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1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民族历史叙事;叙事视角
当下文学创作中,《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迟子建继《洲国》之后,再次以日常生活叙事重新建构了一次边地民族宏大叙事。《额尔古纳河右岸》充满了哀伤而凄婉的基调,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于我国东北中俄边境处鄂温克民族的悠长发展史,并从宏大的民族历史叙事和四个不同的叙事视角来构筑鄂温克游猎民族的百年史话。
一、宏大的民族历史叙事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宏大历史叙事是建立在族群历史发展变迁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鄂温克民族的“大历史”是叙事的外在背景。在作品中,迟子建用历史时间、历史史料、 历史事件等具体历史感的具体形象建构了鄂温克民族的真实的正统历史,作家按照时间顺序、以模糊时代和精确时间相互交织的笔法,触及了诸多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史实。小说以时间的纵向铺陈为主,以鄂温克人随时搬迁游猎的空间横向流动为辅,把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情怀呈现给读者。
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种由民族历史的客观史实中,富有特色的诗性描写所带来的强烈历史感、历史意识和历史精神。鄂温克人对俄***入侵家园的深刻记忆以及他们常常流露出对过去家园――贝加尔湖的美好回忆;额尔古纳河右岸森林遭到晚清***府肆意破坏;日本人的血腥统治以及鄂温克人的愤怒和反抗;生活方式上面对定居和游牧的艰难抉择……这些来自于鄂温克民族历史的真实记录和痛苦往事,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弱小民族的沉重历史和苦难岁月,并从中体验和领悟人类历史的生存境遇和普遍意义。
二、叙事视角的多样化
(一)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
作为小说的叙事要素,叙事视角的选择,实质是小说叙事立 场和聚焦点的选择,直接制约着叙事以何种方式展开。《额尔古纳河右岸》共分为四个部分: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黄昏》、尾声《半个月亮》,“我”作为已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身份,从清晨讲到月亮爬上树梢的故事。上、中、下三部分别是“我”童年、青年、和中晚年的人生回顾。从隐形的文化层面来看,从清晨到迟暮,正隐喻了鄂温克民族兴衰变迁的历史命运。乌力楞(以家族成员为主的鄂温克小部落)改变了生活方式,大部分的人都搬迁到山下***府修建的定居点了,宿营地只留下“我”和愚痴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我”回到用树干搭的活动小屋,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听着刷刷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而安草儿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听人说话,“我”就对着雨和火这对始终陪伴着自己的老朋友讲起了故事。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感到小说给人的一种凄惨基调。全书是“我”一生的回顾,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一开篇,读者的阅读就被转化为具有强烈真实感和亲和力的倾听。她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作为讲述者,实质上是把话语权还给了那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没落消失的弱小民族。“我”独特的身份和特殊背景下的讲述,让读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女性叙事视角
迟子建在叙事视角选择上通常独具匠心,《额尔古纳河右岸》又一次继承了她的独特艺术追求,她选取了女性视角叙事,并且选择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作为讲述者。通过反复阅读整部小说,可以感受到,作者采用宁静、优美的自诉文字,把这首历史悲歌和人性悲歌呈献在读者眼前,女性极具感性的形式更好表达出了深邃的内涵。一开头作者这样写:“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在自诉的结束,她这样写:“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一个部落地首领酋长,酋长女人是整个部落非比寻常的身份,而且酋长的命运关乎的是一个部落命运,与他共同生活的妻子自然与其他部落女人有所不同。她关注的不仅是自己的丈夫、家人,更关注整个部落的荣耀及部落人的行为。因此,作者选择酋长女人的叙事视角,是独具慧眼的,从她口中所叙述的也更具权威性。在她诉说下的本族故事于是便具有民族史诗的意味。
(三)儿童叙事视角
在迟子建的许多作品中都运用到了儿童视角,如《北极村的童话》,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当然也不例外,这与她浓厚的童年情结是分不开的。因为儿童的眼光往往能发现成人所难以体察到的世界,这就是难得的童真。因此,儿童视角是迟子建作品中一种独特的叙事策略和话语表述方式。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清晨》中,作家从童年的“我”的眼睛与心态去体察和感受鄂温克族,“我”所生活的情景是一幅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景。在《清晨》篇章中,儿童视角的选择,使这一部分的叙事语言不同与其他篇章,简洁、朴素、灵动的语言给这一部分带来一种温暖、朴素、清新、明丽的气息。我们可以看出《清晨》部分正是因为儿童视角的运用才显得单纯清新、悠扬浪漫。
(四)外来者叙事视角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2
论文摘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我国东北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进行了出神入化的描述,构筑起了一个与森林同生共死的游猎民族的百年史话。文章针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容,从故土情结、悲悯情怀、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来阐释迟子建的创作个性。
迟子建在2005年岁末出版了一部哀伤凄美的史诗性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作品通过“我”——年过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妻子的回忆,讲述了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鄂温克民族在中国20世纪的洪流中悠长而伤感的发展变化过程。迟子建用她清丽、温婉、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激情,构筑起了一个与森林同生共死的游猎民族的百年史话。
这些鄂温克族神圣历史的碎片,迟子建对其东北故土的深深依恋之情的宣泄,氤氲着作者浓厚的悲悯之情。文中“我”饱含忧伤的述说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文明与古老民俗的冲撞,以及作者对原始文明的忧患之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无论从对边地少数民族的书写还是从对原始文明的依恋来看,都可以称作是逆行于当代社会的一只精灵。
1故土情结
迟子建出生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这个风景秀美的北国边陲给她留下了太多的记忆。黑龙江的鱼汛、大兴安岭的林涛、鄂伦春的马队点拨了她的才情、丰富了她的情感、开阔了她的视野,人类的精神溯源性又使迟子建与生俱来地形成了一种眷恋北国故乡的生命情结。而在当今文坛上,认同世俗、赞美欲望正成为当今许多文学作品的表现主题,在这样的氛围中,迟子建没有以媚俗的姿态迎合市场,而仍以孤独而执著的探索精神,坚持着自己由来已久的创作追求——深情地注视着故乡的土地,营构着一支支吟唱故乡田园的淳朴自然而又粗粝野性的牧歌。她像肖洛霍夫写顿河哥萨克、福克纳写美国南方小镇那样心无旁骛地书写她的北国边陲。
《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鄂温克民族巨大的风俗画卷上,迟子建深情描画了酋长、萨满等众多可爱鲜活的人物,感悟着鄂温克人民或粗犷、宽厚,或细腻、温柔,或愚昧、小气的生存哲学。
