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嫁衣篇1
地球妈妈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宇宙中最美的星球,每年的宇宙选美大赛,她总是稳拿第一。不仅因为她长的美丽,而且她还拥有一套非常美丽的嫁衣。这套嫁衣是用海洋做成的外套,绿绿的草坪和树木做的连衣裙,上面还镶嵌着几颗蓝蓝的宝石,看上去非常完美。可是这次的选美大赛地球妈妈却偷偷的在家里哭,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完美嫁衣不见了。地球妈妈伤心地说:“我的孩子们,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地践踏着妈妈千年来积累的资源。你们在大森林中胡乱地砍伐树木,破坏了我美丽的连衣裙。当那斧头一刀一刀地插入大树的身躯时,是否曾听到大树在哭泣。你们有没有想到今天的行为会造成明天的水土流失?工厂里,你们排出的废水流入清澈的小河,流入江河湖海,使我那蓝色的外套破烂不堪,使水中的鱼儿失去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濒临死亡。屋顶的烟囱上升起缕缕炊烟,飘泊在空气中,空中的氧气层受到严重污染,使空气变得不再新鲜。我拼命地修啊,补呀,可还是无济于事。我刚补完这里,你们又破坏那里。以前有许多动物陪着地球妈妈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多热闹,多开心啊!可如今你们却滥杀动物,捕捉小鸟。动物们因此而提心吊胆,躲在洞里不敢出来。从此,再也没有动物陪着地球妈妈了。儿女们呀,你们快醒悟过来吧,你们要团结起来保护你们的母亲——地球!不要再继续犯错了。”听了地球妈妈的话,我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所以,同学们,清醒过来吧,不要再让自己那伟大的地球母亲再掉一滴悲伤的眼泪!我们要齐心协力,帮助地球妈妈修补她那破烂不堪的嫁衣,使其变得更加完美,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在下次的宇宙选美大赛上再次夺冠!
三年级:昙雪
妈妈的嫁衣篇2
叶雪的父亲做买卖工艺品的生意,她受父亲的熏陶,对工艺品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段斌知道家里有一件宝贝,便让母亲拿出来给叶雪看看。这是一件手工刺绣的嫁衣,上面的***案生动逼真,惟妙惟肖,而且色彩也搭配得恰到好处,虽然搁了二三十年,依然光艳夺目。
叶雪的眼睛都看直了。后来,她发现一个问题,嫁衣前胸的左边绣了一只鸳鸯,右边却是空白,显然少绣了一只鸳鸯。她问段斌怎么回事。
段斌说:“这件嫁衣是我姥姥绣的。姥爷去世早,留下五儿一女,姥姥靠着她一手刺绣的绝活,把六个孩子拉扯大。我母亲是她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母亲出嫁时,姥姥想为她绣一件嫁衣。为了让女儿成为最漂亮的新娘,姥姥费尽心血,绣了七遍。前六次绣出来的她都不满意,毁掉了。这是她第七次绣出来的。可惜,右边的鸳鸯还没绣上去,她老人家就发急病去世了。姥姥一生绣出的东西不少,但为了养活儿女,都拿出去卖了,唯独留下这一件没有完成的嫁衣。”
叶雪感叹道:“难怪它这么漂亮,它一定是你姥姥最美丽的作品。虽然还有一只鸳鸯没绣上去,但有你讲的这一段家史,它作为一件残缺的工艺品,就更有价值了!”
几天后,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来到段斌家。叶雪对段斌的家人说:“这是我爸的一个朋友,很喜欢刺绣工艺品。听我说了你们家的嫁衣,特意来看看。”
段斌的母亲再次把嫁衣拿出来时,叶雪惊奇地发现,右边的鸳鸯居然被人补上去了。中年人仔细看过嫁衣后,叹息一声,说:“这原本是一件美轮美奂的美术工艺品,至少值十万。但右边的这一只鸳鸯却是另有人补绣上去的,补绣的人水平远远不如原来的人。这样一来,大大地破坏了它的艺术价值。现在,它只能卖到几千块钱了。”
叶雪皱着眉头,对段斌呵斥道:“这大概是你妈添上去的吧。你妈不懂艺术也就算了。可你应该知道啊!你怎么不阻止你妈呢 你这一糊涂,原本可以卖十万的东西,现在只能卖几千块钱!你这个蠢货,真是气死我啦!”
妈妈的嫁衣篇3
二十多年了,从生下她开始,我一直默默地付出着,不管是出自于为人母的责任,还是出自于内心真情的难以抑制,我都一直开心地付出着。
她开口喊得第一声妈妈,我记得,我带着喜悦流下“欣慰”,为什么人总是这么容易满足?生育她不容易,从得知怀孕时的欣喜直到艰难地把她产下,这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或许没人会在意,在人的一生中,不过是一瞬间,但是却深深地印在一个初为人母的心里。而就是这十个月的辛苦,换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值得吗?那是一块肉啊!
