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作文10篇

认识自我作文篇1

[关键词]我;个体;认识自我;我是谁

一、内我与外我

内我,即主体自我感觉、自我认识中的自己,是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我;外我是通过行为表现于外的别人眼中的我。这二者之间往往是矛盾的。

朋霍菲尔是“二战”期间因反纳粹而遭到极刑的德国新教牧师。他温尔尔雅,坚决反对希特勒***权的侵略扩张***策,因而被捕入狱。在盟******柏林前夕被残忍的杀害了(1960-1945)。在监狱里他写过这样一首诗《我是谁》。

“难道我同时是这两种人?在别人面前道貌岸然,而在自己面前却是卑劣的懦夫?”

在敌人面前,他表现得很镇定,很从容。内心深处却是害怕的,紧张地。他是人民敬仰的英雄,一位坚强勇敢的钢铁战士。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内心深处竟然有两个“我”:一个是在别人看到的(外我),一个是真实存在的(内我)。不能说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别人眼中的“我”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而内心的“我”又是一个真实的人。都不矛盾。这是两种“我”,存在于一个真实的人身上。一个惧怕死亡的人,竟然毫不犹豫的选择的死亡,可见他的内心信仰是多么坚定!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刻意去隐瞒自己的内心,反而向世人展示,揭露,正视事实。因此,人们不仅不会鄙视他,相反更加敬仰他。

朋霍菲尔对自己感到困惑:“外我”与“内我”的不一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我到底是谁?”这是古往今来,人类有了自我认识之后的焦灼与不安。回顾历史,人类精神空间中始终回响着对自我的呼唤。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之谜”的传说,无不记录了人类自我追寻的心灵轨迹。朋霍菲尔的疑问,正是生命之问。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我”,两者常常是不一致的。每个人生性里都有一种如果公开显示,就会让别人反感的东西存在。其实,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好公民、好丈夫、优秀的父亲,但是在独处时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每个人都是别人所不知的“另一个我”。

《罪证》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男主角罗培石是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妻子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外科大夫。在外人的眼里,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对妻子孩子呵护有加,是一个典型的“好男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公,却是一个杀人犯,将自己的情妇――一位妙龄少女杀死并抛尸大海。故事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当然,最后事情真相大白,罗培石被判了死刑。故事的结尾:“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惨烈的际遇?究竟是什么缘由造成的这一切?!”罗的外我与内我,处在相互交织的矛盾之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并不是都有坚定的信仰,未必都是纯洁无瑕的,坚如磐石的,而是各种心理力量,比如:正义的与邪恶的,高贵的与卑下的,相互并存、相互搏击。正常的状态,外我的理智是占上风的,但是非常态下,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与不安就会充分展现出来,“内我”占上风。一场心理较量就此开始角逐。

两种自我的存在,是不是就说明人都是“伪君子”呢?这要看怎样去做。一个人内心很龌龊,却“说”的冠冕堂皇天花乱坠,不敢承认自己的内心阴暗,并且用种种方法千方百计地去美化它。这就是典型的“伪君子”。朋霍费尔在这一点上与“伪君子”区别开来。“我惧怕死亡,但我通过精神与信仰战胜了它。因此,我得到了世人的缅怀与赞扬”。

二、本我与超我

中学时读《红楼梦》,有关黛玉的情节颇为不解。其一是:第23回,宝玉在沁芳桥下看《会真记》(《西厢记》),被黛玉发现,夺去看得入迷。此时宝玉触景生情,不觉激动起来,笑着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这是宝玉借戏词自比张生,比黛玉为莺莺,间接向黛玉表白爱情,挑明两人的关系。聪明的黛玉也听懂了,她的反应是:“不觉带腮连耳得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儿的,把这些***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二字,就把眼圈儿红了,转身就走。”――第二个情节与此相似:第26回宝玉到黛玉房里玩耍,见紫鹃柔顺可爱便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这是再次借《西厢记》向黛玉表白爱情。黛玉呢?又是“登时急了,撂下脸来”责问宝玉,并立即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扬言要告状去。宝玉又立刻求饶赔不是。――当时的疑问是,黛玉心里执著地爱着宝玉,但因为有薛宝钗参与竞争,加之宝玉的泛爱倾向,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总是疑神疑鬼不放心,总想听到他的表白和许诺。可是一旦真的听到了,她又受不了,拒不接受。这是何苦呢?这不是矫情装假虚伪作态吗?当时心里不明白,现在明白了,黛玉不是矫情装假而是真实的心理反应。于是更佩服曹雪芹现实主义笔法的准确深刻。

黛玉之所以如此反应,是因为她心灵深处有两个“我”――本我与超我――在搏斗,而且超我占了绝对的上风。

本我与超我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概念。本我,是一种完全无意识的状态,是人本能的心理需求。而超我是受外在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舆论等影响的精神积淀。

超我与本我属于相互“敌对”的两种无意识心理力量。具体到林黛玉来说,她正处于妙龄青春,渴望得到异性的爱情,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情感要求,是本我的无意识要求。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拒不承认青年人的爱情要求,视之为大逆不道。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超我”,它无形中对本我形成一种强大的威压。所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情表白既渴求又恐惧。她的渴求是无意识的,恐惧也是无意识的,两种无意识力量在她心中搏斗,超我占了上风。那么,林黛玉到底是谁呢?是本我呢还是超我呢?应该说林黛玉的自我既不是本我也不是超我,而是本我与超我的统一。林黛玉如此,现实中的人谁又不如此呢?!

三、主我与客我

仔细观察,客我与主我矛盾,主我管不住客我的情况在人类生活中恐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得也相当普遍。苏轼《临江仙》中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王国维《浣溪沙》中有“试上高峰窥浩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在这两首词中,都是在感叹主我管不了客我。本来,他们都是想超越自我,远离现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选择***的人格。无奈,人处在现实的社会当中,都要为现实的利益而蝇营狗苟。

在心理学理论中,主我代表着理性,客我代表着感性;主我代表着信仰、理想;客我代表着利益、价值;主我是动着的,客我是静止着的。对此,客我有时听,有时不听;有的听,有的不听。但不管怎么说,有主我的存在,客我就会有较为明确的方向,能看清应该走的道路,不至于在盲目盲动的路上走得太远。

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塑造了女主人公钟雨爱上了一位富有魅力的成功男士――一位老干部(这是那个时代的审美观)。明明知道老干部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不可能和他在一起,钟雨还是选择了柏拉***式的爱情。为了看一眼老干部的后脑勺,她精心计算他的汽车从她家门前经过的时间。老干部送她的一套书,她像宝贝一样放着。老干部去世了,他为她戴黑纱……但是,他们一辈子接触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没牵过一次手。钟雨深深地爱着老干部是主我,拼命压抑自己的情感是客我。一个人对优秀的异性有好感,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社会规范又不允许这样。所以,只有割舍这种情感。

