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五脏相关;现代研究

Abstract:The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viscerawasintroducedbyfamousveteranterandoctorsofTCMnamedDengtie-tao,whosucceededanddevelopedthetheoryoffiveelementsandentrails.Recently,manyresultswereobtainedontheoryaboutcorrelationofFiveViscera,suchasthediscussiononChinesemedicalsciencetheory,clinicalresearchandexperiment.

Keywords:Theoryofcorrelationoffive;Recentresearch;Review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由我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1]。五脏相关既保持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借鉴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为指导,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本文就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1理论探讨

1.1五脏相关源流探讨刘小斌[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

1.2五脏相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郑洪等[3]

认为,五脏相关的内容可包括:①中医五行学说落实于五脏:②以五脏为核心,同样保持五脏统属六腑、五体、九窍、五华等内容,其特点是整体、平衡和恒动;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以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以“症状-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邱仕君等[4]认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

1.3五脏相关的学科定位

邱仕君等[5]指出五脏相关学说其学科意义在于横跨了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介乎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五脏相关学说研究以相关性、多元性、开放性为主要表征,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从认识上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眼光、辨证的思路和宽容的气度。

1.4五脏相关的理论内涵阐释

赵益业等[6]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网络,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陈坚雄等[7]从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3个方面解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认为五脏相关学说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为基础,以中医学的功能观和整体观为指导,引入现代系统观,整理提高历代医家对脏腑相关性的零散认识,明确提出了联系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相关性。

2临床研究

五脏相关临床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面上临床研究,二是深入到子系统如两脏相关的研究。

2.1面上临床研究刘小斌等[8,9]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探讨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占92.33%。此外,刘氏等整理邓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解决临床难题的经验,如以心为本,五脏相关辨治冠心病;从肝论治,五脏相关辨治高血压病;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辨治重症肌无力;肝病实脾,脏腑相关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许多国内学者也运用脏腑相关理论进行临床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甚至用于诊治疑难病及治未病。

2.1.1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李南夷[10]认为心力衰竭虽是心脏之病变,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密切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五脏相关学说对心力衰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雨君[11]介绍陈镜合教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黄学阳等[12]认为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与五脏相关,但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消化系统:尹宗强[13]运用五脏相关理论诊治病毒性肝炎。如肝病治心: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法;清营凉血,直泻心火法;养心安神法。肝病治脾:包括温中健脾法平调寒热法。韩立国等[14]用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在辨治胃脘痛时,可使用如疏肝和胃法,温通心肾法,达胆和胃法,益气健脾法,清肠和胃法。

泌尿系统:谢桂权[15]从五脏相关角度探讨尿毒症的***。立足中医整体观,从肾、脾、肺、肝、心五脏相关及通腑泄浊、活血化淤等角度探讨了尿毒症的传变及***。

内分泌系统:魏华等[16]总结和介绍了路志正教授论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经验。路教授认为甲亢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宋述财等[17]从“五脏相关”理论角度看,失眠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肺密切相关。

2.1.2妇科疾病谭抗美[18]

以五脏相关理论指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61例诊治,以补肾为主,兼疏肝调脾宁心理肺。***组总有效率为93.4%。

2.1.3外科疾病李古松[19]

运用五脏相关诊治外疡,认为疮疡是“心系与他脏系”内在功能失调之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必须先重视心系,是“五脏之大主”的基础,且必须结合他脏系(肺、肝、脾、肾)的相关性。

2.1.4疑难病周正华[20]

依据《内经》“五脏相关,移皆有次”,运用五脏相关辨治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王文奎[21]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病;李培武等[22]认为肝肾综合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与肝、心、脾、肺、肾等脏腑系统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1.5治未病边玉麟[23]

将五脏相关道理运用在临床上“治未病”,指出除了传统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外,利用其他脏腑之间的相关来防止未病脏腑的传变。

2.2子系统的研究目前,以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多。如脾(胃)肾相关,心脾(胃)相关,肝脾(胃)相关,胆胃相关,肺脾(胃)相关,心肺相关,心胆相关,肝肾相关,肝肺相关等。

2.2.1脾(胃)肾相关

陶庆文等[24]认为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的形成、***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补肾祛邪是其***总则,而健脾利湿是重要的辅助方法。文献也报道了胃肾相关,如唐光富[25]认为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及虚损疾病,辨证之时不可不察胃肾,***之时不可忘却顾护胃气。

2.2.2心脾(胃)相关

吴焕林等[26]以心脾相关理论指导冠心病及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张庆宏等[27]认为情志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心神可达到治愈大多数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目的。

2.2.3肝(胆)脾(胃)相关

徐升等[28]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肖会泉等[29]运用肝病实脾理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范廷校[30]认为,肝与胃在生理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及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土得木而达”和“木得土而荣”的深刻内涵;张筱文[31]认为胆病(结石,炎症)和胃病(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无论在生理、病理及***诸方面,彼此相关,病在胃,而源出于胆;或病在胆,而源于胃,互为因果,且亦常同病。

2.2.4肺脾(胃)相关

张挹芳[32]强调肺脾在气的生成、血的循环、津液的代谢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多种关系,指出肺脾相关理论在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分析及诊治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林沁臻[33]认为肺脾相关理论对肺系疾病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肺系疾病从脾论治尤其重要;段延萍等[34]认为肺胃相关是咳嗽、痿证、胃痛的主要病机,在疾病***上要重视肺胃同治。

2.2.5心肺相关

刘学法[35]认为心肺相关理论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辨治冠心病时应以气血为纲,心肺同治。

2.2.6心胆相关

王宗柱[36]认为心与胆在经脉络属上有直接关系,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相互联系;其中胆心在生理上都是司降的,心火的司降与胆气的疏泄通降相辅相成;临床应该重视胆心同病的中西结合诊治。