而这块肉,如今要离我而去,尽管我有多么不舍,但是她长大了,她要到正真属于她的家中去,扮演我饰演了多年的角色。我应该高兴地,可是眼泪却在夜里拼命的挣脱了眼眶,我甚至不敢在人前眼红,我怕打破这个喜庆的气氛,还有我知道,我哭了,她也会哭的。
当她会走路的时候,我高兴得告诉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他们为我高兴地同时也在笑我,健康的孩子会走路是迟早的事,有必要这样开心吗?有的,完全有这样的必要,从你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会走路了,不稀奇吗?一个母亲总是把孩子的点滴记在心里,但是这些点滴,孩子却从未记得,但不能怪他们,既然我选择付出,何尝要求他们回报?
她上小学的时候,拿来第一张满分的试卷,我开心得在她的小酒窝上留下深深的吻,她或许忘记了,因为在往后的日子里,她拿过无数张满分的卷子,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屑的时候,我还在傻笑着,笑得很甜,但是少了年轻时的活力,眼角已经露出了或深或浅的皱纹。
……
殊不知这些事有多美好,但是终将过去,而我还死死地沉浸在她成长的阵阵欣喜中,忘乎所以。
原来,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送她,陪她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试***挽留,但是她还是走了,送了她二十多年,到头来依然要分开。只希望她去到属于自己的家的时候,不要忘记她在这里还有一个家,一个她成长的家,一个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家……
孩子,妈妈这个角色不好演,幸运的话赢得孩子的感恩,倒霉的话什么都没有,做得好可能有人赞美,但是做得不好一定有人批评,不要去埋怨,因为每一个妈妈在孩子的心中都是那样地任劳任怨,长大了,他们会懂的。
孩子,妈妈不求你的回报,只希望你过得幸福。幸福的家庭里都是一样的幸福,但是痛苦的家庭里却各有各的苦,家家有本难念经。当你打开这本经时,不要害怕,时刻记得你还有妈妈,即使妈妈迟早会离开你,你还可以在妈妈有生之年寻求妈妈的帮助。
受委屈时,别忘了告诉妈妈,妈妈希望能了解你的处境,理解你的心里的想法,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会不惜一切帮你解决的。就算你已身为人母,你也还是我的孩子,是我心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
今天,我面带笑容地,看他牵着你的手,我明白了,我老了,我再也不能把你抱在怀里,唱着你最爱听的摇篮曲;再也不能牵着你的小手,在大街小巷里晃悠;再也不能为你为你穿上你最爱的衣服……
是妈妈老了,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但是,妈妈一直爱着你,尽管你的心要分给你的丈夫,孩子,你的家庭,尽管你可能忘记了要回家看看我,但是我还是爱着你,一如既往的。
妈妈不求别的,只希望他像我一样对你。
看着你穿上洁白的嫁衣,我明白了,你要离开了,带着我凝望着的目光,你奔向你的幸福生活,你跑着,似乎很想离开我,但是我微笑着,眼泪像你的嫁衣一样洁白。
妈妈的嫁衣篇4
小的时候,家里有好多好多的布娃娃,经常用这些布娃娃编故事,小小的我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为公主,长大了一些,在过生日的时候,同学送了一套好大好漂亮的芭芘娃娃,衣服都好美,后来,妈妈出差,买了一个穿着礼服的王子,天真的我,每天都拿着芭芘娃娃编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动画片,《芭芘公主》。天天抱着光盘,看啊看啊,不知不觉的就10岁了。
一次,妈妈带着我在街上逛,走到一条街上,我看到了婚纱,好美好美,儿时的我把婚纱当做公主裙,吵着闹着要妈妈给我买,妈妈问我买上干什么,我说穿啊,妈妈说那是嫁人的姑娘才穿的,我就说,我也要嫁人,妈妈问我嫁给谁啊,我说我要嫁给妈妈,大人们就笑啊笑啊,现在想起来还会情不自禁的笑,小时候的我真傻。
妈妈的嫁衣篇5
前几日,在枕头下收到爸爸的一封家书,关于爸妈婚姻的。这是爸爸首次以书信的形式与我畅谈,读罢,我彻夜未眠。爸爸有此想法而没有面对面讲,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生之不如意,常十之八九。
