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诗句10篇

雨水诗句篇1

1、减字木兰花(作者:刘辰翁)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2、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初春小雨(作者: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来源:文章屋网 )

雨水诗句篇2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语文中考点击丛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12届新版)》(下简称《点击》)143页《阅读指南》在解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简单点说,也就是《点击》认为次句(即第二句)诗“山色空蒙雨亦奇”即“山色雨亦奇”,这符合诗句的原意吗?我以为是不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阅读指南》在总结整首诗时说:“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这个总结是准确的,不错的。因此本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动人。很显然,下句即第二句(次句)就是描写西湖在雨天里的美丽奇妙,并非是“群山”。“雨亦奇”的应是西湖,而非“群山”或“山色”。但《点击》在解释中喧宾夺主,将此句的主语“西湖”偷换成“群山”,这是完全错误的,使原诗成了“半身不遂”。也即是说只写了晴天的西湖,而雨天中的“西湖”没有了,只有雨中的“群山”。这使原来“晴方好”的西湖和“雨亦奇”的西湖之间对比没有了,成了“半身不遂”。而晴天的西湖与雨中的群山是不能对比的,也不是原诗基本构思“西湖晴天好”与“西湖雨天奇”的框架,只剩下了“晴天的西湖”,残了半边身,这大大歪曲了苏轼原诗的基本意蕴,是完全错误的。

对这首诗的准确解说是:“晴天水波闪闪,西湖正显示美丽,雨天山色迷蒙中的西湖也非常神奇。我要把西湖比作那美女西施,淡雅的妆束或浓艳的打扮都非常适宜。”此诗一、二句的主语都是“西湖”,这才能说是苏轼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写西湖极为美丽神奇,也才能显现出如美女西施那样“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十分明显,无需多言。

虽云“诗无达诂”,但当诗有“达诂”时就不能乱去“诂”。《点击》对“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解说就属“乱诂”之类。(作者系山东潍坊市退休教师)

雨水诗句篇3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日出烟消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经历代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使之带有了诗化的感情和韵味。“渔父”恰是最经常地触发诗人情思的传统文学意象之一。战国以降,中国的士大夫,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其精神状态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在古代诗文中,渔父即隐者,乘扁舟于水上,披蓑笠于林岩,自由、惬意、无拘无束,令不堪***治纠葛的士人向往,因而诗人骚客多取其意象,不断翻出新作。柳宗元便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诗句。《渔翁》便是他被贬永州时所作。

这是一首富有奇趣而又颇有争议的七言古诗。

首句先奇,渔翁晚上傍靠岩崖睡着了。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动作,但也留下了悬念:何以有家不归,要“傍西岩宿”?

“汲清湘燃楚竹”,则又奇了,打水生火做饭本身是凡俗之事,然而柳宗元不说汲“水”燃“薪”,而以“清湘”“楚竹”借代,这一来,诗句的意蕴就不同了。犹如“炊金馔玉”给人侈靡的感觉一样,当人们由“湘”“楚”而联想到屈原时,“汲清湘”而“燃楚竹”则就更具超凡绝俗之感,似乎象征着诗中人孤高的品格。

“日出烟消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就更奇了,诗人笔锋一转,一阵炊烟虚化了主人公,你看,烟也消了,人也没了,只有阳光照耀下的山水一片青绿。渔翁已化入山水之中,青山绿水之间,仿佛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塑造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孤高而又不免孤寂的心境。这种从大实到大虚的变幻写法,确实令人感到突兀、惊奇。

问题在最后两句,它是全诗的余音,渔翁已乘舟“下中流”,此时“回看天际”,只见岩上缭绕舒展的白云仿佛尾随他的渔舟。“岩上无心云相逐”,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

而在艺术构思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坡认为这最后两句“虽不必亦可”。他觉得此诗有奇趣:渔翁在生火煮饭,可饭熟了,烟消了,人却不见了,只听见“乃”一声,那青山却显得更绿了。诗到此处意味无穷,末两句似可不必。

坡也只是说一点体会,不料后人却较真儿了。南宋严羽、明人胡应麟、清人王士祯都认为东坡所说删末两句为好,点到为止,韵味更足。如此看来,末两句便为蛇足。而宋末刘辰翁,明人李东阳、王世贞认为最后这两句点出了作者自诩如清风白云一样高洁,如果删掉,就没这层意思了。

是删还是留,今人还在争议。在《唐诗鉴赏辞典》中,周啸天先生认为应该删去这两句比较平淡的尾巴。可在《唐诗三百首新编》中,马茂元、赵昌平先生则认为尾句是画龙点睛。他们认为“回看”“岩”“云”寄托着柳宗元失志后企求超脱的心情和遭贬后对现实的解悟。

