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的诗词篇1
1、《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2、《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3、《七律长征》——***
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大***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词:
8、《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
(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1934年,由于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途中,***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转危为安。
(2)介绍红***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教师投影出示红***长征的地形***。
红***第一方面***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第二、四方面***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会师。这首诗就是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4)有关作者的资料。
(5)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的这些资料。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远征:指两万五千里长征。
只等闲: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闲表现了红***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向上跳跃,起伏跳跃。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气势雄伟。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
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教学生演唱《长征》。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1)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闲”
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闲:空闲、闲置;等闲:如同空闲、等于闲置。
引申的意思:把这个词带入诗句中,联系上文说说“等闲”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重轻。)
理解“只”。
投影出示:
(4)读首联,读出语气。
(5)同学之间评读。
(6)红***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7)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8)红***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
(9)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
(10)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颔联。
(1)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2)哪些词是说明红***战士不怕困难的?
(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走:滚动;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4)投影练习:
把()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
把()比作()。
(5)再读这一联。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戏剧元素
中***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13-01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启明星,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随着人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作品逐渐被关注。
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在唐朝时期,诗歌被谱入歌章,并在王公大臣的宴会上传唱,这一时期是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鼎盛时期。随后就是曲子词的形成,宋代的曲子词作是我国长短句的鼎盛时期,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句更为自由,体现了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紧接着就是元曲的出现,元曲着重于抒情、叙事以及写景,在用词方面口语化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通俗化特点,是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明清时期出现了“俗曲”,又被称为“小令”或“杂曲”,加之以乐器伴奏,形成了具有艺术色彩的民歌。
二、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戏剧性元素概述
(一)戏曲音乐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戏曲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曲调、行腔等方面都具戏剧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戏剧中的曲调以及行腔常常被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所学习和借鉴,还常常被运用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
在我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中,人们常常为了体现诗词内容的时代特征以及古典艺术歌曲的民族特征,将戏剧元素中最具表现力的戏剧旋律应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从而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戏剧元素完美地展现。例如在《竹枝词》的创作中,冼星海不但将西方的作曲手法运用其中,并且研究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以及结构特征,将京剧等戏曲曲调的特征在创作中完美展现,例如拖腔、甩腔等元素的运用。
(二)戏剧表演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戏剧中“百戏之祖”昆曲为例进行说明。一是在舞台表演中,虚拟动作的运用。昆曲中的演员在进行生活动作的表现时,并不是将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对其进行感悟和思索,形成程式化的艺术语言,以虚拟性的特征展现生活场景,也就有了在舞台上虚拟时间、地理位置等场景,例如戏剧演员在表现大家小姐害羞时,会用手绢遮住自己的嘴等虚拟动作。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歌词凝练晦涩,在进行表演时,必须将词曲的歌唱以及肢体动作和演员的眼神进行融合,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姿态以及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诗词内容的展现,从而让观众正确领会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思想和意境。二是戏剧中眼部表情的表演艺术在古典诗词艺术中的运用,戏曲讲究“神韵”,即是通过表演者的眼神来表现歌者的气质和词曲的意蕴,戏剧中有说,“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演中,也将戏剧中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及“喜、怒、哀、乐、悲”等神情恰到好处地运用,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意境以及人物形象展F得淋漓尽致。