2.2.7肝肾相关

付修文[37]介绍钱英教授***慢性乙肝的经验,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与肝肾相关,采用“滋补肝肾、化痰软坚”之功的“软肝煎”***效果良好。

2.2.8肝肺相关

武维屏[38]认为肝肺生理相关,病理相因。根据中医学“肝肺相关”理论,从肝辨治支气管哮喘,治法独特,疗效显著。

三脏相关的报道罕见,如刘友章等[39]运用肺脾肾相关理论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实验探索

目前对五脏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日本通过制造实验性肝硬变模型,发现肝损害、肾损害及空肠绒毛萎缩的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五脏中的肝、脾(这里指空肠绒毛)、肾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40]。两两相关的实验研究以脾肾相关为主。吕爱平[41,42]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认为脂质过氧化、甘油磷酯减少、神经磷脂增加是脾、肾阳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守泉等[43]等研究认为血浆睾酮这类性激素物质可能是脾肾相关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之一,免***功能则可能是脾肾相关的一种重要生理机制。陈芝喜等[44~46]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T3,T4含量均比正常显著降低,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升高。补脾补肾方药能明显升高脾虚证大鼠体内TNF,IL-6,IL-2,T3,T4含量,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认为脾虚证的发生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此外,脾虚证的发生与DNA合成减少有关,脾肾相关理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较少,如郑爱华等[47]发现脾虚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郁时PK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认为肝脾两脏在T细胞尤其是THO的活化中具有相关性,PKC参与了肝脾这种相关的发生。王淑玲[48]进行肺肾相关实验研究,认为肾可通过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对肺进行调节,雄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是“肺肾相关”的物质基础。陈洁文等[49]发现T和E2水平与心脏功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肾虚动物心功能低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揭示中医“心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

4评述与展望

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历经30年,逐步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日渐增多。综上所述,五脏相关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等三大板块全面展开,成果显著。如理论方面,从五脏相关的源流、基本内容、学科定位、理论内涵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五脏相关的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临床方面,已从面上临床研究深入到子系统,内容之丰富,显示了五脏相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包括内外妇科及疑难病等。但子系统的研究多局限于两两相关,三脏及以上相关的报道罕见,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实验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关五脏相关的实验模型及研究方法有待建立,子系统的研究中,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有从激素、内分泌甚至分子水平等多角度探讨,但以复制“证”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主,对相关性的探讨不足,而其他两两相关的研究报道均较少,可以说实验方面是五脏相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两脏之间、多脏之间相互调节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阐明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6.

[2]刘小斌.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24.

[3]郑洪:“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内涵探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3.

[4]邱仕君,陈坚雄,程宾.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1.

[5]邱仕君,吴玉生.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36.

[6]赵益业,邹旭,吴焕林,等.从神经内分泌免***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33.

[7]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7.

[8]刘小斌,刘友章,王清海,等.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调研--附1200例病案资料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2):211.

[9]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

[10]李南夷.论心力衰竭与五脏相关学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40.

[11]谢雨君.陈镜合教授***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2,34(11):9.

[12]黄学阳,谭志健,陆广莘.中医学探讨肝与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58.

[13]尹宗强.浅谈五脏相关理论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17.

[14]韩立国,邢召君.从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712.

[15]谢桂权.尿毒症中医***整体观探析[J].新中医,2002,34(10):3.

[16]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407.

[17]宋述财,刘小斌,许华.失眠与五脏相关刍议[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67,364.

[18]谭抗美.脏腑相关理论诊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附6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1:7.

[19]李古松.外疡从五脏相关论治[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28.

[20]周正华.从“五脏相关”论治疑难病二则[J].中医杂志,2007,48(4):335.

[21]王文奎.中医论治艾滋病[J].中国工程科学,2004,6(1):44.

[22]李培武,林木灿.从五脏相关学说认识肝肾综合征[J].新中医,2007,39(4):3.

[23]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24]陶庆文,阎小萍.脾肾相关理论在尪痹***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8):57.

[25]唐光富.胃肾相关理论价值新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15.

[26]吴焕林,阮新民,张敏州,等.冠心病***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学报,2000,17(3):228.

[27]张庆宏,周福生.析“心胃相关”[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39.

[28]徐升,刘友章,宋雅芳.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慢性胃炎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7.

[29]肖会泉,罗日永,吴婉芬.肝脾相关理论在慢性肝炎***中的运用—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9.

[30]范廷校.肝胃相关理论浅识[J].福建中医药,2003,34(1):48.

[31]张筱文.论胆胃相关与同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2):238

[32]张挹芳.肺脾理论与过敏性疾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9:16.

[33]林沁臻.浅谈肺系疾病从脾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21.

[34]段延萍,周杰,高连印.肺胃相关论探析[J].陕西中医,2003,24(12):1104.

[35]刘学法.从心肺相关论冠心病的证治[J].光明中医,1999,14(4):12.

[36]王宗柱.略论“胆气通于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1.

[37]付修文.肝肾相关与慢性肝病[J].北京中医,1995,2:48.

[38]武维屏,崔红生.试论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的生理病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0):7.

[39]刘友章,徐升,宋雅芳.肺脾肾相关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学刊,2006,24(7):1195.

[40]张丽娟.有关实验性肝硬变脏腑相关性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6):32.

[41]吕爱平,李德新,崔家鹏,等.脾肾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肾阳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89.

[42]吕爱平,林庶茹,李德新,等.脾肾阳虚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78,83.

[43]高守泉,***庆.脾肾相关性进行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2):26.

[44]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86.

[45]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杂志,2003,16(5):278.

