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名句篇1
1、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3、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8、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0、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11、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2、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1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4、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15、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1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7、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1、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2、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4、不为五斗米折腰。
25、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28、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0、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3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2、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4、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35、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36、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3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3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9、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0、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4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4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4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5、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46、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7、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9、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1、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5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5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5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5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8、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5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61、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6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名句篇2
【关键字】陶渊明 玄学 自然 饮酒诗
(一)从陶诗中看玄学思想
“人于自然,一渺小之物也;自然于人,一寓情之所也。人融于自然,由是万物生灵气,天地之法也”。陶渊明吸收融会了魏晋玄学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诗歌创作体悟并诗化了玄学思想。
陶渊明他开创了风格独具的“田园诗”,为我国的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诗风淡雅闲适,恬静优美,平淡自然,抒发自身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仅仅从归隐田居的角度来品味他的诗,那么我们对这位靖节先生的了解还不算够。陶渊明的“饮酒诗”历来为我们作熟知。《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自古以来都被后人认为是陶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这一句用精妙斟酌的词句勾勒出了一幅淡雅悠然的***景,不仅如此,这句更深层次地表现了陶渊明深受玄学影响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归居田园,没有丝竹案牍乱耳劳形,在南山下的偏地种豆采菊。靖节先生在黄昏时分从茅屋里慢慢走出来,朝着东南方向的篱笆走去,弯下腰,心情徜徉地采撷了几支清菊,不经意间抬头,仿佛远处青苍的南山就在眼前……对于陶渊明来说,采菊是隐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作为花之隐逸者的菊生长在幽深偏僻处,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与陶渊明的心境不谋而合。他以为伴,隐居在田间。闲暇时便以采菊为趣,悠闲且惬意。他本无意望山,只是采菊之后抬起头,不经意间看见南面的庐山。一个“见”字已超越了望的意义,他并没有刻意地想去看什么,而山便自然地映入眼帘。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沈约《宋书・隐逸传》载:“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侯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真率”一语,准确表现了陶渊明风范与性格。“真”即与玄学之真同意,是老庄玄学的一个概念。率,坦率,无所顾忌,与魏晋之放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放达正是魏晋玄学人生观在个体人生行迹上的一种外化,陶渊明在饮酒行迹上的率真,正是玄学理想人格在其思想性格上的一种表现。”
在诗歌与玄学思想的融合上,陶渊明当属境界高之第一人。在东晋的诗歌流派中活跃着一股“玄言诗”的潮流,这一批诗人以阐释老庄和佛学哲理为主要内容,但是诗与玄学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并不是将二者进行简单的相加,只将说理写成诗的形式,真正的融合应该是陶渊明的诗一样,在对诗画境界的赏会与田园世界的诗意感悟的同时,已自然而然地把玄学思想融入其中。这种自然而然便是他达到的诗歌玄化的最高境界。
(二)魏晋玄学思想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魏晋名士。这些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出世不得志,面对黑暗的现实与百姓的疾苦,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通过寄情于山水,将自然与我融为一体,超脱现实的一切得失荣辱、黑暗丑陋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体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种思辨哲学――玄学便得到了高度的发达。
玄学在魏晋时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汉代经籍,二是清谈玄理,将玄理上升到一种思辨的、思考物我关系的人生哲学。著名学者冯友兰说过:“汉朝人是伟大的,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是比较低的,汉朝哲学家们的根本观念还是具体思维的……”魏晋的辨名析理完全是抽象思维,是一种玄奥的问题。这种玄理的讨论形式,最初一级便是要熟悉汉代经典,掌握知识遗产;再高一级则为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大胆发言;更高一级当是能够清谈,除去浓厚的***治色彩,把“玄”当做一种自身人格风度的修养;而本文认为,最高一级就是陶渊明的这种“自然之玄”,在简约的谈言中流露出来,意在言外,言不尽意。正如陶潜在诗中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早已不需要辩了,在言辞中运用飞鸟、菊、南山、夕阳已经把欲辨之言自然地融合进去了,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层次。
(三)陶渊明玄学的融合性
陶渊明的玄学思想具有融合性。陶渊明深受玄学的影响,在他的思想中是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道,陶渊明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他融合可两家学派的思想。魏晋名士嵇康、阮籍等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选择继承了老子的纯正的自然无为的思想,用自然来否定礼教。于是他们便纵酒疏狂,以这种方式去挑战礼教,因此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陶渊明崇尚自然,但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然,他强调的是一种跟随自己的心性、不强迫自己的怡然自乐的自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中写道:“盖其己身之创解乃一种新自然说,与嵇、阮之旧自然说殊异,惟其仍是自然,故消极不与新朝合作,虽篇篇有酒,而无沉湎任诞之行及服食求生之志。”陶渊明在继承竹林七贤中合理的反抗因素,否定传统价值观,远离仕途,不对抗社会,选择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生活。如果说嵇、阮的人生是酒与诗的话,那么陶渊明的人生便是美、诗、酒的完美结合。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句话给人读起来不像是陶潜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让人觉得这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自然的内心感情流露。简单朴实的诗句就如同作者的心灵之泉,潺潺地流入读者的心中。这是一个诗人忘我的最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陶渊明回归自然,此时已经达到了“融己于自然,物我两冥”的境界。
