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10篇

论语名句篇1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言必信,行必果。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名句篇2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6、未知生,焉知死?

4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3、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名句篇3

【关键词】《论语》;使动句;使字句

一、引言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而使字句在古籍著作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现结合孔子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关语法现象的比较分析,对古代汉语中使动句与使字句的比较谈一点我的粗浅的认识。

二、使动句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

“使动”又叫“致动”,“使动”(和意动)的名称是1922年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来的。这个名称很快就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

使动就是“使宾语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主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某种性状,成为某种事物,从语义特征上看,动词具有“是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是和一般动宾结构中动词支配宾语的情况是不同的。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使动用法又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1)则德修文,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使……来)

(2)子路问***,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劳:使……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做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由此可知,使动用法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

三、使字句是兼语式的一种

在古代汉语里,使字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它与现代汉语里的使字句一样,是作为兼语式的一种而存在的。

兼语式最早是由王力先生提出来的,王力先生叫他做“递系结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凡句子包含着两次联系,其初系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即为次系主语者,我们把他叫做递系式,取‘递相联系’之意。”

最先使用“兼语式”名称的是丁树声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提出来的。

“使”在句中是“致使、让”之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字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构成使字句,即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可以直接带动词性宾语,即构成兼语式。可以说,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在先秦著作中最为常见,而且兼语式是由“使令”类发展到其他方面的。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

(2)周人以栗,曰使民以栗。《论语·学而》

四、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关于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的问题,我参考了几本古汉语语法书,笔者认为,使动句可以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否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1)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论语·为***》

(2)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

以上的例子使动用法都能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变成“使宾语动”的格式(动:动词)。我们将其转化的对应关系描写出来:

(1):齐之使之齐

(2):劳之使之劳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论语·子路》

(2)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即都能转化为“使宾语形”(形:形容词),其转化的格式是:由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1)富之使之富

(2)利其器使其器利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其转化的格式:

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宾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1)饭疏食使吃疏食

(2)后其食使其食后

综合使动用法的三类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而且使动用法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须翻译成使字句。总结其转化规则是: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动(动: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五、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

关于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的问题,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即当“使”在使字句中有“致使、令”的含义时,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我们分析一下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用法:

看下面的例子:

(1)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学而》

(2)比及三年,可使民足。《论语·先进》

综合上面的例子,“使”后都带有宾语,是兼语式的典型句式。表达的意义和使动用法一致,即“使宾语怎么样”,但是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示了兼语式的内容,而在这种使字句中,“使”是介词,是由动词“使”做“派遣”之意讲时虚化而来的,二者的词性不同;而且这类使字句本身就是使动用法翻译过来的格式,所以这类使字句也是不能转化为使动用法的。也有使字后面省略宾语的情况,宾语能补充出来,也是不能转化的。

综上所述,使字句是不能转化为使动句的。虽然在使字句中“使”表示“致使、让”的含义,在语法意义上与使动用法具有相通性,但是使字句是“使”后面必需有动词或形容词,而使动用则是用动词加宾语的形式表达使字句的内容,即表达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后便是使字句的格式。

使动用法和使字句的结构对应关系即: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体词使字句:使+体词+成为名词

六、综述

综上所述,使动句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表达了使字句的内容。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使字句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使动句和使字句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在句法结构上都是动宾结构,使字句是使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格式,使动句可以转化为使字句,但是使字句无法转化为使动句。

【注释】

①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1页。

②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5页。

③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页。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书海出版社,程昌明译注.199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书局,1999.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7.

[4]马汉麟.古代汉语语法提要.增订版[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1986.

论语名句篇4

关键词:名词短语移位;管约论;最简方案

中***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22-02

一、引言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也叫生成语言学,是典型的解释性科学理论。按照生成语法的观点,人类大脑的语言器官中,有一个词库和一个推导程序。推导程序也叫演算系统或计算系统。推导程序从词库中选择词项,推导出句子的结构描写形式。但是句子生成后不是静止不变的,有些句子成分还会发生移位。移位的运用极为简单,就是把结构表达式中的一个结构成分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但是移动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这些移动条件是普遍语法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当移动成分是名词短语时,就叫名词短语移位。

二、六个发展阶段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主要有六个模型,它们分别是:1957年的“Syntactic Structure(SS)模型”、1965年的“Standard Theory(ST)模型”、1972年的“Extended standard Theory(EST)模型”、1976年对EST的再次修正、1981年的“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GB,管约论)”模型和1993年的“Minimalist Program(MP,最简方案)模型”。虽然这些模型的设计思想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实现的技术在不断的改进。“移动”作为句法演算中的最基本操作,在以上提到的各个模型中均有所涉及。在“SS模型”中,乔姆斯基提出一套转换规则。利用这些转换规则,可以把根据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简单的核心句转换成一些相互关联的句子。在“ST模型”中,乔姆斯基认为转换语法可以插入、删除和移动语言成分。在“EST模型”中,乔姆斯基对转换的范围和能力进行了修改,减弱了原有的转换能力,使其变成了移位规则。现在,移位理论已成为“GB模型”(管辖与约束理论,简称“管约论”)和“MP模型”(最简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管约论”和“最简方案”对名词短语移位的解释

在“管约论”的框架下,英语名词短语移位主要涉及两种结构:被动结构和提升结构。被动句中的名词短语移位主要是指动词的补语被移到了主语位置,或是不定式分句的主语被移到了主语的位置,例如:(1)The puppy was kissed.(2)He was supposed to be a doctor.提升结构中的名词短语移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普通含义,主要指“提升动词”――使其补语分句中的名词短语发生移位,一类含有和“提升形容词”――使补语分句中的名词短语发生移位,例如:(3)The man seems to have met the girl.(4) This team is likely to win.

另外一层为特殊含义,主要是指“主语提升”,即名词短语从一个主语位置移到另外一个主语位置。在“管约论”的框架下,名词短语移位主要和题元理论和约束理论相联系。按照题元理论,句子是以动词为中心的结构,动词本身的词汇信息决定了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不仅句中动词的每一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出去,而且句中的每一个名词短语都必须得到一个题元角色。约束理论由三个原则组成,分别涉及三类名词短语:照应语、代词和指称语在句中的约束关系。第一原则照应语在管辖范围内必须受到约束。第二原则代词在管辖范围内不得受到约束。第三原则指称语在任何范围内都不得受到约束。移动的名词短语在原位留下了一个痕迹,叫做“语迹”。“语迹”被认为是隐性的照应语,必须遵守约束理论的第一原则。在“管约论”的框架下,被动句是由D-结构经名词短语移位转换而成的S-结构。被动形态变化使动词丧失了分派外题元角色的能力,造成主语位置的空闲;但屈折词I仍能给主语位置授格。被动形态变化也使动词丧失了给补语或作补语的不定式分句的主语授格的能力,使有关名词短语失去了得到格的来源。因此,为了通过格的检验,无格的名词短语被迫移到有格的主语位置上。这就是说,被动转换过程中名词短语移位是在格的驱动下进行的。在提升结构中,当提升动词的补语由不定式分句充当时,由于分句的主语在分句内得不到格,又不能得到例外授格,被迫进行提升,移到主句的主语位置。在含有提升形容词的提升结构中,补语分句内的名词短语在不定式分句内得不到格;也不能从分句外得到例外授格,因为形容词根本不是授格成分。因此,名词短语在格的驱动下提升到没有题元角色但有格的主句主语位置。根据“主语在VP内假设”,「Spec,VP是句子主语的原位,同样是在格的驱动下,在该位置上的名词短语通过移位出现在(Spec,Ip)的位置上。

和“管约论”相比,“最简方案”相对来说更加优越,它用更为简单普遍的原则解释了名词短语移位。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结构的建立用了合并和移位两个句法操作手段,这两个操作手段的运用使得“最简方案”对名词短语移位的解释不再用到D-结构和S-结构。此外,名词短语移位的根本原因是核查名词短语的语法特征,格核查理论的使用使得“标志语―中心语一致关系”替代了“管辖”。

四、结语

在“管约论”和“最简方案”的框架下,名词短语移位都是有限制的。名词短语的移位要遵守某种局部限制,它必须在某个局部范围内进行,一次不能移动得太远。名词短语移位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进行。对于这一现象,“管约论”用了约束理论中第一原则给出了解释,而“最简方案”用了一条更为普遍的语法原则――“经济原则”,从而简化了对名词短语移位的解释,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的心智反映。

参考文献:

[1]Andrew Radford.(2000).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 First 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Noam Chomsky.(1957).Syntactic Structure[M].Mouton:The Hague.

[3]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沈强.汉语名词性短语中名词移位与明细短语移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2).

[5]马玉波.英语名词短语修饰语的认知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张志红.名词性词组在汉译英中的运用[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论语名句篇5

关键词:名词移位;疑问词移位;对比

中***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96-02

一、引言

在对转换规则的形式和功能应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转换”一词逐渐被新的术语“移位”或者“移动”所代替。语法模式中转换部分的规则,可以概括合并为名词词组移位和疑问词移位等主要类别。人们继而将所有的移位规则还原归结为一条规则:移动α(Move α)。用字母α表示任何成分,这一规则的意思是说句子的任何部分可以移动到句子的任何位置。当然移动的过程肯定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的限制。

本文旨在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对比分析名词词组移位和疑问词的移位,以期将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二、名词词组移位

名词性词组的移位主要发生在被动化和名词性词组提升等情况下。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被动移位

被动移位就是将句子的宾语移至主语位置。比如:The policemen chase the bank robbers. 变成:The bank robbers are chased by the policemen. the bank robbers 和the policemen交换了位置并增加了are, -ed和by. 根据投射原则,chase的词条也投射到句子:chase V, [_NP] . Chase句法选择一个名词性词组并语义选择两个语义角色,一个施事者,一个受施者。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The Normans defeated the Saxons.变成被动句:The Saxons were defeated. 动词defeat 的后面没有名词词组,为了满足这个需要,我们在这个句子的表层结构上加上一个名词词组,就变成了:The Saxons were defeated t.它的深层结构在没有发生移位之前为:were defeated the Saxons.这样它就满足了动词后面有名词性词组的需要,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扩充的投射原则,它要求每个句子都有主语。那么我们假设主语为空的e, 句子就变成了:e were defeated the Saxons. 其表层结构为The Saxons were defeated t. 把the Saxons移入了空位主语e的位置。把此句补充完整:The Saxons were defeated by the Normans.

(二)名词性词组提升

如下面的句子:They seem to be competent 的深层结构为e seem they to be competent. 在表层结构中,将they移至句子的主语位置,变成:They seem t to be competent. 像被动移位一样,名词性词组移至句子的主语位置。因为在深层结构中,seem 不能分配给句子的外位主语一个施动者语义角色,所以名词性词组可以移动到这个没有语义标记的位置。

分析过被动化和名词性词组提升,下面看一下它们移动的链条,链条是“移动历史”在表层结构上的反映。名词性词组的移动是从一个论元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空的没有被分配语义角色的论元位置,所以称为论元链条。

三、疑问词移位

Rizzi于1991提出Wh-标准,即所有具有疑问功能的标补语必须具有疑问成分。而疑问词移位就是把一个疑问词移动到CP的specifer位置, 而不是head位置。那么就需要一个原则规定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这个原则就是 specifer-head 一致原则,即短语 X的head和 specifer 必须保持一致。Wh-标准的满足是通过CP的中心标补语具有疑问特征或者根据 specifer-head一致原则把具有疑问特征的CP 的specifer 移动到head 位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Wh-标准分析下面句子的不合语法性:Who do you wonder John likes? 因为动词 wonder 决定了它后面的补语具有疑问特征,所以此句不合语法。Wh-标准还有补充原则,即一个[+Wh]成分不能占据 [-Wh] 位置。如:I think who John kissed. 违反了补充原则,不合语法。当然,并非所有的语言都要求把疑问成分移动到CP的specifer位置,如汉语和日语.

疑问词移位也可以应用于关系从句中的wh-成分的移动。在关系从句中像在问句中一样从语义标记的论元位置到一个没有语义标记的位置。如: The student who the examiner failed was Tom. 其深层结构如下:

The student[the examiner failed who]was Tom.

The student[who the examiner failed t]was Tom.

当然,并非所有的疑问词移动都符合以上标准,也有特例。如:

(一)在表层结构中,移出宾语位置的wh-词可以省略。如:

The student the examiner failed was Tom.

(二)关系从句中也可省略。如:

The student that the examiner failed was Tom.

在疑问词的移动中,还要遵循Doubly Filled COMP Filter:标补语系统不可能同时包括显性的疑问成分和显性的标补语。如:The student who that the examiner failed was Tom. 也有些语言允许显性的疑问成分和显性的标补语同时出现,如荷兰语。

Wh-移动可以看作一个链条.如下所示:

Who did he see?

