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1
一、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概述
岩土勘察工程要将建筑项目的要求作为依据,分析、研究、评价对建筑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地质和岩土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岩土勘察工程进行编制。现场检验、室内试验、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测绘等是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在满足勘察工程各阶段所需的报告成果文件的情况下,全面地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传送的上层结构荷载是由地基来支撑的。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要确保地基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其在建筑物整体荷载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质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地基的土质在受到压缩、膨胀收缩、湿陷、冻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形,但是这种变形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应比地基的承载力小。
二、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 准备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会影响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工作的开展。很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资料收集不全面、未能精确分析勘察数据、未能全面地掌握岩土勘探工程的深度与范围等都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勘察手段就是岩土勘察工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填写标准与规范,认真详实地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填写。如果不按照规范执行,会使勘察报告缺乏实质性和价值性,只是简单地对勘察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会导致地基设计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将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延误工程。
2.2 勘察报告内容不规范
勘察单位仍受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框架的影响,在岩土勘察报告中多以描述为主,勘察结论与建议较为笼统且不具针对性,多为理论研究,未能对建议给予重视。参数不仅不完整,而且存在矛盾,报告内容也存在不规范表达的情况。这使地基设计和施工人员无法将其采用,导致了勘察和设计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2.3 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
只有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虽然在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中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这就是规范性不强的表现,极易在后期的地基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要返工返修,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到严重损失。经调查发现,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岩土勘察工作无法落实与展开;或者勘察人员并未进行全面勘察,只是勘察了重点地段,导致勘察结果的片面性,对地基设计的相关参数产生直接影响,为后期的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甚至会拖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等。
2.4 欠缺对环境条件的考虑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要建造一座质量可靠的建筑就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地基。但是在现实的地基设计中,往往会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考虑,地基周边的环境同样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气候、山体滑坡、地震多发带等。所在,在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防止其对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延误工期。
三、优化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防止发生准备工作不足而使工程延期的现象,应落实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准备工作,并严格对其进行审查。对于勘察目的、技术,以及岩土工程的特性,准备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具有全面的了解,对施工场地、相邻场地的岩土信息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收集、了解、整理了各类信息、资料后,制定出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案,使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确保地基设计数据的准确性。
3.2 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
需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使其勘察知识更为丰富,从而有效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只有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编写的勘察报告才会更具针对性,同时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令报告内容更为规范,提高定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3 加强对勘察现场的监督
为避免发生不规范取样、试验、钻探等现象,应对勘察现场的监督进行加强。另外,还要加强审查勘察报告,对报告中的勘察质量、工作量以及各个数据结论等一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自身***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使勘察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3.4 综合应用勘察方法
对岩土进行勘察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为确保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需要进行划分勘探点位的岩土分区界,应首先运用挖槽法;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同时勘探深度不大时,可使用挖井法;对地层土层的承载力或者其他指标进行查明时可选择方便快捷的触探方法。
3.5 制定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2
近10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和***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包括实施了新的民法,该法律规定危险工业装置、设备和建筑物的业主,对由于这些工程失事引起的损害应承担财产责任.当前俄罗斯经济极其困难,致使水工建筑物的运行费用下降到最低限度以下[1].1993年和1994年乌拉尔地区的两座土坝相继失事,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挡水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俄罗斯联邦于1997年7月颁布了第117号联邦法律,即《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该法律贯彻实施2年多来,对水工建筑物安全实施国家监察,做了大量工作,使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1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
近些年来,俄罗斯有关部门研究了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水工建筑物安全工作.在总结水工建筑物安全实行部门监察的实践和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大坝安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起草了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草案,1997年6月23日获国家杜马通过,1997年7月21日由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签发生效[2].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在国家意义上调整水工建筑物安全问题的法律文件[3]。
该法律适用于因其破坏可能导致发生紧急情况的水工建筑物.所谓紧急情况是指由于水工建筑物失事,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人员伤亡、健康受损害或者周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情况[2].
该法律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府、俄罗斯联邦主体行***机关、实施水工建筑物安全国家监察的机关和俄罗斯水工建筑物注册登记局的职权;规定了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的总要求和水工建筑物业主和运行单位的义务.水工建筑物业主或运行单位对水工建筑物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负责;确立了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制度、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和运行活动的许可证制度和由于水工建筑物失事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风险义务保险制度(义务保险的具体办法由将要出台的联邦法律进行调整);该法律强调对违反水工建筑物安全法规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该法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俄罗斯联邦一些行***机关受俄罗斯联邦***府委托,对水工建筑物安全实施国家监察.法律赋予监察机关广泛的权力,直至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禁止不可靠建筑物的运行以及拆除或维修的决定,作出关于注销建筑物运行许可证的决定[2]。
为了更好地贯彻《水工建筑物安全法》,1997年8月以来,俄罗斯联邦***府组织制定了一批标准法规,如:《水工建筑物安全国家监察的组织》、《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注册登记局的组建和运作办法》、《对有关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的俄罗斯***府部分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及《关于批准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条例》等.今后还将根据情况制定一些法规.
俄罗斯联邦***府通过法规责成国家监察机关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等级、使用特点、结构和运行条件以及特殊的安全要求,制定出各部门的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的标准法规文件和技术标准文件[4,5].