然而,陶渊明真正的从心中做到了“融己与自然,物我两冥”?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人士心态》中说道:从玄学的基本品格而言,则它在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上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的,那便是以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达到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自从玄风起来之后,以迄东晋名士,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实践的人生。他们事实上都没有能做到委运任化,也未能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把这一种人生态度付之实践,并且常常达到无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的,是陶渊明。”前面说到,陶渊明的思想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早年的陶渊明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理想和大济苍生的愿望。但后来由于受人轻视,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隐田居,由此之后,他寄情于山水,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精神的超脱。以现在“以意逆志”的角度来揣度:如果不是入世受阻,兼济天下的理想不得实现,那么陶渊明可能就不会寄情于山水了。每个隐士都曾是充满激情的斗士。人只要生活在世俗社会中,就一定会以入世的方式生存、活动。陶渊明归隐之前,以儒家思想为激励,归隐之后,便以道家思想为排遣。只不过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归隐罢了。因此,这种人生态度是世人应持之态。在得意的时候以儒家“实干”之思想来勉励,失意时以道家“超脱”之思想来清解。不仅陶渊明、阮籍、嵇康,从古至今都不可能有人做到从内心里真正的超脱,物我和一。陶渊明是古今以来做的最好的,可以说为玄学人生观划上了一个句号。老子云:玄之又玄。便可知无人可以抓住“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为人们千古传颂的名句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我想,从每首诗中都可以窥见自己的人生态度与思想,这才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玄妙的情志使他更有价值的生活下去,带着菊韵一直活到以前多年后的今天,这大概就是玄学“玄之又玄”的玄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范子烨著《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童强著、匡亚明主编《嵇康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传***《陶渊明饮酒诗研究》 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陶渊明名句篇3
论文关键词:底层文人;普通民众;古代文学批评
在古旧家谱文献中,保留了一些下层文人甚至乡野村夫评论中国古代诗文名篇的资料。这些评论有的与我们此前所看到的专业型评论接近,有的则别出新意。而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人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某些风貌和过程,这些过程及结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及价值、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鲜活状态,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和参考价值。兹简要介绍如次。
一、以向往诗文所表现的人生境界而表达对诗文的理解
许多乡下文人对于古代诗文中所表现的某种人生理想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而在这种兴趣中,也同时反映了他们对诗文意义的理解。
尹炳金、尹任公等纂修、民国间永思堂木活字本《尹氏家乘》卷十六中载席珍撰“伯父云庵公传”,称尹御尊“屡试辄败。家居饮酒,常以读书下之。一日读仲长统《乐志论》,每一过,浮一大白。适有友人吴紫陶见之,笑日:‘有如此下酒物,虽一斗不足多也”’。仲长统是东汉时期的智士和狂士。《后汉书》本传称他“性假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其《乐志论》为自己设计了一种既无衣食之忧又无心灵之扰、闲静时置身山水、嬉乐时良朋满座的闲适安逸生活。这样的生活即使神仙也难以企及,但许多厌世的文人却十分向往。落榜书生尹御尊每读一遍《乐志论》,即痛饮一杯,其中的意境他自己虽未明言,但友人一句“有如此下酒物,虽一斗不足多”,则替他将《乐志论》的精髓点了出来。实有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
蒋得宝等纂修、民国十二年一梅堂木活字本《蒋氏宗谱》卷十三载路嗣雄撰“揆宇蒋公传”,称其为“诗酒中人”,并说他“尝谓人诵古乐府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二语,若与时事之成败、人物之升降了然于心,乃言与行违,念头处处皆错,犹棋子盘盘尽错,其于《葩经》‘醉酒饱德’之谓,究未之思也,不然,何不磊落光明,行忠孝事,为顶天立地一个奇男子耶。噫,若辈诚下愚不移矣。夫酒所以养性也,性养则德饱,古圣所云可为箴鉴,诸君子请满饮此杯以为酒戒”。蒋揆宇虽然嗜好饮酒,但他却坚决反对嗜酒败德,所以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所隐含的消极人生态度给予了及时的提醒。如果身居高位的大德贤出此语,我们会觉得他是在板起面孔说教,但这位乡下文人如此语重心长,则包含了更多的务实和忧患意味。因为身处乡间而好酒,极易产生靡费和懈惰,于自身的健康和家庭财产都是很大的隐忧。蒋揆宇如此引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反映出乡间文人的心理焦点。
姜继宗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受福堂木活字本《龙砂姜氏宗谱》载包琪撰“蔼堂姜公传”记载,姜蔼堂有次招约包琪之父饮酒,作者随侍,“酒酣,脱帽露顶,庄谐间作,谓先子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晚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之消忧’,此数语实获我心”。“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和“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之消忧”,分别出自孔融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表达的是与友朋同乐的心理愿望。清人伍涵芬《读书乐趣》卷三云:“陶元亮《归去来辞》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覆吟咏,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绝游’一句。下即接云晚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若无此两句,不将疑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乎?”其意即谓此二句正体现了陶渊明浓深的人间情怀。姜蔼堂认为分别出自孔融和陶渊明的这几句“实获我心”,则说明这几句描写友朋聚饮欢乐场景的恰切性,也反映了他对于这种生活和这些文句的欣赏。
(清)殷实益等纂修、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后贤殷氏支谱》卷一“文献考”载姜应熊撰“明卿殷公传”记载:殷道昭“自以家世业农,遂悉力田作,暇则以渔钓自娱。尝过里塾中,闻童子诵渊明‘田居’、‘获稻’等诗,辄点头日:‘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田居”、“获稻”分别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几首诗都很恰切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苦乐,尤其是于苦楚之中别寓快乐,很能使世代生长于斯的人由此发现身边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诗意。殷道昭世代为农,虽偶尔也渔钓打猎,但未感到其中之乐趣,当他听到村塾里的孩子们诵读陶渊明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后,便不由脱口而出:“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这反映了他平时只以苦为苦甚至以乐为苦而未能苦中求乐,也反映了陶渊明简淡之笔所达到的神奇效果。
二、对诗文内容的趋同性理解
乡村文人对古代诗文的篇章内容及字句含义,也提出了他们的理解,这些理解大部分与已经形成的主流认识完全一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明正德刻本《山阴刘氏宗谱》录孙缙绅撰《大父谧庵府君传》记载刘链(别号谧庵)“喜吟咏,尤喜七言律。一日同刘半斋游兰亭,请日:《永和记》昭明不人《选》,无乃以‘天朗气清’类秋景耶?又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较之于彼更无着,果然乎?”《昭明文选》为何不选《兰亭集序》的问题,曾经是魏晋文学研究中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主要的解释有两条:一是兰亭修禊发生在暮春,而“天朗气清”之句则为秋景,时令与景色不一致。宋范陈正敏引述季父虚中的观点日:“《兰亭序》暮春而有秋景‘天朗气清’之句,故不人选”,王得臣以《楚辞》“秋之为气也,天高而气清”为据,支持范陈正敏之说。二是《兰亭序》的思想情调有消极悲观以至悖于老庄自然达观之论。宋人桑世昌《兰亭考》卷八《推评》说:“右***器宇、词、翰三者俱优,而《曲水序》中有乐极悲来,嗟悼之意。《文选》中收王元长《曲水诗序》,《曲水序》不收,岂昭明深于内学,以羲之不达大观之理,故独遗耶?”山阴刘链与同游之刘半斋请教《文选》不入选《兰亭序》的原因时所指出的“天朗气清”类秋景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较之于彼更无着”,与历史上出现的解释基本上一致。这种一致恰好显示了民间或普通文人在面对经典作品时,对主流传统观点的吸纳与认同,体现的是关于经典作品的经典评论在文化底层的传播情形。刘链的观点与历史上的认识几乎如出一辙,这就是接受学研究者所说的大众阅读的从众性表现。他的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兰亭序》的内容而言固无胜义,但他的行为本身却依然具有深意。它一方面显示了经典之论是否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如何接受,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中华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刘锩关于《文选》不选《兰亭序》之见,在专业的文史研究者看来是无需特别关注的,但对于与他同样文化水平以及更逊于他的人来说,他的理解就具有启蒙和开化的作用。中华文化应该就是经由这样的方式,一级一级地由上向下传递,范围逐渐扩大而影响渐趋久远。
