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来历10篇

普通话的来历篇1

摘 要:通过对义乌人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进行调查,发现义乌人不仅在语言态度上倾向于普通话,在语言水平和使用时间上也更加倾向普通话。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差异受到性别、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差异较大,男性、中老年人和学历较低的人往往使用义乌话更多,女性、青少年或学历较高的人,往往青睐普通话。总体情况体现为,受复杂的人口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普通话取代义乌本地方言作为生活的首要语言。相关语言职能部门在普通话规范和推广的同时,也要重视义乌方言的生存和保护。

关键词 :多语环境 普通话 语言态度 方言保护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义乌方言作为当地的主要的交际语言,对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义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义乌以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闻名全球,世界各地的人云集于此,在这里经商、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仅有74万本市人口的义乌,外来人口130余万,其中来自江西、河南、安徽及浙江省除义乌以外县市的人口分别达到25.2万、16.7万、15万和12.6万;常驻外商1.6万,主要来自韩国、俄罗斯、阿拉伯地区及非洲各国。这意味着,在义乌,除了义乌方言以外,还存在着各种外地方言及多国语言。

复杂的人口环境造就了义乌复杂的语言环境。义乌话作为义乌本地人多年来生存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和英语作为跨方言、跨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三者共同存在义乌人的生活当中。在多语环境下,义乌本地人对当地语言持什么态度,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受环境影响产生怎样的改变,本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多语环境下义乌人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为义乌方言的生存和发展、义乌语言使用的规范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语言态度的调查,采用陈松岑(1999)选用的10个语言态度特征“好听、亲切、友善、文雅、有权力、有身份、精确、有用、方便、容易”,让调查对象根据个人主观情感判断,在义乌话、普通话和英语之间进行选择;第三部分是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针对义乌话、普通话和英语,设计了语言水平及使用时间相关的问题,使调查对象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义乌本地人,且主要在义乌生活、工作、学习。我们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答完问卷后当场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在性别上,参与本次调查的以女性偏多,占63%,男性较少;年龄从十几岁到六十多岁均有分布,其中20~40岁的占65%;职业上包括教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经商人员、技术工人、农民、学生等;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及以下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均有分布,以大学学历者居多。

二、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概况

语言态度的调查,主要根据陈松岑选用的1 0个语言态度特征(好听、亲切、友善、权威、文雅、有身份、精确、用处多、方便和容易),以“你认为哪个更好听”等10个提问,让调查对象根据个人主观判断,在义乌话、普通话和英语之间进行选择,然后分别统计选择义乌话、普通话或英语的人数的百分比。

数据显示,10项特征中,仅有“亲切”一项,80%的义乌人选择了本地方言,即80%的人认为义乌话更加亲切,对于其他态度特征,均以选择普通话的居多。其中,“文雅、有权力、精确、有用、方便”5项特征有70%以上的人选择普通话,60%的人认为普通话学习起来更加容易,50%以上的人认为普通话比义乌话更加好听、友善和有身份。另外,各项特征下选择英语的人都比较少,有12%的人认为英语更能象征人的身份,5%左右的人认为英语更加友善、文雅、好听和有用。

人们对普通话的态度倾向是否影响人们日常的语言选择呢?我们进一步统计了对义乌人对义乌话、普通话和英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包括语言水平和使用的时间比例。

数据显示:认为自己的普通话非常熟练、没有表达障碍的人有75%,而同样认为自己的义乌话非常熟练、没有表达障碍的人要少一些,为55%。认为自己具有较多表达障碍或基本不会使用普通话的人有6%,而同样认为自己具有较多表达障碍或基本不会使用义乌话的人则达到了17%。此项数据对比显示,虽然调查对象都是义乌人,但义乌话的水平却相对比普通话低一些。另外,多数义乌人都具备一定英语听说能力,只有2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听不懂也不会说英语。

在义乌话和普通话的使用时间上,认为自己平时以使用义乌话为主的人占20%,以使用普通话为主的人占42%;认为自己平时基本不用义乌话的人占25%,基本不用普通话的人仅有5%。这一对比显示,普通话是义乌人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三、语言态度及使用的社会因素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下文将“好听、亲切、友善”3个特征合称为“情感性指标”,将“文雅、有权力、有身份”3个特征合称为“地位性指标”,将“精确、有用、方便、容易”4个特征合称为“适用性指标”。各项指标对应不同的调查对象呈现何种特征,我们结合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一) 性别因素

从性别上看,男性和女性在对待普通话和义乌话的语言态度上有较明显的差异,男性偏爱义乌话的比例比女性高得多。数据显示,对于情感性指标,71%的男性认为义乌话更加亲切、好听和友善,而女性只有42%选择了义乌话,55%选择了普通话。对于地位性指标,男性和女性均主要倾向普通话的地位性象征,但仍有44%的男性认为义乌话更能代表权力和身份,女性仅有18%选择了义乌话。对于适用性指标,男性和女性均主要认同普通话适用性更强一些,但也有42%的男性认为义乌话适用性较强,而只有23%的女性选择义乌话。男性和女性在对待英语的态度上也略有差异,体现为女性比男性略多一些选英语,但比例差异不大。

语言态度的差异对语言水平和语言的选择使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数据显示,在语言水平上,认为自己的义乌话水平比较熟练及非常熟练的男性比女性多,男性为95%,女性为76%;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熟练及非常熟练的男性比女性少,男性为86%,女性为97%。反之,认为自己的义乌话水平只能进行简单交流或基本不会的男性比女性少,男性为5%,女性为24%;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只能进行简单交流或基本不会的男性却比女性多,分别是14%和3%。这项对比说明:男性的义乌话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的普通话水平则高于男性。

