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的来历篇1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一些***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 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从1889年7月14日说起,当时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五一节的来历篇2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2、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3、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五一节的来历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又称端阳,端是开始的意思。那你知道2021年端午节新历日期是几月几日吗?端午节有哪些冷知识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端午节新历日期是几月几日2021年端午节是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星期一
端午节有哪些冷知识1、端午节是叫法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又叫粽子节可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端午节的叫法远不止粽子节这么简单。据了解,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叫法主要包括:端阳节、粽子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夏节、重午节等等。
2、第一个粽子是用什么包的?
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糯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捻叶包糯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五黄?
五黄就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至于为什么要吃?据记载,江南人将农历五月,称为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同时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4、为什么吃完粽子禁忌喝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石,雄黄加入酒后,会加速砷的吸收,很容易中毒,如把雄黄酒加热饮用更危险。故吃完粽子千万别喝雄黄酒。
5、湖北秭归有三个端午节
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6、屈原竟然不姓屈?
屈原其实是姓芈(mi),名平。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曰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意思就是屈原和楚国的王族同姓,楚国国君姓芈,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
7、最大的国际龙舟赛不在中国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龙舟节不仅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龙舟竞赛活动,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国际龙舟比赛。
端午节鲜为人知的六大禁忌1、端午节忌举行喜庆活动
端午节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因此这天是不适合向别人说祝福的,当然也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加上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办理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重要事项的日子。
2、端午当天忌下河游泳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需要找替身“还阳”,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习俗。
3、端午忌吃娘家粽子
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但是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出嫁的闺女走娘家,不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因为民间俗话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4、端午期间严禁房事
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邪毒伤身体。因此古训严禁端午房事,并且规定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夫妻分开,并把这天定为“归宁日”。
5、端午节防毒气攻身
前面也提到过端午节是毒月,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因此,端午节这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
6、端午儿童的禁忌非常多
五一节的来历篇4
一年中有很多特殊的日子,正是这些不平凡的日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归属感,这些特殊的日子,我们统称为节日。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几个主要的节日,作一番了解。
[解读·探究]
一、第一季度节日
典例1:鼓角梅
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解读:这里的
“新年”指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典例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解读: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典例3: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袁宏道《满井游记》)
解读: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说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
点拨:第一季度内的节日以春节为主,春节历史悠
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
二、第二季度节日
典例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解读: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典例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解读: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点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三、第三季度节日
典例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解读:苏轼作此词时,正值中秋佳节,一轮明月高挂。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典例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读:“重阳日”指九月九日,即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点拨: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四、第四季度节日
典例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解读: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典例9: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杜甫《腊日》)
解读:这两句意思是说,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今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腊日,指的是腊月初八,即为腊八节。
点拨: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俗喝“腊八粥”。
[巩固·飞跃]
1.根据诗词,写出相应的节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节日:
(2)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节日: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根据习俗,写出相应的节日。
(1)吃元宵。 节日:
(2)扫墓,祭祀祖先。 节日:
五一节的来历篇5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五一节的来历篇6
一、红色节日是一个完整的红色历史文化体系
当代中国节日大体可分为三种性质或类型,以颜色标志其,则为“红、金、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流节日,主要是两种颜色,即红色和金色。“红色节日”就是***传统节日,如“十一”国庆节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性节日,具有鲜明的******治色彩。由于通常红色象征***,所以称之为红色节日。“金色节日”就是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的古有节日。由于金色是中华民族的崇高颜色,所以称之为金色节日。当代中国还有一些非主流节日,俗称“洋节”,虽然不是法定的节日,却在民间部分群体广泛流行,如情人节等等。作为舶来品,可对这些节日以海洋的颜色名之,称为“蓝色节日”。
当代中国的红色节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红色节日体系。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特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领导***、建设和改革是一部红色历史,在这一红色历史中产生出红色文化。红色节日就是红色历史的浓缩,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事件标志性时间的集体记忆,是铭刻在历史上的重大时刻。可以说,一整套红色节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一个完整的红色历史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
在红色节日体系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四个“一”节日,即“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中国***成立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这四个节日构成红色节日体系的骨架,也是红色历史进程和红色文化逻辑的骨架。