迟子建在《从山峦到海洋》的短文中说,“我就是在那片土地出生和长大的……故乡对我来说,就是催生这部长篇(即《额尔古纳河右岸》)发芽、成长的雨露和清风”…,“没有大自然的滋养,没有我的故乡,也就不会有我的文学……如果没有对大自然深深的依恋,我也不会对行将退出山林的鄂温克部落有特别的同情,也不可能写出《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出版时,曾经有人怀疑迟子建是位汉族作家,涉足少数民族题材也许会有困难。事实上,在大兴安岭山林中长大的她“二十岁以前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兴安岭”,“森林对她而言就像自家花园一样”,从小就经常见到生活在她周围的鄂温克人以及和鄂温克人生活方式、习俗极为接近的鄂伦春人。他们在山林中游猎,在唯一的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上骑着大马去集市里换盐、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她几年前写的散文《马背上的民族》就是写鄂伦春人的生活。她对鄂温克人的熟悉和尊重已经渗入到灵魂深处,正如迟子建本人所说:“他们所经历的四季风景变化、白灾(雪灾)、瘟***等我都能理解,所以写这篇小说是我灵魂深处对鄂温克部落这种情感的集中爆发,是一个宣泄口。”又如施战***教授所说:“边地是她的肉身的近邻和精神的原乡,她不是边地的旅行者、造访者,也不是借宿者、暂居者,没必要摇铎采风或者非要把动物写成人,因为她将自己置身其中,仿佛与生俱在。”
从某种角度上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植根在黑龙江民间土壤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体现,是来自她对自己所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的热爱,是对一种生活信念的坚定,体现在作品中,就是无处不在的民间情感,血肉与共的民间情绪。
2悲悯之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描写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使我们透过原始森林中五彩斑斓的光环,看到了鄂温克人身上充盈的最野性的阳刚之气、最原始的力量、最纯粹的情感。小说着意塑造了两位具有悲悯情怀和传奇色彩的萨满形象。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盛行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它的基本观念是有灵论和有神论,即相信灵魂不死,相信人世之外还有神灵世界的存在,相信神无所不生,神无所不在。而人如果需要将自己的意愿传达给神,就要通过“萨满”这一中介才能实现。逢增玉的《黑土地文化和东北作家群》中说:“……‘萨满’是具有通神的能力、得到神助、用神法能知道神异的现象、承担沟通人神世界使命的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就是这样两位沟通天和地的通灵人。在那支部落里,他们就是医生的角色,但他们为人除病不是用药物,而是通过与神灵的沟通来***疾病。但是治病救人总要付出代价,他们勇于舍弃个人身上“小爱”、获得人类“大爱”,他们是有着血性与豪情、有着悲壮命运的萨满。
尼都萨满是“我”的叔叔,在痛失爱人之后突然具有了非凡的神力,成了萨满。他主持着族人的葬礼、婚礼、降生礼,替族人祈福,他的跳神可以使生病的驯鹿好转,可以让伤口消失,他可以在舞蹈和唱歌中让一个人起死回生。他的法术甚至折服了狂妄的日本***官。他在部落面临着瘟***、疾病、死亡等威胁的时候,镇定、从容、义无反顾地迎难而上。为了同族的所有部落的利益,为了和他们感情敦厚的驯鹿,他用神灵赋予他的能力,倾其所能地一次又一次地跳神,跳神使他最后失去了生命力。他对生死、人性的强烈的超然态度,使他放弃真爱,捍卫萨满的尊严,坚定不屈地带领族人抵御异族外侮,深受族人敬仰。
文中最浓墨重彩的是坚韧而纯洁的妮浩萨满。尼都萨满去世后,妮浩萨满为部族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却也为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苦难。
萨满虽然有起死回生的神秘力量,然而他们却最终无法违抗“神”的旨意,更多时候他们只有目睹死亡,或者,以自己的孩子的死来换取别人孩子的生。小说中的妮浩萨满和丈夫情深意笃,一生有很多孩子。生下的可爱的儿子和女儿,他们取名为“百合花”、“黑桦树”,却为了拯救族人,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孩子的生命,这是因为她救了不该救的人,所以她的孩子将作为代替品被神灵取走。但是她无怨无悔。甚至为了救治因为饥饿而偷他们部族驯鹿的汉族少年,她不顾腹中快要出生的孩子,倾尽全力舞蹈,少年死而复生,她腹中的孩子却再也没能来到这个世界。就这样,她一生救了无数的人,她多半的孩子也因此而过早地离世,而每一次的舍弃她都是事先预料到的。但她宽厚的情怀使她感觉不到丝毫的后悔。
而她自己也死于为部落祈雨灭火的一次跳神。她悲壮而凄美的一生体现了人的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在访谈录《迟子建:现代文明终结诗意传奇》中迟子建如是说:“当她的天职在现实中损及她个人的爱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这个萨满用她那颗大度、善良而又悲悯的心达到了。”正是这样,妮浩萨满面对着这种大的苦难,如果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观,没有“无我”的精神气质,没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她在面对苦难时是不会如此镇定、慷慨、从容的。她就像部族灾难中的希望,黑夜中的明星,给她的部族时刻准备着光明和温暖。
而文中妮浩萨满的悲悯情怀无疑是作者迟子建情怀的体现,作家张炜曾说优秀的作家“塑造了众多人物,最重要的一个从来就是他自己”,在访谈录《东北文化仅仅代表荒寒与粗鄙?》一文中,迟子建也说:“我认为文学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具有宗教情怀的精神活动,而宗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达到真正的悲天悯人之境。”联系文本,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作为一个作家的迟子建的影子,能够发现她的独特气质和心灵轨迹。
鄂温克这些可爱可敬的猎民们天籁般的人生并不是原始,而是一种原生态的美丽,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他们有的不仅是美酒、驯鹿、森林、鲜花的陪伴,有的是一种无可名状的集体意识,是一种旷古形成的亲情、关爱、淳朴、厚道和善良。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首不同的歌,这些歌交错纠缠,汇成一支生命的天籁之音,茫茫苍苍,绵延不绝。迟子建对这些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描写,也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蕴含的。
3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它从古至今绵延不息逐渐积淀到民族的心理深层,演化为一种普遍品格,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的一种优良的集体无意识。今天的作家迟子建也是以此作为自己创作的驱动力的。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她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深深思考以及最富有远见的忧患意识。尤其是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表达的是反思人类当代生活的尖锐声音,文章表现出的对失去的美好大自然的哀叹,对原始文明消失的惋惜,就是这种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部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是他们赖以栖身并形成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的渊薮。然而山林的过度开发曾使他们不得不短暂地委身于现代文明的屋檐下,但是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依傍,他们的生存本能和生活趣味便失去了根由。于是他们又顺着驯鹿的脚印回到了山林。本文的主题是借助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山林和游猎在山林中的鄂温克部族告别森林,迷茫、困惑、失落的迁徙过程,写出人类文明进程中弱小民族所遇到的生存的艰难和文化的尴尬、悲哀和无奈。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是世界性的、关系到人类文化学的话题。迟子建如是说:“当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消亡的时候,我们连触摸它的机会都没有,最原始的气息都不存在,这是一种悲哀”。
