类和处理新信息中储存信息以便于决定怎样分类每张卡片[15]。执行WCST时,个体必须包括记忆容量以便保持行为或任务的目标、认知策略或分类的记忆,所有这些大多是在工作记忆领域。由于不同年龄的儿童能力发展不同,且有研究报道WCST成绩与年龄相关[16],本研究在控制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发现ADHD组WCST的多个指标与故事理解相关;而正常儿童WCST的几项指标与积累、倒背、听看相关。表明ADHD儿童单纯靠文字的加工处理能力完成WCST,一旦文字加工能力出问题,就导致WCST的多项指标表现比正常儿童差。而正常儿童完成WCST时有数字、文字的处理加工能力以及心智参与,比ADHD更全面地利用各种资源完成任务,一种加工处理方式出问题,也只是影响个别表现,不至于影响全局。所以教育ADHD儿童时不能单纯用罚抄、请家教补课、监督写作业等方式;而要通过游戏、数字、***形、文字等多种材料,寓教于乐,培养兴趣,拓展ADHD儿童的加工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Seidman LJ, Biederman J, Faraone SV, et al. Effects of Family History and Comorbidity on the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ith ADHD: Preliminary Findings.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5, 34(8): 1015-1024.
[2] Seidman LJ, Biederman J, Faraone SV, et al. Toward defining a neuropsychology of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a large clinically referred sample.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97, 65(1): 150-160.
[3] 刘豫鑫,王玉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 289-392.
[4] Seidman LJ, Biederman J, Faraone SV, et al. A Pilot Study 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Girls With ADHD.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7, 36(3): 366-373.
[5] Willcutt EG, Pennington BF, Boada R,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Cognitive Deficits in Reading Disability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1, 110(1): 157-172.
[6] 刘哲宁.Wisconsin 卡片分类测试的临床运用.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9, 26(1): 6-9.
[7] Heaton RK.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manu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Odessa, 1981: 39-52.
[8] 龚耀先,蔡太生.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C-WISC) . 长沙:湖南地***出版社,1993.
[9] 龚耀先,江达威,邓君林,等. 修订韦氏记忆量表手册.长沙: 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
[10] Konishi S, Nakajima K, Uchida I, et al.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inferior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cognitive set shifting. Nature Neuroscience. 1998, 1(1): 80-84.
[11] Seidman LJ, Biederman J, Monuteaux MC, et al.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Boy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psychology, 2001, 15(4): 544-556.
[12] Brewer VR,Fletcher JM,Hiscock M,et al.Attention P-rocesses in Children With Shunted Hydrocephalus Versus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psychology, 2001, 15(2): 185-198.
[13] Tripp G, Ryan J, Peace K.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D***-Ⅳ combined typ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2, 36: 771-779.
[14] 何淑华,静进.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META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18(12): 754-758.
[15] Hartman M, Bolton E, Fehnel SE. Accounting for Age Differences on the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Decreased Working Memory, Not Inflexibility. Psychology & Aging. 2001, 16(3): 385-399.
儿童故事片篇4
伴随着诙谐幽默的音乐,童话小精灵们一个个戏剧性地从书缝里冒出来:翩翩起舞的三只蝴蝶、坐魔毯飞出来的阿拉丁、友好相拥的大灰狼和小红帽、爱捉弄人的魔法仙女、温婉美丽的爱丽丝公主……那么多熟悉的童话人物出现,再加上纳吉连珠炮式的报名方式,令我观影的心绪快乐而美好。
这样的快乐没有持续多久,剧情很快出现反转:姨婆指定的继承人纳吉在12点前如果不能念出咒语,小精灵们会消失,原版书将会当废品卖掉,而被巫婆施了魔法的纳吉也变成了“小小人”,连同书一起被旧货商皮克杜搬走了。大家正一筹莫展时,勇敢的纳吉充满力量说:“我要回家去,念出那段咒语。我要为你们的未来保证,让你们的故事世代延续。我要告诉我爸爸,我不同意卖掉那些书。”他如爱丽丝所说的“像英雄一样去行动”,终于历尽艰险在12点前赶到家里的***书室,说出了咒语,拯救了***书。
欣喜之后的困惑
这是一部谈梦想的电影?黄色基调的画面,温馨而浪漫,似乎暗示着一切梦想的美好。关于“梦想”对白:姨婆给纳吉讲故事,永远不要忘记,聚集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一定要有梦想,因为没有梦想任何人也无法生存。妈妈说:也许纳吉的梦想太多了。邻居说:有梦想是好事,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梦想。
姐姐为什么老是嘲笑弟弟:低能儿的弟弟、文盲纳吉。“姨婆给你送书,就像是给瞎子送眼镜。”爸爸让纳吉读信,纳吉说:“爸爸,信上的字很小,我读起来困难。”姐姐一把抢过信:“好了,我来,要不然,他会读到天亮。”……
既然姐姐识字多,姨婆为什么不把书送给她,而给了不识字的纳吉?为什么一定要纳吉在12点前念出咒语,童话人物才不会消失?咒语“并不是因为故事是撰写的所以就不存在”的含义是什么?片头和片尾重复六遍的爱丽丝的话:“有一天当她变成老太太时,她依然要保持一颗童心,她要向后代讲述这些奇异的故事。”剧作者强烈地向观众表达什么呢?
种种困惑让我一筹莫展,《童话的魅力》中说: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就是儿童自己,儿童在故事中寻找自我。我有些懵懂: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是有魔力的神化人物,情节又那么虚幻,现实中的儿童怎样在那里找到自我?我很迷茫,于是阅读《童话心理学》《书、儿童和成人》《童话的魅力》,渐渐地,一些困惑在心底舒解开来。
在童话中找寻自我
影片就是从纳吉的真实心理和情感状态出发进行讲述的:他不识字,遭到姐姐的多次嘲笑;他做可怕的噩梦,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无数的黑色字母(黑虫)、最后变成一个浑身爬满字的怪物……较长篇幅的恐怖画面突出纳吉心中对“自己不认字”怀有深深的恐惧和焦虑,但他还是会据理力争:“老师说我有进步了,有成绩单作证。”即便如此,童话的“真实性”给了他勇气,他仍然对童话故事深信不疑。
童话具有神奇的魔力,神奇般地引导儿童以角色自居。如同剧中巫婆一样,“把纳吉变小,变成童话中的人物一员”,和童话人物一起进行一次奇妙的探险。纳吉阅读《爱丽丝奇遇记》,爱丽丝在他心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爱爱丽丝。由于这种认同作用,爱丽丝的内心冲突和外部斗争给他打下了道德的烙印,使他从来“不会有怀疑的阴影”,在后来拯救书的过程中,他能像爱丽丝一样克服艰难险阻达到目的,这促使着纳吉个性的自我发展。当拯救成功时,又同爱丽丝一起欢庆胜利,纳吉完全是自己进行这种认同的。就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认同感,让他看见并喜欢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人物。同样的,童话精神世界里所反映的一切崇善积德、人性美好的一面也变成纳吉自己的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他心里永存了。这也是咒语“并不是因为故事是撰写的所以就不存在”的最好解释。
慧眼的姨婆看到了纳吉身上所具有的自我认同力量。再看看姐姐,虽识字多,但“连仙女的故事都不相信了”。那是因为大人只教她识字,并不教她真正阅读,阅读未能向她的生活增添重要的内容(思想和人物),阅读的价值就降低了。她的心里没有童话人物,它们在她的世界里消失了。而弟弟纳吉的心里却住着这些人物,他当然就是那个拯救童话人物的人了!原来这就是姨婆之所以让纳吉继承这些书的原因啊!
