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篇1
这是一堂家常课,内容是苏教国标本数学第九册的《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学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十分简单的。在例题教学部分,刘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
师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中提供的数学信息自主提出用加法计算或者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相机板书:
4.75+3.14 4.75-3.14 4.15+2.65 4.15-2.6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四道题的特点,由此引出课题。
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4.75+3.14”,并指名板演,然后再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自己与到黑板前板演的同学的答案进行比对后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举手!(无)
接着教师出示了一位小马虎(老师自己想的)做的相关作业(如下),并引导重点分析小马虎产生错误的现象和原因。(此环节花时大约10分钟)
4 . 7 5
+ 3. 4 ……
【案情简析】
小数加法篇2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
6+2834+9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4.)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生:34加25从个位加起,个位4加5得9,表示9个1,对齐个位写9.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对齐十位写5,结果得59.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
生: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
生:个位4加8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
生:个位是4个一加8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
生: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4加8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
生: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生: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师:最后得62.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边说边做)
56+37=
教学例4.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
师板书:
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
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
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
师:十位上4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最后得70.
4.总结法则.
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个位满十了要进位.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全体齐读.
(三)巩固反馈
1.在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
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
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
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
师:同学们编的这些题里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
生:54+25这道题不符合要求.
师:为什么?
生:54+25,个位相加不满十,不是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从编的题里选两道进位加法题,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得快的同学可以多做.
集体订正.
4.课堂作业:做一做的第1,2,3题.
5.思考题.
在里填哪些数合适?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教学重点是讲进位加法计算法则中的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首先通过计算34+25,复习笔算加法计算法则前两条,然后把算式中的25改成28,使它变成例3:34+28,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会使学生感到突然,又把加法的三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教师紧紧抓住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采用直观教具演示,并带领学生边摆边说边算,具体形象地讲明了算理.
通过填数和自己编题,进一步突出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由学生任选练习题的作法,是把作业主动权交给学生,变学生被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为积极参与练习,同时给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留有余地.
思考题是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做教学要求.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小数加法篇3
(一)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5+43=48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
②80+17=97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
③25+8=33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
④6+89=95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
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30+2838-491-8
62-242+352+206+35
(三)复习笔算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可分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并指定6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写一道题.)
13+54=48+27=57+23=
87-42=62-35=70-52=
做完后用投影片订正.
讨论: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学讨论)
相同处: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不同处: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笔算两位数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巩固练习.
(1)给小马虎治病.
一号病例:
诊断:个位4加9得13,横线下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5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9,小马虎忘记把进上来的1加上,所以错了.
处方:
把进上来的1,
写在十位下面
二号病例:
诊断:个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这道题是不进位加法,小马虎当成进位加法做的,所以错了.
处方:
认真细致地做题.
三号病例:
诊断:个位2减5不够减,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2减5得7,小马虎只用退下来的10减5,忘记了个位上的2,所以错了.
处方:
从十位退1后,个位
要算12减5.
四号病例:
诊断:个位0减8不够,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0减8得2,十位上退1剩3,3减1得2.小马虎计算十位时,仍然用4减1得3,造成错误.
处方:
从十位4退1剩3,3
减1得2在十位写
2.
(2)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加法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策略;探析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思维性的学科. 数学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也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加减法作为数学计算知识的一个基础,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加减法学习与运算兴趣的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掌握数学加减法的运算.
一、增强数学加减法教学的趣味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并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因此,教师就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致力于其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那么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融合加减法教学. 如:羊村开会讨论食物的分配,懒羊羊有5块糖,美羊羊有3块糖,谁的比较多?如果懒羊羊给美羊羊1块糖,那么它们分别还有几块糖?学生对卡通形象比较感兴趣,因此也会较快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进而深入进行思考与探究,最终知道:懒羊羊的5块糖减去给美羊羊的1块,还剩4块;而美羊羊的3块糖加上懒羊羊给的1块后也是4块糖,这时两者所拥有的糖是一样多的.