2水工建筑物安全监察体系
为保证《水工建筑物安全法》的贯彻落实,必须实行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国家监察.俄罗斯联邦***府决定由以下联邦行***机关承担国家监察职能[1,4,6]:俄罗斯燃料能源部负责对燃料能源综合体的水工建筑物实施监察;俄罗斯运输部负责对航运水工建筑物实施监察;俄罗斯矿山技术监督局负责对工农业生产的残液池的围护水工建筑物实施监察;俄罗斯自然资源部负责对不受上述主管部门监察的一切水工建筑物实施监察.俄罗斯燃料能源部又将对水工建筑物安全实施国家监察的职责委托给俄罗斯燃料能源部国家能源监察与能源保护司,又称国家能源监察局[1,4]。
为了组织对能源建筑物的监察并提供科技保障,俄罗斯燃料能源部成立了国家机关——大坝与能源建筑物监察科技中心(俄罗斯燃料能源部能源监察科技中心),在国家能源监察局领导下,***开展工作.1999年第4季度起俄罗斯燃料能源部着手在能源监察科技中心成立俄罗斯水工建筑物注册登记局燃料能源综合体工程水工建筑物分局[1,4,6].
国家能源监察局在各地区设有地区管理局,各俄罗斯联邦主体也没有国家能源监察管理局.它们的职能主要是对运行单位执行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会同国家能源监察局科技中心参加水工建筑物的定期检查和巡视检查,其中包括对事故和事故状态的调查;在国家能源监察局组织下,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4]。
3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制度
1998年11月6日俄罗斯***府颁布了《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条例》,规定了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的内容、编制方法和对其实施国家鉴定的方式.
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是论证水工建筑物安全性并根据它的等级确定水工建筑物保障程度的文件.已运行水工建筑物,其中包括废弃的和改建、大修、修复或者停用后的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报告由业主或者运行单位编制.正在设计和在建的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报告由履行发包职能的法人或自然人编制.在编制已运行和在建建筑物的安全报告之前,由业主或运行单位组织,并且必须有监察机关代表参加的水工建筑物检查[7]。
已运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报告应由报告人提交监察机关,不得少于5年一次.根据监察机关的决定或报告人的主动要求,如出现了故障和紧急情况,经过改建、大修后以及法规和技术标准发生变化时也应提交安全报告;设计中的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应在设计进行国家审查期间提交监察机关;在建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应在建筑物规定移交日期的4个月前提交监察机关[7]。
安全报告的国家鉴定由国家监察机关组织进行.俄罗斯燃料能源部指定国家能源鉴定局和国家能源监察局科技中心两家作为鉴定中心对能源系统的安全报告进行有偿鉴定[8].鉴定中心成立鉴定委员会,聘请经过俄罗斯燃料能源部进修学院和国家能源监察局培训并确认的高级专家参加委员会的工作,鉴定委员会的工作规则和对委员会专家成员的技术素质要求由国家能源监察局制定[4].
鉴定中心应在规定期限内向监察机关提交鉴定结论,经监察机关批准后,该结论就具备国家鉴定的资格.经监察机关批准的安全报告是进行俄罗斯水工建筑物注册登记和发放水工建筑物运行、启用、废弃、停用和拆除许可证的依据.在安全报告有效期内由监察机关发给上述许可证[7]。
《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的燃料能源综合体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计划》规定将编制133座电站的建筑物安全报告,但相当多的电站将推迟完成,其原因是缺少由设计总负责人参与制定的水工建筑物安全准则,而且各设计、科研单位对安全准则这个概念持有不同观点,故目前尚无统一的部门标准文件;一批老工程缺少部分设计文件和行***文件;许多能源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好,不能为编制报告及其国家鉴定提供必需的业务经费[4]。
4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加固
水工建筑物安全的部门监察系统在电力部门运作的28年中,对水工建筑物状态进行定期(每5年一次)检查[5,6],检查结果表明属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状态基本上能胜任工作,是符合联邦法律要求的.但是许多工程在运行中发生的变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以防产生不良后果[5].建筑物有严重缺陷的工程十分重视维修加固工作,近年来许多水利枢纽都做了大量工作.在《1998年俄罗斯联邦电力系统设备和建筑物维修改造计划》中包括有44座水电站和65座火电站,在这些电站中共有215项水工建筑物维修措施,总工作量为2.496亿卢布[5],其完成情况如下:溢流坝、水电站厂房的混凝土维修工作完成了39项计划中的20项,完成的工作量为2432.34万卢布(计划4962.06万卢布);土工建筑物(土堤和主坝)完成了19项计划中的10项,完成的工程量为588.62万卢布(计划962.62万卢布);渠道和输水建筑物尽管只完成28个计划中的14个,费用却达9164.95万卢布,已超出计划;机械设备的更新和防锈保护完成了原定1968万卢布的695.57万卢布.
最近5年来联邦级水电站用于水工建筑物维修和改造的费用的可比价值上升了2倍多.一方面说明电站工作人员重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维修改造工作;从另一方面讲,说明建筑物的老化问题已显示出来,有些故障和缺陷必须立即排除.预计这方面的费用还将增加[8].
