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四十七人之刺客》取材于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该电影主要反映了日本国民性中的“情义”和“忠”以及两者的矛盾。当对于主君的“情义”与对于幕府将***的“忠”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四十七士选择了切腹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与“孝”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忠”在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中压倒一切,占有绝对的优势。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日本国民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全面地欣赏日本电影。
[关键词] 《四十七人之刺客》;国民性;“情义”;“忠”;矛盾
日本影视巨星真田广之、菊地凛子、柴崎幸将联手好莱坞巨星基努里维斯讲述一段日本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武士奇闻——《四十七浪人》。 早在1994年市川昆导演也以相同的题材拍摄了一部名为《四十七人之刺客》的电影。它们的原作都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这部文学作品虽然在历史上文学价值不高,但是却妇孺皆知,并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的一代代人。并且它不但被搬上了人形净琉璃和歌舞伎的舞台,还被芥川龙之介、池宫彰一郎等小说家写入小说。据说四十七士的墓地长期作为圣地,成千上万的人前往拜祭,拜祭者留下的名片更是让墓地周围一片白色。通过这些足见这部文学作品在日本人中的人气之高。如此简单的一个为主君复仇的历史故事为什么会在日本人心目中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主君的部下所进行的复仇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但在日本人看来却又是合情合理?如果我们不了解其背后隐藏的日本人的国民性,就不能完整地理解这个故事。所以本文拟通过电影《四十七人之刺客》来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日本人之国民性——“情义”与“忠”以及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影片简介
《四十七人之刺客》上映于1994年10月22日,并获得1994年第七届东京国际影展评审团大奖。该电影改编于日本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讲述了赤穗藩家臣中的四十七位勇士为主君报仇的事件。
元禄14年3月14日,江户城内赤穗藩主浅野因行刺吉良,而触犯了幕府将***,幕府要求其立即切腹。迫于幕府压力,同时也为了捍卫自己的名誉,浅野随即切腹谢罪。但是当事人之一的吉良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这不符合江户时代纠纷的判罚标准——喧哗两成败,即当事人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赤穗藩家老大石暗下决心,一定要杀死吉良为主君报仇。誓为主君报仇的四十七位勇士很快便聚集到了家老大石的周围。期间为了筹措复仇资金,大石暗中操纵盐交易,并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复仇心切的大石并没有贸然动手复仇,他非常重视舆论的力量,所以他先拿出一大笔资金,雇人到处散播吉良收受贿赂的谣言,煽动平民的反吉良情绪。然后又因为吉良在江户城的住宅不利于他们复仇,大石又散布他们要着手复仇的谣言,迫使吉良搬出了江户城。12月14日大雪纷飞夜,吉良大摆酒宴,卫士们都喝得酩酊大醉。四十七勇士冲入吉良官邸,与一百多位武士展开激战,最后成功抓住了吉良。虽然是其主君的仇人,但大石还是先向这位藩主行过礼,要求他切腹谢罪。但此时一心想保住性命的吉良大声喊着:你不想知道你主公行刺我的真正理由吗?想以此来换取自己的性命,完全没有自我了断的意思。四十七士勇最终砍下了吉良的首级,完成了他们的复仇任务。
二、“情义”与“忠”
纵观整部电影,主要是围绕着对主君的“情义”这一主题展开的。从影片的结尾处也可以得知四十七勇士甚至连他们的主公到底与吉良有何个人恩怨也不清楚。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要冒着舍弃自己生命,甚至抛弃自己家庭的危险来为主公报仇雪恨。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电影太单调,这群武士的行为不可理解,但是我要说这正是江户时代日本人应该采取的行动,并且是完全符合他们国民性的。
《四十七人之刺客》以 “情义”为核心,具体地描写了“情义”与“忠”的冲突。“情义”是指应当如数偿还的恩情债,在时间上不是无限的。其中包括对主君的义务以及对自己名声的情面——当受到侮辱或遭到失败时,有洗刷污名的义务亦即报复或报仇的义务,并且这种反击不被看作侵犯。“忠”是指对天皇、幕府将***、日本国家的义务,并且无论如何偿还都是无法全部还清的。
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等德行规定之中,而这些德行就好像划分了势力范围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称之为“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与”情义”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则。一个人对其同伴不是把他归之于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是说他不懂“孝”,不懂“情义”,等等,并且明确指出他在哪个特定领域违反准则。在日本社会中,一个人得到赞许的行动总是与该行动所表现的世界相联系的。