在当代中国,“五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一”标志着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中国***的诞生;“八一”标志着中国***领导的人民***队的诞生,从此中国***进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权的崭新阶段并一步步走向胜利;“十一”标志着在我们***领导28年***斗争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此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
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五一”,就没有“七一”;没有“七一”,就没有“八一”;没有“八一”,就没有“十一”;没有“十一”,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明天和未来。
由此可见,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进展的投影,也是红色文化逻辑的演绎。
二、红色节日体系是一部系统的红色历史文化教科书
人们很容易发现,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的最重大关键时间节点,年度的红色节日时间顺序就是中国现代历史顺序。
人们也不难发现,作为红色历史的时间顺序,红色节日的顺序,也是红色文化的逻辑顺序。这是红色历史进程与红色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二者的天然一体。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红色节日体系,这是历史老人写就的充满理性的一部红色历史文化教科书。
从这部红色文化教科书来看,有两组逻辑板块,即世界性红色节日和中国本土性红色节日。
第一组逻辑板块中,当代中国纪念和庆祝的世界性红色节日主要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三个节日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劳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当代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红色节日,是当代中国红色历史的进程起点,也是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逻辑起点。它标志着当代中国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与社会阶级基础的形成和确立。当代中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当代中国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诞生的国际条件和时代环境。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宣言,是世界劳动者的宣言,是劳动神圣的宣言。作为传播到中国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书所贯穿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劳动创造历史”的劳动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劳动高于一切”的劳动价值观。当代中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以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为社会阶级基础的。在当代中国第一次庆祝“五一”,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开始扎根,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五一”的灵魂,就是“劳动神圣”。劳动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与“过去支配现在”的资本主义相反,社会主义是“现在支配过去”。没有劳动者主体地位,就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庆祝“五一”,就是弘扬劳动,就是宣示劳动者的崇高地位,就是高高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
“五一”节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六一”国际儿童节具有血缘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三八”节和“六一”节是国际劳动节的延伸节日,是“劳动系列节日”相对***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女工与童工历来是劳动***运动关注的重点劳动群体。女工或劳动妇女是劳动者阶级受压迫最深的群体,是劳动***运动中具有特殊性的重要问题。妇女***是衡量人类***的天然尺度。纪念和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宗旨在于,提高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劳动妇女的权益。劳动妇女及其权益是劳动群众的特殊组成部分和特殊权益。“三八”节不是一般意义的“妇女”节,也不是“国际妇女”节,而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可称为国际“女工”节,其中的灵魂是“劳动”。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红色节日。“六一”节也是与劳动***紧密联系的红色节日。劳动的***,就是全人类的***,关心人类的未来,必须爱护儿童、保护儿童,必须反对包括童工现象在内的一切摧残儿童的行为。这是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
从上述节日的时间顺序来看,开展劳动系列节日的纪念和庆祝,作为统一整体的劳动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教育,“三八”节是开端,“五一”节是高潮,“六一”节是深化。
第二组逻辑板块中,当代中国纪念和庆祝的本土性红色节日主要是“五四”青年节、“七一”中国******纪念日、“八一”***、“十一”国庆节。这四个节日相互之间同样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四”青年节标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从“五四”运动开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历史的主导作用。这是工人阶级******诞生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充分显示了***青年的先锋作用,***是青年的事业,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其中的历史内涵孕育中国的天翻地覆,决定中国的未来走向。没有“五四”,就没有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大转折,就不会在短短的两年、八年、三十年产生“七一”、“八一”、“十一”。
“七一”、“八一”、“十一”,是我们***、***队、国家的生日。
“七一”标示中国开天辟地有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证。“八一”标示我们***创建和领导了一支人民***队,依靠全体人民,进行***的人民***战争和民族***战争,了几千年和近百年来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十一”标示我们***领导全体***民共同奋斗,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领导人民迈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领导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在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红色节日体系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节日是,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的节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每十年举国开展一次隆重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活动。这是事实上的重大纪念日,是全国性的伟大节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在这个意义上,是又一个“一”,即“十二一”。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这一历史时刻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庆祝。
由此可见,由“五一”节奠定基础的红色节日,从“七一”到“八一”,到“十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贯通其中的血脉。我们的***、***队和国家,无一不是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根基的。“七一”诞生的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是以标志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劳动者的镰刀和锤头作为***徽的。“八一”诞生的工人阶级******所领导的人民***队是“工农的子弟兵”。“十一”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通过***)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以人民***队为坚强柱石)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性红色节日是本土性红色节日的基础,是红色节日体系的起点。本土性红色节日是世界性红色节日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扎根中国的历史成果。这是一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逻辑展开相统一的壮丽画卷。
三、红色节日体系的主导地位和教育功能
我们必须大力进行红色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着力巩固红色节日体系的主导地位。这是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性基础工程。无数历史经验,特别是国家的教训证明,国家所设立的红色节日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就是国家所倡导的红色节日历史文化内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就是倡导这一价值体系的国家在人民心中的位置。红色节日在一个国家的兴衰状况,预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命运。观察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可依据这个国家红色节日的兴衰状况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我们必须把纪念和庆祝红色节日作为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生命线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性任务高度重视。在纪念和庆祝红色节日中,必须始终坚持反对缺失红色节日内在精神和灵魂而单纯追求形式、福利、享受、娱乐等等做法,切实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让红色节日所承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依据红色节日体系开展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思想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纪念和庆祝红色节日对于人民群众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特殊的作用。红色节日历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红色节日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红色节日思想教育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优点是,这一历史文化的思想影响是贯穿全年的。一个年度的红色节日体系,360多天重温百年历史,就是红色历史及其文化的系统完整思想教育,是全年进行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教育。这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毫不放松、年复一年地开展红色节日思想教育,必然会使红色节日的历史文化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内在意识。一年又一年地积累不断加深,一代又一代地记忆不断传承,是给后人的最真实可靠的思想教育。红色节日体系作为完整的红色历史文化教科书,经过制度化的长期固定教育,就会使红色历史文化成为全体人民的常识,成为全体人民固有的思维定势,就会具有不可颠覆性。只要红色历史文化不可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颠覆,我们的***和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坚不可摧、不可颠覆的。
