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句篇1
“月下江景”,这是自然月色,是古今望月诗的自然底色;“对诗诵月”,这是人文月色,是中国月文化的雄厚根基;“想象说月”,这是人性本色,是热爱自然的人性美、和谐温馨的人情美的有机结合,是望月诗篇的全新境界。这就是“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是散文,是诗歌,是童话。
咀嚼“江中月”月色的诗意唯美
自由配乐(《春江花月夜》)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月下江景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自读自悟,圈画关键字词,写批注。交流。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里说“月亮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当作一个慈爱的母亲来写,写出了月下江景的美。
“哦,你是觉得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多了一份诗意的美,是这样吗?那么,月色是否同样美丽呢?”我追问。
生:这句话其实写出了月亮温柔恬静,如水的月色倾泻下来,静谧美好,宁静安详。
师:原来安详美好的是一种诗意唯美的氛围,是一种宁静幽深的梦幻意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静谧美好。
生:读“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水是流动的,光斑是跳动的,闪闪烁烁,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生:月光如水,江面上波光粼粼,烁金点点。这样的月夜美不胜收,我想没有一个人不会陶醉在这样的月色中。
“你用共情的方式唤醒了我们对这月夜的神往,谢谢你。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作者采用什么描写方法给我们描绘了月夜江景的美?”我提醒道,“如果你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那些动词,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生:这里的动词有“洒落、照亮、跳动”。
生:我补充。“流动”“闪烁”这应该也是的。
生:这是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月下江面的美。
“说得好。那我们就通过朗读来展现这动态美吧!”少顷,我夸赞道,“月色醉人,朗读也醉人啊!”
生:读“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里有两个动作的词“伸展着、起伏着”,连绵不绝的姿态非常美。
生:它们是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这样的画面朦朦胧胧,神秘美好。
“它们指谁?”我追问。
生:它们指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师:如何理解“剪影”?
生:“剪影”是这些景物的黑色轮廓,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充满了朦胧美与神秘美。
“它们充满了神秘美、朦胧美,还充满了什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感受。”我继续追问。
生:还充满了动态美。这江天交界处的一切是静止不动的,但它们又连绵不绝,所以让人感觉是“伸展”“起伏”的。夜晚,月下景色是这样的美丽多姿。
生:同样美的还有这一句,他绘声绘色地读起来“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特别美?”我点拨道。
生:我觉得“镀”这个词用得特别好。“镀”描写出了月光均匀地洒在长江里,使得江两岸的各种景物隐隐约约,还闪闪发光,感受到作者对月光的无限喜爱。
师:是的,一个“镀”字恰到好处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月下江景的如梦如幻,如诗如画,而且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注意遣词造句,用词尽可能地准确与精妙。
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月夜美景的?
生: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写的:江面―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优美的画面吧,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多媒体展现美丽的月下江景***,配上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皎洁的月亮,晶莹明净,轻柔似水,给人多少梦幻,多少遐想……在这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中,指导学生再进行个性化朗读,有所感,有所悟,用朗读、用声音表现自己心中那片独特的月光,读出自己的情,读出自己的味来。
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升华感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受散文般优美的“江中月”。
感受“诗中月”外甥之古灵精怪
师:月是神秘,安详,美好的。面对这样的月色,“我”怎么会不沉醉其中呢?这时身边多了个小外甥。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关键字词体会,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我”相信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读懂的。文本如此直白,孩子的特点展露无遗。事实上,更可贵的并不是感知这些特点,而是作者在传情达意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展现小外甥的人物形象,语言富有童真童趣。
“小外甥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大家畅所欲言吧,希望大家相互启发,有更多的收获。”我叫了超级慢的“小蜗牛”回答。
他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至于哪里感受到的,则启而不发了。他基础差,拼音不认识,汉字更不认识,即便知道也是疙疙瘩瘩读不成句的。我猜测可能是这个缘故,他才不吭声了。鼓励无果,其他孩子倒是争先恐后,于是便让他们都做了小蜗牛的老师。这下子兴致可高了――
生抑扬顿挫地读起了第四自然段:“‘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的话“月亮把我叫醒了”让我们感受到他无穷的想象力,在他眼里月亮也是有感情的,如同母亲一般安详,如今是来唤醒他感受这月夜的宁静。
生:这个自然段除了小外甥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特点,描写他神态的“调皮地眨了眨眼睛”,他的活泼可爱、淘气顽皮一下子跃然纸上了,不由得让人感叹这孩子真聪明。
“说得好!拿起笔来圈画一下这句话中的动词。”组织交流圈画的词:眨了眨、凝望、出神,我随机指点道,“仔细研究研究,这句话除了刻画小外甥的淘气、聪明,还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觉得小外甥除了聪明可爱,还特别喜欢月亮。来到甲板上,他深情地凝望着月亮出神了,“凝望”“出神”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我想也是因为这份热爱,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才使他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亮的诗。
师:这就叫会咬文嚼字啊!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获得的是不一样的收获。学习语文,就是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时候,我们阅读的时候不妨往深处再想一想。现在,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生:第五自然段说“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发出挑战的小外甥对诗时“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的天真可爱触手可及,他的知识渊博也跃然纸上。
生:从这句话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多如繁星的诗句,他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什么叫‘不假思索’?‘假’是什么意思?”我相机指导理解,而后小结,“刚刚习得的技能,辉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学会换个角度再想想,真厉害!我们连起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展示自己的理解。”
