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1篇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从问题出发,聚集各种有关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并从中推理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心理操作过程。迪斯尼正是运用“聚合思维”,在建立游乐设施、出售门票基础上,利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建立的卡通形象的品牌力量,整合影视、***书、玩具、礼品、服装、商业地产等多种产品,通过品牌形象的多层次深入开发和利用,不但保持了迪斯尼的领先定位,也实现迪斯尼品牌在多领域的溢价和永续发展。在商业竞争中,聚合思维通过分析市场走向定制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为架构全新战略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全国学会开展的继续教育中,也必须从提升继续教育活动效果出发,按照聚合思维的方式,在业务活动中聚集相关信息,全面统筹规划,才能达到较好的继续教育整体规划效果。1.继续教育与会员服务相辅相成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全国学会,有义务也必须为会员提供学习机会,满足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而继续教育培训主题、内容、形式的确立,则主要来自学会在为会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与会员的深入交流,汇总会员对行业发展专业技术知识需求的反馈。只有通过该方式确立的继续教育培训主题,才能切实满足行业发展需求。2.继续教育与学术会议互为补充在全国学会组织举办的学术会议中,通过大会报告,行业专家的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水平、授课能力、内容吸引力都能够得到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极为关注的大会报告,在继续教育活动中,可以为相应专家提供更长的讲授课时,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在继续教育活动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课后普遍咨询、广泛关注的行业新动态、新技术等前沿课题,则可以作为全国学会组织学会会议过程中的讨论议题,及时有效地为行业发展解决难题。3.继续教育与网络宣传相互促进全国学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对继续教育活动全程进行宣传报道,以及在培训前期微信公众平台将与继续教育活动主题契合的内容持续推送,对全国范围内相关行业认识、了解学会的继续教育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内容上的充实,并且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其关注量也节节高升,从而为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学会各项活动的宣传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4.继续教育与科普宣传相互支持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提升培训效果编写的***文详解手册,不仅辅助了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环节的教学,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效果,更是通过之后的公开出版发行,在全社会普及了专业技术。5.继续教育与人才评价协同发展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部分,但是不同组织机构继续教育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必须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人才评价机制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功能,是进行人才识别、人才配置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与工程技术联系紧密的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必须对参加人员进行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评定。通过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学员进行人才评价,也能够直观衡量学会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为学会的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进行广泛宣传。
二、结合人才发展需求,确定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立体交叉”是公路工程专业术语,指两条或多条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人工构造物。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全国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首先要对本行业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充分适应人才发展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而实际工作中,人才发展方向,正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叉公路体系相同,具有诸多发展方向。因此,全国学会建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基于此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为会员提供服务、开展学术交流、走访调研企业等业务活动中,搜集整理行业内对继续教育需求的信息,全国学会了解到不仅刚刚从事工作的初级从业人员需要继续教育培训,已经入行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甚至许多行业专家也希望学会能够邀请权威专家组织高端研修活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岗位的差别,对专业技术的关注也有所差别,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岗位转换的问题。因此培训体系也必须是立体交叉式的。1.建立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国学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相关人员的职业要求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岗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级研修”体系,并参照了国内外大量相关先进经验,如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以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建立员工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框架;电力行业突出全员性、独特性、技术性、适应性、超前性的行业培训特点,以保证培训可持续性,兼顾从业人员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全盘而周密设计,确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1)。该体系,针对工人、工程师、管理员三个不同职业序列的从业人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供了对应的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的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解决会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需求。在该体系中,等级的划分实现了不同系列之间的对等,为实际工作中切实存在的人员转岗问题,提供等级参考依据和继续教育保障,完善继续教育的交叉进行,使该体系更加贴近会员的发展需要。2.建立基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为全面实现学会会员的人才评价提供了可能。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如***2),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分别针对初级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学者,全面覆盖了学会的全部会员,并在继续教育活动后为学员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作为参加对应等级人才评价的凭证。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类别、交叉综合考虑、目标聚合的继续教育体系特色,是聚焦于切实提升学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按行多层次、不同职业序列进行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会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的新型终身学习体系,符合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需求,得到会员的一致认可。
