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词10篇

励志诗词篇1

按字母分类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按作家分类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之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晋)鲍照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代出自蓟北门行》)

(西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卿书》)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报任安书》)

(三国)诸葛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汉)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歌》)

(南朝)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与海。(《文心雕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战国)李斯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魏)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郑公五首》之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之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收复河南河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论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醉歌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裴休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I北楼》)

陆游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抒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生。(《三月十七日夜醉作》)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放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修改仕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励志诗词篇2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 励志教育 策略 路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即从这一“育人”的终极目的出发,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这一论题进行相关探究与阐述。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励志”一词的解释是:“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一般认为,“励志教育”主要包括“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内容。

在现行中学古诗文中,与“励志”有关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这就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资源。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去领略蕴涵于其中的语言文字之妙、诗情画意之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适当的励志教育。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养成与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抓住某些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某种“传道”——励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有裨益。

二、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励志教育,首先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启发。这既是由古诗文教学的特性决定的,也是由励志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例如,在阐释荀子《劝学》中的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尘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时,我就曾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当我们在无涯学海中遭遇某种难关时,能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克它?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遭遇某种障碍时,能否以“用心一也”之“蚯蚓精神”扫除它?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与启发下,一个个畅所欲言,将自己在往昔学习与生活中显露出的畏难情绪进行了一番自我检讨,并表示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将以荀子的名句进行自我激励,直至“痛改前非”。

古诗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与启发,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自己的领悟与体验。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励志教育的传世名篇。该篇描述了作者青春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求学记忆。在剖析该文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一段时,我曾半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如果你们遇到这样训斥学生的老师,早就投诉到校长那里去了吧?”学生们先是哄堂大笑,继而沉思默想,最后有几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位来自偏远乡村的同学,谈到自己家境比较贫寒,与宋濂当年的处境极为相似,读了该文后,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最后表示自己今后将更加坚强、谦逊与好学。

我听了学生们的发言后,觉得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态度、生活条件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在研读此类课文时,需要学生们设身处地地对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境进行联想与想象。与此同时,还要对照自身情况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领悟与体验,最终达到“自我激励”之目的。

再次,需要师生的对话与共鸣。这种对话与共鸣,既可来自古诗文文本(或作者),也可来自教师的现身说法,或学生的切身体验。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解读该段时,我的“本能”反应是要与学生一起“分享”我的一段人生经历:高二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烈日炎炎,父亲突然叫我和他一同去给玉米地除草。刚干了一会儿,他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觉得种地与读书哪个更苦?”我略带怒气地说:“当然是种地比读书苦十倍百倍!”父亲立即说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咱们回家吧!”一路上,父亲几次欲言又止,最后饱含深情地对我说:“孩子,你从小身体单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你这辈子像我一样在家种田种地,你的身体是支撑不了的。你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啊,为你自己,也为我们一大家人争口气!”父亲的话让我刻骨铭心,时刻激励着我发愤学习。一年之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我父亲虽然未曾接触过孟子的上述励志名言,但是,我从内心感觉到,他用“苦行僧”般的方式来激励我发愤读书的行为,与孟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们听了我的“励志故事”后,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共鸣。有一位女同学甚至当场表示,要以孟子的名言和我的经历作为其今后“自我激励”的精神支柱。

三、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具体路径

在上文中,笔者阐述了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励志教育的有关策略。接下来,有必要从更具可操作性的层面提出实施励志教育的具体路径。

首先,我们可以用“诵读”的方式实施励志教育。反复诵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文本,以致烂熟于心,并进行适当分类整理,为我所用,是实施励志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励志诗词篇3

说起伍佰,可能没人不认识他。

他本名吴俊霖,是华语区最知名的摇滚歌手之一,词曲创作人兼音乐制作人。 “ 伍佰不是这个高度精巧包装的时代被打造出来的巨星,相对的,伍佰是以自己的音乐,成为这个时代的平民巨星。”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就说明了这19年来何以伍佰的声势始终居高不下。 没有人会知道他的下一步会怎么走,包括他自己, 让人意想不到,只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然而,我崇拜伍佰的唱功只占一小部分,占的更多的是伍佰的才华和精神。

励志诗词篇4

不是吗?走进诗词教学的课堂,更多的教师似乎不太关注学生的“个悟”,将自己穷其一生参悟出来的成人化的东西,与从参考书上得来的诗意解释、思想感悟等揉成一团强塞给学生,更有甚者,将诗词解释让学生抄、念、背、默,以应对考试……这些极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导致了诗词教学的失败,让我们的孩子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何让学生爱上诗词、享受诗词学习成了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引导自悟,诗意地洞悉诗词视界

朱光潜先生说:“诗实际上是不可解的,解诗要在一个字,那就是‘现’,呈现,把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你的心中。”人的阅历、知识背景迥异,于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便同龄的孩子,个人成长环境、阅读积累不同,对“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所以,诗词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代替学生解读,要着眼整体,关注个体,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更多地产生独特的阅读感悟。

教学《示儿》时,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大概了解诗句的意思后,我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象,让他们自由品读出属于自己的理解。

师(设境):陆游4岁那年,北宋亡。颠沛流离中,他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而奔走、呐喊。80多年风霜刀剑,80多年金人肆虐。直到临终前,陆游也没能盼到祖国的统一。风烛残年之际,他有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陆游,请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交流)

生1:嚎芍道,为父一生都想驰骋沙场、收复中原,可惜这个愿望至死也没能实现,我这双老眼闭不上啊!

