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1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本着这个原则,笔者尝试用以下方法上自读课。
一、导读法 针对节选类的课文,尤其是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适合用此方法。长篇小说篇幅长,故事性强,课文限于篇幅,往往只节选一小部分,难免有割裂之感,容易让学生断章取义,对课文理解不透。企***在一节说完内容――比如看完原著或视频――是不切实际的。这时候如果老师能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小说的故事梗概和精彩情节加以描述,定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上《哈姆雷特》一课,除故事复述外,还重点讲了里面的人物关系,但故意不讲故事结局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第二周上自读课的时候,做了调查和问题测试,发现不少同学课后跟进了,效果比较理想。
二、心得法 针对有争议性的文章,适合用此法。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古代诗歌,由于时代背景离现在很遥远,作者个人遭遇学生也不明白,加上作品的多义性,往往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上这种课,我充分发挥学校***书馆和校园网吧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到***书阅览室和电脑室上课,他们查阅资料,查到资料要摘抄或打印出来,然后先分小组讨论,再集中讨论。不求意见一致,反而要求要有尽量多的不同意见,学生还可由此生发开去,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加以发挥,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心得体会。比如上《锦瑟》一课,“锦瑟”到底是什么:是人?到底是什么人――情人?丫鬟?红颜知己?妻子?……是物?到底是什么物――定情之物?假托之物?甚或某人遗物?……通过资料查阅和学生推断,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门。最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写下来。学生居然都快能写成学术争鸣的文章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还原法 针对结构比较混乱,情节又比较零散的文章,适合用此法。虽然现在《等待戈多》、《墙上的斑点》等意识流的文章没选入课文,但仍然有一些作品结构还是很零散的。比如《老人与海》基本是老人的回忆和心理描写,没什么情节。《边城》情节也不多,且不集中,看课文都有点乏味,更别说看原著。可以首先进行情节还原。上这类文章,我先让学生看视频,当然视频要精选甚至是浓缩版的,让学生对故事有个总体印象即可。其次是情节模拟还原。让参加过端午龙舟竞赛的同学、让钓过鱼的同学来分别描述当时的情景,加深印象,然后与课文比较,才能发现课文中人物的高超技艺和感人精神。第三,有条件的话可环境还原。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2
学《三峡》这篇课文时,老师先教我们读了几遍,我根据老师的读音和节奏把不认识的字标上了拼音,又画好了节拍,有个地方“自非亭午夜分”,总容易把“自非|亭午|夜分”读成“自|非亭|午夜分”,于是我就多读了几遍,按照正确的读音和节拍,我把这篇课文背了下来。从书上我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简介,老师又给我们补充了一点内容:《水经注》共40卷,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要想理解全文就得从词语先下手,把不理解和难以理解的词语向老师问懂,再对照注解和课文一并翻译。其中,活用词“奔”和多义词“以”尤其重要,必须牢记。
翻译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课文是先写山,在写水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可以调换吗?反复读了几遍后,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连绵陡峭的山势才产生了湍急的水势。结果,事实证明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三峡》的语言文字优美,写法也很特别:结构上,采用先总后分,总写了山势的连绵陡峭,分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一年四季又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描写上,又采用正侧结合的手法,如第一段中的“重岩叠嶂”,就是正面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就是侧面写。在描写水势上,还举例说明夏水之急;语言上,精炼而准确,写山峰和柏树时,一“绝”一“怪”道出了三峡的地理特征~险;“清荣峻茂”简单的四个字,就绘出了一幅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旺盛的***画。结尾引用渔歌,又渲染了三峡秋季凄清悲凉的气氛。全篇文章的写法堪称叫绝,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读了此文,我收获不小:写景时,要注意正侧结合,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用词要精炼准确;阅读文章时,要学会咬文嚼字,体会蕴涵在字词句中的情感。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写作;微评价
