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词篇1
(1)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金缕衣》
2、关于爱情的感慨的句子:
(1)男人就像蓝牙,你在身边,他就处于连接状态。但你一走开,他就搜寻其他设备了!女人像wifi,她们可以看到所有可连接的设备,但会选择最好的一个。
(2)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象左手和右手,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相守,因为放弃这么多年的时光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你的左手或者右手一直走下去。——幸福有时候真的与爱情无关、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3)在似水的流年里,伤口总会愈合,误解终会消除,怨恨亦会散去。因此,当缘尽的时候,我依然要感激你。谢谢你和我练习了青春的爱情,谢谢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谢谢你让我能以更为成熟的心智和未来的爱情相遇。
爱情诗词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
旭光和魏魏踩着诗的音符,携手步入共同的诗意的人生。华兹华斯说:“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亲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为了给来宾们助兴,为了给旭光、魏魏的婚礼增添一份诗意的喜庆氛围,丹东市诗歌协会筹备了赵旭光陈魏魏婚礼专题节目——爱情诗朗诵会,暨鸭绿江国际旅游节诗歌朗诵会,暨首届鸭绿江诗歌节爱情诗朗诵会。筛选了七首中外爱情诗名篇,又组织力量为旭光、魏魏创作了三首,一共10首爱情诗。朗诵会会策划:黄文科 配乐 希望我们的朗诵能给大家带来诗意的精神享受。谢谢大家。
一、也许我们都曾经记得一首鲁迅的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的作者为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因为这位不朽的名字,匈牙利受到全世界热爱自由、和平和诗之美的人的关注。下面请欣赏裴多菲的名诗《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裴多菲 译者:孙用 朗诵者:于音郭松
二、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领***人物。1924年陪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日本,徐志摩写下了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我们选择其中一首,堪称徐志摩抒情诗中的“绝唱”。下面请欣赏《沙扬娜拉》。
作者:徐志摩
朗诵者:丛黎明
三、舒婷,朦胧诗派主要人物,是她在新时期之初恢复了歌写爱情的诗歌传统。下面想把她的名诗《神女峰》献给大家,朗读者:刘海东 姜丹
四、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杰出的抒情诗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1923年,由于他那些始终充满灵魂的诗,通过高度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不朽的诗篇散发恒久的魅力,跨越了精神时空。下面请欣赏叶芝的名篇《当你老了》
作者:叶芝 译者:袁可嘉 朗读者:孙守涛
五、白朗宁夫人15岁那年从马背上摔下来,从此瘫痪在床,她的情思并没有瘫痪在床,伊丽莎白把内心的情感化作诗行,并在伦敦享有盛名。1845年伊丽莎白收到一个陌生人的来信,来信者是诗人白朗宁,鸿雁传书。当他们接近爱情时,伊丽莎白拒绝了白朗宁的求爱。经历一番痛苦并幸福的折磨。他们相爱了,相见那天早上,伊丽莎白突然感到她的双腿有了力量,她奇迹般地从卧室走到了阳台,她要迎接黎明的曙光和她的白马王子。由于爱情的力量,白朗宁夫人所写的“十四行诗”再度掀起人们对十四行诗新的热爱,下面请欣赏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我是怎样地爱你》。
译者:方平 朗诵者:迟丹辉 尹鹿
六、1983年,诗人黄文科写了一首爱情诗《美丽的姑娘》,诗歌传达出他朴素的精神至上的爱情观。今天看来,这首诗歌不仅仅是自卑自我灵魂的抚慰,也是对赵旭光陈魏魏精神至上的爱情的礼赞。下面诗人自己朗诵自己的诗歌。
七、泰戈尔是印度最伟大的诗人,他曾一代一代影响着我们中国爱诗的心灵,他的《新月集》和《吉檀迦利》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的魅力,下面我们把他爱情诗《叶儿在崇拜时变成果实》献给大家。朗诵者:庞锦绣
八、从伊甸园开始,爱情就充满了神奇。结婚的后来是什么呢,确实令人遐想。作为朋友,我为旭光魏魏写了一首诗《后来》,下面我和刘月女士就把这首献给大家。
九、舒婷的《致橡树》曾风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至今日依旧还有浓郁的诗情,有请程国顺先生、汤金玉女士把这首诗献给大家。
爱情诗词篇3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2、《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4、《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5、《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爱情诗词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兴趣,欣赏
正文:有一位中学生在诗中写道:“我们这个年龄,是诗的年龄。每一片白云,都是一片纯洁的遐想;每一束阳光,都是一个梦的意境;每一个大胆的念头,都是一位浪漫诗人的抒情……”是啊,十七岁、十八岁,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诗意的年龄。可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阅读诗歌,他们大都对小说情有独钟。但是每年的高考题又都少不了诗歌鉴赏题,而这类的题学生们又往往爱出错,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很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想,我们不妨先从爱情诗歌入手。爱情,本来就是人世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而绝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处于青春萌动期,不少人在“爱”的门口徘徊、张望。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去阻遏他们的好奇心,去规定种种“不许”、“不准”,不如干脆带领他们去领略和欣赏优秀的经典的有关“爱”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懂得“爱”的真谛。
先从明白易懂、短小有趣的爱情诗词入手
例如《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短小易懂。红豆,又叫“相思豆”,在古代是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当然,这首诗还有它的写作背景。但我认为就这首诗而言,还是从文本本身来欣赏会更好。把它当做纯粹的爱情诗来读,会更单纯、更有趣。
一、学生有所耳闻的诗词容易引起共鸣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中,“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学生有所耳闻的,他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在学生读了以后,指出最后一句用了双关手法,“晴”与“情”谐音双关。学生们从这短小的诗歌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委婉含蓄,又领路了中国文字在表达上的独特魅力。于是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并且很快就能把它记在心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都是学生从琼瑶作品中似曾相见的诗句。当将这些诗歌向学生整体展现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诗“古已有之”啊!他们在欣赏琼瑶的博学的同时,更会喜爱诗歌的。
二、含有故事的诗词令人印象深刻
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诗歌中,含有一个关于“望夫石”的民间故事,学生感到很有趣。最后一句“行人归来石应语”,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符合民间故事的构思思路,读来非常奇妙。
三、婉约派词人的词自然是一定要让学生知晓的