在联邦级水电站用于维修建筑物的费用平均占电价的12.5%的情况下,有些水利枢纽却只占电价的3%~5%,况且它们的建筑物状态远未达到最佳状态,应引起电站领导人员的重视[8].
5水工建筑物安全的科技工作
水工建筑物安全问题的科技工作是围绕俄罗斯燃料能源部和“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的部门《科技纲要》的0.05节“水电站和能源建筑物”和0.11节“能源工程的抗震性”来进行的[5,6]。
1998年10月1日俄罗斯燃料能源部审查批准了国家能源监察局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共同制定的部门《能源建筑物安全纲要》.这个纲要由下列第一层次的课题组成[1]:①完成制定和报送标准法规文件和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纲要》和《危险工业生产工程安全纲要》;②制定和推行能源建筑物安全评价和监控方法;③在俄罗斯国家能源监察系统中,组织对能源建筑物安全的国家监察;④编写检查和监测能源建筑物状态的现代化的技术大纲性材料;⑤制定建筑物失事及其后果的预报和防止方法,包括制定在建筑物上进行预防失事工作的操作方法;⑥研究和实施当能源建筑物的状态不符合安全运行准则时,防止其失事的工程技术措施.上述纲要中的课题必须在2000年前完成,而且与完成俄罗斯联邦《水工建筑物安全法》的要求紧密关联.但是由于1998~1999年间缺乏资金,为保障法律实施的科技工作已显得滞后了.目前科研单位要完成的最迫切的任务是:①以现代监测仪器与监控建筑物和地基的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研制监测电站主要建筑物状态的新方法和新设备;②研制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状态及其安全水平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研究运行中建筑物及其地基的数学模型,根据原型观测资料校正模型和保证监测静动应力-应变状态、渗透流状态和建筑物与地基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的模型;③研制和应用检查水工建筑物及其地基与设备的现代方法和技术手段;④编制和鉴定计算挡水建筑物失事发生、发展和预报冲击波扩散区可能造成破坏的软件,对具体水电站和火电站水工建筑物包括对灰渣坝进行计算和预报;⑤研究在自然和技术因素作用下,建筑物和结构的构件材料和建筑物地基的性质随时间变化时,它们的可靠性指标的评价方法;⑥研究失事风险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用计算和实验-计算的方法评价各种失事方式的概率方法;⑦研制和应用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监测地震对建筑物和地基的作用以及监测它们的应力-应变状态参数的现代方法和设备;研究和改进计算建筑物和地基的抗震强度和抗震稳定性的方法和软件;⑧对能源工程的建筑物和地基进行专门研究,以确定它们的强度和稳定性出现负面变化的原因、形式和数量特征,并研究实施维修工作的方法和工艺;⑨在电站编制水工建筑物安全报告和对其进行国家鉴定时,提供科技帮助[5]。新晨
6水工建筑物业主民事责任风险义务保险
法律规定建筑物业主或运行单位对失事后果和公民、法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5].通过投保,建立因水工建筑物失事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的资金保障.业生的民事责任赔偿金,一部分是业主的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来自按照现行法律和标准法规,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确定的保险金额.如果实际赔偿总额超过该两项总和时,损害赔偿的办法由俄罗斯联邦***府制定[2]。
根据俄罗斯燃料能源部的要求,目前正在加快制定联邦《因水工建筑物失事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义务保险法》,在联邦法律出台之前,先着手实行民事责任风险的自愿保险.现已制定了《关于水工建筑物业主民事责任风险自愿保险的规定》,并已在俄罗斯***进行注册登记.“能源担保人”保险股份公司已取得了俄罗斯***颁发的第一份有权进行水工建筑物业主和运行单位民事责任保险的许可证.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保险家协会的其它保险机构正在办理类似的许可证,依据许可证建立起对其他俄罗斯保险机构开放的保险者联营体[4,5].
目前正在制定上述保险形式的标准法规以及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其安全等级确定保险收费的原则,为具体能源企业办理保险手续,把办理保险的费用列入电力成本,以及在保险公司内建立保障能源建筑物安全的预防措施基金,作为水工建筑物安全工作的附加资金来源[5].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义务保险是促使业主向提高水工建筑物安全措施投资的有效手段.
但是保障建筑物安全工作的资金、建立用于预防和消除失事的物质和资金储备、建立失事后果的民事责任资金保障,其中包括在自愿保险基础上的资金保障等问题目前均未解决[6].