信息化环境下,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顺势产生了许多“微”名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深受欢迎。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借鉴这一形式,开展“微写作”,让学生将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表达欲望,一点一滴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一、“微写作”的意义
微写作的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容易实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一)形式灵活,篇幅短小,易实施。“微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微型写作,一般来说篇幅都比较短小,仅有一二百字,形式十分灵活,随时都可以实施。比如,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段课文的读后感或者续写、改写、缩写文章,随时随地进行写作训练。相对于普通的写作教学而言,“微写作”更易实施。
(二)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让他们写四五百字的作文,可能难度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字数凑不够的情况下,小学生更会畏惧写作。而微写作则以其篇幅短小的优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起来会感觉游刃有余,从而大大提升写作信心。
(三)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微写作字数较少,写作题材广泛,可以写的素材有很多,因此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适应小学生的写作诉求。
二、“微写作”教学法的运用
微写作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跟进微写作的微评价,并注重微写作的活动反馈,使微写作落到实处。
(一)恰当选择写作时机与写作话题。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开展微写作活动。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在朗读课文之后的几分钟里,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写一段话来描写春天的雨。很快,学生便仿照课文写出了一段段稚嫩却有童真童趣的句子。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是一支魔法棒,它随意一挥,慢慢地,慢慢地,就把大地变绿了。”虽然模仿的这段话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其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已经让人十分惊叹。
(二)跟进“微写作”的“微评价”。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活动,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良策。但是,如果教师对于微写作的评价不关注,那么就会打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在微写作活动开展之后,也要积极跟进微评价,为学生作点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关于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写。于是,教师便要求学生进行“微写作”,将自己家乡某一处风景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变化用简单的语句写下来。一名小学生写到:“春天,村外小河里的冰化了,小河边的柳树发芽了,燕子也回来了。夏天,村外小河里有很多孩子在游泳,一些大人在乘凉,知了嗡嗡地叫着。秋天,村外小河里飘满了枯黄的叶子,花草树木都开始枯萎了。冬天,村外小河里结了冰,柳树也变得光秃秃了。”学生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及时对其进行了评价:“非常棒!你抓住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对村外小河、河边的柳树进行了描写,观察细致入微,真是个小作家。”虽然学生的微写作没有优美的语言和精巧的构思,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已实属不易,教师抓住写作特点对其进行表扬,大大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试想,如果教师不进行评价,小学生今后的微写作兴趣能够保持吗?