“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能和同桌也来对对这些诗吗?然后,再交流一下你理解的诗句吧。”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桌练习对诗,相互切磋,共同启发,大体理解诗意。
指名对诗。师生PK。全班PK。除课文内的,大家把积累的关于月亮的诗句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了,兴致盎然,不亦乐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师:“诗歌的王国就是这样让人神往,月亮的诗歌信手拈来说也说不完。大家积累得也非常多,你理解文中出现的这些诗句吗?”指名大体说说意思后,小结――
“月亮柔美、宁静、安详,我们中国文人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甚至有人说,不懂明月,枉为中国人呢!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明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而这个明月,既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既是天上的,更是人间的;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即便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我和小外甥说的诗句包含的情愫也是不同的,是不是?这些诗中的月亮有的充满童趣,有的饱含野趣,有的寄托思乡情,有的充满分离的哀愁。今天,我们算是对月亮有了些许了解,现在想不想抑扬顿挫地来读读这些诗句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诗中月”包含着人文的情怀,饱蘸着诗歌的情愫,让人不由自主爱上我们的中华文化。
品味“心中月”想象之奇幻
师: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我们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认真品读第三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自由品读,圈画关键词咀嚼品味。组织交流。
生:我觉得这小外甥实在太聪明可爱了,他的想象力那么丰富。从他的这些幻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生:我觉得从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你看这些句子――
(1)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2)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3)……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4)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5)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生:“又冒出一个问题”的“又”和“冒”这两个词特别传神地写出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生:作者把小外甥的神态描写得特别细腻,“瞪大眼睛”“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写出了小外甥的天真可爱聪明。作者把小外甥的眼睛写得特别有神采。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小外甥的眼睛就很生动地写出了小外甥的可爱聪明。这段文字中,用词之精妙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平时写人物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抓住最传神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就有可能把人物给写活了,而不必面面俱到,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师: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2
1. 猜谜语,出示谜面:“有时落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镜,有时像镰刀。(打一天体)”学生尝试猜谜,教师相机先后板书:月亮、河里的。
2. 学生读题,引导质疑:月亮一直在天上,河里怎么也有一个月亮呢?
3.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诗,去看一看河里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吧!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谜语,新课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猜谜中缓缓拉开序幕。教师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学在浓厚的情趣中悄然展开。
二、 通读诗文,感知韵味
1.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聆听。
2. 学生充分自读,尝试将每一个字音读准确,将每一行诗句读通顺。
3. 同桌互读生字、词语及课文,帮助同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检查初读情况:
(1) 出示一类、二类生字进行认读,引导对比字音,加强巩固朗读:
jīng īng jìng dōng dòng yào qiáo liǎng ràng
晶―惊―静 东 ― 动 要―瞧 两―让
(2) 读一读,说一说。
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____
5. 再读诗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语句押韵,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评析】对于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是一块藏着无数未知的宝地。因此,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扎实推进。首先,示范朗读,先入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其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其次,教师关注学习伙伴的合作能力培养,在识字、朗读词语和课文之初,创设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机会,教师再加以当堂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再者,教学生字词时,教师有意识地将音同、音近的词语归类,强化识记,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后面学生对全诗押韵、富有节奏感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品读诗句,体味诗情
1. 品读第一句
(1)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试着在脑海里“画画”。
(2) 交流各自脑海中勾画的画面,教师相机板画。
(3) 想象着画面,尝试朗读,引导将“滚圆,滚圆,晶亮,晶亮”读好,读出月亮晶莹圆满的样子。
(4) 学生加上动作,配合音乐、画面演读。
(5) 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天上、河里都有一个月亮?为什么诗人要用两个“滚圆”“晶亮”,去掉一个行不行?)
【评析】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朗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动作表演,将自己体会到的内容生动地加以再现。
2. 品读第二句
(1)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游过时的情景。
(2) 指导多形式练读,着重引导读好“忽然”“一块,两块,东晃,西晃”。
(3) 指导学习书写“东”“西”两个字。根据教室朝向,让学生尝试指出“东”“西”方向。引导对照书后“描红临写”,自学书写笔顺。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4) 情景对话:看到河里滚圆晶亮的月亮“碎”了,你想小~儿和月亮说些什么?
――小鱼儿啊小鱼儿,你怎么把那么圆、那么亮的月亮弄碎了呢?
――滚圆晶亮的月亮啊,你怎么碎成一块、两块,还东晃、西晃了呢?