兴趣是促使人们主动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真正动力源泉. 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致力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产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最终提升其数学意识与能力等.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创设为一个学习用品商店的情境,自己作为商家,而学生作为顾客来买自己需要的物品. 每名学生有10块钱,而商店也明码标价一支圆珠笔1块钱,一支钢笔3块钱……然后让大家自己买东西,算一算所买东西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计算并进行口答,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数学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融合于具体的场景之中,在这个轻松、和谐、自由的情境之中,学生会更容易放松并产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原理,并在一个日常的场景中进行加减法的使用与练习. 三、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正所谓: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小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且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在加减法练习的时候,听从教师的指令,摸一摸,摆一摆. 如铅笔、橡皮、糖果、水果等,每名学生持有不同的几个,然后在教师的指令下,拿出自己拥有的给别人,这时再算一算自己剩下几个,别人又拥有几个……
这样,可以将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加减法的学习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其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知识,提升其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能力,从而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实现对数学运算知识的获取与掌握.
四、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为生活服务.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同时又具有实际运用性质的学科. 因此,教师应注重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将其巧妙引入课堂,增强加减法教学的生活化,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加亲切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
例如:生活中的一些水电费、网费问题,整钱换零钱问题,公交卡使用问题等,都是加减法教学的良好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的存在,只要善于发现,那么这些素材都能良好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而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而且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所以学生会更愿意接受与学习. 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的意识与能力,最终促进其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的不断提升.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与探究,让差生变优,优生更优,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竞争品质.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使不同学生从不同程度获得进步,强化学习意识,有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结 论
总而言之,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加减法运算,而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断拓展新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加减法运算效率,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数加法篇5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四年级第四单元有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承接前面的学习内容,继续教学小数运算的相关知识。例1教材选择书店买书的背景,安排两个问题教学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为后面继续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混合运算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借助学生熟悉的买课外书的情境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法、减法(位数相同)的笔算方法。体会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课前游戏】:猜谜语(猜一个成语)
1.78
2.3333333333335555555555555
3.1.2.5.6.7.8.9.10……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师: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你能口算吗?
1、视算:
0.2+0.3
0.8-0.5
1.2+1.5
4.2+0.8
2、教师出题,学生口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71页的主题***。
教师: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书店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2本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教师: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3)《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少)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我们先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式子。
(1)教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你***解决这道题,写在堂上练习本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正确的?你们的方法跟哪种方法一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逐一观察每种算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时说清理由。
预设学生几种回答情况:
解题思路一:
生1:6.45元就是6元4角5分,4.29元就是4元2角9分,加起来就是10元7角4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口算,6元+4元=10元,4角+2角=6角,5分+9分=14分,加起来就是10元7角4分。
生2:用笔算,
6元4角5分+4元2角9分=10元7角4分。
师,笔算和口算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笔算时相同单位对齐相加。
解题思路二:
生1:645+429=1074(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6.45元就是645分,4.29元就是429分,和是1074分。
小结:这就是把两个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相加。
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右边)加起,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满十进一。(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解题思路三:
生1:6.45+4.29=10.74(元)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直接把两个小数相加。百分位上的5加9等于14;十分位上的4加2等于6,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7;个位上6加4等于10.因此得数是10.74.
师:这两个小数相加,和是10.74元,跟眼前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样吗?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确选择解题方法。
师:根据前面同学的展示,老师整理出下面三道竖式(课件出示):
6元4角5分
6
4
5
6.4
5
+
4元2角9分
+
4
2
9
+
4.2
9
10元7角4分
10
7
4
10.7
4
师:这三种计算方法,你喜欢那种?为什么?(板书例题的竖式)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用小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5.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讨论:小数的加法跟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学生汇报:小数的加法跟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差不多!小数的加法跟整数加法的计算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汇报:不同的地方就是小数加法要对齐小数点,而整数没有小数点。
师:那么小数点对齐了,相同的数位是不是也对齐那?为什么?(板书:小数点对齐)
6.你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吗?
7.小结:刚才我们从发现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找到了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且还通过观察、对比,找到了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表现特别棒!
