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篇1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逐渐趋于稳定。如松树的挺拔、苍劲,象征刚直不阿的精神;梅花的娇艳、耐寒,象征高尚坚毅的品格;“长亭” 象征别离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翱翔的鸟、游荡的鱼象征飘逸和自由等等。把作为诗的意象古已有之,以在百花凋零时独自怒放的特点和耐受各种艰苦环境的性质,象征清高孤傲的人品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洁身自好,飘然出尘的隐士情怀。
是中国传统名花,姿态优美,香气清雅,不畏严寒,凌霜盛开,古人称之为“花中君子”。因在农历九月开放,又名九华、九花、秋菊;古代品种单一,多开黄花,因此又称为“黄花”、“金蕊”。除可供观赏外,还可饮用和药用,经济价值很高。我国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中医学上以黄菊和白菊入药,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因为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内质,它不但受到爱花者的喜爱,也成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钟爱,有的吟其色,有的品其味,有的赞其姿,有的歌以咏志,有的借景抒情,美不胜收。
但一提到,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陶渊明,而谈到渊陶明,人们就会想到,两者似乎已成了一体。那么陶渊明与有何不解之缘呢?
晋代诗人陶渊明善于在他的诗中使用意象,松、鸟、云、菊等随处可见,意味深远。这些意象流露出诗人难以言表的微妙心态,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寄托着诗人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他现存125首诗,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南朝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一生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他的诗多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文中悠然恬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满当时朝***官吏的腐败,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去只做了八十三天的彭泽令,也结束了他的出仕生涯。隐耕田园,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独青睐于,他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每到秋来时节,房前屋后,竞艳争芳。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道:“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此段说的是:一年重阳,正是盛开的时候,陶渊明在篱边赏菊,没有酒喝,遗憾不能一醉方休,只得采了一把在手里,边嗅边嚼,以菊代酒。后来是江州刺史王弘差人给他送酒来,他才能够对菊畅饮。陶渊明一生嗜酒如命,无酒时,可以以代酒,可见他对的喜爱。每逢秋日盛开之时,附近的乡邻常到他家作客赏菊。走时,他都采菊相送。他曾梦想都能在九月九日这天开,并作诗道:“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不料此后,每年九月九日,真的一齐盛开了。亲朋诗友都争相来观看,赞誉有情,不负陶公载培。亲友们相约,年年重阳一同来赏菊,称陶公的满园为“重阳菊”。
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的,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陶渊明出生贫寒,一生怀才不遇,在仕隐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他的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率真自得的卓越品行与有“君子之德”之称的何其相似。惺惺相惜,也许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会在百花园中独钟情于吧!陶诗中描写的诗共六处,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赞其清新、飘逸的外姿
菊在四季花事中开得较晚,时众芳摇落,万木凋零,唯有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并且西风不落,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陶渊明《饮酒》(其七)写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每当盛开,陶渊明不但观其“佳色”,还“掇其英”,用来泡酒,以此修身养性,淡泊世情。陶渊明还把与松相提并论,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是说园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可喜的是先前种下的松和菊还在。似青松生命力强,随处可见,随遇而安,这种恬淡、宁静与性本爱秋山的陶渊明同出一辙,无怪乎他那么喜爱了。
赞其傲雪凌霜的内在品质
不逢迎风雅,耐得寂寞,敢于傲雪凌霜,静静地绽放,不呼蜂唤蝶,真正地孤芳自赏,即使是残菊,也悬挂枝头,含香吐芳,挺然不落。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敢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视权贵,淡泊名利,坚贞守志,宁静致远。可以说与陶渊明的品德是不谋而和。陶渊明在《和郭主簿》中写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诗中赞赏是“霜下杰”,诗人笔下的菊像松一样傲霜而立,又像春花一样美丽多姿,开得既芳香又光彩。正是菊的“贞秀”品质令诗人赞赏不已。菊是诗人的自喻,是其品格的象征。以的品格自励,陶渊明是最有资格的。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诗人超脱尘世,静穆自然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因此陶渊明被戴上了“隐逸之宗”的桂冠,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从此与陶渊明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钦慕陶渊明采菊之雅趣,更推崇他清心淡泊的性格。
赞其清热去火,延年益寿的功效
陶渊明的诗篇2
当教完了课文,归纳总结时,突然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说陶渊明是‘农耕诗人’?”一则教师指导用书中没有阐述,二则课文说明中没有牵涉,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的农耕诗,下面对他的“农耕诗”特色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体验生产劳作的艰辛快乐。颇具代表情的作品是《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噗田舍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你看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精疲力竭,一身沾满泥水;他不但不抱怨,似乎还有苦尽甘来的某种乐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农村生产劳动的环境和情景,体察到了诗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可贵,也多少了解到一些“田家”耕稼之苦。
二、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请看《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读山海经》:“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由于陶渊明亲躬稼圃,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村有挚热的感情,加以文化素养深厚,善于继承《诗经》、楚辞、建安诗歌的优良传统,使他真正领略农村的自然、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蕴藏的无比丰富的美,从中提炼出富于文学美感的诗句。他不但轻而易举地把农村的田园、山川、花草、林木、鸟语、蝉鸣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事物编织成多姿多彩的优美诗句,而且善于将那些高人雅士不屑一顾的农村日常见闻,如墟里、炊烟、狗吠、鸡鸣之类纳入诗境,营构出一幅幅明朗淳厚的风俗画。这些自然天成、诗意盎然的风俗画格调高、形象美、意境深,融汇了诗人对农村田园风光和生活习俗的浓浓情意。
