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花的诗句10篇

含有花的诗句篇1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含有花的诗句篇2

关键词: 唐人绝句 简约 含蓄

绝句属近体诗,像是律诗的一半,又称“截句”,它是我国古典诗歌园中的一朵奇葩。《唐诗别裁》卷二十认为,绝句贵在“言微旨远,语浅情深”。绝句的审美个性,前人概括为四个字:藏、常、畅、长。“藏”就是含蓄,表达要藏而不露;“常”就是平常,语言要浅易;“畅”就是流畅,读来非常顺口;“长”就是韵味悠长,留有想象的余地。

赏读研究唐人绝句,在领略其无尽的艺术魅力之余,还可以在艺术方面得到诸多启示。下面笔者从艺术手法角度谈谈唐人绝句简约含蓄美的奥秘所在。

一、以小见大,情节典型

绝句所言之事是披沙沥金的,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生活事件,其实可传无穷之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抓住宫廷生活的一个小镜头,借题发挥,把自己深沉的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绝句言事,高度典型,能代表或暗示许多东西。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书,犹是寄寒衣。”(许浑《塞下曲》)后两句就是具有这种审美特性的典型情节。“朝来有乡书,犹是寄寒衣。”看似纯客观的轻轻一笔,却把悲剧推向了高潮,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以虚藏神,虚实相济

画中的空白,往往展示一种清空旷远的境界,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艺术里的空白也一样,绝句经常运用虚实相生、以虚藏实的艺术手段,取得含蓄空灵的艺术效果。

如朱庆余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诗歌写良辰美景的花开季节,宫中却寂寞地紧闭院门,两位痛苦的宫女正要互相倾诉衷肠,却猛然发现学舌的鹦鹉在前,于是满腹的话儿又咽了回去,终于不出一声。诗歌于此戛然而止,宫女何以鹦鹉前头不敢言,欲说之事是什么事?所含之情是什么情?她们真是怕鹦鹉学舌才不敢言?留下空白由读者自由想象。宫中耳目众多、监视极严,宫女不敢随便说话的现实,可由读者想象得之。

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二十字,如果结合诗歌意境,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参悟,则诗中旷野清冷孤寂的风雪***画,江上渔翁独钓的孤傲身影,岂不诱发读者一个个疑问,开拓读者审美想象空间?

三、以景衬情,以景结句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论述情景关系时说:“物色相召,人谁获安?”触景生情是人类普遍的情感活动形式。情景交融我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寥寥数语的绝句,要含而不露,言简意丰,奥秘之一是写景,许多绝句或开头写景,或结尾写景,或全篇写景,尤其是以景结句,更是韵味悠长。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最值得称道的是诗的结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愈走愈远,乃至模糊消失,而李白独自伫立江边,举首遥望孤舟,直至“孤帆”碧空消尽,仿佛两个特写镜头,留给读者的既有感性的视觉效果,更有丰富的想象:孤帆远尽碧空,该是多长时间?如此伫立,不舍离去,可见两人感情有多深。虽然诗人没有直言别意萦怀,但浩浩东去的江水已经道出了诗人悠然不尽的离别之思。

四、比兴象征,托物寄意

中国诗学讲究含蓄,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韵。诗人大多对主旨不明说而多讲“兴寄”、“隐喻”,因而读诗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如李白的《越中怀古》、刘禹锡的《石头城》,需要我们读到诗歌“说古”背后的鉴今讽今的意旨,明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狄德罗)。

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难回首,半缘修道半缘君。”是一首悼亡之作。在这首诗歌中,作者采用了“比”的手法赞美他们的恩爱和对妻子的怀念深情。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云雨”,相形之下任何其他的水和云都黯然失色,言外之意是正因为他对亡妻有如此深厚的恩爱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诗中又以“花丛”比喻其他女子)视而不见。

许多绝句正是因为有比兴象征,才取得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尽管用来比兴寄托的意象常常朦胧而多义,给把握诗意带来困难,但为读者含英咀华、进行欣赏再创造提供了条件。