廖葆华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世缣堂木活字本《浏东廖氏族谱》卷十八“艺文”辑录廖之侗的《俚言求助》,其中云:“昔陶渊明有则终日延宾,无则沿门乞食,其诗有云‘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又日‘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所难得者,解意主人耳。”人人都能想象,为衣食之困而向他人乞求是一件极其窘迫的事情,举手敲门就非常艰难,面对主人的目光更是难于启齿。这时候听到类似“是不是没有吃的啦”“需要我帮助吗”等出于关心和友好的话语,都会觉得是莫大的耻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用问,什么都不说,将所需要的默默地给予对方。这就是善解人意的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陶渊明诗中所写到的这位邻人就是这样的人,或者说陶渊明非常渴望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仅是陶渊明所希望的,也是廖之侗所希望的。“所难得者,解意主人”八个字,把《乞食》反映的重要内容表现了出来。
阙万年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圣邻堂木活字本《古吴阙氏宗谱》卷二载王启勋“梅李支祝庄桥阙家圩金宝公传”日:“晋时陶靖节云‘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此言人生能习劳,能耐苦,不驰志于显荣势利,株守田园,而能创业垂裕者,终其身自得享至乐于无形也。”“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语出陶渊明《始作镇***参***经曲阿作》,表现的是陶渊明安贫乐道的心灵境界。方宗诚《陶诗真诠》说此二句所展示的“胸次近于颜子”,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也一再声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金宝公关于这两旬诗的理解与陶渊明自述及历代的解释基本一致,而且结合陶渊明的一生,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义项。
三、对诗文意义的改造性理解和引用
古代诗文的字句通常有相对比较固定的意义指向,而底层的文人往往在引述或引用时予以改造,从而赋予其比较新颖的意义,使它的指向发生了某些转移。
明人卓发之所辑、天启年间(1621—1627)刻本(卓氏遗书》是一部谱传性质的杂著,该书卷三“大传”记载日峰公曾日:“嵇叔夜言‘服药求汗,未必得汗,而愧情一集,则批然流离’,予以为诗亦然,操笔刻句,未必得句,而胜情偶会,则翩然奔注,摩诘以禅超有,襄阳以澹适真,才不足半李杜而依性附情,有词坛工力所不及者。”“服药求汗,或有未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是嵇康《养生论》中几句,本谓服药未必能够出汗而心有愧情则大汗淋漓。日峰公则借此喻指写诗不能过分追求雕琢词句,而具备了真性情则往往会有妙语连珠的效果,王维、孟浩然即是明证。可以看出,这段评论完全是对作品原意的合理借用,但如此借用《养生论》的观点及词句,此前确实不太多见。
(明)江德汗、江廷藻纂修、清抄本《旌西金鳌***宗谱》录歙北许宗远《临清楼记》,其中云:“余因诘其临清以取渊明之辞而名是楼,则知子有以得夫渊明之趣而心渊明之心也。(江)士达日:渊明之心吾讵可得,渊明之不慕于富贵者,吾则庶几乎。余日:子之若此,则人具此心,心同此理,虽今古之不侔,何以优劣较也。昔渊明宰彭泽时,未免有意,迨赋《归去来辞》,旷其职而不居,出乎物表,以为‘临清流而赋诗’之句,自得厥趣,以尽夫天理之悠然,岂区区富贵累其中哉。今子之登楼游目四表,俯睹锦鳞之游泳,仰视云影之徘徊,水天一色,浩然之气以生,油然之兴以发,真得渊明之雅趣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句,表达其耕作于田园、畅游于山水的自然人生趋求。所以《临清楼记》的作者许宗远认为,江士达既然能够在楼上“俯睹锦鳞之游泳,仰视云影之徘徊”,就已经实现了陶渊明所期求的生活目标,达到了陶渊明所标称的雅趣。从字面上这样来理解“临清流而赋诗”是对的;但如果是像许宗远说的,江士达不仅有条件修造楼台,而且有意地临楼赏景,那就并没有真得陶渊明之雅趣。因为陶渊明虽然很钟情于山水,但他却很少单纯地、有意地进入其中,他更喜欢以非常自然的姿态在耕作时接近山水,所以在“临清流而赋诗”之前还有一句“登东皋以舒啸”。
《文选》吕向注日:“东皋,营田之所也。春事起于东,故云东皋也。皋,田也。”江士达可能并非耕作之人,因此,他所得陶渊明之雅趣充其量不过是形似而非神思。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句虽然有很多人在读,但有些人可能不仅读懂了这些诗句也读懂了陶渊明本人,而有些人则仅仅读懂诗句而未得真髓。
(清)金门诏纂修、乾隆十一年木活字本《休宁金氏族谱》卷二十“家传”“四十四世祖松青公传”称:金松青“尝日:子不乘时克家,虽学至颜闵,文至卿云,而及身泯没无闻,不能显扬其亲,于亲终无益也。每欲树业亢宗,以绍前烈,启后人,于是建家塾延名师以师表其子孙,旌别劝惩,文教聿兴。每诵少陵‘广厦万间’诗,辄叹日:‘数亩之宫,安足燕翼孙子乎’。以梅结居地狭隘,欲以蕃宗族、光门闾,似未尽善也。乃度地至汪溪。”这是一段关于金松青选择迁居地的记载。从传记看,他具有较强的光宗荫子意识,很希望有广阔的田亩以显示祖上的阴德,庇护后代子孙。但他离开梅结这块狭小天地而迁至汪溪,似乎是受到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启发。杜甫欲求广厦千万间为了庇佑天下的寒士,体现的是推己及人、“宁苦身以利人”的博爱精神,仇兆鳌《杜诗详注》就说:“末从安居,推及人情,大有民胞物与之意。”金松青则为了荫护子孙而远寻乐土,境界之高下判若霄壤。但他这样的理解和体会,正反映出同样的作品对不同的场合和读者,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意义。正如谭献《复堂词录序》所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可以充分接近作者的心怀,但也完全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完全相反。
陶渊明名句篇4
摘要:陶渊明和谢灵运是中国古代诗坛上两颗耀眼的启明星,分别开启了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创作。但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的不同,所接受的哲学思想的偏差,导致他们在诗歌创作时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等方面出现各种差异,同时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生活经历;艺术风格;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陈虹(1966-),女,广西昭平人,学士,贵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中***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156-02
一、前言
陶渊明和谢灵运是中国古代诗坛上两颗耀眼的启明星,分别开启了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创作,两人并称“陶谢”。两人都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期间盛行的玄学思想在两人的哲学思想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使得两人的诗歌创作具有了共同的时代背景,并且都受到玄学思想和道家思想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两人诗歌中都表现出隐逸的情趣,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不满意。但是在这共同的隐逸情趣中,陶渊明在仕与野之间做出了“归隐”的决心,亲身劳作,躬耕田野,其诗歌获得了超然的无我之境;而谢灵运在出仕和隐逸之间的矛盾中一直挣扎徘徊,始终没有寻找到出路,他只能借山水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之情,穷尽对山水的客观描写,使其诗歌获得了富艳精工的特点。
二、陶谢诗歌比较
(一)陶谢的生活经历
陶渊明(365-427)和谢灵运(385-433)都生活在晋宋之交,两人都经历了武帝、少帝、文帝三个朝代,并卒于永嘉年间,两人各自的生活经历又有着差异。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虽然其曾祖父陶侃曾是东晋王朝的***元勋,做过大司马,都督八州***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其祖父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但是在当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是他才华绝代,也始终无法跻身于士族行列。所以陶渊明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不能受到朝廷的重用。陶渊明29时,开始出仕做官,担任江州祭酒,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就辞官归家闲居。安帝元兴三年,他第二次出仕为官,出任镇***将***,不久又做了刘敬宣的参***,可是随着刘敬宣的离职,他也辞职罢官。同年秋他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在职八十一天,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授印去职,归隐田园。陶渊明短短的仕宦生活,是他为实现自己***治理想的不断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望,终至绝望,和仕途决裂,归隐田园。陶渊明的思想不仅受到道家玄学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有着儒家思想的因素。在他出仕时期,他用儒家思想为做事准则,抱有“大济苍生”的***治抱负。当他仕途不顺,归隐田园时,他又以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追寻自由人生的生活志趣。陶渊明归隐后,冲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农民一起躬耕劳作,并产生了深厚淳朴的情谊。他不断实践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甘于归隐,与农民平等交往,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谢灵运是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士族子弟,其祖父谢玄是东晋名将,家族位高势大,生活优裕,袭封康乐公,人称谢康乐。他本想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以及家族的光环,在***治舞台上有一番建树,却没有想到自己生不逢时。东晋末年,以谢琨、刘毅为首的拥晋派和以刘裕为领导者的篡逆派,谢氏家族是东晋***权的重要支柱之一,谢灵运当然就是拥晋派一员了。当时两派矛盾重重,斗争异常激烈。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把持了朝***,拥晋派失败。而宋君刘裕的出身并不是士族子弟,因此采取了一些打压士族的***策,如把谢灵运由康乐公降为康乐侯,不久又将他挤出京都,贬到荒远的海边,担任永嘉太守,他的仕途生活远不如自己所愿。谢灵运同陶渊明一样,为官期间没有担任过显赫的官职,始终得不到器重。但他不甘心蛰居远离***治中心的海边,却又无力回天,无可奈何。作为***治斗争的失败者,他退隐山水,寄情于自然风景,借此来排遣心中的失意情怀。谢灵运一生主要受到玄学和佛学思想的影响,然而在他仕途失意时,他也无法用此摆脱世俗名利的苦恼。
