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1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竞争;博弈
一、引言
2007年,中国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比2006年增长了20.36%,由41557.16亿元增长到50018.6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769.6亿元,比2006年的8116.39亿元增长了20.37%;2007年完成的施工面积为473287.4万平方米,比2006年的410154万平方米增长了15.39%;竣工面积由2006年的179673万平米增长到了2007年的185965.9万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虽然近年建筑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近些年建筑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幅度较大,市场中建设投资也增加较快,但生产能力的增加超过了建筑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建筑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导致建筑产品质量下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期,建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始终处于75%的水平,居高不下,有些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80%以上,高负债率使企业偿债能力差,生产资金周转不灵,经营困难重重。本文从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现状,建立建筑企业竞争博弈模型,进行理论论证并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四、建筑企业发展建议
以上两个结论都是在模型中的很多假设前提条件下得出的,对建筑市场中的建筑企业竞争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有益于我国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建意。一是个体理性不一定能达致集体理性。从以上分析得知,寡头竞争的总产量大于垄断产量的原因在于每个企业在选择自己的最优产量时,只考虑对本企业利润的影响,而忽视对另一企业的外部负效应。这一结果表明,个体理性不一定能达致集体理性。理性个体间通过博弈而不是通过合作所达成的均衡,常常是一种低效率的均衡。当然这个不合作的结果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效率的,因为其增加了产量,降低了价格。近年,中国建筑企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虽有所改善,但是还是较为落后,管理组织水平也较为低下,是一个十分依赖人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建筑项目生产能力供大于求,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无序、不规范、过度竞争的结果,且平均利润大幅降低。而我国市场的现实是,建筑企业数量比较多,竞争非常激烈,超常的竞争,使得建筑企业总体利润下滑。二是加强建筑市场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促进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前的建筑市场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市场行为不规范,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行业组织结构被严重分割,形成了一个条块分割型的企业组织结构。该结构具有空间和行业分布上的3大特点: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活动主要在本地区,很难进入外地市场;部门保护造成很难跨越专业发展业务,许多大型企业只是某一专业的企业,从业范围较窄,缺少综合性企业;无论是哪一种企业,一般都只具备建筑业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能力,工程总承包能力匮乏。建筑企业急需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三是继续维持并发展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民营建筑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企业的产值规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与国有建筑业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国有经济在建筑业中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力及科技含量上,国有企业特别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依然主导着国内的建筑市场。因此,加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是提高整个建筑业利润水平的必要措施。四是建筑企业需努力提高专业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盈利水平。目前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综合承包商凭借其上游的地位招标非专业化企业的行为,导致专业化建筑企业利润率水平过低。由于市场地位不高和利润水平低,大多数潜在进入企业将市场定位于总承包市场,而不是专业化承包市场,专业化企业发展不足也就成为必然。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企业类型构成中,从事承包安装和装饰施工的专业化企业比综合性企业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1999年,美国专业化企业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比例为72.6%,日本为71.4%,英国为65%。我国建筑业综合型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发展严重失衡。2003年我国总承包建筑业企业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的60.3%,专业承包企业仅占不到40%。着力建筑企业专业化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盈利状况。
参考文献:
1、ENR(2004) World market overview[J].Engineering News Record,2004(30).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2篇
回首与展望会是两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下面我将从业务素质,外界沟通与内部合作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自己一年来的得失。作为一名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设计专业企业职工总结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设计专业企业职工总结汇报一
在成熟和迷惘的交织中,一年的时光悄然流逝了。在我眼里,设计室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淡泊人的心灵,业务素质能得到快速提高,人的心理也能快速成熟起来,这无不凝结着每位领导的英名决策和正确指导。年终岁末的时候,人总是特别感叹生命的蹉跎,回首与展望会是两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下面我将从业务素质,外界沟通与内部合作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自己一年来的得失。作为一名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重中之重。以下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总平规划能力
通过对__的总平设计,__的总平调整以及__的总平规划,我对规划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方便与甲方的沟通,我力争更多地了解房地产开发的动态和走向,用心揣测开发商的商业目的,努力寻求设计师与开发商完美的结合点。作为设计师,主要通过国家现行规范和当地***府部门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高度和间距来宏观控制;其次,基本柱网的确定,消防通道与小区路网的贯通,建筑风格的选定也是一名成熟的设计师必须熟练解决的几个问题。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上述问题,并妥善处理,遇到难题时就虚心向领导和资深专家请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二、效果***的表现
效果***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建筑设计作品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决定着建筑的整体风格,也是决定开发商取舍整套方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效果***的表现是建筑设计前期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使我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年来,通过对__的效果***制作,我能熟练的掌握__等设计软件,加以自己对建筑形体的理解,能作出一般的单体效果***,对于大型的商业建筑和小区的鸟瞰***制作还很欠缺,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三、方案能力
方案能力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应必备的重要能力。好的平面方案直接与建筑的适用,经济,美观三大基本要素挂钩。一年来,我参与了公司大部分项目平面方案的设计,在__等平面方案的设计中,我跟随设计组的领导一起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埋头苦干,虚心请教,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与此期间,受领导重托,我还***完成了__的平立面方案设计。在平面柱网的布置中,我先按自己的想法大致布置结构柱网,再请结构组同事帮忙检查是否合理,无形之中,我增强了结构概念,丰富了专业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立面方案的把握还缺乏基础理论性的认识,这都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首要加强的。
四、施工***设计
施工***是方案设计的后续,它将建筑设计从宏观引入到微观,从控制到限定。使建筑设计作品更贴近生活和方便施工。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增强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建筑规范的透彻理解。通过一年多的大量施工***的设计,从一般住宅到商业建筑,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多层到高层,从刚开始的的描***组***,到后来的跟***学***,接下来的***操作,到__的游刃有余,我亲眼目睹了自己从无到有,从迷惘到清晰的成长过程,我基本具备了***操作的能力,可以解决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年来,我几乎熟读了公司所有的建筑规范和相关资料,并做了较为详细的学习笔记,虽然很多知识一时间都用不上,但我了解了,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建筑施工***设计的难点在屋面排水和节点大样,在这些方面,设计院的老师傅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屋面排水在于组织引导,屋面做法要优先考虑屋面的排水问题;节点大样不仅要做到轻巧美观,更要方便施工。在施工***设计方面我还存在许多误区,还有许多自己需要学习和加强的地方。诸如对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的设计;对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的深刻理解,对楼梯梯段净高的认识,厨房卫生间的布置必须满足人性化的需要等等。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相信,有了公司领导层的英名决策和正确指导,加上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继往开来,公司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我没有理由不憧憬以后的锦绣前程。