情感的缠绵、表达的到位,是婉约派词人的强项。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鉴赏,无论如何也不能漏了这一块。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等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古代爱情诗词的精品,玩味无穷。
爱情诗词的阅读只是一种吸引性的导入阅读。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爱情诗词以后,音韵铿锵的、苍凉悲壮的、具有风骨的、豪放的诗词就可以穿来,其他风格和题材的诗词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涉猎。这一方面避免让学生太沉迷于爱情诗词,另一方面避免了审美疲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如何鉴赏诗歌了。如何鉴赏诗歌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
我们阅读与欣赏诗歌,首先要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情感的展现方式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也就是说,欣赏时容易进入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世界。例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等。
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莱蒙托夫的《帆》;有的将激越的情感藏在平静的文字地下,如郑愁予的《错误》。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
二、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感情与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诗歌中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展现。诗人写诗总是要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和追求的;要领略“意”与“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于景的;最好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诗歌的意境,来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例如我们在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句的理解中,会在眼前展现出一幅深秋悲凉的夕照***,理解越深刻,画面越清晰,也就越能感受到整首诗极其低沉的基调,这些景象都是为了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孤独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仅28个字的小令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优秀的诗人更注重用凝练的语言体现出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就是说诗歌的语言应当让读者感受到鲜活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凡是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节奏的诗歌都琅琅上口,都会在朗诵中感受到音乐美。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可以从艺术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着手去欣赏诗歌。
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如何欣赏诗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爱情诗词篇5
茨维塔耶娃――她被誉为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那样的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竞争对手。①
王又华《古今词论》:“沈去矜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②将李清照与后主李煜、诗人李白相提并论,可以看出她被推崇至极。
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语文学家、艺术家,莫斯科大学的教授,精美艺术博物馆(现在的国立普希金美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母亲是钢琴家,音乐家鲁宾施坦的学生,在茨维塔耶夫原配妻子离世后才嫁给他,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就是茨维塔耶娃。李清照(1084―1157)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出身名门,是仁宗朝重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也能诗文。
两位女诗人都成长于书香门第。茨维塔耶娃天资聪颖,六岁就能用法语、德语写诗,母亲却一直想培养她成为一名钢琴家。而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封建社会,李清照的父母不但让她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还允许她看笔记小说、轶事遗闻。除此之外,李清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庭中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让她们做好了成为诗人所必备的美学体验和智力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而李格非夫妇的思想比较通达,任随李清照天真少女之心相对自由的发展,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她不是那种久居深闺的女子,平日与同伴一起游玩,有机会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而茨维塔耶娃曾陪同母亲在意大利、瑞士、德国休养,这让她认识了欧洲不同的文化,视野也比较开阔。茨维塔耶娃在母亲患肺结核离世后,便放弃钢琴专注于写诗。此时她的父亲陷入再次丧偶之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茨维塔耶娃便形成了自由不羁的个性。因此,二者的心灵没有被束缚,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只不过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在饱含父母呵护的成长环境中,更加天真、率直,而茨维塔耶娃则有着一颗相对多情、敏感、孤独的少女之心,年少的她生活在自己阅读世界的浪漫幻想之中。
诗词创作与坎坷人生
茨维塔耶娃诗歌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她对俄罗斯诗歌做出的杰出成就使她在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可谓诗歌艺术大师。她于20世纪初期在登上俄罗斯诗坛,这时俄罗斯诗坛表现出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众多文学流派并存,如: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现实主义流派等,虽然诗人在创作初期曾受到象征派诗人布留索夫的鼓励和影响,但是她一直把自己置身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中,不参加任何诗歌流派,性格傲然而立,创作***不羁。茨维塔耶娃一生著述甚丰,写了17部长诗、8部短剧,大量的抒情诗、散文。她的诗的主要以生命、青春、死亡、艺术、爱情、祖国等为创作主题,善于采用对比、比喻、象征、双关等创作手法。代表作有诗集《黄昏纪念册》、《魔灯》、《天鹅营》,抒情长诗《山之诗》、《终结之诗》等。茨维塔耶娃早期的创作展现的是一个少女的成长轨迹和隐秘的内心世界。从1916年起,茨维塔耶娃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变。民间生活、宗教节日、圣母、大自然的原生力形象等大量涌现在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中,诗人开始真正融入俄国文学和文化的白银时代。③茨维塔耶娃的创作经历与其人生道路紧密相关。1911年她和白******官埃夫隆相恋后结婚,在***治立场上保持中立,不接受十月***,因此在国内她饱受战乱之苦,小女儿由于贫穷和疾病而夭折。1922年茨维塔耶娃移居国外投奔丈夫,在国外一直待了17年,可以说这也是上她创作的全盛期,写有11部长诗。在侨居的日子里对祖国的爱支撑着她的创作,这是她俄罗斯精神的突出体现,也标志着其创作生涯的转折。孤独、贫困、怀念成了侨居时她漂泊的灵魂的写照。1939年6月茨维塔耶娃怀着对亲人和祖国的向往离开了巴黎,回到了莫斯科,可等待她的是女儿入狱,丈夫被捕并***决,陷入绝望的茨维塔耶娃于1941年8月31日在叶拉堡自缢身亡。