3. 品读第3句
引导多种形式轻声朗读第3句:“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
【评析】情境里对话,语境中识字,是这一环节的亮点所在。首先,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并围绕动态变化展开朗读评价。当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时,教师适时采访,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心中的疑惑吐露,从而使品读过程彰显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审美。其次,在语言学习情境中,教师紧紧抓住“东晃”“西晃”这两个动态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关注“东”“西”两个生字,开展生字教学,使诗句品味和生字书写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4. 品读第4句
(1) 同桌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教师相机指导合作朗读。
(2) 引导体会:“依旧”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仍然、仍旧、照旧、还是)
(3) 交流想象到的画面,与第一句对比朗读。
(4) 引导讨论:读到这里,你能解开读题和初读第一句时产生的问题吗?(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河里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里的影像,不是实实在在的月亮。)
(5) 相机出示儿歌,了解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联系: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评析】针对全诗首尾呼应、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设计“首尾呼应释疑”,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悟写法,并解开阅读的疑惑,将学习的方法指导蕴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四、 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 拓展延伸:你还会背诵其他写月亮的小诗或儿歌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中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出示《月亮歌》: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五十六圆又圆。)
2. 教师小结:诗人用优美、富有感情的诗句,描写了美妙的月亮,希望大家课后多读、多积累,本月的诵读小擂台比赛中,我们将选出背得正确、背得多的同学,成为班级的小诗人!
3. 课堂练习书写生字,当堂指导反馈。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3
一、知背景,明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这首叙事诗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元和年间,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之争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用熟稔的艺术技巧,将感同身受的人民疾苦,谱成了一曲苍凉哀婉的琵琶歌行。《琵琶行》中那一轮明月就是有雨果眼征的东西。因此,可以将《琵琶行》的授课切入点定位为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明月串联全诗,达成教学目标。在品读涵泳诗歌的同时,抓住意象“月”这一暗线,从内容和形式上初步感知诗歌主旨;通过对“月”这一语言艺术形象的分析,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体味人物心理。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从唐朝、从浔阳江头循秋风、踏寒月而来,凝成司马清泪悬在我们的腮边,滑过面庞,滴入心中,让我们深味着人生。于是,不幸者的身边有了更多同情者的泪水、温暖的双手、真诚的安慰和无私的帮助。因为有一曲琴音携着荻花的微润,在我们心中共鸣。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条落寞之感,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整首诗围绕人、船、月、江水来勾画诗人与琵琶女奇遇的环境,通过环境描绘意境,其实所有的描绘都是诗人心境的投射。纵观全诗,诗人匠心独具地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身上,以及船、江水这些可以感知的意象上,对于明月而言也只是水中的模糊影像。诗人没有举头赏月,可是月亮却纵贯全诗。所以,明月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诗心。
三、胸藏明月,沿波讨源
1.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文学上的不朽的***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月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色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2.惜月之情,范例佐证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在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3.培养审美,领悟“语感”
中国儿童都会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杜甫的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我们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使月亮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中国人,对“月亮”这个词才有那么丰富的“语感”。
四、长诗短读,分句探讨诗中意
《琵琶行》中最好的诗句就是含有月亮的,读懂挖掘其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诗。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含有月的诗句就不会断章取义。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整首诗中有五个含有月亮的诗句,摒弃音乐的描写,赏析无声的明月也意味深长。
1.初见月,定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诗出现在全诗的开头部分,该诗开头部分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虽有酒,却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凄楚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将离别的悲伤感情表达到了极致。眼看情感表达已进入高潮,正要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巧妙地转换了角度,推出“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诗。即将分别时,一弯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上,多么幽冷、孤寂,水中的这一弯清月可以说包含了主客双方分别时的所有情绪,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联系,用月叙写了诗人秋江送别的哀婉凄惨。
2.月无言,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3.未见月,话凄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月升月落,月缺月圆,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是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的,因而月光还是有生命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琵琶女的曲折命运,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好时光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溜走了,她的青春与浮华在春风秋月的流逝中被淹没。随着琵琶女的年老色衰,贵族子弟已经不再上门了,仅有的几个亲戚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款过时的服饰,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自然想起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能不让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昔日的年华越是奢华灿烂,越是会反衬出今日飘零的凄惨。此时的月亮把琵琶女相隔数十载的人事勾连在一起,用月“渲染了琵琶女身世沉沦的悲凉辛酸”。
4.江水月,人心寒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在江边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场景,身为商人的丈夫一去无消息,只留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孤独地等待,她只好来到江边,希望能迎接到丈夫,遗憾的是,只是“守空船”,一轮清寒之月又照射在水中,愈发凄冷,正如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可以说,江水寒,人心更寒。