设计专业企业职工总结汇报二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公司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在专业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职初期的认识与学习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有幸成为__集团建筑设计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一年,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钢结构设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
这一年学了提工程量,工程量报价,门式刚架的设计,通过做这些工作,对钢结构轻型房屋设计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更加全面、经济合理。在此期间,通过办理资质升级文件,整理简单的资料,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细心,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集团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领会设计工作的核心,本着__集团的企业口号,积极响应、倡导企业信誉精神,为设计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近一年的实习,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这一年以来,本人能敬业爱岗、不怕吃苦、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规范;有些时候工作中比较懒散,不够认真积极,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责任心,为设计院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对钢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积极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设计专业企业职工总结汇报三
今年是我进入公司的第2年,两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在许多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取得了很大进步,也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现对今年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项目的完整性
对于__等项目,我都是从方案投标或委托阶段就开始介入,经历过对方案设计的推敲比选、与业主的沟通、初步设计的审批、相关专业的协调、施工***的严谨以及施工阶段的现场配合,我对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建筑设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连贯的,需要集体参与的生产工作,要完成一个好作品,应协调好设计与其他学科,以及经济、社会、人际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关系。
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建筑从方案构思到付诸实施,势必要经历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与完善,经历了这些相对完整的工程实践,我了解到并学习了如何在现实的框架中最大程度的把握住建筑的品质,这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又需要耐心与细致的配合,这也正是一个建筑师精力投放最集中的地方。
二、项目的复杂性
来到__院之初,我先进入了__分院综合所,主要从事工业建筑的设计。工业建筑因其使用功能与性质的特殊性、专业性与严格性,而成为对设计要求很高的建筑设计类型。工业建筑设计应重点考虑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和基地周边的情况。处理好各种流线的关系,包括人流路线、货流路线等。新颖富有现代感的造型立面设计;把握空间感和人性化。造价经济因素。
工业建筑的工程实践对我之后从事其它类型的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在设计过程中养成分析与逻辑思考的习惯,让我能从建筑更本质的需求中去挖掘设计要素,更让我懂得建筑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对使用人群的理解与爱护。
三、在业务能力方面
得益于工作中的实践与磨练,我已由一个初出象牙塔的青涩学子成长为一名具备专业素质的职业建筑师。建筑专业是一个龙头专业,建筑设计工作影响到各配合专业的工作,因此建筑师应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与控制能力,同时这些能力应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作基础。
进入设计院初期,我在前辈们的带领之下参与设计了__等项目,这些项目已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接着在__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中我担任了主要设计人,从方案阶段到目前即将完工,我一直配合主师负责协调组织工作。获得业主的认可与赞扬,是我职业生涯中又一新的高度。在今年面临任务多、建筑专业人手少的困难下,我带领我们设计小组其他年轻同事经常加班、不畏辛苦、走在项目前面做好方案,为以后施工***阶段打好基础。
这一年的工作还培养了我严谨认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职业精神与职业责任感,设计院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良好的服务精神与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建筑师所不能缺乏的品质。在理论方面,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一些建筑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的书籍,由此对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反思。建筑是社会生活形态的空间语言。它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社会审美取向,以及世界观等信息。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3篇
一、*省建筑业发展现状
*省委、省***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基础建设持续扩大,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3年*省***府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省建筑业企业充分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坚持改革与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深化以企业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质量品牌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加大金融、财***支持和法律援助力度,营造建筑业发展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我省建筑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建筑业逐步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建筑业队伍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不断提高。我省建筑业企业抓住建筑业新资质等级就位工作契机,深化改革,通过企业重组、合并改制,建筑企业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建筑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建筑业市场进一步规范,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高资质的技术密集型的总承包施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工程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业队伍。*6年末,我省具有新资质建筑业企业1924个,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792个,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122个,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中,二级以上企业911个,占50.8%。年末从业人员95.33万人,比*0年增加53.91万人。管理人员8.82万人,工程技术人员12.75万人,一级建造师0.40万人,现场施工工人66.84万人,其中持证上岗人员45.10万人。
“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企业技术装备、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用于工程施工的高科技技术、设备不断提高。*6年末,我省建筑业企业拥有资产906.29亿元,比*0年增长1倍,固定资产128.72亿元,比*0年增长1.1倍,企业拥有施工机械净值66.99亿元,比*0年增长1.1倍,自有机械功率352.61万千瓦,比*0年增长76.8%。
2、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建筑业企业发展迅猛。结合建设部建筑业企业新资质就位工作的开展,我省建筑业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深入,企业的合并、重组、改组、改制力度不断加大,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企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建筑业企业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成分逐步缩小,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壮大,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异***突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行业合理布局的企业格局。