(三)注重“微写作”的活动反馈。每一次微写作的活动都应该认真对待。教师应该在活动过后积极反思,了解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信心、写作状态,然后根据小学生微写作中体现出来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为其提供有益的参考。比如,在上个学期,小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微写作活动,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对写作不再是一副恐惧的样子,写出来的东西也渐渐地有血有肉、生动形象了。因此,教师更加坚定了微写作活动的信心。又如,有一段时间,教师开展微写作活动,发现学生有了倦怠心理,于是教师便适时改变思路,鼓励学生从微写作转向口头作文,在口头作文得到一定的提升之后,教师再返回来开展微写作,经过这一改变,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维持,微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结语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现实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却是越来越淡薄。为此,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思路,创新作文教学形式,通过一次次微写作活动,来降低写作难度,化难为易,化整为零,使写作不再可怕,使学生逐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钱卫秋.微作文,让学生爱上写作[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15).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4
中国东部夏秋过渡季节里的秋雨较为明显。因该季节台风常在中国东部登陆北上或在近海转向,致使随台风而来的暖湿空气与北方于冷空气相汇于此,形成持续性的阴雨天气。
有时,虽无台风,但暖湿空气势力偶尔也会增强,如与北方于冷空气相遇,也会造成一段阴雨天气,这种情况在华西较多见。
秋雨作为一种特别的意象也诞生了许多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等。
秋雨的引申:(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中秋佳节,与朋友喝酒固然是美事,但心底的哀愁浮上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一边是良辰美景应该团圆,一边却是“明月夜,短松冈”的无奈,这种强烈对比下,《月光》中的“他”怎能不“痛苦得在床上打滚”。《月光》这篇散文,写了三段在月夜下的感受和情景,流淌在作品中悲欢离合的炽热情感是全文的精髓。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沈从文先生在深沉的思恋之中写下的文字,如诗如梦,《西山的月》一文中,分不清月亮就是情人还是情人就是月亮,完美地体现了沈先生的散文清新俊逸的风格。而先生一边做“抽象的抒情,情绪的散步”,一边寄寓了文章更深的内涵,那就是:对理想的美的热烈渴望与执着追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望月,遥想月下的故乡,遥想快乐的童年,遥想白发的母亲,哪一个游子心里不会升起浓浓的相思。郭保林的《我寄相思与明月》颇负盛名,这篇文章堪称一首匠心独具的思乡诗,情感深沉而笔法轻灵,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富有深层意味和艺术感染力的“美的世界”,体现了作者独具一格的审美风格。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亮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童年的幻想世界里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也许我们最初的想象就是从月亮开始的。童年时有月亮的夜晚,我总喜欢站在院子里看碧空中的这只玉盘,挖空心思来辨认哪是桂树、哪是玉兔、哪是嫦娥。贾平凹的《月迹》,正是把孩子们对月亮的观察和向往活灵活现地再现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6
当今之世,文学的堕落,不在于社会的腐败,而在于作家的退缩。环境的艰难,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撞击。由最初的小说集《警察和乡女》,到长篇小说《世情》,再到长篇小说《苦窑》,能够清楚地看出,龚桂华的写作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走着这样一条坚实的道路。
文学对社会的撞击,因作家素质的不同,志向的不同,选取的着力点也各有不同。龚桂华不固步自封,也不跟风盲从,他始终认准自己着力的方向,人性,人性,第三个还是人性。人性是切入的选点,也是解剖的手段。《世情》《寒秋之洗手》《苦窑》这三部长篇,莫不如此。是三个***的长篇,人物事情又相互勾连,秦家、黄家、令家,三个家族,几十个人物,打打杀杀,分分合合,然而,掀开披覆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故事在人性上胶着,情节在人性上展开,思想在人性上升华。三部小说中,最具社会撞击力的,当属《苦窑》,这不光是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阴狠,也写出了人性的深邃。尤其是,事情发生在1967年,那是个不容易让人忘记,却总在设法让人忘记的年代。敢于面对那个年代,敢于面对那个年代迷乱了也堕落了的人性,不光需要勇敢,还需要机警(这让我想到了他的警察身份)。他是勇敢的,但绝不莽撞;他是机警的,但绝不奸滑。他有他的规避,但绝不放弃他的执著;他有他的无奈,但绝不降志以从。他救赎不了他的同胞,但总愿意给他们一个警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勇于探索的作家,也是一个勇敢的作家。面向丑恶,照准人性,冲过去,绝不回头。在当今中国文坛,一个勇敢的作家,要胜过多少完美的作家。
