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火车成为中国行进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上个世纪末中国人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
快速、庞大、稳定,直奔目的地,又忠实贴近现实大地;也会偶有震荡,一度险些脱轨,却动力十足始终还算安全;承载人情冷暖与繁复世相,美与丑兼收,善与恶并行,还有贫穷与富裕、卑微与宏大、公共与私密一路共生一一这不只是火车,也是30年来行进中的中国。
当火车背着偌大的中国跑着,也有人选择背着相机跑着,拍一段中国和中国人的进程、行进的方式。
这位名为王福春的摄影师,铁路上跑了几十年,车厢里拍了几十年,习惯用照片说话,用***说补白,穿行在车厢里、旅途中,圈一角空间,也圈出关于人的生存真相。
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引用荷兰摄影大师费里兹・基尔资堡先生对王福春作品的评价:“你的作品非常生动,犹如发现新大陆一样。”
其实这块“大陆”倒不新,新的只是这些火车车厢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记录、重构了中国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以及情绪。火车的公共空间里私人生活的自然生长、私密情绪的自然袒露,形形的人与千姿百态的故事以这样的方式被捕捉,王福春的镜头里自成一块全新的“大陆”。
“新”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摄影师并非惯常意义的路上猎奇观察,而是重新开掘了路上的日常诗意:中国转型社会进程中一点一点凸显的常人力量与个体价值关怀。
他不过是那么简单、平实、真切地记录了自己面遇和造访的现实――《火车上的中国人》。
在这里,或许可以叫作“旅途”的一方空间,人们相遇然后离开,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人也从物欲冲击、富丽堂皇的现世回归到了它的本源:原始、纯粹,本能地放松、懈怠,无所顾忌地自我开放。
陌生人与陌生人来自远方,进入火车车厢,相识、结伴、聚集、放松、说笑、肆无忌惮,敞露本性;直到起身、打理,重新衣冠楚楚,然后各自离开。
这些***片里面,盛放的本不只是故事与画面。某种意义上,火车俨然是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公共媒介。从这里可以清晰看见中国前进路途中的物质变革、技术飞跃,更重要的是,也能够在这个流动又封闭的空间里,洞悉专属于一个时代的人心及隐秘人性。
在这个太过急功近利的时代,物质主义很容易绑定生活的每一面真实,不再映射朴素、简单的常识。传统的价值判断失去了恒定的磁场,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面前失望、失语也失落。这个时代,人最本质的危险即人性在遭受到***治之后,又面临商品的异化。
好在我们依然有这样的摄影师,穿行在火车车厢里,捕捉人们的日常状态,记录常识,敞露人性,采撷人心。(何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