在追逐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面对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时,作者的心情是悲凉的。迟子建借小说中的“我”的角色,从“清晨”、“正午”、“黄昏”依次沉痛讲来,同时也把鄂温克这个游牧民族从自然原始走向现代文明,从兴盛走到衰落的过程及原因展现在了我们读者面前:当失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氏族伦理逐渐在现代文明的侵犯下崩溃之时,这个民族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不得不走向黄昏。作者还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作为代价提出了批判,叹惋少数民族文明的消失,反思主流意识形态和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压抑和摧毁。她通过揭开鲜为人知的原始部落生活风情的一角,令我们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现代文明中,看到了另一种“原始风景”的存在,而谁能证明这种“原始风景”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呢?另外我们从文章中还看到了作者的一种坚持,一种源于信念的对自己的心灵、对自己精神家园、对原始文明的坚守,而这坚守不只是今天的(酋长女人的),更有明天的(安草的)。
迟子建的这种对大自然、原始文明忧患意识的产生从表面看来源于对故乡山水的热爱,源于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不过,这只是文本叙述的一个内趋力,另一个更大的推动力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由古老传统的农业文明飞速驶入以工业化、都市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置身其中的人们常常以物质化的手段对待自然,城市正成为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疲沓、庸碌和公式化,缺少质朴与激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古朴的民风民俗日渐枯萎失传,物质对人的精神的压迫更是日益显现。生活在当下工业文明时代的迟子建正亲历着现代人的某种精神荒芜和心灵的异化之痛,她意识到无根的城市生活使宁静而自足的生活状态显得格外珍贵,于是她一次次地重返故乡,把自己和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广阔而生动的大自然之中,探寻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捕捉对于自然万物和人类自身的深层体认。她试***借助故乡美丽的自然景致、淳朴的风俗民情的描写,召唤一种传统质朴的生活方式,回归美好的远古和往昔,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真的纯洁,激活现代人日渐疲惫麻木的心灵,实现精神和灵魂的返乡。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3
胡杨傍水而长,说明黑河就在附近。在***项语里,黑河被称作“额济纳”,这意味着,脚下已是内蒙古最大的旗――额济纳旗。在旗府驻地达来呼布镇稍事停歇,雨往北行70多公里,便是古老的商贸关市策克。
策克被苏泊淖尔、嘎顺淖尔等湖泊包围。在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方言里,“策克”的本意就是河湾。在古代,这里是居延海的腹地。历史上的居延海水量允足,湖里水草丰美、鱼儿丰肥,湖畔则是美丽的草原、肥沃的土地。早在汉武帝时期,附近就有移民垦荒,由于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这一带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的策克早已不是“河湾”此处辐射陕、甘、宁、青等国内省区,遥接蒙古国南戈壁、巴彦洪格尔、戈壁阿尔泰、前杭盖、后杭盖五个省区,是额济纳旗与周边国家进行友好往来、物资交流的要道。2009年11月23日,全国第二大合资铁路临河一策克口岸铁路全线贯通,策克的对外开放再次提速一作为中国第七大陆路口岸、阿拉善盟唯一对外开放的国际通道,策克口岸的进出口量已在内蒙古自治区位列三甲。
策克口岸大楼造型十分别致。打听之后,才知道其中别有意味:在清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为脱离沙俄统治,17万人万里东归。一路上天寒地冻、追兵袭击,最后只剩7万人回到祖国一为纪念这一壮举,口岸大楼特意设计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帽子的模样。
站在口岸大楼上远望,黄沙莽莽,无边无际。碧天银沙之间,云蒸霞蔚处似有海市蜃楼。西边的落日逐渐低垂,河流波光粼粼,仿佛要把硕大的太阳吞没,让人不由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这里的风貌真是雄奇瑰丽,难怪老子出函谷关后,也会选在居延海修炼成仙。
那时的居延,当是一番水沙并济的景象。据《额济纳旗志》记载,居延地区原有大小湖泊14个、泉16眼、沼泽4处。后来,由于人口增长、砍伐屯田、筑坝截流,黑河上游的下泄水量减少,到1992年全部消失,居延海也就成了中国西部继罗布泊之后第二大干涸湖。附近著名的景区“怪树林”,就是因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此处频繁引发沙尘暴,才又有了“沙起额济纳”的说法。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4
额尔古纳市属于呼伦贝尔市。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
额尔古纳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额尔古纳地块呈北东向延伸,长达1500km以上,是中亚—蒙古—兴安巨型复合造山带内的重要大地构造单元。该地块北侧为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地块的东北部与莫梅恩(马门)地块相连。
(来源:文章屋网 )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5
但是,我终于还是读了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初的原因是它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授奖辞中说它“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当然,并不是获奖的书就值得购买,对另外三本书我就毫无兴趣,因为它们达不到我的阅读要求。
我从一个阳光灿然的初春的上午开始阅读此书,几乎是手不释卷,在第二天读完了“清晨”和“正午”两个部分。我得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在阅读中我有了基于文学本身的久违的沉浸。即使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也不得不由衷发出赞叹。
作品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和文化变迁。“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作品开篇时的这些拟人的、完成式的、叹息着的句子,有一种来自命运本身的苍茫意味,简约、直接,使忧伤与诗意洋溢而出,为整部作品定下了基调。
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唯心”色彩,大自然中的树木、野兽、河流、天空、星月,有着和人一样的灵性,或者说是神性,这使它们超脱出我们当下的尘世经验,使它们显现出清新、原始的格调。奇怪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它常常引发我类似怀乡的忧愁――我会忽然想念已经远去的葱茏岁月。想念少年时代的田野,想念某个初春曾经去过的山林。想念起初恋或者倾心夜谈的朋友。
有不少评论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性挽歌,如果以一个读者身份看,这首挽歌并不单单是哪个民族的挽歌,抑或还可以说是一首关于某种美好生活的挽歌、关于人类某种价值观和生命方式的挽歌。人们仰望天空,沉醉于河流和山林之中,心中敬畏神明,唱着单纯的歌曲,生于“风声”中,最后又被埋葬于风中。作品中除了作为主要人物的形象之外,更为动人的是变化的白云、闪烁的星星、能望见天空的希楞柱、驯鹿、月亮、萨满的舞蹈、桦树与松树、明亮的流水。它们既是人物的生活背景。也同样是书中的主角。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美好而又脆弱、欢乐与苦难交织、幸福中满含悲伤的生命景象。
“精神清冽,内心温暖。”我这样指认迟子建小说的特质,她的一系列以中国最北方为地理环境的小说。大多有着白雪墓园般的安静,空气寒冷,一尘不染,却又有着静静燃烧的火堆般的心情。在那里,人类有着美好的品行,似乎人类与社会、自然以及宿命已经和解,因此苦难和死亡不再是可怕的和痛苦的,而仅是生命的另一内容。如今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除了她一如既往的真挚、澄澈和温情脉脉,我从中读到了更多的哀伤和悲悯。我一直认为,一个作家具有宽阔、深刻的悲悯情怀,才有可能走向伟大!那么这部作品是一个作家持续成长的结果,还是迟子建本人的生命历程获得了文学上的补偿?