五一节的来历篇7
农历五月,又以初五日为“恶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沐兰节、龙船节。古人认为,端午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因而“端午”被认为是犯禁忌的日子。早在先秦时代,人们便认为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为害人间。这里的“五毒”,指的是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代指一切对人有害的毒物。因为相传“五毒”并兴,人多瘟***,所以人们便探寻到许多化解的方法:饮雄黄、悬挂蒲艾、吃粽子便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民谚有云:“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雄黄酒被认为是驱五毒、辟鬼邪的极佳之物。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并在太阳下曝晒泡制而成的白酒或黄酒。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因此,逢端午节,人们便饮雄黄酒以辟邪、除***。因儿童不能饮酒,便在其额头用雄黄酒画一个“王”字,以祈望能除祟保健康。古人还认为雄黄酒不仅可以用来饮用和涂抹身体,而且还可洒在屋角墙头,用以“祛百毒”,保佑家宅平安。
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本身具有毒性,而且有腐蚀作用,食用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对古代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门楣悬蒲艾”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里的蒲、艾分别是两种植物:“蒲”指的是菖蒲,“艾”是指艾草。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故又称“香菖蒲”;又因其叶形似剑,故亦称“水剑草”、“蒲剑”。菖蒲本身有毒,可做药用,而古人认为其具辟邪、益寿的作用。艾草又名艾叶、香艾、艾蒿,本身具有浓郁的香气,具有抑菌驱虫的功效。同样被古人认为是辟邪植物,和菖蒲同被视作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因此人们常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用菖蒲叶和艾草捆扎在一起,悬挂在自家的门楣旁,用以辟邪驱祟,故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之说。
五一节的来历篇8
端午节到了,不少人家中都会有粽子。庆祝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会赛龙舟,放河灯等等。那端午节的来历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们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问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说:端午节的来历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十分伤心,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以免让蛟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一些公公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问起公公婆婆们关于一些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的时候,他们说得更起劲儿了,他们说: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东西了,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总会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诉说着对世间的美好愿望
小学生端午节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端午节到了,大家都开开心心吃着粽子。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这么好吃的粽子,肯定每个人都喜欢吃。有一次听爸爸说,端午节其实是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我很好奇,于是,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粽子的由来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了解。
2、访问家人,同学。
3、在书或报纸上看有关新闻、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访问对象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备注 查阅教材 课本 调查报告的写法 参照五年级语文课本下册,P128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格式。 网络查询及查阅报刊 百度一搜、潇湘晨报 端午节的来历及传说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咨询请教 爸爸妈妈 粽子的种类和包法 1、主要原料:粽叶、糯米。
2、不同味道的粽子:白粽子、腊肉粽子、鲜肉粽子、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红枣、绿豆、红豆、花生粽子等等。
3、制作和包扎方法:略
四、结论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五一节的来历篇9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一般是指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节日,始于20xx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 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还是一种食物,元宵和汤圆在原料和外形上很相似,但是和汤圆是不同的,只要是做法和口 感上的区别。
北方“滚”元宵。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 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糯米 )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 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包”汤圆。汤圆做法有点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 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汤圆的皮和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湿糯米 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 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
上元节是什么节日
“上元节”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元宵节”。道教中将农历的正月十五定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传说这天是“天官”的生日。上元节的时间就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五一节的来历篇10
20xx除夕是法定假日吗_20xx除夕算法定假日吗据了解,20xx除夕不算法定节假日。20xx年除夕是有放假的,但不是法定节假日,只能算公休。
20xx春节法定节假日20xx年1月27日至20xx年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3日(星期五)、2月4(星期六)日照常上班。
20xx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共多少天一、元旦节:
20xx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xx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xx年1月4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二、春节:
20xx年1月27日至20xx年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2月3日(星期五)、2月4(星期六)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
20xx年4月3日至5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6号(星期四)、4月7日(星期五)照常上班。
四、五一劳动节:
20xx年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一、“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5月4日(星期四)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20xx年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30日(星期二,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5月29日(星期一)
5月31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
20xx年中秋在20xx年10月4日(星期三),为国家法定假日。与国庆节连休7天,即从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10月7日,放假调休7天。
10月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20xx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与中秋节连休。
10月1日(星期日)、10月2日(星期一)、10月3日(星期二)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