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外部化论文例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将经营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并且向战略审计方面发展。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他们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成本中心,不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应该将内部审计交给外部审计机构来完成。
一、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对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丧失了形式上的***性,而且审计范围也难以触及高层的决策。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依附于企业,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一方面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听命于经营者。这样难以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
2.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偏低
现代经济是高速发展的复合型经济,它要求内部审计成员具有会计学,管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于财务会计部门,外部相关专业人士及知识多样化的审计人员较少,从而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
3.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主要停留在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上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重点还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而对于经营审计(又称经济效益审计)仍居于次要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经营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主流且内部审计开始向战略审计方面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适应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4.内部审计手段落后于会计核算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惊人的,就以会计电算化来说,已远远走在审计前面。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审计程序,通过开发新的审计软件、改进计算机审计来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审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审计难度,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5.内部审计发展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多元化的发展,投资方和高层管理者要求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发生根本的变化,以便监控企业经营业务的执行和经营成果的形成,但利用有限的、集中的资源提供企业所需的内部审计服务变得很困难,这就出现了内部审计的缺乏与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的矛盾。二、我国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分析及应采取的对策
1.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需求市场。企业愿意采用部分外部化、完全外部化的形式,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一则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二则可减少企业成本。企业不用负担内部审计机构大额业务开支,而只需付少量的审计费用;三则由于公司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外部化后,企业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我国具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给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储备了大量的知识结构多样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增多,特别是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加盟,在传统业务方面其竞争异常激烈,迫使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内部审计业务必然成为其首选目标。
(3)我国在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方面不存在法律障碍。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29条规定,***各部门和地方人民***府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规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199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执行过程中,只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内部审计资料不涉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行使管理当局的职能,其***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2.我国推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应采取的对策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但是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相对***的内部审计机构。《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2)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首先,要更新审计理念,树立审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审计责任约束机制,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其次,要加强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的综合驾驭能力;最后应应吸收新鲜血液,优化审计队伍,补充审计力量。
(3)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应将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监督的审计,转换为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决策的科学性,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评价过去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评价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等,作为内部审计重要内容和日常工作。
(4)狠抓内部审计质量,实现内部审计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标准。当今计算机已广泛的应用,一方面要配备与会计电算化、现代经济管理的审计设备,另一方面,要培养审计人员利用先进设备来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5)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的部分外部化(内外部审计人员共同协作)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企业可依旧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熟悉企业情况、业务水平精干的内部审计人员,并根据企业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人员或者其他专门人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任务不多,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是不经济的,内部审计的完全外部化则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存在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需求和供给,内部审计也将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空间,内部审计外部化会成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战略。
参考文献:
[1]刘雅荣: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措施[J].会计之友,2006,(10).
[2]吴灵辉:浅议内部审计外部化[J].商场现代化,2005,(12)
[3]欧阳春花: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财会研究,2003,(6).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2
关键词:
内部审计外部化;优缺点;存在问题
中***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8101
0 引言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最早起源于组织资源的外部化理念。Gary Hamel &C.K.Prahalad 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文中“外部化”理念首次被提出。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不断进行着变化和调整,其中对内部资源实施外部化逐渐被企业重视,尤其是内审外包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
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
其中,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可以具体分成三种形式:全部外包形式,部分外包形式和管理咨询形式。
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缺点分析
2.1 优点分析
2.1.1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性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其员工由于迫于上级的压力以及自身利益等问题,可能使内审结果出现不公允的情况,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和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损害了报表使用者的利益。然而将内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其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有较少的利益冲突,能够保持客观***进行审计,又因为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往往能够强化内部审计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审计质量。
2.1.2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在其内部设立一个专业的审计部门,那么势必会发生相应的成本,然而将内审职能外包的过程中,却能够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投入。因为企业不需要承担维持内审部门的费用,不需要进行内部员工的持续培训,只需要负担一笔固定的费用,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得专注于自己盈利的部门。
2.2 缺点分析
2.2.1 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
作为外部聘请的审计人员即使能够得到部分企业相关信息,但是由于不是企业内部成员,难免无法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对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传统等软性条件无法详细了解,对审计建议的深刻程度无法让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放心。
2.2.2 商业机密泄露的可能性增大
内部审计可能会涉及企业的财务状况、专利技术、管理方针等不能泄露的商业秘密。一旦外聘的审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泄露了这些商业机密,那么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然而作为企业的内部员工,将商业机密泄露给第三方的动机就会小很多,并且一旦泄露也能立刻找到相应人员进行问责,防止事件危害性的进一步扩大。
3 内部审计外部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审计外部化不一定能实现最佳资源配置
内部审计外部化确实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但这种成本降低却是以牺牲企业审计人才资源开发与研究为代价的,企业可能因此丧失一部分专业人才,长此以来,一旦脱离了外部的资源供应,企业可能无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此外,在聘请外部员工的过程中,会导致企业内资源的重新分配,部分员工就面临着薪水减少或者失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部原本存在的内审部门,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这种情况是否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3.2 易于引发“审计寻租”行为
“审计寻租”是指各审计利益集团利用社会经济资源通过***治程序来对审计法规、审计规则的制定机构或***府的审计管理部门进行游说,使制定、修改的审计法规、规则有利于自身,而对企业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逐利活动。在我国,由于内部审计规范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企业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还没有纳入现行的范围,同时许多***策正在修订之中,距离实施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国的现状决定了我国更容易出现”审计寻租“的行为。
3.3 内部审计在许多企业中已经成为核心业务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非核心作业可以从企业外部购入。那么,如果选择将审计外部化,其前提就是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核心作业部分。然而在当下的许多企业中,内部审计已经渗透于企业的每个业务流程,同企业的运营管理息息相关。例如通用电气(GE)已经将其作为激励式管理的一部分,完成内审工作的员工将直接获得成为高管的机会,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选择将内审只能外部化。
4 结论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究竟是否将企业的内审部门外部化仍然取决于企业的业务性质和客观需求。但不能否定的是,将内部审计和外审组织相结合的确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
参考文献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3
一、问题的提出
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作为守约成本,它的发生是由于高级经理为满足外部参与者、尤其是股东对委托责任的需求。Shere和Kent提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一种附属职能,“不同的是内部审计成本是直接由经理引起的”。就某一企业来说,如果内部和外部审计过程的总成本可低于只有外部审计时的成本,人就更愿意支付内部审计成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合之所以会节约成本,是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内部并且具有专门的行业知识,比外部审计更有效率。而且,内部审计也是一种反馈机制,管理部门可借以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以避免其对内部控制系统和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对整个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内部审计成本也是委托人为了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监督费用。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责任报告”,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建立在组织内部、服务于该组织的***评价活动”。早期内部审计是经理的“左膀右臂”,主要是用于协助管理当局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最大化公司的利益。
但是,近年来,从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公司案件”、“施乐公司案件”直至国内的“银广厦”、“麦科特”、“郑百文”等一系列事件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热点,人们在讨论会计诚信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审计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认真履行其职能,使其有效性大大削弱。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最早是由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来的。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internal audit outsouring),又被称为内部审计外包、内部审计,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完成。
谁能提供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呢? 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组织机构。Kusel等调查显示,国际上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地方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专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都可提供外包服务。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能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服务于内部管理的,它是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通常,内部审计服务主要面向公司管理当局(监督下属机构及人员的行为)和公司董事会(监督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行为)。如果内部审计是因为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推论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推断,内部审计就有可能外部化,只有这种外部化能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
根据委托理论,成本构成了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它降低了企业的价值。企业家为最大化企业价值,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求得生存,必须要寻找各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Jenson & Meckling认为,在搜寻最有效方式过程中,审计成为降低监督成本和成本的一个有效选择:“既然外部和内部监督成本都是由所有者―经理人承担,那么,所有者―经理人将会为自身利益考虑,寻找一种成本最低的监督方式。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既然外部审计的成本是由人承担,当人发现让内部审计部门为外部审计服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时,他当然乐意如此,让内部审计部门为外部审计服务,还具有较强的“信号传递”作用,让外部审计者感到潜在的审计风险较低,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签约过程的成本。
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作用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高管理者的干预。即便公司明确规定公司最高管理者不得干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等,公司管理者还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以至干预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运作和审计结论。因此,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将极大地提高内部审计的***性。同样,公司管理者聘请***的注册会计师担任内部审计工作,也具有极强的“信号传递”作用,可以让公司的所有者相信,公司管理者将自己置于专业机构监督之下,管理者不会、也不准备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在美国,一些大型的保险或共同基金组织,已经将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业人员。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以上我们通过委托理论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内部审计究竟能否外部化?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并没有建立系统、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企业只有在进一步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之后,才能进行权衡和选择。
1.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
