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语和中国目前最亲近、最相似的并不是我们常常笼而统之所讲的陕甘方言,而应当是伊犁回民方言。
东干族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源于中国的回族,现主要居住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形成中亚东干族的主体民族是一百多年前自中国迁入的回族,东干语是东干族使用的语言,东干语分为甘肃方言和陕西方言。现代东干书面语言是以甘肃方言为基础方言。
一直以来,国内东干学研究学者,包括部分中亚学者一直持这样的观点:东干语是陕甘方言在中亚的特殊变体。如东干语研究界的著名学者胡振华、林涛、海峰、丁红、王国杰等都有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述。虽有学者提出伊犁地区回族和中亚回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胡振华教授曾多次谈到应当重视伊犁地区的回族方言和中亚回族语言之间的联系,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人民与中亚人民的传统友谊》一文中,他就特别指出:“中国***伊犁一带的回族人的汉话与中亚的东干话是非常接近的。”和这一角度有直接联系的科研成果却一直没有见到,也没有学者着墨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度挖掘。
2014年7月,在吉尔吉斯斯坦召开的“第二届东干学研讨会”上,***大学语言学院院长、教授海峰作了名为《中亚东干文学语言与***伊犁回民方言》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她认为:“东干语和中国目前最亲近、最相似的并不是我们常常笼而统之所讲的陕甘方言,而应当是伊犁回民方言。”在学术界,这也是第一次有人明确指出东干书面语言是以伊犁地区回民方言为基础语音体系,让世界各地的东干学研究学者对认识东干语的来龙去脉又增添了新的角度。
伊犁方言与东干语的相似性
近几年,一个特殊的海外华人群体受到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学者的关注,这个群体就是现聚居于中亚的东干族。中亚东干族是19世纪下半叶我国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失败以后分三批被迫迁移到中亚取得回族农民身份的后裔。十月***后,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划界时其民族名称被定为“东干”(ДyHFAH),但本民族仍自称“回回”或“中原人”,现在居住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万人,吉尔吉斯斯坦5万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四五千人,共计11万人。这一群体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虽然生活在中亚,说得却是“中国话”。学者们发现,东干语的语音系统仍保留着陕甘方言的基本特点、存在着大量与汉语西北方言相同或相似的词语,像一座“汉语孤岛”奇迹般在存在于中亚这片土地上。
研究东干语,就不得不提到东干族的形成。“东干族专指19世纪下半叶由我国西北陕、甘、新一带被迫迁移到中亚的回族后裔,苏联十月***以后,于1924年民族识别和民族行***区域划界时,他们被***府定为‘东干’民族。可以说,也正是由于东干族的族源是陕甘回民起义的后裔。‘东干’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他称,他们实际上称自己为‘回回人’‘老回回’‘中原人’等,在内部因为来源的不同,又有‘老陕一甘省人’的不同群体的称呼。”采访中,海峰告诉记者。
作为***大学语言学院院长,海峰的主要研究为中亚回族语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大多数学者一样,她也持这样一种观点:中亚东干语是汉语西北方言的域外变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却发现,如果从细致的历史层面来讲,与东干族书面语言最亲近和最相似的并不是陕甘方面,而是伊犁回民方言。“胡振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学者、突厥语言学家和中亚学专家,也是我的导师,正是他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提醒我多注意伊犁回民方言和东干语的联系。”
更像一家人
2014年2月,海峰来到伊犁,在伊犁州原人大副主任马文斌先生热心的穿针引线下,在当地开展了近一周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和与当地人交流,并查看有关资料,她认识到,在东干人内部自称“甘省人”的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直接从甘肃来到中亚,“在他们到达中亚前,在伊犁已居住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中,来自陕西、甘肃已有青海、宁夏等地的回族人,在共居共生的环境中已经逐渐形成一种不同于甘肃任何一个地方,而是具有伊犁地方特色的方言,可以说,东干语最初采用的就是和伊犁关系密切的这部分人的方言语音。”