三、根据行业学科特色,进行多授课方式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教学体系正逐步从传统的单一教学体系向现代的复合式教育体系发展。教学方法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重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以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为主。全国学会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结合行业学科特色,充分运用专项培训、综合培训、集中授课、***学习、专题研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试验指导、现场参观等方式,建立复合式继续教育模式。
四、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开展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活动实例
早在2003年美国***委托国家科学院调研的《面向21世纪国防需求的材料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到2020年,只有复合材料才有潜力获得20-25%的性能提升。”近年来,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由传统的国防、航空航天领域,扩展到关系国际民生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经济、科技和人类的生活。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复合材料行业所需培训量也逐渐赠大。2014年,国内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为26所,年毕业生人数仅为700-800名,高校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复合材料行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复合材料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按照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策略,于2014年8月和11月分别组织举办前沿高端研修系列的“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和工程技术培训系列的“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统筹规划学会各项工作,聚合于继续教育整体策划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采用聚合思维方式,在会员服务、学术会议、网络宣传、科普宣传、人才评价等业务活动中进行相关信息聚集,为继续教育活动进行了整体策划。在“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中,邀请之前参加学会主办的“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技术咨询研讨会”,并做“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报告,得到与会代表高度关注的东华大学余木火教授作为授课讲师。在4个学时的培训课堂上,余教授为各位学员充分讲解了“复合材料工艺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状”,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学会组织专家为提升该次培训活动编写了***文并茂的培训资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成型操作手册》,在培训结束后,经修改,将通过与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全社会普及复合材料专业技术,并且作为培训资料继续使用。培训结束之后,通过考核,学会为学员颁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此证书不仅是学员参加培训,取得预期效果的凭证,更是今后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并且学会为每位学员都进行了积分记录,将对其成长轨迹进行终身追踪,及时提供服务。学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对培训活动进行了从培训通知、开班、圆满举办的全程跟踪报道,在行业内对培训活动进行了充分宣传,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自培训通知的2014年10月初开始,坚持以复合材料制备为主题推送相关信息。到2014年11月24日培训开始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量也由3200人快速增长到4500人。
(二)结合行业人才发展需求,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活动
“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立足为行业专家提供高级研修平台,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Jang-KyoKim、香港理工大学周利民教授等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专家讲授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动态。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认可,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了解到了国际的最新科研动态,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方法,此类研修班对国内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属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复合材料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进行先进工程技术经验的普及。本次培训活动,由来自全国44家复合材料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共74位学员参加,也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工作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得到会员的高度认可。
(三)结合复合材料行业特色,进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复合材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机械等多门学科交叉,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一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一名优秀的复合材料工程师,必须在实践中体会增强体和基体材料的实际性能和加工特点,通过理论学习,更好地进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不断优化,提升其力学性能。因此,开展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复合材料继续教育活动,为缺少实践操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熟悉增强体和基体材料性能和加工特点的机会,为已有复合材料加工经验的操作人员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导,对于提升全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坚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模式,确保在理论授课环节有大量工程案例分析,在实践操作环节每位学员都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操作。树立了培训内容丰富、重实效的继续教育工作品牌。
五、结语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2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36-02
继续教育学院的前身为成人教育学院,是各大学里设置的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二级教学单位。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成人教育有其群体特殊性,交流中发现,好多学员对目前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抱怨:想学的没学到,不想学的或者没有应用价值的常规概念却一直在重复。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员受众面广。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通常,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两部分:理论教学着重于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试验让学生学会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实验方案设计,为学生从事材料检测及新材料研发工作奠定基础。实验部分与理论知识相互呼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改进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措施
(一)精选教学内容
以建筑方向为例,目前所用《土木工程材料》教材通常十五章左右,内容主要有[3]:材料的基本性质、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金属材料、墙体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防水材料、木材、高分子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绝热、吸声材料等。如果每个章节都有所涉及,讲完整本教材至少需要60个学时。但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安排通常仅为30个学时,甚至更少。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想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的。交流中获知,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讲授范围比较宽泛,基本每章都有涉及,但讲授内容较浅显,有的章节仅停留在相关概念的认识上;另一种是压缩讲授范围,通常只讲教材的前半部分,授课相对深入。两种做法各有优劣,前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后者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基于学员群体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后者更具实际意义。
