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篇1
1.戴礼帽的男人世界文化 于涛
2.犹太民族缘何散而不亡李再强,郑琼
3.俄罗斯文化中的东正教曾思艺
4.库克船长和夏威夷--生的发现与死的归宿金森
5.金斯伯格:就这样"垮掉"刘伟
6.托尔斯泰的五份遗嘱及其风波杨建民
7.布宁的俄罗斯情结张淑明
8.残骸堆着残骸:历史,电影与记忆的废墟刘君
9.琉特琴概说郭莹
10.余韵悠悠聆听巴赫-一关于巴赫的管风琴音乐随笔陈岱
11.马真读碟马真
12.欧陆随笔(之三)张铁夫
13.《情人>:情动玛格丽特·杜拉斯侯颖
14.面对父亲杨东毅
15.五分钟和二十年乔叶,甄春亮
16.迈向廷巴克***之旅雪冬
17.万籁俱寂李津***
18.沉没海底的古城赵叶
19.同卵双生子和复制人的差别晓喻
20.多彩的印度服饰黎海波
21.残缺之美程世刚
22.别开生面的旅游列车曹炳坤
23.独眼人·三眼人·四眼人李津***
24.古巴不欢迎美元刘旭,韩若楠
25.德国的少数民族--索布族宋洁
26.男孩和树安娜·拉蒂夫,陆家齐
27.世界文化 美国总统与电影的不解之缘魏晓燕
28.因国家而异的企业文化金旺
1.《温室》王惠云
2.奈保尔的后殖民家园情结杨锏
3.《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双重妇女观郭伟平
4.世界桑拿浴比赛张元国
5.瑞典以文学的名义缔造和谐茉莉
6.《象棋的故事》的故事——绝望的世界主义者茨威格周轶
7.维尔考克斯:古老文明的守护神刘旭东
8.真实的荒诞若尘
9.完美的人性VS圣洁的神性——富兰克林与梭罗自传体文本细读对比刘卓滢,张慧芳
10.萨利姆杂糅文化之下的流浪儿齐园
11.送给沃尔特一家的圣诞花篮烟寒
12.戴耳机的男孩儿刘昕蓉
13.日本的少字书如川
14.作曲家笔下的"四季"刘豪烜
15.谁是元凶——轰动全美的染色体犯罪案始末雪里红
16.札幌的鱼市孙加祺
17.罗马听泉彭龄,章谊
18.经营有道小麦
19.付小费,还能怎么说丁永明
20.有趣的东非珠宝小城于晓明
21.温莎:英王室最后的辉煌张先华
22.世界奇湖朱泽山
23.《达·芬奇密码》与罗斯林教堂邢世嘉
24.拓展公共论坛与社会事物的讨论空间美国周末新闻访谈争夺战魏春洋,杨晓龙
25.摩纳哥:珍珠般的国度世界文化 汪震国
26.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班霍夫大街张畅
27.科西嘉:绿色的惊叹号林晓文
28.悲伤与欢乐同在哀痛与喜悦共存盖比亚族的叫魂仪式汤文琪
29.话说伦敦雾蓬生
30.拉什莫尔纪念碑王广树
31.俄罗斯的SOS儿童村李冬梅
32.维也纳中央公墓唐黎标
1.《黑格尔的假日》于涛
2.痛苦与救赎——向两位电影大师致敬刘君
3.明净,通往纯粹的道路——现代雕塑中的"极少主义"许琦
4.巴拉基列夫与"强力集团"——纪念巴拉基列夫诞辰170周年程鹿峰
5.从数字看到韩国女性生活的变化王英斌
6.波提切利心目中永恒的女神——西莫内塔陆家齐
7.印度:推迟生育可获奖励王英斌hHTTp://
8.曲折而痛苦的炽热爱情——缪塞的爱情及其"爱情五部曲"组诗姜小艳,曾思艺
9.文天祥后代的爱国情结——访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强吴德铭
10.美国人使用抗抑郁药居处方药之首王英斌
11.永不消失的自信乔伊
12.等待日落CharlesSimic,刘昕蓉
13.恐怖电影"求生守则"阿健
14.世界文化 美国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王英斌
15.贼行其"道"——"偷盗片"特征及风行原因杨柳
16.华丽的视觉盛宴——关于《原罪》罗小丽
17.求"真"的冒险——评《楚门的世界》邹广艳
18.个人意志与公众意志的较量——读保罗·科埃略的《韦罗妮卡决定去死》高晓玲
19.计算机表情符号进入成人世界栾习芹
20.仰望那遥远的星光岳力
21.往事的回忆马克·罗伊考,雪冬
22.从《玻璃动物园》到《欲望号街车》孔暄
23.澳大利亚人口增至2100万/巴西教育现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24.一条长了势利眼的狗吴若增,甄春亮
25.拜占廷文明——闪烁东西方异彩的中古明珠郑雪蕾
26.《三个火》与黎塞留李美清
27.葡萄酒、龙舌兰酒和世界文化遗产张一鸿
28.特殊的新闻文化现象——"黄色新闻"陈晓曼
29.计算机表情符号被用作"***事密码"栾习芹
30.国外五花八门的饮茶习俗金旺
31.苦行僧之谜世界文化 钱星博
32.韩国高学历者过剩年轻失业者增加王英斌
33.枫丹白露的"拿破仑台阶"郭栋
34.至纯至美的牛津与剑桥黄辉
1.《麦田》王惠云
2.异***突起的美国西语裔作家石平萍
3.颠覆上帝——寻索伯格曼对宗教的思考脉络许欢欢
4.索尔·贝娄的犹太书写汪汉利
5.布雷乔夫和他的科幻小说李声权
6.对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由庆华
7.仲马父子与凡尔纳的友谊颜坤琰
8.比才与歌剧《卡门》程鹿峰
9.巨人堤:奇特的地貌闻一歌
10.心魔的世界——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的启示贾庆***
11.为女性***呐喊的《绿山墙的安妮》陈秀君
12.我是如此爱你李荷卿
13.乡音不改的中亚东干人李引进
14.英国的丝丝小雨蓬生
15.皇帝的石头城华木
16.秋染纽英伦沈铁
17.访越两题杨从彪
18.艺术殿堂梵蒂冈张林初
19.蕴含印加帝国余晖的库斯科王祖远
20.长号呜咽尽惆怅牧笛
21.奥运会上的化学知识高育红
22.英国的公共座椅李维立
23.世界文化 海底沉船一百万赵叶
24.守卫梵蒂冈的瑞士雇佣兵彭永清
25.希腊文明的摇篮——爱琴文化张友燕,张丽娟
26.古埃及女神伊西斯崔媛媛
27.日本用高科技照顾老人米娜
28.星光下看电影方陵生
世界文化篇2
一
有人说,只要现代化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题,讨论审美现代性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句话之所以有道理,是因为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产物,一方面表征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因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带来的文化、审美的深刻转向;另一方面也表征为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端的批判。