史铁生的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中曾生动的描述过主我对客我的劝导作用。《山顶上的传说》是当代残疾作家史铁生的一部自传小说。一位有理想的青年突然残疾了。痛苦不堪。家人和朋友对他不理不睬。他丧失了斗志,终日生活在精神极度崩溃之中。一个老人告诉他,这样做是没用的,任何人不会同情你,只有自己奋发***强,走出现在的困境,才能重生。在这里,青年代表的是史铁生认为的主我,老年人代表的是客我。史铁生这段心灵历程真切的说明了主我存在的重要意义。

四、个我与他我

杨沫是“”前产生过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他的儿子老鬼近年出版了《我的母亲杨沫》一书。真实记录了一个作家母亲的往事。他记忆中的母亲,在成名之后,有了资产阶级的情调,生活不再简朴,耻于向别人说自己的儿子。这一切让年幼的儿子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而杨沫在晚年出版了《自白――我的日记》,对此,同样有记载。

这是摘录的日记片段:“今天我的虚名虽不小,说起来人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作家,可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与人民的要求相距甚远,我当自愧!所以,我要虚心向那些有生活、有创造性的作家学习。我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只有某些小资产阶级喜欢的调调儿。”

读到以上的内容,作为一个80后,真是无法相信。这自我解剖也太矫揉造作了吧!人民给你的荣誉接受就就是了,干嘛非要让自己难看呢!

其实,用心理学去分析,在杨沫的内心深处,有两个“我”在打仗。所谓个我即能代表自己个性、自己真实思想的我;他我即从属于他人,以他人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的我。他我并不来自主体自己的头脑,而是从外界灌输进来,或者说是强加进来的思想。因而他我是被扭曲的我,是个我的异化。在杨沫这里,他我的内涵表现为***治思潮,社会时尚,极“左”思想。它可以让一个用无产阶级意识进行写作的人真诚承认自己所有的只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可以让女性天生就具有的爱美的情感,发生变化觉得“自己一点点在变修正主义”。

认识自我作文篇2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认识自我作文篇3

相信自我,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潜力,相信自己的正确与力量,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自信而不自卑,认识自我的第一步。

但自信也决非自傲,自傲者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看不到他人的长处。那么,如何才算一个自信者呢?

自信者,应正确地看待他人与自己,既要用自己的长处来鼓舞自己的信心,又用短处来警戒自己不可骄傲,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都说,人应自信自尊自强,而不应自卑自暴自弃。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不能是?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料,就充什么用。假如是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萝卜;假如是颗白菜,就力求做一颗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认识自我作文篇4

一个人的美不是看外表而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因为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认识自我有多种不同的途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认识自己: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我。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的分析。

4.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通过这几点我们就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在他人的眼里我们是怎样的。

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在纽约的一栋摩天大楼里,老板每个月都为昂贵的电梯修理费而苦恼。因为楼很高,电梯不是一按就来,乘客往往等得不耐烦,就一直连续按电梯钮,所以电梯钮坏的很快。这个老板在电梯旁贴了很多告示,都没有效,最后他贴出悬赏,若有人能使乘客改变这种习惯,给予厚奖。

认识自我作文篇5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自我 回归 一. 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 … … 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 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 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 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 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 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 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 …,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 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 …,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 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中前进。

六. 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 … … 。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 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认识自我作文篇6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写作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53-03

一、元认知策略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最早提出了元认知概念。他将元认知定义为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知识以及对这些活动的调控能力。弗拉威尔和美国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对元认知因素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之后认知学学者对二者的元认知要素进行了分析综合,重新界定了元认知的构成,认为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包括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型技巧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主要涉及学习任务中的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分为事先计划、选择注意、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四大类元认知策略。路文***根据O’Malley和Cham-ot的元认知策略分类系统,又把这四类元认知策略分成了多项具体的元认知策略。吴红云等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了4个因子:语言和内容并重策略;词汇选择策略;练习策略及积极体验;借助外力策略。这些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学习者对英语写作任务的计划、监控和评估,从而更好的管理写作过程。

二、英语写作认知过程与写作元认知策略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既受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汉英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产出认知活动。朱纯认为“写作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主要包含六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计划阶段、执笔阶段、审看阶段和订正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写前活动,执笔阶段属于写中活动,后两个阶段属于写后活动。不难看出,英语写作中文字的产生要经过一系列高级认知活动。首先,写作主体的听觉或视觉器官对刺激信息进行反映(这些信息包括写作任务的文字、***片要求或者教师对写作信息的口头拓展等),然后大X通过知觉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解码,把文字、句子的表层结构转换为深层结构,从而识别、理解信息,并把识别信息暂时储存在工作记忆中。同时,识别的信息自动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编码项目,学生对写作的话题越熟悉,自动激活的项目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此外,写作主体的大脑还会尽可能有选择性地从长时记忆中多搜索一些和写作内容相关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再次,写作主体根据英文写作的体裁、篇章等知识,对激活的信息进行计划性的结构安排,即通常所说的写作提纲。由于存在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喜欢将写作提纲内化后意译,有的则直接把提纲生成文字。在执笔阶段,依照计划好的提纲以及英语的语法、句法等规则,写作主体对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进行重组、编码等的认知加工,把言语的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以文字的形式产出。

由于英文写作的复杂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行文过程往往不是一气呵成,必要的停顿和反复审看可能检查出所表达的文字是否存在词汇、语法、组织逻辑和内容观点等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中国学生的审看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单词拼写、句子语法、标点符号、大小写、论点论据是否跑题等方面,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审查到篇章体裁问题。审看时,一旦发现问题,写作主体会立即对文字进行修改。整篇文章的行文过程结束后,如果时间充裕,写作主体将再次审看作文并进行修订,如果写作任务是限时进行,例如考试作文,至此,整个写作任务完成。如果是非限时作文,写后活动除了写作主体参与外,还涉及教师的审阅、评改及反馈。因此,执笔、审看和订正三个阶段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分开进行。研究者虽然将英语写作阶段进行了清晰明了的划分,但是实际写作中,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认知过程要复杂的多。