Who did he see t

(who, t)

由此可见,疑问词移位是从论元位置到CP的 specifer 位置, 是一个非论元位置,所以被称为非论元链条。

四、名词词组移位和疑问词移位的对比分析

(一)移位的终点及移位性质的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二者在移位的终点及移位的性质上的不同: 名词词组移位的终点都为主句的主语位置,即论元位置;而疑问词移位的终点都为CP的specifer位置。疑问词移位中只有属于名词性质的疑问词成分才是由论元位置移到非论元位置,而且由于其移动成分属于不同的语类,疑问词移位可以是论元位置至非论元位置的移位也可以是非论元位置至非论元位置的移位。

(二)移位动因的对比分析

从对名词词组移位的分别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名词词组移位的被动化中,是被动语态激发了移动,而名词词组提升中,是句子的动词激发了名词词组移动到句子的主语位置。那么,疑问词移位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呢?Chomsky(1995)提出的特征核查理论(feature checking theory)给出了答案:在疑问句中,中心语C具有很强的疑问特征,而这种语法特征是无法解读的,因此需要被核查并删除;与之对应,疑问词具有疑问特征,所以疑问词移位到此位置,以将其本身的疑问特征与中心语C的疑问特征相核查并将之删除,使句子合法地进人逻辑式。

五、结语

本文分别讨论了名词词组移位和疑问词移位的特点。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名词词组移位和疑问词移位在移位的终点,移位的性质及原因上有所不同。名词词组移位的终点都是论元位置,所以其移动的链条为论元链条,而疑问词移位的终点都是非论元位置,所以其移位的链条是非论元链条。在名词词组移位的被动化中,是被动语态激发了移动,名词词组提升中,是句子的动词激发了名词词组移动到句子的主语位置。而疑问词移位的动因却是Chomsky(1995)提出的特征核查理论。

参考文献:

\[1\]Jamal Ouhalla.Introducing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From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to Minimali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Radford,A.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Vivian Cook and Mark Newson.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李永康.Wh-移动的最简主义解释\[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论语名句篇6

    29)a. *王冕死了王冕的父亲 b. *李四掉了李四的两颗门牙 c. *张三被偷了张三的一个钱包

    再来看例21)的情况。不少人认为,它同样是由例22)派生来的,只是派生的方式与例23)的不同而已;这里发生显性句法移位的不是动词后面的整个名词组,而只是其中表示领有意义的那部分。至于句首位置上领有名词组的句法功用,文献中能提供的答案几乎都一样:主语。徐杰认为,包含领有成分的整个名词组与部分格不相容,提升领有成分在于为保留的宾语部分接受部分格提供条件,同时,领有成分移入空主语位置可以获得主格[14,18]。韩景泉反对援用部分格的解释,但认为领有成分是移入空主语位置以便获取主格。他提出领有名词组可以通过语链将所获得的格传递给保留在动词之后名词组[21]。同样将该类结构句首位置成分视为句子主语的还有tan、pan、潘海华等[29-31]。

    必须指出,试***用领有名词组移位分析来解释例21)句首名词组的生成比较困难。ross指出,领有名词组的移位违反左向分支条件(left branch condition),英语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领有名词组移位,无论包含领有成分的名词组位于主语位置还是宾语位置[32]。

    30)a. *whose i was[np ti father]very rich?

b. *whose[,i] did you see[[,np]t[,i]father]

      c. *john[,i],[[,np]t[,i]father]was very rich d. *john[,i],i saw[[,np]t[,i]father]

    虽然汉语不像英语那样严格遵守左向分支条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根据huang的观察,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组允许其中的领有成分移出,而处于宾语位置的名词组则不允许有领有成分移位[33]。

    31)a. 张三i,[[,np]t[,i]爸爸]很有钱

b. [[,np][[,tp][[,np]t[,i]爸爸]很有钱的]那个学生[,i]]来了

    32)a. *张三[,i],我看见[[,np]t[,i]爸爸]了

b. *[[,np][[,tp]我看见[[,np]t[,i]爸爸]的]那个学生[,i]来了

    即便没有对领有成分移位的限制,要想证明类似的句首成分是句子的主语并不太容易。如果认为例21)中的“王冕”、“李四”及“张三”是靠移位生成的主语,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中没有格冲突。因为表达领有意义的名词组在包含它的大名词组中本来是有格的,即所有格,它不可能再为了格而移位,否则造成重复赋格。又因为移位是从一个所有格位置到一个主格位置,这难免在两个不同的格之间引发冲突。按预测应发生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原因何在?类似的问题在tan、pan、潘海华那里不存在,因为他们的分析是基于词汇操作规则,认为句首名词组是以动词论元的身份直接投射到主语位置上的[29-31]。但问题是,原本作为一元谓词的非宾格动词怎么突然又可以带一个以上的论元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存在着一条词汇操作规则,允许往动词的论元结构中添加一个“受害者”的论旨角色,可称之为“受害者插入规则”(maleficiary role insertion)。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类动词可以有主语和宾语两个论元。的确,有时候通过词汇规则可以改变谓词原有的论元结构。英语中被动化、动词化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33)a. john broke the windowthe window was broken

      b. the knife was sharpbill sharpened the knife

    例33)a与33)b代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操作过程。前者因加缀过去分词词缀-en导致施事论元的抑制,后者则因加缀使役动词词缀-en导致施事论元的增容。值得注意的是,增容的论元与动词有直接的语义关系。例如,例33)b中的bill为动作的使役者,是直接实施行为的主体,即施事。例21)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其中句首的领有名词组与动词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的语义关系。具体地说来,领有名词组不受动词的***支配:例21)a中死的是“父亲”而不是“王冕”,例21)b掉的是“两颗门牙”而不是“李四”,例21)c被偷的是“一个钱包”而不是“张三”。如果可以把一个与动词无直接语义关系的成分视为动词的论元,这意味着用以界定论元的客观标准将不复存在,其结果也就无所谓动词论元以及论元结构了。这在理论上肯定是不可取的。另外,“受害者插入规则”并不具备普遍性,它在汉语中有而在英语中又没有,如何有效地解释这种语言间的差异恐怕又会成为一个更艰巨的任务。

    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句首名词组不应该看作主语,而应该看作话题。这类话题不是靠移位得来,而是在原位基础生成的(base-generated)。表面上看,这时候主语与话题重叠,位于同一个结构位置。实际上,主语的结构位置是一个空位,句首名词组位于标句词组(cp)的指示语位置,而不是tp的指示语位置。换言之,主语与话题并不同一,所生成的是一个有标记话题。用结构式可清楚表明,只是因为主语空位才看不出它与话题线性位置上的差别,使得话题貌似结构的主语。

    34)a. [[,cp]王冕[[,tp] e[vp死了父亲]]]

b. [[,cp]李四[[,tp] e[[,vp]掉了两颗门牙]]]

      c. [[,cp]张三[[,tp] e[[,vp]被偷了一个钱包]]]

    这样的话题结构应该归为所谓的汉语式话题一类[34,35]。它们与述语(comment)部分中的动词没有直接的语义选择关系,述语中也不存在任何与话题直接相关联的结构位置,这使话题结构上显得无依无靠,因此称为“悬垂话题”(dangling topics)。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述语部分的结构成分应有尽有,但是语义上并不自足,属于语义开放性谓语(semantic open predicate)。其中所包含的语义空缺起着变量(variable)的作用,句首位置的话题正是因为语义变量的存在才得以允准(licensed)[36]。在原位基础生成话题不会改变动词的论元结构。话题与述语之间靠语义联系,但其间的具体语义关系是什么必须视具体的结构而定。在例34)中,话题与动词后面名词组的语义关系为领有—隶属关系。据观察,类似结构中通常都存在某种广义的领有隶属语义关系。

    汉语中既有原位基础生成的悬垂话题,同时也有通过成分移位生成的话题。移位生成的话题一定与述语部分中的某个结构位置相关,话题依靠该位置上的句法空位(syntactic gap)或复指代词(resumptive pronoun)来允准。有的语言只能靠成分移位生成话题结构,英语就是一个例子。英汉语的这种差别可以归结于它们不同的语言类型。英语为主语突出(subject-prominent)语言,汉语为话题突出(topic-prominent)语言[35]。汉语句子可以有话题而无主语,而英语句子不可无主语,这些就是很好的支持证据。

   

六 受事主语句

    汉语句子中动词的深层逻辑宾语经常会出现在动词之前位置上。从语义上来看,以下句子的句首名词组都属于谓语动词的深层宾语。

    35)a. 文章已经发表了

b. 信写完了

c. 房子建好了

    因句首位置只有一个名词性成分,自然就被认定为句子的主语。又因它们语义上为受动者,接受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影响或支配,语法研究中将这类句子称为受事主语句[37]。

    关于受事主语,丁声树有这样的描写:有些句子的主语是“受事”,就是说,在意义上主语是被动者,是受谓语中所说的行为的影响的[38] p29。黄伯荣、廖序东指出,受事主语,表示动作承受者[39] p358。从此类有关受事主语的论断中可推断出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结构上为句子主语;二、语义上为动词的深层逻辑宾语,即为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时。

    黄伯荣、廖序东列举的受事主语句就有“信写完了”以及“报纸还没有印出来”[39]。cheng将汉语的动词“写”与英语的动词break(打破、破)放在一起作类比分析,试***论证它们都能参与及物动词交替(transitive alternation)[40]。试比较以下两组句子。

    36)a. john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ow broke

    37)a. 黄蓉写了那封信

b. 那封信写了

    英语动词break有及物与不及物两种形式,用作不及物动词时,不能指派施事论旨角色。如果以带有使役意义的及物形式(causative)为基本形式,那么非使役不及物形式(non-causative)是经过一个非使役化(decausativize)过程派生来的⑥。在施事论旨角色被完全抑制以后,动词的受事论元移位移到句首位置充当主语。动词非使役化实际上就是从使役性及物动词派生出非宾格动词的操作,可称为动词的非宾格化(unaccusativization),本文因此将非使役动词归入派生非宾格动词一类。据认为,非使役动词句与被动句的生成过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差别[10]。cheng认为,英语的break与汉语的“写”可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40]。这样,例36)b与例37)b的生成方式及结构形式是相同的。

    应该说,有关英语break的分析是成立的,例36)b完全具备受事主语句应该有的本质特征,即句首的名词组the window既是句子的主语又是动词的深层宾语,但这并不等于说同样的分析也就一定适用于汉语的“写”[41]。说例37)b的句首名词组“那封信”是动词“写”的深层逻辑宾语肯定没问题,因为信不会自己写,而是写这一动作的所涉对象。但问题是,“那封信”能否看作结构上的主语?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认为,“那封信”应该是话题,而这时的施事主语仍然存在,只不过没有词汇形式而已,是一个空代词pro,而且其所指对象完全可以用词汇形式显性表现出来。

    38)a. [[,cp]那封信i[[,tp] pro[vp写好了ti ]]]

b. [[,cp]那封信[,i][[,tp] 黄蓉[[,vp]写好了t[,i] ]]]

    如果例37)b果真以例38)a为结构表达式,那么它显然不能称为受事主语句,因为“那封信”并不是句子主语,而是一个有标记话题。也许有人会说,即使例37)b可以分析为例38)a,也不能排除它还有其它的分析形式,比如说,它还能与例36)b有以下相同的结构表达式。

    39)a. [[,tp]那封信i [[,vp]写好了ti ]] b. [[,tp]the window [,i] [[,vp]broke t[,i] ]]

    事实证明,例36)b的结构表达式只能是例39)b,而例37)b的结构表达式则只能是例38)a,这是由动词的语义性质决定的。英语break一类动词可以通过非使役化,或者说非宾格化,转化为非宾格动词⑦。但并不是所有的及物性动词都允许同样的转换操作。值得注意的是,与汉语例35)对应的英文句子都是不合法的。

    40)a. *the paper has published

b. *the letter wrote

c. *the house built

    认真观察一下词义,就可以发现publish、write、build之类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严格依赖于施事。动作的启动、进行以及完成,都有一个施事全程参与并全权主导。离开了施事作使因,动作将无法进行。这类及物动词只具有狭义的使役意义。但break之类的动词则不同,构成使因的不一定非得是施事,也可以是环境、工具、自然力等非施事。

    41)a. 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 broke the window c. the stone broke the window

    可见,作及物动词使用时break所具有的是广义的使役意义。而是否具有广义的使役意义是决定动词能否进入非宾格化操作的最基本条件。

    我们认为,无论是例35)汉语句子中的动词还是例40)英语句中的动词都不具备非宾格化的要求。然而前者合法而后者不合法,原因在于当例35)中的句首名词组为有标记话题,而主语为空代词pro时,所得到的是一个为汉语语法所允准的结构;相反,例40)中的句首名词组只能是主语,一旦动词非宾格化的条件不存在,句子便失去合法性。以下是英汉语都可以接受的非宾格化例子:

    42)a. 船沉了

b. 门打开了

    43)a. the boat sank

b. the door opened

    作及物动词使用时,动词sink、open以及“沉”、“打开”都具有广义使役意义,构成使因的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非施事,只要是一种能构成使因的外作用力即可。

    44)a. 水手/风沉了船

b. 老人/风打开了门

    45)a. the sailor/the wind sank the boat b. the old man/the wind opened the door

    有时,使因的作用并不明显,仅限于动作的启动,倒是动作的承受对象主导了动作的整个过程。汉语的相关句子加上“自己”,英语的相关句子加上all by itself,句子的意思不受影响。

    46)a. 船自己沉了

b. 门自己打开了

    47)a. the boat sank all by itself

b. the door opened all by itself

    除及物动词被动化外,使役动词的非宾格化是生成受事主语句的又一途径。汉语例42)与英语例43)都属于典型的受事主语句,非宾格化操作致使深层逻辑宾语移入动词前面的主语位置充当语法主语。但由于汉语允许空代词pro作句子主语,例42)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歧义句。它的另一种可能结构式跟例38)a完全一样,其中,主语为pro,而句首的名词组“船”和“门”是动词宾语经话题化(topicalization)提升上来的有标记话题。毕竟,将动词宾语移到主语前面作有标记话题远远不像非宾格化操作有那么多的限制。了解动词非宾格化的限制条件有助于正确判定一个句子是否受事主语句。

   

七 总结

    非宾格动词假说具有丰富的跨语言支持证据,其基本观点也得到了来自汉语的相关事实的强烈支持。非宾格动词现象在汉语中主要呈显性表现,很多时候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就出现在表层宾语的位置上,凭借表层句法结构位置就能判断动词的非宾格属性。能显性体现动词非宾格性的句式结构包括存现动词句、非使役动词句以及被动词句。本文在普遍语法理论原则的框架下对这些汉语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某些句法表现与基本性质进行了考察并作出了统一分析。

  从来源来看,存现动词属于基本非宾格动词,而被动动词与非使役动词属于派生非宾格动词,尽管它们的派生方式并不相同,前者由句法派生,而后者由词汇派生。就其本质特征而言,非宾格动词不能给深层逻辑宾语指派结构宾格。因为非宾格结构为深层无主语句,而空主语位置又是动词后面内论元名词组入住的默认位置,即使不作显性移位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也能将指派给主语空位的数、格等结构特征继承过去,论元名词组原位所获得的实际上是主语格。动词之后的论元名词组是否须作显现句法移位取决于该语言epp特征的强弱。因为汉语epp为弱特征,空代词作主语以及无主语句都是允许的。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移入主语空位可以生成一个无标记话题。有时,在没有移位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在句首位置基础生成一个有标记话题,而这时的句子无主语。基础生成的话题由述语部分中的语义变量来允准,与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结为某种广义的领有隶属语义关系。非宾格动词的逻辑宾语移入主语空位可生成受事主语句。由于汉语允许空代词作主语,很多时候以空代词为主语的有标记话题句被误认为成受事主语句。汉语的显性非宾格结构可以有话题而无主语,这有效地支持了有关主语突出—话题突出两分的语言类型学以及汉语为话题突出型语言的论断。

    注释:

    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所谈论的为同一现象,但他们使用的术语名称并不相同。perlmutter用的名称为“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1],而burzio用的名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2,3]。作为一个原有的术语,“作格动词”这一名称曾被用于其它一些似是而非的语言现象,为了避免引起混乱,本文从perlmutter的非宾格动词。

    ②据发现,英语中的部分非作格动词也出现在处所倒装结构中[10]。应该说,非作格动词用于这样的结构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我们认为在相应的限制条件下动词的属性极有可能发生了变化。因篇幅所限,恕不能在此展开讨论。

    ③很多时候被动动词的深层宾语不允许留在原位,如:“某人杀了李四”不可以被动化为“*被杀了李四”,正确的形式应该为“李四被杀了”。据此,有人可能说例(13a-b)之类的句子应该分析为一种独特的句式,确切地说,其中的动词主动式带有两个深层宾语,如“张三[vp抢了[np李四][np钱包]]”;因被动化,外论元“张三”受到抑制,丧失格的深层宾语“李四”显性移位到句子主语位置,而另一个深层宾语“钱包”则因为仍具有格而继续留在原位,从而生成被动句“李四被抢了钱包”。如果这一分析正确,那么这类句子显然就难以看作显性非宾格句,因为留在原位的深层宾语能够获得宾格。本文的看法有所不同,认为“李四被抢了钱包”之类句子的句首成分“李四”为主题,深层宾语“钱包”不能获得宾格,最直接一个证据就是其中的深层宾语可以作显性句法移位移到主语位置生成“李四,钱包被抢了”。进一步的论证,见下文。

    ④句子被认为是时态助动词(如英语中的be、may、can)以及时态词缀(如-s、-ed)为中心语的最大投射。助动词表示为aux,时态词缀表示为i(或infl),因此往往用ip表示句子。不过,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用tp(tense phrase)来表示句子语类,即把句子视为t的投射。这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差别。

    ⑤严格地说,任何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这种普遍的时空意义这里暂且不计在内。

    ⑥也就是所谓的作格化(ergativization),本文称之为非宾格化(unaccusativization)

    ⑦类似的常用动词包括close、open、melt、freeze、drop、roll、sink等。

【参考文献】

    [1]perlmutter, d.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a]. 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4[c]. 157-18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8.

    [2]burzio, l. intransitive verbs and italian auxiliaries[d].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81.

    [3]burzio, l. italian syntax: a government-binding approach[m]. dordrecht: reidel. 1986.

    [4]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dordrecht: reidel. 1981.

    [5]chomsky, n.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m]. new york: praeger. 1986.

    [6]williams, e. argument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j]. 1981, the linguistic review 1: 81-114.

    [7]sportiche, d. 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for phrase structure[j]. 1988, linguistic inquiry 19: 425-40.

    [8]koopman, h. & d. sportiche. the position of subjects[j]. 1991, lingua, 85: 211-58.

    [9]zaenen, a. unaccusativity in dutch: integrating syntax and lexical semantics[a]. in j. pustejovsky( ed. ) semantics and lexicon[c]. 129-161. dordrecht: kluwer, 1993.

    [10]levin, b. & m. rappaport hovav.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11]rappaport hovav, m. & b. levin. 2001. an event structure account of ennlish resultatives. language 77: 776-797.

    [12]levin, b. & m. rappaport hovav. an approach to unaccusative mismatches[a]. north east linguistic society 19[c]. 1989.

    [13]石毓智. 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 语言研究,2001,(2).

    [14]徐杰.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chomsky, n.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5.

    [16]radford, a. syntact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radford, a.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8]徐杰. 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99,(1).

    [19]belletti, a. the case of unaccusatives[j]. 1988, linguistic inquiry, 19: 1-34.

    [20]顾阳. 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 现代外语,1997,(3).

    [21]韩景泉.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j]. 现代外语,2000,(3).

    [22]chomsky, n. 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2.

    [23]chomsky, n.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m]. mi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no. 16, 1998.

    [24]vikner, s. verb movement and expletive subjects in germanic language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5]chomsky, n. some notes on economy of derivation and representation[a]. in r. freidin( ed. )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in comparative grammar[c]. 417-454.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26]***熙. 语法答问[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7]袁毓林. 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化过程[j]. 中国语文,1996,(4).

    [28]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m]. 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1979).

    [29]tan, f. notion of subject in chinese[d]. stanford university, ca. 1991.

    [30]pan, haihua. generalized passivization on complex predicates[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new york, january 8-11, 1998.

    [31]潘海华. 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1997,(4).

    [32]ross, j. r.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d].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7.

    [33]huang, c. -t. jam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 1984. linguistic inquiry 15: 531-574.

    [34]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a]. in c. li( ed. ) subject and topic[c]. 27-5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35]li, c. & s. 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a]. in c. li( ed. ) subject and topic[c]. 457-8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36]pan, haihua & hu jianhua. representing topic-comment structure in chines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6[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eju, korea, 31 january-2 february 2002.

    [37]陈建民. 现代汉语句型论[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

    [38]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讲话[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9]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论语名句篇7

关键词:名词 对比研究 汉语 ***语

语言系统中,名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那样:“构成句子的最根本的词类是名词和动词;除特殊情况外,光有名词,没有动词,不能成句,光有动词,没有名词,也不能成句。”[1]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是动核结构和名核结构,一个动核结构是由动核和动元(动核所联系的强制性语义成分)组成的;而充当动核和动元的正是动词和名词。一个名核结构是由名核和名元组成的;充当名核的是名词。因此,在研究句法结构时,只研究动词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名词。显然,在汉语和***语的对比研究中,名词的对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两种语言名词的对比研究,找出两种语言名词在语法特点方面的异同,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

一、语名词对比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对比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比研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认识语言的特性。只有比较才能发现特点。在对比的过程中引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从而促进整个***语言的理论研究。比如我们在该研究项目中运用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格语法”“配价理论”对于***语来说都是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的引入有利于***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不仅可以促进***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还能促进***语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研究。

2.本选题从名词的对比入手,从语言形态类型的高度去认识汉语作为孤立语、***语作为黏着语的本质特点,从而为丰富语言形态分类和句法特征分类的理论提供例证,同时又以丰富的实例证实形态分类和句法特征分类的局限性。这将为普通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汉语和***语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思维的共性、双语环境等多种因素,也有不少的共性。通过名词的对比研究,揭示两种语言在与名词有关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类型语言学的研究的发展。

3.为对比语言学提供具体语言对比的语言事实。从运用的理论、方法、范围和涉及的层面来看,本课题算是对汉语和***语名词的比较全面系统的,一定程度上可算是开拓性的研究。汉语和***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其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虽然也有对比研究的部分成果,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名词进行比较全面的对比研究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语言的名词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为他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帮助,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做出贡献。

(二)实际意义

1.本选题从理论上对两种语言名词的异同进行深入、详尽的对比分析,从而为两个民族互学语言的双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在语言学习中必须运用对比研究的成果,因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摆脱不了母语的干扰。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干扰不能忽视,而应该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解释排除。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双语教学有益。

2.本选题不仅对于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于两种语言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也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因为翻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源语的内容尽量完整并全面地转换成目的语,因此首先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和细微的区别,而这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二、语名词对比研究的学术背景

(一)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是在20世纪产生的,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当然,语言的对比研究的历史要长一些,但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stics)这一术语是美国人种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于1941年提出的(许余龙,2000)。他的《语言与逻辑》(1941)分析了语言的差异。C.C.Fries从1945年起在许多文章和演讲中都讲到语言对比问题。他认为语言教材的编写应该建立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这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尊定了基础。从此以后,欧美各国出版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论文集以及双语对比丛书和专著,召开了多次关于对比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随着对比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对比语言学研究在其他一些国家,如日本、南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埃及、伊朗、约旦、俄罗斯等国,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展,其成果可以在《应用语言学》《国际应用语言学评论》等著名的学术刊物和论文集中看到。对比语言学随着现当代语言学的总的发展方向而发展。越来越多的对比语言学著述问世,其中有关于对比语言学理论问题的探讨,有涉及语言不同层面(从语音到修辞,从具体的语言单位到语篇)的研究。对比的范围也在扩大,从初期的语言系统的对比分析,逐渐转向语言行为、语言实践的研究。对比的方向涉及当代语言学的内容,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符号学等等。

在汉语界,最早涉及语言对比的是《马氏文通》(1898)的作者马建忠,他仿照英语的“葛朗玛”草创了第一部在西方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

在***语研究领域中,最早涉及语言对比的是《突厥语大辞典》(1074)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他对突厥诸族语言与阿拉伯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对突厥语语法(与阿拉伯语法进行比较)、词汇、语言作了与众不同的诠释。这比欧洲19世纪末才开始进行的比较语言学还要早800余年(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马氏文通》和《突厥语大辞典》之后,都没有产生一个成系统的研究理论体系,因此不能算作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作品。

(二)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汉语语言学界最早由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1933)中将汉语和英语的句法进行了比较。赵元任先生在1933年发表了关于汉英语调对比的论文《英语语调与汉语语调比较初探》(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Intonation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s),随后,吕叔湘的《中国人学英文》(1947)出版了。在我国,对比语言学真正为人们所重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许多人开始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语言的对比研究,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对汉语和外语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中国语言对比研究从此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语文》《中国翻译》《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学术期刊和各高等院校的学报纷纷刊载语言对比研究的论文,各出版社也出版了大量对比研究的著作和论文集。就对比的语种而言,英汉对比处于领先地位。如:吴洁敏《汉英语法手册》(1982),任学良《汉英比较语法》(1984),张志毅《汉英比较语法》(1984),徐士珍《汉英语比较语法》(1985),杨自俭、李瑞华《汉英对比研究论文集》(1990),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1992),王还《汉英对比论文集》(1993),万惠洲《汉英构词法比较》(1989),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1997),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1997)等等。除此之外,还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全面系统论述对比语言学一般理论和方法的专著――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1992)。目前,我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关汉语与其他外语对比研究,汉语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对比研究等领域的各个方面都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