陶谢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两人的诗歌在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陶谢诗歌的艺术风格比较
出身寒门、穷途多厄的陶渊明把功名利禄视为无物,他以平静的心态,遵循道家的法则,追求自己的理想王国——田园生活,因此他的诗歌意境浑然一体,已经进入“无我之境”;富贵多难、仕途坎坷的谢灵运,在寄情山水,寻求解脱的道路上,始终无法忘怀对出仕的欲求,无法泯灭心中对名利的追求,其诗则没有达到那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它更多地体现出贵族文人的富贵之气。陶渊明和谢灵运二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生存状况及两人不同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他们两人的诗歌创作题材的不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们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1、陶谢诗歌选取的意象不同
由于陶谢受到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影响,所以两人诗中所选取的景物意象存在着差异。陶渊明退隐田园,开始了躬耕劳作的生活,他的诗歌题材多选取田园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如草屋、狗吠、柳树、炊烟、鸡鸣等。这些寻常事物进入到诗人的创作中,被赋予了人格意义上的情趣,是诗人心灵与情景之间的通灵感应,诗人在田园风光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谢诗中的选材大多是自然山水风光,穷形尽相地描写山、水、云、日、河等景物,他经常流连于山水之中,抒发自己的忧愤情结。
两人不仅在选取景物上存在不同,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上面也存在着差异。陶诗习惯站在一个角度,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周围的景物,尽显景物的自然本真面貌,使之现出深远恬淡的情趣,构建出悠远宁静之美,展现出诗人的浓厚感情。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等。而谢诗中描写的视角经常变换,从各个角度描写所见到的景物,仔细观察,充分玩赏。如《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回,寻异迥不延。乱驱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从江南写到江北,视角的转换再从近景写到远景。
2、陶谢诗歌的意境不同
童庆炳说:“意境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回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式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陶谢的田园山水诗中的一系列意象构成了诗歌中独特的意境,而意境更是与山水田园诗的审美异趣相吻合的。
陶渊明由于自己性格和现实***治的格格不入,主动罢官退隐,躬耕劳作,寻求生命的意义。因此在陶诗中,田园生活中的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情趣融为一体,形成陶诗浑然天成,文气畅达,朴实明快的风格,看似平淡无奇的意象却形成一种天然意境。如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对“露疑无游氛,天高肃景澈”;“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田园风光的刻画。诗句中的田园景物已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是传达玄理的媒介,而是像朱光潜所说,“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些自然意象是作为“诗人的整个的人格”出现在作品中的。这种犹如“逸鹤任风,闲鸥忘海”的意境,这种平淡自然的艺术境界的创造,是源于他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源于他“任真”的人生态度。
与陶渊明不同的是,谢灵运的归隐是为了规避***治的迫害,为了平衡内心对名利的欲求。因此在谢诗中,我们无法找到陶诗的隐逸潇洒之情,而是充满着“难并欢”的情绪。如《斋中读书》:“虚馆绝净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韩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由此可见,谢灵运并未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如《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操持岂儿古,无闷徵在今。”诗歌的前几句就是发泄仕途不顺的牢骚,中间几句描写阳春景色,紧接着诗人触景伤情,抒发“归欤”之叹。其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把冬春季节的更替变化形象地描写出来,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春光无限好,但自己已不能再享的感慨之情。此首诗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谢诗中,大都是先描写自然景物,最后以玄理结尾,使得情和景的融合给人以雕琢斧凿之感,其意境远没有陶诗深远。
诗歌的意境营造与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情趣相关,陶渊明和谢灵运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的矛盾徘徊中,分别表现出潇洒归隐田园和无法忘怀欲求的心理情感,“因此在这种心理状态的影响下,他们的诗歌意境出现了心远地自偏”与“离群难处心”的差异。
(三)陶谢诗歌的语言特点比较
陶谢诗歌的艺术风格不同,陶诗平淡自然,谢诗富艳精工。这种不同同样也表现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
第一,陶诗多用俗语、俚语,平淡朴素;而谢诗多讲究雕字琢句。陶诗中大都运用生活中平常事物作为选材,语言朴素自然,显现着一种平淡清新之美,如“草盛豆苗稀”、“草屋八九间”、“风雨纵横至”“清晨闻叩门”等,在这些平淡常见的词语中,诗人营造出一种自然亲切的意境。而谢诗中,诗人运用大量的色彩词,借助语法手段把景物拟人化,极尽逼真的描写山水景物,刻画它们的壮丽之态。
第二,在词语的选择上,陶诗多用叠词叠语,喜用形容词;谢诗偏爱选择动词。陶渊明诗歌中的一大语言特点就是喜用叠字叠语,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部主薄》其一);“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国田居》其一);“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拟古》其三);“眇眇孤舟逝,绵绵思归纡”(《始作镇***参***》)等。这些叠词大多是形容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同时使得诗人的感情表达更加细腻自然;谢诗对词语的选择运用上,多选用表示动作的动词,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疏峰抗高馆,对岭临迥溪”(《登石门最高顶》) 等,在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运用动词使景物拟人化,富有动感,同时也显现出雕琢的痕迹。
第三,句式的选择上,谢诗对偶工整,音韵和谐,但缺乏一种自然气息;陶诗也用对偶、铺排,但诗歌中流动着一股自然韵味。如“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夜发石关亭》),全诗都用对偶句式,增加了诗歌的节奏,但却显得僵硬;而像陶诗中“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和“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等等,诗句对仗工整,同时又自然流畅。此外,陶诗中还有许多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句式活泼,读来兴味盎然。
第四,在运用典故上面,陶诗用典少而妙,自然贴切;谢诗用典多而博,晦涩难懂。陶诗把典故化用于诗中,难分你我;谢诗大量采用典故,化用前人陈句,在增加诗歌信息容量的同时,也使得诗歌晦涩难懂。
陶谢诗歌语言的特色主要表现以上四个方面,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特征,是因为诗人各自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以及诗歌题材的不同造成的。
三、结束语
总之,玄言诗在东晋文坛窒息百余年,而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便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必然,但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哲学思想及诗歌题材的不同,形成了两人诗歌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作为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路景云.陶谢及其诗的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3)
[2]、胡大雷选注.谢灵运鲍照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陶渊明名句篇5
关键词:文心雕龙;陶渊明;缺席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而代表了魏晋以来诗歌最高成就的陶渊明,其诗歌注重写意的效果,充分发挥语言的启示性,诗风自然浑融。然而,就在这样一部文艺巨著中却独独缺少了对陶渊明的评判,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有人论证刘勰编著《文心雕龙》时并没有见过陶渊明的诗,但有考证陶渊明生于352或365年,卒于427年,而《文心雕龙》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这说明,在刘勰生活的时代是完全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诗作的,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论证刘勰不关注陶渊明的原因。
一、当时社会风尚并不重视陶诗
