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1
关键词: 《唐人万首绝句》 “神韵”说 绝句文体
《万首唐人绝句》,南宋大学者洪迈编撰,原名《唐人绝句诗集》,共一百卷,其中七言七十五卷,五言六言二十五卷,各百首。它是宋代首个唐绝句选本,引发了后人编选唐绝句选本及进行唐绝句研究的热潮,影响深远。清代大学者王士祯病于其编选情况的“舛讹淆乱”[1](第77页),“久欲为之刊定”[2](《唐人万首绝句序》),“归因后选抄数百首,别为一集”[1](第77页),成《唐人万首绝句》七卷。在这一选本中,王士祯延续其“神韵”学说,推举盛唐,标准神韵诗。晚年王士祯的“神韵”说思想已经成熟,作为这一时期的又一部力作,《唐人万首绝句》从很多方面诸如诗人及作品的选排、作品的选择数量等等,都十分有力地彰显了“神韵”说。本文拟将抛开这些问题,独从绝句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出发,讨论其与“神韵”说二者之间的相互彰显、相互映衬。
王士祯(1634—1711),号阮婷,别号渔阳山人。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一生主持清代文坛五十余年,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构建方面成绩斐然。王士祯一生编选的唐诗选本共有五种:《神韵集》(已佚)、《五七言古诗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唐人万首绝句》于“康熙戊子乃克成之”(《唐人万首绝句选序》),此时王士祯75岁,经过上四种唐诗选本的编选及《居易录》、《池北偶谈》、《分甘余话》、《渔阳诗话》等等笔记诗话的阐发,“神韵”说已经成熟。《唐人万首绝句选》的编选思想与其“神韵”说一脉相承。他在《蚕尾后集自序》中赞赏唐朝绝句“蕴藉含蓄,意在言外”,“无言之言,若尽不尽”[3](《万首唐人绝句》刊定题词)的绝句文体特点本身就是对“神韵”说的有力彰显。谈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具体内涵。
一、“神韵”说的具体内涵
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论诗以“神韵”说独标一帜,杨绳武《王公神道碑铭》有言:“盖自来论诗者或尚风格,或矜才调,或崇法律,而公(王士祯)则独标神韵”。“神韵”说是王士祯论诗的核心思想。
“神韵”理论并不是王士祯的首创,中国画论中传神而不摹形的理论、禅学上的“顿悟”、钟嵘《诗品》中的“直寻”说、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说,司空***《二十四诗品》中“味在酸咸之外”的理论,都涉及了艺术创作中的“韵味”。王士祯集前人所成,融会贯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神韵”说。他在《池北偶谈》“神韵”一条中论道:“汾阳孔文谷天胤云:‘诗以达性,然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来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4]下面我们将从“诗以达性”和“清远为尚”两个方面阐释“神韵”说的内涵。
(一)“诗以达性”
王士祯在《池北偶谈》“王右丞诗”一条中谈到:“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清,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掾木求之,失其指矣”。[4](第356页)所谓“诗以达性”即王士祯所言“只取兴会神到”,作诗意在笔先,不求言尽其意,但求辞达而已。王士祯此论当是承继庄周“得意忘言”说,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沧浪诗话》)的理想境界。何以“达性”?王士祯对此借严羽“妙悟”二字,《池北偶谈》“借禅喻诗”条云:“严沧浪《诗话》借禅喻诗,归于妙悟”。“妙悟”本出自禅宗,严羽喜以禅喻诗,认为作诗如参禅,应以“微言”通“妙谛”[4](第212页),这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咏雪亭诗序》),只有“妙悟”才能达到此种境界。
(二)“清远为尚”
所谓“清远为尚”,窃以为,“清”是一种心境,“远”是一种意境,诗人在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照中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以达清悠之心境。这一过程需要的仍是诗人的“妙悟”,王士祯认为作诗的最佳状态是“一时伫兴之言”[5](第66页),正所谓“兴来,神来”[1](第60页),对此,香港中文大学的席艺洋在论文中阐释道:“‘伫兴’和‘神会’是人在自然山水间的‘思’和‘悟’的形式。”[6]诗人在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照中思考,追求心灵与自然的瞬间的契合,萌发创作的冲动,这就是“妙悟”。如此妙手偶得,所作的诗必然是“天然入妙,不可凑泊”(严羽《沧浪诗话》)。如此取法自然,妙悟而作,意境天然入妙,一派浑成,方是“清远”之旨。
总之,王士祯以“神韵”论诗,主张作诗以“妙悟”为途径,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天然入妙,不可凑泊”为最高境界,以自然玲珑、含蓄蕴藉为审美理想。若论《唐人万首绝句》对王士祯“神韵”说的彰显,迎面而来的就是绝句这一文体本身与“神韵”说的相互彰显。
二、绝句的文体特点与“神韵”说的相互彰显
王士祯对绝句这一文体十分重视,他在《唐人万首绝句序》中有言:“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2],将绝句作为唐诗的艺术典范。对于洪迈编订的《万首唐人绝句》,他“少习是书,惜其踳駮,久欲为之刊定”[2](《唐人万首绝句序》),足见他对绝句流传问题的重视。他在《蚕尾后集自序》谈及编选《唐人万首绝句选》的情况:“于是撰录其尤者凡九百余首,以继《文粹》、诗选之后”。作为王士祯一生的最后一部诗选,《唐人万首绝句选》典型地彰显了他“神韵”说的思想,首先是绝句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对“神韵”说的暗合,私以为这也是王士祯为何对绝句如此这一文体重视的原因之一。