作家王树增曾说,当年在北师大作家班同学时期,莫言和迟子建是两位最勤奋的作家。每天都是大量读书、写作,据称迟子建每天能写一万字。这点。我们从迟子建大量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天赋是靠不住的,出类拔萃需要长久不懈的努力。”另外,作家的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她的作品。大约在2002年,也就是创作这部作品的三年前,迟子建的丈夫因车祸离开人世。一对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情侣从此天人永隔,可以想见,那种悲伤是如何让迟子建身心痛彻的,我们并不知道在以后数年她是如何从中走出来的,在她的生命中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但是我相信,《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中,有了以前所没有的东西,看看她对一个个死亡的描述,那里有多少沉重的叹息和无奈的泪水!
作为一个小说家,迟子建从来就不以塑造人物形象、讲故事、设计冲突和结构见长,而是以优美的语言、从容的节奏、丰富的意象取胜,她所做的不是描绘具体事物,而是倾诉,从内心向世界的倾诉。事物经过心灵的含蕴之后,再表达出来。那些文字就被赋予了精神意义。语言因此产生了内在的节奏和张力。品读一下某些段落,它们几乎可以咏唱,即使并不押韵,却有一种明显的音乐性。
我以为,中文之美包括了多个层面,每个字词在它有本来意义之外,还有着独特的形状,独特的色彩,独特的声响,甚至还有独特的味道和触感。从事写作的人,如果反复推敲过一万个以上的好句子,最好是你曾经有较长的诗歌写作经验,就一定会对文字的形状、色彩、明暗、声音和气味有所领会。
迟子建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可能是她目前作品中最好的语言,也可能是中国当代小说中最好的语言――比喻丰富,感情充沛,色彩绚烂,节奏感极强,就像那条闪光的额尔古纳河,丰盈、宽阔,伴随着风的歌吟,在夏日山谷中汤汤流动。当然,它述说的是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一个关于美与哀伤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出现和消逝的故事。
这部小说尽管十分优秀,却远非完美。
我的所有关于“好”的感想,是基于本书的前两个部分(“清晨”和“正午”)。我认为“黄昏”一章的写作水准与另外的部分有着较大的差距,它显得驳杂、气短,就像一个奔跑者忽然力有不逮,开始上气不接下气。这不能归结于本章所要表达的时代内容。即使单从语言上看,它的节奏在许多地方已经失去了。
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一个作家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即使作家有很充分的准备、很充沛的激情,也需要掌握合适的进度。在后面的“跋”中,作者说自己两个多月写成了它,而在第二卷之后回了哈尔滨,依我看,就是从那里,第三卷发生了松弛和溃散。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6
关键词:鄂温克;生存方式;历史;文化
中***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与驯鹿结伴而行
鄂温克人的生存方式与现代人不同,那是一种古朴、典雅的生存状态。迟子建着力营造一种浑然天成的存在形态。鄂温克人被誉为“森林之子”①,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依靠打猎为生,过一种逍遥自在的游牧生活,驯鹿是他们忠实的伴侣,驯鹿被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一个不愿意留下名字的女人,正在讲述一个即将逝去名字的民族历史。在同一个部落里,男人负责出去捕猎,在捕猎不到大动物的季节里,也会吃些不同的食物,如:灰鼠,狍子,野鸡。捕猎大的动物,有时充满危险,动物凶猛,这一点,在迟子建的小说里不止一次体现出来,早在之前的《白银那》中,村长的女人进山采集冰块,不幸遇到熊,熊舔掉了她的下巴,在《额》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为救别人,开***射击母熊未果,母熊用强有力的熊掌夺取了瓦罗加的脑袋。
萨满,在鄂温克这个民族扮演着“医生”、婚礼主持等角色,从尼都萨满到妮浩萨满,都是本着延续族人的使命,去不断的救治濒临死亡边缘的人们,拯救自己的民族,不惜个人的付出。萨满救人,都是一命抵一命,尼都萨满,是“我”父亲的哥哥,为救治“我”的姐姐列娜,跳神后,列娜恢复过来,可是一头幼小的驯鹿却代替她死去,那头死去驯鹿的母亲,好多天都不再产奶。妮浩萨满每救治一个人,就要牺牲一个自己的孩子,而每一次,妮浩都在之前就知晓即将逝去的孩子,仍为着别人去跳神,以至于贝尔娜害怕她跳神,逃离了,在妮浩为大兴安岭灭火时,用尽全身力气去跳神后,终于离开人间的时候,她的孩子才回来。她逝去的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名为耶尔尼涅斯,为了追赶跑进河流的畸形鹿崽,而离开了她,同一时刻,妮浩感到,这个孩子是为了挽救滑落山崖的她而离去。
“我”的两任丈夫
《额》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贯穿在“我”的两任丈夫中有近百年的历史,三百年前俄国人把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驱赶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日本人的败退投降,1957年林业工人进驻大兴安岭,1959年***府为鄂温克人建立了定居点,三年自然灾害迫使汉人进山偷猎驯鹿,1965年***府为鄂温克人设立了激流乡,部分鄂温克人到激流乡定居,鄂温克孩子上学读书,鄂温克族第一位大学生,1998年大兴安岭火灾,新世纪初期绝大部分鄂温克人到布苏定居等等。②
“我”的第一任丈夫名叫拉吉达,是在伊万的妻子和儿女因惧怕日本人到来,悄无声息的逃离后,“我”极力去寻找时,不经意间与自己的伙伴走失后,挨饿受冻,遇见大熊,丢掉上衣,死里逃生,因为饥饿,“我”与拉吉达相遇,随后成为他的妻子。小说中并没有着力描写,日本人的到来将会带来怎样的恐怖与躁动,只是通过娜杰什卡,这个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女人,带着儿女逃跑,怕连累丈夫伊万的行为来阐述日本人带来的恐慌,以此为序幕,后来,日本侵占东三省,日本人迫使成年男子都要去接受训练。拉吉达第一次返回时,已入冬天,大雪覆盖,驯鹿被困在山上,刚见到“我”,没来得及休息,急忙去解救驯鹿,在返回的途中永远的睡着了。第二任丈夫是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长,名叫瓦罗加。他在初次看见“我”时,“我”眼中流露的真情或许打动了他,后来就决定与“我”在一起,他把自己的部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并到我们这边,另一部分***出去。瓦罗加的睿智、英勇、大度带给“我”很长一段安稳舒适的生活,直到瓦罗加被熊戕害。
从拉吉达到瓦罗加,迟子建在《额》中延续着《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悲戚格调,读来有那么一丝丝隐忧,《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勾勒了一位丧夫的女性外出旅行的所见所闻,她见到了同样是丧夫却不敢公布于众的蒋百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到停电,将百嫂就乱吼乱叫如发疯一般,而一旦来电立刻恢复为常人。一道道谜底被主人公找到后,没有过多的阐释,又把这人世间的悲凉留给读者去体味、思考。正如《额》中对于“我”的两任丈夫的离去,没有做过多悲剧成分的渲染,平淡无奇的叙述,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百态,又有何可夸大的呢。
从安道尔到西班