生2:父亲我今生今世看不到中原收复了,真是让我伤心欲绝。如果有一天朝廷收复了中原,孩子,你可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呀!

生3:儿啊,一想到中原的老百姓整天被金人欺负,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就浑身战栗,纵然为鬼,我都不会放过他们!

生4: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南宋朝廷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醉生梦死,把统一九州大业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怎能不让我悲愤交加呢?

师(推进):一声声叮咛,一遍遍嘱托,化成了这首临终遗言――

(生齐读古诗)

师(点拨):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情感呢?

生:悲。

师(升华):是啊,此刻,诗人心中怎一个悲字了得。 这是一份壮志难酬的悲伤(一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一份爱怜金兵铁蹄下难民的悲痛(二读),更是一份对“西湖歌舞几时休” 的悲愤(三读)。

这一片段的教学,我充分尊重学生,给予自主学习的时空,在角色对话中,洞悉诗词作者的视界。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读懂了陆游为“壮志难酬”而悲伤,为“苦难深重”而悲痛,为“朝廷昏庸”而悲愤……有了这样来自内心的个性品味,才能真正走近诗作,走近诗人,进而走近自己,诗意地洞悉诗词无边的视界。

二、鼓励思辨,诗意地领略诗词秘妙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诗词中的不少字词离学生的语用习惯遥远,还有些字词饱含的意境较为深邃,这些都给学生的品读感悟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主动提问,大胆求证,对诗词中的传神词句进行发掘、探讨,甚至进行特有的解读和思辨。只有这样,语文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

执教《咏柳》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发现。

【学习要求】

1.自读古诗,结合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组内分享自己理解的诗句,不理解的字、词、句相互请教,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级讨论。

师(引发):刚才合作学习时,各小组将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在了黑板上,下面我们来讨论。

(针对黑板上的标注,学生发言)

生1:我知道“碧玉”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柳树比作是碧玉。

生2: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这儿是把柳树的叶子比作碧玉,这样才可以打扮大树呢!

师(鼓励):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来理解是个好方法。

生3:我来解答“一树高”,我觉得“一树高”应该就是一棵高大的柳树。

生4:那为什么不说“一高树”呢?

师(点拨):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

(学生暂时沉默)

师(点醒):再读读诗句,注意诗的韵脚,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5:我知道了,这儿说“一树高”,是因为“高”和“绦”“刀”押韵,如果变成一“高树”,就不押韵了。再说,从音律的角度来说,“高”字属阴平律,可以拉长声音,纵情歌唱。

事实上,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诗词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独特的思考去解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内化。即使学生学有所困,教师也不用急着轻易告知答案。质疑思辨,看似激烈,实则诗意,坚持不懈,相信学生收获的将是相伴一生的学习能力。

三、诱发创想,诗意地鉴咏诗词意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儿童好奇心特别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喜欢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我们的课堂要提供学生创想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可谓神来之笔。据考证,作者在作诗的过程中曾先后多次修改,最后才选择了“绿”。如果把这些曾用过的字直接告知学生,无疑剥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基于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在创想实践中感受“绿”字的精妙。

播放一段江南春来时的美景。

师(要求):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来写,除了“绿”,还会用哪些字?

(一时教室内兴奋异常,学生先后说出了吹、过、来、抚、到、入……)

师(趁势):将这些字放进诗句中读一读,比一比,你觉得哪个字好,为什么?

生1:用“吹”只是说明春风吹过了,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感觉不到,而“绿”让我感觉到眼前就出现了很美很美的绿色,很舒服。

生2:“过”字,让人感觉春风像个客人,一来就走了,而“绿”就感觉春风姐姐在这儿住下来了,而且把这儿打扮得很美。

师(鼓励):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从一个“绿”字,就读出了色彩美、变化美。

生3:用“来”比刚才说的“过”好一些,但我觉得也没有“绿”好,这个“绿”让我觉得春风姐姐像个魔术师,它一来就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深入):读着这个“绿”字,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4:桃红柳绿。

生5:春色满园。

生6:生机勃勃。

师(点化):真会读书,一个“绿”字,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景象。王安石反复推敲,定下的这个神来之笔“绿”字也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句,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

励志诗词篇5

一、我们需要对古诗词的常识、鉴赏的方法、规律熟知,并且渗透于学生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还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1]

2.了解诗歌内容情感,归类如下:

2.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⑥壮志难酬的悲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

2.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矿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②思念亲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2.4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恬淡,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借古讽今的情怀,如:杜牧《赤壁》。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李白《行路难》、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3.分析诗歌意象

古诗词中借以传情达意的载体,我们称之为“意象”。鉴赏诗词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4.辨析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运用典故,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象征 、想象,赋、比、兴,重章叠唱,对比、衬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写动,以乐景衬哀景。

