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动物的古诗10篇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1

【关键词】古诗词 景物描写 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典诗词中经常表现的内容,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文化博大精深的创作内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针对能够融合自身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的具体艺术描绘。从文学角度来说,诗词景物的描写,必须注重诗人写景状物的语言表现形式与技巧。本文结合自身对文学诗词的认识,阐述了古典诗词景物描写的表现形式。

一、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形容词用做使动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做了不少文章。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了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二、正面与侧面描绘的融合

古典诗词的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三、虚实对比与变化的结合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具体地说就是景物的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意象与现实的体现。诗人在诗词创作中常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去表现各种景物,实现借景抒情达意的文学艺术效果。诗词中的“虚”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像和空灵境界,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实”是指诗人描写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与实往往是相对的,虚实相生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虚写叱咤赤壁的周瑜:雄姿英发,年华方盛却卓有建树,实写诗人自己光阴虚掷,早生华发,“虚”“实”对比,有志报国与壮怀莫酬之情溢于言表。

四、远近层次变化的结合

自然物象的再现,由于观察者所处的方位、远近、角度不同,造成的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古典诗词中诗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能够引导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全面、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诗中分别描绘了秋山远景与近景,生机勃勃,清新刚劲,给人一种视觉变幻的层次美感。

五、景物对象点面形体概括的描绘

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由不同的点线面形体元素构成的概括性物象。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往往不单独表现主体景物,还运用点面结合的衬托手法,描绘出相关的景象,使主体形象更丰满。如柳宗元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对人、鸟、孤舟的描写,烘托出千山、寒江的辽阔,运用了点面结合方式,刻画了诗人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六、声与色的结合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2

[关键词]古代诗歌;诗歌鉴赏;诗歌评价

【中***分类号】G623

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鉴赏,要求学生真正进入一种鉴赏状态,充分调动考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从而进入诗歌作品,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鉴赏古代诗歌要拥有厚实的文言文基础,鉴赏时运用文言储备,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即整首诗歌抒写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社会、生活的见解。

做到对古代诗歌的整体把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诗题。题目中交代诗歌所写对象以及诗歌的题材类型,分析诗题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倾向。二是诗眼或诗歌的关键词句。古人写诗歌讲究炼字,锤炼一个好字好句使全诗的意境以及思想情感凸显而出。三是注意诗歌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有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背景信息,背景信息是诗前小序或诗后的注解。这些交代诗人创作动机及创作经过。四是熟知传统意象及典故。例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五是把握诗歌的结构及运用的手法。诗歌先写景后写情,把握诗歌的主旨要看最后议论抒情句。诗歌手法要了如指掌,它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新课标高考卷诗歌鉴赏题考查两项内容:一是鉴赏题,二是评价题。我们如何鉴赏和评价呢?下面从两个方面阐明一下:

一、诗歌鉴赏

(一)感知形象。诗歌形象包括事物、景物、人物。把握诗歌形象特征,透过形象本身领悟“象”外之意,善于想象补充,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感知形象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二是角度,即注意从色彩、动静、虚实、远近、高低,各种感官角度分析意象。

(二)品味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义引中义即诗歌语言的深层意义。品味语言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炼字炼句,诗歌讲究精炼,一字千金,某个经锤炼后词语或句子中包含着深刻的意义,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二是作者的风格,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烈奔放、古朴清纯、轻灵飘逸等。像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要了如指掌。

(三)领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即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段方法。诗歌技巧它包括:一是修辞手法,经常使用的有比喻、拟人、衬托、对比等熟练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二是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用典等。三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其中经常使用的有描写、抒情。描写分为白描、细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古代诗歌鉴赏题从以上三个方面拟题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回答诗歌形象时要分三步答,即描绘诗歌***景(象)——概括意境特点(境)——剖析作者思想情感(情);回答诗歌语言题时,炼字炼句题要先答表层意思,然后再答深层意思,深层意思指诗歌意境、诗歌思想情感;回答诗歌表达技巧题时,回答出使用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及产生的艺术效果。注意当针对整体考查诗歌表达技巧时,要从表现手法入手进行阐述,针对某个句子拟题时要从修辞手法方面进行阐述。

二、诗歌评价

诗歌评价就是评价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治倾向等内容。要能准确地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要把握诗歌的分类,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思想内容也不同。诗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咏物言志类。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之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咏物的目的为了言志,通过分析所咏之物的形状、色泽、特征,然后深入到对其神韵、品格的把握,最后上升到人生态度、美好理想、生活道理的阐释。经常使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拟人、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托物言志等。表达的思想内容一般是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另外,鉴赏咏物言志诗要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意象。

(二)边塞征战类。以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题材的诗歌。鉴赏边塞诗歌要知人论世,把握诗人的生存年代。唐代,是盛唐时期的诗歌一般是豪迈奔放,希望建功立业的感情基调,是中晚唐的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悲壮、惋伤;宋代,写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边塞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一是描写边塞生活、边塞苍茫雄奇的风光;二是表现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三是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给人民带来灾难,表达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的反战主题;四是表现报国无门的郁闷心情。

(三)咏史怀古类。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或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鉴赏诗歌要明史实、联现实。咏史怀古大多都是为了抒发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情怀。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一是揭露统治者与人民对立的本质,揭示人民受剥削压榨的地位,同情人民疾苦;二是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借古讽今、批判现实;三是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四是对自然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咏史怀古诗的经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有以景衬情、正反对比、借古讽今、用典。