爸爸感觉人生不如意,其实有几年时间了,那时我还小,深深浅浅也感触一点。但爸爸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平时更多的我所看到的是个积极向上,勤俭持家,学识渊博……对于妈妈,洗洗衣,做做饭,没少操持家务。三口之家,爸励精***治,向前发展。妈妈笃信佛教,常使爸爸与我无语。爸爸与妈妈以前也没少吵架,甚至动过手,吵着要离婚可没有离成。我渐渐感到爸妈的婚姻不幸福。爸妈无论是口头上,还是心里考虑我的感受,虽然没离,都对我幼小的心灵有了伤害。妈妈常表现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于较高收入无追求,常拿工作累作托辞。谁活着不累,爸爸语。妈吵架时说,没用谁来养,却又想拥有大房子。三口之家,她主要来养自己吗?爸爸也不全是优点,对于这个家,爸爸贡献多得多。人心自有一杆称,人年轻时不拼搏,到老了,何以自养?妈妈有时吵架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是多么落后的思想,我深深地感到不自立的女性是多么的可悲,可叹。
我将来应先自立,自强,方能立足。搞对象双方学识,切记门当户对,否则无共同语言,悲剧的收场在所难免。我不步爸妈后尘,方能谱写美丽的人生。
指导老师:奔腾辽河水
盘锦辽河油田实验中学初二:李松瑞
妈妈的嫁衣篇6
世界的瑶族在中国,中国的瑶族在广西。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则是瑶族中的另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泗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红瑶人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红瑶女性有世代相传的蓄发、梳妆发型的习俗和护发秘方。红瑶女从十二三岁开始蓄发,长到一定长度后可以剪下长发珍藏起来,等到三十岁左右,已经生儿育女的红瑶嫂可以将头上长发和珍藏的剪下长发一同盘起。由于常年使用山上的特殊野草和淘米水配制的护发秘方,无论年纪多大,她们的头上都是青丝如云,很难见到一根白发。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黄洛瑶寨因有60多名长发红瑶嫂而成为著名的长发村。
红瑶妹的服饰很好看。上身是束身宽袖瑶服,以红色为主调,配有各种式样的***案。下穿齐膝、宽松的摆裙,虽是由粗布自制而成(听说制作一件瑶服要用二十天),***色配套却十分醒目抢眼。未出嫁的红瑶妹还得戴上头巾,不用戴头巾的是嫂子。红瑶妹的头发留得长长的,盘在头上,乌黑油亮得很,她们说都是平时用洗米水洗出来的。
在龙胜,到瑶族的寨子去看一看、坐一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在桂林的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要数壮、瑶、苗、侗。在桂林,瑶族也有三种,服饰为红色的称作“红瑶”,服饰花艳的称作“花瑶”。还有一种居住很偏僻,生活在群山之间的人们称作“过山瑶”。过山瑶是三个瑶族中最落后的,而红瑶是桂林旅游局开发最早的,也是最有成效的。
红瑶妇女有不剪头发的习惯,自少年起就留发,至青年时代,则将头发盘于头上,用绣花黑头巾包起,既保护那一头秀发,又是民族的一种特征性装饰。到出嫁生了小孩,发型有所变化,长发在额头上束一个髻,其余则盘在头上。额前的髻便是当妈妈的标志。
红瑶妇女不会将头发随便剪下扔掉。即使平时梳脱的头发,也要一根根聚起,慢慢捆扎成束。红瑶女的头发大多在一米以上,最长的达到1.75米。如当了妈妈,头发实在不够长,不足以束成发髻,就将平时聚集成束的头发也接上去,形成红瑶嫂的标志。那么是什么为她们养护一头秀发?其实很简单——淘米水。
在红瑶的风俗中,小孩出生刚满月时,要举行剃“满月头”的仪式,也就是剃去绒绒的胎毛,使今后的头发变得又多又黑。此后女孩就将头发留长,伴着她长大成人。头发的护理也很讲究,洗头用的是茶麸熬的水,所以头发就变得又黑又亮。红衣节上的长发妹那天然的美发为红衣节增光添彩。
红瑶姑娘心灵手巧,擅长飞针走线,她们用自织自染的黑色土布做好上衣后,再用红线按衣服布纹的经纬线采取十字法精心挑出花色,挑花时全凭想象力,没有现成的***案,针脚落处都是***案的妙处。她们一针一线地绣,完成一件美丽的红衣,往往要花上一年的时间。绣衣服是快乐的事情,因为飞针走线的红瑶姑娘,常常是情歌伴着针线走,花色绣出心里甜,没有一件自绣的漂亮红衣的姑娘,很难得到小伙子的青睐。
红瑶的妇女们都擅长针绣,善织绣。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到了现在,结婚年龄相对稍有提高,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们仍然保持学习绣花的传统习俗。红瑶妇女们的绣花可算一门精湛的手艺,她们不需要先描***,而是全凭经验,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织衣,主要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在诸多***案中,最醒目的是胸前左右那两个2寸见方的***案。据说这是”瑶王印”的象征,有了它,无论你走到哪里,红瑶之间都相互共认,与你亲密无间;有了它,就可得到“瑶王”护佑,安居乐业。
妈妈的嫁衣篇7
那么,《姐姐》这个文本,它的叙事到底有哪些特点?