二、几点建议

1.反复吟咏,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

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咀嚼体会,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2.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奔腾,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钩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我们只有走进那个狂放不羁、心高气傲、藐视权贵的李太白,才会理解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3.加强合作探究,在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

励志诗词篇6

我国古代诗歌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诵读诗词,能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素质,能使学生克服人生的挫折。长期的古诗词诵读能养成他们阅读古文的能力,畅游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让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

古诗用词准确、凝炼,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有颂江山美,吟边塞情;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宛转;有豁达,亦沉郁。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位古诗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通过询问、调查、收集、阅读等手段,来理解、感悟古诗词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性活动,如“资料展示会”、“自主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同学们进阅览室、跑书店、问老师、问家长、听讲座……积极性都很高,不仅获得了不少知识,还能够“旁征博引”,表达自如。

二、让学生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

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古诗词的背诵还可将其归类,便于学生记忆,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言志”、“送别”、“劝勉”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背诵的形式还可采用摘抄法,先将优美的诗词摘记在一个本子上或读书卡片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读到能背下来时也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即使熟读成诵后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根据遗忘的规律,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隔三差五还要复习一下。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

三、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词

熟读、理解、背记了的古诗词,不能老让它们关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引导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词运用时更有乐趣。

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为了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用古诗词,可利用每堂课前1分钟进行生活用诗汇报会,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予嘉奖。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吟诵自己喜爱的古诗词或在自制的赠言卡上写上“言志”、“送别”、“劝勉”的诗词。让古诗词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古诗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从而启发他们把古诗词写进文章里,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词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境为基础,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古诗词续编故事、扩展情境、改写白话文等。如此一来,大家才发现“诗到用时方觉少”。此外,在习作中运用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他们在运用时,会给诗词创设一种新的写作氛围,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而且从诗词原先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品味古诗词。

四、让学生学会古诗词交流

对学生诵读古诗词,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乐趣。交流的形式亦可多样,可采用黑板报、手抄报、队角、橱窗等宣传阵地进行交流,读书笔记交流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读古诗词,理解诗意是最大的障碍。如若不解地死背,不能体味到诗词的韵味,不仅易忘,而且兴趣亦会随之大减。根据儿童爱画画和爱幻想的特点,我们不妨将读书笔记变通一下,将诗词变成***画,变成童话、趣事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是王维的见长,但古诗词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在涂画中见景生情。此外,儿童是天生的童话大师、幻想家。让学生把诗词译成一则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幻想成奇趣的事,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而且很受学生欢迎。将这样的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评比优秀。学生的积极性更大,也为诵读古诗词提供诱因。

五、注重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在古诗教学中,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依托诗歌主题,横向拓展。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励志诗词篇7

一、“素读”模式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素读”模式对于初中生学习古典诗词来说,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古典诗词“素读”模式,有利于学生领会到诗词的优美意境,有利于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文化格调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淀。

(一)通过古典诗词“素读”模式有利于学生领会到诗词的优美意境。从现阶段国内初中语文课堂古典诗词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语文教师依然习惯于完全掌控课堂,同时,多数教师习惯于将对诗词内容的讲解、剖析作为课上重点环节,而对带领学生诵读诗词这一环节则相对轻视。如此一来,语文教师所秉承的教学态度无形之中传递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习惯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而罔顾对诗词文字的诵读,更无法从对古典诗词的诵读之中去领略诗词艺术的格律之美,这不得不说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遗憾。而依托“素读”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诗词诵读活动,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诗词的优美意境。

(二)通过古典诗词“素读”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文化格调的提升。受年龄、心理发育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初中生对于教师所讲解和剖析的诗词内容常常只能做到似是而非的领会,但其识记能力此时处于人生中的颠峰阶段,因此,“素读”对于他们学习古诗文是很好的方法。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里,共有古诗词及名家经典古文160多篇,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的代表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又有丰满的哲学思想,非常适合初中生“素读”积累。通过古典诗词“素读”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文化格调的提升。

(三)通过“素读”模式实现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淀。通过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古典诗词“素读”,将使学生在反复的诗词诵读过程中形成对诗词中优美诗句的记忆,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淀。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时就不会再感到言之无物,不会出现心中纵有万千想法却无法诉诸笔端的现象,而且在写作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其笔下文字的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素读”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素读”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内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素读”,课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素读”,同时激励学生进行“素读”。

(一)课内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素读”。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都堪称经典,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经典古诗词进行“素读”,使学生在深入学习古诗词之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比如教学《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词是东汉时期曹操所作,显示了曹操的踌躇满志与意气昂扬。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首古诗词,引导学生吟诵。首先,为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东汉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在了解了作者与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配乐吟诵,所配音乐为比较高亢、壮阔的曲子,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实现“素读”的情感激发。

(二)课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素读”。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善于在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以此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素读”的方式应用在课外语文教学中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每个语文教师都有帮助学生课外积累的意愿和行动,而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外积累是课内知识的升华,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生成点。当“吟经诵典”之风兴起之时,很多学校、教师都把中华经典作为校本教材纳入语文教学,这无疑会掀起一阵复古热潮。可以预见的是,到时初中校园之内,将随处可见摇头吟诵诗篇的初中学生的身影,使校园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景。