在当时的年代,陶诗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刘勰也没有看到陶诗的过人之处。因为对陶渊明的作品表示肯定的萧统编选的《文选》,成书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后,以及在刘勰稍后的钟嵘所著的《诗品》中有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也只是将其的诗作列为中品。在徐公持先生编著的《魏晋文学史》中提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历数‘晋世群才’及于‘宋初文咏’,包括‘张、潘、左、陆’,郭璞、张协,以及‘袁(宏)、孙(绰) 以下’,终不言陶;其《时序》篇亦详称‘王、袁’,‘颜、谢’,‘何、范、张、沈之徒’,而无视渊明,与沈约眼光,几同一辙。”这表明在南朝时期,重“文”的时代风气,使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陶渊明作品中自然浑成、融理于趣的美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刘勰着眼点主要集中于贵族范围
刘勰在《时序》篇中,对近世的一般文人只列举了“王袁”、“颜谢”、“何范张沈”等数家,且都把数人合为一句评语,极其简单。而且这几家均为当时的名门望族,刘勰在其后补充说明“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这句话的潜在含义是指,文中所列举的几位代表文人是闻名于世的,这是世人之所见,而非其个人的看法,故略举大较,而陶渊明在当时并没有闻于世,便没有列出了。
三、刘勰文中有其他诗人作为例证
对近世人物不作定论性评价似乎是古今一般学者的共同做法,因为一个作家被世人完全认识往往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陶渊明大致生活在晋宋之际,而刘勰大致生活在宋梁之际。纵观刘勰《文心雕龙》全篇,所论及的作家大体是宋以前的,而陶以后的作家仅寥寥数十位,且未作具体的评价,仅是一笔带过,这与其论述和评价陶之前的作家的态度是有明显不同的。本文论的主旨是论证“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所列举的必然是这一时代主流的文学发展现象所代表的文人,来论证文学和时代密切的关系,所以所列的都是代表其时代主要创作潮流的文人,而对于疏离于时代文风的陶渊明,也便没有列出来了。
四、刘勰与陶渊明为文原则不同
《文心雕龙》中的各个篇章,都离不开“为文之用心”这个宗旨:首先,“文之枢纽”阐明了为文的指导思想,即主张以儒家之道为根本,师法圣人之作文,以经书为体制,酌情汲取纬书的精华,变化于骚体来为文;接着,“论文叙笔”遵循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原则,具体论述了三十余种文章如何为文的要求、原则和方法;然后,“剖情析采”又在“论文叙笔”的基础上阐明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实现成功地作文。而且刘勰极为重视语言形式的“丽”,这是刘勰对于文学作品形式主要包括辞藻、对偶、声律、用典等方面总的美学要求。
而陶渊明的诗向来以平和冲淡为总的艺术特征,语言清雅脱俗、富有哲理。而虽然刘勰反对过分修饰和浮夸的文风,但在《情采篇》中却否定了近乎口语般的文字。他讲究“衔华佩实”,并在《熔裁篇》中论述注重词句斟酌的重要性,认为文章如果太平淡那便不叫文章了,因此,刘勰与陶渊明在为文原则方面是有差异的。
五、刘勰对于玄言诗的偏见影响了对于陶渊明的评价
“淡”是玄言诗人的审美理想,是玄言诗的主要风格特点,玄言诗人将理想贯彻在诗歌里,便形成了玄言诗简约清淡的美学境界。而生活在东晋中后期的陶渊明,将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寄托心灵而又能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美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纯自然的态度,决定了陶渊明自然平淡的诗学风格。而田园所具有的这个审美本质,决定了人必须与它平等交流而非凌驾其上的审美态度,要人须有与它相一致的本质力量,从而结合出陶诗的完美境界。陶渊明的诗与玄言诗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陶诗源于玄言诗,而又超越其上。
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涂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所以,刘勰对玄言诗批评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诗歌原则,他继承了先秦汉魏以来的诗言志的传统,是从“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出发来反映现实的,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玄言诗也是一种反映晋人心灵的现实诗作。因此,刘勰在作品中才没有列举出与玄言诗有渊源的陶渊明。
六、刘勰与陶渊明截然相反的***治观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大部分是对自然景物、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也有一部分是讥讽时事,抒发不满,反映诗人质性自然、玄远放达的适性之作。而刘勰的***治观及处世态度完全是另一种类型。刘勰有着明显的儒家入世思想,强调“君子处世, 树德建言”,“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这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他写《文心雕龙》的动机不仅是要纠正当时的“讹滥”文风,但也不无把它当作走上仕途的敲门砖的意***,书成之后他以此拜谒权贵沈约就是明证。
刘勰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的规定性,就是“雅”。刘勰深受儒家传统影响,这一传统在文学上的突出特点就是***治功利性, 它要求文学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这已经成为儒家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的首要标准,刘勰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正是运用了这一标准。这种把作家的创作活动与***治功用统一起来的要求,实际是刘勰积极出世思想在文学方面的反映。从《文心雕龙》全书来看,尽管刘勰并未要求完全按照儒家思想来写作,但至少对“达于***事”、有益时用的文学作品从内容上是极力褒扬的。
总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没有提及陶渊明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考证,有从外部因素,有从内部因素进行论证,综观全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全面完整的看待这种现象。(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满仁. “《文心雕龙》不言陶渊明”考[J]. 九江学院学报, 2007, (5): 9-11
[2]陈令钊, 丁宏武. 《文心雕龙・明诗》篇对陶渊明五言诗的偏见[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5): 106-109
陶渊明名句篇6
陶渊明诗中看似平淡却又很精彩的字往往能达到一语惊人的程度。如《杂诗八首》中屡次表示时光飞快地流逝。其一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二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其五曰“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七曰“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待”字、“掷”字、“颓”字、“催”字下得有力,把岁月赋予了生命,写出诗人在时光的流逝中,有志难伸、悲慨万千的心情。
一、陶渊明的实字
在陶诗中有些字频频出现,如“孤”“独”“拙”等。这些字眼都从不同的角度在某种程度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一面。以下就通过这些诗中之妙字来把握陶渊明的情思与意趣。
1.“孤”与“独”
“孤”字在陶诗中多次出现。“中宵尚孤征”(《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的“孤”字写出诗人对行役之旅的孤苦与劳累;“总发抱孤介”(《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孤”表现诗人耿直而不随和的品性;“挥杯劝孤影”(《杂志》其二)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寂寞苦闷无人了解;“孤云独无依”(《咏贫士》其一)中的“孤”字象征着诗人孤高的品格。再加之“独”字的诗句。“春醪独抚”(《时运》)与“一觞虽独进”(《饮酒》其七)两句中的“独”字说明诗人的孤单寂寞之情。“自我抱孤介”(《连雨独饮》)的“独”字指诗人独自抱着“任真无所先”的思想,不与俗同流。“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的“独”字是以写鸟的孤独被遗落来寄予自己的形单影只。在陶诗中,“孤”字加之“独”字诗人有意识无意识地共用了40多次,从中可看出陶渊明是孤独的。为官行役之际、归田躬耕之时都总是那么孤独。孤云、孤鸟也是其品格的象征。可以说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2.“拙”
陶渊明总是把与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田园生活自视为拙,实际上是不拙,所谓大智者大愚。陶渊明自称是“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说明自己在社会人事关系上笨拙,不会逢迎取巧。同样的诗句有“人事固以拙”(《 咏贫士》其六)“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拙生失其方”(《杂诗》其八)。其余如“卫生每苦拙”(《影答形》)的“拙”字表现对死生之事随和的态度。“栖迟岂为拙?”(《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正话反说,坚定自己的隐居躬耕之生活。“叩门拙言辞”(《乞食》)句中的“叩”“拙”二字含义深刻,让人回味无穷,表面上看是动作,实际上表露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叩”写出了诗人一边轻轻地敲门、一边思忖着屋里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出来会是什么态度?我又该如何应对?“拙”写出了诗人面对主人时的难为情。清人康发祥说:“余爱‘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二句,觉而时之光景可想”(《伯山诗话・话古》)。
二、实字的陶渊明
1.现实生活中的他是穷困饥饿的
在家中是“窥灶不见烟”(《咏贫士》其二),“窥”字活现出诗人明知锅中没什么,可迫于饥饿,忍不住还是探头偷看一下的酸楚心态;“箪瓢谢屡设”(《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的“谢”字以诙谐之笔写贫穷到了极点,饮食匮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连箪瓢都谢绝主人的再次虚设,因为箪瓢知道,虽然再次被摆上了桌子,却依旧是空空如也,徒增烦劳。这样的陶渊明是凄凉、清虚、孤旷、被埋没了的。这可以从其诗中多次出现的对秋景的描写上看出。如“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九日闲居》)“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和郭主簿》其二)“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杂诗》其二)“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杂诗》其三)“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饮酒》其八)“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岁暮和张常侍》)。