(1)提高内部审计的***性。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其实际工作总和管理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内审部门不能公允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另外,在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部门也需要迎合管理层的要求,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这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会失去***性。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是由注册会计师来完成,能站在一个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上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其结果只对社会公众和合伙人负责,因此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
(2)提高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大批专业化人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要求选用合适的人才。同时,外部注册会计师经验丰富,熟悉不同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及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色、经营过程、风险控制和管理等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符合管理者需要的建议,从而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3)利用外部优势。面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明显不足的现状,内审业务外包能使企业利用自身所没有的专业技能,引用外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理论,获得竞争优势。
(4)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必须设置相应的内审部门,配备相应的人员,其花费的支出也可能会大于产生的效益。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外部审计组织拥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将高额服务成本分摊给大量客户,实现等效服务下的成本最低或成本相同下的更高效服务。再者,传统以财务审计为主要目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的职能逐渐向经营效益审计、风险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拓展。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会计、管理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培养满足这些需要的专业人才,对企业来说,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外包后,企业将节省相关培训费用,能够起到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
(5)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咨询机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它们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完全可以将内部审计的相关业务交给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去做,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又能够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起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局限性
(1)内审外包能否提高审计***性。内部审计一项基本的职能是通过实施审计,对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在监督和评价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对谁***、由谁领导、为谁服务的问题很重要。目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对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价;另一种是受公司最高管理层领导,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等地位。一般来说,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下,由董事会领导的内审机构***性较强,而由公司管理层领导的内审机构由于直接或间接受制于公司管理人员,***性会受到削弱。也有人认为,内审外包后由于直接或间接受制于公司管理人员,***性会受到削弱。有人认为,内审外包后由外部第三方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审计,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性。我们认为,这样两种说法都比较片面,如果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话,由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性,将其外部化就更是锦上添花。而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东会和董事会被内部人所控制,公司的审计往往由几个内部董事说了算,会计师事务所要想承揽业务必须和公司的当权者搞好关系,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当权者服务,此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外包也无法增强其***性。因此,内部审计外包能否提高审计***性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内审外包能否节约成本。这里所指的成本不仅包括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的经济支出,还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由于对内部审计的关注而耗费的体力和精力的人力支出,这一部分支出可以通过机会成本来进行衡量。企业设立内审部门的总支出是企业经济支出和人力支出两者之和。内部审计外包的支出主要是企业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的审计费。企业衡量是否外包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实施内部审计获取相同收益的情况下,当企业从外部购买审计服务的支出低于企业设置内审部门的总支出时,应当向外部购买审计服务;反之,则应当设立内审部门,以节约经济资源。因此,笼统地说内审外包能够节约企业成本,是不科学的。企业在做出内审外包决策时,应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算一笔账。
(3)内审外包能否提高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鉴证和审计业务,服务对象广泛,执业经验比较丰富,对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审业务时,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出谋划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文化融合的作用。而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他们更加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等情况,且内部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其利益和企业的前途紧密相连,他们更为关心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忠诚度都比较高。与外部注册会计师相比,内审人员能从企业利益出发,提出一些更为适用、更为相关的建议和评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内审人员可能会和一些管理人员勾结,利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些漏洞为个人谋取私利。那么,究竟谁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呢?我们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决策时考虑本企业具体情况。如果企业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涣散,那么最好的选择是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外部审计师,才能对企业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实施有效的监督。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内部审计外包可行性的分析,内部审计外包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审计***性、内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及成本节余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建议,企业在决定是否采用内审外包的方式时,应着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所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和现有内审部门的能力等多方因素权衡利弊。内部审计外包与否,最终要由管理层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决定,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组织的竞争来实现。内部审计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内审职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作出内审外包的决策后,应仔细选择提供内审服务的外部审计机构,评价其专业胜任能力、执业信誉、运行控制情况、财务状况,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内审外包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建波蒋晨霞: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探讨.财会通讯, 2004,11
[2]张宇宁彭志平: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财会月刊(会计),2002,4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4
中***分类号:F23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02-02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部门单位,既是一种象征性标识,又是一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文化一词本身,很难进行精确定义。1952年,美国的人类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文化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内在的价值观,二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通过建立完善、有机的审计文化,能够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理顺审计关系。因为“审计文化具有弥补,可以弥补审计法制式刚性管理的不足,可以通过价值观、信念、审计追求、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审计行为,从而达到审计目标,它能起到一般审计管理所起不到的作用。”(陈正兴、周生春,2004)
二、审计文化的层次
审计文化是审计发展的灵魂。审计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符号层、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
(一)观念层
观念层是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观念层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
(二)制度/行为层
制度/行为层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审计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包括审计规范、***府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集中体现了审计文化的符号层和观念层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行为的要求。
(三)符号层
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观念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条件。符号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
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的物质基础;制度/行为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符号层和观念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技术、行为规范,审计文化建设也无从谈起;观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三、审计文化的内容
审计文化属于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由于管理者在审计组织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审计文化形成以审计组织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现一定审计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审计价值观
审计价值观是审计组织对所期求的目标做出的价值选择,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认识,确定审计组织行为合理性原则以及指导审计组织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审计组织的最高理想、信念和最高目标。它是审计精神的基础,是审计发展的精神驱动因素。因此,审计价值观在审计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审计价值观表现为:***、谨慎、依法、公正、公共责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崇尚理性与证据、主张证明与公开、建设性等。
(二)审计精神
审计精神是指审计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所进行的审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广大审计人员所认同的一种正向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文化的灵魂。审计精神反映审计群体意识,是群体意识中主导意识的凝聚和表现。审计精神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它是内在的战略思想、价值观念、信念宗旨和外在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思想风貌的高度统一,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审计组织只有明朗、清晰的职业精神才能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促进审计组织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审计心理
审计心理,是审计实践中审计主、客体心理活动的总称。审计心理从其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审计认识过程、审计情感过程和审计意志过程。审计认识过程是人们对审计本质、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审计情感过程是人们在审计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的心理活动。审计意志过程是人们在审计职业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实现审计目标的心理意识的能动表现。如果说审计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审计心理则强调的是人对外在客观的反映。审计心理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审计客体、审计目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能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运用,自然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
(四)审计道德
审计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审计组织道德和审计职业道德两方面:审计组织道德是审计组织与其他社会单位发生联系时所遵循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依据的总和。审计职业道德一般指审计人员与其他审计人员以及审计组织外的社会群众发生业务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德思想。它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及其社会效果表现出来。加强审计道德教育,有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审计部门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关于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审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讲继承,审计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强调发展,继承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曾孕育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像中庸和谐,诚实守信,勤勉自重,知人善任等思想,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源泉。同时,必须结合审计工作者的业务实践,才能创造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现代审计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样重要。在传统的精神文化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带动,不断地给审计文化的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二)关于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
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的体现,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要求与审计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强调“规范性”,是一种来自组织及其成员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规范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准则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一是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本着***、高效、权责分明的原则,构建我国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还只有二十个年头的历程,无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思维、还是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有关的规则、准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具备世界的眼光、包容的精神,注重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同时借鉴中要结合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性,根据审计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注意西方的优秀制度与本土的优秀文化的相互匹配,辩证取舍,择善从之。必须指出,良好的审计制度体制必须是以良好的***治体制条件为前提的。
(三)不同的审计主体的核心文化理念
无论审计文化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作为一个审计组织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创立带有自我个性的文化系统。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的审计主体形式有其带有共性的文化核心理念。
***府审计的“公”。***府审计的特点是单向***,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执行国家和公众所赋予的任务。***府审计人员应当树立起公仆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民主意识。时刻保持客观公正,建立公开、透明和清正廉洁的审计价值观,“依法审计”、“秉公审计”、“依程序审计”。
民间审计的“信”。 人以诚信为本,因此,人的会计行为必须以诚信为指导,并借以获得合理的价值运行导向。诚信是现代会计职业的道德支柱。《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孔子根据亲身的经验体会,提出了财务伦理原则――“当”。“当”的伦理内涵深刻而丰富,会计”当“的内涵之一就是喻意关系人之间的和谐,从理论上阐述钱粮保管、会计和主管会计等所有相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人共生共荣和谐与和睦的状态。注册会计师应当把诚信作为行业的立足之本、立业之本。
内部审计的“忠”。服务的内向性和相对的***性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不具有对外的证明作用。但即便如此,内部审计分别作为整个审计体系和内部控制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控和外部审计监督不具备的特殊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府智能的转变以及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需要,内审的文化建设也应适应这种外在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忠”要求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忠于法律,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忠于管理当局,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忠于股东和董事会,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目标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忠诚”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讲求效率,它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关键。