生于幸福家庭的李清照,综其一生经历也是跌宕起伏,她的作品和个人坎坷不平的际遇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被誉为婉约正宗,其独树一帜的“易安体”,在宋代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氏的生活可以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与之对应其前后期词作在思想内容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前期主要写闺阁相思、离愁别绪,比如《如梦令》、《醉花阴》、《点绛唇》。而后期更多抒发诗人的哀怨情愁、亡国之恨、飘零之苦。这是因为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一直以来李清照也没有孩子,后来孤寂忧郁之时,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无依无靠的李清照,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明知当时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仍然状告张汝州。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这一时期李清照先后写下了《鹧鸪天》、《添字采桑子》、《武陵春》、《声声慢》、《忆秦娥》等不朽的作品。④
爱情与爱情诗
诗歌是人类爱情这一崇高的美好情感与抒情艺术的完美结合,而由女诗人写的爱情诗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抒情诗词是两位女诗人主要的创作形式,爱情是她们创作前期重要的主题,其爱情诗句都包涵了自己的深深的感情。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气就已经崭露,如《点绛唇》一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既向往爱情又有几分羞涩的少女形象被栩栩如生的勾勒出来。
宋代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对于这段婚姻,历来的描述是夫妻诗词唱和,共同收集金石古玩,校勘题签,以读书为娱乐,堪称神仙眷侣。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作大也多是深情款款。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不过赵明诚大约1107年前后再度出仕,直到1121年才接李清照前去团聚,其间夫妻大约有十四年两地分居。李清照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抒写离情别思的篇章。《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
与李清照相比茨维塔耶娃也写过率真、朴实、感染的爱情抒情诗,比如“我想跟您生活,住在一座小城,那里有永恒的黄昏,有永恒的钟声。”还有献给丈夫的诗《我在青石板上写》,“我在青石板上写,/在褪色的折扇上写,/在河边、海滨的沙滩上写,/用冰鞋在冰上写,用指环在玻璃上写,//也在经历了数百个冬天的树干上写……/最后为了让人人知道!――/我爱你!爱你!爱你!爱你!――/还用彩虹尽情地在天上写。”诗人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丈夫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诗人潮水般的感情炙热、真诚。
但是她笔下的女子更多的是高傲的、痛苦的、孤独的、犹豫的。她的诗歌多半不是对甜蜜爱情的陶醉,而是对爱之欲的抒发或者爱之痛的倾诉。这也是诗人孤独、高傲、奔放的性格的写照,她的爱是火热燃烧的,是悲剧式的。在《嫉妒的尝试》诗中“您同别的女人过的如何?/看来没什么?――还是当头一棒――/对我的记忆是不是很快已经淡漠,/想海岸线一样?”描写了女性的嫉妒之爱,嫉妒之苦,体现出了女子内心旧情的羁绊。《唐璜》中“喜欢我吗?”――“不想。”/“认识我吗?”――“说不准。”/“我是唐璜。”/“我是卡门。”这里的卡门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吉卜寨女郎,她在爱情中***不羁,宁死不肯受男子的束缚,表现了女子个性***的强烈要求。
如此奔放多情的诗句是茨维塔耶娃感情世界的写照,可以说也与她一次次的爱情风暴有关。她性格古怪,极端任性。因为初恋的失败,就买了一把手***到上演她心爱剧目《雏鹰》的剧院开***自杀,所幸***并有打响。茨维塔耶娃和埃夫隆本是一见钟情,二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很快还有了女儿阿利娅。但是热恋过后,茨维塔耶娃总是孤独的,她不断寻求感情寄托,女诗人帕尔诺克、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演员扎瓦斯基、出版社发行人维什尼亚克、诗人安德烈・别雷、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评论家巴赫拉赫、丈夫的同学罗泽维奇都曾是她火热的心灵知己,很多诗歌都是献给他们。茨氏所经历的爱情的折磨,都化为了一行行深刻动人的爱情诗句,在她的世界中,爱情如同一种自然力,是宇宙的第五大元素。
动荡时代与祖国情结
对俄罗斯的爱是茨维塔耶娃抒情诗的又一重要主题。17年的侨居生活,诗人自始至终与祖国血脉相连。她只有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无法克制的乡愁浓缩在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篇中了。《铁轨上的黎明》:“没有低三下四,没有谎言!远方―加上两条蓝色的铁轨喂,这就是她!―拿去吧!沿着铁路线,沿着铁路线。”这是描写诗人望着通往祖国的铁轨,有家而不能回的痛苦心情和坚信一定能够回去的决心。故乡、祖国的语言、对亲人的思念给诗人以慰藉,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予茨维塔耶娃抗争厄运的勇气。诗歌中蕴含了茨维塔耶娃对祖国、对山河浓烈的爱。尤其在流亡时期,茨维塔耶娃倍感孤独、寂寞,她思念祖国,思念那个有她读者的地方。在《祖国》中诗人倾述了一个游子对祖国的殷切思念。“你啊!我就是断了这只手臂,――/哪怕一双!我也要用嘴唇着墨/写在断头台上:令我肝肠寸断的土地――/我的骄傲啊,我的祖国!”在《给儿子》:“我的儿子,回家去吧,一直朝前走――/离开我们――回到自己的故园,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时间。”诗人念念不忘用热爱祖国的感情来培养自己的儿子。歌咏祖国的著名的诗集和组诗还有《莫斯科吟》、《思念祖国,很久了》、《离别俄罗斯之后》等。
李清照作为南渡词人,经历了南奔、夫亡、避乱、金石书籍散失殆尽、改嫁等一系列的变故。词人既失去了故国和故乡,又失去了至亲的亲人,不幸和痛苦伴随着她。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但身为女人不能像男子一样驰骋疆场,但是她用诗句来抒发爱国的豪情壮志。看看她的一首警世之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举出项羽的不肯东渡,正是对畏缩怯懦、苟安逃命而南渡的高宗赵构等贪生怕死之徒的无情鞭笞和辛辣讽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再举一首她对思念故国的词。《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此词似写伤春,实写对祖国山河破灭的苦痛和愤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宋都城汴京,通过梦长安,也表现了作者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花光月影,暮色美好,可一切皆已物是人非,以此更衬托出女词人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后凄惨悲苦的人生境地。
茨维塔耶娃虽然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但是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她直爽奔放、富有灵感,过于理想主义好走极端,但是一直热爱真理、热爱俄罗斯。不管在哪里,精神上始终忠于自己的祖国。李清照的爱国诗词,深沉而凝厚、热切而执著,是一代女词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感的体现,昭示了她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茨氏和李氏的诗词,不仅是她们人格魅力的再现,而且充分地印证了在时代的烙印里拥有赤诚的爱国情结与崇高的民族尊严。
对比总结