5.秋月夜,愁断肠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诗人为琵琶女的不幸而落泪,也为自己的遭遇而伤怀。白居易被贬浔阳,浔阳地势荒僻,环境恶劣,卧病悲切,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说他被贬浔阳,闲适独酌,快意自在,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其实,诗人不是诗意地栖居在浔阳,并不是表达远离喧嚣的惬意,而是一种无奈,一种哀怨。***治上的打击让诗人悲哀苦闷,面对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诗人借酒浇愁,希望用酒把断肠裂肺的伤痛压到心底去。烈酒灼烧他的胸膛,他的胸中有难酬的壮志。此时,月亮把一个不得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辛酸表露无遗。而月亮“反衬了诗人遭贬的孤寂悲愤”。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4
摘要:小学古诗教学,要仔细推敲,抓住诗中的“眼”,进行精妙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加深教师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诗;诗眼;诗句;解读
俗话说,文有文言,诗有“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 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 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 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 诗歌形 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 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 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 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就进行了尝试,巧抓“诗眼”,对古诗进行了精妙解读。
第一首: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细读这首诗后,我找出“和”是这首诗的诗眼。“和”即“和谐”之意。全诗围绕一个“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自然。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相得益彰,就像是一件绝妙的意思书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第一句是写湖光与月色的“融和”。它们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如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柔似水;水中有月,月融水中,那么和谐,那么自然。
“潭面无风镜未磨”,第二句是写湖水的“柔和"。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湖面的光线既不刺眼,也不昏暗,而是那么“柔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仙境一样。让人陶醉,令人神往。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人置身于岸边,仿佛自己就是那景中的一份子,浑然忘我,天人合一。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四句是写洞庭山水的“巧和”。在如水的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君山就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色的盘子里,恰到好处,惹人喜爱。在这里作者把洞庭湖水比作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洞庭山水相得益彰,巧妙结合,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不由得想把它捧在手中,把玩不已。
诗人内心的“平和”。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在作者眼里一切都是平和宁静的,山水有情,心中有爱,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只有诗人内心充满了祥和恬静。一幅和谐宁静的洞庭月夜***就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景由心生,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的诗眼是“流”。全诗围绕一个“流”字描写了峨眉山的月色、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全诗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思绪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是写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流)。作者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的夜晚。雄伟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半轮”秋月而非一轮,并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船的前进,那“半轮”月也在渐渐地变化。月儿时而钻进云里,时而躲在山后,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 影入平羌江水流。”次句是写月亮的影子随着江水而“流动”(流)。“影”指月影,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缓缓流去;而随着月影的晃动,江水也在徐徐地流动。正可谓月随水流,水随月动 。一幅变换迷离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发清溪向三峡,”第三句是写诗人的行踪在“变动”。他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马不停蹄,行色匆匆,甚至都来不及仔细欣赏,用心品味周围的美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5
关键词:明月意象 古典诗歌 美学特征
明月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意象,在华夏诗歌长卷中,始终占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也是一轮明月亘古不变的千年映照。明月的华夏诗歌内涵,饱含着深层次的审美文化特质,我们以明月这个独特又具普遍性的意象为切入点,对华夏诗歌美学特征进行溯本追源,从而引出明月在诗歌中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明月的外在美与心灵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人们诗意的寄托对象
为了区别和对应太阳的名称,月亮古称太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尽管它的表面灰暗,但它仍是地球人仰望天空时除了太阳之外最为灿烂和熠熠生辉的天体了。月相的变化规律,给人类无限的启发、想象和神思,它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诸如语言、历法、艺术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学,几千年以前,明月就在它的源头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妇孺皆知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食月、玉兔捣药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记载了中国关于月亮的最早传说。由于月亮散发的清辉明洁清凉又能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因此月亮常常被人寄予无限的想象。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传说和人们用肉眼所看到月亮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人们以现实的月亮为基点,通过想象可以构建出符合自己内心精神需求的月亮来,人们时常能够抓住月亮呈现给他们的一些外在特征,人们再将人世的生活经验与哲学思考赋予亘古不变的月亮,给月亮既有区别又相同于自己星球的社会情态。
中国人对月亮的称呼极多,这些称呼都是美称与雅号,从没有过恶意的调侃,这是因为月亮是人们理想的寄托之物,谁都不忍心去贬低它,哪怕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对月亮照样心存美好,月亮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众情人,它可以根据观赏对象和年龄来变换自己的性别特征和审美趣味,以致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关于月亮的称呼,众说纷纭,我们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从明月的称呼中探索出人们对明月的感情因素,而诗歌中屡见不鲜的明月意象更是诗人对明月的无限向往。我们只举为大众所熟知的,月亮的别称有:银钩、玉钩、玉弓、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嫦娥、婵娟、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雅号无一不是人们对月亮充满了热切的爱,它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意象。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因为这般明朗,明月常常是月亮的书面语,从纯粹美学的意义上来讲,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美学特质以及审美现象,明月外在的显著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并最终定格为一种美的事物,它帮助人们了解美、借鉴美,明月同时也是一个超世俗功利的审美意象,它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因明月具有永恒性,使它又与其他审美意象不一样,明月可以把人内心的终极关怀和追求融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和美好的特质去打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窝,并能够栖息在人的心房,且能帮人轻轻掩上心门,陪伴人,消除人的孤独,给人以慰藉,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美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寄心于明月使人的灵魂超脱世俗的纷纷扰扰,告别莫名其妙的感伤,从而使人们能够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明月的内涵美与人们审美取向的契合,形成人们理想的倾诉对象