人们在审计实践中创造着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又能动的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努力树立高尚的审计风气和审计精神,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审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决定审计事业成败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Kroeber,A.L & Kluckholn, C.(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Vintage.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3] 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 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2005,(1).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5
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积累,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国外(主要是北美和欧洲共同体)对审计职业的学术研究是从多个角度展开的,而专门的审计文化研究却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是北美国家的历史比较短,如美国;另一方面又是大量移民的国家,其国家文化多元化,但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其具有广泛的文化包容性。
国外审计职业的文化研究一般散见于他们制定和不断修订的制度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体现其文化特征的语音表述:***性:形式***与实质***;责任:对社会、委托人、客户以及第三方;称职能力:技术能力、克尽职守与职业谨慎;职业道德的遵循;不断:就业前和就业后,典型的是审计职业领域大规模开展的后续;职业风险:执业风险和道德风险;审计中的权力对等;压力集团:社会公众、新闻媒介、***司法的诉讼等均含有西方文化的元素。
审计文化是一个集合,它是国家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从心和管理学的角度而言,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使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值变革和发展时期的审计而言,塑造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能否有效发挥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独特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审计文化同时又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在历史维度下审计文化具体生成的过程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以及审计个体在审计历史过程中适应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选择。的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历史过程中传承启合的文化密码仍自然地镶嵌在我国审计的理念之中。如***府审计人员并没有树立纳税人利益至上的观念,***的思想状态保留牢固的“国家至上”的遗传密码,因此在审计***中“禀公”的含义就褪色不少,而“强制”的色彩却加重了许多。 除此而外,审计语言、文字、组织设置、审计等全部或局部都表现为对中国审计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改革开放这一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的审计事业有序发展的今天,在对中国审计逐步深化的研究过程中,反映中国审计现象的内核基因--审计文化渐渐浮出了水面。我们之所以会把审计文化作为一种审计思想提出来,是因为它有着别的管理方式所不具备的文化手段,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其它管理资源、管理要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具体来说,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等观念支配的,而审计价值观则又构成上述观念的核心。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完全了解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其行动的动力不仅来自制度、纪律的约束和奖金的刺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来自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目标的自觉追求。这就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
2、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它将审计组织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审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正是这些内在的以审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审计行为准则,成为人们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并以其特有的内驱力引导、规范着审计组织的全体成员,使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3、审计文化将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又通过审计人员发挥着知识、和智能的机能。在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科技和智能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审计人员作载体。离开了人,这些要素将不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了。而如果仅有人,却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智能,同样也不能发挥作用。审计文化的机能正在于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从而造就出一批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4、审计文化以其自成体系的组织目标、宗旨和原则等本质和特征,给外界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具有塑造审计组织形象的功能。在人类理性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一个组织的印象已不仅仅来自该组织的宣传,而是主要看你做得如何。因此,审计文化将主要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发散和辐射其。审计文化的外化,将在审计客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5、审计文化将发挥组织“调节器”的机能,将审计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消弭于萌芽状态之中。由于审计文化中群体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审计组织在同一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全体成员则具有一种强烈的一体感,这就非常有利于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和一致。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也比较容易消解。
审计文化对我国审计事业和审计组织的发展,对中国***治、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当前包括广大审计人员在内全社会业已形成的一种共识。
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对此的文化研究其数量可称之为烟如浩渺。但对于职业文化研究如审计文化的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成果有陈正兴撰写的《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一书是《当代审计书库》的一本入选***书。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有:1。系统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2。文化结构观点:认为审计文化的架构应由外到内大体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3。公共行***观点:该观点认为国家审计本身既是公共行***的组成部分,又是其中负责执行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因此,公共审计文化体现为看门狗”精神和“牛虻”精神,以“看门狗”精神作守护国有资产的忠诚卫士,以“牛虻”精神刺痛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3
由于审计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三级分支(人类文化---职业文化----审计职业文化),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审计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于理想文化体系的构建层面,还没有进行更为深入和具体的的研究与实证研究。而国外的审计文化成果也只是针对其各自的国别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传承和经济体制导致这些研究成果难以适用我们的国情。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本次研究试***通过国内外审计文化研究的现有成果,进一步结合中国经济和***治改革的发展需要,从审计文化生成所必须的***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心理等环境出发,动态地建构中国审计文化整体的逻辑框架和相关要素。同时, 审计文化的研究不能仅仅是为了对现有的审计文化形成的理论进行,更应提供对将来审计实践活动的精神指导和行为预测有益的一种坐标。通过审计文化来引导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通过审计文化来对审计活动来施加影响,以使之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中外审计文化进行为我所用的比较分析研究,构建新时期审计文化的逻辑内容体系。比较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审计文化的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三个部分。比较分析研究的宗旨在于“物”的部分要选择优良;心物结合的部分要选择合理配置,如制度要素,既可以创新也可以学习;心的部分则是审计文化的最后归宿,我们应在不抛弃中国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审计文化体系。第二章:审计文化的共时性
1.文化的定义
在德国1978年出版的《迈耶大百科全书》修订版中,“文化”指的是“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努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语言、宗教[神学]、、手、技术、、和),亦指不同文化和文化形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定文化范畴内个人和生活方式的创造和再生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该辞条作者还对“文化”提出了以下六种限定:“(1)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人类通过并在这种过程和状态中(或学会)不受欲望的阻碍、依赖自己的思维、利用自然赋予的可能条件追求自己的目标。……(2)文化的‘完整含义’是指……人类通过并在这种过程和状态中学习(或学会)从道德上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学习(或学会)聪明地和根据检验过的知识来利用自然赋予的可能条件。……(3)……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确立和追求自己目标时所利用的准则或所论证的准则。……(4)文化作为‘高级本性’……是指在人类上的民族生活方式。(5)指民族生活方式中发展的人类道德(理性和公理)。所以文化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民族和人类。……”
在2002年5月出版的《汉语词典》最新的第三次修订版之中,“文化”定义是“(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从上较为权威性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文化这一概念所主要包括的内容:第一、文化是一种具有总括性的历史“成果”,说明一种文化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特征;第二、文化是人类不断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人类在创造精神财富的主动性;第三、文化是包含并不断发展的民族生活方式,既文化是一种不断演进的生活规则;第四、文化体现为一种信仰和价值。
作为次级文化或亚文化的审计文化,上述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对其审计文化的内容和逻辑表达都形成必然的涵盖。
2.审计文化的终极内核
按上述文化定义的表达,文化显然是一个多元集聚的概念,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历史感,但总有一种信仰构成旗帜。余英时先生说:“文化是与信仰和价值有关的一套意义系统和象征系统”。就此定义而言,所谓的“文化”应含有二层涵义:信仰系统和价值系统。如果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并与审计文化联系起来,它就构成了审计文化的元理论或审计文化理论的终极内核。
3.审计文化的内容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指审计组织中所配备的各种物质设施和一些基础设施,如设备和宽带接入,它对审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外界沟通有着至关重要的,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二是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法规、审计行为规范、***府审计机构设置方式以及审计约定俗成的习惯等,它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三是审计精神文化,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全体审计人员认可、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
浙江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宏观层,即审计物质文化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二是中观层,即审计制度文化层,包括审计规范、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它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三是微观层,即审计精神文化层。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全体审计人员认可、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
浙江大学的周生春、张宏斌审计文化,则是指存在于中国审计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审计文化的结构,是指审计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秩序和搭配状态。审计文化的结构精细地反映了审计文化内部各组成因素的存在状态,包括它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揭示审计文化的结构,将使人们深入了解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把握作为一有机整体的审计文化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对审计文化的结构作不同的分类。主要从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审计形象、审计知识、审计行为准则、审计组织、审计设施等审计文化的构成要素着眼,来探讨其结构。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课题组,强调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审计精神文化是在审计工作中形成的,以广大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核心, 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内的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三个层次组成。其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层次,并决定着其他两个层次;职业道德是精神文化的第二层次,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审计工作作风则是整个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反映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水平。三者相互统一,融会贯通,不可或缺。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课题组把审计文化定义为,存在于审计以及与审计有关群体中的一种亚文化,是审计机构中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主要由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审计物质文化,包括审计机构的办公场所、审计基本技术、审计人员的装备、装束,审计报告以及审计人员的生活福利、业余生活场所等。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组织结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审计机构与被审计机构的关系等。审计精神文化,包括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审计心理、知识结构和道德取向等。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显性的,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是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实质。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通过显性的文化形式表露出来,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精神文化的发展。
山东省审计厅课题组主要从精神文化方面阐述审计文化的含义,他们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等,是具有鲜明特征、科学内涵、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的先进价值观。他们提出,按照一般的结构学说,审计文化同样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结构层次。其中,精神文化就是审计精神,它处于核心位置,是审计的价值观。
辽宁省审计厅课题组认为,审计文化是在审计事业发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是在审计***中形成的***理念、行为准则、职业规范,是在机关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思想作风、道德风范和精神风貌,是审计系统特有的历史积累和精神提升。
广东省审计厅课题组提出,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大众认可、遵循、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
从以上观点来看,一般认为审计文化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审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2. 审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分为几个层面,由外至内分别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
3. 审计文化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上述有关审计文化概念的简单归纳并不是理论研究的严谨态度,因为简单归纳是只具有的含义,而缺乏创造性的理论思考的融入。我们认为,审计文化定义的给出和内容的表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核心属性,既审计文化的基本属性;二是广泛的外延,既对审计文化的影响域给予宽口经的包涵。由于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尚不足以提出更为精确的理论表达,只望留待后期的研究中有所收获。
关于审计文化的特征,一般研究认为,审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审计文化呈现出系统性、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开放性等特征。系统性,指审计文化是三个层面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文化建设应是包含三个层面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缺一不可。时代性,指审计文化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时代性的审计文化应与审计环境是协调一致的,符合审计发展的实际与现状。创新性,指审计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应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的状况不断进行调整。科学性,指审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其形成、演进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的社会环境必然而且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文化。科学的审计文化应符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助于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开放性,指审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先进文化的基本元素。
但上述的各类审计文化的研究方式,基本属于平面化的归纳方式,采取的基本上是“手电筒式的”外在取向态度——也就是说,研究者出于这种态度而主要关注的,是外在的特定研究对象、由其他研究者以往的研究成果构成的基本学术脉络,同时却很少把目光转向自己,对自己所采取的基本立场、思维模式和方***视角,进行清醒、深入、系统的批判反思。 从方***视角的角度来看,对文化进行如此界定的研究者们所运用的,基本上是“共时性”方***视角——也就是说,他们所看到和集中关注的,主要是作为各方面的“成果”而当下存在,并由这些“成果”所组成的文化,基本上没有顾及这些“成果”的历时性具体生成过程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更没有顾及实际生成这些“成果”的现实社会个体的作用及其相应特征。这种做法所直接导致的,一方面是具有各种形式化色彩的审计文化定义,另一方面却显然在努力使人们通过共时性层面对审计文化“知其然”的同时,无法让人们进一步借助历时性维度而“知其所以然”。这是因为,所有这些审计文化的研究成果在起源和具体生成过程,都已经由于所运用的这种“共时性”和“形式化”的基本方***视角而被掩盖起来了。而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特色和差异,乃至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也就都消失殆尽了。