五、前后对比,相互映衬

对比映衬可以使诗歌抒发的感情更强烈,但也更含蓄。陈陶的《陇西行》反映的是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前两句叙写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后两句宕开一笔,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和“春闺梦”相联系,相互对比,相互映衬。远方戍人已成为无定河边的尸骨,家乡的妻子却浑然不知,梦见的依然是音容栩栩的良人,仍然朝思暮想,守着盼着他回来有团聚的一天,而他却永远不能重回她身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将悲剧意味表现得尤为浓烈深长。

又如(唐)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全诗主旨在于表现春深农忙,结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中的“闲”字,乃是全诗之“眼”,同时诗中写入了“栀子花”(爱之象征,少女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既丰富了诗意,又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工夫。诗人偏不正面说忙,却用“闲”衬“忙”,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兴味尤绕。

六、引用典故

含有花的诗句篇3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①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④叶落胭脂色,荞麦⑤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⑥似吾乡。

注释:

①信马:听凭马随意而行。②野兴:对山野的游兴。③晚籁:指秋声。④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⑤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⑥原树:原野上的树。

译文:

骑马穿行小山道,沿路幽香显金黄,由着马缰悠悠荡,诗兴随着野景暗滋长。

万壑忽忽有声响,声里包含晚霞大自然,无数山峰寂无语,悄然耸立默默向斜阳。

棠梨叶被风吹落,落叶殷红片片胭脂色,荞麦花儿一时开,花开白雪阵阵悠然香。

什么事儿歌吟起,歌吟起后忽然添惆怅,村村桥桥原树木,蒙却似进了我家乡。

作者简介:

王禹(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年被贬至黄州,世称王黄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长州知县、翰林学士等职,是宋初著名文学家,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他的诗风格清丽平易,在北宋诗坛颇有影响。著有《小畜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傍晚的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代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诗人自己,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得出的;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颔联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在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颈联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色有香。

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怎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这首诗,对仗工整,意境清新。尤其“万壑有声含晚籁”一联,用字用意,堪称绝妙。“万壑有声”,声自何来?原来是晚籁,是大自然的秋声,所以虽然好像一片喧嚣,而实际上却是静到无以复加的。“数峰无语”,兀立斜阳下,把山峰写活了。好像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由于历尽沧桑,变得沉默了似的,沉默也就是他这时感情的最丰富也是最含蓄的表现。当然,物体无情,“无语立斜阳”,原是作者感情的移入,和他的怀乡之情是分不开的。而“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两句,一写叶,一写花;叶是落的,花是开的;叶的颜色红如胭脂,花的颜色白似霜雪;叶子有色,花儿带香。就这样,有叶有花,有开有落,有红有白,有色有香,短短两句,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意蕴!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很有层次,作者一开头就把我们引到山村野外,让我们和他一同游览,仿佛我们也是“信马悠悠”似的欣赏那野外的风光;然后是展开了晚籁、山峰、斜阳、棠梨叶、荞麦花的具体画面;最后从“村桥原树”引出怀乡的轻微的叹息。这样,景与情就交织在一起了。

思考题:

1.这首诗描写诗人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游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这首诗中间两联在景物描写上有怎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含有花的诗句篇4

引经据典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明引出彩

明引,是指直接引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用诗句。引用诗句当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又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用名人名句。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象。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二、嵌引灵活多变

嵌引有两种方法:1.将所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2)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是醉人的春天。(3)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运用此法时需要注意两点:(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堆砌诗词名句。

2.将所引用的诗文名句、典故故事简缩成词或短语融入句中,使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包含的意思。这样,不仅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且典雅精致,富有文采。

三、化用古朴典雅

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人物、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定点钻探。锁定一点立意,联想这一立意的诗词,展开深入剖析论证。这不仅增加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深度,而且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2.百花齐放。紧扣观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想到一组有着相似或相反关系的诗词,并就此归纳生成阐述的道理。这既增加了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和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又展示出考生博览群书的真风采。

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有这么一段文字: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其中“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则化用了《诗经・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诗经》中的名句,散发出了对往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经《关雎》里“窈窕淑女”的遐想,使得文章具有古朴典雅之味。

运用引经据典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引用必须精粹。就是说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引用还要准确无误,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引用必须典型。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因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能促进作文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含有花的诗句篇5