(三)戏曲艺术的虚实相生在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虚实相生、时空结合的概念,在戏剧艺术作品中,尤为凸显,舞台上的布景非常简单,甚至不用布景,或者根本没有比较真实的布景。然而戏剧演员却能用非常简练的戏剧动作和肢体动作,将戏剧内容中虚拟的时空以及情景等完美地展现出来。曾经有戏剧前辈说过,“戏剧的布景在演员身上”,这就需要演员根据戏剧内容,活灵活现地将表演程式和手法运用其中,将戏剧剧本中的人物感情进行表达。在欣赏作品时,观赏者也似乎忘却了舞台的布置,实现了“实景清而空景现”的舞台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将舞台的布景进行空白,能引起观众的思索和想象,还能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演员身上,更好地将创作者的情感作一展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的洗礼,其文化源远流长。戏剧元素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运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展现在音乐、舞台以及留白三大元素的运用上,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民族性特征得以展现,同时,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戏剧元素进行行之有效的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时楠.浅析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及教学特点[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吴婷婷.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D].上海音乐学院,2013.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4
舒婷的诗具有自我内心的自省作用,通过捕捉文字之间中内心的情感,变现出一位女诗人的独特的敏感思想内心。复杂的情绪,丰富的内涵,句句透着深刻的思想,将这种思想赋予极具逻辑性的表现方式。从这样的方面分析,她通过多种的暗喻、隐喻、象征手法和局部暗喻完成直抒胸臆的表现,是一种多重意义上的意象表示。《致橡树》中深刻的抒发了诗人深刻的人格思想内涵,表现出极具诗人性格的内容,描绘不同特点的***形象深刻的表现出橡树与木棉的关联,从而表现出极具象征思想意义的内容,这种象征意义否定了传统的“青藤缠树”形式的关系,超越了自我牺牲的范畴,增加了二者互敬互爱的关系表现,从而丰富的描绘出具有现代爱情观念的思想内容,体现出具有完美的人文特点的现代爱情品质,即真诚、高尚的爱情,***自主的不离不弃思想,在新时代的爱情观念下,超远了传统的束缚,跨越了自我的地位。诗歌通过对橡树与木棉的象征手法表现出具有爱情理想思想的***的、高尚的内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全诗一共36行,先是采用自然无得象征类比,以凌霄花的表现描绘出一方压制另一方,另一方萎缩、牺牲的爱情观念,深刻的否定这样的爱情,从而逐渐的树立反对的爱情价值观念,表现出诗人推崇的爱情理想思路,诗词中间描绘了爱情中注重尊重与平等关系的思想,这即使要保证各自的***特点个性,又要表现出具有相互扶持,相互支持,携手共进的思想内涵,诗词后部分描绘了诗人眼中真正的爱情观念,是爱的理想的生化,是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内涵。《致橡树》中的“橡树”主要描绘的是具有刚强毅力体魄的男子,而“木棉”则代表具有温文尔雅,柔情似水气质的女子。“木棉”的蜕变充分的象征了具有***自主女青年的理想人格思想内涵,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采用内心自我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木棉追求的***的、真诚的真挚爱情,这种哲理性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可亲可感性,是生动的、诗意化的描绘。诗歌的强烈哲理性更加的深入化,表现出具有强烈理性气质的教育韵味,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二舒婷《致橡树》的象征手法
1朦胧诗中象征手法的基础定义
象征手法起源于希腊,是将类似的物体放在一起,两种物体虽拼合在一起却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从而表达出整体东西的意思,象征是表现文字内容中更加深刻含义的意思。象征可以定义为用某种物品来代替深刻含义的内容,既是表达出它所具有的内容含义,又深刻的表现出其内在的意境,象征是事物的影像,是事物之间的借喻手法,亦是真正的暗示与表达。象征是有形的无形喻,以有限的内容变现出无限的可能,抓住其中永恒的思想内涵,象征的内容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象征体,是有形的事物,人们所熟知的具体内容,一种是象征义,是大于象征体内容的另外一种永恒的东西,可能是某种情感,也可能是某种观念,它是在象征体的后面表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需要读者认真的揣摩和思考的。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是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朦胧诗作品,作者以橡树为描述的象征体,以爱情为象征义,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于爱情的炽热、坚决、坚韧。诗词中的橡树代表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相中的爱情人物,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单纯的表现出诗人自身的热烈的爱情思想,而是要表现出一种具有爱情理想的思想信仰。通过对橡树的具体亲密描写发挥其具有的内心形象,具有托物言志的意境。是表现出一种可以比翼齐飞,风雨同舟,共患难的难得的爱情观念。诗人将自己比喻成为一株木棉,是矗立在橡树傍边的矮矮的小树,这两棵树的枝叶紧密相互连接,环环相扣,犹如两个鼻翼同轴的并肩爱人一般,表现出诗人希望的爱情是可以长相厮守,比翼齐飞的观念,橡树与木棉坚定的站在一起,风吹不散、雨浇不烂,二者摇摆着枝叶,相互示意,表现出心意相通的意境。以物比人,好像二者都具有了人性一般,在二者的世界中相互的沟通,找寻心灵的默契和慰藉,这是一种没有语言的意会,无需更多的语言和文字。为读者的脑海呈现出一幅没有声音的动感画面,深刻的挖掘读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寻求与舒婷诗人之间的思想共鸣,从而完成诗词的文字内容表现。
2舒婷《致橡树》中象征手法的出处
象征手法多由情感起源,从审美的角度将物化为人,以人的思想表现物的状态,设身处地的描绘物的意境,将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生命化,带给读者一种具有魅力感觉思想的意境,从而达到人与物的有效化共鸣,人与物的感情沟通,形成同一境界的效果,表现出具有的美感。物体原本没有思想内涵,人之所以会对这些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情,是因为将这些感情置身于这些物体上,倾注自身的感情。象征艺术的目的是让作者忽略象征的本例,例如,橡树、木棉,而是将象征体后面的丰富思想内涵不断的扩大化,寻找适合作者感受的,带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感觉、意志,从而完成朦胧的象征意境,这是作者采用象征手法完成朦胧诗题材的主要目的,这样可以让诗人的思想直接表达给读者,读者又不会因为直接接受作者的思想内涵而没有合理的思考,是思想转移的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美学创作手法。
3舒婷《致橡树》中象征手法的类别
第一种类别是感受象征的整体,感受作者整体诗词的意境。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种似远非远,似近非近的感受,变现出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关系,这种不确定性的关系没有因为距离而带来感情的遗失,而是因为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刻感情思想,为朦胧诗带来了一种确定的关系思想,是一种具有淳朴感受的思想理论,象征了感情不会因为远近而变得淡然的意思。第二类是单纯形象的事件象征,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用木棉进行象征,将树根、树干以及枝叶比喻成情侣直接的爱情相拥的状态,注重表现互相的爱情思想,富于充分的两性关系认识,合理的采用新时代的人格思想变现出超出自我的爱情理想认识,加深极具爱情思想认识的相关联系,从而建立具有哲理的思想内涵,认识到诗人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情的沟通,相互理解的状态,相互信任的思想联系起来,从而各自抚育极具道德理想的意义,加深诗人作品的思想意境,表现出诗人极具个人魅力的思想行为艺术。