三、赞美农民的古道热肠。如《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写自己与农民一块艰苦劳作,心无杂念,语有同好,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壶酒,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来。左邻右舍,你来我往,不拘形式,不讲排场,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却见至情至性,至诚至美。这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在今天的社会里尤其令人羡慕。
在陶渊明的“农耕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聊天,一起生活,体察到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他们的艰难困苦,融入农村,成为农民中的一员;而一般的士大夫隐士躬耕田园或是轻狂傲世;孤芳自赏,或是居高临下、不屑农人,或是猎取美名,独有陶渊明放下身架,彻底归隐,彻底归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涉足山水、躬耕田园的“农耕”诗人,这或许是陶渊明最可宝贵之处吧。
陶渊明的诗篇3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著名文人,他诗歌中的隐逸思想成为后世文人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源自对封建黑暗统治的不满与逃避,源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哲学,一直为后人所歌颂。陶渊明生于落魄的官宦家庭,身处门阀制度森严、***治腐朽、战争不断的东晋,“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和当时崇尚道教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共同推动了其隐逸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陶渊明 隐逸 社会时代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文人,其诗歌成为后世经典,其中的归隐思想是后世文人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陶渊明成为后世儒家推崇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本论文初步厘清陶渊明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分析其形成和由来,并结合后世有代表性的文人的思想和诗歌作品,分析其诗歌中的归隐思想对后世的一些影响。
1 陶渊明诗歌中归隐思想的形成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一个新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胸怀天下,热爱劳动,寄意田园,刚正不阿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表示关注或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试对此作出探讨。
1.1 社会***治环境:陶渊明的归隐与当时的***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纵观陶渊明十三年中的几次出仕,我们不难发现他离开田园生活出仕多年,最终又走上归隐之路,与东晋时期动荡的***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鲁迅先生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说过:“东晋一代***治,常有悍将构乱,跟着也有名将定乱,所以***象虽不甚佳,也还保持水平线以上的地位,到渊明时代却不同了。”谢安、谢玄等名臣相继去世,在陶渊明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一阶段,先是会稽王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专权,与王恭、殷仲堪等勾心斗角,***治局混乱。从他三十三岁时起,东晋内乱中孝武帝被杀,即位的安帝是个傀儡皇帝,王恭、殷仲堪和司马道子、王国宝等在混战中两败俱伤。接着是孙恩造反,司马元显专权,桓玄东下攻陷京师,总揽朝***,诛杀司马元显。元兴二年(403)桓玄篡晋,自称楚王。接着桓玄的部下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杀安帝、立恭帝。兵荒马乱的年代,陶渊明面临着人生价值的选择。
1.2 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的归隐与他内儒外道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陶渊明自小接受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但当时时代思潮偏向道家,所以他的思想中道家思想占了上风。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魏晋时期,以老庄为主的玄学兴起,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玄学主流,以无为本,随之影响到了学风和士风的虚无玄远。东晋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寻求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有关系。也就是这种崇尚自然、超凡脱俗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辞官归隐。
1.3 田园生活实践的影响: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南朝时借归隐提高自己名声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对现实混乱,权贵们争权夺位的厌恶。陶渊明的仕途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隐田园。后来有人劝他再度出仕辅佐帝王,他宁愿饥饿交加也不愿再涉足官场。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也正因为陶渊明是在出仕与不出仕的人生抉择中是几经徘徊而最终走向田园的,所以,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绝没有追逐时代潮流的盲目性,也没有附庸风雅的虚伪性,而让人感觉更真切。
2 陶渊明诗歌中归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生活在隐逸之风盛行的魏晋时期由于高蹈独善,崇尚自然的个性,追求上古社会的淳朴,本真,终身对自然,回归人之本性,人生道路的探索必然导致他离开黑暗的官场,选择美好的田园生活,他的这种不流世俗的人生选择给后世的人留下了一定的思考与借鉴价值。
2.1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可惜》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宋代大诗人苏轼对陶渊明评价很高:“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注明出处这个意见有没有看了?)苏轼在《与苏辙书》中写到:“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注明出处这个意见有没有看了?)由此可见,坡将陶渊明的诗歌成就放在李白、杜甫之上。这是有失公允的。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精确地概括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坡不但喜欢陶渊明的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写到:“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2.2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影响古代文学,而且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也较为深远。陶渊明的诗词对京派文人的影响很大,比如废名、凌叔华等。在京派文人的眼里,陶渊明可谓是中国古代所有诗人中“最享盛誉的诗人之一”,朱光潜曾说过:“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废名说:“我写小说,乃很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在京派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陶渊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其诗句常常被引用,陶渊明的事迹为京派作家进行创作提高了大量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在新文学中得以体现,而且还让京派文学出现了独有的美学韵味。
3 结语
总而言之,陶渊明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率真,以及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文人学者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给他们一个栖身之所,远离世俗,另一方面当他们当他们对现实失望时,可以找到继续探索人生的支柱。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高建新.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2).