8.应用计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刚才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看谁计算的又快又对!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进行计算。
2.98+0.52
6.45+4.29
(1)提问2.98+0.52得数末尾的“0”可以怎么办?
(2)比较6.45+4.29得数个位上的“0”可否省略?
三、巧用方法,学习小数减法
1、出示问题:《小小数学迷》6.45元,《王子童话》4.29元,《小小数学迷》比《王子童话》贵多少钱?
2.放手学生***计算,再指名板演汇报。
3.引导学生评议。
你觉得她写得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4.你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数减法计算的方法吗?
5.练习。
9.17-1.77=
4.19-1.17=
25.36-5.13=
师:这三道题中结果都有“0”,哪个0可以在写得数时可以省略不写呢?为什么?
四、观察比较,概括算法
1.观察一下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你认为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2.师小结: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3.总结童谣
小数加减点对齐,
从右向左计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
退一当十别大意!
保你数学好成绩!
五、练习巩固,引用拓展
1.基础练习:判断对错,并说明错因,订正答案。
6
.7
7
6.77
7.2
3.45
+
1.8
-1.78
+
6.54
+
5.75
6
.8
5
5.09
13.74
9.20
(╳)
(╳)
(√)
(╳)
2.提高练习: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
.
6
.
+。
.
5
-
3
.
4
8
1
1
8
.
2
.
7
六、小结全文,分享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
6.45+4.29=10.74(元)
6.45-4.29=2.16(元)
相同数位对齐
6
.
4
5
6
.
4
5
+
4
.
2
9
-
4
.
2
9
10
.
7
4
2
.
1
6
小数加法篇6
一、指导学生学会在操作中发现规律。
规律往往需要多次实验而发现的,进而去证明其科学性,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问题提出假想在科学研究汇总有重要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家所走过的路,学会发现问题的门路,使他们经历由操作、感知、表象、概念、应用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过程:
1.出示表格:
问: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表格后,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1)答:要求积。
学生(2)答:第一个因数是14,第二个因数不同,积也不相同。
问:有没有规律?如果有,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实际计算,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初步的结论。
问:这种现象有没有普遍性?这是不是规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让学生归纳出最后结论“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学着用这种方法发现规律研究问题,对于培养学生从小学着做学问,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好处。
二、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数学是思维的产物,任何数学都是思维的结晶。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从问题与思维的关系来看,问题对于思维活动非常重要。离开问题也就不能积极的思维。小学生天生好奇、好问、新颖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思维的热情,恰当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思维的方向。因此,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这样长期指导、点拨,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学会。
例如:在数学“9+5=?”这一问题,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园片或小棒得出答案,进而提出“你是怎么摆的?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把5分成1和4?而不把5分成2和3?”然后利用学生的回答,概括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使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实物相对应,便于掌握。
三、指导学生学会变新知为旧知
由于数学知识联系密切,让学生学习新知主要是采用同化的方式进行,在旧知识的参与下,通过积极思维,形成认知结构。因此,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知识的迁移上铺路搭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加以启发,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去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时,我先引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采用的方法。即割补法。再领着学生观察圆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即一曲一直。怎样以直代曲呢?在此加以点拨,使学生很快想出各种办法,进而启发学生割补拼凑成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三角形或其他***形,最终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四、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培养学生自学,一是可以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学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并能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注意力集中一些;二是课堂上看书可以使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些知识属于直接传授性的,不需要讲解,学生自学即可。比如:比例结构中内项、外项的介绍;三是课后自学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知识消化品尝,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的解答大都借助于***示,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示的技能,就不能让学生光是听和看,而更重要的是做,就是要学生自己动手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隐含的中间问题,才能顺利地解答复合应用题。特别是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示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经验我发现运用***示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解题方法,而且会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更显示出***示法的功效。因此,要认真培养学生运用***示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既集中了学生的智慧,交流了学生的思想,又广开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六、指导学生学会抓主要矛盾
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的冲突中发展的。小学生学数学也是在矛盾的变化中不断变化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训练学生抓问题的关键也就是抓主要矛盾,这无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如学习“约数和倍数”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整除”,所以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必须抓住概念的关键,从而为学生接受知识转化矛盾提供可能。又如,学数是小学除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除数是小数,抓住除数这一主要矛盾,创设情景使学生自己想方设法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将此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矛盾自然化解。
因此,在研究问题中而对诸多矛盾要善于抓住突破口,才有可能顺利解决矛盾。
小数加法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单;设计;价值