一、品味诗歌,分析语言

诗歌的精华之处就是在于诗歌的语言,在如何运用语言方面,历代文人骚客最是呕心沥血,务必要达到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利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情感。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以及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的《送无可上人》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充分的表达了古人对于语言的极致追求,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人在鉴赏诗词中,会十分讲究诗词中的每个字词例如,在宋朝时代,杜甫的诗词非常备受推崇,一次有人在读到他的一首诗,《送蔡都尉》时,由于纸张的原因,其中有一句诗句漏掉一个字,也就是其中的身轻一鸟之句,原本的五个字看不到最后一个字了,而这时,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开始猜测最后一个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字,有人说是起,有人说是疾,还有说是落,这些字眼用上之后,他觉得总是少点什么,于是找来完本,最终发现,杜甫用的是过字。仔细一想,过字表现身影象飞鸟一样从眼前飘掠而过,正与下句桦急万人呼气势相应,实在用得好,经过这一番思索、议论,对诗的韵味体会深入多了。

在鉴赏诗歌中,分析诗眼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如著名诗人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所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就好比人的眼睛一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是诗歌的敲门砖。从诗眼中我么可以看出诗的主旨、意境,所以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善于抓住是诗眼。例如,在张先的一首词《水调》中有一句,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即为这首词的诗眼所在。明月冲破花层,淡淡月光下花枝摇曳,带出华影绰绰。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破与弄字是诗眼。两个动词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云、月、花三种景物的美好生命力。

二、从诗歌意象入手

从诗歌意象入手,主要在于意象,这需要准确的把握住意象,所谓象,即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好比如,山川河流,树木花鸟等。所谓意,即为诗歌的作者所要表达的他的思想情感。想要很好鉴赏古典诗歌,就要将诗歌的意象联系起来,理解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情感。如在理解落花的意象时,首先,落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这是意,但在古诗词中,作者又赋予它们以情感和生命,用来表达一种意境。例如,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中,我们可以构建出一种意境,凉凉夜风中,伴随着雨滴的掉落,倾听着风雨之声,眼见花瓣慢慢飘落,满地缤纷,瞬间联想到春天的到来,大地的复苏,嫩草的发芽,孩童的笑颜。而如果在另外一首诗中,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里作者表达的就完全不同了,落花飘去,荣华不在,身世飘零,无可托付,道尽了心中绵绵的悲苦。还有另外一种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用到的赋予了情感与寓意的事物,梅花。梅花因其高雅脱俗的形象,并在寒风中傲然开放而受到古代文人的青睐。例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在这里,一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形象的刻画了梅花的高雅圣洁,园子中所有的花朵都抵不住寒风的侵袭,而只有梅花傲然挺立,展露风情,黄昏后的月光下,处处漂浮着梅花的香气,浮动鼻尖,这也正是说明了诗人的清高幽静,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读懂这些意象所暗含的情感与寓意,对古代诗歌鉴赏就能更进一步。

三、从体会诗歌语言含蓄入手

古诗词语言还有另一重意境,可以用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概括。古代文人很是讲究诗词语言的含蓄婉曲之美,重在让人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因此,在鉴赏诗词上,应该反复品味寻找作者的意犹未尽之感。

在诗词的表现中,最明显的一种含蓄悠远表现即为化景物为情思,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先前两个字为黄河,给人以广阔的感觉,再加上白云,瞬间让人有一种处于广漠壮阔场景中。还比如,在《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果只理解字面意境,看着桥面的芍药花,对它发问:你年年开在桥边,这是为谁而开的呢?这并不能看出什么,实际上,作者是通过这个来表述经过战火后的扬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户都开始萧条冷落,表大理一中冷清沉寂的景象,堪为千古绝唱。

另外一种表现手法是从侧面入手,弦外有音。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作者先是点明了长久了离别家乡的事实,已暗寓客在他乡之情,然后具体写自己老大之态,以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鬃毛,为下文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作了铺垫。

含有花的诗句篇6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含有花的诗句篇7

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词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点要把握。

