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古诗篇1
古诗词里的爱国情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这首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可见其地位之高。而王昌龄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七绝圣手,这也足见得,他的七绝诗有多高妙。这首诗写出了这样一个画面,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边疆是一个民族聚居融合的地方,这里的战事自古以来一直从未曾间歇过。诗人是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卫青、李广这样的大英雄出现,力挽狂澜,震慑匈奴,能让匈奴丧胆畏惧,保大唐边境黎民百姓的一方平安啊!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画面感,从古到今慢慢拉近,像一个电影镜头一样,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激昂壮阔,也充满了满腔的期待与希望。
而诗圣杜甫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中,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总饱含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哀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被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场景,百感交集,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家人情况,充满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句。下面这首《闻官***收河南河北》与《春望》有很多相似处,写作背景都是安史之乱,写的是战争的胜负情况。但杜甫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出现这样的差别正因为杜甫的爱国之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收河南河北》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爱国诗词的大发展出现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变后,南宋统治者偏居一隅,尽管统治集团屈节求和,但人民的爱国热情异常高涨,反映到文学中,就是爱国诗词的大发扬。陆游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整首诗,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较少卿卿我我,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 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励和激励。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示儿》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光复中原,收复失地,体现了一位抗金战士伟大的爱国情怀。陆游的抗金决心是坚定的,陆游的爱国之心是贯穿生命始终的。这首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率***在广东五坡岭与元***激战,后来兵败被俘,被囚禁在一条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家危在旦夕。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度过了这些年,让人意识到,人生就是漂泊不定的,宛如雨中的浮萍一般,时起时沉。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最为经典,千古传诵,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大经典爱国诗词
1、《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9、《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9、《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0、《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国庆节古诗篇2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各国元旦习俗: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保加利亚: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苏格兰: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比利时: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后穿上新衣裳,他们认为这样可去除过去一年的衰气,除旧迎新,迎接来年好运。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户纷纷到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采集来的鲜花撒在江面,然后,大家笑呵呵地跳进水中尽情沐浴,同时用花瓣来揉搓身子,在这个国家,水被视为“圣洁”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备一碗水,听到新年钟响,大家都很快地将水泼向街,意为“除岁”
哥伦比亚:元旦前夕,各条街上都制作很大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言”,“遗言”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人们开心,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节日里,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
德国: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等农作物的颗粒,还有一些绿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鲜: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新加坡: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伊朗:伊朗实行的是***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元旦的由来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