(三)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对比研究

近年来,在汉语与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对比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总论性的论著,如:严学的《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1985)论述了中国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尤其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当代形式、变换、干扰及其对应关系。提出在对社会交际、语言教学、文字翻译和母语本身进行研究的同时,系统地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戴庆厦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1992)在探索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亲属关系,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转用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等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法比较》(2006)一书,内容包括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对比的理论方法研究。王远新的《中国民族语言学史》(1993),在论述我国的几种少数民族的语言研究史的同时,还论述了汉语与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以及对比研究的情况。此后,对汉语和具体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对比研究的论著不断问世,如:张元生、罩晓航编著的《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1993),贺又宁的《汉,苗语言里几类词的语法特点比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4/3期),柳英绿的《朝汉语语法对比》(1999),伟景熙的《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济南大学学报》2002/3),哈斯额尔敦的《汉语与蒙古语语音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4),拉都的《汉藏并列复句的比较与翻译》(《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成燕燕的《汉语和哈萨克语反义词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期),韦达的《汉壮语的词类活用》(《河池师专学报》2003/1期),戴庆厦、邱月的《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比较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8/2),戴庆厦、范丽君的《藏缅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研究―兼与汉语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李春风、齐旺的《近十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比研究概况》(《民族翻译》2011/3)等等。这表明我国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对比研究,随着双语教育的全面开展,在不断地发展。

(四)汉语与***语对比研究

与汉语和上述少数民族语言对比研究相比,汉语与***语的对比研究起步更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为止在这一领域已问世的著作有:刘珉的《共时对比语法》(1991),张玉萍的《语法对比》(1999),张洋的《语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析辨》(1999),马德元的《对比词汇学》(2004)等,对汉语和***语的语法、语音、词汇做了对比分析。已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且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有综述性的、专题性的,内容涉及语法、语音、词汇诸方面。比如,综述性的论文有:靳尚怡《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语言与翻译》1989/2),高莉琴《语法对比》(《***大学学报》1990/1),阿布力米提・优努斯《谈对比语言学》(《***大学学报》1993/3维文);专题性的论文有:乌丽亚《汉语***语代词对比》(《***石油学院学报》1995/1),普拉提・卡德尔《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语言与翻译》1997/2),赵平《复句中关联词语的对比》(《***大学学报》1997/4),张洋《语辅音对比》(《***大学学报》1998/3),张国云《维、汉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语言与翻译1998/4),许伊娜《从对比的角度看***语副动词多谓项结构》(《语言与翻译》1998/2),张洋《语语音对比研究方法初探》(《语言与翻译》1999/1),马德元《语词的结构形式对比研究》(《***大学学报》2000/1),王新青、艾克拜尔・库尔班《语序数词对比》(《语言与翻译》2000/1维文),莎尼亚等《论量词的小类及其特点》(《***师范大学学报》2000/1维文),阿依夏木姑丽・阿布都热西提《***语数词与汉语数词的关系》(《***社会科学》2001/2),吐尔尼沙・肉孜《形容词的使用对比》(《***教育学院学报》2002/3),阿依西姑丽・卡德尔《论语被动句》(《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2维文),帕尔哈提・阿帕尔《论汉语与***语的礼貌用语》(《***社会科学研究》2003/3维文),徐春兰《语基数词称数法对比研究》(《语言与翻译》2003/2),赛比燕・吐尔汗《符合词对比》(《民族翻译》2010/3),李芸《语修辞对比研究概述》(《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5)等等。

(五)语名词对比研究的现状

汉语与***语名词的对比研究成果并不多。刘珉在《共时对比语法》中,张玉萍在《语法对比》中,曾就***语名词研究的现有水平,两种语言名词的定义、语法特点、分类等做了简要对比分析。除此以外,上世纪80年代起在各种学术期刊上不时可见有关两种语言名词的对比研究成果发表。如,张鸿义《略谈现代汉语与现代维语名词的“数”》(《语言与翻译》,1885/1),白晓丽《汉语介词与***语的格》(《语言与翻译》1990/4),张玉萍《语名词构词法对比》(《语言与翻译》1999/2),骆惠珍《动物名词的联想与比喻》(《语言与翻译》2002/3),李素秋《名词在多重定语中的分布顺序及其理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0年)等等。

三、语名词对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语名词对比研究过程中须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言本体研究不够深入。由于语言本体研究的情况有差别,确立对比的基础时就遇到困难。比如词类的研究,汉语词类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曾进行过大讨论,对词类划分的标准和划分结果做过深入讨论。除了总论词类划分的著作外,还有对词类的专题研究成果,例如: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2001),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2003),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2000),王启龙《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2003)。***语词类划分的问题虽然在有关著作中系统论及,但至今还没有反映专题研究成果的专著问世。因此,要深入进行语词类对比研究,或者说深入进行本选题的研究,必须在收集汉语名词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对***语名词做一些补充研究,搭建起对比研究的平台。

2.已有的语言对比研究成果的一般模式是对现象的异同做简单对比,对比描写比较粗略,缺乏细致深入的对比。这种现象牵扯到多种原因。首先,以上所说的两种语言研究水平的不平衡现象导致对比研究停留在表面现象。其次,国内外的新观点,新理论不能及时运用到语言对比研究,缺乏理论的借鉴、方法的吸收和更新。比如,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适合于分属不同类型语言对比研究的“格”语法、配价语法等理论都在汉语界广泛运用,而尚未吸收到对比研究中。这也导致对比研究的理论高度不够。此外,正因为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类型语言,要从语言类型特点的理论高度做深入分析,揭示产生异同的本质特点、内在原因等。这也是对比中所欠缺的。

3.语言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应用对比的目的是为双语教学、翻译、计算语言学等有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其中指导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对比研究的成果必须运用到双语教学中。而这正是一个薄弱环节。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深入语言本体的对比研究。语名词对比研究是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尽量突破以上问题。

四、语名词对比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在语法对比中,特别是在***语和汉语这样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语言的语法对比中,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语是形态极为丰富的语言,而汉语则相反,汉语词汇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例如,***语名词有数、人称、格的形态变化,而汉语名词则没有。如果我们只限于形式(结构)对比,就会出现缺乏对比基础的现象,似乎觉得没什么事可做。但是,一种语言没有某种形态,这决不意味着该形态范畴所表达的意义在该语言中不能表达出来。因为除了形态范畴的形式特征以外,还有语言单位的排列形式(即语序)以及语法辅助词的应用等都是表达语法意义、实现语法联系的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因而将语言单位组成一个语法结构。同样的一种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用不同的手段来表达,这些手段不一定属于同一个层面。因此我们必须跳出形式系统的传统描写模式,从多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这两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运行机制。着眼于这种差异,我们应借助三个平面的语法观的研究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来对两种语言名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语法特点。

首先,从句法平面看,句法功能对比的必要性尤为明显。因为语名词在句法结构中表现出的形态特点虽然不同,但在功能上却有一定的共同基础。比如语名词都可以充当主、宾、定,受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的修饰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共同基础出发,探讨其不同的体现形式。其次,从语义平面看,名词的“配价”和“格”反映的是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适用于一切人类语言。我们可以从这种共同基础出发,探讨“配价”和“格”在具体的语中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体现。最后,从语用平面看,我们将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名词的有定与无定、回指、话题化等语用特点,及其在句法结构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

(二)基本内容

语名词对比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和***语名词的再分类情况的对比分析。首先要介绍语名词的分类情况。对两种语言共同存在的一些小类,专有名词、抽象名词、以及几种特殊的名词小类: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从分类情况来看,汉语名词的分类,尤其是后期的分类系统层次性较强,分类标准和目的都比较明确。而***语中对名词的分类的层次性不显著,分类标准方面有多标准并用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两种语言共有的部分具体的名词小类的特点来看,汉语名词小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句法功能上,即与数量短语的组合规律上。而***语名词小类的特点除了表现在句法功能上以外,还表现在进入句子时出现的形态特征上。

2.汉语和***语名词构词法的对比分析。对语名词的词法构词法和句法构词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在名词词汇扩展途径中表现出的语言特征。在汉语中,句法构词法比***语使用广泛,其复合名词的词化程度也比***语的高。而***语的词法构词法更胜一筹,构词成分(尤其是后缀)的能产性和虚化程度很高。这恰恰是汉语的孤立语特征和***语的黏着语特征在名词词汇扩展途径中的具体表现。不过,汉语中大量的准后缀表明,汉语的词法构词法正处于发展中;而***语中句法构词手段也在渐渐成为很能产的构词手段。

3.汉语和***语名词句法特点的对比分析。从句法平面入手,对语名词的句法特点,即名词在句法结构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名词与其他成分组合的情况等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汉语表示句法关系的句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语表示句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是形态。在名词充当句法成分的问题上,***语中形态格对句法成分的决定作用很大,大多数句法成分都有形态标志。当然与汉语一样,语序和虚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次于形态手段。

4.汉语和***语名词语义特点的对比分析。从语义平面入手,对两种语言名词的配价情况和格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名词语义方面的特点。名词的配价指的是语义结构中名词的搭配要求。格关系指的是语义结构中名词所担当的语义角色及其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形式。从语义格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形式来看,汉语作为缺乏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其语义格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手段是语序和介词,而***语是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因此在***语中语义格的体现手段首先是名词的形态格形式,其次是后置词。从句法结构中承载语义格的句法成分来看,语义格在汉语中的分布情况比***语复杂。汉语的语序对句法成分的决定作用比较大,而***语名词的形态格对句法成分的决定作用比较大,所以,汉语中语序的变化将会导致句法成分的改变,而***语中语序的影响不象汉语那么大。因此,汉语中在表层能够体现一种深层格的句法成分比***语多。从名词的配价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形式来看,汉语中还是用语序和虚词,***语中通过形态格和后置词体现。

5.汉语和***语名词语用特点的对比分析。从语用平面入手,对两种语言名词有定/无定、语篇中的回指和话题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名词语用方面的特点。虽然汉语和***语都是无冠词语言,但是两种语言中都存在表示名词有定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具有可比性。在回指问题上,两种语言的篇章中某中事物都可能被不只一次地提及,形成名词的回指现象,只是其表示手段不同。在话题化问题上,两种语言中充当各句法成分的名词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话题化手段来成为话题。在名词的有定和无定问题上,汉语和***语名词的有定与无定的表示手段有同也有异。首先,两种语言作为无冠词语言,其指示代词都是体现名词有定性的有效手段。两种语言都可以通过指示代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由于***语是形态发达的语言,因此还有名词的格,人称和动词的态等形态手段也可以表示名词的有定。汉语中虽然没有类似的形态手段,但“把”字句和“被”字句等句式中名词的句法功能和语序也能表示名词的有定。

从汉语和***语名词的回指情况来看,在汉语中回指关系的确定主要靠上下文,而在***语中先行词和回指词在人称上的相互一致的特点是回指关系的重要标志。

从汉语和***语名词的话题化现象中可以看到,宾语、定语、状语等大部分句法成分都可以通过话题化充当句子的话题,但是由于汉语句法结构中语序对句法成分的决定作用比较明显,充当话题的成分的句法位置(充当的句法成分)往往会发生变化,一般成为主语。而***语的形态发达,句法成分的形态标志比较明显,其语序比较自由,所以一个句法成分往往可以以原有形式直接移到句首充当话题,而其充当的句法成分不用改变。从名词的有定与无定、回指、话题化等语用特点可以看到,就表达手段而言,在***语中形态变化的作用较为明显,在汉语中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语序的作用较为明显。

6.立足于语言形态分类的理论高度,在以上进行的细致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探讨两种语言名词的形态特征和句法结构特点,论证两种语言的结构类型特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名词对比研究过程中,必须从语法分析的“句法、语义、语用”等三个平面入手,把结构(形式)对比和功能对比结合起来,把具体理论对比和具体应用对比结合起来,在“由意义到形式”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适当使用双向对比和单向对比两种分析方式。即两种语言相互平行对比,互为出发语与目的语。尽管从总体上看,汉语属于分析语,***语属于综合语,汉语属于孤立语,***语属于黏着语,但是以上的对比分析说明,没有一种语言是纯粹的分析语或综合语(或者纯粹的孤立语或黏着语)。汉语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的句法手段,也要兼顾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语以词形变化为确立句法关系,但语序和虚词的运用有时也很重要。更何况处于双语环境之下的汉语和***语的结构特点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都处于发展的状态中。汉语的黏着成分在发展着,***语的复合成分和外部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系***大学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S06020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面向双语教学的名词对比研究[09XJC740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的现代***语名词研究[11CYY054]。)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A].句型和动词[C].北

京:语文出版社,1987.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4]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语名词对比研究[D].

