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友情论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1篇

【关键词】 校友捐赠; 长尾理论; 情感维护

中***分类号:F812.41;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112-04

国内外开展校友问题研究的成果已经非常丰硕,许多研究基于某个理论试***构建或抽象出校友捐赠行为的模式和规律,并试***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校友的捐赠倾向。比如Marr发现校友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质量与捐赠倾向呈正向关系[ 1 ]。Belfied研究表明毕业生收入高低与校友捐赠倾向和金额呈正比[ 2 ]。还有研究表明,加强校友联系、举办校友活动和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对校友捐赠具有积极作用[ 3-4 ]。笔者认为,校友对母校的情感倾注表现在行为上的关注、骄傲甚至直接的捐赠回馈。捐赠行为表现出校友对母校教育品质和教育理念的认可、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是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纽带得到促进和强化的表现。然而这种真挚的情感不应局限在少数群体,应该是更为广泛的校友对学校教育的回馈和感恩。

一、小利润大市场: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市场”现象

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 5 ]最初是在对流行音乐市场的研究时发现的,这一理论在现代技术背景下广泛适用于其他行业,“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

1.长尾市场强调的是“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市场”现象,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这部分称之为“流行”,以往人们只关注这些头部的市场;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少量的需求,这部分尾部市场是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但往往由于其投入产出比较高而遭到忽视。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即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长尾理论模型如***1所示。

2.长尾市场在校友捐赠文化中同样存在。长期以来,在高校校友捐赠过程中,人们大多将眼球聚焦在少量富豪校友的巨额捐赠和个别年度重大校庆活动的瞬间捐款上,这些确实能为社会舆论带来具有轰动效应的噱头。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数量巨大的不具备强大“造富能力”的普通高校来说,这种轰动一时的捐赠模式显然不可复制。尽管这些高校培养了数量巨大的校友群体,并且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和智慧的提供者,创造了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阶层,但巨富的轰动性捐赠可遇而不可求。在高校校友捐赠过程中,即使制造了个别巨富,在获得捐款方面也具有偶然性,巨额捐款收入难以持久维系。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重视普遍的、不计金额的校友捐款,既能够创造巨大的长尾市场,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稳定捐赠收入,又能维系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对数量更为广泛的学校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长期良性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二、忽视尾部市场:我国高校校友捐赠的主要问题

重视头部市场、忽视尾部市场是我国高校校友捐赠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

1.高校校友捐赠率低,参与意愿低,尾部市场还未开发。据统计,美国不少名校校友捐赠率在30%~40%。捐赠率最高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率为61%,哈佛大学的捐赠率为48%。表1为美国校友捐赠率排行榜。

然而,在国内,部分高校将校友捐赠看作学校敛财的机会,扭曲校友捐赠的深层意义,利益诱使高校及整个社会将眼光瞄准巨富校友一掷千金式的豪捐上,几乎无人关注捐赠率。国内长期从事大学数据统计排行工作的中国校友会直到2010年才开始将校友捐赠率纳入排名。根据其统计,在我国高校中,校友捐赠率全国最高的高校为清华大学,该校2010年这一指标达到30.7%。虽然拥有中国大学翘楚地位的清华大学捐赠率几乎接近或达到美国一般名校的水平,但是全国高校校友平均捐赠率不足5%,与美国相比差距巨大,校友捐赠尾部市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

2.捐赠高度集中于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在感情维护上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学累计获得校友捐赠金额排名前十的高校与我国综合排名前十的高校有高达60%的重叠,获捐排名前十的高校所获得捐赠占总捐赠额的64%。表2为2015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

在美国综合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校一样获得大量的校友捐赠,哈佛大学累计接受捐赠超过300亿美元,耶鲁大学、德州大学、普林斯顿和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累计获捐金额都在150~200亿美元之间。根据美国教育援助委员会(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的统计,2014年获捐金额排名前十的高校获得的捐赠占全年总捐赠数的17.5%。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校友捐赠更加集中于一流名校,这固然体现了校友对高校优秀教育理念的认可,但过高的集中度反映出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校友捐赠方面缺乏信心和作为。虽然知名高校具有较强的造富能力和获得广泛认可的教学理念,在占领捐赠头部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但是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应该抓住情感维护这条线索,力求提高捐赠率,在开发尾部市场上努力。美国高校捐赠率排行榜上诸多优秀的文科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名列前茅,占据校友捐赠率排名前十的90%,显示出更重视情感交流维护的人文教育在提高校友捐赠率上举足轻重。

3.国内高校捐赠偶然性大,持续性差。国内高校校友捐赠长期热衷于头部市场,重获捐总数,轻参与率,使得这种捐赠行为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且难以持续。一是由于少数巨富的大额捐赠占比大,而这种豪捐显然不具备重复性。根据校友会网的数据,截至2014年末,北京大学累计接受校友捐赠最多,达20亿元,但其最慷慨校友黄怒波和黄志源两人已累计向北京大学贡献16.6亿元;重庆大学累计获捐3.6亿元,在高校获得校友捐赠总额排名第七位,其最慷慨校友唐立新一人累计捐赠3.5亿元,该校的校友捐赠几乎为一人包揽。这类豪捐首先需要高校具有较强造富能力作为基础,而高校的造富能力集中在一流名校中,对造富能力较弱的普通高校来说这种豪捐不具备可复制性。二是由于举办校庆活动的一次性捐赠占比大。清华大学累计获捐从不到3亿元一跃进入10亿元是在2011年,而这一年正是该校百年校庆的重大活动所在年份,这年该校所获得校友捐赠占25年来累计捐赠额的半壁江山,也是在这一年前后该校的校友捐赠率达到国内高校的顶峰30.7%。武汉大学于2013年高调举办120周年校庆,同年该校获校友捐赠2.74亿元,占该校25年累计获捐额的49.9%。重庆大学在2013和2014公布的校友捐赠排行榜中名次一直在二十名左右浮动,累计获捐金额在6 000万元左右,而2014年该校举办85周年校庆活动,使其在2015排行榜中一举冲进前十名,获捐累计瞬间增长至3.6亿元。