面向21世纪,在高度现代性的条件下,纳入我们视野的是,在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语境中,审美现代性的选择。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化)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之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概念中“文学”一词既可以指文学也可以指文化。(注:“世界文学”中“文学”这个词,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6页上编译者的注: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治等等方面的著作”。德文的“文学”同所有西文的“文学”一样,均来自拉丁文,狭义上系指文学;广义上系指学术文化。从书中“文学”一词的上下文看,它既指文学也指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文学”这一术语是由歌德提出的。但是,马克思把世界文学、世界文化形成、发展过程看成一个历史现象。黑格尔曾经提出过,人类历史最终要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这样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否定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自由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自我外化过程,指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把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纳入到了世界历史进程中考察。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然到处落户,到处开放,到处建立关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1]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把大工业生产、世界市场和世界各民族的交往看成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形成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他们又生动地勾画了西方技术先进国家的市场资本主义对世界各地殖民地国家工业、技术的输出和资源的掠夺,及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殖民地国家的渗透和影响。他们从西方大国文化的全球性扩张事实出发,说明“世界文学”形成的最初原因。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提问方式为我们审视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坐标。这里想提醒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马克思那里,“世界文学”最初形成,就意味因现代性带来的世界历史多元化裂变,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注定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性变迁的模式,而不是一个终极的整一性的模式,由此带来它对审美现代性启示也是多方位的、开放的。这里,我们姑且把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和文化的殖民扩张的审视、警惕暂时“悬置”起来,先来看马克思如何言述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与审美现代性关系。马克思在打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把东西方的关系、东方历史文化架构到他对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表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以历史主义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封闭性。我们还记得马克思关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这一著名比喻;马克思还严肃地指出封闭的东方社会结构因“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不开化的人的利己性”。马克思的文化批判观点也正是百年中国文化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性变革中所不断反省的。马克思对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对既往的追溯,他在对待东西方关系问题上,着眼点在于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是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又是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关联?在《中国***和欧洲***》一文中,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并以空间性叙述形式,把中西方历史文化机体的异质性的互相碰撞和互相影响看作是合乎“两极相逢”[2]的辩证法则的事。“两极相逢”意味着冲突也意味着对话,它本身就构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的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东(中)西方文化、乃至各民族的文学、文化走向交往与对话是马克思的审美现代性理想,在他的“交往”理论中能够找到清晰的脉络和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的交往从“被迫交往”、“自发交往”到“普遍交往”的历史过程作了透彻的分析。