绝句是每首限定为四句的短诗,通常将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绝句是传统汉语诗歌最短小的样式“[7](第1页)天然的局限就是体制的短小,但篇幅的大小不能直接等同于境界与内涵的大小,正如周啸天在《唐绝句史》中所言:“恰恰因为篇幅的短小,才使得绝句作者更须在概括凝练,在艺术典型性——对诗歌来说即意境的深化——方面作更大的努力,以求小中见大,计一当十”[7](第21页)。如此,绝句就成了最为含蓄蕴藉的一种诗歌形式。诗,本身就是一种浓缩的语言形式,诗语言的“能指”具有无穷大的可塑性和衍生性,而绝句是这一可塑性和衍生性的最典型的体现,徐炼先生在《绝句的言外之意:赋法》中有言:“诗语言的‘所指’也是一切语言中最复杂多元、最具包孕性、延伸性和意义张力的一种。绝句集中体现着诗语言的张力特征:藏须弥于芥子,字短情长,言浅意深,以少胜多……”。[8]且举两首诗为例: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想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艳,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两首题目大致相同的诗作篇幅相差悬殊,仔细品来,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是神似。丘诗和贾诗在内容方面都记叙了寻访隐者却不遇的经历。贾诗一句“言师采药去”就隐括了丘诗前四句,且“采药去”三字意味深长,隐者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启示着寻访者,诗人在其启示下体味隐者之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句如空谷足音,悠远缥缈,若尽不尽。与丘诗“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相比,二者一空灵一质实,前者一切尽在不言中,在无限的张力中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字短情长,微言妙谛,绝句的特点正是如此。
关于绝句这一文体特点,明人赵宦光在《〈万首唐人绝句〉刊定题词》中有言:“诗也者,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寄无形于有象。小可谕大,浅可致深,近可寄远,若夫绝句大旨,则又精而益求其简。合四句如一句,绎稠情于单词,无言之言,若尽不尽,说者云绝妙之句,即非格制本旨,然亦不大远其名也。”[3]所有诗歌形式中绝句体制最为短小,也正因为如此,其作法最难,五言绝句更是难上加难。明人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言:“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所谓“愈小而大”、“愈促而缓”,是指绝句体裁灵活,诗人在作绝句时手法也得十分灵活,以极小之篇幅囊括深厚之意蕴与浑然之意境,如此也造就了绝句尚空灵的文体特点,过于质实则抑塞,虚实相济,意境空灵,余味悠然,方是绝句中的上品。胡应麟对此深有所悟:“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遂为百代不易之体”。(胡应麟《诗薮》)
绝句的这种尙空灵、贵含蓄的文体特点恰与王士祯的“神韵”说中的“诗以达性”清远为尚。前文已经论及,“神韵”说主张“诗以达性”,以“微言”通“妙谛”,绝句以小见大,计一当十,杨寿柟《云薖诗话》中针对七绝的作法有言:“二十八字中,要使篇无累句,句无累字,篇若贯珠,句若缀玉,意贵含蓄,词贵婉转。”七绝如此,较之更为精炼的五绝更是如此。绝句以窄见宽,窥一斑而见全豹。且再举一例——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寥二十字,有横向空间上的红颜宫女与白发宫女相衬之宫怨,有纵向时间上的玄宗时红颜宫女落至如今白发宫女的世事变迁,极为精练,意味绵绵。绝句这一文体特点,正通“诗以达性”、“清远为尚”之旨。
结语
形式短小本应是绝句的短处,但历代诗人尤其是以王维、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却为其创造了无限的能指空间,塑造了绝句尚空灵、贵含蓄、以微言通妙谛的文体特点,这一特点很巧妙地暗合了倡导“诗以达性”、“清远为尚”的“神韵”说。王士祯以“神韵”说作为其编选各类诗文集选本的指导思想,并在选本中宣传这一学说,而绝句的文体特点本身就是对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编选之旨的有力彰显。
参考文献:
[1][清]王士祯著.赵伯陶点校.古夫于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清]王士祯选编.唐人万首绝句.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
[3]赵宦光、黄习远编定、刘卓英校点.万首唐人绝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4][清]王士祯撰.勒斯仁点校.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
[5][清]王士祯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席艺洋.王士祯与“神韵”诗论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化学刊,2011(04):163-167.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2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一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著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二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三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
诗
写景行数 陈述行数
湛方生 帆入南湖
4
6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 16
6
鲍照
登庐山
16
4
谢
游东田
8
2
望三湖
6
2
沈约
游钟山之二 全景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全景
王融
江皋曲
全景
孔稚
游太平山
全景
吴均
山中杂诗
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著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四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 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 三联书店,1992.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3
关键词:《王荆文公诗李壁注》;王安石;李壁;诗注;诗话
中***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149−04
《王荆文公诗李壁注》是价值最高的宋诗宋注之一①。对于此注本,近几年,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江汤浩《李壁注荆公诗考论》、王友胜《论〈王荆公诗笺注〉的学术价值与局限》、周焕卿《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巩本栋师《论〈王荆文公诗李壁注〉》等论文,从注释时间、注释特点、文献价值以及版本考证等不同角度,对李壁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周焕卿的论文,从以史证诗、探求诗歌旨意、以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总结了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对读者颇有裨益。但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李壁注对王安石诗歌艺术层面的触及和讨论,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周文所述更加丰富,也更加引人注目。