注意把握诗中的信息

诗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

显性信息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表达情感和诗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农户)为“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是作者为田家的不公正生活遭遇而哀伤,情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又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如果知道了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待诗作的背景。鉴赏诗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时考题会给我们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注释,对这些注释必须重视。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移,一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的心境是欣喜。

诗中的隐含信息一般是隐藏在诗的上下句中的,它需要考生有瞻前顾后的整体阅读能力。例如去年考题中的“折柳”究竟是什么?考生只要联系上下诗句瞻前顾后地整体阅读,就可以从诗的“谁家玉笛暗飞声”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捕捉到“折柳”的信息:“折柳乃为一首曲子,是“折杨柳”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是用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的。若能对这些信息把握了,那么再来解答这道题,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要熟悉特殊意象的征义

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诗词中出现类似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要注意掌握常用典故的意义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诗的典故意义着手。例如,鉴赏下列诗作,完成诗后问题:

庆全庵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这首诗很巧妙地化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________。

(2)品味一下作者想追寻一种怎样的生活?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桃花源人。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创造的一种自由自在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环境。诗人在此借用这一典故,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向往桃花源式的自由生活的心境。

当然,从典故意义着手去鉴赏一首待,前提必须是能把握、分析出诗中的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古诗词,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丰富。

从诗中所描述的景物中体味诗的意境

诗离不了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重要的景物词,结合全诗来分析。

要学会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大多喜欢通过多种表现手法的变换来表达思想情感,完成诗的创作。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衬、象征等,因此,鉴赏古诗词还需要学会对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来分析,通过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如白居易的《杨柳枝》。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分析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是描写句,作者用“一树”、“千万枝”、“嫩”、“金色”、“软”等词写出了春风中生机勃勃的柳树的特点,给读者展示了柳树的活力。三、四两句则写杨柳的处境,“荒园”、“属阿谁”表现了杨柳的荒凉、孤独。全诗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柳树的处境。我们知道,古诗很少有单纯写景的诗,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写杨柳的处境实际是写自己的处境,这样分析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是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内心的一种怀才不遇的失落心情的。

又如王禹的《村行》:

马穿行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的颈联和颔联是对仗联,颈联采用了拟人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颔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分别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下,山村的静与美。

学会赏析抒情句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二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是诗人用来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一般来说,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都要把握这些抒情诗句。如要分析王禹的《村行》的思想感情,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联诗“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结合全诗来分析就可得答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因为这首诗的前三联是描写句;最后一联写了自己惆怅的原因,是抒情句,它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注意诗中蕴含理趣的诗句

含有花的诗句篇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主要考查从语言、形象、情感、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以课内选材拟题为主。常见题型有:(1)问答题。在作品的主旨、情感、写作意***和方法等方面写出自己的感悟。(2)选择题。在多种理解欣赏答案中,通过认真仔细的体验、品味,选出最佳答案,或欣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填空题。写出所写景物、所抒感情等,用词要准确无误。

赏析诗词语言要注意对关键词语、关键诗句的品味理解。体会这些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如品味词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重”“复”表现出山水的曲折环绕,也喻指困难险阻;“暗”“明”表现出柳花带来的春之朝气,也暗示出成功的喜悦。

赏析作品形象 诗词也是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也就是诗词中说的“意象”或“意境”。“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象”就是诗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和“圆”又显示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赏析艺术特色 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直抒胸臆等抒情方式;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等修辞方法及结构方式。

赏析其特色就是体会这些方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的感情的。如马致远的小令《秋思》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气氛,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赏析思想内容 诗词的思想内容包括把握主旨、理解内涵。在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主旨句、情感句入手分析概括,也可以从相关的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及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从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的类别(送别诗、边塞诗等)入手,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诗词的语言风格或表达技巧入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总之,我们平时需多阅读诗歌,并阅读一些赏析性文章,开拓思路,积累知识,加强语感,提高赏析能力。不论哪类题型,解答时都须注意:立足整体,理解内容;结合背景,揣摩分析;品味语言,把握意蕴;想象意境,体验情感;运用选项,综合比较。