(四)即事感怀类。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内心感慨的诗歌,其中包括别离、贬谪、思乡怀人等。一是别离诗。多写离愁别绪、依依不舍,此外也有寄托深挚友谊,表达豁达胸襟以及自己的志向的。二是贬谪诗。写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以及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庶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此外还有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三是思乡怀人。叙写羁旅之苦,抒写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和思念;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悲怨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五)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借以表达情感的诗歌。鉴赏写景抒情诗要明确三步,即象——境——情。其具体方法是:寻找诗眼和主旨,最后议论和抒情;没有议论抒情句,景物特点要心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手法变化多;色彩角度和修辞,衬托动静和虚实;意境本由形象生,通过意境看心胸。写景抒情诗的思想内容: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二是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三是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四是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五是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要做到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具体诗歌,“面”指的是以上总结出的不同题材类别诗歌的思想内容。“点面结合”指在回答问题时既要从以上的不同题材类别诗的思想内容出发,恰当运用鉴赏术语,又结合具体文本,从实际出发,组织答案,就会要点齐全、规范严谨。诗歌鉴赏不外乎整体感受、鉴赏、评价这三个方面,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把握其方法技巧,辅之以训练,就能大大提升鉴赏水平,增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毛秀敏:职高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11期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3

射击方面的描写《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射击的描写,比如,在《召南•驺虞》中这样写道:“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全诗共两章,每章分三句,第一章首句“彼茁者葭”,交代了畋猎的背景,当风和日丽时,花木秀出,风煦润物,母猪藏匿极为隐密,猎人却能够“壹发五豝”,所获不菲。第二章首句“彼茁者蓬”,指出行猎是在蓬蒿遍生的原野,天高云淡,草浅兽肥,猎人都有丰厚的收获,足见其射技之高超。人们可以非常真实地感受到古代射技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古代人不但重外表,更重技艺,这也是人们综合审美情趣的体现。(三)游泳方面的描写游泳这一体育活动也在《诗经》中有所描写,比如《邶风•谷风》第四章中对游泳这样描写道:“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中对于游泳这一体育活动有着丰富的描写,“泳之游之”将游泳比作喻体,可见游泳在古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体育活动。在《邶风•匏有苦叶》中“: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诗中通过对女子的游泳活动的细致描写,从而达到其丰富的文学效果。《诗经》涉及内容众多,其中描写了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活动,比如驭马、摔跤等体育活动,都有精彩的体现与细腻的描写,体育文化在《诗经》中有很好的体现。

唐代诗歌中关于体育文化的描写

唐代诗歌是历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不乏与体育文化相关的作品。唐代也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文化对唐代诗歌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一)娱乐表演方面的体育活动描写在唐代诗歌中,有大量关于娱乐表演方面的内容,其中体育活动也有着很生动的描写,比如,“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词》,四首诗都对古代聚会时的欢快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然语言含蓄平述,但舞者们尽情跳舞,舞姿优美婀娜,情绪热烈奔放的场景却被作者描绘得生动形象。诗中不仅展现出民间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与赞美,更将整场表演渲染得热闹非凡,使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白居易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篷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顾况的《王郎中妓席五咏舞》:“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两首诗都对舞蹈这一表演活动的技艺、动作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从而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与审美度。诸如此类的作品非常之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文化在唐代的娱乐表演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基础。(二)骑射游猎活动方面的描写骑射游猎等方面的活动在唐代诗歌当中也有不少的作品进行描写,比如:“风劲角弓鸣,将***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是诗人王维的《观猎》,诗中将将***飞驰猎骑的情节描写得形象而生动,不仅对体育活动有深入的刻画,也使整首诗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三)节令风俗方面的体育活动描写中国传统节令风俗节日非常多,而体育活动也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非常形象的体现,比如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等活动,既是传统风俗节日的象征,又使体育活动与之相融合,充分繁荣了体育文化。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正是一首描写重阳登高的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登高活动在唐代是极其重大的体育活动,所以对于重阳登高的描写非常多,不仅充分地展示了唐代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也将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文化现状充分地展现出来。(四)球类活动的描写球类也是唐代很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许多唐代诗词都对球类有形象的描写。比如“,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唱好声。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騣分处拂红缨。欲令四海氛烟静,杖底纤尘不敢生。”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一首描写打球观后感的诗,作者将打球过程中的激烈场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从中也体现出唐代人们对于球类这一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热爱。(五)女子体育活动方面的题材唐代女子与男子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女子的体育活动种类也很多,与之相对的诗词也很多。比如,唐代诗人张籍的《美人宫棋》:“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诗中巧妙地描绘了女子下围棋的场景,“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简单的几句却将下棋的情节刻画得惟妙惟肖。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4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5-02

古诗词鉴赏教学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得到重视。古诗词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与“美”同在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提炼美的过程。优化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发现美,整体把握全文

发现古诗词的美是直观的,即直接从诗词中便可获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用词的美妙,学会寻找重要的关键字词,如关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些关键字词对诗词中意境的塑造、情境的描绘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读全文,发现用得美的字词,整体把握全文,是鉴赏诗词的一个重要步骤。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教师可通过小令中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从“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组名词下手。这组名词描绘的其实就是藤、乌鸦、风儿、马儿、太阳,这样解释这几个景物,的确没有什么美感。但是,作者在每个景物中加入了简单而又细致的描写,即“枯”“昏”“西”“瘦”“夕”等,于是景物就变成了枯萎的藤蔓、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西边吹来的风儿、瘦骨如柴的马儿、正在西下的夕阳,这样几个简单的词,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傍晚,倚靠在枯藤缠绕的老树旁,伴着西风吹来、流水声响、马儿摇尾,远眺夕阳,夕阳正在西下。这要求学生要学会寻找关键字词,从中发现诗词用词上的美。

二、欣赏美,培养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的撰写年代距今已久,其中的思想、文化等方面与现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短短的几十个字,理解当时景当时情,许多学生会“读不懂”,也就谈不上领会诗词的主旨,欣赏诗词的美,更别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因此,在欣赏诗词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基本的诗词鉴赏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诗词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在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后,帮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其中包括:①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②正确理解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的含义;③结合情景交融、渲染、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分析诗词,赏析诗词的意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在了解了王维的生平背景后,对王维有怎样的印象?