安道尔是“我”和拉吉达第二个儿子,小时候他常被果格力欺负,但他从来不哭,他认为“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我浑身都是痒痒肉,你踩我不就是让我笑吗?”③安道尔长大后,被瓦霞欺负却不肯解除婚约,因为“她还爱撒谎,我把她放走了,她又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她吃人。”⑤安草儿是安道尔的孩子,作为宿营地最后的留守者,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而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西班是安草儿的孩子,“他一直喜欢讲鄂温克语,当他知道他说的语言是没有文字的时候,就下决心要造字了。他对我们说,这么好听的话没有文字,是多么可惜呀”⑥西班有两大爱好: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他希望自己能为这美妙的话语制造出精美的文字留存下来。
从安道尔到西班,这一脉相承的家人,有着愚痴、憨厚、善良的秉性,喜爱大森林,在大森林中生活的游刃有余,乐在其中,从某个角度也预示着,这种生存状态正是鄂温克人的本真面目。他们从出生到离开,都与这片森林相依为命,现代人逐渐的介入,使他们变得痴愚、癫狂。西班喜欢吃树皮,这一举动一反常规,但是这或许预示着鄂温克人离不开大森林的举动。最后的造字,是在挽留即将逝去的文化,即将逝去民族,即将逝去的历史。“如果有一天拉吉米不在了,西班一定会回来的。”④
《额》中客观的呈现出鄂温克民族的传统文化,被动改变的事实,与城市的现代文化相比,迟子建并没有给出,哪种文化更先进,哪种文化更适宜人们,只是默默的续写着鄂温克这个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萨满的服饰已经进入了博物馆,原始的捕猎活动已经被禁止,鄂温克的族人正一点一点的接受着城市文化带给他们的改变,森林原始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小,被现代化的伐木工人逐渐变更。法国古典作家、《博物志》的作者朱尔・勒纳尔曾说过这样的话:“神造自然,显示了万能的本领,造人却是失败。”“我觉得他对人类有点过于悲观了。人类既然已经为这世界留下了那么多不朽的艺术,那么也一定能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的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虽然说这个过程是艰难、漫长的。”⑤
参考文献:
[1] [2]李红秀:《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7
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局部草牧场水分条件差,水草匹配欠佳,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矛盾突出,超载过牧,草场退化、沙化现象日益加重、草质变劣,产量低,畜草平衡失调,生态环境恶化。投入不足,草场基本建设水平低,抗灾能力差,干旱、风沙、黑灾、白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加重。二是畜产品加工业衰退,养殖业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减弱。局部地区的种植业经营方式粗放,种植业资源转化增值低下。农畜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三是科技水平不高,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如矿产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化程度不高,野生经济植物深加工需要进一步拓展。四是城市化率虽然高于全国全自治区的平均水平,但城镇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缺少大城市对本区域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以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重化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为契机,发挥本区地缘和国土资源优势,以畜牧业和工业为主,工、牧、农、林、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开发利用矿产能源资源,把本地区建设成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畜产品加工业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加强草业、畜牧业、畜产品加工、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野生经济植物的采集及其加工、水产品、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能源重化工等基地建设,提高对呼伦贝尔高原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质量和水平,促使国土资源禀赋优势不断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和产品优势,促进本地区经济全面发展,使本区域成为呼伦贝尔市打造内蒙古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点。
三、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的农村***策的基石,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策,而草场经营承包责任制,是家庭联产经营责任制在牧区的具体表现形式。草地问题是“三牧”(牧业、牧区、牧民)问题的核心,是牧区生产关系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广大牧民的切身利益。要不断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让少数非牧民退出其占用的牧草地,以充分维护牧民的草场承包经营权。并不断地把牧区剩余劳动力从草地上、从牧业中转移出去,并且获得比较稳定的就业,在长期稳定草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适当进行草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加强草场基本建设,发展草业,推行以草定畜,引导牧民增加对草场建设的投入,建立草库伦,划区轮牧,开发利用缺水草场,扩大利用面积,对已退化的草场,要采取封育和人工补播牧草等措施,促进草群恢复,维护和建立新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草场资源,防止局部过牧引起草场的退化和沙化,实现牧草地的均衡利用。提高牧草质量和产量,建立备荒草库,选择水土较好的地方,建立草、料、林三结合的人工饲草料基地,改革畜牧业生产方式,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抗灾能力。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引导牧民增加对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提高水平,如加强棚圈舍建设,改善畜牧业的生产条件。建立优质、高效畜牧业。加速草场防护林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带片网相间,植树种草,草灌乔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加强对现有林木保护与抚育,扩大林地面积。
第三,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依据土地适宜性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对部分退化比较严重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宜农荒地则进一步开辟为基本农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保护和开发利用基本农田、基本菜地,发展种植业和蔬菜生产,稳定粮食作物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的比重,适当扩大菜地的保护地面积,建立外向型蔬菜生产基地。增强粮油菜产量,提高自给水平,提高耕地的集约经营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基本农田和基本菜地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发展城郊型农业,尤其是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发展蔬菜生产。对由于城市拓展建设用地面积而占用的基本菜地应予以等额补偿。