[46]陈芝喜,徐志伟,刘小斌,等.强肌健力口服液对脾虚小鼠DNA合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41.

[47]郑爱华,李家邦,蔡光先,等.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对肝郁、脾虚病人Th细胞分化信号蛋白PKC表达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14.

医学研究论文第2篇

一、计算机化病历

计算机化病历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2]。电子病历的优点如下:完整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查看,保证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网络,医师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患者的电子病历。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资料查询权限,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授权用户在适当时间才能查看合适的病历。

此外,电子病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医疗记录。论文通过与***像信息的整合,可提供实时医疗监控,药物剂量查询等多种功能。电子病历已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

电子病历目前可大致分为单机电子病历和网上电子病历两种。网上电子病历的优点是采用了ASP服务器提供全球,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则由ASP供应商解决;缺点则是数据不在医师所工作的计算机上。

虽然医疗界投入巨资,电子病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首先,病历数据的输入界面仍不够简单;其次,电子病历需要统一的医学用语标准。目前,美国国家医学***书馆已制定出统一医学用语系统(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UMLS),这一系统包含了近一百万个术语描述医学概念。一旦该系统得以推广,将极大地促进全球医学用语的标准化。

二、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毕业论文不同的部门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是对医学信息系统最大的挑战。例如,信息系统用户可分为基本用户和二级用户,基本用户包括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二级用户则包括医疗保险公司、***府医疗保险机构等。不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同,导致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解决不同的医疗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

信息系统包括实验测试系统、医疗设备订购与维护系统及影像***片存储与交换系统等,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信息网络中。对于特定的用户来说,前端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后端数据必须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

医学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atientrelationshipmanage—ment,PRM)、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等|4J。ERP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其在医疗机构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将企业信息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数据库),所以各系统都提供一致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费用,并保证各系统得到完整、实时、一致的数据。其次,ERP系统可用来决策医疗设备订购、管理和维护,例如通过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根据病床的使用率,ERP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PRM是侧重于患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PRM记录患者生活习惯、个人病史、家庭病史以及过敏反应等,医院从而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PRM,患者也可向医院询问医疗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管理上也日益重要,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降低成本,为医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质量。Bresnahan[5]指出,上千种的服务、多种***方案以及相互关系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上的使用,已远远超过其在银行业和零售业的应用范围。

三、医疗决策系统

医学实践最重要的是作出正确的医疗诊断,因此医学信息学将研究重点也放在决策系统上。硕士论文决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具,而且需要理解医师如何利用推理知识作出医疗判断。

当前决策系统主要基于两种方***:着重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以及侧重于逻辑推理的专家系统法。定量分析法产生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心脏疾病和异常疼痛等临床问题。早期系统以概率决策理论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新的此类系统以美国Stanford大学PANDA项目最为著名[6]。PANDA项目使用了决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胎儿期诊断,根据概率分析方法对胎儿期中的问题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专家系统法以逻辑推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最著名的第一代专家系统是MYCIN系统[7]。此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断和***,其中的医学知识不是包含于工具中,而是存储在规则中。第二代专家系统则以Asgaard系统最为成功[8]。系统大大扩展了MYCIN的功能,并补充了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其中包含了所有相关领域中的复杂知识。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系统可自动提取带有时间标志的数据,而这种功能则使系统可针对某个患者作出特定阶段最适合的***方式。另外通过反溯法可比较不同的医疗护理,并作出相应的质量报告。

四、影像信息学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随着数学、生物物理学和工程模型学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类学术会议侧重于影像,而忽视了信息学,导致医学影像信息学科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界面友好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与二维、三维结构及可视化的结合将医学影像信息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于1990年的“可视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体模拟***像,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各类解剖学教育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关于模型、摸拟及大型数字化***像搜索等一系列的信息学问题。同一时间开始的“人类大脑”项目则直接导致了大量关于大脑数据***谱登记、分ShanghaiMedJ,2004,VoI27,No9区等课题的开展。新的信息学、生物计量学、计算***像学的结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影像信息与模拟学的重要性。

现代影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像传递标准、传递规则、医学术语、信息压缩、***像数据库索引及***像病例传递安全等。从“虚拟细胞”[9]到“虚拟人”[10],当前影像信息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个体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医学信息学面临着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像信息的完整化需要更深层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实践的结合,包括对二维和三维***像自动分区与注册的新技术;数据抽象与概括;***像数据库中生物多样性来解释群体***像数据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医学信息数据注释语言整合高级***像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等。

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随着宽带网进入千家万户,远距离传递诊断和患者管理信息成为可能,远程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网络电视和无线技术,使医师及患者能随时传递相应的医学相关信息,从而为远程医疗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远程医疗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现阶段只限于特定的人群。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片和文字传输的介质,而且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英语论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医师不仅可以全球共享医学资源,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病例进行广泛的交流。例如,美国国家医学***书馆提供医药***(MEDLINE)数据库,其成员可查看、打印各类文献资料;医学网(CLINICWEB)则提供所有临床信息的索引,是医学界常用的搜索引擎。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身患相同病症人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此类患者交流组织的形成有利于自我寻找最合适的***。

六、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然而简单存储信息只是数据库的低端操作,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及医学决策和知识的自动获取才是信息学研究的重点。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数据必须以特定的结构方式来存储。数据结构允许计算机轻易地传递符号和像素,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这种数据结构不是仅由输入来决定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数据标准,并为社会所公认。这一数据标准明确了数据库中存储的特殊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其作用正如字典一样,起到咨询和定义的功能。数据标准又可分为文字标准和信息标准。

文字标准是指标准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示,而不能以***像形式表达,国际上称为医疗数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有特定涵义的单词。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医学和信息组织参与到此标准的制订中来。其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病理协会制订的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标准SNOMED和英国健康中心制订的医学系统术语标准ReadCodes。

信息标准则同时定义文字和***像数据。当今最通用的信息标准称为HL7(HealthLevelSeven),也可称为标准卫生信息传输协议,其中又包括医学数字化***像和传递标准(DICOM)。HL7标准确定了数据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和格式,涵盖了实验测试术语、药品设备采购术语、收费术语、出院转院术语及电子监护术语等,并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数据库的结构,利于患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多种数据系统中传递。

DICOM可明确***像在数据流传递过程中压缩和加密的格式,并确定CT***像或B超***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式。

七、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这一学科需要多领域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大力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GreenesRA.ShortliffeEH.Medicalinformatics:anemerginga-cademicdisciplineandinstitutionalpriority.JAMA,1990,263:1114—1120.