影片中纳吉俨然童话阅读的代言人,引导儿童去变成“纳吉”:阅读童话和相信童话,在童话中找到自我。
在童话中解决困境
纳吉为自己的“不识字”常常遭到嘲笑而苦恼,在他被姨婆指定为继承人后,一开始他也不明白如何拯救书,但影片告诉他“书中能找到答案”,为纳吉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需要一个丰富知识的保护者”。这些给了纳吉答案:坚持阅读、相信童话。后来他被巫婆变成了一个“小小人”,需要“经过海滩到达港口,需要2个小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这对于一个“小小人”来说谈何容易,但童话《匹诺曹》用纳吉能理解的话语,引导他放弃依赖、退缩,去争取做一个令人满意的***自主的人。“既然姨婆信任我,她选择了我,我不能让她失望,我要回家去,我要念出那段咒语。”影片从现实进入了幻想之旅,用儿童喜欢的充满挑战的幻想情节,让纳吉变成“小小人”到奇异的“小人国”去历险一圈,故事在结尾之处以令儿童欢心的方式把他送回现实。影片暗示童话故事具有***作用,在儿童能够理解的层面上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法,以此强调坚持阅读童话故事,给儿童的生活带来的实际意义。
在童话中滋养心灵
童话故事里,好人一定会有好运,坏人一定会受到惩罚。阅读让纳吉心向美好,坚强有担当,他的姐姐虽然识了很多字,但枯竭的心灵缺乏童话诗意美好的滋养,多次无情嘲笑弟弟。善良的纳吉坚信“永远不能有怀疑的影子”,所以他从不记恨姐姐,最后还和她一起走进书屋,走近“爱丽丝”,表明他心里总有一颗宽容友好向善的种子。这些就促使儿童全身心地认同:“我要成为像纳吉一样的人,要阅读和相信童话。”影片不仅间接地突出了阅读童话所带来的人性的美好,也直接批判了单纯认字的无意义所在。
在童话中找到梦想
儿童成长需要魔力,童话故事就具有这种魔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美好的人性、强烈的正义感和无以伦比的力量斗争情节,这些都深深吸引着纳吉。姨婆坚持给纳吉阅读童话,用满满的爱给了纳吉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童话世界就是纳吉的精神世界,每个童话都给纳吉带来美好的梦想,给他的生活带来希望。这些都暗示观众:儿童成长需要阅读童话,童话能给儿童带来美好的梦想,儿童需要在希望和梦想中长大。
在童话中传承文化
童话中都显现一定的文化背景,并通过童话传递到儿童的心中。例如很多西方童话故事都含有宗教文化,而有些童话故事里的道德教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白雪公主》。
影片中文化传承的焦虑正是由于功利主义在当今社会盛行的结果,作为其对立面,影片设置了旧货商皮克杜这么一个老板型反面人物形象,将这个人物作了“漫画化”的处理:肚子大大圆圆的他是个贪婪、奸诈、充满功利欲望的人,为了挣钱他故意把价值连城的原版***书说成是只能论斤两出售的废纸。他的结局是被魔法师变成了童话故事中的小人,这充分说明了影片倡导的立场:文化需要传承,坏人会有恶报。
影片片头片尾重复六遍的话:“有一天当她变成老太太时,她依然要保持一颗童心,她要向后代讲述这些奇异的故事。”强调影片向观众传达“传承童话、传承文化”的使命。“超过12点童话人物会消失,纳吉一定要在12点前说出咒语,才能让童话人物活下来……”不难看出剧作者心中深深的担忧,因为现实生活中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人越来越少,传承经典童话的力量越来越弱。单纯识字,不是真正的阅读。影评希望小观众们像姨婆和纳吉一样,坚持阅读,相信童话,传承经典,传递阅读的力量,传递爱的力量。
最后,我想以《爱丽丝奇遇记》作者的一首诗结尾。
爱的礼物
儿童,你纯洁的没有愁云的眉宇,
还有那充满奇妙梦幻的眼睛!
尽管时光飞逝,你和我
年龄相差了一倍,
但你可爱的笑脸,一定会欢呼
儿童故事片篇5
[关键词]国产动画中小学生广电总局
动画作为一种***的艺术形式出现已有一百年历史,它是一种活动的、被赋予生命的***画,又称美术片和“卡通”。按制作方式,可分为传统动画和计算机动画;按题材设定,可分为艺术动画和科教动画;按表现风格,可分为写实动画、写意动画和抽象动画;按播放渠道和传播媒体,可分为影院动画、电视动画和网络动画等。电视动画是更接近大众的文化传播形式,本文主要以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百部优秀国产动画片为讨论对象,研究中国电视动画的文献品质与未成年人群体接受之关系。
一、国家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的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目
20世纪80代后期,电视文化就已成普及之势,五十集乃至百余集的外国电视动画片涌入我国。平心而论,这些国外动画片对启蒙和引导少年儿童的心智和情操,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但其唯乐至上的搞笑倾向以及暴力等某些不健康情节,同时会给缺乏判断力的少年儿童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和播出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根据广电总局全国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核况通告统计,15年来摄制了520部共超过30万分钟的电视动画片。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动漫业相关***策的相继出台,我国电视动画片产量猛增,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2004年12月,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中央电视台,总***治部艺术局,中直有关单位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从2005年第一季度起,至2008年第一季度止,分13批推荐了117部电视动画片。
国产动画片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如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五个系列节目的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和***书出版版权、衍生产品授权已分别输出到科威特、韩国、以色列、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36个国家与地区,成交额为1136万美元,仅2006年成交额就突破660万美元。
二、百部优秀国产电视系列动画片举要
电视动画往往以系列片的形式分集播出,系列动画片一般以分集的形式叙述一个长长的故事,或由情节连贯又分别***的小故事组成。限于篇幅,这里仅举18部电视系列动画剧本提要如下。
《小小律师》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宣传法律、寓教于乐;《围棋少年》以明末围棋神童江流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弘扬了中华围棋的文化精神和中国棋手的爱国情结;《东东》通过26个小故事讲述了初二男孩东东的成长经历,内容健康向上、语言幽默时尚;《小虎还乡》展现了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种种变化和冲突,是一部兼具感彩和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梦里人》是国内少有的一部面对青少年观众、表现高中生现实生活题材的动画系列片;《环保剑》则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讲述了一系列人类与污染恶魔作斗争的故事;《精灵世纪》在带领小朋友走进神奇的魔幻世界的同时,又将诚信的重要、亲情的温暖、友谊的可贵、团结的力量等成长的道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小观众。
《蓝猫淘气3000问—平安出行》以宣传安全行车为主题,讲述了大明星蓝猫、喜欢飚车的兔耳狼和向往城市生活的QQ熊、安安一家等人物在搬家前往太阳城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消防大本营》讲述了活跃在城市中的消防官兵和一支以蓝猫为首的少年“119小分队”,积极宣传和普及消防知识、助人为乐的故事;《福娃奥运漫游记》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心策划推出的大型系列动画片,通过讲述奥运故事,传播奥运理念,弘扬奥运精神;《戏曲动画集粹》将动画艺术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白蛇》、《贵妃醉酒》、《武松打虎》、《智取威虎山》、《对花》、《惊梦》等精彩戏曲唱段,画面精致唯美,能够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星际飚车王》成功塑造了拥有天才潜质、正直善良的赛车手阿雷的形象,并通过阿雷和他的朋友们参加赛车的故事,体现出正义、勇敢和团队的强大力量;《三毛从***记》既忠于原着,又不拘泥于原着,充分展现了三毛乐观、豁达、幽默、机智的品格;《乌兰其其格》以我国内蒙古草原牧民秋冬季游牧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乌兰、其其格姐妹俩在游牧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探险与猎奇、迷失与拯救的故事,作品画面优美,节奏流畅,富有浓厚的草原风情,展现了纯朴豪放的民族个性;《吉娃娃和他的伙伴们》以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为主题,讲述了小狗吉娃娃和其他十一个好朋友的有趣故事,适合低幼儿童欣赏。
《少年狄仁杰》通过少年狄仁杰成长路程的刻画和描写,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主人公热切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优秀品格,有益于培养观众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大梦王小书包》以精心设计的故事内容、生动活泼的动画形象、风趣幽默的人物对话再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草船借箭》、《狼牙山五壮士》、《丑小鸭》等优秀小学课文内容;《中国古代科学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精致优美的场景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示古代科学家们虚心学习、勇于实践、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喜爱不同的节目内容并呈现不同的收视规律,科特勒将人群分为儿童(6岁以下)、少儿(6-11岁)、青少年(12-19岁)、青年(20-34岁)、中年(35-49岁)、中老年(50-64岁)、老人(65岁以上),对本文的研究颇有启发,前三类即属于“未成年人”范畴。
三、中国电视动画文献品质与中小学生群体接受论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对中国少年儿童电影的范围是这样限定的:第一,少年儿童应该是影片中的主角(当然也包括动物以及神话中的牛郎织女、童话中的王子公主或者灰姑娘这样的人物);第二,影片的内容应该是少年儿童参与的生活或者是以儿童视角观察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一条,成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标准就会强加给少年儿童);第三,影片的内容必须是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这虽然界定的是少儿电影的基本品质,但对电视动画尤其优秀国产动画推荐片目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主体。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中小学在读学生达2.32亿人(包括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348.83万人,在校残疾儿童41.93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初中阶段在校生5736.19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4527.49万人。这个规模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也对中国电视动画创作的数量与品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不断扩大,尤其是电视和网络文化的普及,少儿越来越成人化,个体差异也愈发明显,这些都是中国电视动画创作者应考虑的因素。为繁荣国产动画片艺术创作,切实推进国产动画片精品工程,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各级少儿频道、动画频道与日俱增。另外,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促使有识之士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研究电视动画片的选题、创意和管理。2008年2月14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动画频道、少儿频道、青少频道、儿童频道和其它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频道要继续扩大国产动画片的播出规模,上星频道要着力创新思路,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开办国产动画栏目,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更多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国产动画片,为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自2008年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不得播出的境外动画片、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以及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的时段(17:00-21:00)再延长1小时。中外合拍动画片在这一时段播出,需报广电总局批准。各少儿频道、青少频道、儿童频道和其它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频道在这一时段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自制的少儿节目,不得播出境内外影视剧。各动画频道在每天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严格执行每天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播出比例不低于7比3的规定。各级电视台引进境外动画木偶剧、动画人偶剧需报广电总局批准。所有国产动画片必须获得国产动画片发行许可证方可播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关心未成年人、发展民族品牌和倡导民族文化。
毋庸讳言,尽管国产电视动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一流电视动画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诚如着名儿童文学家张之路评价中国儿童电影时所言:“在表现生活上,国外儿童片的本质力度更大、艺术表现力更强;在还原少年儿童的生存环境上,国外儿童片更加深刻、似乎从来不回避什么,忌讳什么;在成人与孩子们的关系上,外国儿童片侧重于“成长”下的磨练,中国侧重于在“爱”的名义下的呵护;同时,国外儿童片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诗性与情趣也别开生面、非常清新,常常小中见大、见微知着,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为使少年儿童更喜欢国产动画片,应在动画思维、动画稿本、动画造型、动画场景、动画色彩、动画声音以及电视播出、音像制品、***书出版和衍生产品等方面,精心塑造中国电视动画的优秀品质: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文化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钱博宏.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4).[3]孙永超.人口细分在电视节目策划中的应用[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艺术学》编委会.艺术:视像与后现代思潮.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儿童故事片篇6
但使家长犯难的是,如今资讯发达,书店里陈列着铺天盖地的儿童***书,电视里播放着形形的动画片,各大影院、媒体也时常会上映儿童电影大片,经典的、时尚的、原创的、引进的,不一而足。家长们在丰富的精神食粮面前,到底该如何选择呢?究竟哪些才适合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挑选才能物尽其用?