由于捐赠数额具有偶然性,“校友捐赠排行榜”只能说明高校的富裕程度,鼓励高等教育向“钱”看齐,既有“嫌贫爱富”的韵味,又有对富豪“逼捐”的意味。“校友捐赠率”则更有普遍性,其变化幅度也小得多,因此,要将校友捐赠作为高等教育重要且稳定的资源补充,提高捐赠率才是构建长效稳定捐赠机制的关键点。按照“捐赠就是人表达满意的一种方式,而满意则是捐赠的一个关键性驱动因素”这一观点[ 6 ],可将捐赠率看作校友对学校的忠诚、热爱和感激,是校友对母校教育成功认可的标志之一,更彰显高等教育的成果。

三、情感倾注:打造我国高校校友捐赠的长尾效应

校友文化是一种以学缘关系为基础的共同体文化,将其看作对“群体资格”的认同,或相关主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借此形成完整的校友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程式”[ 7 ],都体现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甚至深入到价值观中,深入到“骨髓”里。在进行校友捐赠的研究时,应拓宽研究视域,引入新的学科知识,把以往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整合起来,提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8 ]。“校友捐赠”是直接建立在以母校为中心的“校友文化”上,捐赠行为是以校友对母校的满意和感激为基础的,是这种情感在行为上的升华和爆发,捐赠必须且只能是建立在对母校良好的情感上,否则这种捐赠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因;如果造成“逼捐”更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在校友群体中产生恶劣影响,无异于杀鸡取卵。维护校友情感,提高捐赠率,建立并发展校友捐赠尾部市场才是科学道路,才能打造学校教育与校友捐赠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建立校友捐赠长尾市场的条件已经具备。长尾市场形成的三大主要条件为:一是广泛的生产者;二是容易传播;三是容易获得。

1.广泛的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的普及,能够生产更多的利基产品,满足更多个性的需求。如果将校友捐赠行为看作一种消费,消费的是什么?校友对学校的情感依恋是校友捐赠行为的主要动因。这种情感自学生入学前对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学校声誉的仰慕开始生产,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在校园的点滴经历都是对这种情感的生产与积累,直到学生毕业离校走入社会,包括学校的发展给校友带来的社会荣耀,校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互相帮助。要使之成为终身的文化认同,不能仅建立在校友对母校的温情回忆之中。高校一方面要对校友提供知识更新渠道和校友人脉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友长效机制和沟通平台,为校友毕业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可能的支撑,强化母校在校友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通过校友互动平台为校友提供母校近况、四时风光、校友社交、师生互动等信息,提供电子***书共享甚至校内公共设施(比如体育设施)有偿服务等,为校友的社会生活提供功能上的便利和感情上的桥梁,让校友感到从未远离母校,“虽身在校外,却心系母校”的感情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生产在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无,参与者众多,学生、老师、学校管理层、校友、社会舆论都是这场大生产的生产者。广泛的生产者和生产方式一定能从不同角度满足校友对学校情感依恋的需求,在校友捐赠领域制造内容更多更长的长尾。

2.链接供给与需求,将产品变得更易传播。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的确为传播提供了更廉价有效的渠道。这是一种“字节对原子”的经济学,校友与学校的情感交流更多是无形信息的交流,更加适用“字节”经济学,花几分钱***传送的信息与花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完成的纸介质信息传送和人员拜访交流性价比可能具有天壤之别。事实上,电子商务在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也证实了即便对于有形产品,互联网也大大降低了接触消费者的成本。曾经,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沟通校友、维护情感,选择几个巨富校友重点维护变成了他们情理中的选择,因为在同样大的维护成本下巨富们更有可能产生能够冲销成本并带来不错收益的巨额捐款。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的新时代,学校不再需要仅仅围绕几个可能的巨富校友旋转而忽略其他更广泛校友的期待,他们只需要几个“字节”的传播就能保持学校与广大校友的连接纽带不断裂。校友们,尤其是广泛而普通的校友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以更为廉价和自由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维护自己与母校的情感存在,而不必担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怀着满腔热情重访母校却得不到足够的礼遇和重视。

3.降低消费成本,使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更容易发生。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搭建校友网络捐赠平台条件已经相当成熟,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校友捐款在校庆期间是一次性的,网络捐款是7*24小时全天候。根据长尾经济理论,多数校友的小额长期捐款等同甚至超过少数校友的大额捐款。网络捐款是收集小额长期捐款的最佳途径。网络捐款系统可以集成多种网络结算系统,让各币种都能方便快捷地汇聚到学校账户。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和廉价便利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作为捐赠行为主体的校友个人来说,手段方便快捷,信息透明清晰,情感上得到满足,又不会因为羞于自己的小额捐赠而担心社会审视的目光。相反,广泛发生的小额捐赠有助于在校友团体中形成长效稳定的良好捐赠氛围。个人捐赠者将为自己不论金额大小的捐赠能够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而自豪满足,学校也将在大量的小额捐赠汇聚成足以与“头部”相匹配的“尾部”时获得实实在在能够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力量。