陶渊明的诗篇4
本文解读了魏晋时代陶渊明的田园诗,认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魏晋诗歌在陶渊明那里达到了高峰。第一,解析了陶渊明诗歌赞美劳动的根源在于他的平民本色;第二,陶渊明诗歌抒写劳动美的载体就是田园诗歌;第三,陶渊明诗歌讴歌劳动美的社会寄托,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这说明他的创作已自觉地由士大夫文化空间转向平民文化空间,从而拓展了田园诗的美学境界,展示了劳动美深厚的内涵。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桃花源;劳动美
魏晋时代,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并不多,陶渊明便是这少数中的佼佼者。陶渊明不仅是东晋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他以平淡而又醇美的田园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尽领。在这些诗里,他真诚地赞美劳动人民,并表现劳动美,歌颂了田园诗般的生活。陶渊明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劳动美并非偶然,而是有它的必然性: 陶渊明的平民本色正是他诗歌中表现出的劳动美的思想基础;他的田园诗歌是他表现劳动美的载体;“桃花源”是他虚构的乌托邦,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他希望人人安居乐业,这正是他诗歌中劳动美的社会寄托。下面仅就他诗歌中劳动美的思想起源,诗歌劳动美的载体,诗歌劳动美的社会寄托三个方面展开浅显的论述。
一、陶渊明诗歌劳动美的思想起源――平民本色
第一,陶渊明有着丰富的劳动经历和独特的劳动经验。他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1]P(271)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2](P79),通过共同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和劳动人民逐渐接近并联系紧密,尤其是他在亲自参加田间耕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融入到众多的农人之中,与他们一起谈论农事,融洽相处。他已把自己当成了农人中的一员,真是其乐融融!虽然,在本质上,他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农民,但他的“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3](P128)的思想,他的与地主阶级轻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截然相对的言行,却是弥足珍贵的。“日入相与归,壶浆老近邻”(《始春怀古田舍》),这是何等真挚的感情!
我们再看其《杂诗》第一首: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此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认为人和植物不同,没有根蒂,就好比陌上的尘埃,随着风飘移分散,此刻之己身已非前刻之己身了;世上也没有永恒不变的生命。人生既如尘埃飘忽不定,那么一旦落地就是兄弟,何必有骨肉关系才相亲呢!近邻就好像落在一起的尘埃,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自可如亲兄弟一般共同欢乐。这段话表明了陶渊明对人的理解,对生的理解,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第二,陶渊明发现和表现出来的劳动美的一个根本动因是他的平民思想。而这正是他与别人的区别所在,在他的思想中崇尚自然可谓是核心。他说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不受绳墨,只能依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保持自己本来的状态:“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神辨自然以释之” (《形影神序》)。“‘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4](P57-58)
许多世俗之人不遗余力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在陶渊明眼中却犹如牢笼罗网,它只会使人的天性不得释放,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返回本初的自然状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可以这么说,陶渊明的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正是这“返自然”。不为世俗干扰,耕织自资,这才是人的本性,才是回归自然,是作为天地之精华的人本该做到的。陶渊明这种自由率真的思想以及隐士的风格,让他在人生解脱的探索中找寻到了自己的归宿,并亲民空间,在劳动中发掘并表现了劳动美。
第三,和劳动人民一起生活,从普通的劳动中感悟出劳动美。我们可以从陶渊明淡薄名利的性格中看出他辞官隐居田园之后恬然自适的精神,“躬耕自资”,甘于贫穷,和劳动人民一起生活,从普通的劳动中感悟出劳动美。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逢郡守派督邮来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来带见之”,他最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毅然抛弃功名利禄,退隐到田园之中。随后他隐居山林的决心已定,从此就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他的诗中也很清晰的描写了自己隐居的快乐和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和“托身已得所,干载不相违”。从诗中能够看出他的真实感受和表达隐居的决心。
二、陶渊明诗歌描述劳动美的载体――田园诗歌
陶渊明的平民本色使他的诗歌创作走向田园,在他的田园诗歌中尽显他所感悟到的劳动美。
第一,陶渊明创作了大量歌咏田园的诗歌为表现劳动美奠定了基础。如《诗经》中的农事诗,是由农夫们在一边劳动一边唱的。作为士大夫的陶渊明亲自参加农耕并通过诗来表达农耕中自己的体验还是首位,田园诗以及诗中以农耕为主题是他的独创。
陶渊明在不少诗中,都写出了自己躬耕的甘苦。唯其亲历亲为,才更能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体悟到农人们的艰辛,在心灵与感情上与农人们相通。这才是尤其值得赞叹的。仅以《归园田居》(三)为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从事劳动的真实感受,诗中的景实情切,生动逼真。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刻地体悟到诗人那愈加坚定的安贫守节之心。
同样是写由仕途而归隐、躬耕于田园的感受,《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则写出了一种理念:
陶渊明的诗篇5
陶渊明《饮酒》诗意象上的互文性
按照意象所表达的题材内容来分,陶渊明《饮酒》诗意象上的互文性大致可分为思乡念亲类意象、感兴怀古类意象、忧愁悲苦类意象、咏物言志类意象等。陶渊明《饮酒》诗中主要有田园怡情类意象、咏物寄托类意象和忧愁悲苦类意象三种。下面从这三方面来分析陶渊明《饮酒》,这类意象有诗中意象的互文性。
1 田园怡情类意象的互文性
陶渊明《饮酒》诗中“瓜田”、“东篱”、“灌木”、“敝庐”、“晨鸡”、“前庭”等均是田园中常见之物。我们把诗中的这类意象归为“田园怡情类”意象。“瓜田”、“东园”、“南山”、“东篱”是诗人劳作的地方。通过这些意象之间的互文,使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达到互文效果。
2 咏物寄托类意向的互文性
中国是一个讲究含蓄委婉的国度,经常会借用大自然的某个事物来表达。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有很多咏物寄托类意象,如“酒”、“瓜田”、“秋菊”、“山”、“松”、“草”、“幽兰”等。诗人在这些意象中融入了特别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饮酒》其十四:“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不凋的青松和霜威下盛开的,这是诗人不屈性格的象征。《饮酒》其二十六:“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幽”有幽香、幽美、幽雅……之境,体现了诗人追求的人生境界。
3 忧愁悲苦类意象的互文性
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忧愁悲苦类意象主要有“酒”和“鸟”两个。《饮酒》其三:“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诗人感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人只顾私情的残酷局面。所以诗人只能借酒消愁,消遣自己的苦闷。《饮酒》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离群独飞之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在混浊的乱世中迟迟找不到落脚之处,只能独自忧愁。“酒”和“鸟”意象,都是诗人在经历残酷现实感到无比痛苦后的精神寄托。在不同的诗篇中,诗人的“酒”和“鸟”意象相辅相承,前后呼应,表达了相似的主题思想,构成互文。
