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的面孔,有这么一个笑话。甲:“中国人的面孔有啥特征?”乙:“好人都是英俊的,坏蛋都是丑八怪。”甲:“你怎么知道?”乙:“电影里告诉我的。”
笑话往往一针见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论生活还是文艺都一再地告诉我们,红脸的是关公,白脸的是曹操,英俊高大的人是“好人”,形象丑陋的人是“坏人”,风度翩翩的是君子,委委琐琐的是小人……中国人的面孔早已被谱系化、格式化,抽象成一个个符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漠视了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鲁迅曾对中国人的面孔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他在《略论中国人的脸》里专讲到中国人的“相貌”。可是在我看来,鲁迅讲的主要是中国人的“嘴脸”,而且重在嘴巴。他说中国人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这样的面孔现在我们常常可以在美女促销的活动中看得见,跟鲁迅说的并无大区别,每见穿得少的,或是干脆了体绘上场的女人,就挪不动脚步了,停下来痴痴地望着,嘴巴不由自主地张开在那里。
但是在鲁迅的小说里,我倒是看到了丰富的面孔,比如阿Q的一脸无赖,孔乙己的一脸没落,闰土的一脸麻木,祥林嫂的一脸悲戚,狂人的一脸恐慌,老栓的一脸愚钝,魏连殳的一脸孤独等等。各种面孔都有,好像独独就缺少或从容或灿烂的面孔。在一些书刊、资料里,我看到一些老照片,则更显单调,要么一脸严肃,要么面无表情,要么麻木不仁,笑脸总是很少见。像张爱玲那样一副孤傲的面孔,即便现在看来也让人吃惊不少!再近一点的老照片就是***后的了,灿烂的面孔就多起来,对新生***权的喜爱都写在欢笑的脸上,不过好景不长,运动一来,人们的面孔又灰暗得透出悲凉来。
不禁想起陈丹青说过的一段话:“我记得到美国第二年在《纽约时报》看见一张黑白照片,是报道山东潍坊县举办国际风筝节,一群人挤着、笑着,仰望天空,我一看,几乎要哭出来。他们笑着,一脸苦相,那种长期***治磨难给每个人脸上刻印的苦相――要是我在中国看这照片不知会怎样感受,可那时我是在纽约,天天看见满大街美国人的集体表情,那种自由了好几辈子的集体表情,忽然看见我的同胞!我不知道是难受还是宽慰,总之心里委屈,为几代人委屈,中国人不闹运动了,知道玩儿了!放风筝了!”
面孔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显示器,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面孔,众多的面孔结合成集体表情,显示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时光流转,我们社会开放进步了不少,现代人在镜头前摆弄出的面孔和POSE只能让前人叹为观止。可是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我看到的面孔依然是毫无表情的居多,沉重、憔悴、漠然的也不少。见闻广博的朋友说,走在欧洲的大街上会发现,欧洲人的面孔大多从容放松,气定神闲,平和友善,看着舒服。而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国人的面孔仿佛永远写着心事,像一扇扇紧闭的大门,要不就是一副警惕的神情,总是防着别人。
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就是在***治和生活的夹磨下挣扎过来的,实在没有太多高兴宽心的事可以挂在脸上。而且中国人固然总讲仁义礼智信,但中国人又总是互相猜疑与提防。有句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窥井。一人进庙怕的是和尚可能会趁机谋财害命,而两个人一起往井里看,怕的是其中一个出于私利可能会趁机把另一个推入井里。所以中国人很小的时候就被大人教育,不要轻信他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些苦难与防备的心思都清楚地写在每个行人脸上。
看人先看脸,看报先看题,面孔不仅指人的相貌,表情才至为重要,是一个人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甚至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的反映。现在中国人已经很重视相貌了,美容也兴盛,可是表情总显得一成不变,而这似乎是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