在校友捐赠问题上,学校和社会应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为更为广泛的校友(包括在校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校友与学校的感情依存,创建长尾市场,并且通过这种长效捐赠文化的深入延伸,推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获得头部和尾部的呼应式增长。学校与校友的互动进入良性循环的模式,情感与利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MARR K A,MULLIN C H, SIEGFRIED J J.Undergraduate financial aid and subsequent alumni giving behavior [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5,45(1):123-143.

[2] BELFIED C R, BENEY A P. What determines alumni generosity?Evidence for the UK [J]. Education Economics,2000,8(1):65-80.

[3] WUNNAVA V P, LAUZE M A. Alumni giving at a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evidence from consistent and occasional donors[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1,20(6):533-543.

[4] 刘玲娴,田高良.高校基金会发展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1):108-110.

[5]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 乔江涛,石晓燕,译.中信出版社,2012:35-40.

[6] OUTCALT C, SKEWES-COX T E. Involvement,inte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at HBCU [J].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2002,25(3):331-347.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论语》;交友;修身

中***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05-02

《论语》实在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有些夸张;但笔者认为,对于个人来讲,半部《论语》以修身,则是绰绰有余的。《论语》中关于修身有很多方面的论述,例如论孝,论仁,论诚信,论守礼,论学习……当然,对于交友的论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就择取《论语》中“孔子论交友”这一方面来试做阐述,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论语》中“友”的涵义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这个概念。现代汉语中,“友”和“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所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应当注意:“友”比“朋”的层次要高。“朋”只是同在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同师曰朋),而“友”则是怀有共同志趣、心意相通的人(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

二、孔子论交友的目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古至今,社会交往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意识性(或者说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性,因此,交友作为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无疑也有其特定的目的。那么,在《论语》中,孔子所论述的交友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交友是为了促进学习。这里的学习,特指对知识的学习。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毕生都致力于“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中,把学习看做是能够改变人的一生的重要活动。而学习又是一项交流性的活动,古代非常重视学习中的交流,反对闭门造车。《礼记・学记》中就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在《论语》中,孔子所论述的交友的目的,首先是能够促进学习。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就是交流之乐、知音之乐;那么为什么快乐呢?《论语注疏》是这样解释的:“孔子曰: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已讲习,不亦乐乎?”原来是自己学习有所得,然后和远方来的朋友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促进了学习而感到快乐。在孔子心目中,交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交友是为了有助修身。古代知识分子的毕生理想,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环节,因此《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在《论语》中就十分重视修身,而交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有助于修身。

《论语・颜渊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贤徒曾子,实质上一脉相承了孔子的精神内涵,因此可以看做是孔子的代言。《论语注疏》云:“正义曰:‘此章以论友,言君子之人以文德会合朋友,朋友有相切磋琢磨之道,所以辅成已之仁德也。’”“仁”是孔子试***构建的理想道德体系的核心,笔者认为,作为交友的目的来讲,“以友辅仁”的“仁”不应当仅仅指“仁爱”或“仁义”,而是应当理解为个人道德体系的养成。

三、孔子论交友的标准

孔子提倡的交友,并非是毫无标准的***;孔子肯定的,是怀有高尚志趣而且心意相通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得益共同进步。否则,就会“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了。因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提出了一个交友的总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是孔子提倡的交友的一个总原则。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这句话。 “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字面上看,很容易把这句话误解为孔子势利的表现。但是,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孔子说的“无友不如己者”,其实是就“忠信”这一道德标准而言的。《论语注疏》:“‘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因此,孔子提出的交友总原则就是:要和忠信的人亲近,不能和不忠不信的人做朋友。

在总原则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具体说明了可交与不可交的几种类型:

《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论语注疏》解释道:“‘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者,直谓正直,谅谓诚信,多闻谓博学。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益於己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者,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复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也就是说,孔子提倡与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朋友,而反对与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

四、孔子论交友的方法

笔者将孔子所论的交友方法概括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

首先,主动型,也就是自己主动去寻找品德高尚的人并与之交往。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与其交往呢?

《论语・为***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

《论语注疏》阐释说:“‘视其所以’者,以,用也。言视其所以行用。‘观其所由’者,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察其所安’者,言察其所安处也。‘人焉C哉?人焉C哉’者,C,匿也;焉,安也。言知人之法,但观察其终始,则人安所隐匿其情哉?”孔子教给人们三种识人的方法――观察他的行为、考察他所用的方法、研究他的动机。孔子本人对此是颇为自信的,认为用这三种方法去识人,那么对方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

主动型还有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注疏》解释为:“此章勉人为高行也。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见彼不贤则内自省察得无如彼人乎。”因此,要主动去交朋友,就应当时刻存有一颗“见贤思齐”之心。

其次,被动型。“被动”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为“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从而使事情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笔者所说的“被动型”并非此意,而是一个与上文论述的“主动型”相对的概念,也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使人仰慕而来与己为友。用《论语》里的话说,就是“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