2SteadWW.HalrlmondWE.Computer-basedmedicalrecords:thecenterpieceofTMRMDComput,1988,5:48—62.

3McDonaldCJThebarriersto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sandhowtoovercomethemJAmMedInformAssoc,1997,4:213—221.

4SiauK.Healthcareinformatics.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i.2003.7:1-7.

5BresnahanJ.Dataminging:adelicateoperationCIOMag(on-line).1997.

6OwensDK,ShachterRD,NeaseRF.Representationandanaly-sisofmedicaldecisionproblemswithinfluencediagrams.MedDecisiMaking,1997.17:241—262.

7YuVL,FaganLM,Wraith***,eta1.Antimicrobialselectionbyacomputer:Ablindedevaluationbyinfectiousdiseaseexperts.JAMA,1979,242:1279—1282.

8ShaharY,MikschS,JohnsonP.TheAsgaardproject:ataskspecificframeworkfortheapplicationandcritiquingoftime-on-entedclinicalguidelines.ArtifIntellMed.1998.14:29—51.

医学研究论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医学美学;人体美学;医学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起,始有学者研究并提出医学美学(MedicalAesthetics)的概念。1988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第一部《医学美学》之后,各种版本的《医学美学》《护理美学》《中医美学》和《口腔医学美学》等十余部专著陆续出版[1,2]。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医学审美、心理诊断技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维护、修护与重塑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在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中,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中医美学拾俯皆是,许多中医药经典古籍中无处不在地闪烁着传统中医美学思想的耀眼光芒,时至今日,仍然对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因而,进一步发掘与整理中医美学,将会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医学人体美学

医学人体美学从医学目标出发,将人体作为医学审美对象。它是由来已久的“人体美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医学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的医学人体美学起步很早。早在商朝时就有“沐”“浴”的人体审美保健。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记载有医学人体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人体测量法,包括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其中不仅有较详细的人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的论述,还阐述人体胚胎发生学、解剖生理学、体质人类学基础和形态特征及气质要素等医学人体美学思想。中医人体美学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五脏、经络、气血津液、神与外在容貌、形体健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运用中医美容时,也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依据,内外并重,标本兼治,既重视局部养治,更重视脏腑、经络、气血、心理的全面调整,使人从根本上获得容貌、形体、神韵的完整、持久健美[3]。此外,在苍生大医孙思邈的著作中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美学的核心思想——和谐统一的整体观。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还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把人体各脏腑形体结构和功能及各种变化的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4]。

2医学审美

2.1医学人体审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从形态美和容貌美两方面对有关人体的审美观进行了阐述。《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将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按人体阴阳盛衰分为“阴阳五态人”;依形态特征分为:肥人、壮人、瘦人、常人、壮士。从五官在头面上的比例和对面色的论述,探讨了人体容貌之美,并有最早测量头、胸、腰三围的记载。其内容是中医美学、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5]。

葛洪是晋代著名医学家、道教大师。他在美论上,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有关思想,对许多问题或有新的发挥,或有更深刻的论述,对南北朝时期以至后来的美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审美上,葛洪很重视“文”,即对美的人为的加工。他说:“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故质虽在我,而成之由彼也”,“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而宿瘤(古丑女)以藏丑”(《抱朴子外篇·勖学》)。指出美的人或物经文饰后更美,而丑的人或物经文饰后,可被掩饰而显得相对较美。葛洪虽重视人体文饰美,却又坚持以质美为主,即强调美的本质,同时也不反对文饰美。因而在他的书中既有修饰的美容化妆品,又有***损美性疾病的药方[6]。

2.2医患关系审美和医院建设审美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医务人员关系,医***管理的有条不紊,医院环境的安静、优雅、舒适等都能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促进疾病的愈合。把医学美学思想运用到医疗技术的创新,有序、规范的医院制度管理,医院的文明建设,创优质服务以及环境优化设计,把美学艺术与医疗卫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建设、发展和管理好医院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退居》中详细描述了医院建设,“看地形向背,择取好处”;起居间要和药房分开,“客至引坐,勿令入寝室及见药房,恐外来者有秽气,损人坏药故也”;门外可“水作一池,可半亩余,深三尺,水常令满,种芰荷菱芡,绕池岸种甘菊”,既可美化医院环境,还可“阅目怡闲也”。

3医学美育

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医学是美的职业,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医学审美具有美育功能,它可以发挥普及与提高人们医学审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达到维护和增进人的健康素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7]。在古代,苍生大医孙思邈就强调医生要有良好的医德,重视医生的医德修养,加强医学美育。孙思邈提出了中医美学的重要范畴——苍生大医。他认为,为人类造福的医生是苍生大医。实际上,“大”本身就是美的一种较高形态,含有伟大、崇高的美学特征[8]。他不仅开创了较完整的传统医德思想体系,全面提出了医生应具备的美德,而且身体力行,在行医实践中彻底践行了自己所提出的医德规范,成为后世医家学习的楷模。