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1911年辛亥***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中国人习惯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专家介绍说,“元旦”一词在我国已沿用4000多年。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在我国汉语中,“元旦”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形状。“元旦”之意就是“初始的日子”,即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已经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
辛亥***清朝统治,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国庆节古诗篇3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
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国庆节古诗篇4
高考古诗词阅读诗意在《重庆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高考古诗词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级。一般重庆高考语文试卷在古诗词鉴赏中给分为7分,题目类型为两个问答题,主要以分析综合为主。
然而,学生在做高考诗歌鉴赏题时,有三个难点――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而“读不懂”居于首位。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诗意都无法明了,那么也就谈不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地鉴赏,围绕设问进行合理地答题,得分自然也就不高。且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笔者经过数十年高中语文教学,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以供学生参考,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作好高考古诗词阅读第一步。
一、看标题
在考场上进行古诗鉴赏,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1.标题表达作者写作缘由、写作目的。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从标题便知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歌极力描写了一番暮雨时分的场景,为送别营造了气氛;再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从标题便可知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
2.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标题便告知读者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标题明白如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直接告诉我们写作对象是庐山瀑布,从而也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
3.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标题中一个“喜”透露出作者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此诗更成为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看作者
我们知道,每一个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诗文。如王维――清新自然、凝炼朴素,白居易――雅俗共赏,陶渊明――平淡自然、质朴纯真,李白――豪放飘逸、愤世嫉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李贺――奇诡变幻,杜牧――清丽俊逸,李商隐――含蓄绰约。而这样的风格特点便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表现,如果我们平时多体会各类诗人的风格特点,考场上,根据作者,也能够对其诗歌内容体会几分。
三、看意象
“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几个重要意象――杨花、子规、明月。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可以说,正是运用了这些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意象,此诗便更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悲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读懂诗歌情感的时候,必须关注诗歌的意象语言,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的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四、看关键字
中国古典诗歌的篇幅大都很短小,其语言凝练而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著名作家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是绝对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特别重要地是抓住关键诗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这种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五、看注解
在高考诗歌阅读中,如果有注解,它一般有两个作用:(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如2013年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的“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DD就包括介绍了疑难词语“罾”“熏风”;同时在作者的简介“明末文学家”中又暗示了本诗的思想情感,试想,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诗人大多会有借口和托辞,从而表现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这样的注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是有这了“五看”,考生如果能从前到后、从头到尾,按照如此顺序,沉下心来,深入进行思考,反复咀嚼,学会方法,运用方法,我想,便可走进诗歌、走近诗歌,让古诗词鉴赏不再成为难题。正如青年歌手满文***在《懂你》中所唱“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五看”――让学生读懂诗歌,更好地作答诗歌,更加胸有成竹地笑傲考场!
参考文献:
[1]杨振虹.高考古诗阅读三步法.学周刊・A,2013,(2).
国庆节古诗篇5