2.他身上有一股飘逸之气
“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的“荷”字与“拂衣归田里”(《饮酒》其十九)的“拂”字都可见出诗人的飘逸之情。同样的诗句有“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与殷晋安别》)“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三、陶渊明的虚字
陶诗不仅善于使用实字,虚字的使用也自如精到、随心而出、随手拈来,正如刘勰所表述的虚字的功能:“之、而、于、以、者,乃扎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虚词的妙用,丰富了陶诗的感情内涵,把诗句固有的稠密、凝重淡化了,为其诗披上了一层清新、淡雅之薄纱。比如:“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也可奈何”“已矣夫”,三个甚至是四个虚字的连用增强了诗人的感彩,充满着一种无能为力或毅然决然的感情。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有会而作》说,每当读陶公“也可奈何”“已矣夫”就感受到其下笔之神,用意之深,文法之妙。
1.“亦”
陶渊明诗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意思是广袤的原野与旷远之风相交,而且田野上长势良好的秧苗满怀新意生机欣欣向荣。诗写的是良苗贪恋新春,“亦”字在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也”。“亦”字,顷刻间将“良苗”萌动的生命力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予“良苗”以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清人薛雪说这两句“其妙处无从下得著语,非陶靖节能赋之,实此身心与天游耳。”沈德潜也说:“昔人问《诗经》何句最佳,或答曰:‘杨柳依依’。此一时兴到之言,然亦实是名句。曾有人问陶公您认为哪句最佳? 答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也只是一时兴到之言”。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前半句是赋象,而后半句又是兴象――俨有兴发引起的妙用。其中的“亦”字仍然用作副词,相当于“也”。一个“亦”字饱含了诗人重归隐居的欣喜之情和无穷妙理。诗人推己及物,才觉得“众鸟”有“托”之“欣”。“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更能反映陶渊明得到心理平衡的精神状态,诗人把用心感知到的人情、物理,以他人不经意的最平常的虚字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一个“或”字、一个“亦”字可以感受到人死后的悲凉和寂寞,让读者心惊。诗人爽性直接地把常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如实写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正如温汝能所说:“以浅语写深思,更耐人回味无穷。”
2.“而”
“而无车马喧”的“而”字,丘嘉穗说:“‘结庐在人境’,宜有车马之喧,而竟无之,是以‘而’字作转语用,两意抑扬相拗,便觉‘而’字有力。”(《东山草堂陶诗笺》)
陶渊明名句篇7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唐代文学家。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元稹的《》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十分喜爱。开得正旺的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至陶渊明家之感。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这里将植菊的地方自比“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诗人完全被眼前的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其爱菊之情,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呢?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然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能凌风霜而不凋,独自开放,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一旦谢尽,便无花景可赏。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使他忘情,爱不能舍。诗人从在四季中凋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刻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的爱菊之情,即对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欣赏与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陶渊明名句篇8
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居住久了,许多人都不免会萌生回归自然之心,并对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充满向往。在很多人看来,飘然世外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符合养生之道,这其中,又尤以陶渊明最为后人所推崇,甚至被奉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句描写的大多是自然景色,以及乡村生活的情景。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崇尚自然,沉醉自然,向往自然,他的“自然养生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
由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陶渊明回归故里后过起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他每天投身大自然,沐浴充足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他为此而心旷神怡。
农闲时,陶渊明喜欢关上柴门,一个人待在空寂的茅屋中摒弃杂念,独自养神。他的妻子与他志趣相投,经常与他一起在田间劳作。尽管经济窘迫,但陶渊明仍享年逾花甲,这在古时已算长寿,也算是田园养生给予他的最大回报。
北宋著名文学家坡认为陶渊明的诗可以治病,每当他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就会拿起陶渊明的诗词读上一首,细细地品读玩味一番之后,大有畅快淋漓之感。在坡看来,想要读懂陶渊明的诗,不但需要文学素养,更要有融于自然的胸怀。他的诗如此自然清新,正是他自然养生心性的体现。
【善于庭院养生】
除了以田园诗称著于世外,陶渊明在庭院布置、环境绿化等方面,也深得养生其道。归隐田园生活后,他在自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庭院中栽种了五棵柳树,还自号为“五柳先生”。柳树是春天的标志,它除了给人以春天的信息、美的享受外,还可净化空气,维护人体健康。
除了柳树之外,陶渊明在庭院中也栽种了松树,在篱笆边种了各种。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及药用价值。至于松树,因寿命可达6000年而被誉为“百木之长”,素有“劲松”、“千年松”、“不老松”之美称。现代研究证实,常在松树下多做些深呼吸可以摄取“松树维生素”,有助于防病健身,所以也有“常在松林走,活到九十九”之说。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温馨的生活氛围,用以陶冶情操。而庭院优美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益于养身怡性,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很显然,陶渊明是深谙其中道理的。
陶渊明名句篇9
一、入情――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情感的体验,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它的特定的情感,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为此教师就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古诗词的诵读,通过诵读设置生动活泼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欲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丰富意蕴,感受古诗词的丰富思想和艺术魅力。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
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田园诗,笔者设计了“四读文本”的教学环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出陶渊明的悠闲洒脱。这一读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把握这首诗的情感。这一次诵读是以学生自由朗读为主,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情感,为下一次诵读作铺垫。
2.男女声齐读课文。陶渊明的这首诗情感相对含羞委婉,教师可以让女声齐读前面三联,最后的两联诗,可以让男女声齐读。这样设计不仅张弛有度,也便于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
3.配乐朗诵课文。这一次朗读,教师首先准备好轻音乐,教师可以选一些钢琴或古筝曲调来配乐,然后教师可以选出班中朗诵较好的男女生各一人来作示范。这一次朗读的目的在于把握好朗读的基调,把握好句子的节奏快慢和声音的高低。针对这些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指导:(1)节奏快慢:朗读“车马喧、地自偏、已忘言”这些词语时,应把声音拖长。(2)重音突出:朗读“悠然、见、心远、飞鸟”应提高音量朗读。(3)轻音处理:朗读“喧、偏、还、忘言”时声音要由高到低,越来越缓,越来越轻。(4)感情渗透:《饮酒》这首诗要读出诗人的洒脱、悠闲、快乐的心情。