第一,作者把叙事角度切给孩童小小。他尝试用儿童简单直白的思维方式和天真无邪的心理特质,让成年读者对哀哭不停、固执思念的小小,大动恻隐之心,陪他一起去“看望”和“等待”姐姐。
故事线索并不复杂。就是孩童小小对死去的姐姐,从体力到心智,几近耗竭的念想。小孩子失去自己依恋的人、亲近的人,大抵都会这样,但作者赋予《姐姐》中的小小不同质感的念想。
小小如同现实场任何一位失去亲人的孩童一样,苦伤、哭泣,跟妈妈蛮不讲理地“要姐姐”。小小执拗地独守田间、河边,等姐姐再跟他一起捕蝴蝶、抓蚂蚱,要姐姐背、看姐姐洗澡……
从现实追索到梦境、从梦境跌回到现实,读者顺着小小眼睛和心灵的脉道,看到亲密无间的姐弟情深,看到挣扎在贫困线上母亲的无奈,看到姐姐拼死保全的爱情向往。
人类所有的思维和行为,必须要优先服从于生存。这是最基础的生物法则。一家人的生存困境当前,姐姐只能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她别无选择,但当妈妈和弟弟没有生存之虞时,她绝然地选择了死亡。
很倔强的一个女孩子,为爱情玉碎。其实,这个噙在弟弟嘴里的姐姐,比弟弟大不了几岁,也还是个“小小新娘”,对爱情不一定有明确的认知,她只是因为要嫁的男人年纪大、粗鄙难耐而本能地恐惧,以死抗拒。
人生在世,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妈妈忍痛把女儿嫁给一个并不合适的男人,先保一家人活下去。这是成人的无奈,任性不得。
生存的刚性需求让人不得不接受冷酷的现实。所以,妈妈的选择并不代表她不爱女儿,姐姐的选择也无可指责。嫁给不喜欢的人无望地生活下去,她活不下去,但她还是嫁出自己,先让妈妈和弟弟活下去。可姐姐毕竟不是久经历练的成人,还未褪去孩童的任性。她以为,妈让嫁,她就嫁,收到彩礼,妈妈和弟弟能活下去了,她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她也就可以安然赴死,去追寻她的爱情理想。
小小却不同,他完全还是个孩子,可以恣意任性。这个孩童,只知姐姐跳河后,再没人亲他爱他,于是,现实和梦里,他不舍追索,惟想与姐姐“重修旧好”。
妈妈无奈、姐姐绝望,作者通过对小小的心理刻画和直白对话,将三个人物的品性表现出来,烘托《姐姐》心意沉沉的意境。
文本多处涉及梦。
心理测试。一个人、一件事要进入一个人的梦境,必须要经过或反复或强烈的刺激,大脑皮层的记忆窗才能激活,然后,那人那事才能入梦。被姐姐牵着抱着长大的小小,现实里见不着姐姐了,想进梦寻姐,易如反掌。
不得不说,作者是个高明的掘梦人。《姐姐》就是这个掘梦人历时六年,几易其稿,“挖”到的一个奇宝。这个惊艳现世的奇宝,让读者揣摩玩味的是,生存与爱情、生命与尊严,是暧昧共融还是决裂对峙。
然而,现实不可能由梦替代。姐姐拼却性命的一跳,带给弟弟蚀骨的伤痛,带给妈妈无尽的自责。其实,姐姐那绝命的一跳,将她送达天国的爱情理想地了吗?天国的事,凡人看不到,读者能够看见的,是姐姐解脱了,弟弟却差点精神错乱,这个原本贫困却不乏温情的家庭,摇摇欲坠。
这是儿童视角给《姐姐》这个文本带来的发自内核的震撼力――活,如此简单;活,如此艰辛。
沉重的现实。作者却避免以沉重述沉重。小说、散文、剧本,他融合不同文体,为这个文本虚拟中夯实真实、真实里消解凝滞。这便是《姐姐》这个文本叙事的第二个独特之处。
大段的描述,让人物的心理活动腾挪自如,而短句形式的对话,则突兀醒目,直抒胸臆。妈妈的愁苦和无奈,姐姐的倔强和分担,小小的任性和偏执……作者不受单一文体的拘囿,塑造人物、抒情状物、描绘场景,将一个并不少见的故事,讲述得既有异度空间感,又不失切肤惊悚的逼魇。
小说、散文、剧本,多元化叙事手法让文本错落有致,让《姐姐》具备明晰的辨识度,顿生艺术感染力。但对话的直白、描述的幽婉,比例怎样恰好、接缝如何自然无痕?这相当考验作者。
整个文本,都是小小情不自禁对往昔的追忆。其中三分之二,是弟弟失去姐姐后,哀伤念想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三分之一,是弟弟诘问母亲、母亲无奈无解的对话往来。一反复唱吟,一直白透视,两股叙事激流将读者卷进文本,去哀痛姐姐、哀怜弟弟、哀叹母亲。
激流涌动,主线不乱。作者以小小视角,坚定地向读者推送题旨。
“姐,我后悔死了。我为啥要听妈的话,去捡那些针呢……为啥要让妈烧土豆呢……”回忆似潮,现实如铁,正是这些可视可及的昨日情境,支撑起小小情迷神乱、对姐姐的切切哀声。