7结语
俄罗斯正处在经济、***治体制变革的年代,但依然十分重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工作,从法律、监督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科技、经济等多方面保障水工建筑物的安全.他们不仅着眼于运行,还注意到对设计、施工阶段的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既致力于预防失事的发生,还考虑到一旦发生事故时的报警、紧急状态消除和赔偿处理等环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俄罗斯的水工建筑物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其中有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参考,以促进我国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3
中***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第一、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勘察质量的优劣对建设工程影响很大,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第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如果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合理,提供的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参数安全系数偏大,结果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工程措施缺乏针对性,设计施工人员很难采用。
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表间的矛盾、文***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及质量。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
加强踏勘与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及场地工程地质性质是做好一个勘察报告的关键所在,应当充分了解具体工程中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方案选择应依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荷载大小及地区经验综合考虑,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基础方案。现大多数勘察单位***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设计人员不问原由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
(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
(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
(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
(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由于场地和地基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基岩顶面等深线***、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等。不言而喻,这些***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
专门性***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主要附表、插表 :
(1)岩土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原位测试成果表。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3.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3.2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3.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3.4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3.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4
1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设计环节,特别是在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实施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的时候,通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设计部门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设计成果。然而,总体看来,地质勘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水平比较低,实际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时间也比较短,这也就必然导致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之间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
1.1 较差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当前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在为地质勘察单位提供优良发展前景的同时,又使其不得不面临竞争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地质勘察单位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相关管理制度仍然不完善,这也直接导致了地质勘察市场中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问题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单个单位的发展,更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
1.2 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
相对于欧美先进国家,我国建筑行业的基础设计理念与设计技术均较为落后,同时,设计部门一般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地质勘察协助机制或者缺乏与地质勘查相互协作的经验,这些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当前的基础设计水平不能够达到当代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的相关标准。当前,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第一,基础设计的整体理念没有充分展现出发展性和创新性,进行基础设计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第二,熟练掌握基础设计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指标的能力尤其是实际运用能力均稍显不足;第三,地质勘察工作缺乏应用的深度,没有充分应用专业软件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相关处理。
1.3 较短的地质勘察和基础设计周期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勘察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际勘探,以及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同时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岩土层构造等,才能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地质勘察报告,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意见与方案。但是又由于受到建筑工程工期的限制,前期设计阶段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设计单位只有获取地质勘察报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与优化方案,所以导致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出现周期偏短的弊端与问题。
1.4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
现有基础设计技术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影响与局限,使得基础设计人员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即地质勘察报告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参考,并且只是关系进行基础设计时自己所需要的各项水文资料和地质报告,却常常忽略地质勘察报告中的专业技术参数或者相关技术建议。同样,地质勘察单位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数据服务的时候,大多关注勘察报告的理论性和专业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此导致的实用性与可行性较低则常常造成设计人员的在阅读障碍或者设计应用时的技术障碍。地质勘察单位和基础设计单位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补,使得两者的本质功用难以得到全面的发挥,更在一定程度上面浪费了财力、人力和物力。
2 基于实例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分析
2.1 工程概述
本实例为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二期建设工程。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总用地11.3公顷,总建筑面积322083,共分三期实施,一期为商业,二期为综合楼,三期为配套项目。二期工程是集商业、办公、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塔楼为地上43层,地下室2层,裙房地上10层,地下室2层,建筑高度为199.5m,总用地面积7540m2,总建筑面积139258m2,塔楼建筑结构为框架核心筒结构。
总平面布局上,建筑塔楼位于基地的北面,南边为建筑裙楼,与首期的多层建筑紧密相连,形成新旧建筑一体化的空间格局。场地东面设置商业裙楼的人行主入口,南边首层设置裙楼的紧急疏散通道,二层至六层设置联系通道与首期商场相通。场地北边为办公、酒店等功能区的人行主入口。场地西边为地下停车场的机动车入口,以及后勤货物流线出入口。
本工程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型桩。桩长初步预计:塔楼55-63m,裙房42-50m(自现地面起算)。
2.2 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
2.2.1 考虑抗浮桩或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设计水位取建筑物±0.000标高;
2.2.2 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如下表:
2.3 基础施工的相关注意事项
2.3.1采用桩基础时应考虑填土、淤泥等软弱土层的负摩擦作用;
2.3.2基坑开挖时必须进行适当的监测,监测项目按《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98表10.3.4和表10.3.5进行,监测单位应及时将监测成果反馈给各有关部门;
2.3.3采用大直径冲孔桩时,若按持力层埋深考虑,部分地段相邻桩长差异较大,请设计注意调整;
2.3.4场区内软弱夹层较多,稳定的中微风化岩面较难确定,采用大直径冲孔桩基础时,必须进行桩位超前钻。
2.4 基于实例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分析
以本建设项目为例,工程项目设计人员通过参阅地质勘察报告,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所在地的基本地质及水文信息,并根据建筑物的建设要求及抗震要求,分别进行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有效保证了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而促进各地及部分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与完成。因此,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基础设计具有辅助的作用和意义。
2.5 相关体会和对策
2.5.1 相关体会。鉴于我国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关系的现状,同时结合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二期建设工程的实际经验,笔者认识到密切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5.2 相关对策。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了相关文献,提出了以下对策。
(1)完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各级***府要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来规范与完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同时,地质勘查单位要加强行业自律,为自己和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2)勘察编制纲要。编制纲要是每个建筑工程勘察项目必须进行的工作,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项目情况,不仅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工作范围、技术要求,还要对勘察工作参与的人员、投入的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有明确的说明。
(3)工程勘察质量控制。严格执行 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规定,并根据该体系的相关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认真实施设计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以及设计质量责任追究制,最后从根本上面提升勘察设计的整体质量。勘察设计单位要认真调查和收集基础资料,尤其是加强与工程相关的地质与水文地质的调查与勘探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综合验证影响工程环境的地质调查与地质勘察的相关成果。
(4)科学选择工程勘察方法。因为进行地质勘察测试的方法非常多,正确选择合理、经济、可行的勘察方法非常必要,是有效实施建筑工程勘察的重要节点。选择合理、经济、可行的勘察方法应当详细了解工程场地现有的地质资料、周围建筑与附近沿线构造物情况、与基础设计人员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沟通、确定工程面对和应该解决的地质问题,最后确定最佳的工程勘察方法。
总之,结合工程实例以及相关论述,我们发现,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单位与基础设计单位的有效沟通和密切合作是做好优质工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飞,王延辉.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和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J].湖北建工,2006(5):29-30.
