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10篇

分数乘整数篇1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法则。

2.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计算、迁移等能力。

4.通过师生多边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的应用性;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动物跳跃的趣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除了课前那些有趣的信息,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很有趣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人跑、袋鼠跳跃***片及文字“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师:看到这条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

生1: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1份,人跑一步的距离占其中的2份。

生2: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人跑一步的距离是2份。

师:同学们可以用线段表示出人跑一步的距离和袋鼠跳一下距离之间的关系吗?

生3:可以。

学生试画,并请生3在黑板上画出线段***。

二、故设陷阱,感受意义

师:如何列式?

师: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生7:一种是分数加法,一种是分数乘法。

生8:分数加法学过,分数乘法没有学过。

师:这种分数乘法算式,在我们五年的数学课堂上没有出现过,但分数加法已经学过,这样列式对吗?

生:对。

师:如何列式?分数乘法没学过,咱们就先列分数加法算式吧!

师:人跑4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什么?如何列式?

师:5步呢?

师:8步呢?

(算式挺长,多数学生面露笑意)

师:咱们班67名同学,每人跑一步,67步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学生面露难色)

师:怎么了?这是求什么?

师:如何列式呢?不会列吗?

生15:会列,但列出来,算式太长,太麻烦了。

师:那该如何?(故作为难状)

师:可以吗?

生18:乘法还真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是的,求一些相同加数和的时候,可以用乘法。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分数乘整数》(板书)。你还能举出一些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

师:你能把它还原成加法算式吗?是多少?

师:完了?真快。这么一对比,你有什么感觉?

生:乘法真简便。

生(笑):120下。

三、自主探索,明确算理

生都用书上的方法。

生22:为什么只把分子2和整数3相乘,分母11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巡视约几分钟后,许多学生举手)

师:谁明白他的意思。

师:是的。那就闹笑话了。你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师:大家现在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到底该怎么算?

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四、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师:请把黑板上大家编的题计算一下。

2.判断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先约后乘。(一个一个出示)

3.口算下面各题。

生计算略。

师:正是那句话: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都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13亿,都可以战胜巨大的困难。爱国、爱家、爱人民,让我们从小事做起。请看第5题。

5.从小事做起。

(1)这个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桶水?

(2)5个水龙头一天漏水多少桶?

(3)5个水龙头放暑假两个月漏水多少桶?

渗透节约用水等思想。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能说说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生2:我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生3:我还知道了团结的力量,中国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

……

【教后反思】

1.分数乘整数意义教学到位。

2.教学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前,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合理的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形式,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1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在学生的激情发言中迸发。

3.练习设计巧妙,学生在做每道练习题后都有不同收获。

分数乘整数篇2

今天听了黄老师主讲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一课,黄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新颖,练习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用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再利用掌握的知识自编应用题,达到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横生,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

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新知时,教师只是提供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最终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问题。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画线段***,进一步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此环节中,教师在学生出现不同线段***的画法时,教师并没有急于下结论,不强制,不暗示,让学生在相互质疑中,讨论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感受到了正确的线段***的画法。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控课堂。

通过听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想上好课应该做到:1、从谈话激趣引入和选择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入。2、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3、每节课的内容不易过多,贪多嚼不烂,学生所学的内容要稍微细致一些,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扩展与深化。4、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变式练习。5、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6、善于扑捉学生理解算式的语言,用学生的语言学生更易于接受。

总之,黄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分数乘整数篇3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中又包括,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每 位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笔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进位的、 进位的),被乘数中间有0,末尾有0 的乘法。

二、本单元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又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多位数 乘法,不论乘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数乘多位数。

三、本单元编写特点

1. 适当加强口算。

为加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为学习笔算做好准备,特意把口算提到笔算之前进行教学,还适当扩展了口算 的范围。如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中,开始教学口算乘法,并且先出现一位数乘两位数而每位乘积不满10 的, 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数乘几百几十而每位乘积不满10 的,如120×3 等。学生掌握这些口算,便于理解笔 算的算理。