明月外在如此美轮美奂,隔着三十八万千米,古往今外,人们常常遥望着这个美的化身,轻轻诉说自己温暖的梦想、心灵的波折、生活的苦难,普通人对明月寄托的言语,因为无法形成文本,我们只能去猜测,当然这也是可以感受的;而诗人因为将自己的寄托言语融入诗行,明月附在他们的诗歌中形成审美意象得以流传下来,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明月意象这一审美风景。心理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它侧重研究的问题是:在审美体验中人们的感官活动是如何表现的。美的审美体验就在于我们在观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时心里愉悦与丰富的过程。
我们研究明月在华夏诗歌中的美学特质时,重点不应该停留在明月这个审美意象上,尽管明月很美,但我们通过明月这种诗歌中包含的意象来指路,可以观照人情美和人性美。例如在研究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起我们的美感时,重要的已不仅仅是研究大海、明月的本身特点,而是研究海上明月给相隔天涯的人们搭起思念和相互祝福的桥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相处两地、远隔天涯的人们,可以在明月高悬的地方相遇、相惜,以至相互拥抱。
明月的这种终极关怀和施予人们幸福的恩赐,世间几乎无物可以替代,尽管明月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一个天体,一个日夜不断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星辰。但人们不管,人们将无限的美好付诸明月,尽管明月长久地默默无闻,但人们从不计较,也正因为沉默是金这一点,让人们更加迷恋它。因为钟情于明月,人们对它存在的想象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不把明月的定位局限在欣赏的形式上,把明月的魅力隐藏在诗歌里,映照出的是现实中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愁,明月是无所不知的亲人,明月又是一种高山流水式的知音。我们去诗歌中看明月这个意象,可以看到慰藉,看到祝福,看到美,看到人类的心灵和智慧。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悲悯情怀如屈原者,月夜仰首,在天问中,他问明月,问玉兔,也问世人,问寄托在心中无限的希冀与念想。明月没有回答他,也正因为没有回答,明月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了一份永恒的深沉美感。辛弃疾这人算是一个铁血男子,阳刚十足,可面对明月,终归也变得柔肠万分,在《木兰花慢》中有“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再来看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这首明月之诗《月夜忆舍弟》,点名的不仅仅是秋思无限,更添国恨绵绵,与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古人说:“待到那烟花三月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旧历三月,人下扬州,看的不只是烟花烂漫,更重要的是要看扬州月,杜牧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唐人徐凝更加钟情扬州月,他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歌使扬州名扬四海,明月美的力量在诗歌中得以展现,其张力如此巨大,历久弥新。在扬州城附近的瓜州,也记下了王安石的明月情怀,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尽了古今多少乡愁真味,如今读来仍不免感慨万千。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逋,也喜明月,他在《山园小梅》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明月心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再来看诗人李益笔下的明月,他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每读李益,总是伤。李益太孤绝了,明月只好化成一颗硕大的泪珠,祭奠他远去的背影,报答他平生的钟情与爱意。
三、明月的内涵美与人生遭遇的映衬,形成人们借月抒怀的审美意象
明月外表美意十足外,它的内涵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感情和意义,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和意蕴美,并长期地成为人们表达人生际遇的特定对象。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其意思和感性相对,而明月常常是感性和理想的相互糅合,更多时候更倾向于感性,以致明月在诗歌中承载的意蕴在别具一格之外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感受。
月亮又叫嫦娥这一意象,屡次出现在诗歌中,它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嫦娥是忧郁才子李商隐诗中多次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将嫦娥这单一意象反复吟诵,形成嫦娥意象群,并赋予它独特丰富的意蕴,这和李商隐的人生际遇十分契合。
关于嫦娥,《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张衡《灵宪》云:“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明月和嫦娥交接,凄惶而惆怅是神话传说中嫦娥意象的主要内涵,后代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凄楚彷徨的心境,也曾这样借助嫦娥感慨内心,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面对明月,想起嫦娥,万千别恨,都融入月夜,都在嫦娥的无限悲痛中了。我们谈论的是诗歌,这是词,不作更多的探讨,但其中明月意象之寄托之深,不言而喻。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多时候,明月代表的是一种美好、一种愿望、一种希冀、一种梦想,尽管月亮有圆有缺,不能永远保持花好月圆的局面,但在人们心目中,月亮永远都是思念,只不过月亮圆的时候人们的思念跟着圆,月亮弯的时候,人们的思念也跟着弯罢。
我们再来看闻一多推崇备至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诗歌杰作,诗里几乎每一句都含有“月”字,堪称明月诗之最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如湿玉,明月高悬,这景致,孤绝十分,美得让人心碎。江面水波潋滟,婆娑的树,皎洁的明月,就能荡漾起那亘古的神韵了。星和月,是不一样的,星太遥远,只有月才占得住人的心;月离人也不近,才诠释了距离之美;圆缺变化使它动感十足,美意千分。
若没有明月,这春江一水该是多么的寂寞,寂寞是一种禁锢,寂寞意味着灵魂的缺失。春江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处在月夜之下,月华映照着女子的脸,总泛起温纯的光,眸子里多是温柔的情意,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诗意蔓延,掩不住那份难得的千古神思。月华如水,泻下清澈的光,张若虚笔下的诗句是深层的哲学思考,借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反复吟诵,轻柔的风淡淡地拂过那哲学的丛林,那江面,在那清辉皎洁之处,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高度融合了,它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殿堂中的蓝宝石。
四、结语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长卷里屡屡出现,且历久弥新,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能够传世的文学往往是那些能够安慰内心孤独和抚平灵魂创伤的作品,而明月恰恰通过文学,尤其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给人们以美好的梦想和远方的希冀,透过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并挖掘出它内在的特征,让心灵的感触引发出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对深层次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罗漫.神话・诗骚・文学史[M].广州:世界***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光明.读古代文论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
[5] 礼记・乐记[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6
1.了解“赋”的一般特点;
2.以“月”为线索,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能初步鉴赏一些借“月”抒怀的诗词。
二、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学生简介苏轼。
师补充: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见,结果新***李定等人从他的诗篇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苏轼因而被捕,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百多天。后经多方营救,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作者个人人生及仕途的不顺,却造就了中国文学的大幸。人近半百之年,却惨遭如此不幸,作者用“两赋一词”重塑自己的人生。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生:我对《西江月》有感觉。作者用“月明”来比喻自己的品格高尚,用“云妨月”来比喻奸侫小人排挤打击自己。
师:这节课我们以《赤壁赋》为例,简析了借月抒情的手法,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把钥匙,能打开有“月”意象的诗文的大门。下课!