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3]“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4]由于“普遍交往”,“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5]乃至作为各个单独个人也“才能摆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包括精神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可以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6]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是“大工业生产”和“市场世界力量”,使得交往具有世界性质,从而为精神生产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开辟了途径;他们从未来可以达到的合理化状态的角度构想了不同民族、单独个人的精神生产,在世界多元文化对话(这种文化共融如马克思所说的“利用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中从事全面的生产,必须要以“普遍交往”的条件为前提。“普遍交往”可以理解为主体间性的交往。“普遍交往”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累积的过程。马克思指出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桎梏,就要以新的交往形式取代。就多元文化的对话而言,它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在世界文化背景下,一种文化都是相对于另一种文化而存在,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交往”中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也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主体间性的互动作用,它们的话语力量才能得以在不同层面上在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中,进行对话和沟通,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的“交往”理论,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得到反响。哈贝马斯遵循马克思的模式,把人类建立交往的合理性看成人类寻求***的途经。他认为,社会的***,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没有统治的交往关系和取得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识,并把审美经验与表达放在交往模式上。这正是对马克思所说的“普遍交往”理论的富有时代感的阐释。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人类生存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自由的最终实现、作为个体生存的人的审美自由本质的实现,是审美现代性的根本原则。审美现代性如何在文化中发生,马克思世界文化“交往”的理论从文化角度对美学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多元文化的对话,各民族文学(化)在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中以其民族文学(化)的独特性走向世界,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启示。
应该说,在马克思的时代,真正普遍的审美交流模式尚未出现。
今天,世界的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不同民族的文学、文化的交往对话的重要发展是由20世纪以来历史进程本身促进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市场世界力量不同国家被迫卷入到“交往”与“竞争”中;另一方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使得众多民族得以***并致力于民族认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普遍交往中的多元文化的对话提供了现实的经验。同时,还应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技术和通讯等方面相互依赖性前所未有地加速发展,这一方兴未艾的进程增多并改进了传插知识、文学、文化的手段,世界上最荒僻的角落亦被联结在单一的信息系统中,于是,马克思科学阐释的世界文学(化)的概念得以实现,审美的现代性从中获得了理想选择的可能性。
二
面向21世纪,多元文化对话,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不是时代文学、文化的唯一表征。西方资本主义因其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的文化侵略依然是面向新世纪文化事件的危殆。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导致的文化霸权的批判,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当代启示之二。
后现论家福科对如何掌握历史事件意义的独特特征,提出这样一个视角:他批判过去理性至上的历史传统的目的在于把单一的事件化解为一种理想的连续性,而“实际上历史是大量纠缠在一起的事件的集合。”他认为,“历史事件不是一种决定、一项协定、一种王权或一场战役,而是对各种力量的颠倒、权力的篡夺。”[7]福科的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思索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蕴含的历史感的多重性、间隙、距离、非整一性和张力。亦如詹明信所说,“马克思对待历史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认为历史有其不可捉摸的令人吃惊的性质。”[8]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由于大工业生产、世界市场力量使得各民族文学打破民族和地方的局限走向世界文学,另一方面从强国对弱国的经济、文化的全球性扩张的事实出发,又在当时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带来了不同民族的不平等关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真正的平等的相互往来并未形成。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历史发生必然导至将它们的文化作为一种普遍主义原则代替世界文学(化)。请看《***宣言》中如下一段话:资产阶级企***“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使未开化或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义正严辞地批判了西方社会的欧洲中心主义、欧洲“所谓文明”文化中心主义。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理解在马克思的世界文学观念中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滋生出来的霸权文化逻辑的否定。马克思以现代性视角,切入批判,使人们悟出,审美的现代性,要求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要对西方社会在经济霸权操纵下的文化霸权形成对抗。这一点,笔者在《马克思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0]一文中作了充分的论述。