2. 适当调整了笔算乘法的教学顺序。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虽然被乘数的位数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和某位乘积满10 如何进位的问题。教材中一开始先教学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每位乘积 不满10的,以解决乘的顺序问题,接着教学一位数乘四位数,引导学生类推。然后教学某位乘积满10 的和每位 乘积都满10 的,着重使学生理解积满10 进位的道理,并掌握进位的方法。这样安排仅规律明显,而且重点突 出。

3. 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出某部分新知识。如教学被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时,先 举被乘数末尾有一个0 的例子,说明简便算法,然后出现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 的例子, 引导学生类推出简便算法 ,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教学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后,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简便? 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总结出简便算法。

四、备课建议

1. 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决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两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编者对这些内 容共设了4 个例题。例1、例2 主要是教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至于乘整千的数,学生可以类推出简算方 法。这两个例题教材中都配有直观***,并在虚线框中说明了思维方法和过程。教学时,可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点应是例1。

例3、例4 主要是解决每位乘积不满10 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这两个例题中例3 是重点,可以让学生操作学具,讨论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以乘数后再相加 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乘法主要解决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进位问题和被乘数有0 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编者共设 计了11 个例题, 它们各自的作用与内在联系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建议如下:

例1、例2、例3,重点解决乘的顺序问题, 这是笔算乘法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很 好掌握。

这三个例题中,例1 是重点,可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简写方法。例2 和例3 则可 以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推理,或学生自己类推, 掌握乘的顺序。 转贴于

例4、例5、例6、例7 重点是解决进位问题,这是笔算乘法法则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教学例4 应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 明白进位的算理及进位方法。例4 掌握了,例5、例6可以引导学生推理得出计算方法,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法则。例7 可让学生***做。

例8、例9 重点解决0 和任何数相乘得0 的问题, 它是被乘数中间有0 和末尾有0 的乘法的基础。教学例10,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被乘数中间有0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间没有0 是一样的。

例11 是被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在教学时, 可以提问:“如果用笔算,怎样写比较简便?”启发学生思考 解决。

2. 让学生建立数学与实际的自然联系。

现代数学是一种直接用于生活的技术,为了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所学数学是看得见,摸得 着,用得上的科学。在教学时,要把新内容的引入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所学的数学就是身边的 事情,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如口算12×3,可以表 述成, 清明节我校去栽树,每班栽12 棵,3 个班共栽多少棵?然后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怎样计算? ”同学们可以摆一摆小棒,算一算。对于其他例题也最好加上生活情境,这样所有的计算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不再是抽象的数学和枯燥的计算,学生感到亲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对科学的兴 趣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

3. 重视学生参与,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北师大教授周玉仁讲:“要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把学生真正放 在主体位置,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学 生的智力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中得到锻炼。所以在课堂 教学中要让每个同学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手“动”起来,口“说”起来,思维“活 ”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是非常必要,也是观察和演示不能替代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学具操作目的要明确,操作的时机最好为学生想获得新知,又苦于没有 好的办法时,教师提出用相应的学具试一试,这时让学生操作学具为好。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讲,学 生操作学具,应让其先自由操作,再规范操作。自由操作就是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操作,去探讨,不要强求一 致,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个性,使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及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数学学具操作数学化。如教学口算12×3。可以让 学生摆小棒,学生可能有以下三种摆法。 ①每行摆12 根小棒,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12 + 12 + 12= 36 ;②先摆 10 根一行的,摆3 行,再摆2 根一行的,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10×3 + 2×3 = 36 ;③先摆2 根一行的,摆3 行,再 摆10 根一行的,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2 ×3 + 10×3 =36。这些不同的摆法,反映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之后引 导学生发现10×3 +2×3 符合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口算方法, 这时可让学生按这种方法再操作一遍,最后总结 归纳。像以上这样把操作、思维、语言、计算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有利于发展学 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分数乘整数篇4

一、活动目标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有关分数乘法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2.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3.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分数乘法的对比,提高教材比较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分数乘法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