楹联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是由律诗中的对偶句发展而来,所以楹联中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如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是与律诗一致的。在秦汉以前,人们过年时就有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辟邪的习俗,也就是所谓的悬挂桃符。直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提在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这一时期人们才开始用红纸替代桃木,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春联。
二、对联艺术的书写形式
1、与中国书画结合的中堂
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它迎门而悬,地位显赫,两旁通常配以楹联,也称作“堂幅”,后逐渐成为定制。
2、中国传统的门庭对联
(1)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2)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逝者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3)婚恋
婚恋对联是祝福新人的祝词对联,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H而做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的内容以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
(5)贺联
贺联,顾名思义,就是指专为喜庆的活动而写的祝贺的楹联,其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鼓舞士气和宣传受贺对象,同时具有喜庆性,针对性,通俗性和时代性。
三、当代对联书写存在的必要性
1、中国传统节日对传统对联书写形式的延续
中国的传统节H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此时每家每户喜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习俗以增添春节气氛这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传统对联书写形式的延续。
2、以传统对联书写为形式支撑的文化景点
传统建筑的诗意化、艺术化除了借助建筑物本身设计的艺术化和建筑群布局的高下掩映、宛转流变,还需要楹联的装点。名胜古迹联在历朝历代都十分丰富,大凡历史上著名的建筑景点都有文人墨客的题赠,这给建筑增添了许多文化韵味。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的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各种对联悬于四壁,长的达100余字,短的只有8个字。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当推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此外,出自清书法家何绍基手笔的102字长联,情景交融,亦颇为人所称道。
四、对联书写艺术存在的文化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色彩斑斓。对联这一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楹联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离开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道德化的人生追求、阴阳互含互化流动圆转的辩证思维、抒情化的审美习惯、艺术化的生活习尚等就无法理解楹联的文化内蕴。对联洋溢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情韵,更多的与农耕文化、古典文化情趣相联系。它植根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和“心物感应”的传统农业文化心理中,与古人面对自然和乡村,置身熟人社会的传统宗法制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更多地与古典文化追求群体认同,固守传统纲常,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传统道德法则呼应。对联最初的形式桃符是用来驱邪祈福的物品。中国民间百姓祈求安定和平,安居乐业也是楹联产生的重要原因,对联始终与风土人情、人伦幸福相连,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也是民俗文化。
2、中国传统对联的文史价值
对联是汉字语言文学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往今来,举不胜举的巧联妙对,无不体现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追根究源,是因为对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神奇而又有情趣的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熔诗词、哲学、书法、***治、历史、科技、思想、文化和社会民俗于一炉,涉及学科甚广,是其它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含蓄婉转;有的直抒情怀,托物言志;有的寓情予景,有的借古喻今。它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史知识。如果没有对联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书法艺术宝库中的蕴藏也就不会如此丰彩多姿。对联与书法是独特的两朵民族之花,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瑰宝。
国庆节古诗篇6
关 键 词 :松竹梅 寓意 表现
楼庆西先生在《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著作中论述了建筑装饰艺术,书中论及到装饰的表现手法时有云:“植物中的松竹梅岁寒三友,经过不断的应用与渲染,它们都具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手法不仅用于中国的诗、词、书、画和园林中,同时也广泛地用在建筑装饰里。”所以笔者就松竹梅的象征艺术表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起松,人们立即想起中学教科书上的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松树象征着仁人志士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挺拔,如泰山顶上巍峨耸立的迎客松;坚韧,如黄山绝壁间傲雪凌空的五针松。古往今来,松树拟人化象征着高超的人格。孔子在《论语》里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寒冬天植物均凋零了,唯有松柏依然长青***。松,从战国时代起,因其常绿耐寒,而被世人神化了,带有宗教意识的“精神领域”方面的含义。儒教象征为“节操坚贞、不屈不挠”;道教寓意为“长生不老、饱经风霜”,故在墓地陵园和寺院山门两旁遍植乔松与古柏。松柏是中国代表文人士族的精神领域上的理想化的道德和节操的写照。中国古代以松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不可胜数。据《芥子园画传》树谱的画松法云:“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又云:“马远松多作瘦硬如屈铁状。”