考察文化的一个的角度是弄清文化在社会中起了什么作用。在经验事实的层面上,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全球化的境遇中,美国的文化推行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的事实。2002年2月8日《南方周末》刊登《大片入侵8年祭》一文对8年来美国电影对世界和中国电影市场占有情况作了报导,让人深思。报导提供了这样的事实:据统计数字表明,好莱坞的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1994年随着美国大片《亡命天涯》首次登上中国大陆之后,接着美国七部大片登陆,其中大制作的《真实的谎言》1994年票房在1亿美元,它是7部美国大片在中国的票房冠***。该文章还追溯了好莱坞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情况。在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占据中国市场的75%。早在1927年,美国***就发表了一份详尽的中国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其中最长的部分是有关上海、香港、天津、北京、汉口、大连、曲阜、长沙、汕头等主要电影放映城市的影院的调查。美国八大公司不仅在上海、北京等地设有办事处,甚至在西安也有长驻代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上海***,在上海进口的美国影片近2000部。半殖民地中国的大都市的中国人接受美国影片的影响不言而喻。《大片入侵8年祭》的“编者按”中有这样一段话:“1995年距今已经8年了,曾经欢呼大片进入的电影人于今安在?他们用大片激活市场的梦想是否仍在?他们是否还去影院?是否还看国产片?他们是否知道中国每年的电影观众只剩下了一两亿人次,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是两百多亿人次?没有人痛哭,因为他们尚不知他们的沦陷。呜呼!”以上仅举电影版***的现状,说明美国资本主义文化霸权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存在的事实。
马克思一向主张必须将理论的批判升为针对现实的批判,必须扎根现实,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通过解决时展的面临重大问题展开理论的探索。今天,大众传媒的技术力量,在跨国资本运作的国际化语境中,为各国民族文学(化)的交流、交往,从而促使世界文学(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条件。但是,美国依靠它的经济技术优势在文化交流的形式下实施不平等的文化霸权,以挟持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出现,这是各民族本土文化认同在当下语境中又必须面对的问题。2001年台湾作家、批评家陈映真撰文抨击美国推行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的“***策”。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自主防御》一文中提供了这样的事实:美国中央情报局初定于1951年而后逐步完善的《行事手册》中载有十大方案,其中有这样三条:(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替他们制造***奔放的兴趣和机会;(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府为中心的传统中引开来,让他们集中体育表演、***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仅此三条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治意识形态的企***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上的霸权逻辑。[11]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多诺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已经成为它自己的意形形态。美国的文化霸权的全球性扩张,一方面把文化产品全面推向市场,变成“货币”,另一方面是以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将它们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趣味推向世界。以暴力、***、恐怖、血腥及虚假的生活幻想作为文化工业生产的母题经常以诱人叙事来包装,被制作出来的光盘流向第三世界,作为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它们在第三世界面前树立一个“比照集团”引诱意志薄弱者追随仿效,放弃自己民族文化传统。西方思想家詹明信、赛义德、汤林森、法兰克福学派中激进主义思想家,对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文化霸权和殖民文化所进行的文化批判,触及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本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触角与批判,在他们那里又有了时代的时空维度与现实的延伸。若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上看,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其实质在于,一方面防止文化的同质化危殆多元文化的对话,另一方面是防止资本主义邪恶特征的扩张。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化问题,不难发现重塑审美自由的本真性,主持审美与艺术领域的***自主作为审美现代性原则,必然要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携带的文化霸权对抗。这是回到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言述方式的积极态度。