4.中外审计文化的差异性
中外审计文化的差异可以从路径依赖 的制度角度、不同文明(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 的特质角度和经济体制进行观察研究。
社会制度的路径依赖:中国的社会制度自秦以降都体现为中央集权条件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有两个特征:人身依附和长官意志。体现在审计文化上就是***性缺陷(组织、经济、精神)、难以形成审计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治大于法治的消极影响。
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其核心表现为中庸之道和对传统论理的遵循,强调“齐家修身治天下”。在审计文化上就束缚了批判性的审计思维、正直、公开性和透明度这些文化元素。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文化元素对儒家文化元素产生了一些冲击性影响,这种冲击性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积极的和正面的,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意识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竞争意识,执***为民观念以及权力监督、以法治国等。这些新的文化元素对审计文化的形成和发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成熟,表现为诸如区域性的市场分割,存在着***策障碍;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存在有法不依或***不严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市场道德水准欠佳等。市场经济的发育的不成熟显然对审计的执业道德和职业文化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美欧的审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下列形式:
美国:1、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和制度文明与审计机构的立法模式的设置使***性监督具有了实质性意义。体现权力制衡的文化观;2、市场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完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记录、信用监督、信用评价相当有效,从而促使审计行为更加强调职业谨慎、风险和执业道德;敬业道德的职业文化观。安;3、核心价值观,***、责任、正直和公开性和透明度。体现思想精神价值观。
欧洲:欧洲审计院的建立体现欧洲的国家合作观,而国家合作的基础是不同文化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共同价值观的认同;2000年12月7日在尼斯颁布的《欧洲联盟基本权利宪章》阐明了欧盟成员国及其公民的权利。欧洲人有多种多样的国家文化和本地文化,使他们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由共同的价值观联合在一起,这些价值观又使欧洲人与众不同。
第三章:我国审计文化形成的的历时性
1.制度:自秦国家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特点就是用大一统的规范来治理国家。而治理国家需要许多治理的机构,如司法部门,***门,警察部门和***事部门等,这些部门职能的执行又需要财力物力的保障。财***关系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建立。作为落实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审计监督制度由此形成。我国审计机构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推翻帝制为标志的两个历史阶段,前一阶段属于传统的封建王朝时期,后一阶段则代表共和时期。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传统的审计体制(主要是审计组织和审计制度)主要以行***监察为基本特点,自秦汉初建监察制度始,到魏晋南北朝的确立,在隋唐及宋日趋健全,至元明清达到完备。虽然个别时期的审计组织游移于行***和司法角色之间,但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行***监察的框架内执行着经济查验的职能。
辛亥***建立共和制度后,孙中山先生五权分立的国家思想和实践,才使审计组织与行***脱钩而***其身。但终因时间断暂,未能成为我国社会制度的选择。
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既有***治制度的独裁性、官僚体制的等级性、社会环境的封闭性等消极因素,又有丰富内涵的儒家思想以及体现民族智慧的各项创造财富。在审计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既遭受封建制度之累,又得民族智慧之惠,如司法审计制度与科举制。但在审计的制度文化方面经验教训是主要的,如审计组织对皇权的依附,遇明君,有可成为“纠百官罪恶之司”,即便明君也往往凭个人好恶恩怨亲疏阻止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若遇昏君奸臣当道,审计组织则往往成为包庇官吏犯罪制造罪恶之司了。
2.经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演进脉落可以归纳为从春秋形成的分散的小农经济,包括小手经济延续至清末,在洋务运动中兴起官办的近代工业,到1949年后模仿的计划经济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农经济与土地制度息息相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井田制,后有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随之而来的必然现象便是土地兼并,因为土地在农业社会无疑是风险小而利润高的生息手段。自1949年后,为解决土地集中与土地经营规模日益缩小的矛盾实行了土地国有化,期望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条件下实践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事实证明,“土地“两权分离”和“两田制”是长期的内生制度:一方面,在人口增加使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矛盾制约之下,土地占有权没有向少数人集中的条件、因而是逐渐分散的;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却在高地租压力下又只能向最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自耕农集中,因此实际上形成了土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参见“土地制度的百年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 期)这是旧中国得以长期维持稳态结构的内在原因。”
正是这种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农抑商”的***策,使农业文明无法进入工业文明,自给自足与市场交换不匹配,市场规则难以形成市场文化缺乏根基。作为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审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审计文化自然不能凭空产生。
3. 文化:文字、语言作为中国文化最顽固的历史继承,自秦“车同轨,书同文”以来。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字也经历了从文言到白话文;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历史演变过程所体现的审计文化在《中国审计史》 中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记录与描述,但在比较客观的记录与描述中表现出国家利益偏好的明显倾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多元文化,后经过历代统治者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整合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文化。它适应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自汉武帝举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旗后,儒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延续两千多年。***、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挚出了“民主”和“”两面大旗,针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批判性地指出“儒家三纲之说,君为臣纲,则臣于君为附属品,而无***之人格”;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之人格”;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之人格”。 我们今天仍在纪念新文化运动,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和“科学”这两大文化改造任务还没有完成。在社会文化环境的演化过程中,文化路径的依赖是最顽固的路径依赖,***人格的缺损是中国文化环境孕育的必然产物。作为次级的审计文化路径依赖不正是缺乏这一要素吗?的各种审计文化的论述,完全忽视了一种文化生成的路径因素,不能不说是审计文化的遗憾。
小农经济条件下的“重农抑商”和 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制度文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延续千年的“***审计”也被取消。根本没有培育审计文化的合适土壤。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的经济交流,重新恢复中断多年的国家审计制度,应组织的改造和证券市场的需要,以及对外开放,内部审计制度和社会审计制度相既建立,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文化以及国际交流传入的国外的审计文化。才真正有了存在与的附载体和思想资源。审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有生长发育之源。但要把这些审计文化内化到我国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执业中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审计文化的建设也不会一帆风顺。
4.法律:从审计的法律思想的源头追根溯源,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其法律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核心。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其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德治”,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以德”、“以德服人”。这里的“德”是一个融道德、***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当然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道德。儒家认为,德和刑都是主要的统治,但应该以德为主,刑罚只是德***的辅助手段。汉代大儒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大德而小刑”的思想。历代儒家无一例外地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教化的力量大于刑杀,其理由是:“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统治者仅用***令和刑罚手段来治理人民,虽然可以使人不敢犯罪,但并不懂得犯罪的可耻;如果用道德感化并加强礼教,百姓就会感到犯罪可耻而愿顺从,从而得以在根本上预防犯罪的发生。儒家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倡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的言行,指导民众的行为。德礼优先(中国模式)还是法律优先(西方模式)是晚清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中最难的。
从法律的结构上分析,传统中国的法律结构体现为,一极和多元性,这是指由国法所确立的一统天下的社会大秩序;而多样化则是指由家礼家法、乡规民约、帮规行规社约等各种民间法所确立的各种社会小秩序。现代的法律结构也包括成文的国法和民间形成的习惯法,而且习惯法的执行不需要借助暴力手段。
传统法律文化的“德治”思想,国法与民间形成的习惯法有机结合,是中国法律有待继承性转化的文化资源和制度创造,它对今日的审计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我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体现在在法律意识方面,就是过于强调制裁意识和法权意识,但缺乏公平之秤,忽视了公平公正意识的培育,忽视了法律的“人文”关怀,没有道德基础和公平之秤的法律,法治社会难以形成,而没有法律的强制,道德和公平也会苍白无力。因此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制裁”与“公平和公正”,是法律合理性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它们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就好象是人的两条腿,“制裁”是左腿,“公正和公正”
是右腿,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不可能通过无限发育和拔高“制裁”的右腿而不顾“公平和公正”的左腿的萎缩来实现平衡。
当下中国法律实践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这其中当然而且首先包括西方法律文化。这表明,追求文明和先进依然是我们与西方交流最根本的理由和目标
小结:根据对我国审计文化的横向的共时性和纵向的历时性分析,可以做出下列判断:我国审计文化的历时性分析结论与目前的共时性表述并不存在严格的路径依赖关系;我国审计文化的共时性表述也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的支持。第四章:新时期审计文化形成的若干动力;
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具备了若干动力源和积极因素,这些动力源和积极因素又构成了必要的基础和可能性条件。
一、审计文化形成的若干推动力量
1 审计的要求
审计文化的培育是变革中国审计发展的基点,中国审计职能的确定及实现均依赖审计文化的选择和定位。审计文化做为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它既能够在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观念、精神和无意识层次调动审计人员正确的工作方向和敬业精神;又能够在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审计而言,塑造何种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形成何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审计人员所具有何种的精神境界和表现出何种工作作风,将决定审计能否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审计文化,可进一步促进审计制度创新、深化审计和技能,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在认真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审计文化, 完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审计执行形象和审计行业作风,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审计工作。
2 市场建立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作为市场经济控制机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审计人员的工作,将经过审计的报表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审计对行业对公众的是非常重大的。它能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促进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的最大化,此外还能分担企业风险。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也就而然的需要一个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相适应的审计文化体系。
3 开放***策的影响与国际交流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领域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信息化、数字化和化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审计规则和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都需要与国际接轨。
审计文化是审计实践的理论升华,又反过来塑造和影响着审计实践。我国传统的审计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收集和反馈审计信息,审计的目标仅仅是查错纠弊,而没有真正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审计中发现的很多错弊都是由于管理上出了漏洞,也就是系统出了。申计的任务就是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这种机制,而不是仅仅代替他们履行“管理责任”或者“会计责任”。入世以来,面对会计信息化、网上实体、跨国公司以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也必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而我国的审计队伍由于长期从事财***、财务收支审计,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入世后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提升审计素质,规范审计行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审计文化。
4 审计方法的演进
追根溯源,审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审计只能从查错防弊向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发展。审计从产生开始,主要是审核被审计者是否存在贪污、渎职等破坏其应尽义务与责任的现象为其主要职能。然而,随着现代会计记录数量的多样化与的复杂化,审计人员从成本效益出发,已不可能对每一笔帐都予以仔细查询,因此,即使存在一些小小的舞弊和渎职行为,只要不影响财务报表整体表达可信性,审计人员仍然可以接受。第二,审计技术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逐一勾对,检查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会计凭证、帐簿及报表从而判断被审计者是否合法、合规来作为其主要审计方法,因此审计方法比较单一。而现行的基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抽样审计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账外凭证及实物证据的重要性,并将专门寻找账外凭证及实物证据的审计方法与制度基础审计融合在一起,丰富了现代审计方法。第三,审计人员的责任,由委托方向第三者发展。过去审计人员如有工作上的失误,一般只向委托其工作的这一方承担责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责任关系的逐步网络化,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被广泛,远远超出了委托方的范围,审计人员几乎要对全社会的所有利益集团,均要承担责任。第四,审计性质由监督向咨询服务发展。过去,审计总认为是对被审计者的一种监督,主要查错防弊,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审计不仅仅是对被审计者的监督,而且通过其特有的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被审计者。
现代审计特征的出现,是与其工作环境分不开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审计出现与过去不同的特征,这些新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变化不断改变,要求相应的审计文化的形成。
5 注重因素
高质量的审计活动来自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高素质的审计人才的培养又完全依赖于审计教育的开展和质量。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对文化的继承和适应性优化。因此, 大力发展审计教育, 注重审计教育质量, 在提高审计人员文化素质的同时,有目的的 进行制度文化建设, 包括审计技能、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和公平***理念等方面的培养与灌输,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人的素质实际上是指掌握的知识面, 离现代知识越近, 人的素质就越高, 所以要不断更新知识(*** 2003)”。人是文化的存在, 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在一定的可以转化为创造力和经济效益。因此, 高素质的审计人一要有先进文化的追求。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更新文化观念, 先进技术知识, 创造新时代的审计文明。二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准。在审计工作实践中, 能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守法、实事求是, 恪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三要具备与社会文明相一致的思想修养。思想修养是审计人实现其理想、信念的重要保证。
6 审计人员的追求
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等观念支配的,而审计价值观则又构成上述观念的核心。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完全了解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其行动的动力不仅来自制度、纪律的约束和物质的刺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来自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目标的自觉追求。这就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
7 社会对审计职业的期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对审计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从事审计工作。具体包括:
思想素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策理论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以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重,必须***、客观,公正廉洁、保守秘密,为社会各界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专业服务。