《论语・里仁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注释》阐述道:“此章勉人修德也。有德则人所慕仰,居不孤特,必有同志相求与之为邻也。”《周易・坤卦・文言》中也有与孔子的这句话相似的论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孔子所讲的,就是自修文德待他人来的“被动型”交友方法。

笔者虽然将孔子论述的交友方法概括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两种类型是不能割裂的,而是应当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

五、孔子论交友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朋友交往也应当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很好的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友情就会巩固持久甚至得到升华;反之,不但已有的朋友会舍己而去,也不容易再交到新的知心朋友。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如此阐述与交友应持的原则:

(一)讲诚信

《论语・学而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的两名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将“诚信”视为与朋友交往应持的重要原则,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其他论述(如《论语・为***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坚持的与朋友交往的首要原则,就是讲诚信。

(二)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交友提出这一思想,但是作为《论语》中论述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一条列入交友所持的原则中。

(三)重情谊

《论语・乡***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虽然古人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但究其涵义,是说君子相交,不应当被利欲和物质所累,而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重视感情。朋友死了,家里没人可以依靠,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丧事由我负责。”这不正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吗?

(四)轻利重礼

《论语・乡***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注疏》曰:“此言孔子轻财重祭之礼也。朋友有通财之义,故其馈遗之物,虽是车马,非祭肉,不拜谢之。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孔子的朋友送给他非常贵重的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礼。这充分说明了在孔子的心目中,朋友之间的利益往来其重要程度远远不能和礼制相比。孔子十分重视“礼”,甚至为了“礼”可以牺牲其他的利益。朋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孔子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可以让利益往来凌驾于礼制之上。

六、结语

每读一遍《论语》的感觉,都可以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感叹孔子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来形容。《论语》堪称一部微缩本的人生大百科全书,笔者择取 “孔子论交友”这一主题来论述,虽然仅仅是一个小方面,也感到难以穷尽奇妙。唯有正心诚意,不断学习,以求能向孔子所提倡的“理想道德体系”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3篇

关键词:《论语》;君子之道;交友之道

现代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人的精神境界得不到及时提升的话,人性中的许多弱点就会凸显出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它穿越历史的时空,至今仍散发出熠熠的光彩。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作为思想领域的前沿阵地,更应该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践行传统文化的先行者。

一、心灵之道,不为物质所诱惑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就很容易陷入攀比之中,比穿名牌服装,比拿高端手机。学生的目光更多是朝向了外在的物质世界,缺少了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做支撑。

《论语・雍也》记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家里很穷,缺吃少穿,住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颜回却能自得其乐。从颜回那里,我们看到了心灵的愉悦和物质无关。

有了古圣先贤光辉思想的照耀,所有的物质攀比都将令人无地自容,我们的目光更多应聚焦于精神世界的富足。对学生而言,一次好的考试成绩带来的喜悦感,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一次递交入***申请书带来的崇高使命感,这些正能量将充满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君子之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君子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崇,是大家学习的道德模范,学识典范。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从学生时代逐渐养成君子风范。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内心有了这些信念,多做少说,就不会成为言而无信,或者吹牛皮的人了。生活中有一种爱说大话的人,张口闭口“有事您说话”。当朋友真的火急火燎去找他办事的时候,他却溜之大吉,暗地里打自己的嘴巴。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作为一名学生,同样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别人获得了三好学生等荣誉,自己却一无所有得时,不要沮丧。要像君子一样有宽广的心胸,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就能问心无愧,坦然处之。

三、交友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要想交到好的朋友,首先提高自身的素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作为一名学生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呢?一是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是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旷课,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交友要结交好的朋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A,损矣。”(《论语・季氏》)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亲近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同学,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好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反之,就不言而喻了。

与朋友相交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让友情像水一样纯净,不掺杂世俗的利益。好的朋友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罕》)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那个在危难时刻能无私地伸出手来全力相助的人,才是永久的朋友。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不变的永远是友情。

四、理想之道,志在今朝,志在可行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方向;又像大海上的浮萍,随处飘荡。从年轻时就开始立志吧。

子曰:“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说,一国***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第十一》)弟子曾皙的这番话最受孔子的喜爱。让理想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不受物质所限,不受世俗眼光所拘,把理想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让事业和职业合二为一。有了适合自己的理想,就要马上行动起来,理想不是明天的事情,更不是未来的事情,理想并不遥远,它就在今天。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大学期间学习努力了,就业的时候就会顺风顺水,应聘的时候就会脱颖而出。

理想这个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原来就在我们的内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脚下,理想就是脚踏实地,志在可行。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4篇

【关键词】孔孟 朋友 信 德

一、孔子的交友之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阅读《论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及其重视朋友之谊,把交朋友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可见孔子把朋友关系多么重要,等同于兄弟之间的情谊。

孔子极其看重所交朋友的人品,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要交心胸宽广之人为朋友,不交那些心胸狭窄之人,因为“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君子群而不***”(《论语・为***》)、“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尧曰》),与君子交往能够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朋友之间一定是要相知相许相互吸引的,有灵魂思想上的交融,“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朋友之间交往需要讲究诚信,在孔子看来,信是一个人做人基本品德,“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往要做到重承诺、守信用。“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反对那些品德败坏,不守信用之人,他曾这样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