*6年末,建筑业企业中国有经济106家,集体经济113家,国有和集体经济比*0年减少1030家,随着“国退民进”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民营建筑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5年,民营建筑业企业资产达到546.22亿元,占全部建筑业企业资产的69.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46亿元,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74.4%。涌现出一大批实力强大的民营建筑业企业,如*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省九龙建设集团公司、*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平潭县海天建筑工程公司等民营建筑公司跻身于我省建筑企业前列,成为我省建筑业改革的成功代表。
3、建筑行业配套发展,施工领域不断拓宽。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建筑业企业在稳固发展传统的房屋建筑业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建筑施工领域,隧道工程、管线安装、装饰装修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装饰装修行业从小到大,产值从*0年的24.12亿元提高到*6年的67.70亿元,装饰装修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26家。形成了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等门类齐全,行业内部配套的建筑业大***。
4、积极参与建筑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省外建筑市场。“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方针,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培育省外建筑市场,参与省外建筑市场的竞争。*6年,*建筑业企业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0个省市,共有425家企业参与省外建筑市场的开发,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369.05亿元,占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31.8%,比*0年增长14倍。
5、建筑业企业发展势头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省份存在差距。“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企业发展迅猛,建筑业总产值平均增长26.4%,比全国的22.6%高3.8个百分点,*5年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3%,排名第14位,分别比*0年的2.17%和16位提高0.36个百分点和前进2位,但与建筑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5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在华东地区排名第六,仅高出江西省,只有全国排名第一的浙江省的18.5%。
(二)建筑业对我省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省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对我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社会效益和贡献越来越大。
1、建筑业产品为经济发展增添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建筑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实施主体,承担了大量的工程建设任务。“十五”期间,先后建成和交付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3万个,保证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大批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我省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建成了大量的学校、办公、医院、厂房、商店、科研文化用房,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医疗卫生、娱乐活动提供基本条件。建成大量的居民住宅,改善人民居住条件,五年间建筑业企业累计竣工房屋面积达15560.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720.98万平方米。
2、建筑业的发展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直接带动我省水泥、钢铁、玻璃等行业的发展。*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直接消耗水泥3036万吨、钢材760万吨、木材571万立方米、玻璃382万标准箱、铝材72万吨。
3、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为我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1-*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完成利税234.36亿元。同时建筑业吸纳大量的从业人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平均每年从业人员60.64万人,为广大离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收入约590亿元。
二、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
(一)建筑业企业总体资质水平偏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面临压力加大。我省建筑业专业结构上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劳务分包企业偏少的状况。*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特级的仅有4家,一级的仅有181家,大多属于房屋建筑工程系列,其他序列的资质等级较低。劳务分包企业122家,从业人员仅15.58万人,主要集中在厦门地区,其他地区只要少量的劳务分包公司,造成企业用工困难,只能靠临时招聘。
资质水平偏低、资质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我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省外建筑业企业纷纷来闽承接工程,他们凭借较高的资质等级,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以及我省完全开放的建筑市场,在我省建筑市场上取得了较大的份额。
(二)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资金运用效率低。*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6%,比*5年的62.9%减少1.3个百分点,与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率最佳值50%相比,仍高出11.6个百分点。流动负债为537.3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97.0%。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业企业原有资金偏少,近年来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实行最低价招标,企业赢利空间不断缩小,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环境下,建筑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日益显现。
(三)工程结算成本居高不下,费用支出增加。*6年,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收入1048.82亿元,比上年增加189.85亿元,增长22.1%,工程结算成本939.0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44亿元,增长21.2%,工程结算成本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由*5年的90.2%减少到89.5%。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共42.81亿元,比上年增加5.51亿元,增长14.8%,平均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所需三项费用合计368元。
(四)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3年以来,我省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预定目标,但新的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存在。截止*6年年底,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为109.91亿元,其中竣工工程应收款61.89亿元。
(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面。建筑产品价格背离价值,其利润水平远低于全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减少了建筑业企业的利益,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建筑业企业举步维难,连续多年亏损。据统计,*6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亏损企业301个,亏损金额1.96亿元,亏损面16.8%。
三、提升我省建筑业企业竞争力,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我省推进新一轮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十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推进,基础建设和城市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总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持我省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要引导企业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围绕提高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继续做好企业改制改革工作,增强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改制改革工作,加大对现有的国有建筑企业的改制工作。国有建筑业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设备,培养了许多建筑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存在企业负担过重,经营成本高的困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步伐,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股份制改革、合并、兼并,重组等形式,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
引导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民营建筑业企业的规模。推动建筑业企业并购重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目前,我省建筑业企业个数很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占有相当比例,在国内国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针对我省建筑企业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鼓励建筑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重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我省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企业的出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四方到位.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