论语名句篇8

[论文摘要]区分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是弗雷格意义理论的著名观点,但由于弗雷格从未给“涵义”以精确的定义,因而涵义问题至今仍然是 哲学 ,尤其是语言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从认知价值和同一关系两方面,弗雷格认为必须区分涵义和指称。涵义在弗雷格系统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由于概念模糊而功能广泛,弗雷格的涵义概念产生了诸多困惑。

区分语言表达式的指称和涵义是弗雷格意义理论的著名论点,弗雷格通过讨论专名、概念词和句子这三种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及其区别阐释,他的意义理论的思想。但是,由于弗雷格从未给“涵义”以精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一些说明的例子,因而,弗雷格的“涵义”问题至今仍然是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谜点。这个问题之所以仍然值得探讨,首先是因为哲学家们和语言学家们对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基本教条的理解分歧无存;其次是因为对弗雷格“涵义”概念引起的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当今意义理论的 发展 。

一、区分涵义和指称的理由

专名是指涉一个特定对象的符号或名称,相当于 自然 语言中的单独词项,逻辑中的个体常项,如,“晨星”、“暮星”等。在语句中起到专名作用的成分的是指称一个特定的对象的词组,如,“那个亚历山大的老师”。指称一个对象的名称、指称一个特定对象的词组,在弗雷格看来都是专名。他是从区分句子的指称和涵义,进而区分专名和概念词的指称和涵义的。归纳起来,他对涵义和指称的区分主要作了如下两方面论证:

(一)认知价值论证

弗雷格根据康德关于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区分的观点,分析了a=a和a=b两个句子认知意义的识别。如,“晨星是晨星”,“晨星是暮星”,这两个句子虽然都体现了一种关系,但它们在认知上的价值是不同的。a=a的有效性是先验地可识别的,是分析的。即使不能识别晨星的人,也能证明“晨星是晨星”是有效的。a=b则包含了知识的扩展,其有效性是经验地可识别的,是综合的。即使是在今天,要辨认a和b两个名字或符号标志的是同一颗行星也是需要经验验证的。

“22=4”和“2·2=4”这两个等式表达的是不同的思想,但是这两个等式的左边“22”和“2·2”可以互相替代,因为这两个符号有相同的指称。因此,“22=4”和“2·2=4”这两个思想不同的等式有相同的指称。同样,“晨星是一颗行星”,“暮星是一颗行星”,虽然这两个句子由于“晨星”和“暮星”的指称相同而真值相同,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因为不知道晨星就是暮星的人,会以为这两个句子中一个是真的,而另一句是假的。因此,对于认知者而言,a=a和a=b两个句子认知意义是不同的。

(二)同一关系论证

a=b要表达的似乎是“a”和“b”这两个符号或名字所命名的同一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a=b是真的,那么a=a和a=b的认知价值就基本相同了。但既然用了a和b两个不同的名字,显然两个名字的意义除了对象以外,还有其他未尽之意。这未尽之意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命名同一个对象。“那个亚历山大的老师”、“那个出生在斯塔吉斯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两个符号的差异不在它们所命名对象的不同,而在于由于命名者的语境(或背景知识)不同,在于对同一个对象的给出方式不同。可见,符号“a”和“b”的差异只是在对象给出的方式或语境方面。

由此,弗雷格认为,“必须区别涵义和指称”。弗雷格明确指出,专名的指称就是专名所命名的对象;概念词的指称是概念,概念的外延是对象;直陈句的指称是它的真值,直陈句的涵义是它包含的思想。但却没有明确指出专名和概念词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定义“涵义”。

二、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在弗雷格系统中的功能

弗雷格首次区分了专名的涵义和指称,从此关于专名的意义问题便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专名有指称无涵义;第二,专名有涵义而仅仅在下述条件下有指称:只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对象满足专名的涵义。由此看来,专名的涵义问题是两种对立观点争论的交点。专名,乃至语言表达式的涵义问题在弗雷格理论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取决于涵义在弗雷格系统中的多种功能。

(一)涵义是给出表达式指称的媒介

根据弗雷格反对逻辑心理主义原则,必须把心 理学 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区别开,把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区别开。因而必须把语言表达式的指称与个别心灵的表象***像区别开。如上所述,专名的指称是它表示的对象,但是对于弗雷格来说,名字或符号并不能直接与其对象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语境,或者通过符号出现的方式与其表示的对象联系起来。当出现“亚里士多德”这个专名时,可能通过考察出生地,把那位古希腊人与这个专名所指的对象联系起来,也可能通过他与其他人的关系,把那位柏拉***大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与这个专名的所指联系起来。如果把符号的给出方式理解为弗雷格意义上的专名的涵义,那么“专名通过涵义的媒介并且仅仅通过这种媒介与对象联系在一起”。

弗雷格指出,概念词的指称是概念,概念的外延是对象。在42=4·4这个等式中,不是概念的简单相等,而是对象,即概念的外延之间的相等。所以可以断言,两个概念词的指称相同,且仅当其从属的概念的外延重合。那么概念词如何与其表示的对象联系起来呢?弗雷格虽未明确说明概念词的涵义是什么,但根据他“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语词的指称,而不是个别地研究语词的指称”的基本原则,可以把概念词的涵义理解为(表达句子的)思想的一部分。这样便可以认为,概念词是通过它的涵义与它所属的概念的外延相联系的。正如弗雷格所说:“不仅对于专名,而且对于概念词,逻辑必须都有要求:从语词进到涵义,并且从涵义进到指称,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就会根本无法谈论指称。”

从语词进到涵义,并从涵义进到指称的思想是否能推广到对直陈句的分析上呢?“晨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和“暮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这两个句子的思想是不同的,但如果我们知道晨星就是暮星,那么我们便知道这两句的真值是相同的。如果我们用“暮星”替换前一句中的一部分“晨星”,便得到与前一句具有同一关系的后一个句子。显然,这两句相同的是真值,而不是思想。所以弗雷格明确指出,直陈句的涵义是其思想,直陈句的指称是其真值,并由这个假设推导出两个重点结论:第一,如果一个句子的真值就是它的指称,那么所有真句子就有相同的指称,所有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指称。第二,保真互换原则,即当句子的一部分被指称相同而涵义不同的一个表达式替代时,句子的真值保持不变。因此,“一个断定句含有一个思想做涵义(或者至少要求含有一个思想作涵义);这个思想一般是真的或假的;就是说,它一般有一个真值。”这样,对于直陈句而言,仍然是从句子进到涵义,并从其涵义进到指称的。由此可见,涵义是联结语言表达式与其指称的认识论通道。

(二)涵义是间接指称的对象

与直陈句不同的是,间接引语的指称不是真值。在问接引语中,人们谈到的是另一个人某句话的涵义,所使用的语词在间接引语中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指称,而是通常作为语词涵义的东西。比如,“哥白尼相信行星的轨道是圆形”,影响整个句子的真值的不是其中的从句“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真值,而是哥白尼是否相信“行星的轨道是圆形这个思想”,可见,从句的指称不是其真值,而是其思想。由此弗雷格区别了语词的通常指称和间接指称,通常涵义和间接涵义。一个语词在间接引语中是被间接地使用,或者它具有间接的指称;类似地,也区别了一个语词的通常涵义和间接涵义。并指出,一个语词的间接指称是它的通常涵义。这样一来,对于间接引语,保真互换原则就应该修改为:当从句被与其通常涵义相同的一个表达式替代时,整个句子的真值保持不变。如上例,如果我们用“哥白尼认为太阳运动假象是由地球的真实运动造成”和“哥白尼认为行星的轨道是网形的”互相替代,不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真值。

弗雷格根据这个原则处理了命题态度的归属问题,例如,由“…认为”、“…相信”、“…推论”、“…认识到”、“…知道”、“…以为”、“看来…”、“指责”、“希望”、“害怕”、“同意”等所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其间接指称是其通常涵义。这样,在间接引语中,通常涵义就转变为间接指称的对象。

(三)涵义是语义理论的构成元素

弗雷格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 现代 语义理论,因为他没有使用元理论为他的基本推理原则和规则辩护。但是他使用 自然 语言介绍和论证了他的形式系统的特征,从而建立了他的语义理论。

弗雷格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逻辑主义计划,即模仿算术语言构造一种纯思维的形式语言。因为他认为算术是进一步 发展 的逻辑,逻辑定律是严格论证算术定律的基础,这就要求算术符号语言必然扩展为一种逻辑符号语言。为了实现他的这个逻辑主义计划,他把函数概念扩展为逻辑概念,把含有空位的函数看作概念,用真值代替了作为自变元的函数值。真值是判断的可断定内容,“可断定内容”是弗雷格逻辑系统中很重要的语义概念。弗雷格把判断符号表示为上,他在《概念文字》中这样解释道:“水平线可以叫做内容线,竖杠可以叫做判断线。内容线通常也用来使任何一些符号与其后出现的符号整体联系起来。在内容线之后出现的东西必然总有可断定的内容。”在判断中可断定内容不仅具有概念(或函数)真值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另外两种功能,即指在一定背景中判断所能够表达的东西,以及断定的说服力。尽管我们断定某个东西时,我们实际上是说它是真的,但是我们所断定的不是真值。真值赋予句子并不是逻辑意义的全部内容,所以真值不能完全承担弗雷格所说的可断定内容的全部功能,仅仅满足了可断定内容的概念值的功能,而满足可断定内容后两种功能的东西,他称之为判断(即陈述句)的“思想”。而思想并不与他的逻辑中的函数和自变量直接联系,他给思想赋予了如下一些特殊的性质:

第一,思想不是思想者心理的对象,而是思想者思考的实体,或语言的实体。因为它们虽然是思想者断言或接受的东西,但却是***于思想者的断言或接受而存在的。

第二,思想是公共的,可分享的,它的理解和识别是***于思想者的。思想是或真或假的,思想的真就是与客观一致,所以思想依其断言为真必须是客观的。

第三,思想不等同于句子的意义,因为只有陈述句表达思想,非陈述句,如疑问句、祈使句等不表达思想,但非陈述句是有意义的句子。

第四,判断表达的思想***于附加在句子上的语力。句子使用不同的语调,对句子的语力是有影响的,“他真会这么绝情”,用升调和用降调表达的语力是不同的。而且句子使用了不同修辞色彩的词也会影响句子的语力,用“战马”代替“那匹劣马是红色的”一句中的“劣马”,句子的语力就不同了。用“但是”和“并且”连接的句子语力不同。然而,判断表达的思想不涉及语力方面的东西,只涉及推理中与形式表达有关的东西。

第五,思想是对象。思想是作为具有真值的东西出现在判断中的,真值是句子的指称。另一方面,弗雷格把“p这个思想”这种表述看作构成对象的专名。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具有对象的特征。

一个句子代表或表示一个真值,它表达一个思想。真值是句子的指称,思想表达了句子的涵义。可以说,弗雷格把可断定内容的功能区分为两种,然后把这两种小同的功能指定为句子的真值和思想,即句子的指称和涵义。他的语义理论是以区分句子的涵义和指称为基础的,对涵义特征的论证是他的语义理论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

论语名句篇9

本文将对过去所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therelativeconstruction)之间的关系,并非在句法的特征方面,而是在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方面得到最好的论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就跟句法话题有关的关系化(relativization)来说,现在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不能表现出一致的语法功能。跟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本文从语用角度将句法话题分为三种,即事例话题(instancetopic)、框架话题(frametopic)和范围话题(rangetopic),每一种都由涉及话题结构的特殊主题结构表现出来。我认为,本文提出的语用差异,在论述汉语话题结构是否以及如何转变为关系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三节分别简要讨论汉语话题结构,包括三种有句法依据的句法话题,还将简要讨论汉语的关系结构。第四节将证明,如认为句法话题具有一致的语法功能,那就无法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

系作出令人满意的论述。第五节将讨论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并且表明如何确定对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

释。第六节将根据第五节中列出的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

的论述。第七节是结论。

⒉话题结构和三种句法话题

句法话题是话题结构的结构上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话题用NPS(名词词组+句子)的一般的形

式来定义,例如:

(1)Thisproposal,thereviewcommitteedoesnotlikeatall(这个计划,审查委员会完全不喜欢

(2)JohnIhaven''''tseenhimforalongtime(约翰我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3)香蕉我很爱吃

(4)那件事,你最好把它忘掉话题结构中的最前面的名词词组,如(1)-(4)中的斜体或黑体部分,是句法

话题。Gundel(1985:86)认为,句法话题在形式上定义为:

(5)一个成分C,是某个句子S的句法话题,当且仅当C是由S直接控制的,而且,C邻接于也由S直接控制的

某个句子S的左或右。

在过去的研究中,三种句法话题的区分,取决于跟该句子的其他成分的句法关系。众所周知,首先,(1)

和(2)在英语中属于两种不同的话题结构,(1)是话题化(topicalization)话题结构,(2)是左置话题结构。话

题化话题结构的特征是句子的其他部分中有一个空位(gap),句法话题能够回到句子中去而不影响句子的命题

内容。另一方面,左置话题结构中句子其他部分中没有空位,却有一个代词跟句法话题同指(Chomsky1977,

1981)。由于上述区别,(1)和(2)中的句法话题可分别称为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

这两类话题结构通常都可在汉语中得到证实,(3)是话题化句法话题,(4)是左置话题结构。再举几例:

(6)那几封信他快写完了(8)那个人我以前见过他吗?