在医生的医德修养方面,怎样才能成为“苍生大医”呢?他强调,“苍生大医”首先要有美的心灵,即对患者要有一颗仁爱、怜恤、同情之心。他在《千金要方·卷一·大医精诚》中要求医生“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患者求救,“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已有之……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在医疗工作中,要具有“至精至微”的医术,且“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对待“患有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的病人,“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不能为了“炫耀声名”而“訾毁诸医,自矜自得”。孙氏从心灵美、行为美、技术美、语言美等方面论述了苍生大医应有的医德美修养,这“四美”仍是今天医务人员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医学损美性疾病***

医学美容在西医学方面多以外科整形美容为主。祖国传统医学手段繁多,能多方面满足患者的求美需求。

4.1方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美容专篇是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面疱发秃身臭心昏鄙丑方第五十二”。篇中集中了治粉刺、酒齄鼻、黑干黯、黑痣、脱发、腋臭、体臭的方药,如“治年少气充,面生疱疮方”“疗面及酒齄鼻方”“治面多黑干黯,或似雀卵色者方”等。在该篇中还刊载了很多美容化妆品方,如“服药取白方”“治人面无光润、黑干及皱,常傅面脂方”“令人体香方”“令人香方”“腊泽饰发方”“手脂方”“澡豆方”等。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辟有专篇论述美容方剂和药物。其中不仅论述损美性疾病的***,还列有生发、美发、香身、熏衣方,从美容部位看,涉及颜面、牙齿、口唇、眼眉、头发、肌肉等[9],从美容作用看,涉及***头秃、面疮及悦色、增白;从美容手段看,除了药物内服、外敷、外洗外,还有针灸、按摩、食疗等[10]。

药膳美容是中医美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唐《食医心鉴》《食疗本草》就记载有很多美容药膳方。现代美容常用的面膜,在一千年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医学美学家们已经使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面部瘢痕。直到今日,国外医学人体美容整形如火如荼进行时,而在我国古代,早就有美容整形的记载。《晋书·魏咏之传》就记载了魏咏因先天性唇裂,曾有轻生念头,然而在18岁那年经荆州医名医“割而补之”,不久果然修补完好,并当上宰相。其后在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等均有唇裂修补术的记载。而在唐代就有人工酒窝的记载,名为“施圆靥”[11]。

4.2按摩、气功美容按摩、气功美容也是中医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洪为晋代著名道教医药学家,他提出的宝精、导引、行气等养生修炼的方法和理论思想,能让人达到“老而不衰”“色如小童”“发白还黑”等延缓衰老、美化容颜的目的,对现代人们所追求的延缓衰老、美容悦肤,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2,13]。

陶弘景,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提到的面部按摩术,即“干浴”,可以说是现代中医美容按摩保健美容的先驱。书中云:“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这个按摩的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接受,直到清代,甚至20世纪初期的一些养生书籍中都记载着这个方法,而今天所有的面部皮肤美容护理仍以按摩为第一道程序,可见影响之大[14]。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也认可此法,他在《千金要方》中云:“常以两手摩拭一面上,令人有光泽,斑皱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

4.3心理***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较早地把心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素问·宝命全胜形篇》就主张治病“必先治神”。“治神”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心理***。古代的医家诊治疾病时,非常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强调开导、劝说,努力争取病人的信任和合作,积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减弱或消除症状,达到***疾病增色悦颜的目的。

5医学美学疗法

医学美学疗法有多种,包括色彩疗法、音乐疗法、书画疗法等等。前人已有所创造,早在春秋时代,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得病,求医于秦,秦医和前往***时就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有过深刻的论述,他明确地指出什么样的音乐对身心健康有利,而什么样的音乐对身心健康有害。他已经把音乐***中如何选用音乐的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了[15]。《黄帝内经》提出的五音理论认为,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把音乐的五个阶音宫、商、角、徵、羽与客观世界、人体身心互相联系起来。五音与五脏相配属,用五行生克理论来治病。这与2000多年后西方阿恩海姆的同构关系原理是不谋而合的[16]。

6小结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旧的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由单纯的疾病愈合上升为身心的健康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提升和美化,具有医学与美学及人文学科多重性质的医学美学美容,也因此愈来愈多地运用于医学各个学科,在预防、康复、护理、药学及临床各科的医学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历代文献中闪烁着耀眼光芒的中医美容美学资料的发掘、整理及研究,是对现代医学及医学美学的丰富和完善,必将进一步推动医学美学进入新的发展春天。

【参考文献】

[1]彭庆星,王光护.我国医学美学学科发展述评Ⅰ[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1,7(2):86.

[2]彭庆星,王光护.我国医学美学学科发展述评Ⅱ[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3):147.

[3]刘键.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中的指导和运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7):327.

[4]雷自申,赵石麟,张文,等.孙思邈《千金方》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周杰,段延萍,陆琦.《内经》中的人体审美观[J].北京中医,2006,25(3):176.

[6]黄霏莉.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医美容学的贡献[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4(1):28.

[7]郭照江.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J].医学与哲学,2004,25(7):69.

[8]马周周.孙思邈医学美学思想述评[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60.

[9]郭丽娃,黄健.孙思邈中医美容学术成就初探[J].北京中医,1995,(4):52.

[10]陈明华.孙思邈中医美学思想初探[J].医学与哲学,2005,26(3):69.

[11]赵永耀.概述中医美容的历史与发展[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6,7(2):107.

[12]黄霏莉,葛洪.《抱朴子·内篇》养生学术思想探微[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2):16.

[13]王莉.葛洪养生思想探析[J].江西中医药,1996,27(6):42.

[14]吴明.话说中华养生——魏晋南北朝篇[J].养生大世界,2005,(7):1.