对比英语写作各阶段与元认知策略种类的划分,不难发现两者在时间顺序方面呈现出大致的对应结构。写作元认知策略包括事先计划元认知策略、选择注意元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事先计划元认知策略指英语写作开始前,写作主体对其写作认知活动进行计划安排,对可能出现的结果、问题等进行预测,并找出解决方法。为了完成一项英语写作任务,写作主体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写作目标,然后确定目标实现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包括提前背范文、增加词汇量、体裁篇章知识的学习、写作计划的制定等等。事先计划元认知策略发生在写作前的准备、酝酿、计划阶段,具有计划性和预测性。选择注意元认知策略指写作主体有选择性的注意认知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地方。例如,写作主体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知识与任务结合以利于写作;仔细审题,内容围绕题目进行;注意语法、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等问题。自我监控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和管理,例如,根据考试时间,调节写作速度;根据语法篇章知识,监查句子、文章结构错误并调整等等。选择注意和自我监控元认知策略运用在执笔阶段,具有聚焦注意力和监错功能。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指学习任务完成后,学习主体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自我判断和评价。英语写作任务完成后,写作主体应使用评估元认知策略,对自己写作行为中的知识掌握情况、处理困难的方法、调控能力、学习策略、写作动机、写作完成质量等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改进以后的英语写作,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总之,元认知策略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对英语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的认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对学习效率起着积极的提高作用。

三、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培养的作用

鉴于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重要作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必要对中国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知识及运用技巧的培养。在国内,学生元认知策略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大多数研究者首先对被试者进行元认知策略知识的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元认知策略运用于英语写作实践任务中,结果发现元认知策略培训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指学习主体控制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但Wenden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黄美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元认知策略培训“不仅有利于我国学生摆脱母语思维的负迁移,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元认知策略培训,学生的英语写作自主性得到提高,被动的英语写作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强大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王晓静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结果显示英语学习动机越高,二者相关性就越强。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运用水平,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动机,克服畏难情绪。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写作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有利于写作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解释、分析、评估、推论、和自我校准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能力。英语写作中,使用计划元认知策略、选择注意元认知策略、监控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时,学生大脑需要对认知活动进行大量的解释、计划分析、监错、自我反思等元认知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和整体英语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后,中国学生能更加了解自身写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而且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英语写作任务的本质。在英语写作前,学生使用计划元认知策略,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写作中,使用选择注意和调控元认知策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和监查错误;写作后,使用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帮助自己对写作任务进行反思。这些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优化了学习方式,有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不局限于英语写作,还能用于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和翻译任务的完成,对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改善都有很大帮助。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

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是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过程,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发展学生的写作元认知策略。首先,普及写作元认知策略理论知识。其次,英语写作实践中,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引导学生自觉使用不同的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当性。最后,加强学生写作元认知策略使用的监督,保证元认知策略发展的持久性。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主体和任务元认知知识

“写作主体元认知知识、任务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元认知知识共同构成写作元认知知识,三者在写作过程中相互作用”。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主体元认知知识和任务元认知知识发展W生的元认知策略。具体讲,英语写作主体元认知知识应培养学生熟知自己写作能力、写作动机、写作焦虑感和写作信心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对作为写作主体的自己加以改善;英语写作任务元认知知识的培养应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的本质、篇章结构特征、体裁分类等关于写作任务的知识。

认识自我作文篇7

关键词:本体论、主体间性、美学

Ont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and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discipline

Abstract: inter-subjectivity involves many different domains including soci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epistem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and ont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and hermeneutics). Ont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conce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world, which is a Mit-Dasein of different subjects. Ont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leads to a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contributes much to modern aesthetic discipline, and reduces the uncertainties concerning cognition, freedom and aesthetics.

Keywords: ontology, inter-subjectivity, aesthetics

一、主体间性的三个领域

主体间性理论已经成为哲学、人文科学的前沿,而且正在取代主体性理论成为美学建设的基础。由于主体间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形成了不同涵义的主体间性概念,因此,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美学建构也各不相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有必要对主体间性所涉及的不同领域以及主体间性的不同涵义加以区分,从而找到美学建设的合理基础。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

社会学(包括论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社会学、伦理学本来就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天然地就属于主体间性的领域。因此,主体间性问题最早在伦理学领域内提出就不足为怪了。古希腊哲学是客体性的实体本体论哲学,主体性没有确立,它的主体概念不是指人,而是指实体,是实体而不是人发挥了能动的支配作用。因此,主体间性不可能在认识论或本体论领域提出,而仅仅在伦理学领域提出。伦理学的主体间性关涉的问题是:普遍的伦理原则是如何确立的。柏拉***和亚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都探讨了这些伦理问题。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更突出了伦理倾向。由于个体价值尚未确立,古代的伦理学带有先验论、绝对主义、整体主义的性质,它对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问题的解决只是主体间性的古典形态。近代、现代的哲学家在个体价值***的基础上继续在伦理学的领域探讨这个问题,而且扩展为更为广泛的社会学领域。像康德、黑格尔直至马克思、哈贝马斯等都在社会学领域涉及到主体间性问题。它关涉的问题是人的社会统一性问题。马克思把人的存在规定为“类的存在”和“社会存在”;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社会实践将克服异化,建立人与人的自由关系。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社会学、论理学领域的主体间性仅仅限于社会关系、伦理原则的范围,没有进入哲学本体论的层次。而且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是不充分的,在现实领域不可能真正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因此,包括哈贝马斯在内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哲学,这是一种客体性哲学,存在被当作与人无关的实体,它没有可能涉及到主体间性问题。社会学、伦理学的至于体间性没有解决诸如审美何以可能等美学的基本问题,因此对美学研究的意义有限,不可能解决美学的根本性问题。