龚桂华作品的这种撞击力,不光成全了他作家的人格,也成全了他作品的艺术。写于2003年的《世情》,虽然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更多的是事件的连缀与演绎。中间隔过《寒秋之洗手》,到了《苦窑》,作者着力挖掘的是人性的阴狠与深邃。暗施巧计,将一个不能生育的女子嫁与仇家,这是怎样的工于心计,又是怎样的令人发指。写法上也迥乎不同,《世情》是繁复的,《苦窑》是单纯的;《世情》是全方位的,《苦窑》是单视角的,一个又一个“我”的痛彻心肺的诉说,直抵人物的灵魂深处,也直抵事件的堂奥所在。
说了品格的确立,艺术的追求,我们也绝不回避龚桂华作品艺术上的缺憾。三部长篇,如果说《世情》是质朴的,《苦窑》是精美的,那么我不得不说《寒秋之洗手》是粗糙的,事件的急速推进,如滚滚洪流,淹没了叙事的应有节奏,也淹没了人物的原本形态,加上语言的急骤,少了许多从容,也少了许多含蓄。好在有《苦窑》的衬映,我们只能说这是前进途中的一个难免的闪失。最终他还是超越了自己,证明了自己。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7
关键词:哲学;《秋夜独坐》;《秋颂》;人生态度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是开元,天宝时代最有名望的诗人,当时李白和杜甫的诗名都不如他。“唐代宗称王维为‘天下文宗’。唐窦蒙于《述书赋》中也说:‘时议论诗,则日王维,崔颢。’殷瑶于天宝末年编成《河岳英灵集》,其《序》列王维为盛唐诗人之首而不提李白。”(陈铁民,2005:5)王维也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田园诗,多喜欢刻画一种宁静幽美的境界,呈现出一派静美诗风。王维的诗贯通其泼墨山水画法。并通过多种因素的渗透达到一种静穆的意境。佛家主张“天识互通”,人的感觉也确实是相互勾通的:“热”使人觉得“闹”,“冷”使人觉得“静”。同样,幽深、稀疏也会使人觉得静,牛羊归村、黄昏薄暮都会使人觉得静……王维正是综合了空、远、闲、净这些与静相关的识觉,造成整体上“静”的效果:
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 (《鹿朵》)
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
落日满秋山 (《归高山作》)
在王维的心中,一切都是静的:月光、夕照、河水、鸟声、颜色都是静的,甚至在大自然的运动中。他也能捕捉到恬静的美。而且,王维在创作中多有变化,给人以细致的感受,如平静、恬静、闲静、静寂、静远等。这些微小的感觉在结果上,产生的效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它们形成一种我们说不出的什么。形成一种趣味,一些感觉性质的形象,在全体上是明晰的。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英国浪漫主义五大诗人中出生最晚却逝世最早的诗人。“中国学者王佐良指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是浪漫主义的创始者,拜伦使浪漫主义的影响遍及全世界,雪莱透过浪漫主义前瞻大同世界,但他们在吸收前人精华和影响后人诗艺上,作用都不及济慈。”’(《济慈诗选》,屠岸译,1997:1)济慈在他的诗作中想象非常丰富。他的想象有个特点。即:美。他长于描写大自然和一般事物的外形美。同时又处处洋溢着欢乐精神,与美的品质相得益彰。他的代表作《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三诗无论写自然、艺术和田园,都异常优美动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潦倒穷困。不幸早天,但是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体现出来的悠然自得的人生情怀,令人印象深刻。“人们把悲惨的现实世界称为‘泪之谷’。但济慈在‘泪之谷’中始终绽开灿烂的笑颜。不管命运如何亏负自己,济慈从来没有失去过对生活的希望。也没有失去那种独属于年轻人的欢乐。”(傅修延,2008:6)
一
秋天风物萧瑟,天气清寒,自古中外文人墨客都乐于在作品中用秋的主题来表现自己的清秀精神和浪漫情怀。秋天使人体会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稍纵即逝。王维与济慈二人各自生活的时代及环境有很大差异,在王维的《秋夜独坐》与济慈的《秋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哲学。只是这两种人生哲学却仿佛是被放错了位置,也许应该将各自的归属作一个完全的调换才更合情理。然而历史的事实却不容后来者随意遐想。
二
王维的《秋夜独坐》大约作于天宝末年。诗写诗人秋叶独坐的感触。“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四句阐发出诗人在寂寞清冷然而又雅致可爱的秋天夜晚的人生感悟。山果鸣虫皆是极平常之物,但于此平常之物中,诗人含蓄地表露了人生易老韶华易逝的悲慨,以及独坐秋夜的凄凉,由此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末四句“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则是诗人于岁月流光的无奈挽唱。全诗字字皆能令人体会到诗人的寂寞凄苦,但是正是这份寂寞凄苦,才是诗人艺术纯熟,人生阅历千锤百炼的写照。“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说:‘一唱三叹,由于千锤百炼。今人都以平澹为易易。知其未吃甘苦来也。右丞‘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其难有十倍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者。到此境界,乃自领之,略早一步,则成口头语而非诗矣。”’(陈铁民,2005:137-138)陈先生所引潘论,道出了王维诗作的恰到好处。“诗人是寂寞的,哲人也是寂寞的;诗人情真,哲人理真。二者皆出于寂寞,结果是真。诗人是欣赏寂寞,哲人是处理寂寞;诗人无法,哲人有法;诗人放纵,哲人约束。故在中国,诗人与哲人势同水火。但大哲人也是大诗人,大诗人也是哲人,此乃指其极致言之,普通是格格不入的。”(顾随,2006:11)王维是一位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高明淡泊的哲人。他的诗作之中,情理合一。情意合一;景是意,事也是意。他常常借重自身的感受和印象来刻画外界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亦悄无声息地阐释了内心的感怀。