【真题引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技巧点拨】

本题从把握诗歌意象和情感设题。问题也就是要明白诗中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只要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回答。诵读后,可明白诗的大意:蒙蒙细雨洒落在长安的大街上。放眼向郊外远望,到处是一片片的新绿,等你兴冲冲地赶到近前,想好好观赏一番,那绿色却反而消失了,不见了。这正是一年里春光最好的时节,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晚春!逐句一读,景物即可点出:小雨、小草。从所写景物及“最是一年春好处”的直接抒情来看,本诗是在赞美京城长安的早春景色。易错的是把“烟柳”也列在所写景物之中,这就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方式,本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烟柳”是晚春之景,从“绝胜”一词可知晓,“烟柳”是用来衬托早春的想象之景,这样景物就不致于再写上“烟柳”了。

【参考答案】

1.小雨草色(小草)2.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技巧点拨】

第1题是理解形象的作用。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看都有哪些形象;然后运用想象和联想之法,分析这些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诗歌情感表达的关系;最后确定形象的作用,用简练的语言表述作答。题目告诉我们本诗是送别诗。送别一般是伤感的,可读此诗,却无此意,而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这两个意象自然突出送别。而“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给我们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之感。我们可以想象:早晨的雨下得不长不大,刚刚润湿了尘土。平日尘土飞扬的大道,现在显得格外洁净、清爽,柳色青翠,客舍青青,风光如画。为这场送别提供了清新明朗的环境。无疑这一切都是“朝雨”的功劳。第2题是理解诗句意蕴。诗歌贵在含蓄,理解其意不仅是表面之意,更要分析言外之意。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所以,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的内涵,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朋友“西出阳关”,不免经历长途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这“一杯酒”浸透了诗人丰富深挚的感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人是有意延长时间,让朋友再多留一刻啊! 既有惜别之情又含祝福之意。回答时要全面概括,不可顾此失彼。

【参考答案】

1.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景。2.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着一路珍重的殷殷祝福。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绿肥红瘦”呼应了“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说自己酒喝多了,而人消瘦了。

C.“绿肥红瘦”是说海棠长得很茂盛,而人因下雨刮风失眠而消瘦。

D.“绿肥红瘦”的本义是海棠因“雨疏风骤”,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2.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技巧点拨】

此题有两个特点:一是常见的选择题型;二是仿写词句。第1题的四个选项是揣摩“绿肥红瘦”的含义,解题思路是:整体感知全词内容――想象意境,体验情感――结合选项,综合比较。这首词,有人物――主人、卷帘人,有场景――昨夜雨狂风猛、我借酒消愁,还有对白――我问卷帘人:“海棠花怎么样了?” 卷帘人笑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主人嗔叹道:“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应是绿肥红瘦”,是主人脑海里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表面是说海棠,实则无限凄婉,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对春光易逝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之情。比较各项,自然选D项。第2题可借鉴现代汉语里的仿写方法,从题干的要求上看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

【参考答案】

1.D2.仿写示例:如梦令

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仿真演练】

(一)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闲桂花落”一句中,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映衬春山之幽静,取得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B.“桂花落”表明春天将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C.“月出惊山鸟”写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月光洒进山林,惊醒了已入梦的山鸟。

D.“时鸣春涧中”,写山鸟误以为天色将晓,不时发出鸣叫,画面生动有趣。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中的“寐”的意思是_____ 。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诗句_____。

2.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4.联系前后句,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三)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我们学过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景色,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四)

雪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__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代诗人。②降(xi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____。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一)1. 桂花、春山、明月、鸣鸟2.B 3.既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又使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二)1. 天冷、声杂、城孤。睡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B 3.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力量薄弱,***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4.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含有花的诗句篇9