如前所述,继续教育学员为成人群体,都是基于职称或专业技术需要等原因来校接受再教育。想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获取职称的占绝大部分(90%以上)。该部分人群本就抱着混学位的思想来上课的,想通过课程授课让其专业领域开拓视野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如果将授课范围压缩,授课中能够引入该群体工作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展开,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评价。
以2014年某班级为例,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共有17人。开学之初,调查发现17位学员中有11人在土建行业一线从事专业工作,其余6人与土木专业根本不相干。了解学员情况后根据土建专业11人的专业背景,在教学中将材料的基本性质、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金属材料列为教学重点,累计占用26学时(其中24学时为教材理论知识讲授,2学时用于讲授施工方案的撰写),其余章节占4学时,制订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本人现场经验及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还原,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相比据学员背景划分教学重点,教材改革更是值得探索的一项根本措施。教师应积极着手教材建设,根据专业方向合理选择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跟踪最新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及材料发展趋势,定期不定期地更新教材。教材还应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简明适用[4]。针对继续教育学员这一特殊群体,本人认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改革还应做到实用至上,教材中应大量引入工程实例。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应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近些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那些内容多、课时短的课程,多媒体教学更是备受青睐。多媒体教学确实有许多优点:运用动画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声***并茂,可提高学生注意力;尤其针对一些较泛、较杂的学科,可以链接更多的信息。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是同样显著存在:演示代替了互动,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件上,使师生难以进行情感交流;打消了教师备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教师因此消极备课,认为讲课就是对着课件念,反正不会出现“挂在黑板上”的现象。这无疑将从根本上降低教学效果。
目前,公认效果最好的教学手段为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因为它既克服了板书教学的枯燥和死板,又克服了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跟进课程进度的缺点[5]。然而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教学技巧应对继续教育人员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只关注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与其工作的相关性,除采用上述教学手段之外学员更倾向于将部分授课内容搬至现场或者实验室,即他们对现场教学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工作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时针对性地将部分课时设置成实验课时或现场教学。这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比如,混凝土章节可取3―4学时根据学员情况可联系拌合站或施工现场或实验室进行试配,根据材料学原理解决试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工作性测试与评价,而不是照本宣科。
(三)改革考核办法
同多数课程一样,目前该课程考核仍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历来备受诟病。并不是学生觉得题目太难,而是因为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为主要题型的试卷闭卷考核方式,与被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等几乎毫无关系。比如:设定情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本课程常考的重点,计算中如果某个环节出错或者某个公式没有记清楚,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从而大幅影响考试成绩。但实际工程当中,配合比设计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规范指导下进行的,根本不存在公式记忆的问题。只要结构服役环境、强度及耐久性设计指标明确根本不会出现考试中无法进行的情况。并且工作中“填空”或“名词解释”的时候又有多少呢?
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效能的唯一标准。结课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实用,注重实践。为此,该门课程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法,以大作业的形式进行――查阅资料进行案例分析或材料施工组织设计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北京国家美术馆钢筋锈蚀的原因分析,可提示大家结合美术馆所处环境特点及钢筋锈蚀产生的原因从混凝土中性化及早期混凝土配合比特点去分析解答;高速公路两侧护栏顺筋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则要从高速公路的服役环境、高速公路冬季除冰措施及氯离子对钢筋侵蚀破坏的原理等着重分析冻融循环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或者与他人讨论完成。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做到了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解决工程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现场问题的积累。
(四)端正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良好的教学态度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都是成年人,而且部分学员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课堂纪律有时难以把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端正教学态度,以身作则。工作中既要做到善解人意又要坚定立场,坚持原则。同时,授课中应摒弃说教,多采用交流的方式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威望和学校的口碑。
三、结语
继续教育是成人的再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水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大土木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继续教育中受众面广。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划分授课班级、制定教学大纲、加强教材改革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尤其做到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第三,采用开放式考核办法,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专家进行技术交流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任课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以身作则,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淼,黄艳.新时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与
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4,(3).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代表团访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2002,(5).
[3]杭美艳,张黎明等.土木工程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4.