总体上看,读茨维塔耶娃的诗特别需要思索,品李清照的词尤其让人感动,她们的诗词有着无限的纯洁的力量。就爱情诗来言李清照的词多委婉曲折,茨氏所写也满怀感情却更加直抒胸臆。诗人诗词风格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别是与个人的才智、时代的变幻,命运的安排有关。两位女诗人早起良好的家庭环境,后期经历的国恨家恨、颠沛流离,造就了天才的女诗人。爱情、婚姻、社会变故等因素对两位女诗人创作的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让人钦佩的是,后期茨氏和李清照都经历了物质的困顿、精神的孤独以及旁人的。茨维塔耶娃迁居国外、投奔丈夫这一举动被***府认为***,李清照因为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但这些并没有挤垮她们,相反,更成就了她们的诗歌。诗人特立独行的性格、独特的创作风格、悲剧的命运和人格的力量不时带给我们巨大的心灵震撼。
不过相对而言,李清照是一个温柔善良、刚烈正直的大家闺秀,将细腻的感情付诸于词中,是乱世中的美神。而茨维塔耶娃始终在自己激情丰富的内心中寻找诗意,更为特立独行,是俄罗斯文学的圣处女――女皇⑤。两位天才的女诗人影响广泛、诗词创作艺术水平高,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安娜・萨基扬茨,谷羽译:《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载《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9卷第3期。
[3] 莉・费勒,马文通译:《诗歌 战争 死亡》,东方出版社,2011年。
[4] 娄自良:《温柔的幻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
[5] 苏杭:《致一百年以后的你》,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
[6]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7] 谢学钦;《李清照正传》,中国文学史出版社,2009年。
[8] 余献勤:《茨维塔耶娃组诗中的勃洛克形象期》,载《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32卷第5期。
注解:
① 利莉・费勒,马文通译:《诗歌 战争 死亡》,东方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②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06页。
③ 余献勤:《茨维塔耶娃组诗中的勃洛克形象期》,载《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2卷第5期,第104页。
爱情诗词篇6
【关键词】玄学派 思辨 奇喻 巧智
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多恩一生经历曲折复杂。青年时代个性狂放,野心勃勃,做了宫廷大臣的
秘书后,因与大臣夫人的侄女私逃结婚,而被关进监狱。获释后,虽生活潦倒仍不肯放弃仕途生涯,但不得不在教会中寻求出路,做了牧师,最后受命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直至逝世。作为玄学派大师,无论哪类主题,多恩都采用了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加以表达。其中最能体现多恩独特怪异风格的还是他早年所写的爱情诗歌,他的爱情诗充满激情,不是直接说出,而是把感情哲理化;他的爱情诗中不乏思想,不是直接抒发,而是把思想知觉化、意象化,从而根本改变了爱情诗单纯抒情的常规。多恩还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爱情十四行诗从自然景物中取喻的传统,而大量从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数学等当时的新知识中发掘意象,并根据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将表面明显无关的观念与事物联系到一起,这种意象或比喻虽有时显得晦涩和缺乏共通性,但却决无变成陈词滥调的危险。有时甚至能像闪电一般有力,给读者带来一瞥真理。有时乍看之下显得离奇,思索过后却使人震慑于其惊人的准确性和深度。
作为多恩爱情诗中的精品,《赠别:莫伤悲》则完美地体现了多恩诗歌中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将要远行的人在临别前为恋人所做的道别辞。诗中充满了奇思妙喻和奇特的联想,玄学的技巧在《赠别:莫伤悲》一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该诗中,多恩主要抒写了爱的发现和爱的拥有。该诗的主题是赞颂男女恋人之间的净化了的感情,认为他们之间的分离并不重要,甚至并不可能,不要为了暂时的分别而悲伤。该诗分为九节,共三十六行。诗的第一节就采用了一个“玄学”的类比,给人造成一个强烈的知觉意象。
有如德高之人安详辞世,
只轻轻对灵魂说一声:走,
哪管悲哀的朋友纷纷议论,
这个说断气了,那个说没有。
这一节语气平和缓慢,整个场面完全是为了烘托第五行的融化(melt)一词。诗人在告诉恋人,不要陷入一种世俗的悲哀中。他认为他们的分别应该象“德高之人”辞世一般安详,轻巧的不能让他的世俗朋友们听到。尽管在表面看来,德高望重的人逝世同诗人的爱情丝毫没有关联,但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其中的共通之处:安然的分别。玄学派巧妙的思辨在此体现的一览无余。而这位玄学大师也正是在这方面体现出自己的“怪才”,他使得“离别”这一意象几乎令人难以察觉,使得死亡成为一种回归宁静和圆满的精神意义上的“融化”。为了烘托这种“融化”,诗句第一行中的头韵“s”听起来象临死的人低微的喘息声,造成一种“融化”的音响效果,使诗句更加形象。诗人从世俗生活中取来了素材,对他和情人的分离进行了类比,手法运用的高明,不着痕迹。这里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又没有生死诀别的悲怆。诗人把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物突然联系在一起,形成新颖而别致的类比,读者在惊讶之余,不免感叹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特。
第二诗节中,多恩写道:“把我们的爱情向俗人宣讲,无异于亵渎我们的欢乐。”这里,恋人的分别既没有中国诗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戚,又没有浪漫派诗人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有循循善诱的安慰。诗人告诉情人,也告诉自己,他们的爱情是神圣的,无须世俗的道别方式。
为了突出分离的博大独特和不同凡响,多恩表现出了对创造新词的热爱。在词语的使用方面,多恩喜欢用自然意象的词语表达新意,甚至热衷于用自然意象来创造新词。他将“眼泪”和“洪涛”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泪浪”(tear-flood),将“叹息”和“风暴”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叹风”(sigh-tempest),还有inter-assured等等,都使诗句显得生动形象,同时也在“人体”与“天体”的类比方面,寻找到了“契合”,为以下的“天体的运动”作了恰当的铺陈。而七八两行中的“俗人”(laity)一词与“亵渎”(profanation)一起连用,更是暗比他们的爱情似宗教一般神圣,不同于凡夫俗子。第一和第二诗节中,诗人用类比的方式进行了世俗和神圣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诗人复杂的感情呼之欲出。
该诗的第三节中以地面上的较小的然而有害的运动——“地动”(moving of the earth)和太空中更大的然而无害的运动——天体的“震动”(trepidation)进行对比。诗人在此所强调的是,他们的分别不同于凡夫俗子,他把离别比作是庞大的天体的偏移,显得神秘、重大,但极为神圣,不为凡人所道。地震和天动的对比引出了下面的诗节中“世俗恋人的乏味爱情”与“我们”的精纯爱情的对比。多恩诗中“构成奇想的名词术语来自于知识的各个领域,如科学、神学、地理、哲学等。”这一类比出自科学领域,新鲜而又不落俗套的奇思巧辩正是艾略特所说的把思想重新创造为感情的本领的体现。
在第六节中他写到:
所以我们的灵魂是一体浑然,
虽然我必须走,但灵魂却
并不***,而是延展,
就象黄金打成透明的薄叶。
恋人一体的灵魂被比喻成打造的黄金薄叶,其构思可谓新奇,感受可谓独特。这一奇喻充满了典型的玄学派诗歌的风格。黄金薄叶这一比喻可谓精美之极。这一出自工艺领域的比喻方式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却被诗人用来比喻爱情的升华,不仅丝毫“无损于诗人对感情的抒发,反而会使读者的视野更扩大,联想更丰富”。诗人独特的爱情观在奇巧的比喻中表露无遗。
最后三节又引出一个新的久负盛名的玄学派的奇喻:以圆规的两脚来比喻分离过程中的男女双方。这最后的三个诗节实际上分成了三个层次的寓意,第一次意思是说圆规的两脚是互相牵连的,来说明真实的分离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认为两脚分久必合,来说明分离只是暂时的;最后一层寓意是该诗中最为重要的“圆圈说”。在诗人看来,圆是完美的象征,象征着诗人和他的恋人完美无暇的爱情。在圆规画出圆圈的过程中,其起点就是终点。诗人认为,只要圆规的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才能画出完美的圆圈。这里,定脚象征着妇女的坚贞,而这种坚贞又赋予诗人力量来完成圆圈。这一玄学的比喻使得诗人对待妻子的充满着关切、担忧、劝诫等等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情绪都极为形象性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用圆规这一科学的计算工具来比喻恋人的离合关系,想象突兀,感受新奇。