但是这种感怀却是一副冷寂凄清的面孔。王维一生仕途不算得意,开元九年秋(721)进士擢第后不久即谪官济州:天宝十五年又为安史之乱叛***俘获,苟从得命。但是总的来说王维生活在开元盛世,且家道殷富,他所以会有这类寂寥隐逸的心境,大概即是受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诗人将相思,别离,盛衰,死亡等等都超脱于禅宗宣扬的宁静淡泊之中,在生活的表层显露出一种逍遥不争的态度,流连山水,离世绝俗。不过这种放任却无能改变岁月的惨酷,也无法寄托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治理想和济世抱负,又兼《秋夜独坐》写于天宝末年,社会动荡的征兆已然显现,传统士人忧国忧民的心态终究不能逃避。于是在诗作中,多少流露出几点悲慨与无奈。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知识分子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大悲剧,大概中国古代士人大多时候所能做的,即是在作品中演绎出内心那种对于自身,对于国家的无限感慨。
三
中国古代士人的哀婉气息是有佐证的。“战国以来,唱歌似乎就以悲哀为主,这反映着***的时代。《列子·汤问篇》记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又引秦青的话,说韩娥在齐国雍门地方‘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朱自清。1998:38)可见中国传统士人的情辞之苦,自然这也是由于中国古代长期的离乱和动荡。
不过同样糟糕的环境之下,甚至更坏一些,济慈却在他的《秋颂》中动人心魄地唱出了一个浪漫主义
诗人特有的灿烂和天真。《秋颂》是济慈的六大颂歌的最后一首。在这首诗中,诗人细致人微的观察力和独具一格的想象力得到了完美体现。诗中的意象都是极为平凡的,只是从未被如此描述过,也从没被这样完整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诗人开篇就抓住了秋的实质一一成熟:“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济慈诗选》,屠岸译,1997:21),然后从湛蓝的晴空转到挂着葡萄藤蔓的茅檐,从房前的苹果树到丰收的田野。诗人着力描写秋天成熟的果实:葡萄,苹果,葫芦,榛子。伴着欢唱的蜜蜂和沉醉的罂粟花香,伴着篱边的蟋蟀和红胸的知更鸟……一幅绚丽多姿的初秋美景就展现在眼前。诗人的视角将“秋”从一个抽象的词变成了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的物。诗作所体现的完全不是中国诗歌中易于见到的秋天的萧瑟和凋零,而是一种欣欣向荣。丰收殷实的美好情状。而且这种殷实是在极其漫不经心的表述中展现的:
谁不曾遇见你经常在仓?[的中央?
谁要是出外去寻找就会见到
你漫不经心地坐在粮仓的地板上,
让你的头发在扬谷的风中轻飘:
(《济慈诗选》,屠岸译,1997:21)
用这样轻松愉悦的笔调把读者的身心带到想象中的情景,让读者领略那秋日中的暖阳普照和谷丰仓实,这样的文字能出现在济慈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确是非常难得的。自然。诗篇中也有一些令人深思的角落。《秋颂》作于一八一九年九月十九日,已经临近诗人生命的终点。很多评论家认为《秋颂》是一首奇怪的诗篇。因为与同年五月所作的抒写困惑、痛苦、忧伤和恐惧的《忧郁颂》相比,可以说,《秋颂》一改常态、异常平静,尽管诗人的弟弟汤姆已成黄泉新鬼,乔治远在美国肯塔基,济慈自己债台高筑,心上人芳妮·布郎离他远去,而《秋颂》却是一个欢快的音符。但往深处看,事情又没有这么简单。济慈的内心是脆弱的,因而诗中诗人的影子也照样是纤细的。在第一节里,造物主表现出意外的大度和慷慨。在第二节里,自食其力而又受惠于造物主的俗世之人也是悠闲的。而第三节里却有的是哀音和秋之将逝、冬之将来的暗示。春之歌充满活力、生机与希望,秋之歌则充满丰盈与成熟。春之歌已逝,秋之歌将逝。分飞的燕子,象征着生命的诀别。但是尽管如此,相对于王维的《秋夜独坐》,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幅全然不同的半景画。这幅画中更多的是感性的对于生命的眷恋和追寻,而不是对于年华易逝的无奈和悲歌。诚然,王维的《秋夜独坐》是诗人晚年灰色心情的写意,而济慈正当少年风流。然而济慈所承受的身心的压力和痛楚,其实亦丝毫不亚于王维这样一位大诗人在漫漫人生中历练出的悟道。只是济慈发自内心的对于美的追求和发掘,促使他能够撇开忧郁和伤感,对于坎坷的人生总是抱着一种甘之如饴的态度。他不是悲观地看待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诗人更在意大自然的生生不已,认识到新旧交替不过是旧美的消褪和新美的再生。正如济慈在《仙子的歌》中的吟唱一般:“不要哭泣呵!不要哭泣!/花儿明年会再放蓓蕾。/别再流泪呵!别再流泪!/花苞正睡在根株的心里。”(《济慈诗选》,屠岸译,1997:161)诗人的《秋颂》大约也是为着这一份情思。虽然济慈本人并未有渴望的要求,但是诗篇中却着实充满了希望的身影。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8
一、强化预习的导向作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吸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习必须切实到位。
预习要怎样才算切实到位呢,才能体现导向作用呢?