[4]万银善.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
技资讯,2007,(20).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36-02
继续教育学院的前身为成人教育学院,是各大学里设置的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二级教学单位。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人教育有其群体特殊性,交流中发现,好多学员对目前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抱怨:想学的没学到,不想学的或者没有应用价值的常规概念却一直在重复。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员受众面广。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通常,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两部分:理论教学着重于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试验让学生学会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实验方案设计,为学生从事材料检测及新材料研发工作奠定基础。实验部分与理论知识相互呼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改进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措施
(一)精选教学内容
以建筑方向为例,目前所用《土木工程材料》教材通常十五章左右,内容主要有[3]:材料的基本性质、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金属材料、墙体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防水材料、木材、高分子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绝热、吸声材料等。如果每个章节都有所涉及,讲完整本教材至少需要60个学时。但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安排通常仅为30个学时,甚至更少。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想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的。交流中获知,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讲授范围比较宽泛,基本每章都有涉及,但讲授内容较浅显,有的章节仅停留在相关概念的认识上;另一种是压缩讲授范围,通常只讲教材的前半部分,授课相对深入。两种做法各有优劣,前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后者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基于学员群体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后者更具实际意义。如前所述,继续教育学员为成人群体,都是基于职称或专业技术需要等原因来校接受再教育。想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获取职称的占绝大部分(90%以上)。该部分人群本就抱着混学位的思想来上课的,想通过课程授课让其专业领域开拓视野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如果将授课范围压缩,授课中能够引入该群体工作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展开,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评价。以2014年某班级为例,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共有17人。开学之初,调查发现17位学员中有11人在土建行业一线从事专业工作,其余6人与土木专业根本不相干。了解学员情况后根据土建专业11人的专业背景,在教学中将材料的基本性质、天然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金属材料列为教学重点,累计占用26学时(其中24学时为教材理论知识讲授,2学时用于讲授施工方案的撰写),其余章节占4学时,制订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本人现场经验及学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还原,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相比据学员背景划分教学重点,教材改革更是值得探索的一项根本措施。教师应积极着手教材建设,根据专业方向合理选择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跟踪最新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及材料发展趋势,定期不定期地更新教材。教材还应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简明适用[4]。针对继续教育学员这一特殊群体,本人认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改革还应做到实用至上,教材中应大量引入工程实例。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应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近些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那些内容多、课时短的课程,多媒体教学更是备受青睐。多媒体教学确实有许多优点:运用动画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声***并茂,可提高学生注意力;尤其针对一些较泛、较杂的学科,可以链接更多的信息。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是同样显著存在:演示代替了互动,课件“统治”了课堂,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件上,使师生难以进行情感交流;打消了教师备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教师因此消极备课,认为讲课就是对着课件念,反正不会出现“挂在黑板上”的现象。这无疑将从根本上降低教学效果。目前,公认效果最好的教学手段为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因为它既克服了板书教学的枯燥和死板,又克服了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跟进课程进度的缺点[5]。然而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教学技巧应对继续教育人员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只关注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与其工作的相关性,除采用上述教学手段之外学员更倾向于将部分授课内容搬至现场或者实验室,即他们对现场教学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工作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时针对性地将部分课时设置成实验课时或现场教学。这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比如,混凝土章节可取3—4学时根据学员情况可联系拌合站或施工现场或实验室进行试配,根据材料学原理解决试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工作性测试与评价,而不是照本宣科。
(三)改革考核办法
同多数课程一样,目前该课程考核仍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历来备受诟病。并不是学生觉得题目太难,而是因为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为主要题型的试卷闭卷考核方式,与被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等几乎毫无关系。比如:设定情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本课程常考的重点,计算中如果某个环节出错或者某个公式没有记清楚,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从而大幅影响考试成绩。但实际工程当中,配合比设计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规范指导下进行的,根本不存在公式记忆的问题。只要结构服役环境、强度及耐久性设计指标明确根本不会出现考试中无法进行的情况。并且工作中“填空”或“名词解释”的时候又有多少呢?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效能的唯一标准。结课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实用,注重实践。为此,该门课程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法,以大作业的形式进行———查阅资料进行案例分析或材料施工组织设计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北京国家美术馆钢筋锈蚀的原因分析,可提示大家结合美术馆所处环境特点及钢筋锈蚀产生的原因从混凝土中性化及早期混凝土配合比特点去分析解答;高速公路两侧护栏顺筋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则要从高速公路的服役环境、高速公路冬季除冰措施及氯离子对钢筋侵蚀破坏的原理等着重分析冻融循环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或者与他人讨论完成。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做到了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解决工程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现场问题的积累。
(四)端正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良好的教学态度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接受继续教育的学员都是成年人,而且部分学员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课堂纪律有时难以把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端正教学态度,以身作则。工作中既要做到善解人意又要坚定立场,坚持原则。同时,授课中应摒弃说教,多采用交流的方式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威望和学校的口碑。
三、结语