专业知识。审计人员要熟悉会计、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熟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熟悉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掌握审计查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并能使用现代技术,开展审计查帐工作。
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诸如综合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审计文化决定审计人员具有怎样的审计价值观,具有怎样的审计职业思维和工作方式,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标准等。审计文化决定审计职业化的内涵,审计职业化是审计文化的外在反映。二、审计制度创新与审计文化的培育
依赖于上述构成审计文化生成的基础和可能性条件,审计制度的创新对审计文化的培育就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形成了重要的牵引力量。
1、加快审计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支持
我国实行行***型审计体制,具有较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审计机关作为执行机关的组成部门去监督执行机关自身,力度肯定会受到一定的,特别是***府某些行***活动有悖于,或在行***活动中存在短期行为,或者发生区域利益、行***级次利益、部门单位利益冲突时,尤其会影响审计机关的***性。再有:审计体制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同时受本级***府行***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三是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从这些特征来看,我国的审计体制的监督存在隐患,有其改革创新的必然性。纵观世界各国的审计体制,可以得出一点结论,随着我国的不断,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可以将行***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转变,这种转变可能要对《审计法》、甚至《宪法》的某些条款进行修订,也牵涉到国家审计机关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这需要一个长的时间过渡才能完成。国家审计如果向立法型体制转变,即隶属于立法机关,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对国家宏观控制的再控制,亦即从国家行***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立法机关监督行***职能的手段时,其作用必将得到最大的发挥。理顺委托者、***经济监督者和公共资财管理责任承担者之间的审计关系,真正体现国家审计“ ***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和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改变现行审计体制的内部监督色彩,彻底摆脱***府行***行为的影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外部监督,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性。***性是审计工作的“ 生命线”,而审计组织的***性是审计***性的核心,只有组织***性得到保证,才能保证审计在工作上、人员上、经费上的***地位。
2、加强审计法律规范的建设,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法律支持
法治的建立其核心就是两条:一是权力要有制衡和监督;二是充分完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我国以《宪法》为基础,以《审计法》为核心,其他有关法律相配套的审
计法律体系从形式上已经日趋完备,并已初步建立了以审计法实施条例为核心,其他引证法规和地方性审计法规相配套的审计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扫清障碍。
首先,立法要体现公平、公正、统一的原则,通过改革立法程序,加强听证工作,公开立法意见,广开言路,同时强化监督和立法审查机制;其次,修法和立法程序要公开,这是法律文化的最高形式--法律文明的体现,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和“黑箱作业”这类修法和立法过程中不文明的习惯;再次,要树立***公正、***文明的意识,在公正***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在文明***中赢得社会尊重。只有真正的实践审计文明的法律建设,才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有效地支持。
3、社会正面评价的激励,对审计文化的培育有积极的影响。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某一行为可用其结果反作用于意识可以达到再调整行为的过程。行为作用于行为客体,便在行为对象及其周围人群中引起一定反应,反应信息回到行为主体,经过行为主体的吸收和加工,进行强化或抑制,以修正意识,尔后又支配新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作用,使良好行为得以巩固,使不良行为不断弱化、抑制。因此,我们要注意到社会舆论的正面评价与***府的支持,对审计人员的好的审计行为从正面培养审计人员的高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并使这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得到不断的强化。是不好的审计行为得到抑制。社会舆论的正面评价对审计执业界是一种莫大的精神鼓励。
4、实现法治透明,使审计行为阳光化
审计法治透明度是指审计法治过程的公开化程度,即审计机关职责履行的公开程度,它是法律文明的实质。审计法治透明度包括: 审计机关权利和义务的透明; 审计机关监督对象的透明; 审计工作进程的透明; 审计结果的透明等。增加审计法治过程对外公开的透明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给审计职业以无形的社会压力,加强行业的自律以及鞭策审计人员的自我修养的提升。
5、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审计文化的自然培育。
人是审计活动的主体,审计工作的领导和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等都是人来执行的。所以,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⑴、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作为审计文化的物化形态,必备的办公场所、工具,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设施,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化办公设备等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为发挥审计组织的社会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因而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具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尽管他们肩负的使命是神圣的,但完成这些使命却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有了充裕的经费和较好的办公条件,就可以切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一切经济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的***性,公正性。
⑵、加强审计人员终身,终身的理念,给审计文化的培育以肥沃的知识土壤。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的已经到来,作为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是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将使人的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终身教育将成为知识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无论是作为国家的审计人员还是名民间审计的注册师,以及的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知识型个体的存在,终身教育是其维持与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基础,不论执业前的基础教育与专门化学习、资格认证前的应试教育以及后续教育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的教育与学习,才能充实与更新审计人的知识储备。
⑶、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在审计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 审计的职业道德日渐成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它是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审计工作能否健康、有效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着手,从宏观层面来讲,一方面要结合“以德治国”的思想, 在全行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加强对诚信的宣传, 为审计职业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结合“依法治国”的思想,完善审计职业道德法规的建设,目前,我国现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还存在很多, 主要体现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过于简单, 缺乏可操作性; 还有就是缺乏具体准则和职业规范指南, 体系还不完整。要借鉴国际审计准则, 以职业道德准则为依据, 加快制定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南。从微观层面来讲,要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树立***、依法、公正、进取、奉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形成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时代特征的有审计职业特点的先进文化。第五章: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建构;
我国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不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凭空进行,我们对审计文化构建所依据的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上,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长期不变;中国的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变的条件下。以上述基本判断为前提, 再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和我国审计事业的客观需要,在审计制度不断创新的基础上(限于篇幅,审计制度的创新不在此讨论),我们认为我国的审计文化需要应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育和建设:
1 职业责任的观念
审计的客观动因来自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直接目标就是确定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是审计基本职责的简约概括。其具体化的审计职责则是: 确定经济责任受托人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交的为说明自己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而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公允性给予鉴证和报告。
审计有越来越强调确定受托人的责任性的趋势,国家审计日益强调对***府责任性的确定;民间审计日益强调对职业经理人责任性的确定;内部审计则日益强调对决策执行人责任性的确定。而责任性的外延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即由财务责任性扩大到管理责任性(尤其是决策责任性), 再扩大到责任性。国外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近些年来就一直在强调,要从管理和决策入手,确定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浪费的责任。
2 服务意识
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安全;服务于制度的优化改造。审计服务意识的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服从于我国经济与改革这一国家奋斗目标。服务意识的培育有赖于***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道德环境的改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约束制度的真正形成,如果没有上述背景的配合是无法满足“社会制度决定社会行为”的社会学定律的。
服务意识的培育还有赖于和社会舆论的外部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审计服务意识的反应,因为审计人员作为理性人,也存在诸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消极动机。所以,一方面要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来激活审计服务意识的神经末梢;另一方面,对服务意识良好的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给于和外部刺激力度相对称的激励。逐步促使审计服务意识从要求到自觉的合理转变。
在现代民主社会,主权在民。公民不但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他们中的大多数还由于是纳税人,因而拥有决定如何使用公共资金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通常是委托给其代表来行使) 。在这种前提下,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来改变权力部门的结构,通过选举来决定掌握权力的人。因而,在民主社会里,审计活动也要服务于公众。审计活动服务于权力和服务于公众是一致的,从实质意义说,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公众。
3 ***精神
***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也是审计生存立身的基础。没有***性的审计行为,就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 审计首先应该***于经济责任受托人,这是审计行为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审计的***性一般被分为形式的和实质的。审计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性只是形式上的***性,但形式的***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虽然它在外人看上去审计是***的。而审计***的充分条件是实质上的***性,即思想上(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等)的***性。这种***性内在于人们思想意识之中,没有可视性。但是,它决定了一次审计是否是真正地保持了***。这种隐含的***性,才是审计能否真正***的最终决定者。在思想上保持***,或者,保持***的精神状态,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组织职业工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4 职业谨慎
谨慎是对审计人员行为的要求,审计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智力作业,具有高风险特征。
那么职业谨慎出于避险的动机在执业时必须持有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必须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因为,遵守职业界共同研发的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可将因疏忽或失职而导致审计失败或他人损失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因此,遵守公认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基本要求。
审计职业特点还意味着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特定人群的。例如,国家审计是服务于公众和社会审计的直接委托人或授权人,这就决定了审计人员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公众和委托人或授权人负责。审计人员的工作疏忽将会导致某些方面关系人的损失,并最终造成对自己的损害。因此,审计行为应该是十分慎重的。谨慎应该是审计人员的最佳行为范式。
5 追求职业尊严
社会职业是为社会他人服务的,审计职业也不例外。职业人员一旦宣称自己是某类职业人员,可以为他人提供某种专业服务,这就意味着他(她) 具备了一个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并达到了与执业相称的水平,具备了一个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公众认为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品行。如果审计人员违背了社会公认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要求, 那么他(她) 就不仅要对自己的败德行为负责,而且整个审计职业界也会蒙上阴影。所以,为了维护审计职业的荣誉, 履行审计的基本职责,发挥审计在建立社会良性秩序中的作用,审计人员应该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知识的汲取以及自身修养方面不断地进取,形成审计人员的自觉行动,国家制度社会层面也应该在鼓励审计人员在追求职业尊严的道路上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
6 证据理性
审计的职业需要理性的支持。培根提出,只有通过理性,人类才能认识自然,掌握控制自然的法则。审计理性是通过明确的目标认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来认识目标真相的。
审计活动的目标认定是确定的,在审计中所要证明的是它的存在真相,评价审计目标的标准依据的是法律规定和职业尺度。因此,审计要获得目标真相,就必须运用合理的,获取充分的可信证据,并根据确定的标准去评价,运用正确的逻辑判断去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审计活动必须是理性的,必须严格依据各种性质完全确定的证据。
同时。人的理性又具有局限性,既有限理性。在诺思看来,人的有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职业的谨慎就是为克服人的理性不足而形成的补偿措施。
结束语
审计文化从形式角度来看是“人以其文化物”、从实质及其特征角度来看是具体的审计个体对其特定的职业精神生活追求这样一种界说。本文试***通过用审计个体生成论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视角扬弃平面化的思维方式和共时性方***视角,以便使我们真正能够认真和实事求是地探讨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各种审计文化现象。概括说来,所谓审计个体生成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充分强调处于传统和现实生活环境之中的审计个体,无论从外在的社会维度来看、还是就其通过内心世界具体体现出来的主观精神境界而言,实际上都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而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各种学术研究成果,乃至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所有各种其他文明成果,实际上都是这样的现实个体,通过与(以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的形式实际存在的)其他社会个体的不断互动,而实际创造出来的。因此,审计个体生成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研究者必须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出发,“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考察和研究这种个体由于其社会层次和人生境界而进行的、包括培育审计文化在内的各种实际活动,以便得出真正实事求是的研究结论。
就学术研究的方***视角而言,审计个体生成论扬弃上述“共时性”视角的结果是,要求研究者必须在其研究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把审计文化这一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必须既关注和研究对象的当前现状,更进一步重视、研究和把握其通过不断动态生成过程体现出来的“历时性”维度,以便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认识“其所以然”而更好地把握和论述其“然”。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存在于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氛围之中的现实社会个体,出于其特定的社会层次和人生境界,为了追求其特定的职业精神生活而以其“文”“化”“物”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在文化哲学研究和一般的文化研究过程中真正取得审计文化的实质性进展,就必须采用“社会个体生成论”的思维方式和方***视角,真正把作为现状而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这种社会个体的社会层次、人生境界,乃至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氛围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具体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推动这些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并健康发展。[1] 本项目系陕西省审计厅2005年重点课题。由白建东主持,课题组成员王凤、黄志阳。在读研究生周银燕、张颖也参了资料收集和部分初稿的写作。
[2]加入WTO对审计环境的与审计的应对 白建东 陕西审计 2003。6
[3]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synchronie〕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diachronie〕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研究的其它领域。在本文中共时性现象是指审计文化此时所同时存在的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例如审计文化结构性关系〕。各种审计文化的结构性存在无异就是现实性在此一时期的投影。
[4]霍桂桓,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版》2005年第一期
[5] 同上
[6]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象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参见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绩效》,上海三联,1994年版,第124页.