(7)这些事我从来没听说过(9)你说的那些人,他们都来了

(6)和(7)中的句法话题属于话题化类,而(8)和(9)中的句法话题属于左置类。

除了以上两类句法话题外,还有第三类句法话题,这种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很常见,例如:

(10)这本书我读得很累

(11)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

(12)象鼻子长

(10)-(12)很明显跟(6)-(9)不同,(10)-(12)既没有句法话题的句法上的空位,在句子的其他部分中也没

有同指的代词。对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的谓语动词来说,句法话题在语义上既可以是一个参与者,如(10)

所示;也可以是一个场景,如(11)所示;也可以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如(12)。(12)是鼻子长,而不是象长

。如果这类句法话题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式的话,那经常是由介词短语充当,这从英语翻译中便可看出。(

10)-(12)被Gundel(1988:224)称为典型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它们在过去研究中也被看作“汉语式”的话题结

构,跟典型的、由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表现出来的“英语式”的话题结构相对立(特别参看Chafe

,1976:50-51;Xu和Langendoen1985),下面就把(10)-(12)中句首的名词词组称作汉语式句法话题。

这样,我们已经确定了话题化句法话题,左置句法话题和汉语式句法话题这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差异

是建立在句法话题和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之上的。

⒊汉语的关系结构

在探讨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前,让我们首先简要讨论一下汉语关系结构的特征。

关系结构,正象Lehmann(1992:333)所定义的那样,是由一个(可能是空的)称为中心词的名词性成分和

称为关系小句、在语义上是修饰这个名词性成分的从句组成,人们分出了两种关系结构:一种带有一个充当

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另一种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在过去的研究中,后者也称作缺少中心词的关

系小句或自由的关系小句(参看Grimshaw1978;Lehmann1986,1992)。在汉语语言学里,它通常指的是名词

化结构(参看Li和Thompson1981)。在下面讨论中,关系化指的是带有一个中心词的关系结构;名词化指的

是不带中心词的关系结构。

汉语中关系化的标记是小词“的”,“的”把一个缩短了的小句与紧接的中心词词组连接起来:

(13a)旅行团提早出发了(13b)[提早出发的]旅行团

(14a)小王请来了客人(14b)[小王请来的]客人

(15a)那些事你们不知道(15b)[你们不知道的]那些事

(16a)这些人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16b)[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这些人

(17a)这棵树叶子大(17b)[叶子大的]这棵树

以上例子明显看出,汉语中的关系结构有的是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如(13)-(14),有的是从话题结

构转变而来的:有的是话题化话题结构,如(15);有的是左置话题结构,如(16);也有的是汉语式的话题结

构,如(17)。

Li和Thompson(1981)详细阐述过汉语名词化,他们认为,把小词“的”放在缩短了的小句之后,这就是

汉语名词化,与关系化不同的是,汉语名词化结构后面并不带中心名词。跟关系化一样,汉语中的名词化结

构既可以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3c)-(14c),也可以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5c)-(17c):

(13c)说到旅行团,[提早出发的]反而最后到

(14c)[小王请来的]后来都走了

(15c)[你们不知道的]还多着了

(16c)[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其实都是些外行

(17c)[叶子大的]好看

根据定义,以上例句中的名词化结构,它的语义中心在词汇上是零形式。它的所指取决于关系小句中没

特别指出的参与者。如果只有一个未出现的参与者,那么,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对象就跟这个未出现的参与者

相同,如(13c)-(17c)所示。如果未出现的参与者不止一个,那么,名词化结构可指几个未出现的参与者中的

一个,如(18c)所示:

(18)他非常喜欢这个国家(18b)[非常喜欢这个国家的]

(18a)[他非常喜欢的](18c)[非常喜欢的]

当话题结构转变为名词化结构时,未出现的总是句法话题,换句话说,从汉语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名词

化结构的所指,跟相对应的话题结构的句法话题相同,如(15)-(17)。

必须注意,在汉语中,凡能名词化的句子,都能关系化,能关系化的句子却不一定能名词化。有许多能

关系化的句子不能名词化,尽管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推导出来,请看(19):

(19a)那次比赛老李得了冠***

(19b)[老李得了冠***的]那次比赛,我没参加。

(19c)说到比赛,*[老李得了冠***的],我没有参加

⒋以前对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关系的论述

⒋⒈句法观点

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这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以前早有研究(参看:Chomsky1977,1981;Jiang19

91;Justus1976;Kitakawa1982;Kuno1973;J.McCawley1976;Schachter1976,等等)。例如,Kuno(1973:2

54)认为,日语中,关系小句是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关系化的成分并非是一个一般的名词词组,而是原结

构中的主题(theme)[句法话题](名词词组-wa),汉语情况也是如此,尽管汉语中没有象日语wa之类形态

上的话题标记。汉语中,如果一个名词词组充当句法话题,那么,这个名词词组便也能关系化(Tsao1990:43

0)。Jiang(1991:140)进一步指出:只有句法话题才能关系化,而非句法话题不能关系化。此类观点已被汉语

语言学界认可,就我所知,至今无人对此提出挑战。

必需指出的是,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角度来描述。虽然

,话题化类型和左置类型的句法话题,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就象上面所述的那样,但是对汉语式的句法话

题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某些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被关系化或名词化,而另一些却不能。请

看下例:

(20a)水果我最爱吃香蕉(21a)物价东京比北京贵

(20b)*[我最爱吃香蕉的]水果(21b)*[东京比北京贵的]物价

(20c)说到水果,*[我最爱吃香蕉的](21c)说到物价,*[东京比北京贵的]

(19)中看出,某些句子能关系化,却不能名词化。

(19a)(20a)(21a)中句首名词词组都归于汉语式句法话题,虽然这三类句子在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方面

,具有不同的表现。要想解释汉语中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会发现:仅仅从句法话

题的句法类型出发,很难说清汉语式句法话题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

必需强调的是,这里所争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已超出了解决下列问题的本身:话题结构和关系

结构的关系,是否只能在句法方面以及只能在句法话题方面得到解决。对此类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还将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中句法话题的地位。

自Li和Thompson(1976)发表了很有影响的那篇论文以来,作为语法概念的话题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兴

趣,特别是引起研究诸如汉语类语言——现在一般看作话题明显(topicprominent)类型的语言——的语言学

家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句法过程的关系化,自60年代以来,得到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因为它被看作

是一种句法机制,便于我们深入了解语法结构。关系化和特定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的关系,建立在K

eenan和Comrie(1977)的“可及性等级”(accessibilityhirerarchy)之上,这个等级说明了特定语法功能在

特定语言中是如何有规律地适合于特定的句法策略的。①人们把Keenan和Comrie的发现看作是理论上的一大

贡献,因为这一发现证明了特定语法功能的存在。虽然,Keenan和Comrie没有提到象汉语这种话题明显语言

中,一个由基础生成的句法话题,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在可及性等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人们都认为,

句法话题应该看作和主语相等,至少就关系化来说是这样(特别参看Chen1986,1994;Jiang1991;Tsao1990

)。

如果就象我上面所证明的:对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无法作

出适当的论述,那么,可以这样断言:至少就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而言,句法话题的定义在汉语中无

法形成一种一致的语法功能。

⒋⒉语用观点

J.McCawley(1976)和N.McCawley(1976)最早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现象。J.McCawley(

1976:305)对日语的这个问题的讨论具有深刻的见解,他指出:能关系化的名词词组的种类除了受句法因素制

约外,日语中(限制性的)关系小句,可以由跟事例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而不能由跟范

围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如(22)和(23):

(22a)Nihonwasyutogasumi-yo-i(事例话题)

日本首都居住-好-现在时

“至于日本,它的首都是个好住处。”

(22b)(syutogasumiyoi)kuni

国家

(23a)NihonwaTookyoogasumi-yo-i(范围话题)

“至于日本,东京是个好住处。”

(23b)*(Tookyoogasumiyoi)kuni

“它的东京是个好住处的国家”

这种区别在其他语言里是否得到了验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验证几乎还没人进行过研究。

⒌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

综上所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无法从三种句法话题——即话题化话题、左置话题

和汉语式话题——的区别来得到解释,因为它们是通过结构的句法特征来确定的。在我证明句法话题的语用

差异能对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的描述之前,让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汉语句法话题的

语用解释,以及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如何***于话题结构的句

法特征而确定的。

⒌⒈语用话题的定义:关涉(aboutness)

下面我们将看到,句法话题跟语用话题的关系很密切。在过去的研究中,话题通常由语用“关涉”所定

义。Gundel(1985:86)的论述如下:

(24)一个实体E,是一个句子S的语用话题,当且仅当S的用意是提高接收者有关E的知识,索取有关E的信

息,或者使接收者做出涉及E的行为。

同样的观点,参看Dik(1978),Kuno(1972),Reinhart(1981)等人的论著。

过去几十年来,语用话题是如何在句子平面上表现的这一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参看Chafe

1976,1994;Davison1984;Dooley1982;Gundel1977;1985,1988;Halliday1967;Kuno1972;Li&Thompson

1976,1981;Prince1981,1985,1992;Reinhart1981;Tsao1990;vanDijk1977,1981;vanOosten1986等等

)。人们一致公认,诸如(25)这类句子可能由不同的句法成分充当语用话题:

(25)FelixinvitedRosatodancewithhim(Felix邀请Rosa跟他跳舞)

在(26A)和(27A)的语境里,(25)可以是关涉Felix的断言,他邀请了Rosa跟他跳舞;或是关涉Rosa的断言

,Felix邀请她跟他跳舞。

(26)A:HowaboutFelix?(Felix怎么样?)(27)A:HowaboutRosa?(Rosa怎么样?)

这一看法也适用于汉语。(28)用于(29A)和(30A)的语境中都很恰当,只要把不同的句法成分解释为语用

话题:

(28)老赵把客人们都带出去了

(29)A:老赵怎么了?

(30)A:客人们怎么了?

面对这些证据,对判断一个名词词组是否具有语用话题的性质,目前几乎没有几个人坚持句首位置是必

要和充分条件(参看Halliday1967,1985;Huddleston1988)。另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但有时是断言:所

有类型的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总是被看作是语用话题(参看Gundel1988:211)。如(31)和(32)这类话题结

构:

(31)Felix,it''''sbeenagessinceI''''veseenhim(Felix,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32)Yoursecondproposal,theboardfoundunfeasible

(你的第二个计划,委员会认为不适用)

Reinbart(1981:63)发现,在标准的语调模式和重音模式下,只有当位于前面的名词词组看作是语用话题

,也就是说,当这个句子所作的断言是关涉句法话题的所指时,(31)和(32)这类话题结构才能恰当地在某个

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参看Davison1984;Gundel1985:86;1988:211,他们持同样的看法)。

⒌⒉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

句法话题和语用话题这种关系在汉语的话题结构中是否跟英语一样密切,这虽然会有争论,但没有理由

怀疑,其他所有的条件都一样,在汉语的话题结构的所有句子成分中,句法话题是最有可能成为我们上面所

定义的语用话题这一角色的候选者。然而,我们关注的是,对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作出较

细致的区分,因为在讨论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中,这些区分将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还要表明

这些区分是如何跟有关结构式的主题结构的特征相联系的。

一般来讲,(24)中语用话题的定义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话题。因此,假定有下列三种汉语话题结构,我们

把黑体部分的句法话题看作是语用话题:

(33)老李我们已经请出来了

(34)上次郊游孩子们都累极了

(35)物价纽约最贵

根据(24)的定义,可以认为,说(33)-(35)三句的用意是分别想提高我们对“老李”“上次郊游”“物价

”的认识。

尽管(24)的定义大体上适用于(33)-(35),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定义事实上没有指出,在解释句法话题

跟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时,这三个句子之间具有哪些重要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33)和(34)。一般可以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关“老李”和“上次郊游”的,但严格地