继续教育是成人的再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水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大土木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继续教育中受众面广。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划分授课班级、制定教学大纲、加强教材改革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尤其做到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第三,采用开放式考核办法,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专家进行技术交流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任课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以身作则,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淼,黄艳.新时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4,(3).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代表团访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3]杭美艳,张黎明等.土木工程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4]万银善.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20).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4篇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继教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如何保证继教质量尤为重要。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综合医院在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如何通过项目申报严格把关、加强过程监管、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经费管理、实施品牌化策略、进行分类管理等方式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并提出了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职工提升业务素质,实现终身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医学教育制度[1],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为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制订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学分授予、评估和监督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本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探讨该院自1997—2016年以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的管理实践及所采取的一些列方案、措施,以期通过总结、归纳、分析,提高项目的举办质量。
1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现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7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来,每年举办的项目数量由最初的6项发展到目前的120余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技、护理卫生管理等多个学科。对项目管理的重心已从注重项目数量向注重项目举办质量上转移,在继续教育项目申报时严格把关,在项目举办时加强指导,在项目举办后加强考核,对整个过程加强监管,以便有效监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质量[2]。
2医院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实施举措
2.1项目申报时严格把关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作为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强调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特点,申报的项目需先经过科室审核,再由医院统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避免特色与优势不明显的项目和实际举办困难的项目申报。此外,该院实施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品牌化策略,鼓励已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积累的项目申报“金陵临床医学高层论坛”,以树立医院教育品牌,扩大学科影响力。以“金陵临床医学高层论坛”为载体,传播学科的学术成果,扩大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打造职工教育培训的学术品牌。
2.2项目举办时加强指导
2.2.1多渠道公布项目获批情况
在项目批准后,为避免申报项目负责人因不能及时了解项目获批情况而延误项目按时举办[3],该院会通过医院网站公告、短信通知、送交《项目获批通知书》等方式告知项目负责人,《项目获批通知书》的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学分数量等基本信息,以及项目经费管理、讲课费发放、学分证书申领、异地办班手续办理、网上执行情况上报、院内考核材料上报等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书面形式告知项目负责人,明确项目举办要求。
2.2.2全程监管项目整个过程
过程管理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为项目落实、实施、总结和评价应用等阶段,并分解每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过程管理[4]。在项目举办前,该院要求科室提前上报项目举办计划进行备案,协助科室在该院组建的战略合作医院工作群里通知,同时,要求科室提前两周办理申领学分证书、联系财务收费等手续。在项目举办时,重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全方位管理和服务,对项目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教材准备、课程安排、学员管理、会务组织等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对学分证书的发放严格把关,由教育处统一打印发放,严禁发放“空白证书”。举办结束后,重视项目汇报材料的填报和档案材料备案,包括文字材料和声像材料等[5]。
2.2.3加强对项目的经费管理
为避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费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行为[6],该院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继续教育项目经费来源、使用原则、可支出的项目、专家讲课费发放方式、经费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规定。项目举办前,科室提前两周到教育处和财务部门办理项目费用收取申请;项目举办结束后,即到教育处领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报销单》,由财务部门核算项目收入总额,科室按财务要求整理好报销票据后,由教育处填写经费支出情况,经项目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交教育处办理院内审核签字手续。科室凭经过院内审核签字的报销票据到计财处办理费用结算手续、领取费用。在项目接受社会捐赠资助手续办理中,采取由医院财务处、审计处、纪委监察、院部及教育处会签审核的方式进行严格把关。
2.3项目举办后加强考核
为规范培训过程管理,控制培训质量,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该院制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评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根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8],该指标体系共分3个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资源、项目执行和效果评价;教学资源分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项目执行分6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效果评价分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并赋予每个三级指标权重、内涵和评价方法,考核结果作为年度优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选的依据。自2014年起,该院将评价指标体系用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考核,在考核中发现,举办项目的评分差距主要集中在授课教师学术层次、培训学员构成、培训规模等方面。
3加强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建议
3.1优化举办流程,加强指导监督
项目负责人多是临床医务人员,对项目举办的***策要求很难完全掌握,缺乏组织会务的经验,管理部门在项目举办过程中要认真履行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管理部门优化项目举办流程、明确注意事项、制定指南,在流程上加强指导监督,制定项目举办标准操作流程。它对经费管理、学员培训费收取、接受社会捐赠资助、讲课费发放、学分证书申领、异地办班手续办理,以及网上执行情况上报等关键事项进行说明,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种新型管理模式[9]。
3.2实行分类管理,促进学科发展
因各医疗单位在学科设置和学科发展方向上均存在差异,因此,该院对继续教育项目应该实行分类管理,对学科特色与优势较好的学科,包括部级、省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鼓励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进一步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对学科特色明显但举办存在困难的项目,比如中医科、针灸科、核医学科、儿科等,在项目举办时,教育管理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鼓励学科开门办会,采取与兄弟医院联合举办的形式,整合学科力量,促进交流合作,提高项目举办质量,办成精品特色项目,扩大学科影响力,实现共赢。
3.3建立专业论坛,加强学术交流
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受经费、时间等因素制约,学术交流受到很大限制。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学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因此,可以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作为纽带,搭建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联合区域内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共同建立专业论坛,建立医疗联合体内继续医学教育共享平台[10],增进交流。将讲课教材、视频等在论坛上进行共享,也可以通过论坛征集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确定继续教育项目举办主题,提高项目内容的针对性。
3.4严格执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不仅作为优秀项目评选的依据,还要与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对严格按照规范组织实施的项目、学术影响力高的项目,应给予经费、***策支持,争取进一步扩大影响;对未能按期举办的项目,或举办后未及时填报项目执行情况、上交项目举办考核材料的项目,则其项目负责人暂停申报1年;在实际举办时,2个或2个以上项目联合举办的,如需继续申报,则将项目合并为一个项目进行申报。
4小结及启示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应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进行转变,项目举办数量的多少不能真正反映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在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举办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管理规范、优化管理流程、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完善奖惩机制来确保继续教育项目的举办成效,已成为目前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建立继续教育项目的长效机制,搭建学科交流平台,形成继续医学教育品牌。
作者:汤杨 朱滨海 唐大龙 童斌 冯湘雨 占伊扬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科教发(2012-85).[EB/OL].(2012-12-31).