在使用时间上,日常主要使用义乌话的男性比女性多,分别是59%和24%;较少或基本不用义乌话的男性比女性少,分别是27%和50%;日常主要使用普通话的男性比女性少,分别是41%和74%;较少或基本不用普通话的男性比女性多,分别是18%和5%。这项对比显示,在使用时间上,男性使用义乌话的时间多于女性,而女性使用普通话的时间多于男性。

就英语水平来看,女性的英语水平比男性略高一些,但对英语的选择使用都比较少,差异不大。

(二)年龄因素

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对于义乌话、普通话和英语的语言态度有较大的差异。年轻人偏向于普通话,而年纪大的人则更加偏向于义乌话,青少年偏向英语的人又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一些。

对于情感性指标,年龄越小,选择普通话的比例越大,选择义乌话的比例越小;年纪越大,选择义乌话的比例越大,选择普通话的比例越小。20岁以下的人只有27%认为义乌话更加亲切、好听和友善,53%认为普通话,60岁以上的则86%认为义乌话更加亲切、好听和友善,只有14%选择了普通话。另外,20岁以下的人有20%选择英语更加亲切、好听和友善,随着年龄增长,选择英语的人几乎为零。

适用性指标也呈现一致的规律,年纪小的人认为普通话更加精确、有用、方便、容易,而年纪大的人则认为义乌话适用性更强。40岁以下的人85%左右认为普通话更加精确、有用、方便和容易。40~60岁的人有47%认为普通话更加精确、有用、方便和容易,而60岁以上的只有14%认同普通话的适用性,86%的老年人喜欢用义乌话。

这种语言态度的年龄差异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的问卷中,设计了“小时候,您父母跟您交流使用的是 ”——“现在您跟父母交流使用的是——”以及“如果您有孩子,您跟孩子使用——交流”三个问题。结果显示,从过去到现在到对待下一代,人们选择使用义乌话的比例分别是82%、75%和28%,选择使用普通话的比例分别是18%、25%和72%。也就是说,过去的家庭,人们普遍使用义乌话交流,现在的家庭,人们普遍使用普通话教育孩子,由此可以理解年龄因素对于普通话和义乌话的态度差异。地位性指标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各年龄段基本有半数以上的人选择普通话,认为普通话比义乌话更加文雅及有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但认同义乌话的地位象征的人也在40%左右。其中,20~40岁的人选择义乌话的只有21%,他们70%以上认为普通话比义乌话更加文雅,更能代表身份和地位,这可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普通话这种官话更符合工作和事业的要求。

受语言态度的影响,人们的义乌话水平、普通话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有显著的差异。20岁以下及20~40岁年龄段的人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均在90%以上,而能熟练使用义乌话的在70%左右;60岁以上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仅为71%,能熟练使用义乌话的为100%。在使用时间上,20岁以下的青少年80%很少或基本不用义乌话,没有人不用普通话。40~60岁年龄段日常使用义乌话的为78%,44%很少或基本不用普通话,60岁以上日常主要使用普通话仅为29%,但没有人很少或基本不用义乌话。40岁以下的人能熟练使用英语的比例在30%左右,40岁以上较少有人能熟练使用英语。

(三)学历因素

学历因素对于语言态度的选择也有显著的影响。体现为学历越高,选择义乌话的越少,选择普通话的越多。

数据显示,对于情感性指标,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63%认为义乌话更好好听、亲切和友善,25%选择普通话,还有部分人选择了英语;初高中学历的有58%选择义乌话,42%选择了普通话;大学学历的有52%选择义乌话,48%选择了普通话;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选择义乌话的最少,为43%,选择普通话的为57%。对于地位性指标,在小学及以下和初高中学历的人们中,均有55%左右选择了普通话,而45%左右选择了义乌话;在大学学历的人们中,选择普通话的为70%,选择义乌话为24%,还有6%的人选择英语;在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中,选择普通话的比例达到83%,义乌话仅为10%,英语也有7%。对于适用性指标,学历在初高中及以下的人60%选择义乌话的适应性强,大学学历的人选择义乌话的仅为1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更少,仅为8%,92%的人选择了普通话。这组数据说明,即随着学历增高,人们更加认同普通话的适应性。

学历对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和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学历越高的,普通话水平和英语水平就越高,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最少,为68%,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人几乎为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为100%,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人达53%。

在使用时间上,不论是哪个学历阶段的人,日常均以使用普通话为主,但大学、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日常使用普通话为主的人分别是85%、93%,小学和初高中日常使用普通话为主的人分别是64%和68%。小学阶段使用普通话为主的比例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小学学历的调查对象既包括了在读小学生,也包括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另外,使用英语时间较长的人也集中在大学、研究生学历的人群。

四、总结及思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语言的和谐沟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安定。在本地人口、外来人口及外籍商人共同生活的义乌这个复杂的语言环境下,普通话扮演了有效沟通的重要角色。不同地区的人操持着不同口音的普通话,在这里经商、工作和生活。甚至在义乌本地人的生活中,普通话也取代义乌话,成为主要的生活语言而存在。这是由义乌的经济环境和人口环境决定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义乌方言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传承着义乌的历史文化,它作为一种义乌精神的象征,在本地多数人眼中,它仍然是最亲切的乡音。对于年轻一代,仍然需要重视义乌方言的教育和保护。

规范义乌的语言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普通话。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各地方言及外国人说汉语的偏误对普通话的语音形式及词汇句法结构上均有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继续重视普通话规范和应用,加大推广和规范语言的力度。二是保护方言的生存发展。方言作为一地居民长久以来共同使用和交流的工具,传承着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义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在此居住了多年的外商,都能说上几句流利的义乌话,他们不仅觉得这很有趣,也对他们的经商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义乌话的传承要从年轻一代入手,我们要教给下一代的不是带着义乌口音的普通话,而是纯正的义乌话和标准的普通话。

参考文献:

[1]方松熹.义乌方言研究[J].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4):52~61.