三
“现代性将我们丢进了恒久解体与更新的漩涡、卷起抗争与矛盾的漩涡、模棱两可兼有焦虑的漩涡。”[12]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悖论式的言述方式正是透过对现代性活生生经验的观察而获得的经验性取向。他处于二难的言述给我们带来对审美现代选择的富有张力的思考。现代性与文化同谋促使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是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选择的又一当代启示。
人们置身于现代性境遇中,感受着现代性的变革。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点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以冷静的眼光来看他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3]这里,马克思展示了这样一种景观:现代性带来历史过程、生活形态及其观念与整个文化基础的裂变。马克思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审视了这一过程中审美机制现代转向的残酷性与生机的可能性。
在全球化的境遇中,大众文化迅速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已成为文化现代性的标记。审美机制转向的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形式的兴起。我们必须把话题集中到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所衍生的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从而为审美现代性在文化现代性中发生如何成为可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
诚然,马克思亦未使用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但是大众文化作为一个悖论潜藏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方式,由于利润的驱动,通过商品生产模式,把低劣的文化产品推向大众消费文化的负面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肯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必然关心消费者欲望需要的增长,从而引导我们理解大众消费文化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在世界文化现展的进程中,大众文化的悖论验证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的历史辩证法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穿透力。下面就这二方面复杂关系加以分析。
与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扩张性相一致,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的运作模式,必然要将文化产品推向最大市场的消费。马克思曾以非常愤激的心情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的丑恶面。在著名的《欧洲问题》中马克思写道:“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是对于理论、艺术、历史的蔑视……是财迷真正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14]马克思给资本的道德和美学状态的定性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立场,在他许多文化批判论著中表达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针对他所处的古典资本主义时期,在资本驱使下的商业化叙事劣质性一面给艺术审美属性造成的戕害,作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批判。他的批判指向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得到继承和发挥。大众文化研究立足于负面的基础,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批判理论的倡导者的论述,产生了巨大反响。由于大众文化的全球蔓延,第三世界文化批判的介入也是必然的。中国学者汪晖的有影响的论著《死火重温》、台湾著名作家、批评家陈映真对大众文化的尖锐批判,都是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大众文化如此普及并作为后现代的动力这一经验事实,不得不让人冷静思索问题。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论“在考察复杂而又差异纷呈的观众反应及对商品使用实际消费过程时,显得无能为力。”[15]他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如何理解大众文化这一悖论话题,对我们认识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柏曼在谈到20世纪世界文化过程时提供了这样一种反思,他认为,20世纪的作家和关于现代性的认识与19世纪思想家比较,视野明显狭窄了。“19世纪的思想家们既是现代生活的狂热追随者,又是它们的敌人,他们永不疲倦和现代性的含混和矛盾做斗争,他们自我反讽和内心紧张乃是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他们20世纪的后继者们则更加倾向于死板的两极和平面性的整体化……现代生活开放的视野已被封闭的视野所取代,即是说,过去是既要这个,又要那个,如今却以非此即彼来取而代之。”[16]柏曼的反思启发我们回到马克思的元典论述。我们发现,马克思对文化生产的商品生产逻辑的批判并没有走向悲观主义。马克思悖论式的论述又揭示了文化生产作为商品生产的进步性及现代性带来的文化形式的变迁,为我们理解世界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是以愉快的心情来看待文化从传统的恒定中游离出来带来的***:“一切宗法的东西都消失了,因为只有商业即买卖才是唯一的联系,……旧社会的一切关系一般脱去了神圣的外衣,因为它们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样,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啊。”