教研组老师先不集中,每人自己安排时间阅读并***解决本方案中的问题,时间约3小时;再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交流问题的答案,时间约1.5小时;开一节分数乘法的公开课,时间40分钟。

三、活动前准备

数学组的每一个老师解答下面的问题,并准备在年级组或全数学组交流。指定老师准备开一节分数乘法的公开课。

1.分数乘法可以分成“分数与整数相乘”和“分数与分数相乘”两大块内容。但由于涉及运算意义的说明、计算法则的归纳以及结果的约分或化成带分数等等,内容比较丰富。请你先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这些分数乘法的题目,教材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请按照前后顺序在括号里编号。

( )6×,( )×,( )×,( )×,( )×3。

2. 学习任何运算常常要先明确这种运算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运算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研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你觉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请你以8×为例说明。

(2)如果有人说:“8×有两种意义:①8×表示8个相加的和是多少;②8×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是多少,也就是表示求8的是多少。”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在教学中,需要让小学生掌握这两种意义吗?如果需要,那么哪一种意义应该先教学?为什么?

(3)下面是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意义的表达(以8×为例),你觉得哪些表达是对意义正确的理解?在相应的括号内打“√”。

①8×=+++++++(8个相加); ( )

②+++++++=8×=×8 ;( )

③8×既表示8个相加是多少,也表示个8相加是多少;( )

④把8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算式可以是8×; ( )

⑤求8的是多少,就是要计算8×或×8是多少; ( )

⑥8×可以理解为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1份就是2个,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6个苹果。也就是8×=8÷4×3。( )

(4)如果要出一些题目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那么,你可以出怎样的题目?

3.“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内容从计算的结果上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整数,如8×;另一类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分数,如3×。查阅现行的几套小学数学教材,只有浙教版教材把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整数的这一块内容放在三年级进行教学。这套教材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后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结果是整数)的内容。

下面是在三年级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片段,请你先阅读,然后思考并解决问题。

环节一:

出示***,让学生思考并填上合适的分数表示***中阴影部分的大小。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分数。

一般的学生都能填上,并能够说明理由:把一个***形等分(或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有1份,所以,用表示***中阴影部分的大小。

环节二:

教师分步出下面两个***,并结合***形用文字表达。再让学生将文字各齐读一遍。

(1)

文字表达:涂阴影的小正方形是这个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2)

文字表达:这个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是涂阴影的小正方形。

(3)出示***,并明确问题:大正方形的是一个小正方形,如果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6,那么,这个小正方形表示多少?也就是16的是多少?你是怎样列式计算出结果的?

16的是多少?

学生列式计算:16÷4=4。也就是一个小正方形表示4,并明确16的是4。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16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16的是多少,就是把16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把16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6÷4=4。

环节三:

让学生做三个练习题,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意义与方法。

环节四:

与上面的过程类似,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出示***:。

再出示问题:如果这个大正方形表示16,请每一个学生都***地解决问题:想一想,“求16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

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后,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求16的是多少”的意思是:把16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解决问题的算式与结果是:16÷4×2=8。

环节五:

让学生做三个练习题,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与方法。

问题:

(1)你觉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完成上面的教学过程,他们需要具备哪些基础?

(2)笔者曾用上面的教学过程在三年级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有能力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结果为整数)的问题。三年级学生为什么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下面列举了可能的原因,请你根据上面的教学片段,判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在相应的括号里打“√”,否则打“×”。

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看:

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

单位“1”的概念已经非常明确;( )

已经具备用归一的方法解决整数应用问题;( )

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 )

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从教学过程与要求看:

提供了直观***形,方便学生理解;( )

“先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小;( )

巩固练习的题量大,有利于学生掌握;( )

“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转化成归一问题来解决”这种转化的思路学生能够掌握;( )

不要求学生列出16×这样的乘法算式,只要求学生把“求16的是多少”的意义(把16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和算式(16÷4×2=8)对应起来,这是合理的教学要求。( )

4.你觉得,把分数乘法分成“分数乘整数结果是整数(三年级)”和“分数乘整数、分数(五年级或六年级)”这样两段来编写,是否有必要?请你阅读下面甲、乙两人的看法,你比较赞同哪一个人的观点?为什么?