从对《赠别:莫伤悲》这首赠别诗的分析看来,多恩的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深刻的矛盾。奇喻和思辨这一思想的语言工具被巧妙的运用,包含了极为独特和复杂的真情实感。思辨和奇想并没有抑制了感情的抒发,正是因为有了理性的思辨,才使得情感表达的更为真切,使多恩的诗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不公与淡忘之后,在20世纪重新以其特有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7.242.
爱情诗词篇7
关键词:邓恩;中国古代诗人;爱情赠别诗;死亡意象;差异原因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9-03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诗可谓独具一格,别出心裁,以“巧智(wit)”和“奇喻(conceit)”闻名,这也正是玄学派的显著玄学特点。邓恩善于大胆地运用比喻修辞,在他笔下令人恶心作呕的跳骚的腹腔竟然成为了新人神圣的婚床;圆规的双脚也化为了一对恩爱男女的灵魂。这些比喻看似不可理喻,荒诞不经,实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心灵也随之震撼。通过陌生化的意象,加之独创性的语言形式,邓恩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世间万象,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以及死亡的思考。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无论爱情诗亦或是宗教诗中都能看到死神的影子,这不免要归因于邓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影响。死亡意象往往给人一种恐怖或壮烈的印象,但把恋人间暂时的分离比喻为死亡,似乎荒诞不经,令人难以忍受。而邓恩的赠别诗中却无一例外地巧用了这一意象,可见邓恩思维之大胆奇特,富有新意。“自古多情长离别”,离别也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主要题材。赠别诗词是人们寄托别离之情的主要载体,至今诗人词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不巧传世佳作。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却几乎无一使用死亡意象。然而,我们不能轻率地得出结论孰略胜一筹,因为中外历史文化迥异,诗人的个人经历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诗人选择意象表达思想的途径有所差异。
一、 邓恩爱情赠别诗中多用死亡意象
(一)《歌(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于1611年赴欧洲大陆前写给妻子的赠别诗,诗中邓恩把与妻子的分离比作死亡。
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
因为对你不曾倦怠,
也不希望世界能够
给我一个更合适的爱;
可是既然我必
终将死去,那就最好,
拿我自己来开玩笑,
靠装死而死。
(A. J. Smith,1971: 78,笔者译)①
这里“装死”意谓离别,诗人将远行,妻子对他满怀牵挂与不舍,又是叹息又是哭泣。诗人宽慰道:“当你叹息,叹走的不是气,而是叹掉了我的魂魄;当你哭泣,好心却似恶意,我的生命血液即干涸。”(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古代西方人相信灵魂寓于呼吸之中,叹息会消耗生命,甚至有一次叹息抵一滴血之说”。②诗人与妻子的灵魂早已合二为一,所以他告诉妻子,如果她真的爱他就请不要叹息哭泣,这是维持他生命的最好办法。邓恩认为,他与妻子的爱是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他们的爱超越世俗,不会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枯萎。每一次离别都好比死亡,相隔万里,不能相见,但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只是转向一侧去入睡”(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罢了,只因他们各自的灵魂从未被分离。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表达了他不畏离别和对妻子坚定不移的爱情信念。
(二)《告别词:窗户上我的名字》中的死亡意象
邓恩去旅行前在他的情人的窗户上用钻石刻写了他的名字,并写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情人坚定的爱。这首赠别诗同样也充斥着死亡意象。
或者,如果这门学问太难太深,
难以传授一个刻写的名字,
那它就如同一颗骷髅头,
宣扬着恋人们终将必死;
或者就把这参差不齐的似骨的名字看作
我损坏的骷髅。
(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
这里的“必死”指代离别,并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离别前,诗人用最坚硬的钻石在情人家的玻璃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通过邓恩奇特的想象,情人便能通过玻璃看到他,并永远与她同在。邓恩不愧为“玄学派”的杰出诗人,诗中他把躯体比做屋椽,此意象可谓大胆奇特。“我躯体的屋椽――一直与你/相伴的骨头,铺盖这房屋的肌肉、肌腱/和血管,也将重新回返。”(A. J. Smith,1971: 87-88,笔者译)诗人远行,尽管躯体定会离开情人,而灵魂却从未离去,一直“都安息于你这乐园之中”(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一个人灵魂和肉体分离一般意味着死亡,这也是诗人之所以把与情人的离别比作死亡的原因。但诗人与情人的爱绝不畏惧死亡,因为他们彼此忠贞,彼此深爱,死神也难把他们的灵魂分开。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传达了他对灵肉合一爱情观的坚定的信仰。
(三)《告别词:莫伤悲》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1611年随罗伯特・朱瑞爵士一家出访法国前写给妻子的数首诗之一。沃尔顿曾说:“我将特此透漏,我曾听一些在语言和诗歌方面都很有学问的评论家说,没有一位古希腊或拉丁诗人能比得上它们(那些诗)。”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认为这是一首“除了邓恩无人写得出的美妙的诗”。③这首诗的美妙之一在于邓恩巧妙地运用陌生化的“圆规”意象,把圆规的一只脚比作在外奔波的男子,另一只脚比作在家等候的女子,传达出和谐忠诚的爱情之美;美妙之二则在于邓恩独创性地把夫妻的离别比作德高之人的离世,这一死亡意象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觉。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
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
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
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
(胡家峦 译)④
德高望重之人辞世与世俗之人不同,那样安详,那样平静;同样,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也不同于世俗恋人,毫不声张,却爱意绵延。他们的爱情能够忍受别离,不沉迷于肉体的接触:
我们俩的灵魂融成了一片,
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
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
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
(胡家峦 译)⑤
所以邓恩规劝妻子莫悲伤,暂时的分离只会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和纯净。同时,死亡意象的运用也为此诗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也正是邓恩语言陌生化的重要表现。
从对以上几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邓恩偏爱于在赠别诗中使用死亡意象,在诗人看来“分离对恋人来说即意味死亡”,⑥这里的“死亡”并非只求感官愉快的面临离别时表现出的悲伤痛苦,相反,它指的是灵肉结合之爱面对离别时灵魂的升华与提升。所以通过别具一格地运用死亡意象,邓恩表达了他崇尚灵魂与肉体结合、与情爱统一的爱情观,同时也痛斥了基于感官、沉迷于的世俗浅薄之爱。