这篇关于人教版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基础知识复习题试卷的文章,是

一﹑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4分)分qí( ) 水波línlín( )( ) tānhuàn( )( )憔悴( )捶( )打 脸颊( ) 树杈( ) nì( )笑 dǎo( )告 菡( )dàn( ) 攲( )斜 榆( )钱 黑zhì( ) tuì( )了色 搓niǎn( ) 花团锦cù( )譬( )如 gāngà( )( )震shè( )须臾( ) 屏( )息 绰( )号 嘈( )杂 yùnniàng( )( ) 抖sǒu( )朗润( )嘹( )亮 婉( )转 黄晕( ) 水藻( ) zhùxù( )( ) 髻( )着( )落 偌( )大quán( )曲 倏( )忽 锥( )形 刹( )那 肥硕( ) 栖( )息 鳊( )鱼 背lǒu( ) liáo( )廓 枯hé( )梦mèi( ) 乌桕( )镰( )刀 清liè( )二﹑默写(56分)1、《论语》: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③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⑤ , ,仁在其中矣。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⑦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①水何澹澹, 。② ,洪波涌起。 ③本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 , 。④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②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 ? 。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①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①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 。②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 。 6《龟虽寿》① ,终为土灰。②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④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7《过故人庄》①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②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 。③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 。④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8《题破山寺后禅院》 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 。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10《夜雨》①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 。②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附加题:1、《论语》: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⑧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①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洪波涌起。②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③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④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①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①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1.《龟虽寿》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老骥伏枥。⑦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⑧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⑨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暮年,壮心不已。⑩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⑾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⒀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⒁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⒂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⒃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2.《过故人庄》①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②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③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④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⑤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题破山寺后禅院》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③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④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⑤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⑥写景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⑦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②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③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夜雨寄北》①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巴山夜雨。⑤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⑦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含有花的诗句篇10

关键词:《离骚》;秋菊;落英;观点

“按陆佃《埤雅》:菊,本作^,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1]929今“^”字基本上不再使用。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山海经》中已经有关于的记载,“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其草多菊”。[2]此外《别录》中提道:“生雍州川泽及田野。”[1]929雍州即今湖北东部。在先秦时期,楚国曾一度兴盛,其管辖地大致包括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等广大地方,可见屈原所处的楚国应有。从古人对特性的各种描述,可以肯定屈原所见的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同,不存在《离骚》中“秋菊”与现在的秋菊不同的说法。当然,现今出现了一些古代没有的人工培植,这另当别论。本文通过查阅前人对“秋菊落英”的各种看法,总结概括出四种:1.秋菊的叶子;2.秋菊的落花;3.秋菊刚开出的花;4.采摘。

一、秋菊的叶子

沈约《宋书・符瑞志》中说:“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他认为此处的“英”作为“叶”。《菊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书中将“落”训为“始”,“落英”指的嫩芽。这种观点本质上与沈约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区别,都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是指秋菊的叶子。对于沈约的观点,吴仁杰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否定,笔者认同吴仁杰的否定。的确,的叶子可以采食,用于泡水喝,类似于茶叶,但菊叶的采摘有时间限制,《本草纲目》提道摘采菊叶的时间,即“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1]929从诗句看“木兰”与“秋菊”相对应,可知“秋菊”是指花,采花的时间是在九月,这时的菊叶已经变得苦涩,不适合食用。沈约混淆了采叶与采花的时间,所以沈约的观点不宜采取。当然,另一个“秋菊的嫩芽”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二、秋菊的落花

王逸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指落花,他解释此句为“暮食芳菊之落华”。《离骚草木史》中说“《水经注》:郦县城南,菊水注之,菊水即今名菊潭,源傍悉生菊草,所云食菊是也。《花木释异》曰:南阳甘谷水,其山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涧流出,饮其液者多寿。合二说考之,乃知菊有落英不诬也”[3]。此外《警世通言》中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此故事中有一个情节涉及到对“秋菊落英”的看法。小说讲道苏轼去拜访王安石,在东书房,看到有一首未完的咏菊诗,前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诗句后认为开于深秋,只会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他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诗后就将苏轼调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苏轼到黄州上任之后,有人送给他,他将其种在后院。有一天大风过后,他看见散落满地,才知道会掉落。对于“秋菊落英”是“秋菊的落花”观点,笔者有异议。《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落,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1]930。李时珍从秋菊本性上说其不会掉落,《西溪丛语家室旧闻》“今秋花亦有落者,但菊药不落耳。”[4]“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毫无疑问是指野,楚国的地理条件适合生长野,况且野的特性也符合屈原那种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质量。并且野有调中止泄、破血的功能,属于菊药,自然不会掉落,所以王逸的理解有误。但在苏王和诗的故事有所例外,原因是宋朝时期,的品种已很多,况且苏轼的是友人送的,属于欣赏类型,不应是野,而且还在大风后,所以会掉落的可能性很大,与王逸的观点不同。