医学研究论文第4篇

转化医学自提出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医学、社会和经济效益,国际上转化医学已取得的成果使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我国医学的发展要顺应时展的步伐,大力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策略。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科研型和临床型。这两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生素质的定向培养,尚不能满足转化医学理念的要求[5]。因此,转化医学理念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1转化医学理念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实施转化医学教育,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激发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研究生经过了五年本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经过了本科临床实习期的观摩,已构建其知识体系,对各种疾病也有初步的认识。在研究生阶段,强化他们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倡导其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的诊疗为目标。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请教研究生导师。避免单纯以为目的,科研创新性差,成果应用前景渺茫的研究方向。这样的学习过程,能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能激发其继续深造的欲望,从而明确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并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中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不断深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1.2转化医学理念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一些重大疾病、多系统疾病从病因、机制、诊治到预防,涉及的因素众多,极其复杂,临床问题的解决靠单一专业学科医疗力量很难完成。这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基础、临床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联合会诊,共同完成疾病的诊治。转化医学即倡导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的密切合作,由临床研究者对疾病的进程和特性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指导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用于疾病医疗的新工具,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另外,医学实验技能课和动物实验课,也需要研究生们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研究生在接受转化医学教育的同时,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这种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

1.3转化医学理念可以提升综合素质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进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在现今转化医学的时代,仅具有单方面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是远不够的,转化医学理念主张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既精于科学研究又精通临床技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敏锐发现临床中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具有丰富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能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可使其自身专业素质更加全面、系统,厚积薄发。

1.4转化医学理念为交流合作提供平台转化医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基础教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频繁的交叉对话,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进而促使转化医学变成双向通道———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依此形成良性循环。转化医学教育无疑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多学科介入机制以完成研究项目的跟踪、系列研究。藉此互动平台,医学研究生可以不断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科研领导、科研协调的能力,建立联系网络,形成积极、和谐、互助的团队合作的局面,这也将最终促进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

2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策略

对医学研究生加强转化医学理念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能力的医学精英,有利于提高我国当前整体医疗队伍的水平,有利于跟进国际医学发展的步伐。推进转化医学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需从***府、高校、医院、企业等各层面齐抓共管,打造出蔚然成风的蓬勃局面。宏观把握制定转化医学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联合医科、理科、工科等多方面的力量,组建跨学科多专业研究团队,搭建医学研究共用平台,建立促进转化激励引导机制,催生高层次研究成果,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模式[6]。以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包括如下策略:

2.1强化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增选综合素质高、博学强识的授课教师,保证师资力量。为教师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在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院之间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会议、讨论会等,让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们增进沟通,取长补短,更新研究理念,拓宽研究思路,这样才能为更深入、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奠定厚实的师资基础。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如科研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临床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临床型的研究生可以选择基础医学的教师作为副导师。主导师和副导师联合为研究生制定个体化的培养计划,这样可使研究生们在基础和临床领域中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指导和培养,有利于科研思维的拓展,有利于临床实际问题的科研化,能促进青年学子们的长足成长。

2.2优化课程体系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即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建立彼此间的紧密联合。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适当减少公共课学时,确立以基本知识、临床应用、实验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基本元素讲授相关知识,围绕临床问题的各个方面(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等)展开启发式教学。重视综合性的系统生物学的教育,增进医学生对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之间的衔接融合的理解,在理论层面真正跟进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实验课程应适当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其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另外,科研工具和方法学的教学亦是必不可少。良好的文献检索、文献综合能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医学统计学的熟练掌握和应用等,均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国内很多高校调整学科结构,目前增设了转化医学二级学科,这为医学成果的转化和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孵育基地。

2.3拓展实践应用目前医药行业在基础、临床、新药和器械研发等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础研究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临床医务人员不能跟进国内国际的前沿科学问题,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不能紧贴临床的实际需求,这样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实现转化医学理念,需要***府机构、医院、高校、高新科技企业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切实合作,才能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启发其获得科研灵感,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兴趣和方向,并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努力践行。

3结语

医学研究论文第5篇

生源素质直接制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接受培训的差异性,以及近年来考研对本科实习阶段的冲击,很多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如何选拔优秀生源成了把好入口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申请了专项教学提高项目,一方面加大招生咨询、宣传力度,努力使考生增加对医院的了解、对学校***策的了解。另一方面考虑到入学次年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招生中尽量避免非临床专业跨专业跨学科考研现象,同时规范招生工作,加大复试中技能考核的权重,采取模拟人实际操作训练考核,注重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2加强师资力量,实行导师、教研室团体培养模式

为加强我院研究生临床轮转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保证研究生培训质量和考核通过率,临床阶段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二级学科管理,每个教研室选派一名执行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一起共同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研究生的临床过程培养。学生按临床轮转时间表进入科室,接受科室业务培训、考勤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和医德医风管理。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应针对学校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督促学生按要求进行临床轮转,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意识,督促学生发表与临床应用相关、符合毕业要求的科研论文,按期拿到学历和学位证书。

3课程弹性化,加强临床准入培训课程建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培训时间为36个月,而研究生从入学到最终毕业实际参加轮转时间一共不到34个月。在此期间还要进行理论课程学习,修满一定的分数,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保证研究生完成两个层次的培养任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实行弹性课程实习,尽量减少课程学习与临床轮转冲突,统一安排晚上和周末上课,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专业覆盖度。加强临床准入培训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展了两门岗前培训课程,临床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和临床通用技能训练课程。前者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教育、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合理用药原则以及医患沟通技能等,后者主要是“三基”训练,病例书写质量、急救基本操作流程、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护理相关知识等。使研究生对医院在临床工作中的要求有所了解,为临床实践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临床轮转环节的过程管理