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意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西方近代哲学由本体论转入认识论,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及其限度。由于自然地认为人类认识具有统一性,因此近代哲学无论是经验论哲学还是唯理论哲学都没有提出主体间性问题。近代哲学是主体性哲学,它在主客体对立的框架中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对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注重,而把知识的可靠性建立在共同的认识结构、良知等未经反思的前提下:笛卡儿、莱布尼兹等提出天赋观念、康德提先验主观性、黑格尔提出辩证的自我意识是认识的普遍性的根据。只是到了现代哲学,由于认识主体转向个体,从而尖锐地提出了认识的普遍性问题。最早涉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胡塞尔建立了先验主体性的现象学,把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这就产生了个体认识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摆脱自我论的困境,他开始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或知识的普遍性的根据是人的“统觉”、“同感”、“移情”等能力。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是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的,只涉及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因此只是认识论的主体间性,而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梅洛-庞蒂反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主张知觉现象学,即身体-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上,他与胡塞尔一样,是主体论,而不是主体间性论。他也是通过对认识主体(即身体-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考察介入主体间性的。他认为自我主体的存在依赖于主体间性:“现象学的世界不属于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我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相互作用显现的意义。因此,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通过我过去的体验在我现在的体验中的再现,他人的体验在我的体验中的再现形成它们的统一性。”[1](P17)认识论的主体间性仍然是在主客对立的框架中,仅仅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承认人与世界关系的主体间性。因此,它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对美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是可能解决审美意义的普遍性问题,而没有可能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现代哲学否定了实体论,超越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由认识论哲学转入存在论和解释学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提出了此在的共在问题,已经涉及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问题,但仍然限于“此在”的范围,没有进入存在本身。后期他提出了“诗意地安居”、“天地神人”和谐共在的思想,这就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更为彻底的主体间性理论家是神学哲学家马丁·布伯,他认为存在是关系而非实体,而作为存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我——你”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神的关系;我——他关系是主客关系,是非本真的关系,而我——你关系是本源性的关系,是超越因果必然性的自由领域。在“我——你”关系中,体现了纯净的、万有一体之情怀,“人通过‘你’而成为‘我’”[2](P44)。此外,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也提出了与马丁·布伯类似的主体间性思想。

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解释学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狄尔泰意识到传统认识论不能解决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于是建立了古典解释学,提出了“精神科学方***”的问题。他认为精神科学的对象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因此不是认知而是理解才构成精神科学的方法。所谓精神现象实际上就是主体性的存在者,精神科学考察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古典解释学没有明确地建立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因此也没有彻底解决认识的可能性问题。伽达默尔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把存在论的主体间性引入解释学领域,也把古典解释学发展为现代解释学。存在是解释性的,而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理解只能在主体之间进行,因此文本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对文本的解释是对话,是历史主体之间的“视域融合”。他认为解释具有“彼此的开放性”: “流传物像一个‘你’那样自行讲话。一个‘你’不是对象,而是与我们发生关系。……因为流传物是一个真正的交往伙伴(kmmunikationspartney),我们与它的伙伴关系,正如我和你的伙伴关系。”[3](P460)此外,巴赫金也认为文本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要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才能理解文本的意义。

存在为什么是主体间性的呢?现实存在是非本真的,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世界的关系是对立的,人类征服世界,世界抵抗人类。这种主客对立的存在不是本真的存在,而是异化的存在,因为在主客对立之中没有自由可言,不仅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自由可言,而且人与自然的对立也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从而也没有自由可言。本真的存在不是现实存在,而是可能的存在、应然的存在,它指向自由。本真的存在何以可能,就在于超越现实存在,也就是超越主客对立的状态,进入物我一体,主客合一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像道家那样把主体降格为客体,而是把客体升格为主体,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中,人与世界互相尊重、互相交往,从而融合为一体。这就是主体间性的存在,存在的主体间性。

转贴于

存在也是解释性的。解释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像传统认识论所认为的那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像狄尔泰所说的,只是一种说明,不是真正的把握,因为客体仍然作为外在于主体的对象存在着。解释是理解,理解是主体间性的,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而达到充分的沟通,彼此理解,最终把对象认识变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变成对象认识,从而把握了世界的意义。这就是主体间性的解释,解释的主体间性。

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进入了本体论的领域,从根本上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对美学的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解决了美学的根本问题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说它解决了审美的两个根本问题,即审美作为生存方式的自由性问题;审美作为解释方式的超越性问题。

二、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现代美学

在主体间性的三个领域中,只有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可以成为美学建构的基础。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流是以实践派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它认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实践是审美的基础,审美是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意味着中国当代美学尚没有实现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型。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主体间性理论也开始介绍进来,但主要是社会学和认识论的主体间性,而且鲜有运用于美学和文学理论者。金元浦先生较早地运用主体间性于文学理论,出版了专著《文学解释学》,对于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有开创意义。但是,金元浦先生对主体间性的界定是在社会学和认识论领域,他说:“在文学研究中,主体间性究竟具有何种涵义及本质规定性呢?我以为主要包括:1,主体间性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中所表现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同,即社会性的交互主体性的涵义;2,主体间本位的交流实践及其验证中达到的客观性、协同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和理解的合理性;3,主体间性在语言和传统中运作的历史性内涵。”[4](P132)很明显,金元浦先生对主体间性的理解是在社会学和认识论领域内的,而没有进入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他确认的主体间性的第一个涵义是社会学性质的,即他所说的“社会性的交互主体性的涵义”。他主要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和社会关系来谈论文学的,而避开了人与世界(也包括文本)的根本关系,这样就抽掉了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他对主体间性涵义的第二个界定是关于知识的客观性问题的,这是胡塞尔意义上的、认识论的主体间性,意在解决文学价值的普遍性问题。至于他所论及的主体间性的第三个涵义,则涉及主体间性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其历史性,这固然是重要的,但不属于主体间性的基本内涵范围,只是其相关性的论述。后来国内其他研究文学、美学主体间性的学者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也大都限于社会学和认识论的领域,没有进入哲学本体论的领域。他们运用主体间性理论解决文学理论的问题虽然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没有确立文学、美学理论的哲学本体论基础,因此没有突破传统文学理论和美学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美学根本性质问题。例如,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就不能有效地解释文学以及审美何以发生,因为它涉及的不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只涉及审美价值的认同问题;社会学的主体间性不能合理地解释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描写自然风光的抒情诗,因为这涉及的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才建立了文学和美学的哲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学和审美的何以可能的问题。