4舒婷《致橡树》的抒情象征的转换
朦胧诗人对于抒情的表现会采用抒情表达的方式完成,放弃相关景致的描写,采用自我思想的描绘,对相关的象征手法进行合理的运用,为诗人带来抒感的表现机会。抒情诗主要是通过作者需要表达的思想,从事物的描绘开始,对相关内容、物品进行描述,以象征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完成抒情的有效表达。作为抒情诗的代表作家,舒婷《致橡树》中抒发到“我们都互相致意”,“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都是以诗词抒发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心情的抒发,以各种合理的方法完成相关象征物的创作。舒婷的《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抒发了作者自我的感情思想,象征手法在抒情角度完成了有效结合,合理细致的捕捉到她全面的敏感思想。复杂的情感通过合理的假设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明丽的音韵,流畅的实体过程思路,采用隐喻的表现手法,合理的逻辑结构,直抒胸臆,表现出多种的情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则是映衬出具有贞洁主义思想的,象征着橡树与木棉之间的情感,这些手法的合理化运用,加深了诗歌的整体艺术感情氛围,保证了其具有鲜明反差色彩的意境表示,启迪人们对于现实的思索,更加鲜活的表现出诗中抒发的情感,悲伤的与欢乐的对比,更加突出悲伤的痛苦与沉重。
三象征在舒婷《致橡树》中的作用
1象征手法增加了舒婷《致橡树》抒情的理性情节作用
舒婷《致橡树》采用具有哲理美的思想,合理的运用象征的手法加深理性抒情的韵味,是一首具有意象美的哲理性诗,用“橡树和木棉”比喻成具有思想的性格的人,橡树和木棉是不变的,具有事物了的原本艺术特征,更加深了诗人要表达的意境。诗中写道“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是利用“橡树和木棉”象征了这种情感的交融,突破无法逾越的传统诗词表达形式。诗人用具有哲理性的语言“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变现出诗人的情感态度,这是事物的象征抒情描写。
2舒婷《致橡树》具有的寓意特点
寓意是象征的一种方法,象征主义者认为,合理的文学艺术不是描绘现有的生活,而是对于不能达到的超越时间限制、超过时空认定、超过物质基础要求、超过感觉思想内容的另外的一种意识思想,这种感觉思想只有通过寓意手法,象征手法才能够表现出来。象征手法沟通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为二者建立良好的桥梁,人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诗歌认识诗人主观表达的思想,象征的内容不是事物的基础属性,而是主观意义上赋予的特点。拜托生活中的语言形式,采用脱俗的寓意手法,加深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寓意。象征的手法大多采用暗喻的方法,表现诗歌的意境,这与主观客体内容是相互契合的。象征手法带来的诗意是给予诗人内心时间的描绘,无意义的寓意不是朦胧诗,更不能成为诗。有寓意的诗才可以被成为具有思想内容的,是值得人们称赞的。这种称赞是极具***性的、庄严而神圣的,没有多余的棱角和光环,是默默的长大,逐渐成长起来的真正的文化思想艺术。舒婷当时生活的年代正处理抗战时期,由于诗人具有的地下***身份,受到的教育是得到了“雨露的润泽”,可以坦然的面对“风雨”,《致橡树》中写道“树的位置”,它是“***的”而并非“孤单的”,是“月光为它带来了光明和理想”,“月光”带给诗人理想的梦,是符合当时地下***工作所处环境的它的孤立、傲骨都表现出具有“美”的寓意。树的沉默和丰富随着风霜的锻炼,逐渐充实,它的默默无言,却比“夏蝉”还要有力,比“秋虫”的鸣叫更加悠久长远深刻。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沉默,是社会规律变化中的沉淀,在这样的抒情寓意中,逐步让读者感受到其深刻的寓意。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艺术的特点,诗人写“树”却处处喻人,凸显其具有的象征意义,合理的认识象征中具有的可以贯穿的内涵,将“树”与“人”合理的结合起来,变现出具有强烈切合象征意义的双重韵味,增加了含蓄的寓意之美。诗的这种象征暗喻是极具朦胧诗的味道的。它不体现在直观的描绘上,而是体现在其深刻的象征体上,表现出具有强烈朦胧诗的内涵意境。
四结语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5
磨刀不误砍柴工――基于课标与儿童的文本解读
这次的课题有点出乎我们意料,它既不是叙事散文,也不是说明小品,更不是说理文,而是一首只有几十个字的七言律诗。我们在设计思路上展开了讨论。
【翟敦兵】《七律・长征》是五年级上册的一首七言律诗。针对诗歌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曾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我想,这个要求能给我们的微课程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宋丽琳】说得有道理。就《七律・长征》而言,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了解长征的历程就是“大体把握诗意”;借助长征的历史重现感受长征的艰辛就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走近长征的历史事件体会长征的精神就是“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些应该是学生习得的主要内容,也是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
【陈江华】同意。同时,我认为《七律・长征》这首诗虽然诗意浅显,但历史过于遥远,所以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深刻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我们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把学习过程变得直观,让学生们看到更鲜活的历史重现。
讨论反思:在拿到课题后,即便是在比赛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基于课标与儿童的文本解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教学的目标任务才会逐渐清晰,设计思路才会正确,之后的学习才会有效。
删繁就简三秋树――基于微视频制作的目标任务分解
我们讨论完设计思路后,对如何利用微视频这种手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宋丽琳】首先,我觉得需要对微视频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微视频的时间在8分钟左右,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复杂的教学内容来说,微视频重在“微”。所以微视频的问题应该聚焦,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学习时间短的特点,你们觉得呢?
【陈江华】同意。不仅如此,我认为微视频的制作还可以“情境化”“主题化”一些。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故事。
【翟敦兵】对,这样看来,对于这次的微视频制作,很显然我们应该紧扣“长征”这个主题,创设长征的历史情境,来展开微视频制作。
【陈江华】是的。基于对微视频特点的考虑,《七律・长征》微视频制作的核心目标应该是紧扣一个主题“长征”,让学生走进长征,了解长征。围绕这个目标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长征是一首诗――初读诗歌,认识七律,读准字音,读出诗韵;长征是一段路――了解长征,品析字词,关注比喻、夸张的手法;长征是一种情――走近红***,体会长征精神,拓展长征故事。
讨论反思:微视频的制作是本次比赛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内容。要把《七律・长征》这篇课文“装”到微视频这个“筐子”里,既要“装好”,也要“装满”,而删繁就简才能“装好”,有效整合才能“装满”。
1+1也能大于2――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化
在明确目标与任务之后,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来有效解决这些任务,从而达成目标。怎样用好微视频呢?
【陈江华】长征这段历史的介绍很有必要,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简单而生动地再现这段历史。以中国的版***为背景,动态地呈现长征的线路***,并在呈现过程中,配上解说词和典型历史事件的***片与文字。这样短短一分钟的动画介绍,会比单纯的文字呈现要鲜活得多,而学生获取的信息量也不比单纯文字介绍少。我觉得这可以作为微视频再现长征历史的主要方式,如何?