二、孟子的友道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这是孟子对朋友的定义。交友不能因为对方的身份、财富而择友,应该看重品德。“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做人所必备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丧失掉自己的人格。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主张在交友中择取对方的长处加以学习。

孟子把朋友关系看得很重要,“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关系是五伦之一,和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并列。因为如此重要,所以择什么样的朋友就尤为谨慎。怎样选择朋友,孟子讲了一个方法“眸子不能掩其恶”(《孟子・离娄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便可知一二。

孟子的交友观透露出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涵义。与孔子不同,他认为交友不能依凭身份地位有所不同而对待不同,这一点体现出了孟子思想的进步性。

三、孔孟交友之道的价值意义

孔孟的朋友观,最突出的体现了“信”和“德”两点。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信”是孔子“仁”的内在要求。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把“信”看成是人生永远不能失掉的道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朋友交往中以义为上。

以文会友,以武会友;有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惺惺相惜,让我们对朋友两个字有着深切悠远的体会和情义。“信”是朋友之间一种感情的寄托,“德”让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灵魂相通。虽然朋友之间不像君臣那样有必然要履行的在责任,也不像父子、兄弟之间有血缘的牵绊,更不像夫妻之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一个共同体,朋友这种关系是脱离了义务、责任之后不带任何杂质的一种个人感情寄托。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个人在心灵上的碰撞,彼此对对方德行、德性的欣赏是朋友之意的开端。如伯牙和子期那样“高山流水”称颂千古的友情,再如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牢不可破,亦师亦友的美谈。

我们有必要学习孔孟的这种“信”“德”朋友观念。既不会因为识人眼光不佳出现***朋友、错交朋友而发生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也不会因为过度亲密,不分彼此而产生矛盾。儒家讲究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章句》)的交友之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M].岳麓书社.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3]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5]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5篇

“网络文学社和论坛应该是爱好文字的网友发表作品,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基于这种认知,我登入了一些文学社和论坛,还与一些网友交流,了解情况。一位在一个论坛的文学栏目做管理员的网友说:您已经看到,这里的文字水平不高,更谈不到交流和管理。我看主办者的主要目的是组织活动赚钱。她还说,她已经好长时间不去了。一名已退出文学社和论坛的网友告诉我,他十分失望。了解情况后,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恕我不敬,我看到过的文学社和论坛里的文稿,有许多离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管理者的文化、伦理素养及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此时,我想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古人尚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识文断字的网民还不如孟母?!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空间,有广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就看你的修养和如何利用。”

3月初的一天,网名梅雨歌的网友来到我的空间,评论了我的文字后,申请加好友并邀请我参加以文会友群。

梅雨歌主办的以文会友群使我眼睛一亮。这里风气正,管理严,乐助人,定期举办征文活动,更有几位管理者及群友的热情和文字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受梅雨歌之邀,我参加了群里的【清明】征文评分工作。至4月1日探亲出发前,我认真阅读了各位群友的作品(诗歌除外)并诸一评论,篇篇充满情感的文字使我时常沉浸在感动之中,也使我了解到了一些历史和民俗知识,可谓收益多多。此后,我又参与了【会友】征文的评分工作。我同样认真阅读并打分,所不同的是没有评论。原因为,恐影响其他评委的判断。

随着时间推移,我感觉到,群里的许多人不是为学习和提高而来。我不得不选择退出。

互联网的普及,给普通人发表文字作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而产生了网络和网络文学(文字)。对网络文学(文字),社会上一直争论不断,其中贬多于褒。学界把新闻文字作品叫做易碎品,是因为新闻属性决定了新闻文字作品成稿时间短,经不起推敲,难出精品。网络文字大多出自一人之手,不像新闻单位那样,稿件须经栏目编辑整理修改,副主编、主编审核,三校后付印的过程,其水平可想而知。矛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麦家几年前就发出了,“互联网上99%是文字垃圾”的声音。他的话代表了一个阶层的看法,值得我们深思。

我上网龄一年多来,接触了数以百计的网民,其中不乏喜欢舞文弄墨的之人。在与这些网友的交流过程中,我的各方面能力均有提高。这期间,也有人向我请教写作知识。我的态度和做法为,热情接待,尽力而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我查觉到,很多人把网络当成休闲娱乐场所,真正利用它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修养和写作能力的凤毛麟角。适当的休闲娱乐是生活之必须,然不可荒废时光,更不要游戏娱乐人生。以娱乐心态和方式参与以文会友不可取。当然,利用网络另有所***者除外。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6篇

[活动内容]小学一年级教材《和朋友相处》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懂得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了解哪些行为会破坏友谊;知道怎样做才会受别人欢迎。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和朋友相处要真诚、礼貌、友好、关心、体谅。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

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和朋友文明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难点]懂得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朋友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课间休息时,老师看到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一起捉迷藏,有的在一起跳绳。是呀,我们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有时就会和朋友闹矛盾,甚至失去好朋友。那么,怎样才能和朋友友好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和朋友相处。

(设计意***:让学生通过回忆在课间和朋友的快乐玩耍,知道生活中朋友的重要性。)

二、故事启发

1.教师讲《孤独的熊猫》的故事。 (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想问小朋友几个问题。

2.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熊猫会很孤独?

(2)为什么熊猫交不到朋友呢?他做错了什么?

