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1篇
1.教材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包含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两部分内容,涉及一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一个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三幅******像。本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为: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本部分内容是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2.授课群体及过程
授课教师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长李斌老师,授课对象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6班(普通理科班)。教学课时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对比农业生产特点基础上,介绍什么是工业以及工业区位因素。按照学案内容,分小组阅读材料,归纳分析武钢的区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武钢区位***,上讲台分析武钢位于青山区的原因。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本节内容依然以学案武钢为教学主线。首先,分析为什么武钢由原来的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接着进行小组角色扮演,分别作为武汉市长、武钢集团执行总经理、阳逻经济开发区领导、阳逻居民,如何看待武钢在阳逻建立子公司的行为。最后,对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
二、研究方法
从实际出发,本研究采用具有“解释的”和“实证的”特征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虽然其哲学基础不属于“实证”,但其研究形态却是标准的“实证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同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具有探索社会现象、阐释意义、发掘整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
1.直接访谈法
鉴于与授课教师有长达三个月的连续接触,所以,直接采用非正式的直接访谈法,在授课结束后随即进行。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为何如此准备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另外,本部分内容有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一同观摩听课,该生在2013年于华师一附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遂也对其进行了直接访谈,主要围绕听课后对本节人文地理教学的看法进行。
2.参与观察法
进入现场观察在质性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的成败。所谓观察,就是一边看,一边想。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一种外显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在本研究中,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听课。为尽量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使课堂更为接近实际,事先未给学生进行任何特别说明,同时,进入教室听课时,从教室后面进入,以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干扰。
三、研究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
根据访谈内容,主要整理出如下信息。学生大都对人文地理不感兴趣。在进行人文地理内容教学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兴趣以及认同感。鉴于学生缺乏对工业的直观认识,遂采用多媒体把课本第58页进行***片化处理,以钢铁工业为例向学生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进行案例教学。本节内容,武钢的区位选择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且在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也可以作为案例继续分析。但是一定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充分提高综合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但需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
2.研究生访谈
访谈对象在2013年参加教育实习时,主要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内容。针对本节内容听课之后,她感叹做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对于初入职教师而言是很难的一个坎。同时,认为要将如此困难的内容讲解有趣严谨实属不易,需要教师的信息整合、课堂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3.参与型观察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段材料***阅读分析,而不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不会因为小组讨论而存在蒙混心理。同时,教师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讲解区位选择时有理有据。学生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在让学生上讲台分析为什么武钢位于青山区时,首先要求画出武汉市的盛行风向以及河流流向。在这里,体现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认识地理***像的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的严密逻辑性。第二课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变得十分活跃,热烈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人。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组内部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如作为武钢集团的执行总经理小组,其中一位成员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武钢由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会由于一部分工人因为家庭、距离等原因不愿意跟随工厂走,另一方面也存在阳逻区这边不一定能寻找到掌握核心技术并娴熟的工人等,以致增加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临时突况,教师机智应对,先肯定武钢集团内部其实也可以有不同声音,但随即进行深入分析为什么搬迁至阳逻区利大于弊。
四、讨论与建议
1.充分运用乡土资源
生活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它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引述地理问题、印证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规律,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具体化,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本节内容直接采用武钢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运用发展变化观点
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实现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化。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过程,探究人文地理规律,以及有利于学生对人文地理问题进行动态分析。本节内容分析武钢随着时间推移,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分析教学法”。
3.适当利用角色扮演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2篇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3篇
1、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步骤。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充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重视,从而也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讨论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同学分析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气候、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增强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地理学习的能力。
2、案例讨论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进行讨论,不会偏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羞于发言。教师对于这些同学就应该加强鼓励,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发言,同时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着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进行讨论,增强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的自信心。让案例教学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需要讨论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几个原则,这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认同感,明白案例教学非常适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持课堂纪律,让讨论的话语不能影响其他班上课。