4.男女赛读课文。这一次读在于激发学生进一步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通过赛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情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大可以把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我所有。多媒体资源包括诗词诵读版视频或音频、古典诗词歌唱版视频或音频、诗歌背景介绍资料、诗人生平介绍资料、Flash版诗词朗诵版资料等。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可采用如下多媒体教学资源:(1)有关陶渊明创作经历及风格的背景资材。(2)有关这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3)有关这首诗诵读的视频、音频材料。(4)有关《饮酒》演唱版的资料。如果把这些教学资料合理利用,能确实引导学生走进诗人陶渊明,走进《饮酒》,也能把学生们的情感激发出来,想象和联想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师朗读示范
古典诗词情感的领会和把握,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用范读来带动学生的情感,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揣摩时间,情感投入也就更快了。教师要做好范读就需要在平时多加操练,应尽量做到普通话标准、语调语速适当、节奏快慢合理、情感投入恰到好处。教师的范读要确实做到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很好地从示范中进行模仿,尽快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以上三点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两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感,从而走进诗歌的情感空间,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入境――走进诗词的情境
学习古典诗词“入情”是开头的话,那么“入境”是过程,这一过程是诗词赏析的突破口。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情境。诗人用一词一语描写的是一个个事物,表达的都是一个个情境。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入境。
(一)引用写作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入境
每一首古典诗词都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写照,在那时那地的时代背景中诗人有感而发,这些诗词也就成了他们情感宣泄、理想表达的结晶。教师能把这些写作背景资料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起来,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情景中。在教学《饮酒》时,教师就可以把以下写作背景为我所用。
材料一: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
材料二:公元416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忧郁。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一醉方休。他认识到,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材料三: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学生们熟悉了有关陶渊明的背景介绍后,对把握诗人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情境有很大的帮助。材料一、材料二对于诗歌前八句意境的理解,材料三对于最后两句的意境的理解都能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利用背景资料。
(二)采用多种方法领会诗词的意境
赏析古典诗词,“入境”就是走进诗人的创作世界,领会意境是关键。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典诗词流传至今一定会有其丰富的意境,领会意境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画配诗”入境。古诗词中很多都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为诗词配画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人教版的教材中有些诗词,教材配上了插***,这是对诗歌意境的补充和延伸,教师要是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插***,就能对诗词教学中“意境”的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每一句诗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变成画,一旦变成画以后,那学生的主体体验就有了,对诗的理解就不是割裂的,不是抽象的。在讲授《饮酒》时,教师可以请美术功底好的学生或美术教师帮助,预先对每一联诗句创作一幅画面,第一联可以画上一幅山居生活***,第二联可以画诗人隐居***,第三联可以画“劳作归来”***,第四联可以画“夕阳西下”***。以上画面中都应抓住这些物象:结庐、菊、篱、南山、夕阳、飞鸟等。教师可以结合每一幅***进行每一联诗词的赏析。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与画是统一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热情,并给予指导,提示学生抓住“诗眼”、“词眼“的典型镜头来创作。
2.“想象法“入境。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意象美、领略到诗歌意蕴美。古诗词教学中,由于诗词创作时代离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学生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教师就可以采用“想象法”来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意境。所谓“想象法”入境,就是让学生用“自己”来替代“诗人”,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去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来理解诗词的意境。在讲授《饮酒》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替代诗人陶渊明,来理解诗词。例如:“师:你的身份是什么?生:隐居山野的文人。师:隐居时你会想到什么?生:想到朝廷的生活的劳累。师:你还会想到什么?生:朝廷生活的尔虞我诈。师:为什么会这样想?生:因为厌倦这种生活。师:难道朝廷生活不如田园生活吗?生:田园生活活得洒脱自在。师:还有吗?生:不用为五斗米折腰。师:是啊,要做到不随波逐流难呀,对归隐生活你还想说什么?生:要活出自己那份率直、淡泊。”
诗词“想象法”入境,要充分挖掘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要让学生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去体验诗词的意境,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入味――品味诗词的情味
古诗词教学中“入味”就是品尝诗歌的“味道”,这“味道”就是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内容美、文化美,是对古诗词教学的具体落实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三美,就能很好地落实古诗词教学的内容。
(一)抓住关键词,赏析语言美
古诗词教学中,应紧扣关键词来赏析,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诗眼”和“词眼”,对诗词情味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授《饮酒》时可以抓住以下关键词:“庐、喧、心远、菊、悠然、见、真意、忘言”等等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请从以上关键词中自选一个,说说这些词语对诗词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如“菊”这一词语,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又如“忘言”这一词语,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忘言”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怎样的情感?诗词的语言美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关键词,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来赏析语言美。
1.分析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采”、“悠然”和“见”在这首诗歌中含义分别是“采摘”、“悠闲”和“看见”,前一个词语是了诗人“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后两个词语写出了诗人悠闲洒脱的心理,为“欲辨已忘言”这句诗的理解作了铺垫。
2.分析词语在诗句中的手法。“飞鸟”这一词语在诗句中是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把傍晚时分飞鸟结伴而归象征那个悠然见山南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一幅“劳作晚归***”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诗歌的物象更形象生动了。
3.分析词语在诗句中的情感。“忘言”一词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无比喜爱的情感和那份出自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
4.分析词语在诗句中的意境。“见”字写出了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的情景,一个“见”突出了这首田园诗“宁静和闲适”的意境。
(二)抓住关键句,品味内容美
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采用找关键词的方法来分析理解课文,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来品味诗词的内容美。诗词的内容美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意象,这些意象凝聚了诗人真实的情感,因此这些诗句都有“情味”,都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
1.找议论句、抒情句,品味内容美。古诗词中的议论、抒情句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点,教师抓住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就能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饮酒》中,诗人把自己那种淡泊、率直的个性都浓缩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诗上,学生感悟了这两句诗也就读懂了整首词的内容。