(二)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合理的企业资质体系。经过几年的新资质评定和升级工作,我省虽然建立了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资质体系,但在建筑业专业结构上明显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劳务分包企业偏少的被动局面。要在***策上鼓励少数特、一级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起到核心企业领***作用。引导部分资质等级低、市场竞争力低下、生产能力单一的总承包企业发展为专业承包企业,提高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的能力。规范建筑业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现代建设领域发展,在做好传统的房屋工程建筑的同时积极开拓铁路、道路、隧道、桥梁和水利、港口工程等建筑领域。
(三)全方位做好建筑业企业人员岗位培训,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建筑人才是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根本,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重视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促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重视人才工作,尤其在当前加入WTO开放日期临近的背景下,重视人才工作,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他们不仅在项目上与我们竞争,而且还会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厚条件争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我省必须形成尊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他们提供较为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尽可能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加大大专院校建筑专业的投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同时做好一线工人的岗位培训。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场施工工人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在重视对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依托劳务分包公司做好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
(四)加速我省建筑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要依靠建筑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而我省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也要靠建筑业自身不断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结合当前我省的实际情况,我省建筑业企业应该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研究发展中心。加大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的投入,主要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不断改革创新。在设计与施工项目上加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力度,将研究成功的现有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知识和科技的更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保持企业在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4篇
关键词:建筑 改进 承包 经济
中***分类号: F426.9 F224.5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6-018
一、 绪论
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创造企业特有的品牌建筑,深挖管理水准,将总承包管理进一步扩大,从源头进行产品的控制,建立自有专业施工队伍,将企业的品牌融入到生产的产品中。
二、 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阶段
在计划经济阶段,建筑业与其他众多行业一样,按照国家计划统一配给。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两种经济并存,国家把控发展方向,引入市场竞争。建筑业采取招投标制,引入了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加强管理,以提高市场竞争,争取生存空间。一些管理粗放型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社会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作为经济的主要力量建筑业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蓬勃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全国庞大的市场,一些管理出色的企业并没有在市场竞争中体现出优势地位。
随着***的十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可持续产业的发展,建筑业不在作为经济的主力。建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管理的高低成为企业在市场存活的有力竞争武器。对于目前的建筑业市场,如何在管理上做到更强,如何管理的更深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是企业立足之本。
三、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庞杂,忽视水准作业队提高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往往实行“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作业队”的四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为五级管理),前三级全部为企业的管理行为,我们把主要的经历,主要的力量全部放在了管理,忽视了创造产品一级的操作,既是作业队水准的提高。
2、对于专业队伍的管理水准不高
通过招投标,总承包将整个项目承包后,将专业施工再次分包给相应的专业分包队伍,由专业分包队伍负责施工及管理,总承包负责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及协调分包管理,但并不深入的管理分包。使得总承包与分包之间造成管理的断点,形不成步调一致。
3、现有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综合性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在向前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新设备、新技术也在不断的问世。在建筑这一行业内,现在虽说土建类还有管理方面的人才多,但是会使用新设备、掌握新技术以及懂英文的全面性人才却是少之又少。这些问题在以前可能不被看重,但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全世界,所以,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这份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4、为形成多级分包制度
在国外,一些大型的承包商一般都只是拿下总承包的项目,然后将接下来的工作按照相应的专业划分,承包给相对应专业的分包商,这样不仅会为自己的承包队伍减去不少的后期麻烦,还可以在项目的承包上一举多得,可同时承包多个项目,有利于其团队的盈利和发展。但是在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总承包团队在接到总承包项目后,在结构工程方面,要有其***的方案,换句话讲就是总承包企业不仅要具备总承包的能力,还要具备后期的总体施工建设能力,不能对外分包。很明显,这样的规定对我国大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制约了大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步伐,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
四、 促进项目总承包模式发展的对策
1、 建立作业队力量,提高产品品质
建筑业属于实操性行业,最终的产品是所完成的建筑工程,对于业主方来说,产品的好与坏才是其最终的要求。对于施工企业,想在施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不得不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整体把控,即管理。增强企业竞争,目前考虑的不光是要增加管理水准,更要以施工生产的最终目标,产品上下功夫。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不去实际动手实际操作,如何将企业的精髓融入到产品,必须组建自有施工作业队,锻炼作业队伍,在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由自有作业队负责实施,增加打硬仗的能力。提高施工质量,铸就精品。现在的建筑发展非常快,超高层,大体量的建筑比比皆是。劳务分包队伍工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落后,没有技术力量承担如此复杂的施工,或是施工质量没有保障。对于总承包企业,发挥自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由自有作业队完成这些施工任务,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减少分包对总承包利润空间的挤压,增加企业利润创收。
2、 建立专业队伍评比长效机制
学习专业队伍好的管理经验,探索与专业队伍的深入合作,除了经营外,全部将总承包的施工管理目标,分别下达到分包队伍,分包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总承包的管理,并相应的投入管理所需资金及人员。企业建立专业分包队伍合格准入制度,通过评分比较,将不合格的专业分包拒之门外。
3、增强团队人员的教育,吸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对于其自身的人员而言,应该加强对其自身团队人员的教育强度,使他们知道新技术,了解新设备,还有就是管理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就是英语,这样队伍高层还有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和国际交流、沟通。在人力管理这一方面,应该提升台阶,要放远目光,多多吸纳高素质的兼具多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 结论