两派分歧的根源在于鉴赏的角度不同,或者说主要在于鉴赏者对“奇趣”的看法不同。就诗而言,通过渔家生活的画面,来表达闲情逸趣,前四句已达到了这种境界。坡“以奇趣为宗”而删去末两句,让诗以“乃一声山水绿”的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而且“奇趣”更显――可有可无之句,究以割爱为佳。

然就作者而言,此篇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治失意的孤愤。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突现出一种孤标遗世的情绪,写渔夫正摇着船顺流而下,回头看到那白云相逐,则正好寓托柳宗元在激烈的***治漩涡中被冲激出来后企求超脱的心境,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都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末两句写随流而下的渔翁回头看到那来去无牵挂的岩云,隐然现出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寂寥而清幽的山水和诗人孤寂清高的心境是多么的一致。“无心云”用了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的句意,同时,“回”是否有回首人生之意?倘有,那应是柳宗元被贬后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解悟。尊重诗人,不删既无损于艺术,也更了解诗人。

【相关链接】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将这首七绝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请你鉴赏评价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

【参考思路】

杜牧诗原作意境优美,状景有声有色,写人形神兼备。江南春季多雨。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色彩鲜艳明媚的春景,几乎尽被“纷纷”细雨遮住,思亲的行人怎不“欲断魂”?而且“纷纷”既是形容连绵的春雨,也是形容“行人”的情绪。第三句乍看平淡,但与第四句联系起来,情趣顿生。它仿佛让人看到:绵绵春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指远方:“瞧,那不就是杏花村吗!”

雨水诗句篇4

最是⑤一年春好处,绝胜⑥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呈:送给。②张十八员外:诗人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③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这里指京城的街道。④酥:酥油。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⑤最是:正是。 ⑥绝胜:远远胜过,抵得上。

【品析】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句描绘出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犹如是妙手丹青把早春的自然美转化成了艺术美。

首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春雨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小雨的特点。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及时与可贵。大地经过严冬的孕育,万物正在复苏萌生,就在此时,春雨来了;更妙的是诗人又把这滋润万物的及时春雨比作“酥”,让人在阅读回味的过程中仿佛也深深地被春雨陶醉了。

第二句写草沾春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的手法,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诗人定点观察,遥看“草色”,只见春草刚刚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意萌动。加上小草经过春雨的洗涤,“草色”真是有点让人心生怜意,不知不觉走近了细细端详,不曾想,走近之后才发现:草色若有若无,只有稀疏、矮小的春草贪婪地吮吸着珍贵的春雨。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诗人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此时,作者心中已满是对早春美景的雕琢与赞誉,哪是一个“最”字能表现得了的呢!于是,作者便把这如诗如画的早春巧妙地加以修饰,用“绝胜烟柳满皇都”来做个对比。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烟柳满都固然是景色明媚,但已是暮春季节,春光将逝。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赞美了报春的小草,更赞美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诗人在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这种潜在的早春美。

此诗景中有情、有理,寓意深刻,加上如妙手丹青的表现手法,难怪会千古传诵了。

【真题链接】

1.(2011吉林长春卷)古人说:“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

, 。

2.(2011广西柳州卷)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2011贵州毕节卷)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雨水诗句篇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前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雨水诗句篇6

【关键词】诗词名句 地理 优化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71-01

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那么,教师如何有特色地组织地理学科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可巧借诗词名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诗词源于生活,许多诗词名句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将这些诗词名句有选择地运用到课堂上,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诗词名句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方式

(一)以诗词名句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诗词名句作导语可以给学生创造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的著名诗句,在讲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时,可以以此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天真的能行八万里吗?如果行,在哪儿呢?”老师讲解自转线速度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在赤道地区可以满足诗句中所提到的“日行八万里”。再如,讲水循环的时候,可用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导入,借助这两句诗句请学生思考:我国的河川径流“东到海”后,到底是“不复回”还是“复西归”?最后的结论是:可通过海陆间大循环让水流“复西归”。

(二)以诗词名句阐述地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自然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浓。及时、恰当地引入诗词名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对他们去理解这些内容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为何多夜雨?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所学过的山谷风的知识去解释: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的北部,四川盆地属于大巴山的谷地地区,晚上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易于成云致雨。又如,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所带来的降雪,树枝上的雪就像盛开的梨花一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和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洼”描述了我国华南、江淮地区在准静止锋的控制下阴雨绵绵的天气。

(三)以诗词名句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教师可利用诗词名句所描述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习有用的地理”。例如,“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陆游的这句诗说明郊区的气温比城市低,这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体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的这句诗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表明了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从而使山地的“春”比平原来得晚。