生:他被称为“诗佛”,我觉得他像是一位通过诗词为我们传达禅意的禅师。

师:还有吗?与本诗有关的印象还有哪些?

生:他是田园诗人的代表,因为在仕途上难以实现***治抱负,所以有些消极避世的情绪。

师:在诗中诗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明月”对“清泉”,“照”对“流”,同学们还能从诗中找出其他运用对仗的例子吗?

生:颔联还有“松间”对“石上”,颈联有“竹喧”对“莲动”、“归”对“下”、“浣女”对“渔舟”。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此外,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那么,哪儿是动态描写,哪儿是静态描写?

生:静态的描写是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动态的描写是山泉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

师(总结):宁静的松林和潺潺的山泉,动静结合,以动衬托静,更加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构成了一幅如水月镜般的纯美意境。同时,动中有静,静中现动,自然与人的心境结合在一起,如此境界,如此禅意,非王维这样一位隐居者莫属。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后,帮助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形象和意境、修辞及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传递出的情感,从中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自然就能领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从而掌握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

三、提炼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炼美,就是将发现、欣赏到的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高层次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比较难把握诗词的主旨,总是不能够将诗人的情感态度正确表达出来,诗词鉴赏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概括诗词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风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多的关于这方面的词汇量储备。第二,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分不清,常常用错,将用于描述修辞的语言用来描述表现手法的现象屡现不鲜。第三,拿到题目时,没有正确把握全诗就开始答题,以致思维混乱,没有答题逻辑。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分类积累鉴赏古诗词的知识。首先,归纳用于描写景物特色、语言风格以及概括全诗感情基调的词语,比如描写语言特色的词语有: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其次,归纳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①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通感、互文、用典、叠词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寓理于事、情景交融、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分类总结,可以使学生在做题时用词准确到位。

2.帮助学生梳理答题逻辑,指导学生答题。首先,找出与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哲理相关的字词,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其次,把分析的字词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关系。例如,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诗是如何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可以这样回答:通过“放过”“拦”两词,将群山拟人化,形象地描绘出山的特点,同时也暗喻人生如同行山路,隐喻人生路上困难不断,要做到坚持不懈。表达了人生中的困难周而复始,越过一山还有一山,永无止境,所以,人不能掉以轻心,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5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感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必须熟悉掌握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由于表现手法比较繁杂多样,故而针对出现频率最高的写景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写景诗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景色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和情景关系三个方面。

首先介绍景色描写的手法,常见的有远近俯仰相结合、视听嗅触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手法。

虚实相生也叫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衬实、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等。“实”就是眼前的景物,“虚”就是想象的景物。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第三句诗是“梅花落”的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笛声化作满地落花。景象虚实相生,视听相通,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配,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使思乡之情感而不伤。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均是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其次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用典、双关等。对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解释一下“互文”、“用典”和“比兴”。

互文指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了达到文字简洁、含蓄凝练的要求,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例如《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杜甫《江上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

用典又叫用事,也可理解为借古讽今,多是作者将具有警策作用的神话传说、古人古事、名言警句等运用到自己的诗歌中,推陈出新,表达对世事、世人的看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旧瓶装新酒”,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则化用了唐朝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句子。

比兴,最早在《诗经》中运用较为普遍。“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起兴、兴喻。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比兴兼用的手法,用风雨中飘摇的黄叶树比喻孤灯下凄凉的白头人,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作者先写“黄叶树”以引出下文的“白头人”,是为“兴”。

最后是情景关系,也就是与写景抒情有关的表现情感的手法。一般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反衬,以景结情,移情于物,烘托、渲染等手法。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侧面描写即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却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渲染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某一方面的形象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例如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全诗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6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鉴赏;研究

古诗文鉴赏是高中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而且古诗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文化遗产,所以学生要努力学习古诗文,学会鉴赏古诗文,在古诗文中懂得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高中生应怎样学习古诗文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对高中生学习古诗文的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了解诗人风格和写作背景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例如,杜甫的诗大多数都是在写国家败落、百姓生活痛苦;李白的诗大多豪放、浪漫。了解诗人的风格可以更好地掌握诗词的思想。古诗文就像是现在写的散文或是随笔,它代表了你在某个时刻的心情或是某个时候的景物描写,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先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可以更高效地了解诗人在古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在学习古诗文这一知识时,先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就可以更快地联想到诗人的内心活动,更好地学习古诗文。

二、积累古诗文中的知识

有些古诗文是用来描写景色的,有的古诗文是为了抒发感情的,有的古诗文则是为了歌颂祖国,古诗文分为很多种,要想很快地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就要注意古诗文中所用到的词或事物。比如“柳”这个事物就是留的意思,“红豆”则多是在表达相思之意,只要掌握这些古诗文中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就可以很好很快地掌握古诗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且从某些特殊的事物中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这篇古诗文是属于哪一种,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要注意对特殊事物特殊含义的总结和积累。