[17]历史只有通过灾难才能进步,坚持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才着重指出资本主义不由自主地带来了“世界文学”这一文化的***形式。马克思还从消费者的“需求”与商品形式的关系着眼,指出“想方设法刺激劳动者的消费以使商品获得新的魅力,通过不断的宣传,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求,等等。正是资本与劳动在这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当前资本所具有的力量正建立在这上面。”[18]这里,马克思看到了消费者欲望、大众的快感对文明增长所具有的影响,他把商品生产关心欲望的增长,视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合理性。通过商品形式的逻辑,人们生产出了极大丰富的文化产品,也为大众文化造就“新的魅力”。马克思为现代性带来的大众文化形式审美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那么大众文化形式的“新的魅力”在哪里呢?从广义上讲,文化形式转变就是历史的主题。马克思有句名言: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件第一次是作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它可以拿来作为现代性转轨、大众文化形式出现的隐喻。大众文化作为喜剧形式出现的是以大众狂欢式的欲望化表达展示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重要著作中指出,当伟大历史悲剧的叙事话语已经终结时,新的文化形式与过去发生了断裂,但却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了“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的历史悲剧的高度所必要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19]从而产生“新的魅力”。人类生存的必要的理想与幻想化、形式化相融合构成大众文化狂欢式欲望化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的论述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生成的可能性提供了巨大阐释空间。童庆炳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现实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中的本雅明作为后现代思想家的先驱值得提出。本雅明的意义在于他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出发,根据马克思的《〈***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今社会对比的观点和艺术最终受到物质生产支配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现代社会与艺术的转型中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这带来艺术巨大变革,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可用机械复制的艺术悄然崛起。本雅明以电影——这一大众媒介重要形式说明,正是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艺术接受从侧重膜拜价值的凝视观照接受方式,转变为侧重展示价值的消遣性接受方式,从而将艺术的接受建立在实践***治的基础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一方面调动大众文化民主潜力与参与潜力,消费者可以通过时空重组及抽象化机制而开发思想与知觉的无限性。另一方面精英文化通过大众媒介的复制、普及使大众的审美感知能力普遍提高。以精英文化品格渗透大众文化来提升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重视大众文化的本民族文化意象的塑造、防止大众文化在全球化境遇中走向一体化。这是我们理解现代性带来的审美机制的现代转向问题应当重视的。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对审美现代性的启示,将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开放的未来性。
世界文化篇3
摘要:李石曾为了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实现其理想的大同世界,1906年发起组织了“世界社”,他积极倡导世界文化运动,围绕出版、研究、教育和社会等四项事业奋斗了40多年,在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世界文化运动;世界社;李石曾
中***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号扩武,河北高阳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家和教育家。
一、李石曾“世界文化运动”的思想渊源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人蒙达顿尔农校学习。1906年毕业后,入巴斯德学院学习生物化学,结识了信仰无***府主义学说的法国地理学家邵可侣,他经常向李石曾宣讲克鲁泡特金所著的《互助论》以及陆漠克的生物互助并存理论,“先生闻而乐之”,李石曾深受其影响。《互助论》的核心内容是宣扬“互助”是生物的本能,主张以“互助自由联合”的方式,建立一个所谓“以共产主义和平等权利为基础的社会”。李石曾据此并结合儒家的大同思想,勾画出了未来美好的世界:“无尊卑之辨,无贵贱之殊,无贫富之分,无强弱之别,无知愚之论,无亲疏、无爱憎、无恩仇、无利害,营营而作,熙熙而息,团团以居,款款以游,是非大同世界乎!”李石曾认为世界文化运动的开展是实现其理想大同世界的方法,他认为:“全世界之交通,非徒以国为单位,为国际间之交涉而已。在一方面,吾人不失为家庭或民族或国家之一分子;而它方面,则又将不为此等种种关系所囿域,与一切人类各立于世界一份子之地位,要通力合作,增进世界之文化。”世界社就是李石曾推行世界文化运动的实验场。1906年,李石曾与张人杰、吴稚晖等人在巴黎市区达庐街25号发起成立了“世界社”。1941年,他在给杨家骆的信中说:“我组织世界社一欲其成为立体与动作的百科全书一因而无事不举,由出版而至于学术教育;由理论而至于应用经济;由戏曲的舞台而至***治社会的舞台,无所不为”,“故世界社有改进世界之希望并非过奢。换言之,世界社者世界之试验所,而世界社哲学亦世界哲学之试验所”。世界社的奋斗目标是使“人人知世界、爱世界、行世界、成世界,亦可谓为人与世界成为一体,此乃世界社哲学或世界哲学最大之目的!”《世界社简章》的宗旨是“传布正当之人道,介绍真理之科学。”李石曾后来所进行的世界文化运动都是围绕世界社的出版、研究、教育和社会四项事业来进行的,力求达到“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的理想。世界社的宗旨和理想构架是李石曾一生所追求的总纲。