[7]文明是由共同的宗教—伦理价值观、语言、文字、历史、习惯习俗等联系在一起的最高层次的文化组合和最广范围的文化认同。参见《人类文明的演化趋势—兼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赵林 社会科学缉刊1995。2
[8] (欧盟12讲确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中国及蒙古国代表团作者: 帕斯卡·方丹 巴黎学院教授)
[9]历时性是指审计文化的任何一个层次及其组成要素,虽然对于维持审计文化的整体性和特殊功能都有自己特殊的贡献,但它们都不能代替审计文化的整体性,都不能孤立地表现出文化现象。审计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只有通过其各层次及其组成要素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及其转换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只有在它与外界环境的反馈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审计文化的结构与整体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与完善性是历史的产物,是整个社会实践长期演化的结果,侧重于审计文化的历史、积累及其变化。
[10] 中国审计体系研究 冯均科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7 p174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6
一、理论和文献回顾
家族企业,本文定义为由某一家族控制大部分股份的企业。研究表明,在全球500强中,有175家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在欧洲,43%的企业为家族企业,美国80%以上的企业为家族企业。而在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在这一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家族企业的审计问题,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话题。家族企业作为我国目前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我国对家族企业,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没有特别的法律强迫企业进行实施,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规则强制因素对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影响,为我们研究家族企业对审计的自愿需求提供了契机。
对于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许多理论可以进行解释。如根据委托理论,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是委托人为减少风险而采取的一项监督措施,以减少人的拟向选择等机会主义倾向,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有外部股东参股的家族企业中,由于受各自利益驱动,也可能出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中小股东需要借助审计这一监督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可以被观察:一是家族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程度,二是家族企业管理社会化的程度。第一个特征是因为家族企业从非家族成员中吸收了外部资本。股权多样化增加了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大股东(一般来说是家族)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有为了自身利益而转移企业资源的利益驱动。外部股东迫切需要一种监督手段来阻止这一行为,以维护自身利益。而外部股东对企业进行监督的能力和激励取决于他们的参股水平,非家族成员的参股水平越高,其对监督的需求也相应上升。第二个特征与家族企业引入非家族企业管理人员有关。为了企业的健康运行,家族企业所有者必须赋予一定的管理权限给非家族企业管理人员。但同时,为了防止过高的成本和弥补所有者控制权的损失,家族企业所有者可能增强对审计等监督的需求。当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比例上升的时候,所有者就有对监督更强烈的需求,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管理问题。此外,作为所有权社会化的一个延伸,家族企业的债务规模也是影响审计需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为了弥补控制权的损失和确保资金的安全与收益,债权人也有切身利益需求加强对资金使用者——家族企业的审计监督。
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已经研究了家族企业对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Chow (1982)研究了成本、企业规模和债务对家族企业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他发现企业债务对外部审计需求有较强影响,而企业规模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则较为温和 。Abdel-khalik (1993)运用组织结构研究了企业规模和债务对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影响,他发现在企业规模和审计需求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债务对审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国内的研究则主要定位在审计对家族企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审计等方面,而对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则较为缺乏。如吴威(2002)认为年度报表审计能够使家族企业得到外部股东更多的信任,同时也为制订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部分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验证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与企业规模、债务、家族企业的社会化程度以及内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假说
(一)家族企业所有权社会化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家族企业所有权社会化程度是我们研究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一个重要分析变量。根据西方经济学一般经济人的假设,在家族企业中,外部股东所持股份占家族企业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家族成员越有激励通过在职消费等形式把企业的资产用于个人用途或转移资产。为了有效遏制这一行为,维护自身权益,非家族股东必然要求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外部股东在家族企业的持股比例与审计需求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是不难推测的。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以下假说:
假说1: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外部股东在家族企业的持股比例正相关。
(二)管理社会化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像前面谈到的那样,研究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必须把管理社会化程度作为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评判家族管理社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中所占的比例。我们认为,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越高,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程度就越高,家族企业业主就越有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利益驱动。不难推论,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与审计需求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如下假说:
假说2: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正相关。
(三)企业规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的规模与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相关关系。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家族企业、特别是两权分离的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补偿控制权的损失,家族企业的业主对审计监督就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其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可能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监督可能弥补的损失也相应增加。第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审计的边际成本将逐步下降。不难证明,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实施审计的边际成本越低。上述的讨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假说:
假说3: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家族企业的规模正相关。
(四)企业债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债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多数研究倾向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随着债务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比例的上升,股东有更大的激励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转移财富,债权人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必然加大对审计监督的需求。许多经验研究验证了外部审计与企业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但没有验证内部审计与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了全面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既包括外部审计也包括内部审计。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以下假设:
假设4: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债务在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正相关。
(五)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论。如郭纪堂(2003)认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外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延伸,二者是互补关系。而Peter carey,roger 和george tanewsk(2000)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二者是替代关系 。我们认为,在一个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审计方式的环境中,家族企业对内部和外部审计的选择无外乎取决于两个指标,一是审计成本,二是审计质量(可信度)。一般来说,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环境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审计成本和审计质量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对于二者的关系也很难下一定论,只能通过实证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接近于现实的答案。如果二者在实证研究中呈正相关关系,则说明二者相互补充,是互补关系,反之,如果负相关则二者互为替代。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则二者既非替代也非互补关系。这种方式与经济学中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的定义十分相似。因为本研究是探索性质的,因此我们假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既不是补充关系,也不是替代关系。我们的假说如下:
假说5:家族企业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需求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和样本
本研究是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及其管理现代化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中用到的数据资料来自我们为完成该项目而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
调查中我们共发出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3份,回收率为28.2%。问卷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经营理念等三大部分共30个问题。本研究共用到调查问卷的以下内容:企业所在行业、注册资本、员工数量、销售收入、总资产、债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外部股东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数量以及企业是否进行外部和内部审计服务。在423个企业中,有42个因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被删掉:1、14个没有满足家族企业的标准;2、其余28个因为漏掉了模型中需要的个别数据。
表1: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样本分布 百分比 样本分布 百分比 样本分布 百分比
企业所在行业: 注册资本(万元): 2001年销售额(万元):
跨多个行业 26 6.82 100以下 223 58.53 100以下 138 36.22
农业与种植业 13 3.41 101-500 100 26.25 101-500 116 30.45
自然资源开采 10 2.62 501-1000 34 8.92 501-1000 63 16.54
房地产建筑业 27 7.09 1001-5000 21 5.51 1001-5000 44 11.55
制造业 143 37.53 5000以上 3 0.79 5000以上 20 5.25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7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已逐渐被纳入战略管理的轨道,并为实现组织目标发挥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资源能力的分析和西方企业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重构,加上“四大”的极力推动,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在西方越来越普遍。据有关资料披露,在美国企业界,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已占到20%以上,在汽车、电子、航空、化工、信息等行业已超过50%。内部审计外部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许多理论工作者也极力主张内审外部化。
内审外部化是指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全部或部分承担,主要有外包与合作两种形式。前者指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给外部审计组织,后者指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根据需要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支持者指出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一系列优点,主要有提高内部审计的***性,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和稳定审计质量等等。不可否认,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确有一定的优点,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企业能否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主要从对以上三个优点的分析和对内部审计内置的优势进行讨论,借以说明企业不能盲目跟风,应认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分析与质疑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保证提高审计的***性
支持者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提高内部审计的***性。他们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探讨,认为虽然内部审计机构代表所有者履行监督职能,具有权威性和***性,但其实际工作和管理层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层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会失去***性,而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是由注册会计师领导完成,它们***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有一套保证审计准则受到遵循的机制,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但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否一定能保证审计***性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形式上的***。一般认为,审计的***性是指“审计能够公正不偏地进行调查与报告的一种状态”,包括实质上的***性和形式上的***性两个层次。实质上的***是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不允许审计师的观点和结论变得依赖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的利害关系人施加的任何压力和影响的一种精神上的状态。由于他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精神上的***”。与之对应的是“形式上的***”,是指“在第三者眼里,审计人员与委托人或有关团体之间保持一种超然***的地位”。由于精神上的***比较抽象,难以把握,所以现实中更多的是通过制定一些约束制度,如回避制度等,来保证形式上的***。把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审计组织的做法,只是在形式上把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距离拉大,使审计人员在经济上、业务上和组织关系上***于被审计部门,使得审计只对社会公众和合伙人负责,至于精神上的***很难得到保证。
其次,价值核心才是***精神的理性回归。行为约束不是最终目的,一种职业存在的意义归根结底在于其价值的实现。早在1997年3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成员威廉教授在其论文《审计***性:行为约束还是价值核心?》一文中就率先呼吁***性应作为一种基本职业意识的回归,提出了***性的核心价值观。他认为:“***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价值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是计量方面的专长和实施标准化规范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对***性的遵守应源于一种自发的动力”。三年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性准则委员会了《审计人员***性概念框架》,强调“保持***性不限于对规则的遵守”,“审计人员必须对自身的***性进行自省”等,再一次凸现了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这种意义上的***性是不能通过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中一系列行为关系上的约束性规定来规定并配套相关的检查监督机制来形成的。形式上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防范作用,但却不具备始终的约束力,不论是回避制度,还是禁止“杀价”竞争、不许请客吃饭、不准作虚假广告,都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性问题的内核中去。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主张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外部化能为企业节约成本,主要表现在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节约开发软件的成本,以及降低雇佣成本等等。本文认为这只是暂时的表现,从长远来看,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与外聘事务所的成本高低是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是最终博弈的结果。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否为企业节约成本的问题,需要做深入地分析,以便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会增加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评价和咨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内审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而外部审计人员的阶段却做不到,这本身就是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一种机会成本。另外,内部审计外部化会使内部审计失去灵活性、针对性和及时性的优势。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供服务,而外部审计人员却不能长期驻扎在委托单位,只是在接受聘用期间提供临时服务,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外聘审计机构不可能像内部审计部门那样召之即来,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不会使企业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斯谬尼克(Simunic)、西蒙(Simon)和弗朗西斯(Francis)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正在成为事务所一种普遍的定价策略,即事务所为招揽审计业务,在初次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协议时会压低审计收费,期望通过较长时期的审计约定来弥补此前的损失。因此,短期看来,被事务所压低的审计收费远远低于组建一个内部审计部门或维持已有的内部审计部门的正常运转的耗费,给企业的管理者造成一种节约成本的假象。迪・安吉罗认为,根据经济学原理,“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对事务所而言是一种沉没成本,但由于最初的低审计收费使注册会计师获得审计委托,通过“边干边学”,在任注册会计师拥有了成本优势,较长的任期可以使其在随后几年内获得特定委托人的“类租金”。同时,随着咨询业
占事务所收入比重的日益增大,事务所已经不仅仅为获取某一客户的审计服务而使用这种定价策略了,以先前的“五大”为代表的事务所纷纷借助前期的引导价格,将审计作为敲门砖以期兜售更为有利可***的非审计服务。然而,内部审计却恰恰是美国国会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被明令禁止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上市客户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服务的多元化发展,非审计服务的收费大大超过了审计服务,那么,在最初以低价换来的较长的任期中,事务所会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应地,企业也就要支付更多的服务费。尤其,当这些非审计服务与企业的需求不尽吻合,不能给企业带来增值时,这些耗费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经济资源的浪费,这与当初为企业节约成本的预期背道而驰。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提高和稳定审计质量
不可否认,外聘事务所从整体而言具有比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外部化的审计质量就一定高。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后,企业委托关系的链条加长,同样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
第二,前面提及的约束条件只是外部环境,要依靠道德来遵守,在强大的利益驱策下,道德的力量有时候会变得很微弱。另外,这些约束真正发挥效力的时候是在事后,往往以某种处罚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在事中的约束效力如何很难得知,所以根本无法保证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审计质量。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审计质量恰恰就得从每个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做起,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再次,外部审计的视角上的缺陷和审计范围可能受到的限制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外聘事务所的知识结构往往是通用有余,专用不足,处理具体问题时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企业缺乏深入地了解,未必能很好的契合企业实际,从而也很难保证审计质量。