第四,开发野生植物资源,发展野生经济植物的采集及其加工业。辉河中下游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天然芦苇场集中连片,有2万多公顷。在乌尔逊河、克鲁伦河以及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和达兰鄂罗木河汇合处的三角地带,芦苇面积约有2600多公顷,蕴藏量在3万吨左右,上述地区是内蒙占自治区芦苇的重点产区,发展造纸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还有中药、蒙药用植物资源等。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发生物能源,发展生物能及其他产业,如在牧民的永久性居民点建沼气池,把沼气作为燃料为牧民生产和生活提供新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开发利用菌类资源,发展菌类植物采集业。如呼伦贝尔草地盛产白蘑,是著名土特产,此外还有花脸蘑、紫蘑、草蘑、树蘑、灵芝等菌类植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第五,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除了发展达赉湖、贝尔湖的渔业外,开发利用其他河流的天然水面,使水产养殖业在呼伦贝尔高原得到不断拓展,发展成为特色产业。
第六,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要振兴有传统优势畜产品加工业,立足于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这是本地区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充分利用大兴安岭岭西地区的养殖业和种植业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农畜产品资源,重振农畜产品加工业。
第七,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建材业。综合开发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发展以煤电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煤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产业,将呼伦贝尔高原打造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资源接续地和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呼伦贝尔高原也是风能资源富集地区,充分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
第八,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率,实现牧区人口向城镇人口、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健全以大中小城市为内容的城市体系,着力发展大中城市。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率,实施大海拉尔的发展战略,扩大海拉尔区的建成区面积。根据需要和可能,探索通过把海拉尔区周边的旗市如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等旗市撤旗、撤市,建立呼伦贝尔市的新区,扩大呼伦贝尔市的建成区面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呼伦贝尔市建成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发挥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这些边境旗市的地缘等优势,整合资源,加强边境地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探讨通过行***区划改革和调整,把新巴尔虎左旗和陈巴尔虎旗的一部分(中俄边境地区)划归满洲里市管辖,并把新巴尔虎右旗、额尔古纳市全部划归满洲里市管辖,并通过撤旗、撤市,使之成为满洲里市的市辖区的可能性,实现大满洲里的城市发展战略,由满洲里市带动整个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九,呼伦贝尔高原北部、西部与西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一二类口岸多,发挥口岸优势,发展口岸经济。充分开发利用俄蒙资源。
第十,加快对呼伦贝尔沙带的治理。该沙带是在风蚀与风积的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海拉尔河以南,伊敏河以西,乌尔逊河以东地区。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沙带,遏制其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发展同该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业。
第十一,加快海拉尔区至满洲里市的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建立工业园区,铁路沿线的旗市要把第二产业向本经济带(工业园区)集中,重点加强铁路沿线的建制镇如陈巴尔虎旗的完工镇、新巴尔虎左旗的查岗镇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发展工业。新巴尔虎右旗的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应向靠近铁路沿线地区集中,培育本旗经济增长极。
第十二,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8
初春的清晨,这里还有些春寒料峭。整个大地却又沐浴着一片柔和,在氤氲的空气里,戈壁上的一丛丛红柳和骆驼刺经过一夜的休息,散发着潮湿的气息。几峰骆驼在路旁的戈壁上悠然踏过,一峰小骆驼的身上,毛发还只是浅浅的棕黄,驼峰一耸一耸地,和其他成年的骆驼一样憨态、可爱。
时间尚早,走进空旷的景区,暖柔的光线,照射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将身影拉得长长的。横卧在眼前的胡杨木,苍凉、凝重,简约的木亭、原木的栈道、远处的岩石,就在这样一个清凉的早上,将我带进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之中……
“雅丹”,地理学名词,***语“险峻的土丘”之意。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额尔齐斯河北岸悬崖式雅丹地貌。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又因为岩石中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幻化出种种异彩,因此这里得名“五彩滩”。
在朝阳的照射下,走进这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如同走进一个五彩斑斓梦幻般的世界,那些光怪陆离的色彩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那么明快、强烈,那么丰富多彩、扑朔迷离,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里岩石的色彩以黄色为主,深红、青灰、浅紫、深棕、赭黄、葱绿,间以红、绿、白、黑及过渡色彩,多种色彩的泥页岩层构成一片天然而成的五彩滩涂。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五彩滩面向太阳的地方,各种颜色会达到自己的极致,红的透明、黄的透青,蓝的透白。而背着太阳的地方,更是色彩绚烂、形状缤纷、娇艳妩媚。