说,只有在(33)里,句法话题才是断言所关涉的唯一对象。在(34)里,“累极了”是关于“孩子们”,而不

是关于“上次郊游”的断言。(34)中的句法话题实际上为有关孩子的断言提供了一个框架。

就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来说,(35)是另一个次类。一方面,(35)与(34)相同之处在于句法话题跟话题结

构的剩余部分的谓语动词没有格的联系,只不过提供了对另一个成分作出断言的框架。另一方面,(35)中的

句法话题又跟(34)不同,它表现出话题结构殊的焦点结构的特征,这种焦点结构用来识别一个集合中的

一员,这个集合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所有可能的值。举例来说,(35)说明了:谈到任何地方的物价,纽约是

最贵的。我在下面还要详细谈到这一点。

我们已经确认,虽然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一般来说可解释为语用话题,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可

以作出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我将在下面谈到,正是这些细微的语用差异,在阐述汉语话题结构和关

系结构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看Chafe1976;Dooley1982;J.McCawley1976;N.McCawley1976;J

iang1991等等)。按通行说法,(33)-(35)中所示的这三种语用话题分别称为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

题。下面是对这三种语用话题所作的更确切的定义:

(36)事例话题是对它作出断言并进行评估的一个事例,它通常是语境中全部所指实体的认知总藏中的一

个定指的实体。

(37)框架话题是提供时空和具体框架的话题,在这个框架里,由话题结构其他部分表达的命题(通常是

对句子中另一个成分——一般为主语——作出的断言)为真。

(38)范围话题是划定作为断言对象的一个变项的范围的话题。拿句子(35)来说,句法话题“物价”是范

围话题,用J.McCawley(1976:304)的话来说,它“将变量‘x高’中的x限定在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然后谈

到那个范围内的事情。对纽约的物价水平来说,命题‘x高’是真的。”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清楚地区分了事例话题和框架话题,但没有区分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事实

上,在过去的某些研究中,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混为一谈的,如J.McCawley(1976)和Jiang(1991:12)。如

上所述,这两种语用话题,都具有界定句子其他部分中的断言为真的特性,但整个话题结构的主题结构却不

相同。另一方面,必须指出,具有通常的语调和重音升降曲线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具有新信息

的范围不定的特征,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必须解释为新信息的范围是固定的。事实显示:带有一

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对多种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这些问题要求了解作为新信息的话题结构的不同部分

,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正好相反,并未表现出这种灵活性。对比下列句子:

(39)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40)水果小李买了香蕉

(39)是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1A)-(43A)的语境都很合适:

(41)A:这次考试小李错了多少?

(42)A:这次考试小李怎么了?

(43)A:这次考试怎么了?

相反,(40)是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4A)的回答很合适,用于(45A)-(46A)的回答不合适

(44)A:水果他买了什么?

(45)A:#水果他怎么了?

(46)A:#水果怎么了?

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特点是焦点范围狭小,这个特点,明显反映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是”(或者是

疑问式“是不是”)所处的位置。作为汉语焦点标记(参看Li和Thomoson1981;Teng1979),“是”用于句

子成分前,以标示该成分是新信息的焦点。请看下列例子:

(47)他租了两套公寓(47a)他租的是两套公寓

(47b)他是租了两套公寓(47c)是他租了两套公寓

在Li和Thompson(1981)和Teng(1979)研究的句法制约因素里,“是”在框架话题结构里出现相当自由,

如(48a-d)所示。然而在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里,“是”局限于提供变量的值的名词词组之前这个位

置。如(49a-d):

(48)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水果他买了香蕉

(48a)这次考试小李错的是三道题(49a)水果他买的是香蕉

(48b)这次考试小李是错了三道题(49b)???水果他是买的香蕉

(48c)这次考试是小李错了三道题(49c)#水果是他买了香蕉

(48d)是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d)#是水果他买了香蕉

人们一旦认识到,象(49)这类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其他部分内指明一个

所指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范围内的最高成员,那么,由(49a-b)所描述的固定的焦点结构也就正在意料之中了

(参看N.McCawley1976:953)。另一方面,由于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不受这种特殊功能的限制,因此它不受

焦点信息的位置这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将在第6节中讨论到,这里划分的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异,在论述汉语

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时,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⒌⒊句法话题种类和三种语用语题之间的联系

汉语话题结构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之间的区别,跟在这种结构的句法特征的基础上区分出来的三

种句法话题,既联系紧密又相互***。话题化话题结构和左置话题结构通常有一个解释为事例话题的句法话

题,而汉语式句法话题可能是三种语用话题中任何一种,请看例句:

(50)这本书他写得太匆忙了(53)他身体很好

(51)这些事情你们不必放在心上(54)身体老赵最好

(52)上星期三,老钱去了日本(55)海鲜,我最爱吃龙虾

(50)和(51)都是事例话题,因为在句子的其他部分既没有空位,也没有和句法话题同指的代词,根据定

义,它们是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尽管事实是,在话题结构所表达的情况中,句法话题扮演了参

与者的角色,而不是环境的角色。当句法话题在此类格框架方面跟谓语动词相联系时,这个句法话题通常看

作事例话题。当句法话题扮演了某个情况中环境的角色,如(52),或当句法话题不直接跟谓语发生联系时,

如(53)-(55),句法话题可看作框架话题或范围话题。

以上论述显示,就以上区别的语用解释来说,归在汉语式句法话题名目下的句法话题,内部是不一致的

。正象我们上面指出的,这对认识这种语言的语法组织中的句法话题的地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⒍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前面列出的各个例子进行仔细的研究显示:要简洁论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变为关系结构和名词

化结构,关键取决于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别。

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题结构,不管三种句法话题之间的句法区别如何,都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13)-

(16)都具有句法话题是事例话题的特征,它们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这一类既不能被关系化也不能名词化,如(20)和(21)所示。

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这么严整。这些话题结构都能关系化,但

只有一部分能名词化,条件是已删除的中心名词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找回,如(17)。而另一些却不管语境如

何,也不能名词化,如(19)。什么是构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当句法话题的所指,跟句子其他部分的另一个所指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

关系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才能名词化。比较下列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句法话题:

(56a)这种西瓜,籽大(56b)说到西瓜,我不喜欢[籽大的]

(57a)那位先生,我忘了名字了(57b)[我忘了名字的],当然没法叫了

(58a)那次旅行他带队(58b)说到旅行,*我不喜欢[他带队的]

(56)-(57)中,句法话题“西瓜”和“那位先生”分别跟“籽”和“名字”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关

系,而(58)中句法话题和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这种关系。凡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名词化的

和不能名词化的之间都有同样的区别。

以上讨论的关系可归纳为表1:

关系化名词化

事例话题可以可以

框架话题可以(可以)

范围话题不可以不可以

表1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的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关系

(*在句法话题和句子其他部分中的名词词组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的条件下)

现已证实,从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的角度对句法话题的区分,对合

理论述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⒎结语

本文证实,在汉语中,跟相关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就能区分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每一种都

各自表现出相关话题结构的特定的主题结构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本文证明,汉语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换

为关系结构,带或者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词组,完全取决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

题结构,既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也能转换为名词化结构,而范围话题却做不到这一

点。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但只有当句法话题这个名词词组和话

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另一个名词词组具有拥有-被拥有的关系时,才能名词化。从上述发现中,我们可以得

出这样的逻辑推论:至少就关系化和名词化而言,按现有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没有一致的语法功能。

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如何跟其他语法过程有联系,以及在其他语言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如何证实

这种差异,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Bresnan,JoanandJaneGrimshaw,1978.ThesyntaxoffreerelativesinEnglish.LinguisticInquir

y9:331-391.

Chafe,WallaceL.,1976.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subjects,topics,andpointofv

iew.In:CharlesN.Li,ed.,1976,25-55.

ChafeWallaceL.,1994.Discourse,consciousness,andtime.Chicago,IL:TheUniversityofChicag

oPress.

Chen,Ping,1986.ReferentintroducingandtrackinginChinesenarratives.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

Chen,Ping,1994.ShilunHanyuzhongsanzhongjuzichengfenyuyuyichengfendepeiweiyuanz

e(OnprinciplesofargumentselectioninChinese).ZhongguoYuwen(ChineseLanguageandWriting]3:1

61-168.

Chomsky,Noam,1977.Onwh-movement.In:PeterCulicover,ThomasWasowandAdrianAkmajian,eds.,Fo

rmalsyntax,72-132.NewYork:AcademicPress.

Chomsky,Noam,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Dordrecht:Foris.

Davison,Alice,1984.Syntacticmarkednessandthedefinitionofsentencetopic.Language60:79

7-846.

Dik,Simon,1978.Functionalgrammar.Amsterdam:North-Holland.

Dooley,RobertA.,1982.OptionsinthepragmaticstructuringofGuarinisentences.Language58:

307-331.

Gundel,Jeanette,1977.Theroleoftopicandcommentin

【英文标题】nguistictheoryBloo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LinguisticsClub.

Gundel,Jeanette,1985.''''Sharedknowledge''''andtopicality.JournalofPragmatics9:83-107.

Gundel,Jeanette,1988.Universalsoftopic-commentstructure,In:MichaelHammond.EdithMoravcs

ikandJessicaWirth,eds.,Studiesinsyntactictypology,209-239.Amsterdam:Ben-jamins.

Halliday,MichaelA.K.,1967.NotesontransitivityandthemeinEnglish.PartII.JournalofLin

guistics3:37-81,177-274.

HallidayMichaelA,K.,1985.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mold.

Huddleston,Rodney,1988.Constituency,multi-functionalityandgrammaticalizationinHalliday''''s

FunctionalGrammar.JournalofLinguistics24:137-174.

Jiang,Zixin,1991.SomeaspectsofthesyntaxoftopicandsubjectinChinese.Ph.D.dissertatio

n.TheUniversityofChicago.

Justus,Carol,1976.RelativizationandtopicalizationinHittite.In:CharlesN.Li,ed.,1976,215

—245.

Keenan,EdwardL.andBernardComrie,1977.Nounphraseaccessibilityanduniversalgrammar.Ling

uisticInquiry8:63-99.

Kitakawa,Chisato,1982.TopicconstructionsinJapanese.Lingua57:175-214.

Kuno,Susumu,1972.Functionalsentenceperspective:AcasestudyfromJapaneseandEnglish.Lin

guisticInquiry3:269-230.

Kuno,Susumu,1973.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Cambridge,MA:MITPress.

Lehmann,Christian,1986,Onthetypologyofrelativeclauses.Linguistics24:663-680.

Lehmann,Christian,1992.Relativization.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l

inguistics,Vol.3:333-335.NewYor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

Li,CharlesN.,ed.,1976.Subjectandtopic.NewYork:Academicpress.

Li,CharlesN.andSandraA.Thompson,1976.Subjectandtopic:Anewtypologyoflanguage.In:Char

lesN.Li,ed.,1976,457-489.

Li,CharkesN,andSandraA.Thompson,1981.MandarinChinese:Afunctionalreferencegrammar.Berk

eleyandLosAngeles,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McCawley,James.1976.Relativization.In:MasayoshiShibatanied.,Syntaxandsemantics.Vol.5:Ja

panesegenerativegrammar,209-306.NewYork:AcademicPress.

McCawley,James,1988.ThesyntacticphenomenaofEnglish.Vol.IandVol.2.Chicago,IL:TheUniver

sityofChicagoPress.

McCawley,NorikoA.,1976.Reviewof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bySusumuKuno.Lang

uage52:942-960.

Prince,Ellen,1981.Topicalization,focusmovementandYiddishmovement:Apragmaticdifferentia

tion.Proceedingsof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jy7:249-264.6Prince,Ellen,1985.Fancysyntaxand

‘sharedknowledge’.JournalofPragmatics9:65-81.

Prince,Ellen,1992.Informationalandrhetoricalstructure.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

lencyclopediaoflinguistics,Vol.3:399-401.NewYorkan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Reinhart,Tanya,1981.Pragmaticsandlinguistics:Ananalysisofsentencetopics.Philosophica

27:53-94.

Schachter,Paul,1976.ThesubjectinPhilippinelanguages:Topic,actor,actor-topic,ornoneof

theabove.In:CharlesN.Li,ed.,1976,493-518.

Teng,Shou-Hsin,1979,RemarksoncleftsentencesinChinese.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7:

101-114.

Tsao,Feng-Fu,1990.SentenceandclausestructureinChinese:AfunctionalPerspective.Taipei:S

tudentBookCo.

VanDijk,Teun,1977.Textandcontext:Explorationsin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discours

e.London:Longman.

VanDijk,Teun,1981.Studiesinthepragmaticsofdiscourse.TheHague:Mouton.

VanOosten,Jeanne,1986.Thenatureofsubjects,topicandagents:Acognitiveexplanation.Bloo

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LinguisticsClub.

Xu,LiejiongandD.TerenceLangendoen,1985.TopicstructuresinChinese.Language61:1-27.