二、“世界文化运动”的实践及评价
(一)新闻出版事业方面
为使“人人知世界、爱世界、行世界、成世界”,李石曾在新闻出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06年,李石曾与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创办了世界社。编辑出版了《新世纪》周刊、《世界》画报和《近世界六十名人》等,翻译发行了《夜未央》、《鸣不平》等剧本。尤其《世界》画报的内容新潮、***文并茂,分“世界各殊之景物”、“世界最近之现象”、“世界真理之科学”、“世界进化之略迹”和“世界记念之历史”等五个栏目,颇得时人的青睐。在《新世纪》周报上,李石曾用“真”或“真民”为署名,发表了许多文章,鼓吹互助进化,希望恢复人类博爱之心,破除亲疏、利害成见,实现其理想大同世界,在留欧学生中影响很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石曾一面参与“自由世界协会”、“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及“集体国际”等组织,一面与一美国人合作,创办了《自由世界》月刊,分为中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李石曾为其撰写了大量文章,并在纽约自由世界协会发行了《自由世界论文集》。为把各国***府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的信息传达到国内,鼓舞士气,增强抗战信心,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暴行,李石曾个人出资,在法国巴黎的商业中心(BoulvardHaussman)一号大厦,筹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海外通讯社――世界新闻学社,使中华民族能在生死存亡时刻直接向国际社会控诉日本暴行、呼吁国际给予援助,成功地支持了抗战。1939年,由他筹划创建的中国国际***书馆在日内瓦成立,对外开放阅览,该***书馆以李石曾家藏***书珍本为基础,并得到各方捐献,既宣扬了祖国文化,又便利西方学者的研究,贡献极大。1941年12月,李石曾、张静江在美国召开第一届“世界国际社会”大会,倡导世界文化运动,美国、法国及南美各国的代表都参加了大会,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也出席了大会。1942年,李石曾在美国用英文发表了《世界学典引言》(Introduction t0 World Encyclopedia),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1945年,他组织人编写了英文版“先秦思想”学典,刊行先秦诸子丛书。同年,为编纂“美术”学典,杨家骆发现了与云岗、龙门石窟鼎足而立的大足石刻区,李石曾立即让杨家骆组织专家考察团前往考察,其结果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和艺术界,为大足石刻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基铺路。李石曾在亚、欧、美三洲建立了“中国学典馆”、“法国学典馆”和“美国学典馆”,还计划筹设“世界学典合作社”,组织人员编纂“犹太学典”、“黑人学典”、“美国学典”、“法国学典”,但后来没有成功。他还与朝鲜同人合作,建立起“世界学院朝鲜学典馆”,馆址设在上海愚园路749弄51号,理事长为李石曾,准备待朝鲜***后,迁到朝鲜去。由于经费和人员所限,李石曾组织人编纂的已经完稿的约100种2亿余字的百科全书,绝大多数未能出版。1946年1月,李石曾出任世界书局总经理。他组织人员精选善本,加上圈句,或加校勘记,或加评述,影印了《十三经注疏》、《经籍纂诂》、《说文解字段注》、《说文通训定声》、《四史》、《资治通鉴》、《昭明文选》以及《诸子集成》、《元曲选》,历代古人诗词专集等,使卷帙浩繁的线装书,变成平装普及本,既便于阅读和携带,售价又低。颇受读者欢迎。在李石曾的领导下,世界书局共出书5000余种,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科学文化研究方面
在推进科学文化研究方面,李石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先后创办了世界学院,人地学院,戏曲学院等,推广“远东生物学研究会”、“美术研究会”,并且为大同乐会提供了大量的赞助。1920年,为振兴民族音乐,培养民族音乐人材,郑觐文在原上海琴瑟乐社基础上发起成立“大同乐会”,会址设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004号郑宅,1922年迁入嵩山路36号,其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故定名为“大同乐会”,被李石曾、蔡元培等视为推动世界文化运动的得力助手,故从资金和舆论上给与大力支持。大同乐会设有研究、编辑、制造和干事等部门,
着重发掘、整理、推广民族音乐,如柳尧章由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至今盛演不衰。
李石曾在科学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创立和领导了国立北平研究院。该院于1929年正式成立,李石曾任院长。国立北平研究院是李石曾“一生精力最多,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之一。”到1936年,该院设有物理、化学、生理、动物、植物、地质、镭学、药物、史学等9个研究所,拥有严济慈、李四光、竺可祯、王大珩、李膦玉等一大批科学家。
(三)教育方面