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3.给找坏习惯。

师: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下面哪几个圆圈装着熊猫的坏习惯呢?说说为什么要选它。 (略)

教师小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像这样乱发脾气,没有礼貌。否则到时候我们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设计意***:让学生在具体情节中去体验坏习惯给自己交友带来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找寻熊猫的错误,也借此提醒他们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三、交友游戏

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请几位小朋友跟我一起示范一下,没有请到的小朋友先跟着音乐拍手唱歌,好吗?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用刚才老师的方式和这些老师交个朋友。

(设计意***: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和别人交朋友时要有礼貌,并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朋友。)

四、问题讨论

1.课件呈现问题。

(1)同学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脚。

(2)组长发新书时,把一本脏的书发给了同学。

(3)做作业时同学忘记带笔,在那没有事情做。

2.4~6人为一组讨论,如果是自己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让学生按讨论的结果表演。

(设计意***:创设三个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五、自我反省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把他们当作你的朋友呢?

2.你还想和谁交朋友呢?你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他们有哪些优点?

3.你觉得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吗?他们喜欢你吗?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喜欢你呢?

教师强调:通过学习,有的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有的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缺点,知道别人为什么不和自己做朋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小结:要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意见吧!

课件呈现:1.真诚微笑2.热情大方3.关心体谅4.礼貌友好

(设计意***: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让同学们喜欢自己。)

六、舞蹈

师:因为有许多朋友让我们感觉很幸福,老师今天也交了很多朋友,哪些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

放《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幸福快乐。)

[点评]

朱燕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和朋友相处》一课教案设计较好。首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符合教材规定的内容,更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其次,作者使用导入新课、故事启发、交友游戏、问题讨论、自我反省、舞蹈结束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陌生感,就是在交友的美好时光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三,教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核心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以舞蹈和音乐结束,显得十分轻松,学生还留恋在愉快的交友活动中,有难分难舍的感觉。

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能备出和上好这种目前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接受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实属难能可贵,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我们期待的目标健康发展。

点评人:冯耀,贵州省赤水市教研室

大学生友情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社会资本;高校;校友资源;开发路径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都表明,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强弱日益受到重视,社会给予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和高校有着特殊情感联系的群体,高校校友已经成为高校传递信息、展示理念、诠释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高校影响力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高校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受制于价值理念、信任障碍以及活动平台等因素,这些因素与高校校友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高校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其路径进行探讨。

一、校友资源与社会资本

1、校友资源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校友”相关研究就已经受到相关学者关注,“校友”被定义为“曾经在大学就读的具有校友会会员资格的学生,以及为大学做出贡献的捐助人”。随着人们对校友工作的愈加重视,其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校友”概念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来理解:微观层面,“校友”是指在某高校受过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及工作过的教师;中观层面,“校友”是指曾经在某高校受过教育(含非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宏观层面,则是指有意愿成为大学校友的人,包括捐款人、校友亲属以及在校生等。[1]

现代汉语中“资源”一词,是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随着校友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不断发展,校友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定义是:“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2]

针对校友资源,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高校为校友提供了哪些服务,能够给予校友什么;以及校友如何评价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回馈高校等等。从高校与校友关系的定位而言,并非是简单叠加或是单向的关系,而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是双向的、相互支持的。

一方面,校友是体现高校成果的“人才产品”,是传递高校声誉的“金名片”。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产品”,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便刻上了母校深深的“烙印”,成为高校精神的“缩影”,是社会了解高校的窗口,是链接社会与高校的桥梁。同时,校友是帮助高校发展的“资源库”,不仅可通过资金、智力、技术等形式,直接地回馈母校,也可通过提供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社会网络资源等,间接地推动母校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能够为校友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为其终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渠道,同时,高校也是校友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校友与高校之间的情感是长期的、持续的、日益醇厚的。

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提出,认为社会资本是资源的集合,是与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想联系的,这个群体网络是一个相互熟悉、认可并具有制度化关系的。[3]帕特南(Putnam)则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如规范、信任和网络等,而社会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行为来实现”。[4]从个体的目的和利益出发,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是行动者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和使用。[5]本文讨论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基于信任、合作以及互惠等因素,在在一定的社会参与网络中,通过目的性行动对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获取和利用。

3、社会资本与校友资源的开发

基于上述分析,社会资本大致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构成社会资本的结构基础,即社会参与网络;(2)社会资本的行动规范,即信任、互惠与合作;(3)社会资本的行动基础,即共同的价值理念。

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主要是指寻求高校与校友之间合理的关系定位,并由此展开良性的互动,调动校友的积极性,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校友资源的开发,即在校友群体这一社会参与网络中,寻求共同的语言与价值理念,通过提高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进行校友资源的开发,促成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校友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尽管已经意识到校友资源的重要性,但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未能充分地利用校友资源为高校服务。

1、高校与校友间的互动平台

公共关系学理论认为,如要互动关系保持下去,就需要通过交往双方不断的交流与联系,并获得共同利益。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目前,高校与校友间的沟通互动,主要停留在偶然的、普通的情感交流与交往层面,随机性比较大。尽管绝大多数校友对母校、师长有感恩、眷恋之情,但离校后很难与母校保持联络,途径也较为单一;同样,面对数量逐年增加的校友,高校在与校友联络方面,也存在范围窄、频率低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高校未能建立规范的、普及面广的、互动强度高的校友网络,使得双方之间缺少互动、交往的平台,从而阻碍了校友资源的开发和互动行为的发生。