电影中赤穗藩主浅野在幕府将***殿内刺伤吉良,除去吉良受贿的流言外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原因,但据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记载,是因为浅野在幕府举行仪式之前没有向吉良行贿,所以受到了吉良捉弄,让其在众人面前受辱。发现自己受辱的浅野勃然大怒,因为自己的名声受辱,他要履行日本人对于名声的“情义”,洗刷污名,所以拔剑刺伤吉良。但是后来为什么他又不得不切腹自杀呢?这就要涉及另一个问题——对幕府将***的“忠”。当时日本国内所有人都必须对将***尽“忠”。在将***府内拔剑,即使是为了自己名分的“情义”,但也已经构成了对将***的不“忠”,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即切腹自杀,否则就不能展现自己对将***的忠心。所以只有浅野切腹,才能既完成其对名分的“情义”,又对幕府将***尽了“忠”。他的做法也符合了“情义”与”“忠”这两个世界的规则,真是一举两得。据说切腹这一手段在当时被广泛用于调和“情义”与“忠”不能两全时产生的矛盾。
三、“情义”与“忠”的矛盾
主君既然已经切腹而死,他的家臣们也有义务跟随主君一起切腹自杀,以表达对于主君的“情义”。但是家老大石认为仅仅是切腹还不足以表现他们对于主君的“情义”,他们应当完成主君的未竟之志,杀死吉良来祭奠主君,因为主君当时在其他人的干扰下只是砍伤了吉良,而没能杀死他。四十七士从开始制定复仇计划起,他们就已经有了必死的觉悟。为了达到复仇目的,从资金和武器的筹备到花重金散布流言,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因为散布流言毕竟不是正义之人所为,但他们为什么堂而皇之地去做,而且不在乎外界的评论呢?因为在封建时代的日本,复仇本身是合法的,他们不以善恶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看你是不是符合“忠”的世界、“情义”的世界等各个世界的规则和秩序,只要按照规则去做就不必去担心什么。只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一种行动方针与另一种行动方针,相互之间要仔细酌量平衡。四十七士现在是在“情义”的世界里,他们遵循着“情义”世界的规则即为主君报仇,甚至在当时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认为他们会去复仇,反而那些没有参加复仇队伍的人被当时的人耻笑为懦夫、不懂“情义”的人。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按照“情义”世界的规则行事就可以了,当他们触犯到其他世界的行为准则的时候,必须要在这两个世界之间酌量平衡。为了履行对主君的“情义”,他们义无反顾地去复仇,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复仇也是被允许的行动规则之一。但是,在当时的太平盛世,幕府规定有复仇计划的人,必须预先向幕府递交其计划,并规定好期限,如果在期限内未能复仇成功,以后则禁止再次复仇。四十七士虽然实现了对主君的“情义”,但是他们也违背了幕府的规定,就是对将***不“忠”,必须要接受幕府的处置,也就是切腹。只要他们按照幕府的要求去做,就能赦免他们对将***不“忠”。最终四十七士通过切腹实现了“忠”与“情义”的两全。
当我们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分清正义的一方与邪恶的一方,并且期望最后的结局是正义战胜邪恶。电影中的主人公对我们来说之所以是好人,是因为他选择了正义与善的一方,并与邪恶一方战斗,最后善有善报,消灭邪恶力量。但是日本人在欣赏电影的时候与我们的视角并不相同。首先日本人不以善恶来评价电影中的人物。因为他们不把人生看成是善的力量与恶的力量进行斗争的舞台。他们把人生看作是一出戏,在戏中,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一种行动方针与另一种行动方针,相互之间必须要寻求平衡,而其行动方针本身都是善良的。这一点在电影的结尾部分大石向吉良行礼时就得到了证明。虽然大石一定会杀死吉良为主君报仇,但是在抓住吉良时,他还是先向吉良行过礼,因为在当时日本严格的等级社会里吉良地位在大石之上,所以大石在奉劝吉良切腹未果的情况下,才去砍下了吉良的首级。其次日本人喜欢看到电影的主角既拖欠社会恩情,又不能悖于名分,既要报答“情义”,又不得不尽“忠”,最终无法调和,只好一死了之。在《四十七人之刺客》这部电影中,则集中体现在浅野在将***幕府内行刺吉良以及四十七士为主君报仇这两段里。浅野砍伤吉良来实现自己对于名分的“情义”,但又不能违背对于将***的尽“忠”,所以切腹自杀以求两全。四十七士全力以赴地为主君报仇,实现了对主君的“情义”,但又不得不面对幕府的惩罚,所以最后集体选择自杀来捍卫自己的荣誉。
四、结 语
我国讲究百善孝为先,“孝”在我们整个国家的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当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境地时,我们往往会优先选择“孝”。但在日本的道德体系中,“忠”在道德体系中压倒一切,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忠”经常与其他的德行发生矛盾,其中主要体现为“忠”与“情义”之间的矛盾。我们在了解了日本人的这种国民性的基础上,也就不难理解《四十七士之刺客》这种反映“忠”与“情义”矛盾的电影为什么在日本会如此受欢迎了。在日本不只是电影,还有电视剧、戏剧、小说、民间神话等都会涉及此类题材。在我们看来这是教人们屈从于残酷的命运,但在日本却成为启迪坚韧意志的题材。日本人欣赏电影的角度是如此的与我们不同,所以要想全面正确地欣赏日本电影,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6-75.
[2]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5-145.
[3] 万璐璐.从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看“武士道”的真髓[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
[4] 李卓.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5).
[5] 杨晓,杨飏.武士道与《武士道》——近代日本武士道文化心理解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作者简介] 宋波(1982— ),男,山东潍坊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教育。张璋(1984— ),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教育及日本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四十七人之刺客》看日本人的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