市场总是给管理与品质更加出色的企业,现阶段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深入改革,建筑业的市场将缩小,建筑市场再不是从前鱼龙混杂的局面,粗放型管理,不思进取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如何紧跟形势,把控企业的未来,抓住改革关键,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发展不光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更要增加最基础的建设,增加作业队伍的建设,将企业的管理精髓实实在在的融入到建筑产品中。建设百年不到建筑丰碑。
1、吴涛、丛培经 中国经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5篇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衣食住行等各大领域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开始逐渐朝着集约、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催生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我国现如今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开始由单一总包向分承包的形式转变,在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帮助下,不断完善专业化分包体系,但仍旧与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分承包管理体系的认识。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专业化分包体系是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筑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高
虽然我国商业建筑、民用建筑不断增多,但是新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建筑装备等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企业普遍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使得建筑领域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建筑企业提出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迫使建筑企业不断转变经营思维,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应对多变的市场,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建筑企业必须具备更多专业化的核心能力,因此不断推动了建筑行业专业化成都的提升。
(2)国家相关***策及法规的出台
为了推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近几年不断出台新的***策与法规,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承包体系,对建筑资质进行了新的划分,促进综合承包和分承包体系的协同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分包体系,对我国未来项目管理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3)顾客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虽然建筑行业处于卖方市场,但是行业内部竞争的恶化也促使企业寻求其他的潜在竞争优势,企业开始关注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普及。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供更加健全多样化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的显性的和隐形的需求,创造新的附加价值。而传统的服务只能提供顾客需要的最为基本的价值,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则可以不断地创造客户价值,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建筑行业分承包体系的完善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现有建筑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2.建筑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1)企业对于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对于大型的总承包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其专业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正因为此,其客户也必然要求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和咨询上的服务,同时建筑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取较高的附加值,不断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往往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控制上,限制企业管理水平发挥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降低企业的能力。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我国多数总承包企业会过多的参与到项目的一般实施过程中去,表面上降低项目执行的风险,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但是管理的缺失也导致了管理成本的上升,同时往往由于大型建筑企业的这种基础实施能力不足,错失了获取高额利润的良机,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大型的建筑总承包商必须专注于项目管理,发挥其项目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管理的层次,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培育专业化的施工人员,形成劳务承包将管理和技术进行分离,同时将专业施工项目划拨给专项工程承包商,形成分承包管理体系。
(2)企业对于提高利润率的需求
建筑施工项目是产生利润的直接源泉,因此建筑企业如果想要获取更高的利润,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断降低施工项目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提升施工的效率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率等,显而易见建筑企业包括建筑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必须要围绕施工项目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建筑企业必须要放弃具有低附加值的各项工作,例如低层次的劳务管理等,但是这些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将这些工作分包给其他更加专业的承包商,虽然建筑企业会为之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也最大限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基础运营上的资源和精力的浪费,让建筑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去关注其他能力的提升。对于分包商自身而言,也可能处于一个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其自身也必须要提升自身对于分包业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的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提升产品的质量,获取更多利润。
(3)企业对于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必须面临时刻变换的外部环境,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都会对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洞察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到市场信息的变化,例如顾客需求偏好的转变等,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加贴近顾客,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防止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建筑工程项目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完成,这对于分包的业务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专项的项目管理。对于分包商,专业化的管理意味着工程项目实施的高效率、资源设备利用效率最大化,其自身也相应的具备更强的环境洞察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建筑行业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提升,意味着基础的施工效率的提升,污染物的减少,资源节约等,对于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1.建筑企业分承包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集权式发包
集权式的发包
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集权式发包,所谓集权式管理发包是指分包商承包总包项目中的分包工程,主要通过分包商和总包商签订合同的形式,发挥出法律的效用。总包商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程施工部分划分给专业化的项目团队,这种形式要求总承包商必须要具备广泛的渠道信息,同时必须具备规范化的发包管理。优势在于通过这种形式,总包商一般能够在分包市场中找到更具性价比的分包价格,降低成本。但是这种集权式的发包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主要在于总包和分包之间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合作,总包商并不会掌握分包商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同时由于总包商管理架构和沟通渠道的缺乏,最终导致总包对分包在管理上的困难。
(2)项目团队发包
事实上,集权式的发包更加适用于大型或中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这种集权式发包的缺陷就会更加容易凸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项目团队发包的管理形式,也就是说项目团队发包实际上是集权式发包的一种补充形式。这种团队发包形式并不是通过总包选择分包的形式,而是总包和分包之间进行相互的自由选择,这种选择更多的是基于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要求,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分包商就会直接接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这种发包形式更加快捷高效,当然其明显的缺点就在于总包难以控制成本,同时一旦出现问题,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基于以上论述,建筑公司往往会将这两种发包形式相结合,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的发展现状,建议应该仍旧以集权式的发包为主,项目团队发包为辅。
2.分承包管理模式的发展