三、身临其境地去体味

在学习古诗文时就要将自身投入诗词中,将自己想象成诗词中的主人公,感受当时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例如,在诗人描写战乱时代百姓的困苦时,就要想象一下当时战争的情况和百姓在战争中所遭受的逃难、挨饿的日子,体会诗人感叹世事、同情百姓的心理。只有将自己投入诗词中去体味才能明白诗词的真正思想。

古诗文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项知识,也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份财富,所以学生一定要学好古诗文。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也要注意一些方法,掌握一些技巧去学习知识,这样会更快更高效地去学习古诗文这一知识。

参考文献: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7

关键词:《诗经》 古代人们 体育活动

很久以来,我国的学者一直重视《诗经》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为它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诗经》中所蕴含的古代人民的体育活动的描述。因为《诗经》创作的素材就是来自于上古时代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再者是体育活动是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转变而来的,所以,在《诗经》中的很多篇章都和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通过文字的形式向人们传递出劳动人民的体育文化内涵。下面本文将以《诗经》为载体,对其中的诗歌作品中的体育活动的意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狩猎、武术、游泳和御术等,让我们可以对古代就已经存在的体育活动有更深的了解。

《诗经》主要收录和总结了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共计有三百零五首(现存的),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从里面的诗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劳动人们的生活智慧,一起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些诗歌里面将近有一百首都是关于古代劳动人民的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描述的,蕴含了我国古代最原始的体育意象,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究我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一、《诗经》中有关狩猎的描述

在远古的先秦时期,,由于生活所需,人民经常狩猎,所以射箭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事活动中,弓箭更是重要的作战工具之一,***队的士兵要经常进行骑马和射箭训练,以此来提高***队的作战能力。在《诗经》中的《礼记・射义》里就讲到古代君王在进行人才选拨的时候,在进行测验的时候有一项必考的科目就是射箭,以此来对***事人员进行考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射箭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狩猎是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获得食物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我国古代进入到农业社会的时期,也就是奴隶社会的时候,狩猎已经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谋生手段了,朝着一种休闲的娱乐化方向发展,受到了达官贵人的青睐。与此同时,经常参加狩猎射箭活动还可以强身健体,在当时的社会中,拥有强健的身体和高超的射箭狩猎技术的猎手和武士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

在《诗经》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狩猎场景的描述,比如在《周南・兔置》中在描写战士们的狩猎活动的同时就将他们的心理活动完美地呈现给了我们,在武夫和公侯们进行狩猎激烈争斗的过程中,等级的差别已经不是很重要,更在乎狩猎技艺的比拼。在每一场狩猎情节的描写中,都是先布置好兔置,在一旁的战士已经准备多时了,随后战士们在仔细观察了兔置的地形情况以后,开始商量解决方案,在各个交通路口开始设防,最后一句描写的是武夫们凭借着高超的狩猎技术给公侯们捕获了很多的猎物,成为了公侯的好谋士。虽然这样的诗歌很短暂,但是在诗歌中将将士和武士们聪明才智和勇敢骁勇以及对于主人的忠诚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从诗歌中看到了武士们的飒姿英爽,对她们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的价值进行了肯定。诗歌用了比和兴的创作手法,使用兴的比如“肃肃兔置” “赳赳武夫”的重复使用,渲染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把猛虎比喻成了敌人,衬托出了武士们的英勇善战和英雄气概,从诗歌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出作者对于武夫们的赞赏,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那个时候高大勇猛的男子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在《诗经》中,对于射箭和狩猎这样体育活动的描写比比皆是,在诗歌《齐风・卢令》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女子眼中的射手的形象,体格健壮,多智多谋,技艺超群,就连射手的猎狗也是非同寻常,有着主人一样的勇敢;又比如在诗歌《小雅・吉日》为我们展现了周宣王田猎时候的整个场面,对射手的精湛技艺和周宣王的英明聪慧。在《诗经》中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有关于狩猎和射箭的场面,刻画了古代人英勇健壮、飒爽英姿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拥有强健体魄和高超射箭技艺的男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很受欢迎的,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箭术的推崇。

二、《诗经》中有关武术的描述

秦汉是一个多事之秋,战乱不断的年代,各个国家都很注重本国***队的训练,健康的体魄和精湛的技艺是对于士兵的必须要求之一,只有大幅度提高了***队的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在纷乱的战争中不被灭亡,这些早期的***事训练以后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事体育。在《诗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关于各国***队训练的诗歌,但是主要分为两大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对于武士进行歌颂的诗歌,第二种就是对战士生活和训练进行描写和刻画的诗歌。

由于秦汉时期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于武术的崇尚和推崇,以及对于弱者群体的藐视的社会风气就相应地产生了,在《诗经》的《小雅・小星》中对于这一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描写。诗歌通篇都表达出当时社会中对于勇猛的武士的敬佩和对于柔弱的谋士的鄙视之情,虽然当时社会上的谋士已经多得不计其数,但是谋士们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实的水平和战场指挥经验,只怕是刚上战场就被吓破了胆,没有了往日里高谈阔论的激情和才华了,在诗歌的末尾处,更是将谋士们有谋无勇的胆小怕事,不堪一击的形象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谋士们卑微的社会地位。出自《吕氏春秋・安死篇》的这两句诗“无兵搏虎曰暴,无舟渡河曰冯”讲述的是一个勇敢者的行为,这样的描写在《诗经》中是比比皆是,“暴虎、冯河”是用来对武士进行形容的专用词语,同时这两个词语也是人们用来证明自己的英勇和才能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当时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主要评价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拥有强健的体格,精湛的技艺和无谓的勇气是秦汉时期古人生存所必须具备的生存条件,也是人们生活追求的境界。