[2]毛力群.语言资源的价值——以浙江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21.

[3]刘虹.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1993,(3):93~102.

[4]刘玉屏.正在进行种的汉语方言接触实证研究——义乌市农民工使用义乌方言成分情况调查[ J] .语言文字应用,20 10,(4):50~59.

[5]甘丽华.发达地区语言态度比较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1~103.

普通话的来历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众所周知,汉语言是全世界占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财产,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汉语言,这是何等的骄傲啊!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民族语言,普通话作为多年来实行的饿民族共同语,已经以他本身的运用性证明了其存在的饿必要性。他必将成为各民族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纽带。

年轻的我们带着一份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求知的渴望,对来生活的追求,进入了大的校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语言势必会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普通话的运用就自然显露出来了,但如果没有标准普通话的基础,就势必又带来很多麻烦:朋友的烦恼不能分担,快乐不能分享,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而普通话便会是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灵之窗的叩门砖,然而现实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带着很浓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在校园里频频出现,卷舌、翘舌、平舌等掌握不正确的错误更是层出不穷,这不仅会闹出很多笑话,而且也有损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几年后面临的将是工作的选择或是进一步的深造,但无论如何,普通话都将会是你和别人沟通的一把金钥匙,你的道德、修养、文化都将在普通话中得以充分展现。试想你会操着一口乡音和别人交流吗?这就要体现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所需的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而一些打字时为省事冒出来的同音字、错别字却开始扑面而来,不规范的使用祖国语言,给普通话的正确推广起了很大的反作用。所以,要想规范使用祖国语言,就要求我们从生活点滴注意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祖国的文字才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普通话的来历篇3

大家好,众所周知,汉语言是全世界占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财产,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汉语言,这是何等的骄傲啊!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民族语言,普通话作为多年来实行的饿民族共同语,已经以他本身的运用性证明了其存在的饿必要性。他必将成为各民族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纽带。

年轻的我们带着一份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求知的渴望,对来生活的追求,进入了大的校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方语本文来自言势必会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普通话的运用就自然显露出来了,但如果没有标准普通话的基础,就势必又带来很多麻烦:朋友的烦恼不能分担,快乐不能分享,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而普通话便会是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灵之窗的叩门砖,然而现实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带着很浓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在校园里频频出现,卷舌、翘舌、平舌等掌握不正确的错误更是层出不穷,这不仅会闹出很多笑话,而且也有损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几年后面临的将是工作的选择或是进一步的深造,但无论如何,普通话都将会是你和别人沟通的一把金钥匙,你的道德、修养、文化都将在普通话中得以充分展现。试想你会操着一口乡音和别人交流吗?这就要体现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所需的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而一些打字时为省事冒出来的同音字、错别字却开始扑面而来,不规范的使用祖国语言,给普通话的正确推广起了很大的反作用。所以,要想规范使用祖国语言,就要求我们从生活点滴注意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祖国的文字才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普通话的来历篇4

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普通话的教学内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词汇和语法规范的学习以及朗读和说话的训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加上足够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通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大多为带团的导游员或景区景点的讲解员。所以教师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与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增添旅游管理专业术语及当地著名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的训练,了解景点的历史及现状景区景点的成因、特点、有关典故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针对学生今后实习就业实地操作的情况,学习和掌握主要的风景区、景点的讲解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导游讲解的技巧,达到能用标准普通话准确流利自主导游的目的。

二、模拟职业情景,改革教学形式

为了提高普通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形式,从行业需求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设、模拟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自觉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音室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组织教学,实现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学生设立特定的工作场景,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任务目标去设计自己的讲话,并与相应的听众交流互动。让交际双方要树立起角色意识,尽可能将自己投入到角色体验中去。为此,教师首先应明确模拟环境的性质,为对话训练有效地进行提供条件;其次还应重视对话的整个过程,在有关演示完毕后,必须对训练过程有清晰的评价,如进行比较,寻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使存在的问题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得到有效的修正。

此外,教师也可改变教学环境,拓宽教学场所,走出课堂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训练,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如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一些景区景点做临时旅游服务人员,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期间做兼职导游、讲解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培养良好的发音方法,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教师+粉笔+黑板”传统的教学方式,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播放一些经典电视节目解说词、优秀导游员现场导游音像、散文诗歌朗诵、名人演讲、辩论比赛、幽默小品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实训中心等场所播放海南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视频,让学生按照文字进行朗读或让学生随着画面的转换进行解说练习,从而营造一种活泼、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切地领略到普通话的美感,激发学习的热情。

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打破任课老师单一进行上课的教学模式,邀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导游为学生讲授实战经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鼓励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四、结合专业实际,选择合适教材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和其他专业公共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一样的,教材内容大多局限在普通话测试上,而真正体现旅游专业特色的,让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行业中能经常运用的内容极度缺少,难以适应旅游专业普通话教学的实际需要。

笔者认为,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选择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素材,结合专业实际,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恰当的训练内容。比如,在口语训练方面,选择带有旅游专业特点的文章进行朗读,采用旅游景点优秀讲解词进行训练;选择全国导游考试的景点解说词进行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有利于学生参加导游员考试,可以在教学中实现“一举多得”。