抓好专业实践的过程管理是确保专业实践成效的基本条件。为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有学生必须在合格的住院医师基地内轮转。切忌“流水式”管理和“跟班式”管理,入学之初,由教研室为学生制定轮转计划,一旦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确须变更,应至少提前2周由学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及修改后的轮转计划,经由导师、教研室主任、教育处审批后方能执行。严格考勤制度,教研室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负责带教,并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导师和导师组的群体指导作用。为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一个带教教师最多指导2名硕士研究生。积累临床经验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对转科时间和目标都提出不同的量化要求,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机会。每月至少撰写3份普通病历,让研究生参与到科室的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有意识安排研究生在实践中多与患者沟通,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临床实践培训中应以病例教学及手术(操作)演示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学习小组,开展情景式(PBL)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规范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监控机制

每个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至少为3年,培养过程长、涉及专业、科室、带教教师较多;只有统一标准、严格要求、把握好每个环节才有可能保证学生学业结束时能取得相关证书。因此要加强研究生在临床培养过程中的管理与考核,其考核方式、标准要与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要求相衔接。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第一年临床轮转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日常考核:研究生应根据每天完成的临床培训工作如实填写《研究生培训登记手册》,带教教师审核并签字,作为研究生轮转出科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参加阶段考试的重要依据。出科考核:在研究生临床培训过程中,各专科培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每一科室轮转培训后,由专科培训基地负责人组织指导老师按照培训内容及考核项目要求进行考核,检查培训内容的完成时间与数量、重点考核职业道德和临床技能,将考核结果认真记录在《研究生培训考核手册》中,作为参加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考核的重要依据。阶段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要求完成临床实践培养后,于毕业当年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和实践考试,合格者获得北京地区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模拟考核:教学管理部门分学科选拔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有教学经验的临床医学专家成立学科考核委员会,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阶段考核前各组织一次模拟考试,一方面旨在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大致客观的了解,继续强化自己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模拟考核,使教研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或调整培养计划,提高培训效果,保证临床培养质量。

6评教评学、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

医学研究论文第6篇

1.单向选择问题1~11的调查结果本组396名学生中,男同学208名,女同学188名;临床医学专业186名,法医学专业166名,预防医学专业44名。对开设医学写作课方面,有221名学生认为有必要;231名学生认为有利于将来工作的开展;261名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医疗能力;246名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171名学生希望其内容紧贴实际,与今后的医疗工作紧密相联系;188名学生希望开展时机为大一;292名学生希望课时宜为3个月;240名学生希望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222名学生希望其考核应以考试为主问题12的调查结果241名学生希望医学写作课的内容紧贴实际,与今后的医疗工作紧密相联系,84名希望还应与总结提高,让自已懂得如何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37名希望其可开拓未来,在工作中获得灵感并开展科研。

2.问题13的调查结果有71份问卷的13题附学生意见,综合整理如下:学生对医学写作知之甚少,故课前的宣传工作很重要,如先开设讲座;因为搜索软件的发达,很多人依赖网络,而忽视了自身写作,更多的专业写作技巧被遗弃;医学写作是每个医务人员均要涉及的,希望尽快开展此课程;教学宜生动有趣,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医学课程较紧张,宜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对未来有指导作用。不同性别的调查结果比较本次调查的问题7、11中,男生与女生选择的答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分别为6.85与4.54,P<0.01或0.05),余单项选择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专业的调查结果比较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各单向选择题的答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讨论

1.医学写作课可教授医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以便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写出规范的常用文书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开设医学写作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医学生了解医学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熟练掌握常用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写作技能的要求,不但要学生明白医学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锻炼其***写作的能力,提高文字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良好的医学写作能力不但利于构建一个医学专业知识结构,还利于开展医学科研。因为医学生在医学写作过程中不断强化的逻辑推理能力,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萌发科研意识,启迪科研智慧,憧憬科研硕果。

2.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特定的个人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教学的好坏取决于对学生的需求了解的程度大小,学生的需要是高校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中国高等教育追寻着生本教育的理念,时时处处要求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改革和发展的首位,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是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高频率的师生交流、高期望的课程设置和高水平的教学创新的基础。高校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对学生需要和企业需求科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在教学设计阶段应完成调查学生需求情况及确认其差异并进行对比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开展关于开设医学写作课的看法,理想中的医学写作课教学模式,提出以学生需求为依据的教学设置方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教学结构中的中心地位,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本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医学写作课,认为有利于将来工作的开展,提高自身的医疗能力和综合能力,可见多数学生对此方面的需求;过半数的医学生希望医学写作课的教学内容紧贴实际,与今后的医疗工作紧密相联系,其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考核以考试为主。

医学研究论文第7篇

1.1课程内容具有中医药优势我校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开始就充分依托了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有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在学术讲座和导师授课中也主要围绕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病症(如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药防治女运动员三联征)、传统体育疗法(和中医养生)***慢性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的内容来进行。

1.2教学管理与考核规范而灵活教学管理由研究生院、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三级组成。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学科教研室制定初稿,由研究生院讨论审核通过;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实施;选课是在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由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自主选择。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均为建设多年的课程,任课教师及所在教学团队均制定了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要求70分合格;而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选修课,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则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多采用写论文或专题作业等方式;学术讲座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专人负责学术讲座的考勤和学分统计管理。

2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运动医学在体育运动兴起和临床医学进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但是和临床医学“主流”二级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相比,运动医学的发展还相对较慢。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运动医学专科,医学院校发展运动医学缺乏基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运动医学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才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发展。而作为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2.1运动类的专业课程较少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运动”命名的课程仅有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两门,同时研究生院安排的统一讲座中也缺乏和运动医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医学研究生人数较少、开课成本过高。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把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和医学的关系。因此,在开课成本过高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的专业课程比例,是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应该强调运动医学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紧跟国际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内容。但目前来说,不仅教材的内容陈旧,包括导师授课、学术讲座在内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够,临床和学科发展本身结合不足。因此,如何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运动医学学科发展较好的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研究生课程内容,如何把运动医学临床实践和课程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