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诗词名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诗词名句用得越多越好,毕竟地理课重在讲解地理知识,而不是鉴赏诗词,因此地理课堂上对诗词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地理教学中所选的诗词名句应是脍炙人口的,为学生所熟悉。教师信手拈来,可引起学生的共鸣。地理教师不能为了运用专门去找一些生僻的诗词,学生本身就对这些诗词毫无印象或者印象不深刻,即使在课堂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过后也会很快忘记,从而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平时备课时应多留意一些诗词名句,并深刻地去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探究其中的地理寓意,因为不是所有的诗词都有地理知识的体现,也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寓意在诗词中。把这些诗词名句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资料储备起来,为课堂上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地理课堂上对诗词名句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应是能用就用,不能用的不要强求,并且课堂上对诗词的分析不宜太多,讲明其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寓意就可以了,对诗词过多地分析将会本末倒置,使地理课堂变成诗词鉴赏课。如果是广大学生所熟悉的诗词,甚至可以一带而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雨水诗句篇7

烘托又称衬托或映衬,即利用事物间相似或相反的条件,以某些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体事物或表达主要感情,从而表现特殊的意境或独特的情感。中考中出现的烘托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乐景衬哀情

这是语文试题中烘托艺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了突出人的忧思愁苦之“情”,诗人有时以鸟语花香等来反衬,借助乐景与哀情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景情之衬的理解。诗中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写的绿草、芳树、山泉、鸟语,虽都是一些怡人之景,但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因情写景,是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越美,越显情之悲,情因景衬,越见其哀。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凄凉之情。

二、以哀景衬哀情

“景生情,情生景”。阴雨绵绵、秋风萧索这样的“哀”景往往使人产生凄凉悲愁之感。为表现这种“哀”情,诗人常用哀景加以烘托,使哀情更哀,从而提升诗的抒情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简析】该诗通过对微风形象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颈联为风吹叶动,露滴沾苔,营造了一幅孤寂清冷的意境,借此衬托出诗人忧伤孤苦的心情。

【参考答案】颈联写道: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林,枝叶上的露珠不时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表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诗人感到格外孤独寂寞。

三、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是诗家常用的手法,以动写静,愈显其静,创造出静谧、高远的意境。

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简析】题干已明确了解题的指向在于写景时对“动”“静”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上。这首诗展现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给人以清美的艺术感受。一、二句写景色的静态美,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从而从两方面体现了雨后池上景物之美,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辉映,收到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

四、以虚衬实

抒情时诗人为了追求境界的含蓄、诗味的浓郁,在通篇的艺术构思上,力避正面去写现实之境,往往用虚拟的手法借想象中的情景来表现主题,务求以虚见实、虚实相济。

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简析】本题只要明确“思家”之情寓于怎样的情景中,便不难解答。诗三、四句正面抒写思家,但巧妙之处在于诗人摆脱了现境,不写“本面”而写“对面”,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诗人设想冬至佳节,由于自己远行,家里人也一定过得不愉快,“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以虚衬实,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雨水诗句篇8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雨水诗句篇9

一、考点解说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加以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又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这一“闹”字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雀跃枝头的情景。

“诗眼”分“句中眼”和“篇中眼”。所谓“句中眼”,是指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性的字,“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所谓“篇中眼”,往往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篇中眼”有的是词、短语,有的则是一个句子。

二、典题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2014年湖北卷)

分析:本题考查“篇中眼”,诗题“早发”,即“早晨出发”的意思。回答此题,首先要考虑有哪些事物可以表现出发时间之早。由此结合全诗,找出能够体现“早”的关键词语,如“灯残”“酒醒”“闻鸡唱”“独向长空”“微有路”等,然后条理清晰地描述出来。

答案:①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②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③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2014年四川卷)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考查“句中眼”。山是四时、朝暮都存在的,晦明朝夕,仪态万方,决非“常带”斜阳之色。诗人这样说,无非表明,他只是在这暮色苍茫之际才远眺寒山,这时的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诗人面对这“寒山”“斜阳”不免生迟暮之感。更何况山高秋晚,望之一派森森寒意。下句“新月”,是上弦的如钩的月亮,很快就会西沉,而现在却偏偏照临在落叶的疏林之上,诗人看了那些落叶,已不胜摇落之悲,更何况又敷上新月的凄迷昏黄之色?一个“偏”字,正和苏轼中秋词“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的“偏”字同一意蕴,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怨悱惆怅。

答案:“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2014年全国卷)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考查“句中眼”。在诗中,“过雨”暗示刚刚遇雨。诗人仅仅用一个“过”字表示雨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凸显出来。“随”字则极为简洁地表现出诗人随山转折、山道迂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的情境。回答此题,要重点体会“过”字与“随”字有何表达效果,放到具体的诗句中加以品味。