一、李壁对王诗师法韩愈的体察
无论是人品学术还是诗文创作,韩愈在宋代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如欧阳修不仅盛赞其为人,亦明确地以其为师法对象,重点学习韩诗“无施不可”[1]的笔力。然而,王安石却与时人迥异:他于人品、学术等方面一反宋人常态,大力贬斥韩愈,“不以退之为是”[2];同时,又在诗歌创作上暗暗师法退之。这一点,经过明清以来文论家的揭示,今已一目了然。但是,在当时,大家看到的则是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荆公贬斥韩愈的道德文章,对其颇多微词;另一方面,荆公诗中又会“奇怪”地频频袭用韩愈的诗文。这种前后不一致,宋人已表示疑惑:
王荆公以“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薄韩退之矣。然“喜深将策试,惊密仰檐窥”,又“气严当酒暖,洒急听窗知”,皆退之《雪》诗也。荆公咏雪则云:“借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全用退之句也。去古人陈言以为非,用古人陈言乃为是邪?”[3]
一席话道出了荆公对于退之在鄙夷与袭用两种态度之间的格龃龉。遗憾的是,宋人止步于此,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所以,终宋一朝,虽然荆公诗歌的艺术水准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对唐诗的重视与选编也是宋人议论的话题,但其与韩愈之间的师法关系却被淹没在他独树一帜的“排韩”的声音之下,鲜有人能够点及。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壁对荆公诗师法韩愈的体察与认识就显得尤其珍贵。
李壁对荆公诗歌进行笺注,明显受到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理论的影响。他在《次韵酬龚深甫二首其二》“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句下注云,“宋刘绘、张融、周,一时胜士,皆居连墙,故朝野为之语曰:‘三人共宅夹清漳,张南周北刘中央。’以‘渭北’对‘漳南’,所谓无一字无来处”[4],(下文所引皆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明)可见其极尽可能地追索每一首诗中字、词、典故的来历,相信它们都源自于对前人的继承。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壁具备了体认荆公诗歌以韩愈为师法对象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李壁同样发现了荆公对韩愈的双重态度,所以,面对荆公在诗中对韩愈过于随意的贬斥,他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和***的姿态。如《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一诗中,“退之道此尤隽伟,当镂玉版东燔柴。欲编诗书播后嗣,笔墨虽巧终类俳”四句对韩愈贬之过甚,李壁却能于注中,对退之之文的地位和成就予以维护:“余尝以《淮西碑》诚所谓‘编之《诗》、《书》之侧而无愧’。类俳之说,殆非至公。”《韩子》一诗是荆公对韩愈矛盾态度的集中体现,而在此诗中,李壁对荆公的批评也更加地直接和有力,“公讥韩愈而用其语,但异乎一字”,此乃“好诋之过”也。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荆公用昌黎诗”条中明确指出“荆公诗语之自昌黎沾丐者,不知凡几”[5](69),并归纳出偷语、偷意、偷势三种不同的方式。这一论断为学界认同并广为引用。钱先生在举例论证的时 候,以李壁注为参照,指出不少地方李壁没有注出荆公对韩愈诗歌的取法。必须指出的是,钱先生当时看到的是经过刘辰翁删节的元刊本,其保存的李壁注要比今天能看到的蓬左文库本少了近一半,所以,钱先生的举证,有些地方一语中的,如《再用前韵寄叶天启》“微言归易悟,捷若髭赴镊”句,李壁未能注出此比喻本自昌黎《寄崔立之》“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 髭”;有些则受到了版本的局限,错怪了李壁。关于这一点,巩本栋师在《论》文末,已经论及:“清代以来学者对李壁注的补充和修正,都是在被刘辰翁删节后的李注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看 来,由于朝鲜本的回流和残宋本十七卷的重现,在这些学者所作的补充和修正中,就都有一些是不必要的了。如钱锺书先生曾在《谈艺录》中对卷二七《重登宝公塔》‘应身东返知何国’一句做过补注,其实,残宋本中对此是有补充注释的。”[6]巩文的举例针对的是残宋本,而在本文所依据的蓬左文库本(即朝鲜本)中,同样能找到相似的例子。如《谈艺录》“荆公用昌黎诗”条云:
《元丰行》曰:“田背坼如龟兆出”,此荆公得意语也;故《寄杨德逢》又曰:“似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后山诗话》记山谷论荆公诗“暮年愈妙”,即称此语,以为前人未道。不知昌黎《南山》诗形容山石荦确,即曰:“或如龟坼兆,或如卦分繇。”[5](69)
事实上,蓬左文库本中,李壁不仅于此句之下明确注出退之《南山》诗“或如龟坼兆,或如卦分繇”之句,而且,他还在同卷《寄德逢》“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句下指出,“陈后山谓公诗(此句)乃前人所未道。然退之《南山》诗,已有‘或如龟坼兆’之句”,与钱先生所言如出一辙。其他如《孔子》《怀钟山》《寄孙正之》等诗皆是如此。
所以,以蓬左文库本为底本,重新进行审视,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李壁已经留意并体察到荆公对退之诗歌的重视与学习。
对于这个发现,他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第一种方式是不直接点明,只是在具体诗句下,系上韩愈相关的诗句或文句。把它们维系在一起的,是对某个词语的借用、对句意的仿效,或者是句法、格律的延续,与钱先生总结出来的偷语、偷意和偷势三种类型完全吻合。这方面的例子在李壁注中不胜枚举,俯拾即是。第二种方式是明确指出荆公对退之诗歌的借鉴与取法。大的方面,李壁在《奉酬永叔见赠》“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句下,非常清晰地道出荆公对韩文的态度:
河东王俦尚友尝为予言:“观介甫‘何敢望韩公’之语,是犹不愿为退之,且讥文忠之喜学韩也。”然荆公于退之之文,步趋俯仰,盖升其堂、入其室矣。而其言若是,岂好学者常慕其所未至,而厌其所已得耶?