普通话的来历篇5

关键词:普通话 方言 关系

一、方言到普通话的发展历程

随着普通话教育在全社会、尤其在学校里全面推广,年轻一代人的普通话水平已大有长进。然而,现在不少孩子在讲本地话时不时要掺杂进大量普通话,才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成了“普通山东话”、“普通河南话”、“普通甘肃话”……,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在推行普通话的同时,如何保持方言的传承。

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其中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中国元朝、明朝、清朝历时几百年逐渐形成的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更不是最早的北京地方话。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而国家为了进一步明确普通话的概念,又采用规定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与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早在1958年***就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为的是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策,不仅当今适用,而且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适用。

方言是根据语言的长期演变而来的,根据其性质差异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为地域方面的差异变化而来的;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现代汉语的方言都是历经了社会、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演变而来的。例如漫长的人口迁移、生活环境的影响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当然,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会融合、影响也是其中的原因。

二、方言、普通话的现状

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区域中。各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而最突出的表现在语音方面。虽然,我国语言学界的专家们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达成一致,但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多文化的庞大国家,然而,众多的民族语言和众多的地域方言必然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旅游、求学、出差……都会涉及到另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然而,当我们到达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我们必定会因为东西南北各个地域、民族方言的差异,导致人们根本无法通顺的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这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必须在汉语的基础上,规定一种打破地域间隔阂的交流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就是今天的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虽是北方方言,但它同时从方言中吸收词汇、语法甚至语音的个别成分来充实自己。民族共同语这种既植根于方言,又高于方言的特性决定了它为全民族服务的性质,而方言则是汉语的地域分支,为某一个地域的人群服务。

正因为此,民族共同语必然对方言产生巨大影响,对方言起制约作用,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随着社会统一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发展,人们文明水准的日益提高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日益法制化,更要求大力推行民族共同语,在正式场合和公众场合使用具全民性和较强规范性的普通话。然而,方言的地域性和亲情特点也决定了方言在局部地域存在的必要性和它自身的使用价值。

三、“双语”结合,互促发展。

我国推广普通话的***策一再表明,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因为方言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自己的特色所在,而且方言的出现更是一个民族、地区人民长期生活、学***历的一种见证。今天的我们,不是不允许说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国家民族的主体性语言――普通话。当然,我们不能由此产生方言优越的错觉,更不应该拒绝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必须不断扩大普通话的应用范围,但又不能限制方言的使用范围。

率先使普通话成为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学校的教学用语,广播、电视的播音用语,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用语。同时,也必须规范人们说标准的普通话,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然而,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方言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甘肃省平凉市的《平凉日报》第三版就专门设立了《乡言俚语,百姓话题》栏目。这个栏目就是当地的记者用当地的方言对人们日常关注的话题的讨论,这个栏目的设立正是对平凉当地方言的一种发扬和传承,也是人们了解平凉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明亮的“窗口”,更好地体现出了平凉当地特色。

21世纪的科技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要想打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最基础的隔阂,就是要用同样的语言去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更为通畅、方便的交往。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弃祖先们传给我们的这一民族、地域特色――方言。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比较标准的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不断努力的发扬我们本民族、本地域的方言,只有“双语”结合,才可以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吸引力,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普通话的来历篇6

关键词:成都地名 社会文化内涵 结构形式

一、引言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成都同时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时代的变迁,今人已无法复现历史原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得知以前的概况,通过积淀下来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对历史窥视一二。其中最有特点的非“地名”莫属。

本文以成都市区三环线以内的地名为对象,结合《成都大词典》和“成都市地***”,拟通过对成都地名的得名之由、地名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古城的概貌。

二、成都地名的社会文化内涵

1.地名记录了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情况。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人民聚居之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商业作坊不断壮大。“浆洗街、锣锅巷、染房街、骡马市、草市街、东打铜街、南打金街”仿佛一幅幅描绘着成都工艺发展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2.地名记录了历史和有关传说。

“升仙湖、天仙桥路、二仙桥街、迎仙桥、送仙桥、望仙桥街、金仙桥路、神仙树公园、龙潭寺、文殊院、花牌坊”等地名的由来带有传说色彩。

3.地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

“陕西衔、燕鲁公所街、江南(会)馆、金玉街、江汉路、洛阳路、西安南路、西安中路”是外来移民对祖籍怀念之情的表达。

三、成都地名的语言类型

1.语音特点。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成都地名的语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成都话声韵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声母特点

成都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共计20个:p、ph、m、f、t、th、n、ts、?h、s、?、?、?h、?、?、k、kh、?、x、?。

同普通话比较,成都话声母有下列特点:

1)成都话无卷舌音声母t?、t?h、?、?,普通话念卷舌音声母的字,成都话分别归入龈音声母?、?h、s、z。例如,“石室巷”中的“石室“普通话为[?? ??],成都话读作[s? s?];“正通顺街”中的“正”和“顺”普通话为[t???]、[?un],成都话读作[???]、[sun]等。

2)成都话n、i不分,古泥母三四等字读? ,其余泥来母读n。如:“万年场”的“年”成都话读作[?ian];“双林路”的“林”成都话读作[nin]等。

3)成都话有?声母。普通话除? r外的开口呼零声母音节,成都话都加? 。如“西安南路”中的“安”成都话读作[?an]。

4)成都话古晓组字u韵前读为f,如“升仙湖”的“湖”成都话读作[fu],“互助路”的“互”成都话读作[fu]等。

(2)韵母特点

成都话的韵母共计36个:?、? r、i、u、y 、a、ia、ua、o、yo、e、ie、ue、ye、ai、iai、uai、ei、uei、au、iau、? u、i?u、an、ian、uan、yan、?n、in、u?n、yn、a?、ia?、ua?、o?、yo?。

同普通话比较,成都韵母有以下特点:

1)二等见系开口字成都话读作洪音。如“东胜街、商业街、提督街”等的“街”成都话读作[kai];“多子巷、桂花巷、宽窄巷子”等的“巷”成都话读作[xa?];“***路”的“解”读作[kai]等。

2)臻摄一三等端泥精组合口字失去-u-介音。如“九如村、竹林村”的“村”成都话读作[?h?n];“孙家湾、孙家院子、孙家碑”的“孙”成都话读作[s?n]等。

3)深臻曾梗入声三四等开口帮端见系读ie。如“七道堰”中的“七”成都话读作[?hie];“航天立交桥”中的“立”成都话读作[lie];“力宝大厦”中的“力”成都话读作[lie]等。

(3)声调特点

成都话和北京话一样,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入声归为阳平调。在今天成都话的3929个常用字(据《方言调查字表》的收字)中,来自古入声的540字,其中今读阳平的达500字,占93%。

2.词汇特点。

地名一般有通名和专名构成,就现代汉语的标淮地名来说,有“专名定位、通名定类”的说法。通名是是指普遍存在的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如江、乡、街、城;专名是区别共性地理实体的特定名称。

成都市地名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

(1)传说/历史事件(+专名)+通名

浣花溪、濯锦江、龙潭寺、猛追湾、养兵

、洗面桥、金仙桥、送仙桥、神仙树、五丁桥等。

(2)***府机构/驻地(+专名)+通名

督院街、提督街、藩署街、藩库街、布后街、厅署街、都司街、盐道街、学道街、南府街、总府路等。

(3)姓氏/人名(+专名)+通名

张家巷、赵家村、沈家院子、焦家坟坝、花牌坊、苏坡桥、子龙塘、武侯祠、张仪楼、子云亭、方正街、君平街、将***衙门等。

(4)物产名称(+专名)+通名

红牌楼、骡马市、金牛坝、华西坝、槽营坝等。

(5)身份名(+专名)+通名

喇嘛寺、坛神庙、状元街等。

(6)意愿+通名

通惠门、九如村、华美村、万福桥等。

(7)建筑名+通名

文殊院街、马王庙街、张爷庙街、玉皇观街、小关庙街、皇城坝、营门口、宋公桥街、祠堂街等。

(8)数量词+通名

五块石、一心桥、二仙桥、三圣街、四马桥、五块石、七道堰、九里堤、万里桥。

普通话的来历篇7

【关键词】贵州黎平;方言俗语;文化孤岛;解析

黎平方言,是黎平人民在自己区域内交流的主题语言,反映着黎平的历史演变,也是该地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该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因为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蕴。那么历史文化的“风俗化石”则是方言俗语了。

一、黎平方言的声、韵、调

黎平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内的一个方言点。除少数声、韵、调与普通话有区别外,其余基本与普通话相同,声调中阴平、阳平与普通话很近似。

(一)黎平方言声母共19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ng j q x z c s r

黎平方言汉语声母有自己突出的特征:

1 普通在长期的发展中,很多声母已消失,变成零声母。而黎平方言却保存下来了,ng声母,例如:“哀”āi读作ngāi;“鹅”é读作wó等等。

2 黎平方言声母中只有z、c、s,没有zh、ch、sh卷舌声母。例如:“杂”zá、“扎”zhá均读作zá。

3 零声母仅出现在感叹词中。例如:啊a、嘿e。

4 少数声母或韵母有异变现象。例如:ch变成q,“吃”chī读作qī、“去”qù读作kè。

5 z、c、s声母中平舌音与普通话声母不同。有的送气声母变为不送气,例如:“促”cù读作zú,有的不送气又变为送气声母,例如:“造”zào读作cào等。

6 f、h混用。例如:“花”huā读作fā。

7 j、y由于受湖南汉语影响,眼yǎn读作ngǎn。

(二)韵母34个:i u ǖ a ia ua o io uo e ie ue ai uai uei ao iao ou iou on uon an ian uan en in uen ǖn ang iang uang eng ong iong

黎平方言韵母较普通话韵母少,但特点很突出。主要特点是:

1 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有对应异变。例如:“拍”pāi读作pé等。

2 黎平方言ing、in不分,统读为in,例:“英”yīng读作yīn。

3 普通话中的an韵,在黎平方言中分化为an、on两韵。例如:“半”bàn读作bòn。

4 黎平方言与普通话以及邻近县的汉语完全不同的方言词语。

黎平话是数百年前汉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土壤中沉积下来的产物,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独特的上古语音,如:现代汉语中的“尿(niào)”,黎平话读为“尿(sei)”。现代汉语中的“江(jiāng)”字,黎平话至今仍读“刚(gāng)”。

此外,现代汉语是四声调,而黎平话中仍然保留一些五声调的读音。如抹桌子中的“抹”字,现代汉语读“(mā)”是第一声,而黎平话读音既不是第三声也不是第四声,而是介于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之间读“ma”。还有麦子中的“麦”黎平话读“me”,这些读音不经过对此有专研的人,是很难区分开来的。

(三)声调5个:分为阴平、阳平、上声、下声、入声。

二 黎平方言的来历

关于黎平方言的来历有很多传说:

传说一:明朝期间实行屯***制,黎平城关大部分是从北方***屯而来的,因而以说北方话为主,形成黎平方言。

传说二:黎平有人在北京做官,觉得北京话好听,就命家人和乡人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黎平方言。

传说三:明朝正德年间,有位老先生陆洙,字沧浪,高邮州兴化县人,曾任晋共部侍郎,在京师(今北京)因作诗讥讽当朝宦官刘谨,被敲牙折齿,流放偏僻的黎平。《黎平府志》载:“沧浪磊落不羁,正德年间(1506-1521)以诗闻于上,待诏金马门,晋工部侍郎。以诗讽逆刘谨,谨怒,中伤之,折其齿,流五开卫黄团驿(现在的黎平)”。