三、秋菊刚开出的花

吴仁杰在《离骚草木疏》中有写道“考落之义,非陨落之落。《尔雅释诂》文:m落、权舆,始也。郭璞引访予,落止为证。盖成王访群臣于庙中,谋始即***之事。邢m乃云:落者,木叶,陨坠之始,失其义矣”。[5]从句意中可得出,黄仁杰认为“落”是“始”的含义,同时他也否定邢m的说法,结合他在《离骚草木疏》中也否定沈约的观点,可得出他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刚开出的花。关于“落”的含义,《屈辞精义》中作“始”,马其昶《屈赋微》认同并采用吴仁杰的观点,“落英谓始华之时”。在秋天开放,食用其刚开出的嫩花,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放入诗中看“落”解释为“始”仍有问题,这在后文会解释。

四、采摘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说“秋花无自落者,当读如‘我落其实而取其华’之落”。[6]他认为“落”不是“自落”,而是“他落”,是屈原自己弄落菊实,食用菊瓣。汪瑗《楚辞蒙引》中提道“夫落者不必自落而后谓之落,采而取之脱于其枝即可谓之落,如取露于水兰之上,亦可谓之坠也。若果谓坠之于地,则露岂可饮乎”[7],这里指出凡脱离“枝”就是“落”。这种观点把“落”得含义复杂化,屈原果真要表达采摘等意义,就会直接用与此有关意义的词,不会拐弯抹角用“落”来表示,并且“落”在诗中也没有体现出特别的意义,所以笔者按此处的“落”不应如此解释。这同时也解释了上文“落”作为“始”的含义在诗中行不通。

对于“秋菊落英”,笔者认为是指秋菊的落花,但此“落”不是“自落”,也不是洪兴祖所说的那种“他落”。这里的“落”主要是指自然风雨,动物触碰等造成的掉落。正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苏轼看到满地的菊瓣是在大风之后,而且《本草纲目》中记载不零落,是从的本性来讲,而并不包括其他外在条件的作用,自己不会掉落,但在外力的作用影响下是很可能会掉的。狂风暴雨或者动物的触碰都会使掉落,所以《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极有可能指的是食由此原因造成的菊瓣。此外,会掉落在古代文人的诗句中也有体现,如唐代杜甫《宿赞公房》诗“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诗中的一个“荒”字突出的掉落。私下认为屈原只是看到秋菊掉落在地的花瓣,他没有考虑秋菊的花瓣是否会掉,以及是怎样掉的。

其次,从《离骚》的写作来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两句诗中“坠”与“落”都有“掉下”的意思,只是字不同。屈原在这两句中都有想表示“掉落”的含义,但他为了避免重复使文章更具美感,他就采用同义不同字的方式。这也是屈原惯用的方式,在《离骚》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搴”与“揽”都有“采”的含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中的“滋”、“树”、“畦”都有“种”的意思。此外《湘君》中也有,如“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中的“采”与“搴”也是有含义相同的一面。所以总结以上,笔者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的落花。

关于诗句“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落英”,笔者认为从更符合全诗形式,以及屈原的写作特点来看,“秋菊落英”就是指由外力条件(非屈原本人)导致掉落的。也因为屈原的这句诗,后人多把屈原看作是第一个采食的人,很多文人都效仿屈原,如张耒、张虻龋现今流行茶也许就与此有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着. 本草纲目 第1、2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929

[2]史礼心,李***注. 山海经[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25

[3]《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续修四库全书 集部 楚辞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2002. 81

[4](宋)姚宽,陆游. 西溪丛语家世旧闻[M]. 北京:中华书局, 1993:104

[5]吴仁杰撰. 离骚草木疏[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含有花的诗句10篇

学习

双十一广告语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双十一广告语10篇,内容包括双十一活动广告语简短精辟,双十一广告语文案。2、双11预热活动,全场3折起,送温暖满。3、关羽就是骑着赤兔马穿越到双11这天拍我这宝贝,居然提示下架了!4、双十一已成为历史,双十二才是经典!服务不会因