(一)导读练习要集中体现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自读提示”,我在《故都的秋》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①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在哪些段里概括出来?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中?②这些段落的描写体现了现代散文的哪些特点?
这样通过预习,就把学习这篇散文的方向定下来了。
(二)导读练习内容要具体
我设计《故都的秋》的导读练习按标准化形式设计,里边有选择趣、判断题、填空题、阅读题。既重视基础知识的预习,也重视重点难点的预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把握,也重视能力的训练。这样,学生在完成导读练习的同时,也就基本上了解了学习课文的要领。
学生懂得了学什么,怎么学,教学目标就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也就确定了,那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有了保障。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地位
语文课堂教学要围绕主题来展开,要像写作优秀散文那样,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达手法来突出主题。通常情况下,要围绕主题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点面结合
既注意做好面上的分析、训练,也要注意做好点上的分析、训练。
(二)教学结合
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主题。该讲则讲,基础知识要讲透;该练则练,基本能力要多练,即做到精讲多练。该点则点,重点难点要点明;该引则引,每一步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即突出重难点。
(三)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要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促进能力的提高。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教;什么能力需复习什么知识,要做到手到拿来,即要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我讲《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就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地位,王要围绕下边两个问题来展开:一、这篇课文(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二、为什么说“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是这篇课文的又一特点?
在教学中,我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本文主要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的秋景,这些秋景既不以时间顺序来安排,也不以空间顺序来安排,这样,从选材和组材上体现出了散文的“形散”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秋景的共同特点,即“清、静、悲凉”,从而把握住了作者正是以这个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本文不散的“神”。通过学习,学生对课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就了然于胸。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深入到点上进行分析,分析各幅秋景的描绘角度、描绘特点:秋花,侧重于色,突出冷色;秋槐,侧重于形,突出落寞;秋蝉,侧重于声,突出残声;秋雨,侧重于味,突出话秋凉的情韵;秋果,侧重于实,突出淡绿,微黄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作者选择这些秋景来写的原因,明确:(1)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2)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作家思想苦闷,逃避现实;(3)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4)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适世文学”。这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通过分析,课文“以情叹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也就体现出来了。
一节课下来,学生既学习了描写等基础知识,又培养了概括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理解辨认修辞能力等,达到了高效率、快节奏的目的。
这样,围绕着主题来展开,课堂水分挤干了,无用功没有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单调了,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面对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更单调,甚至会觉得无聊,会觉得枯燥。这势必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扼制教学效果。因此,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挂***、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多媒体电化教具),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挂***和各种教具可以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投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录音可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这些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9