虽然其结论落实在荆公对韩文的继承,但如此坚定且通达的认识,已经超越了时人,如韩子苍为荆公对韩愈的矛盾态度所牵绊,力***通过还原“吏部”为谢而非韩愈以解释此句,这就为李壁把目光投向诗歌的领域,埋下了伏笔。于是,李壁看到了荆公以文为诗的特点并非空无依傍,而是自有其渊源。他在《读墨》题下注云:
友人宜黄李桴尝云:“介甫《读墨》诗,终篇皆如散文,但加压韵尔。”意以为诗益散,古无此体,然如韩公《谢自然》、《谁氏子》诗已如此。
很明显,他认同了荆公以文为诗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并将这一特点与韩愈联系在了一起。小的方面,李壁指出了荆公对韩诗句法、句意、句势等方面的具体的继承。如他在《一陂》诗下注云:“后一联,即退之‘青罗碧玉’之体。”《一陂》为七言绝句,后两句为“周遭碧铜磨作港,逼塞绿锦剪成畦”;韩愈“青罗碧玉”之体是其赞美漓江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虽一为七言,一为五言,但在句法以及句势上,二者显然一脉相承。再如《寄吴冲卿》“易称动不括,传论大明服”句下,李壁注云:“退之诗‘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公仿此。”指明了荆公对退之句法的学习和模仿。同样,在《送子思兄参惠州***事》“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句下,其注云:“韩诗:‘君看一时人,几辈先腾驰?’又‘欢华不满眼,疚责塞两仪。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公诗近类此。”指出诗意上的继承。而在《清风阁》末句“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之下,其注云:“‘此’字,如韩公诗‘逢公复此著征衣’之‘此’。”从更小的细节出发,留意到了二者在用字上的相似之处。
所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对荆公诗取法韩愈,在宋以后的诗论家明确将此点总结出来之前,李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体察,并在注释中有或明或暗的表述,这一点尤其不应该为学界所忽略。
二、李壁意、艺并重的注诗特点
在今存的几种宋诗宋注中,李壁注谈诗论艺的倾向表现得尤其突出。李壁注做到了意、艺并重。学界对此有所留意,但关注仍未够。
本文以为,这一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李壁注频繁地摘引宋诗话中的内容,将其作为自己的论据或者观点。当然,摘引诗话,是宋诗宋注共有的特点,但是,不同于其他注本中的寥寥数条或是偶尔出现的惊鸿一瞥(前者如胡的《简斋诗笺》,后者如郑元佐的《断肠诗笺注》),李壁对宋诗话的摘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据笔者统计,其所摘引的诗话至少包括了以下十余种:《西清诗话》《王直方诗话》《苕溪渔隐丛话》《潘子真诗话》《石林诗话》《高斋诗话》《许彦周诗话》《蔡宽夫诗话》《漫叟诗话》《诗话》《唐子西语录》《艺苑雌黄》《后山诗话》《冷斋夜话》。虽然小部分的引文谈的是诗歌创作的背景、本事或者是诗人的仕宦、生平,但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谈诗论艺。不仅如此,李壁还摘引了不少当时人讨论诗歌的言论,并且对他们的观点作出进一步的发挥,此点上文已经引及,在此不再赘述。
其次,李壁常常对诗歌进行灵活、简洁的艺术评价。这些评价多是只言片语,散落在各处,犹如草丛中的露珠,能够给读者带来清新、惊喜或会心的一笑。
荆公涉猎极广,经史百家,佛道小说,无所不观,故其诗歌取材亦广,所以,李壁注的重点自当是还原历史背景、确定诗歌旨意、探寻诗中典故。但同时,李壁于艺术方面亦颇为留意。细读一过,我们可以发现,李壁对荆公诗的句法、对仗与用字三个方面,屡屡投以关注的目光。他经常在某一句诗下注出此句沿用了何人或者何种句法,如“用《九歌》句法”、“唐人多有此句法”、“(与乐天)句法绝相似”、“(《滕王阁诗》)即此句法”、“(卢纶诗)即此句法”等。对仗是李壁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他或是肯定荆公诗歌,无论古体还是律诗,对仗皆精致工巧:《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 二》“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句下注云:“‘耶’以对‘子’,见公诗律之精。”《次韵约之谢惠诗》“已无姑溪寺,何有江令宅”句下注云:“‘姑溪’对‘江令’,公于古诗亦求工如此。”或是通过对具体诗句的比较,指出前人对仗不若荆公,如《次韵酬宋芑六首其三》注云韩对仗不如介甫精切,《和杨乐道见寄》注云乐天对仗不及介甫之工;或是点评荆公对仗的艺术特色,如《答许秀才》诗中“漂母”对“樵妻”之“甚工”,《小姑》诗中“飞琼”对“弄玉”之“奇甚”等。至于对用字的关注,李壁则常常以总结性质的口吻进行表述。如对《黄菊有至性》诗中的“至性”二字,他通过举例,指出其“多以言孝”;《寓言十五首其六》拈出“莛芒”二字,指出“公一再用之”;《江上二首其一》总结古人多用“半”字,并举《战国策》、谢灵运诗、韩文以证之;《和平甫召道光法师》诗中指出贾岛、郑谷诗爱用“僧”“鹤”二字并分析其原因;《江宁夹口三首其一》则点出“转”字妙甚,极大地提升了诗境,并以此为依据,判定其他版本以“转”为“白”,是错误的选择。
最后,李壁评诗论艺,最常用的手法是比较。这种方法最为便捷。他常常站在某一点上,将思维发散出去,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合适的参照物,对荆公诗的艺术特色做出最具体、最直接和最鲜明的把握。他拿来作为参照的诗人涵盖了庾信、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刘长卿、刘禹锡、杜鹏、方干、罗隐、欧阳修、苏轼、陈与义等人。或者指出他们的作品与荆公诗同为佳作,如《明妃曲其一》注云“乐天相关诗作语意亦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其二》注曰“公此诗体制,颇类欧公巫山高,皆一代之杰作”;或指出它们与荆公诗虽内涵不同但俱臻妙境,如《和吴冲卿鸦树石屏》注云“子美诗意与公虽异,而皆佳作”,《葛溪驿》注比较了王、刘、李三人之诗,指出其“意不同而俱妙”;或通过比较,看出荆公诗技艺的高超,如《除夜寄舍弟》注云“观公此作,则觉方干语为繁矣,”《次韵答平甫》注云“(唐人诗)比公格为凡”,《暮春》注引杜鹏诗,云“鹏意亦类此,但比公语为简耳”②。类似的比较还出现在《两马齿俱壮》《寓言其十四》《书会别亭》《欲归》《初憩和州》《陪友人中秋赏月》《萧然》《寄蔡天启》《寄题修广明碧轩》《咏月三首其三》《次韵杏花三首其一》《寄育王大觉禅师》等诗中,此不一一列举。
这些谈诗论艺的吉光片羽,跳跃、穿梭在不同的时代、诗人和诗歌之间,提升了诗注的艺术趣味,增加了诗注的弹性,也给原本呆板、生硬、枯燥的诗歌笺注注入了活力。
注释:
① 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出版的日本蓬左文库藏本(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李壁注》。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推出了此版本的点校本,然书名稍有变更,题作《王荆文公诗笺注》。
② 按:李壁注云:“杜鹏‘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意亦类此,但比公语为简耳。”查此句出自《寒食山馆书情》一诗,在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周弼《三体唐诗》等书中,此诗作者皆作“来鹏”,《全唐诗》亦云“来鹄,一作来鹏”,惟李壁作“杜鹏”,似误。
参考文献:
[1] 吴大顺. 欧阳修转益多师及诗风渊源[J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1): 131−132.
[2] 吴曾. 能改斋漫录[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79.
[3] 邵博. 邵氏闻见后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45.