二、中国古代爱情赠别诗词中多用的意象
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我国赠别诗词多局限于赠友人,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如王之涣送别友人时所作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这里诗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赠别意象――折柳,表达了诗人千丝万缕的离愁;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采用了“饮酒”的赠别意象。古往今来,“酒”在送行欢宴时是不可缺少的,蕴涵着诗人与友人惜别之痛苦。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可谓是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踏歌”意象也是我国传统的赠别意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对友人的离别祝福。
我国古代的爱情赠别诗词虽占少数,但也不乏不朽之作。同是抒发与恋人的离愁别绪,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词人较少在爱情赠别诗中运用死亡意象,他们并非如邓恩那般直抒胸臆地强调灵魂合二为一,而是喜爱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表达朦胧凄婉。
(一)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赠别意象
李清照堪称婉约派词人“宗主”,多描写爱情、自然主题。她的词以“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而独树一帜。《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告别词。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求学,李清照以此词相送,表达了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舟”、“云”、“雁”、“月”、“花”、“水”多个叠加意象,表现了词人在丈夫离别后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的形象。正如李正栓所分析:“与夫分离,何枝可依?夫去妻留,恰如离岸的兰舟、离枝的独花、离群的孤雁,随水漂泊,随风起落,随云颠簸。”⑦
(二)吕本中《采桑子》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围绕一个意象“月”展开抒情,展现了吕本中对月亮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爱是因为词人在外漂泊之时,他希望妻子像月亮一样可以与他永远相随,永无别离;恨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和妻子就像这月亮一样不能长圆,聚少离多。通过“月”的意象,吕本中言辞委婉地流露了对妻子的真切感情。
(三)杜牧《赠别二首(其二)》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妙玲歌女留恋惜别的场景。“多情却似总无情,维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并没有用“悲”、“愁”等字样抒发离愁别绪,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无情”、“笑”,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情到深处的极致表现,可见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同样,这里“蜡烛”这一意象也被拟人化了,竟连蜡烛也替他们的离别伤悲。“蜡烛”意象的巧妙运用使离别之情得以提升,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歌女的情之真、意之切。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在爱情赠别诗里极少用死亡意象,几乎没有,这就与邓恩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意象差异的深层原因
邓恩在爱情赠别诗中对死亡意象情有独钟,一方面与邓恩的个人经历有直接关联,他生活在宗教和***治纷争激烈的时代,4岁丧父,其家族因奉天主教而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遭受迫害和流放。可见,“邓恩经常受到死亡的困扰并总有这种死亡意识是不足为奇的”。⑧另一方面,作为西方人的代表,邓恩深受西方文化中死亡观的影响,且他的思辩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思维不同。这多方面的原因便造成了同是赠予恋人的别离诗,邓恩与中国古代诗人在意象使用上却风格迥异的结果。
(一)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差异
司马迁曾有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说“人活着终有一死”,可见古今中外,生死已有定论:面对死亡,不畏死亡,面对生命的消逝,发掘生命的永恒。尽管中西方死亡观中都含有“有限的生于无限的死”的观点,但中西方对待死亡终有区别,则在于中国更注重“有限的生”。这与中西方文化不无关系。“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彼岸性,而中国文化则具有鲜明的世俗性”。⑨“西方人认为死后有一个生命更新的天堂,而轻视现实,向往超验的死后世界;中国人则注重生死的经验事实,缺乏对超验的美好终极归宿的构造,因而刻意于生命的留存和现实生活的经营。”⑩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对死亡也始终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甚至避讳在言语中提及死亡,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死亡是皈依天父。由此可见,西方对死亡的态度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积极得多。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用形象思维,惯于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运用概念,通过逻辑推理把事物抽象性地表达出来。另外,中国人向来奉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处事风格,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西方人善于思辨,善于思索自然规律,表达直抒胸臆,开门见山。
在爱情赠别诗中,对待是否使用死亡意象的问题上邓恩和我国古代诗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前者大胆直接,偏爱这一意象;后者委婉含蓄,借用其他意象。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谓不同的文化,成就了风采各异的文人佳作,在世界文坛中竞相开放,绽放出异样夺目的光彩。
――――――――――
注 释:
①本文中笔者翻译的诗歌原文均出自A. J. Smith编著的John Donne The Complete Poems [M]. Middles ex: Penguin Books Ltd, 1971.
②③⑥邓恩(Donne, J)著,傅浩译.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74,93,57.
④⑤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5-96.
⑦李正栓,杨丽.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⑧李正栓.邓恩诗中圆形意象母体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⑨吉广庆.中西方文化之死亡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3).
⑩袁阳.生死事大:生死智慧与中国文化[M].东方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pencer. A Garland for John Donne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2〕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李正栓.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爱情诗词篇8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欲望。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欲望,我试着开展了“诗词比一比,展风采”等系列活动,多次活动后,我发现学生渐渐变了,由过去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变为主动地去读、去看、去背,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量,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加深了。