2.3教学平台相对单一医学教学平台一般包括课堂授课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但鉴于运动医学是医学和体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且国内运动医学发展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要使硕士生熟练掌握运动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单单靠广州中医药大学本身的课堂授课和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完全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切合体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发展形势,真正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拓宽教学平台非常重要。

3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医学在医学研究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中医院校具有丰富的运动医学教学资源,如何凸显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亦是时代的责任。针对目前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整合资源增设运动类课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优势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及省重点学科,附属医院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且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好的基础。针对开课成本较高、直接和“运动”相关的专业课较少的问题,应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起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运动类课程(选修课),供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选课。可以考虑增设的课程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创伤研究进展。

3.2增加学科前沿进展内容或课程作为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应该定期召集专家(尤其是有留学背景、长期国际交流的专家)对所设置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评估,将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吸收进课程内容,尤其要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中。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并有效执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定期访学和国外知名高校(和运动队)专家学者定开展学术讲座的制度,讲授和介绍运动医学学科或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其中,“请进来”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区域优势,将港澳相关院校的专家定期邀请来进行讲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医学研究论文

学习

母鸡老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母鸡老舍10篇,内容包括老舍写的母鸡文章,母鸡老舍原文讲解。不就是个蛋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阿莫对***鸡说。他捡起鸡蛋,习惯性地对着太阳一照--哟,一团漆黑!生鸡蛋都是半透明的,对着太阳可以看见里面有没有小黑点。有小黑点的可

学习

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作文拔河比赛400个字,拔河比赛的作文200字。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角力竞技项目之拔河的拓展实践研究》的研究,进一步拓展拔河运动项目的组织形式和拔河的形式。通过组织形式和拔河形式的拓展

学习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财务舞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迄今为止,国

学习

国庆节贺语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贺语10篇,内容包括十一国庆节贺语,国庆贺语十个字。WhenyouseeIwillgiveyoutheblessingofthis,youshouldfirsthardwall,seenot,youimmediatecountlessstarsisunlimitedIwis

学习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守住一颗宁静的心10篇,内容包括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散文精选及赏析,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深度解析。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

学习

简单的房屋租赁合同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的房屋租赁合同10篇,内容包括手写房屋租赁合同有效吗,房屋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力义务关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条件下,经充分协商,特定本合同,以下几条:第一条租赁

学习

五年级缩写故事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缩写故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缩写故事作文五年级100字,小学五年级作文缩写故事教案。1.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2.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3.培养学生的语

学习

霍金的名言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霍金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霍金的希望名言大全,霍金的名言摘抄app。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妈妈的牵挂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的牵挂10篇,内容包括妈妈的牵挂经典语录,妈妈的牵挂原唱。“妈妈——”,随着第一声稚嫩的呼唤,我的心间仿佛刹那间洒遍了阳光,鲜花遍地怒放。这是怎样的一声真切的呼唤啊,我从没有听到过这么美的声音,它震慑我的心灵,使我激动

学习

不再等待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不再等待10篇,内容包括不再等待歌曲,不再等待女声。那天,朋友告诉我,今晚有流星雨。我笑了,多年期盼的流星雨终于让我等来了,我开始得意着自己的真理。后来,那天夜晚,一个傻傻的女孩,静静的仰望夜空,猜测着哪一颗星星会陨落。她等待

学习

城市防汛工作要点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防汛工作要点,内容包括防汛工作要点如何写,2023年防汛工作要点。城市防汛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平安山东”、“和谐山东”建设的大局,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省

学习

商场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商场培训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商场的培训心得8篇怎么写,商场做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还没开始学商务礼仪时,就对这门课充满了期待。在真正接触了商务礼仪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要真正做到优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人举止得体,言

学习

战胜命运的孩子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战胜命运的孩子10篇,内容包括战胜命运的孩子读书笔记,战胜命运的孩子21篇读后感。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

学习

有关梅花的古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梅花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梅花古诗王安石完整,一年级古诗必背梅花。梅岭的梅花,不仅数量之多,满山遍野,有“梅国”之誉,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曾出现过同一枝梅树“南树凋泠,北枝始开”之奇特景象。虽然这一景象现在难以见到了,但是

学习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财务舞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迄今为止,国

学习

测量模式论文模板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测量模式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测量论文摘要通用模板,论文测量方案范文。对任意一个个体,设其真值为T,测量值为X,测量误差为e,则误差模型[3]为:模型假定:e与T是***的,即测量误差大小与个体无关。模型(1)是测量理论中最基本的误差模型,是测

学习

网络营销本科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营销本科论文,内容包括网络营销本科论文,网络营销论文范文大全。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基本形式往往是由教师提供某种两难选择的案例情境,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形成

学习

舞蹈学专业论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学专业论文,内容包括舞蹈学专业论文,舞蹈学论文完整模板。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

学习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论文,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管理论文,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论文题目。1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房建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房建工程涵盖的施工环节较多,而施工技术对每一施工环节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

学习

硬件设计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硬件设计论文,内容包括硬件毕业设计论文,如何写好硬件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7]。过程方法是指组织内各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

学习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论文3000字,中国环境保护博览会论文。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始呼吁民众加以保护与利用,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是由于连年战乱和***运动使人们无暇

学习

审计外部化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外部化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论文题目,审计外部化论文。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丧失了形式上的***性,而且审计范围也难以触及高层的决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