小小本是姐肚子里的蛔虫,这次却没看懂姐为啥要跟那可恶的胖子、为啥要跳下河去、为啥连身上的味道也不再是淡淡的草香……小小绞尽脑汁,但他“咋也想不明白那些冒出来的事”,“使劲想,也想不明白。”
这是典型的儿童心理和思维逻辑――爱,就不能伤害。但那个可恶的胖子,粉碎了他们姐弟的温馨。小小开动他的小脑筋,反复琢磨,为啥妈要让姐嫁那死胖子、姐为啥不开心还是嫁了死胖子、姐穿了漂亮的红衣裳,为啥还要跳河……思维断片,小小无法把它们拼接起来。他痛不欲生,他只能在河边等、在梦里寻,声声切切呼唤他“亲亲的姐姐”。
妈妈的嫁衣篇8
诗。一提起《阿嫫尼惹》,人们想到的总是包办买卖婚姻、女儿失去自由、受尽折磨和男尊女卑。我认为
除了这些以外,她还是一部与汉族《女儿经》相类似的教育彝族妇女的教科书,是一本彝族妇女必读的书
籍。书中以典型的实例讲诉了《阿嫫尼惹》如何为人处事、尊老爱幼,如何勤劳治家、衣着打扮、待人接
物等等,从而追求自己美好人生。更主要的是《阿嫫尼惹》渐渐演绎成了今天的彝族哭嫁歌。
一、《阿嫫尼惹》其人
刚刚接触到《阿嫫尼惹》时,我认为她是千千万万个彝族妈妈女儿的代表。一切真善美都在女儿的身上得
以完整的体现了,一切人间的苦乐,妈妈的女儿也都经历了。后来才知道妈妈的女儿确有其人,她是四川
省凉山州普格县人,生活在普格的阿尼山下,是阿尼家族人,她漂亮、聪明、能干,很受邻里、前辈和同
伴的喜欢。只是因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说之言"不可抗拒,婚姻遭受极大的不幸,最后悲惨死去。
她的一生非常典型,人们为了牢记她,怀念她,赞颂她,把她的故事用她自己平时讲述的民间流传方式,
再把她精美的语言表述串联起来,自然形成了口口相传的今天我们读到的彝族著名的《阿嫫尼惹》。旧社
会父母的决定是不可抗拒的,女儿只能遵从,女儿不可能去指责父母的决定,所以只有采取诉苦、怀念、
回忆的方式来怪罪自己苦命,道出自己的悲惨命运。因此女儿的聪明才智就在诗的字里行间一一体现出来
,诗里运用了许多妈妈的女儿的经典语句,使一些经典的名句传唱至今,经久不衰。传说古时彝族妇女都
非常聪明,比如:兹咪阿吉、孜孜尼扎、阿依曲布、嘎莫阿妞、布阿诗嘎微等等,聪明过头,压倒了彝族
男性。为了制服彝族妇女们的智慧不超过男人,后来彝族男人们商量决定:给已婚生子的彝族妇女戴上一
个"金箍咒"-- 一个黑色的里面收起来的头帕。寓意收回她们的智慧,不让她们超过男人。彝语格言说:
女人只能"上上阁楼,走走屋檐下,"不让他们走得更远。彝语格言还说:"女人不处理俩家事,锅庄不能
做桥墩"。
二、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诗的开头:"妈妈的女儿哟!人说高山乐趣多,高山未必真快乐,在那绵绵山脉上,只有羊儿最快活。人
说草原乐趣多,草原未必真快乐,在那朗朗草原上,只有云雀最快活。人说世间快乐多,世上未必真快乐
, 蜂巢般的人世上,只有女人不快活。挺秀树木长林中,山火一来尽烧灼,清冽流水过山涧,条条乱石
来撞磕,翠绿芳草生原野,牲畜踩吃难久活,俊秀的姑娘在彝家,个个都要受折磨。"人世间仿佛一切都
很美好,其实这都是表面的。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没有不被风吹雨打的。说明人来到这个世界哪有不受苦
的?所以人世间也没有一个不受苦的女儿,也就是说女儿注定是要受苦的。这里说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受苦的人,只是世间的苦各有不同罢了。
这已经是我无数次阅读《阿嫫尼惹》了,我还是依然喜欢诗的前部分,从女儿出生到女儿出嫁,这段时间
女儿在父母身边快乐的生活,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可谓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具体说,《阿
嫫尼惹》的前部分叙述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到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姑娘,然后
嫁到婆家。整个过程充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演绎到今天就成了非常有名的彝家"哭家歌"。在女儿出
嫁时,以唱"哭嫁歌"的形式来回忆女儿的成长过程,回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女儿的思念之情。