[2]马真.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J].医学教育探索,2009,1(8):7-9.
[3]申翠华,尉真,房兆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3):175-177.
[4]高萍,张永,马国平,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过程管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3):360-361.
[5]钱农,高寒,何晓鹏.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管理和档案的建立[J].中外医疗,2009,28(34):115.
[6]王林,贺加.医学教育资源配置影响下的英国医师队伍结构变化趋势[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1):21-22.
[7]赵沛,汤杨,虞海平,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品牌化发展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志,2014,13(5):501-503.
[8]牛云松,扈长茂,刘成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32-533.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5篇
一、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尽管与在职人员职业晋升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其与医务人员的职称档案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职称档案主要以医疗机构在职人员个人为建档单位,主要档案材料包括医务人员的个人基础资料以及任职资格材料和相关业绩考核成果材料,甚至其它一切相关的证明材料等。而继续教育档案是医疗结构管理以及护理和医疗,甚至教育、科研等相关活动的真实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作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能够真实记录和反映医疗机构最基本的职能活动,而且对于医疗结构今后的人才培养以及相关部门人员了解医疗结构人才成长和发展状况等具有导向意义。尤其为职业技术人员晋升及激励在职人员不断接受再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对于我国医疗机构而言,对职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以学习班或者会议形式,使医疗结构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从而获得相应的教育学分;二是通过本院各临床科室主办继续教育项目,以此提升职业技术人员的综合医疗技能水平;三是通过接收外来人员来院进修及本院人员外送进修,以此促进技术交流,提升在职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按照以上继续教育内容,一般继续教育档案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在职职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学分材料;第二类是关于本院继续教育项目实施中的相关备案资料等;另外一类是我院在职人员外出进修及外来人员在我院进修的相关信息材料等。正是由于上述档案资料信息对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院科教管理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将在职人员的的继续教育工作,视为我院医疗服务工作改进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制度规范,进一步规定了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内容与流程。从这一角度而言,充分做好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实效性与必要性。我院现行的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体系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相挂钩。因此,对于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及不同级别的人员晋升,需要在晋升周期内每年获取相应的学分;且在晋升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的继续教育档案资料,以供人力资源部门核实;对于医疗机构的在职技术人员而言,其晋升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在职期间接受相应的继续教育。因此,只有保证其继续教育档案信息资料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才能为其晋升奠定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的完备性是考评、量化的重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继续教育档案对医务人员晋职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教育档案是医疗机构人事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档案资料信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医院晋职人员技能考核及职业资格审查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提升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基本的职称档案信息内容及人事信息资料库。
2.继续教育档案是医院晋职人员信息审核的重要渠道。
每一份继续教育档案,都是相关医务人员医疗及教育和科研等工作活动开展的真实写照。因此,作为医院宝贵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其为医院展开职业晋升考核及评估,提供了重要渠道。
3.继续教育档案是医院晋职人员考评以及晋升决策的客观标准。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完整的继续教育档案,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个医务人员具体的业绩能力与学识水平,甚至医德、医风等。因此,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层而言,在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及人事调动晋升决策时,必须通过公开、公正的资格审核选拔环节,才能做出重要批示。在此过程中,继续教育档案无疑为职业人员晋升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二、医疗机构加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完善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与利用机制
继续教育档案科学化管理,制度是保障。因此,医疗机构应该立足于新形势,从本院的具体管理现状出发,积极建立健全本院的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人事档案以及继续教育档案管理方面,应该构建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科室档案资料保管柜以及专业档案管理室。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流程,实现专业保管以及专人保管,使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归档都有章可循。对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业绩考核成果及材料的收集等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严格的信息登记制度,相关信息的整理与归档要形成系统衔接的体系,通过归口管理部门积极向医院人事部门移交。除此之外,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应该实行个人专档管理,及时对信息资料库进行更新。在此过程中,医疗机构人事部门应该安排专人进行信息审查及资料验收、审核,从而通过严格的监督,保证信息资料以及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动态跟踪管理。
2.优化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环境,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医疗机构应该继续优化档案管理环境,通过培训提升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对不同类别的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实行定期收集及集中管理和分类管理。为了便于档案资料的查找,应该将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统一存放。在此过程中,还要设立专门的继续教育档案资料管理室,对档案资料进行统一保管及存放。与此同时,需要由专人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将继续教育档案信息汇总至档案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动态化跟踪管理及更新。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的出入管理流程,明确档案的借出以及归档日期,落实相关责任,避免只借不归的情况出现。