陆洙流放到黎平后,地方长官见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是从京城被贬来的一定有学问,就令其传道授业解惑,悉心教诲子弟。由于陆先生缺牙少齿,讲话不关风,教学生读书认字时一些读音就走了样,“吃饭”的“吃”读成“七”;把“男”读成“兰”。平舌音跟卷舌音分辨不清,读成一个音等等,弟子们习惯成自然,以讹传讹,传播开去,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黎平方言。直至现在,虽然推广了正规的普通话,但日常口语还是一如其旧。

虽然这些传说都无法考证黎平方言的来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黎平方言是明代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生碰撞后的产物,它在强大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土壤中,非但没有被融化和吞没,相反还顽强地保存延续下来,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语言文化孤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三 黎平方言主要语法特点

形容词后加重叠成分。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后加上两个重叠音节,意义上就起了细微的变化,多数表示程度加深。如:黑麻麻、矮蹬蹬、粑。

形容词利用前或后附加成分来表示程度的加深。如:前加“蛮”:蛮好、蛮大、蛮红。

“倒”除了“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这个意思的用法与普通话相同处(如:吹倒),另外还有一些用法。

相当于普通话说的“着”。如:勾倒脑壳没讲话。

相当于普通话说的“到”或“着”。如:捉倒三个强盗。

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了(liao)”。如:要没倒好久(多久)。

黎平方言中的“得”,使用频率很高,涵义也很丰富,语法功能要比普通话的“得”多得多,除作动词用外,还能作助动词,时体助词、语气助词和构词成分用。下面作简要描述:

“得”作助动词

“得”的后面加动词,否定式用“没得”“没会”。如:要明天才得去/话没得讲一句

“得”作时体助词,这种用“得”的格式,其中的“得”可以扶成“嘎”或“了”。如:才进得教室两分钟,电灯就熄嘎。

“得”作语气助词

“得”在句末,处于动词后,表示一种强调语气。如:我没送礼,没好去得。

“得”用作构词成分

“得”作构词成分较丰富,下面略举几例:

没得“有”的否定。如:荷包头没得三五块钱没敢上街。

易得、容易。如:只要有恒心,哪样事都易得学。

做得、划算、合算。如:一百块钱买台缝纫机,做得。

动词后面的“起”,除少数用法外,大多数用法与普通话不同。

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趋向动词“起来”。如:只要掉下来的都捡得起。

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时体助词“着( )”或趋向动词作补语的“上、下”。如:站起讲,还是坐起讲?

动词后带“得起”表示动作可能做到,否定式用“没起”。如:拿(提)得起没?

动词后面用“倒起”相当于普通话的时体助词“着”。如:把他拉倒起。

四 黎平方言所独具的特色

一些音独具特色。如:“爹”或“爸”如果硬拼,则发音为dia55;“造”发音为***51;“莫”或“没”发音为mei51。

当声母F与eng 相拼时,发成fong的音, “丰”发音为fong55;“风”发音为fong55。

由“单音”与“子”构成的词较多,代替北京里常有的“儿”,常见的如 :棍儿--棍子 盖儿--盖子 傻儿--傻子。

h,f 多发齿唇清檫音,发音时上齿与下齿微接,因而难以区别:如: 会话的“会” 发音为fei51;黄昏的“黄” 发音为fang35;“辉” 发音为fei55;“呼” 发音为fu55;“花”发音为fa55。

语音没有儿化音,“儿”、“而”、“尔”、“耳”、“二”发成重音。 黎平话发音时舌头都伸到下齿背,舌头顶住上齿背。语音上不能区别zhi、chi、shi、zi、ci、si。如:“傻”(sha214)发音为(ha214)。

黎平方言由于发音很像现在流通的普通话,只是在语调、发音送气方面没有普通话规则,没有它语法上的变化多端,没有它语气上的抑扬顿挫。但在西南话一片川话中已格外现眼。在贵州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唯黎平话风格迥异、别具一格。

结语

普通话的来历篇8

大家上午好!今年月13日至19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宣传周的主题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今年是建国大庆之年,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市人民***府对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语言文字工作领域的广大工作者和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广普通话的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业。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得益于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智慧得益于语言。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正在兴起,除了十三亿中国人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华侨在使用汉语,还有大约2000万的外国人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汉语已成为了友谊的桥梁,沟通的纽带。

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对于提高全体市民的语言文化素质,树立历史文化名城良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委、市***府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推广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普通话普及程度和规范汉字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普通话的来历篇9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普通话,学习普通话。了解普通话,知道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知道不仅自己要说好普通话,还要积极推广普通话。

活动安排:

1.主持人:杨心怡,裴茂涵。

2.表演者:汤黄歆,何彩妮等。

活动过程:

主持人裴茂涵、杨心怡: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裴:众所周知,本周是推普周,理所当然每个人都应该讲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裴:第1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于今年的九月10日至16日在全国普遍开展,今年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使用语言约80种,使用文字有30多种。其中,汉语就分为七大方言,每种方言又包括若干种次方言和土语。隔山话不通,隔河音不同的事很常见。言语不通对经济发展、人际交流造成若干不便。

裴:所以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就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写入了《宪法》。几十年推普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方言还存在,贻误工作,影响交流,甚至造成矛盾。因此,克服语言障碍、克服方言,推广普通话就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

杨:下面我们先请裴茂涵同学介绍一些有关普通话的小知识。

裴:我们大家都会讲普通话,那么究竟什么是普通话?有人说:“普通话等于北京话,会说北京话就会说普通话”,您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下面有请 蔡情仪同学为大家回答一下。

杨: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悠久的的历史和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古代的人是用什么语言交流的?他们有普通话吗?据说孔夫子有弟子三千,来自四面八方,那么孔夫子是用什么语言给他的弟子授课的呢?有请裴茂涵同学来介绍一下

裴:听了前面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和发展,那么现在推广普通话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杨:下面有请王雅璇同学上来表演一段绕口令:“石狮有十四只石狮”

裴:下面我们将进行下一轮:推广普通话知识问答竞赛,我们先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参加。题目非常简单,就在刚才四位同学介绍的推广普通话小知识里面。

杨:规则是提出问题后第一个举手的同学答题,对方答题时不能插嘴!答对一个题目,就加一面旗!