(三)激励学生进行“素读”。很多时候,“素读”这一模式并未被学生完全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激励,促进学生古诗词“素读”积极性的提高。

1.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如若语文教师能够与学生共同进行“素读”,便将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带动,从而更为投入。同时,通过教师参与其中,将帮助学生更为规范地进行“素读”,并且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督促,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读”效果。

2.采取说练并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讨论、争辩,在课外多举行诵读、演讲、辩论赛等训练口才的活动;作文练笔点评时要着重点评学生引用、仿拟好诗妙词佳句的情况。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断的运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最初一个阶段,学生必然会注重堆砌诗文,通过持续的训练,将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表达时更为准确,更能选择与运用同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契合的诗文。

3.采取以唱促“素读”的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民族乐曲,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素读”情境。

励志诗词篇8

刘恺玄先生因家学渊源,9岁开始临摹柳公权等名家的字帖,并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吸收中华书法艺术的精髓。他持之以恒地勤习书法,几十年从未间断过,终使自己的书法创作达到较高水平,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永丰县可谓小有名气。

刘老离开教学岗位后,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勤于笔耕,奉献余热。20世纪80年代,他被借到永丰县志办担任《永丰县志》副主编,从事编辑工作。历时十载完成《永丰县志》的编纂后,他除积极参加老年体协每周的文体活动外,还坚持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练书法。现在他虽已年届耄耋,但仍坚持每天练一两个小时的书法。他说,有一次,他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看到安徽名媛张充和96岁仍练习书法的消息,大大鼓舞了他坚持练书法的热情。

他参加画展,目睹展出的作品大都录自古今名家的诗词时,便萌发了"我写我作"的想法,即书写的内容为自己创作的诗、联。2001年,他将自己第一次创作的七律诗《纪念***80周年》送书法展,居然意外得了金奖,这更坚定了他自我创作的信心。刘老自创诗、联的内容,主要以国家大事为题材,辅以乡土见闻等,诸如纪念抗战胜利、神舟上天、奥运夺冠、永丰新貌等。至目前为止,他送展的书法作品共获金奖17次、银奖7次、铜奖6次,作品分别被收入《中国书法金奖作者风采》、《海内外书法家精品集》和《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30余部典集中。刘老于1999年创作的楹联作品"陶情怡志,异日当成邦国器;冶铁铸钢,他年可作栋梁材",已被永丰中学镌刻在学校公园内"陶冶亭"的柱子上,成为激励学生的警示语。

励志诗词篇9

1957年1月12日,复信臧克家:“这些东西(指的18首旧体诗),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诗当然应以新式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在1958年3月的成都中央会议上,他却又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有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100块大洋。”

1965年7月21日,写信给诗友,指出:“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的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对待旧诗和新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与的观点“同中有异”。与一样终生喜欢旧诗,却又有过所反对的教导身边青年学习旧诗并乐此不疲的实践。

主张旧瓶装新酒,以旧诗歌的形式表达新时代的内容

迄今为止,虽未见专门谈旧体诗词的文章和著作,但可以通过其诗词作品的序跋以及与人谈诗论文时所留下的文字记录来探索其相关观点。例如1925年的《满江红·香洲***》序:“……剑念河山依旧,人事全非,不禁怆然泪下者,悲痛之余,词以悼之。”1952年在题字中讲到《过五台山》的写作缘由:“1947年秋,予参加阜平西柏坡全国会议,归时游五台山,时已经,作三绝以纪之。”1954年《戏作》序:“在***扩大会上,陈总以鲨鱼皮包赠我,即席戏作。”1958年《水调歌头·车中戏作》序:“由莫斯科乘火车回国,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九日,时正***一四失事,戏作。”1960年《草原纪游》序:“……有些趣事,诗以纪之……”1965年《无题》序:“巡视了海洋岛、大长山列岛防务,极为兴奋,特留四句……”1971年《慰同志》序:“毅公卧病,诗以慰之。”1972年《悼同志》序:“同志逝世,诗以悼之。”1977年《游学大寨杂咏》:“……到大寨参观,感触所及,诗以纪之。”可见,的诗歌,大抵兴之所至,或心有所念,或极为兴奋,或悲痛之情,或有感触,因而纪之、悼之、慰之、咏之,甚或戏之,绝不作无病之声。

较为集中体现的诗歌创作理念和对旧诗新诗态度的是他在广州与诗人蒲风等人的一次谈话。1938年5月上旬,在梅县同乡、六十五***参谋长兼广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曾其清的一次家宴上,与同为梅县老乡的青年诗人蒲风等人谈诗。

蒲风展示他出版的十本诗集,并要送给。对蒲风说:“看样子你还不到30岁,就这么多产丰收,真不简单!”蒲风说:“请叶总多多指教。”说:“我看写诗著文,不光要求数量,更需要质量。现在抗战工作忙,要节约纸张和时间。”大家点头称是。接着说:“听说你们不主张写旧体诗,不主张旧瓶装新酒,要把旧瓶子通通打烂,是吗?”蒲风说:“从方向来说,我们主张发展新诗歌,旧诗歌死框框太多,太古板,不易学,不易懂,要入历史博物馆,让位给新诗歌了。”说:“我看不一定。”他指着在座的陈华说:“我看过他写的旧体诗,写得不错嘛。”陈华说:“叶总看到的是我在《抗战大学》上答读者问的那首诗吧。那是一首通俗化的旧体诗,是旧瓶装新酒的一种尝试。叶总过奖了。”