自从国内开展“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以来,主体性美学受到质疑和批评,主体间性美学开始确立[5]。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变。我主张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认为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性的理论。在我的《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说:“文学主体间性的第一个含义是把文学看作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从而确证了文学是本真的(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通过对人的理解而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领悟……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6]主体间性美学的建构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从存在论的角度,解决了审美作为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一个是从解释学的角度,解决了审美作为理解(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先说存在论的主体间性对美学建构的意义。美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审美作为一种自由是如何可能的?传统哲学、美学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哲学,主体性尚未确立,因此没有可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近代哲学是主体性哲学,它认为自由是主体性的实现。古代的客体性美学认为美是实体的属性,美能自美,它具有超现实的魅力,人在对美的观照中就获得超越。柏拉***的美学就是如此,他认为美是理念的反光,审美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中世纪美学也是如此,审美成为对上帝的光辉的体认。这种非主体的活动不可能带来自由,因为客体实体是主体的对立物,审美只是一种被动的观照,而不是主体的***。近代主体性美学认为美是主体精神的化身,它通过主体的努力、摆脱了客体的压迫而获得了***。康德把审美归结为先验范畴的作用,看作由现象认识到本体把握的过渡。黑格尔把审美看作理念在自我认识、自我复归历史行程中的感性阶段。马克思认为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但是,主体性不能达到自由,因为客观世界不是主体的构造,主体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世界。审美也不是像实践美学所说的那样主体征服客体的主体性行为,征服不能消除主客对立,也不会带来自由,更不能达到审美的境界。迄今为止的社会实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世界,但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自由还是彼岸的事情,审美也只是现实的对立面。审美是自由的存在方式,这是审美的最根本的性质。但是,我们处于现实存在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如何实现自由,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消除人与世界的对立,进入审美境界。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既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也是主体间性的结果,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对立的主客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此时,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突破了现实关系的束缚,自我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世界由死寂的、异己的客体变成有生命的、亲近的另一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合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征服的对象。在人与自然的自由交往中,二者融合为一体,共同获得升华。如此才能有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审美超越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变主客对立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审美的同情取代了利益的冲突,从而使他人成为审美对象。审美在艺术活动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主体间性。艺术中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的关系,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完全同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以区分,共同成为艺术(审美)个性的表现。

解释学的主体间性对美学建构具有同样根本的意义。审美不只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领悟。这种领悟如何可能呢?美学必须解决审美如何能够超越现实认识,达到对世界和存在意义的根本把握。传统哲学理论和美学理论无法解决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古代客体性哲学独断地确定了世界的实体性,而对它的认识似乎并不存在问题。近代主体性哲学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但认识的真理性也仅仅限于现象界,而不能及于本体(康德)。古代客体性美学把美作为实体的属性,它自动显现出来,与人的把握无关,如柏拉***的“灵魂回忆”说、中世纪的上帝光辉说等。这是一种神秘论、独断论,而且也没有涉及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近代美学把审美当作感性认识,包括鲍姆加登对美学的命名“感性学”,以及后来的“形象思维”、“反映现实”等说法在内。由于感性认识总是低于理性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说抹杀了审美的超越性和真理性。在现代美学阶段,伽达默尔就提出了艺术的真理的说法,以反驳这种美学观,从而论证了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他指出:“通过一部艺术作品所经验到的真理是用任何其他方式不能达到的,这一点构成了艺术维护自身而反对任何推理的哲学意义。所以,除了哲学的经验外,艺术的经验也是对科学意识的最严重的挑战,即要科学意识承认其自身的局限性。”[3](导言P18)问题是审美如何会成为真理的把握?在主客对立格局中的现实认识不能真正把握世界,世界仍然作为“物自体”与主体对峙,人类的认识也只是一种“说明”(狄尔泰)。只有超越主客对立,进入主体间性才能真正把握世界。审美超越现实认识,是对世界的真正把握。在审美活动中,世界的意义、存在的意义得以显现。特别是在艺术活动中,我们超越了世俗的观念,领悟了生存的意义。审美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审美消除了主客对立,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达到了对世界的理解。认识的根基是理解,理解只在主体之间才有可能,因为它是对话、同情达到的沟通,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只是一种“说明”。把世界当作客体,就不可能理解它;只有把世界当作主体,与之交往、对话、沟通,才能达到理解。审美就是这样理解的过程,自我与审美对象之间有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在对象中体验了自我,在自我中体验了对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把他人看作与自我一样的主体,才能超越利益关系,真正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理解生活的意义。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只有摆脱对自然的征服、占有态度,把它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之沟通、才能达到审美体验,从而理解世界的意义。在艺术活动中,只有把艺术形象看作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主体,把主人公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才能从中领悟生存的意义。

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该超越主体性哲学,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上。应该加强对于主体间性的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产生于西方,但是建立主体间性的哲学体系并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的自觉和共识,也没有区分开不同领域的主体间性。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氛围下,哲学体系的建构问题被取消,主体间性哲学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但对于中国哲学而言,主体间性研究却有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在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建立自己的主体间性现代哲学体系。对于中国现代美学而言,就是历史地对待和批判主体性美学,接受和建设主体间性哲学,特别要区分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基础上建构新的美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三联书店,1986.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2-22.

认识自我作文篇8

关键词: 元认知元认知策略 写作

一、引言

众所周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任务重,花费时间多,而在英语的学习方面,课时就显得很少并且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元认知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元认知策略能够启发人的思维,提高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写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可对外语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控、调整和评价。最新研究表明元认知在成功写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中国众多的院校中,很少有学生在写作方面接受过正规的元认知训练。

二、元认知知识的概念及构成

(一)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g),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在1970年首次提出的。所谓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调节。实际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元认知的核心就是人的自我监控。

(二)元认知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如***1所示: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具有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包括有关认知主体、认知材料和认知任务方面的知识,又包括有关认知策略及使用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它包括三个阶段:对任务体验的初期阶段,对当前学习进度的中期体验以及任务完成后的收获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对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并据此作以相应调节,以求迅速达到预定的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元认知知识是基础,有助于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实现,也有助于引起相应的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监控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强化、补充、修改和删除原有的元认知知识。而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它一方面集中表现在借助元认知体验,运用元认知知识对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另一方面又使学习者产生更丰富的元认知体验,获得更多的元认知知识。研究表明,在具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显然是影响其学习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三者动态有机结合形成了个人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统一整体。如***2所示:

三、元认知与大学英语写作

Waters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二语言学习不成功者缺乏的并不是语言学习技能方面的知识(即认知能力),如猜测、联想、推理等技能,而是成功的语言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如自我意识等。我们认为,Waters等人所指的自我意识等“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也就是本文所指的元认知能力。英语写作优秀生和差生的主要差别就在于他们对认知行为的不同的调控能力。

在写作活动中,元认知的认知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的了解,要清楚自己在英语习作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以及所形成的原因;还要对下一步将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同时要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并能明白原因。元认知任务知识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英语写作任务本身的了解。如:对作文的特点的了解,包括很强烈的读者意识等。元认知策略知识是指学生为完成英语作文所需要的各种策略知识。如:如何组织材料、收集信息;如何组织锻炼和主题思想;如何写提纲;如何进行修改等等都属于元认知写作策略。元认知的认知知识是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特点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时,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并有的放矢地运用学习策略来克服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元认知策略犹如一座桥梁,把静态的、内在的元认知知识和动态的、可观察的语言学习和认知策略连接起来,使得正确的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活动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一旦学习者具有这种良好的元认知意识,就能主动地根据学习过程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策略,并根据情况不断地对策略进行调控、修改和评价。Brown等的研究数据表明,学习者都会运用策略,而优劣的区别在于其能否通过自我评价和调整来灵活地运用策略。Peter Skehan认为学习中如果缺乏反思、监控和评价策略,学习者的策略进步可能只是获得一些零散的、无助于整体学习的技巧。文秋芳发现,优秀生和差生的区别在于前者善于对自己学习策略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反省。大量的研究表明,优秀生和差生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元认知水平的差异。