【翟敦兵】同意。在学生受到情境感染后,正是朗读诗歌的好时机。我们还可以借助视频动画来帮助学生提升朗读能力:给诗歌加上拼音,帮助学生读正确;给诗歌加上停顿号,帮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给诗歌划分结构,梳理诗歌内容;提供诗歌范读,引领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通过两分钟的视频学习,学生一定能初步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学习目标。
【宋丽琳】对,我觉得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诗意,感受长征这段历史,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呈现重点诗句时,利用多媒体的便捷圈出关键词,对应的动态呈现相应的注释、画面等,并在此基础上,配上教师适时的讲解,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学习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方法,可以将相应的句子放在一起进行剖析,这样能动态直观地呈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易于学生掌握。
【陈江华】说得太好了!基于诗歌内容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能让学习得到优化。我们还可以呈现国内外知名人士对长征的有关评价,来提升对诗歌内容的认识,帮助学生提炼长征精神。我们可以提供与长征相关的诗歌、故事、视频、网站等,让学生的学习有所拓展延伸。
讨论反思:信息技术的运用,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重难点也易于突破;用得不好,耗时耗力,适得其反。基于文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使教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才能得到1+1大于2的效果。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借助团队力量提升视频品质
团队互助就像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个团队牵手另一个团队所碰撞出的智慧的火花是不简单的。
【宋丽琳】兄弟团队在制作微视频时也抓住了对长征这段历史的背景介绍,甚至用上了激昂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激荡人心。我们的微课程想要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还需要更精、更简。我觉得,长征的介绍方式可以做如下调整:原来是用展示长征线路***―介绍长征事件―出示长征典型***片―出示名人评价长征的语句的方式介绍长征,用时将近2分钟。现在调整为在动画展示长征线路***的同时,在路线***相对应的位置出现相关的事件、典型***片等,这样整体性更强,内容更加充实生动,用时也缩短到1分钟。把原来名人评价长征的语句调整到视频的最后呈现,如何?
【翟敦兵】可以,这样也是对学生利用好书本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导。在兄弟团队的设计中还有十分有特色的生字教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他们在教学中渗透字理,关注写法?
【陈江华】他们的生字教学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但是我还是认为,一个好的微课程,求精不求多,教学的所有环节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我倒觉得,可以在抓关键词方面学习一下兄弟团队,他们巧妙地抓住一“寒”一“暖”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
畅谈设计亮点与反思
作为一支网络下的教研团队,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不论是文本解读,还是制作目标分解,以及立体资源的整合,我们都一次又一次“蹲下身”来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会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以便让微视频成为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我们回顾了整个制作过程的得与失,现归纳如下两点与大家分享。
1.微视频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既要确保信息的清晰、易读,又要恰当地处理界面元素的样式特征及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以保证学习者能清楚、准确地感知界面元素。在版面设计上,我们将首页PPT作为微视频的“脸面”,赋予其清晰的“五官”:教材、标题、作者、学校和背景。尤其是背景***片选用了长征标志性的***片,并进行了色调调整,使其更能凸显主题,给学习者以视觉认同感。
在PPT的美化上,我们遵循了如下原则:50%的文字,20%的***片,30%的空白,文字颜色不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每页PPT上下页内容相当,左半页与右半页间隔协调;翻页动画保持在2~5种,***片文字搭配合理,给学习者以视觉认同感。
在微视频的录制上,我们应用比较广泛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详细的录屏操作可以参照该软件的帮助文件,粗略的操作步骤为:启动程序设置录制区域勾选音频输入选项点击录制按钮打开PPT文档进行讲授停止录制保存文档输出视频文件……纵观这个7分46秒的微视频,虽然微小,但是结构完整,内容精练,制作精良,讲究逻辑性,富有节奏性,力求形象性。
2.微视频制作“点”的巧妙呈现
小学语文微视频的制作,要发挥其独有的特点,即找准微课的“点”。这个“点”可以是知识应用的关键点,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还可以是教材延伸之处的拓展点。
微视频依据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分为讲授型、交互型、演示型等。陈述性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建议用讲授型、演示型的微视频来呈现。程序性知识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解决“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问题,这两类建议用演示型、交互型的微视频来呈现。
只有选准微视频的“点”,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视频呈现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微视频的优势,帮助学生习得知识。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6
关键词:意象;画面;意旨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的,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何为古诗词的意象呢?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物,还包括了作者的情思。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因此,在意象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形成怎样的画面,用这个意象想要传达什么,最后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抓住意象来生成形象画面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景物、颜色、远近等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如入画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寻找出一连串意象,然后指导学生从中整理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告诉学生:诗当然需要特征鲜明的景物,更要知道人其实也是人事,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物画与人画相互对应、交织构成了鲜活的动态画面。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配以适当的多媒体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二、抓住意象理解写作意旨
明朝的诗评家胡应麟说过:“古诗之妙,在求意象。”意象是诗歌构建的材料,意象就是我们研读的重点。因此只有在感知并领悟意象的基础上才能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上阕意象:秋、雁、边声、(号)角、嶂、长烟、落日、孤城。从上阕这些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塞外秋景***。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饮酒、泪。这几个意象的摄入,作者意在表现这样的感情: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一杯浊酒又如何能够消除呢?通过找出诗词中的意象,让这些意象“站出来”倾诉它的含义,本文的要旨便不攻自破。
有必要指出的是,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要想真正彻底地读懂一首古诗词,还须了解它的作者。比如,在教学《行路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在创作这一组诗歌时的背景。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抓住诗歌中的“拔剑四顾、停杯投箸”等画面,体会诗人苦闷、豪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相见欢》时,先了解李煜是一位后来沦落为阶下囚的皇帝,这样通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诗词中的“西楼”“月如钩”“梧桐”“清秋”等有鲜明感伤情绪的意象来理解诗人痛苦和离愁的感情,体会到一个亡国之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三、抓住惯用意象形成能力
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
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而“残月”则更多的是别离的象征,李煜的“月如钩”,勾起的便是深深的离愁。类似的还有“柳”象征了送别,梅花、、翠竹来喻隐士君子,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等等。