《阿嫫尼惹》里大量运用了拟人句,排比句,不仅读来朗朗上口,也讲究押韵。还运用彝族最爱的最常用
的数词,比如"三"、"七"、"七十七"、"九"、"九十九"等,"祝福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黄生
生,女儿前程金灿灿,迎来邻里姨姨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七个是真言,摆出彩盔彩勺七十七,七十
是句口头禅,实说是七件,裹婴毡布九幅大,九幅是句口头禅,实有三幅宽,洗婴净水九满坛,九坛是句
口头禅,实在是三坛。" "妈妈的女儿哟,女儿出世第三天,打开九折围栅看,有只花腿大阉羊,出牧它
领头,收牧它压尾,宰来做顿剪发饭。祝福来日,女儿步履轻盈,羊儿步子矫键。九十九位邻居姨姨来道
喜,口说九十是习惯,九位是实言,九十九件彩盔彩勺摆满屋,九十又是习惯语,九件是实言"。女儿出
嫁告别家乡时,运用了很多拟人句,一方面采用这些写作手法也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常用的,另一方面这些
拟人句的运用表明女儿在家勤劳善良与万物结下深厚感情,所以体现出那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真正原因。"
妈妈的女儿哟!起身出内房,花针和丝线,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通过火塘边,纺锤和毛絮
,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经过房门口,仔猪和仔鸡,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路
过村巷头,马驹和牛犊,要陪女儿去婆家,女儿劝阻才停下。
妈妈的女儿哟!走了一程又一程,走过席草坪,三百野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走过竹林
间,三百锦鸡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走过青草地,三百云雀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
走过柏树坡,柏林黑森森,三百猿鹿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才了;走过红崖边,红崖明晃晃,三百
蜜蜂要陪女儿到婆家,被女儿劝阻了;加上各地形成的唱腔,容易记,所以口口相传至今。
三、彝族重男轻女是表面的
彝民族表面上好像重男轻女,实际上彝族是一个比较尊重妇女的民族。"妈妈的女儿"出生时,家里举办了
隆重的仪式来迎接女儿的到来;"妈妈的女儿哟!年份好的那一年,月份好的那一月,日子好的那一日,
女儿生下地。女儿出生这一天,宰了黄母鸡,舌根三软骨,平行倾一方;股骨四个眼,对称向四边(彝族
占卜吉凶法)。磨了黄荞麦,籽粒颗颗都饱绽,荞粉细细味香甜。祝福来日,荞子永远黄澄澄,鸡婆永远
黄生生,女儿前程金灿灿。迎来邻里阿妈七十七,七十是句口头禅,七个确是真;摆出彩盔彩勺七十七,
七十是句口头禅,实说是七件,裹婴毡布九丈,九丈是句口头禅,三丈确实真;洗婴净水九满坛,九坛是
句口头禅,三坛确实真。"还举行了女儿初见天日的仪式:"妈妈的女儿哟!女儿出世第三天,打开九折围
栅看,有只花腿大阉羊,出牧它领头,收牧它压尾,宰来做顿剪发饭。祝福来日,女儿步履轻盈,羊儿步
子矫健。九十九位邻居阿妈来道喜,口说九十是习惯,九个确是真;九十九件彩盔彩钩摆满屋,九十又是
习惯语,九件是实言。庭院里,铺了一块竹帘,摆着肉和饭,妈妈抱着女,爸爸剪胎发,女儿初见天。"
现今彝族家孩子出生三天后,择吉日把孩子抱出家门,举行仪式,意思是告之天下,我家的孩子出生了!
彝家父母从小对待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这一点在女儿出嫁告别家人时,聪明的女儿唱到:"妈妈的女儿
哟!女儿忧怨积在心:,忆从前,驹子犊子同圈养;驹子是财产,犊子成了零花钱。忆从前,绵羊山羊同
山放,绵羔是财产,山羔成了零花钱。忆从前,女和弟兄同生活,同穿一种衣,同吃一样饭,以为兄弟姐
妹都一般,哪知在今天,男孩才算本家人,女儿不过是外姓,父母轻女只重男。女儿并非是丛草里向外飞
出的一只鸟儿,女儿并非是从蕨地无根冒出的一片叶子。难道人间女儿最渺小?难道世上女儿最低贱?"