注释:

*非常感谢SandraA.Thompson在旅欧期间,百忙中抽空看了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详细的意见。感谢O

ne-SoonHer,李行德,孙朝奋,徐烈炯和徐云扬,他们在我研究汉语话题结构时给予的各种帮助。还要感谢

MalcomSkewis的帮助。本文的撰写也得到昆士兰大学专项研究计划基金的赞助。我本人对本文所有的观点负

责。——作者

原文题目是PragmaticinterpretationsofstructuraltopicsandrelativizationinChinese,刊于

JournalofPragmatics(语用学杂志)1996年第3期。——译者

①句法功能的这个“可及性等级”就是“主语<宾语<旁语”——译注通讯地址:陈平Department

ofAsianLanguagesandStudies

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

Brisbane,QLD4072

论语名句篇10

关键词: 题元角色 论元 题元准则 PRO

1.引言

在现代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研究中,题元理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成语法认为每个动词所蕴涵的题元角色必须投射到句法结构中,即句法结构必须充分适切地反映动词的题元关系。题元准则是生成语法处理句法与词汇之间关系的理论,强调论元与题元之间必须具有一一对应的匹配关系。

2.题元理论

2.1题元角色和论元

题元角色(也称“语义角色”、“论旨角色”)指谓语分给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题元角色理论旨在说明谓语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它与论元不同,论元指带有题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

(1)Mary hit Tom with a stick.

例(1)中有三个特定名词Mary,Tom和a stick,都与动词hit或介词with有关,Mary是动作的执行者,Tom是动作的承受者,a stick是Mary打Tom所使用的工具,动词分派的这些角色被称为题元角色。题元角色表示谓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或动作、状态的场所,或动作的方向、原因等,常见的题元角色包括:施事(agent)、受事(patient)、述题(theme)、感受者(experiencer)、受益者(benefactive)、目标(goal)、来源(source)、方位(location)等。题元角色主要是靠词汇特征和句法结构确定的。

论元(又称“主目”)指与谓语相关的名词短语,有所指代,是题元角色的承担者,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所需要的最少的参与者。论元结构就是指谓语动词所施与的题元角色系统。论元通常也被认为是指称语,即用来指称实体(人或物)或命题,如下句:

(2)The syntactician bought a phonology textbook.

the syntactician和a phonology textbook都是指称语,是论元。

论元也可以是一个分句,那么题元角色就是一个命题:

(3)Bill decides that John should leave.

谓语动词的论元结构决定着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是必需的,哪些成分是可要可不要的。如:

(4)a.Lily smiled.

b.Lily smiled the little dog.

(4)中的a句合语法,b句不合语法。原因在于谓词smile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补语,只能带一个论元。句(4)b中的名词the little dog,因为不能从谓词smile那儿得到题元角色,导致了错句的产生。此外,论元还必须能胜任动词分派的题元角色,否则句子不合格:

(5)The girl ate the table.

那么动词smile和ate的题元角色和论元结构就可以标示为:

smile:V:[NP](论元结构) eat:V:[NP NP](论元结构)

(题元角色) (题元角色)

2.2题元准则

(1)每个论元都必须充当一个题元角色。

(2)每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给一个论元。

这个准则指句中谓词的每一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出去,且只能分派给一个论元;同样,句中的每一个名词短语都必须得到一个而且只能是一个题元角色。一个名词短语倘若得不到题元角色,就必然会导致错句的产生,而一个论元获得了多个题元角色或一个题元角色分派给了一个以上的论元,也会因为违背了题元准则而被视为不合语法的错句。它强调论元与题元角色之间必须具有一一对应的匹配关系。

例如:(6)John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agent theme goal

谓词“put”需要三个论元,且分别指派了三个不同的题元角色。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John put the book.

John put on the table.

John put the book the pen on the table.

The rock put the sky with the fork.

过多、过少或错误的论元种类都会导致不合语法的句子的出现。

3.题元准则并不适用于所有汉语句子

3.1PRO的引进

题元准则详细说明了论元和题元角色的独特关系。但是,研究了一些特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准则过于严格,以致一些合乎语言习惯的句子也被排除在外。试看以下例句:

(7)The boy came home smiling.

(8)You should wash your clothes clean.

在例(7)中,名词boy分别从谓词came和smiling两处获得了两个题元角色(都是施事角色),在例(8)中,名词clothes也分别从谓词wash和clean中获得了两个题元角色(一个受事角色、一个施事角色)。这显然违背了题元准则。依照题元准则,例(7)、(8)将会被视为不合法而被剔除。然而,它们却是合乎语法、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于是,为了解释类似上例的合法性,空语类(PRO)被引用:

(9)The boy came home(PRO)smiling.

(10)You should wash your clothes(PRO)clean.

在例(9)中,动词came只能带有一个论元,所以它分派了一个施事题元角色给the boy,而现在分词smiling将它的题元角色(施事)分派给了PRO;在例(10)中,动词wash将两个题元角色分别派给了You(施事)和your clothes(受事),而形容词clean则将一个题元角色(施事)派给了PRO。这样,以上例句中的每一个论元都得到了一个题元角色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同样,每一个题元角色都被一一分派给了该句中的论元。因此,题元准则得到了严格遵守。

3.2 PRO的局限性

一般认为,汉语和英语一样存在PRO,笔者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汉语中的一些类似句子却是“空语类”之说难以解释清楚的:

例如:(11)a.小张请吃饭。

b.小张请[?]吃饭。

动词“请”必须带有两个论元,它必然有两个题元角色分派。如果我们同样在(11)a中填入空语类,则如(11)b所示。故在例子(11)中,谓词“请”分派了一个题元角色(施事)给主语“小张”,而将另一个受事角色分派给了空语类[?]。同时,第二个动词“吃饭”必须带有一个论元,一个题元角色必须分配出去。因此,它将这个角色(施事)又分派给了空语类[?]。这样,填入的这个空语类[?]分别从两处得到了两个不同的题元角色,如此这般,题元准则又没有得到遵守。由此可见,空语类的说法无法帮助解释这些句子的合理性。

另外,在汉语的使动用法中,一个论元可以同时承担两个题元角色。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实行这个动作。

例如:(12)a.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b.他吓了我一跳。

上例中的“鸣”含有“使……鸣”的意思,“吓”含有“使……受惊吓”的意思,这些动词的宾语在担当“鸣”、“吓”的施事的同时,又是其施行行为的受事,具有两个题元角色。

此外,汉语的动补结构也往往一个论元被指派了两个题元角色:

(13)a.我最终劝服了姐姐。

b.他把玻璃杯杯打得粉碎

在(13)a中,“姐姐”是“劝”的受事,同时又是“服”的施事;(13)b中的“玻璃杯”是“打”的受事,同时又是“粉碎”的施事。故,“姐姐”和“玻璃杯”都担当了双重题元角色。显然,这与题元准则相悖,但是它们都是合乎汉语语言习惯、合乎语法的句子,想仅仅凭借空语类之说说明这些句子的合法性绝非易事。

3.3 汉语名词性成分的空位现象

英汉语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各有独特之处。英语由于语法的制约程度高,几乎所有句子都要求完整的结构形式,主、谓、宾各成分均不可省略,在没有逻辑主语的情况下,也要用没有语义内容的形式主语占据主语位置,故空语类能解释题元准则。汉语语法化程度低,形态贫乏,要表达无限丰富的意义,需要有灵活的语序,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故空语类的解释力度不够。

汉语除了GB理论中提出的空语类外,还有因话语省略造成的名词性成分空位现象。

例如:(14)浇水

(15)写毛笔

(16)吃食堂

动词“浇”、“写”、“吃”分别需要至少两个论元来担当不同的题元角色,而(14)、(15)、(16)句都明显缺项,如果把缺少的部分填补上则应该是下列形式:

(17)[他][用]水浇[花]

(18)[他][用]毛笔写[字]

(19)[他][在]食堂吃[饭]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为了表达省力,省略了部分根据语境可以填补的成分。汉语不仅名词性成分可以大量地省略,有些介词也可以省略。例句中分别为“水”、“毛笔”、“食堂”赋格的介词“用”和“在”被省略掉后,这些名词在句子平面无法得到格,只有移到动词后面才能获得格,这样就形成了汉语代体宾语现象。动词后面的成分并非动词应赋予的受事或客体题元角色,而是工具和地点。也就是说,汉语凭借语境,句子平面的结构形式和名词性成分都不必和动词所要求的论元结构和论元数目同构。这与题元准则相悖,故,题元准则过于严格,并不适用于所有汉语句子。

4.结语

本文简要回顾并分析了题无角色、论元及题元准则的理论,并试***通过一些英汉语例证,对论元与题元角色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事实上,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语法制约程度的差异性,通过对上述具体的合乎语法及表达习惯的汉语句子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题元理论过于严格,以致一些合乎语法的句子也被排除在外,它并非适合所有汉语句子,故重新审视题元理论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安存丰.“题元角色理论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外国语学报,2007(3):11-17.

[2]程工.“评《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国外语言学,1995(3):29-33.

[3]高明乐.“题元角色与题元角色理论”.现代外语,2003.

[4]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论语名句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语名句10篇

学习

购货合同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购货合同,内容包括购货合同范本最新版,购销合同8篇。3.原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价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B5.装船:第一次装船应于接到信用证后30天至45天内予以办理。从第一次装船,递增至终了,应在

学习

励志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励志名人名言文案。3、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4、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5

学习

对祖国的祝福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对祖国的祝福10篇,内容包括对祖国的10个祝福,祝福祖国繁荣昌盛。3、祖国母亲,您是一位坚强的母亲,饱经风霜!我作为您的儿女,长大后一定会孝顺您的。在此跟您说一句:“您辛苦了!”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4、不同的民族,同一个祖

学习

曹操诗词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曹操诗词10篇,内容包括曹操诗词大全,曹操诗词朗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

学习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垃圾分类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个人感悟,如何制作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二、调查对象路人和(小区)清洁工三、调查情况和整理资料调查任务调查答案网上答案在中国生活垃圾分成哪几类90%的人都不知道生活垃圾一般可分

学习

赞美老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老师10篇,内容包括赞美老师歌曲,老师的赞美词。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桃李满园,露美美笑厣。赞美您,敬爱的老师,祝福您,敬爱的老师!如果我能够高高飞翔,感谢您给了我一双有力的翅膀。在您的目光中,我如沐春风。人生如梦,是您为我们

学习

中秋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秋诗词佳句,中秋诗词征稿。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

学习

甄嬛传台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甄嬛传台词10篇,内容包括甄嬛传眉庄台词,美版甄嬛传台词。语言的阶层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透过不同社会阶层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在不同阶层中的表

学习

中国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诗词10篇,内容包括中国诗词精选大全,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00字十篇。***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80首古诗词,初中生、高中生各背诵50首古诗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

学习

唯美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唯美诗句10篇,内容包括唯美诗句文案,古风唯美诗句。3、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4、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5、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6、寂寞的人总是会

学习

培训交流发言材料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培训交流发言材料,内容包括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培训交流研讨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XXX,很荣幸能参加此次讨论交流活动。下面我就讨论内容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巡视巡察工作是***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学习

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10篇,内容包括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句子,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火灾。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内起火时

学习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工作汇报材料,内容包括农村工作情况汇报的格式及范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材料。20__年我乡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111万元,同比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7元,同比增长453元;种植工业番茄6051亩,其中

学习

励志诗词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诗词10篇,内容包括青年励志诗词,学习励志诗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

学习

陶渊明名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陶渊明名句10篇,内容包括陶渊明写雨名句,陶渊明名师名句。3、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7、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8、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

学习

父爱的名言名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父爱的名言名句10篇,内容包括父爱母爱的名言名句,父爱的名言名句创意画。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5、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

学习

名句积累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名句积累10篇,内容包括名句积累100句,名人名句积累。3、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6、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7、

学习

离骚名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离骚名句10篇,内容包括离骚名句,离骚名句取名。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4、饔粢赜髻奄猓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5、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

学习

论语解释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解释10篇,内容包括论语第十一篇解释,收集论语十篇。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5、近义词:一视同仁、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等量齐观、同年而校、一概而论;6、反义词:不足齿数、厚此薄彼、不可同日而语、一分为二。(来

学习

论语八则教案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论语八则教案10篇,内容包括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论语八则教学。理论依据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主,内容安排与人类社会实践连通。通过类似人类真实的实践方式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构建等统一在一起

学习

人生名言名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名言名句10篇,内容包括人生是悲剧名言名句,小说人生名言名句大全。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学习

爱情诗词名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诗词名句10篇,内容包括古人的爱情诗词名句,关于春天的爱情诗词名句。我全都勇敢地接过欢乐的爱那样欢乐哪怕往往少了点思索痛苦的爱尽管痛苦却常常多了些收获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