3.构建协同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信息化为核心,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依据,以促进医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为目标,结合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及医疗服务和教学、科研等,构建基于基本信息档案管理和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甚至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为一体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将医疗机构庞大的信息资源纳入电子信息资源管理库中。在此管理过程中,除了要严格规范继续教育档案管理流程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制定医院职业人员晋升管理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全方位及多角度和深层次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以此提高继续教育档案的利用价值,使医疗机构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及精确化和自动化。同时,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手段,优化继续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以便于继续教育档案信息资料备份及查询和检索、使用等。除此之外,医疗机构要将不属于保密范围内的继续教育档案信息向医务人员及各科室人员公开,使在职医务人员的职称档案以及继续教育档案直接服务于医院工作人员,使医务人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4.科学对继续教育档案学分进行分类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6篇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继续医学教育成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是保障继续医学教育效果、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重点和核心。基于此,文章结合有关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控制的体系。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控制;应用
0引言
在强调终生学习的知识社会,继续教育成为提升个人素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体现。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教育形式,医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生教育,是采用多种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的教育活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继续医学教育成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目前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是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控制的体系。
1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针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估、实际质量与项目标准质量之间的比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认和原因分析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具体解决措施等一系列环节。我国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形式多样,层次多元,有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单位自管项目等。通过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技能操作演示等多种方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所有这些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原则,不能违背项目申报的宗旨,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是使其符合申报时承诺的条件。
2影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流程、文本和环境,只有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质量管理控制,才能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施成效。
2.1人员控制
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负责人、培训专家、会务组成员以及会场服务人员等一系列参与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首要和关键因素。负责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质量意识的引导、监督和评估,确保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责任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重视项目质量,从而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2.2流程控制
人员控制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规范的流程控制,即使再有素质和经验的人,在项目实施或举办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尤其是参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者会经常变动,很多人都是首次参与项目,没有太多的经验,加之临场应变能力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导致项目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失误,项目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制定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流程(SOP)是控制和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SOP的建立也有利于分析、寻找项目质量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当然,对于项目执行的标准操作流程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策的变动性,流程控制必须“与时俱进”,结合使用PDCA循环法,可以让SOP更加完美。
2.3文本控制
所谓文本是指从项目举办前的通知、培训材料等,到举办过程中的签到簿、学员考卷、学员调查表、学分证书,再到项目举办后的会议纪要、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学员考试成绩单等一系列材料。文本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的成效。对文本材料进行控制,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客观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杜绝乱授学分、乱发证书的管理混乱状况,从而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含金量。
2.4环境控制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会议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等。应当根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3质量控制的具体过程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人员和部门,时间跨度长,牵涉流程多。因此,只有对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和流程都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
3.1初始质量控制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从项目申报时就着手。拟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医疗卫生单位应该对承担项目申报的相关科室和具体负责人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项目申报的规范性和成功率。项目申报获得审批后,管理部门还要对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进行培训。同时,督促项目负责人针对项目本身进行准备,如组织相关人员熟悉项目举办内容和日程安排、编订审核培训用的教材、制作学员考卷及调查表等。
3.2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是关系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成效最关键、最重要,也最复杂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对授课教师和培训学院的情况了解,对授课现场的调查,项目执行过程的规范性,授课环境和设施设备的准备和使用情况等。重点应该放在学员考勤和学分证书发放的控制上,因为这两个环节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质量和授课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极易造成学员代签、不签、缺课、迟到、早退以及考核走过场、随意乱发证书、乱授学分的现象,从而影响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授课质量,起不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有的效果。相关责任人员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考勤和考核,避免和杜绝走过场的面子项目。
3.3终末质量控制
对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一以贯之,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场,这样不仅会降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也会影响其再次申报的成功率或公信力。良好的终末质量控制应该做到: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完毕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将有关材料进行汇总,提交学员签到、考勤、考核的原始材料与项目执行的审核材料。
作者:姚远 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严娟,王琴,王淑霞.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医科大学学报,2010(11):1375-1377.