陶渊明《饮酒》诗意境上的互文性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象构成意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单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另一种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这样的意境是由一个意象系统而组成的。陶渊明《饮酒》诗中的意境大都是由多个意象构成的,其意境可以分为“融情之境”和“寓意之境”两类。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陶渊明《饮酒》诗意境上的互文。
1 融情意境的互文性
融情之境是以情为主,景为情设,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目的。陶渊明的《饮酒》诗以田园风光为景,静谧的瓜田,安静的村落,在诗人的笔下处处透漏着清新淡雅的痕迹。每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成这些意境的意象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意境互相对照、互相关联、互相阐发,表达了一个求真、求超脱的陶渊明,构成了意境上的互文性。
2 寓意意境的互文性
寓意之境常常采用比喻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来寄寓一些生活或人生的哲理。《饮酒》其七,诗中“秋菊”、“壶”、“日”、“归鸟”、“林”几个意象构成了平实自然的意境。寄寓了诗人崇尚的忘却烦恼,潇洒自如的人生哲理。《饮酒》其十三表面写两客虽同居一室,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寄寓了陶渊明鄙视富贵、淡泊名利的人生哲理。诗词用相同或不同的意象营造了相同或相似的意境,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看似平常的景物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陶渊明《饮酒》诗主题上的互文性
就组诗主题从互文性角度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生命主题和批判主题。这两类主题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将陶渊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完整的展现出来。
一方面是生命主题的互文性:生命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活生命的思考,仕途不顺引发陶渊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饮酒》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体现了陶渊明壮志难酬的痛苦,所以他在生活中解脱的方式就是饮酒。《饮酒》其九主要表现了诗人坚守善道,刚正不阿。陶渊明《饮酒》诗中分别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淡泊名利和超凡脱俗的品性。这两个生命主题相互补充,形成互文共同展现了陶渊明与世无争、悠然自在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是批判主题的互文性:《饮酒》其二中揭露了***治说教的虚伪性,表现了社会的黑暗。《饮酒》其三诗人感叹社会风气沦丧,价值观颠覆,不分黑白的现象,为此作者展开了辛辣的讽刺、批判。这些批判性的主题相辅相成,形成互文,让我们看到不堪的社会环境,也揭示了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结语
陶渊明的诗篇6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史论陶诗,一般多以“萧散冲淡”(朱熹)[1]、“质而自然”(严羽),“冲淡高洁”(梁启超)、“和谐静穆”(朱光潜)等作概括,认为它自然情深,可以与《诗经》三百篇相媲美。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聊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
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参***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
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阀夺权的***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二十首》其十)。总之,山与水可以缓解他心头的压力和疲劳,洗去他因见过太多世俗社会的黑暗和污浊而引发的厌世情绪。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作用其中的除了他骨子里拥有的高尚节操和爱山又爱水的真性情,当然也离不开黑暗社会压迫人性的反面驱动。
“性本爱丘山”和“怅恨独策还”(《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分别是山水情结形成及表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用在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上,便形成一种冲淡自然、清新流畅、古朴质直、醇厚隽永的诗风,感情真挚而富有奇趣,故金代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总括其诗歌特点。他的山水情结与他诗中的山水意象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一种浑融的山水意境。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这些意象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体现自然的特点,即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对美的要求。其中,广义的山水意象包括山、泽、松、兰、鸟等与山水相关的生命和物事,狭义的山水意象则单指山与水(主要是泽)。下面,我们便从山与水的意象分析陶诗的山水意境,探求陶诗的山水情怀。
1、山的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陵岑、南山、西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指陶渊明住所附近的庐山,古称南障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以《饮酒》其五为例,按照古汉语的原则,第三联后半句“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而一个“悠然见”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当然也把美好的风光囊括在其中了。整首诗虽然无一字实际写情,却句句关情,意境迥然,可以说是得尽风流。在诗中,景物、情理水融,有神无迹,所以温汝能所撰《陶诗汇评》中有“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说法。此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游斜川》)等诗句中山的意象也都呈现出冲淡自然、清静渺远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栖隐山林、归复自然的情怀。
2、水的意象
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涧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泽”作名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被定义为“聚水的洼地”,在陶诗中显然是指与水有关的东西或地方。“山泽久见招”、“心念山泽居”、“久去山泽游”、“寒气冒山泽”(《于王抚***座送客》)、“迥泽散游目”、“和泽周三春[,!]”(《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饮酒二十首》十二)等诗句,或寄托向往山水的情怀,或描写水滨隐居之人的高尚品质以表达自己的仰慕效仿之心,任真自得,深得“渐近自然”[10]之趣。 职称论文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意象本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这种渺远是意象使然,也是诗人的心境所致。例如,“心远地自偏”(《饮酒二十首》其五),“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空进到无限的时空里,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宗白华先生曾说:“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11]陶渊明便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游心”,他把山水意象融而为一,连同自己本身达到物我谐忘的境界,使本来的山水述怀变作山水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而有奇趣的山水意境。故宋代苏轼盛赞陶渊明作诗“才高意远”[12]、“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13]
三、陶诗中的山水性情
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4]这便是对陶渊明运用“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刻绘。就像庄周梦蝶一样,陶渊明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山水的性格便是陶渊明的性格。