附:板书设计
体物写志 写景 乐
赤壁赋 月 抒情 悲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8
摘要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明月是一个极为原始的文学意象。以月寄情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月亮本身的特征和它在变化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视觉情态是触发诗人种种联想的诱因,是寄情的媒介。我国古代诗歌中这种以寄情为特征的明月意象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学意象 寄情物 载体 媒介
中***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自然万物之中,天上的明月是一个最为恒久、古老的物象。自然万物生生灭灭,人生代代更替不已,而天上明月则永远是一样的,凌空飞度,朗朗照人。从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来看,明月是一个极为原始的文学意象,诗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情怀融入到明月之中,使天上的明月与诗人的内心相互辉映,达到物我交融的妙境,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传唱千古的明月诗篇。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明月的意蕴极为丰富,但归根结底:以月寄情而已。诗人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思想情感,诗篇中就有多少种带着不同的主观色彩的明月意象。这就形成了古代诗歌中明月极为丰富的意蕴,同时也形成了古代明月诗以月寄情的显著特征。
以月寄情体现的是诗人的奇妙联想,而明月本身的特征正是勾起诗人联想的诱因,如月亮的皎美明丽、月色的清幽雅致、月光的居高照远、明月的清冷孤寂、月亮存在的永久恒远、月亮形体圆缺的变化等等。正是月亮本身的这些特征和它在阴晴圆缺的不断变化中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种种视觉情态,触发了不同心态的诗人的情怀,触景生情,便会生出种种联想与情愫,他们诗中的明月便有了种种不同的意蕴。月亮本身的特征和它呈现在人们眼前不同的视觉情态正是触发诗人种种联想和情怀的诱因与媒介。大体看来,古代诗歌里以月寄情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 由明月的皎美明丽联想到人之美质,寄托对心中所爱慕的人的向往之情
如《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 兮,舒忧受兮。劳心 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大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月下怀人的情诗,由明月来寄托对所爱慕的美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明月的皎美,“僚”、“ ”、“燎”均是形容女子的皎美。诗人由天上明月的皎美,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所爱慕的女子的美貌,激发起了对心上人强烈的思慕之情。诗人由明月的皎美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由明月高悬于天联想到美人之可望而不可及。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由天上皎皎的明月联想到人间的贤才之美质。诗人把明月联想成他所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他痛感自己所思念和仰慕的贤才,难以为自己所招纳任用,正像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可爱而不可掇,因而他对贤才的思慕之情如永不止息的流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里的明月意象寄托了曹操渴望招贤纳士急切之情和贤才难得的忧苦之情。
二 由月色的清幽雅致,寄托清净幽雅的闲适之情
在一些淡泊名利的诗人眼中,明月是清幽雅致的,正像是他们清幽雅致的心怀,他们诗中的明月意象自然就成了寄托清幽情怀或表现闲适心态的寄情物。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备受人们推崇的千古名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幅清幽明丽充满美感的松月山泉夜景***。这一轮清灵照人的明月寄托的不正是诗人的那种空灵明澈的情怀吗?
又如其《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这里一片空灵宁静,没有任何外界的纷扰,在这大自然的宁静中,只有清灵的月光来与诗人相伴,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诗人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宁静,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个部分。这里的月景与诗人的内情融为一体。诗人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亦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王维借天上的一轮明月来渲染一种清静幽雅的气氛,寄托着诗人自己在隐逸生活中的那种空灵澄澈的心怀和悠然自得的闲情。
三 由明月的清冷孤寂,寄托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之情
在失意寂寥的文人眼里,明月自然是孤寂凄冷的,他们诗中的明月往往寄托着自己由于不被赏识或孤身处远所引起的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伴月将影,借酒浇愁,其内心是何等的悲苦与寂寞!“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可见诗人心中的这种悲苦与寂寞是没有尽头的!这天上的明月是勾起诗人感伤痛苦的媒介,这明月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凄惨清寂的气氛,寄托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明月联想又寄托着诗人内心深处多少孤独与寂寞!