[2]刘樑.知识管理理论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35):33-35.
[3]付晓宇,孟群,敬蜀青,等.新时期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策[J].学术论坛,2009(4):10-13.
[4]张珊珊,尚莉丽,李增林.质量控制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9):823-824.
[5]王伟,任璐,魏秀娥.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46-47.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第7篇
【论文摘要】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是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必须受到重视的工作。本文通过对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要点来分析说明做好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全面覆盖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主流。采供血机构也不能例外,它的各类信息均需要进行筛选、整理、分类以及保存,保存形式就是档案管理。为适应输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的需要,满足我国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需求,对采供血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继续教育就成为提升现代社会中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医学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由于现阶段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依然还部分沿袭着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这就让采供血机构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有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做出改进的必要。
1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优势
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现代化办公的众多优势。
1.1采用网上申报的流程,能够让需要填写申报表的专业人员在网上就处理好申报的材料,然后通过网络申报,等待各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核后合格的就可以存档并公布。这种设计好处在于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层层把关,确保了继续教育项目申报的质量。
1.2申报时段明确。能够让项目申报人明确地知道申报的时段,尤其是明确了截止的时间,让项目申报人不会因为截止时间不明确而造成延误,减低工作失误的可能。
1.3申报项目的情况能够及时被项目申报人了解。特别是未能通过的项目,因继续教育申报系统提供查询功能,项目申报人可以明确得知申报项目未通过的原因。
1.4采用电子档申报。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模式,电子档的优点在于便于储存,不占实物空间,而且方便查询。
1.5由于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各类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和批准都能够公开,全国采供血机构的同行都能够查询到相关继续教育项目的信息,便于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国各采供血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1.6便于管理,随着现阶段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必须达标(75学时/年)就是最佳体现。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可以便于合理安排采供血机构各类专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培训或者未参加相关培训等问题。
2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认真对待,需要全体从业人员在整个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对于各类培训的原始文件、培训教材、学分记录、考试成绩和相关文书等材料的收集等工作,是需要相关工作员工来配合进行的。如工作人员敷衍,将会造成档案的缺失或使用寿命降低。
2.2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仍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缺少档案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3档案管理的工作建议
3.1要做好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工作,首先还是要在前期工作上下功夫。对于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完整、规范的材料才能够让档案的系统性得到体现。也就是说,材料的完整和规范是做好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对继续教育档案的对象进行明确。最主要的是将材料中有价值值得保存的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统一的保存形成档案。其次需要对材料进行规范。材料的来源很广,因此形式很多。而继续教育档案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统一的格式来方便管理。因此需要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规范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而且,平时就要有材料收集的意识,只有形成了这种意识,才能保证材料的完整性。
3.2档案的形成形式要方便查阅。制作继续教育档案的目的就是要在事件发生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档案的情况记录,对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中的各类事件进行还原,通过继续教育档案的记录,能够真实地反应继续教育工作的原貌。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类工作人员专业分类繁杂,参加的各门类项目也很多,这就给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不应该按照继续教育的内容来进行分类。我们通常按照时间来进行分类。在同一时间段中,又细分为管理、学籍和学习内容三个内容。三种材料的组卷不同,但又可以保持内部联系。通过某一部分的查询也可以找到其他的相关资料,能够给查询的人员提供完整的资料数据。
3.3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要在继续教育的全部环节进行。只有在继续教育的全部环节都进行,才能保证继续教育材料的完整性,这个因素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在继续教育的全程中都进行档案管理,可以让教学内容真实有效地反应在档案中,方便后期的整理和查询。
4结语
采供血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有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系统的档案管理机构,以及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共同的努力。做好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就能够让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芳.关于加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西档案.2006.
[2]周彩英.试谈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j].成人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