甲: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它的价值比较大。对我这样的老师来说,在数学教学观念上有一定的“冲击”。原来我一直认为,分数乘法只有到五、六年级学生才可能学习,把分数乘整数结果是整数这样的内容放到三年级学习,说明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有着自己的体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系列可以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对于学生来说,①由于用归一的思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所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②用归一的思路解决问题时,要把分数的单位“1”具体化,如单位“1”代表16,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意义中的“单位1”;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与“等分,平均分”有关系,除法也与“等分,平均分”有关系,这样分数与除法之间也就有了关系,而不是分数就是分数、除法就是除法,两者没有丝毫的联系; ④为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奠定了基础。

乙: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它的价值不大。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①在分数乘除法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一)中(详见本刊2013年第7~8期合刊)我们已经知道,在算术理论中,分数与整数相乘没有自己单独的意义与运算法则,而只是建立了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与法则。对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看成是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特别情况(即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特殊分数),可见,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不是突出了数学内容的整体性,让学生感受到法则的统一性,而是肢解了数学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分数乘法的知识结构;②无论是分数乘整数,还是分数乘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不大,没有必要把这一内容分成两段编排,采用螺旋上升的原则。分两段编排后,势必增加教学的时间,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对低下。

5.在教学“分数乘整数”的第一个例题时,如果想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入算式,那么你会创设一个怎么样的情境?

现行的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都把分数乘法内容编排在六年级上册,下面分别是这两套教材关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第一个例题,请你先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哪一个情境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什么?

(2)哪一个情境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为什么?

(3)哪一个问题的解决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6.我们知道,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主要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法则。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出现了上题(第5题)中的两个情境后,接着教材又呈现了意义与算法的内容,请你先阅读两种教材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人教版教材 苏教版教材

问题:

(1)两种教材分别在哪些内容上呈现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哪些地方呈现了算法?

(2)哪一种教材在意义与算法的呈现方式上更为清晰?

(3)哪一种教材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更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4)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教材的编写过程?为什么?

7.苏教版教材除了像上题(第6题)这样呈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可以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外,还专门用了一个例题阐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另一种意义,请你先阅读教材,再回答问题。

苏教版教材

问题:

(1)例2中为什么要有两个小问题?

(2)在例2中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请以10×为例说明。

(3)你觉得例2的教学有什么价值?

8.笔者查阅了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发现没有编排像苏教版例2这样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是否还需要教学,有了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而且在学生一开始学习乘法时,就规定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后的大小相等、意义相同。如2×3=3×2,所以在这里学生也会明白10×=×10,前面已经教学了10×或×10都可以理解为“求10个相加的和”,因此,没有必要再教学10×可以理解为是“把10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这种意义了。

也有人认为,虽然学生明白了10×=×10,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于算式的意义就理解了。对于10×或×10这样的算式来说,学生不仅要知道它们是相等的,而且还要明白每一个算式都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的背景下,对每一个算式都应该让学生明白两种意义,教学的任务更重了,所以,教材应该出现像苏教版例2这样的内容。

你觉得上面的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9.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中,要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方法。下面的三句话都是以×为例,试***表达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你觉得这些表达都是正确的吗? 为什么?

(1)×的意义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2)×的意义是求的是多少。

(3)×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多少。

10.想一想,在分数与整数相乘的两种意义中,哪一种意义和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相同的?以2×和×为例说明。

11.你觉得,学生是分数乘分数的算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掌握得比较困难,还是理解算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的道理)掌握得比较困难?