PART1
童书,人类知识的宝库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从小接触书本,不仅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更能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想要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选一本好书有多难?
好书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低劣的***书也可能引人误入歧途。因此,不少父母对孩子看的***书千挑万选、严格把关,然而在为孩子选书的过程中,父母也常遇到一些问题或步入误区。
案例1 倾向于选择引进版的幼儿***书
雅雅妈每次去书店给孩子选书,总会情不自禁地被国外引进版的童书所吸引。这些童书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文字清新,连大人看了都很喜欢。相对而言,原创***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稍逊一筹。所以,给雅雅买的***书大多是引进版的。
专家解答:
目前,我国原创幼儿***书为数众多,但良莠不齐。有些幼儿读物缺乏想象力,过于简单,或者忽略孩子实际需求,不贴近儿童的生活。有些文字成人化、说教意味过重,这些固然是一些原创***书缺少吸引力的原因所在。但我国原创幼儿***书也不乏优秀之作,关键是父母要善于鉴别,使孩子的精神食粮“营养均衡”。
案例2 知识所限,不知如何选择
浩飞爸爸的烦恼是,“我们由于知识所限,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选书,以前都是听别人说什么好,我们就买什么。现在浩飞认识一些字了,我们就带他到书店,让他自己挑选,他喜欢什么,我们就买什么。”
专家解答:
很多家长由于不了解儿童读物,一般都让孩子自己去挑选喜欢的书,可有些书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家长应该先按照孩子的年龄,大致挑选一些适合的儿童读物,再让孩子在其中挑选一两本喜欢的书,进一步阅读。实在拿不定主意的父母,不如给孩子买几本反复重版的经典儿童读物。反复重版的童书久经时间的检验,其品质有一定的保证。家长还可以多与孩子的老师多交流,学前专业的老师一定能提供较正确的建议和实用的信息。
案例3 强迫孩子阅读家长认为的好书
逗逗妈说:“我很担心质量粗劣、内容低俗的***书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家孩子看的每本书都必须由我来决定。但让我困惑的是,我给逗逗选的书不是名家所写就是童书销售冠***,但为什么他却不太爱看呢?”
专家解答:
家长不应强迫孩子接受你所认为的好书,而应从孩子的接受程度及兴趣所在来选择***书。在给孩子购买***书时,不要一次买太多,因为这样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书,孩子现在没有兴趣,爸爸妈妈不妨先收起来,过一阶段,这些被“冷落”的书说不定又成了孩子的心头大爱哦。
优秀童书的选择标准
1. 获奖童书
国内外为了鼓励优秀儿童读物的出版,设立了许多专业大奖,例如凯迪克大奖、安徒生童话奖、格林威大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奖等。一般来说,能获得此类大奖的儿童读物非常注重想象力的表达、文字的精妙幽默,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可以优先考虑购买。
2. 内容贴近实际
适合学前孩子阅读的***书,应该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取材多元化,具备良好的故事结构。家长可先阅读下童书,看看故事里面是不是若隐若现你家孩子平时的思维方式或故事原型,如果有,那么孩子一定会有兴趣阅读。从某种程度而言,能使孩子喜欢阅读比孩子一时能从书里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
3. 质优价廉
优良的幼儿***书应文字简洁生动、***文并茂(无明显错别字,***文相符),印刷精美、色彩明亮(纸质细腻,油墨无异味)。当然,这些标准只是初步选择时的参考。另外,有些童书的定价偏高。如一样内容的童书,家长可给孩子选择平装书,而不是精装书,性价比较高。差不多开本和页码的同类题材童书,家长可仔细比较其定价再做选择。
专家推荐适读***书
3〜7岁的孩子,其身心都将有极大的发展,是培育孩子个性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年龄段里,哪些***书对他们至关重要呢?
1.启蒙读物:透视眼系列、乐乐趣系列、幼儿园小百科等。
2.儿童文学:安徒生奖获奖作家的作品、纽伯瑞奖获奖作品、启发精选凯迪克大奖绘本、启发精选大师名作绘本、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爱心树绘本系列、蒲蒲兰绘本系列、信谊世界精选***画书系列、海豚绘本花园等。
3.教育类读物:I Spy系列、视觉大发现合集、阅读不偏食系列、中国科普名家名作等。
4.自然百科:简单的科学系列(4岁以上)、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DK、“爱学爱玩”百科翻翻书等。
5.卡通漫画:《猫和老鼠》(彩色卡通版)、阿凡提故事COMIC版系列等。
PART2
动画片,最符合孩子心理的艺术形式
几乎每一位父母在内心深处都珍藏着对动画片的美好回忆。如今的动画片,内容、题材更是丰富多样,常以夸张的表现手法、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简单而富于冲击力的动作,带给孩子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
优秀动画对孩子的意义
动画片可以说是最符合孩子心理的艺术表现形式。夸张可爱的人物造型、悦耳动听的配音、剧情简单紧凑、语言简洁而富于新意,真是孩子离不了的精神食粮。优秀的动画片兼具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孩子提供有关社会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孩子通过观看动画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分辨善恶是非,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其互助合作等品质,是孩子成长中的精神伙伴。
对于动画片,父母有哪些担心?
案例1 孩子痴迷动画片,难以自拔
岚岚妈说:“我们工作很忙,平时很少管孩子,都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的。老人对孩子都很溺爱,孩子的要求总是无条件满足,岚岚被惯得不成样。她喜欢看动画片,一天到晚没事就盯着电视,不给她看她就大吵大闹、哭个没完,我们很怕她痴迷动画⋯⋯”
专家解答:
孩子沉迷动画片,以至于忘了吃饭、不肯睡觉,这多半是大人管教不当所致。研究表明,长期痴迷动画片的孩子,其视力、听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岚岚这样过度痴迷动画的孩子,先要和家里老人讲清道理、做好约定,限制孩子每天观看动画片的时间。3~7岁的孩子每天观看动画片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每次不超过10分钟。一开始孩子会反抗、哭闹,不要轻易让步,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会接受。
案例2 动画片中隐藏的不良内容
包子爸说:“现在很多动画片里都会有一些关于打斗和情爱的内容。包子现在看到这些东西还不能理解,总是好奇地问我,‘这是什么?他们怎么了?’我都不知道如何给他解释。我觉得这些内容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该如何避免这些东西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呢?”