[2]孙宝生.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内蒙古建筑资讯,2008(9):13-15.
[3]王旭,李晓明,吴航建.国内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情况分析[J].山西建筑,2006(10):22-23.
[4]金淑华.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探讨
[J].建设者,2008(4):30-32.
[5]马德文,胡浩天.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关系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6):16-18.
[6]董新民.探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水文地质问题[J].建筑科技创新,2009(11):26-28.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5
中***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对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建筑物使用安全性、抗震性以及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要求,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应加快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建筑工程地貌、水文、地质、土体力学特性的勘探,掌握建筑物所在地的基础情况、掌握工程建筑物地质条件。以此为基础,确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设计方向,为保障建筑工程与地质环境的稳定、保障建筑工程使用安全性奠定基础。通过对建筑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提供可行性信息,确保工程设计阶段所需工程地质资料的完善。通过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的有效勘察,掌握建筑工程地质情况,确保建筑设计及建筑物施工中各项技术的有效运用。
一、建筑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勘察钻探问题的分析。在我国现代工程勘察行业的发展中,勘察工作钻探是影响勘察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勘察行业技术、劳务的分离,使得勘察企业多数钻探工作采用外包形式开展。这也使得钻探工作缺乏勘探技术的监控,进而影响了地质勘探勘察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钻探劳务单位为了抢工期、减费用,在钻探工作中雇佣个体钻机进行使用,造成了管理工作的空白。而且,个体钻机
雇佣中技术交底不完善、职责不明、施工要求不严等都影响了钻探工作的质量。针对专业问题,现代建筑工程勘察中,勘察企业应在钻探外包工作中加强技术监控与管理。派驻企业技术人员及质量监控人员对钻探工作进行技术监控,保障钻探工作质量。通过外包质量监控及技术管理,为保障建筑工程勘察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另外,针对建筑工程勘察工作重要性,工程勘察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现场技术监控。在保障勘察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的培训。以一线技术人员对工程情况的了解,确保勘察工作技术及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建筑工程勘察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勘察技术规范及工作职责、制度的完善。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规范建筑工程勘察施工工作中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保障建筑工程勘察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勘察土工试验问题与对策的分析
1、在现代建筑工程勘察中,为了保障勘察工作质量、保障工程基础的稳定,建筑工程采样数量较多。而在土样实验中,受报告时问要求限制,***样分析与实验工作量极大。许多土样实验中由于时问问题的影响,造成了样品分析质量误差、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勘察报告质量。针对这样的问题,现代建筑工程勘察中勘察企业应加强土工实验室器材的配备。同时,强化实验人员的培养与招聘,以此为基础提高勘察企业实验能力,预防勘察工作时问紧对勘察质量的影响厂在此基础上,强化实验室工作制度及实验操作的管理。通过实验岗位职责、规范实验流程及步骤等,保障土工试验工作质量、保障建筑工程勘察报告数据信息质量。
2、建筑工程勘察报告编写问题的分析。建筑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了解工程施工要求的一手资料,是保障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及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直接影响到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对工程地质情况的了解、影响设计质量预控及施工质量预控的执行。但是,受勘察企业重视程度的影响,多数勘察企业的勘察报告有实习生或刚毕业学生进行编写,使得报告编
写质量受到了影响。严重时还将出现数据错误、地基基础方案与土体特征不符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影响了工程使用安全性。
针对这样的问题,现代建筑工程勘察企业应在传统勘察报告编制基础上,加强报告的审核与复查。同时,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勘察报告编制技术人员进行报告的指导与监审,确保勘察报告编写质量。
三、建筑工程勘察工作重要性分析
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工程勘察工作是保障工程设计目标实现、保障工程基础稳定、保障工程投资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我国以往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勘探问题引发的烂尾楼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投资建设施工企业没有重视勘察勘探工作、勘探企业勘察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影响了勘察报告质量,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导致了工程建设后期地基基础不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投资建设中应提高工程勘察工作认识,通过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勘察指导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勘察工作需求,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应从管理体系的建立入手强化勘察工作质量管理。通过行***管理工作的强化、勘察管理体系的完善、勘察过程的技术监控等工作保障建筑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为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奠定基础。根据现代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序曲,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应加强勘察技术的控制与管理。针对钻探外包、土工试验以及相关勘探工作的需求,完善技术管
理体系。通过技术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完善,使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在有效的技术监控得到实施,避免技术因素引发的勘察误差、保障勘察报告质量。针对钻探外包、针对勘察需求,建筑工程勘察企业还应建立岗位技术职责评价机制。通过岗位工作技术内容的明确、技术要求的明确,规范并指导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岗位职责为基础,指导勘察技术人员的具体工作,为保障建筑工程勘察
质量奠定基础。
四、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一些对策
的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
劝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总之,通过勘察体系的建立、勘察技术要点的监控,保障建筑工程勘察质量、提高建筑工程勘察报告编制质量。以此为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施工技术选用等奠定基础,确保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及使用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工程投资企业、施工企业、勘察企业对勘察工作的认识,勘察企业还应强化勘察工作质量控制工作。以工程勘察质量意识的树立,提高建筑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促进勘察工作开展。以详实准确的勘察报告及相关数据,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奠定基础,为现代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6
1.1取得的进展
回顾我国推行岩土工程的十多年来,已经取得的巨大进展表现在以lF几方面:
(1)我国已经能够解决技术要求、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相应的规范、规程的编制,标志着我国这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达到的水平。
(2)勘察工作已从单一的钻探、取样、试验、提报告模式发展为多种测试手段、综合评价的模式。多功能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白钻式旁压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波速试验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评价的水平。室内土工试验中高压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普遍应用,使土力学理论更进一步应用到勘察生产实践中。另外,土的动力性质的试验也曰益增多;桩的动力测试已经列入有关规范、规程和手册中;表面波速法也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岩土测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
(3)勘察与设计、施工密切结合,初步形成了从勘察到设计、施工、监测,贯穿各个阶段的认识、实践、改造全过程。
(4)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十多年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引进、发展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第四纪松散地层、湿陷性黄土、膨胀上、软土、填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等各种不良地基,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已成为岩土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工程勘察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后,勘察结果形成的文件要包括以下重要的技术内容:
(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场地拟建的建筑作山适宜性的技术论证;
(2)为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各岩土分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岩土体工程设计参数;
(3)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岩土J一程题(如开挖、降水、沉桩等)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施:I方法的建议;
(4)对拟建场地作出岩上T程评价。对岩_上加固(毯坑支护)与改良方案或其他人工地基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建议,根据设计***纸在岩十工程施工中监控施T质量;
(5)预测由于场地及临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建设场地环境和临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建造的影响;
(6)为已有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性的评定,对拟建工程可能会造成已有工程的不良影响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7)指导岩土工程在建筑物运营、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观测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等工作。显而易见,新的岩土勘察体制下形成的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设计、施工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文件,它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建设工程程序性文件。但是在新的工程勘察体制创建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设计和施工企业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施工企业中不重视运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指导施工的现象显得尤为严。
1.2岩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上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特殊条件指的是:
(1)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十、盐渍上等。住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3)特殊工程。包括高层建筑、动力机器基础、地卜工程、水上工程、核电站、道路桥梁、机场跑到、水坝、尾矿坝等。大型建筑地基勘察与评价仍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对町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预测及对策以及地震效应的抗震设计参数等问题。
2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2.1勘察依据不充分
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必须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设计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2.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
(1)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2.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3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3.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就要: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3.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白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7
1.1勘察依据不充分
设计意***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J立‘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1.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①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②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献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8
中***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we can make a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scheme of the corresponding basi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esign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posal.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the foundation design, relationship
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基础设计工作中,尤其是在部分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基础设计,设计单位逐步引用地质勘察技术,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应用的时间也较短,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中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甚至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失败。
1、地质勘察市场环境较差。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渐激烈,地质勘察单位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国内地质勘察单位的迅速增加,而国家及各地区的相关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都导致了地质勘察市场中恶性竞争、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等现象的存在,这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参与者,地质勘察单位要严格自律,坚持从自身做起,共同推进地质勘察市场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发展。
2、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相对落后由于国内建筑行业现行的基础设计理念相对落后,以及工程设计单位普遍缺乏应用地质勘察协助基础设计的经验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国内现有的基础设计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总体设计理念缺乏创新性与发展性、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对于相关技术标准、指标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能力不同;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度不足,水文地质资料尚未实行专业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等。
3、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周期偏短。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勘察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际勘探,以及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同时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岩土层构造等,才能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地质勘察报告,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意见与方案。但是又由于受到建筑工程工期的限制,前期设计阶段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设计单位只有获取地质勘察报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与优化方案,所以导致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出现周期偏短的弊端与问题。
4、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由于受到现有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模式的限制和影响,设计人员普遍仅是把地质勘察报告作为简单的参考资料,在参阅中关心的只是所需的各项地质、水文数据,而对于地质勘察报告中部分专业的技术参数与建议视而不见。而地质勘察单位在为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提供服务时,勘察人员多是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报告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对于其实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则相对较少,往往导致设计人员在阅读与应用中出现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难以全面发挥两者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最终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无形浪费与损失。
二、建筑工程地勘和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建议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应该注意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打破不合科学的传统条框束缚,将科学的勘察工作守则贯穿在地勘和基础设计的全过程,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更有效地维护建筑的安全正常施工。
1、勘察编制纲要
编制纲要是每个建筑工程勘察项目必须进行的工作,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项目情况,不仅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工作范围、技术要求,还要对勘察工作参与的人员、投入的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有明确的说明。