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飞快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我国针对教育发展设定了较为详细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教育规划中明确要求现代化的教学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关注每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变化的角度出发,提供科学的教育手段,以使我国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实现“个性学习”的民主理想。
一、预习单的重要价值所在
1.针对学生
预习单是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针对教师
“预习单”的制定,提升了教师分析教材、制定科学教学任务的能力,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在对任务进行定性定量时,提升了自己分又傅嫉募寄埽细化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把握,在知识点讲解策略的琢磨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想设计出一份较完善、科学的“预习单”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的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系统学习,教师在制定“预习单”时,不仅要分析本节课与以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分析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这对教师的研读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教学组织中,制定“预习单”可以打破以往“一言堂”的既定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组织更具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策略
1.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模板
2.预习单的主体部分包括课前活动、课堂活动以及课后活动
(1)针对教材的设计――学习流程
贯穿整节课堂的学习流程主要包括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设计。在课前,主要关注的重点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复习、操作、思考等活动,帮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运用自己的思维对新知识进行思考,积累一定的新课学习基础。在课堂中,预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安排中,形成灵活的数学学习思维。在目标的驱动下,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新的知识系统。
以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的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之前学习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现在新内容的预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这些计算公式,尝试推导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例如,在计算梯形的面积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之前学习的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式对梯形进行切分,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将三个面积相加,就是梯形的面积。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将之前学习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结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与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然后顺其自然地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针对学生的设计――多元评价
预习单的设计应当关注对于主体的评价,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教师的评价。评价应当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关注对各个阶段的评价,更能加强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和学习整体的把握。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了解如何运用学习动机提升学生成绩。
(3)针对教师的设计――目标导语
在预习单的导语设计上,教师应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采取有效的话语。很多教师在预习单的制定上,都忽略了这样的细节。运用生硬的语言来描述学习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设定预习单时可以适当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而不是生硬地运用祈使句或者命令的口吻。如,在学习相向运行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想去湖边散步,喜羊羊在羊村,灰太狼在城堡,羊村距离湖边有25 km,城堡离湖边有17 km,他们同时准备出发,喜羊羊奔跑的速度是每分钟4 m,灰太狼奔跑的速度是每分钟3 m,那么喜羊羊和灰太狼谁先到达湖边呢?如果灰太狼中途改变主意,准备直接去羊村,那么它跟喜羊羊过多久会相遇?
根据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中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我们要切实做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减少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控制。其次,教师要运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兴趣促学习。预习单的制定,只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共同探究。
小数加法篇8
新乐市邯邰学区邯邰小学
王亚静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进位加法。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境,呈现了两种帽子、两种手套的价钱,提出了“买1顶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并解决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不同选择方式的计算过程中,学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情感态度:
积极主动的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笔试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5+6.4=
25.4+8.4=
37.8+9.1=
2.3+1.5=
设计意***:让学生先计算简单的小数加法,为学习本节课的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90页情境***。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师:买1顶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选择,然后列式计算,最后交流选择的物品和计算结果。
(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选择物品的方式,然后每组找一名学生到小黑板演示,后进行评价加分。)
学生板书竖式:
(1)12.55+5.65=18.20(元)
12.55
+5.65
18.20
(2)45.8+10.35=56.15(元)
45.8
+10.35
56.15
(3)12.55+10.35=22.90(元)
12.55
+10.35
22.90
(4)45.8+5.65=51.45(元)
45.8
+
6.65
51.45
师:请同学们讨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找学生说一说。)
出示:
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
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计算时,满十进一。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点对齐。
2.计算结果小数末尾0要去掉。
设计意***: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下面是张楠的作业,请你当老师给他检查检查。
53.3
+2.47
7.80
9.86
+
4.26
5.60
2.28
+1.74
4.02
2.学生***完成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13.6+6.4
12.5+0.72
45.8+36.37
24.39+40.78
3.