农业是国民的基础。经济基础的急剧变化,必然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的变革,又会回过来影响经济基础。战国时代是我国上著名的变革剧烈的时代,许多方面表现出划时代的变化,而农业的飞跃发展刚巧发生于这一时期,其间当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而且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地主封建的开始,在这开始时期奠定的农业组成和发展趋势,对后世具有深厚影响。
本篇企***对以上这些,以农业为中心,简单地旁及有关方面,作一个综合论述和概括的尝试。
一、农业技术的飞跃和精耕细作传统的奠基
战国时代农业的飞跃发展,表现在许多方面。
《诗经》及其他春秋以前的书中,说到耕的地方不少,但没有一处说深耕的。在战国时代的作品中,深耕就变为通行的语汇了。
《国语·齐语》说:“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①。”
《孟子·梁惠王上》说:“深耕易耨”。
《庄子·则阳》篇说:“昔予为禾,耕而鲁莽之,则其实亦鲁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
《荀子·天论篇》说:“楛耕(耕得粗恶不精)伤稼”。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由此可见,深耕熟擾是战国时代开始强调的,要求把土地深翻,把翻起来的土块破碎磨平。耕的深度虽没有说明,但据《吕氏春秋·任地》篇说:“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要求做到下层湿润,杂草根和种子被深翻烂掉,害虫也被深埋杀死。又据《考工记》,当时主要耕具耜的头长1尺1寸,一次刺土可以***土中1尺有零,也就是可以耕到1尺深,合今7市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国语》是战国时代人写的,虽然此处所说,写作管仲对桓公的话,但未必真是管仲所说,显然是假托的。
而且《吕氏春秋·任地》篇提出管理和改良土壤的一些原则和要求;谈到做垄和沟的,指出在高旱田要种在沟里,低湿田要种在垄上。又《辩土》篇指出春耕时要先耕强土,后耕弱土(强土、弱土即现在土壤学上所谓重土、轻土)。《考工记》指出用直庇的耜耕强土、用句庇的耜耕弱土(解释见第二节)。可见战国时代对于土壤和耕作已经积累相当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施肥在春秋以前中看不到明显记载,到战国才受到重视。
《孟子·万章下》说:“百亩之粪”。又《滕文公上》说:“凶年,粪其田畴而不足。”
《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耕地使土相掩盖)表亩(表明田的经界),刺艸(除草)殖穀(种植庄稼),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又《致士篇》说:“树落则粪本”。
《韩非子·解老》篇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
《吕氏春秋·季夏纪》说:“是月也,土润溽暑(土壤湿润,天气湿热),大而时行,烧薙行水,如以热汤(薙指除草、割草,烧不一定用火烧,可能指此时天热多雨,好比烧了热汤浇上去一样),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这些资料,特别是《荀子》所说:“多粪肥田”,和《韩非子》所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说明战国时代已经把施肥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农民已在努力于多施肥料。
从这些较早的记载起,在我国古农书中,一向把肥料称做粪,施肥称做粪田。粪原指扫除的废物,亦指人畜的粪便。从这个意义上推测,大抵最初是用畜粪和农场废物作肥料的。此外,“树落则粪本”,已经明白指出树叶腐烂可作肥料,《吕氏春秋·季夏纪》也指出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说明那时已经认识并且重视绿肥的功用。
灌溉的起源较早。《诗经·小雅·白华》说:“浇池北流,浸彼稻田”,已经说到稻田的灌溉。春秋楚庄王时(前7世纪末)楚相孙叔敖建造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可说是我国较大的蓄水灌溉工程中的最早的。但大发展则在战国时代。魏文侯时(前5世纪),西门豹引漳水溉邺(在今河北临漳县),襄王时(前4世纪末)史起又加修建。当时人民歌颂说:“决漳水兮溉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指出改良盐碱土和提高生产的功效。秦昭王时(前3世纪初),蜀守李冰凿离碓,穿二江,筑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五百多万亩。秦王***元年(前246),韩使水工郑国入秦,劝秦凿泾水作渠,渠成,名为郑国渠,溉地四百多万亩,“皆亩收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此时列国都有兴建,大小溉田沟渠甚多,不可胜数②,以上所举只是其中几个最著名的。而且漳水是泥沙很多的浊流,在这样早的时候就能首创渠口多首制使不易淤塞③。都江堰工程措施的一些基本原则,一直沿用至现在,仍是世界上成本最轻的伟大灌溉工程。若不是灌溉受到特别重视,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会产生这样技术水平很高的伟大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汉书·沟洫志》。
② 《汉书·沟洫志》“至于它,往往引其水,用溉田,沟渠甚多,然莫足数也。”
③ 详见郑肇经《水利史》。
在没有地上水源可以利用时,则凿井用桔槔汲水灌溉①。
另一方面,《荀子·王制篇》说:“修堤梁(修建堤坝,梁指中空而可以让鱼往来的拦水坝),通沟浍(疏通水道),行水潦(排去多余的大水),安水藏(蓄水备用),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耕种收获),司空(官名)之事也。”《吕氏春秋·季春纪》说:“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达沟渎,开通道路,无有障塞。”又《孟秋纪》说:“是月也……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这些说明水利被看作国家的重要事务,并且把按时检查与修理排在经常行***日程的范围内。