,为什么现在女儿就不能留下来?父母为什么这样狠心地对待女儿?父母说出了内心话:自古以来"我家
的女儿给他家做饭,他家的女儿为我家做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好比种子,"种子撒到地里,
庄稼一片黄澄澄,女儿嫁到婆家,婆家儿孙满堂"。把女儿嫁到了遥远的婆家,古时候交通不便,女儿很
难回娘家,所以彝族家把女儿比喻成天上的大雁非常珍贵的,一年只能回娘家一回,比喻成山间的布谷鸟
,一年才来一次,女儿成了两个家族的桥梁和纽带。
四、《阿嫫尼惹》和《女儿经》相类似
《女儿经》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里面自然少不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比如三
从四德,但排除那些糟糠,《女儿经》有些内容还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比如在为人、处事、治家等方面
,它提倡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讲究卫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举止得体、注意礼貌等等,
这些东西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当还是值得学习和提倡学习、借鉴《女儿经》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用典型的人物、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例子来说明事理,目的在于教育后人。《女儿经》是教育女儿长大后应
该怎样去做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
,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要小心,穿衣裳,旧如新,做茶饭,要
洁净,凡笑语,莫高声,人传话,不要听,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火烛事
,要小心。"而《阿嫫尼惹》里讲的是女儿的成长经历:"妈妈的女儿哟,长到七岁、八岁后,一顶破斗笠
,一件旧蓑衣,一条红童裙,一件烂毛衫。放牧跟在后,干活走在先,放猪的苦差呀,落在女儿肩。清晨
早早起,赶猪去草甸。可怜小女儿,奔跑不得闲。猪在草地放,女儿在草地玩。猪儿对女有情感,面对女
儿,细语喃喃,女儿对猪有情感,欣为是猪儿,起舞翩翩。响午以后,赶猪进林盘,林深失猪影,女儿捶
胸坐林边。黄昏以后,猪儿回到草地来,草地黑斑斑。女儿赶猪回了家,尽把苦情告妈妈,妈给女儿吃了
饭,得到母爱,女儿周身暖,感到慰籍,妈妈更心宽。妈妈的女儿哟,长到九岁、十岁后,红裙闪闪穿在
身,耳坠摇摇垂两肩,穿戴见利落,姿容显精干,女儿这时候,协理家务已娴熟。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
一、十二岁后,见人纺线她学纺,见人织布她学织,见人缝衣她学缝。事事勤奋学,件件都灵活。给爸跑
腿听使唤,给妈搭手任操劳。喜撵哥哥路,爱跟姐姐跑,朋友到家来,亲切有礼貌,宾客到家来,应对嘴
乖巧,女儿已有主心骨,无需双亲教。"阿嫫尼惹"从七、八岁起就放牧,开始劳作了,她不怕苦、不怕累
、不怕严寒、不怕酷暑。"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三、十四岁后,鸡鸣起床来,出门天没亮,不怕大雪漫
天飞,一天要打三背柴,不怕天冻冰凌响,一天要挖三次地,不怕暴雨泥泞深,一天要背三桶水,干活能
上坡,湿活能下田,锄头扛肩上,农活件件都熟练,针线随身带,女活技艺样样全。"见啥学啥,什么都
是她要学习的对象,只不过"妈妈的女儿"里这些都叙述得详细些。她把教育妇女的内容融入到女儿的实际
生活--放牧、耕作、手工等当中来写,省去了生硬的说教。所以大家如果不细细品读的话,也很难发现的
。"妈妈的女儿哟,长到十七岁,穿着会打扮,伶俐会言谈,入门笑满面,出门容姿端,陪伴烟亲有礼貌
,亲戚中间美名传,"从小严父慈母的家教使女儿长成了一位落落大方,人见人爱的姑娘。《女儿经》里
,教育女儿出嫁后要做到:"出嫁俊,公姑敬,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
《阿嫫尼惹》和《女儿经》有区别,也有雷同。相同的是都是约束女子道德行为的教材。不同的是《阿嫫
尼惹》用活生生的故事,通过生活情景描写一个女子的成长历程,针对性强。《女儿经》从规范行为习惯
的角度提出女子的修生养性之诀,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
总之《阿嫫尼惹》是一本极好的彝族叙事长诗,是一本最好的教育训导书籍,文学爱好者学习它可以从中
学习许多有关彝族叙事诗的写作技巧,常人学习它可以领悟书中对自己教育儿女为人处世,尊老爱幼等方
面的好经验,可以借鉴其中的良好教育方法。为此,我建议每个爱好彝族文学及所有的彝族妇女,都来细
细品读一一下《阿嫫尼惹》,回味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不会彝文的朋友也可找来翻译版本,有的翻译版
妈妈的嫁衣篇9
妈妈是个“流落”北京市井的上海女人,她曾经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嫁入豪门,尽管我家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薪阶层,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我的潜移默化。
闲暇时候,妈妈会带我上街逛逛。
到了王府井,她专挑豪华商场进,专问标价惊人的东西,尽管最后她往往一分钱的东西也不会买。记忆中我的换洗衣服总是只有两三套,但无论样子和质地却都是上乘的,有的还是我妈接触的有钱太太们去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淘回来的。我妈从不要我穿款式夸张、特别入时、流行得满大街都是的便宜货,她的穿衣哲学历来都是宁缺勿滥。
一次陈小云买了一套裙装,地摊货,才十几块钱,样式漂亮,颜色灰粉红,很好看。我就闹着我妈也给我买一套。
我妈看上去很失望:“爱爱,这么长时间了,我对你潜移默化教育简直泡汤了!陈小云充其量是朵‘胡同之花’,将来也只能在胡同里枯萎!北京的胡同就是上海的里弄,能出什么名媛闺秀?将来都是奶孩子、绕锅台的穷酸命!”