解决问题
。(学生***完成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一根长彩带,扎蛋糕盒用了
2.53米,还剩0.97米。这根彩带的长度是多少米?
设计意***:通过让学生***完成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笔算小数计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从低位算起;
小数加法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能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能合理的运用整数运算定律对小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指导
1.注重课堂导入,将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化、故事化。
为了使“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化、故事化,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片等形式导入课题,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枯燥的学习面孔,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2.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引导学生探究。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计算方法等,通过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与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是“小数点对齐”的区别,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零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零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课时安排
共计4课时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1课时
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1课时
第3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
知识结构
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例1、“做一做”及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放映小丽和小林到书店买书的情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引入新课并板书。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
小数的加减法
出示例1情境***。
《数学家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提问:你从上***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信息。
提问:一共要花多少钱?如何列式,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6.45+4.29=10.74
提问: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
提问:《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列式:6.45-4.29=2.16
三、练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2.算一算:
100.5+3.8
5.24-3.84
7.19+10.11
8-0.27
3.妈妈上街买菜,买素菜花了13.50元,买荤菜花了52.80元。买荤菜、买素菜一共花了多少钱?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32.5千克,箱重4.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5.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先***完成后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1)
列式:
6.45+4.29=10.74(元)
6.45-4.29=2.16(元)
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小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2、“做一做”及第75页练习十七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小数加减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8.102+15.28
8.52-5.75
1.25+16.7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例2: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
(1)6.45+8.3=14.75(元)
(2)(3)8.3-6.45=1.85(元)
师: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3元5角+7元8角7分=
8千克-4千克50克=
师:这些题目和以前做的小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做?
生: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因为:3元5角=3.50元7元8角7分=7.87元
所以:3元5角+7元8角7分=3.50元+7.87元=11.37元
学生***完成:8千克-4千克50克=提问: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你打算怎么做?
师:小结:注意先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的小数,单位统一了,再按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练习巩固提升
1.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4元5角8分+10元3角=
1吨500千克-800千克=
1米6厘米+65厘米=
5米4分米-176厘米=
2.班里要用100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足球排球冠***牌蓝天牌三风乐动2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3.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课堂检测:
1.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6~10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2)
例2
小林买了两本书,《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6.45+8.3=14.75(元)
8.3-6.45=1.85(元)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时从高位借“1”当“10”再减,末尾有0要去掉。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3、“做一做”及第77~78页练习十八第3~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2+6.3
3.5-2.6
8.7-4.5
1-0.6
9.9-1.5
12.3+5.4
4.9+1.2
18.6-5.5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5-214+107-89
100-(81-26)+48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顺序
出示例3情境***。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并板书。
已知《少儿绘画ABC》需7.45元,《太空漫步》5.8元,《海洋世界》4.69元。要求一共要花多少钱?
师:提问该如何列式,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列式:7.45+5.8+4.69
师:该怎么计算呢?
讨论交流:学生根据小数计算法则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先算7.45+
5.8,再算与4.69的和。
所以7.45+5.8+4.69=13.25+4.69=17.94(元)
答:一共要花17.94元。
(2)小林买了两本书《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元?