在《诗经》中,对于士兵征战生活的描写的诗歌主要集中在《周颂》和《鲁颂》两部作品集中,比如《桓》描写的就是武王克殷对四方进行征战的作品,对统治者的聪明才智进行了称赞,对于士兵的智慧谋略勇猛威武、视死如归的奋斗精神也进行了颂扬。这些文学作品都充分体现出当时武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远古时期人们对于武术的推崇和对于武士的敬佩之情。

三、《诗经》中有关御术的描述

古代六艺之一就有一项“御”,指的是驾驭之术。古代的道路并不像现在的那样平坦,所以驾车也是一项考验技术的活动。古时的车子需要依托马拉动才能行使的,但是马是不容易被控制的动物,所以要想使马安全听话地拉车,这就需要驾驭者必须拥有高超的驭马技术,驾驭者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除了要熟悉掌握握髻、游环、马三者的关系还要学会他们之间的配合,因此当时的御术也是***事技艺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正是由于御术的重要性,所以描写御术的诗歌在《诗经》中也有很多,有的是对驾车的活动进行描写的。有一部分是对战车进行描写的。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战胜自然的成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诗经》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关于御术描写的诗歌,比如《清人》就是一首对驾车技术进行描写的诗歌;在诗歌《秦风・马四膨》中更是将人、马、车和谐统一的场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诗歌描写的是秦君在狩猎过程中驾驭者发挥的重要作用,驾驭者凭借着其高超娴熟的驾车本领,无论是秦君在进行猎物追捕的过程中还是在闲暇游玩的时候,驾驭者和马车的功劳都功不可没,秦君的狩猎的丰厚成果和驾驭者的娴熟驾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驾驭者让马车和秦君进行完美地配合,这才有狩猎的丰厚成果,在游玩北园的时候,正是由于驾驭者很好地控制了马车的行进速度,使马车平稳地行使前进,就连马脖子上的铃铛声也可以清晰地听见,这才让秦君舒适地欣赏了北园优美的风光。

在秦汉时期,南北之间的战争是经常的,马车和弓箭是作战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这也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所以在《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射箭、驾车、御马和武士描写的场景,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真实的刻画,让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当时刀光剑影的生活,以及社会中对于武士的崇拜之情和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四、结语

在《诗经》中出现的各种远古时期的体育意象,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一种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了一种生活方式、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态度和体育精神,给现代人以启示,从而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武术,狩猎和御术这样的体育活动主要是向读者传递出其中所蕴含的强身健体和作风磊落的信仰,启示我们要保持积极奋斗和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等。在《诗经》中,我们读到了众多的古代体育活动的意象,这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这也启示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文清 诗经与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1985,02

[2]马楠 解读《诗经》中的体育意象[J].芒种,2012,15

[3]王京龙 诗经》所见早期体育娱乐活动及其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01)

[4]张树*** 从“古代体育题材诗歌”探讨古代体育的繁荣[J].芒种,2012,19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知识 学习方法 古代诗歌

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关注点由只关注教师特征扩展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即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师生交往、关注教9币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一道学习,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践经验看,多数人认为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不过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很重要,要有高效课堂,必先有高效教师。教师只有劳于课前,才能“闲”于课上,驾轻就熟,自如引导。高中阶段的教学,教师更应该及时总结,授人以渔,教人以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从而使课堂因学生的广泛参与而有效乃至高效。

下面笔者拟以古代诗歌的鉴赏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教学生以法。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袭星空。诗歌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流派纷呈,名篇迭出。千年前的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今天的我们,不读诗。则难以窥中华文化之堂奥。

古诗鉴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难点之一。之所以难,除了文言文的障碍外,不得法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古诗鉴赏,老师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学生得法入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弟子如果不得其门而入,师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笔者认为,老师的责任在于要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使他们搭建起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积累阅读经验。“人门”不只是小学老师启蒙教学的事,每一个学科,每一种艺术,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入门的问题。而老师所授之法,就是入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自己打开艺术的宝库。否则,学生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结果依然是门外汉一个!课堂教学时,许多学生面对古诗词无从下手,每年的高考。许多学生不得要领,就是尚未入门、没有得法的明证。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如下引导,学生课堂反应大为改观。

一、积累诗歌鉴赏的有关术语

我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前,回顾总结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为远行备粮,明确诗歌内容、主旨、诗人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类。比如:

(1)诗歌按内容,可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2)主旨分类:

A.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表达山河沦陷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B.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C.思乡怀入: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D.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E.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3)诗人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的诗风恬淡生动;王昌龄的诗风雄健深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4)语言特点:如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简洁等等。

(5)表现手法:

①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点

描写方式:(a)动静结合,(b)虚实结合的不同;(c)点面结合,(d)正面侧面,(e)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f)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g)各种感觉:视、听、触、嗅,(h)细节,(i)场面等。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②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③主要的辞格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④其他写作技巧包括:(a)赋比兴(b)衬托(c)对比(d)渲染(e)卒章显志(f)欲扬先抑(g)联想想象(h)语序倒置等。

另外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如:a.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入寻味、含蓄蕴藉。

b.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

c.侧面描写:

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人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时积累诗歌意象一般意义:比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以“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以上内容,归纳整理印发给学生,时时积累。

二、分类鉴赏。培养思维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的具体思路、方法,即如何运用以上知识来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依据分类,初步感知。确定思路