下面是人教版教材分数与分数相乘的例题,请你先阅读,并思考学生理解算理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接着教材上要求学生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下面是对形成难点的原因分析,你觉得这样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主要原因:一是单位“1”的不断变化。从例题所创设的情境看,题目中对应着的单位“1”是一面墙,对应的单位“1”是一面墙的。而×所对应的单位“1”也是这一面墙。可见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单位“1”,这几个单位“1”要根据条件与问题来确定,这是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一个原因。二是算式的意义常常由规定而得,而并不是根据数量关系得到。大家知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就是“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这是规定。如上面例题中由“的”这样表述的句子,就得到× ,这种“硬性”的规定不利于理解。而如果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相互关系中得到× ,学生的理解就可能会容易一些。

12.请你先阅读下面的题目,然后回答问题。

你觉得,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如果采用上面的题目作为例题,那么,能够得到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能够说明算理吗?如果用三四个这样类似的题目可以归纳出计算方法吗?与上面人教版教材中“粉刷墙”的这个例题比较,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1)要求出阴影部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列式?

(2)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阴影部分的长方形面积是这个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3)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上述问题的参考答案略。

分数乘整数篇5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看哪位同学学得快,掌握得好。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问题,再计算。

(1)12×5×60(2)30×7+85(3)250×4-200

教师提问: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在练习本上计算结果。

订正:(1)3600(2)295(3)800

教师说明:小数的这些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意***:本环节通过三个式题复习整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为下面学生将整数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作准备。

(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

1.初步尝试。

出示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学生默读题目后,指名让学生说出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尝试把这道题做完,教师指名板书计算过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订正答案后,教师提问:

(1)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是什么式题?

(2)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进行类推。

计算下列各题。

(1)72×0.81+10.4(2)7.06×2.4-5.7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在订正答案时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订正:(1)68.72(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板书: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意***:本环节利用迁移,让学生将整数的运算顺序类推到小数,尝试完成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复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曾学习过几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贴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问学生: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数。)

2.观察讨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两组算式,学生口答结果,然后教师用将左右两组算式相连。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算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一样?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将得出如下结论:

①三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

②第一组是把两个相乘的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与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一样。第二组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等,与乘法结合律一样。第三组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求和,结果不变,与乘法分配律一样。

③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我们分别比较这三组算式左右两侧的式子,哪一个式子在计算中更为简便?(第一组写成竖式,右边的比较简便,第二组不明显,第三组左式比右式简便。)

3.教师小结:通过观察讨论,我们发现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并且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更简便。

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意***: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等关系,并且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同样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填在书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计算下面各题。

(1)19.4×6.1×2.3(2)3.25×4.76-7.8

(3)18.1×0.92+3.93(4)5.67×0.21-0.62

(5)7.2×0.18×28.5(6)0.043×0.24+0.875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3.判断对错。

(1)50.4×1.95-1.9(2)3.76×0.25+25.8

=50.4×0.05=0.9776+25.8

=25.2=26.7776

全体学生用手势判断,并说出错误原因。

4.应用题。

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订正:

2.(1)272.182(2)7.67(3)20.582

(4)0.5707(5)36.936(6)0.88532

3.(1)运算顺序错误。改正:(2)计算错误。改正:

50.4×1.95-1.93.76×0.25+25.8

=98.28-1.9=0.94+25.8

=96.38=26.74

分数乘整数篇6

教学目标:小学资源网xj5u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1.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小学资源网xj5u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小学资源网xj5u

一、

复习。

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3

4×6

12×10

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

计算:+++=?

提问计算结果,并板书。小学资源网xj5u

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入新课:分数和整数相乘。

二、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

投影示意***: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从***上看,1个

占一张彩纸的,3

占几分之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

用加法,应该怎么计算:

2.学生根据以前经验,及乘法的原理,想怎么用乘法计算?

3×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想想,可以怎样列式?

如何计算++?根据是什么?

根据上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3表示什么?既然×3可以是表示3个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自己算,不会的可以讨论。)

这道算式还可以怎么列?

这是什么数和整数相乘?

你能联系***上的意思,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算式和上面的加法算式比较一下,说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和刚才复习的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一下,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与整数乘法相同的意义吗?

三、学生实践活动

涂一涂,算一算。并想一想,你觉得自己能从***中想出什么数学问题?