停了一会儿,庄重地说:“我看旧瓶子不能丢,至少目前不能丢。新瓶旧瓶可以并用嘛。比如演戏,不光要演白话戏,也可以演客家的外江戏、广州的粤剧,不光演《三娘教子》,也可以演《子教三娘》。群众还欢迎旧的,为什么不可以并存呢?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写得多好啊,旧瓶装新酒,装得好会又香又醇。”接着,从蒲风的十本诗集中挑选了《茫茫夜》《赤卫队》《明信片》三本,并说:“《明信片》诗短小精悍,很适合战时的实际。战时要有倚马可待的诗文。希望你们多写好作品,为抗战救国作贡献。”

将散席时,指着陈华及其女朋友廖琼(中山大学学生,中共地下***员)说:“你们两位是梅县松口人。松口是出山歌状元的地方啊。你们晓得山歌状元刘三妹吗?”陈华说:“晓得,但那些歌词一时记不齐了。”于是,、陈华、蒲风、曾其清和廖琼一起凑东凑西,忆起当年刘三妹与刁秀才斗歌的故事和几段精彩的歌词。很高兴地说:“你们听,自古山歌松(客家话“松”与“从”谐音,也有赞颂松口山歌的意涵)口出,唱得多好。山歌来自民间,植根于群众之中,内容丰富多彩,很受群众欢迎,是一种很好的民间文学形式,历久而不衰。我们写诗要从山歌中吸收营养。”

事后,蒲风对陈华说:“那天晚上会见叶总,得益匪浅。叶总不仅精通武略,而且也精通文艺,对诗歌有独特的见解。”陈华说:“这点我早就知道了。叶总是个将才又是***治家和诗人。你看他给《抗战大学》的题词和在中山大学的演讲多么富有文采啊。”

蒲风将这次谈话内容记录下来,发表在《民歌集》上。与蒲风谈诗,对蒲风的诗风转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和一样,都主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但他认为旧诗歌不一定会让位给新诗歌。还主张旧瓶装新酒,以旧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新时代的内容。

鼓励身边的晚辈和工作人员学习古典诗文

似乎也不认同关于旧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他鼓励身边的晚辈和工作人员学习古典诗文,甚至还手把手教他们写旧诗。

戴晴和杨菲菲的深情回忆

先烈遗孤、著名作家戴晴是的养女。在去世后,戴晴曾撰文回忆了老人家对她词作评点的往事:“他顺口将我称作女儿,很耐心地给我改诗。”“我十四岁的时候,由学校组织到郊区植树,曾写一首鼓动词《清平乐·植树》:三月熏风吹,遍秃山顶,挥镐植树林,石硬心更硬。这黑板报稿放在我自己的桌上,不幸被他看见。他找到我说:‘三月吹的不是熏风。词对形式要求很严,不可以随便增减字句。’”在的熏陶下,儿女们都有很好的诗词修养。二儿子叶选宁在1976年中,跑到天安门广场张贴自己写的哀诗:“人生七十不为天,唯到君归偏恨早。尸骨未曾寒,风雨漫如磐。五十年来事,锤炼人民志。泣血酹忠魂,济济后来人。”

“”中期,把原北平***调部老部下杨尚德的女儿杨菲菲“收留”在身边。杨菲菲后来曾以崇敬的心情回忆了教她学习古诗文的若干细节:“自从来到叶伯伯身边,我觉得他就像大海一样,那么宽广,那么深沉,那么丰富。我常常沉醉在他的博学里,这委实是一种高尚和优雅的享受。他给我讲古今中外的故事,给我讲古代诗词,并教我诗词写作。有时在晚上,我和叶伯伯去楼后的小山上散步。我常跟在他的身后,背着手,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背诵诗词格律,或者是一些经典诗句,都是叶伯伯给我挑选的。”“我的第一首律诗是失败之作,叶伯伯说轻重音没有掌握好,好几处都是该平不平,该仄不仄。我问可不可以达到及格水平,他摇一下头并拖着长腔说‘否定———’我很失望,但他停了一下,将头转了一圈接着又说‘之否定’,逗得我大笑不止,几乎笑得面肌痉挛。叶伯伯说,我的诗虽然还不成熟,但文字和构思都不错,就算是半个打油诗人吧。我立刻叫起来:‘啊,打油诗人还是半个呀?’叶伯伯还告诉我:这只是开始,一定不要灰心,要多背,多写,熟能生巧。”