为了在“诗词比一比,展风采”活动中一展风采,为了台上短短的三分钟展示,学生纷纷从***书馆借来《古文观止》、《诗境浅说》、《词曲通论》、《全唐诗》、《全宋词》等资料积极做好比赛准备。除了有课下比外,还有课上个人比拼、团体比拼,为此我还特意安排了小组间对抗,合作才能共赢,学生常常会为一个小小的环节,展开激烈的研讨。 我真正深深体会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真谛,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效果就好多了。古诗词大比拼活动,悄悄地将语文课延伸到了课外,我从中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习惯的良好途径之一。
二、巧用诗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凝聚力和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中国更是“诗的国度”,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在其间占有相当的重要性。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我充分利用古诗词中的爱国素材,利用好班会,及时对学生加以教育,我认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义务和责任。
我又试着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了“爱我中华,谁是古诗词小小演讲家”活动,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课下自觉做好了准备。活动开始了,第一组演讲的是岳飞的《满江红》,第二组展示的是于谦的《石灰吟》,第三组把杜甫的《春望》展示得很有创意,第四组的《闻官***收河南河北》更具新意,各组的表现各有出色之处。学生个人比拼也很踊跃,每个学生吟诵着自己喜欢的诗词。活动后我趁机引导学生在多读且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再采用“说一说”、“议一议”等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内容在互动中拓展起来、丰富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互动中活跃起来、发展起来。最终作者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把学生一个个深深地感染了,有的禁不住泪流满面。这种形式不同于老师空洞的说教、刻板的讲授,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名言警句用心体味,揣摩作者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等,学生越发敬仰那些仁人志士,更加热爱祖国,这是对学生爱国情怀的一种培养。
三、巧用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
结合我区的“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我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等能力。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订阅读背诵计划,可以从阅读一些简单的诗词入手,了解作者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这些古诗词很有帮助,再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诗词、文言文名篇等。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听、说、读、写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例如,在发下去一课的郑板桥的《竹》导学案后,学生兴趣盎然,我引导学生学写读后感,对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精神做了激情洋溢的赞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竹子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有的同学自选课外诗词,如赵翼的《论诗》,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等等,这些诗词都给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启发,我趁机再适当地加以指点,学生的进步就更快了。积累,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识记与背诵,更重要的是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是积累的基础,只有能理解、能运用的语言材料,才是“活”的语言材料。课外古诗词的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写作时学生可供选择的材料多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四、巧用诗词,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古诗词是记录古代人的生活感悟和所见所闻等,现代人对此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古诗词理解起来有时有一定的难度。但巧用诗词,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分类,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去感悟,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后,我试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爱国、思乡、边塞等题材的诗词分类总结,对于难以理解的名句重难点句子还要查资料、探究学习。 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巧用诗词,展示提升,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
爱情诗词篇9
[关键词]唐诗宋词;古典情怀;教学品鉴
中华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芳至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脉搏,也是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精神盛宴。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蕴含着高贵的古典情怀,它们既是古人内心的道德法则,又是今人学习品鉴传承的精神动力。当代学生置身高速发展的电子网络时代,加上物质的充裕,多元文化的影响等客观因素,他们对古典诗词“既爱又恨”。“爱”之古韵久长,又“恨”之难以品鉴吸收,而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教学,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品味诗词蕴含的古风古韵,深入品鉴其古典情怀。
一、“古典情怀”的界定
诗词大家周汝昌先生说:“诗讲究性灵,有神韵,有境界。”先生所云“性灵、神韵、境界”广义上讲,就是指诗的音、韵、质、境,音韵和谐,质文并茂,境界自出,可算是诗的天成之品。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情怀。百度汉语上,把“情怀”理解为“含有某某感情的心境”、“心情、情趣、胸怀”;更进一步可理解为某个人在特定的时境中具有的心胸情怀。“古典情怀”则指在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来的个人或集体与时代关联的情感价值观念。这种情感是时代召唤与个体奋发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古典情怀”的内涵
古典诗词源头甚广,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作品中,主要包含如下几种情怀:
(一)寻求安身立命的乡土情怀。中国人一直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多数人骨子里难以释怀的都是关于乡土、家国的客观存在。古代诗人在其诗词中寄寓了对故乡的眷恋不舍之情,那片存留成长轨迹的土地,仿佛是支持此生施展大志的支点。少小离家,却不忘老大归家。衣锦还乡自然是欢欣,客居流浪仍然心存乡情。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让无数眷念故土之人潸然泪下,温庭筠“客行悲故乡”让背井离乡之人更加失魂落魄。