因此,通过积累了解一些意象的涵义,能成功帮助我们学习鉴赏诗歌。
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创造出该意象的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学生通过对一些常见意象涵义的了解,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对内容、对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就很容易理解,对古诗词的初步赏析也不成问题。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7
象征
有“象”,必有“征”,是之谓象征。象征是一个合成词,“象”与“征”最早是分开说的。
汉语中的“象”最初指事物的形象或外在形式,“征”是事物所呈现的征兆。《汉书・艺文志》说的“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是指占卜家通过观察事物的征兆,或利用卦象的组合而察知自然人事的变化、运行规律。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是魏晋时期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中的“触类可为其象,含义可为其征”。在王弼看来,《周易》之“象”既是事物特征的抽象代表,又是对“圣人之意”的具体展现,其符号的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王弼的“象征”非常接近西方的象征(Symbol)概念,其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兴寄”(“托物兴词”)、“滋味”(“味外之旨”)等概念有着相当密切的理论联系。
象征作为文学表现手法,滥觞于《诗经》中的“比”“兴”。比兴之于楚辞,基本上发展为象征;所谓“香草美人”式的比兴,就是象征。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曾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屈原《橘颂》就是通篇运用象征手法的古代名作。诗人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与习性的特征,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地讴歌。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既沟通物我,又融会古今,由此创造出“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清・林云铭《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不迁”的爱国主义的文化内涵,而永远成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的对象。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代词人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此誉中肯。
一般情况下,诗中的“象”与“征”从表面上看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法国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是的,诗的魅力不体现在直观表达与如实描绘的方面,也不是在证明什么,它总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的加以启迪,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征。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言此意彼的比兴手法极其相近,从根本意义上说,象征也是一种“比兴”。“比”是求诗的形象化,“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巧妙地隐去被用来“比兴”的事物,诗的主题也就呈现多义性,从而增强了诗的趣味性。顾城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它们既有其自身的客观意义,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再加上标题的暗示,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眼睛”是渴求光明的眼睛,象征“一代人”在苦苦求索中的期盼;而诗中的“我”则直接象征“一代人”。由此可见,诗歌象征的审美特性,实际上就是意象所蕴含的内在的美学特性。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者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意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使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思想内涵于平凡事物中的,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如李小宁诗《花朵》:
到处都是玻璃的反光
最后一把椅子无法上场
我到哪里去牧放
我的女人我的猎***
到处都是“物质的闪光”(鲁迅语),我的“椅子”(尤奈斯库有荒诞剧《椅子》)不让上场。没有蜜蜂,如何播种草原(狄金森诗意)?没有草原,如何放牧我的猎***?猎***饥饿,如何让我的女人表演?――所有这些意象,均以象征的伎俩告诉,抑或诘问,物欲横流中的人们,凭什么让自己脆弱的心灵度过劫难?又凭什么让自己疲惫的灵魂泅渡上岸?这些都是问题。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中,雷电象征***势力;而在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雷电则象征正义的力量。
诗歌中的象征,就是用意象委婉含蓄地抒情或说理。情,直接说出不好,太直,太白;诗忌直白。日常之理可以直说,但诗中的理要有理趣,否则就没有诗趣了。
现代诗学所谓的象征区别于一般修辞意义上的象征,也区别于传统用来“比兴”的象征。象征的标志就是使抽象的情感或意义在具体的形象上着床。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够加强诗的理性力量。艾青的《诗论》认为象征“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可见,意象是情思的音符,它们应和、对照、比拟,组成美的旋律和激情的和声。你心中原有一片象征的森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说过,世界是一片“象征的森林”),那不是别的,那是世界的倒影,诗人的任务就是不断还原世界本来的意义。
“象征之道也可以一以贯之,曰,‘契合’而已”(梁宗岱《象征主义》),物我契合,就有了韵外之韵,味外之味,就有了诗的韵味之外的韵味。
隐喻
隐喻就是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比喻有明喻和暗喻之分,隐喻即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只是形象上的相似,也就是省略了喻词的比喻。
隐喻与象征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象征之“征”往往是虚指的抽象的意义。象与征的关系常常由某种心理定势或情感原型相联系,有某种公众认可和文化传承的意味。如此说来,隐喻如果长期使用,且带上了某种固定的精神含义,得到普遍认同,也可以转化为象征。
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构建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
诗歌的“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意味另一种事物”(钱宁《诗即隐喻》)。隐喻区别于“以彼物比此物”之“比”,也区别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之“兴”,隐喻不是比兴。隐喻实际是将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事物放在同一语境中进行渲染、烘托、暗示、比照、感应、融合、相生……从而产生出新的“意味”来的表现手法。这又不同于强调理性“意味”的象征。隐喻中的“意味”物是临时搭配的,不像象征之“象”与“征”那么对应得牢靠。隐喻起源于观念、意义,或者说隐喻是观念、意义对美的意蕴的要求,也是美的意蕴对观念、意义的生成。艺术中的隐喻总想跨越形而上的门槛,观望并拥抱栩栩如生的形而下的世界,回归朴素的自在。所谓朴素,是指形而下世界的“在”,而不是观念与意义侵入之后的“在者”。隐喻自己不能表达自己,因此,它需要借助文化的积淀,借助集体无意识来处理“我”与支离破碎的世界的关系,来表达自我,表现自己。
隐喻的表现手法与象征一样也是具有暗指性的,通过一个或多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世界,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得更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而要进一步抵达其后的心灵世界,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李小宁诗《成语》:
掌而谈,驷马追赶的寓言
等待石烂的箭,一语中的的筌
汗流浃背的鱼裸,上岸
一可以贯穿,若干年以后取暖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掌而谈”“海枯石烂”“一语中的”“得鱼忘筌”“汗流浃背”“一以贯之”,以及“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等,本身都是成语。成语是什么?成语就是隐去了原生意义的符码组合。诗也是符码组合,诗必须隐去约定俗成的公众的现实意义,还原个性,暗示心境。隐去原生意义的成语往往被辞典或世俗观念所强行规范,诗隐去的意义常常会“移情”,成为丰富多彩的“答案”。
“隐喻的原理,也就是说的一种事物而暗指的又是另一种事物,并希望别人也从这种表达领悟到是指另一件事物的原理。”(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必须是异质的,且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哪怕是最表层的、极浅显的相似性,只要能启发读者进行类比性联想,抑或创造性想象,从而“领悟”到意象背后所隐蔽了的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现代诗,但隐喻的泛滥对中国现代文学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第一个伤害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失去了必不可少的创造力。第二个伤害是,读者只有了解了那一层意义之后,才有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可能。人们读不懂现代诗歌,完全是因为人们还没捅破诗歌所隐喻事物的那一层窗户纸,真正聆听到所谓的弦外之音。