“叶伯伯非常喜欢唐代‘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也常给我讲‘三李’的诗句。我钦佩叶伯伯有那么多的学问,有时我觉得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见识、智慧和力量。对于叶伯伯这样的人,你无论对他怎样的尊重和崇拜,仍旧还会感到欠缺。在叶伯伯的身边,我越发渴望知识,渴望丰富自己,也开始喜欢***地思考很多问题。多年来,我的情趣和修养的培养和形成,不能说不是在那时候受到了叶伯伯的熏陶和影响。当然,我也更崇敬叶伯伯的为人,他的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他也是这样教导我的,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不趋炎附势,唯利是***。他曾经为我改名‘白云’,取自于古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他非常详细地给我讲了那首诗的背景和寓意,希望我能成为像白云一样纯洁和高尚的人。‘不移不屈不苟同’是叶伯伯的诗句,是他一生为人的写照,更成为我所遵循的做人的原则。”

晚年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1973年至1986年曾在身边工作的张燕回忆:“叶帅酷爱古典诗词,他从上私塾起,就开始学习古典诗词,以后一直没有间断。到了80多岁高龄的时候,他对一些名篇佳句,仍能整篇整段地背诵下来,而且非常流畅,记忆力之好,使我们都感到惊奇。他自己写了不少诗词,有好几百首,有些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我们在他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对古典诗词也有了爱好。叶帅很有兴趣地教我们学习古诗词,给我们讲一些诗词格律常识,有时还让我们学着填词写诗。为了鼓励我学诗词,叶帅专门送给我《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别裁集》。他说:学古诗词,就是要多记多背,不是有两句话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嘛。有一次,叶帅问我:‘辛弃疾的《南乡子》会背吗?’‘不会。’我说。‘给你一个小时,读熟了背给我听。’我赶紧找出《宋词别裁集》,翻出《南乡子》读起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一连读了十多遍,会背了,立刻去背给首长听。背完后,他说了三个字:‘还不错。’这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

1972年至1976年曾在身边工作的卢丽华回忆:“叶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经常过问我们学习的事。他鼓励我们学习,要求我们不要荒废青春年华,把在他身边工作的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学文化,学英语。叶帅喜欢书籍,喜欢唐诗宋词,也希望我们有这样的爱好。他告诉我,***科二号楼他有一间书房,要想看书可向我们开放,他还亲自带我去他的书房参观。叶帅言谈中经常说起唐诗宋词,而且经常诗兴大发。由于我受‘’的影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一些诗词有时听得似懂非懂。这时,叶帅就耐心地进行讲解,每次讲完,还要求我理解、背诵。我在他身边工作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曾把背诗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琵琶行》《长恨歌》这些长诗,我都是在叶帅的讲解之后背下来的。”

励志诗词篇10

摘要:谷建芬的《新学堂歌》系列作品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古典韵味,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无论是音韵语调的契合还是诗词意境的勾勒都展现了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新学堂歌;古诗文;儿歌

年已古稀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带着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带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儿歌的创作当中,她选择了一些中国优秀的古诗词并谱曲,我们把它叫做“新学堂歌”。该部歌集中的古诗歌言简意赅,意境优美,是学龄前儿童学习古典文化的优秀启蒙知识,大都取自小学课本,其中包括:孟浩然(唐)《春晓》,王维(唐)柔情似水的《相思》《游子吟》,杜牧(唐)《清明》,骆宾王(唐)童谣诗《咏鹅》,白居易(唐)民歌《长相思》,北方大漠豪情《出塞》,南方小家碧玉《江南》,气势磅礴的《登鹳雀楼》《长歌行》《三字经》《弟子规》等著名古诗词。《新学堂歌》从欣赏、教育等各个角度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和修为,使儿童哼着曲调轻松地背诵古诗词,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一系列作品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古典韵味,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

一、诗词解析

(一)诗词的选择

从2004年至今,谷建芬创作了30多首《新学堂歌》,那优美的旋律、古典韵味的风格很快就打动了无数孩子们的心,走进了校园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新歌,让儿童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文化。

在谷建芬看来,中国古代诗词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意义。譬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给人以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游子吟》一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等。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传世经典,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幅景物的描述,都会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二)诗词的分类

1.学堂乐歌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这些都称为少儿的百科全书,它们涵盖广泛,影响巨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被世人所公认,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选择吟诵演唱这些诗歌。

2.田园风情篇:《咏鹅》《一字诗》《江南》《元日》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瑰宝,它以洗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赢得世世代代人民的喜爱,许多作品在语言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3.亲情友情篇:《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清明》《登鹳雀楼》《静夜思》《游子吟》

这些诗词表达了浓浓的母爱,深深的友情,倦倦的思念等,从中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简单的诗句揭示深刻的道理。

4.励志成才篇:《悯农》《明日歌》《出塞》《长歌行》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当中励志成长的内容比比皆是,我们的先者用催人奋进的格言和诗词告诉后来者,如何的励志,如何的树立信心,正所谓“忍常人所不能忍,方成常人所不能成”,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国之栋梁,励志成才的必由之路。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一)旋律特点

从旋律进行形态,旋律本身的展开手法,乐句或乐段之间的衔接手法等方面,具体详细的揭示旋律的艺术特征。

1.旋律进行形态

⑴平直进行,此手法简洁朴实,与起伏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字诗》 描写一渔翁泛桨钓鱼,满心欢喜场景。诗作者用了十个“一”字 错落有致却含义不俗,曲作者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音调更加接近生活中的对白。