孔子也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同样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钱穆先生对此解释为:“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15]大抵是说,山的特点厚重卓拔,与仁者相似;水的特点圆融通脱,与智者相似。这是用“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从陶渊明的诗作和生平来看,他的性格中这二者兼而有之。鲁迅先生曾说:“陶潜诗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16]这更加证明了陶渊明的性格中刚和柔是兼济的。
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自持的仁者风范
山***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陶渊明性格的卓拔体现在他不畏权势所迫,始终坚持自己的***治理想上。当他对统治者失望之后,选择归隐,更体现出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坚决的反抗精神,他的《饮酒二十首》,通过回忆过去生活,写出了他从出仕到归隐种种生活的观感和体验,传达了对污浊、险恶的社会的痛心和不满。例如《饮酒二十首》其六中,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俗世里做人行事的无原则性。“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寥寥数语,把表面现象可以蒙蔽人们眼睛,社会舆论可以给人错误导向的通病尽显无疑。言辞咄咄,体现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饮酒二十首》其八中,诗人以孤松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在寒冷的季节里,“众草没其姿”,而它却依然挺立,折射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守穷也要学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同时,他的厚重表现在对山川田园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亲近上。再以《饮酒二十首》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饮,诗人“倒裳”而迎,表明诗人生性的冲淡,与农民间毫无隔阂、融洽无间;而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与老农促膝相谈,老农劝诗人处世不要那么认真,还是出去做官的好,这番“父老言”有点像屈原与渔夫的问答,类似于陶渊明的自明心迹。于是诗中接着道,“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意思是说我隐居的决心已定,再不会重返仕途,与世同流合污。正是诗人能和农民倾心相处,他才深知人民的疾苦和真诚。投桃报李,他在他的诗歌里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回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
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说的正是它的有容乃大。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至于陶渊明性格的圆融通脱,在为人处世的率性方面极具代表性。水遇物则变形,陶渊明的性格也是行云流水一般,洒脱不羁。苏轼曾经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饥则相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17]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陶渊明少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请人引荐,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丝毫不以求官为嫌,但不久因受人轻视,“有志不获骋”[18],自觉不快,更兼不堪承受小吏生活的繁琐和拘束,“少日自解归”[19]。当别人再次请他出山的时候,他没有应允。直到后来迫于生计才去当了个小小的彭泽令,又因为不愿向督邮“折腰”,再次挂冠而归,从此再不出仕。但他的隐居之乐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乎山水田园,在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他不以隐居为高,却始终坚守着自己隐居的志趣,没有半点虚伪,饮酒作诗,一字一句都是真性情、真心境的表现,绝不像有些人,身在江湖心怀魏阙。
同时,陶渊明如水的性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上。江州刺史王弘想结交他,苦无路可走,听说他要游庐山,于是请他的朋友庞通之备酒席候于路中,二人正畅饮时,王弘闯到席间,言谈大欢,因而结识了他。还有莲社高僧慧远结社时特意邀请他,他回信说要准他吃酒才去,慧远居然为他破戒置酒,渊明到了,忽“攒眉而去”[20]。足见其性格中如水一样的灵动和洒脱。再有,从他的无弦琴和“我醉欲眠,君可去!”[21]等物事和言语中亦可窥其性格的真率。
古人说,文如其人,诗亦如此。陶渊明的山水性情其实就是陶诗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陶诗中的山水性情与诗歌意象互相叠加与融合,便成为组构山水意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丰赡作者人物形象和雕琢其山水情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陶诗,郑振铎曾有过精当的论断:“陶渊明诗虽若随意舒卷,只是萧萧疏疏的几笔,其意境却常是深远无涯。我们如果喜欢中国的清远绝伦的山水画,便也会永远忘不了渊明的小诗,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些诗都是五言诗里最圆润晶莹的珠玉,他们有一种魔力。一捉住了你,是再也不会放了你走的。他们是那样的深入于读者的内心,不是以辞语,而是直捷的以最天真最浓挚的情绪与你相见的。”[22]
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举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陶渊明作诗,意存笔先,往往“无意于诗而意已至”。此外,陶诗中的景物在描绘过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题材和内容贴淡的日常生活,诗歌形式上也体现朴实无华的特点,意境渺远。在许多诗歌中,陶渊明寄寓的是一种与山水一样平实的情怀,是一种与山水一样高远的理想,是一种作用于诗人心灵感官的山水情结,而围绕山水情结款款而述的文字里展现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物我谐忘的画面和一个个或山或水的意象,意象累积,画面延伸,综合成一个浑融完整的山水意境。透过山水意境,反映出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见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 .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85.
严羽.沧浪诗话〔m〕.见王瑶.中国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9.
参见徐慧珍,彭公亮.“沉醉”与“心远”〔j〕.湖北:理论月刊,2002:43.
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a〕.见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396.
[1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43;569.
萧统.陶渊明集序〔a〕.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
郝树候.元好问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
参见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75.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8.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9.
[12][13]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15]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2:158.
[16]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7.
[17]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74.
[18]参见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
[19]参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209.
[20]参见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79.