(1)

(2)

学生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由教师引导其它学生进行针对性分析。

四、试一试:课堂板演,其余学生自行作业。

1.×3

板演后让学生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2.拖拉机耕一块地,每小时耕这块地的,一天工作8小时,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提出理由。然后让他们板演计算。

五、课堂讨论活动:

1.你认为这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的计算过程里,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试举例说明。如例1中就哪些可以怎样直接相乘?为什么要把分子1和3相乘,而分母不变?

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总结法则。

简化算法。

×3

=(由学生补充)

学生观察过程并讨论。并做一做下题。

提问:为什么可以直接约分?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六、课堂作业:P3练一练部分。教师巡视辅导,对个别学困生重点解疑。

第2课时

一、回忆复习上堂课所学知识。

二、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涂颜色,然后指名说说理由。你还能从***中发现其它的数学问题吗?

三、课堂板演:

学生分析:5时滴水多少桶,表示让我们求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列算式?又如何解答?

学生质疑:你有其它的问题吗?

渗透节约意识教育。

四、课堂练习:

×2

×12

10

×

×16

21×

然后指名让学生分析,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互相提出预防方法。

五、实践性分析:

师:对这个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应该如何帮他们解决?试说明你的理由。

课堂板演,学生分析。

六、课堂作业:P4第5题:计算下面各题。

观察各组题目及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针对规律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总结分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性现象,并结合乘法计算法则,树立优化性的应用意识。

分数乘整数篇7

教材分析:“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起始课,是后续学习笔算乘除法的基础。教材编排的情境***,旨在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两幅小棒直观***呈现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把新知转化为表内乘法计算,体会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这种数形结合的编排能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通过直观操作能很容易将新知转化为表内乘法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的过程,理解算理并掌握口算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能有条理叙述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乘法的思考过程。 

3.引导学生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发展类比﹑推理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的过程,理解算理并掌握口算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有条理叙述口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感悟新知 

1.观察主题***,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场游玩,看看***中有哪些游乐项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2.理解乘法含义,归纳分类。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请列出算式。 

预设: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20 × 3 

登月火箭每人8元,4人需要多少钱? 8 × 4 

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12 × 3 

旋转木马每人5元,8人需要多少钱? 5 × 8 

………… 

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请把这些算式分类,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8 × 4 5 × 8 学过的表内乘法 

20 × 3 10× 8 整十数乘一位数 

12 × 3 12 × 8 几十几乘一位数 

3.揭示课题,强化目标。 

你能解决哪一类的乘法计算?(表内乘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和几十几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设计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过程中,强化了乘法算式的意义。通过对乘法算式的分类归纳,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明晰学习目标。】 

二、 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1.直观操作, 理解算理。 

出示例1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问题:请同学们借助小棒***,自主解决20×3= 

预设: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摆小棒*** 

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方法三2×3=6,20×3=60 

交流讨论20×3=60,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思考:“20×3”中的“2”和“2×3”的“2”有什么不同?(20的“2”表示2个十,而2表示2个一。) 

强调:方法一用学过的加法解决乘法计算也可以,但要是数目大,口算会很麻烦。 

方法二能直观看出3个20是60,思考方法: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方法三先算2×3=6,就是6捆小棒,也就是在6的后面加一个0。 

运用方法类推:30×3= 40×2= 60×8=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感悟计算方法: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口算。 

2.口算:200×3 300×4 400×4 700×2 

2000×3 3000×4 6000×4 5000×2 

3. 如果让你接着出题,你会出哪些题?(同桌互相出题口算。) 

4.归纳小结: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转化为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5.思考:50×4=200,得数为什么写2个0? 

【设计意***:借助表象操作,明确算理,并将其迁移至整百、整千乘一位数乘法,强化算法的应用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6.迁移类推,强化算法。 

出示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学习要求:运用小棒******探究解决12×3= 。 

预设: 

10×3=30 

2×3=6 

30+6=36 

强调:把12分成10和2,3个10是30 , 3个2是6,30+6=36。 

运用方法口算:12×4 18×2 13×3 14×2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归纳小结: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设计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摆小棒直观看到一个十和几个一为一份,就会想到拆数计算,转化为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概括相结合,牢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分层练习,形成技能 

1.基础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 200×7= 700×2= 2000×4= 

21×4= 23×2= 32×3= 42×2= 

(2)解决问题 

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 

(3) 

①每桶12个,4筒一共多少个? 