3、案例教学的总结工作
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肯定会产生对于知识的看法。但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总结,这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在整个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总结。教师就可以总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稳定战略中进行总结。这样有条理的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特点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特点。所谓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最大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究,实践性指的就是讲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这三个特点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优点,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并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4篇
(1)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系
地理学科的视角独特,具有丰富性与广泛性,向学生描绘的世界是完整的,包括技术、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个方面。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依据就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来,从而使地理教学的主题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选修与必修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两个部分,区域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属于必修部分,而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则是由选修部分表示的。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主线,其重点是人类社会需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环境等,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得到全面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约束的结果就是高中地理课程,它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
(2)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
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当代人文精神。其基础层次要求对地理基本的知识与原理初步掌握,即教育学生爱护地理环境;其发展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对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加以掌握,使其个体素质提高;最后是其实现层次,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使其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创造人文环境
创造能体现“以人为本”观念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领导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只有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和教师建立关系的基础则是平等对话,使教师关怀学生与学生尊重教师都能得到体现,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学校的代表是领导,因此应以关爱学生成长、尊重教师工作为学校管理模式的基础。另外,地理教师应将自己在人文与地理方面的知识都加以丰富,与地理学科的发展及特点相适应,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知识需求。同时,教师应使自身修养提高,使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2)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
学生和教师最多交流的地方就是课堂,因此无论任何学科,其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都应该是课堂,地理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等不同方面都应体现出人文教育。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人,要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人文环境和谐而平等,体现在教学语言、情感与方式多个方面。其次,教学模式应符合人文精神的发展,改变传统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展现。最后,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人文气息。
(3)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校外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实践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人文精神,而不能采用传统、封闭、滞后的地理教学过程。平时教师应使学生与社会多接触,对地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解,自然而然地感受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在学校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与“节约用水”等,使学生具备环境道德意识。另外,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在校外进行人文教育,比如西安的千万富商戴俊为解救被劫女青年而牺牲,进而体现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些老一辈如***、***等为代表所体现出的“努力奋发,爱***爱国”的精神;红***两万五千里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在延安会合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不畏苦难”的精神。这样,通过讲解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迹,进而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精神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了解其地理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三、结语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 概然性知识 教学
一、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意蕴
随着对知识内涵认识的加深,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知识进行分类恰恰是建立在对知识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分类原则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类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对知识作用的不同认识。教学研究领域常常采用的知识分类包括:按照知识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以及来源于科学实验的知识;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另外,还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类别。《西方大观念》第一卷中按照同意的程度将知识分为确定的知识和概然的知识,而本文所研究的概然性知识即采用了此处的分类标准。
二、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问题探析
(一)对概然性知识的忽视
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认识,师生态度各异。教师常常视之不见,学生亦是听之不闻。有些地理教师在钻研课标、教材等过程中不能发现存在于人文地理中的概然性知识;有些地理教师虽然意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存在,但是由于对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不够,经常采取闪躲策略,不让其出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另外,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过程中过于关注那些结论性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往往会忽略概然性知识的存在。长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往往更关注于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深深沉迷于为问题寻求唯一确定性答案而不能自拔,对于那些答案多元甚至有些模糊的问题经常会自行过滤,进而产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本质认识的错觉。
(二)对概然性知识的回避
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探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严峻的考验。此类知识的探究结果通常是没有确定性结论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宽泛,没有明确的界限,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在地理课堂中,当有些地理教师遭遇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往往会在心理上有所防备,恐怕陷在一个问题中纠缠不清,动摇自己的教师权威,因此选择将问题一带而过。除此之外,各种考试标准的内容要求与高中年段有限的地理课时等客观因素也使许多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望而却步。