⑵线型进行,主要指向上或向下的直线型进行。

《相思》这首诗是描写一女子倚于树下思念在边塞出征丈夫的情景,音乐充满相思之情,歌曲中采用婉转上行的线型进行,同音的使用紧接下落的音阶,好似女子的思绪飘荡一样,飘向远方的亲人,再回到内心的思念,准确的表达了歌词的内容。

⑶波浪型的进行,通过不断的上行与下行的交替,形成跌岩起伏的旋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不断的上下行级进或跳进形成了连续的波浪式进行,使得音乐委婉动听,音乐性极强,体现了儿童抒情歌曲的鲜明特点。

2.旋律的展开手法

⑴重复手法是最简洁又行之有效的发展手法,应用及其广泛。

《清明》第三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完全重复,第四小节前面与第二小节重复,经过两个四分音符转折之后,稳定的落在徵音上,形成前紧后松的一个乐句。

⑵紧缩手法,是复调音乐中对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的一种手法,在儿童歌曲的单旋律中也有所应用,它是将原来的材料加以简化的一种手法,经常是节奏的紧缩处理。

《长歌行》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紧缩处理,节奏缩小了一倍,然后舒展开来,体现了对比中的高度统一。

⑶移位手法,是将前面出现的材料在另外的高度上再现,可以是严格移位也可以是自由移位,其特点是保持材料统一的同时增强了旋律进行的色彩对比。

《出塞》第三小节是第一小节的重复,第五小节是第一小节的上五度移位。

⑷倒影手法,对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的一种手法,在作品单旋律中也有应用,它是将前面的材料以某一个音为轴进行倒影处理的一种展开手法。

《长相思》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倒影,轴音是徵音,使得倒影后的音程关系与前面保持了一致,同时又增加了新鲜感。

3.旋律的衔接手法

⑴鱼咬尾衔接法,包含两种具体衔接的方式,一是用共同音来衔接,二是前一个乐句后面部分的乐汇,在下一个乐句的开头部分重复使用。

《悯农》每句的句末音是下一句的开始,形成非常平稳的衔接。

《春晓》第五小节是第二句的第一小节,是前面第一句第二句的变化重复,节奏稍作变化衔接却十分自然,这是第二种鱼咬尾的衔接形式。

⑵平稳进行的衔接法,是前句的落音与后句的开始音之间是二度级进或三度进行的衔接,这种衔接法听起来自然平稳,流畅,歌曲中常见。

⑶跳进式衔接法,是与平稳进行式衔接法相对的,指前句的落音与后句的开始音之间是超过四度的跳进式进行。

《江南》第一句的落音与第二句的开始音是下行大六度跳进,准确地塑造了活泼风趣的音乐形象。

⑷加花过渡衔接法,前乐句的尾音不是单音,而是形成一个小华彩,加花后与后面的乐句对接,在丰富旋律同时还起到一种过渡作用,增加了乐句间的流动性。

纵观歌曲,就会发现在众多的旋律中总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旋律音组在不同的歌曲中多次出现,这是在特定的音阶基础上形成的旋律构成原则,从本质上反应了谷建芬儿童歌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吟诵念白的语言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诗歌丰富多样化音调现象的概括和抽象。

(二)和声层面

从音响感知的角度来说,《新学堂歌》的和声语言单纯、明朗、简练、充满童真童趣的色彩性。和声进行横看像是中国五声性,纵向遵循着传统西洋大小调的写作手法。强调正三和弦,以功能和声为基础框架(T―S―D--T),融入各种装饰性的手法,伴奏音型符合儿童旋律的风格特点,以平稳的线条性的和声进行为主。

1.平行和弦

体现出一种和声前进的惯性、趋势。如《悯农》

2.线性和声

追求旋律的线条性,着眼于声部的横向运动,听众可以从声部的线形规律上感受到和声和曲调的变化。

主和弦分解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活泼欢快。《村居》

句中的长音以主、属持续音的使用保证了装饰化和声的传统功能性质。

上下两声部为同向的运动,伴随同向下行的运动,力度逐渐加强。二度的持续下行构成线条型的和声。

反向的线形运动在力度表达上更为鲜明。《赋得古原草送别》

三、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音韵语调的契合

如《春晓》这首歌曲中,谷建芬老师将音乐的风格把握的很到位,技术上显得圆熟,炉火纯青,特别注意语言音调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春晓》的歌词是一首唐诗,儿童背唐诗的语调很自然地被作曲家捕捉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旋律音调与语气的一致性。而在旋律进行中,作曲家运用装饰音强化了语气的趋势,既美化了音调又强调了语气,获得了很好的演唱效果。如“春眠不觉晓”的“眠”字倚音的处理用了个#FA,“花落知多少”的“花”字用了个MI/RE的装饰音处理。

如《一字诗》这首诗词中,仅仅四句诗人陈沆就用了十个“一”字。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个挑战,因为要迎合诗歌的念白和吟诵性,曲作者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不破坏诗词的韵味,较之来讲还是很成功的。