隐喻的沼泽已让中国现代文学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应该对中国第三代诗人,如韩东、于坚、于小韦等深表敬意。他们努力还原真正的汉语写作,用直指事物的语言表现事物,摒弃了华丽的词藻,停止了意义的升华,试***揩拭尽文化的油腻,而达到意义的澄明。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承担另外一种风险,因为人人都习惯了隐喻,人们总会要诘问这些浅白的词句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深奥的意义。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8
关键词:晚唐 李商隐 温庭筠 诗变 词体
唐诗历四时三变,跨度大。对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状况,1943年缪钺先生《论李义山诗》一文从总体上明确提出了李商隐诗与词体的关系――“意脉相通”[1];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才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并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涉及李商隐诗与唐宋词、温庭筠诗与唐宋词、李商隐诗与温庭筠词、温庭筠诗与温庭筠词等四大关系。本文按年代顺序就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地综述,或许能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世纪8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较少,主要有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等论文和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论著《唐五代北宋词研究》。
万云骏文从语言题材、艺术手法、感情倾向等方面论述了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风对词体风格形成的影响,吴肃森文也从这些方面论述了温庭筠恋情词的婉约风格是李商隐的绮词艳语从正面推动的结果。杨海明文论述了温庭筠把晚唐诗中香艳纤弱的风气纳入到新兴的词体中而创造出比诗较狭却又较细、较深的词境。刘学锴文从比较中说明了“温李”诗歌的词化特征,论述了义山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王希斌文认为温庭筠的乐府诗在韵律、句式和格调上引进了词的创作机制。村上哲见在“温飞卿词论”一章中认为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描绘感情世界的手法上、“在那根柢里的诗思方面”[2]是相近似的,有很多共同性。
20世纪90年代,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依然较少,主要有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杨世明《唐诗史》、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等论著和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等论文。
霍然在“梦断魂消的晚唐词”一节中认为温庭筠等人把诗歌创作的着眼点从男子的外在世界转移到女子的内心世界,自此“描绘各色女子的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成为曲子词的创作心理定势”[3]。林庚在“词的成长”一节中论述了“温李”的恋情诗,为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杨世明在“为婉约词开道的绮艳诗人――李商隐、温庭筠”一节中认为李商隐的艳诗“为词的转写恋情发出嚆矢”[4],温庭筠的“乐府诗善于描写,精丽纤细,对于他写作曲子词,是有帮助的”[5]。刘扬忠在“孕育词体文学的文化土壤”一节中认为李商隐诗在题旨、意境、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感情倾向等方面都接近了词的艺术规范,“接近了长短句词的内在特质和主体风骨格调”[6];温庭筠等人把晚唐诗风带进新兴词体之中,铸成了花间词风,促成了词体的***和繁盛,“温庭筠的典范性创作,使古典诗歌形式完成了从齐言诗向长短句词的演变”[7]。赵山林文以李商隐的诗歌为例,从深情与苦调、艳体与曲笔、细意与静境等方面论述了词体的形成受到晚唐诗的深刻影响。迟宝东文论述了温庭筠诗词在撷取物象及表现手法上有统一的风格。文艳蓉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情感基调和艺术表现方式上与词有相通之处,认为他是由诗向词过渡的转递人。
21世纪前十年,涉及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有倪进、赵立新、罗立刚、李承辉《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等论著和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高慎涛《论温庭筠词》,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张丽丽《晚唐艳情诗的兴盛与诗学观的转变》等论文。
倪进、赵立新等在“缘情侧艳与诗词一源”一节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词风是其诗风的自然延伸。董希平在“晚唐五代诗歌的演进与词体的确立”一章中论述了李商隐缠绵悱恻的诗情与晚唐五代词中男女情爱的色彩是相一致的,已经具有了温庭筠开创的花间风味;“温李”写情之作在意象、表述方式上是相似的。许总的文章指出温庭筠情爱题材的诗歌创作侧重于感官的描绘,这一特点在温词中得到极端化发展。李中华、韩樱的文章从情感意境、语言技巧、配乐歌唱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风对词风的影响。李然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的诗与词在意境与意象运用上的异同以及他如何以乐府入词。张煜在文章中认为温庭筠的歌诗中出现了词在题材上相对集中的现象。陈如静、王冬艳文从表情深挚婉曲、景物细小静止、意境与凄艳美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对词的影响。慈波的文章论述了温庭筠的绮艳诗是诗词过渡阶段的产物。蔡燕的文章论述了李商隐情诗具有从诗境向词境位移的过渡色彩,境界走向狭窄深隐。高慎涛文论述了“温李”诗歌的词化。蒋晓城文论述了“温李”艳情诗在表现方式、意境、风格、体式上与艳情词十分相近。徐秀燕文从女性形象和绮怨风格等方面论述了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与其词的亲缘关系。林春香文从女性形象、意象、主体风格等方面揭示了温庭筠对诗词两种文体的把握和运用以及其恋情诗在婉约词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巍在文章中比较了温诗温词的异同之处,论述了温庭筠以诗法入词。刘霁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由诗入词的诗歌艺术特殊性.余祖坤文论述了“温李”诗歌在意象、意境等方面已极近于词;温庭筠等人将诗歌的移情、烘托、象征等艺术手法运用于词的创作中,促成了词体美质的形成.张英的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无题意义等方面论述了李商隐诗与婉约词的关系。高骅文论述了“温李”的古体诗、近体诗与词的关系。叶帮义、余恕诚文从题材、境界、意象、情调等方面论述了“温李”诗歌渐入诗余的现象。李定广文论述了温庭筠艳情诗词的一体化。李静、唐颖菲文论述了李商隐的爱情诗表现出以词为诗的特点。王伟在文章中论述了温庭筠借鉴诗情景相交之法而形成委婉含蓄的词风。黄立芹文论述了李商隐诗中的词化现象,论述了温庭筠绮艳诗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对其词的影响,探讨了温诗温词在女性形象、意象运用、意境表现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余恕诚文从表现“迷魂”、“心曲”,心象融铸物象,意象错综跳跃,接受楚辞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温李”绮艳诗风与花间词风的关系。余倩的文章从总体风格、题材、绮怨形象、意境等方面论述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诗的词体特征。过元琛文通过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与温庭筠爱情词在笔法、意象、意境等方面的比较来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张丽丽文论述了“温李”艳情诗在题材风格、艺术手法、营造意境、语言声律等方面对词的影响。
由此观之,唐诗流变中关于晚唐“温李”诗歌向词体发展演变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不够丰富,尚未出现专著。陈伯海先生曾在《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一文中对唐诗研究趋向提出建言:“唐诗流变及其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还要进行深入的探察和剖解,务使历史的总体风貌能得到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展现,这也是科学总结工作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我觉得目前兴起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很值得提倡,无论是对诗人群体、流派、诗歌体式、类别、历史时段、地区风貌以及诗歌与社会经济、***治、文化、习俗乃至各种文体间的交互影响,均尚有深入发掘的余地,只有把这方方面面的环节把握住了,一代诗史的精细脉络才能清晰无误地显露出来。”[8]因而笔者认为,对本文所综述的这一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注释:
[1]缪钺:《论李义山诗》,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5期。
[2][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3]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4][5]杨世明:《唐诗史》,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第661页。
[6][7]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第56页。
[8]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缪钺.论李义山诗[J].思想与时代,1943,(25).