②一个羽毛球3元,买一筒共多少元? 

2.变式训练。 

张宏每个月节省20元零花钱,请填写下表。 

3.综合练习。 

7×8+6 20×3+98 2000×4+1980 4×6+6 

70×9-120 (406-385)×3 

4.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设计意***: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四、反思提升,拓展延伸 

分数乘整数篇8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共同阅读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最新,请您阅读!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二、: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三、: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初一上册知识点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

四、:有理数法则及运算规律。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五、: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

(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2.

3.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6.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六、: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七、:整式分类为。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4.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5.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八、: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与等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九、: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形,使***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十、:.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初一上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

(一)整式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二)整式加减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有理数及其运算板块:

1、整数包含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数。

2、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3、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表示。

整式板块:

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4、同类项: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等。

其实,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还包括很多,但是我想,万变不离其宗。

分数乘整数篇9

关键词:小数乘法 探索 思维障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似乎不是什么难题,然而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双周一研”活动中我卡了壳。

那一次,我选择了相对“简单”的《小数和整数相乘》一课作教研课。仔细推敲、研究后,我发现:“小数和整数相乘”与“整数乘法”相比,只是多了“积中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整数乘法计算经验,成为本课新知的生长点。探明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我就以此为起点,抓住不同,决定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上大做文章。

初探: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理清了这一思路,我很有把握地走进了课堂。首先,通过解决生活实例,让学生探索出0.8×3=2.4,2.35×3=7.05,从而积累感性经验:一位小数乘3,积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3,积就是两位小数。从而引发猜想:如果是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四位小数乘3呢?其次,引入学具计算器,验证猜想,获得对“因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关系的发现。最后,概括提升,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把前两次的感知和收获结合起来,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计算思路,构建计算法则。同时,又以一个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突破难点。到此,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可在进行小数和两位整数相乘时却卡了壳,出现了诸多问题:竖式中小数与整数如何对位,学生不明就里,总把小数点对齐;每算出一个部分积,学生往往毫不犹豫地点上小数点,而且小数点的点法五花八门(有依着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点的,也有根据小数的组成逐个点的),甚至对于算出的两个部分积也来了个末位对齐……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后,我及时调整,一再强调一定要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我束手无策。

再探:学生的思维障碍在哪儿?

“双周一研”活动开始了,在走进课堂之前,我对班级学生加大了整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力度,然而再进课堂,效果仍然不佳。

想来不成问题的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却成了很大的问题,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学生怎么就不明白、也不会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呢?我开始重新审视教学,重新审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探寻学生思维受阻的节点:

已有经验,淡忘了――整数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生三年级学的内容,时隔一年半,学生对于两个部分积如何对位等书写格式的规定已淡忘,再加上许久不接触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计算的错误连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即使“课前磨刀”,效果仍然不好。

学生刚学了小数加、减法,从心理学上的前摄抑制理论来看(前行学习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之前学过的“小数点对齐”对本课新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干扰,学生每写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把小数点对齐。

三探:如何顺应学生的思维脉络组织教学?

虽然“双周一研”活动结束了,但细细揣摩,我顺着学生的思维障碍,有了新的设想。于是我再借了一个班再次探索。

1.局部突破+整体感知

“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如果只是着眼于局部重难点的突破,忽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全面把握,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可能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于是,我在探索出“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相同”这一规律后,抛出一问:“如果在冬天买16千克西瓜,要付多少钱?”让学生对“2.35×16”进行尝试计算、交流纠正、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完整地感知了小数与两位整数的竖式书写格式,同时充分感受到“小数与整数相乘”确实是“按整数乘法”那么算的,它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是紧密联系着的、一致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按整数乘法算”之后还得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2.探究算理+告诉格式

分数乘整数篇10

分数乘法运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要在计算中先约分。

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乘整数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分数乘整数10篇