(1)基于合同基础的矩阵式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发展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集权式分包还是项目团队分包,都是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关系的维系,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团队均会收到不同的两个上级的管理,也就是多重管理,不利于发挥出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同时会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问题,总包方可以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当总包承担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后,其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任务组成临时性的矩阵团队,可以更加灵活的组织各自的分包商形成任务小组。这种分包形式可以找到双方管理的平衡点,保证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矩阵团队是通过合同的形式组成的,因此其契约的特性更强,更加强调法律的效用。
(2)目标管理在质量及进度管理中不断深入
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重要内容,从工程项目的实施角度,施工质量是项目管理的重点,换句话说,过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结果,建筑企业会重点关注整个过程的管理。但是对于客户来说,他们并不会关系过程,而是直接看结果的好坏,因此,对于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重点关注最终的结果,应该将目标管理的思想运用到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对于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上,尤其是在分包商承担的项目管理上,则更应该采用目标管理,通过制定目标、系统协调和施工进度的动态监察的整个步骤来实施目标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多边形,目标的制定也应该具备动态性,例如滚动计划法,同时动态监察应着重关注关键线路的变化,总包商和分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承担由于关键线路变化导致价格升降带来的风险。
(3)分包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通过合同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会不断加强,同时总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信息传递会更加规范和透明。分包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最终会使得分包商的权利不断增加,反过来也会促进总包商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分承包管理的形式会不断趋于完善。
四、结语
在未来,建筑企业的管理会越来越专业化,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会逐步大规模采用项目分包的形式,促进了分包商发展的同时,大型的建筑企业自身规模也在不断的减小,形成小而强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会变的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筑项目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6篇
关键词:分包体系问题
随着建筑工业化程度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于专业分包系列和劳务分包系列的总分包体系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原有的合同法律制度环境对分包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这是因为,现在许多***策法律的规定尽管适应当时的建筑业发展水平,但是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最新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内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
1.“禁止再分包”的规定与建筑工业化条件下专业进一步细分的要求不一致。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型、不同层次的施工队伍,他们从事的工作范围和主营业务逐渐呈现差异化特征,有从事地基基础、钢结构、机电安装、电梯、锅炉、幕墙的生产和安装等专业分包的企业,也有仅仅从事造价预决算中钢筋工程量计算的企业。目前工程项目不允许再分包,只设一级专业分包的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分包市场多元化、体系多样化的现实要求,甚至成为专业分包体系成熟完善的制约因素。
2.“主体结构”定义不明确。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建筑企业自行完成。……”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理解在当前建筑结构技术不断增加新的涵义的情况下显得定义不明确。例如:某科技大厦除地下室与主体塔楼的电梯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结构体系。同时具备较强土建和钢结构施工实力的单位较少,要严格按规定又找不到理想的施工单位。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土建单位总包,钢结构分包。这个例子严格意义上总包单位都没有全部自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事实上分包钢结构的企业的实力大多都强于总包单位自己的铜结构施工能力,选择外部铜结构施工企业更有利于提高工程建造的速度和质量。在此,对“主体结构”的概念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
3.“禁止肢解分包”在建设技术水平、专业分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禁止肢解分包的规定针对防止不具备资质承揽工程、挂靠等情况发生是适合于建筑市场实际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然而,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施工水平逐步提高,完全可能出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均由多个专业分包单位加上劳务分包单位承担的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某大楼的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基坑围护与土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内装饰工程、外立面的幕墙和石材工程、消防工程、防水工程均分包给专业单位。在剩下的主体结构工程中,模板系统的设计与现场安装分包给专业的模板公司;外脚手架分包给专业的脚手架公司;考虑到施工场地狭小,采用焊接网技术,委托钢筋加工公司定制加工,现场铺装。这样情况下,各专业分包单位均具备相应资质保证承包范围内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但却不符合《建筑法》中“禁止肢解分包”的要求。这些做法实质上是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专业分包市场不断细分后出现的新情况。当然,在不规范分包行为盛行的市场环境中,允许肢解分包而不采用相应的其他控制制度也可能会导致分包系统的混乱,不利于专业分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对肢解分包的定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界定,以保证建筑业市场管理的有效性。
4.实际操作中总承包单位权力与责任不相称,直接影响了总承包商的管理效果。
工程项目实施中,经常可见业主直接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建立经济关系,却要求纳入总包商的项目管理范围,甚至还要求总承包商不得收取总包的照管、服务费。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报酬。由于无法采用合同和经济手段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制约,就会直接影响总包商对专业分包商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
5.买方市场条件下,专业分包商分担总包商资金压力将导致工程款拖欠分布面扩大和债务关系复杂化。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业主经常对承揽工程的承包商附加一定的资金条件,如投标、履约保证金、工程垫资等。如果总承包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有可能将来自业主的资金压力传递到分包商。在专业分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承揽专业工程的分包商可能接受为总包商分担资金压力的附加条件。这祥就使得工程款拖欠情况牵涉到建筑行业分包多个层次的企业,如果其中某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清理工程款拖欠问题的难度。
某些专业分包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尚不能满足高技术含量工程的需要。
目前国内市场上专业分包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承担的专业工程技术含量不高,没有独占性和创新专利技术,如常规装饰单位、机电安装企业等;二是自身仅仅是作为国外专业厂商的“”,仅作“转手”生意,对承担的专业工程没有技术支持能力,如膜结构分包单位、国外锅炉、空调机组、电梯的国内商等。
以上这类情况反映了某些专业分包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体现不了专业特色,无法成为所处领域的“专家顾问”。前一类情况造成行业门槛过低,大量资质低、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涌入,加剧了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后一类情况中的专业分包单位根本不掌握经销产品的技术内容,在工程实践中碰到有些国外电梯的国内经销和安装分包商根本无法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连预埋件位置微调之类的技术变更也要请示国外厂商。这些情况都不利于专业分包单位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专业分包商如果不具备技术或管理上的比较优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中,没有技术特色或管理优势的专业分包商不能适应专业化分工需要和提高建筑市场经济效率,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为工程项目专业分包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策和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分包体系将愈趋成熟。
【参考文献】:
建筑专业自我总结第7篇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周宏文院长首先对《建筑创作》杂志社专程来贵州省院授书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认为《建筑创作》杂志为国内的建筑师、设计师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本次为贵州省院制作的《花溪迎宾馆》一书无论是书籍的整体设计、排版还是印刷都非常新颖和精美。同时,周院长对为《花溪迎宾馆》付出心血的建筑师、设总和各专业的其他工作人员也表示了感谢!