陶渊明的诗篇7
关键词:陶渊明 宦隐经历 陶诗 飞鸟
仔细考究陶渊明所写的125首诗,其中写到关于“鸟”的地方就有34处之多,出现的频率之大,仅次于“酒”字。如果我们将陶诗中涉及到飞鸟的诗篇和诗句集中起来加以排比和审视,将会发现,在这些鸟儿的身上,分明融合了诗人一生的思想情愫和由宦到隐的经历。在其中众多关鸟的意象中,“高鸟”、“羁鸟”、“倦鸟”和“归鸟”这四种意象,恰似诗人一生的心路历程。
一、高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参***经曲阿作》)高鸟,象征着振翅翱翔、自由奋击,它是陶渊明青少年时期理想中的形象。
陶渊明生活在六朝晋宋年间,当时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世族与门第。寒门子弟念念不忘的就是有朝一日能跻身士族高门的行列,而士族之胄也千方百计地善保家门,发扬宗族之光。陶渊明身在其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研读陶诗,可以发现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多处都流露出其儒家的用世之心及功业思想。《荣木》第四章写道:“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虽年过四十,但壮心不衰,并决定策动名车、名骥,为建功立业而驱驰。《时运》化用了儒家所乐道的“曾点气象”,表达了诗人早年对儒家精神境界的欣羡之情。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见出,陶渊明早期的内心里其实郁勃着昂扬的立业之志和用世之心,试想,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谁能天生就超越历史和时代,而对功名荣誉不屑一顾、视如粪土呢?
二、羁鸟――“尘网”羁绊的心理投影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才做了江州祭酒的小官,而污浊昏暗的社会又使他的“猛志”得不到实现,于是其理想和现实开始发生冲突,进而形成了他五仕而五隐的独特经历。在他53岁第三次出任镇***将***、徐州刺史刘裕参***时,出仕的烦恼与归隐的渴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强烈。那种身系官场,“暂为人所羁”(《杂诗十二首》其十)的感觉日益明显。他在后来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形容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用“尘网”比喻社会,说明统治的苛严;以“羁鸟”自况,述说着官场的拘束和限制、仕途的庸俗和污浊。另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诗人又明确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这样一位性格刚直而又“质性自然”的人,自然不适合久居官场。
三、倦鸟――宦海浮沉、极度厌倦的情绪写照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其中的“倦鸟”形象,便是陶渊明为厌倦官场生活而塑造的。陶渊明居官,本来是为了实现***治上的抱负,获得人生价值实现后的更大自由,但是,他实际上非但没有获得这种自由,仕途的险恶、官场的污浊,以及社会的黑暗,使他反而失去了更本真的、更珍贵的自由。岁月流逝,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认识日趋深刻,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也与日俱增。“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杂诗十二首》其五) 这里的“心”即指用世之心,这句话并非悲观的慨叹,而是的确已对仕途失望和厌倦了。经过几度彷徨后,“觉悟当念还”。(《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终于,在“吾岂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儿”的愤慨声中,陶渊明像一只离林倦飞的归鸟,最终决定回到朝思暮想的田园,开始了隐居躬耕的生活,并表示“吾驾不可回”。(《饮酒二十首》其九)
四、归鸟――欢归园田的生动比喻
当找寻到了“真我”的陶渊明,其笔下的飞鸟形象,则全然是另一种状态了。《归鸟》组诗就极具代表性: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弗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缴奚功,已卷安劳!”
诗中的“翼翼归鸟”,生机盎然、真纯跃动,它不必再担心遭罹网罗,不会在日暮时漂泊无依。它无限深情地依恋着养育它的旧林,这是它生命的起点,也是它最后的归宿。而“翼翼归鸟”这一意象,其实就是陶渊明思想成熟后的写照。
然而最能表达陶渊明归隐深意的当属《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袁行霈先生对此诗的解析是:“在偶一举首之间,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山交融成为一体。日夕之山气、相与之归鸟,诸般景物仿佛不在外界而在心中,构成一片美妙风景。此乃蕴藏宇宙、人生之真谛,此真谛即还归本原。万物莫不归本,人生亦须归本,归至未经世俗污染之真我也。” 陶渊明与鸟恍如一物,投身于宇宙。鸟之于山林,恰如陶渊明之于田园、自然。山林为鸟栖身之巢,田园则是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止泊之处。
结语
飞鸟,本是世间一无情之物。然而,陶渊明诗中的飞鸟却具备了人的所有情愫: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对“尘网”羁绊、宦海浮沉的厌倦以及对淡泊、宁静的生命本真的寻求。可以说,陶诗中飞鸟形象的变化历程,就是陶渊明从出仕到归隐的坎坷经历的象征。陶诗中的飞鸟意象,就是诗人艺术的化身、灵魂的再现和“自我”的写照。而那一只象征着自由、和谐的“翼翼归鸟”,对今天的人们或许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人生启示。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朱光潜,《诗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陶渊明的诗篇8
关键词:陶渊明 谢灵运 诗歌意境 价值取向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诗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田园诗的开创者,稍后的谢灵运(385―433)是南朝新诗风的开创者。在中国诗坛上,他们被称为晋宋诗坛的双子星座,并称陶谢。然而陶谢的诗风却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表现在诗歌意境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众鸟欣有托”与“空庭来鸟雀”
陶渊明家道中衰,但饱读群书,特别是备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胸怀“大济苍生”的宏大目标,但终因“猛志未酬”而诀别官场;陶渊明刚正不阿又达观委顺,既追求功业又酷爱田园,既反抗世俗又安贫乐道,他耻于流俗,与充满虚伪机诈的黑暗官场格格不入,只有归隐田园而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田园既是诗人归隐的精神家园,也是诗人安贫乐道的必然归宿,他既充分享受田园带个给他的逍遥自在,而又通过描写农村生活和农夫的疾苦抨击官场的黑暗。
而谢灵运是豪门高第,傲骨天成,他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物质财富,但因家族背景而不可能得到刘宋皇朝的信任与重用,仕途充满了坎坷与不得意,空怀济世之志,而无用武之地。为了回避***治上的风头浪尖,为了平衡内心的激烈冲突,他只得采取隐于官的处世哲学,而始终没有放下对***治的幻想和对官场的渴望,没有陶渊明那样弃官归隐的洒脱和决心。但他***治受挫,官场失宠,始终没能在官场上潇洒走一回,导致他只能肆意山水,在山水中排遣他内心的烦恼和苦闷。
他们分别以田园和山水作为自己描写的重点,但田园的朴实无华和山水的绚丽多姿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映照了两人命运的差异和志趣的反差。陶渊明志士不遇,立即知难而退,从此淡泊自守,躬耕田园,独善其身,得以尽养天年;而谢灵运则一生都不能忘情于***治权势,等待时机以求一逞,虽然身体逍遥于山水,心却在仕途徘徊。
“孟夏草木长,浇屋树扶疏。众鸟欣相托,吾亦爱吾庐”(陶渊明《读〈山海经〉》)。