三、外部化和内部审计优势分析
上述分析只是对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的质疑,旨在说明不能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绝对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可能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提高内部审计的***性、为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外部咨询机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他们通过了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且在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点是仅仅服务于某一企业的内部审计师所不能及的;内部审计外部化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聘请当地的咨询机构或是熟悉该地区业务的外部审计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尽快融入该地区文化,避免过长的适应期所带来的额外开支。
在看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上述优势时,我们也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认识内部审计自身的优势,这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内部审计更利于企业实现增加价值的目标。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项***、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营运。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正在从传统的消极防弊向增加价值转移,而内部审计在为增加组织的价值方面又有独特的优势。其一,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相对的***性,与外部审计相比,它更能从组织的全局和实际出发,更清醒地识别和讦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其二,内部审计还具有综合性,它对组织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审查、评价,因而它能对组织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范和化解组织面临的风险,在风险管理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其三,内部审计机构还是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主要评价者和维护者。组织可以通过外聘审计师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内部审计机构更了解本组织的情况,而且,更关心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他们的评价不仅更加准确、有效,而且成本更低,评价更及时。
其次,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第一,审计机构内置有利于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和企业的自。内部审计组织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源依赖理论代表了组织间关系的传统观点。它强调组织基于资源的供应要尽力减少自身对其它组织的依赖,认为组织不希望受其它组织的控制和摆布,因为这会对其业绩产生影响。当组织感受到更大的外界依赖性威胁的时候,它会竭尽全力利用各种战略维持他的自。第二,审计机构内置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效率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在于协调各种组织内和组织外的经济交易关系,那些能有效管理其经济交易的组织将获得成功。内部审计在管理经济交易方面更能直接发挥作用,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独特的内部监督和信息传递角色,是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及时的信息反馈来源。
四、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策略选择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8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扩充与实质运作上的挑战的双重考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深化了高校自主办学的市场经营模式,多元化筹资渠道逐步形成。非财***拨款比例加大,银行开放贷款,企业投资进入,校产上交利润形成的强大支持等,均体现出教育科技产业化与金融、市场等相结合的崭新思路,但同时也暴露了高校财务监控弱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据***财务司最新估计,仅***直属的72所高校,其贷款余额就达200亿元,其中,相当部分处于无力偿还本金、勉强偿还利息的状态。另据审计署于1999年对部属62所高校的审计,查出收入反映不实、违规收费、违规从事金融业务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合计49亿元,发现3起涉嫌经济犯罪事件。事实表明,内部审计这种高校重要的财务监控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高校审计有必要从完善高校治理角度加强财务监控机制建设。
鉴于此,相关学者分别从审计主体缺陷、被审计对象复杂性以及审计依据的***策性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尤以内部审计***性的讨论居多,但对提高内部审计***性的建议大都集中在直属领导机制、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并未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剖析。***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提高审计***性对实现有效的财务监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受托责任理论进行审计***性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文拟从受托责任角度对高校内部审计***性问题作一探讨。
二、基于受托责任的高校内部审计本源分析
(一)内部审计的逻辑起点
审计学家Richard Brown论述审计起源时指出:“审计的起源可追溯到与会计起源相距不远的时代……当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财产的时候,显然就要求对前者的诚实性进行某种检查。”这里所提出的其实就是受托责任问题。受托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受托责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指受托人对与其有关的所有利益关系人的责任(蔡春,2001)。这些利益关系人是一个群体,除特定的直接利益所有者外,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蔡春,2006)。本文所论述的观点就是基于广义的受托责任理论,以表明受托责任与审计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受托责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审计是保证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确认和解除。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审计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审计活动与审计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渊源,审计正是因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说受托责任是审计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增多,为了实现组织整体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就必须赋予各层次人员一定的权限和责任,从而使得受托责任多元化,即形成所谓的内部受托责任关系,这就需要一种保证或落实内部受托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二)高校内部的受托责任
本文所指的“高校”遵循比较一致的看法,即它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组织,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生产活动。其形式上的界定依照《高等教育法》第68条的解释:“高等学校是指大学、***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另外,有些学者从高校组织特征和经营内容等层面对高校及高等教育进行了本质概括。他们认为“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需要而提供教育劳动服务的集合体……高等教育是一种生产性组织,从事生产劳动,生产一定的劳动产品”(赵宏斌、陆根书,2007)。这种观点体现了高校与企业存在某种程度的共性,从而为我们借鉴企业中委托理论和受托责任理论以分析高校组织的层级关系提供了契机。但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公共消费的特征,使得高校在产品供给形式和体制上呈现出区别于企业的独特品质。另外,高校投资主体和高等教育的供给模式也给高校组织提供了特殊的背景。本文认为:高校的委托关系至少存在于***府(出资者)和高校领导(管理者)、高校领导与院系领导、院系领导与教师以及高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等之间,而且这些关系所产生的问题要远比企业复杂得多。首先,高校最重要的资本是人力资本,作为公立高校人,他们通常按国家标准获得报酬,少数人也许还有升迁机会,不可能像约束企业人一样,通过经理人市场或薪酬制度约束等措施对其实现有效监控;其次,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还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会极力争取“劳动的节约”,这种不可外见性活动为受托人侵害委托人利益提供了机会,也给以人力资本为主的高校带来了比企业更严重的问题;再次,高校作为一个提供教育服务、生产和传播知识的组织,其经营成果非物质性的生产特点及其经营目标无法像企业利润一样考核的特性,决定了委托人无法获知人掌握的信息,造成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高校法人是公益法人,在内部运行及外部关系的处理上有着与营利法人不同的特殊性(彭宇文,2006)。这就意味着在与***府的关系上,高校要比公司密切得多。因此,和企业相比,***府与高校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受托责任反映的是受托人对与其有关的所有利益关系人的责任,与委托紧密相连,只要存在委托――受托关系就会产生受托责任(蔡春,2006)。因而,盘根错节的高校委托关系也表明了其受托责任的复杂性。
(三)受托责任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高校的受托责任要求学校内部各层次的受托人对委托人负有认真履行其职责、完成委托人委托、并向委托人汇报的义务,而委托主体对受托人的评价则需要借助内部审计部门的公正评价。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因高校内部受托责任的存在而存在,充当受托责任系统的控制主体,确保组织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故受托责任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点。
三、基于受托责任的高校内部审计***性问题的现实思考
(一)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结合点――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主办的“中国财经法律论坛”上的演讲中曾指出:要让承担责任成为公司治理的起点,对于公司而言,受托经营和受托责任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前提。公司治理的目标绝不仅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不是追求内部人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背离责任的公司治理,是没有灵魂和目标的治理……现实反复提示我们,承担责任应当成为公司治理的起点。上述关于受托经济责任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公司治理的起源和本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受托责任和高校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高校作为一个不同于公司法人、企业法人的非经济型组织,是否同样存在基于受托责任的治理问题呢?按照Oliver Hart(1996)的观点,任何一个组织,只要存在以下两个条件,就必然产生治理问题:其一,问题;其二,合同不完全。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不仅存在问题,而且其复杂程度远超过企业,因此,第一个条件已经符合。其次,合同的不完全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和未来的不确定,任何组织都不可能签订完全的合约来解决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初始合约中没有设定的剩余控制只能由治理结构来决定。这种合同的不完全性在高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高校组织的非营利属性决定了其经营成果不能通过定量的指标来衡量,这使得委托双方签订的合同存在很大的余地,甚至无法签订。另外,从法人地位考虑,高校法人地位的确立使高校法人和公司法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共同性和相通性。公司法人治理中关于法人财产权、决策、执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法人制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彭宇文,2006)。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校确实存在治理问题,而且高校治理与公司治理在其治理机制的内涵上具有共性,即:都是基于受托责任的,为实现组织利益相关者在权、责、利上的相互制衡,且对组织剩余控制权进行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因此,受托责任使高校治理与高校内部审计有机结合。
(二)解决内部审计***性问题的关键――高校治理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最终目标都在于保证受托责任有效履行并延续受托责任关系,使得组织整体效益壮大,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一方面,高校治理是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结构趋于健全、完善的保证,是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性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因此,高校内部审计***性问题也属于高校治理的一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审计***性问题的彻底解决应着眼于对高校治理的改善。这为我们增强高校内部审计***性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思路。
四、加强内部审计***性的措施――内、外部治理机制建立
从高校治理的角度提高内部审计***性,是建立在改变现有治理体制和内部审计领导模式的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主要是***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行***等级制治理体制,内部审计机构向主管校长或纪委书记负责的领导模式。从上面的受托责任分析可知,高校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都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它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在权利的配置上应兼顾各主体利益。基于此,可加强内部审计***性,有必要从高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内部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性方面的措施,包括建立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外部治理机制在提高审计***性方面的措施有***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相衔接机制,以及成立高校内部审计协会组织。
(一)加强内部审计***性的措施
――内部治理机制建立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对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地位的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性的核心: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组织内部的一个较高层次。内部审计机构***性和权威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理想的情况是在行***上隶属于最高管理层,在业务上隶属于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接受其业务指导并向其报告业务工作。二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拥有行使职责所必备的充分的权利,如保证广泛的审计范围、依据审计建议采取适当的行动,与组织最高决策层直接交流信息等。从目前来看,中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通常来自于学校组织部或管理层的行***安排,审计人员没有选择被审计单位的权利,这不仅使内部审计处于从属地位,丧失审计***性和权威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审计范围。
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高校治理赋予它的功能,必须在行***上直接隶属于高校最高管理层(如校长),业务上隶属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借鉴公司治理经验,审计委员会对于保障内部审计的***性及其功能的发挥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如美国大学的审计部门通常***于财务部门,业务上由主管行***、财务工作的校长分管,可以直接将重要审计结果汇报给校董事会。这些对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中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高校是一个具有多重性质的组织,其特有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高校治理要考虑其公共职能的实现,同时,高校私人产品的生产也需要构建类似企业的治理模式。另外,从产权结构上分析,高校财产所有权既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如出资人),也属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如管理者、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辅助人员等)。因此,高校产品的双重性和各产权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高校董事会的构建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引进公司治理的效率。从建立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内部审计***性的角度出发,笔者提出:首先要建立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制度,其成员应当包括学校出资者、高校管理者、教师代表、科研人员代表和其他相关主体,董事会主管高校战略发展和重大财务决策;其次,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及其它教学和科研发展专门委员会等,并由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选聘外部审计事务所。校长则通过董事会的选举产生,同时接受董事会的领导开展工作。这样,既保证了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高校内部治理中的较高层次,也赋予了内审部门较大的主动权和与决策层直接沟通的机会,使得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能在保持较好***性的基础上充分履行治理职能。
(二)加强内部审计***性的措施
――外部治理机制的建立
在以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内部审计***性的同时,外部治理的补充和辅助作用也不容忽视。笔者在构建高校外部治理机制方面主要考虑两个层面:
1.完善高校内、外部审计及***府审计相互衔接制度
前述内部治理机制的实现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高校董事会的构建打破了***府行***约束的传统局面,也改变了校长由上级***或教育行***主管部门任命的产生方式,由此带来的***府角色的转变,不仅表明***府对高校应实行脱钩改制,也意味着***府要改善原有的监管方式,这其中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只有***府审计。因为***府和高校作为委托关系的外部内容之一,不能由内部审计监督其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只能由***府审计自身完成。另外,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即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定期年度审计,也构成各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之后,使自主选聘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成为可能。因此,内部审计负责高校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项目效益审计等常规审计工作,并为外部审计和***府审计提供基础和辅助;外部审计***性较高,可承担基建、校办产业等资金数额大、经济业务复杂的项目审计工作,作为对内部审计的完善和补充;***府审计权威性较高,***性较强,通过开展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高校内、外审计及***府审计相衔接制度,极大地减少了影响内部审计***性的主观和人为因素,保障了高校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运行。
2.建立高校内部审计协会组织
高校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在我国尚属新兴实体,本文引进这一先进运作模式主要源于对国外大学审计师协会(ACUA)成功经验的借鉴。ACUA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国际性专业组织,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500家高等教育机构服务。其主要职能包括为高校内审人员提供后续教育、调整高校内审的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协调高校之间的内部审计工作、积极促进高校内审人员从事内审理论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大学之间的内部审计机构每隔几年还要进行交叉审计,这种“同等级别的交互审计”过程利用内部审计协会指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出具审计报告。目前,美国的大学内部审计机构通常会接受该协会的管理和协调。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仍以各高校为单位,尚未考虑校际间的合作,更未形成专属高校的内部审计组织。如果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构建这样专业化的协调机构,对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可能都大有裨益。尤其是该组织“交叉审计”的工作特色,相当于在高校内、外审计和***府审计相衔接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保障,对增强内审***性、完善高校外部治理机制起着建设性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性缺失问题,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的本源,以及高校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的结合点,进而从高校治理的角度解决内部审计***性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受托责任的存在是高校内部审计的本源,高校内部审计是确保高校各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一种治理机制。高校治理和高校内部审计结合于这种受托责任,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的一部分。审计***性问题的彻底解决应着眼于对高校治理的改善、促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以及高校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蔡春,唐淘智.公司治理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曹光荣,黎嫦娟.关于高校治理结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5,(8).
[5]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财经,2004,(24).
[6] 彭宇文.中国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 时现.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审计研究.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8] 司艳萍,李芳.中美高校内审比较.中国内部审计,2005,(6).