四、如何应用元认知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一、教师应努力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感

不少学生学英语有这样的体会:开始时怕写作文,后来就越写越少,越不写越怕写,越怕写越写不出好作文,因而误入写作怪圈。焦虑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刺激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步入大学阶段的大学生和儿时相比,在大学里写作时除考虑写作内容和质量外,多了许多顾虑,例如担心写作内容不合适,不值得写;担心读者反应不佳;担心暴露太多真实想法;担心写不好没面子从而影响到自尊心等等。所有这些担忧使学生易于出现烦躁、疲劳等类似焦虑症状的不良情绪反应。二语写作焦虑虽然只是情境性学习障碍,不是器官,但却会自然发生,而且发生以后写作焦虑反应必然会分散写作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写作任务完成的质量。作为学生,必要的是进行自身心理调适,把焦虑水平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作为教师则应寻求减轻学生焦虑的方法,避免他们的短期性状态焦虑发展成长期性焦虑甚至特质焦虑,进而对写作行为的质量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做一些尝试,如:

①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批语。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肯定性的批语是积极元认知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习作批阅中,标出每篇习作中至少一个“闪光点”,并在班上进行点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亮点”,同时也了解到同一题目的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同亮点的句子。

②设计作文题目要与学生的经历紧密联系。学生在碰到自己熟悉的作文题材时,总会有很多的话要说,这种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与学生能否写好作文有着很大的关系。可见,我们在写作任务设计过程中,作文的题材应该尽量与学习者的生活经历相关。

③给学生提供宽泛的写作时间。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就完成写作任务,因为时间的限制,那么学生就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纯粹只是为了凑够字数,完全不讲究质量,更不用说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因此,宽泛的作文时间容易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元认知体验,降低他们的紧张感,在写作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写作时间的设计。

④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习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有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学生自然会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使用各种策略(如遣词造句)的心理过程,并与他们交流正确使用策略所带来的积极元认知体验。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趣味性、信息性或意义深刻”的作文,正如Ur(1996:169)所言:如果习作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有意义的或有趣的,写作过程就会引人入胜,会给习作者带来表达的满足感。

第二、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先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理论的基本知识,再让他们明白元认知理论与自己的英语写作密切相关。在学生明确了元认知是如何指导他们的写作过程的前提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努力向学生示范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对认知的调控能力及其重要性,即演示他们怎样思考和监控整个写作的执行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能够对所执行的写作任务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第三、采取小组集体写作形式

这是一种写作课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宣布写作题目,要求每组学生合作来完成写作任务。各组成员可以先就谋篇布局进行讨论,定出最佳写作方案。定出写作框架之后,组内集体讨论,逐段逐句写下去,如果出现困难可随时请教老师。小组的分法不必固定不变,可以经常更换,每组人数也不必太多,以4-6人为宜,也可以在讨论定出方案之后由组内一人逐段逐句讨论修改,誊出文稿,交给老师评改。评改后的文章下发之后,有关小组再进行一次学习讨论,学生会感到受益匪浅。这种写法,学生能人人参与,完善写作,既可以相互切磋,也可以相互学习。

五、总结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不能令人满意,但元认知策略在写作的过程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并帮助他们养成英语写作的计划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在作文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先读学生的作文,再让大家讨论,最后再作出评价。总之,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掌握对元认知的调控能力,即提高学习者对整个写作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评价能力,使其最终能够进行成功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吴红云.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WuGuanyu,Zhao Wei.OPTIONSIN COPING WITH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2006,(6).

[3]周迎,张钦.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元认知研究[J].2006,(3).

认识自我作文篇9

[关键词]职高学生 语文教学 认知能力 自主学习 培养策略

受应试教育影响,职高生的语文学习往往只是为了考试甚至应付毕业。在学习中,容易把注意力停留在对所学的显性知识的简单获得上,而忽视语文知识所蕴含的思想,语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认知能力训练。当前,新课标倡导把学语文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种转变的实现与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训练紧密相关。下面就如何培养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提出了见解。

一、认知能力培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还是对职高语文教学的转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高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和调节的认知过程。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虽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知识水平方面与许多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相比并无绝对优势,但在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却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能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加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更自觉地使用有效的知识工具和策略方法。

2.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调控语文学习活动,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仅重视所学的内容,而且随时清晰地关注着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认知是把学习主体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因此,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就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使他们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能顺利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式

要想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首先必须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旧模式中脱离出来,对教学中生师关系进行重新理顺。

1.确立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被引入到课堂教学领域,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变化。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立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学中必须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的思想,还给学生三大权利即阅读的权利,思考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要从听、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训练转向主动思考、讨论、实践,从重视学习、思维的结果转向重视学习、感悟、思维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量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转向强调自我发现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质及发展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实现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地位的转变,要求教师的角色必然随之发生转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符合认知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新的语文教育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真理的化身,而是与学生平等互动的合作者、交流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心理过程,而不是其外在表现,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和发展语文认知结构的过程。另外,语文教师在高度重视本身观念更新的同时,也应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促使学生自己的观念产生变化,要让学生摆脱凡事依赖教师的非主体行为,摆正自己学习主人翁的地位,极大地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认知能力的创新策略

在树立了正确观念,建立了正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加强对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实施创新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循环模式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1.明确目标,让学生了解语文认知知识

设立目标并反应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态是自主语文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所学语文知识的类型和特点,同时,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用目标去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通过目标强化和目标激励引导学生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及其与目标的差距,以便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语文学习目标与责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也有利于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2.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职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传授认知知识,并强化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对目标的认识和自身的认识的元认知体验逐渐丰富;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提问、呈现考查性的试题等方式,使学生认识明确自己是否达到认知要求;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丰富元认知体验。合作学习,既能拓宽知识的深广度,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反馈自己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够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促使同学们情感交流。还可以在课后练习和考试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课后练习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手段,题目的变换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多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适当、可行的语文教学策略,必将对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认知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职高语文教学中这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途径的实施,学生将逐步完成从“要我学语文”,到“我要学语文”,从“教师教我学语文”到“我自己学语文”的过渡,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建平.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教育革新[J].2005,(3).

[2]洪钦源.语文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J].江西教育,2003,(1).