专家解答:
不可否认,有些动画片品位不高,夹杂着一些不良内容,或者纯粹为了娱乐、搞笑而设计了无聊的部分。学前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在看过、笑过之后很可能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语言、动作和思维,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确实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先对孩子要看的动画片把关,挑选符合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优秀动画给孩子看。另外,如孩子在观看即时播放的动画片时,家长应陪孩子一起观看、在旁做适当的指导,及时消除不良内容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从动画片中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
案例3 孩子更喜欢国外动画片
笑笑妈叹气道:“现在受孩子欢迎的大多是外国动画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迪迦奥特曼》等,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奥特曼和米老鼠,中国原创的优秀动画片实在是太少了。”
专家指导:
不可否认,外国优秀动画片对孩子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对孩子来说,无论是国外的动画人物如奥特曼或米老鼠,还是国内动画人物如黑猫警长、孙悟空,他们都具有象征性的教育意义,符合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体会到力量和真善美。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片面关注国外的动画片,家长可以为孩子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同时给孩子讲讲中国的传统故事,使孩子萌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学会“洋为中用”。
好动画,需要父母精挑细选
给孩子看的动画片需要有所选择,因为有些动画片是给成人看的。而且给孩子看的动画片,也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挑选。家长挑选时,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1. 符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内向的孩子,看节奏感过快的动画片,可能会不适应。因此,家长选择动画片时,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但带有暴力、凶杀情节,或者有成人化倾向的动画片是不适合孩子观看的。其次,动画片的语言和文字用词应符合规范,才不会误导孩子的语言发展。
2.符合孩子现实的发展需要
现在有不少动画片融入了文字、数学、成语故事等内容,家长可选择这类动画片,适度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和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好的动画片,家长可以将其作为教育资源,陪孩子一起观看,并适当提问讲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陪孩子一起看动画
或许你觉得动画片太过简单,不屑一顾,但作为父母,你应该陪孩子看动画,和他一起分享动画的乐趣。
1. 快乐亲子时光
父母应有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在观看时,父母可以随时和孩子沟通,走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从而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与亲情,同时还可以控制观看时间,以免长时间看电视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利的影响。
2. 适时进行指导
作为一项寓教于乐的早教活动,看动画片时,孩子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和家长交流,讨论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情节。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对动画片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防止孩子对片中的角色、动作和事件盲目崇拜。在看完后,家长还可针对动画片提问,引发孩子进一步思考,训练孩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与阅读同步进行
有些动画片是和书籍同步发行的,家长可以买一些相关***书让孩子提前阅读,既可以预防他们迷恋电视,也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孩子在看完动画片后,再阅读相关书籍温习一下,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适合3~7岁孩子观看的动画
1.国产优秀动画:
《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西游记》、《蓝猫淘气三千问》、《舒克和贝塔》、《阿凡提的故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成语动画廊》、《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学问猫教汉字》等。
2.外国优秀动画:
《机器猫》、《聪明的一休》、《恐龙宝贝与龙神勇士》、《米老鼠与唐老鸭》、《芝麻街》、《小小爱因斯坦》、《猫和老鼠》等。
PART3
儿童电影,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说到儿童电影,相信不少父母脑海里会闪现出《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中的情景,更难忘记《大闹天宫》、《九色鹿》等优秀国产动画电影。但如今,孩子们所能接触到的知识、信息如此丰富,儿童电影却似乎沉寂了。或者有不少优秀的儿童电影颇受大人追捧,却不被孩子喜爱。孩子们还需要儿童电影吗?它对于孩子会有怎样的意义?怎样给孩子选择好电影呢?
孩子还需要儿童电影吗?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儿童电影作为电影家族的一员,对身心纯真的孩子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好的儿童电影能开启孩子的心智,好的儿童电影对人的一生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儿童电影作为孩子精神食粮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为孩子挑选儿童电影?
案例:小嘉祺刚上了半年幼儿园,我觉得是时候带他到电影院去开开眼界了。没想到这才是困难的开头,各大院线上映的所谓儿童电影大片,大多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观看。而我能想到的,不是自己小时候所看过的一些儿童电影,就是前不久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麦兜响当当》。前一部确实很受孩子喜欢,可已经看过了;后一部太小的孩子可能看不懂。我很困惑,现在还有适合小孩子看的优秀儿童电影吗?
1. 儿童电影分级观看
家长挑选儿童电影时,要注意是否适合3~7岁的孩子。过于浅显的,孩子会不感兴趣;内容过于复杂的,孩子则无法理解。如果孩子能理解整个电影的80%,说明适合孩子看,家长对孩子不理解的一小部分内容可以进行讲解。年龄小的孩子适合看动画片、童话片、神话片和儿童故事片,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喜欢看科幻片、科教片、战斗片和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的影片。
2.挑选形式轻松,内涵深刻的电影
从上世纪末开始,一大批国外儿童电影进入中国小观众的视线,如《海底总动员》、《狮子王》、《秀兰邓波儿系列》等。这些儿童影片或轻松幽默,或感人至深,或单纯可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原因何在呢?仔细分析,不难找出门道。这些影片形式轻松,但是却不乏深意,即便年龄尚小的孩子也能体会到生活的真理与美好的情感。很多优秀的儿童电影常常选取的是孩子生活里极小的一件事,发展成一个温情而人性化的动人故事。爸爸妈妈在挑选儿童电影时,要挑孩子会产生共鸣的片子,这样孩子才会喜欢看儿童电影。
优秀儿童电影推荐
1.国产优秀儿童电影: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记》、《九色鹿》、《三个和尚》、《半夜鸡叫》、《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英雄小八路》、《战争子午线》、《赛虎》、《报童》、《黄河少年》、《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红孩子》、《自古英雄出少年》、《小铃铛》、《城南旧事》、《鸡毛信》、《少年英雄***》、《长江七号》、《一个都不能少》、《妈妈再爱我一次》、《隐形的翅膀》、《棒球少年》、《DV小子》等。
儿童故事片篇7
【关键词】蒂姆・渡顿 奇幻电影 童话思维
引言
一个好的剧本在手,并不意味着一部影片的成功。希区柯克曾说,他“对讲述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更感兴趣。”导演蒂姆・波顿是深知此道的,在《剪刀手爱德华》中他已经驾轻就熟地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用另类的唯美和浪漫诠释和演绎得感人至深,而在《大鱼》中,他推开了以往黑色哥特式的阴郁和忧伤,释放了内心的童真本色。将故事情节安插在一片绚烂多彩之中,让阳光明快自然地照耀进来,活泼明亮的元素取代了他一贯的怪诞、恐怖和阴暗。他拾起了人们丢失已久的童话带来的欢愉,放八《大鱼》中,融入波顿式的幽默,让观众的嘴角至影片收场也一直上扬。
1、引人入胜的故事
《大鱼》的剧本富有新意,情节曲折动人,故事一开始就让一条肥大的鲇鱼出现在画面中,而主人公爱德华的画外音则不失时机地讲述着这条大鱼的不同凡响“有些鱼人们抓不到,并非因为它们比其它的鱼更为敏捷强壮,而是因为他们别有灵异之处。”
这个简单直接的开场采用了许多童话的“套式”,首先引出带有奇幻色彩之物,然后用旁白给予读者期许一它必然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如同儿时那些床头故事,这一招屡试不爽,带着期待和好奇的听众立即进入了那个预想的奇幻世界。
父亲爱德华自诩拥有传奇的一生,他从儿子记事起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那些引人入胜的冒险经历――关于能预测未来的女巫,关于力大无穷的巨人,关于森林深处的世外桃源“幽灵镇”,关于月圆之夜化为狼人的马戏团长,关于美貌惊艳的连体姐妹歌手,关于自己如何用戒指捕获那条传说中的大鱼。从儿子威尔儿时的睡前故事到家庭聚餐。再到威尔的婚礼宴会,甚至连病八膏肓,身处病榻时他也不忘向怀孕的儿媳讲述自己的奇妙人生之旅。这一切都让儿子威尔痛苦不已,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对父亲口中女巫故事痴迷的孩童。他已将为人父,他渴望了解那个隐藏在众多非凡故事背后的真实的父亲。但无论儿子如何渴求真相,父亲仍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传奇。于是,影片就在父子的尖锐冲突和父亲的浪漫讲述中进行着,真实与故事交替,虚与实变幻:也就是说,这部影片是关于“故事”的故事,前一个故事是父亲口中的传奇人生,后一个故事是围绕前者所展开的父子关系的转折变化。这两条线索一直相互牵引。推动着影片的发展。