2.找描写句,品味内容美。诗词中的描写句其实就是诗句中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诗句正是诗人创作风格的体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诗就把一个隐居山野的诗人田园式的生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一份洒脱、一份豁达的心境也跃然纸上。
3.找叙述句,品味内容美。诗歌中的叙述句往往都是勾画了一个个“物象”,诗歌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结庐”写出了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的意境;“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四、入理――赏析诗词的情理
古诗词教学中的“入理”,这是相当高的要求了。很多古典诗词富于情理,意味深长。古诗词的情理是指诗句中隐含的哲理,这些哲理能启发我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紧扣这些句子加以赏析。讲授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接着教师先让学生读懂“心远地自偏”这句诗的含义,教师并启发学生理解诗意,诗人思想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这两句诗可以理解为“人生在困境中,只要宁静超脱,就一定能够忘掉世俗的烦恼和痛苦”这一哲理。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哲理就应落实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生生合作找“哲理”句。2.真情朗读“哲理”句。3.师生合作理解“哲理”句。4.教师启发感悟“哲理”句。
陶渊明名句篇10
论文摘要: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深深烙下了东汉“玄学”的印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静穆”的美学境界。
玄学,是一种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都必须直接面对宇宙而存在,一个人就是一个***的精神主体。人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从自然中获得体悟以达到“神超形越”,这便是玄学家极力追求的精神境界。
一、玄学思想在魏晋时期的发展
魏晋时期,学者们用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包括纬之学。东汉灭亡后,东汉末年已经形成的士族中的“名士”,为适应当时***治形势的需要,把儒家的《易经》,道家的《老子》、《庄子》结合起来,统称“三玄”,作为这种思想学说的根据,而称为“玄学”。当时的玄学家大都是所谓的名士。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淡”相标榜,形成一时之风,在清淡之中,尽管也有人(如稽康等)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仍是维护儒家伦理观念的。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魏正始间,何晏作《道德论》、《论语集解》,王弼作《周易注》、《老子注》,提倡“贵无”,认为“有”(物质)生于“无”(精神)。在***治上提出以“无”为本,以“有”致用。以“无”为“自然”,以“有”为“名教”(伦理纲常),认为名教出于自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用“援志人儒”的方式,为封建伦理纲常辩护。后来,魏晋之际的向秀和晋朝的郭象注《庄子》,改为“有”是自然存在,“无不能生有”,因而提出“名教即自然”,封建秩序体现了天理的自然。而裴颇的《崇有论》,与“贵无”说相对立,肯定“有”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从而论证了“长幼之序”、“贵贱之级”的绝对必要。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张湛的《列子注》显然已受到佛学的影响;而佛学中的般若学大都用玄学语言解释佛经,不久很快与玄学合流。后来佛学渐盛,玄学渐衰。玄学家在《周易》和《论语》的注释中,开始注重义理,而且博采众说,自出新意,改变了汉代只重章句、训话,严守师法、家法的常规,从而超过了汉代的经师,对后世注释经籍有一定的影响。
二、陶渊明的生活及其归隐思想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名潜,字渊明,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事,封为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为官。陶渊明实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但无疑是得阳(现江西九江)的望族。只是陶渊明年幼丧父,家境日渐败落,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陶渊明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后归隐,后又陆续做过镇***参***、建威参***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义熙元年陶渊明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后来,虽然朝庭征召他为著作主部,也被他拒绝。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生性对***治不感兴趣。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身为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想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治上有所作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赛翩思远蠢”(《杂志》五)可见他的胸怀和理想。由于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追求自由和隐逸,加之社会***,陶渊明的***治雄心不断消减;另一方面,由于豪强***阀对***权的争夺而引起的血腥杀戮,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秉性淳厚的陶渊明难以忍受社会灾难,“爱丘山”的思想就一步步地滋长起来。“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君,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始作镇参***经曲阿》)充分表现了他当时的心路历程,“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使都经钱溪》)则是一种归隐思想的写照。
三、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及其风格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辞赋、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诗歌,而在其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对陶明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两部最具代表性的文论著作中,《文心雕龙》似乎没有提到,而在《诗品》中钟嵘给予很高的评价:“其源出于应壕,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思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旧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宗也。”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黄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瘦而实腆,自曹、刘、鲍、谢、杜诸人,皆莫及也。
陶渊明的诗歌,没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练达,也没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更看不到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柔情,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他无论遭遇何种生活,在他的诗歌中表露不出大喜大悲的情感,其语言、音调、节奏乃至意境都给人自然、质朴的感觉。“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之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这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之也。”(《欧阳修诗文论》之《梅圣俞诗集序》)这里欧阳修并没有给陶渊明的诗作任何评价,但他对梅尧臣的评价同样让读者感受到陶诗亦然;陶渊明诗歌朴素平谈,不事雕塑,谈后如见村姑野志,夕阳炊烟,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一片舒心悠顺的人生心情。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及影响
陶渊明留传至今的诗歌总共125首,除部分饮酒诗和咏怀诗外,绝大部分为田园诗,约80首,其代表作有《归田园居》、《劝农》、《饮酒》、《寸运》、《移居》、《咏贫士》等。这些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自然风光的憧憬,对劳动的认识和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并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的天地,从而成为田园诗的开创者。从内容上看,围绕乡村生活写云雨、写雷电、写花草树木、写鸟兽虫鱼,处处充满田园气息。从语言上看,他的每一首诗并非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提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带的成分,呈现出明净单纯、准确得体、自然朴素的特点,如“暖暖远人材,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白雪的轻盈,“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春风的踪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达到了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从意境上看,陶诗不追求华美的外表,而以乡村随处可见可闻的事物作抒情对象.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简洁真诚,让读者从总体上去感受那种田园风光自然完美的意境,真可谓意境隽永。
五、儒道佛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