[3]范继业.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4]葛雪梅.让创新能力走进语文教学[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

认识自我作文篇10

    类型的可见形态,理解科学更需要认识科学的社会历史本性。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

    将科学视为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科学视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人类意识,它不同于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经典定义。说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就是因为科学与人类社会历史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与说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相类似。目前,将科学看作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①但是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特点尚需作出必要的说明。

    科学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看待,首先是因为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意识”。科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的世界观。现代科学的每次重大的统一,都必然伴随着观念上的重大变革。科学本质上是关于自然的认识,是对自然的研究,是关于自然的观念,这是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精神生活最本质的方面。“科学被专门建立起来,是为了直接地解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所有现象的本质的、最主要的方面。”②在科学这一意识形态中,对人类认识任务的解决成为首要的使命,而科学知识的取得又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生产需要分不开的。科学从最初的对自然秘密的探究到它成为一种理论成果、再转化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力量,它带给我们生活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从最初对对自然的好奇,到后来逐渐给予我们一种新的自然界的***像,一种我们看待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观点,以至改变了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并不只是具体认识的改变,而且是人对整个世界看法的改变,因此也必然地引起包括宗教思想在内的意识形态的深刻嬗变。从另外一种意义上,科学也会演化出意识形态,科学本身也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对此,哈贝马斯(J. Habermas)等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作出过深入的研究。但正如宗教中孕育了科学一样,基于科学实践而产生的某种意识形态(如唯科学主义)也是科学的副产品,是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正因为科学的应用可以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并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造成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对科学的不同态度就会成为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哈贝马斯从否定的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他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会产生消极的***治效应。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则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他不像其先辈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人那样认为科学技术从来就是意识形态,而是强调只有在现代社会中,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它才履行意识形态职能。③哈贝马斯不把科学技术产生消极的社会作用归结为社会环境,而认为科学产生的消极的社会作用完全是由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这种意识形态的独特成就就是,它能使社会的自我理解同交往活动的坐标系以及同以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的概念相分离,并且能够被科学的模式代替。同样,在目的理性的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范畴下,人的自我物化代替了人对社会生活世界所作的文化上的既定的自我理解。”④

    科学还与其他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相互依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学者伊安·巴伯认为,“科学是一项真正的人类事业,它具有人类从事的其他活动的许多特征。”⑤同人类其他文化形式相类似,科学不但具有实用的、功用的一面,同时它也有超越性、创造性的一面,即可以从科学活动中获得人的自由。首先,从历史来看,科学与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处于一种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中。从科学知识的萌芽期开始,科学与宗教、神话、寓言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科学的古代形态。即使是在今天,科学与各种不同的知识形态、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仍然构成了科学科学知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过信仰因素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宗教与科学在当代构成了一种特殊关系。科学活动是需要信念的,这种信念既包括对科学功能的社会性信念、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正向价值、科学价值的世俗性的认可,也包括了某种对自然(自然的美、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统一)的惊异和敬畏,这种情感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宗教性。科学家所体验到的宗教情感,并不必然是对某种宗教教条或宗教神学的认可,  因为科学信念首先是以自己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这一切都没有取消科学事业的***性。科学说明不同于宗教的教条或神学理论,相对于这些文化体系,科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说明”,这是我们对科学的基本信念。 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即“自然科学的概念内容没有被归因于某种经济基础

    :归因于经济基础的仅仅是它们的‘目的’和‘材料’。”“自然科学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知识领域和信仰领域与经济基础的关系”。⑥科学只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科学与经济基础之间不是直接的“反映”关系,这说明科学与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质的区别。

    二、作为文化的科学

    英国学者斯诺(C. Snow)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两种文化的概念,他认为,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⑦。也就是说,科学不仅代表了一种智力活动及其成果,而且也具备和人类学家视野中的文化现象一样的性质与特征。斯诺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大学里从事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两种知识分子在文化上日益严重的隔阂与对立。造成这种文化***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有些渊源于社会历史,有的是个人经历所造成的,还有的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精神活动本身的内在动力的差异。⑧在斯诺看来,科学是“表征人性的本质和才能”的,“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对思维的符号系统的运用,这正是最珍贵、最人性的两种人类本性”。⑨也就是说,文化是体现人的“本性”、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有关的活动和现象,因而科学可以毫无疑义地看作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意识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家族相似性”。科学之所以表征了人的本质和才能,首先体现在它是一种对待经验的成功方式:科学活动是按照某种程序进行的,它把以前已经完成的东西不断地再合并为一个不断生长的结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文化或传统。⑩在斯诺看来,科学文化是累积的、组合的、共意的,它体现着自己的过去,必然要穿越时间而进步;而另一种(人文)的文化则具有另外存在方式,它们是非累积的,是独一无二的,从彼此之间的关系上看不出内在的进步。

    科学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巨大影响,改变了人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社会生存方式,这是科学之为“人的科学”的本质方面。科学本身涉及的层面之广以及科学的影响之深都只能用文化或文明这样的总体性概念来描述。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注重探索和展示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生产、变迁和发展的作用,并从理论上对这种作用加以阐述。英国学者巴里·巴恩斯(B. Barnes)认为,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它成了文化的一个高度分化的要素。这种文化的变迁具有自身的连贯性、科学的不同分支具有潜在的文化内聚性、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科学同事群体界定他们认为什么可算作是科学知识的方式,等等。11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进一步消除了科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和简单化观念,深入探讨了科学活动所具有的人的内涵和性质。这种倾向与某些研究者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通之处。他们注意到了科学的传播和影响过程的确可以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给予研究和理解,然而不能将科学最后认定为是同某种风俗、民俗完全相同的东西。巴恩斯还认为“理论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隐喻”,“凭借它便可以把类似文化模式中的有用要素,转变为并重新组织成令人费解的事件的东西。”12总之,科学知识社会学否认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标准,认为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等概念的内容,是由具体的社会群体的有局限的文化规范决定的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拉尼(M. Polanyi)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科学的文化内涵,他论述了科学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他指出,科学从具体的知识上升到普遍的知识,成为人类的智慧或审美活动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一个矛盾重重、曲折艰难的过程:“认知任何一项自然科学知识都少不了认知者在某种程度上内居于研究对象之中的行动,这种亲密的内居行动呈现一个连续的进展过程——这过程恰恰指向被誉为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的‘完全内居’(fullest indwelling)。”13自然科学要成为人类内在的知识、普遍的知识,不是依赖于它作为某种结论和实际效用的力量,而且还要依赖于整体的精神演变过程或态势。波兰尼认为,“整个人类感觉世界——智力、道德、艺术、宗教理想——都是被人类生存和成长于其中的文化遗产之构架所激活的。”14如果没有其他文化的制约,科学的发展将人类带向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波兰尼认为,在科学上没有纯粹的事实,“科学也不仅仅是事实的集合 ,它是一套基于自身科学诠释而存在的事实体系”;“只有在一个传统信仰与价值的复杂系统之内,人们才能从事科学研究,并将之代代相传,这就好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传统是不可或缺的。”15波兰尼通过他的研究揭示了科学研究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人类学意义上”的一致性,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科学的文化生成过程与其他文化资源所采