“虚馆绝净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韩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谢灵运《斋中读书》)。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是“众鸟欣有托”,到谢灵运的诗中却是“空庭来鸟雀”,陶渊明的诗充满生机,体现人生之“乐”,而谢灵运的诗却体现了“难并欢”的情绪。
2.“心远地自偏”与“离群难处心”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有济苍生的远大报复,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淳朴善良、反感***治腐败和官场斗争,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其耿介孤傲的个人秉性与迎合官场的习气格格不入,是在官场上不得适应的情况下回归自然的必然结果。而谢灵运出身士族,为了回避***治迫害,也为了平衡他内心的激烈冲突,他只得采取隐于官的处世哲学,身在山水,心在官场,既求得心境的一时安宁,又达到远祸全身的目的。可见,谢灵运一时也未曾忘记官场。与陶渊明的彻底决裂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诗作中,陶渊明以一个隐士的形象亲自溶入田园中,表现其中的乐趣,而谢灵运则以游览田园山水来消遣自己***治上的苦闷。正因为他们二人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二人眼里自然有不同的田园山水。
陶渊明是“心远地自偏”; 而谢灵运是“离群难处心”。所以,陶渊明是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归隐田园的,正如他的《饮酒》其二中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谢灵运的寄情山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本不想如此,但因为仕途败落,无以自聊,只有把满腹的心事诉之于山水,才能。然而表面的平静难以掩盖对***治的热衷之情,于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犹如一只失群的孤雁,百般无奈。正如他的《登池上楼》所写: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拘禄反穷海,卧痢对空林。袁枕昧节候,寨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崔。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幽歌,萎萎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占,无闷征在今”。所以谢灵运笔下的山水是迷惘徘徊而又无可奈何的。
3.“身心交融”与“移情山水”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不仅身在田园,而且心在其中,达到了身心交融的生活状态,所以他的田园诗不单是客观写景,也融入了自己的劳动体验和对田园生活的依恋。
谢灵运则因官场失意而移情山水,他的作品主要侧重于对山水进行客观的欣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这首诗中,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劳动者的喜悦。在当时,文人亲自参加体力劳动是被人鄙视的,而陶渊明则冲破,坚决地走上躬耕自给的道路,这无疑是对剥削阶级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一个有力反击,从而体现了劳动的价值。
而谢灵运则是“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宋书》本传)被贬官之后,官场失意,在孤寂无聊中不得已把自己的情趣移至山水。诗人对山水的情怀,正是其内心失意郁结情绪的外化。正如白居易《读谢灵运诗》所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有奇趣,岂为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谢灵运一生都不能忘怀于***治权势,但他在***治上又没有多大的功绩可言。于是在他***治失意时,他用游山玩水转移了自己的视线,这对谢灵运来说,只不过是以此来掩饰他对权位的热衷和求之不得的落魄。所以他的山水诗只是他寻求感官的满足,以此聊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是纯粹的客观欣赏。如他的《登江中孤屿》所写:
“江南卷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诗人欲写江屿之秀媚神奇,先写江南胜景历览之倦,一抑一扬,对比鲜明。然后又一笔宕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遥想昆仑山仙人姿容,神会古代安期生道术,进一步烘托和神化了孤屿的幽丽神奇。如此前皴后染,虚实交错,不仅突出了孤屿之美、之奇,也有效地寄寓了诗人孤傲不遇的主观情感。同时,诗人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江中孤屿的秀媚景色,白云和明媚的阳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清澈而又明朗,上有蓝天白云,下有清波粼粼,在这样的诗情画意的风景中,“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意思是山水显现的灵秀,人们不知道欣赏,这里边蕴藏的仙人,有谁为之传述呢。表明了他志在官场,而无人能知的失落和愤懑。
4.“情归田园”与“情寄山水”
陶渊明不仅描绘田园风光,还表现农村贫困生活,有情归田园之意,如《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诗人触目之处皆荒凉残破。由于诗人归隐后期亲身遭遇火灾和饥荒,因此他的生活本身就是农村贫困生活的缩影,由此反映在诗中的“田家苦”真实动人,非谢灵运所能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见陶渊明在归隐后,亲自参加劳动,正是在劳作中,对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认识,所以诗人有“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的慨叹。“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诗人在劳作中,不断感受农民的淳朴和真诚,由此反映在诗歌内容和风格上,陶诗就有着与一般封建文人迥然不同的新鲜朴实之感。“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示庞主薄邓治中》),诗人贫苦的生活境遇,进一步接近了他与农民的情感距离,他描绘的世外桃源,真实地折射出当时农民亲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比之陶渊明,谢灵运的诗很少有对农村贫困生活的展现。《宋书》中称他经常“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并且“所到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从《过始宁墅》到《过白岸亭》,再到《入彭蠡湖口》,诗人的脚步遍及名山胜水。由于他的生活和贫困百姓的生活存在极大差异,以及“身隐心不隐”的心理状态,使他的诗作在关心民生疾苦方面缺少真切感。
陶渊明的诗篇9
一、田园诗恬淡、朴实自然的风格
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陶的田园诗对农村事物和恬静的环境给予了由衷的赞颂,朴实自然毫无喧饰,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如仙境般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表露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了一体。
二、浑然天成的意境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悟出之理,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是对现实生活作单层次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在情、事、景、理的统一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里,“悠悠”的情,南山和飞鸟,还有对“心远地自偏”和“真意”的感叹,概括起来就是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的统一,构成深远浑厚的意境。