2、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加强全员质量教育,树立全员质量观念。全力推进ISO9001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加强建筑勘察设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特别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和调查,加强影响建筑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成果的综合验证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构造物结构安全有影响的地震等重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要进行专项地质勘察与评价。审查工作要结合勘察设计过程动态进行,使勘察设计工作和审查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更有效地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和投资控制。要严格执行“方案审定”“二校三审”程序,确保勘察资料、试验资料、设计说明、设计***纸、设计概算、设计量的“六个一致”所有项目都需进行外业验收、设计文件内审,未经审查的设计文件不得出版,不得交付使用。
3、选择勘探测试方法
勘探测试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合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造成很大的工作量浪费,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勘察测试方法种类繁多,那么如何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方法是建筑工程勘察的关键。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建筑和沿线构造物情况、与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这项工作。
总之,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与处理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需要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区进行。传统的理念与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不同地质条件的基础设计需求了,必须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与措施进行革新和完善。在现代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地质勘察将对设计理念的充实、设计技术的全面展现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9
选址勘察是大型建设工程的重要步骤,其作用是对拟建场地地质条件是否适宜建设项目进行初步判定,并就其地质结构和水文特征等自然物理条件的稳定性、适宜度作工程地质评估和技术经济分析。选址勘察可有效为工程建设项目规避恶劣地质条件,排除可预见的自然风险(地震、洪水等)和减少经济损失。
1.2初步勘察的作用
初步勘察是根据选址报告在选定的建设场地开展的。其目的在于就建设项目类型、规模和建筑高度以及其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等探测建筑地段的地质稳定性,以便于建筑总平面布局和主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确定,并对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防治方案进行地质论证。初步勘察是工程设计雏形确立的必要环节,是建筑工程施工实施的先决条件。
1.3详细勘察的作用
详细勘察主要目的在于为施工***设计提供详细的资料。包括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工程地基加固和基础设计提供数据参数。对不良地质现象的具体防治方案给出论证。详细勘察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设计和建筑物的奠基,对建筑工程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影响深远。
2工程建设中地质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2.1对地质工程勘察报告不够重视
工程设计人员对地质工程勘察报告重视度普遍过低,工程设计中的相关人员往往对地质工程勘察报告重视度不高,仅仅将其视为参考资料。报告中涉及的地质结构、水文数据、土层成分等皆被忽略,工程设计人员很少做到根据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数据设计技术参数。
2.2地质工程勘察报告缺乏实用性
地质工程勘察报告过于理论性和专业性而缺乏实用性和阅读性,导致工程设计人员在参考、阅读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时难度较大。而地质工程勘察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进一步造成了建设企业资源、成本增加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管理松散
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管理松散,导致勘察质量难以保证。地质工程勘察过程中缺乏技术管理导致了勘察报告的不规范。部分地质工程勘察人员缺乏专业性,在面对重大或复杂的工程地质勘察时无法完成工作,从而导致勘察报告质量和准确率的大幅下降。
2.4地质工程勘察效率不高
地质工程勘查中,勘察工作人员对勘察实际条件和人员装备考虑不足,未能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勘察方法,将地质工程勘察复杂化。此外,一些地质勘察人员因循守旧,对新技术、新工艺缺乏认识与应用,不利于地质工程勘察效率的提高。
2.5地质工程勘察违规导致误差积累
地质工程勘察单位存在的一些违规操作,虽节约了勘察经费但容易导致勘察误差,降低了勘察精度。误差的积累会造成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产生,甚至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给工程相关人员乃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安全损失。
3改善工程勘察问题的建议
3.1规范地质勘察市场行为和勘察实施程序
明确工程建设的顺序(地质勘查-工程设计-施工),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按顺序和相关原则进行。除勘察单位的自律机制外,建立相应的行业规范制度,确立行业约束机制,确保工程建设有序、安全、顺利进行。首先,相关***府部门对勘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密切约束、监管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其次,对事项全程进行监理。认真落实事前的预防工作和事中的控制工作以及事后的评价监督工作,逐步规范勘察市场,提高勘察效益,为工程建设投资提供保障。
3.2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地质勘察效率
应用高新技术来提高地质勘察效率,结合应用室内外测试技术。合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对勘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工程施工检测所得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依据,保证提供参数的可靠性、精确性。
3.3提高地质工程勘察人员素质
地质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地质勘察的质量。第一,提高勘察人员综合素质。通过给勘察人员进行培训和开展技术讲座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勘察单位可施行轮班换岗制,提高勘察人员知识的全面性,促进勘察专业和部门之间的有效果沟通。第二,加强勘察人员行为规范管理,树立勘察标准意识。确定规范标准,分发规范文件,施行定期考核。另外,培养勘察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操作过程安全保障,确保勘察工作安全实施。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例1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foundation design relationship
中***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和加工环境的基本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传统观念和技术已经难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本设计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创新和完善其道。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计工作,地质调查的合理应用的设计理念,充分证明,以提供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设计技术。
1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更复杂的区域地质环境的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基本设计方面,通过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设计部门得到理想的设计结果。但是,总体而言,在中国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工程实践中使用的实际时间也比较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之间的地质调查和基础设计。
1.1 较差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但也不得不面对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单位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国家或地区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直接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地质勘查市场的出现是不利于一个单元的发展,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利的。
1.2 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
与先进国家相比,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技术落后的同时,设计部门一般对应的地质调查,以协助在这些因素的地质勘查合作机制或缺乏经验的部门。目前水平的基本设计不能达到当代建筑装饰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标准。目前,旧的基本设计概念和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有:第一,整体概念的基本设计没有充分体现的发展和创新,降低基本设计的技术水平;第二,熟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尤其是使用稍低于实际能力的深度设计;第三,缺乏地质勘查工作,没有专门的软件应用,水文地质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应用。