竹,最早见诸于《诗经》中有“竹竿,以钓于淇”的句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论其价值有云:“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自商周起到公元5世纪一直是使用“削竹片以纪事”(《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的“竹简”。据《湘川记》记载,舜帝南巡至湘中苍梧山时不幸驾崩,娥皇女英两位妃子痛心悲泣,其泪洒落于竹子上,竹显泪斑,这便是“湘妃竹”。后人作《斑竹怨》云:“二妃昔追帝,南奔湘山间,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竹子,自古被喻为“坚贞节操”的象征,拥有极强的抒情性。因此,竹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其为士大夫阶层以及文人墨客所喜欢的原因。由于修长笔直端庄挺拔,有气有理有骨有节,有谦谦君子之风而深受文人士族之喜爱。如扬州八怪郑板桥好竹成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氏画竹,崇尚神采与气势,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传统世俗,置章法规矩而不顾,嗜好竹叶萧萧声,这充分显示出古代文人骚客脱俗的风韵。民间有“竹报平安”之说,新年鸣放爆竹喻为消灾除旧迎新,爆竹为岁首之物,具有吉祥瑞气之征兆,素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风俗。在春节祝(竹谐音)日,贴上喜庆年画“童子玩爆竹***”与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据说,爆竹爆发散落遍地的五色纸花,寓意为家门口金钱满地铺开,弥漫黄金之屋。园艺中雕竹为饰除了附庸风雅之外,也取其祥瑞之意。
古代经典诗集《诗经》里有一首有名的诗《摽有梅》,诗里记有年轻女子寻找伴侣的事情。在梅子成熟的时候,规定好的某一天,女子把熟了的梅子投给自己喜欢的男子表示其爱慕之情。梅子成熟掉落地上就会萌芽,它是孕育新生命的象征。把这一象征的梅子投给自己倾心的男子,其寓意就是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他。当然古人除了梅可食用之外,也对梅花之美引起重视。《说苑》里有关越派使者赠送一枝梅花给梁王这样的记事,大概当时梅花已以她的英姿和芳香赢得世人的垂爱了。梅已不再是仅作为食用之物,梅花也可作为人们生活中赏心悦目的物象,作为满足人们美意识上的需要而存在。到了唐宋之时,梅花更加受人重视。宋代诗人常以梅花为第一题材而创作。苏东坡、陆游、李清照均喜爱梅花。李清照咏梅伤梅叹曰:“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尽管林和靖式的隐逸之士如何爱惜“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但她终究还会受到妒嫉,故文人逸士喜用梅花借喻生活境遇。画家也爱梅,历代画梅高手辈出,擅画墨梅的宋代有马麟,元代有陈至善,明代有陈继儒、陈洪绶,清代有金农、八大山人,近现代有张大千等。
历代墨梅均有一个共通之处,在梅花的造型表现上梅朵喜欢画圈,梅枝以苍老虬曲为美,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有云:“苍松古柏,美其老也。一切花竹,皆贵少年,独松、柏与梅三物,则贵老而贱幼。欲受三老之益者,必买旧宅而居。”古人画梅去俗媚、喜写意、重气韵、求逸格,故画梅也有梅品梅谱可循,因而便形成梅花的基本***形纹饰特征,在陶瓷、漆器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江南古建筑的装饰上便有许多岁寒三友***形纹饰,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典雅精巧。门窗格儿本身不仅存在着使用功能,同时也有供人观赏的造型艺术价值。窗形纹饰雕刻典雅别致,形状变化多样,线条潇洒有致,匠心独运,自然天成。如苏州拙***园留听阁内,南面纱隔里装饰着一顶罩子,用十分名贵的银杏木精工雕琢而成,***形饰物以松枝弯曲老辣苍劲,盈盈盘亘于全罩。其间饰以松球、梅朵、竹叶、鸟雀***案,形象稚拙生动,虚实错落有致,栩栩如生。另外,还有苏州网师园梯云室,装饰极为高雅别致、清新俊秀。前檐外廊,明间前后檐均设长窗六扇,室内柱间装落地罩,两面镌刻,以鹊梅为主题,雕工精湛,造型生动活泼,于纤巧俊美之中,极具剔透雅致之功效。此外,在漏窗上也有大量装饰***形的实例,如苏州网师园冰穿梅花漏窗和如意梅花漏窗,苏州狮子林的转心梅花漏窗和葵式梅花漏窗。竹形纹饰***案的有苏州狮子林的竹节式栏杆以及留园的竹节如意头栏杆等。松竹梅纹饰***形优美别致,形成疏密相间、舒朗空透,给人以明快流畅、疏灵俊秀之感。
“松竹梅”的纹饰意象 ,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陶瓷艺术上的***案造型,在青花纹饰上,常以梅瓶描绘“高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另外描绘在梅瓶上还有釉里红“松竹梅”纹饰***形。如199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南郊中华门外发掘了正统十三年(1448年)西宁侯宋晟家族宋铉夫妇墓葬,从墓中出土了松竹梅纹饰釉里红梅瓶一件,口径6.5厘米、高37厘米,接近于1957年宋氏家族宋琥夫妇的墓葬中另一件釉里红松竹梅纹饰的有盖梅瓶。据专家考证皆为明代洪武官窑瓷器。据万历年间重新编撰的《江西大志》卷七《陶瓷书》所记,从明万历年间所烧的官窑陶瓷一览目录里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纹饰***形的器物。
其实,“松竹梅”岁寒三友早在北宋徽宗时期内府所藏的《宣和画谱》的解说中,就有关于花鸟画的记载:“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间。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到北宋末年,“松竹梅”的寓意是“岁寒而磊落”“见之于幽间”的岁寒三友,具有登高临远的意气,赋予节操美的意识形态。
到了元代,“松竹梅”的画题主要表现在民间艺人的作品中,其时精神意识形态上的寓意为瑞祥之意。再往后到了明代初期,从宣德年间的官窑青花瓷器所嗜好的纹饰***形来看,此时的“松竹梅”的寓意已经是招财进宝、招来幸福的意思。
松竹梅的自然品性,素来象征着孤傲、坚贞的人格和高雅、脱俗的情趣。自古以来,尤其深受文人士族的喜爱。常与旭日、细雨、满月、斜阳、微雪、晚霞、清溪、绿苔、顽石、吹笛、琴音、鸟语、戏鱼、清茶、诗画等结合一体,情趣盎然。淡泊、高洁,即道教所谓的清净无为的境地。在孤独之中个人超然物外追求脱俗出世,有清逸飘然之感。在渔樵之际、草堂山庄之间,浊酒淡茶一杯放谈天象烟云变幻,与自然共生,同艺术偕老。
“松竹梅”岁寒三友作为中国古代一个画题的纹饰创意,具有“庆贺”“喜庆”的寓意。“松竹梅”三者组合为什么象征“庆贺”“喜庆”之意呢?这是松、竹、梅三者共有秉性的审美意识决定的,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松竹梅不落套,具有清廉洁白的风趣。耐酷寒而凛冽清雅的格调,是中国文人高蹈脱俗思想的写照。同时它还兼顾世俗的生活观念,具有“吉祥幸福”之意。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文人士族所追求的人格上的高尚节操,与民间庶民所向往的平和与吉祥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松竹梅”岁寒三友其实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主义思想的体现,以及庶民对和平瑞祥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文献 :