[2]万云骏.晚唐诗风和词的特殊风格的形成及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1981,(1).
[3]吴肃森.谈李商隐爱情诗与温庭筠恋情词艺术风格的亲缘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82,(5).
[4]杨海明.“心曲”的外物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J].文学评论,1986,(4).
[5][日]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刘学锴.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7]王希斌.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J].学习与探索,1989,(Z1).
[8]霍然.隋唐五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9]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11]赵山林.晚唐诗境与词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12]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3]迟宝东.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J].天津社会科学,1999,(5).
[14]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5]许总.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以许、杜、李、温四家诗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16]倪进,赵立新等.中国诗学史[M].陈伯海,蒋哲伦主编.隋唐五代卷[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17]李中华,韩樱.晚唐温李诗风评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
[18]李然.温庭筠的诗词比较――兼论晚唐文人的诗体与词体观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19]张煜.温庭筠歌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20]陈如静,王冬艳.幽艳晚香沁词林――论晚唐诗歌对唐宋词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1]陈伯海.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2]慈波.温庭筠绮艳诗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3]蔡燕.徘徊于诗境与词境之间的义山情诗与白石情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4]高慎涛.论温庭筠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25]蒋晓城.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D].苏州大学文学院,2004.
[26]徐秀燕.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7]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8]林春香.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9]张巍.温庭筠的诗法与词法[J].中国韵文学刊,2006,(2).
[30]刘霁.温庭筠诗歌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1]余祖坤.中晚唐诗变与词体***[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6.
[32]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33]高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
[34]叶帮义,余恕诚.“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中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走向[J].东方丛刊,2008,(1).
[35]李定广.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J].文学评论,2008,(2).
[36]李静,唐颖菲.论李商隐和朱淑真两位爱情诗人之以词为诗[J].咸宁学院学报,2008,(4).
[37]王伟.唐五代诗体背景下词体的形成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8,(4).
[38]黄立芹.温庭筠品行及其诗词若干问题考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39]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4).
[40]余倩.从温庭筠诗看晚唐诗的词体特征[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41]过元琛.从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到温庭筠的爱情词[J].理论界,2010,(3).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9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外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边境线往外推扩了许多。朝廷收到捷报后,就派王维一行来到河西节度使幕府。王维一行是带着朝廷任务的:一、唐朝边塞离京城L安遥远,边将有时会虚报、妄报战绩邀赏请功。王维等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查证捷报是否属实。二、若实际战况与捷报内容出入不大,王维将代表朝廷慰问、奖赏获胜的将士;三、作为朝廷的使者,王维一行将对这场战争的后续影响进行跟踪调查,作为朝廷任命边将和实施对外***策的依据。尽管王维当时任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但这显然是一次重要的使命,体现了朝廷对王维的信任。而且,王维有机会到边塞领略与中原大地迥然有别的奇异风景,心里应该是乐意的。有些文章认为,王维这次出使,是被朝廷权臣排挤的结果,所以心情黯淡,这种说法既无根据,也不合情理。从诗题看,《使至塞上》是王维已在塞上(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之后的诗作。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关于“边”字,读者往往不能辨析其与“塞”字具有不同含义,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边”与“塞”的区别在于,“塞”指我***长期定居之地,具体到这首诗而言,指河西节度使幕府的所在地一带。而“边”,则位于塞外,在战争发生时,指敌我两***交锋的最前线。既然崔希逸的***队在这次战争中入犯敌人的地盘2000余里,那么诗中所谓的“边”与“塞”之间,就有相当一段距离了。细揆“问边”两字的语气,这应该是王维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下来之后,正常履行使者的任务,即出塞到前线视察。关于“单车”,施蛰存《唐诗百话》指出:这是用旧典,《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施蛰存《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是有道理的。“单车”出征在唐代以前的典籍中多见,如《史记》《汉书》都已使用。发展到唐代,“单车”出征一词所标示的,主要是一种勇气。不过王维在这里用“单车”一词,似乎主要不是渲染自己的胆魄。诗句说自己简直想乘着一辆单车去前线,而不需要大部队护送。实际上,对于来自朝廷的使者,崔希逸是不可能不派遣随从护卫的。王维这样写,侧重于宣扬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疆域得到拓展,即使“单车”出访也平安无虞。
属国,应解释为“附属国”。居延即居延塞,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强弩将***路博德所筑居延塞,称“遮虏障”,是象征大汉帝国版***雄阔的地理标记。“过”,可以理解成超过。这句诗是在说,我们大唐武功之强盛,已经可以与雄汉媲美;至于版***之辽远,则远远超过大汉帝国。这句诗同时也是在表扬崔希逸及其***队战功赫赫,使不少原敌方的附属国归顺大唐皇朝。而“单车欲问边”心理之能产生,就是以这一强盛的***事实力作为前提条件的。有些学者认为,首句的“问”字应理解为“向”。照我看,该诗若写于出使途中,可以这样理解。但既然这首诗写于诗人已使至塞上之后,则“问”字当理解作“视察”。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唐代以前,“征蓬”已经是古诗中的常用语。其渊源,是曹植《吁嗟篇》《杂诗》(高台多悲风)等诗篇所用的“转蓬”一词。后世受曹植诗作的影响,多将“征蓬”用于描述客子孤游的场景:“征”字明其远行在外的生活状态,“蓬”字取其飘忽不定、未有归宿的喻义。比如,南朝江总《别袁昌州》诗云:“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再如,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诗云:“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又如,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诗云:“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有些读者就根据“征蓬”的这层意思,认为这句诗反映了王维受排挤而远赴边塞的孤独情怀。
实际上,当“征蓬”这一意象出现在边塞的地理环境中,还喻示着随心所欲自由穿行的状态。比如,在唐代以前,王褒的《出塞》诗很著名,其中就有句云:“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说到“征蓬”,不像是在渲染客子孤游之意;由于写作情景类似,这更像是在化用王褒的诗意。据此,我们不妨将“征蓬出汉塞”一句理解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诗人乘坐的车马无所顾忌,而可以像蓬草一样,离开塞上向前线自由自在地驰骋。