三、质朴自然的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如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心理上偶然发现的喜悦,一个“见”字,使意境有飞动之趣。《归园田居》其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之语,如果是“戴月”,只是披星戴月的客观景象,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带月”则将月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画面上人的形象和月景融成一片,一人的情趣笼罩整个境界。以“带”字写人带月行,人的一片情意溢出,主观色彩要浓郁得多。
四、清新、细腻的笔法
陶诗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诗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且有无尽的神韵。如《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全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妙在对南山自然之景的勾勒,是诗人采菊时偶然视线的触及,也是心境悠然之显。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适应了。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
陶渊明的诗篇10
一、陶渊明诗词中的空白及其翻译
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之一。生活在东晋末期的陶渊明被认为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给魏晋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和自然的风气。他的诗歌代表着“人性的觉醒”,强调物质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愉悦对人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陶渊明将简朴的田园生活和繁重的田间劳作作为主题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他在诗中用平实而美妙的诗句描写了平静惬意而又艰苦劳累的乡村生活,凸显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了平常而又美好的乡村景致,讴歌了普通乡民之间真挚而诚恳的情谊,表达了自己志存高远而又随性恬淡的心境。陶渊明用间接而深刻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赋予我们身边最平常的景物上,自然景色,动植物,人等都是陶渊明诗词中的描写对象。他的诗歌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按照其特点,可以分为四类:语言空白、句法空白、意象空白和文化空白。
1.语言空白众所周知,诗词是诗人借助诗句中的模糊性和跨越性来抒发自己思想情感的特殊文学形式。诗人会使用一些语意模糊的诗歌语言来为读者留下一些文本“空白”。修辞方式是产生文本空白的主要形式,包括双关语,借代,转喻,重复,象征等等,除此之外,词语的数,词性和词语歧义都会形成诗词中的语言“空白”。例1.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始作镇***参***经曲阿作》ThefartherfromhomeinmyboatIgo,Thestrongermythoughtsforthecountrygrow.(tr.WangRongpei)叠词是诗人为了营造和加强美学氛围而重复某些词语的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陶渊明的诗词中有几十次出现叠词的现象。而这种叠词对于尽量避免重复的英语来说却恰恰是表达中的一种“空白”,是需要译者做出填补的。上面的两个译文,汪榕培先生用了“themore,themore”句式来代替原诗中的叠词,既保持了原作的修辞美感又满足了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双赢”的译法;是对词语空白的很好的填补。
2.句法空白句法空白主要是指由于缺少某些词语导致缺少句法成分,句子结构不完整而形成的空白,如缺少主语,谓语,介词等。一些功能性词语的省略,如人物,时间,地点等,会给读者造成没有时空概念的理解上的空白;一些非功能性词语的省略,如介词,限定词等,则会让读者对诗歌的时空关系理解模糊。例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Myhouseisbuiltamidtheworldofmen,YetlittlesoundandfurydoIken.———DrinkingWine(V)(tr.WangRongpei)《饮酒》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几句诗句中没有主语,这种无主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十分常见的,结构灵活,句式铺排流散正是汉语巨大魅力的源泉,诗人用以动词为核心的无主句来描写景物,创建生动具体的意象。但这种无主句在英文结构中是不多见的,英语的语法结构相对严谨固定,所以诗词中省略的主语必须填补出来,才能真正将原诗的意义表达出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庐”是诗人自己的小农舍,需要填补物主代词,即“Myhouse”,听不到“车马喧”的也是诗人自己,所以填补出“I”。诗句中的词语空白需要根据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特点来分析并填补出被省略的句法成分和词语。
3.意境空白意境被视为是诗歌的灵魂,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美学元素。诗人通过选取自然景物和客观事物来进行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而创建自己的审美世界。诗人内在的情感都赋予在了所选取的外部事物上了。
例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青松”和“芳菊”在中国人,尤其是诗人的眼中是有着深刻内涵的。青松和芳菊都能够在百花凋零,枯木残柳的寒冷冬季昂首挺立,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内敛,气节高尚;诗人明是描写青松和芳菊,实是借此抒发自己远离虚伪尘世,安于清贫而又品行高洁的隐士情怀。而在西方人的眼里,“青松”和“芳菊”只是自然界中的两种植物,无论美丑都没有任何的意境想象,这就形成了诗词意境上的空白,需要适当的填补以再现原诗中的高远意境。这种空白在“贞秀姿”和“霜下杰”的译文“lofty”和“showthebestsigns”中得到了填补;读者既可以懂得词语的含义,看到文本意义的连贯性,欣赏到诗词意境的高远,又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异域的文化。
4.文化空白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从狭义上看,文化就是对人类有益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以及技术成功的总和;从广义上说,文化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文化上的空白势必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那么这种空白的填补就对交流的成功意义重大了。中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中国人喜欢饮酒,也把饮酒看作是一种习俗,一种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或是重要仪式的组成部分。“忘忧物”就是指“酒”,尤其是我们的白酒,虽然西方人也喜欢饮酒,酒也有表达情感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与浪漫的事情相关,尤其是葡萄酒,这就形成了中西方酒文化理解上的空白。汪榕培先生将“忘忧物”译为“Asipofwine”,正是依据西方文化和读者的期待视野顺应过来的,文化空白得以填补,诗词的意义得以再现。
二、结语