每拿到一首诗,诵读吟咏,先分类。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且介亭杂文・序言》)陈寅恪先生也曾经说过:“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考定其作成之年代,于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之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终恐不能有真知灼见也。”(《元白诗笺证稿》)虽然他们说的是诗歌研究之法,但未尝不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诗歌学习与探究。

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按其内容又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抒情诗又可分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抒情等等。

比如是抒情诗,可如下归类,搞清其特点。理清意与象之间的关系。

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

咏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物――情、志

怀古:以古喻今、讽今借古抒怀古――今

叙事:言理抒情事――情、志

拿到一首诗,读诗,先分类。假如是写景诗,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景与情什么关系;咏物诗,咏什么物,什么特点,借这个物抒发什么情、志;是怀古诗,“古”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古讽今呢,喻今呢。古与今什么关系……

(二)看清结构,知晓内容,明了中心

诗歌的一般结构:起: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

承:承上续写

转:承上启下。起下为主

合:点明诗歌主题

起、承部分往往描写,搞清描写方法(参前梳理);转、合部分往往抒情,搞清抒情方式。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9

一、分析意象法

读一首诗,要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些形象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色调,是否有一般的联想和某些特殊的含义,再进行分析,并由此推及其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画面鲜活、明丽的,内在的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画面阴暗、色调低沉的,其内在形象情感色彩则是伤感的。例如:

琅?摇琊?摇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摇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写了“空山”“雪(消)”“溪(涨)”“游客”“古槎”“山花”等意象。描绘出冬去春来,雪融水涨,游客渡溪过桥的情景,表达出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画面是由意象组成的,只有找到了诗中的意象,进行初步感知,才能够进一步鉴赏诗歌。

二、概括特点法

鉴赏诗歌要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明净绚丽、恬静幽美、雄浑壮阔、空旷辽远等。注意要能恰当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术语的使用要和相关的分析密切结合起来。

晚?摇秋?摇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解析】首先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人、事、景、物等,然后确定哪些内容体现了诗人情感,由此确定诗歌使用的意象。这首诗描写了“碧空”“月华”“愁人”“残菊”“衰桐”“寒井”“塞鸿”“邻鸡”“白露”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诗人的愁情,都是诗歌的意象。其次体会意象内涵。首联写明月和明月下的诗人,诗人对月凝思,忧思萦怀。颔联写残菊和衰桐。该联中“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体现了晚秋萧瑟的景象。颈联写塞外飞鸿由北向南迁徙,邻家鸡鸣也推迟。该联中,“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觉秋尽”对“知夜永”,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与漫长。尾联通过对诗人在瑟瑟秋风,清冷白露中孤独身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最后,体味意境特点。意象体现的特点,决定了诗歌的意境特征。赏析意境,可以从分析意象的特征入手。比如意象“残菊”一方面表现了凋零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环境的凄清等。再如“夜永”表现夜之长,反衬诗人不能入眠的状态,表现环境的孤寂、凄冷等。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如水的月光、凋落的、飘零的落叶、疾飞的寒鸿、寂静的秋夜、袭人的冷风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意境。

三、体悟感情法

即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体悟诗中的感情,除了依靠分析诗句外,还应联系注释以及小序中的写作背景,甚至诗中运用的典故等。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摇②〔“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了杜甫的“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解析】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晚秋时节,自然景物凋落,蟋蟀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的场景,由注释和诗中自然景物凋落与蟋蟀声四起可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才华难展、落魄无依的郁闷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景物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属于借景抒情。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借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与蟋蟀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表现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才华难展、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

描写动物的古诗篇10

Zuo Gang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西安 710043)

(Shaanxi Police Vocational Academy,Xi'an 710043,China)

摘要: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及文论的重要范畴。文学意境具有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

Abstrac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essays. Litera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is beautiful in space, dynamic and expression. It shows integration in feeling and setting, false and true, charming, and embodies Chinese aesthetic ideal.

关键词:意境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Key words: artistic conception;feeling and setting happily blended;interrelations between emptiness and substantiality

中***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28-02

0引言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艺术理想,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成熟的重要标志。意境是文学创作中所描绘的客观***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皆、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特有范畴,意境的思想源头可溯源到先秦时期,《易传》中的“意象”论对后世的意境论有着重要的思想影响。《易传.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观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意境”之“境”最早出于《庄子・齐物论》中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论述。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境”的概念开始用于诗歌中,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最早出现“意境”整词的是在王昌龄的《诗格》中,其文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绣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待其真矣。”。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更是说明中国诗歌意境范畴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诗歌早就有抒情的,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但是对景物方面的描写也从来也没有隔膜的,从诗歌的审美特征来说,这就是其中的―方面――情景交融。无论诗歌中是先抒情后写景,还是先描写景物后抒情,终归为情景交融。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境生象外"和意境的空间美

在阅读古诗时,使我们感到在作品有形的具体的描写之外,会暗示、拓展出一个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它是在作品已经描绘出来的审美物象指引下产生的,但又远远超过了审美物象具体描写的范围。诗人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心理体验时,获得了审美意识的自由运动,通过自己的心灵把众多的审美意象一一摄进诗章,物化在艺术的时空之中,这众多的审美意象无不打上诗人情感的印痕,流淌着诗人的汩汩情诗,在艺术时空显示出高远深邃的境界。刘禹锡用“境生于象外”“片言可以明百意,坐役可以役万物”来概括意境范畴的这一特征。如《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事代谢,古今更迭。在千头万绪的感兴和千态万状的景物中,诗人突出了作为关键性景物的燕子。燕子飞来的时间是夕阳斜照,地点是野草生花的朱雀桥边,曾经是六朝时代以门阀著称的豪门甲第,而今却已是寻常百姓人家的住宅。尽管过去飞过王谢堂前的燕子,不同入百姓家的燕子,但由于诗人通过想象而将其融成一体,她就成为了饱经沧桑的最好见证。尽管诗中没有一字一句点明题旨,但兴废之感,苍茫之思,却隐隐可见。

