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关键,是在心脏骤停发生(4 min)内进行有效地生命支持。在临床实际抢救工作中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急救与护理,是提高复苏率的关键。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一项护理急救措施。成人的生存链体现在4个“早期”:即①早期识别、求救;②早期CPCR;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1]。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近年来,我院急救中心按此程序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32例,2例患者因心搏、呼吸骤停时间过久而死亡,余30例复苏成功。现介绍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心脏骤停时间最长12 min。其中,电击伤6例,溺水8例,自缢4例,药物中毒14例。
2 急救与护理配合
2.1 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初期)的急救护理 判断宜简而快,心前区叩击易对于心跳骤停后能否迅速进行复苏术和复苏成功,取决于护士(目击者)能否快速、正确地做出判断。目前判断的依据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为准[2]。方法:可通过摇动患者双肩或大声呼唤来判断有无反应,如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复苏术。主要是实施现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即基础生命支持ABC。(A)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后仰,提高下颌,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B)人工呼吸:呼吸道通畅后,即用口向患者口腔内吹气。目前标准是:口对口人工呼吸连吹两大口气,每次1.5 s;必要时紧急行气管切开术,连接人工气囊,辅助呼吸。(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维持重要器官的供血,正确掌握按压的力度、部位及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学者提出的标准是按压频率80~100次/min,胸骨下陷4~5 cm,按压与放松同期各占50%,以增加脑及***动脉的血流灌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4:1或5:1,注意密切配合。
2.2 进一步生命支持(二期)的急救护理 在人工呼吸、心脏按压进行中,护士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氧气吸入,连接心电监护,准备电击除颤。
2.2.1 经静脉途径给予复苏药物 在CPCR中药物注入途径有:心内、静脉及气管内。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其安全、方便且疗效与心内注射相近。护士应在3 min内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实践证明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可使复苏给药不易渗漏而快速顺利进行[3]。护士应熟练掌握此项护理操作技术。穿刺部位优选手肘部静脉,此处血管粗大易于穿刺成功且不影响CPCR的进行,药物到达心内路径短,发挥作用快。在静脉通道未建立前可迅速从气管内给药,其剂量为静脉注射量的2~2.5倍[4]。复苏药物的使用:肾上腺素仍为首选药物,目前较多资料表明,一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2 mg较合适,可重复使用。
2.2.2 心电监护及电除颤 迅速心电监护进行早期除颤疗效佳。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除颤越早越好,早期除颤为4个生存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首次可用200 W/s电功率,不成功时第2次可用200~300 W/s,如有必要行第3次电击应采用360 W/s。如果能在心跳骤停3 min内进行除颤,患者的生存机会将胜过其他***。除颤每延误1 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5]。因此,尽可能地早进行电击除颤,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3 持续生命支持(后期)的急救护理 患者虽经抢救复苏后恢复心跳呼吸,但如果***措施与护理不当,仍有再度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此期重点为脑复苏。因此,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十分关键。①头部降温:护士应在5 min内(最晚不超过半小时)予患者头部置冰帽,冰敷体表大血管行经处及配合人工冬眠等,使最初24 h内直肠温度不高于30℃~32℃。对不能立即复苏者应持续低温3~5 d,至中枢神经系统皮质功能开始恢复时,然后逐步停止降温,让体温自动缓慢上升,避免复温过快;②保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复苏早期或呼吸不规则情况下,用呼吸兴奋剂或呼吸机维持;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意识状态;④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心搏骤停后的患者常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⑤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如气管切开或插管、导尿管、静脉通道等,预防感染。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加强技术训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熟练CPCR的全过程与护理配合。
3 重视复苏后的护理观察
在实施CPCR的同时,护士应及时正确地观察病情:①维持有效循环;②加强呼吸的管理,监测血气分析;③CPCR后最常见的损害是脑水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及抽搐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监测意识状态,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固定与否、对光反射存在与否,可及早发现和防止脑死亡的发展过程;④注意尿量、尿比重,必要时留置尿管,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尿量,以利对肾功能的预测和估计;⑤注意水电解质和营养的供给;⑥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呼吸、心搏骤停后4 min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的存活率;4~6 min开始复苏者,有10%的存活率;而超过10 min开始复苏者,其存活率仅为4%。
总之,在急救心肺脑的复苏中,及早抢救以及提高现场急救水平,将挽回更多人的生命,急救中***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正确有效地进行CPCR,将为心脑的最终复苏成功创造有利条件;早期开放大静脉通道、建立监测系统、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早期脑保护、CPCR中的医护默契配合以及加强整个社会的急救意识,可使更多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获得再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邓跃林,周利平.对心肺复苏新概念的再认识.中国医师杂志,2002,4(2):127.
[2] 刘婧,狄丽哲.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3,17(12):1429.
[3] 陆小惠.心肺脑的复苏及护理.现代护理,2002,8(7):554.
[4] 王一堂.心肺复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5-88,262,102.
[5] 蒋键.世纪之交心肺复苏回顾与展望.世界医学杂志,2000,4(11):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CPCR的抢救与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