(二)诗词意境的音乐勾勒

如《登鹳雀楼》三拍子的节奏不同于其他儿童歌曲的演奏风格,三位领唱者一同出场,合唱团配和声,第一段结束后,歌曲的速度、轻快的附点音符的加入改变前段的风格,形成对比,最后又回归到最初的速度力度节拍节奏,在悠扬的曲风中结束。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告诫我们世人要有雄心斗志,拼搏奋进的精神。

如《静夜思》一首描写作者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曲作者在创作之际,也配以当时情景:在一轮明月下,一名身着舞裙的演员拉着小提琴带我们进入静夜思的主题,上奏的音阶,渲染了一种幽静的场景,四位清亮的领唱者进入,小提琴做以副旋律的伴奏,合唱团加入,好似思绪的波动。结束部的时候小提琴的游走把思绪飘扬到思念家乡之中,伴随童真的小孩子朗诵床前明月光这首古诗词。天真稚嫩的声音更加加大了人们的思绪向往,沉寂在无线的遐想之中。曲调委婉动听,引来听众浓浓的思乡之情。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主要以描写边疆的***旅生活与***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歌曲首先是以琵琶出场,由慢到快渐渐进入创造氛围,舞台上大气的京剧花脸映入眼帘,大切分的音符,与每句的末句字形成对比,第一段音乐结束之后,快速的八分音符加密了音乐的节奏,琵琶也随之加快,渲染气氛。

《新学堂歌》是部历史,它保存着我们祖先灿烂的文化;它是本教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它是一个世界,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度过。我们看到,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学堂歌》的创作已结出累累硕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承文明塑造灵魂,《新学堂歌》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也期待着《新学堂歌》能够真正地长在孩子们的心窝里,唱响在祖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徐婷婷.浅谈新学堂歌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J]. 黄河之

声. 2009.(7)

[2]朱光潜.诗论[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谷建芬.新学堂歌(古诗文少儿歌曲演唱会)[DVD].上海: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励志诗词10篇

学习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工作汇报材料,内容包括农村工作情况汇报的格式及范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材料。20__年我乡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111万元,同比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7元,同比增长453元;种植工业番茄6051亩,其中

学习

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句子,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火灾。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内起火时

学习

培训交流发言材料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交流发言材料,内容包括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培训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XXX,很荣幸能参加此次讨论交流活动。下面我就讨论内容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巡视巡察工作是***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学习

唯美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唯美诗句10篇,内容包括唯美诗句文案,古风唯美诗句。3、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4、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5、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6、寂寞的人总是会

学习

中国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国诗词精选大全,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00字十篇。***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80首古诗词,初中生、高中生各背诵50首古诗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

学习

甄嬛传台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甄嬛传台词10篇,内容包括甄嬛传眉庄台词,美版甄嬛传台词。语言的阶层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透过不同社会阶层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在不同阶层中的表

学习

论语名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名句10篇,内容包括论语交友名句,论语名句起名。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7、

学习

门诊急诊部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门诊急诊部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急诊科医生工作计划,门诊急诊科院感年度工作计划。二、做好门诊工作统计分析,每日在巡视门诊各科室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领导、医务科、科主任,共同商榷,及时解决。各门诊按时开门,不得迟到、早退

学习

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名句,老子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3、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4、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5、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

学习

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模板,内容包括民政局移风易俗方案,村移风易俗工作方案。(一)推进殡葬公共设施建设。到2018年底,采取乡建、村建、乡村或村村联建等方式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确保辐射到所有村(居)、组,解决群众“旧坟有地迁,新坟有地

学习

年轻的妈妈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年轻的妈妈10篇,内容包括妈妈的文章100篇,妈妈年轻的时候。心里不时的告诉自己,我要与丈夫一同努力,我要让我的宝宝有尊严的长大!你毅然把她们送到幼儿园,不是你不想和她们一起温纯亲热,因为你知道这是从小就挖掘她们自身的本能

学习

关于月亮的诗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月亮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月亮的诗句唯美句子,看同一轮月亮的诗句。自由配乐(《春江花月夜》)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月下江景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自读自悟,圈画关键字词,写批注。交流。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

学习

秋的诗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秋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秋的诗句100个,秋开头的诗句。(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学习

干部事迹材料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事迹材料,内容包括优秀干部事迹材料1800字,基层干部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男,汉族,现年46岁,中共***员。现为*****干部。到新区工作以来,他认真学习、勤于钻研、吃苦耐劳、忘我工作,在安全保卫、食宿保障、改善办公条件等机关后

学习

中国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国诗词精选大全,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00字十篇。***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80首古诗词,初中生、高中生各背诵50首古诗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

学习

励志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励志名人名言文案。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4、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5

学习

曹操诗词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曹操诗词10篇,内容包括曹操诗词大全,曹操诗词朗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

学习

中秋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秋诗词佳句,中秋诗词征稿。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

学习

长征诗词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长征诗词10篇,内容包括长征诗词七律,长征时期诗词大全。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2、《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

学习

爱情诗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诗词10篇,内容包括爱情诗词佳句,古代爱情诗词。(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

学习

名人名言励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名言励志10篇,内容包括名人名言励志文案,名人名言励志故事。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4、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5

学习

关于长征的诗词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长征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长征诗词朗诵完整版,小学生朗诵长征诗词。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