裴:第一道题:根据普通话的定义,你能说出普通话是以哪种语音为标准音的?北京方言。

杨:今年九月第三周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12届。

裴:本届推普周的推广普通话大使是哪两位,你能说出其中一位吗?王小丫,王刚。

杨:好,下面进行选择题。

裴:自哪一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在全国各地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A.1997年 B. 1998年! C. 1999

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这句话正确吗?

A.正确 ! B. 错误

裴: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句话正确吗?

A.正确 B. 错误!

杨:90年代以来,国家更加重视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规定中小学必须做到各科教学和集体活动使用普通话,进而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这句话正确吗?

A.正确 ! B. 错误

裴: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这句话正确吗?

A.正确! B. 错误

结束语:

普通话的来历篇10

摘 要:普通话作为我国主要的母语,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普通话的发展有利于团结我国各族人民,有利于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普通话教学在新闻专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带动新闻专业的长足发展的作用,如能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实现创新更有利于普通话的教学。文章就创新发展视域下实现普通话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创新探讨,以期贡献于我国新闻事业。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新闻专业;创新

引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方式进行民族混合居住,以汉族为主的地区主要以汉语为沟通语言,普通话为我国大众语言,由此,普通话备受我国语言发展相关部门重视。以新闻专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语言方面的工作,普通话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进行工作的敲门砖。然而,新闻专业在以普通话为工作重要内容的专业在当前普通话教学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因素,笔者认为,主要从我国高校普通话教学的新闻专业教学中的教学现状入手,探讨出教学中的不足因素,并有实效性地提出创新教学措施,以期为我国新闻行业培养出一批批更具工作实力的栋梁之才。

普通话教学要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必须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使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得以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为了深化普通话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我国普通话发展概述

我国推广普通话现状综述董宇(成人***)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国汉民族语言的发展,从纵的方向看.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上古汉语发展至今,汉语言无论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横的方向来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因而汉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同化和异化不能同步进行,这使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方言。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历史上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普通话标准(虽然这些标准绝大多数都是不自觉的),尽管相对稳定性是语言的特性之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语言同其它事物一样,是毕然要发展的,任何人为的力量都不能控制语言的发展规律。我们现阶段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规律,更好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建国以来,普通话的推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当前我国普通话教学在新闻专业中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历史发展较晚,发展力度较薄弱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普通话作为新闻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的历史也比较晚,由此,普通话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发展程度较低,发展尚未成熟。比起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新闻专业语言方面的教学力度,我国高校普通话语言教学能力相差甚远,教学力度相对薄弱,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二)创新性教学发展不足

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教育教学发展状态,教育创新性重视力度和发展力度不足,更难谈上可持续的独具创新特点的教学新模式。例如,某国家211工程院校,在新闻专业的普通话教学中受国家教育制度和发展资金及普通话教学人才的制约,在几年的教学发展中,所培养出来的新闻专业人才,普通话发展能力和社会之间能力及该专业毕业生个人素质能力在社会发展需求中相差甚远,不能胜任毕业后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无法在社会中真正立足,从而导致该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

(三)缺乏与社会发展相互动的教学研究新机制

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实现其经济、***治、市场等方面的多向化发展。新闻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舆论行业,在其发展中肩负着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重任,新闻专业的发展不可小觑。而作为新闻专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通话,就更要求其教学发展中具有独到的教学特色。纵观当前我国新闻专业的普通话教学,缺乏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的认知和人才发展的双向互动,故而出现其教学研究新机制的严重缺乏,没有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三、普通话教学在新闻专业中的创新发展措施

(一)加强新闻专业普通话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高校新闻专业普通话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高校新闻专业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教学能力建设,为高校新闻专业的普通话教学创设更优的教学环境。例如引进普通话教学创新水平的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并不断实现创新教学评比机制和教学量化考核发展目标,从而实现普通话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及其人格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培养的目标,这样,多向实现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创新式提高。

(二)健全普通话水平能力测试制度

建立健全普通话考核标准目标机制,实现普通话的水平能力的严格测试,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实现新闻专业人才的不断创新培养。高校在新闻专业普通话的能力测试制度方面实现严格把关,建立健全相关测试制度,实现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互动式严格测评与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教与学在制度和实践中共同实现多向互动,在新闻专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创新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互利共赢。这样,更有利于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本身素质能力的不断培养。

(三)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普通话成绩标准的提高

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同时,首要的人才考核标准就是具备过硬的普通话能力素质和具备创新意识和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是实现高级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否则,将成为祸害社会和新闻行业的庸才。高校在新闻专业毕业生普通话成绩考核标准方面,实现提高考核门槛,高要求实现高校新闻专业高级人才的不断培养。严格考核标准,不断满足社会精英人才的需要的与高级人才的源源输送。