四 以月光的居高照远,寄托思乡怀人之情
由于明月的居高照远,天下所有的人眼中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因此,古人们认为月光是可以超越空间的,离人们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勾起对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或远在异乡亲友们的强烈的思念。如《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勾起了她积郁在内心的不尽的忧思与愁苦。
再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更加使人难堪: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思妇看到了月亮便勾起了心中的思念,因而痛苦难耐,便迁怒于月,想把月亮拒之眼外,以减轻相思的折磨。可是月影却“卷不去”,“拂还来”,极言相思之苦,无法排遣。
由于月光的居高照远,勾起更多的是人们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天上的一轮明月正是勾起诗人思乡之情的媒介。
写勾起乡思的月光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便是边塞诗里那清寒凄冷的月光。戍边的将士在辽阔荒远的边关,他们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那寂寞苦寒的边关明月更是充满了悲凉凄苦的情愫。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回乐烽前的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像雪地一样洁白而泛着寒意。高城之外,天地之间满是清冷的月色,犹如一片严霜。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样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情感媒介。那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便浓重地笼上了征人们的心头。这如霜的月色寄托的正是征人们那满腔悲凉凄苦的思乡怀人之情。
还是由于月光居高照远的特点,天上这一轮明月也往往成了人们向远方亲友寄托情思的载体。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曰:“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两句是在借明月居高照远的特征来寄托民间离别相思之情。“此时相望”是说离别的双方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似乎在明月的反照中都同时看到了对方的身影,但却“不相闻”,不能用语言交流。因此,便幻想要追逐着那无处不能到达的月光,将自己的满怀情思释放在对方的身上。
再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爱人,此时此刻她大概也和我一样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以至于苦苦相思彻夜难眠吧!此时的月亮已成为沟通离人情感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似乎是一条无形的丝线,把远在天涯的离人们牵在了一起。这与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的是同一种情怀。
五 由月亮存在的永久恒远联想到宇宙之无穷,寄托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人生苦短的哀痛
月亮亘古如斯俯视人间,阅尽了天下的兴亡盛衰和人间的世事变迁。因此,在古代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这里的“明月”与“山关”是亘古不变的,成为了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但明月依旧,山关长存,物是而人非,受人敬仰的“龙城飞将”李广将***却永远作古,随着历史的长河一去永不复还。只有着这天上的一轮明月大概还记得他当年的那些英雄往事吧!
再如李白《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春秋时的吴王宫阙早已成为了一片“旧苑荒台”,但杨柳依旧青青,菱歌依旧清唱。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烟消雾散,成为了遥远的旧梦,只有江上的一轮明月成了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旧事的见证。
再者,天上明月的存在是超越时空、千古永存的,而相形之下,人生命存在的显得何等的短促与可怜!因此,这千古如斯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对宇宙生命和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思考,勾起人们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悲哀。如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无情的剥夺和人生在岁月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沉痛无比,读来让人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再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千古名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由明月而引发了对宇宙无穷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类个体生命稍纵即逝的慨叹。江月年年相似,亘古如斯,而每个人生命的存在相比之下却是如此短促。诗人由个体的命运联想到了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何时来,又何时去?由人类的命运进而联想到宇宙命运,宇宙何时来,又何时去?这一命题太高远也太沉重,似乎成了人类永久排解不开的苦恼。
但面对同一命题,苏轼寄托在明月中的情怀却显得何等地超然与洒脱,他在《水调歌头》中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前面短短三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这是自然现象,古来如此,没什么值得感伤的。“但愿人长久”,是要豁达地面对时间的局限,即人生命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豁达地面对空间的阻隔,即天各一方的离别。尽管我们彼此分离天各一方,天上这一轮明月不是已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了吗?让我们都抛却一切烦恼,健健康康地活着,在千里之外共享这一轮明月吧!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诗人在对待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超然与洒脱的态度,他完全超越了一己之喜乐哀愁,甚至于超越了一己生命之牵挂。苏轼的这轮明月寄托了他高远的人生境界和豁达乐观的胸襟情怀。
总之,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有多少种不同的思想情感,诗篇中就有多少种带着不同的主观色彩的明月意象。这种以寄情为特征的明月意象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形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而又充满美感的明月文化。一轮明月千古情,大自然的明月千古高照,常看常新。我国古代诗歌里的明月意象也将像天上的明月一样,永远照耀着我们一代代华夏子孙的精神世界,陶冶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参考文献:
[1] 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9
哇,茶几上摆满了好吃的:有香喷喷的月饼,有各种新鲜的水果,还有味美的烤鸡……
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快吃吧。”
“停!我有个节目,谁能说一个关于月亮的古诗句,才能吃月饼。”我歪着头说。
爷爷乐了,说:“猴子捞月亮。”
“错。这是个故事名字,不是古诗句。”
奶奶笑着说:“月亮像月饼。”
“这也不是古诗句。”
妈妈摇头晃脑地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错。这是歌名。”