李白诗歌也深得“无言”美之真髓。他的诗虽多通俗易懂,但却含蓄不尽,意味深长,如《独漉篇》中写的“罗惟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表面上是写一位闺中女子,最初被人猜疑,终于真象大白。其实这是诗人晚年从U蒙冤,因借此以表白自己忠心报国的哀曲的。李白还有些诗,看起来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其实都是有感而发,寄兴深远的作品。李白的绝句,更是如此。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见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入神远,太白有焉。”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通篇只叙事、写景,无一句言情,可是读过之后,我们只觉得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别情,就象滚滚江水一样奔流不尽。舟影已经消失,只有长江在极目处奔流。天际的江水其实也不可能望见,但把友人带往异地的滔滔大浪却在诗人脑中翻涌。推而论之,天际滔滔而去的江面上必有扁舟一叶,舟中友人的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这里静穆无语,悄然无声,“孤帆”“远影”“碧空”“江水”――这雄深壮阔的画面,蕴含着奇特的意境,惆怅别情完全融合在这四面景物之中,造成浓烈的艺术氛围,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由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对意境的追求,所以他们能够恰到好处地选择组织了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审美意象,物化在艺术时空里,形成鲜明独特的“境生象外”和具有空间美的诗歌意境,让读者从诗中提供的有限的具体的画面中,感受到形象之外的更深刻、更丰富的东西。

2意境的动态美和传神美

古典诗歌不管是写人还是写物,不管是抒情诗、叙事诗,还是咏物诗,自然山水诗,都注意了以动态来熔铸意境,使诗的境界中蕴含着运动不息的气机,能给人以想象联翩的心理感受。司空***《诗品》用“若纳”水辖,如转丸珠”来形容诗歌意境的这种动态特征。

18世纪美学家莱辛在《拉臭孔》中精辟指出:“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因而诗不宜象画那样表现物体的静态,必须着力于动,即使是静态的事物,也要化静为动,把静止状态的事物变成为动态。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诗前二句写得极其幽静空寂,后二句则与之相反,写的却是一种动的画面。从全诗的描写来看,前写静、后写动,是矛盾的,但从诗的整个意境来看,却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因为整个春山的夜晚是宁静的,山鸟的鸣声正是更加好地表现其宁静。这种静中见动,寓动于静,故愈见其静。自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之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则不但注意描写人物的眼睛活动,而且也注意刻划体态仪容,风度和神情。这种通过动中传神来达到写貌的艺术特点,正是中国诗歌创造意境的优良传统。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首诗的奇趣在于它不是实地摹写渔翁的捕鱼劳作,而是选取其汲清湘,燃楚竹具有特异情趣的晨炊***景,从而表现渔翁寄形碧山绿水之间的自由恬淡生涯。从那G乃一声山水绿”的有声有色包蕴深远的动态画面中,不仅能使人想到渔翁超脱尘世,逍遥自适的情怀,而且也可以使人意会到诗人自己在被贬谪的生涯中傲视宦官权臣,向往山水的逍遥淡泊心理。清新独特的情境中包含在深沉的生活思考。正是这种自然天成,不矫揉造作的传神描写,造就了具有奇趣的意境,此诗可以说是一曲声画交融,行云流水式的音乐小品、景物,思致尽在流动中。

可见,古代诗人都在提倡一种动态美,要求在变态无穷之中,以意境构造的流动和飞腾唤起欣赏者想象的流动和飞腾,从而在心理上超越画面时空的局限,获得审美感受的时空扩展和延伸。

3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结构方面的特征,是给读者留下广大的想象空间。以“如在眼前”和“见于言外”。意境蕴含着不尽之志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是由“实”的景象和想象的虚实构成的, “实”景幻出了“虚”景,虚实共同构成诗的意境。王夫之把意境构成的特点概括为“有形发无形,无形君有形”。

古代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组合艺术空间时,并不受现实世界中客观物象的限制,并不追求物理世界的逼真,而较注重内心视野的创造。因此,反映在诗人笔下的审美空间不一定是对我们经验世界的再观,而可能是诗人自已的一种心胸,一种审美意识的写照,它也不一定是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往往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展开。如写出诗的要点,虚实之处,因此诗人创作形象,所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由形象产生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飞鸟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上。诗中情景交融则不必说了。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大雪飘飞,一叶孤舟,一老翁独坐垂钓于风雪寒江上,四周万籁具静;然而却隐藏着作者高洁的情操,孤独的老人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虚实相结合形成了绝妙之意境。

4意境的高度真实和自然

真实自然这也是唐诗意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真实性是意境的基本特质。意境应有真实性,应能给人以真实感。王国维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的真实性表现在情真和景真两方面。真实性是文学的生命,也是意境的生命。惟其真,才有感人的力量,才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对于真的意义,王国维说:“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这是说,意境之情真,才能“沁人心脾”;景真,才能“豁人耳目”。“见者真”,才能“知者深”。

