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诗词10篇

战争诗词篇1

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3、《垂老别》

唐·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木兰诗》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帖,可汗大点兵。

***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梅岭三章·其一》

近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新婚别》

唐·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中,兵气恐不扬。

战争诗词篇2

关键词: “The Man He Killed” 文体意义 战争

一、引言

诗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以其独特的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义美[1:16]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传统上,语音、格律、诗的布局、行数、比喻的用法、句式、标点等是探讨诗歌文体特征的着眼点[2:45―47]。本文将诗歌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相结合,探讨以下一首诗[3]的文体意义:

“The Man He Killed”

Had he and I but met

By some old ancient inn,

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

Right many a nipperkin!

But ranged as infantry,

And staring face to face,

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

And killed him in his place.

I shot him dead because――

Because he was my foe,

Just so: my foe of course he was;

That’s clear enough; although

He thought he’d ’list, perhaps,

Off-hand like――just as I――

Was out of work――had sold his traps――

No other reason why.

Yes; quaint and curious war is!

You shoot a fellow down

You’d treat if met where any bar is,

Or help to half-a-crown.

这是Thomas Hardy (1840―1928)一首脍炙人口的战争题材的诗。诗中以一位参加南非战争归来的老兵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士兵的经历。作者通过这首小诗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本文将从语音模式、格律模式、标点、布局和语域、及物性、主位、衔接等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体意义。

二、语音模式、格律模式、标点和布局

这首诗的语音模式包括多种押韵(rhyme):行内韵(internal rhyme),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end rhyme)。全诗的押韵模式是abab、 abab、abab、abab、abab。

全诗共20行,5个诗节,每个诗节4行诗句。每一行的音步是抑扬格,即每一诗行的音节遵循“非重读―重读―非重读―重读”的模式[2:35]。

这首诗的语音模式和格律模式不仅使它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优美,还深化了主题,具有独特的文体魅力。

第二节第三行“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he”和“me”构成了行内韵,而且根据这首诗的格律模式,这两个词需要重读,因此加深了叙述者和他杀死的士兵在战场上的对立、矛盾关系。另外一处行内韵同时也是元音韵(assonance)出现在第二节的最后一行“And killed him in his place.”元音韵指的是具有一个相同元音的音节[2:31]。“killed-him-in-his”每个词都有一个相同的短元音/i/,形成了一种急促而紧凑的节奏,突出了战争中紧张、激烈、压抑的气氛。

最后一节第一诗行中的“quaint”和“curious”都是以辅音/k/开始的,因此构成了头韵。头韵具有加强语气的效果,同时朗朗上口,加深读者的印象,强调战争的奇怪、不正常。

根据这首诗的格律模式,第一节第三行中的情态动词“should”应被重读。一般说来,重读的词比不重读的词携带更重要的信息。此处“should”重读的文体效果是强调对于这两个士兵来说“sat us down to wet/right many a nipperkin!”是“本应该”发生的非常正常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是,他们“staring face to face”并且向对方射击。唯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相遇的场所是战场,而不是酒馆,强调是战争撕裂了人与人之间“本应该”和谐美好的关系。“should”的重读使这一节描述的温馨美好的情形和下一节二人在战场上互相厮杀的情形形成了更加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从而给读者更加强烈的震撼,以引起读者对战争残酷的思考。

这首诗中具有文体意义的标点符号是两处破折号和两处感叹号的使用。一个是“because――Because”中的破折号,反映了叙述者在试***找到杀死那位士兵理由时内心世界所经历的犹豫、彷徨和不确定。二是第四节中“off-hand like――just as I――/Was out of work――had sold his traps――”。这两行诗句讲述的是叙述者想到那位死于自己***下的士兵入伍前可能有着和自己相似的悲惨遭遇:“失业”,“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变卖了”。破折号在视觉上有“延续,延伸”的效果,象征着他们入伍前所经历的生活苦难在这里并没有列举完。他们经历了多少生活的苦难,在困境中的苦苦挣扎还有当时的迷茫、孤独和无助,都通过这些破折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感叹号一般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第一节中“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Right many a nipperkin!”是一个陈述句,句尾却使用感叹号;同样,最后一节“quaint and curious war is!”。联系上下文,此两句的感叹号加强了叙述者控诉战争残酷的语气和力量。

这首诗在布局上也独具匠心。每一节的第三行比其他三行向左拉长了四个字符的位置,并且比其他行多了一个音步,是四音步(tetrameter),而其他行则是三音步(trimetre)。因此读者很容易一看到这首诗后就先浏览这几行,内容如下:

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

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

Just so: my foe of course he was;

Was out of work――had sold his traps――

You’d treat, if met where any bar is,

这几行诗正构成了这首诗的情节:我们“本可以坐下来一起喝酒”,成为好友,但事实是我们互相厮杀。只因为我们作为敌人在战场上相遇。他也许和我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失业,卖掉所有家当”,若我们不在战场而是在酒吧相遇,我“会请他喝酒”。

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重复了一种假设:若在酒馆相逢,他们会一起坐下来喝点小酒。这和他们向彼此开火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渲染了浓厚的令人惋惜的气氛。一切的差异只因他们相遇的场合,在战场,而非在酒馆。至此战争对生命残酷的摧残,对人性无情的扭曲便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三、语域和及物性分析

Halliday认为语域指“根据语言的使用情况所发生的变异”(variation according to use)[4:41],包括语场(field)(所发生的事件)、基调(tenor)(交际中涉及的人以及人物间的关系)和方式(mode(话语形式)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首诗的语场有三个:一是第一节讲述的假设二人在酒馆里相遇时发生的事情;二是第二节描述的二人在战场上相遇后发生的事情;三是第四节叙述者想象中在战场上被他杀死的那位士兵入伍前的生活经历。基调有一个,即为叙述者和在战场上被他杀死的那位士兵。方式也是一个:叙述文字。

第一节中,“Had he and I but met /By some old ancient inn”“We should have sat us down to wet/Right many a nipperkin!”这两个句子都是没有目标的物质过程,第一句还包含一个环境成分:“By some old ancient inn”。第二节中,“But ranged as infantry”也是物质过程,只有目标“he and I”,没有动作者,暗示了我和那个士兵参加战争的被动、无奈和盲目;“infantry”还暗示了此语场的环境成分是“在战场”。“And staring face to face”是行为过程,行为者是“he and I”,环境成分是“face to face”,“I shot at him as he at me”是物质过程,动作者分别是“I”和“he”,目标分别是“him”和“me”;“And killed him in his place.”是物质过程,动作者是“I”,目标是“him”,环境成分是“in his place”。该节对二人在战场上相遇后发生的事情的描述中使用了多个以彼此为目标和动作者的物质过程,因此暗示了二人在战场上的对立冲突关系。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个和第二个情景的参与者是相同的,都是叙述者和那位不相识的士兵,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语场,这是由于环境成分的不同造成的:第一个是在古老的酒馆里“By some old ancient inn”,第二个是在战场上。因此是环境决定了这两个普通人的命运和关系,即战争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

四、 主位和衔接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陈述句中的主语作主位时是无标记主位(unmarked theme),而补语作主位是有标记主位(marked theme)[5:120]。这首诗中有两处有标记主位。一个是“my foe of course he was”中的补语“my foe”和“quaint and curious war is!”中的补语“quaint and curious”。通过使用有标记主位,读者的注意力被分别吸引到了“my foe”和 “quaint and curious”上,从而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和战争的“奇怪”的作用。在叙述者杀了那位士兵后,他一直试***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是“他是我的敌人”是他能找到的唯一的理由,这个理由是如此薄弱和无力以至于似乎都不能说服他自己。因此,必须通过强调他是“我的敌人”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叙述者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解脱。然而,一想到被他杀的人可能有着和自己同样悲惨的命运和经历,叙述者就又开始感到不安和后悔,进而开始反思和质疑战争的罪恶。通过对“quaint and curious”的强调,有效地加强了叙述者对战争控诉的力量,这与第三节叙述者试***为自己在战争中的行为找到解脱的理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重复是语篇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这首诗中出现了两处重复,一个是词汇的重复 “because――because”,反映了叙述者在试***找到杀死那位士兵理由时内心世界经历的犹豫、彷徨、矛盾和他对自己想出的理由的不确定性。由此表明叙述者本人对战争感到很迷茫,很失落。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战,更不要说战争的本质了。另一处是“quaint and curious”产生的语义重复,强调战争拥有“奇怪的”能够扭曲人们之间和谐友好关系的魔力。

在句法层面,从属连词“although”与它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he thought he’d ’list,...”分别位于第三节和第四节,这样从句被放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因此从句传达的关于二人入伍前可能拥有相同悲惨境遇的信息得到突出和强调,突出了二人本是同病相怜,被迫应征入伍“ranged as infantry”,却在战场上互相厮杀,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最后看一看诗中代词的衔接。题目是“The Man He Killed”,第三人称“He”把读者拉到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倾听“He”的故事。诗的前四节的叙述角度发生了变化,以第一人称“I”来讲述的,叙述者仿佛在和读者聊天,娓娓道来,把读者最大限度地拉到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诗的最后一节,叙述角度再次发生变化,变成“you”,这个代词在这里显然不是特指那位叙述者,而是泛指千千万万在战争中杀过人的士兵。这就把那位叙述者个别的经历和感受升华为一类人共同的思想和疑惑,这首诗反战的主题在这里得到彻底升华。

五、结语

本文将诗歌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相结合,具体分别从语音模式、格律模式、标点、布局和语域、及物性、主位、衔接等语言的各个层面对Thomas Hardy的战争诗“The Man He Killed”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上述各个方面的文体意义是如何共同实现这首诗的文体意义并深化全诗的主题的,即通过一个参加过战争的士兵的自白,强烈地控诉了战争对宝贵生命的摧残,对和谐美好事物的破坏。正是全诗的语言在以上这些方面存在的独特魅力,才使这首诗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Thornborrow,J.& Wareing,S.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ondon:Routled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2000.