至于“归雁入胡天”,如果我们联系有关雁的历史掌故来理解,则这句似非纯然写景之句,而带有特殊含义。胡地有射雁的习俗,而唐代佛教流传,汉人一般不射雁。所以这句诗大致是说:由于唐***得胜,大雁可以平安飞入胡境了。另据《汉书》,汉使曾托言“雁足系帛书”,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传给武帝朝廷。那么,王维也有可能在化用这一故事入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即大雁似乎有意跟随自己飞入胡天,以获取唐***战胜的具体情况,并早日传至玄宗朝廷。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写景如画,是典型的秀句,向来为解读者所偏爱。比如,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录入《使至塞上》,批注云:“五六得景在‘日圆’二字,是为不琢而佳,得意象故。”至于其余几联,陆氏则不予置评。由于这两句一直被关注,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鉴赏文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向黛玉报告阅读《使至塞上》的心得体会: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而孙绍振先生在《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福建论坛》2006年第12期)一文中说:
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这种静态构***,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
苏轼在《题蓝田烟雨***》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上述鉴赏文字,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解读思路展开的。但是,解读者如果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的写景艺术太过强调,便容易忽略诗句中所蕴含的边塞精神。
关于“大漠孤烟直”一句的真正含义,莫砺锋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唐诗时曾作过很好的解释。据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记载,边制对举烽火有这样的规定:“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所以“孤烟”,就是“平安烟”。这句诗虽然写景如画,但最重要的含义,应该是在称道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边境现在已经平安无事。孤烟,是相对于敌情紧急时多燃烽火报警而言的。直,未必一定指烟气形态直冲而上,而是相对于多燃烽火时烟气杂乱而言的。至于“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有边塞战事已息的含义。因为如果边塞有战事,就会战尘飞扬、“旌旗蔽日”,必然出现王昌龄《从***行》所谓的“大漠风尘日色昏”这样的场景,而日圆的景象也就不会鲜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使至塞上》颈联反映了大唐边塞的承平气象,是对盛世的讴歌。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的“萧关”一词是虚用的。萧关在汉代处于中原进入西北或外族入侵关内的关键位置,属于塞上,因而战事频繁。典型例子如汉文帝十四年(前164),匈奴侵犯汉地,即由萧关攻入;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西击匈奴,也由此出塞。据杜佑《通典》卷一九四,h萧关在唐代属于平凉郡萧关县,并非处于国境紧要的位置,所以唐代诗文用“萧关”一词言边塞事,多系援引汉代故事,如王维《送韦评事》云:“欲逐将***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据此,“萧关逢候骑”以理解成援引汉朝故事,较为合适。不过,王维在写这句诗时,还直接化用了前人何逊《见征人分别》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萧关”一词在诗中并非实际地名,而是代指远在塞外(而不是位于塞上)的屯兵之地,而候骑指在屯兵之地与前线之间来往穿梭的通信兵。至于“都护在燕然”一句,众所周知,是用后汉大将***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意在赞扬崔希逸***击败敌人的丰功伟绩,而大唐疆域得以大大扩张。
关于长征的诗词篇10
[关键词]雨巷 四美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这首诗之所以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在于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四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形式的音乐美和新颖的象征美。
一、意境的朦胧美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以下意象。
第一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销魂的形象。
第二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这里的雨巷,既可实指雨巷,江南阴沉的梅雨季节里湿漉漉的小巷子,两边是寂寞的人家,偶尔有人声和鸡鸣狗吠,间或有人匆匆而过,总之。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天地。我们也可以把雨巷虚化,这是一条追求之路吗?前面是什么地方?它通向康庄大道还是通向死胡同?人生之路不也这样?
第三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漾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因为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在李Z和李商隐的诗中都有丁香这种意象,全词是:“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乌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摊破浣溪沙》)李商隐诗中也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句子。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不论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是姑娘。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缥缈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二、情感的含蓄美
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含蓄,使人难以明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这首诗想表达什么情绪呢?从诗中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但这种情感的含蓄美更能激起人们探究的兴趣,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把这首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多情的少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邂逅一位美丽的少女,这少女是那样地孤傲、高洁而忧郁,她令少年怦然心动,念念不忘,“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于是诗情喷发,有了诗中这样莫名的忧愁与惆怅:也有人把“姑娘”当作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憧憬什么,追求什么,有时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心理上陷入一种苦闷彷徨、孤独无助的境地。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首诗也许就是诗人在这样特定心理状态下发出的感叹,留下的思想印痕。还有读者联系特定的***治背景,把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实”一些。这首诗写成于1927年夏天,当时中国的***治形势非常黑暗,戴望舒作为一位曾经追随过***而世界观又尚未根本转变的知识分子,内心难免痛苦失望有幻灭感,思想上消沉,行动上彷徨。时代和个人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他写出《雨巷》这样的诗,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雨巷》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里的思想与情绪。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都源于这首诗情感的含蓄美。
三、形式的音乐美
这首诗在形式上给人印象最突出的是它的音乐美。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分明,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美化了声律,增强了诗歌的抒彩。全诗每节第三、六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而句中韵(ang韵)的运用,是戴望舒新诗写作中的一大创造。如开头和结尾的两节中,“彷徨”“长”“望”“香”“样”,都是同一韵母ang的字,而且又恰恰和韵脚“长”“巷”“娘”韵母相同,这些字被有意识地安排在诗行内部,构成句中韵,在诗中不断出现,一再重复,并与句尾韵相呼应,形成了鲜明的音乐效果。
四、新颖的象征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长征的诗词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