2、高校与校友间的行动意愿

信任能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信任主要基于情感和制度两方面。以情感为基础的信任,主要基于校友对于高校的感情,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以制度榛础的信任,则是基于高校能否提供足够的信任资本,是否具有完善的、科学的、有效的行动规范与机制,以此来保障互动与合作行为的发生。由此,高校能否有足够的公信力和声誉来获得校友的信任,从而促进高校与校友间互动、互惠行为及合作关系的发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3、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理念

交往行为的发生,需要基于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在高校与校友之间,这一价值理念的基础,便是校友文化。它是由高校和校友共同创造的,是连接高校高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是高校、校友以及社会三者相互之间的情感维系与价值取向,也是构成高校办学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校友文化的凝聚力、活力、辐射能力以及获认可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友主动与高校发生互动行为的可能性。

三、社会资本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

校友群体,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输出者,也是学校发展和前进的支持者;同时,高校也为校友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校友资源的开发以及高校与校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双方互利双赢的必然。

通过对校友资源开发障碍的分析发现,诸多的障碍同高校与校友间的社会关系存在密切的联系。若要促进高校与校友g互动行为的发生,推动校友资源的开发,必须先从高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社会联系入手,使校友群体网络成为一种高互动性、高通透性的社会参与网络,提高相互之间的互动机会,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在互信、互惠、合作的关系中提高校友与高校的关系粘合度,促进互动行为的发生。

1、社会资本驱动校友资源开发的功能模型

社会资本理论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划分: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

在高校和校友之间,结构性社会资本表现为双方之间的关系网络及其特征,如高校与校友间联系的广泛程度、紧密程度和强弱程度。高校与校友群体的关系网络,是双方得以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能够促使高校与校友群体及个体间跨时间、跨空间地互动,充分挖掘校友所蕴含的资源,并进行获取和利用。同时,基于这一范围广、联系紧密的关系网络,高校能够反过来促进校友的群体及个体在离开校园之后的发展,帮助其获得更大的提升。

社会资本的关系性维度是指高校与校友间关系连接的特征,如信任、互惠、合作等。不同于陌生人之间的“弱信任”,高校与校友之间的社会联系,是一种持续的、互惠的,基于合作而产生的“关系信任”。校友之于母校的情感与信任,使得其愿意与母校展开互动,主动合作,提供自身的潜在资源。关系信任是在校友与高校间高质量的互动中产生的,这种互动和联系越密切、越频繁,双方间的信任程度就得以加强。[6]

认知性维度的社会资本表现为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价值理念与价值愿景,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互动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前提,而价值愿景则是保持和推动互动行为的保障。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价值理念与价值愿景,突出表现为高校的校友文化。在充满活力的、被普遍认可的校友文化氛围中,校友与高校发生互动的意愿会加强,能够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如果是一种活力偏低、未能被普遍接受的校友文化,则会阻碍高校与校友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能够促进双方之间互动行为的发生,而这种关系能够帮助激活、完善已有的校友文化,从而再次促进互动行为的发生,以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高校与校友间的结构性、关系性和认知性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双方不断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通过提高社会关系网络的强度,加强互动行为的信任、互惠程度,提升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从而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形成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

2、社会资本促进校友资源开发的作用机制

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与校友间互动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双方的互动行为,还需要有交往、协作的机会,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及共同的价值愿景。社会资本对高校校友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是基于结构、关系以及认知这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

(1)结构维度:完善校友网络,加强组织保障。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校友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纵向的互动强度和横向的网络密度两方面:前者是指高校与校友之间互动的平均接触时间和强度;后者是指双方之间互动的范围。若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是高网络密度、低互动强度的,则校友资源的开发会呈现范围广、收效低的情况;反之,若是高互动强度、低网络密度,则会出现校友互动面过窄的问题,不利于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高校与校友之间的关系网络,应该同时具备高互动强度、高网络密度两个特点。完善校友网络平台,是对校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这一关系网络中,每个校友个体及校友分会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促进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利用。这就要求,一方面,有效挖掘和开发潜在的校友资源,将高校与校友间的学缘关系扩展至社会各界,从而丰富校友社会资本的内涵,强化高校与校友间的关系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校友会的网络式管理,建立健全院系校友分会和地方校友会,使校友网络呈现多维度、立体状的形态,从而加强高校与校友间互动的组织保障。此外,还应注重借助信息化时代的新兴媒体,开辟高校、校友互动的新阵地,以传递母校资讯、展示母校文化,从而丰富校友关系网络的形式与内容。

(2)关系维度:提升高校声誉,促进合作互动。信任、互惠与合作关系则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信任关系,作为长期维系个体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无论针对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社会网络,都是其存在并得以延续的前提条件。因此,若要促进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校要注重自身声誉的提升和公信力的提高。高校声誉是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综合反映,主要反映在学生、教师、管理与环境、品牌与文化等方面。这就要求树立办学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化学生和育人中心,同时要强化学术质量,明确特色办学和品牌建设理念,从多角度、全方面提升高校声誉。高校公信力是在其日常运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信任力,包括公平、民主、正义、责任等,主要体现在制度信用、行为信用等方面。一方面,高校在制订、落实方针***策时,要促进规范化运作和组织化管理,做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信任;另一方面,高校师生的言行要体现公信力,尤其在校友服务方面,要体现公平与公正,保障校友合法权益,共享合作成果。