李石曾在教育方面的活动围绕介绍留学和设立学校两方面进行,他对介绍留学用功甚巨,把此事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他曾说:“我是不从事***治生涯的,***治上无论如何腐败,我可忍下。若有人破坏我留学事业,反对我教育运动,充其量我可以牺牲一己之性命以办事。”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于北京,送80多人赴法俭学;1915年,他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增进劳动者的知识”为宗旨;1916年和1917年,他在巴黎和国内分别主持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该会很快成为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总枢纽机关,从介绍学生赴法、联系入厂、入校,到发放维持费等都由其负责,该会目的约有四端:“一日扩张国民教育,二日输入世界文明,三日阐扬儒先哲理,四日发达国民经济。”在华法教育会倡导和组织下,大批学生陆续抵达法国。从1919年3月至1920年间,来自全国18省的20多批青年先后赴法,共约1700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无论在留学史上还是在***治史、***史以及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物价高涨,法郎贬值,失业率不断升高,勤工俭学运动遇到重大挫折,学生们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很多人无法继续勤工俭学。李石曾又于192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法大学,并在里昂建立了中法大学的海外部――里昂中法大学。从1921年到1951年的30年间,到里昂中法大学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为473名,有四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60人获得工程师文凭,他们后来成为我国科学界、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在当时中国国内***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师资匮乏、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里昂中法大学所采取的这种移校于境外、借鸡下蛋的办学形式,不失为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创举。里昂中法大学在促进法国学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向法国人民介绍了中国文化,加深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中法两国的科学、教育方面的交流。
(四)社会事业方面
李石曾主持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事业活动,如银行、工厂、农场、疗养院和博物院等。1909年,他在法国创办了中国豆腐公司,生产出豆浆、豆腐和另外几种豆制品,受到了惯于喝牛奶的巴黎人的欢迎,并获得巴黎万国食品博览会荣誉奖。这既是中国豆腐制品技术传往国外的开端,同时也是他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缘起,他组织豆腐公司的工人业余求学。1912年,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了以改良社会风气为目的的“进德会”,会员要信守“不食肉、不饮酒、不***妓、不纳妾、不、不做官”的会规。1929年,李石曾被推举为中国农工银行的董事长后,在就职典礼上他说:“本人之意见以为欲谋生产力之发达须放大眼光,促进世界农工事业之进展,始符大同主义。则吾人将来希望,期将中国农工银行改为世界农工银行,吾人之努力,方为有价值有意义。”他还积极主张选择天然优美的环境,创办新型学校,以陶冶师生的思想、情操和品德。1923年10月他在北平西郊温泉环谷园设立温泉天然疗养院及温泉初级中学及温泉小学;1918年在西山碧云寺设天然疗养院;他还主持建立了北京中法大学第一、第二、第三农林试验场。
在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他从文化互助的理论出发,主张“吾能尽撷其精华,兼容而并收之,则所以供滋养助发育者,愈丰且厚。吾惟其精华之是择,精华愈富而愈适于用者,愈视为可亲而有利,初不问其为何国也”,“此吾人所望于中华教育之进步,能兼采世界各国之所长,融为一炉而陶铸之。”李石曾曾多次强调,中国的文化是组成世界文化的一份子,有世界文化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爱护和保存中国的文化就是保护世界文化。他对故宫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即是一例。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变”后,清帝溥仪被驱逐出宫。李石曾考虑到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就会流失,所以他主动请求负责办理清宫善后事宜,任善后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12月10日,李石曾召开善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点查宫物件规则十八条》。经过努力,使“故宫文物、***书数十万件,由于先生之毅然负责,得以公开展览且能保存至今日,未有散失,……使中华文物,得传之于世,并公开于民众,其功绩诚不可没,为千秋万事之事功也。”李石曾不仅为保存故宫文物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为宣扬故宫文化不懈努力,他希望“故宫将不仅为中国历史上所遗留下的一个死的故宫,必为世界上几千年一个活的故宫”1925年lO月10日,他主持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并在乾清宫前举行了隆重的开院典礼,李石曾“先生且亲书‘故宫博物院’大门额匾”,故宫博物院从此开始对外开放,不仅对中国人民开放,而且对世界开放。”
三、结语
李石曾为世界文化运动奋斗了40多年,散尽家财,费尽心血,建立的各类组织多达数十个。但这一浩大的工程具有空想性,他过分夸大了文化运动的作用,认识不到彻底变革社会制度的必要性。世界文化运动仅靠以李石曾为首的几个人也是根本无法取得成功的。即使这样,李石曾领导的世界文化运动还是在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尤其他在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及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的态度和做法,至今仍给我们以诱导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