[3]何功杰编著.英美诗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战争诗词篇3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而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反复四次叩问,一次次触痛儿童柔软的内心,这是儿童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其实残酷的战争摧毁的岂止大海、沙漠、星空、草地,还有山川、平原、森林、田野……它无孔不入,它摧毁了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于是,诗人在最后一个小节发出了内心的希望与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读读诗尾这个省略号吧,有人说从中还读出了诗人希望给孩子们一场快乐的球赛,一顿幸福的晚餐,一个温暖的家……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但此时此刻,诗人希望与祈盼的只是一***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课桌原本就是平稳的,教室原本就是洁白的,可如今这成了诗人心中的希望与祈盼,那是多么揪心,多么酸楚啊!

基于以上解读,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读准4个生字,读通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角色对读”“台阶***示阅读”“师生改编读”“模仿练笔”,体会诗歌表达的方式与表达的情感。

3.通过质疑与拓展朗读,感悟“春天”的特殊含义。

围绕以上目标,我预设的教学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课前聊读,走进“春天”

1.提问:看到“春天”一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2.阅读几首关于“春天”的童诗。(《春天》《春天被卖光了》)

(设计意***:“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儿童对于春天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亲近与喜爱。课始,让儿童与“春天”对话,唤起流淌在他们心中的那一份甜甜的欢歌笑语、追逐嬉闹……在这份暖暖的积蓄之下,再推荐儿童读两首关于“春天”的童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金波先生的《春天》,感受童诗里“连环扣”的乐趣;以猜猜题目的方式读金子美铃的《春天被卖光了》,感受童诗的奇思妙想。)

第二板块:课始预学,读准字音、读懂内容

1.出示课文题目:《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请学生读题。自由朗读。指名分小节朗读。

2.交流讨论: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意***:踩着“春天”的步伐,走进一首题目带着“春天”的诗歌,开启“春天”之旅。)

第三板块:课中探学,读出感情、读会形式

1.品读诗歌第1~4小节。

(1)分组听写词语。

A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B组:战舰、水雷、坦克、大炮、导弹、地雷。

(2)同桌对读,发现这两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诗歌表达的特点。(板书:对比)

(3)比较,画出“这究竟是为什么”,结合男女生对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板贴:这究竟是为什么;板书:反复)

(4)依着“词语卡片台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及第2~4小节,体会不同朗读方式下情感表达的不同。

如“上楼”的台阶:

(5)追问想象:战争摧毁的岂止是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还有……请学生模仿练笔。

(预设意***:诗歌教学始于“读”,也成于“读”。两组词语对读,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美好的景象与四起的硝烟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体验对战争的恐惧;四次角色对读,学生感受到四次追问形成的非同寻常的反复,在反复中体验对和平的渴望。“台阶***”式的导读,通过“上楼”“下楼”“忐忑楼”的朗读,让原本抽象的朗读指导变得可视、可思,继而在朗读中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语文思维。)

2.品读诗歌第5小节。

(1)引言朗读。请学生齐读第5小节。

(2)聚焦词语。师:如果聚焦一个词语,你会把目光定格在哪儿?(请学生圈词并说说理由,学生板书词语)

(3)师生合作朗读第5小节。

(预设意***:在学生交流写作内容之后,教师蓄势而引:战争摧毁了原本美丽、宁静的家园,战争夺走了原本自由、快乐的童年。据统计,从1990~2003年,在这短短的13年间,就有200万儿童因战争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平均每天有400多个孩子因战争离我们而去。让我们走进诗歌,听听这一刻我们共同的心声……于是在这五分钟的教学板块中,学生从朗读到定格词语,再到朗读,经历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真切切的阅读体验,最后在教师引领下回环诵读,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呼唤。)

第四板块:课末拓学,读懂“春天”

1.回读题目,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读懂“春天”的含义。

2.拓展阅读《春日》,感受这个“春天”的梦。

战争诗词篇4

关键词:《华夏集》;战争诗歌;庞德;异化翻译理论

中***分类号:I7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2-02

作为意象派重要代表人物,诗人兼翻译家庞德的《华夏集》在出版之初就在美国文坛引起了轰动。由于深受中国古典诗歌中创作手法的影响,庞德精心地选择了一些能够引起当时欧洲读者产生共鸣的战争题材,同时庞德也有意通过翻译这些作品影响19世纪欧美文学界的写作风格。在翻译《华夏集》中的战争诗歌时,庞德有意识地采取了模仿中国古诗写作风格,大胆地采用异化翻译方法,使《华夏集》直至今天仍引人关注。

一、异化理论

1812年,施莱尔马赫在就不同的翻译方法发表演讲时指出,翻译“有两种方法:要么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居安不动,让读者去接近作者,要么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居安不动,让作者去接近读者[1](6)。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中,施莱尔马赫显然倾向于第一种,并将他提倡的翻译策略纳入到文化***治的议程中,期望文化精英通过异化翻译来改进民族语言,进而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形成[1](6)。1995年,韦努蒂根据施莱马赫提出的翻译策略提出:“译者可以选择异化的译法(异化翻译策略),离经叛道,把国外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1](6)也就是说,韦努蒂提倡译者在译文中要体现出原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这样才有利于译入语民族文化的重构,有利于以异化为基础的文化身份。

二、《华夏集》选材的异化

异化翻译者通常在翻译之前非常注重选材,因为通过选材,译者可以有目的地将原语材料所涵盖的文化背景、创作手法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从而达到改进目的语“文学”的目的[1](86)。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之一是要达到传播其文化***治的目的。18、19世纪之交,施莱尔马赫提出异化翻译的“异”指的是对原文的精心挑选,开创一种独特的话语来对抗法国文化霸权,从而达到其***治文化目的。同样,作为意象派代表人物兼译者的庞德1913年拿到费氏手稿,于次年侨居英国,此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府一味重视前线战争胜利而对战士们的悲苦漠不关心,人们生活苦不堪言。战争不仅导致了人们生活艰辛,充满动荡,还使亲人朋友分离。为了凸显残酷的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以此启发读者,庞德从费诺罗萨的手稿中精心挑选了3首关于战争的诗歌录入《华夏集》,更以一首《诗经》的名为《小雅・采薇》的战争诗歌作为开篇以警醒世人战争带来的恶果。《华夏集》第一次把当时欧美读者和译者最感震动的题材――愁苦和战乱之苦―突出地表现出来[2](166)。《小雅・采薇》描述了一位刚刚结束战争的士兵在艰难的回乡返家途中回忆自己的艰苦的***旅生活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在译诗中,庞德以战士的口吻以及悲痛的语调将其艰苦的生活和饱受困苦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When anyone says "Return," the others are full of sorrow. Sorrowful minds, sorrow is strong, 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短短的两句诗中,反复出现的表达战士们内心世界的“sorrow”和急切的思归之情“return”表现出战士们内心受到的煎熬;而句末的“hungry”和“thirty”则表达出艰苦的战时生活让战士们在生理上受到的煎熬。“Horses, his horses even, are tired. They were strong. We have no rest, three battles a month. By heaven, his horses are tired”:一个月三次战争甚至将***曾经健壮的马匹都坚持不下去,更何况是一般的士兵!诗歌的结尾的两句诗,庞德更是将单数的主语换成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直指面对恶劣的战争环境,下至士兵,上至将***,征战沙场的人都满怀悲伤。这首诗歌从小人物的角度道出了战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曾有学者评论说:“《采薇》可以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正是借用了中国这首著名的厌战诗,庞德表达了内心的厌战情绪。庞德曾批评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含糊不清,注重感情宣泄、矫揉造作……读者无法真正感受到诗人的真实感情[3](132)。作为意象派代表诗人,为了推动新诗的发展,庞德竭力提倡在创作诗歌要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绝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4](129)。因此他一直在寻找能与意象派诗歌主张契合的作品。所幸的是,在阅读了费诺罗萨的手稿之后,庞德欣喜地发现中国诗“是一个宝库,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推动力……很可能本世纪会在中国找到新的希腊”[2](17-18)。19世纪初,随着新诗运动的兴起,美国诗坛受到很大冲击,由此开创了新的诗风,其中中国的影响居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2](14)。意象派的另一位主要人物蒙罗也认为:“意象主义只是中国诗的另一种称呼。”[2](15)而另一位意象派成员约翰.哥尔德?弗莱契则是因为受“中国影响,才成为一个意象派,而且接受了这个名称的一切含义”,才参加意象派。庞德通过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正如异化翻译理论强调的:“在英语文化中重构外国文学的典律,从而抵抗英美文化中的主流话语。”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与目的语主流文化风格迥异的异域文本,其目的不仅在于能打破目的语的文化准则,而且能改变目的语的文化构成。