动画设计出生的导演蒂姆・波顿运用超凡的想象力和变幻多端的画面将前一个故事演绎得出神入化。他在将梦寄托于电影,在营造温婉气氛的同时,不忘用明快艳丽的童话式场景来展现人物性格。强调一种外化的愉悦。主人公爱德华的出身都那么不平凡,他像香槟瓶塞一样冲到了这个世界上,无所不能,成了小镇里英雄式的青年。他与20英尺高的巨人成为朋友,结伴去找寻更为广阔的世界。他穿过恐怖之林,进入了世外桃源“幽灵镇”,在湖畔见到大鱼化作的美丽女子,但那里的热情款待并没有将他留下,他继续追寻前路的旅程。在狼人团长的马戏团表演时他见到了一生的挚爱,于是开始了童话般浪漫执着的追逐,最终抱得美人归。新婚的他应征到了朝鲜战场,他殊死战斗。结识了为朝鲜士兵表演的连体姐妹花,后来他辗转将她们带到美国,成就了她们的明星之梦。在他的影响下,原本安于“幽灵镇”的诗人成了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他还善意收购了受到工业***冲击而萧条不堪的“幽灵镇”,只求居民能保有原来安逸的生活。他说儿子出生之***用结婚戒指钓到了传说中的那条大鱼,但他将她放走,只为给儿子留下一个他日亲手捕获它的机会。这些故事的展现伴随着色彩饱满鲜明的画面,天空虚幻的湛蓝,湖边迷蒙的雾气,遍地黄色水仙眩目的烂漫,田园翠绿的小镇风光,观众被带入主人公爱德华宛如童话的记忆中,享受着那些充满快乐和惊喜的人生旅途。
与此同时,儿子站在现实的角度,在探究父亲过去的历程中陷入了一片迷雾,父亲故事并非句句真实,却也绝非他所想的均为杜撰。此时,身患癌症的父亲因中风住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请求儿子告诉自己故事最后的结尾。威尔尽其所想。给了父亲及其一生一个最美丽的结局――父亲从儿子的怀抱中滑入湖水化身大鱼,轻摇着尾潜入水中,背鳍划开被阳光铺上金色的湖面,游向远方。而影片最后,在父亲爱德华的葬礼上,故事中的人物竟一个一个如数登场,在故事里飘渺奇幻的他们,褪掉了那层神秘面纱,变得如此真实可信。影片至此,两条线索归于统一。
其实真实孕育着故事,当儿子找寻故事中的真实时,真实本身就成了故事。
2、故事背后的真实
影片中,爱德华所描绘的奇幻经历。不仅给导演提供了施展想象的平台和空间,可以毫不顾忌地摆弄魔幻素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童话式的思维。这乌托邦化的思维完全有别于儿子威尔视角中的主流成人思维,正是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误解,影片展现出了现代人的价值观与童话思维之间的鸿沟。
观众在影片中一方面沉浸于父亲爱德华传奇经历所带来的愉悦中,一方面又对儿子了解父亲故事背后真相的渴望感同身受。观众固有的思维和理念都在告诉他们爱德华的故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太过离奇和不可思议。但他们早已迷醉在波顿全心营造的奇幻世界里,如同儿时阅读童话,其中的美好从未也无法让人产生丝毫怀疑。这种复杂交织的情感一直延续到影片的结尾部分,当儿子试着用父亲的方式为父亲的人生“传奇”编纂一个美丽结局时,观众也与威尔一同真切地体会到了父亲故事的真谛:生活的传奇与精彩来自于乐观的心态和丰富的想象。爱德华的一生虽然偶遇过形形的人,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事。却没有一件与魔幻扯上关系,只不过生性乐观的他将同每一个人的交往,发生过的每~件事都视为是浪漫奇幻、充满乐趣的经历。平凡普通的生活,甚至迫于无奈与新婚妻子分离的参战时光,在他的眼里都成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冒险。他以童话般率真积极的心情去面对生活。处理危机,所以他的一生始终活在美好的童话里。他对不同人。在不同地点,对不同故事的述说是竭力用这份乐观与快乐去打动他人,影响他人:那不是虚荣与浮夸,或者自大与炫耀,而是一种思想和理念的传播一拥有童话式的纯真思维和乐观心态,就有一生富于奇幻色彩的传奇。
爱德华与妻子的浪漫爱情是他故事最出彩,最打动女性听众的一部分。作为她的妻子,威尔的母亲是了解这些故事的原委的,她理解爱德华,一遍又一遍地听他的传奇,满含笑意。她早已读懂丈夫的用意,爱他,听任他对讲述故事的执着,并同他一起保持快乐的心情:在爱德华的葬礼上,她身着红色裙装,庄重大方。不变的是笑容,因为她知道她深爱的丈夫最希望看到的是她荡漾于脸上的微笑。对于儿子对 父亲的误解,她并没有过多解释:在父子冷战期间为他们互传消息,带儿子去父亲那问堆满“过去”的杂物问。她只是默默引导。让儿子在找寻故事真相的过程中去体会生活的真谛。
葬礼上,父亲故事中的人物陆续登场,他们的出现不仅给了爱德华的传奇故事一个可靠的根基,更印证了那些奇幻故事所涵盖的友情的真实。葬礼结束,没有人散去。这时电影中响起淡淡悠长的音乐,观众听不到银幕上角色的对白,但是却从心里认同他们都在谈论同一个人――爱德华・布鲁姆。从他们或激动,或平静,或洋溢,或感慨的神情中,观众不禁会想。爱德华的一生或许比故事来得更精彩。
3、为真实服务的幻想
这部2004年根据丹尼尔・华莱士小说改编的电影《大鱼演Big Rsh),虽然有人将其定义为现实主义的,但鬼才蒂姆・波顿的童心,却让这部电影展现出耐人寻味的奇幻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一直植根于蒂姆・波顿的脑海,作为导演的他又将其移植到主人公爱德华的性格表现之中,于是便有了架构于影片整体叙事线索之上的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表现无一不用到“幻想”与“想象”。
不同于《魔戒》等魔幻电影,《大鱼》并没有完全将故事发生的世界背景架空,***于现实世界:蒂姆・波顿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将“幻想”与“真实”穿插交融于影片的叙述之中,两者形影不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并不是在现实的生存空间之外,开辟了一个完全虚构的平行时空,主人公爱德华的奇幻人生并没有脱离于现实世界,它源于生活的点滴,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如同父亲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在现实中都有其原型,故事里的他们是放大后的射影。他在熟练自如地构拟想象世界的同时始终与现实世界保持一个相对较近的距离,突出并强调其影响力,而那些源于现实世界却又迥异于现实世界的画面、人物、情节能有效地激发起观众的兴趣,进而引发一种对境遇、生活、生命的思考。
在影片中。父亲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加入了幻想。使原本平淡,甚至残酷的真实变得丰富而精彩,他从幻想的世界中找寻温暖,而这个世界恰好构成了电影所着力渲染、缤纷多彩的奇幻旅程。蒂姆・波顿虽然并未刻意营造一个多么怪诞不经的场景,却让观众飘渺于现实之上。无关高科技创造的绚丽画面,也无关变化多端的蒙太奇剪接,更无关明星漂亮的脸孔,最为枯燥、残酷的生活也可以在幻想的力量中变得真实而富有魅力。
影片之外,导演采用“幻想”与“想象”来打点基调,造就了生动明艳的表达方式,在原本有限的空间里表现无限的想象力,使人获得一种超乎日常生活的。这个简单的故事,却拥有着童话思维的精髓,~部影片要打动人其实并不很难,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住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而人类的心灵深处永远都存在这样的渴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能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在自然与其他生灵的环抱中寻觅到“回家”的感觉……如同主人公在幻想中化身为鱼。归于自然,游向远方。影片中想象的铺垫是为了阐述简单的道理,用一种让人带着感动轻松接受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真谛。
4、幻想带来的欢愉
在魔幻电影成为票房宠儿的当下,大众心理对这种娱乐方式已趋于认可。人们进入影院看一部诸如《魔戒》或《哈利・波特》是为了寻求对现实生活的逃离,暂时缓解社会压力和人生的虚无感,释放自我过剩的“力比多”,寻求刺激与兴奋,但影片结束之后,人们走出影院仍然怀抱着对外界的不信任、对于生活的虚无态度等问题。《大鱼》则有所不同,它不再是单纯地为满足观众猎奇心理而制作的奇幻式“风景画”,而是更注重内容情节,突出故事性,寓意性。它利用童话的魅力去感染已经远离幻想的现实人生。给与人们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如果我们深究这部展现传奇人生的童话所隐含的意蕴,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超乎强烈视觉***像和绚烂风格,真正感染我们的恰恰是被遗忘已久的童话所带来的原初的感动。
在电影中,一切都让位于观众与其真实生存状态之间的想象关系。这种描绘接近于童话的奇幻世界的表达,并不直接对现实作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只是让观众铺设迷幻于自我的道路。蒂姆・波顿所创造的银幕视听表象让观众沉陷于“梦幻”引发的想象。借助视听表象所特有的感官感知感觉的可信性,《大鱼》唤起了观众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求,并导向满足宣泄的虚幻境界。现实中有许多始终对立的实际上无法克服和解决的矛盾和冲突,如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犯罪与法律等都在电影中得以消解,实现意识和潜意识层面上的联结。故事的奇幻结局。就是把观众在现实生存体验中所遭遇的所有矛盾和冲突,消融在戏剧化格局中。
当我们真正面对一个童话本身,无论它来自何处,有着怎样的背景,经过了怎样的篡改,都可以认定童话的精髓并非一种理性逻辑的东西,而是一种情感的基质。《大鱼》式的童话不是一种遥远的想象或是渺茫的踪迹。而是一股和现在社会能够共通的情感潜流。它开启了人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新的探索之旅,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变让它们已经忘了如何与存于这个世间的他者交流,《大鱼》给予观者一种情感的回归。当人们在岁月的变迁中渐渐失落了去相信童话和守候信仰的能力。对这样~部带着幻想与梦的力量的电影的观看无异于经历一场唤醒仪式,唤醒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对童话纯真的渴望,人们心灵的柔软处被触动,给了沉睡已久的感性思维一次闪耀的机会,然后就可能经历一次心灵的洗涤和飞翔。
5、结语
儿童故事片篇8
ぃ酃丶词] 儿童动画片;寓教于乐;学习心理;动画艺术
中国动画片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万氏兄弟,最初的作品有《大闹画室》《骆驼献舞》等,1941年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标志着中国动画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中国动画不断发展、壮大,1964年的《大闹天宫》把中国动画推向巅峰。但从此之后,中国动画的发展几乎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开始缓慢恢复,但由于体制、动画定位等原因,中国动画一直在低谷徘徊,中国的动画市场被美国、日本等占据了90%的份额。
动画片尤其是儿童动画片市场长期被国外占据所带来的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不再是动画片自身的问题,也不再是经济利益问题,而是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对儿童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无法用经济利益去衡量的。