(三)对概然性知识的探究深度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课堂讨论等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来说,由于大部分教学内容较为通俗易懂,确定性结论的探究活动不易开展,钻研价值并不大,概然性知识无疑成为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最佳切点。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面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不再选择避而不谈,而是勇敢面对。尽管如此,若要对某些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开展深入地探究活动又谈何容易?当前地理课堂中,教师在相关材料的支撑下常常采取简单阐释的方式处理那些无确定性结论的问题,学生在完全作为“听众"的情况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调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会更加深入。解决人文地理中无确定性结论问题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即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信息,相互启发,能调动讨论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集思广益,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然而,关于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课堂讨论题目选取的角度与数量,讨论的组织形式等要求甚高,很多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不能深入问题的“骨髓”。徒有其表的讨论,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易使学生对讨论问题本身的认识误入歧途。
(四)对概然性知识的学习迁移不够
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只说不练是不会取得任何进展的。正如,大多数地理教师已认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且一直苦苦思索寻求优化教学之道,而并不经常付诸实践。实践出真知,若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很难有所改进。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于学生建构人文地理的多重意义。但是,当前地理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将它的思维训练价值充分体现,有多少学生能对所学的无论哪一科目的知识提出怀疑,又有多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求异思维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大多数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凸显。
三、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地理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较为常见。讨论活动能调动讨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相互启发,能激发学生思维,集思广益,还具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因此极具讨论价值。
(二)地理辩论活动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白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通过辩驳争论,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近些年辩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日渐频繁。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不充分性、不完美性、不确定性的特质,而兼具怀疑性等特点,教学中运用辩论活动使学生就某一概然性知识因怀疑而产生问题,以问题为纽带进而展开分析、辩驳及总结,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对于增进学生的交往智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意义重大。
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高中入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揭示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适用于概然性知识的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参考文献:
[1]赵荣.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文精神 构建
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地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人文精神在地理课堂上的构建,最终还能够改变我国当前的自然环境,改善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单独存在,所以说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地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自然关系。中学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发展背离人文主义精神,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的发展,“人定胜天”思想逐步占据上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思想素质等。
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地理存在地域性,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文化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在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它与爱国主义并不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所以在世界上难免会出现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他们排斥其他民族的存在,打击其他国家和民族,制造民族恐怖事件,从而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以中学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三、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地理课堂的打造同时还需要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掌握更多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提高他们对自己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维护国家的利益。随着当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学生需要树立相应的国家观念,在对外交流时能够维护国家的荣誉与利益,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比如在上,教师同样能够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对台湾属于中国大陆来进行证明,通过地理知识来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我国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与进步。所以说地理教学课堂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树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树立环保意识,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质量,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学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讨。在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知道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需要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要停留在字面上,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节约水资源、节约用电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内心重视环保工作。
人文主义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文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在我国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贯彻还不够到位,它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第7篇
1.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
首先福建高校教学管理者应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高校的教学和管理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闽台生学费高出普通生2倍多,高校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更应把闽台生的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其次福建或大陆社会应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是其应有之义。
2.教学管理机制不灵活。