三、《华夏集》中战争诗歌翻译策略的异化

韦努蒂主张的异化翻译策略包括语言、文化和文体的异化。对于译者而言,其首要目的就是要在译作中体现与本民族文化背景和语言模式相异的文本,从而达到译者的文化和***治目的。异化翻译认为:“只有通过彰显外语文本的独特性,翻译才能在本土中展现异域文化的差异”,原语的文化背景内涵和语法特点都要合适地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庞德在李白的《古风・胡关饶风沙》和《古风・代马不思越》的两首诗歌的译文中则尽可能地借异化翻译策略宣扬意象主义。《古风・胡关饶风沙》这首诗的译文开头:“By the north gate, the wind blows full of sand/Lone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ime until now.” Trees fall, the grass goes yellow with autumn…/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de desert..../ Bones white with a thousand frosts,/ High heaps,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wind”和“sand”又和“lonely”三词形成照应,给读者留下一种天地苍凉的感觉,也让读者感知到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庞德遵照原文叙述般的口吻直接将事件地点、时间和背景的充满意象的词汇表达出来,以景物烘托边患惨象,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的翻译:“Bones white with a thousand frosts, High heaps,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庞德违背源语和目的语语法规则,将几个充满意象的词汇串联在一起直观地为读者呈现出来。上句直接点出了沙漠中白骨累累,而下句则暗含沙漠中的太多的白骨堆由于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堆积起来。从原文和译文中的对比不难看出,庞德并没有过多地改写原诗,而是将诗歌直译为英语,保留了原文的语法特点,显示出了原文的异域风情。尤其是“荒城空大漠”:“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ld desert”,费诺罗萨的译文和注解都非常清楚:

荒 城 空 大 漠

注解:desolate castle sky large desert

译文:I see a ruined fortress in a most blank desert.

目的语读者在初次阅读此句时便知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尽管费诺罗萨在手稿中的串解添加了原文所没有的主语及深层次的含义[2](223),但是从译文中可以看出庞德并没有遵照费诺罗萨的手稿将此句按照正确的中文语法翻译成英语,而是创造性将这“荒城空大漠”这句诗分割成三个不同的意象并置在一起,将凸显出来的三个***的视觉意象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5](46)。许多评论家指出,庞德这样异化性的翻译并非不理解原文而是有意而为之,其目的就是要将译文最大程度向原文靠近,让目的语读者更接近原文作者,使之领略汉语诗歌所带来的与目的语主流文化风格迥异的异域文本。叶维廉则认为庞德采用这种翻译方式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6](195)。诗歌的下半部分“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And sorrow, sorrow like rain. Sorrow to go, and sorrow, sorrow returning.”这句话的翻译中,庞德有意识地忽略了原诗中的“泪如雨”,将其翻译成了“哀哀如雨”,其中的“哀哀”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称为叠字的一种组词手法,既获得了双声迭韵的音乐美,又增强了表达效果,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印象。对《古风・代马不思越》这首诗歌的翻译,庞德也采取了相同的异化翻译策略。

庞德《华夏集》中的主题之一便是战争。在这本诗集的战争诗歌中,庞德无论是选材还是翻译策略,都精心、做了安排。选材上,首先选择了体裁上极具异域风格的中文诗歌,题材上则选择与战时欧美人民精神诉求基本相同的诗歌。在翻译策略上,他采用直译的方法,将意象并置、叠字等中国古典诗歌独具的特点介绍到西方,达到了借中国古诗翻译宣扬意象主义的目的,促进新诗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努蒂.译者的隐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赵毅衡.诗神远游[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Pound, Ezra. Allen Upward Serious. New Age. 1914.――.Selected Poems: 1908-1959. London: Faber&Faber. 1975.

〔4〕Jones P. Imagist Poetry M. 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129.

战争诗词篇5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歌词;意境;想象

一、中国艺术歌曲歌词诗情的想象

演唱古代诗歌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时,演唱者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风格和韵味,展现歌词有的内涵和韵味,使诗歌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歌声耐人寻味。《枫桥夜泊》唐・张继词、黎英海曲)是一首中国优秀艺术歌曲的典范。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记述了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忧愁、寂寞的心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演唱者要再现原作,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想象诗人张继是在什么情境下写下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吟唱这首诗,演唱者想象得越具体越丰满越好,这样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幅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的画面感。想象诗人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渔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的秋天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钟声由远而近,由近到远,这钟声始终伴随着演唱者吟唱这首诗,画面感始终贯穿着全部的作品。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吟诗的,吟诗的方式是怎样的。可以依据中国戏曲塑造的人物来展开想象空间:拿着扇子,穿着长袍。“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达,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枫桥夜景的描写抒发,而是创造出了典型化艺术场景境界,要求演唱者要把握好分寸,吟诗一样的演唱,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中国艺术歌曲歌词画意的想象

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作品时,发挥演唱者的想象空间,要有画面感,同样表现战争的两首歌曲画面感是不同的。《黑雾》创作于***战争时期,当时词作者许建吴先生独自站在小楼上远眺,困惑当时的中国时局,战争的冲突,感慨伤怀。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仿佛忽然看到时局的希望,写下了这首词“东边看不到太阳”以体现沉闷的心理,“西边看不见月亮”演唱时的音量要做弱处理,以体现“太阳”“月亮”的对比,在演唱“影子在何方”时,做渐强处理,仿佛看到了希望就在前方。“不在天上”“不在地上”做减弱处理,在“看见了”“找到了”时要求放大音量,以体现作品戏剧化的冲突,在演唱前,要深入了解***战争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演唱者需要发挥想象力,要把握好***战争时期人们困惑的心情。

1935年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创作的这首抗日歌曲《松花江上》,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在演唱《松花江上》时演唱者要有画面感,必须怀着真挚的感情,了解熟悉当时的日本侵略东北沦陷的历史背景,理解歌词的内涵,把握好演唱的情感,怀着对日本侵略***的刻骨仇恨来演唱。演唱时注意把握第一段叙述性与抒情性的特点。歌词真切感人。第二部分反复咏唱感情越来越激动,情绪语气加重增强,最后的尾声,唱出了呼天唤地似的旋律,使歌曲达到了高潮。以强有力的声音演唱,蕴藏着要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三、小结

战争诗词篇6

意象入手,再现场景

边塞诗中往往有很多具有边塞特征的意象,例如:关山、楼兰、瀚海、玉门关、号角、辕门、单于、烽火、旗、干、羌笛、胡笳、琵琶等。这些意象或是边塞的地名,或是战争密切相关的人、事、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些意象,结合相关知识,进行丰富的联想再现场景,从而帮助大家解答题目。

例如,2004年的高考题《征人怨》,作者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歌第一题就问:“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标题中写了“征人”,怎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征人呢?笔者想,应该就是在外征战、守卫关山之人了。然后再看诗句,我们可以圈出这样的词:“金河”“玉关”“黑山”。这些都是诗歌中较为常见的边塞地名。“青冢”一词学生早在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就学到过,“青冢”一词也因为王昭君染上了一层边塞独有的凄凉之感。“马策”是马鞭,“刀环”是刀上的圆环,这都是战士战斗必备工具。由这些意象可见,这是首边塞诗便无疑了。

抓关键词,梳理结构

当然,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还可以运用的一种方法便是抓关键词,通过这种方法来梳理整首诗歌的思路,推断诗歌的大意。