(二)伸展宏愿的家国情怀。古人崇尚“有国才有家”的“大我”之观。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休戚相关。读书出仕或横刀立马建功立业以报效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使身老心伤,也不忘为国尽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为国惜才、为国安达而愤慨呈请的呼喊。古人骨子里的爱国心,是支撑他们一路勇敢前行的动力。叶嘉莹先生说:“要培养年轻人的爱国心和民族精神,不能只靠空谈死板的说教,而一定要使他们在精神上或情感上受到感化和感动才行,而中国古典诗歌就正充满了这种感发的力量。”个人对于国家的特殊情感,都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沾染不同的特色,但是,文人志士骨子里的爱国精神是一致的:国家兴盛繁荣,个体才会有生存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三)存思含愁的重情情怀。亲情、爱情、友情,一直是古典诗词讴歌吟咏的重要内容。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让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甜美又迷惘的爱情,美好o限,燕子双飞,鸟儿双宿,此情可待,往往却成追忆;浊酒一杯,征程万里,劝君尽酒,哪怕远隔千山万水,真挚的友情亦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减色半分。
(四)关照自然中沉思人生的追问情怀。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能盖压全唐,不仅在于诗题一字一景,景境统摄全篇,更在于作者在沉醉自然的同时,有对人生、宇宙的深沉的追问:花月流水永恒?人生渺茫短暂?王勃看落霞,观孤鹜,秋水长天下不禁追问:阁中帝子何时已去?沉思今朝,更不坠青云之志!他们对于自然的关照中,都有发自生命内里的思索和嗟叹:自然永恒浩渺,生命该怎样度过!
(五)逆境犹且坚韧的奋怀。“穷且益坚”,即使身处逆旅,抑郁不得重用,依然孜孜努力奋发。杜甫一生踬踣流离,却仍不忘大庇天下寒士;辛弃疾拍遍栏杆,虽无人会其登临意,依然横刀立马、犁耕纸上。
(六)人格平等的自我激励情怀。钟鼓馔玉的物质盛宴,却难以换取诗人内心的狂放与人格的平等。李白傲骨铮铮,仰天长笑,扬长拂袖是对其自身高贵精神的自我肯定与激励。诗人一颗高贵的心因不失品格而流芳千古。王维以山水的纯净照应人格的晶莹,绿苔石碣上、蜿蜒溪水里,自然盛放着不容沾染玷污的人格魅力。
总之,古典诗词里呈现的古典情怀,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宝贵财富,它给我们点亮了精神的明灯,让我们在这个摸爬滚打的物质奔流的时代,不至于失去了本心,失去了诗心!
[ 参 考 文 献 ]
1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爱情诗词篇10
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往往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情感的表达往往通过古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就需要学生充分地去体会以及品味古诗词当中的意境,进而体验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比如,就李白的《静夜思》而言。古诗中通过短短的二十字就表现出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这主要是由于诗人描绘了一幅一个人在月光之下独自思乡的情景,而这样的意境就准确而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这样的意境,那么学生对于诗人情感的体会也就不会太深刻。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时,不能够只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进而在情境交融的思想境界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情怀。
二、通过理解内涵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怀
古诗词不仅蕴含了深远的意境,同时古诗词还能够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丰富内涵,继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比如,诗词当中表现了诗人词人的爱国情怀,那么对这首诗词的学习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等,从而端正矫正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生活意识等等。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是诗人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都念念不忘要“北定中原”的深切愿望,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爱恋之情。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从诗人自身的经历以及背景展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并进一步体会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之后再进行深化,引导学生体会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样的层层推进,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习的效果。
三、通过诗词朗诵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感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语文教学,在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情感,更可以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而小学课本中选择的古诗词都有极强的节奏和韵律,特别适合朗读和背诵。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之前,应该确保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学会体会古诗词中节奏的起伏以及平仄的押韵,教会学生朗读与背诵的技巧。此外,在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形成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对古诗词的背诵过程能够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在古诗词鉴赏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怀
学会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是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较高层次。教会小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够对古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通过古诗词教育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要使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需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并理解诗词当中的意象。所谓意象,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专业名词,意象的创造是有关的感受与知觉的经验(象)在头脑中的重现、重组、概括和提升,最终达到艺术的境界(意)。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抓住并理解了诗词当中的意象,那么就可以准确地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时,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地找到古诗词当中的意象,并且学会应用意象来理解古诗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