1.3 较短的地质勘察和基础设计周期
地质调查局的建设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调查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际勘探,以及收集样本进行实验,我们了解项目的位置,地下水和土壤层结构,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权威的科学地质调查报告,并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设计师的方案。但由于建设项目工期的限制,初步设计阶段的时间比较短,只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的地质勘察报告的单位,在地质调查和基本设计周期短的缺点和问题。
1.4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
地质调查报告的影响和限制,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和设计理念,使得在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误解的基本设计,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只有基本设计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报道,在地质调查报告,专业和技术参数或技术咨询,但往往被忽视。同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服务,主要是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理论和专业,这本无可厚非,但往往造成导致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设计师在阅读的技术壁垒或设计应用程序的障碍。地勘单位和设计的基本单元,使得两个函数的性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补,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上述的财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更多的浪费。
2、地基土的承载力与变形
2.1作为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阅读和充分利用地勘报告,要能对报告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质疑,不应只需要承载力值。即使需要地基土承载力戚地耐力)值,也不只是这一种值。《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FJ7―89)给承载力提出了三种值:①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③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基本值f0是由大量工程实践得出的经验值。《规范》各表列出的各种土类的值是依据现场荷载试验、标准贯人试验、轻便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对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进行统计、分析面得出的。当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表中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而得到,即fk=Ⅱffo(IIf为回归修正系数)。当实际工程的基础宽度B>3m,基础埋深D>05m时,承载力值还要提高,即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修正后才得设计值f。地勘报告中一般提供的是承载力标准值。设计人员在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值来设计,而要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得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直接用标准值进行设计是不科学的。以下为地基承载力设计简***。
***1 地基承载力设计简***
2.2采用承载力设计值来设计,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和剖面尺寸,通过公式A=N/f――YGD计算来满足P≤【p】要求,这只考虑了满足地基强度条件要求。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很少考虑变形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地勘报告中不提供工程建议陛处理意见的后果。当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很大一部分不是强度条件不满足,而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造成的。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裂缝、倾斜、局部倾斜,就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带来的危害。要使工程变形条件得到满足,地勘报告中必须提供建议性工程处理措施,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重要的工程甚至要作变形计算。提供的建议性措施,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而言应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对地基而言应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夯实等。而且不应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描述上,要明确提出定量数值,以使设计人员重视和好用。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研究与分析
项目通过地质调查报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本项目工地的地质和水文信息,并按照建设和抗震要求的建设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设计,有效保证的基本创造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国家和一些建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完成。因此,施工的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设计有辅助作用和意义。
3.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层,厚度1.20~2.80m,以下即为第四纪沉积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fka=160kPa,Es=8.92MPa,粉质粘土②1层:fka=130kPa,Es=5.39MPa,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fka=200kPa,Es=15.29MPa,粉质粘土③1层:fka=160kPa,Es=8.25MPa,细砂④层:fka=2:20kPa,Es=28MPa,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1层:fka=200kPa,Es=12.15MPa,粉质粘土⑤层:fka=200kPa,Es=11.24MPa,,细砂⑥层:fka=:260kPa,Es=33MPa,粉质粘土⑦层:fka=220kPa,Es=12.59MPa,,细砂⑧层:fka=:300kPa,Es=38MPa,,粉质粘土⑨层:fka=:220kPa,Es=13.10MPa,细砂⑩层:fka=330kPa,Es=42MPa,本层未钻穿;实测到一层稳定的地下水位,其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为9.60~12.20m,标高为15.45~18.09m,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0.0m左右;地下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天然沉积的饱和粉土、砂土层不会发生地震液化;拟建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2、基础选型说明:
1)主楼部分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主楼区域筏板厚1200mm,基底标高-9.70m,两层裙房及外扩地下车库部分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9.3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9.4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20.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按基础有效埋深取为覆土(4.60-0.90)+顶板底板厚折算土厚(0.70+0.80)x25/18=3.70+2.10=5.8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5.8-1.5)=300kPa,天然地基基本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2)辅助用房: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10.2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8.8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18.6.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9.9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9.9-1.5)=425kPa,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结束语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在所有类型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还必须满足两个技术条件:(1)地基强度条件,这是确保地基稳定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的损害;(2)地面变形的条件下,沉降,不均匀沉降,倾斜,局部倾斜不超过允许变形的基础。地质调查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以确保必要的信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科学地质调查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而且还节省工程量,降低了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梦迪,刘敏溅谈地质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3):36-38.
【2】刘海青,李建刚.浅谈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勘察报告的编写和质量控制叨.建筑科技探索,2007(5):19-21.
【3】王旭,李晓明,吴航建.国内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叨.山西建筑,2006(10):22-23.
【4】金淑华.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探讨[J].建设者,2008(4):30.3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筑工程考察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