以2012年南京市一模试卷中的《幽州夜饮》为例: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首联中抓“风”“雨”“林”不难发现,这首诗写的是夜晚饮酒的环境,包括诗歌的第一问也有相关提示。再看这几个词的形容词“凉”“夜”“寒”,凉风夜雨给人萧瑟之感,寒林更是让人倍觉荒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首联描写的景象颇具边关的萧瑟、荒凉的特点,也给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颔联中抓“高堂宴”,可见,诗人从写环境转入写宴会场景。后半句中的“迟暮心”是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离骚》都学过,结合文下注释,作者相继被贬,所以可以推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因为年老,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愤懑之情。

颈联较简单,描写了宴会的高潮,有舞剑、有胡笳的呜呜声。但是赏析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作者眼前所见的是欢快的舞剑,耳朵所闻的是边塞胡笳的呜咽声,那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也如胡笳的声音般豪迈中透着丝丝的悲凉。

尾联中抓“边城将”,说明作者现在的身份是边关将领。“谁知恩遇深”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对皇上的感激。但是,我们要注意整首诗歌的基调,再结合最后一个问题,所谓“托意深婉”就是有深层的含义,那就不会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意思了。“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我想任何一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面对这样连续的贬黜,心中难免会对朝廷有所怨恨,对官场心灰意冷,这样最后一个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

知人论世,体味情感

江苏《考试说明》特别强调“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所以,理解领悟诗词的思想感情是江苏卷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知人论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知道边塞诗歌多是以边疆地区的***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题。唐朝时期,边塞诗又进入黄金时代,高适、王昌龄、骆宾王等是其杰出代表,平时复习积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对这些人的生平要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些诗歌的情感也不是毫无章法可言的。笔者大致归纳一下边塞诗歌的思想情感,唐朝的边塞诗人往往用诗歌反映独具风格的边塞山川和风土人情;表现从***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他们不为国家的富强、普通百姓的生活着想;长期的战争使人产生厌战,渴望和平的情感;感叹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结束语

战争诗词篇7

[关键词]《燕歌行》 双重旋律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战争诗词篇8

孙毓棠是后期新月社成就最大的诗人,但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他的长篇叙事诗《宝马》,也缺乏认真的研究,去除历史的成见,我们应该给诗人应有的历史评价。

孙毓棠(1910—1985),后期新月社成就最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现代大诗人中以创作史诗著称者。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因日本侵略***发动全面对华战争而中途回国。抗战期间,曾任教西南联合大学,与闻一多为忘年交。“抗战以还,居恒相约,非抗战结束不出国门一步。”①1946年,经闻一多等推荐,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30年代初,开始发表新诗。诗集有《梦乡曲》(1931)、《海盗船》(1934)、《宝马》(1937)等②。他曾在《文艺月刊》、《新月月刊》、《新诗》、《水星》、《文学季刊》、《文丛》、《文艺新潮》、《文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新诗。

《梦乡曲》以神话似的形式,表现纯爱只在梦幻中,为人间尘世所无。抒情主人公在秋风秋雨之夜,“思索着人生的路途”,步入梦乡。走过“参天的石门”,曲径通幽。在溪流的尽头,见一美妙无比的“丽人”。亲切交谈中,“我”告知“家居就在谷底村旁”;“丽人”说这是梦乡。尘寰的世界充满“苦恼,冷酷,失望和欺骗”,“罪恶的火焰”,“杀戮和摧残”;而梦乡只有“灵慧”,“只有美,只有快乐,青春和自由”。在“丽人”的纤纤玉手牵引下,“我”饮了“不老之泉”,这样便“青春永在”;但这泉水并不能产生和“洗不掉的就是这恋爱”,恋爱只能用“灵慧来慢慢栽培,叫他化入性灵才可脱人世之累”。这时才见到了真正的“美之花后”。也就是“美丽女皇”。一切都令“我”倾心,“我”尝遍了梦乡的乐趣,沉浸在美和爱的海洋中,“我”给她讲了一个爱情故事,试验她的心灵,想抱着她回人世的家乡。她说:但是你先告诉我那故事是怎样的完结?

结局可以是多样的,因为爱情可以“渐缀成网”使二人“同向情海里沉沦”;可以是经过苦斗,得到胜利的硕果;可以未能挣扎出绝境,惨烈地携手步入墓地……。故事的结尾出人意外,“我”说:

那故事结局:她是青春的死,他是终身的泪!

“我”在尘世尝遍了爱和美所筑成的“永世的囚牢”的痛苦,现在从充满黑暗、污秽和罪恶的尘世来到梦乡,自然感到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颖、奇特。而美丽的女皇本就生长在只有美、爱、纯洁、青春、光明的梦乡,她害怕苦恼、伤悲、眼泪、死亡。诗作总体显示:不管当事人如何坚强、痴心,矢志追求没有泪和死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场美梦。作者不仅无意杜撰一个现实中不可能的神话,而且暗示读者应从根本上不要相信这种神话。与五四时期不少诗人把美和爱的梦乡现实化、理想化相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悟出《梦乡曲》深刻之处。

孙毓棠出手不凡。他写《梦乡曲》年仅21岁,但作品无稚嫩痕迹。知识的丰厚扎实,构思的周密,情节安排的前后照应,对话内蕴的丰富与得体,语言的凝练,既有新诗语言的明净,又融化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粹。“我”进入梦乡后,诗人从容不迫地从视觉、听觉、味觉不同方面展现梦乡的景物:“烟”、“雾”、“竹林”、“月影”,水波在月下银锦嶙嶙,是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读者主要从视觉接受:“静悄悄又拂耳一曲呜咽的泉声”、“潺潺”,是通过声音传达讯息,对方由听觉接收:“寒泉清冷”和所引最后一节三行,全是写味的感觉,尤其是“我的手一拨藻行已觉全身冷冽,泉流触到舌尖已凉彻心肺,饮两口我身心化入无涯的甜蜜”。非常真切、切妙。表现了诗人的过人才华。

《梦乡曲》的语言,追求精美化、韵律化,它具有口语与书面语边缘的美,主体是白话,而去其浅显唆,兼具传统诗语言的蕴藉;全诗180节,每节3行:各行字数不一,但都在9字至19字之间,押脚韵,少数每行押韵,多数两行押韵;词汇丰富,语言风格浑然一体。整首诗节奏缓慢,感情深沉热烈,抒彩较浓。使用同字连绵词多,如“惚惚”、“迷迷”等共80个,在新诗中使用频率最高。《梦乡曲》作者的文化素养和纯熟的诗艺,给人以深刻印象。1934年5月,孙毓棠出版了诗集《海盗船》③,收诗21首。除《序》外,后来都收进《宝马》下卷中。《序》说:诗“是三年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心情中所遗留下来的一些生活经验和思想经验的残片”。这话含有很大张力。也就是说这与1931年5月期间的作者的某些思想、生活有些关联。《宝马》(下卷)收诗36首,包括写于1931年至1939年9月以前的作品。第一首是《老马》,共四节,每节四行,每行18字。很工整。

我们知道,在1928年4月到1933年7月,有四位诗人创作了几乎是同题的诗。饶孟侃1928年4月在《新月》上发表了《有一只老马》。闻家驷的《老马》发表在同年《新月》8号。臧克家的名篇《老马》则出版于1932年4月。孙毓棠的最晚,发表于1933年7月出版的《文艺月刊》4卷1号。闻家驷的《老马》笔力最弱,诗意淡然。前三节写负重的老马在冰天雪地里流汗行进。虽然时时昏迷,但在鞭挞下,不得不继续向前。诗人接着还画蛇添足:尘寰里也不乏似老马的人,显系多余。不加这种“说明”,诗写的似马,似人,让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去联想,去丰富,而不应该由诗人来解说。“说明”和“解说”是诗的。饶孟侃的《有一只老马》,写一只立过许多战功的老马,“怪可怜的”,“死在风雪中”。作为诗,它有相当完全的形态;空间仍有些狭小,盛容的诗情诗意有限。