在研究上,海峰也观察到了这一点,“两地居民的语言认可度很高,霍城县一个叫马永俊的回族,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习了东干语后,就能很顺畅地转写东干著名诗人亚斯尔・什娃扎的诗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伊犁回民方言与东干语的一致性程度非常之高。”
调研中她进一步发现,东干语不仅和伊犁回民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一致,都是三个声调,两地语言的核心词和特征词也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
核心词是基本词汇中最稳固的部分,反映方言的共性;特征词最具方言特征,反映方言的个性。两者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一个方言词汇系统的属性和面貌。海峰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俐李教授等编著的《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中确定的特征词的原则,结合东干语基本词汇的情况,选择223个东干语特征词分别与甘肃平凉和伊犁的回族方言进行了对比分析,她发现,平凉地区的回族方言与这223个特征词中相同的有149个,相同率为66.8%,伊犁回族方言中却有203个词汇相同,相同率为91%。
伊犁州原人大副主任马文斌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为伊犁地区的世居回族,他太清楚伊犁回族和中亚的联系了。
“我曾经去中亚好几次,和那边的东干族交流,根本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彼此说的都能听懂。”马文斌说。他甚至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听不懂也不会说的许多方言,东干族保存地依然十分完整,“比如,短夹袄都说成是‘主腰子’、糖点心说成是‘糖馍馍’,听起来大家都觉得很亲切。”
因此,在“第二届东干学研讨会”上,马文斌为了让国内外学者认识和了解伊犁回族文化与中亚回族文化的相同之处,他特别收集了反映伊犁回族花儿、民间婚礼、饮食文化、舞蹈艺术等方面的照片38张,制作成大型展画“中国***伊犁回族文化剪影”,在会议上送给了主办方。同时附送的还有收集有“王哥放羊”、“珍珠倒卷帘”、“割韭菜”等18首伊犁回族小调的光盘一张。
“通过这样一种展示,世界各地的东干学研究学者对伊犁回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很多学者都希望有机会来伊犁进行研究调查。”马文斌说。
文化的一致性
在察布查尔县米粮泉乡调查时,海峰还了解到,迁居至中亚的回族人并不只是单向的流动,而是在不断地来回迁徙。“米粮泉乡及霍城县的许多老户回族,都是从中亚回迁过来的,至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中亚还有亲人。此外,最好的证明之一就是,在吉尔吉斯斯坦有个东干族聚居村叫做‘米粮川’,‘米粮泉’这个地名其实也来自于此。”海峰说。
在调查期间,她还发现,两地之间除了语言的高度一致性之外,其他方面也有着相同之处。上世纪80年代,哈萨克斯坦曾出版了一部黑胶唱片,收录了传唱在东干人之间的一些小曲,如《王哥放羊》《十道黑》《五更盼到》《南桥担水》等,海峰在米粮泉乡调查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当地的民间艺人几乎都能够演唱这些小曲。“除了小曲,东干族的民部故事,也有很多流传在伊犁,如《东干民间故事传说集》中的故事《弟兄们》《瓜女婿》《人心不足蛇吞象》《白狐狸》等,还有一些故事名称不同,情节也几乎相同,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伊犁回族文化是东干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和出发地。”
此外,海峰在调查期间还发现,无论是东干族还是伊犁回族都十分注重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今天的中亚回族很多就是从***直接迁至中亚地区的,他们的前辈很多也是掌握了***各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天才,这在一些历史资料上都是有记录的。俄罗斯学者李福清、中亚回族学者哈桑诺夫搜集的东干民间故事集《中亚回族(东干)民间故事》,在介绍讲故事人的个人语言风格中,就记载道,讲故事人的东干人语言风格极为活泼流畅,同时很多人都会好几种语言,如***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塔尔语、乌兹别克语等,今天的东干族也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在伊犁也同样如此,在日常用语中,不仅有许多***语借词,还有许多人能够说非常流利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