学习

快乐的一天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一天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一天30个字,快乐的一天50个片段。一路上,我觉得天好像比以前更蓝,云朵好像比以前更白,花儿草儿都在跟我点头微笑,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大概开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九龙游乐园的大门口。到了九龙游

学习

文言文名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名句10篇,内容包括文言文名句大全200篇,文言文名句古诗。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4、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学习

九年级教案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教案模板,内容包括九年级全册教案,九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下。(一)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有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国情、理解国策。本单元共有三大课题:①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②适合国情的***治经济制度;③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

学习

西游记梗概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西游记梗概10篇,内容包括西游记的10篇梗概,西游记梗概作文。《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

学习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简短一点的。她的遭遇很不幸三个月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得热病死了。四天以后她的爸爸也死了。虽然这样,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而是对生活充满热情

学习

笔尖流露出的故事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笔尖流露出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笔尖流露出的故事100个字,笔尖流出的故事十篇选文。2、描红、练习临写含有横和竖的字。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

学习

等腰梯形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等腰梯形10篇,内容包括等腰梯形有关知识啥时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

学习

语文小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小报10篇,内容包括语文小报文字大全,语文小报草稿简单的。3、写字区域:推荐书目一个,用钢笔写下来。4、写字区域:古诗词两首。用钢笔一一写下来。5、语文小报的绘画区域画上和读书或材料内容有关的***案,用彩笔涂上颜色,在合

学习

工程管理沙盘实训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管理沙盘实训总结,内容包括工程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心得体会,沙盘模拟课实训总结1000字。用友公司在充分调研培训市场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外咨询公司、培训机构的管理训练课程精髓设计出了ERP沙盘实训课程。该课程面世以来,以

学习

思想总结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思想总结10篇,内容包括简短的思想总结,思想小结范文。三、加强人员管理,打造一流服务队伍。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和所分管的工作人员,要求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实事求是,廉***勤***,搞好团结,自觉做到严于律已、以诚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

学习

踮起脚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踮起脚尖10篇,内容包括踮起脚尖文章阅读及课后答案,踮起脚尖这篇文章全文赏析。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

学习

洛阳女儿行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洛阳女儿行10篇,内容包括洛阳女儿行全文,洛阳女儿行完整版。

学习

过控实训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过控实训总结,内容包括成控实训心得与总结,列控实训心得体会。1.实训目的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数控实训目的差异主要便现在:中职学校办学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所以实训的目的也就围绕着这个思路,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编

学习

文明出行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出行10篇,内容包括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简短文章,文明出行20条内容。当然,在我们身边一部分同学身上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校园内的楼梯上、走廊上总是能见到一些于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纸屑和一些小垃圾。特别

学习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0篇,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写法和意义导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过程。2、学生分析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

学习

小升初分数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升初分数10篇,内容包括小升初分数百分数专题答案,小升初分数乘法。(2)黄花的朵数比绿花多。(3)一件上衣降价出售。(4)实际比计划增产。2.计算21×=×26=×=×15×=3.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4.×16

学习

分数除法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分数除法10篇,内容包括分数除法大全及答案,分数除法题目100个。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单元重点:一个数除以分

学习

分数加减法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分数加减法10篇,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10分钟范例,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及题目。通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化成与原来分数的值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通分步骤:1、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2、根据分

学习

投档分数线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投档分数线10篇,内容包括投档分数线专科,投档分数线中考。第一批次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又称重点线,由于第一批次录取的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第二批次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简称二本

学习

例谈百分数的应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例谈百分数的应用,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知识框架,百分数的应用小结。面对应用题,许多同学都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和害怕,觉得无从入手,不知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是主要内容,也是抽象应用题的典型。关

学习

最精确的分区整数计算器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最精确的分区整数计算器等,内容包括硬盘整数分区最精确的方法,硬盘整数分区计算器。给硬盘分过区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如果想要给硬盘分出一个不带小数点的整数分区,必须根据一个公式进行一番数值转换计算,直接输入MB数是得不到

学习

突破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突破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内容包括小学如何突破分数教学难点,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一直以来都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头痛”的事。特别是相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