先秦文献中看不到关于选种的记载。但从古人强调土宜,要为一定土壤选种适当作物,《诗经》里歌颂良种(《大雅·生民》:“诞降嘉种”),以及当时已有类似品种的区别,黍有柜、枉,稷(谷子)有粱、糜、芑,又有早种、晚种、先熟、后熟的植、穉、重、穋等区别,而谷子的优良品种称为粱的特别受到珍视,如此等等看来,可见战国时代已经知道选用良种。
适当密植作为获得丰收的要诀,可以说是战国时代出来的一个突出的宝贵经验。《吕氏春秋·辩土》篇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一套颇为完整的,和实现这种理论的具体方法(详后第二节)。
驱除虫害,很早就受到注意。例如《诗经·小雅·大田》说:“去其螟螣,及其蟊贼。”关于实际防治方法,在先秦文献中只有《吕氏春秋·任地》篇所说的用深耕来杀死害虫。
出苗以后到收获以前的田间管理,包含很多项目。中耕除草是其中重点,也是最先受到重视的。西周以前就重视除草,到战国时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除草同时也就是中耕。中耕主要为着松土保墒,又往往和培土相结合。战国时代习惯以耕耨并称。《吕氏春秋·任地》篇要求“五耕五耨,必审以尽”,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农具用铁,开始于春秋,广泛则在战国时代,影响非常大,留待第四节详细讨论。
以上已按照农业“八字宪法”逐一检查,深耕(及其他一系列的土壤管理和改良)、施肥、密植,完全发生或开始强调于战国时代,“水”和“工”在战国有划时代的发展,“管”也提高到较高水平,只有“种”和“保”是较薄弱的环节,但也有进步。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基于战国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篇10
安徽 鲍亚民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通俗清新。秋天的景色如作者笔下所写:明净洁白,有红有黄,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令人肃然起敬。诗人设想若登上高楼而望,便可觉清澈入骨,不会像繁华浓艳的春色那样让人轻浮若狂,作者最后用反衬手法来突出这一主旨。诗人在这首词中,用咏秋色来颂情操之清白。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他乡居的老朋友王处士在一天的田野劳作之后,在秋夜不期而遇。一轮圆圆的月亮高悬天空,清辉洒满大地,飞舞着的萤火虫发出的光闪来闪去。寂静的月夜和流动的萤火虫的光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秋夜***,衬托出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虽不着一“喜”字,而“喜遇”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平淡质朴,色调清朗,景中藏情,意境优美,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
秋园
(唐)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
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
满园烟露蝶高飞。
这首诗开头的“霏霏”,本来多用以形容又细又密的小雨,诗人却在此用来形容初春刚生的嫩草,很有新意,表达了对新生的细绿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的“不觉”,正与起句的“始怜”相呼应,表示时间之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红销翠减的秋天,那可爱的绿色也渐渐稀少起来。季节如此,人何不然,岁月流逝,美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表面上看说的是采花、爱花的人都离散而去,深一层寓有即使有“鲜花”也不会有人采摘,何况自己已是迟暮之年,更不会有人赏识,只会像今年的秋园一样“满园烟露蝶高飞”了。全诗以春衬秋,借春秋季节的变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这首小令,首句写出了山的雄奇,船在湘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只见那苍劲的枯松倒挂在悬岩峭壁间。次句写水的明丽。作者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船帆的飞驶来表现自己欢愉的心情。尽管是秋风飒飒,整个天地充满了秋意,但湘江上的景物却在萧瑟中见雄奇,在惨淡中见明丽。前五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天的落日***。船移景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两句作者为我们推出了一幅湘江秋天的月夜***:在空旷寂静的江面上点缀着“云帆月影”。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作者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融进了这幅自我描绘的***景中去,他几乎惊奇地要叫起来。这首小令描绘的虽是湘江两个不同时空的景物,但透过这两幅画面,可以看到一个心胸豁达、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仕宦者的形象。
[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以极简洁的语言把秋天写得绚丽多彩。前两句仅十二字,便写了村、日、霞、烟、树、鸦六种秋天的景物,又用孤、落、残、轻、老、寒六字加以点染。乍看去,你会觉得这秋景确也肃杀,但第三句的“一点飞鸿”却以一个有力的动景打破了沉寂,使画面活了起来。紧接着的四五句,展现出秋景绚烂成熟的一面——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夏天的脚步还余音袅袅。尽管秋草罩上了一层白霜,但枫叶却如血如火,似日似金,生机勃发,使秋天增添了无限的生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