在钉凿其间的木质栈道上小心地穿行着,眼睛被这里奇异的景色深深地吸引。它仿佛是一个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馆。时而高峰耸立、时而平缓舒坦,疏密相生,相映成辉。既雄浑大气,又柔情似水,恢弘又不失简约。在依山势而建的栈道间左顾右盼,面对着眼前一块块凸起或凹陷下去的色彩纷呈的岩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这些侏罗纪时代的煤层,经过千万年风蚀雨剥以及河水的冲刷,在几乎寸草不生的河滩上却出现了红、绿、紫、黄、棕等鲜艳的色彩,怎不令人惊叹!
这神奇的五彩滩,以它流畅的动感变幻着,起伏着,似一泻千里的古铜汁液滚滚扑来。让人在充满色泽的变化中感受中着酣畅淋漓,连呼过瘾。而形成这些不同造型的并非坚硬的岩石,而是泥岩和砂岩,它们的表面土质非常松驰,不小心踩上去碰一下就可能会破碎。但就是这些松弛的泥砂却表现出了巨砾重叠,沟沟壑壑的景象。栈道两旁不时地会出现竖起的木牌:雅丹地貌注意爱护。一块巨型的紫色砂岩上,一个个凸起的尖粒,排列整齐,身形凝重,像极了西安的兵马俑。而在远方隆起的砂岩顶端,几只形态逼真的山羊雕塑,又仿佛把你带进广袤而旷远的茫茫戈壁。
登上高处的瞭望台,极目望去。一湾碧绿的河水缓缓地穿行而过……在华夏广袤神奇的土地上,千千万万的河流东流入海,唯有这条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的河流,却是一个华丽的转身,默默地向北冰洋奔涌而去,那么潇洒飘逸,那么特立独行。它的名字就叫做“额尔齐斯”。
眼前的额尔齐斯河水,清澈而舒缓,天空明净而悠远,河心的沙洲上绿意葱茏,将蜿蜒的河道装点得生机无限。宽阔的水面倒映着蓝天、彩滩,倒映着南岸的白桦林,一只苍鹰在湛蓝的天空中振展翅飞翔,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再望向左前方,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一个个迎风转动的巨大扇页,蔚为壮观,给辽阔的视野增添了一曲动感活力的生命旋律。
视线转而向北,一座索桥横跨额尔齐斯河南北两岸,北岸苍远,南岸却是绿树葳蕤,一片又一片伟岸而挺拔的白桦林闯进眼帘,葱郁青翠。哈萨克人居住的小木屋,宁静、和谐、悠然, 牧民纯情、朴实的生活怎不会令人向往呢?目光越过近处蓊郁的树林,远方逶迤的山峦,蓝色的天际与戈壁风光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9
额济纳旗有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苍凉壮阔的沙漠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额济纳旗大漠风貌的生动描绘。这里生存着蒙古族著名的土尔扈特部落,留下了西夏名城黑水城,而千年屹立的胡杨林更成为苍茫大漠景色的绝唱。
大漠英雄――胡杨
额济纳旗被称为胡杨树的故乡,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胡杨林之一,是观赏和拍摄胡杨的最理想去处。胡杨树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棵树上可长出三种叶状――枫叶、杨叶和柳叶,所以胡杨又叫“三叶树”又有“大漠英雄”之称,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之说。
到了额济纳河岸,便到了胡杨的王国,既有在生机勃勃的胡杨林,也有像怪树林这样的“胡杨树遗体博物馆”。秋天是胡杨树最美的季节,树叶变成纯粹的金黄,在湛蓝的天空下,宛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牧舍羊群掩映其间,曲折绵延数十万亩,绚烂耀眼。最近两年,每年十月上旬,阿拉善盟都会在额济纳旗举办“胡杨节”。
我就是在这样的时节走进了油画一般的额济纳旗。
梦里“廊桥”
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分布在由黑水、白水汇聚的额济纳河流域,最吸引人的去处在二道桥、四道桥、八道桥,这是以额济纳河上的八道桥为名划分的,从额济纳旗达莱湖布镇往东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座桥,为胡杨林环绕着。总共有十七公里的公路,都是在胡杨林中穿行。
走在金叶铺就的大片胡杨林中,可以看到树干粗大,古老虬劲的胡杨随处可见,造型千姿百态,偶或还能遇到剽悍的蒙古牧人骑着高大骆驼穿行其间,羊群经过时扬起的尘烟在光影里跳跃。当秋风乍起,一些叶片开始飘落,像是铺向天边的金黄地毯,映衬着纯净的蓝天白云。
胡杨在额济纳河畔生长,河水静静地流淌,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有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这里河水丰盛,映衬出沿岸胡杨的金色倒影,天空蔚蓝,色彩迷人。在二道桥的那个清晨,我在镜头里发现了一幅廊桥画面:前景是胡杨金黄浓密的树叶,在树叶的间隙中闪现出一个牧民姑娘的身影,她穿着紫色的衣裙从桥上走过,就如一幅水彩画的意境。
于是,我站在清晨清冽的寒气中,久久地等候,盼望有另一团艳丽的色彩飘过我的镜头。可是直到太阳高照都没有再见到那景象,还为此险些耽误了离开额济纳旗的班车。也许,幸运和遗憾总是相伴而至,旅途和人生一样都没有完美的结局。
沙漠上第一缕阳光
按照前一天晚上和司机的约定,天还没亮我们就睡眼朦胧地坐车赶往八道桥,因为哪里有沙漠,有形态美妙的沙丘,我们要去看沙漠上的第一缕阳光。
八道桥与巴丹吉林沙漠相连,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沙漠之一,以流动的沙丘为主,拥有世界最高沙峰,新月形的沙丘连绵不断,站在沙丘上向四周望去,一座座沙丘被风削出细细的沙线,自然形成的曼妙曲线。鸣沙分布非常广泛,有时因风而唱,有时无风自鸣,音调悦耳动听。沙漠中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胡杨树、骆驼刺、红柳等沙漠植物。
爬上沙丘一点也不轻松,看上去没有多高,但是走起来阻力很大,一步一陷,进二退一,等我们终于站在沙丘顶部,回头一望,又不禁为自己的脚印破坏了沙面的完美而遗憾。"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行摄影爱好者已经将长***短炮的摄影器材架设了一排,各自占据着有利地形。
当第一缕光照射在沙面上,连周围的空气都呈现出温暖的色调,每个人都激动地凝神屏息,只听见按动开门的"喀嚓"声此起彼伏。这是每一个喜爱摄影的人都倍加珍惜的时刻,不知有多少清晨,当你在黎明前的黑暗和寒冷中等待良久,终于将要迎来曙光的时候,一片乌云粉碎了所有想象。当我们转过一个沙丘,猛然看见有几匹骆驼在下面悠闲地吃草,发觉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这种胆小的动物立刻向远方逃避,我们迅速举起相机将"沙漠驼影"留在了底片上。
怪树林日落
在额济纳旗,日出、落日是每一天精彩的开幕和谢幕。无论是沙漠、河流、废墟还是胡杨林,朝霞和夕阳,都是大自然送给额济纳旗和摄影爱好者的最美妙的礼物。在额济纳旗,日出时间大约在早晨7点左右,不要因为看到天空中云彩较多就失望,额济纳旗的太阳好象有特别的穿透力,能将厚厚的云层熏染成金红色,再将霞光大把地洒向河面。
在达西南约28公里的有片干枯死的胡杨林,这就是著名的“怪树林”。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原始森林,由于水源不足等自然因素,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枯木形态怪异,或直立向天,或东倒西歪,或如动物的遗骨,显露出树木原始的纹理。夕阳西下的天幕下,枯死的胡杨树干以各种姿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绰影,显现着生命的壮丽和苍凉。
在怪树林等待和拍摄日落是最令我难忘的回忆。下午四点我们就提前到达,在怪树林里探路踩点,选择角度,确定了几处最佳的拍摄点,然后就支好三脚架,几个人在一棵枯树下坐下来,沐浴着西下的阳光,抽上一根最富诗意的香烟。当晚霞的色彩在西天弥漫,每一时刻都发生神奇的变幻,空气也被温暖的色调所渲染。
头枕西夏明珠――黑水城
黑水城位于达来湖布镇东南25公里的额济纳河东岸的三角洲上,为西夏王国古都遗址,是西夏王朝的"黑山威福***司"所在地。在元朝时是交通要冲和***治、经济中心,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近代西方探险队的多次探宝,从黑水城掠夺了大量的珍宝和典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而黑水城只有在历史的沉浮中衰老。