罗德启(贯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由《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创作新设计作品100丛书》――《花溪迎宾馆》在贵阳举行首发,我感到尤为高兴,因为这本书是几年来我院艰苦创作换来的硕果,它是在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实践基础上的总结,也是近年来我院建筑创作的最新成果。这本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问世,还在于《建筑创作》杂志社的全力支持。 花溪迎宾馆工程设计,是一项尊重自然环境,具有地域文化内涵和体现“实用、经济、美观”建筑方针的设计作品。工程设计从选点、方案、技术设计、室内设计、施工***阶段直至施工现场服务,试运行等全过程都始终遵循上述原则。
“意在笔先”:花溪迎宾馆工程的设计创意来自对场地的解读和认知,来自对黔中传统民族地域文化的理解,设计创作紧扣“环境”和“文化”两条线并力求解决四方面问题:
①建筑尽可能隐藏在山坡林木之中。
②利用独特的地貌环境,体现建筑的山地特征。
③建筑造型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在自然环境中体现平易、朴实的建筑风格。
④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再现传统文化韵味。
“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在花溪迎宾馆工程中得到体现:宾馆的总体布局及单体建筑平面布置,能充分满足***府接待和对外经营的双重要求。宾馆的设施内容齐全,能满足住宿、餐饮、会议、康体及娱乐等使用功能要求,比较实用。因此开业以来,得到使用者与管理者的赞赏。该工程总投资两亿,单方造价不到6千元。国内同类建筑单方造价大约在1万元/m2,左右相比之下,比较经济。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室内设计源于贵州地方民居和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外形朴实大方,亲切平易,内部空间环境舒适幽雅,既富有地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活力,给人以崭新的感觉。可以说花溪迎宾馆是一组本土化的地域性现代建筑。
这本书在封面设计、***片排版印刷装帧等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质量我非常喜欢。
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作为BIAD的传媒机构,“本分”地做事是我们的“天职”,受贵州省院罗总委托承编《花溪迎宾馆》一书就应该认真,就应该将书送到。真没想到,受到贵院如此高的礼遇,我十分感动,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建筑创作》杂志社几十位同仁向贵院致敬。《花溪迎宾馆》一书是在我们曾策划出版《中国建筑100》丛书后,再次推出的新系列,它之所以取名为《建筑创作新设计作品100》丛书是基于要突出“创作”,突出新作品,突出优秀的佳作。而罗德启总建筑师率贵州省院团队完成的“花溪迎宾馆”正集中了这些优势及特点,因此《花溪迎宾馆》一书成为这系列丛书的第一册,我也为它的问世而欣喜。作为正努力且不断追求卓越成绩的BIAD传媒机构,我们希望更扎实且有创造力地工作,摒弃传媒的“泡沫”现象,要以为中国最卓越的建筑设计作品服务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事件”编好每一本书。
蔡力(项目管理公司经理):
花溪迎宾馆工程项目规划用地223.3ha,建筑面积345l2m,项目总投资约1.99亿元,项目总投资按建筑面积项目约合5800元/m2,项目总投资包含有场地平整、土建、装修、空调、智能化工程,室外土建、绿化工程、灯具、洁具、家具采购安装,厨房设施采购安装,酒店用品、餐具采购配套同时包含其它基本建设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费等相关费用)。
花溪迎宾馆是一座以***务接待和对外经营兼备的现代高级酒店,其投资造价控制水平比同类型建筑有明显的优势,我认为它得益于优秀的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师、工程师们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优质服务,它体现出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建设项且投资控制的综合实力――建设项目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我院从项目的选址到项目的建设实施,试运行至正式交付使用,不仅负责勘察设计工作,还承担建设项目的造价编制、协助建设方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作了大量的技术经济分析,对建设各项标准的确立提供出了决策的依据。如在实施过程中对实施标段的合理划分提出分析建议,对确立的各标段作好技术界面接口,有力地保障了工期。对各主要材料作了广泛的调研并提出了选材标准的建议,在体现设计要求的同时对投资的整体进行控制等等。项目建设完成后,实现了进度控制目标,达到了各项质量控制目标,最终经结算审计,实现了投资控制目标,花溪迎宾馆工程项目体现出的是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王尧燕(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花溪迎宾馆是由多个多层建筑单元所组成的建筑群,结构体系大多为全现浇框架,从结构专业的角度来说,结构设计不具备特别的创新和科技含量,但由于花溪迎宾馆是一以***务接待和对外经营兼备的现代化酒店,功能较多,是集会议、食宿、餐饮、康体、娱乐等功能及其它完善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建筑,并且建筑因山势而错落布置,高低不一。因此,结构设计师在设计时立足本专业从安全、美观、经济、环保的全局角度出发,同设计各专业、建设方、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紧密配合,从细微入手,在设计中尽量实现和展示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譬如:
①配合建筑外立面的需要,精心处理外墙的装饰线、采取措施确保外挂文化石、花岗岩板及大坡屋顶面上的彩瓦安全美观。
②局部采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和形式:钢网架、钢结构、玻璃、彩钢板等来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③结合室内装饰的要求,积极主动与各专业配合,确保室内净空高度,满足室内装饰所需,提供室内较重装饰件如铜浮雕画等的安装方案。
④考虑客房的使用功能,采用异形柱等结构,使房间不现梁柱。
⑤环境工程中,所取用的边坡处理方案不仅做到安全、经济,并且最大限度地不破坏原生态环境。
通过花溪迎宾馆的设计,我们更
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优秀建筑作品的实施,依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团队协作,建筑专业是“龙头”,需要我们这些作“龙身”、“龙尾”的鼎力支持才能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带领整条龙腾空而起,展现于世。
郭挺生(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今天应邀参加《建筑创作新设计作品100丛书》――《花溪迎宾馆》专辑的首发式,原以为和其它建筑杂志一样只是介绍建筑的创作,但当我翻开《花溪迎宾馆》专辑时看到也有对我们电气专业的内容,尤为惊喜感谢《花溪迎宾馆》专辑的各位编辑们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弘扬。
祝愿《建筑创作》及其系列丛书越出越好。