(四)创新普通话教学,实现新闻专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以变动的方式实现人才的不断需求,这样,我们就必须考虑到教学方面的动态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新闻专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前沿专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具备综合创新素质的高级人才的需要,更应实现普通话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例如引进互联网教学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到社会对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状况,使学生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业作为社会特有的创新行业,无时不刻在发展变化更新之中,受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影响和制约,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实现普通话的创新教学,创造更有利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变化发展创新的教学环境,才能实现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樊民;借“课改”东风,让“创新”在眼中闪光[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2] 樊敏;浅谈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J];世纪桥;2011年05期

[3] 于洪亚;谈普通话“说话”教学[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普通话的来历10篇

学习

食堂安全保卫制度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食堂安全保卫制度10篇,内容包括食堂安全管理制度12项,食堂如何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我校位于沈北新区兴隆台镇。为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安全卫生意识,学校长期以来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第一位,抓平时,重细节。根据沈阳市2012

学习

尔德节10篇

阅读(34)

DJURGARDEN动物园岛过仲夏节的首选地点是动物园岛的斯堪森露天博物馆(SkansenOpen-airMuseum)。斯堪森是世界上第一家露天博物馆,展示了整个瑞典的微缩景观,从北部萨米人居住的小屋到南部的斯科讷花园,应有尽有。这里还可以俯瞰斯德哥尔摩全

学习

儿童故事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故事片10篇,内容包括儿童故事片大全全集,儿童故事短篇大全。一、研究设计研究者尝试用两种不同的***片材料来考察3~6岁儿童的故事***式建构特点。实验采取3×2的二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1为三个年龄组,自变量2为两种类型的*

学习

关于元旦的手抄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元旦的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元旦简单手抄报,元旦手抄报简单又好看。(1)元旦来到,祝你在新年里:事业如日中天,心情阳光灿烂,工资地覆天翻,未来风光无限,爱情浪漫依然,快乐游戏人间。(2)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默默的祝福,当月光

学习

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试用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师试用期工作总结,机械行业试用期总结范本。一、工作注意细节,多了解知其所以然。毕业三年来,在郑纺机技术部工作学到的知识比较偏面,只把自己要做的工作做好,没有深入其他方面的了解,作为一

学习

英雄杀吕雉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英雄杀吕雉10篇,内容包括英雄杀十大公认最强英雄吕雉,英雄杀吕雉配印一览表。我和同伴是为看黄梅戏《霸王别姬》的演出而到合肥的。晚上,我们一起来到安徽大剧院。恶劣的天气也难挡戏迷的热情,剧院早已是高朋满座,看来大家

学习

柳永词两首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柳永词两首10篇,内容包括柳永词两首名句默写答案,柳永词集10首。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他善于填词而且精通音乐,工于音律,走歌妓乐工合作的道路,在两宋文坛上影响甚大,他不仅留下了213首词作,并在两宋近1500位词人中创作数量

学习

我的姐姐张爱玲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姐姐张爱玲10篇,内容包括我的姐姐张爱玲免费阅读,我的姐姐张爱玲全文***阅读。大三那年,我谈了一场高调的全校皆知的恋爱,结果却以男朋友劈腿告终。分手之后,我冲动地办了退学手续,原因很简单,不想看到前男友和他的新欢在我

学习

廉洁自律格言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廉洁自律格言10篇,内容包括廉洁自律格言警句大全集,廉洁自律励志格言。伫立在廉洁文化长廊,细细观看,品味其中,或骈或赋,或诗或对,或古或今,或煲或贬,或弃或扬,或长或短的廉洁格言警句,让人再次看到古代哲人和当今贤达淳淳告诫,他们用

学习

国企上半年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企上半年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国企上半年工作总结怎么写,国企工作总结精选15篇。1.以业务为先导,狠抓业务落地。为扭转公司亏损局面,促进公司生存,积极拓展业务,上半年签订合同总额约*万元,其中***项目*个,合同额***万元,****合

学习

瞄准靶心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瞄准靶心10篇,内容包括瞄准自己的靶心感想,瞄准自己的靶心标题欣赏。代码“0101”、特征“内部管线较粗”、“一般在主道、辅路、方砖步道”……这是什么东西?其实它只是北京市东城区很普通的上水井盖而已,它的兄弟们还有代

学习

办事处工作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办事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办事处工作总结和计划,办事处半年总结。处***下辖20个***总支、73个***支部,全处共有***员1276名。其中农村***总支6个,下设41个***支部,有***员417名;社区***总支12个,下设21个***支部,有***员708名;机关*

学习

申请转正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申请转正总结,内容包括最新转正总结模板10篇,转正总结范文大全。首先很感激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看我的,也很荣幸地能够成为贵司的一员。我从入职至今已快三个月了,这几个月里,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忙下,我对工作流程

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部编版免费。0076-01作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插***具有阐释课文、刺激联想、激发想象的作用。教师合理利用插***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版,中秋节的来历作文400字左右。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人们向往着团

学习

普通话小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话小报10篇,内容包括推荐普通话小报,小报说普通话。二、主要工作(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提高认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更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推普工作

学习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推广普通话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口号,推广普通话手抄报一等奖。4、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说普通话。5、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6、学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用好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7、普

学习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讲普通话写规范字10篇,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文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小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我们天天与语言、文字打交道。你可曾因为写作文有错别字而被扣掉分数,你可曾因为饭店菜单上的字太潦草

学习

普通话等级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话等级10篇,内容包括普通话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划分题目。本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含中学编制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和幼儿园的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行***教辅人员。二、持证上岗的实施

学习

五一节的来历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五一节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五一节的简短来历100字,五一节的来历及故事。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

学习

五一的来历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五一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五一的来历的简介,五一的来历及习俗。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

学习

劳动节的来历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节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劳动节的来历文字版,劳动节的来历美篇。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