[4] 李壁. 王荆文公诗笺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637.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4
2.《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天津市)
3.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不能填写本试卷中已出现的诗句)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 我们会想起“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______”;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重庆市)
4.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名是“______”,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______,______”则唱出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楼赋“______,______”,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在《岳阳楼商》中撰写的“______,______”,心系苍生的仁德不钦仰?(南京市)
5.①杜甫《望岳》中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远大***治抱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⑤写出古诗词中和月亮有关的一个诗句:____________ (山东省)
6.①《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想象抒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汉江临眺》一诗中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渲染了汉江磅礴水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辽宁省)
7.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市)
8.“春蚕竞吐丝千缕,蜡炬争燃烬一堆”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长沙市)
9.①《行路难(其一)》一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望岳》一诗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省南通市)
10.①曹操在《龟虽寿》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晚年的雄心壮志。
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⑧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一种美好愿望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省)
11.《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尔滨市)
1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尔滨市)
1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福州市)
14.(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的轻烟淡月;那是“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雪国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竹筒边的幽香浮动。
(3)诗有声。“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4)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__________________”,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西省太原市)
15.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1)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2)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邻含数字的诗句吗?请写出来。(广东省广州市)
16.《酬乐大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省)
17.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省)
18.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我们钦佩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的高尚气节,我们祟尚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陕西省) l9: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们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省)
2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
21.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彩。(河南省) 22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省) 23.《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省)
24。李白《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
2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州市)
26.***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温州市)
27.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古人“把酒活桑麻”后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们读过的古代诗词有许多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请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 3l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网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省)
32.在《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静闲适心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3.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4.“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出一首古诗词中含“柳”字的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5.连战、宋楚瑜近期访问大陆的活动给一度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带来了生机,,请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描述这个可喜的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南省)
36.小明的朋友期中考试失利,意志消沉,在QQ上悲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小明灵机一动,以此诗中另两句作答:“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朋友读罢,豁然开朗。(海南省)
37.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请默写含有“红、绿、蓝、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
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外。(李贺《雁门太守行》)
(海南竹)
38.有一个孝子,名叫田世国,他把自己的一个竹脏回馈给病危的母亲。这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浙江省)
39.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 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湖北黄冈)
40.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占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 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黄冈)
41.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 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 《使至塞上》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雄浑之美。(长春市)
4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长春市)
4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十则》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春市)
44.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或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春市)
45.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
46.《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
47.陆游的《游山四村》中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和浩特)
48.一道浅浅的海峡,竞把大陆和台湾阻隔了60年。今年4月,***连战先生率团防问大陆。***在会见连战先生时,为表达喜悦之情,引用了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和浩特市)
49.杜甫《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川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0.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
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2.《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省毕节地区)
5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贵州省毕节地区)
5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描写明月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福,抒发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常州)
55.美国在联合同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______________”,意在借此前:涉别国内***。(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写)(湘潭市)
56.《二章》中描写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潭市)
5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词中原句填写)(湘潭市)
58.《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5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60.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寂时,你可以借用唐朝诗人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他。(云南省)
61.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62.岳阳,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天下洞庭,这里有江南名楼,历代许多文人曾登临吟唱,如诗圣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山水诗人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已成为歌洞庭、咏名楼的干占绝唱。(湖南省岳阳市)
63.古诗中有些富含哲理的诗句已演化为成语,如成语“源头活水”就出白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5.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再写出表达这一主题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不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宁市)
6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自己梦回沙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宁市)
68.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69.《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表达了自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豁达胸怀,