通过动画片使儿童感知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儿童动画片的职责所在,同时儿童动画片又必须注重娱乐性,娱乐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寓教于乐成为儿童动画片的创作理念,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和表现如何做到寓教于乐,“教什么,如何乐”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源自于诗学艺术,即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是对文艺特点与社会功能之间关系所进行的概括性说明。在《诗艺》中,贺拉斯提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诗人写出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贺拉斯强调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同时强调这种认识教育作用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和具体的形象表现来达到,读者和观众是在愉悦的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儿童动画片的寓教于乐是把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人性、人情、真爱、励志等题材以动画艺术的审美形式加以展现,让儿童在感动、兴趣、欢愉中学会做人的品质和道理。儿童动画片要有社会责任,这关系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承,儿童动画片若脱离这一基本要求,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寓教于乐中的“教”
(一)“教”与儿童的学习心理
一部动画片的创作首先要定位受众,了解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对于儿童动画片尤为重要,从儿童的角度去叙述一个能够激发其兴趣的故事,才能达到最终“教”的目的。
儿童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儿童的学习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学习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他们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并不是以“强化―惩罚”的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以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与模仿而获得的,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具体包括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儿童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对该行为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在直接学习中,儿童行为的结果构成了对该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指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儿童动画片“教”的过程是儿童以动画片中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通过对偶像精神、意志、信念等的理解和领会以及对偶像行为的模仿,完成直接学习;动画片中偶像的精神、信念、行为结果得到人们的认可或赞扬,则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形成替代性强化。儿童的模仿行为的结果则构成学习的直接强化;同时,儿童根据信息反馈来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自我的强化过程。
儿童动画片的“教”不是把现象呈现出来,让儿童去辨别或评判,因为儿童的社会经验和智力水平还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儿童动画片必须用鲜明的真、善、美去引导儿童,使其在模仿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规范行为准则。
(二)“教”的多元性
儿童动画片中的“教”是多元性的、丰富的,人性、亲情、真爱、励志、家庭、社会、战争、死亡、灾难都可成为“教”的内容,关键是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赋以时代特性,用智慧和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来表现。
在儿童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总是感觉儿童动画片的题材受到很大的限制,一部动画片既要“教”又要“乐”,束缚了儿童动画片的创作,限制了儿童动画片“教”的多元性,实际上这是对“教”多元性的错误解读。在“教”与“乐”方面,把深度与多元性混为一谈,把“教”想得太复杂,把太多成年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呈现给了儿童,“教”失去了童心、童真,自然就没有了童趣,这和“教”的多元性是没有关系的。
(三)“教”有所为,有所不为
儿童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较弱的判断是非能力使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谨小慎微,“教”有所为,有所不为。
动画片是把一个故事或事件通过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是形式与内容美的融合与统一。儿童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应该以可爱风格为主,给人以美感,而不能片面地追求人物造型上的奇形怪状、与众不同,试***颠覆公众的审美观点,这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对创新的亵渎;在语言运用上,儿童动画片不能过分媚俗,儿童之间“老公”“老婆”脱口而出,似乎取悦了受众,但当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们彼此叫喊着“老公”“老婆”时,还会为所谓的“创意”叫好吗?幽默是动画片的根本,是一种智慧,需要更多的思考;儿童动画片要培养儿童敢于面对挫折、经历苦难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要不断地努力、付出,不轻言放弃,应更多表现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只会下决心或口号式的说教会给儿童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无教”及“说教”
“无教”是指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只注重是否激发儿童的兴趣、是否能娱乐儿童,而忽视儿童动画片的内容和情节是否适合儿童。实际上,任何故事或情节展现给受众,受众都会抽象出一种想法或意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众的行为,尤其对于具有很强模仿能力的儿童来说会有更大影响,儿童动画片在过分追求娱乐儿童的动因下,很容易出现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内容或情节,这不是“无教”而是“负教”,因此完全“无教”是不可能的。
“说教”是指儿童动画片的创作只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而忽视儿童动画片的“乐”的属性。注重“说教”的儿童动画片,或是把不适合儿童理解的道理强加给儿童,或是在表现“教”时忽视动画艺术所提供的丰富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使儿童对这类动画片不感兴趣。
三、寓教于乐中的“乐”
(一)“乐”的含义
寓教于乐中的“乐”是广义的,泛指感动、兴趣、吸引、喜欢、娱乐等,是动画片带给儿童的心理感应,是动画片中吸引儿童去观看的因素,是动画艺术的表现方式。“乐”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创造,是智慧的体现。
(二)儿童动画片中“乐”的问题
国产动画片特别是儿童动画片对“乐”重视不足,使动画片失去了“乐”这一动画片的灵魂。中国动画从一开始就缺乏“乐”的理念,总是把动画片放在是否尊重原著、是否真实等框架中去考量,再加之几乎僵化的说教理念,使儿童动画片非但没有“乐”,甚至连童真也丢失了。
对“乐”理解的简单化。“乐”不仅仅是娱乐儿童,男孩子喜欢打打杀杀,儿童动画片就充满了暴力,或用低俗的语言和亲妮的动作去吸引儿童,这不但没有做到寓教于乐,更是“负教”于“乐”,这种“乐”失去了积极意义,只是一种媚俗。
“乐”不是简单的再现,“乐”是智慧,是创造。儿童动画片缺少“乐”的元素,往往是由于在动画片创作过程中习惯于再现一个人物、情景或动作,而动画片自身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动画片的人物、情景、动作等既合理又不合理,似曾相识又从未见过,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童真的体味,对生活的理解,需要智慧和创造。
(三)“乐”的表现方式
动画片是把故事或事件通过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乐”的表现方式是和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相关联的。
“乐”的情节表现方式。儿童动画片的情节不能太复杂,所表现的主题要明了、清晰,不是让儿童判断是非,而是告诉儿童应该这样做,这样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使儿童在轻松的动画环境中体会动画的乐趣,过于复杂的情节会使儿童对动画片失去兴趣。
“乐”的造型表现方式,动画片的造型设计包括场景和人物的造型设计。场景除了设定故事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营造审美的氛围,儿童动画片的场景尽可能地清新、明快、阳光。人物造型在儿童动画片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看过很久的动画片,可能忘记了片名、细节,但人物造型却是鲜明的;儿童动画片的人物造型要简练、可爱、聪慧。据调查,儿童动画片中人物形象美、帅或可爱是儿童喜欢的首选原因。
“乐”的语言表现方式。由于儿童动画片的定位又分为低龄儿童和大龄儿童,两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的接受能力差别较大,儿童动画片的语言首先要适应儿童的需要,这样再观看时才不会有障碍;儿童动画的语言应尽可能亲切、生动、幽默。
“乐”的动作表现方式。动作是动画审美方式的灵魂,动画中的动作极具夸张性和戏剧性,这一特质会深深吸引儿童,产生刺激、给以愉悦、带来无尽的乐趣。《猫和老鼠》中极其夸张的动作给人带来无穷的欢乐,《冰河世纪2》中猛犸象爱丽兼具猛犸象和负鼠的双重性格,硕大的身躯却有着小负鼠的种种行为,极具戏剧性的动作,产生滑稽、可爱的效果。动画可以用更为夸张的形态、动态和压缩了的因果演变过程,以更具戏剧化和表现力的形式将人们的潜意识表现得更彻底。
四、结 语
儿童动画片是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寓教于乐是其永恒的追求,把人性、人情、真爱、励志等全面的、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题材以动画艺术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给儿童以榜样,助其明确是非,并带给儿童以感动和欢愉。
“乐”不是无教,不是媚俗,也不是简单的再现,“乐”是动画艺术审美形式最智慧、最富创造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德芳.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文学•艺术[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3.