[1]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版。
[3]朱狄著《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
[4]周维全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沈斌著《中国花鸟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张浦生著《青花瓷器鉴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安全槐著《中国考古》[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曾莉等著《历代梅花写意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9]李一等著《石涛山水画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0](清)李渔著《闲情偶寄》[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国庆节古诗篇7
祖国,我为你骄傲!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迎来了祖国60岁的生日。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能与全国人民同庆国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快乐。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祖国,我为你骄傲!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世界第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女儿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我们的祖国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改革开放,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国庆,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最后!我为我的祖国母亲骄傲,我为成为中国母亲的女儿骄傲!祝福你祖国!祝福您!母亲更加坚强!
我们的祖国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改革开放,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国庆节古诗篇8
花朝是源于中原地区的古代传统节日
中国是花的国度。“花朝节”由来已久,《诗经·郑风·溱洧》及其表现出的民俗节事风情应该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部新密、新郑)溱水、洧水交汇处花朝节的雏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苘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另外,上古时春天人们也有在都邑的东门之外举行青年男女聚会、进行对歌的习俗,同后代春天唱会戏的情形有些相似。《郑风·出其东门》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的记载,《郑风·东门之蝉》也是写在东门外男女欢会,青年男子对邻家姑娘的爱慕之情。
与《诗经·郑风·溱洧》相应的还有《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颜师古注曰:“谓仲春之月,二月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惟以戏谑也。”显然,《诗经·郑风·溱洧》《周礼·地官·媒氏》以及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所记的都是仲春二月因天气渐暖,男女心身都得以舒展,又值花草萌发,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赏花、春游、谈情、说爱,沉浸在“信大乐矣,惟以戏谑”的美好境界中。
不过,对《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这段描写,当代许多学者认为是古代的上巳节,所引用的史料有《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也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春秋时期还没有花朝节与上巳节的记载,更谈不上两者的区别,当代学者把《诗经·郑风·溱洧》的描述认定为后世三月的“上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花朝”不是“上巳”,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差别外,形式以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即“花朝”以赏花游春、谈情说爱为主,而“上巳”则以祭祀先祖、祓禊辟邪为主。例如,河南省《固始县志》记载的小鬼节就是古代的上巳节:“三月三,是夜‘阴曹小鬼放假’。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震慑鬼邪。入睡时,鞋头朝里放。”福建省《柘荣县志》记载:“三月三,是柘荣民间几个姓族传统的春祭日期。届时备祭礼向宗祠祭祖。在家中也蒸乌饭、春鼠曲糍、煮泥鳅面请客。”《南安县志》记载:“扫墓活动在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进行,唯石井一带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进行,相传为郑成功举义旗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而下令改家祭日于上巳节,相沿成习。”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上巳节与花朝节混为一谈。
因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内容、形式有许多相近之处,故后世也有将二者合并者。如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吴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吴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折蓍草、拜人祖,集会赏春,除灾辟邪,祈求生育。