70.收集警句是一项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在我们所学的《爱莲说》一文中选择一个句子,收集在表现高洁情操的“情操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71.李白的诗以奇特大胆的想象见长,在初中阶段学过不少,请从中挑选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句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72.《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辛苦与紧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3.《出师表》中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5.“处处留心皆学问”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6.龚白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7.《(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9.《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营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80.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得吟咏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81;杜甫晚年漂泊荆、湘,写下了《登岳阳楼》一诗。其中描绘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 8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爱国杀敌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 8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体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临沂)
8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山东临沂)
附参考答案: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符合题意即可。如依次可以填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举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②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①***暮年,壮心不已(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1) 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2)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3)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4)白云红叶两悠悠 [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15.(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示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示例一: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示例二: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8。舍生而取义者也不戚戚于贫贱
19.示例:(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之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9.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乾台
3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3.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4.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岸、晓风残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长风破浪会有时
37.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40.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9.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5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5.醉翁之意不在酒
5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1.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4.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5.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6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9.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示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73.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7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5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体式特征 语言自由 想象联想 诗以言情
曾听过一节诗歌教学案例《别董大》,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十分钟读读背背,十五分钟讲授关键词和诗意,五分钟讲授中心。这么一个教学案例,其特点十分清楚:文言处理,而且不分学段、板块碎化;重语言而轻文学,重表面的字词语法而轻内在的情韵,致使诗歌特有的音韵美和情韵美荡然无存。这种做法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隐藏在此教法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诗歌这种独特文学体式的不了解和忽视。对于字词句难懂一些的古诗教学以字词句、语法现象为主,逐字逐句翻译,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散文,把诗歌的学习完全等同于古汉语的学习;而对于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浅显易懂的诗作就进行简单处理。
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教师的使命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数理化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上尤其明显。因此,改善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师对诗歌体式必须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依据体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诗歌之美。
诗歌体式特征之一:语言的自由化。这种自由,既有语言学意义上的缺此少彼,也有语义上的不合常情。如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就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这话有负才子之名,显得呆头呆脑。所以清代何文焕说:“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既做‘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这是反驳中的归谬法。这句诗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而已。诗歌不一定如实地反映客观现象,诗人只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诗人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感觉可能会出现变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有些夸张,就是诗歌语言的自由性。如果没有这种语言的自由,诗歌就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诗歌体式特征之二:拥有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诗不提供全部信息,只提供最有特征的细节,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所以写诗,要有留白的艺术,而读诗,要抓有特点的局部进行想象和联想。比如“水村山郭酒旗风”,能不能说除了句中四个意象,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显然不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了僧寺,楼台,烟雨,用想象去填补,诗人写出了如幕烟雨笼罩寺庙楼台,缥缈而又超凡脱俗,充满朦胧美。仅仅如此吗?当然不。她激发读者一种想象的思考,寺庙多年美丽依旧,而修建她的“南朝”却无处寻觅了,正所谓“景依旧,人空瘦”“物是人非”,历史兴亡之感便油然而生。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鸟飞绝、人踪灭”,天地一片空白,后两句一翁独钓,打破空白,印象深刻。读到此时,有人读到老翁的与众不同,有人读到老翁的坚守,有人读到老翁的顽强等等,这都是基于诗歌的一种想象和补充。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6
《作家作品》
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乐趣。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从***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擅写七言绝句。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行》是乐府旧题,七言绝句。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广袤无垠,关山雄伟的大西北为背景,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艰辛,衬托出戍边将士不辞艰苦,戍守边疆的壮志,歌颂了他们卫国热忱和英雄气概。
二、课文串讲
前两句描写景物,边地的景色,衬托戍边将士不辞艰苦,守卫疆土的壮志;
后两句叙事抒情,概括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也有他们鏗锵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
青海长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学习要点》
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前两句描写大西北特有的广袤荒凉的景色,戍边将士遥望关内,思念亲人。壮阔之景衬托出将士们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艰苦,守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后两句抒情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构成了对比。条件如此艰难,环境如此恶劣,却丝毫没有削残将士们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衬托,才使得“不破楼兰终不还”显得更加悲壮。
本诗的中心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山居秋暝》(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王维盛唐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
其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集是《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描绘了山中秋天傍晚雨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陶醉自然景色,乐于归隐,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
二、课文串讲
1——2句:交代时间,地点,并创造一个雨后清新,宁静的总体氛围;
3——4句:描写天上明月,地上清泉,一高一低,一静一动;
5——6句:描写人的声音,看到渔舟晚归,一听一看。
7——8句:借春写秋,表达作者归隐的意愿。
《学习要点》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两句为第一层,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后两句为第三层。
掌握“空”字的含义。
“空”字表现雨后山间的清新,静谧,自然的变化带给人的是一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掌握“秋”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点出了时令,呼应了诗题,点染了意境。
重点掌握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特点。
全诗有泉声,笑声,有月光,水光,有松,竹,石,莲,有月照,泉流,人归,舟诗中描写空山雨霁,明月照松,浣女夜归,渔舟唱晚的美丽***景。所表现的是诗人心旷神怡的心境。“明月松间照”写静:“清泉石上流”写动,“竹喧归浣女”写听,“莲动下渔舟”写视。全诗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了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三、写景用白描手法。
全诗这一切描写色彩不浓艳,声音不喧嚣,采用白描手法。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学习要点》
1、分析本诗以作者感情变化安排结构层次的特点。