刘雍(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我与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结构师们密切配合,所设计的每一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罗总建筑师进行了充分讨论,十分默契。为花溪迎宾馆共设计制作了30多件铸铜雕塑、煅铜浮雕、汉白玉浮雕、丝织挂毯、煅银装饰、刺绣、蜡染等具有贵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室内装饰品。美术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花溪迎宾馆可以说是建筑师与美术家亲密合作的产物,我想这一种模式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公共建筑设计中去。 《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的《花溪迎宾馆》一书,从我们美术专业的角度看,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是非常高雅的,设计十分专业化,建筑摄影也具有颇高的水平。
张雪源(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地所):
很高兴,也很感谢《建筑创作》作为一流建筑专业传媒平台对西部的关注,以及此次对花溪迎宾官项目的认可与宣传。在经济与技术改变着世界的同时,建筑文化与其它文化一样面临全球化的浪潮,在建筑技术发展方面处于整体落后的贵州,此次花溪迎宾馆的建筑创作就表达了我们在现代感中寻求地域性特点的理念。自己作为年青建筑师很高兴在此次特殊的建筑创作过程中,领会到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以及罗德启总建筑师为首的创作团队的深厚建筑文化意蕴。
许剑龙(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做设计20年了,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建筑方面的书刊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广大建筑师的需求。而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创作和建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各种建筑书籍和专业期刊也日益丰富建筑师终于可以有选择地阅读。就在这个时间段里,《建筑创作》一直被我视为执业生涯中的良师益友。所谓“良师”,是因为该刊物结合各种工程实例以及建筑师创作历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给我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成功无疑有《建筑创作》的一份功劳。而所谓“益友”,则是来自于对《建筑创作》副刊即“建筑师茶座:的喜爱。该副刊形式新颖独特、选题与时俱进、内容丰富多彩,既交流了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观点、心得,也反映建筑师的某些困惑与烦恼,可以轻松阅读却也收获颇丰,真可谓知心朋友。今天,《建筑创作新设计作品100》丛书首发,率先推出了《花溪迎宾馆》专辑,这无疑又给了广大建筑师尤其是本省建筑师一个惊喜。我觉得该专辑的出版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专辑向广大建筑师开辟了一个了解贵州新建筑的窗口,展示了我省建筑创作的最高水平,也是对我省工程实践的一个肯定。这无疑会更加激发我省建筑师的创作热情,从而进一步树立大家的自信心。二是这本专辑系统地总结了花溪迎宾馆的创作历程和成功经验,从尊重环境、绿色环保、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等方面介绍了该项目的工程设计特色。这在当前各种外来文化和建筑创作思潮在某种程度上困扰我省建筑师的时候,咱们本土的建筑创作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花溪迎宾馆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我们期待着《建筑创作》及其系列丛书越办越好。
皮慧(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三所建筑师):
《建筑创作》一直以来是我们十分喜爱的建筑专业学刊,今天能见到这本杂志的主编,责编和摄影师一行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高兴,同时对你们辛勤的工作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我是一名从事建筑创作的建筑师自然《建筑创作》长期以来一直就是我的挚友,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因为这本杂志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它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大量国内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的建筑作品,开展了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继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与现念相契合等许多话题的讨论。同时尊重建筑师的原创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师创作过程的艰辛、苦恼和成功实现的喜悦,提供了交流思想、张扬个性的平台,它是我们建筑师自己的专业性刊物。
工作多年,我作为建筑师又是幸运的,能够参加贵州花溪迎宾馆这样一个重要工程的建筑创作、实施、建成的全过程,还能有幸的在《建筑创作》这样的建筑刊物上有自己的作品亮相在喜悦之余,我要感谢院领导的信任总建筑师罗德启的指点。我认为,建筑创作的过程是辛苦和复杂的,但其中的乐趣和收获又是无以言表的。
胡征宇(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三所副所长):
今天非常高兴,金主编一行来我院举行《花溪迎宾馆》一书的首发式,深受感动。见到这本书的出版,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我个人有四点体会。
①工程组各专业之间,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设计与监理方之间配合协作良好不仅需要工作热情,还须有管理艺术及实践功底,才能做到沟通顺畅。
②通过本工程实践,老同志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中青年人学习,尤其是罗总在这个工程中倾注了很多心血从方案开始到竣工验收,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也亲临现场指导解决问题才能有工程的完美效果。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很大,今后应多努力。
③设计工作对于工程来说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使工程顺利实施,还需要大量的现场配合,及时解决各专业的实际问题,本工程的现场代表蔡力在长达两三年的时期间,所有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都是在现场度过的,非常辛苦,难能可贵。
④这样的工程完成后,回头认真总结很有必要,无论从技术上、管理上,协作,配合的技巧方法上都会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所里的中青年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
最后,周院长希望今后与《建筑创作》杂志社加强合作,将借助《建筑创作》杂志更多地宣传我院优秀的建筑师和优良的建筑作品。(文字初稿统筹: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家强主任)
作者:崔卯昕,《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