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三、方法指要

1明确类型。分清诗眼是“句中眼”还是“篇中眼”。

雨水诗句篇10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雨水诗句10篇

学习

田园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田园诗句10篇,内容包括田园诗句及赏析,乡村田园诗句。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6、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7、借问酒家何

学习

文明家庭事迹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家庭事迹10篇,内容包括十佳文明家庭事迹,女职工文明家庭事迹。一、志同道合,和谐维家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础。1981年我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当过营业员,做过财务工作。无论干哪一行

学习

大学生素拓总结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素拓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素拓活动总结怎么写,大学生素拓活动申请理由100字。2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内容的申报,确认和修改工作程序,组织学生申报,填写《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接受校团委对素质拓展证书的审查。

学习

岗位竞聘报告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岗位竞聘报告,内容包括竞聘报告岗位认识怎么写,岗位竞聘报告优秀ppt。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经历,我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时到仓库工作,后来到过门市、新华人超市等部门,2003年到音像超市任部门负责人至今。几年来,无论是当

学习

国庆节古诗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古诗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古诗大全50首,国庆节古诗手写。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这首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可见其地位之高。而王昌龄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七绝圣手,这也足

学习

儿童剧本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剧本10篇,内容包括儿童剧本表演,儿童剧本征稿。时间:六一儿童节。地点:校园。人物:孙甜甜、班长、张小虎、刘老师、众同学。[《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声中幕启。众同学三三两两或脚蹬风火轮,或踩着手推滑板,或骑着自行车,

学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10篇,内容包括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演讲完整篇。人生就是这样,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只要一直善良下去,你一定会变成最幸福最幸运的人。济南市营东小学六年级:周子恒

学习

思乡古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古诗10篇,内容包括思乡古诗小学,夏季思乡古诗。一、羁旅思乡诗常见主题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珍爱友谊等。二、羁旅思乡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

学习

租房协议书范本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租房协议书范本,内容包括租房押金协议书范本,租房安全协议书范本。身份证号:乙方:身份证号:乙方拥有小区栋室套房。应甲方要求,乙方同意把该房中部份房屋:南边东、西头两间大房间,客厅、厨房及厕所出租给乙方。特签订以下协议:1、

学习

关于泰山的诗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泰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东岳泰山的诗句,关于泰山的诗句小学。巍巍岱宗?摇雄峙天东?摇擎日捧月?摇凌云驭风?摇磐石摩崖?摇绝壁峻峰?摇泉潭溪瀑?摇汉柏秦松?摇百姓祈福?摇文人题咏?摇帝王封禅?摇三教共生?摇盛世和谐

学习

陶渊明名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陶渊明名句10篇,内容包括陶渊明写雨名句,陶渊明名师名句。3、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7、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8、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

学习

考试祝福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考试祝福10篇,内容包括考试祝福的文案,考试祝福。4.是对的。老天不负有心人嘛!通知书一定会飞到你的手上的!5.手机铃响,那是问候;手机唱歌,那是祝福;手机震动,那一定是我握住了你的手。考研成功!我的朋友。6.水不开得烧,人不懂得

学习

消防小知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小知识10篇,内容包括消防小知识科普,消防知识小故事。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火警电话“119”。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要沉着冷静,有序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会导致自相践

学习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儿童身体健康管理计划表,儿童健康管理的方案。AnalysisofchildhealthcareteamincommunityhealthserviceLIJing,YUXinguo,ZHAOPengXixiangPeople'sHospitalofBao'anD

学习

田园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田园诗句10篇,内容包括田园诗句及赏析,乡村田园诗句。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6、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7、借问酒家何

学习

春分诗句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春分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春分的诗句100句,春分的诗词著名。4、仲春初四日,春*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徐铉(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有关黄河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黄河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黄河的诗句小学,描写黄河壮观的诗句。派出昆仑五色流①,一支黄浊贯中州②。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③。注释:①派:别支,支流。②中州:古豫州为九州之中,故称中州。③屋闾(lǘ):指倾泄海水的地

学习

想家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想家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当兵想家的诗句,秋天想家的诗句。4.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6.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范7.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学习

描写鸟的诗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鸟的诗句三年级,描写鸟的诗句一句话。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

学习

边塞诗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边塞诗句10篇,内容包括边塞诗句摘抄,边塞诗句大全100首经典。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

学习

奉献精神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奉献精神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奉献精神的诗句或优美句子,歌颂奉献精神的诗句优美。司马迁,想到你就想到你的《史记》,和你遭受的酷刑,为了《史记》,你奉献了超出生命的代价。当你遭受刑罚之时,我知道司马迁已经死掉了,可是你的史记

学习

秋景的诗句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秋景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秋景优美诗句大全,秋景的诗句是。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