臧克家的同题诗很精练,颇含蓄。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句、词、字,意象完整,内涵丰富。孙毓棠的《老马》,与其他三首写老马的诗比较,有自己艺术上的独创性。一是强化了对意境的具体抒写和渲染。老马“背着两筐铁一袋子沙”。铁、沙都特沉重。路是长长的古道,多尘埃,要经过一道又一道山,一重又一重谷。时间是在深夜,有星光,松林中有露水,有落花,还有蝙蝠。浓墨写老,苍老的黄昏,苍老的世界,厌了太阳,厌了月亮,厌了群星。苍老与沉重是“我的心”;要解脱,只有“永恒的静,永恒的休息”,也就是进坟墓以后。而这,也是遥远的将来的事,生之苦罪还得长期忍受。二是孙毓棠十分注意把绘画和建筑的某些特长融化在诗中。整个诗的色彩包括情绪色彩是黑色和沉重。黑色与沉重交互彰显。深夜,当然是黑色,“古道的尘埃”,“蝙蝠的翅膀”是黑色,“厌了太阳,厌了月亮,厌了群星”,也是倾向黑夜;“苍老的世界,苍老的黄昏”,本身黑色。沉重和黑色是这首诗的底色。不仅老马背负的铁、沙等沉重,而且道路沉重艰难,悲哀也是沉重的,还有,“沉重是我的担负,我的老,沉重是我疲乏的心”,甚至未来也是沉重的;“一堆土在天涯”。从诗的表现考察,融化了现代主义的成份。也许,这不很典型,也不明显。例如“通感”,这并非现代主义的专利,中国古代诗词也偶尔用之。《老马》中如:“露水哭着满地的落花”,“苍老的黄昏”,“永恒的静,永恒的休息一堆土在遥远的天涯”。露水与落花本无关连,在诗中将露水转作泪水使用,这样,露水转义为哭满地的落花,诗意更浓。黄昏是一段时间的形容,可作名词用;而作者赋予它人的特征,这样,“苍老的黄昏”也就可以理解了。至于最后的一行诗,用的是象征手法,读者当更熟悉。

象《老马》一类对社会不公平的黑暗现象深为不满的作品,在《宝马》下卷中为数不少。《河》中十多次呼唤,到古陵去,古陵在哪里?它只是一个象征。如果从“古陵”两个字面上猜测,它是古代的陵(墓)园。也就是说,不管前面是什么地方,船上载的什么,路途怎样,船行快或慢……最终的地方是死亡,是坟墓。“到古陵去!”口号也就是驶向死亡的代名词。

《宝马》的短诗,另一类恰好与上述作品相反。细细的刻画,多角度着墨,如《洪水》,一开始就以非凡的气势,一连串排比句写出洪水到来时的情景。诗的后半篇写洪水造成的灾害。如此气势如何收束?是需要技巧和才华的。作者前面用力千钧,此处却轻轻地处理:

滔天的漩浪里许我一刻气息,向亿万生灵滴两滴清泪。

在滔天的洪水面前,在诗人自己的生命也危在片刻之际,首先想到的是对困境中的亿万百姓表示深深的同情,然后死也无憾。这是何等的胸襟,多么可爱可敬的情怀。

孙毓棠的爱情诗多非实写,但情浓而富诗趣。《三条罪》、《劫惊》有代表性,前者写七天“乾断了舌根”,大地、苍天,没有“一线云丝,一滴露”,最后写道:

看四周青天紧吻住大地,我像触到了天地的舌尖;也许是天地在狂爱着我,爱我爱得太亲!

给一线慈悲饶恕了吧,我受不住爱情啊,上帝!这本是用受不住的爱形容干旱沙漠中人的感觉,但也可反过来用干旱沙漠中人的感觉,来形容极为炽热的爱。如果有人问我:这是写旱,还是写爱?我的回答是:二者都是。从艺术上说,这也为爱情诗开了一扇新窗户。

《怨》很有特色。你“一闪的流星”似的爱过“我”,但就像“解了缆”的船,飞出河、海、高山,直到你一笑,“我”才明白了,但这时,你已“锁死了”我进天堂的大门。比喻贴切,又富于弹性。

在孙毓棠的短诗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海盗船》。如果望文生义,以为写的是一伙凶恶残忍的盗贼。那就离开作品的实际了。诗人对这船作了奇特的处理,船上即将展开的是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死搏斗:

“舱底五百名紫铜的水手,赤了身像一群疯狂的野牛,铁链锁住腿,皮鞭鞭着背,把千斤的桨往生命里推。这些人都是海盗的奴隶。”

“英雄拔出刀,争你的自由,不要为公平就低你的头!”

这显然是铁链锁着的奴隶起义的呐喊,争自由的呼声;他们都有着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勇猛精神。这种诗在前后期“新月”诗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即使是“新月”以外,赞美反抗、斗争的诗人及其诗中艺术整体上超过此诗者,似也极少极少。

孙毓棠的长篇叙事诗《宝马》,写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最初1937年4月11日发表于《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副标题是《献给闻一多先生》。1939年9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去掉了副标题。它取材于历史。《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中记载:汉“拜李广利为贰师将***”,“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第一次发兵数万,未抵宛因自然环境恶劣、伤亡甚巨而返。“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天子大怒,不许入玉门;并增兵六万余,发戍甲卒十八万。抵宛,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破外城,虏其勇将煎靡。宛退入中城,贵人取王头,愿献宝马与汉求和。《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与《史记》大同小异。说大宛尽献马三千余匹,其中“善马数十匹”;但汉***最后回玉门关者仅万余人。

诗中的“宝马”即“汗血马”。据说,汗血马有棕色、黑色、白色等多种毛色。其中棕色马在剧烈快速奔跑后,多出汗;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去像似流血。它一天只需喝一次水,最善快速奔跑,为赛马者所垂青。

《宝马》写公元前104年,汉皇命西域大宛献宝马遭拒而后爆发的战争。作者的创作意***是:

写历史诗难处不在句词描写而在要能抓住当时的时代精神,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毫无把握。在这首诗里,我不奢望要织进去什么思想或意思,我只练习着来简单地叙述一个故事,烘染些当时人的精神。以往的中国对我是一个美丽的憧憬,愈接近古人言行的记录,愈使我认识我们祖先创业的艰难,功绩的伟大,气魄的雄浑,精神的焕发。俯览山川的隽秀,仰瞻几千年文化的绚烂,才自知生为中国人应该是一件多么光荣值得的事。四千年来的不知出现④过多少英雄豪杰,产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回想到这些,仿佛觉得中国人不应该弄到今天这样萎靡飘摇,失掉了自信。这或许是因为除了很少数以外,国人大半忘掉了自己的祖先,才弄到今日国中精神界成了一片荒土。当然,今日的中国处处得改善,人人得忍苦向前进;但这整个的民族欲求精神上的慰安与自信,只有回顾一下几千年的以往,才能迈步向伟大的未来。这话说来似乎很幼稚,但这是我个人幼稚的信念,因此我才写《宝马》这首诗。

但《宝马》这首诗写得是失败,因为它未能表达出我心中所要叙述所要描写的十分之一二……⑤。

诗的抒写和客观效果,超出了作者的意***。也许作者以为这是“失败”的地方,而我则以为是作品的非凡成功之处:超越了历史时空,也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拘囿,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的反思。

是的,作品赞颂了“贰师将***”李广利的战斗精神,他的果敢、无私、勇敢、机智;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万般艰苦的环境中,指挥若定;对大雪、飓风、沙暴早有防备;对敌人判断准确;既有杰出的指挥才能,又能正确地审时度势。如大宛献毋寡之头和宝马之后,不再进攻中城,同意停战。作者并未将其作为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来塑造,因为战争的起因、重大的决定,是汉皇和大宛的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进行了一场愚蠢的无谓的战争,一场惨酷的夺去约十万人生命的战争。虽然表面上李广利获胜了,大宛毋寡失败了,被部下割下了头颅,献出了宝马,但是汉王朝牺牲了十多万士兵戍卒,不过给汉皇朝加了几道神化的光圈。战争的双方都谈不上正义与邪恶,作者也不是站在某国、某民族的一边,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作者用人道主义和普通百姓的利益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这是贯串全诗的基调。这,不禁使我联想起唐代曹松的《己亥岁》:“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有张宾诗:“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觅战功。”因宝马而引起的战争,也涉及这一问题。所以,《宝马》所蕴涵的内容,有这一方面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对汉王朝来说,已形成古代的国家。而大宛则尚未形成,如同1870—1871年以前的德国小邦。汉朝还不是它的名正言顺的“宗主国”,宝马战争对汉朝来说,是关系到国家荣誉、声威;但对大宛来说,则是国家的存亡问题。因此问题十分复杂,无论诗人或是学者,都不能简单化,既不能陷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能否认爱国主义的因素。

《宝马》中汉朝强迫大宛献宝马,此举当属非正义;大宛拒绝,可以理解;汉皇两次下诏命二十多万将士伐大宛,出师理难服人;大宛力拒,虽不自量力,然不能说毫无道理。《宝马》客观地抒写了历史,读者从中获得了超出作者意识到的丰富的意义。

作者在创作诗的过程中,注意化用中国史学的“春秋”笔法。诗作者感情倾向是反大宛王毋寡的。诗一开始写毋寡沉湎于个人享受,说“他更爱宝马”,这为后来他拒绝献宝马留下了伏笔。“尖毒舌”、“傲岸的笑”,这两个词语足以表现毋寡的心思和傲视—切,这也就为他的后来的行为作了铺垫。至于汉皇,气派更大:

他们要囊括四海,席卷八荒,都因为这是先祖先宗遗留的责任。

历史给了他至高无大的位置,也给了他以沉重的抱负。此处隐约可见。写轮台拒汉***入城,着力点破其两面手段:

堞头躲着几个背了弓的黑影,喊:

“知道是大汉的圣***驾到,我们轮台小国,备不起藁粱酒宴来供奉。”

话里软中有硬。李广利将***说:这就是“前冬却我后距粮车的强盗!……我们只要人头,不要财宝!”一语揭破真相。对于汉***的屠城,诗人极力渲染其野蛮、残忍:

三个整月,这铁刀***到今天才尝着了腥碱的人肉。是***马加了新装,那车轮边矛英下答拉着血淋淋的头颅,压队的辎车里藏满半活的女人腿。

这描绘中渗透着批判,隐含着谴责。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笔尖主要是对着决策者、指挥者,并未具体细写任何一个士兵的残暴行径。

长诗最精彩之处,我以为有三。其一是对汉***行***途中的描写。近十万大***在天寒地冻的无边沙漠中前进,请看沙暴袭来时的情景:

…………只听见不知是

天和地的那一面边缘上远远地

像沉雷,闷塞的,又带着长长的屠杀似的尖号,扑来了无边无极的一阵凶蛮的噎塞。一转眼打着旋的风飚卷到眼前,半空里只像是厚沉沉

一片呼啸,似恶鬼狂魔挥动蛮凶的巨翼驱逐着一大群狒狒吼,狼啤,和野虎的咆哮,浑沌沌的撼着地摇着薄的天,天扫下了坚硬的石雹和沙雨

铜盔和铠片上叮叮敲乱了盖头钉,噎扼着咽喉,剥着饥骨。大漠的黄沙又似崩了日月星辰狂塌下大地,听西营里似劈山样轰隆地倒碎了,一行车,背后又猛一阵狂鸣惊跳起一队驴驼和马。……

这一段,诗人借用音韵和声乐等手段,对吓人的沙暴铺天盖地而来的情景,作了传神的表现。“沉雷”、“闷塞的”、“尖号”、“凶蛮的噎塞”,“风飚”、“厚沉沉的一片呼啸”,“狒狒吼”、“狼嗥”、“野虎的咆哮”、“石雹”,“沙雨”、“叮叮敲乱了盖头钉”,“崩了日月星辰”、“狂埸下大地”,“劈山样轰隆地倒碎了”,“又猛一阵狂鸣惊跳起一队驴驼和马”……;《宝马》重音节,轻脚韵,藉助于音节和句中偶尔的音韵(如“号”、“飚”、“啸”、“嗥”、“哮”、“雹”、“敲”、“跳”等)同时藉助于大体整齐的诗行,除特殊的个别诗行外,每行八字至十六字,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格律。

如果说,这里用的是工笔,那么写行***途中的大雪则用的是大笔画法:

……没留神一夜北风堆起

愁云,白花花落下了天山的大雪。第二天破晓赶早起程,一天飞飘着轻鹅毛,大地上早积厚到尺来深浅,冰着脚,埋着马蹄。远望模糊的天山辨不清是云头还是登天的阊阖口。

这里是取“远望”的镜头,远望大雪,远望天山:天山下,大雪茫茫;天山上,原本有积雪,地也似在天上;天上和天山下,白雪连成一片;这样,天山又似登天的天门。

这种成功的抒写,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只有唐代边塞

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的精彩篇章中出现过。至于1937年前的新诗,更无一可与《宝马》媲美者。

应该说明,孙毓棠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往往渗透着抒情,使读者的心、作者的心、大自然的精魂,三者融合为一:开始是侧重客观描绘,但“冷雨”、“呜咽的浪”、“哀猿的长啸”,已带有哀愁的感彩。到写“羌笛”,“怨”、“愁”和思家思乡的情绪逐渐居于主流,抒情取代了描绘。这正是长诗所需要的。单纯的长段的描写,易流于板滞;单一的长段的抒情,难免于空泛。控制好二者的度和关系,是诗人才华与诗艺高低的试金石之一。

对古代战争的出色描写,更是《宝马》的一大贡献,也是新诗中仅有的瑰宝。孙毓棠主要写了轮台之战和贵山城之战,前者是汉***小试锋芒,是后者的铺垫。这里显然留下余力,作为汉***与主要敌人大宛之战使用。写与大宛的大战,作者用了一百多行;其中有面对面的厮杀,也有互相的斗智斗勇;有对战场形势的铺陈,又有对下一场恶战的酝酿;有焦心的等待和戒备,又有偷袭的计划和行动。这里且引写大战的第一次战斗的一个场面:

胡骑也卷着狂风迎上前;两***战鼓

擂成一片闷山雷,呼声,马嘶声,

钢刀和钢刀声,转眼白光里溅一地鲜血;血水上噜着活人头,马腿,踩烂的尸身,半截的胴腔,零落的手和脚。汉***的后应黑浪样推涌上阵锋,贵山城也四路奔流出灰铁甲,两***黑狂的叠浪交滚着,交滚着

呼号的旋涡,轻飘飘涡旋着腥红的生命。到辰刻将尽,宛***似顶不住狂涛,倒退向城根,汉***更压着残颓排砸下凶狠。忽然左面赤松林里猛一片杀声,飞腾出一鏖***,截断追兵的左臂,

护着残师似一阵旋风旋进了城门去……。

这是汉***围城前的一次战斗。气势恢宏,大开大阖,又精雕细琢。汉***略占优势但不很明显,双方基本上处于对峙阶段,也就留下了胜负未定的悬念。

对古代战争的表现,在新诗中,除《宝马》外,似无长篇诗作涉及。40年代有些作品表现了中日之间战争,有的反映了***的人民***队与***府***之间的战斗,但这种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已有巨大的差异,几乎缺乏可比性。

《宝马》精彩处之一是,不仅出色地充分而又具体表现了战争双方物质力量的较量,也表现了双方精神力量的角逐。大宛的失败,至少一半是内部意见不一,毋寡的刚愎自用和简单粗暴所造成。可以设想:如果大宛上下,同心协力,智勇兼备,坚持战斗,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汉***虽兵多,粮草充足,但奔波数千里,远离本土和后勤基地,气候恶劣,困难重重。汉***第一次西征,未战即败退,乃一显例。大宛的失败,直接原因是由于“贵人”内割宛王头颅献汉,并同意无偿献出所有宝马。诗作对汉和大宛精神力量的较量从不忽视。汉***对西域各小国,态度有别,如姑师、疏勒善意待汉,则友爱有加;对口是心非、落井下石的轮台,则屠城;对大宛也是先礼后兵,而且对大宛的要求,还注意适可而止。毋寡自恃在西域诸国中,是古国有实力,“丛山环偎”,有“七十几座城池,户口三十万”,牛羊无数,盛产葡萄,他在整个战争中,只会一味下令“杀退汉***”;而不知变换战略战术,结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宝马》在这一方面,抒写也相当出色,笔力不弱,只不过外表不大引人注意,不如写自然条件和战争那样集中,光彩夺目。

《宝马》对构思和格局似未用力,其实,作者很用了一番心思。作品前半部集中写汉***长途跋涉中所经历的暴风、雨、雪,后半集中写两***之战。结构匀称。

《宝马》故事情节安排有起有伏,悬念不断。汉***是胜?是败?在大宛“贵人”杀毋寡之前一直未见分晓。其实,每一次大风雪,汉***都可能全***覆灭。战争开始后,汉***显略占优势,但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改变命运。一、二十万兵士的对垒,数万人的鏖战,阵势的展开的调度,双方的正面拼杀,战场气氛的渲染,着墨浓淡相宜,色彩涂抹得当,表现了作者史诗型的才华。在大战中,大宛的援***待发,康居有六七千骑兵,乌孙的“两千豹胄***”;而汉***无人支援;大宛的战斗保垒——贵山城有外城、中城、内城,储存了“两年半的茭藁食粮”,并且近获“秦人教给了他们,用竹鞭挖掘水井”,大宛“有六万噬人的虎头***”,足以与汉***持久抗衡。后因内部意见不一,形势才急转直下。这总的形势决定了两***长期处于胜负未分的悬念中。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合二而一。

应该肯定,作者的叙事才能是超一流的。如介绍性的叙说汉和大宛的风物和力量时,极易流于一般,但诗人于平凡中表现不平凡,于一般中显得奇美。如写“长安城棋布着九街十八巷”时说:

盘龙的罘⑥下朱门遥对着朱门,是王侯将相和郡国的府第;九市开时绿长了垂杨柳,红艳了花枝,罗衫坠马髻是淡粉长袂的女子;葛巾韦带是商贾人;……

“九市开时”下接的一行诗,极美极妙。“绿长了”、“红艳了”,本是形容词,改作动词用,使景色活了,艺术上给人以特别新颖之感。

《宝马》没有明分章节,但从作品排列形式上看,分十四节。每节最后一行或两行诗,大体上有几种作用。第一节末尾写毋寡傲视邻国。第二节末尾说,汉皇传统的承担——“先祖先宗遗留的责任”,点明王位不仅是无上的荣耀、威权,同时也是“责任”。第三节说“将***本是条猛虎”。第四节写第一次攻大宛的不战败退,结尾是,死亡战

士的亲人“收拾乱草黄沙里余温的白骨”。第五节留下不尽的离愁别恨。第六节是战士对家乡的亲人的思念。第七节写沙漠里行***,伤亡累累。第八节在大风暴之后,用汉***只有在梦里才能有“温柔乡”结束。第九节结尾突出轮台屠城后的惨景。第十节为下一节大宛将面临战争作铺垫和反衬,结尾渲染大宛“好一座太平熙攘的世界。”十一节用承上启下的问题句煞尾。十二节最长,计108行,写汉***与大宛最激烈之战,以不结束过渡。十三节大战已结束,汉***获胜,以“今天总算赢得了一顿西胡的好酒肉”结束,其中不免有几分自嘲。第十四节最后对汉***的胜利进行了揶揄。第十五节也是全诗的最后,写中国老百姓的神话、传说般的希冀和理想。诗人的态度很暧昧,似是嘲弄,似是农人带有愚昧意味的希望。总之,每节结束的诗句大都有独特的艺术功能:或能产生言断情长的回味;或引人深思;或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宝马》的语言,走的路子大体接近闻一多,不过有着自己的独创性。这里姑引第五节后一段为例:

凶赳赳的县吏挨着户征索耕牛,坐马,田园里只剩下婴儿妇女。转年寒食节处处长亭挤满了人,老小都担着筐笼,提了行李袋;出师的冷酒苦酸酸的尝不出香,渡头边洒满了别离的热泪。

送走了,爹爹,兄弟!送走了,好亲人!送走了,老黄牛,田地里唯一的朋友!

“吞噎着泪”、“县吏”、“征索”、“冷酒”等少数几个词语,介于文言白话之间,其它均为白话词语。正如作者所说,为了“烘托出一些古代的气味,因此我大胆地在这首诗里用了许多古字和古辞。”如“刁斗”、“杏叶”“羌笛”等。但并未使诗语言文言化,它吸收了传统诗的表现法,又不改新诗本色。

就在《宝马》发表了一个月时,《大公报?文艺》又推出了《诗歌特刊》(1937.5.16),发表了孙毓棠的《我怎样写〈宝马〉》,和冯沅君的《读〈宝马〉》。冯沅君是学者,作家。见解老到:

《宝马》确是首新诗中少见的佳作。这可以说是史诗,虽然篇幅还不够长。写史诗,我觉得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精博的史料,丰富的想像,雄伟的气魄。……

本这三点来读《宝马》,我们当可承认作者是适于作史诗的。虽然关于史事方面,在下文我不免⑦信口雌黄几句,而于作者的想象力与气派则只有欣羡与赞叹,我尤其爱读暴风和狂雪两段大文章,他们的意味极象盛唐高、岑的诗。

关于史诗,自然不限于这三个条件,至少还应有对英雄性格的刻绘,这恰恰是《宝马》的软肋。对李广利,刻绘的深度和个性化的表现,从心理活动、言语和行动,较为一般化。这也是我未大胆肯定它是一首前所未有的史诗的主要原因。但在中国新诗史上,它是最具有史诗特质的长诗。

冯沅君的文章,还提出了几点史实细节和个别辞句中的问题,并说:

其实这些史事上的辞句上的待商酌的地方都可说是无关宏旨。因为史诗终不是史,每个作者又都有他的特殊的遣词造句……。

文学创作不同于写历史;在细节上,作家有权虚构,凭想象来展开。

《宝马》此后,一直受到冷遇。在全面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开始以后,祖国受到强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亡国之灾;形势与《宝马》中汉***恰恰相反;中国读者不能从中直接获取精神力量,不管作品艺术上造诣多高,也不能改变普通读者的兴趣。抗战胜利后,我们仍然对《宝马》没有注意,与历史上的李广利,后兵败降匈奴,被害,情况十分复杂,难以把握有关。这就要从治文学史的人及其***治环境寻求原因。除上述因素外,我猜测具体原因有二:一是学者的疏忽。他们来不及从历史尘埃中发现这本诗集。二是从30年代直到80年代,学术界对“新月”诗人有着偏见和成见,不承认后期“新月”有着一流诗人。应该说明,中外诗歌史上,类似现象不是绝无仅有,莎士比亚逝世两三百年后,才得到应有的评价;杜甫的光辉作品主要产生在中唐,但受到高度称赞是在宋代。因此,我们对孙毓棠《宝马》的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不必惊异,也

不必特别不平。

注释:

①闻一多刻赠孙毓棠印章边款。转引自闻黎明、侯菊坤编撰《闻一多年谱长编》89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宝马》,最初载《大公报?文艺》1937年4月11日,除上述诗集所收作品外,我所见到的孙毓棠诗作有:《安闲》载《文艺月刊》4卷6期,1933.12.1。《农夫》载《文丛》1卷5号,1937.7.15。

《暴风雨》载《文学杂志》1卷4期,1937.8.1。

《秋灯》、《萤》、《四行诗二首》载《文艺新潮》1卷1期,1938.10.16。

《四行诗三首:〈感〉、〈黄昏星〉、〈镜子〉》载《文艺新潮》1卷2期,1938.11.16。

《渔父》、《山溪》、《北行》载《文学杂志》3卷1期,1948.6。

③孙毓棠《海盗船》,立达书局代售,1934年5月。④原件“现”字不明。

⑤《我怎样写〈宝马〉》,载《大公报》《文艺》第336期,1937年5月16日。

战争诗词篇9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赏析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赏析诗歌的主旨,这也是高考古诗词最常见的考点。那么怎样把握与分析诗歌的主旨呢?

一、要熟悉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类别

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诗、爱情诗、哲理诗、边塞诗(***旅诗)、田园山水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而古人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见的类别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长亭送别;别恨离愁;思妇闺怨,等等,这里主要以送别诗与边塞诗为例来展开分析。

(一)送别诗

1.兴起原因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难以再见面,因而古人更重视送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留给居者(留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感情主旨

①全诗基调凄清缠绵,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如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②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③借别抒怀之作。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决心。

(二)边塞诗

1.兴起原因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不少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边塞诗歌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歌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2.感情主旨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行》。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与奉献精神,如杨炯的《从***行》。

③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如高适的《燕歌行》。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⑥表达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如徐兰的《出关》。

二、要掌握如何分析诗歌的主旨――“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诗歌是用来干什么的?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毛诗・关睢》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这是诗歌的本质特点。而诗歌靠什么来抒情言志呢?历览古词,会发现诗人主要借意象抒情(间接抒情)。当然诗歌还可以直接抒情,但中国古诗讲究含蓄和韵味,靠意象来抒情的占绝大多数。诗歌主要借意象抒情,这是古人写诗的规律。意象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包含四大类:景、物、人、事。而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意象特征是相融合的,因此要从赏析意象特征入手来感悟作者情感。根据诗歌的本质、规律,分析诗歌主旨的总方法就是“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三、要掌握诗歌主旨题的作答步骤,答案表述清晰完整,要点突出

战争诗词篇10

诗词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沁园春·雪》了。读这首词,人们都会为她的气势震撼,为她的意境陶醉,为她的深刻启迪,为她的优美感染。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更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座高峰。

去年10月,在延安***纪念馆里,有一张很小的木炕桌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长只有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看样子很有些年代了。讲解员告诉我们,的《沁园春·雪》就是在这张又矮又小的桌子上写下的。

真没想到,一张小得不能再小的旧桌子竟诞生了一首气势恢宏的伟大诗篇。

1935年10月,率领中央红***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为了到山西的抗日最前线去开辟***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于1936年初带领中央红***从瓦窑堡出发,2月初便来到了陕西清涧县的袁家沟村。这里地处黄河之滨,与山西省隔河相望。由于天气寒冷,黄河上漂浮着大量冰块,渡船无法行驶,部队过不了黄河。因为当时渡河用的都是小木船,若在河中行驶会因冰块的撞击而解体,人掉进河里绝没有生还的希望。黄河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断了红***前进的道路。

来到了黄河边,他站在岸上向大河上下眺望,只见汹涌的河水夹裹着大量冰块缓缓向前流去,冰块相互摩擦碰撞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震得大地微微颤动,呼呼的西北风刮在人们的手上和脸上,犹如刀割一般疼痛难忍。面对此情此景,感叹地说:“天气再冷些,黄河水结成冰就好了。”