走进黑水城是阳光明亮的下午,天空蓝得耀眼,没有一丝云彩。从远处就能看到在城外的一角,两座比邻的佛塔凸立城墙之上,塔影和近景的胡杨枯木相互映衬,使夕阳下的黑水城别有一番沧桑凝重的历史感。走进这座城墙高9米,周长约2公里的西夏废都,可以看见城西北隅一座高大的复体式塔,残柱颓壁到处可见,班驳的墙体留下岁月剥蚀的痕迹,而城墙已经被流沙掩埋了一半。
虽然骄阳似火,但倚在城墙的阴影下立刻感觉到席席凉风吹过,沙面在风的不停吹拂下形成规则的条纹。于是,我索性在沙坡上躺下来,放松全身的关节,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地,像是进入梦乡,恍惚之间浮现出当年明***大将冯胜扫边,断水破城,而守城将***哈日巴特尔誓死不降,血战阵亡的惨烈场景,那是一段蒙古人引以为荣的悲壮历史传说。
相关链接:
最佳季节:
每年9月底到10月中。胡杨节的日期一般是10月8日左右,那便是颜色最好的时间。在10月10日到15日间去可以看到成片的落叶,别有一番美景,还可以避开胡杨节人多的高峰。
行程安排:
1.酒泉乘班车或包车下午到达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达来湖布镇。当天可联系包车。
2.早晨七点之前赶到八道桥拍摄巴丹吉林沙漠的日出、晨光、拍完沙漠驼影,返回六道桥、四道桥、二道桥一带,沿途拍摄胡杨,这一线的早晨全都令人迷醉。然后就回到镇上吃早饭,到王爷府等小景点看看,午饭后包车去黑水城和怪树林,拍摄那黄昏日落,返回镇上住宿。
3.依然早起,去二道桥、四道桥、六道桥看胡杨林日出,事先准备好饮料食物,中午在胡杨林中间野餐是绝对美妙的体验。下午去看神树和居延海日落,不过居延海是否有水要看你的运气了。当晚返回后住在镇上。如果第二天早晨还想看怪树林日出,可住怪树林的蒙古包。当地大约6点半日出,从镇上到怪树林行程半个小时。
4.早起拍摄怪树林的日出,返回达来湖布镇后去边境站,那是额济纳旗的门面,有一片黄的让人发醉的胡杨林。然后可以深入到巴丹吉林沙漠深处。
5.离开达来湖布镇回到酒泉。
交通:
1.飞机:北京和西安有飞往酒泉的飞机SC197/8航班,HU219/220。
2.火车:北京―酒泉K43次、西安―酒泉1044次、成都―酒泉1013/1012次、兰州―酒泉T295次。
3.酒泉至额济纳旗:长途汽车,约400公里,六小时到,票价35元左右。
4.额旗包车:一天约250-300元。
5.达镇到二道桥、八道桥:包车半天往返50元,单程15元。三轮摩托镇内1元/人,二道桥2元/人,四道桥往返15-20元。
6.达镇去黑水城:需要包乘吉普车,大半天时间,200元一辆。
住宿:
1.国营旅馆:交通旅馆,新华旅馆,路通旅馆,长信旅馆,邮***宾馆,额旗宾馆等,根据条件不同从十几元到一百元左右不等,额旗宾馆10元/床的有电视、公用厕所、公共浴室。
2.私营旅馆:双人间50元左右,淋浴可到邮***宾馆2元/人。
3.在胡杨节期间,有不少当地人家庭接待游人。
4.怪树林边上有蒙古包可以住宿,最好自己带睡袋。
餐饮:
主食有面片汤,味道很不错;相比来说手抓羊肉和酱骆驼肉比较便宜,当地一般把骆驼肉作馅做包子或饺子,骆驼酒很便宜,5元一瓶。在巴音浩特、乌力吉能买到一些内蒙特产,如奶皮子、奶酪、奶饼等奶制品。
特别提示
务必带足胶卷和电池,虽然在额济纳旗也可以买到,但是很难保证质量,尽量出发前买好。因为沙漠风大,呀拍摄日出日落,要带比较有重量的三脚架。并注意防沙保护相机。
切勿一人在大漠里走得太远,最好有当地向导与你同行。前往和离开的路途较长,准备充足的干粮和水。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篇10
在这个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的故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死亡,人的死亡。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里,人的生命与草木,动物无异,死亡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一丛花,一只蘑菇,一条河流,一场雪,都可以带走人的生命。然而,那些善良勇敢内的人们从不曾恐慌,尽管死亡如此频繁地发生。我,喜欢他们的葬礼。如果哪一天我死去,我希望我的葬礼可以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里举行。
因为生活在那里的,死亡是幸福的。我并非指书中那样将死亡描述的很唯美。葬在风中,享受着太阳的温暖,月光的清凉,风的抚摩,雨的滋润,花朵在身边开放,鸟儿在头顶歌唱……一切那样美好。事实上,我们的想象骗了我们。死亡在哪里都一样残酷的。躺在树枝里的人们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了风干的记忆,现实中他们的身体一点点地腐烂,难闻的气味弥漫整个森林,大片的乌鸦从四面八方飞来,争抢腐肉……肉体渐渐消失,只留下白骨落在地上,闪着惨白的光。不要责备我残忍,去那片土地看看,你该知道我没有说错。这样的场景比我们的葬礼更为可怖。但我感动于那一群人对逝者的悲痛,每当一个人不在了,不管他生前是好是坏,活着的人都为他流下真诚的眼泪,包括他的敌人。活着的人是真真实实为少了一个同伴而悲伤,眼泪不掺杂一丝虚假。能够拥有这样多人的真挚的爱,实在是一种幸福啊!
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奶奶,辛苦劳碌了一生,到了没法再干活的时候,就受到儿女的冷落与嫌弃了。似乎她只是一件工具,不能再用来劳动了就该被抛弃。我大伯的女儿曾当面指责:“奶奶,你怎么还不死啊?干吗活着浪费粮食?”那一刻,我看到年迈的奶奶眼睛里流出浑浊的泪水,枯瘦的身体抖动着,瑟瑟如秋风中的落叶。那样凄凉的画面我一直记得。后来奶奶终于在众人的盼望中死去。我哭得很伤心,因为再也不会有人代替她来疼我了。葬礼很热闹,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花圈,可是一片一片穿着白色孝服的人们脸上没有一丝忧伤,他们面带笑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嬉笑闹骂。似乎奶奶的死于他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很为奶奶感到痛心,那么大一群儿女,居然没有一个人真正为她的死感到伤心。冷冷清清的灵堂里,我一个人跪在奶奶的棺木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不再悲伤,生者无情,死亡于奶奶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与其活着遭受至亲的白眼与唾弃,不如早日离开,这样心痛就会少一些。
见过世间太多的冷漠了,生死也就看得淡了。人人都惧怕死亡,希望自己长命百岁。但死亡于我,已经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所谓舍不得者,皆是有所留恋。可是世间的事,谁又能说得准?时机一到,放得下的,放不下的,都得忘却,惟有顺其自然而已。生死既不由己定,那就坦然接受它。我想我不要长命百岁的,活那么久干什么?我总归要属于逝者的世界,于生者,我可有可无,甚至多余。看着身边的,曾经我爱的,爱我的人,都一个个离开,留下我一个,孤单单的,又有什么意思呢?那样漫长的孤寂,一个人的沉默,毫无眷恋地苟存于世,应该比死还难受吧。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听到他们争执,抢着要死在对方的前面,那时小,还不理解,感到很奇怪:活久一些不好?为什么都想先死呢?现在看来他们是对的。两个携手一生的人,死在前面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一生都有人陪伴,不曾孤单。而留下来的人,只有回忆和悲伤做伴,数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分都是悲痛,每一秒都是怀念,每一分怀念更加深一份悲痛,如此直到生命的终结。生者比死者更为不易啊!所以我想,不要活太久的,等到我身边的人走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也该去了。没有人为我哭泣也没有关系,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为了逝去的而不能好好享受现在拥有的。即使活着的人很悲伤,我不可能感觉到,即使感觉到也不会因此开心。那么。请在我离开的时候,开心地笑吧,让我一个人,带着微笑,静静地走……
等我在了天堂的时候,认识的不认识的,我都为你祝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