(3)认知维度:培育校友文化,共享价值理念。个体与组织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中,而社会资本存在于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的关系结构中,因此,社会资本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脱离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社会资本便不复存在。[7]在高校与校友的互动关系中,先进的、充满活动力的校友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双方的互动与交往,促进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校友文化主要表现为高校与校友间以及校友相互间的情感维系、沟通交流、合作互动等,是影响高校与校友间密切性和粘合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当高校形成一种充满活动、认可度高的校友文化,双方间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时,高校与校友双方的交往行为便能够主动、自觉地发生,从而促进相互间的共同和谐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与校友间从“情感共同体”过渡到了“价值共同体”,最终形成“发展共同体”。校友文化的培育,首先要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宣传和发展校友文化;其次,要通过校友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校友信息库及宣传网站,使其成为繁荣校友文化、传递校友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内涵的活动,将校友汇聚到一起,从而发挥校友文化的凝聚人心、价值导向、全面育人的功能,促进校友文化蓬勃发展。

【注 释】

[1] 石慧霞.需求与回应:处于母校与校友之间的校友会[J].复旦教育论坛,2004(4)66-68.

[2] 贺美英,郭牛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78-82.

[3][5] [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

[4] 罗伯特・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 郭毅,罗家德.社会资本与管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9-44.

[7]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友情论文

学习

水浒传歇后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水浒传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水浒传歇后语填词,水浒传歇后语解释。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林冲上山官逼民反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石迁偷鸡不打自招潘金莲给武松敬酒&mdas

学习

元宵节诗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节诗词10篇,内容包括元宵节诗词佳句,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完整版。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学习

办公室工作建议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工作建议,内容包括办公室工作合理化建议100条,办公室工作建议意见怎么写。一、高校办公室工作的职能与作用基于教育领域改革相关要求来说,高校办公室工作应当具备以下职责与作用:1.管理服务职能管理服务作为办公室工作

学习

六一儿童节活动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六一儿童节活动10篇,内容包括六一儿童节活动及内容完整,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二)加大《**市儿童发展纲要(XX~2011年)》的贯彻实施力度。各县、区妇儿工委,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学习

经典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经典金句名人名言,实用的名人名言作文十篇。3、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5、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6、

学习

经典的句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经典古文十篇,十篇经典好文。3、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4、痴情的一方注定伤的最深,自古痴情终成空。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

学习

早教故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早教故事10篇,内容包括早教故事10分钟,早教故事。大石头真的在动,它的一边在一点儿一点儿慢慢的往上抬,越抬越高了,"咕噜"一下,大石头翻了个身,滚到了路边上。小兔他们这才跑上前去看,只见小路上冒出了一根新长出来的竹笋,又粗又壮

学习

音乐家名言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家名言10篇,内容包括音乐家的音乐名言名句大全集,音乐家曾经说过的名言。3、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柴科夫斯基4、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

学习

关于战争的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战争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战争的十首诗全文,关于战争的诗有多少首。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沁园春【雪】一九

学习

思念家乡的诗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家乡的诗10篇,内容包括李白思念家乡的诗,思念家乡的诗一年级。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

学习

歌颂母亲的诗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歌颂母亲的诗10篇,内容包括赞美母亲的诗40首,冰心赞美母亲的诗。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一百岁,常念八十

学习

高校开学工作方案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开学工作方案,内容包括高校开学实施方案,高校开学工作部署汇报。(一)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内涵与价值。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一个发展领域,主要是指向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发展,具有很

学习

社区实习报告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实习报告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社区实习工作总结,社区工作实习报告总结怎么写。××社区根据《××街道学习实践科学发整个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实施办法》要求,从20xx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转入第三阶段,即整改落实阶段。这是开展深

学习

春夏秋冬的古诗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春夏秋冬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春夏秋冬的古诗配图,一年级春夏秋冬古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学习

企业社会工作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社会工作论文,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论文题目有哪些,社会企业工作结业论文。(一)我国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企业能够长远稳定地发展,经常需要根据管理、经营、生产等各种需

学习

大学商务英语论文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商务英语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商务英语论文模板范文,商务英语翻译方向论文选题。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普遍问

学习

应用化工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化工论文,内容包括化工应用论文范文,应用化工论文题目大全。通过调研总结发现,区域行业对化学化工类人才技能需求如下: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

学习

创业计划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计划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创业计划论文,健身房创业计划论文。2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氛围和创意空间的塑造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在表象”和“内在气质”的营造。“外在表象”是指整个园区从空间、造型、色彩等方面给人的第一印

学习

企业项目管理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项目管理论文,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论文案例分析,企业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论文。项目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具有较大优势,被企业广泛采用,对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

学习

社会学理论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理论论文,内容包括社会学论文格式范文大全,社会学理论文献整理。二、哲学理论创新需要切近社会现实我们说哲学理论切近社会现实有这么几层意思:其一,哲学固然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还不是现实,哲学切近现实的前提就是

学习

大学生村官自我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村官自我总结,内容包括大学生村官年终总结怎么写范文,大学生村官工作一句话总结。3、能力素质方面:七年来,尽管有时候会比其他同事付出更多,更累一些,但我自己对此很是满意,毕竟我能够在这些锻炼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学习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汉语拼音教学论文,内容包括汉语拼音教学论文,汉语拼音教学的参考文献。二、理论依据教育家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