本诗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层次的。第一层是前四句。显示了作者遭到排挤后的苦闷,悲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层。以自然环境的险恶,来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七八句为第三层,借吕尙,伊尹的故事,来劝慰鼓励自己。心情由苦闷转为开朗。九十两句为第四层,由幻想回到现实,再次显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激愤。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的豪迈的诗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
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3、分析比兴句的作用。
以渡黄河,登太行来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艰难。
4、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吕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悫的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5、本诗的结构安排的方式。
是以诗人感情变化发展来安排的。
6、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作用。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细节描写。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7
关键词:温庭筠 律诗 绝句 晚唐诗风
温庭筠作为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尽管有“温李”之名,尽管《全唐诗》收录的温诗有三百余首,而《花间集》中仅有其六十余首词作,但提及温庭筠时多提到的是他的词,而他的诗歌往往被人忽略。
这首先和温庭筠本人的命运有关,由于屡试不中,加之得罪于令狐掏,使得他长期游离于***治生活之外,交际圈中有不少青楼歌妓甚至市井无赖,因此其词曲和乐府诗中不乏艳俗之气,而后人在论及作品时习惯于联系作者的境遇,因为其放浪不羁的品性导致后人对其诗作评价产生偏颇。例如欧阳修在修《新唐书・文艺传》时没有列入温庭筠。明人顾磷极贬温诗:“句法刻俗,无一可法。”
其次他在词曲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唐代以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而词的通俗性更易于流传,而其诗偏偏多典故,相对佶屈聱牙不便于在百姓中流传。因此他作为晚唐诗人却以词曲著名,诗名则多被同时代的李商隐所隐。
但其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面将主要通过对《商山早行》《过陈琳墓》和《瑶瑟怨》的分析,一窥其诗作的深沉意境和对晚唐诗风的影响。
一、忧郁的羁旅之思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积花明驿墙。
团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描写旅人生活的诗作和当时很多描绘旅人生活的诗作一样很容易引发共鸣。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也是为后世流传的名句。在韩愈的《六一诗话》中,“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肯定了这句诗对羁旅生活艰辛的描写到位。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则就该句的艺术构思方面分析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薛雪《一瓢诗话》中记载:“李东阳谓‘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其足,此为最难’。要知五言尚多,七言颇不易,一落村学究对法,便不成诗。陈声伯举‘西风酒旗市,细雨天’为深秋景物,宛然在目,初不假语助而得。叉引自作‘野航秋水岸,林屋夕阳山’、‘酒盆崖树影,茶鼎润松声’,为此,则觉笔力芜弱,且有稚气。”通过对比也认为该句用词巧妙,如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代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欧阳公甚嘉其语,故自作‘鸟声茅店雨,歼色板桥春’以拟之,终觉其在范围之内。”
胡应麟则认为:“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运气,非人力。”认为尽管这两句是写景的佳句,但时代背景所致,始终带有纤细衰飒。
综上可见,先人对这首诗作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温庭筠一生不得志,始终处在漂泊羁旅生活中,而全诗中时刻贯穿着“早行”的意象和“早行”的悲伤。颔联中的月和霜字以及颈联的因深秋天未明时而分外显眼的白色枳花,都是早行的体现,而正如首联所言,“客行悲故乡”,也与“思杜陵”相呼应,思乡之愁可见一斑。而颔联的十个名词十个景物,孤单寂寥之感在这十个普通的字中得到传神的体现。诗中全然没有词曲中艳丽浮躁之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个不得志的旅人心中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首诗中虽有名句,但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作,社会大背景下难有盛唐时期的同为羁旅诗的豪情。虽不浮艳,但是大量的用典和生僻的字词,也使得那份哀愁淡化了许多。
二、独特的女性关怀
尽管温庭流连于烟花巷柳,也为歌妓写过不少艳俗之词,但同时也有表现女子闺怨的出色的七绝。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虽为闺怨诗,是全诗却无一怨字。蘅塘退士评日:“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全诗仅仅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体现主人公在寒秋深夜的寂寞难眠来侧面体现女子的闺怨。
首句中,冰和银都透着一种凄冷,以致冷得难以入眠。第二句却不再写人物的感受而转为写景,夜晚空旷的天空凄冷无趣,也体现着女子寂寞孤独。第三局“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自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也从侧面暗示出女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而结尾的“月自明”,则体现出女子的哀愁化在一片月光中,将本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借淡淡的月光来描绘,更有一番别韵。
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像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与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
韩僵曾写过《闻雨》:“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不成。罗帐回垂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韩诗创作自觉学习温诗的笔法,“夜寒轻”却没有“夜云轻”的意境,反倒带着晚唐诗风里的一份香艳之气。可见,温庭筠的诗作佳品中不仅无艳丽之感,反倒是平淡的景物描写带出了浓郁的哀愁,“梦不成”三字更是值得品味,也是后人创作的模仿对象。
三、怀才不遇的感伤
温庭筠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然而在当时,温庭筠在文坛上的名气远超过李商隐,也颇为当时文坛名士以及朝臣的赏识,裴庭裕曾佩服他“词赋诗篇冠绝一时”,甚至连宣宗皇帝也在诏书中称赞他“夙著雄名”。
尽管如此,由于得罪权贵,最终不能在***坛上一展才华。《过陈琳墓》就是对怀才不遇的讥讽和哀叹。
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帐。欲将书剑学从***。
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中:“诗意之明显者,无可论著,惟意之隐僻者,词必纡回婉曲,必须发明。温飞卿《过陈琳墓》,意有望于君相也。飞卿于邂逅无聊中,言语开罪于宣 宗,又为令狐绚所妒,遂被远贬。陈琳为袁绍作檄,辱及曹操之祖先,可谓酷毒矣。操能赦而用之,视宣宗何如哉?又不可将曹操比宣宗,故托之陈琳,以便于措辞,亦未必真过其墓也。起日‘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言神交,叙题面,以引起下文也。‘词客有灵应识我’刺令狐绚之无目也。‘霸才无主独怜君’,‘怜’字诗中多作‘羡’字解,因今日无霸才之君,大度容人之过如孟德者,是以深羡于君。“石麟埋没藏春草”,赋实境也。‘霸才无主独怜君’,忆孟德也。此句是一诗之主意。‘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盲将受辟于藩府,永为朝廷所弃绝,无复可望也,怨而不怒,深得风人之意。”
《瀛奎律髓汇评》中记录:见遗文不独诧孔璋之才,正深服魏武之深度也。不惟罪状一身,而且辱及先世,乃曹公但知爱才,一不介于胸。今我于斯世,岂有此嫌,乃使我流落于此尔?纪昀:“词客”指陈,“霸才”自谓。此一联有异代同心之感,实则彼此互文。“应”字极兀傲,“始”字极沉痛,通首以此二语为骨,纯是自感,非吊陈琳也。
薛雪《一飘诗话》中则评价《过陈琳墓》一起,汉唐之远,知心之迩,千古同怀,何曾少隔。三四神魂互接,尔我无间,乃胡马向风而立,越燕对日尔嬉,惺惺相惜,无语可告。
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中:“言袁绍非霸才,不堪为主也。有伤其生不逢时意。魏武亦难保其荒台,对活。”
该诗首句以一种崇敬的语调开头,首先以“青史见遗文”指出陈琳是以文章著名于世,而今天诗人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敬仰的陈琳的墓地了。颔联紧承首联。温庭筠曾因问得罪与令狐掏,终不得志,而陈琳曾经为袁绍写檄文而得罪了曹操,但是却能得明主赏识。其以陈琳自比,希望得明主而一展才华,但也表现出对当今无曹操一样的霸主可以大度容人。颈联中写墓碑已经被荒草掩埋,只有铜雀孤单的在荒野中伫立,也意指当今无人可以赏识人才,以至于陈琳的墓地荒凉,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尾联指出既然没有人赏识文人,那么不如投笔从戎,但是生逢乱世,从***就会是好的出路么?所以只能空有慨叹。
从温庭筠的这几首作品中很难看出晚唐的诗风,由于***治上的腐败使诗人认识到抱负无望,因而压抑情怀。将写作的重点从关心***治转移到怀古伤今、爱情闺阁或者描写自然风光和平常生活中去。因而晚唐时期的诗风也是凌乱的,难以统一的。杜牧以悲凉抑郁的怀古诗见长,贾岛等苦吟诗人则选择与僧人隐士交往,诗句多脱离生活,陆龟蒙、皮日休所突出的是表现淡泊和避世的心态,而对于温庭筠来说,他的大多数诗作和词作一样,诗中带有词的韵味,同时带着艳丽之气。因而对后人来说温的诗句影响不大,但与之齐名的李商隐则研究广且深。认为他朦胧的充满隐喻的诗歌意象和他凄艳的风格都足以堪称一代大家。
尽管如此,但就温庭筠以上的几篇内容题材不同的律诗绝句来看,温庭筠的律诗沉郁劲健虽不如义山,但没有义山浓而不化的毛病;用典精工,而不像义山那样生僻。可以说他的诗和他的词有相通之处。便是通俗,但通俗的律诗却不似乐府和词曲一般带着艳丽之感,反而透着简单清秀之气。
同时,在晚唐时期,虽然***治地位上温庭筠不及李商隐,但他的名气远大于李商隐,这在裴庭裕的《东观奏记》及《旧唐书》中均有明确记载,甚至在《李商隐传》中有“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词清丽,庭筠过之”,在李商隐的传记中赞赏温庭筠,可见当时温的名气,而他的诗风词调也为当时文人所效仿。这既是因为其诗通俗易懂,也因其诗善于模仿诗经的创作风格。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8
关键词 诗歌;诵读;境界
中***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83―02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琅琅的读书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思,陶冶他们的情操,更能够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更是至关重要。诗歌的语言含蓄而优美。成功的诵读不仅可以展示诗歌语言的音乐、韵律之美,更可以让人领悟到诗歌优美深邃的意境,从而受到艺术美的感染熏陶。
诗歌诵读从其效果来看可以有以下四种境界:
1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得体,这是诗歌诵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较低层次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古今异读、通假字、多音字等的读音。例如:高中教材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因为“早生华发”一句,根据《念奴娇》的平仄,此处应是“仄仄平平”,“华”在此应是平声,这才合乎词牌格律。如读为现代汉语的上声,就不合格律了。
再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中的“潦”字,是多音字。在此语境中是“雨后积水”的意思,应该念“lao”,不能念成“liao”。
其次要注意句间停顿、句中停顿以及诵读时的语调。句间停顿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标点来确定,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一些。而句中停顿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可分为自然停顿、音节停顿、情感停顿、意义停顿等。把握准句间与句中的停顿,还要在诵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开篇,噫吁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喊”是惊异之辞,可读得高昂。“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等语气词可延长。“蜀道之难”,要读得平缓,略作自然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以体现作者的赞叹之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虽有道而人难行。“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作意义停顿,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渡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以拟人和衬托之手法描摹蜀道之难行,读后可稍作情感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特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语速不宜快,“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至“仰胁息”作自然停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的意义停顿,准备进行下一层的朗读。
