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色外套,身材微微有些发胖,拄着拐杖的尹玉林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在和记者握手前,他将手在衣服口袋上蹭了蹭――之前他刚去过洗手间,手上还有些洗手留下的水迹。
招呼记者坐下后,尹玉林又转头叫工作人员端来饼干糖果,让这次采访更像是一次熟人聊天。而对面这位64岁老者有着双重身份,是武汉市汉江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江机电)董事长,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慈善家。
拐杖慈善家
在今年1月15日的《鄂商》年会上,由尹玉林创办的汉江机电为解决残疾人就业孜孜不倦,被评选为“年度湖北社会责任企业”。同月25日,尹玉林荣获“武汉市十大慈善之星”称号。在颁奖典礼上他意味深长地说:“希望更多企业家来关心残疾人,从这项事业中体会快乐。”
尹玉林在接受《鄂商》采访时,说起他做的慈善事业,几度落泪,并摇头对记者说,“我做得还不够,企业发展得太小了,跟那些大企业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尽管用各种言辞来劝说,但他仍然充满内疚。
“做企业要扎好根,要从社区做起。”不管是在尹玉林办公地方,还是在所住的社区,附近的居民无一不知。他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慈善家”。
1989年,41岁的尹玉林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双腿撞折了由此失去了工作。面对家里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和年迈的老人,尹玉林心里充满了痛苦和茫然,他想过到街边卖臭干子,也想过到菜市场卖菜,但是不能正常行走的双腿,有时候上厕所都不能弯下腰,他也曾想过了死。
因为这段常人体会不到的痛苦,所以他深知身边残疾人的需要。“每一个传统节***都会带礼品来看望我们,就在前不久他带领江岸区新村街社区1000多位老人来到二七铁路文化宫大礼堂,免费观看电影。而且在今年春节前,他派人开着豪华包车带着我们去琴台大剧院观看歌舞剧。如果不是他,像我们这样的老人这辈子也去不了琴台大剧院。”一位82岁的老人眼中闪着泪花,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汉江机电附近有一个武汉辅读学校,自从2005年被尹玉林发现之后,他跟这个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学校有179名学生,都是残疾智障儿童。几间破旧的教室,两三个老师承担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从此,这所学校就成了他的牵挂,每一个节***都会带着礼品来看望这里的学生,并且在每个教室里配上了电视机,给这所学校的捐助高达十几万元。在每年市人大会上,他的发言中都少不了这所学校。在他的呼吁下,***府也开始关注这所学校,给他们建立了操场,盖起了教学楼,增加了新老师,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们也不断的进步。
2010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辅读学校15名特奥运夺得16枚金牌、18枚银牌和8枚铜牌。而此前的3年多,该校在全国以及国际特奥会上已先后夺得40多枚金牌,还培养出“东亚地区特奥形象大使”和“国际残奥会火炬手”。尹玉林被称为辅读学校的名誉校长。
二十年来,在抗洪救灾;扶助希望工程;帮扶困难群众、残疾人、贫困学生;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在为福利公益事业的建设平均每年捐款达到20万元。其个人也多次被省***府授予了“武汉市优秀企业家”、“优秀残疾人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言其行,行其言
汉江机电的办公楼内,有个长长的企业文化走廊,走廊的一端最醒目的地方写着员工的职责“言其行,行其言”。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员工的要求。
汉江机电成立于1990年,最初只是一个经营门市部。主要做机床配件的销售和维修工作。他带领着四个下岗工人,在既没有资金,又缺少货源,连办公桌椅、开水瓶、煤气灶都是大家从家里凑起来的艰苦条件下,首创送货上门的经营模式。
为了10多元的配件,只要客户有需求不管多远,大家也会千方百计地骑自行车、冒着风雪前往送货。“有时候客户急需,我们就乘出租车送过去,其实一个产品35元钱,搭车费就需要30元。”尹玉林说,虽然我们只收了产品钱,但是顾客心里也知道。这样一来,只要在我们这里买过产品的顾客差不多都成了我们的回头客。为此,经营部慢慢走入正轨,并且很快由1家经营门面房扩大到3家。
2000年,武汉市汉江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做机电产品的商。尹玉林名声在外,从2003年就开始有英国、日本等机电厂家找尹玉林做产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厂家,尹玉林一视同仁,对他要的企业做出要求:你的企业不大没关系,你的产品没有名气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保证质量,有自身的优势,我可以帮你把产品推荐给客户。“客户到我这里购买产品,我会结合产品的性能和他们的要求,提供给最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也为此,他不但跟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也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的人品也得到肯定。尹玉林跟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跟客户签了700万元的产品合同,产品还没有到,客户的钱都已经到我的帐户上了。”
他的公司员工评价尹玉林说,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老总,值得你一辈子跟随,他有责任心,对每一位员工负责。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只要愿意在员工身上投资1元钱,他回报给公司的也许就是10元。”尹玉林介绍,公司有30多人,大多数都是下岗工人,因为下岗工人文化水平不太高,不少员工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公司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加强员工的培训,只要愿意学习,他都会把他们送到高校学习,不少员工都上了本科、研究生、MBA课程。十几年来,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是员工统一学习培训时间。
2002年,在尹玉林的支持和上级工会的重视下,公司成立了工会委员会,推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随着企业的壮大和员工素质的增强,尹玉林又把***、团的组织建设摆到了重要地位。2006年,公司申报批准,成立了中共***支部和团支部。汉江公司的各项工作更是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思想***治素质。在他的培训下,他公司的员工有4位获得“武汉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奖项,这样情况在整个武汉市也是不多见。“这样一来,员工不仅在社会地位上得到提高,而且也找到了自身价值。”尹玉林介绍,公司成立20年,员工跟着最长的时间达到18年,大多数都有8年以上。
如今,江汉机电在武汉同行中规模名列前三位,在资金方面位于武汉市第一位,被授权为国内外一百余家机床制造厂家在湖北的商。省、市各级***府也对汉江公司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授予“重合同、守信用”、“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明星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尹玉林跟一些企业的老板想法不太一样,他说:“以后我准备把公司交给别人来打理,重点放在慈善方面,也希望尽我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尹玉林:拄着拐杖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