花朝节的形成大致在汉晋时期,相传“花神”是指北魏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女弟子女夷,因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晋永嘉之乱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花朝”习俗也被带到了南方。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云:“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隋唐以后,“花朝”习俗进入兴盛时期。据《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二月二日又称‘花朝节’‘挑菜节’。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述说:‘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传为百花生日。武则天时此节始兴,至北宋更为隆盛。是日城中人多种牡丹等花木,同时携侣踏青,赏花春游。”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常见,如司空***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等。《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的记载。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主***洛阳时期(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开始流行花朝节活动。在唐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开封在花朝节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当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歉。“花朝”在中原地区现已难觅踪影
由于战乱、人口迁徙,加上与稍晚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相距较近,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在中原以及北方地区日渐消亡了,至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在最近几十年所修河南地方志中,很难找到有关“花朝节”的记载,河南各地与“花朝节”较为接近的节庆只有二月二“龙抬头”。如《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叫‘龙抬头’节,又叫‘春花节’。”《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今日洛阳的牡丹花会是古代赏花习俗的体现……旧时偃师青年也在花朝节成婚,俗谓双月双日成婚,寓姻缘好合、两全其美之意。”《固始县志》也称二月二为“春龙节”。不过,现今河南各地的二月二习俗除了上述记载与“花朝”还有点儿蛛丝马迹的关联以外,其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和古代的花朝节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了。《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龙抬头节,就是到了龙王要下雨的时节。旧时,每到这一天,郑州民间习俗天不明就起床,挑着灯笼到河里去挑水,说是可以感动龙王降雨……希望迎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有的地方,除吃炒米花,还要烙煎饼、吃炒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把二月二这天当成剃头的吉利日子,到了这天,人们往往争着找人剃头。”《固始县志》记载:“习称‘二月二龙抬头,好日子’。城乡多在此日婚嫁,小孩多在此日剃头,讨吉利。”河南其他地方的“二月二”习俗与此大同小异。而仲春之日即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河南各地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庆活动。古代与仲秋八月十五“夕月”相呼应的“仲春之月,二月流盛”的“花朝节”已无人提及。
目前据了解,河南仅固始、光山一带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光绪年间《光山县志》云:“二月初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而其他地方仅仅是一些记忆而已。个别地区虽然还有“花朝”名称的活动,如河南信阳市南部大别山区的民众多参与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该地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与古代“花朝”纯粹的赏花游春、谈情说爱毫无共同之处。
“花朝”现仍流行于闽台等地区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古代以闽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远离***治文化中心,加上相对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极强的家庭宗族观念,“花朝”这一古老民俗在中国南方以闽、浙、台为主的一些地区以及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例如,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里记载:“二月十五日:花朝([夹注]《风土记》: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闽书》:泉中林下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经月。又:东湖、北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另据廖春生先生《长汀古城镇“花朝”习俗与客家因缘》一文记载,福建省长汀县是古汀州的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称客家首府,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长汀古城地处闽赣两省边陲,是古汀州的重镇,自宋代起官府在这里设有驿站,也是客家先民南迁时自西南入闽的一条必经之路。这里的好几个乡镇有“花朝”“二月二”的习俗,其中古城“花朝”更具有代表性。古城是长汀的西大门,也是福建与江西接壤的西陲边缘乡镇。人口1.6万,以胡、彭、王、饶、李等姓氏为主,除彭氏为南宋间迁入古城外,其余四姓氏分别于唐末与北宋间入闽定居古城,且多来自河南陈留、准阳、洛阳、汝南等地,自然在这里就不难寻觅到古中州的习俗,其中花朝节就是一例,俗称攘“花朝”。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九(大月为三十日),至二月初二(当地人称二月初一为正日)为“花朝”,村里欢庆花朝节,家家亲朋满座,户户喜气洋洋,姑娘与小伙子更有一番精心装扮。龙灯、船灯、各种花灯,走村串户、穿梭表演,热闹异常。《龙岩县志》也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过十番比赛”的记载。