学习

刑事科学技术论文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刑事科学技术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刑事科学技术论文题目汇总,刑事科学技术论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犯罪种类和手段更加多样、复杂,犯罪分子反侦察能力的提高和高科技犯罪的兴起给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的掌握知

学习

三年级日记大全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日记大全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日记每日一篇,三年级日记大全全文100篇。中午,我们吃完了饭,就上了儿童乐园。我们骑了骑木马,又下开了大雨,我们只好在门口避雨,等啊,等啊,雨终于停了,我们回家了。妹妹睡醒了,又看了会电视,然后又

学习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课程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大一专业导论总结模板,专业导论课程报告的格式及范文。[作者简介]张华1974―,男,湖北宜昌人,博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有研究者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为例,结合水利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学习

英语作文大全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作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英语作文大全十篇八年级下册,英语作文10篇大全。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前提,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及其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学习

关于友情的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友情的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友情的诗,珍惜友情的十首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学习

销售合同书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合同书模板,内容包括销售合同书英文版,合作社销售合同书。_________是一个以销售信息产品为目的,以高科技为手段,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一个,而成立的合作型联合体。即:_________成员的产品放在销售平台进行销售,_________的成

学习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模板,内容包括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文案,滨水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模板。一、问卷设计指导课一份问卷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调查的效果如何,而想要设计好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学习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继续教育交流材料,内容包括继续教育研讨交流材料,继续教育交流材料。“立体交叉”是公路工程专业术语,指两条或多条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人工构造物。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全国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首先

学习

送别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送别诗句10篇,内容包括送别诗句十句,送别亡人诗句。3、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8、劝君更尽一杯酒

学习

大专专业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专专业10篇,内容包括大专各种专业的详细描述,大专设计专业。据相关统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是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不过这个专业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录取分数与其它专业相比要较低一些,如果想转其他专业,可以考虑先

学习

狐狸的故事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狐狸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大坏狐狸的故事,狐狸和乌鸦故事。话说,这乌鸦被狐狸骗了肉后,整天闷闷不乐,经常彻夜难眠,越想越气,忍不住破口大骂起狡猾的狐狸来。这天,乌鸦来到“动物法庭”,告了狐狸一状。这件案子很麻烦,就连博学深渊的

学习

描写春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夜的诗句,描写春的诗句飞花令。作者:孟浩然年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赏析: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

学习

语言文字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语言文字论文,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语言文字规范化论文。KeyWords:deconstructivism;Chinesegraphology;constructivism120世纪初期的结构主义曾经以其完整的系统和功能为西方提供了思想资源,为语言、文学、哲

学习

描写云的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云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云的诗句,描写云的诗句唯美句子。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行路难》是一

学习

有关雨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雨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雨的诗句古诗大全,描写雨的优美诗句。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伶仃洋》5、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7、细雨鱼儿

学习

关于泰山的诗句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泰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东岳泰山的诗句,关于泰山的诗句小学。巍巍岱宗?摇雄峙天东?摇擎日捧月?摇凌云驭风?摇磐石摩崖?摇绝壁峻峰?摇泉潭溪瀑?摇汉柏秦松?摇百姓祈福?摇文人题咏?摇帝王封禅?摇三教共生?摇盛世和谐

学习

雨水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诗句10篇,内容包括雨水诗句,雨水诗词十三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田园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田园诗句10篇,内容包括田园诗句及赏析,乡村田园诗句。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6、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7、借问酒家何

学习

春分诗句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春分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分的诗句100句,春分的诗词著名。4、仲春初四日,春*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徐铉(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有关黄河的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黄河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黄河的诗句小学,描写黄河壮观的诗句。派出昆仑五色流①,一支黄浊贯中州②。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③。注释:①派:别支,支流。②中州:古豫州为九州之中,故称中州。③屋闾(lǘ):指倾泄海水的地

学习

想家的诗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想家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当兵想家的诗句,秋天想家的诗句。4.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6.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范7.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