我妈责令我从此不得跟陈小云玩,以免染上“胡同”习气,将来甩都甩不掉。
为什么我妈这么不平?为什么她挤破头都想把我塞进豪门?
我想,首先因为她是个美丽非凡的上海女人。
她的眼睛是那种非常有神的丹凤眼,而非杏核眼。造物主似乎对她特别青睐,丹凤眼要比杏核眼耐老得多。她的鼻子挺直,鼻翅又小又薄,嘴唇也是小巧的,一笑就显出优美的弧线……记忆中,她从不留短发,总是把头发烫卷,优雅地盘在脑后。她围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微微低着头,露出长长的颈项,真是美得无法形容。她生气也是美丽的,哭起来也很美丽。所以我爸总是让着她,舍不得骂她,更舍不得动她一指头。
上海女人跟别的地方的女人是不同的,美丽非凡的上海女人跟别的地方的女人更是大相径庭。不承认这一点是不可以的,不承认这一点你将永远对她们抱有偏见。美丽非凡的上海女人大都是骄傲的,不满的,挑剔的,刻薄的,目中无人的……总之似乎跟温柔敦厚无缘。难怪一位喜欢拍上海女人的香港名导演说,上海女人是最复杂的,所以也是最有故事的。
我妈甚至不要我说话带北京腔,她匪夷所思,说北京腔不适合花前月下。“别说在豪门公子面前,就是在一个温情脉脉的凡夫俗子面前,那种炒豆子一样嘎崩脆、舌头打卷儿的北京腔都会大煞风景!爱爱,你要学我说话的腔调,上海腔,吴侬软语。我相信,上海腔的普通话会受到全世界豪门公子的激赏!”
不过我妈身上也有平凡女人的好处。她像一只忠实的母鸡一样护着我、顾着这个家。年轻时,她是个美丽的护士,在医院常碰上当领导的或者有地位的人,但从不越轨。她总是对我说,既然决定嫁一个人,首先要抱定从一而终。不然就一辈子别嫁人,玩个痛快。这也是我爸总是让着她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是因为她这样美丽非凡的上海女人竟然流落凡间。
我妈认为美丽的女人就应该享受荣华富贵,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物有所值。所以,她拼了命都想把未尽的理想强加于我,把我塑造成一个平庸生活的颠覆者和复仇者。
她特别喜欢带我去故宫、颐和园这些皇家遗迹游玩。她说故宫、颐和园这种地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极端荣华富贵。她总是感慨人与人的命运不同:慈禧用的一个化妆盒就千雕万琢、镶金嵌银、价值连城,而很多女人死做一辈子也穿不上一双皮鞋。
医院每出现一个因没钱而放弃***的农村病人或者城市底层病人,我妈回来总是最有话说的:“看看,穷人的命一钱不值,得了大病就得等死。你们总是看不起钱,钱能换来穷人多少条命啊。如果他们都有钱,得的那些病不算什么,几乎都能康复回家!”
妈妈的话虽然俗气,却也不无道理。豪门虽然不是天堂,但却是离天堂近一点的地方。
妈妈的嫁衣篇10
点评:不要指望女生认错,她们没有认错的习惯。错一千回,她们就有一千个理由为自己开脱。人命关天又怎样?正确的依然是她。
2:晚宴上,火箭专家向大家透露:最近,我们要把几只老鼠送到火星上去。话音未落,一个美女插嘴说:这样灭鼠,成本太高啦!
点评:女生凭直觉办事,觉得事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调查研究,不进行理性思考。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女生照样发言。她们自我感觉良好,根本不把别人的意见当回事,漂亮女生尤其如此。
3 :两个女生在街上相遇。甲说:我收到一张法院的传票,说有件重要的案子要我明天出庭作证。乙问:你觉得紧张吗?甲说:非常紧张,我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好。
点评:女生善于把大事变小,小到只剩下穿衣、化妆、男欢女爱之类的细节。男人读伟人传记,看的是***治斗争;女生读伟人传记,看的是后宫私情。男人把事业当生活,女生把生活当事业。时尚而体面的衣着是女生永恒的话题,她们从那里找到自信、满足和快乐。
4:女生有一儿一女,但她只给女儿买新衣,让儿子穿旧的。有人笑她偏心,她解释说:外销的,要特别讲究包装。
点评:此人若从商,一定发财。婚姻交易也需要商业头脑,所以她的智慧并非没有用武之地。那天看电视,一个漂亮女生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对她的女伴儿说:我们女生不就是男人的一件衣裳吗?话说得不太好听,却也不无道理。其一,女生藏在衣裳里,她们离不开这种包装。其二,女生追求衣裳,男人追求女生。
5:一个女生把她的结婚证书装进档案袋里,然后不无幽默地写上四个字:长期饭票。
点评: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好是一条捷径,一切想要的东西得来全不费工夫。当然,你得有嫁好的资本。通常的情况是,女生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去交换男人的财富和权力。仅仅交换到一张长期饭票的女生,一定不是美女。否则,她可以交换到一部自动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