[9] 王英杰,刘慧珍.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文硕.世界审计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9
重新定位国家审计对象的理论分析
现行国家审计对象是怎样的?为什么现阶段要定位国家审计对象?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定位国家审计对象?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面对。下面拟就定位国家审计对象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
1.国家审计对象的内容
关于国家审计对象的理论分析已有一些论断,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计资料论、经济活动论、结合论等理论。会计资料论认为,国家审计的对象应是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会计分析资料。进而认为,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财务审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效益审计。财务审计主要审查的是财务会计资料;效益审计主要审查的是管理会计资料。这个观点把国家审计对象仅局限于会计资料。经济活动论认为,现代审计已由财务审计发展到效益审计。由于经济效益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产物,所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必然要求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这就意味着现代审计对象已突破了财务收支的范围包括了整个经济活动全过程,因而应将审计对象归结为经济活动。结合论认为,审计对象是由会计及其信息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这显然是结合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因而是经济活动论、会计资料论二者的结合。如果把审计对象界定为会计资料,不仅不适用于效益审计,就是对财务审计而言也不够全面。财务审计,若只审查会计资料而不审查经济活动,难以完成审计的任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把审计对象界定为经济活动,虽然可以兼顾整个审计领域,但容易产生范围过于宽泛、内容不够明确的问题。于是便有了结合论的观点。由此可见,迄今为止,理论上关于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在会计资料、经济活动二者之间游离。
2.重新定位国家审计对象的理论分析
自从国家审计署成立以来,我国审计法规先后经历了“暂行规定”、“审计条例”和“审计法”三个阶段。审计法规中对国家审计对象的规范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各阶段审计法规中对审计对象规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依照宪法的要求,明确规定对***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府的财***、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其他有关方面的审计事项作出规定。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规的规定,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不断拓宽审计领域,开展了对***府财***收支的审计,对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行***事业单位、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和运用外资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对农业专用资金、养老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环保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我国国家审计对象发生上述演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中出现的需要加强监督的问题不断增多,扩大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范围,提高监督的层次,突出监督的重点,为大势所趋。第二,随着对外开放层面的深入,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日益增多,涉外项目的审计问题日显突出,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范围的界定上明确规定。第三,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中心的对各种经济责任关系的处理日显重要,要求审计机关摆正自身在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也要求对其审计对象范围和监督的力度作出明确规定。第四,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出现的许多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活动,对***府的管理和监督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必须为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第五,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需要发展和完善,审计实践和审计理论研究对国家审计对象的认识也在起到深化作用。
就国家审计对象的重新定位而言,必须明确以下几个理论观点:第一,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受特定的社会***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治经济制度的基本走向,决定着国家审计对象的基本内容。这就能够解释美国国家审计对象与中国国家审计对象的不同。也能解释中国国家审计对象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不尽相同。第二,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服从、服务于国家权力机关特定的***治、经济的目的。国家审计各项工作的开展,往往是为了特定时期特定的***治、经济目的的需要。第三,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需要依靠立法予以保证。法规的权威性及其规范的详尽水准,决定实际能够接受国家审计审查的单位的级别和审查的具体内容。法律的保障是有效执行国家审计的前提。而没有法律保障确定的国家审计对象是不能被法律认可的。第四,国家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国家***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不同时期的国家审计对象当然也不尽相同。第五,国家审计监督对象层次的高低及其作用的发挥,还受审计机关隶属关系的影响。当审计机关隶属于较高权力部门时,审计监督的对象及其作用的发挥比较有保障。第六,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应受一定社会历史和传统的影响。
那么重新定位国家审计对象时,应着重关注什么呢?第一,关注国家权力监督。审计机关作国家权力机关,理当实施国家监督。国家审计的高层次性及监督的效力问题是无庸置疑的。而我国审计机关隶属于本级***府,其对本级***府有关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如何保证,值得探究,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实行同级审很难行得通,对***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督,只有实行实质上的外部审计,比如上审下、交叉审,才有可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第二,关注被审计单位。国家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类型各异,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特定的组织等。不同的单位其经济活动业务各异、主要领导人做法各异,因此具体要审查的内容也各有不同。第三,关注社会责任审计、管理审计领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内,而对经济领域以外的需要进行监督检查的问题,如果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缺乏详尽明确的规定。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经济领域以外的,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就相应地扩大了***府的受托责任,要求***府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管。国家审计向非经济领域延伸,开展对有关社会责任、管理问题的审计,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国家审计的关注。我国国家审计应当考虑把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例如环境审计、社会公益事业审计等纳入国家审计对象的范围。在所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专职审计机关和专业人员检查国家经济活动与所定标准、目标的差距,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纠正偏差、促进增值的活动。显然,这里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活动、国家有关单位的财务活动、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等。纠正偏差的活动不仅针对出现偏差的事,也要针对出现偏差的人。在传统的国家审计对象范围的基础上扩充了绩效审计、管理审计、责任审计等内容,既与国际接轨又与国家审计实践现实贴切。
重新定位国家审计对象的建议
重新定位国家审计对象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并将“有为有位、有位有为”形成良性循环。在当前世人十分关切国家治理的改革时期,也特别关注国家审计的功能,但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应在“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下,准确定位国家审计对象,有的放矢,狠抓要害,对于时间紧迫、任务重、人员相对少的国家审计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应适应国家审计目的的变化
中国国家审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的。第一阶段是国家审计成立之初,国家审计以查错防弊为目的,此时国家审计对象是会计资料,主要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审计;第二阶段是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阶段,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审计对象是经济活动,主要检查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包括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的审计;第三阶段是促进经济转型阶段,大约是21世纪初,国家审计对象是经济管理活动,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而展开,不仅强调经济效益,还要强调社会效益;第四阶段是提升经济质量阶段,起始于最近几年,至以后的若干年,此时国家审计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活动,主要针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而展开,强调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即要求运用一定的标准(经济的或非经济的)以衡量经济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活动,得出差异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由此可知,将国家审计对象界定为经济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活动是否按既定标准执行,以确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是对国家审计对象的重新定位。
2.应适应国家审计外在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国家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沿江开放、中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最后是全面开放、加入WTO,与世界经济同呼吸。国家审计环境是在一定时空状态下所存在的,与国家审计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按照环境因素的起源,可以将国家审计环境分为国家审计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国家审计内外环境拥有各自特有的运行特点和变化规律,外在环境的变化往往先行于内在环境的变化,并为国家审计内在环境的变化起到指引、依据的作用。当国家审计内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外在环境变化可以成为引发内在环境变化的诱因,此时外在环境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国家经济环境和中国国家审计外在环境的变化不仅是中国国家审计内在环境变化的诱因,而且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审计对象的定位属国家审计内在环境的范畴,无疑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地认为国家审计的内在特征,包括国审计的对象的转移等现象受国家经济环境和中国国家审计外在环境的支配。
3.应适应国家审计内在环境的变化
国家审计的体制运行环境、主体环境、客体及经济业务环境是国家审计内在环境的范畴。国家审计内在环境成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国家审计内在环境为逻辑起点来推导其他抽象的国家审计理论与概念,最终构建国家审计的理论体系,可以揭示国家审计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发展规律,当然也能揭示国家审计的全部内涵。中国国家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成立开始,就履行着行***责任和经济监督之责,从财***的同级审、对国家审计的定义的讨论到审计报告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公告制度,再到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无不透视出国家审计的几届主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努力,以及***的精心治国的决心和大力支持。这使得国家审计不仅限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也强调财***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此时的国家审计对象可以理解为财***、财务收支活动、经营活动、经济管理活动,评价审查对象的合法性、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
4.应与国家审计相近职业内容变化配套
与国家审计相近的职业主要有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管理职业。社会审计强调经济活动的鉴证、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会计和税务及管理咨询等业务,使得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审计不可能滞后于社会审计的发展,因此反映在国家审计对象上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系统的审查和会计、税务、管理业务的审查。中国内部审计也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内部审计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强调组织内所有业务标准化程度的检查。作为负有对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责的国家审计当然也不能滞后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也理当将组织业务是否达到标准,帮助业务活动创造或提升价值。中国管理业务的智能化、丰富化,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多元化理念等,为国家审计业务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计算机审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审计工作原则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财务审计到效益审计再到环境审计的范畴的发展,预示着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拓展了国家审计对象的内容。
5.应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家审计的改革相协调
审计外部化论文例10
【作者简介】张艳玲,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王娟,渤海大学讲师,硕士,辽宁锦州121000
【中***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155-05
免***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审计本质、职能的重新界定,石化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企业风险趋于多元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石化企业必须以免***系统论作为新的价值取向深度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
审计文化与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审计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审计文化的内涵,必须先分析文化的具体内容。关于文化的内涵,在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按照《现代俄语标准辞典》的解析: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中、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泰勒(1992)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努力和习惯。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可见,文化是一个多视角、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包括了物质、精神、理性和感性等多方面的涵义。也正是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审计文化也成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审计文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已成为普遍共识。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是审计工作中具有的属性,是共性,如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审计手段和方法以及审计行为等。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审计文化的共性。是不同国家相互交流的基础。审计文化的社会属性是审计工作中所形成的属性,是个性,其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审计文化的差异性。虽然审计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具体的概念,但学者普遍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不难看出,学者对于审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主要是集中在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和审计道德等在内的精神方面。
(二)审计文化的特点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审计文化已经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1)时代性。审计文化是时展的产物,无法脱离特定时代、特定***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与审计工作实际现状保持协调一致。(2)系统性。审计文化包括了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审计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制度、技术等有形因素,更要重视信念、价值观、道德评价等无形因素。(3)创新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审计手段、审计方法、审计理论以及审计的价值观等必定要不断创新。(4)开放性。审计文化与其他文化虽有本质区别,但又相互兼容,既需要吸收先进文化的基本元素,又可以为其他文化提供借鉴和吸收。(5)科学性。审计文化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为基础,不能超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而***存在,审计文化应与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保持协调一致。
(三)审计文化的功能
实践证明,审计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其一,凝聚功能。先进的审计文化,可以增进审计及机关人员的相互了解。团结各岗位、各领域的人员,形成共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忠诚度,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巨大合力。其二,激励功能。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具有良好的精神感召力,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全身心投身于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实践证明,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激励作用往往胜过行***命令的执行约束。其三,约束功能。审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在价值观的指导下,借助道德、信念和风气发挥作用,通过心理的诱导和规范,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趋于和谐、一致。其四,教育功能。良好的审计文化有利于企业职工陶冶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遵循正确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此外,审计文化还可以促使外部人员增加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审计事业。
二、免***系统论与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
审计免***系统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于2007年提出的观点,并在2008年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对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免***系统理论。免***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的新发展。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应具有和发挥预防、揭示、抵御功能,现代国家审计就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系统。很显然,免***系统论下的审计已经超越了传统审计中的会查账就是审计的定位,并对传统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进行修正及突破。免***系统论下的审计,要做到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效益与效果性兼顾;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完善制度***策;在审计经济问题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和民生等问题的关注。对于企业而言,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审计的本质出发,发挥预警、揭示和修补抵御等“免***”功能,同时当好经济卫士和保健医生,查错纠弊、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促进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并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免***系统论和审计文化的功能与目的,两者是趋于一致的。是可以融合的。互为促进的。
(二)创新审计制度,强化审计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