师:你觉得应该如何解答呢?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的解法解决问题。分工合作,汇报交流。
(1)20-6.45-8.3=13.55-8.3=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2)20-(6.45+8.3)=20-14.75=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学生自己完成解答。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完成后,点三名学生上台板演订正。
2.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第2题。先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然后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八第3、4、5题,学生先***完成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要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八第6~8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1)7.45+5.8+4.69
=13.25+4.69
=17.94(元)
答:一共要花17.94元。
(2)20-6.45-8.3
=13.55-8.3
=5.25(元)
(3)20-(6.45+8.3)
=20-14.75
=5.25(元)
答:应找回5.25元。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的例4、“做一做”及第80页练习十九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2.主要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探索新知。
重点难点: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正确进行小数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一说根据什么。
47+125+53+75
112+59+41+88
2.回顾整数加法运算的定律。
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3.导入:
那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新课讲授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
0.5+3.2
(4.7+2.6)+7.4
4.7+(2.6+7.4)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计算,并写出每步的根据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79页,看例4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接着再提问:“小青在计算时把0.6和3.4放在一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91
加
0.09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
法计算。
3.做第7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做第l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九第1-3题。
1.做第l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
3.做第3题,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小结:通过练习计算,我们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
同样适用。
课堂检测:
1.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九4~8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4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12
小数加法篇10
关键词:小课题 小项目 “企业型”技校生 “关卡”
“小课题、小项目”这种教育教学方法由老师制定好相对应的课堂实习课题,再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样,指定加工方法和流程,然后老师先做实践示范演示,学生再分组逐人上车床进行加工练习,最后由老师进行测量评估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教育教学方法重视的是学生的独自动手能力,目的在于培养“企业型”技校生,让学生尽早接受企业里的一些工艺流程,为他们走进企业减少一些磨合时间。
一、“小课题项目”构思
在这种教育理念里,老师的身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以教育理论为主,而是慢慢转变成孩子们的引导者。首先,老师要能够构思一个很好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有所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制定出一个“诱人”的课题,但是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内涵,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中必须体现出该课题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和达标测试点。举个例子,在螺纹配合的课题中,笔者给学生们出的项目构思是――红酒瓶的制作。
在这个课题中,学生要根据课题进行自我设计和加工,笔者要求学生:
第一,比例协调能力――设计***样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棒料的尺寸;
第二,实用价值体现――内部空间的加工要保证其各种功能的存在;
第三,工艺方法分析――酒瓶分成两个部分,方便内孔的加工,组合处的内外螺纹配合;
第四,仿真软件加工――在仿真机房里独自完成实践加工前的演练;
第五,实际车床加工――在这里,学生们要独自完成自己设计的“产品”的加工制作;
第六,荣登“校荣室”――制作创意和加工质量综合奖;
第七,家校结合鼓励――家长指定相关的家用辅助品让学生制作加工,一方面家里人认可自己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校也得到了最真实的宣传效果。
二、“小课题项目”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效仿游戏关卡,将之分成“机房关”“车间关”和“过关奖励”,每关的Boss都是笔者,谁要是得到笔者的认可,方能顺利完成各个关卡。
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下发任务清单,包含课题名称、用材范围、任务要求、注意事项、人员分组情况及负责人情况。另外,根据关卡的难度,会专门有一项“过关指南”供学生参考
2.任务加工的过程
为了锻炼学生的独自动手能力,每组配备优良差三种类型的学生,要求:做好传帮带,利用包括老师在内的一切资源,确保每名学员都能“顺利过关”。
3.检测评估
分为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助评价和Boss最终评价三个步骤。学生自我评价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对这个过程的一种总结。组内互助评价就是本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吸收借鉴组内成员好的方法,摒弃改正不好的方法,通过“传帮带”无形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Boss最终评价其实是老师对本次实习的一个总结。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整个过程,然后引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给出改正方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意识和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独自设计和加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三、“小课题项目”实施建议
“小课题项目”教育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前的教学方法。它重视的是能动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理念和实践技术,同时要能够制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项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有很强的机动性和掌控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四、总结论述
“小课题项目”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进而制定相应的课题,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又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企业的要求为主线来适度地要求学生,培养“企业型”技校人才;以“传帮带”为灵魂,重点打造团队协作的能力。
五、项目产品工艺化
在“小课题、小项目”的基础上,本着创新为主的意识,给学生制定相应的课题,定名为――毕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将该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课题分别为:幽亭、风铃、移动酒吧(三件产品已经在学生毕业展上展出,获得很大的好评)。
原则:创新――即将冷性材料加工组装成吸引力较强的工艺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2.4.
[2]赵晓东.基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校企合作发展对策[J].职教论坛,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