    用的过程并无重大区别。

    在文化视野中,科学事业是向其他文化形式或意识形态开放的。正是由于科学的文化性质,科学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与宗教文化发生关系,表现出在相容甚至互补,又矛盾甚至冲突的复杂关系。既然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的文化活动,那么二者之间就会必然存在着共同之处,存在着可以对话的通道,存在着互诠的可能性;同时二者之间的比较也显示了它们在思维方式、影响层面、文化性质上,都存在着很大区别。无论如何,科学的作用是历史地形成的,是不会被完全解构的,正如普利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中说的,断言时间之矢仅仅是现象学的或者是主观的,皆属荒谬。16科学改变的不但是外在的世界,而且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改变。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可称为一种真正的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认识自我作文10篇

学习

文艺部个人工作计划书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部个人工作计划书模板,内容包括文艺部个人工作计划,文艺部工作计划的模板。我局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与文化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共同促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步工作中我们

学习

写母亲节的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写母亲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母亲节作文300字,母亲节的作文400个字。OneofthebestwaystocelebrateMothersDayistogiveyourmomthedayoff.Letherrelaxwiththerestofthefamilydoing

学习

电工心得体会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电工心得体会,内容包括电子电工实训心得体会,电工感悟总结。l表贴收音机制作过程体会经过电工电子实习,我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表贴收音机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n表贴焊

学习

作文生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生活10篇,内容包括关于生活的作文12篇,生活作文十篇400字以上。由于时令的关系,我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将教材的第一、二单元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互换,开学后先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是写事的文章),将第一、三单元中的写景文章《

学习

老师你辛苦了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你辛苦了作文10篇,内容包括老师你辛苦了小作文,老师你辛苦了1000字作文。老师,你辛苦了!你的声音又开始沙哑了。为了给我们多讲一点短文知识,为了给我们多一些作文指导,你总是不辞辛劳地给我们讲解。每天,从早到晚,你要上多少

学习

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个人培训提升计划免费,教师专业系列培训内容方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2年教育培训工作会明确提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实施“智桥工程”和“双千人才”计划,加大特高压人才、智

学习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专业英语论文,内容包括汽车专业英语论文加翻译,汽车英语专业论文。首先,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上看,目前专业英语课程学时分配一般在40学时上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专业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汽车技术服务

学习

百战百胜的故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百战百胜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100个百战百胜故事,百战百胜的故事。3、夯实发展基础,增强竞争力,全力抓好百日会战。4、坚决打赢港口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百日行动攻坚战。5、周密部署、层层落实,夺取百日会战全面胜利。6、深

学习

采购员明年工作计划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采购员明年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采购员明年的工作规划,采购员怎么写明年工作计划。一、采购价格的确定北营底价是工作的重要信息,对于查到的价格要求是最新的合同执行价格。所以在北营网上的XX、XX、XX年年最新的价格中有待入库

学习

学生会工作心得体会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工作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学生会心得体会700字左右,学生会训练心得体会800字。受支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得民心,都要取得群众的支持,要知道我们根本不是什么干部,什么官,我们和大家一样,只是多了一份担子而已,是多了义务而不

学习

一起又看流星雨台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一起又看流星雨台词10篇,内容包括一起来看流星雨经典对白合集,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沙雕台词。病灶一:态度浮躁诚意欠奉根据广电总局提供的数字,2010年的“中国电视剧大餐”中,“翻拍回锅肉”比例高达50%。而它们往往在播出后

学习

作文我的理想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我的理想10篇,内容包括作文我的理想世界,作文我的理想简短。4、当然,理想终究是理想,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化理想为现实,不能光说不做。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就应该从小开始努力。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基础知识,为长大以

学习

打雪仗的作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打雪仗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打雪仗作文十篇,打雪仗作文大全。我们今天玩的真开心!南台小学六年级:赵静怡

学习

配送管理实训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配送管理实训总结,内容包括配送管理实训总结,配送管理实务总结怎么写。SomeExplorationonDistributionOperationsPracticeCourseTeaching――TakeGuigangVocationalCollegeDistributionOper

学习

写母亲节的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写母亲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母亲节作文300字,母亲节的作文400个字。OneofthebestwaystocelebrateMothersDayistogiveyourmomthedayoff.Letherrelaxwiththerestofthefamilydoing

学习

作文生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生活10篇,内容包括关于生活的作文12篇,生活作文十篇400字以上。由于时令的关系,我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将教材的第一、二单元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互换,开学后先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是写事的文章),将第一、三单元中的写景文章《

学习

老师你辛苦了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你辛苦了作文10篇,内容包括老师你辛苦了小作文,老师你辛苦了1000字作文。老师,你辛苦了!你的声音又开始沙哑了。为了给我们多讲一点短文知识,为了给我们多一些作文指导,你总是不辞辛劳地给我们讲解。每天,从早到晚,你要上多少

学习

关于新学期的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新学期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新学期开始作文,新学期的作文合集9篇。首先是语文,我决定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努力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然后

学习

关于游记的作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游记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公园游记小学生作文,重庆十八梯游记作文。我昏昏欲睡,无聊地又度过了一年。2011年春节前,一位很和蔼的阿姨,在银行的窗口,笑眯眯地把我取回家,哇,这是一个“书香之家”啊!除夕晚上,阿姨把我送给了小丽,祝

学习

广东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广东作文10篇,内容包括广东省作文优美句子,广东的作文。1.收藏范围:(1)内容范围:杜定友先生于1957年省市***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上演讲《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使用》一文中就明确规定:“地方文献应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出版。”

学习

以教训为题的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以教训为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教训为题的作文,以教训为题的作文400字。关键词作文教学主题阅读训练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成绩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成绩的高低,

学习

中学生获奖作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生获奖作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生获奖优秀作文,中学生获奖作文1000篇。>>湖南赛区一等奖:炎陵县十都镇中学九年级135班李世清、古丈县古阳中学九年级174班陈艳红、益阳市九中003班符鸣凤、韶山市实验中学45班彭可意、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