目前,“花朝”习俗在闽台地区虽然也同中原地区一样存在着日趋流失的状态,但鉴于闽台等南方地区相对延后的历史沉淀,“花朝”习俗在闽台等南方地区近些年有强劲的反弹及恢复趋势。据报道:“今年(2012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福建福州、龙岩市等地传统的花朝节,100多名福建汉服爱好者在福州乌山高爷庙古迹依传统礼仪举行花朝节民俗活动。花神祭祀仪式开始,12位着汉服的少女分别手执花神旗从高爷庙出发沿阶而上,带领大家来到祭祀现场。他们摆出香案,向满山盛开的花树敬香、敬果、酹酒、宣读祝文,为百花庆生,为春天祈福。他们在现场将五色彩带挂在花枝上,表达对春天的祝福。祭祀仪式结束后,汉服爱好者们在现场吟诵古今咏花诗词,歌颂四季百花。”福建省龙岩城区也有数十名汉服爱好者,“在市区南公园一隅,按照古礼,祭拜花神。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代表四时花神‘梅、兰、菊、荷’,诵读祭文。汉服社里的另外十二名姑娘,则着各朝汉服,持‘花神’团扇,各代表十二花神。今年有闰月,特地再加上代表闰月花神的一名小姑娘。这些姑娘们冠裳环佩,簪彩赏红,焚香祈福,诵花神赋,行拜花礼。最后将写下心愿和祝福的信笺挂在枝条上”。农历三月十五,也是福建云霄民间的“花朝节”,据当地百姓所言是传自唐代洛阳的风俗。开漳将士将这种风俗传播到云霄。自此,云霄百姓在“花朝”这天均举行独特的成年仪式“牵出花园”。这一独特的民俗也传到台湾各地,目前台湾有一些地方仍举行“牵出花园”成年仪式。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在“花朝节”也举行了一些活动,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时序迈入三月天,正是中国农历的二月,也是大地百花开放的时节,因此农历二月又被称作‘花月’。其中,农历二月初二或是二月十五更被当成是百花生日,又名‘花朝节’。”2011年3月19日即农历二月十五传统“花朝节”时,在台北市圆山园区的百艺广场上曾举办“花神祭”活动,代表台北花博会花神到来,同时重现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生活美学。还有一些台湾社会文化团体在这一天组织“花朝组例会”,举行作诗、赛诗活动。
建议恢复花朝节习俗,扩大固始县寻根祭祖活动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花、热爱美好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历来对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诗经》《楚辞》起,后世诗文便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着悠久传统。“花朝”这个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作家刘心武就曾经这样倡议:“我建议北京人恢复这艳丽芬芳的‘花朝节’,这应该是一个老少成宜的节日。”
国庆节古诗篇9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P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的***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瑾.***治话语***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W术交流,2013(04).
[2]***.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国庆节古诗篇10
满汉席
满汉席后改称“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筵席。清初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了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席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才能举办的宴席,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用,菜肴达300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孔府宴
孔府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历经2000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居家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全鸭席
全鸭席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由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的各类鸭菜肴组成,共有100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用同一种主要原料烹制各种菜肴组成筵席是中国宴席的特点之一。中国著名全席还有: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鸡席、无锡全鳝席、广州全蛇席、苏杭全鱼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饺子宴、佛教全素席等。
文会宴
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一般多选在气候宜人的季节和风景优美的地点。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是在文会上创作出来的,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兰亭文会上写成的。
烧尾宴
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此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此宴取名“烧尾宴”。
蒙古亲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在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作陪。清朝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
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参加。皇帝借此施恩来笼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象征形式。
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29170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 1000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1713)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康熙皇帝即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1785)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3000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1796)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3056人,后人称此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设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