[2]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郑欢欢.电影励志:切入儿童电影的一个角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儿童故事片篇9
一、研究缘起:寻找动漫的生态位
动漫文化属于亚文化,亚文化的实质是在体现主流文化的同时,体现与主流文化一致、基于某一个特殊群体或区域的独特性。动漫文化作为“教育手段”和“益智工具”,是中国社会对于动漫文化之于青少年价值肯定的核心观念。
国内儿童动漫市场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国内部分动漫缺乏人物饱满性与思维的丰富性,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说教性和泛娱乐化倾向的两个极端。这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另一方面,国内儿童动漫产品总体受众面弱于国外产品,这与国内儿童受众旺盛的消费需求相矛盾,不利于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在儿童中传承。
媒介生态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都离不开媒介生态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包括***治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以及媒介内生态。…尼尔·波兹曼在其1968年的演讲中,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将媒介作为环境来做研究”(“Media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media as environments”)。媒体生态的多样性,广度和深度,以及与媒体结合的社会和文化理论中的一部分,构成了媒介生态的基本样貌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媒介、社会和受众是媒介生态系统的三大要素,其中两两相互作用构成各自的子系统。本文涉及到的受众与动漫产品构成了受众生态子系统,受到媒介、社会的影响,在复杂的文化经济环境下,动漫产品需要不断调整,以找到自身保持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也即其“生态位”。儿童动画作品及其在动漫市场中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适应这个复杂的媒体环境,适应受众的需求,从而在儿童动漫这一亚文化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本文研究内容以媒介生态学为依据,以传播学三要素“传者”(儿童动画制作者)、“传播媒介”(儿童动画作品)与“受者”(儿童与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部中外代表性动画作品的受众文化定位、产品创意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当代国内动漫作品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从而指出中国儿童动漫文化及其产品需要具有的文化与产业定位。
二、儿童动漫作品的受众定位
(一)案例选择:《熊出没》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
《熊出没》是华强动画制作的全三维动作喜剧动画片,虽至今仍鞭笞之声不绝于耳,但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等频道仍然在黄金时段播放,可见其在我国儿童动漫行业中占有可观的动漫市场。该片用夸张的卡通手法讲述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并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该片不仅刻画了一对聪明勇敢、个性鲜明的狗熊形象,而且彰显了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大主题。
《熊出没》是现阶段国产儿童动漫中成功的商业案例,列举它作为我国现阶段儿童动漫的代表作,而不选择《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金刚葫芦娃》这样的经典国内动画片,原因有三:
第一是时间局限,《黑猫警长》等的时代距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不能体现现阶段国内动漫制作的全部特点。
第二,从动漫产业的完整性来看,与国际比较,成功的动漫产品应包括动漫直接产品和周边产品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科学童话《黑猫警长》作者表示市场上与《黑猫警长》相关的书籍都是无授权的盗版,其他周边产品就更是山寨,因此不能算作市场价值的动漫产品。
第三,作为动漫产品,经济价值是衡量它的一个重要指标。如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这些动漫角色的国际市场价值已经高达几十亿美元,经济价值是关乎动漫市场运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大闹天宫》等国际知名的中国动画片,也和很多民族动画片一样,有特点、受尊重,却缺乏进一步开发与作为文化市场产品的系统运作。
因此,选择《熊出没》这一部不仅从市场角度具有国内认可的优势,而且从文化和教育角度值得探讨的动漫作品,具有典型性。
英国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讲述多多岛上一辆可爱的火车头托马斯,他乐观开朗,喜欢帮助别人,不过也常常因为过分热心而令自己卷入麻烦里中。多多岛上还有很多托马斯性格迥异的火车头好朋友们,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且勤奋热情地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他们都会接载不同的乘客,而且发生了不少趣事,通过这些趣事,大家也认识到公平和友爱的重要性。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作为著名的国际动漫文化产品,从市场和文化角度,受到国际多个国家受众认可,本文也将以它为国外动画案例的线索,分析国际优秀儿童动漫作品的特点,从而达到汲取涵养,去其糟粕的目的。
(二)作品受众定位的特征
《熊出没》从语言风格、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方面,被主创人员确定为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画片。这种“全年龄层”的受众定位,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称,“我们希望借轻松幽默的《熊出没》营造‘合家欢’一起看动画片的感觉,这既能够增进家庭快乐气氛,又能体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与默契。”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受众明确定位为学龄前儿童。由于故事设置人物角色语言和性格特点,与小朋友的心理非常接近,并且通过简单易懂的事件与对话,告诉小朋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具有童心童趣。而由于该片经久不衰,也被世界各地学者研究。动画片原产国英国学者认为,《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中“托马斯”的原型就是在伦敦南部海岸铁路线上长年驰骋的0-6-O E2型火车。托马斯的故事是英国上世纪中后期铁路交通大发展的缩影。在托马斯故事陪伴下成长起来的英国人认为,托马斯代表着英国人的强国理想。他们只要像托马斯一样,勤奋好学,愿意挑战困难,英国就一定能渡过一个个难关。
(三)儿童动漫受众定位影响因素
首先,动画受众群体特定性是指动画片规定的受众年龄特征。依据美国与日本的动画分级原则,动画片 需要根据受众年龄给出严格规定。动画片的功能性,是指动画片在传播过程中达到娱乐、教育、文化传播等某项传播效果的特性。在我国,教育性是儿童动画片的基本特征。但是儿童动画在不分级状况下的教育性,很难说有其针对性。例如,《熊出没》虽然避免了用简单乏味的人物语言呈现教育内容的弊端,但是,由于定位本身就是“老少皆宜”,教育方面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受众年龄、文化层次需要设定故事情节和画面内容。因此,该动画片作为儿童动画片,在教育、益智方面显然不能与动画分级制度下的儿童动画片相比。
其次,消费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消费性与审美性都体现了受众在接受动画产品时的心理契合特征。动画片中人物具备的儿童的思维模式与简洁的语言、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的有趣的故事情节与画面构成,这是儿童进行动画片观看时被吸引和接受动画片的原因所在。而家长充当了儿童观影把关人的角色,儿童在获取动画片观看机会之前,动画片所体现的教育性、益智性、与儿童心理特点的契合度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儿童接受视频时间受到家长的严格限制,能够寓教于乐的动画片往往受到家长喜爱。因此,在确定受众接受度方面,教育性不仅不是动画产品销售的绊脚石,反而是促成家长购买产品的有利条件,满足儿童与家长共同的审美心理与促成家长购买产品或接受视频服务,是动画片创作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把握受众定位需要处理好受众群体特定性与功能性、动画产品消费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三、动漫作品的产品创意
1974年,伊莱休·卡茨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他归纳出了受众接触行为的基本模式,即“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媒介期待一一媒介接触一一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作为文化消费产品,动画片的产品创意是动画片成败的决定因素。而创意的源泉来自创作者的思想与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而动漫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是推广动漫作品的基础。动画剧本创作常用的创新手法包括对题材、表现风格、故事情节、技术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题材、风格与情节
《熊出没》中,奸诈狡猾的光头强是一个伐木队的小老板,他带着李老板的重托来到风景优美的东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始森林里采伐原木,却不料平静的森林中原来隐藏着两个可怕的对手——森林的主人熊兄弟熊大和熊二!熊大聪明才智,熊二好吃懒做,他们凭着聪明才智或蛮劲屡屡打败光头强,力***保卫它们的家冈。光头强想方设法地去砍伐森林。但他却屡战屡败,最后,他终于被狗熊们征服,被李老板抛弃。该片主题是保护森林不受破坏,既宣传环保,又包含憨态可掬的动物、勤劳诙谐的小人物光头强,还有儿童喜爱的电锯、头盔、猎***等器械,该选材不仅具有爱动物、爱自然的环保宣传意义,而且为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开发创造了广泛的取材空间。从故事情节来看,该片虽无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但是无厘头的搞笑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是可圈可点。