可以说意境是诗歌艺术完美的体现,诗人创作的终点,同时也是评价或欣赏诗歌的门户,又是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中介。意境是诗人把他感于外而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聚到艺术形象中,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中国古代多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抒情,但情比较难于直接描写,而要通过景来反映,来衬托,来显示。这样如何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问题了。我国古代的诗歌美学思想,一向强调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应。《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钟嵘《诗品》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是心物交感的艺术结晶。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室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这里,诗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与景,融合统一在一个月色竹林的天地里。这个天地确实小,小到只有诗人一人,然而它却是那样自足、和谐,那样有秩序,而又那样充满了生气和生机。因此,它又是那样丰富和充实。它是安静的,但却不是死寂的,在无人的月夜中却有人怀着深情,在弹琴,在长啸。正是这一切使人读着的时候,在抒情的想象中,进入了一个诗人创造的世界,我们陶醉在这个世界,感到美。

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能表达出情天恨海,刻骨相恋,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正是因为诗人善于捕捉外界事物的某些特征,注入强烈的切身感受。这种富有理趣的外界事物,特定的景和诚挚真实的心情,一但结合就产生了形象思维的飞跃,原来的情就脱离了一般状态,成为与特定景物结合在一起的具体景物了,显得非常和谐自然。

把真挚的感情,按照美的规律,在一定的画面上,把景写活,把情写真,把读者的哀乐之怀,离合之感引发出来,使之与诗人同欢笑,共悲戚,而不自知其感慨之无端,涕泪之无从,这正是唐诗能感人至深,引人入胜之所在,也充分说明了唐诗意境的高度真实和自然。

总之意境是文学创作中所描绘的客观***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意境范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让人浮想联翩,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肖志刚.文学欣赏.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文勋.诗词审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动物的古诗10篇

学习

国庆的诗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庆诗歌大全100首,向国庆献礼诗歌。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关于国庆的朗诵诗

学习

个性签名搞笑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个性签名搞笑10篇,内容包括搞笑个性签名经典语句,爆笑个性签名100个。3.我将用我一生的柔情,开启你尘封的记忆。愿你心随所想,事成所望。也许你我之间的距离很长很长,但我相信我们之间会有一座桥,我会等待你的回归,一生一世!4.七

学习

财务工作方案模板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工作方案模板,内容包括财务工作日报模板,财务工作方案及建议。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大局的稳定。近年来,我镇在加强村组集体财

学习

写给母亲的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写给母亲的诗10篇,内容包括写给母亲的诗,写给母亲的诗泰戈尔。现在想来,承载父亲深情的何止是那两箱鸡蛋。作为一个病人,他每回一次家都需要从衡阳坐火车到广州,再转两次船到梧州苍梧,要经历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但他每次回来都

学习

关于节日的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节日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关于节日的古诗小学。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学习

关于雨的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雨的诗10篇,内容包括雨的诗大全,关于雨的诗30首。“据我考查,直到1926年4月10日,中国的报刊上,才出现了第一首比较严格的按照意体十四行的格律写作的汉语十四行诗。这首诗的题目叫《爱》,作者署名“孙子潜”。发表在北京的

学习

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秘书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秘书部总结和工作计划,学生会秘书处下月总结计划。主要职能:1.负责学生会的文件制作,管理和各部门会议记录的收信整理、归档,2.负责起草制定学生会的有关文件。3.负责掌握各系学生会的活动资

学习

机械设计实训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设计实训总结,内容包括三维机械设计思维实训19,机械设计基础实训800字。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是农业机械化衍生的一个重大难题,所以一定要强化农村的机械化培训,从而抑制能源巨

学习

描写雪的古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雪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雪的古诗三年级,描写雪的古诗配画。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8、才见岭

学习

离别的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离别的诗10篇,内容包括离别的诗10首,离别的诗词精选十篇。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离别,让人倍感怅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豪迈奔放的诗仙无限惆怅;“渭城

学习

法律基础论文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基础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法学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大全,法律的规范论文范文。(五)考试评价方式不科学***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一般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际上,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很难通

学习

离别的话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离别的话10篇,内容包括离别的话文案,离别的小句子。3、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感情,在异地过这个情人节是第一次,但你却能让我始终感觉到你在我身边关心我!4、一朝离别后,两地人消瘦,三餐没胃口,四季少春秋,五体投地愁,六亲劝不住,七情无归

学习

杜甫的爱国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的爱国诗10篇,内容包括杜甫的爱国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提到唐代自然就想到诗歌,而想到诗歌自然就会想到“诗圣”杜甫。他是唐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真

学习

经管类毕业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经管类毕业论文,内容包括经管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经管类毕业论文心得体会。一、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概念的界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生死攸关的关键课题。那么质量的含义

学习

关于节日的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节日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关于节日的古诗小学。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学习

国庆的古诗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庆国庆最佳十个古诗,国庆古诗词100首。

学习

春的古诗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春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春有关的古诗,春句古诗大全。

学习

描写鸟的诗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鸟的诗句三年级,描写鸟的诗句一句话。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

学习

描写花的古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花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夏天花的古诗,描写花的古诗小学。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5、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传统节日的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节日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积累传统节日的古诗,传统节日的古诗端午。4、除夜长安客舍5、端午6、正月十五夜灯7、除夜太原寒甚8、清明日9、清明10、京都元夕11、拜年12、观灯乐行13、和端午14、桂州腊夜15、守岁16、中秋月

学习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七夕节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七夕节的古诗10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100首。可见,以纪念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为基础的七夕时节,在唐宋时期融合了乞巧、乞美甚至乞子等内涵,由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拜祷变成了群体性的公众节庆活动。而

学习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生必背古诗词10篇,内容包括初中生必背古诗词和古文,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电子书。1.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读解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依然不够重视。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古典文学气息浓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