2 理解内容。读出意境
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有赠友送别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进行诗歌诵读时必须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诵读时传达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例如诵读《春江花月夜》。首先应了解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即从内容上把握诗歌)。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在本诗中,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作者通过“月”这一特定的意象,营造出宁静迷离,幽美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传达出一种“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的情感。所以诵读时,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哀。在诵读本诗时可以配以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3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要达到这一较高层次的境界,就要在诵读时做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的共鸣共振。也就是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会到的诗歌情感诵读出来。很多诗歌,其作者与时代已经远离了我们。要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就要深入把握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而读者只有将自己的领悟与之结合,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诵读时成功地将诗中蕴涵的情感展现出来。
以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前3节为例。这首诗作于1968年。对于没有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现代青年来说,怎样才能“感受共鸣,读出情感”呢?诗歌的开头作者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意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接着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句强烈地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是在人生承受巨大苦难时内心不灭的信念!第三诗节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更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在逆境中依然保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在诵读时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诗歌情感展现出来。
4 入情入景。读出美感
读出美感是诵读诗歌的较高层次,要求做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也就是对诗歌从美感的高度去诵读,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审美的心理来观照作者、作品和自我。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9
关键词: 《诗经》; 宾语前置句; 韵律
abstrac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shows that its categories of object fronting basically agree with those in pr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fronting and rhyme presents us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was determined by grammatical conditions which allowed no vari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poet,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some object pronouns but the second depended upon the poet's deliberate variation, such as the fronting of noun object. as a result, when the poet was organizing his lines, he tried his best to make an objectfronting line occur at the rhymical foot. in the book of songs, those lines which fell into the “noun+be+verb” pattern might be deformed because they departed from the context.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objectfronting line; 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 《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 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 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 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 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 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 “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 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 “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 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 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 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 “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 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 《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 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 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 “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 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 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 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 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 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 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 “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 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 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篇10
一、词语与诗句理解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
由于古诗中的语言所表现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际比较遥远,所以学生理解古诗的第一步应理解其中的一些影响准确领悟诗意的关键词语,但这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诗句中去理解,不可脱离出来,使词语独置于诗的具体语言环境之外,如果脱离出来,就会影响理解诗意的效度。如教《望天门山》,有位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提出不懂的词语,学生提出了“楚江、孤帆”等词,他便引导学生逐个理解这些词语,等到学生全部理解了,就让学生说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却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理解词语时与诗句意思毫不相干,词语的理解未能和诗句意思所处的诗意环境相匹配,反而延长了词义与句意结合的历程,形成了学生间歇性的思维中断,没有及时将词语的理解与诗句的理解整合,两者处于隔岸观火的相望状态。相反,另一位教师则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测句意,在推测句意中体现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教师则由此可以判断其对词语的理解程度。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有位学生猜测的句意是“天门山把楚国的江水从中间隔断了。”显然,学生对“中断”的对象及“楚江”这个词语的理解有误,这位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注释,学生马上理解了,说出了句意—“滚滚长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隔断了”。让学生推测句意的做法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给了学生一个参与表达的宽松的心理空间。既然是推测,则没有高度的准确要求,即使所说错了偏了甚至反了,也不会招致别人的指责讥笑,学生敢说了;二是激起了学生探究思考的强烈欲望。学生的好奇心很浓,一说推测便会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推测结果接近诗句本意。学生愿想了;三是给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把握教学重难点,因学定教提供了一张晴雨表;四是能有效的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言语能力。同时,学生在推测思考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进行富于个性化的创造性理解,有效地培养和历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诗与画及想象力培养的整合
古人的诗作,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诗与画有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虽然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语文的方式去解决语文的问题,但恰当地借助其他手段,则可以加速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特别是古诗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因此再古诗教学中,要做到诗与画的紧密结合。课本中有插***的要充分让学生观察,课本中没有插***的要尽量从别处找到相关的影像资料适时展示,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悟全诗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再者还对想象力强的学生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内容,对想象力弱的学生可以成为启示其展开想象的起点,借此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变得广阔而充实。如《望天门山》中“回”字的理解是个难点,学生一看***便明白“回”是天门山使长江改变了流向的意思;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借***一看便意思了然,特别是全诗景色雄奇、境界开阔的意境,学生通过看***加上想象,便会感到如临其境一般。由想象把画面变静为动,变狭窄为开阔,变浅近为悠远,从而从心领神会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接近诗人描写的真实,感悟到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恰当地有机地将诗与画以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相整合。
三、诗意理解的明确性与模糊性及学生语感培养的整合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语言的模糊性特征能拓宽人的理解视野和想象空间。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古诗的教学应大体了解诗意,强调通过背诵积累体悟诗情,因此,无论是字词还是全诗的教学,都应做到明确和模糊的有机结合。如《泊船瓜洲》中“绿”字的理解,可以精确地理解为吹绿,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理解则可以大致体悟,给学生放飞想象的自由度和空旷感,精确和模糊的水融,可以细腻学生的情感,敏锐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从部分到整体的不同层次的品味理解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充分的磨砺和敏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