《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中的托马斯,最早出现在由英国牧师瑞福·奥德瑞在1945年创作的《铁路系列》故事中,这个拟人化的蓝色蒸汽小火车和他一群个性迥异的火车朋友们居住在一个名叫“多多”的岛上,一同冒险,一同成长。动画片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小火车形象。故事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火车形象:不知天高地厚、性格急躁而乐观开朗的托马斯,爱炫耀的詹姆士,按部就班的培西,喜欢戏弄别人、搞恶作剧的亚瑞和伯特,还有飞机、吊车,人类胖总管、海特夫人,无论是机器还是人类都会说话,并且时不时有情绪,会吵架,也会为了友谊和责任奋不顾身,忙忙碌碌,在多多岛上快乐的生活。
该片风格清新幽默,具有童趣,做人的道理暗含其中却毫无说教痕迹,都是通过小火车们工作中的具体事件、内心活动,通过对话和旁白表达出来,让人易于接受。它以其丰富的人物角色、符合小朋友心理的语言和简单而总有悬念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全世界的小朋友的关注。该片被翻译成多国版本,就连周边产品也受到各国小朋友喜爱。从选材来看,不仅反映了英国近现代的火车发展史、契合了英国人民对于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的颂扬,而且对于学前小朋友的心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它用丰富的人物对话,展现了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收到的效果;鼓励小朋友要互相帮助、懂得分享、努力工作,做“有用的小火车”;甚至用最爱炫耀的詹姆士的故事,通过詹姆士因爱美误事后成功解决的事例,借由詹姆士之口告诉小观众:“有用比看起来好看更重要。”
(二)动漫产品的技术应用
《熊出没》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第一版都是二维动画,其中《托马斯》使用了实物模型,后来都陆续出版了3D版本。两者在技术应用方面都能够与时代同步,新版仍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从选材、风格、故事情节与技术应用方面。两部动画片有共同之处:取材现实生活,具有民族认同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两部片子从主题、动画场景、人物形象、语言风格,都与民族价值观、审美取向保持一致,能够受到无论孩子还是家长的认同。
而两部动画片又风格各具特点,具有品牌意识。各自选取了独特的人物形象与故事主题,与美国《猫和老鼠》这种以搞笑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无厘头的动画形成鲜明对比,《熊出没》用“爱自然、爱动物’’的主题贯穿整个动画片,而东北口音的光头强酷似当年“东北人都是活***”的歌曲演唱者雪村,幽默略带沧桑的造型,配合熊大熊二一唱一和的调侃,创造出喜感的人物形象同时,让观众“日久生情”,家长与小孩一起,有时会站在保护森林的狗熊兄弟一边,有时会同情受伐木老板剥削、受狗熊兄弟欺负的光头强,自然受到故事吸引。而《托马斯和朋友们》将英国西海岸铁路线的风貌展现无余,勤劳善良的小火车是英国人民工业***以来不断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象征,因此受到了英国人民的欢迎,而具有童趣的小火车形象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小火车细腻的内心活动, 用对话和旁白的形式展现出来,尚在语言形成阶段的学前儿童,可以直接学会和使用这些语言,用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热爱火车的小朋友们而言,这简直是他们梦想中的世界。
四、中国儿童动漫定位与展望
(一)中国儿童动漫处于发展改革期
中国儿童动漫经历了建国以来的兴盛、停顿期,正处于改革期,伴随经济、***治、文化的兴盛,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存在两方面问题:
首先,动画不分级,造成动画教育性缺乏针对性、动画内容存在不适于儿童观看的情况。例如,《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内含多处不适于儿童观看的镜头,多次受到权威媒体批评和舆论谴责。又如,中国动画在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竟然出现将《蜡笔小新》这一在日本被列为不适于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引人为儿童动画片播放,其中主人翁小新实际上是对好色、懦弱、搞笑的成人的影射,将其作为儿童动画片播放显然非常不适当。
其次,部分热播动漫作品缺乏思想性与教育性。中国儿童动漫在建国初期,国家对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随着《大闹天宫》等儿童动画片在世界的传播,被称为“中国派动画”,有其特有的中同元素与故事情节、表现手法,颇具好评。然而随着动漫产业化,动漫企业面临资金、市场压力,被迫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熊出没》这样的儿童动漫产品,各大媒体是边“骂”边播,其吸引力在于其中国东北本土元素及层出不穷的搞笑场景,然而作品缺乏教育性与思想性。环保与友爱仅仅是它的借口,它的主要内容是熊与人之间的如何作弄与反作弄。正如日本动漫作家宫崎骏所说的,现在认真的研究动漫作品,完成细致的思想创意过程,做“良心”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这是让国内动漫走下坡路的毒瘤,也是缺乏经典性的原因所在。
这种状况是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都经历过的,我国动漫企业作为商业个体,也将经历所有企业从做产品、做文化、做标准的“三步走”过程。随着动漫市场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对于文化长期效应将逐渐重视,加上国家对动漫作品一直以来的资金支持,经典作品将慢慢出现。
(二)中国儿童动漫终将绽开生命之花
中国华夏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儿童动漫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文化养料。作为全世界所共同认可、具有高度可读性的文化动漫文化,营销机制只是其表象,产品所包含的创意素材才是动漫作品竞争力的根本。动漫文化产业作为以文化内容为核心产品的产业,需要具有不同亚文化特色的创意源泉,关注中国民族文化,无论埘于中国动漫本身的发展,还是促进世界文化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将成为我国动漫创作兴盛的不竭的源泉。如倡导自由幽默与英雄主义的美国动画(如《猫和老鼠》、《美女与野兽》、《倒霉熊》)、内敛而体现浓郁民族生活情调的日本动画(如宫崎骏系列动画),都无不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也让观众心目中树立了民族的品牌形象。
儿童故事片篇10
一、让童话成为孩子语言积淀的宝库
丰富语言积累是人一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努力将童话故事带到孩子们身边。
1.环境用起来
我园利用橱窗、墙壁、班报等多重阵地,向家长宣传读书功效,介绍读书方法,推介优秀书目;各班级在门前“家长告知”栏介绍本班的每周一个童话故事;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家庭读书氛围营造方法;配合社区共同开展“书香社区”活动。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处处有童话故事的环境之中。
2.***书多起来
幼儿园藏书按类别、依年级直接分发到学生手中,保证园内***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各班设立不低于50册的***书角,动员学生把家中的童话书带到班级,确保每名幼儿在一学期内童话书籍流动量不低于十册;同时,积极搞好幼儿画报等报刊的征订工作,达到每两名幼儿订一份刊物。解决书源的问题,保证孩子们长期与新书为伴。
3.时间定下来
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利用等待孩子进园时间,由老师根据读书计划,组织开展课前故事会,以讲童话故事或观看童话故事卡通片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孩子们能够有系统地接受童话故事的熏陶。
二、让童话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之中
从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他们所喜爱的童话故事,让他们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感知语言之美、发展语言能力。
1.合老师之力
我们要求所有老师都要至少会讲20个童话故事,在日常的保教活动中学会使用编演童话的形式开展工作,比如孩子们熟悉的《小白兔》的故事就经常被老师们用于晨检工作,每日由一名孩子扮演“兔妈妈”,检查每日“兔宝宝”的个人卫生,既富有趣味,更具有实效。
2.借家庭之力
我园在正常的家访过程中,为儿童建立在家中的父子(女)、母子(女)、爷孙、兄妹交流制度,根据具体家庭成员情况,为孩子在家中确定比较固定的童话故事交流对象;同时,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交流主题,介绍幼儿语言训练形式;在教师与家长的互访过程中,及时了解、反馈儿童发展情况,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语言发展的家庭空间。
3.择传媒之力
现代社会,孩子们时刻都能接触到各类媒体,有传媒就有语言的东西。我们十分重视媒体对孩子的冲击力,各类媒体良莠不齐,我们针对影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信息、文艺展演、广告宣传等各类传媒内容,列出拒看、可看、必看三类,向家长推介优秀的儿童节目,让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优秀的童话故事影片,这样选择性地借媒体之力,使之服务于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三、让童话成为语言发展的载体
1.激发兴趣
语言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口语知识包装成礼物送给孩子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应尽可能地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锻炼胆识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活动形式由组内接龙说、片段讲述,逐步向指定幼儿讲述过渡,每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机会,由一句话、一段话逐步训练语言能力,在活动中逐步树立学生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3.尝试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