传统的教学管理强调教学计划的规范性和各专业的统一性,没有考虑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不能解决学生在闽学习期和在台学习期的生活节奏和教育管理体制不一致的矛盾。台湾高校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对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分析,从而确定培养专业的设置与招收人才的规模,灵活设置课程。台湾高校四年前正常开设的有些课程,待到大陆生到达台湾时,某些课程已经被淘汰了。另外,台湾高校挡修规定“高年级学生有低年级专业必修课程未及格者,必须先修读该不及格课程”,意思是修课未及六十分者,必须补修(没有补考),而这又跟学生在台学习期限只有一年矛盾。这都需要教学管理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3.教学管理机构不健全。
大多数院校在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采取板块化的管理结构,即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三大块组成。在部门设置上还是采用两分法,即行***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在学校层面和院部层面都缺乏一个具体负责闽台合作项目实施的综合协调与组织指挥机构。尽管有的学校设立了内设机构,但大多数机构没有实质性地发挥作用。具体到闽台合作的台湾高校方面,基于闽台合作的校校合作组织机构更是缺失。由于缺乏不同层面的专门的闽台合作管理机构,闽台合作实施过程中的系统协同效果较差。
二、闽台“双地域”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改革的尝试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接受福建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项目实行“省—高校”分级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实施好试点项目工作。为加强对外交流办学的协调、管理,尤其是保证闽合培养人才项目的有效运作,2011年6月30日,泉州师范学院成立成功对外交流学院。2012年6月,为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泉州师范学院专门出台了文件(泉师院外〔2012〕24号文),明确了成功对外交流学院职责,规范了学院主要工作的办事流程。为了确保专业教学计划的合理衔接和学习质量,泉州师范学院出台《泉州师范学院对外交流学生学籍、学分管理规定(试行)》(泉师院教〔2012〕23号)对学分认定及学籍管理进行规范。成功对外交流学院成立以来,每学期定期召开学院会议,研究、部署、落实、检查闽合培养人才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
2.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推动转型提升”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个讲话不仅对新设地方本科院校是适用的,同样对推进本科院校的闽台合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4年5月15日,福建工程学院***书记吴仁华研究员应邀来我校作题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有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学校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推动转型提升”大讨论活动的开篇之作,标志着大讨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吴仁华书记的讲座既有对国家***策的解读,也有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分析,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对实践的思考,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师对当前学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学校要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开展为契机,在发展应用型和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上大力借鉴台湾在职业教育方面丰富的办学经验,促进内涵发展。
3.深化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台湾高校素有校企合作传统,参与闽合办学项目的闽校应逐步建立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府指导、行业引导、校企互助、企业参与、社会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泉州师范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2010年底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了校企合作中心,加大校企合作工作的力度。本课题项目负责人陈晏辉教师在《地方高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以泉州为例》一文中,对高校深化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措施途径已进行深入详细地阐述,这里从略。
4.引导学生选课,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深入。
学生第三年赴台湾院校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但是,由于闽台合作办学“入口”较宽,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这就需要承办闽台合作专业负责人担负起责任,重视学生去台前期教育。在台学程由台校安排,经合作双方商定后,专业负责人就有意识地对即将赴台的学生介绍合作方有关课程资讯以及选课注意事项。学生在台湾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业后,相关专业要根据学生在合作大学课程的修读情况及时调整第二学期课程修读方案,并事先征询台校相关系所主管同意。
5.奖励闽台合作办学成果,引导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为推进学校闽台合作项目的专业建设,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学校出台文件,设立闽台合作项目专项奖励。目前闽台合作项目专项奖励有合作编写教材专项奖励和学生优秀学习成果专项奖励。合作编写教材专项奖励条件及奖金:①教材应是与台湾高校合作的专业的相关课程,采取我校与台湾高校联合编写的形式,形成文字版本;②教材内容要结合合作专业实际情况,要求内容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教材要经过一定范围的使用,并具有推广意义。奖励额度为每本合作教材10000元。闽台合作项目学生在台湾学习期间参加各类赛事和取得的优秀学习成果均可申报学生优秀学习成果专项奖励,该奖励要求参评学生学习成果有原创性、代表性和实践性。奖励范围主要为各类赛事和优秀学习成果奖学金两类。每个专业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0元,超过者则按10000元计,且参照奖励级别和比例类推执行(竞赛级别分校级、台湾各县市级、台湾地区及以上,最高级别奖金为特等奖1500元、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600元)。有设特等奖者,获奖项目奖励至二等奖,没设特等奖者,获奖项目奖励至三等奖。优秀学习成果奖学金每个专业一等奖1个奖励800元、二等奖2个每人奖励500元,三等奖3个每人奖励300元。
6.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台湾高校的师资队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闽台高校互派人员交流,一方面有利于海峡西岸高校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台湾高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更好地了解海峡西岸人才培养的方式。为学习台湾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好的经验,协助做好学生的课程辅导工作,以此推动合作院校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闽校应根据合作专业需要,分批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入台学习,以利于将来合作的长远发展。对创新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台湾教师要力争实现由短期来校任课向长期专职任教的转变。
7.积极引入台湾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文件提出要“重视闽台教育资源的互补性,着力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瞄准台湾高校的前沿学科和专业”,“积极争取中央赋予福建在闽台合作办学方面‘先行先试’***策”等极具指导性和实践性的实施目标,为高校开展闽台教育交流指明了方向。台湾承担培养应用科学及技术型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本科层次的院校主要是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比较完善,民众技职教育认同度高,实现了大学阶段职普比为5:5。台湾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台湾高校办学理念注重与国际接轨。台湾技职院校重视课程改革,鼓励落实校本位课程,强调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以学校本位规划升学导向和就业导向的课程,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之需求。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务实致用,在入学时有技优入学及证照加分等做法,方便具有技术优势的学生学习。台湾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评奖,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在台湾,加强实务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落实职业证照制度,鼓励学生获取专业证照,以证照取代部分学科考试成绩。闽校应以实施合作办学为契机,深刻学习领会福建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胆借鉴台湾在职业教育方面丰富的成功办学经验及办学理念(而不是满足于少数几个量化指标达标),带动学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专业认证、教学质量评鉴等。
8.实施灵活、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可持续的教育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