该到爸爸了,他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突然,我发现爸爸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说:“爸爸赖皮。这个不算。”
我要大显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像小鲤鱼吐泡泡一样地说。
哗—声大家的手拍了起来。
我吃了一个月饼。看着他们流口水的样子,就一人给了一个。
爷爷还夸我是个有文化的小学生。
关于月亮的诗句篇10
关键词: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课堂镜头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7-0070-02
作者简介:黄琼(1979―),女 ,浙江杭州人,硕士,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历代文人墨客都对这首诗推崇备至,闻一多先生誉其“以孤篇而压全唐”,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笔者也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一个“美”字上。但是,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春江花月夜》的美?读出游子思乡、思妇怀人的美?又如何将这种美融入到学生的经验中去使其成为一种审美体验与生命力量呢?元遗山的《与张仲杰郎中论文》给了笔者极大的启示:不对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作过多解释,引
导学生去细细咀嚼诗歌本身,以“体验入微”式的阅读方法深深地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抵达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思考,最终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和哲思美。
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元遗山《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傅庚生也曾言:“创作在能刻画入微,而欣赏在能体贴入微也。”请你对这首诗进行细细的品味欣赏,并将其妙处析而言之。
【镜头一:圆融】
生1:最妙在于镜头的自然转换。从“对宇宙的哲学叩问”到“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作者用“待何人”一问完成了其间的转换,不仅自然,而且动人。
师:这样的自然转换,还出现在从“月下之景”到“宇宙叩问”之间,作者用“孤月轮”这一意象将月下之景和月下之思作了连结,镜头之间的自然转换使诗歌获得圆融流畅的美学特征。
生2:要说圆融,还有一处有所体现。诗歌开头写月升,结尾写月落,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结构和意境上都体现出圆融的美。
师:月落之后还会有月升,周而复始的无限时间中,是圆融,也是永恒。
【镜头二:动与静】
生3:我认为最妙的是诗的第一部分――月下之景。首先,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把“江”延展至“海”,这非常大气,而且给人江流到海的滔滔动感。一个“共”字,把“明月”和“潮水”都写得十分具有生命力,仿佛宇宙间的所有力量都汇聚到了一起,给人一种磅礴的感觉,很震撼。有意思的是这两句和接下来的两句,都是动态的。但是接下来四句,却一下子安静下来,“芳甸”“花林”“流霜”“白沙”都被定格在月光中,让人感觉特别宁静美好。
师:刹那即永恒。
生3:对,在那一刹那,我仿佛触到了永恒。我想这也应该是诗人所感受到的,所以他觉得时间停滞了。接下来那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仿佛是一个起定格作用的音符。
师:主观心理时间在那一瞬介入了客观时间,将最静谧的美好,定格成永恒。
生4:关于动与静,我还发现一妙处。其实,整首诗给人感觉都是非常静美的,然而,这种静并不是全然绝对的静止不动,因为月亮始终在动。从“月升”到“孤月轮”,再到“月徘徊”,再到“西斜”,到最后的“落月”,这种动与静的完美统一,我觉得很妙。
师:月亮的运动轨迹可算是这首诗的时间轴线。一方面暗示了“斜光到晓穿朱户”的一夜不眠相思情;另一方面,从局部来看,月亮是动的,但从月亮升落的周而复始来看,又是亘古不变的,是永恒的。
【镜头三:永恒】
生5:我觉得有一处不是很妙。我喜欢诗歌前两个部分,写得宏大壮丽,但是第三部分却写相思,好像从高处一下子跌落下来,从哲学层面降到了世俗层面。一般来说,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从个体到超越个体,从平庸世俗到神圣哲学,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以获得升华的效果。但为什么这首诗却从高处写到低处呢?
生6:我觉得这样很自然。因为月亮这个意象本就是思念的象征,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到月亮,想到家和家人,是很自然的事。
师:这种自然联想,在这首诗里,是妙的,还是不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否需要调换一下顺序?
生7:我觉得二三部分调换顺序会很别扭,这样的联想,的确是十分自然的。但是我有个疑惑,这里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相思之苦,还是他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在看别人的相思之苦呢?
师:你为何会有这样的疑惑呢?这个疑惑的产生本身便耐人寻味。应该说,你是可以从诗中找到答案的。
生7:我倾向于认为诗人写的是别人的相思之苦,因为“谁家”“何处”两个词语,把距离拉长,仿佛他看到了天下所有游子思妇的情态。
师: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更是明确道出了这一点。
生7:对。可是,我又觉得,诗人也写到了自己。
师:哪句诗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8(激动地):我有过。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我的舅舅舅妈们把她的房间“洗劫一空”,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瓜分了。我并不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孙,和她也算不上亲热,但我当时真的非常难过,也非常生气。然而我觉得他们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懂得我的心情,我也无法跟他们说,因为他们都只是世俗中人,是可怜的,有些东西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当我读到这两句时,我立刻就想到那时候的情景,我不能对他人倾诉,我只能像《国王长了驴耳朵》中的理发师一样,挖一个洞,把这个秘密对着洞讲了。
师: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你的心情。你曾有过这样的生活体会,然而那时候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忽然读到这句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心里既激动又兴奋,同时也获得了释放。你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这也是一种“体验入微”式的阅读。
其实,当你将心事向宇宙自然吐露的时候,你已把你自己从普通的世俗人中分离了出来,此时的你,与宇宙化而为一,长成一个“宇宙之我”。正是这种分离,使得狭隘的个体情思升华成为对人类的同情。
第三部分的游子思妇情,因为具有了宇宙精神而显得伟大和不朽。“斜月沉沉藏海雾”是周而复始的无限时间,“碣石潇湘无限路”是天南地北的宇宙空间,“落月摇情满江树”是洋溢在这无穷时空中的人间挚情,花可尽,月可没,而情永恒。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皎皎的月夜,你便明白,那每一粒月光,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这种思念超脱凡尘,远离功利,如月光般澄澈,如宇宙般伟大不朽。
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指引、追问和精研下,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中,这首诗中的宇宙意识和静美境界便一步步展现在大家面前,整个过程如一朵莲花的开放,其间精彩镜头频频出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月亮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