也许是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感动了天地,第二天早晨起来,奇迹出现了,天上纷纷扬扬飘着鹅毛般的雪花,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一片雪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坚硬的冰层为红***架起了一座通向彼岸的天然桥梁。天公相助,天遂人愿。凝望着如此壮丽的景象,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激情飞扬,诗兴澎湃,他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想到了伟大祖国妖娆多娇的辽阔江山,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等历代为此折腰的英雄想到了中国***人正在进行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于是就伏在房东白育才家的矮小炕桌上奋笔疾书。没有多久时间,一首千古绝唱便跃然纸上。

其实,在小桌子上写下的何止是一首诗词,中国***这部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伟大史诗,不就是和他的战友们在小桌子上挥就的吗?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21年7月,先是在上海法租界一栋普通房子里的一张小桌子上,后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的一张小桌子上,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秘密召开了***的“一大”,庄严宣告了中国***的成立。中国有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序幕也由此正式拉开。1927年春天,轰轰烈烈的大***失败后,中国***从惨痛的血的教训中认识到***里面出***权,于是在南昌一家旅馆的一张小桌子旁,发动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打响了我们***武装反对***派的第一***。几乎与此同时,在湘赣边界一个农家祠堂里的一张小桌子旁,秘密策划并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这时全国***处于低潮,许多人不知***的希望在何方。坐在茅坪八角楼的一张小桌子前凝神沉思,如豆的灯光点燃了他思想的火花,他大笔一挥,写下两篇光辉著作,鲜明地回答了人们的种种疑问,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权的思想,从而指明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开辟了中国***胜利的道路。在中央苏区,经常在瑞金等地的一张张小桌子旁,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制定作战计划,以出色的领导和指挥艺术,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围剿”。也同样是在这一张张小桌子旁,常常和群众促膝谈心,进行调查研究,思考并决定中央苏区的***权建设和土地***等大事。红***长征开始后,当***和红***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在遵义一幢房子里的一张小桌子边,我们***重新确立了在红***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挽救了***。在此后的长征途中,在一张张小桌子上摊开***用地***,沉着果敢,指挥若定,率领红***四渡赤水、直下金沙、强渡乌江、飞夺泸定,过雪山草地,战腊子天险,神话般地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在陕北延安,在杨家岭和枣园窑洞里的小桌子前,一边指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边进行深邃的思考,不仅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而且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延安窑洞小桌子上那彻夜通明的灯光至今还照亮在我们的心头。在三年***战争时期,先是在陕北转战,利用行***间隙,坐在小桌子前,一手拄着行***时用作拐杖的木棍,一手拿着烟卷,稍锁眉头,略施小计,就在巧妙的周旋中把胡宗南几十万大***搞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而后又在西柏坡的小桌子前运筹帷幄,进行战略决策,指挥三大战役,决胜千里之外,最后彻底了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小桌子,是领导中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大舞台。没有小桌子,就没有一部部中国***威武雄壮活剧的上演;没有小桌子,就没有中国***胜利这部宏伟史诗的诞生。

前些年看到一则资料,说《沁园春·雪》这首词是1946年在重庆谈判期间首次在《新华日报》发表的。当时就像放了一颗威力无比的原子弹,震惊了整个山城重庆,引起了当局的极大恐慌。恼羞成怒,下令的文人墨客作词应对,企***把的这首词压下去。然而,尽管这些人搜尽枯肠,绞尽脑汁,结果写出来的诗词在《沁园春·雪》面前,统统都显得黯然失色,相形见绌。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不知道名篇决不是在优越的书斋里可以硬写出来的,而往往是产生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产生在简陋破旧的小桌子上。真正的不朽之作,是艰难困苦逆境挤压下一种感情和思想火花的迸发。而且这种挤压越大,其感情和思想火花的迸发也就显得越发激烈、悲壮和感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战争诗词10篇

学习

关于教师节的古诗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教师节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致自己的古诗句,教师节诗词古诗大全。(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地球日手抄报内容100字,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名言名句。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

学习

教师个人简历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师个人简历自我陈述,教培行业教师个人简历。年龄:48岁出生年月:1958年5月18日职称:中教一级单位:吉林市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治面貌:中共***员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教育管理)二、工作经历1979.8--1981.8吉

学习

干部个人培训总结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个人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干部培训总结简短范文大全,干部任职培训个人小结。二、工作收获(一)学员管理特点及工作收获。学员的报名、考勤、***日活动、联欢会、学籍管理等工作,事无巨细,唯有仔细、认真、耐性,才能做好,对于异地

学习

百日安全活动个人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百日安全活动个人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总结,夏季百日安全活动个人总结。二是加强常规性、经常性安全教育。(二)、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深刻吸取近年来各类学校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狠抓薄弱环节,狠抓

学习

下雪文案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下雪文案10篇,内容包括配下雪的文案,下雪伤感文案。2.可惜我们没有撑到冬天,要是能在一起看雪就好了3.只想和你看场雪,一不小心白了头。4.我把冬天握在手里了,要不要送一片给你。5.期待一个一觉醒来发现下雪了的冬天6.漫天飞来

学习

诗歌秋天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诗歌秋天10篇,内容包括诗歌100首秋天,走过秋天诗歌。握着岁月的笔秋风把那些坟顶的萋萋茅草当成了宣纸的平面肆意疯狂地书写陌路人生路边簇拥的狗尾巴草迎风挺不直胸却高昂起头就象芸芸众生中努力挣扎的你我风霜也好风景也

学习

比尾巴教学反思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比尾巴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比尾巴教学反思100字,比尾巴教学反思一年级。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

学习

美术学实习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学实习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美术实习初期工作小结,美术教学工作实习计划。根据“国培计划(2011)”—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在2010-2011年,我校积极组织申报,取得了美术专业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

学习

副职任职表态发言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副职任职表态发言,内容包括任职副职表态发言稿范文大全,部门副职任职表态发言技巧。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持向书本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现代科技、经济

学习

虎年祝福词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虎年祝福词10篇,内容包括虎年除夕祝福词,虎年生日祝福词。2、新年祝你:一马平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3、润雨早春花盛开,灿烂夏日待清凉,金秋十月叶纷飞,暖暖冬日

学习

小学运动会班级口号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运动会班级口号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班级入场口号新颖,班级口号霸气押韵运动会。2.干净,安静,团结,精进。3.天道酬勤,宁静致远。4.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5.信心无畏,良心无愧,青春无悔6.人贵知足,唯学不然7.十年寒窗寂寞伴,一朝

学习

铁路业务工作报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铁路业务工作报告,内容包括铁路行业全年工作总结,铁路业务报告。一、努力学习,充实自己(1996年9月-1997年12月)1996年9月学校毕业来到了神朔铁路。当时,神朔铁路正处于筹建阶段,做为刚报道的毕业生,我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的机会。——

学习

庆国庆的诗词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庆国庆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庆国庆诗词美篇,庆国庆诗词比赛曲目精选。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关于国庆的朗诵诗词二:《祖国颂》朗诵者:高文飞今天是你的生日伟大的祖国我亲爱的母亲黄河长江为您歌唱用

学习

关于长江的诗词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长江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关于长江的诗词集,滚滚长江东逝水诗词。传统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诗词文化,历经岁月的考验,留下了许多精美的、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篇章;传统诗词文化

学习

七夕的诗词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七夕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七夕专题诗词精选一百首,生日逢七夕诗词。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佚名《迢迢牵牛星》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__林杰《乞巧》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秦观《鹊桥仙·纤

学习

新年祝福诗词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祝福诗词10篇,内容包括新年祝福的诗词经典句子,新年的祝福诗歌诗词大全。在火红的太阳底下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它们惊喜地叩响了春天的第一道门扉版权所有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久违的问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那些沉甸

学习

李叔同诗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李叔同诗词10篇,内容包括李叔同最美的十首诗原文及译文,李叔同诗句大全。一、民族情感体现根源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盐商之家,从小家教严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熟读《唐诗》、《左传》、《三字经》、《大学》、《

学习

小满诗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满诗词10篇,内容包括关于小满诗词手写,小满祝福语十篇。一、反复诵读,感受文字美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产物,天然便带了一分文字之美。教师在实际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在授n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进行反

学习

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节气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雨水节气十首诗词,雨水节气的和诗词。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

学习

描写春天的诗词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夕阳的诗词,描写春天花朵的诗词。4、春播:春季播种。也作“春种”5、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6、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7、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8、春暖花香:形容春

学习

端午节古诗词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古诗词10篇,内容包括古诗词端午节祝福语,端午节古诗词朗诵。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关于端午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